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

第1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潜在环境是指环境中的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等非视觉部分所构成的环境。声音、温度、气味等作为稳定的环境特质,人们可能不会明显意识到,但它们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却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学校教学环境中,这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尽管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一、温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温度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极端的温度(高温或低温)会影响人的健康、攻击行为和人际吸引等人的社会行为。学校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一些中小学校为了节约教育资源,班级人数相对较多,降温设备又比较落后,夏天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高温的持续会导致筋疲力尽、头疼、易怒、昏昏欲睡、精神错乱、心脏病等(S.Schuman,1972)。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心浮气躁,又忙于散热降温,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冬天的时候,有的班级为了保持教室的暖和,将门窗关上,导致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很容易导致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改善降温和取暖设备,保证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教室里要适当通风,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染率,使师生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和身体状况。

高温还与人的侵犯有关。一般来说,高温使人的侵犯增加。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易冲动的年龄,在高温的影响下,言语和行为较平时要粗鲁一些,情绪容易急躁,可能因为控制不住情绪,导致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温天气时,一方面校方要做好降温工作,保证学生饮用水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心态,合理应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在炎热的天气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光线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光线是潜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们对自然光线的偏好超过人工光线。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处于较高的激发状态,使人们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多反应;而黑暗会放松社会抑制,人们在黑暗的掩饰下较容易发生攻击和冲动行为。

不同性别对光环境的舒适感觉也有差异,C L BMccloughan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暖色灯光下女性的负面情绪减弱,而在冷白色灯光下,负面情绪增强,而男性在这两种环境下情绪表现平稳;在高照度灯光下女性的负面情绪减弱,而男性的负面情绪增强。

一些中小学走廊的转弯处照明设施不完备,有些灯泡坏了,也没有及时维修,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光线太强或者太暗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学生长时间处于偏亮的照明条件下,保持较高激发状态,容易疲劳;偏暗的照明条件则会抑制学生的情绪,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

同时,不同的季节,人对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冬天的时候,日光摄取量减少会引起人体内荷尔蒙分泌变化,引起生理反应,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因此,冬季教室内照明除了适当调节灯光的冷暖外,还应适当提高室内光环境的照度,这样有利于调节学生的生物节律;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冬季多晒太阳,增加光照的时间;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减轻焦虑、抑郁的状态,改善因冬季光线照射不足引起的心理和生理不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人性化的照明设施,根据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明暗度进行调整。班级中应该常年准备蜡烛等备用照明设备,以便在停电时能及时恢复照明。学校的重要场所,如走廊、楼梯都应该安装应急灯。停电的时候,授课教师应首先稳定学生情绪,避免学生情绪过分激动,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声音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这里的声音主要指噪音。环境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令人烦躁、使人不愉快以及不需要的声音均可称为噪音。噪音是我们生活的一大公害,它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会造成人不愉快、烦恼、易激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学习能力下降等。

噪音对人心理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上,会令人产生兴奋不安、焦虑、厌烦等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和情感,给人造成烦恼。研究发现,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比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更易寻事挑衅,他们常常会无端猜疑,动不动就发怒。所以,校址的选择应远离工业区和影院、歌厅等地方。同时,学校的工程建设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假期间,避免噪音对学生产生影响。

噪音对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也很大,在噪音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噪音会影响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噪音会抑制负载必要信息的声音信号,从而形成干扰,限制信息通过听觉分析器的传递,甚至使声音信号无法传入大脑;另一方面,噪声会使人分心,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成为信息加工的障碍。学生在噪音环境下学习,很可能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一些大城市,学校周围整天施工,严重影响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校教学。学校应和施工方协调,将影响降到最低。

总之,潜在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但它的作用不容低估。学校是教学的场所,很容易受潜在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对潜在环境加以重视,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教学环境。

第2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高校应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研究能力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实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匹配,减少结构性失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有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高等教育虽然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决不能降为大众化水平。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在大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以及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大学生培养系统中,不论是观念的变化、体制的变化,知识结构的变化,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教学科研的变化都会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四点作为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育大学生竞争能力

面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只有通过调整才能促进和引导人才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为此,(1)积极发展适应新兴、高新技术发展的学科专业。新兴、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优先发展如信息、生命、材料学等领域的新学科是专业调整的重点,高等教育应集中教育资源,重点支持此类专业建设。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综合性、多科性的学科优势,把开发新的学科专业作为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学科,通过打破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人为樊篱,为新的学科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学术生态环境。(2)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又有对传统产业改造。为适应这一变革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深化与改革,又要构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应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规格、教学内容等全面改革,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建立学科专业调整的运行机制。专业调整的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因此,要打破专业管理制度、系科专业设置体制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使大学与社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形成大学根据社会需求、教育规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大学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不考虑市场需要的学校与专业将会被社会抛弃。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且提升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环节,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院校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大学要大力推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本科规模适度扩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改善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增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后续研究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和训练基地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大学应该加大对各种教学项目的直接投人,改善专业基础教学实验的条件,提高大学生教学和实践训练水平,建立创新氛围,使素质教育和以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内活跃起来。

三、强化基础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的科学研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集中了大批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还有大量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也是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树立超前意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大胆提出创新的项目。提供学术论坛,促使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相互结识,交流知识和学术思想,交换研究方法和技术,熟悉了解彼此的学科语言和问题,促进合作,强化整体性意识,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并将其融人大学生竞争力培养过程之中。其次,热心发现创新观念、思路与科研项目,遇到大学生中有新思想、新发现苗头的项目,要想办法支持、培植、帮助其实现创新计划。第三,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既要希望成功,也要允许失败,要为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i.正确定位,创新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还是培养手持文凭的待业者,是当今高校堕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的准确定位。当下,高校能在专业设置上真正根据市场需求着意创新的不多,更多的是“跟风走”。许多学校纷纷更名、改变学校原来的办学方向与传统特色,结果并不理想,由此造成的供需错位直接导致“成交难”。毕业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焦急,用人单位也在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着急。要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问题,应把专业前景的评估与预测作为重点,自觉地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分析我国人才结构,整体上存在着不合理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形象比喻为“橄榄球”形,缺少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围绕就业导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力、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围绕:培养大规模、高水平、高质量、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培养有就业竞争力、高就业水平的技术人才;培养既有技术实用能力,又有应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方面创新自身的培养目标。

2.调整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四年制本科教育体系,针对目前大学学制改革的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的教育需求,开展不同内容教育,设置不同学制。要进行基础课程教育的改革,着重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学校每学年至少应举行一次专业评估会,对不适应需要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空缺的专业及时补充;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在经过准确的市场调查后改造、开发,完全可以变成就业中的热门,从而保证大学教育与人才需求的高度吻合。还可以对同一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根据不同的应用前景再选修不同的新课程,错位发展,使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至于都是竞争对手,而是进行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良性分流。

学校应逐步推行“就业实习”制度,将学生学习中的实践环节与实习结合起来,使其时间延长为b-10个月。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提前进人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双方提前熟悉,有效克服招聘会上匆匆一面难以定夺的弊端。在许多高校,学生进了校门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是就业热门,但二次选择专业,手续繁杂,管理难度很大。在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鼓励学生加修热门专业课程,并颁发单科结业证书,以此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事实证明在应聘中效果很好。

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室陈嘉鹏教授认为,很多学校在设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一,实习基地的建设有一定困难。扩招后,实习的学生大量增加,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其二,指导教师力量不够,其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其三,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学生实习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投人,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3.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要革新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教育需求,围绕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基础教学精品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描述出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出基本知识的框架,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架构上不断充实,使其丰满。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第二,建立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是改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把课堂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加强教学的引导性和互动性。在专业课讲授之前先给学生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的互动教学生动、深刻,学以致用。

第三,加大“通识”教育的比例。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同学科、体系,从知识上来说总是相互联系的,拓宽知识面,无非是从不同学科中极取不同的方法,形成交叉或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只有广博,才能精专。尤其要处理好人文科学与专业知识间的关系,目前学生感到难以满足的是人文科学中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作为一名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完善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积累对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创新的浓厚氛围

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遵循创造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从自己实际出发,寻求最佳教学途径,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作为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竟争性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索没有对科学有极大的热情、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想,敢不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责尽职的精神品格,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文化素养等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实践、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方面,要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与考核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高起点地选拔优秀学术骨干,把培养学术带头人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大科研奖励基金和拔尖人才培养基金的投入,资助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学术休假“灰领”制度,为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鼓励有创新经验的学术带头人到教学第一线,把教育创新成果运用于教学科研,建立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用知识智慧启迪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渊博学识征服学生,用淡泊明志、求真务实的精神影响学生,用献身科学、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行为带动学生,通过其身教言传,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竞争能力的科技后备力量、知识技能型的劳动者。

5.围绕提升就业竟争力培养“灰领”人才

目前,“灰领”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它指的是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灰领”兼有“白钾’和“蓝领”的一些特征,最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灰领”已成为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复合型新兴技能人才。如:我国较为稀缺的广告创意、会展策划、服装设计、软件开发工程师、装饰设计师等25个大类的岗位从业人员,都被冠以“灰领”称号,他们将是体现我国未来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为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的要求,许多地方急需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灰领”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灰领”应该成为人才培养首选目标。

第3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流通阅览室读者服务

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图书馆,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流通阅览室的读者工作,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种服务,接触读者的范围最广,服务读者的时间最长。流通阅览室服务作为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图书馆的形象窗口,这里的馆员最能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为了满足各种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要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从研究读者心理状态出发,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1 阅览室读者服务中引进心理学的必要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探索图书馆作用的某些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中人的心理学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工作,更好的服务读者,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馆员有没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业务技能,也取决于馆员对读者是不是全心全意、热情周到的服务,跟读者的沟通和对读者的了解是不是到位。要从内心深入到读者的内心中去,从读者心理的角度出发,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满足他们的各种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1.1 馆员心理学。

馆员心理学,也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只有加强对馆员心理学关注,引导和摆正馆员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尤其是流通阅览室的馆员在对读者的服务中,直接面对读者,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馆员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才可能服务好读者。心理平衡了,才能关心图书馆的发展,关心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才能,才能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各种类型的读者,同等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服务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让各种读者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1.2 读者心理学。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前提。了解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就可以有征对性地对读者进行阅读服务,不同读者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热情周到的服务,即使有没有满足的需求,读者也能给予理解。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面对读者,只要多一点热情,多一点主动,多一点耐心和宽容心,就能很好的与读者进行沟通并达到互相理解。这不但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也有利于读者对馆员工作的理解,更有利于馆员对广大读者的服务管理。

2 心理学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流通阅览室读者服务中引进心理学,是对读者服务方式的一种改进。通过对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分析,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各种读者的阅读需求,真正做到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1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流通阅览室馆员与读者接触最直接,平时工作中只要与读者多沟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洞察读者的心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馆员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读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心理,了解读者对馆员服务工作中所提出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取得读者对馆员的好感和信任。平时,馆员不是守着读者,而是主动相迎、倾听读者的心声,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做好相应反馈工作,以指导采篇部门的购书方向等等。

2.2 注意观查读者,把握读者阅读动向。

不同读者来图书馆看书其目的是各不相同的,流通部门的馆员可以通过对读者沟通和平时对读者的细心观察,摸清读者来图书馆的目的。通常图书馆的读者有多种类型,包括学习型,研究型,情报型,应用型,悠闲型等。那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要在读者来图书看书的第一时间弄清这些读者来图书馆看书的目的,也是弄清他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的需要来馆阅览的,还是为了决策管理、理论研究、教学、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而来馆阅览的,亦或为了取得最新信息为目的,取得情报信息,并有所积累,或是来图书馆就是想在阅读过程中放松自己的身心,陶冶情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生产、科研、教学中的具体疑难问题而从事具体的阅读活动等等,大体了解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们就能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就能从读者的心理出发,去了解和关心读者,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

3 掌握读者阅读心理,提供优质服务

3.1 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尤其是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积,市民看书阅读的热情尤其高涨。在有了新的图书馆硬件后,软件方面就要靠馆员去完善。而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直接面对读者服务读者,任务更艰巨。

首先,馆员自己要不断充电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准,以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精湛服务艺术赢得读者赞誉。其次,对阅览室图书排架要求整齐、准确,并保持书架的干净,方便读者找书阅览。再次,馆员一定要保持阅览室阅读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做到窗明几净,桌面和椅子隔三差五的擦洗,室内物件没有灰尘,给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愉快舒畅的心情。这样不但有利于馆员跟读者的沟通,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馆员对读者的管理和维护阅览室的安静秩序。

3.2 了解读者阅读心理

了解读者阅读心理,以便能更好服务读者。第一,流通阅览室是接待读者的主要场所,所以定期可以采取读者意见调查表等对读者进行书面的调查访问,以便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其次,可以不定期对读者进行座谈交流,汇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解决读者的阅读要求,洞察读者阅读心理,做到有目的的给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争取做到不同层次读者提供不同深浅的服务。再次,馆员也可以通过读者平时的询问和咨询,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第一时间解答读者的提问,为读者排忧解难。

3.3 主动热情为读者提供服务

图书馆工作不再是守着图书等待着读者来阅览,而是对前来阅览的读者,要主动热情地接待。尤其是流通阅览室的馆员,主要就担负着这种重大的服务责任。首先,馆员接待读者一定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主动并不厌其烦的解答读者的各种咨询和提问。其次,要推荐和引导读者阅览,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检索工具,主动介绍阅览室图书的布局和图书的查找阅览。再次,可以主动询问读者的阅读方向,主动为读者提供书刊、信息和检索,为读者的阅读适当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总之,通过对心理学研究,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调动图书馆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热情周到的服务好读者,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浅谈心理学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叶蔚青,图书馆,2008年第5期(No.5.)

2《浅析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运用》袁志秀,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卷,第7期

3《试论管理心理学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谌春燕,科技广场,2006.9

第4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一、 健全的管理,做到四个落实。

(一)组织落实。

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聘请资深领导作顾问,还有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参与其中,同时特聘家长学校教师,成立讲师团,一起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如何来办好本届rdquo;。家长委员们应该密切联系本校、本班的家长,及时反馈家教的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

(二)时间落实。

rdquo;的学习时间是从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到九年级毕业。每学期举办1-2次。每次课前,学校为家长准备家教资料;课后,安排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与家长们见面,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

(三)教员落实。

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并热心钻研教育科学人士担任教学任务,上课内容确保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学员落实。

每期上课提前三到五天发出通知,并附上信息反馈。家长收到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休、调班、请假等,保证家长能出席,并加强考勤工作。

二、家庭教育,计划先行。

1、制订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2、按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系列讲座。每讲一课,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外,穿插大量的学校家教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增强感染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邀请讲师团成员为家长授课,请有丰富家教经验、并热心于家教研究的家长介绍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的经验。

2、开展咨询服务。每学期向家长作出服务承诺,确定家校联系电话和家长接待日时间,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或共同研讨。

3、定期发放家教辅导资料,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采取集体讲座与自学辅导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4、每学期开展家庭亲情教育周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家庭和父母亲,参与家务劳动,来促进家长与子女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5、学校根据家长教育现状,提供家庭教育处方。

6、开展家教征文活动,将优秀家文与学生作品刊登在校刊《春笋》上。

第5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情”(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但只有情,会使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和随意。“法”(班规)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了班主任抓、学生就紧,班主任放,学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能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确化、科学化,克服了教师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凭印象、凭感觉的模糊化管理。但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一、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用情激励学生。崇高的师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奏出动人的乐章。教师应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教师应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师的情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情温暖学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班主任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讲伟人的事迹,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也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

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班主任应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3.用情鞭策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二、“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班级的“法”,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如何用班规实施班级管理呢?

1.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通过制定班规,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制定班规之前,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规范》《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规的必要性。制定班规时,应实行广泛的民主。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班规的内容不应有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班规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我的班规分为三部分,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共20条,它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

第6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一、员工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员工心理问题是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它是指员工由于害怕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会对其熟悉的工作环境带来变化或者会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在心理上对其产生抗拒而采取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和行为。具体来说,员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如下形式:

1.在绩效管理推行的过程中,员工不愿积极配合项目实施人员

在绩效管理的推行过程中,许多小组成员在与员工接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员工的态度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如在访谈或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员工态度冷淡,寡言少语,被动回答,问一句答一句;有的瞻前顾后,回答问题不说实情;有的故意夸大其辞,掩盖相关不利信息;有的抵触情绪严重,言语嘲弄讥讽,让访谈气氛紧张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员工对绩效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抵触心理。

2.在指标制定过程中,员工不愿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料

在指标制定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员工对考核指标及目标值的设定抱有紧张情绪。有的员工害怕承担较多的责任,有的希望指标设定不要太严格,有的则害怕目标值对其自身利益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他们在与项目小组成员商讨指标及目标值时,经常会提供一些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的资料,或故意夸大其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职责和内容,或对其他岗位的工作进行主观评议,或与小组成员进行讨价还价。

3.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员工不愿主动参与团队成员间的互评

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评在一些需要合作的领域里很重要,全方位评估法(360度评估法)正在逐步流行。然而现实是,尽管团队成员相互间都了解彼此的工作状况,但他们似乎并不愿意彼此进行评价,进行建议分享。从一些企业已实施的互评结果看,他们似乎有“避免批评”和“趁机报复”的心理倾向,要么“随和”地进行打分,要么互相攻击。他们不愿意提出有利于彼此相互提高的建议,有时甚至会出现团队关系恶化的结果。

4.绩效面谈过程中,员工不愿接受低绩效的现实

绩效面谈常常是经理们最头疼的事,他们有这种感觉是有原因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绩效评估都是积极的,不可避免的有人要为其低绩效付出代价。然而,与绩效很差的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不令人愉快。心理学表明,员工面对糟糕的绩效结果时,很少会从自身找原因进行反省,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诿辩解,试图将其低劣的绩效归因于客观因素。

而另一种常见的反应则与学生对考试的反应一样,教授认为自己准备的测试很公平,而学生则不能认同。被评价的员工同样不赞同经理人员所作出的评价。很多情况下,员工只接受积极的建议和结果。

二、员工心理问题对绩效管理产生的影响

员工的心理问题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难以为继

由于员工害怕绩效考核对自己现有利益造成威胁,不了解开展绩效管理的原因和目的,对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产生抵触情绪,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不支持和配合相关人员的访谈和其他调查工作,使项目小组前期的准备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考核指标及目标值的设定偏差过大

绩效评价的结果在企业中甚至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为了支付员工或制定其他行政决策,这些决策包括加薪晋职、减薪降职、解雇等。而另一种则是用于员工潜力的开发,它包括识别员工的优势和成长领域、制定员工培训开发计划及职业生涯规划等。

显然员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普遍认为绩效评价仅仅是用于减薪降职、裁员增效而实施的。因此,他们尽量地掩饰工作中的重要信息,试图影响项目小组人员的判断,致使其考核指标及目标值的设定产生太大的偏差,从而影响绩效评价的效果。

3.绩效评价的结果遭受质疑

在员工不合作态度以及虚假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绩效管理系统肯定是无效的,其真实性和可信度会招致员工的争论和质疑。另外,员工互评过程中“避免批评”和“趁机报复”的心理倾向对评价结果和团队合作的伤害是巨大的。

4.评价结果的应用效果差强人意

处在员工心理抵触氛围中的绩效面谈无疑是失败的,其效果除了加重员工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外,没有任何意义。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鼓励、引导、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然而,一方面当裁判,一方面当教练或咨询师会使经理人员内心深处感到矛盾和困惑。

面谈过程中,员工面对组织对其的低绩效评价,情绪极其不稳定。如果经理人员处理不当,员工则会产生抱怨甚至愤恨的情绪,影响其今后工作,从而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

三、员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宣传沟通力度,打开员工的心结

许多的员工心理问题都源自于误解和恐惧,沟通则是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企业开诚布公地对对员工心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疑虑进行说明解释,就能打开员工的心结,获得员工的认可,有利于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

因此,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与员工共同分享各类与绩效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员工工作中的潜在障碍和问题的信息、各种可能的解决措施等。通过各种沟通途径让员工清楚地理解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原因及影响,并且尽可能地让员工共同参与到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过程中,使他们从对绩效管理质疑、怀疑、质难的情绪摆脱出来,进而开始理解、学习和支持绩效管理。只有当理解了企业的基本意图后,员工才能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配合,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一般而言,在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的沟通方式:

1)正式的书面报告。企业可以要求员工定期上交

工作汇报,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意见”。书面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建议和意见等。当企业通过报告中提供的信息了解到员工的问题时,管理者就应该及时地指导员工,或通过面谈与员工进行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管理者与员工的定期双向面谈。在每次面谈开始,管理者应该让员工了解到这次面谈的目的和重点。例如管理可以做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我想和你谈一谈有关你的工作进展情况。上次会谈时谈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是否又有什么新的问题……”。企业应将会谈的问题集中在解决员工个人所面临的问题上,以使会谈更具实效。例如让员工了解到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改革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让他明白这些变化对于他个人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应该将问题集中在调整员工的工作计划,解决员工个人遇到的问题上。

3)与员工进行团队会谈。在团队会谈时,企业可以要求每个人都介绍一下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如果找到了问题并能够很快地解决,就应立即安排到人,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员工的心理信息。管理者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来了解员工的心理动向,及时地发现员工的抱怨和不满,察觉员工的异常情况和不良行为(如说怪话、发牢骚、吵架等),并与员工共同针对问题进行指导解决。

2.开展绩效管理培训,增强员工的心理认知

单纯靠沟通宣传并不能彻底地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企业应该趁此机会为员工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组织实施系统的绩效管理培训,辅助员工学习和接受绩效管理的理念,从心理上增强其对绩效管理的认可度。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结合企业实际,对员工进行系统的绩效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员工对绩效管理会有较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其对绩效管理的顾虑。

2)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简要摘编一些关于绩效管理的知识,在内部刊物上刊登,以便员工能经常接触到,加深其内心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3)培训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能力和技术。在实践中因管理者不当举措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例如,经理人员缺乏反馈技术,进行消极的绩效面谈,就会严重地影响员工的心理状况。这时企业就应通过培训加强管理者的反馈沟通技术。

4)组织相关的研讨会,对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在推行绩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针对员工内心的疑虑,企业应及时地组织员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讨,使员工进一步理清认识,从而达到破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3.开展心理培训活动,疏导员工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企业心理培训是指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之中,以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动机、心态、心智模式、情商、意志、潜能及心理素质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目前,在世界500强中至少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援助计划(EAP)。

因此,针对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出现的心理问题,企业有必要引进心理培训,转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消极认识,处理好员工的消极情绪,疏导员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第7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判后答疑目的探究角色转换心理干预的引入

任何一个制度的推行总是伴随着赞誉和否定两种声音,判后答疑制度也同样如此。所谓判后答疑,是指案件宣判后,如果当事人对裁判有异议和疑问的,由原承办法官对裁判有关的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向当事人进行解释、说明。自2005年试行以来,安徽、重庆、贵州、湖北、河南、海南等地各级法院的推广实践纷纷见诸报端,从报道上看,最直接的实践结果就是涉诉率的下降,有的地区甚至有下降达60%的效果[①]。而与此同时,对该制度的质疑和批判也是接踵而来。综合各种批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1)说服当事人放弃诉讼和上访,是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侵犯;(2)法官对自己承办的案件进行解释和答疑,中立者的角色易发生错位,有损法律权威,并且人为增加法官的工作负荷;(3)鉴于判决的确定性和当事人的利益驱动,法官的解释和答疑并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涉诉的产生问题。这些对判后答疑的法理基础和实施效果的质疑观点,正反映出该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障碍。本文不想纠缠于“法律、法院、法官功能评价”的探讨,此类涉及法学、社会学、哲学领域的课题,自法律产生之日起,伴随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一直争论至今,仍是百花齐放。就判后答疑制度本身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下,其对于我国法院实现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的职能转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判后答疑心理关注的目的探究和角色转换

目前判后答疑制度之所以被抨击为违反法律、有悖法理,进而被否定实际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设立该制度“以从源头上治理涉诉的产生”这一功利性目标的偏执和对“化解当事人内心郁结,消除社会矛盾”这一隐含目的的迷失,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错位和手段单一。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思路,从实现对诉讼主体的心理关注和心理干预的角度去理解和推行判后答疑。

(一)判后答疑制度的实践误区和反思

由于“人民法院处理群众申诉、申请再审的工作机制不够科学…审判案件的法官只注重判案,不顾及息访。接访法官不了解案件事实和审理过程的情况下接待、处理申诉、申请再审,导致了高比例重复上访、缠诉、缠访”[②],判后答疑制度作为一项改进处理群众初次来访的方法、强化法官息访意识的新措施,被最高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地实绩报道也均是以“化解无限申诉”、“涉诉明显下降”、“缓解申诉难”等多种形式出现,最高院试行该制度的动因被自动解读为判后答疑制度的根本目的。而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提出申诉、控告、检举、揭发、批评、建议”的权利,诉讼法也赋予当事人对不服的判决进行上诉、申诉的权利。这样看来,一方面,判后答疑制度以限制甚至剥夺公民基本权利为最终目的,完全缺乏存在的合法基础,甚至可以说是违宪;另一方面,在“息诉息访”的目的指挥下,判后答疑制度被定位于服务法院、接访部门的调控手段。这种错误的定位打破了法官、法院、当事人之间的平衡结构。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居中裁判者的法官处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对抗之外,通常认为三者之间是一种稳固的等腰三角形关系。一旦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出于对判决的不满,在持续与对方当事人对抗的同时,会产生对于法官、法院的抵触情绪。此时,随着诉讼程序的结束,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诉讼关系也相应结束,平衡结构并未打破,当事人对法官的对抗也仅止于其内心的心理障碍而已。可是在以“服判息诉”为目的的判后答疑中,法官以“说服者”的身份出现,不合理地延伸了本该结束的诉讼关系,将原先作为裁判对象的当事人自动设立为对立面。在当事人方面,法官成为对自己不合理利益处分的维护者,当事人和法官的对抗关系因此就成为现实。司法实践中,答疑者对答疑事项的选择以“说服当事人服判”为标准,对于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能躲则躲,能避就避,能推就推,甚至采用误导的手段欺瞒当事人。所谓的“案结事了”,“了”的并不是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之事,而是法院接访的“麻烦事”,这样的判后答疑所起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息诉息访这一功利性目的和定位成为了判后答疑制度的“硬伤”,既损毁了制度存在的法律基础,也限制了其功能发挥。笔者认为,与其匆忙将判后答疑引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如充分探究其真正的目的和正确的定位。

(二)判后答疑的目的探究

最高院在全国立案审判工作座谈会上对判后答疑进行了解释,判后答疑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对裁判有异议和疑问”的当事人,可见,判后答疑的关注焦点是当事人接到判决后所面临的内心的“异议和疑问”,即遭受到诉讼挫折后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在临床心理学中,一般的“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没有能力按适宜方式行为的适应不良的心理异常现象。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如果持续的心理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从中解脱出来,通常表现为以社会认为不适宜的方式作出行为。判后答疑制度的常常被质疑为一种“政治上的冲动”[③],但笔者认为,这种“冲动”是有其心理学缘起的。由于“判决不仅是单纯的法律责任的判断,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影响的司法决策”[④],尽管我们还不能接受这一有损其纯粹意义上“法律权威”的说法,但从专业心理学角度看,判决正是这样一个引发当事人心理障碍的“不良刺激”。作为裁判的被动接受者,无论当事人是否赞成判决的内容,最终只能有服判或不服判两种选择,但实际这两种选择反映出的心理和可能导致的行为后果却并这么简单,大致归类会有这么几种:①对判决结果满意,服判;②对判决结果不满意,碍于其他因素服判,但心存怨恨;③不满意判决结果,双方矛盾加深;④不满意判决结果,因此仇视法官、法院,质疑法律公正性;⑤鉴于晦涩难懂的法学术语、说理和法律规定而对判决结果无法理解。纷繁复杂的诉讼心理并不能完全概括,但当事人接到判决后所承受的焦虑、怀疑、不满、委屈、愤怒等心理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从矛盾关系看,判决所力图消除的矛盾在当事人的这些心理障碍之下并未得到真正化解,相反,随之产生了当事人与代表判决的法官、法院之间的新矛盾。这样看来,如果这些普遍的心理障碍无法得到正确的疏解,判决只能带来越来越多的矛盾,这些矛盾会通过当事人的行为演化为破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法官和法院也会卷入这些矛盾漩涡中。因此,适时的判后答疑,以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通过理性的解释和说明,引导当事人正确理解判决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疏通其心理宣泄的渠道,对于缓解其心理压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由此,笔者认为,判后答疑的实质是对当事人的心理关注,其目的并不在于强迫当事人接受判决,而在于对当事人判后正常的心理障碍进行缓解、疏导,帮助其正视判决结果,引导其通过法律或社会认同的其他正常途径表达不服判心理,真正化解社会矛盾,这才是判后答疑存在的价值所在。

(三)判后答疑的角色定位

目的一旦转移,制度的定位也应随之而转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是新时期对我国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以维护法律权威为己任的法院正逐步摆脱国家暴力机器的简单定位,实现向担任社会纠纷解决中心的职能转变。在保证公正司法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软性司法手段正被运用到诉讼程序中。相较于刚性司法而言,软性司法手段则是“侧重于司法作为一种社会信息和社会刺激符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发生作用和影响,内化进人们的主观需要之中而对人们的行为所进行的控制”[⑤]。判后答疑则正是这样一种“在纠纷解决中努力做到护民、便民、利民”的软性司法手段。其服务的对象不再是法院自身和政府部门,而是当事人;当事人不应是答疑者的对立面,不仅仅是被说服者,更多地是被帮助者、被引导者;答疑所关注的不是当事人是否会继续给法院、接访部门带来麻烦,而是当事人内心的心理障碍是否得以缓解,从而考察社会矛盾是否真正得以化解。在这样的定位下,判后答疑制度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法院对于群众利益的司法关怀,在当事人眼里,法官不再是宣判台上冷漠敲下法槌的“终结者”,耐心的答疑说法至少说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细致的心理疏导,至少体现法院对自己情绪的关怀;心理干预手段的运用,至少可以减缓其对判决的隔阂感,增加对判决合理性的情感认同。司法的专业化和司法的亲民化矛盾可以得到缓解。宋鱼水法官对此有深刻的体会:“…突然发现了法官的‘诊疗’作用。心理得到释放的很多当事人其实要求不高,就是有重视他的人听他倾诉,在这样的当事人面前,有时判决结果倒在其次。”[⑥]

鉴于判后答疑这样的角色定位,笔者对当前急于将判后答疑完全制度化和规范化,或将其作为法官考核的指标的作法不赞同。作为一项“司法为民”的举措,判后答疑更多地是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并不是诉讼程序的延伸。法官答疑本质上不是对判决内容的重新认定和法律的重新适用,而是以说法答疑的形式关注当事人心理,完成正确引导,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结合的过程,因此答疑的方式、答疑的内容因案而异,因人而异,答疑的结果也不完全在法官的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因此,判后答疑制度不宜采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否则会限制法官多样化手段的运用。

二、判后答疑引入心理干预机制的可行性设想

(一)判后答疑方法的转变

为迎合息访的目的,判后答疑制度的内容表述为“对裁判有关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向当事人解释、说明”,这一表述在假定判决是完全正确的前提下,将侧重点设置于对原判决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的说明上。这种说明是否能完全缓解当事人判决后的心理压力呢?对判决中的法律措辞和术语不明白、对法律规定不了解,可以进行基本的解释;对判决结果不能接受,对法律规定不能理解或不愿理解的,又该如何对待呢?比如,在一起调解不成的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对于被告人而言,并不会关心判决中适用的是第133条还是第134条,有没有获判自己预期的甚至更短的刑期才是对其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部分;对于死者家属而言,赔偿数额和肇事者的刑期的对应关系是其最为看重的,而判决中对交通肇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定则不是重点。无论法官如何解释适用《刑法》第133条是多么地正确、量刑是如何地精准、诉讼程序是多么地公正,都不可能帮助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死者家属完全接受“一条人命仅换来肇事者三年徒刑”的判决结果。可见,当事人是否服判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判决中利益调整和分配的满意度,将判后答疑的内容和方式限定于对法律实务的解释和说明,限制了答疑的实际效果。

换个角度看,这种尴尬的状态完全可以得到缓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两种不同方式,判决和调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从社会效果看,二者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别。相较于调解的合意性、相对性和可变通性,判决具有单方性、强制性、不可协调性。对于当事人一方而言,判决更多地是法官进行自由心证后个人意见的总结,其本人的意思表示并未完全参与判决形成的过程。此时,不被当事人理解和接受的判决并不会切实反映出法律所应有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的规范功能,在当事人心中的通常印象会是“对自己利益作出的无情处分”。判后答疑的适时出现,并不是要求当事人接受这种处分,而是帮助其以理性的心态适应这种处分结果。既然判后答疑更多关注的是当事人的心理因素,那么与其执着于并不能对症下药的理性说法途径,倒不如跳脱出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应对心理问题,作为规范主体行为的法律不及专业心理学方法;从社会组成的角度看,与其再三用法律的标准强调应怎么做,不如通过引导当事人关注其他的利益或者用其他的方式看待利益分配来得有效。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法院院长肖扬在2004年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提到的,“对于一个正向法治目标迈进的国度来说,法律是司法机构和法官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是中国传统上又是一个‘礼俗’的社会,法律以外的因素如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⑦]由于“法律并不是效力最高的控制工具,说服性的控制工具,如暗示、模仿、批评、报酬、赞许、反应等,往往比法律具有较高的功效。”[⑧]引入民俗、宗教、亲情等心理学和社会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干预和疏导当事人心理。在以上的案例中,如果向死者家属展示“被告人家庭及其困难,确实无力赔偿,他早些服刑完毕,可以打工赚钱赔偿”的有利形势,更为符合其获得经济补偿的心理,效果可以更好。

(二)心理干预主体的扩展和机制的构建

近一年多的实践,判后答疑的主体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原审法官逐步增加了合议庭成员、审判长、庭长、副庭长,甚至将判后答疑能否服判息诉作为对法官考核的标准之一。这样的转变在实质上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答疑主体始终局限于法官。而将法官作为唯一的答疑主体,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①当事人的心理对抗:对于不满判决的当事人而言,敲响法槌的法官是对自己作出利益处分的最终裁决者,对判决的不满自然演变为对法官的心存芥蒂,因此原审法官的解释会被自动解读为“自说自话的掩盖”;②法官自身的定位理念:在主流的社会评价和理论导向中,法官以社会正义的守护神和社会良知的象征的身份出现,在审判活动中,其代表国家法律行使裁判权的权威不可撼动。一旦诉讼程序结束后,要求法官立即结束裁判者的角色扮演,转而成为一名劝导当事人接受判决的“说服者”,如此大的心理落差,法官并不可能第一时间找到准确的定位;③法官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和审判工作的压力:“心理现象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作为法律职业者的法官,无法完全掌握应对当事人各种复杂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专业理论和对策,面对当事人的各类情绪,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法官所面临的巨大的审判压力,导致其实际用于答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法官、法院作为独立的答疑主体,不能完全发挥判后答疑心理关注的实际功效。200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与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联合成立诉讼心理辅导中心,虽然其心理辅导主要适用于诉讼过程中,但笔者认为,这种专家型心理辅导为主、法官答疑说法为辅的分工合作机制完全可以延伸到判后答疑的心理干预中。

1、法官应要求进行的答疑说法:(1)答疑的范围限于对判决中的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法律实务和表述的认知问题。承办法官对判决的答疑应建立在充分肯定判决的合法合理性基础之上,并对答疑的广度和深度予以把握:答疑内容应与判决内容有关,且属于因文化水平不高或法律知识缺乏,而对判决书文字和法律表述的无法理解;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对立法合理性、诉讼程序合法性、事实认定正确性等涉及实体和程序的质疑,可以引导其通过上诉或申诉等诉讼途径表达,不需以答疑的形式纠缠其中;对于纯属当事人纠缠地情绪发泄,应建议或直接转至心理专家进行疏导。(2)答疑次数以一次为宜,应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法官应综合考察个案案情和当事人的情绪特点,对于案情简单,牵涉利益不大,双方当事人情绪平和的案件,可进行被动式的应当事人要求进行答疑;对于案件牵涉利益争执较大,社会影响深远,个别当事人情绪激动,对判决结果反应强烈的,承办法官应主动予以答疑,强化疏导工作。(3)法官应加强心理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尽管受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机制的限制,再加上心理学的博大精深,我国的法官不可能象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官那样,集法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与一身。但我国法官有其自身的优势,多数基层法官都在“自己家乡所在地或出生地的法院中工作”,因此对当地的礼俗、人情、宗法等本土约俗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而这些完全可以成为法官用以化解当事人对判决的对立情绪的“法律之外”的有效手段,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法官的心理学方法的培训,也可以帮助法官掌握更多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的技能和策略。

2、专家主动介入的心理疏导:(1)机构设想:以法院为基地,常设由心理学专家和法官组成的心理疏导机构。这里的心理学专家选择范围可以相当广泛,包括医疗机构中从事心理疾病治疗的心理咨询人员、大专院校内的心理学研究人员。针对个案,还可以因案制宜地吸收熟悉当事人情况的社区、基层单位以及当事人亲属代表组成心理辅导小组。(2)主动介入方式: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以及宣判后,发现当事人反映激动、抵触情绪大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心理疏导机构组成辅导小组在宣判后的第一时间介入,心理专家、民间代表以“局外人”身份出现,以专业心理学方法和人情感化适时缓解当事人的心理障碍,既减轻法官的审判压力,又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当事人的心理调节。

3、人民调解机构的功能延伸:作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机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工作方式正适合于应对判决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判后答疑工作中,完全可以将人民调解机构的功能从诉讼前、诉讼中延伸到诉讼后。对判决有较强对抗心理的当事人,可以转至当事人所在地的人民调解机构,“以家族和乡邻关系为基础的人情、礼俗和习惯规矩的某种民间法来进行缓和”[⑨],从而也实现全方位的“诉调对接”。

(三)心理干预适用对象和范围的扩大

从当前实践来看,判后答疑主要适用于民、商事和行政案件,而刑事案件由于“被告人一般难以得到社会同情,且处于人身自由被限制或剥夺状态”,涉诉比例要小得多,因此判后答疑在刑事领域鲜少适用。实际上,相对于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而言,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被害人等当事人群体更需要及时到位的心理干预:

1、一般的刑事案件都在二十天到一个月内审结,也没有类似调解的诉讼过程,再加上被告人通常失去人身自由,被害人在审判阶段常常被忽视的客观情况,被告人、被害人与法官之间在庭审前几乎没有交流,而在庭审中,质询式的庭审方式使得当事人不可能要求法官对事实认定、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作出详尽的解释。即便是了解大致的法律条文,但对于犯罪数额、情节轻重、悔罪表现等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在最终量刑中的作用不可能有准确深入的掌握。因此,相较民事和行政判决,刑事判决对于当事人更具有突袭性,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2、由于刑法调整范围的不同,无论对被告人,还是被害人,刑事案件的判决结果通常涉及到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甚至是生命等利益形式,与普通的经济利益相比,这些利益显得内化且更为关键。因而涉及到这些特殊利益处置的刑事裁判对当事人的内心触动更大。被关押的被告人,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会立即以过激的方式表达情绪,但其内心必然会堆积对遭受剥夺人身自由的惩罚的不满情绪,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不满情绪的堆积程度常常与刑期的长短成正比。这些情绪如果一开始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长期积压往往会演化为对法律、对社会的敌视态度,“出狱后报复社会的现象并不少见”[⑩]

三、判后答疑引入心理干预机制的两个原则

(一)始终坚持原判决实体公正、程序合法的前提

判后答疑中使用的多种手段,必须是在坚信原判决正确的前提下。因为如果判决是错误而违法的,不仅当事人,法院也有义务提起再审;如果法官在判决中的自由心证是有合法暇疵的,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不同意见提出上诉或申诉。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均设置了上诉、申诉等审判监督程序和司法救济程序,对于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护,是有正当的合法程序的。本文中的判后答疑,并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救济程序。因此,判后答疑是答疑者对当事人心理障碍进行的疏导,但决不是答疑者促使判决结果得以执行的手段之一,其出发点中也不包含纠正原有判决的错误。如果法官对自己做出的判决心存疑虑,甚至质疑其正确性,那么在这种心态下进行的所谓判后答疑,毫无疑问地直接演化成了“裁判者为掩盖自身错误而对当事人进行的误导和麻痹”,最为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否定了整个诉讼过程的公正合法性。这样看来,坚持原判决正确前提的内涵也就是坚持合法原则。由于“司法领域属于合法性王国,作为司法领域特有的原则,合法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使其它一切原则都处于合法性阳光的普照之下”[⑪],因而法官和心理辅导者可以使用非法律的“民间”手段进行引导,但手段的本意和导向不能与判决中的所体现的法律原意相违背,这就好比法官可以对被判刑的被告人表示同情,但决不能因此认同其所提出的“盗窃是小事一桩”的观点。

(二)始终坚持中立的态度

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是始终中立的,那么在判后答疑的心理干预中仍应将这种中立坚持到底。尽管判后答疑并非法定的诉讼程序,但在答疑过程中,法官作为居中裁判者的身份没有改变,其扮演的是引导者,并不是完全的说服者。在一般诉讼过程中,中立原则对裁判者有具体而量化的要求,例如程序公开、在庭外尽量保持与当事人单独接触、保持中立、公正的言行等。但在判后答疑中,答疑者为表现对当事人的心理关注,无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近距离单方接触,需要表达适当地情感倾向,这并不是对中立原则的抛弃,因为抛弃中立原则,是对诉讼过程中裁判者苦心经营的“中立”形象的全盘否定,也是直接对原判决的否定。因此,答疑者在答疑过程中对中立原则的坚持应表现为:①不同的答疑主体进行答疑的场合不同,法官答疑应在公开的场合进行,禁止法官以答疑为借口私下与当事人进行接触;心理辅导人员可以到社区、家中等其它当事人所在区域与其进行沟通,但以两人以上为宜;②答疑者应准确拿捏对当事人表示情感认同的尺度,交流内容不应涉及对判决中法律认定的评述,禁止用诋毁对方当事人以博取被答疑者认同的方法。

判后答疑制度的实施目前仍处于试行和探索阶段,由于受最高院推行该制度的初衷和目的限制,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功效受到了质疑。但在当前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判后答疑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因此,发掘其内在的司法价值和社会价值,无疑比盲目地从理论上进行否定要实用地多[⑫]。

参考文献:

【1】尹忠显:《司法能力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张文显、信春鹰、孙谦主编:《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

【3】吕世伦主编:《法的真善美-法美学初探》,法律出版社

【4】陈旗:《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创新》,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5】姜启波:《论法官判后答疑》,《法律4》,2006年第8期

【6】刘练军:《异哉所谓“判后答疑”问题者》,《法学》,2006年第11期

【7】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注释

[①]《判后答疑让当事人服判息诉,统一的规范将出台》,《法制日报》2006年7月24日

[②]张娜、朱云峰、潘杰:《人民法院将推行判后答疑制度》,中国法院网2005年11月3日《各地快讯》栏

[③]夏敏:《法官判后答疑制度之弊害》,东方法眼,2005年11月12日

[④]肖扬:《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人民司法》2005年第1期

[⑤]赵芳:《司法亲和力的法理思辨》,《山东审判》2007年第1期

[⑥]赵芳:《司法亲和力的法理思辨》,《山东审判》2007年第1期

[⑦]尹晋华主编:《法律的真谛》,中国检察出版社,第43页

[⑧]田成有:《法律社会学的学理和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第149页

[⑨]田成有:《法律社会学的学理和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第157页

[⑩]秦宗文、朱凤祥:《论判前说理和判后答疑》制度,《唯实》2007年第4期

第8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关键词]富裕;学生;教育;家庭

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家子女”这个群体也会越来越庞大。对于这个有些特殊的群体,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还沿用过去的理论和方法,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富家子女”学生中有一部分不思进取,甚至成为学校里的问题学生。问题“富家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当前大学所面临的教育新课题。

一、问题“富家子女”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1.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富家子女”有很多优点,从小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经常去世界各地旅游,还能去各种高级场所,甚至旁听父母的商业会议。这些经历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更丰富,视野更加广阔,再加上“富家子女”年轻,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尝试新事物,做事情更有创新思维,更有知识与技巧。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总是阳光的,他们没有直接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相对比较单纯善良,容易引导,如果辅导员能在“富家子女”成长过程中,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相信将来他们会有很大作为。

2.贪图享乐,炫阔比富

在一部分富裕家庭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与子女较少深入交流,对其思想和学习了解不多,他们对孩子最大的关心便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这种方式让他们的子女过上了较为优越的生活,也弥补了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这部分学生穿名牌衣服,随身携带新款昂贵手机、游戏机等,抱怨学校设施简陋,不愿在校住宿,经常组织奢华的派对等活动。对于这部分学生,生活的意义就是享乐炫富,他们有大量金钱可以支配,很容易迷失方向,为追求刺激做各种另类的尝试,物质化人格过度发育,甚至还会引发违法行为,同时也对其他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3.认知能力不强,缺乏人生目标

问题“富家子女”学生一般听从家庭的安排,父母的目标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渴望进步却又安于现状,从不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有时“三分热度”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实际行动。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他们的心理矛盾重重,比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如此多的心理障碍,加速了这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向纵深发展,甚至会由厌学发展到逃学。

4.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

心智不成熟的他们喜欢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迷恋网络、电影里展示的所谓的“时尚”生活方式,例如飙车、炫富、豪赌等,是非不分,甚至有人模仿腐败堕落的情节。有时,个别学生为引起大家的注意,采取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滥交、违规违纪、嘲笑教师等过激行为。

二、辅导员对“富家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辅导员要架起家长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富家子女”身上的炫富、任性、冲动等缺点不是天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父母和辅导员的言行,在“富家子女”的思想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身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线,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应该正确认识“富家子女”,坚决摒弃对“富家子女”全盘否定的态度。辅导员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从而加深家长和孩子间心灵的沟通。

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管理和教育。刚进校时,辅导员要让“富家子女”学生明白“轻物质,重精神”的重要性,学会节俭,学会吃苦,珍惜现在的生活,树立平和的心态,消除高人一等的念头,与他人平等相处,争取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后,要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目标体系,从茫然之中走出来。快毕业时,辅导员要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断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得到学生的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辅导员要运用好“情感教育”

第一,要倾注爱心,以表扬、激励为主。有经验的辅导员都深知,恰当地利用各种活动给予问题“富家子女”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可以帮助他们激发进取心和荣誉感,克服困难与自身的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喜欢迟到、旷课,但在活动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充满激情,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很有同情心等等。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得到肯定时,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逐渐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起信心,从而获得进取的巨大动力源泉。

第二,要温和批评,维护自尊。“富家子女”学生才20岁左右,还不成熟,辅导员要将“法治”与“人治”合二为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来约束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辅导员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并听取他们的意见,避免“富家子女”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心理隔阂。辅导员在批评“富家子女”时,要注意批评的语言,既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合理,又要让他们感受到辅导员对他们的关怀。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辅导员要常常与这类学生谈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对待班级一些重要事情(如班干换届、各项学生活动、评优奖励等),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进而采纳和改进。

第三,要加强沟通,重视人生观教育。辅导员想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真诚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辅导员仅仅用苦口婆心说教的方式,换来的常常是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出”。由于辅导员人数和学生人数配备比例较小,辅导员很难对每名学生“面面俱到”,沟通的频率自然较低,且内容大多涉及校规校纪、日常学习生活事务,内容比较单一。一些“富家子女”学生认为“钱是万能的”,他们把违反校规校纪当刺激,把无知行为当性格。辅导员要让这样的学生明白,金钱的多少不是检验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重要的是他自身的价值能否实现,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了些什么。“富家子女”学生需要思考如何修炼自身,勤俭持家,守住家业,要懂得不能只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和为家族积累财富,更要用家财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3.要建立心理预警机制,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为切实有效地预防“富家子女”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应落实“五早”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保持信息通畅,快速反应,建立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以班为单位,党员、班委、宿舍为信息员的联络机制,负责在“富家子女”学生中进行心理知识宣传,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向辅导员汇报,达到早期预防的效果。想要解决日益突出的“富家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广大辅导员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当好表率,逐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心理问题。每一位辅导员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合格的辅导员。

“富家子女”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目前已有部分大学生是“富四代”、“富五代”,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父辈的老去,他们将继承家业,辅导员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辅导员要意识到自己的重任,与时俱进地对“富家子女”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早日走上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祝建华.“富二代”的形成与群体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9:78-85

[2]王珠华.聚焦中国“富二代”[J].今日财富,2008,Z1:45-80

第9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论文摘 要: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职前教育不完善、教学观念落后、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缺乏合作发展意识等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通过个人努力和群体发展途径,使自己在学科教学能力、文化和现代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持续的、终生的动态化发展。

世界外语教育改革历经半个多世纪,教师教育由原来的“教师培训”转到“教师发展”,这是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转变。在我国,“教师发展”理念还没完全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远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职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那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哪些障碍?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转变观念,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1. 教师职业发展:内涵和目标

根据Lange(1990: 245-268)的定义,教师发展指教师(包括岗前和在职教师)在智力、经验和态度上的可持续成长过程。Graves则认为教师发展应包括内涵和外延,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属于内涵发展,外延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教师发展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有什么不同?Wallace这样论述,教师培训是由别人组织和提供,而教师发展是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由于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教师发展是终身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和个人自主的学习(转引自Crandall, 2000: 20-2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外语教师教育就已在政府的敦促下形成政策化、标准化和终身化的趋势,现在美国的外语教学已被纳入标准化的轨道,教师职业也有了动态的发展目标。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外语学习和教学标准。根据我国传统外语教育家的观点,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1)英语学科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2)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知识(会教);(3)教育专业精神(师德)。结合这三个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发展应体现在教师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自主学习,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使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地、终身地动态化发展:(1)学科教学能力;(2)文化和现代信息素养;(3)科研能力;(4)职业道德。

2. 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2.1 职前教育不完善

我国外语教育存在重学科知识而轻学科教学能力的现象。师范教育的培养大多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所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很少,教学方法和教学素质的培养达不到师范教育的要求。大学最后一年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总结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因为与毕业论文、考研和找工作相冲突,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具备了学科知识只代表“能教”,并不代表“会教”;要达到“会教”的层面,需要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针对他们进行的岗前培训只是一些粗浅的教育教学知识,没有教学实践活动,岗前培训发挥的效能低微。高校近年连年扩招,大量新教师加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新教师没有经过类似欧美国家的职前、入职考核认证,新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其教学能力,教师职业发展必不可少。

2.2 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和陈旧。许多教师不熟悉第二语言学习规律,不了解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未能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交际教学的理念,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创造大量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或创设有利于激励学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等。许多教师沿袭传授者的角色,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用母语详细讲解语言知识和翻译课文。在课堂上,教师是“一言堂”,学生只能听教师讲授语言知识,没有机会开口用目的语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外语教学与别的学科不同,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实践机会,只学习语言知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怎么发展?

2.3 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

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水平偏低,不能与国外同行相提并论,具体表现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从一味追随国外的新潮理论到偏向语言学研究,照搬照抄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难以付诸教学实践。而富有经验的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往往局限于个人狭小范围,没有将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一定的方法上升到理论并加以推广,造成广大教师“师从无门”,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理论与实践脱节说明外语教学界的研究水平即科研能力需要加强。另外,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训练,学历偏低,跨学科高学历教师不多,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而且许多教师在主观上存在等和靠的思想,希望上面的机构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研究能力或者有学科带头人引领他们往前走,自己却没有主动利用一些研究方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教学理论加以验证并把验证结果升华为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改革模式过程中,新教材的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近年高校连年扩招,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据调查,有些院校师生比例为1:130,英语教师每周任课节数平均达到16节,大班和合班上课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教学的难度。由于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科研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科研无法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2.4 缺乏合作发展意识

Wallace(1998: 207-219)认为,教师长期处于职业发展隔离状态,对其职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极大的障碍。职业隔离状态不打破,教师职业发展无法顺利进行。近年来,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和发展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很高,并且掌握了一定有效的方法,但缺乏合作发展意识,长期处于职业发展隔离状态,其所采用的方式大部分是个人独立进行。这些教师长期独自备课写教案,没有和同事讨论和交流对教材或教学计划的意见和看法,没有合作上课或互相听说,也不欢迎同事来听课——担心会涉及对自己的教学评价。教研活动如教学问题讨论、评课、交换教案、集体备课等很少参加。科研课题的大部分工作由主要负责人自己完成,其他人只是做一些辅工作。没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班,没法和同行切磋,不了解本领域的最近发展动态。不属于任何专业团队,无法听到不同的见解,更谈不上互相帮助、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3. 教师职业发展:理念和建议

3.1 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或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Williams和Burden(1997: 56-62)认为,教师的信念有关于学生的、关于学习的和关于教师自己的。如果教师关于学生的概念是把学生看成“容纳器”,他就采用直接向学生注入知识的教学方法;如果关于学生的概念是“探索者”,教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一切教学安排都围绕着学生进行,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适用的学习方法等。

对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同也导致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果认为外语学习是记忆,是知识量的增加,学外语的目标是为了通过考试的,教师的教学思路就是知识再现。如果把外语学习看成是“学习是理解意义”,“学习是个人变化的形式”,教师就会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体现交际教学法的理念,明确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输给学生,而是学生的主动建构。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加工而建立自己的理解。由于各人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个性、价值观等各不一样,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受到启发,从而发生真正的变化,就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和个人需求,采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最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提供现成的结论。 转贴于

教师的信念是在个人经历中建构的,如作为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培训方式等,信念隐含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不易察觉。对于信念要“破旧”才可以“立新”。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认识自己隐含的教学信念和观念,从而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渐摈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建立以二语习得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等为基础的新教学理念。

3.2 个人持续努力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师对目的语的正确使用关系到课堂上学生的目的语的输入量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总体学历偏低,学科知识不够厚实,而且教师们也是外语习得者,对英语也需要“温故而知新”,加上常年重复上简单的基础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容易出现退化现象。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如:订阅英语报刊杂志;用英语写作感兴趣的论题和读书感想等;经常浏览本学科的最近学术研究动态,跟上本学科的发展步伐。

教育界公认的影响教师教学绩效的三大因素是: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仅仅具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依靠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可以说,教育教学知识对学科知识起支撑作用,是教学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应不间断地自主学习研究教学方法、语言学习理论、二语习得规律和相关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使教师在作课堂决策时符合教学规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指教师收集教学和教学过程中自己对语言教学的认识、学生的态度、学习情况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说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评估活动,自我测评自己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成功的、有效的,找到自己的优势,发现不足之处,寻找改进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给予检验。

要实施教学反思,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意和观察自己的教学过程,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试着用所学过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想办法修正,再进行下一轮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把教学理论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经过反复实践和检验、修正和完善,做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这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研究,其中所收集的各种数据和报告就是教师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和研究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加深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重要部分。教学反思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同步带动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因为教师的研究成果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1)对教学的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是否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语言学习规律?(2)决策方式和过程,思考自己是如何做教学的准备、实施与总结。(3)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认知的方式,自己作教学决策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及策略等。(4)教师角色,自己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方式。此外,评价原则、课堂组织方式、课堂互动、提问技巧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内容。常用的反思方式有写教学日记、教学报告、听课评课、对教学进行录音录像、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3.4 加强群体合作发展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长期独自工作,独自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无人分享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教师对工作的激情和兴趣就会减弱。而合作有助于打破教师长期职业隔绝状态,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

(1)参加教研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合作上课、听课评课、教学问题讨论会等教研活动,可以听到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建议,更不用说有些问题的解决答案是现成的,是其他同事早已解决了的。同事的反馈意见对教师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可以成为下一轮反思工作的基础。

(2)参加教师工作坊(Workshop)

工作坊定期举行活动,由教师轮流主持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丰富多样,选择一个大家关心的主题来做专题讨论会,由主持教师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再让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或指定某位教师发表个人的见解;邀请外校同行参与讨论与交流等。在这里,大家可以共享不同的见解,各种不同的视角经过汇合、交融,容易形成新的视界,有利于克服个人认识的偏差,完善教师的认知结构。

(3)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以及专业团队

让教师有机会和同行交流切磋,一起讨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从中得到启发,毕竟个人的视野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可以从同行那里了解本领域最近的学术动态,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和同行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发教学资源,形成长期交流合作互动的网络;和同行交流合作还能增加彼此的理解和认同,带来职业的满足感和愉悦感。通过合作,教师摆脱了长期职业隔绝状态,进入职业持续发展的轨道。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职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大学英语教师要正视现状和问题,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通过个人努力和群体发展途径,使自己在学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持续地、终生地动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Crandall, J.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A].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C]. 2000: 20-21.

Lange, D. L. A blueprint for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A]. In Richards, J. C. & D. Nunan (eds.) .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Cambridge: CUP, 1990: 24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