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文化市场经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市场经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市场经营

第1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及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通过校内实训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艺术品鉴定基础、市场营销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拍卖行业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关乎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实训基地则是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优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的另一缘由。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了探讨。

一、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和软件先进程度及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目前本校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已建成5个专业实训室:陶瓷、书画艺术品鉴定实训室、杂项艺术品鉴定实训室、书画摹写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室,占地面积约71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教学。实训室内有陶瓷、书画、金银器、玉石等专业资料和教学设施共计千余件,总价值约28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将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

1.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新建的人文艺术实训室,将购置一批先进的设计专用设备,满足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训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就业岗位展开实训,重点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和动手绘制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拓展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以全面满足教学、培训、社会生产、技术开发等需要,实训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一次满足30-60人实习实训,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180名学生实训教学需要。

2.新建陶艺实训室。陶瓷品鉴教学和实训是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陶瓷品鉴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省内古陶瓷专家任世龙老师。陶艺设计实训室的建成将发挥我院陶瓷艺术教学原有的优势,形成我院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亦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产项目和产品研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艺术品鉴定实训室将继续购置一批古代和当代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这是对原来书画、陶瓷、杂项艺术品实训基地教学资料的有力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革,不仅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新建设备中将购置多媒体触摸机多台,分别放置于校园人文部、办公楼、信息搂等场所,师生可以随时点击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凸显本院人文兴学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训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作,而且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综合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1.巩固与已建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现已与杭州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杭州收藏品市场、浙江嘉诚拍卖有限公司、六和文化会馆、文物商店、浙江省博物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了校外合作协议,我们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注重追踪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单位,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如已与浙江省拍卖协会取得合作,与上海古今通宝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均充实了文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使学生真实体会艺术品拍卖的整个过程。我们充分利用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拍卖会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艺术品的收集、整理,预展以及拍卖,并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有关的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感受到了拍卖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技巧性,普遍反映受益良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是校内实训无法提供的。

(三)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打造教学团队:校企师资人才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互为补充。

1.专职教师深入实践进行学习。对专职教师而言需经常化、制度化地到企业对口实践,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很难一学期都在学校上课。可以采取在学校上几节实践课的方式。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使学生接受具体实践的指导。

3.企业的专家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邀请浙江嘉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少俊以及杭州二百大市场部经理蔡秋声等人来为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二、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实践教学实物多为艺术品,其价格一般较高,特别是高质量的艺术藏品价格更是不菲。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训基地已相继购买了一批包括玉石、金银器、陶瓷、书画在内的藏品,但是在目前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藏品的价格和质量多半不高,特别是对于书画艺术品,我们还只能购入高质量的仿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校外合作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第2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

1影视动画的场景空间

影视动画作品被归属为电影艺术作品一类,是兼备时间与空间的时空艺术,是一幅幅运动的、接连不断的虚拟画面。剧情故事、角色和场景空间是影视动画作品创作中最为基本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共同构成的。其中,以剧情故事为主脉络,角色为主体,场景空间服务于剧情故事和角色,为剧情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特定的时空背景说明,为角色的出现、存在和活动提供舞台表演空间。运动的空间和空间中的运动,是影片的一种常态。随着影片中剧情故事的展开,角色所处环境的改变、空间的转移,场景空间也要随之切换和产生变化。特定的剧情故事,需要有与之相配的场景空间设定。例如,剧情故事的发生背景设定为古代,场景空间设计中的社会环境、建筑样式、空间类型、室内装潢等都应该与所处的时空相符合;特定的角色设定,也必须考虑到角色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以及角色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一般而言,影视动画场景空间更多是围绕着角色而设计的,其设计承载着影片的重要信息内容,与背景、时代特征相吻合,同时在结合剧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的综合考虑下展开设计,并有效地为动画角色的演绎创设一个规范的场景。

2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的现状

2.1场景空间设计的方向区分不清晰

业界对于影视动画的场景空间设计一直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容易与环境艺术设计等同。的确,在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中,场景空间的设计会运用和借助环境艺术设计对空间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如空间的组织、材质的选择和表现、色彩的运用和采光照明手法等,两种类型的设计有着相似之处,但设计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各自的发展方向也不同,因而有很大的区别。环境艺术设计是对环境空间、建筑空间进行理性创造,以“人”为中心,目的是为“人”而设计打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环境,是根据建筑物实际的使用性质、所处地理环境和相应标准要求,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空间环境的一门实用艺术。而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更多是感性的设计创造,目的是为影视动画作品提供一个与剧情故事背景相符,与角色表演相称的舞台场景空间,起到辅助剧情故事发展、推动角色演进、烘托空间气氛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意愿和创作需要,人为地对空间施加影响。例如,通过对空间色彩的选择运用或对空间中灯光强弱的控制,映衬表达角色的情绪变化,助推剧情故事的进展,运用明亮通透的打光、明艳的色彩,表达角色心情的愉悦,剧情故事的发展处于顺境和有利阶段。

2.2场景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容易被忽视

影视动画具有虚拟性,在作品创作中,设计人员通过创作创新,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觉画面,通过想象丰富的艺术创造,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给观众留下新异的或深刻的印象。目前,这一特征有被滥用之势,被无限放大,并有违其应有的“世界观”,合理性被忽视,在场景设计上一味地、片面地追求新、奇、怪;在场景效果上刻意过度地追求视觉冲击力和画面震撼感,导致作品表现失衡,有堆砌之嫌。这并不能成就真正的好的场景空间。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源于该作品本身的“世界观”。世界观在哲学体系中是指对世界总的看法,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世界观也就不同。而影视动画作品的“世界观”,指作品本身的世界背景设定或世界的客观规律,要求在设定时务必符合逻辑,能够对作品中的一切现象进行“自圆其说”,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动画“世界观”。例如,影视动画作品的世界背景设定是充满奇幻色彩的非现实世界,就该为作品中的那个世界设定出一些特征和运行规律,并且对每种现象都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针对这个虚拟的“世界”,其场景空间设计应在遵循其特定“世界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结合剧情故事发展需要,实现设计上的新、奇、特。

2.3场景空间设计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目前,就国内而言,国产的影视动画产业正处于快速蓬勃发展中,影视动画的院线票房和排片量也在逐年上涨,人们对国产影视动画的关注度也在快速地提升。例如,近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先后被搬上银幕,在院线上映;又如《年兽大作战》和蛰伏12年在无限期待中缓缓而来的《大鱼海棠》等,这些国产的影视动画作品,就场景空间设计而言,更多是对于国外大师作品的模仿和借鉴,从中不难发现许多拼凑堆砌的痕迹。这说明它们在创作前期,准备阶段,没有就剧情故事和角色需要,对场景空间的设计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概念系统的设计,致使在作品创作和完成时,场景空间的设计没能为剧情故事的发展以及角色的动作表演提供一个可以依靠和发挥的完美空间,这种现象的出现被认为是设计环节上的缺失。

3结语

第3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关键词]纹理映射 纹理坐标 虚拟现实 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96-2

1引言

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是数字城市的主要变现形式。目前,很多数字化场景都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创建的具有一定纹理照片的三维场景。纹理映射技术将丰富的纹理细节叠加在物体表面上,增强虚拟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弥补细节的不足;通过透视变化,纹理提供了良好的三维线素;同时使用纹理大大减少了环境模型的多边形数目,提高图形显示的刷新频率[1]。

2大规模纹理的实时映射

纹理映射作为真实感图形的重要绘制技术就是将纹理图“贴到”光滑物体表面,达到对复杂结构物体表面精细建模和精确光照计算的同样效果,不但可以提升建模的效率还可以解决因模型顶点数目过多导致系统和显卡运算负荷的不足,从而增加场景的真实性。

2.1纹理图像采集及纠正

纹理映射技术中使用的纹理图可以是任何图像。现场实地采集纹理图片时要求尽量采集非倾斜、明亮的照片。若现场条件有限,可先获取局部影像资料,再利用后期图像处理软件拼接。

现场采集的原始图像往往存在图像倾斜、变形、拍摄时相差异导致的图像色调不一致等问题不符合贴图要求,需要对这些相片进行预处理和正射纠正。其中,预处理包括对相片的裁剪、均衡、压缩、无缝拼接等一系列工作;正射纠正是针对像片拍摄的角度、像片变形等问题而做的处理工作。如图1是采集图片处理前后对比图。

2.2纹理映射技术

纹理映射的本质就是二维纹理平面到三维物体表面的一个映射。将二维数字纹理视为一个m×n的连续数组,坐标范围[0,1],如图2所示,将其中的每一个数据(RGB颜色以及Alpha值)作为一个纹素。

在建模时为每个顶点都定义纹理坐标,s和t取值都在[0,1]。这样可得到每个顶点对应的纹理像素颜色。多边形内部像素的纹理坐标在显示阶段由插值得到,从数学的观点纹理映射可用下式描述:

其中,(s,t)、(x,y,z)分别表示纹理空间和物体空间中P点的坐标,上式表达了物体空间到纹理空间的纹理映射关系。

再以此为基础建立物体空间P和屏幕空间q的映射关系

T(q)=P (x,y,z) (2)

式中P和q分别表示物体空间中点P及其在屏幕空间中对应的位置q。

具体的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

但这种方法在遇到无参数化曲面时其映射函数就很难确定,在实际应用中为解决无参数化曲面的情况,采用两步法纹理映射技术,将纹理空间到景物空间的映射分解为S映射和O映射这两个简单映射的复合。首先引进一个包围景物的中介三维曲面作为中间映射媒介,如球面、圆柱面、立方体等,将二维纹理空间映射到该三维中介物体表面,建立如下的S映射:

再将上述三维中介物体表面上的纹理映射到目标景物表面,具体可表示为如下的O映射:

在两步纹理映射法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如基于能量最小化思想的不同纹理映射算法[3][4][5]、在隐式曲面上通过用户交互的方式实现纹理的实时映射[6]、过程纹理合成方法[7]等,从不同角度提高纹理映射的真实感效果。场景建设中可根据场景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纹理映射方法。

2.3纹理优化

采用反走样、多分辨率纹理图像等方法优化纹理映射效果并提高纹理内存使用效率。

2.3.1反走样

当纹理像素分辨率高于屏幕像素分辨率时,为提高图形加载速率,通常采用普通纹理结合细致纹理的方法描述近景[8],其中常用的是Mipmap(Multi-image pyramid Map,Mipmap)技术[9],这个方法可在平面像素的绘制过程中实现实时纹理反走样和支持多级纹理细化映射过程。Mipmap方法相当于纹理LOD,利用双线性插值和三线性插值将低一级图像每边的分辨率取为高一级图像每边分辨率的二分之一。这样MipMap就构成一个分辨率逐级减少的图像分辨率金字塔,如图4所示。其中0层是原始图片也是分辨率最高、占用内存最大的层,每层图像所占的存储空间是下一层的四分之一。

2.3.2纹理烘焙

在可视化场景中,人眼更倾向于寻找对象的细节,因此,为增加图片的真实感和自然属性,通常利用纹理烘焙技术处理映射纹理图片。纹理烘焙就是将整个空间场景的模型分别渲染成具有全局光照信息的烘焙贴图,以便更换场景摄像机时可缩短场景渲染的时间。

图5是某大学医疗废品回收站使用纹理贴图前后效果对比图。

3在三维场景可视化中纹理映射技术的应用

3.1系统开发环境

该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Visual C++6.0平台下进行的,图形用户界面部分应用了MFC和Open Inventor图形库,最终完成的原型系统可在Windows平台下运行。

3.2纹理映射技术在三维场景构建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纹理映射的原理与方法,在某三维场景建设中发现,纹理映射技术的利用,可以有效模拟现实环境,增强场景的真实感。下图是使用纹理映射技术的三维场景其中两帧。

4结束语

在三维场景构建中场景复杂度的提高、大量纹理库存的使用,也会影响系统显示运行的速度、占用大量CPU内存和处理时间,这对场景的可视化效果有很大影响,也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执行效率。因此,需要注意纹理的优化、压缩和裁剪,在保证可视化效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同一纹理图片。

参考文献

[1]施贵刚,程效军.基于VRML构建虚拟校园场景中纹理映射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2007,(5)86~90

[2]E A Bier, K R Sloan. Two-part texture mappings[J]. IEEE Computer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0272-1716), 1986, 6(9): 40-53.

[3]B Levy, J L Mallet. Non-Distortion Texture Mapping For ShearedTriangulated Meshes[C]// In: 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SIGGRAPH98), 1998: 343-352.

[4]J Maillot, H Yahia, AVerroust. Interactive Texture Mapping[C]// In: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SIGGRAPH93), 1993: 27-34.

[5]D Piponi, G Borshukov. Seamless Texture Mapping of SubdivisionSurfaces by Model Pelting and Texture Blending[C]// In: ComputerGraphics Proceeding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SIGGRAPH2000),2000: 471-478.

[6]H K Pedersen. Decorating Implicit Surfaces[C]// In: ComputerGraphics Proceeding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SIGGRAPH95),1995: 291-300.

[7]林茂庸,柯有安. 雷达信号理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8]张小超,王精业.虚拟场景漫游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系统仿真学报.2005,vol.17(4):917~919.

第4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一、利率市场化推进现状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关于2014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金价格都已市场化,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贷款的价格,均已放开。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必将涉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问题。在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市场利率水平的攀升给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

二、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统计,截止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3747家法人机构,有着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1927家农村信用社、800家村镇银行。在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股经营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银行和少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而明确把自己定位为民营银行的则屈指可数。作近期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正式推出,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试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10 家民营企业参与试点。允许设立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金融抑制禁锢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扭曲了金融结构体系,由此又阻碍了社会产业融资关系的畅通。一方面,民间资本、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民间融资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这就使影子银行大行其道,整个社会融资成本高企,也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希望所在。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而民营银行的设立将会是加快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100 多家民营企业排队申请设立民营银行,掀起了一股“民营银行热”。随着试点方案的尘埃落定,民营银行在发起设立的热潮之后,着实需要更多冷思考。首先,民营银行是否能在短期内争取到良好的市场环境,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进一步观察。其次,民营银行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服务中小企业会带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加之民营资本天然的逐利性,都会使其风险系数高于大型银行。再次,若参与组建民营银行的企业把转型发展银行业当作自身企业筹资的工具,那么民营银行的前景未必乐观。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民营企业大多缺乏银行管理的经验,而良好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银行高效运转的必要保障。在加强民营银行内部管理上,对构建出股权结构上的两种防范,首先是内部管理过于分散其次便是独股权力大造成的关联交易风险,对这两种应当给与积极管理。在内部员工管理上应当加强企业人员的素质文化,借鉴外国银行的经验来聘请职业的经理人,让民营银行的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制度上得到改革。另外也可通过完善民营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来较好管理内部工作,要求民营银行及时、充分披露其财务信息,真实反映机构运营状况,有效发挥市场监督力量,促使其稳健经营。

其次,应该整合优势资源,注重产品创新。

民营银行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大,并且占据大量优质客户,既没有国家信用保障又没有规模优势的民营银行想要分一杯羹,应该依靠什么?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己特点,整合优势资源,设计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抢占发展先机,提高竞争力。一要大力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的贷款理财产品。制定“求异”性的公司战略,掌握客户金融需求特点,实行差别化对待,量身订制个性化特色信贷理财产品,以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为主,推出丰富的多样化信贷产品和抵押担保模式;二要疏通民营银行清算与结算渠道,推出方便客户的结算工具。通过与其他银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依托他行丰富资源,弥补自身在支付结算上的不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入央行的清算系统;三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建方便快捷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互联网服务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次,应该控制发展步伐,防范市场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上限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大幅震荡,甚至会出现银行破产退出的情况。如果此时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刚有所起步的民营银行可能难逃夭折的命运,而大量中小银行也有破产的可能。这既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发展,也不利于发挥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重要作用。所以,民营银行在发展初期,要控制发展步伐,稳步推进,以免在市场浪潮中折戟沉沙。

第5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城市广场;

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作为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在其设计中的艺术魅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涵义的景观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宣扬主题

城市广场作为一个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其景观是这个城市民族地域的文化象征。主题标志物作为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要素,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生活习俗、地域特色等,而民族地域的内容差异则是将灵感集中在本民族典型的文化内涵上,寻找一种活力的源泉,通过载体――富于结构美的景观元素来表现这些本身无形的文化,营造出具有地方风采的典范,充分宣扬本民族、本地域的主题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如重庆市涪陵某现代休闲广场,景观主体浮雕墙设计以地方历史文化――世上独有的“水下碑林”――白鹤梁和传统榨菜手工制作程序为内容,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从形式、风格和手法上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可见,在当今变幻莫测的景观审美倾向上,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满足人们对民族的、传统的情感依赖,也是对未来地域特色城市景观一种精神主题的宣扬。

一个整体有意义的景观设计是由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通过某种内在的秩序融为一体,利用直观的艺术形式风格来构筑,达到功能、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建筑,其形式、手法也可多样化,创造性地表现主题景观设计,生动地再现地域文化格局及民族色彩语汇,不仅景观的感知性好,还赋予了新形式的景观内容,更加鲜明地宣扬了地域文化的精神与主题。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涵

1 地域文化

“地域性”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强调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与一贯性,也强调文脉,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的综合。地域文化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以及人们行为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开放空间,是人们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主要场所,是不同城市文化展示的舞台,更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地方。广场作为其中一类独特的场所,将各个城市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还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发扬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地域文化的形式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艺术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从一种观念找出一个民族文化的踪迹,体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将传统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提炼、概括,运用形式美构成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组合,传承其浓郁的民族地域气息。每一件景观作品,都是在追寻从随时光流逝中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的艺术结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重视景观要素的风格和形式美感,更应重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内涵是颇具信息传达功能的,它既是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从精神上对文化的一种延续。同样,带有某种精神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品,也是大众所关心、熟悉、喜闻乐见,以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从这点上看,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必然。如重庆某休闲广场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蜀国古都的历史文化展开,其中以日(凸起向上金属圆雕,代表一种阳刚之气)月(凹下水池,代表一种阴柔之美)相辉映为主体,体现了刚柔相济、天地合一、阴阳相生的世俗传说,整个景观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象征某种寓意的神秘文化,体现了其地域作为理学发源地的特点。可见,根据民族地域的民风民俗及其历史文化合理地设计尺度空间,营造一种舒适亲切的景观环境,是一种独特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发扬。总之,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创造性地延续了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 传统地域文化指导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思路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科学发展及主观认识发生一定的变化,未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应根据地球环境变迁,总结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人类视觉感受需求出发,创造性地沿袭与利用传统地域文化形式与风格,融合现代的观念和技术,创造科学的、各民族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另一方面,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吸取传统文化生态知识,突出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自然设计一种传统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的心理“意境”之园,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如: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形”“神”“意”综合作用下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依赖传统地域文化,综合运用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心理,是探求景观艺术至高境界的方式之一。

1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广场作为人们进行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场所。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广场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支持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表达,实现城市广场空间的“人性化”。

1.2 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设计延续历史、合乎时代的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是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的问题。怎样在已有传统与时代变迁两者之间做到平衡与结合,往往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文化需要历史文脉的积淀与继承,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激荡而创新与发展。

1.3 突出个性的原则

西方早期的城市美化运动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造成城市景观的枯燥与空洞和雷同现象。今天出于延续地域文化目的,对古代建筑形式的简单模仿依然不能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广场景观设计中对地域传统景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融汇。形式上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提炼;材质上注重新材料、工艺和质感的表现;空间上注重对原有传统装饰元素本质特征的保留。

结语: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城市广场的理想景观。城市广场景观概念在文化层次上的含义也会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使其构造方式、表现手段发生变化;发扬优良传统,借鉴现代设计观念,以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为旨归对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再创造,将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保护、开发和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城市广场景观。

参考文献:

第6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关键词:农村 文化市场 监督管理

文化市场是社会文明的窗口,也是文化管理的晴雨表。农村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依照法律的规定,加强对各种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既是一项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与现状,提出加强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势头方兴未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是,文化市场尚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项目少,管理力度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从文化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经济富裕地区先于欠发达地区;从文化经营网点的数量比较,集镇多于乡村,平原多于山区。按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密度诸因素衡量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有市有场型。即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乡镇形成文化市场较快;二是无市无场型。一些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小乡村,既无娱乐场所,又很难形成文化消费群体,造成几十年来看不到一台戏或一场电影;三是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型。这种类别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些以种植业、养植业为主的农民,长年聚居原地,文化消费需求量大,但文化设施少且无场地;反之,那些有俱乐部、影剧院的村,由于劳务输出多,文化需求少,造成文化娱乐场地利用率不高,难以形成“市”。

2、经营者素质不高。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法制观念淡。所以,不少经营者把经营物质商品的手段或“诀窍”照样搬来经营文化娱乐业。这样,有的经营单位或个人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逐经济效益,舞厅出现“三陪”,游戏机房搞有奖,球棋类活动发生变相赌博,更有甚者出售、出租非法出版物。在经营过程中,有些不具备合法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如有的不经核准登记,地下经营,无证经营,有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合法”的经营资格。

3、监管职能难到位。目前,对镇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侧重在阵地的建设,而对镇乡文化市场的监管力量配置、管理状况尚未纳入镇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体系。虽然,《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第四条已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但镇乡一级政府有些领导对文化市场管理,仍然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责任性承担不明确问题,有待市、区政府下发必要的规范性文件加于明确镇乡一级政府属地监管的职责。

4、庙会活动问题多。农村庙会既是农贸交易日,也是传统文化活动日。从近几年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情况看,节目内容低劣的大棚演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无证经营书摊和音像摊点历禁不止。这些摊点依仗低廉的价格,吸引大量的农民消费者,兜售非法出版物和违法音像制品,破坏正常的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二、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点

农村文化市场,是指县(市)以下从事文化娱乐有偿服务的场所。它包含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政治性、社会性、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和经营性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市场的鲜明个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几方面来考察。

1、分散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分散性是指文化消费点多面广,经营场所呈网状分布。首先,乡镇的文化经营项目大多是规模小、档次低、设施因陋就简;其次,作为市场客体的演出场所,电影放映遍及乡村、山湾、村头、溪滩都可搭台演戏或放映电影,灵活方便,可以说凡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有文化市场;再次,民间艺人长期分散于广大农村,无固定班子,无固定人员,无固定剧目,临时组团,临场排戏,流动演出。 转贴于

2、季节性。乡镇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受季节影响很大,时兴时落。农闲时,农民闲暇时间多,文化消费者随之增加,临时性娱乐业经营点亦相应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由于外出人员回家,走亲访友频繁,整个市场呈现出喜气洋洋的闹猛景象。农忙时,乡村农活多,劳动时间长,劳动力相对集中,农民无暇顾及文化消费,整个市场处于疲软的状态。

3、复杂性。农村文化市场是个较为复杂的市场。一是从业人员身份复杂,工人、农民、退休干部职工以专职或业余兼职的方式经营娱乐业,尤其是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其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较差;二是外来演出团体的演出节目内容复杂,路头戏,无本子,格调不高,给审查节目带来难度;三是非法出版物充当农村文化市场。由于进货渠道不明,鉴定审查相当麻烦复杂。

三、管好农村文化市场的措施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给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管、用市场机制引导文化市场繁荣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具体的措施与对策是:

1、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市场协管体系。一是要实行职能部门主管。根据“文化市场实行分部门、分级管理原则”,各乡镇都要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小组,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抽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力量,组成班子,各司其职,落实任务,防止管理工作中的交叉重叠、互相扯皮、脱节失控的情况发生,达到通力合作,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要求行业协会协管。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指导和组织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建立行业协会,开展“比学习,比贡献,比服务质量”的竞赛活动,形成互相监督、互相竞争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三是发动社会监管。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和社会奖励基金, 发动群众举报非法文化经营活动。在有文化经营网点的乡村聘请一天至二名素质好、身体健、觉悟高、又不外出的人员担任义务监督管理员,通过这批骨干及时提供和反馈信息,合成整体的社会监督效应。做到市场信息有人报,市场行为有人管,市场秩序有人抓。

2、创新要求高、巡查严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一是管理制度创新。推行“自办责任制”,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均要由相同的办案人员负责到底,严格按制度审批,最后由文体部门把关,进而提高执法工作准确性、统一性、规范性,避免错案的发生。二是管理办法创新。要实行对文化市场的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奖惩挂钩。对乡镇所有文化经营单位分成片区,由乡镇干部和宣传文化中心市场管理人员分别负责,使网吧接纳未成人、超时营业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举报和反复上访大大减少。三是管理手段创新。聘请网吧义务监管人员,实行对文化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监控;成立文化市场协会,较好地发挥协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加大对文化市场的巡查力度。市场管理人员要在夜间和节假日不定时开展,对群众举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经营非法音像制品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并记入违规经营档案。

3、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化市场执法网络。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与乡镇的管理权限、范围和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一是加强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文化市场管理是长期的、复杂和动态的,要突出日常检查力度,强化突击检查,坚决打击各种违规违法活动,特别是对于演出市场尤其重要。二是独立执法与齐抓共管相结合。文化管理部门势单力薄,单靠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密切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系,构建联同和协同机制,加强合作十分必要。只有在部门间大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维护文化市场的环境净化。三是乡镇监管与配合督查相结合。在守土有责的前提下,要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部门督查,并联合周边乡镇共同管好文化市场,真正形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提升乡镇监管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

第7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文化产品如报纸图书、音像碟片等,文化服务如广播电视、艺术演出、“三馆”的文、博、图等,而文化休闲就更为明确了,即旅游景区、室内娱乐、健身活动。事实上,这三个大方面构成了我们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主体。因此,在认知文化市场管理人才的专业定位时,主要应该围绕着这三种文化市场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市场的现实性,决定了我们要立足于培养适应文化市场形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管理性人才,从而结合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规划我们的人才战略,达到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体系

当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比较明显的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懂经营、晓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人才结构和专业程度,难以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这里亟需的是文化知识渊博,项目策划应手、文化经纪洽谈、资本操作运筹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说,我们的文化管理人才还不能适应持续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形势。二是文化是有国界的,有民族性的,因此,在“地球村”到来的今天,应该培养懂得外国文化、懂得多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在文化市场上进行运作的多面型文化人才。三是现有的文化经营管理者,要进一步拥有开拓能力,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否则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四是面对人才的专业素养,面对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更好地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时代需要,建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储备文化人才的管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人才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实践

关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的人才培养,首先要看到文化生产的特殊性,文化市场的特殊性。任何一样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都是有动作规律、运作过程的,对于文化行为、文化产品的管理,方方面面都有文化管理者的操作方式与实施规则。因此,要使人们的文化管理人才能够在文化市场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促动文化市场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调查研究。到社会上去,到市场上去,到文化企业中去,到文化服务的第一线去,与文化企业建立联系,打造片我的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有用的、符合该专业实际的人才,这才是当务之急。由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对于某些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文化管理者应该采取项目跟踪的方式,一边管理,一边学习。一个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真正走过文化企业,真正参与过演出公司的舞台剧目,才能真正懂得这个项目,熟悉这个项目,也就懂得了文化市场管理的特殊性,运作的特殊性,这不是从书本理论上可以获得的。

四、文化市场要求的人才方向

第8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成立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依法对全市农村文化市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农村文化市场严格依法经营,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违法未违规经营现象基本得到解决,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消除。

工作重点:1、全面查封取缔无证经营从事电子游戏娱乐经营场所、“黑网吧”,收缴、销毁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取缔非法演出市场,查处电子游戏和游艺场所设置违规机型、机种,超时经营和在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对消防通道不畅通和存在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1、动员部署暨自查自纠阶段(6月22日至6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农村文化经营场所调查摸底,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2、管理整治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集中整治农村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活动,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

3、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推进农村文化市场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防止反弹。对列为重点整治的农村文化场所和重点地区,要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迎接上级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

在开展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要求做到: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加强与公安、工商部门交流沟通,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

3、严格纪律,落实责任。

第9篇:文化市场经营范文

1.1文化市场体系是可以细分的文化市场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类型的文化市场共同构成的系统。文化市场根据交换内容的不同,其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决定了文化市场的类型繁多且构成复杂。文化市场可大体分为三大类,即: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每一大类又由许多的文化市场小类组成,如属于文化产品市场类型之一的出版物市场,就可根据出版物性质再分为图书、报纸、期刊等市场。我们知道,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各种文化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因此,由文化市场构成的文化市场体系也可以细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逐渐壮大、繁荣,文化市场的整体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市场经营者的文化企业,通过细分市场来选准自己的目标市场,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划分,将在后面专门进行探讨,在此不赘述。1.2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文化市场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文化市场拼凑而成的,而是由各类、各个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说上面陈述的文化市场体系可以细分,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个性的认知;那么,此处所说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则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共性的认知。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所具有的共性,是使其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特质。各类文化市场的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类文化市场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相同的。无论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的文化产品市场,还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服务市场,其基本功能都是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与一般生活物质消费需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精神性。人们需要从出版物市场上购买图书,目的是通过阅读,从书中获得知识信息;需要到杂技厅去看杂技表演,目的是从娱乐消遣中放松心情,调整情绪。这些文化消费,都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其次,各类文化市场的消费者也大体相同。文化市场所提供的交换产品所具有的文化性,决定了其消费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消费能力的文化人。由于消费爱好的不同,以及消费动机、层次的差异,对文化市场的消费会有所偏好,如:有人喜欢买书,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健身,等等,但都具有追求精神消费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文化人。此外,各类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资源性质是相同的。资源是形成交换产品的原材料,各类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也都需要资源。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各类资源,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各个景点,还是作为出版资源存在的各类知识信息产品,或是作为影视戏剧作品资源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即使是一些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如各类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景点,对于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而言,重点开发的也是其文化价值,即满足游客游玩消遣的需求的功能。

2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

文化市场体系是由各类文化市场构成的。对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探讨,就是对各类文化市场进行科学分类。这是研究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工作。2.1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标准内容,我们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应明确以下几点,作为认知的前提。2.1.1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应归属为文化市场体系范畴文化市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专门针对那些进入市场、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而言的。那些不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不应包括在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范畴内,也就不应纳入文化市场体系之中,如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所列的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下含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群众文化活动等,应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不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列。2.1.2应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文化市场类型对文化市场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及其相应的标准进行,如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国家统计局就是从统计的角度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类型进行划分的。此种分类虽然利于统计管理,但不利于文化产业经营者有效地识别市场的内容与性质。因此我们主张,对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的分类,较科学的标准,是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这样有利于准确把握各类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发展文化产业。2.1.3应将交换对象相同的文化市场整合成一种类型来进行研究组成文化市场基本活动的产、供、销都是围绕交换对象进行的,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参与市场运作的市场主体,都是围绕相同的交换对象而运作的。因此,具有共同交换对象的市场主体,应放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探讨,不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割裂成几个不同的市场来分别研究。2.1.4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亦是我们探讨文化市场体系结构的一条重要思路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根本目的,是要弄清楚各类文化市场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功能价值,以判断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为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文化市场,功能价值不同,其运作的目的、行为方式、对社会的作用等也大不相同,政府对其管理方式与政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为利于政府对文化市场实施分类管理,我们除了要按交换对象性质标准来进行文化市场基本类型的划分之外,还应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张:探讨文化市场体系构成,可以从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与市场的具体功能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下面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2.2从市场交换对象属性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因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化市场按其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可分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大基本类型。(1)文化产品市场。这是以文化物质实体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所有场所、过程、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有形的文化产品;以个体分散购买消费为主;交易频繁、次数多、量大;就商品阶段性质而言,是最终满足消费者消费的阶段。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产品市场。(2)文化服务市场。这是文化商品市场的特殊形态,是以无形文化服务为交易内容的所有场所、过程和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无形的文化服务;交易次数少,但门类繁多;以个体集中消费为主;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具有同一性,一旦生产终止,它所提供的文化价值、消费者的文化享受也就结束了。除此之外,享受文化服务的费用比一般服务费用高,文化服务具有奢侈品的性质。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3)文化要素市场。这是指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提供所需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市场。文化要素市场通过提供生产经营文化商品必不可少的有形或无形的生产要素,担负着为文化市场体系配置资源、促进文化市场体系顺利运行的重任。其特征:首先,文化要素市场中交易的商品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并且是以无形要素为主;其次,市场购买者主要是各类文化企业,交易次数少但交易对象相对固定;此外,就商品阶段而言,文化要素市场是连接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市场,是在文化市场体系内部运行的市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下面将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类市场的具体构成列为下表。2.3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功能是一个事物(或某项活动)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文化市场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各类文化市场由于交换对象所决定的交换内容的不同而满足的是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具有不同的功能价值。如看一场文艺演出,能满足观众的娱乐休闲的要求;读一本学术专著,能满足读者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等等。因此,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更能适应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此外,这里所说的功能价值,是指文化市场对消费者而言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不是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来说的,所以,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就排除了仅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发挥作用的要素市场,只对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按功能价值标准进行分类。我们认为,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由娱乐型文化市场和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两大类型市场构成[3]。2.3.1娱乐型文化市场娱乐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娱乐消遣为主要价值依据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文化消费需求。消费者进行这种类型的文化消费,其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娱乐型文化市场主要由文化服务市场中的一些娱乐业项目组成。如卡拉OK厅、室内高尔夫球场、水族馆、溜冰场等。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很广,如卡拉OK厅、歌舞厅是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但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中表演的功能弱化了,甚至是消失了,娱乐自身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属于娱乐和放松身心的文化活动。还有与体育相关的,如室内高尔夫球场,是与体育项目相关,但由于其作为体育的基本要素,竞技性消失了,消费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玩,为了休闲和放松,非比赛。此外,文化产品市场中以一些娱乐性产品为交换对象的市场,也应归于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如娱乐节目,图书期刊中的娱乐性读物,以及数字出版物中游戏类产品等。2.3.2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造诣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需求。消费者购买这类文化消费时,主要目的是获取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个概念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至少包括认知价值(获取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审美价值(获得愉悦等美感)、传承价值(保存文化)、教化价值(净化心灵)、传播价值(获取信息,以提高决策的适用性)等内容。但是作为经营项目,文化商品的价值应该是其文化含量。即便某些文化艺术产品有使消费者放松或娱乐的作用,但也并非是其作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产品的主要价值所在。目前属于文化艺术型的文化市场主要有:音乐市场、舞蹈及戏剧等表演市场、影视剧及艺术片制作播映市场、艺术品拍卖及展览市场、文化艺术科学类出版物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中,尽管也存在经营娱乐性产品,如影视剧市场中的娱乐片,出版物市场中的娱乐性图书期刊等,但就其市场整体而言,文化价值仍是其主流导向。之所以要打破前述按市场交换对象属性划分文化市场类型的基本格局,而按市场功能价值再将文化市场划分为娱乐型及文化艺术型两大类型,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及发展需要出发的。我们对文化市场构成进行严格区分,厘清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市场的特点、功能,有助于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使两类市场都能朝着符合各自内在规律的方向获得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分开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来管理文化活动的思路,就大体说明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已对功能价值不同的文化市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知[4]。

3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