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初级会计实务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级会计实务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级会计实务计划

第1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一、会计智能与物联网及其技术架构

(一)会计智能 目前,国内鲜有学者对会计智能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此尝试进行探讨。按照知识阈值理论,智能由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知识数量决定,一个机器或系统有智能是因为它具有可运用的知识,该理论认为“智能就是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迅速找到一个满意解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智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对象具有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知识的获取);具有正确的思维与判断能力(知识的分析);具有行之有效的执行和决策能力(知识的运用)。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的智慧,建立具有知识获取、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人工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将现代会计方法体系与电子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认为会计是一个提供经济信息的系统,试图揭示会计的本质。会计信息系统论突出了现代会计的功能性作用,体现了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论,现代会计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将在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后,向智能化方向前进。可以说,会计智能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人工智能或商务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范畴。据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智能是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获取、分析、运用会计信息或知识的能力。会计智能实质上就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会计智能就是以智能方式获取会计信息,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形成财务报告,提出经营管理建议,并通过网络、通信等手段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二)物联网及其技术架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由ITU(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明确提出,之后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09年IBM公司总裁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基于物联网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战略,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制订了物联网战略发展计划;在我国,总理于2009年提出了“感知中国”,并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目前,学界和业界还尚未对物联网的定义形成一致说法。我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欧盟等都曾对物联网的定义进行过阐述。通常认为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各种物体信息,并通过数据交换、通信等技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和管理的网络。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扩展起来的网络,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物联网从本质上讲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物联网融合了感知、网络、通信等人工智能技术。从技术架构上看,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主要是通过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GPS定位系统等感知终端来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网络层主要是将从感知层获取到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应用层主要是通过商业模式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或平台,实现物联网与用户之间的对接,满足用户的各种实际需求,达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目的。物联网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7月我国首部物联网蓝皮书《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20l1)》综合分析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优势,认为我国物联网上游的技术和产业已基本成熟,下游的应用已广泛存在,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预言我国将进入前景无限广阔的物联网时代。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会计智能化程度将得到提高。

二、基于物联网的会计智能化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核算和实行监督,即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收集、确认、处理和传送各类会计信息,反映客观的经济管理活动,并通过指导、控制、调节等手段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如今,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把整个地球连接成了一个智慧的信息网络,为会计信息的自动收集、处理和传递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物联网将使会计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会计核算智能化和会计监督智能化。

第2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 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多,发展最为迅速。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众多的参与主体中,银行作为发起人参与了证券化交易的构造、SPE的设立,对转让资产提供内部信用增级,并以服务人的身份对基础资产提供服务等,下面将从发起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国际上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我国早期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我国开始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标准是公允价值计量。发起人通过转让资产,获得了现金和一些新的资产和负债,同时也可能保留了部分基础资产上的权利或负债,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损益的确认,我国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第3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 税务会计 旅游企业

依法纳税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义务,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兼顾交纳税收和获取利润这两方面,纳税筹划显得尤为重要。纳税筹划要求企业通过对涉税业务进行策划,制作出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能使企业的纳税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虽然从理论上看来纳税筹划并不复杂,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缴纳税种的差异等的影响,使得纳税筹划在实际具体的操作中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自身在旅游企业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经验以及对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书籍的研读思考,从纳税统筹角度出发,谈谈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希望对实际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旅游企业税务会计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层面

旅游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税筹划作为一种事前行为,其本质属性就注定了存在着时间的风险。旅游企业作为国家政策优惠的企业,一旦筹划期间国家税收政策出现变动,风险也会产生。二在于纳税筹划的目的是节税,企业一旦出现对国家税收政策理解的失误,就会产生偷税漏税的风险,不仅要承担多出纳税金额几倍的罚金,违背了纳税筹划的初衷,还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损害,得不偿失;三是我国目前的税收管理模式是纳税与检查相分离,企业在税收征收机关做纳税申报,而企业是否纳税、是否按时足量纳税则是由稽查机关检查后才能得知。一旦税收征管人员与稽查人员对税务政策的理解不同,则会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带来风险。

(二)策略层面

旅游企业纳税筹划策略方面的问题主要源于对该计划的认识。鉴于旅游企业的纳税筹划存在着上述种种风险,指表明纳税筹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考虑,才能设计出最适合企业的纳税筹划策略。然而目前有的旅游企业曲解了纳税筹划的宗旨,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变相的偷税漏税,完全违背了国家支持纳税筹划的目的,也与税收政策的立法意图相悖。因为个别企业对纳税筹划的曲解,使得该策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还会因为触犯法律而承担几倍于税收的罚款。

(三)人员层面

人员层面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二是纳税筹划人员的沟通能力存在不足。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知识除了指税收方面的知识外,还应包含财务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只有精通三者才能更好的因时因地制定好节税计划。沟通问题则是指企业人员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因为纳税筹划的计划必须经过税务部门的认同后才能实施,因此与税务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是计划得以实施的保障,这要求沟通者具备专业知识、良好的口才、有条理的陈述,能让税务人员了解到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合法性,否则再好的计划也都枉费。

二、提升旅游企业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的策略

(一)加强对税收政策和纳税筹划知识的学习

加强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纳税筹划的制定,税务会计人员通过仔细研读分析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出不同的节税方案,通过反复的比较,分析出其优劣,从而能选择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而对纳税筹划专业知识的学习则能减轻制定节税计划的负担,通过对前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方法的学习,使得企业少走弯路,节省为纳税筹划所付出的代价。比如纳税筹划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避税筹划、节税筹划和转嫁筹划,旅游企业便可充分利用上述方法。就避税筹划来说,旅游企业在熟悉了相关税法规定和国家对旅游企业的优惠政策后,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寻找出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从而达到避税目的。节税筹划则可利用税法中起征点、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旅游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节税的目的。转嫁筹划则是利用关联企业间相互提供劳务将负担将税收转嫁给其他经济主体。旅游企业在与宾馆、景区相互提供劳务时,可以通过高作价、低作价甚至不作价的方式收取劳务费,调节关联企业间的利润达到转嫁目的。

(二)合理合法安排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的目的虽然是减少企业负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税筹划可以与偷税漏税画上等号,它们之间存在着法律这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具有合法和非法之分。纳税筹划又被称为合理避税,它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而不是个别企业所曲解的无视国家法律的逃税漏税行为。纳税筹划所包含的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等内容的先决条件都是“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因此企业在面对纳税筹划时,一定要先端正好对纳税筹划的态度,采取如下途径合理制定出纳税筹划计划。首先税务会计应该过对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当前对税收政策的要求,尤其考虑企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优惠政策,再结合企业内部实际的经营状况制定出比较有优势的纳税筹划计划,通过不断比较、筛选,选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纳税筹划。

(三)提高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企业利益的工作,因此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多少。所以对于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的培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使其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对于国家各项宏观的财政政策有所了解,对资产购置、资本融通、现金流量等有所涉猎,只有具备了财务知识,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个大概的认识,在制定纳税筹划计划方面才会如虎添翼,更好适应市场;其次,需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虽然纳税筹划是以税收为主,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目标、原则和评价标准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但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纳税人必须按国家统一要求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税前扣除项目与会计制度核算原则相同等等。因此,了解好会计制度,对于纳税筹划人员了解企业内部经济运营状况、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大有裨益,便于更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最佳的节税计划。此外,扎实的税收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岗位是税务会计,对税收制度的了解是前提条件,但因为我国的税收政策经常变动,所有除了拥有固有税收知识外,还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脑内的知识。总的来说,纳税筹划人员除了具备较硬的税收知识外,对于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也应当比较熟悉,并通过良好的沟通,使制定出的节税计划得以实施,从而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是国家鼓励类产业,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来给予大力扶持,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旅游企业总体实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较差。纳税筹划作为降低企业负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应该受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将其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虽然我国旅游企业的纳税筹划存在着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纳税筹划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纳税筹划这一问题,并想要进一步完善纳税筹划,从这个层面看来,未来我国旅游企业的纳税筹划一定会更加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冰.浅谈税务会计在企业的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3(03)

[2]郝军红.税务会计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的作用分析[J].商.2013(08)

[3]龙雪莲.税务会计的发展趋势与企业纳税筹划[J].中国经贸导刊.2013(26)

第4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中级会计职称学习计划怎么制定?

一、 把握关键时间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2017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按照时间轴做好一年的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规划。中级会计职称3月1日起开始报名,9月9日—10日考试。中间不过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自制力不够强的逛街游玩再占用掉一部分,留给复习备考的时间就更短了。对于本身是会计专业出身,或者已经通过初级的考生来说,报名完成后投入到复习状态是完全可以通过中级考试的。但对于会计基础不是太好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小编建议大家在教材下来前先根据听16年基础班的课件,提前熟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尤其是像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管管理这样的科目,知识点比较多,一定要尽早开始预习。等万题库的基础班课件开讲的时候就可以完全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不用担心跟不上,以致出现学习吃力效率不高的情况。

相对实务和财管来说,经济法科目稍微简单一些。大家在每一阶段要分清主次,小编建议大家复习初期以实务和财管为主,复习后期要加强经济法科目的学习。当然复习过的科目要一遍遍加强练习,避免浅尝辄止,考场上出现看着很熟悉就是做不对的局面。

总而言之,每一阶段要做每一阶段的事情,基础阶段要夯实基础,强化阶段可以根据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冲刺阶段要融会贯通查漏补缺。

二、合理的科目搭配

中级的考试科目只有《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科,相对注会巨无霸六科来说已然好多了。对于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工作繁忙的考生来说,第一年可以选择报考财务管理+经济法或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是因为财管和实务两科同时报考的话所需的复习时间会很多,所以对于没有太好基础又没有太充足时间的考生来说,尽量两科不要同时报。

对于基础好而且时间比较充足的考生,建议三科一起报。中级会计职称毕竟是职称类考试,只要跟着老师一遍遍的复习,相信一次过三科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中级会计职称学习计划

备注

第一周

(12。01—12。09)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存货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经济法》共有8章内容,公司法、合同法涉及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科目重在理解、强化记忆、战略性复习。

2.《中级会计实务》从整体上侧重于考生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学习时应注重理解、反复练习、总结归纳。

3.《财务管理》这门课要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计算性内容所占分值较大,记忆公式较多。学习本科目事应注重全面复习、重点强化、梳理归纳。

第二周

(12。10—12。16)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三周

(12。17—12。23)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四周

(12。24—12。30)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五周

(12。31—1。06)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资产减值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第三章 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第六周

(1。07—1。13)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十章 股份支付

整体复习前五章内容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七周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六章 投资管理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1。14—1。20)

第八周

(1。21—1。26)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第六章 投资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九周

(1。27—2。02)

新春佳节,可适当放松,闲暇之余重温教材和习题

第十周

(2。03—2。09)

第十四章 收入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十一周

(2。10—2。16)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第十六章 所得税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十二周

(2。17—2。23)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十三周

(2。24—3。01)

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十四周

(3。02—3。08)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五周

(3。09—3。15)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六周

(3。16—3。22)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复习整理一下整本书框架以及公式

第八章 相关法律制度

第十七周

(3。23—3。31)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

休息调整

复习整理一下整本书的概念

提示:

第5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结合DE的特征和生源的特点,应该如何构建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呢?

(一)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实行“按需分类”培养

实行“按需分类”培养主要是考虑到参加远程学历教育的学生,其学习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本身就在财务岗位工作,但起点较低,学历较低,掌握的知识层次较低并且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这需要提升知识系统和结构,将财会知识和技能引向纵深,然后又能顺利实施其职业规划。有些学生本身不在财务岗位工作,在其职业规划中有转向财务工作的需求,希望通过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财务工作的技能,在获得会计专业学历证书和掌握系统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后,能较好地从事财务工作。也有些学生本不在财务岗位工作,今后也无意从事财务工作,选择会计专业本身就比较盲从,也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参加学历教育纯粹是为了获得一张毕业证书。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实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可以采用“ABC”分类法,将上述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大致划分为对应的A、B、C三类,然后根据不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目标,分别实施不同培养目标下的教学计划。而DE系统的优势将促进分类教学计划的实施,尤其是教学资源的高度信息化将确保分类教学计划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二)充分利用学生所在单位资源,实行基于学生个体的新型“校企合作”培养

目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对人才进行培养,合作中企业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环境,协助学校完成部分技能培养任务,这种模式虽然比较容易操作,但合作的深度、广度缺乏[4]。而作为DE的学生本身就来自于各单位,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身不在财务岗位,但还是能够获得所在企业财务岗位的有关实操信息,这样就对基于学生个体的“校企合作教育”奠定了基础。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性质各不相同,那么在实行基于学生个体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因企制宜,不拘一格”。同时在实行基于学生个体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财务机构健全、财务人员分工较明确的企业,应将其发展成为对口的合作对象,实行全方位的合作,即除了针对学生个体培养合作外还要从师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教师和学生可以进企业锻炼,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可以进学校课堂讲课。当然合作的前提是要能做到双方共赢,这就需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责任义务等角度找到双方的结合点。

(三)抓好职业证书考证工作,实行“学历+技能双证书”培养

所谓“双证书”是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5]。尽管“双证书”教育在高职院校已经开展起来了,但在DE为主的成人高校,“双证书”教育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就会计专业而言,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是明确的诸如“初级会计师”证书和“中级会计师”证书这些会计专业特有的证书,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学生在获得这类课的学分以后往往放弃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申请。“双证书”教育是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组合,推行会计“双证书”教育是开展“以职业化教育为核心的职业导向式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集中体现。这是国家教育部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是21世纪职业化教育的大趋势。对于DE大专层次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可以配套实施包括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在内的“双证书”教育;而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说,不妨将“中级会计师”证书和“会计信息化工程师”证书的考试作为实施“学历+技能双证书”培养的标准配套。平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尽管是针对修学历教育的学分的,但主要应该围绕职业考证来灵活地贯彻实施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中与考证相关的课程都用考证的课程来替代,教材也选用国家规定的考证教材。例如:初级会计师考试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其中初级会计实务就包含学历教育教学计划中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那么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就应该围绕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展开;初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基础就包含了教学计划中的财经法规、经济法和税法的相关内容,那么在安排这些课程教学时主要应该围绕经济法基础这门考证课的内容展开。另外,由于DE采用的是自由学分制即滚动教学、滚动考试八年有效,这恰恰迎合了考证的时间要求。因为考证时间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如每年四、五月份考会计师证,那么学生可以将教学计划中与考证相关的课选在下半年来注册和考试,然后到考证当年的四、五月份就可轻松参加考证了。这样反而能提升考证通过率,从而大大提高学历考试与考证考试的效率,成人教育的学习有效性得到了保证。

(四)举行或参加会计专业知识竞赛,实行“比赛项目任务驱动”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的,比较适合于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教学。众所周知,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很强的,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只要所设计的“任务”目标明确,难度适中并且对学生颇有吸引力,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比如按会计岗位设计学习任务,按专业知识中的关键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按参加比赛的项目来设计学习任务等。在这里以比赛任务驱动法在DE中的运用为例分析如下:首先,可以配合教学计划中的各学期所开设课程在校内举行相对应的会计专业知识竞赛,如在开设财务会计课程时可以举行模拟核算比赛,开设成本会计时可举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比赛,开设财务分析课程时可以举行财务案例研究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保证较高的教学有效性和较高的学生参与度。校内的比赛可以常规性地举行,通过几轮循环比赛后,对比赛项目可以做到不断补充和完善,最后达到相对成熟。除了校内常规性比赛以外,可以去参加综合性更强的校外比赛,在集体荣誉感驱动下同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实行“比赛项目任务驱动”法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将会是一种保证教学活力的培养模式。当然,比赛中设置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妨开设奖励基金,吸引赞助商加盟,形成长效机制。

(五)充分利用实训软件供应商资源,实行“校商合作”培养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离不开专业实训软件。在安装使用这些软件过程中,供应商的其中一项服务是让软件使用者学会使用软件,而这恰恰就是值得学院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因为学会使用软件的培训既可以在教师中开展,也可以让学生参加,那就等于让供应商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在无形当中构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校商合作”培养模式。当然“校商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培训软件的使用,还可以合作开发一些培训考证项目,构建一个掌握专业技能的平台,让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增加一次获得专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机会。如用友软件供应商通常会与校方合作开发诸如“信息化工程师”之类的考证项目,而且通常考试通过率在85%以上,这对远程教育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么以相应的项目考证为抓手,构建“校商合作”培养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DE学生的专业素养乃至提高学院会计专业职业化教育水平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结语

第6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一、会计相关考试概述

会计考试分职称和执业两种考试,职称分初级、中级和高级;执业考试分CPA(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和ACCA等外国考试。对于准备从事企业会计的人员,需要先考取会计证,并尽早为考中级做好准备(考中级需要会计年限,从会计证获得日期算);会计初级并不是必须要考的,报考中级不一定要初级职称,只须达到一定的会计工作年限即可报名,但只有获得中级一定年限后才可以报考高级(高级是考评结合的);我国会计法规定财务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职称,所以考中级对于每个会计人来说都是必须的。若准备到事务所发展人员的可以先考CPA,但CPA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会计主要相关考试简介

(一)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凡符合《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申请人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考试时间:每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设立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约在每年的4月和11月。

(二)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聘用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为2.5小时。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

(三)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其中《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报考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取得博士学位。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四)高级会计师资格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考试环节,这项考试是为了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联合体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而设立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符合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的考生,只有通过这项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书后,才能进一步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每年九月的第1个星期日。《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报考条件: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各地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请查阅当地的报考条件;经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批准的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报名。

(五)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1991年12月7日到8日首次举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各科目考试时间如下:会计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120分钟。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这是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这是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英文测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新考试制度下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试题中均指定特定试题(各科指定1~2个小题,以下简称指定试题),考生可以选用英文

作答。对可以选用英文作答的特定试题,在试卷中都有明确的提示。对指定试题,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如选择英文作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对指定试题外的其他试题,考生一律用中文作答。对指定试题全部使用英文作答、并且答题正确的,奖励5分。每科合格成绩分数线仍为60分。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考试(报名不受户籍限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六)注册税务师

1998年开始时实行资格认定考试,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国家每年举行一次统一考试,已累计考试11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从周五的下午开始,每半天考试一个科目,每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时间为6月20、21、22日。考试科目:现行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报名条件: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八年;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四年;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两年;取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一年;获得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和法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从事税务业务满一年。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

(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ec)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底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会计专业硕士学位面向会计职业,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全方位的管理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为最终办学目标。考试时间:每年的10月最后一个双休日。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综合知识(含财务会计、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其中外国语只限英语,MPAcc英语科目的考试与在职人员攻读其他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使用同一试卷,听力测试成绩计入考生外语总成绩。考试方式:笔试+面试,达到各试点院校划定的最低录取线,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工作业绩、本人资历和面试成绩,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其中优先考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级财务、会计审计人才。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截至报名日期止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即在获得本科学历后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自2009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报考。

(八)ACCA ACCA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伦敦,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0000名会员及34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设有共6个办事处,在澳门设有一个联络中心。要成为ACCA的会员,学生必须通过ACCA十四门专业考试并获取三年财务及会汁相关工作经验。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可在考试之前、中、后累积,并且不限地域、行业、公司/机构性质等。详情请访问http://renzheng.csese.省略/。人学资格:凡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申请者,即可报名成为ACCA正式学员;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通过第一年的所有课程考试且年龄在18岁以上,即可报名成为ACCA正式学员;未符合以上报名资格的申请者,而年龄在21岁以上,可循成年考生(MSER)途径申请入会。该途径允许学生作为ACCA校外进修生学习,只须在前两年的连续四次考试中通过MMA和MFA课程,便能以正式学员的身份继续考其他课程。

(九)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International Certified InternalAuditor,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是由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internal Au-ditors,IIA http//:省略)出题并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用20多种语言进行统一考试。1998年月11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首次在中国开考。CIA证书永久有效,持证者每两年需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所规定的后续教育。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举行一次,在11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举行,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考点分布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贵州、广州、深圳、郑州、西安、合肥、长沙、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等地。

(十)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AICPA成立于1887年,目前拥有超过33万名会员。考生通过四门考试,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缴纳65美元可以申请成为AICPA会员。科目考试范围:Partl,审计及签证(Auditing&Attestation);Part2财务会计及报告(Financial Accounting&Reporting);Part3法规(Regulation);Part4商业环境及理论(Business Environment&Concepts)。考试方式:计算机全英文考试。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模拟题,分别占70%和30%左右。每考过一科可以保留有限期限18个月。对英语要求很高,至少应该具备CET6、托福600、雅思6或者相当的英语水平。具体参阅省略。

(十一)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为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推出的专业资格,在全球各行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客观地评估了学员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的能力和技能,是全球认可和推崇的管理会计领域权威认证。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立在美国新泽西州,拥有遍布全球265个分会的超过65,000名

会员。IMA于07年底正式进驻中国,截止2009年9月,在中国有1300多名会员。学员一般可以在半年一两年内考下CMA,中文网站:省略.cn。

(十二)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IA)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成立于1928年,是五大国际会计认证机构之一,AIA的执业资格受法律许可在欧盟各国、加勒比海沿岸多国、非洲多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可依法从事执业会计、审计工作。AIA设有16门课程,全部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共A、B、c、D、E、F六个模块。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资格证书。MA于1997年进入中国,并推出了面向中国的国家差别化课程。目前已有AIA毕业生300余人,学员5000余人。AIA基础阶段共有6门课程,分别是:PAPER1――Financial Acco-unting 1(财务会计1);PAPER2――Business Economics(商务经济学)原:Economics(经济学);PAPER3――ManagementAccounting I(管理会计1)原:Cost Accounting(成本会计)PAPER4――Law(商务法);PAPER5――AuditingandTaxation(审计和税法);PAPER6――Statistics and Data Processing(统计与数据处理)。

(十三)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CA)

2006年5月,ICAEW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展ACA培训项目。中国注册会计师报考ACA获得10门专业阶段的面试,只需通过5门科目考试,通过前四门考试的学员,可以选择去英国接受六周培训。培训末,有机会在英国工作。考试分专业阶段和高级阶段。专业阶段由两部分组成,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高级阶段包括各3.5小时的technical papers和4小时的案例分析。

三、2010年会计类考试时间安排

2010年会计类考试时间安排具体如表1所示。

第7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而且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这种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作为培养初级会计从业人员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更应该适应会计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但是,从中等职业会计教育的现状来看,会计教育教学存在着自身的一些不足,这使职业会计教育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字]:会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会计模拟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

一、 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但是目前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一本会计教材使用多年,内容都没有任何改变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这必然导致课堂讲授的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及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实践活动的脱节。使得毕业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

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传统的会计教学以“填鸭式”的传授方式为主,过于注重技术,缺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没有科学的应用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一些现代教学方法。

3.会计实践性课程课时不足

目前,会计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对实践性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实践性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性教学课时占会计总教学课时比例偏少,以致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随意性很大,且落实多少以及质量好坏缺乏监控,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4.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教育离不开其实施者―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质量。因此,会计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会计教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会计教师会计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不合理,一些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懂得丰富会计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经济法等却不扎实。另一方面很多会计教师最为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了解不多,不能令学生信服。还有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5.会计实践教学的硬件有待提高

会计专业教学模拟实验设备还不健全,会计实验室建设还停留在手工记账程序上,电算化会计项目还需开发。实验项目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多层次和典型性,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新的实验内容尚未开发。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处理各项基本经济业务。从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就要求中等职业会计教育改革教学手段,将会计的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相结合,而且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解决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问题。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目标,为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重要作用

1.会计模拟实训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对实践的深入,又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认知。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是抽象的理性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比如,教师在讲解会计学原理中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结账、错账更正、会计报表编制等时,一般要花费本门课程的一半学时讲解,但学生听后的效果一般都很不理想,不容易理解,掌握起来很困难。但通过会计模拟实训,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很快就会掌握。再比如,在会计学原理中讲解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会计分期等时,初学者总感觉模糊和茫然,一旦完成了一个阶段的模拟实训,使空洞的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资料,学生便会豁然开朗,通过实训进而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入。

2.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是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有效途径

会计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训。近年来,由于学校统一集中安排到企业去实习将面临着很多困难,其原因:一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是实际工作单位怕会计信息曝光而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或者碍于关系勉强接受了,但一般也不安排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只是填几张凭证、登几笔账,汇总几笔数字,根本谈不上业务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实习流于形式,效果很差,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而进行校内模拟实训的优点在于,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强,特别是全程仿真的模拟会计软件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模拟实训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使得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3.会计模拟实训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各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由此看来,无论是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会计人员素质培养的角度,都要解决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这两个问题。而会计模拟实训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好方法。这是因为会计模拟实训具有真实性,它把实验室模拟成一个财务科,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训的内容一般包括财务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记账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等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分组完成整个会计循环。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上这些能力的锻炼是会计理论教学根本无法实现的。

4.模拟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会计模拟教学相对传统的社会实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理论上讲,一般一年才能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而会计实习不可能安排一年的时间,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参加年终决算,无法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实习。另外,就企业整体而言,企业的经济活动业务纷繁复杂,而就某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而言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少,简单重复的业务多。这就使学生从实习中得不到全面的实践锻炼。如果把典型的经济业务科学地浓缩成某一个企业某个期间全部经济业务,编制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在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训,这样不仅发挥了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应有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三、改革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性教学

针对现行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中等职业会计教育继续发展,就必须改革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安排,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适合社会需求的初级会计人员。

从技能教学的角度看,活动课程有三类:一类为学习新技能的技能学习课程,它与知识教学相互交融;一类是为巩固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而设置的技能训练课;还有一类是为形成综合专业能力而设的技能运用课。由于后两类相对独立,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中主要明确这两类活动课程。

1.设置阶段实训课程

在课时上,将学科总课时分解成讲授课时和实训课时两部分,讲授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训课时是专门用于技能的系统训练。比如,教师在讲解会计学原理中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结账等时,一般要花费本门课程的一半学时讲解,但学生听后的效果一般都很不理想,不容易理解,掌握起来很困难。但通过会计模拟实训,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学生则很快就会掌握。这一分解使得理论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实训课时的增加,并不是单纯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缩减理论课时来增加实践课时。理论课时的减少必须体现“必须、够用”的原则。

2.设置综合实习课程

包括综合模拟实验和社会实习。综合模拟实验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应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又要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一般先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后举行电算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校外社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诸方面的业务。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3.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引入课程实践。会计课程实践应服务于该课程的教学,紧扣文字主教材,着重该课程所设计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应服务于会计入门课程教学,着重证、账、表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对会计循环、基本业务有初步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各种外来的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银行的各种传票、收据,按照财政部会计核算的规范,训练学生对各种凭证的填制,审核其真假,以及对这些原始凭证的保管及传递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走上出纳岗位时能马上适应工作。

4.做好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和考核

在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制定一套详细可行的计划,如各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等。另一方面,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验收制度,不仅要强调会计实践环节过程的完成,还要确保其质量。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考核验收机制作保障,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总之,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知识型、应用型人材,仅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抓住实践性教学这个核心。通过会计实践性教学,为学习会计理论提供感性认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到的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人员。

主要参考文献:

马文君:加强会计模拟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技能水平提高[J].大学时代,2011.(10)

第8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关键词: 会考改革 教学改革 启示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革新求变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强会计管理改革,已成了增强经济发展内驱力的必然要求。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这一改革措施应势而生,必将显著提升我国当前会计从业人员执业水平。2013年江苏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进行会计考试改革,首次采用新考试大纲和题库,由于在认识、准备、教学、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实施结果是考生通过率迅速下降。客观分析会考改革的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变化及影响,对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改革有着诸多启示。

一、会计证考试改革的目的分析

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紧密相连,会计理论水平和会计执业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非常重视会计从业的准入管理,推行从业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但长期以来,会计从业证的考试是以各省为单位自行组织,由于教育水平、考试内容与标准、考试方式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加上考试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地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统一标准,规范从业考试管理,提高会计执业水平的目的,自201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

二、江苏省执行会考新标准对会计从业考试的影响分析

(一)会考新标准带来的变化。

按照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13年江苏会考改革可概括为“三个统一”,即“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试题库、统一合格标准”。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

1.统一考试大纲,即财政部的2013版新大纲。新大纲中各科考试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科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初级会计电算化》内容变化最大,首先是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改变。原江苏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是新中大,现改为用友T3软件。在T3系统中主要考核系统管理模块、总账模块、财务报表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和应收应付账款模块。其次是考试评分制度的改变。原《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分为计算机基础和会计电算化两部分,分制为各占100分,120分及格,但必须两部分均不得低于60分。现在全国统一题库改为客观题90分,实务操作题10分,且实行统一计分制,即总分达60分即可。

2.统一考试题库,即由财政部组织编写,每科题量约两千五百多道试题,但试题会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出题范围进行了拓展,试题难度趋于初级职称考试,考试方式、题型上变化更大。江苏采用了升级后的考试系统,3科连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120分钟统一改为每科60分钟,考试题量除电算化为92题外,基本保持在150题。《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题型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不定项基础上增加了计算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新题型。

3.统一合格标准,三科都要达到60分。

(二)考试结果统计及原因分析。

截至2013年11月月底,江苏各市县相继完成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通过率总体上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少地区平均通过率低于20%。其原因主要如下:

1.江苏会考改革配套文件、考试新大纲和考试要求公布较迟,加上新考试辅导教材推出较晚,考生等待考试改革信息时间较长,客观上造成考生的备考时间不充分。

2.第一次使用全国统一题库,对考试难度、考试范围及考点分布把握不准。更新后的考试题库三科考试难度都增大,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并重,有少量的初级考试难度下放,有些试题的考点,现行配套教材匆忙推出尚未解读到,指导不够。

3.考试题量大,时间短,特别是《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科,60分钟内完成150题,每题答题时间仅24秒,加剧考生紧张心理,因用时不合理造成能做会做的题目来不及做而失去不应失的分。

4.新增题型计算分析题与案例分析题考点多、知识活、实务性强,新的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更要做到融会贯通,能用基本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友T3实务操作题,因缺乏系统训练、不熟练而失分较多。

5.考核标准要求三科一次性通过方可拿证,成绩不累计、不能补考。

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启示

(一)与时倶进,转变思想,树立全新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的革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实务中已经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化能力、实用技能和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财务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成为会计从业考试题库改革的重要参照。目前,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指导思想普遍落后,仍然推行基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讲授会计理论实务并开展会计实验的专业教学计划,因此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会计教学要转换教学理念,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摆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思维模式局限,并运用会计信息化理念及工具处理会计实务和解决会计问题,为学生的学习、从业资格考试和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快推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整合。

会计教学目标要与会计实践要求协调一致,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要能反映会计业务的发展需求。从本次会计从业考试改革不难看出,考试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新,完全顺应会计实践会计需求的改革。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新的会计理论、新的会计方法等,对企业会计实务中新的要求不能同步。这就要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快课改步伐,关注会计专业发展动态,善于吸收和传递新的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要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要着力研究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会计教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基础上,真正学以致用。二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化教学系统建设的投入,让学生熟悉电算化业务流程,熟练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电算化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技能培养与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要求的融合,夯实基础,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会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无论哪种单位,其会计工作的基础都必须扎实过硬,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不仅要能熟练完成一般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化过程,还要对固定资产、工资管理和购、产、销等与企业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会计工作要求。从考题设置来看,增加计算分析或案例分析题题型传递出了会计从业人员需有扎实牢固的会计基础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一信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量增加和考试时间缩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考试能力、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教学要求实、求新、求变,必须及时针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采取相应措施,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不弱化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识记、计算、实践操作和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与我国经济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盛.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J].财会月刊,2012(6下):95-97.

[2]陈冬英.论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2013.11.

第9篇:初级会计实务计划范文

一、构建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4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

(1)四个专业核心技能。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提炼4个专业核心技能,即会计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技能、报税与审计技能。

(2)三种工学结合方式。会计教学中与会计职业准入制度结合,实施3种工学结合方式。一是“学中做”方式。即第1至第4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课程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这些课程在具体实施中,按照“14:5”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二是“做中学”方式,即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三是“做中考”方式,即第6学期按照“15:4”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

(3)两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

二、建设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高校访学、企业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取得“双师”证、取得博士学位,具备专业理论功底深、实践操作水平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组织协调能力强,把握会计发展的前沿,能够负责会计电算化专业论证、撰写论证报告;研究会计专业建设方向,确定专业特色: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方案。

二是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使其取得“双师”证书、硕士学位,具有会计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把握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有一年以上专业企业工作经历,且具有乐于教学、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是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一年以上,或者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可以聘请在职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财税管理部门或中介机构聘请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三、建立开放型会计实训基地

建设三个中心(会计环境仿真中心、会计业务仿真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9个实训室(虚拟企业实训室、虚拟会计工作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工商企实训室、银税审实训室、ERP实训室、ERP认证培训中心、财务咨询公司)。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度。

四、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制定等既考虑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

二是创建“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第二阶段是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实训贯穿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分岗实训,第二环节综合实训,第三环节实岗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