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滕王阁序全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滕王阁序》;胜景;赏析
公元675年,27岁的年轻诗人王勃因罪离京,南下交趾探亲,途经滕王阁,会阎公欢宴,遂属文,成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序文第一部分叙南昌郡人文地理、记滕王阁欢宴盛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统领全段,“故”“新”二字为对,氤氲南昌古城深沉厚重的人文积淀,点染唐代建制以来不同流俗的清新气象。以“故”字引领,铺南昌城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陈重贤任才的文化传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南昌郡映射天宫翼轸二星宿之野,毗连衡庐二岳,通达长江、勾连五湖,为荆楚之要冲。作者以如椽巨笔勾勒磅礴开阔之势,一扫六朝纤靡,着此一句,气象全出,可窥唐人风貌。后两句接连用典,“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出自《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此句通常被解释为南昌郡物产珍异,实则不然,在中国文化中,多以宝剑喻指人才,宝剑的流落埋没象征怀才不遇,以宝剑重见天日喻指人才因有识之士赏识而重见光明,“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皆用此意,此句与下联“徐孺下陈蕃之榻”语义相关,构成标准扇对:南昌郡自古人杰地灵,重贤任才,星光俊熠,与全文主旨暗相关合。“新”字领启,叙滕王阁宾主欢宴之盛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比兴起句,承上启下,得风人之旨。洪都城繁华险要,此番雅集,贤主嘉宾:懿行雅望、人品清华,文韬武略、格调高雅。“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十六字作流水对,述际会缘起,叹人生有幸,通俗晓畅,清音朗润。
第二部分绘滕王阁胜景。首句点明时令,农历九月、暮秋时节,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便成为迁客骚人的普遍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而王勃笔下却有独特的秋之体验:“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积水散尽,碧潭寒澈,愈见秋之疏朗萧阔;水雾凝聚,绚彩迷蒙,随着时光流转,暮色中的山峦笼罩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此般景致,于迷离寒渺中见疏俊朗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这样的景致情韵中,“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以对仗工整的六字句铺排叙事,一气呵成,晓畅自然。登高揽胜,“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极摹高阁情状,滕王阁所处的群山因植被繁覆一发苍翠,山峦起伏、直冲九霄;凌空飞架的滕王阁上,朱红色的油彩鲜艳欲滴,云端俯瞰,一片茫然飘渺,极写滕王阁之高、阁楼之美。“飞”字用得最好,化静为动,不仅赋予画面流动的美感,更描摹出滕王阁峭拔凌空、超尘俊逸的仙姿。环视四宇,“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尽状滕王阁周边风景之美,用兰桂之木修葺的殿宇依山而建、蜿蜒错落,珍禽游憩的岛屿屈曲回环,星罗棋布。凭栏远眺,洪都风光尽收眼底。“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平原漫布,山川焕绮,优渥丰饶的自然条件涵养濡润,南昌郡自古繁华。钟灵毓秀,世多礼乐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地处要津,游人商贾如织,络绎不绝,舰弥津渡。待云雨初霁,碧空如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景之句,以此冠绝,视角由俯而仰,感官由视即听。“落霞”联仿袭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却翻陈出新意,辽阔天宇,夕岚晚照,余霞散绮,孤鹜离群,振羽凌波;目之所及,澄江如练,水天一色相接。画面开阔宏大,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经典意象组合叠加,构成辽阔高远、沉静唯美的秋之意境。渔舟唱晚,歌声清越悠扬,摇曳于水天之间,雁群惊寒,鸣声阵阵,画面益发苍凉廖阔,构造起秋之立体图,千载之下读之犹神思怅惘,此二句一洗六朝铅华,状尽秋色,独步千古。
序文第三部分述人生失意之悲,言不坠青云之志。“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天高地迥,面对宇宙空间广阔无垠,时间绵亘不绝,顿感人生有涯,时光迫促,功业无成,不觉悲从中来。以吴桂望长安遥不可见,暗喻之渺不可期,北望长安,不禁慨叹“南溟深”“北辰远”,乐极而悲,感情生发自然、一气流转,沉郁而浓烈。“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自然之景触发幽思,触景生情,不觉悲从中来,关山险阻,英雄失路,前路渺茫,书剑飘零。“萍水相逢”句,又重新将目光聚焦于此刻欢宴,以宴饮之欢反衬内心之悲,以高朋满座反衬知音难觅。在这里,“萍水相逢”不单纯指朋友或知己,更指能赏识、举荐自己的人。失望和孤独使痛苦进一步加深,感情的弦已经越绷越紧。“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以问句直抒胸臆,郁积的感情终于喷薄而出。然而,作者并没有将强烈激荡的情感继续加深,而是宕开一笔,“嗟呼”一叹,用舒缓的语气平复激昂的节奏,连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四典,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自古即然,自己并非古今第一伤心人,是自我宽慰语。面对人生的困境,是向孟尝一样空有报国之情而无所作为?还是像阮籍那样颓然自牧、放浪形骸?不,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哀伤却不消沉,愈发珍重自己高洁纯正的品性;逝去的光阴不可逆转,但珍惜未来的岁月,坚信自己一定能像大鹏一样扶摇而上,直冲云霄。
序文最后,诗人重申欲乘风破浪、鸿鹄万里的人生理想,再述怀才难遇、“抚凌云而自惜”的缱绻情怀。“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对礼遇而未举荐自己的贤主嘉宾表达殷勤酬谢之意,措语天然,结意深婉,进退得宜,无寒乞相。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1]王勃《滕王阁序》可谓“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1]之典范。艺术手法上,通篇骈体,四六成句,工于对仗,娴于用典,音韵铿锵,文辞绮丽,乘南朝“清绮”。用典恰切,浑融无迹,如自己出;对偶精工,腾挪跌宕,富于变化。绘高阁胜景,言青云之志,意随笔到,天机骏发,笔力劲健,“生气远出,不著死灰”[2],秉河朔“风骨”。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天辟地之功,一代诗圣杜甫盛赞:“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诚为不刊之论。
注释:
[1]魏征.隋书・文学传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3:1730.
初识杨老是在滕王阁旁举行的一场笔会上。一位年过耄耋、满头银发老人精神矍铄地挥毫泼墨,引得在场众人啧啧称奇。仔细欣赏杨老的作品,苍劲有力,风格独到。不由让人更想接近他的书法世界,品味这位人书俱老的杨农生。
出身于书法世家的杨农生,从小就因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写得一手好字,这份爱好也被一直保持到如今。年轻的时候,杨农生是班里的活跃分子,不仅成绩优秀在班里担任班长,还带头组织起同学们的文艺娱乐活动。喜欢话剧,下象棋,演魔术的他在班里可是一位明星。岁月荏苒,如今浸法数十载的杨农生,已经是中国书协会员,书法艺术伴随杨老穿越长久的时空羁绊。
杨老家书学渊源非常厚实,祖孙四代都是颜楷名家。祖父杨海门饱读碑帖,是晚清颜体高手,闻名乡里;父亲杨家珥,是南昌某银行书记员,虽是一名职业誊写师,但写的字都刚劲飘逸,毫无匠气,生龙活虎。至今,杨农生还珍藏着他父亲的墨宝。女儿杨玉来,从小随他写字,现在已是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是他一手培养的书法家。四代书法家的家庭氛围,让八十高龄的杨农生颇感自豪。
杨农生的楷书已经别具一格,自成一体,行家不看落款,就能一眼分辨出来。媒体赞誉“观杨农生的书法,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激动,那意境让你浮想联翩,排山倒海的横、气壮山河的竖、石破天惊的点、行云流水的撇……特别是那一捺,如猛虎出山的前爪,锋利如剑,锋芒尽露”。
细看杨老的字,没有少年人的轻狂不羁、行云流水,而是一笔一回头,墨迹沿着笔尖在宣纸上缓缓伸展,落笔沉稳有力似老树盘根,每个字都是精品。而当杨老洋洋百余字的书法作品展现于眼前,旁人方然醒悟,之前的字不过是杨老功力的冰山一角。全文一气呵成且无一败笔,且各个字之间相得益彰,才是四世书法家“虎爪杨”的真功夫。
为了“杨钩体”书法理论与实践,杨农生向着书法艺术的“绝顶”潜心琢磨,摸索攀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杨农生特别喜欢书写的名句。诗人杜甫在这里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言志,杨老潜心钻研“杨钩体”,就是为了登上书法艺术的巅峰。
杨钩体,源于颜体,汇入黄庭坚、米芾、何绍基、钱南园等诸家之长,终成于杨农生的钢筋肉掌锋如剑、枯笔丰墨意相连的个性风格。其大楷雄奇道劲、苍严古朴,小楷瑰丽俊秀、动静自如,凝重中显得磅礴大气,流畅中兼具沉凝稳健,力透纸背。其首创“留有余地法”以口诀授出,使书法艺术更为通俗易懂,顺理速成。
1990年杨农生在深圳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书法作品《王勃滕王阁序》被人民大会堂正式收藏。198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杨农生书滕王阁序》,深受好评并再版三次。2003年5月出版《杨农生的书法艺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兴趣盎然。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从侧面反映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中,学生的智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自然而然地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古文本身就单调乏味,学生预习全文后,由于生疏的文字,不能让他们感受文章所描写的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便在课前下载有关滕王阁的视频,收集关于滕王阁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学生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优美壮观的画面,使得学生的所有细胞都被调动起来,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笔者还穿插了配乐朗诵,让学生观其景,闻其声,深深地沉浸于视听盛宴中,引起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并获得审美的愉悦。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背诵体会,并能主动结合试听去加深理解课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代替了教师枯燥乏味的口授,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通过局域网及小组合作交流来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和校园网络建构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网页”。搜集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照片,有关、中英勇就义的英雄们的文字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特点,有关文章字词句研究的内容,并配以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一个大课堂,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个好创设了发展的空间。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共同阅读、思考参考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他们的思维智慧得到交流与共享,大家都可在众多不同的看法认识中,获得相关的历史和人文环境知识。这样使得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增加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能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知识传递中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它不仅资源丰富,课堂信息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直观、接收面广、参与性强,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譬如高三的语文复习与多媒体相结合,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果。比如讲授《高考备考之病句专题》时,笔者在一节课内将近五年来的本省高考病句题展示给学生,同时还利用网络链接了其它省份近年来的高考病句题,并认真作了分析,明析高效,学生收获较多,他们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精彩
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追求的路上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我的课堂有了不小的变化,也能更快捷地获得教学效果。现结合我的课堂体会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的专注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缺乏多媒体教学的语文课堂,学生面对的是老师、黑板、教材,资源单一、学习活动单调。听课、回答、做笔记周而复始,重复的学习方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学生出现听课走神的现象。老师讲课也推动不下去,一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索然无味。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凭借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就能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才愿意融入文本,进行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课堂学习气氛才会浓厚、轻松,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就能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
我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由于是文言文,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根本不愿意主动去看它。课堂上的翻译也只是拿着翻译书应付,虽大致能读懂课文的意思,但对于人物性格分析,概括得不够理想,在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我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并播放了几分钟的电影片段,出乎意料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不小的调动,发表自己看法的同学也多了起来,这样对西楚霸王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英雄”的感悟也就更深了一层。
在学白的《将进酒》时,我特意给学生播放了张耀宇演唱的《将进酒》一曲。过后很多学生都学着唱这首歌,甚至模仿李白喝醉了的样子唱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因此课堂借助图片、音视频就能很容易地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并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由字面的理解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探讨。学生学得愉快,老师也教得轻松。
二、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强化教学重难点,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黑板板书虽也能展示教学重难点,但它受时间、黑板大小的限制不太尽如人意。而多媒体进入则化解了这一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将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相应问题凸显出来,并通过一些图片、视频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教学内容就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化为具体,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调动了思维,加深了印象。教学重难点得以有效强化,教师讲解起来也就变得容易,学生理解起来也就不再困难,而且在思考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得以强化,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在教学《滕王阁序》时,学生预习全文后,告诉我完全看不懂。没有多媒体之前,面对此种情况我也只能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带领学生逐字落实,学生学得很艰难。有了多媒体之后,借助别人先进经验,我从网上搜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然后课堂上适时播放,再通过多媒体边体会重点语段边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学生在视觉、听觉上获得了审美感受,于是文字变得不再艰涩,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练习落到实处,动态呈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传统教学中,练习在课堂上体现得并不多,因为有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性,老师主要靠课外作业来检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这具有滞后性。而有了多媒体之后,教师能在课余时间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适当的设计练习的难度,编写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练习展示在课件上,这样当堂检测,既能快速、直观地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又能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也能方便师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中,多媒体展示练习学习效率非常高。
四、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弥补教师个人能力的不足
我们教材所选都是一些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都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需要在诵读中感悟,在画面中领会,而我们教师并非个个朗读才能出众,绘画才能超群,而借助网上丰富的配乐朗诵、图片资料,在课堂上适时利用,则可弥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一说是宋元思)的一封信的节录,描写自富春江至桐庐一百里的山光水色。我们读着那一节节、一层层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恍如置身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上,和作者一起纵目骋怀,无限愉悦。
文章开篇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个字勾勒出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使人觉得天光水色宛然在目,视野极其开阔。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被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奇句,着实有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语境孕情,大气包举之痕迹。
吴均接下来写自己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江流的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这种无定点的审美观照,也正说明了山光水色的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难怪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唱出“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渴望,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也对吴均的闲适洒脱、逍遥自在的生活充满了羡慕之情!
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仅仅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二十四个字就将富春江水之异,出神入化地呈现在阅者眼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了水的静态美,漫江碧透,水清如空。这种绘景之法影响着后世,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就有明显的模仿之处。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年代久远,个别字词、句子较难理解,且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觉得难度较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语言,语言是文言文入门的正确途径。学习文言文,要先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整体掌握全文知识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必要性
(一)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其中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词倒置的现象,诵读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一个人的语文本领,主要就是体现在语感上,所以学生要加强对诵读的训练,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受到直接的感染。如屈原的《离骚》节选,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才能体会到屈原的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操。
(二)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言文的诵读,比单纯逐字逐句的讲解,由浅入深的分析更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乐此不疲地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古人的语气、句读和课文含义。如荀子的《劝学》,要体会到荀子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知识。
(三)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确实,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及文言文深入层次的理解可以依靠教师的讲述,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采用讲述与诵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文言文,这样教师也讲述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学生通过诵读也会对课文有一种熟悉感,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如何利用诵读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随着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现代文相比较而言,文言文教学的进步的节奏仍然很缓慢。原因何在?就是对诵读的忽视。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传世名作,具有比现代文更强的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学习文言文是不用先去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任何讲解,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
(一)提前明确诵读方法
首先,要粗读。比如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要提前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这时的要求可以放低,要求不要有错音、停顿不出错为标准。看似简单的任务,要做很多的细致工作,不读错音,学生们就要积极的预习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要主动去查字典,把读音写在课本上;不读错停顿,学生们就要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翻译书和课下注译都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这一遍诵读,把字音和句子大意都基本熟识,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要精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课堂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分段落让学生诵读,并在诵读时形成感官印象,在脑海中描绘出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中,子孙在门口相迎的场景,使学生带着画面去诵读,这次的诵读比第一次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情调韵味不用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可以领会。
最后,是烂读。文言文想要读通、读顺、读透,只靠课堂上诵读的两三遍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花费时间反复诵读。前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把文章认真的多读几遍,文章的大意就可以品味出来。
(二)及时解决诵读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诵读障碍,教师要准确地选择讲解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有些词句只依靠注译和工具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教师要对必要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例如《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互文,《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的省略句等。除此之外,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也要向学生补充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语境。
(三)科学指导诵读技巧
第一,学生诵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正确的停顿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教导学生学会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可以进行文章加标点练习。
第二,诵读时学生要结合语境推断文章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根据语境推断文章的内容,从语境中揣测文章的含义,这个推测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
第三,诵读时学生要注重对语境的把握。成功的诵读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能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意境。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整篇文章骈文运用极其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反复地诵读,学生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行文时怀才不遇的悲情。
(四)有效拓展诵读范围
除课本上的几篇文言文外,教师还可以重点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古文的赏析水平,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坚持诵读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人文美,从而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河.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3).
[2]陈德利.新课标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1(14).
关键词: 辛弃疾 《贺新郎》 章法 用典 化用
据宋代的传词情况看,《贺新郎》一调盖发端于苏轼,以《东坡乐府》所收《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为最早,苏轼仅此一首[1]。宋人杨《古今词话》以苏轼该词为最早[2]。苏轼之后,该调的创作一直处于渐进阶段,直到辛弃疾作《贺新郎》,才完全走向成熟。据唐圭璋编《全宋词》,宋代填《贺新郎》的有130多人,词作430首左右[3]。辛弃疾《贺新郎》一调下辖词23首,题材有咏物怀古,如《赋滕王阁》、《赋琵琶》;写景怀人的《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评诗议政的《用前韵送杜叔高》;送别唱和的《别茂嘉十二弟》、《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题咏亭阁的《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题傅岩叟悠然阁》等。创作时间集中于带湖、飘泉退闲时期,分别有词8首、11首。从数量看,辛词该调作品不是最多,但从质量看,则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
一、比较规范的词律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云:“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4]以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为定格:
+――(韵)――(豆)+―+(句)――(韵)++――+(句)+――+(韵)+(豆)――+(韵)++――+(句)+―+――(韵)+(句)―(韵)
+―+――(韵)――(豆)+―+(句)――(韵)++――+(句)+――+(韵)+(豆)――+(韵)++――+(句)+―+――(韵)+(句)―(韵)
《贺新郎》是双叠常用词调,116字(按“柳暗凌波路”一首为117字),上下片各10句,两片第二句以下平仄、用韵皆同;上下片各押六仄韵,即第一、三、五、六、八、十句押韵。从韵律上看,上下片除五六两句皆押韵之外,其余均两句一韵。用韵较密,适于抒发激越悲壮之情。而且用入声韵者为多,共九首,主要集中于“月”部的月、发等字,“薛”部中雪、说、绝、别、裂等,“屑”部韵中铁、咽、切等,韵的、约、攫、脚等,韵的阁、乐、鳄、鹤、壑等。此外,还用了“末”、没、、栉、觉、合等韵部中的一些字。用入声韵,发声简促凌厉,情感激烈、雄放豪迈。其余十四首为上去声韵,各词字韵分别在第三、四、六、八、十、十一、十二部的仄声,通常都是在同一部韵,上去声交错使用。
辛词《贺新郎》句法上,三字句至八字句不等。三个八字句,八个七字句,二个六字句,一个五字句,四字句二个,四个三字句。
从句式上看,歇拍和结拍皆为两个三字句,其句式有二:“一二”式如“波似箭”、“催鸣橹”、“谁共饮”、“有诗侣”等;“二一”句式如“空有恨”、“奈何许”、“烟艇小”、“五湖去”等。
四字句通常为“二二”句式,如“为谁情苦”、“竞传佳句”、“泪珠盈睫”等,“一三”句式如“翁能来否”和“十常八九”,“三一”句式仅“浣溪沙渡”一句。
五字句以“二三”句式最常见,如“老大那堪说”、“著厌霓裳素”、“翠浪吞平野”等,较特殊的为“四一”句式,有“细把君诗说”一句。
六字句常见的句式为“二四”和“四二”两种。前者如“不见朝云暮雨”、“引得东风相误”、“蹙踏松梢残雪”等,后者如“人解扁舟欲去”、“汤沐烟江万顷”、“一抹《梁州》哀彻”等。此外,还有“三三”折腰句式“两两燕穿帘幕”。
七字句最多,以“二五”、“四三”、“三四”句式最常见,“二五”句式如“灵均千古怀沙恨”、“期望衣冠神州路”、“谁解胸中吞云梦”等;“四三”句式,如“黄陵祠下山无数”、“物换星移知几度”、“剩水残山无态度”等;“三四”句式,如“到如今落霞孤鹜”、“正目断关河路绝”、“到君家悠然细说”等。此外,还有一字领“一六”式,如“正江阔潮平稳渡”、“听湘娥泠泠曲罢”等。
八字句,有“一七”和“三五”合成句式,以前者居多,“一七”式如“问玄都千树花存否”、“但金杯的砾银台润”、“想沉香亭北繁华歇”等,“三五”式如“唾花寒唱我新翻句”、“甚多情为我香成阵”、“粲珠玑怨郑惊风雨”等。
二、独特的章法结构
(一)《贺新郎》词的起调
1.以景起,如两首送别之词的起句“柳暗凌波路”和“绿树听鹈”,前者交代了送别的环境在一个暴雨刚歇的深春时节,友人欲乘船远去,词人借春景写难舍难分的离情,进而设想友人自长沙至临安的情景,以委婉之笔,道出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愁苦情怀。后者词人以所闻所见即鸟的悲鸣声和香花的凋谢营造了强烈的悲感气氛,再由眼前自然之景过渡到社会历史,将兄弟离情过渡到国仇家恨,感情不断加深,笔力千钧沉郁苍凉。
2.以情起,开门见山,直陈胸臆。如“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开篇即叹衰老,平生交游零落,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更主要的是隐藏词人年岁见老而壮志难酬的愤慨,从而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笼罩全篇。
3.以事起,即先叙事,引弓待发,笔锋一转,一泻而下,如“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上片细品友人之诗,作出很高评价,后以友人怀才不遇作为过渡,由评诗转入议政,最后词人以坚定执著的信念勉励友人,同时也是自勉,在逆境中振作,实现复国的政治理想,全词以一条主线贯穿,脉络分明。
(二)辛弃疾《贺新郎》词的过片
一般来说,过片在词的章法上必须做到若断若续地有机联系,彼此才能密切配合[5]。张炎在《词源》中提出:“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6]辛词《贺新郎》的过片,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上下勾连者,如“柳暗凌波路”一词,上片写友人乘船远行,表达了依依惜别的离情。下片首先想象友人自长沙至临安途中的情景,对其深表关切,后面数句借友人归临安之事,化用刘禹锡的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树”两句,委婉表达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愁苦情怀。过片“黄陵祠下山无数”以自叙的方式想象友人船途经之地,所见之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在内容上与歇拍“波似箭,催鸣橹”前后相承,意脉上与上片抒写的离情紧密不断。
2.上下融为一体,上下片一气贯注,如“别茂嘉十二弟”一词,上片开头数句主要以春末夏初出现的三种鸟的悲鸣声起兴,营造了悲感氛围。“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接下来连用五个典故,将上下两片合为一体写有关人间离别,上升到历史寄予着家国之恨,感情步步加深。结拍“谁供我,醉明月”点出送别本意,将兄弟情谊与家国之恨融为一体。
3.上下片好像说两件事,实则气脉贯通。如“著厌霓裳素”一首,是咏海棠之词。上片主要写人,别有深意。下片咏花,词人不吝笔墨夸赞海棠。上下两片看似无关联,但细细品味,上片虽主要写人,但借海棠的颜色、姿态夸赞西施的美貌,而后融入西施功成身退,随范蠡泛舟湖中的传奇经历,赞扬了西施不贪慕名利、独立不迁的人格。上片人与花、人品与花品应是互相映衬的。过片“当时倩得春留住”使得下片转入赞花。就全词寓意来看,在意脉上是前后相通的。
三、使事用典的境界
辛词善于使事用典,已为人共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可谓神勇。”[7]以此赞扬词人用典之精妙。陈学祖在《主体品性的定格和物化――论稼轩词美与用典》一文中指出:“稼轩词典故是一种包蕴密致的意象符号”,“它涵盖了历史和现实两重内涵”[8]。词人用典方法灵活多样、内涵丰富深刻,这些均使得辛词显现出曲直刚柔丰富多样的特点。
《贺新郎》一调中用典比较典型的一首“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全词用了昭君出塞、阿娇辞阙、戴妫于归、河梁长绝、易水壮别五个典故。这五个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为远嫁异国他乡,生不得还,或遭帝王无情抛弃而受幽禁之苦,或与爱人阴阳相隔,或因兵败被俘,声名败裂,有家难回。或为报国仇家恨,慷慨激昂,一去不还。此皆为人间极为惨烈的人间离别,寄予词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恨,感情强烈深挚、沉痛悲壮。词中紧扣“离别”主题,将五个典故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谓丝丝入扣。
此外,“把酒长亭说”词中“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分别用《资治通鉴》二六五卷中罗绍威“铸错”之语和《太平广记》卷二四李谟条引《逸史》独孤生“入破笛裂”事表现词人来不及追赶友人的遗憾和别后对友人的不可抑制的相思,情意真挚;“老大那堪说”词中“汗血”、“盐车”分别用《汉书・武帝纪》和《战国策・楚策四》中的典故,千里马服盐车喻才士遭受压抑,用非其所。这里指有志报国的人才无人顾惜。“补天裂”见《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裂之事,用来比喻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其他不胜枚举。
四、熔铸百家的化用
词人爱化用前人之诗文,熔铸经史子集,其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9],其创作可谓完全摆脱了羁绊,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进入了自由境界。如“甚矣吾衰矣”一词: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亭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中的化用真是经史子集无所不包。经部如“甚矣句”出自《论语・述而》,集部如“白发句”出自李白《秋浦歌》,“一尊二句”出自陶渊明《亭云诗》,“江左二句”出自苏轼《和陶渊明饮酒诗》、杜甫《晦日寻崔戢李诗》,“云飞风起句”出自汉高帝《大风歌》,子部如“能令公喜”出自《世说新语・宠礼篇》,史部如“我见句”出自《新唐书・魏征传》、“不恨句”出自《南史・张融传》。全词多处灵活化用,取经史子集各部,以此展现词人的寂寞孤独,对岁月蹉跎,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愤慨。
此外,如“赋海棠”词中的“霓裳素”出自《楚辞・九歌》,“惊风雨”引自杜甫《寄李白二十韵》;“老大那堪说”中“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分别出自韩愈《与孟尚书书》和《荐士》诗;“滕王阁”中“高阁临江渚”、“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歌翠舞”均出自王勃《滕王阁》诗,“天宇修眉浮新绿”出自韩愈《南山》诗,等等。正如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所云:“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语、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10]是为的评。
五、激昂雄豪的词风
辛词《贺新郎》一调中激昂雄豪的词风,能通过其使用问句、运用情感字词等手法体现出来。《贺新郎》调中,词人特别喜欢用问句,在23首词作中有19首使用过问句,常用的疑问词有“谁”“问”“何”“几”等,如“谁共饮?有诗侣”、“问谁使君来愁绝?”“硬语盘空谁来听?”“问谁使君来愁绝?”“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问何方可以平哀乐?”等问句,集中反映了词人心怀报国的满腔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情怀。
其问句的位置一般不在起调、过处,而在片中,能起到承接转换或为后文情感造势。如“肘后俄生柳”中“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承接上句对青山秀立的描述,同时又为下句写“千岩万岫依旧”起到桥梁作用。作者此处借岩岫言己,表现其铮铮铁骨、磊磊英气,言外之意显而易见。
问句置于结拍,一则挽合全文,二则发人深省,引人回味。如“逸气轩眉宇”词中结拍“谁载酒,带湖去”这两句表明词人欲归隐山林,借酒消愁之意。纵观全词,词人空有才而不得志,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无奈让其不得不心生退隐之念,令人叹息,为其感伤。结拍以问句形式,在内容上照应全词,同时留有余味,发人深省,有力托起全篇。
用字上,《贺新郎》一调特别善用表达感情特别强烈的词,如笑、悲、愁、叹、恨、怅、诉、苦、慨、哀、惨等,这跟词人的人生遭际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些字囊括了其人生全部的情感体验。下面以“笑”“愁”为例加以说明。
辛词《贺新郎》中的“笑”,虽也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笑,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无情现实的嘲笑、对黑暗现实的愤慨无奈进而自嘲式的苦笑。如“一笑人间万事”,词人看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式的嘲笑。“笑富贵千钧如发”,词人志在恢复,视富贵如无物,嘲笑世人却将其看得太重。“笑渊明瓶中储粟,有无能几”,词人以渊明自况,以渊明衣实无着的境况暗示自身悲凉的处境实在是一种无奈式的苦笑。
“愁”既有相思离别之愁情,“马上离愁三万里”、“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又有对现实中理想破灭,灰心失望的哀愁,“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愁酒,又独醒”、“愁为情,幺弦诉”。
词人一生“三仕三已”,四十年宦海的沉浮,长期无望的期待中包含壮志难酬的愤恨,曾经的意气昂扬一变而为悲凉泪。面对这样的人生,词人只能悲叹,其词背后隐藏心灵痛楚,是恢复无望、报国无门的愤懑与悲慨。因此,词人不仅以英雄的豪情壮志入词,还将英雄失路的悲叹尽情发泄于词中。
总之,辛弃疾以英雄本色,借《贺新郎》绝妙的章法结构,抒发激昂、豪迈、奔放的感情。词气纵横,笔力超拔,表现力极强,足以代表两宋《贺新郎》的最高成就,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
参考文献:
[1]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目录第11页.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17.
[3]邓元煊.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贺新郎》[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前言第4页.
[4]龙榆生.唐宋词格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83-184.
[5]宛敏灏.词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2
[6]张炎.词源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
[7]唐圭璋.词话丛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6,3950.
[8]陈学祖.主体品性的定格和物化[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01-106.
黄蔼北:写人的记叙文要有想象力,主次分明又颇具感染力,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黄山松:我认为是细节描写。老师您常说,细节是记叙文开得最美的花。我总在想,怎样才能选择好的细节,使“花朵”有肥沃的土壤,从而开得最美呢?
黄蔼北:细节确实是记叙文开得最美的花。当然,要让花绽开,肯定要选好“土壤”。这土壤就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细节描写应该符合生活的真实。真实是我们行文的生命线,是良田沃土最丰实的“底肥”。我们在构思或者打腹稿时,就应琢磨自己文章的细节描写是否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和独特个性,是否符合特定的环境氛围。如我们描写身边的同学,就不能男的都“高大英俊,风流潇洒;读书勤奋,博学多才”。这显然是违背生活真实的。我们要观察和思考生活,在表达时不能照搬“写作锦囊”中的“名句”,要将生活实事求是地表现出来。
李丽:我接触过一位同学,他来自乡村,形象一般,衣着普通,说话也不是很利落,但一到考试场合,就显得斗志很高,激情澎湃,答题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其成绩在年级经常名列前茅。
黄蔼北:你描述得很好,里面就有独特的细节。因此,我要说的第二方面就是细节要典型。刚才刘子明同学说到文章“缺乏想象力”,其根源就是没有颇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因为典型的细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在叙事性作品里,我们就该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个性,以此来感染读者。
郑平:是的,比如描写老师,我们可以这样行文:“上课铃响了,刘老师两手空空,微笑着走进教室。我们很是疑惑,刘老师可是教语文的,没有课本怎么行?正在我们疑惑之时,刘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我先给大家背一遍全文――豫章故郡……’十分钟下来,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刘老师已年近五十,能将‘课文’记在脑海中,其毅力令人佩服!”这寥寥百字的描写,来自于生活,又极其典型,没有虚构,没有夸张,却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瑞金:典型细节就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的缩影”!可是,怎样才能在肥沃的“土壤上”让“花朵”开得更鲜艳夺目呢?
黄蔼北:精细描写、重点描写和白描手法,能使细节描写显得生动感人。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人物安排在具体的场景中,然后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展开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心理、肖像等诸多方面的描写,使人物描写带动情节的展开,使人物描写凸显主旨。这里,我们可以以《荷花淀》为例说明,作者在开篇描写水生嫂月夜坐在院子里编席子等待丈夫回家的场景描写,就是典范。
丛敬:那么,“重点描写”又如何体现出来呢?
黄蔼北:鲁迅最喜欢描写人物时“抓住其眼睛”来做文章。这就是重点描写的表现。延伸开来,我们可以通过重点描写人物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白描,即用不加任何修饰的、简洁的语言来描写人物,体现人物的个性。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
元媛: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环境描写,能把环境描写融入到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之中,做到人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如《药》结尾的景物描写,作者描述了夏四奶奶、华大妈祭坟的情景,就准确地描摹出了环境的阴冷、凄凉,作者还巧妙地用红白相间的花环来暗示革命先驱不屈不挠的斗志,展现出暗淡情景中的一丝光亮。还有描写乌鸦飞上高空这一句,作者用白描手法,以乌鸦的形象来象征桀骜不驯、大胆抗争的革命者形象。
洪敬之: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类似意在传神的“写意画”,不刻意追求表面的艺术效果,而是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可以收到“画眼睛,勾灵魂”的表达效果。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困境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表现为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理解难;而文言文诵读,则常常为师生所抛弃,即牺牲诵读,以增加字词句的翻译时间。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客观因素相关,又与主观因素相连。
1.文言文诵读的时间紧张
中学每堂课的时长普遍为45分钟,在这样的时限之内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如字、词、句的翻译,句式的应用等)已经比较紧张,诵读作为次要教学目标一般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中学生学科项目多,学习压力大,对于诵读这种软作业的态度通常是置之不理,可以说除部分对语文极有兴趣的学生外,诵读作业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出现学完课文,却不会读,也读不懂的尴尬。而以往15分钟的早读课,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时间诵读的窘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全国中学的推行,以弥补诵读的缺失。但随着新课标的下达,国家主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早读课被取消,对原本已经非常紧缺的文言文教学时间,或可谓雪上加霜。如何在限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保证诵读质量,成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应试下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识淡薄
中学文言文教学服务于“高考”总指挥,翻查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比例却不大。考察的知识重点多集中于字词句的翻译与名句的默写,总体上客观性浓厚,而主观性淡薄。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功利性几近于无,而是作为一种极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和感知方式存在,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最终在一段时间内被完全遗弃于高考这一鱼跃龙门的机遇之外。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翻译与默写的不可或缺,诵读的可有可无。师生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提问回答、课后练习、考试巩固、试后加强。从教师的角度说,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知识以应对考试,成了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说,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完成试题的回答,成了学习的首要任务,纵使是枯燥的训练也乐此不疲。师生共同漠视了最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诵读,以灌输掩盖探索,以“填鸭”替代体验,学习文言文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诵读自然就不能走进千千万万的课堂和师生的目所能及之处。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建议
诵读教学对于文言文的传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以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篇目有《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经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试归纳以下实践建议。
1.课堂诵读实践
高中每节课的时长为45分钟(含课前3分钟),本单元均能保证每篇课文3课时的教学安排。虽然时间紧张,文言文的归纳任务又极重,但只要善于利用课堂时间,那么诵读教学的实践是可以完成的。如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正文属于辞赋,但语言浅近、辞意畅达,学生诵读的压力不大,可以采用串讲法将翻译与诵读相结合。具体形式为:首先全班齐读指定段落,正音正字,检查预习;其次讲解课文,翻译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师生互动,串讲每一段落结束后,再读课文,继续感知。由于本文的行文风格洒脱飘逸,在诵读时朗朗上口,既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有了全局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思想境界深入,感悟陶潜真挚朴素的情感,最终达成诵读、探索齐头并进的课堂效果。而课堂诵读的形式也绝非单一化,如《陈情表》一文是众所周知的抒情文典范,但如果不加讲解就让学生自主诵读,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文言现象丰富,重难字词较多,可采用先讲解再引导诵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为:首先摘出重难字词进行详解,给予学生引导;再讲解段落大意,翻译分析;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诵读,而诵读方式也不局限于个人朗读,还可以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师生互动读等等。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明确字音、意义的基础上,对诵读就更胸有成竹,而除去详细的讲解环节,每个段落约有5分钟的时间可供课堂诵读实践。
2.课外诵读拓展
课堂诵读实践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但如只将诵读局限于课堂,实质上是放弃了诵读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多样的诵读机会,跳出课堂的束缚,在课外寻找诵读拓展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高中新课标的渐进实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特别对于课业压力较小的高一、高二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对古典诗词与文言文的诵读进行自主和互助的探索。如《滕王阁序》一文,由于篇幅长,引用典故众多,排偶绵密,蕴含的情感层次细腻,3个教学课时很难进行诵读实践。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典故为切入点,指点学生了解王勃用典的深意,并将之投射于诵读中。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若对其中贾谊与梁鸿的生平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就很难在诵读中体味王勃“不得志却不失志”之情感。学生自主性的增强也利于课外诵读的拓展,如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用诵读作为文艺展示的节目,人数从一人到一班不等,能起到引发共鸣的效果。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围绕诵读开展的,如能将诵读从校本升华为区域的校际交流,开展诗会、诵读会等活动,必将感染更多的学生走进文言文诵读的世界。在诵读中敞开心灵,品味感悟,让学生得到深层的触动,也将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教师辅助、学校携手,也将创造出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打动人心的课外诵读拓展模式。
3.加强诵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