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城市发展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发展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发展策略

第1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策略

城市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旅游的不竭动力,在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坚固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根据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达到培养出良好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类型,文化旅游可分为:文化主题公园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遗迹遗址旅游等。此外,城市文化旅游者在参观遗产地、画展、观赏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和参访某区域人群生活方式、习俗、服饰、烹饪、语言、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旅游

(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了整个城市区域中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至居民素质、政府综合形象、企业管理模式等隐性条件,小至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雕塑装饰、街景美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公共广场的设计与规划等物质实体。它综合了一个城市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品和影响。狭义的城市文化则是单纯的指城市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精神意识形态,主要侧重于艺术、科技、语言、文学、教育等精神理念方面的构建。

(二)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是在城市旅游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科学水平等方面所开展的文化性旅游活动。作为城市旅游的分支,城市文化旅游是与城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相并列的一项旅游模式,其旅游活动的主要是展开于城市区域之内,作为立足于城市文化的旅游中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相对立的关系。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随着人类文化发展所衍生出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形式多样的不同层面,例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闲暇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每个层面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趋向。城市形象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精神理念、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认知形态和传播方式上让人们形成的感观认知和综合印象。一座城市的形象能够集中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些城市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塑造起游客耳熟能详的城市形象,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人间天堂杭州等。这些城市形象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游客的参观到访,深入人心的城市形象带动着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筹规划。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之前,必须要合理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并在资源开发后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根据的文化资源类型可以将开发模式分为直接利用型、主题附会型、原地浓缩型、复原历史型以及整合提升型,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文化资源类型以及游客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开发与发展。

(三)根据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结构。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日渐从以往的标准化过渡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城市文化旅游若要在日渐细化的旅游环境中长久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职业性质、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游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性的推出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游客兴趣,例如针对中老年人所进行的养生旅游、针对年轻人所进行的冒险旅游以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科普旅游。通过优化旅游结构的方式,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活动,达到提高文化旅游者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发展城市内民俗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加大对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和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确保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根据旅游模式完善旅游线路。根据城市文化旅游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和完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事业。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不同线路。一种是对相关主题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并联合面向旅游市场。这种旅游线路大多以城市旅游资源为主体,能够突出文化旅游的重点,但在线路安排上具有局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文化旅游者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线路模式,它是随着背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旅游线路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线路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标准。

三、结语

城市文化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根基,而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在地域、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努力构建起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会展经济 城市经营 第三产业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08-02

会展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一般落地于经济较为集中的城市,城市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成为了会展经济的载体,而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热点经济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发展程度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各城市的城市功能完善程度和经济开放程度等指标衡量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成为国内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城市经营、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宣传等方面发展的重要策略。

1 基本概念界定

会展,在国际上公认的“会展”指“MICE industry”,含义广泛,包含公司业务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 and program)、协会/团体组织会议(Convention)和展览(Exhibition)四个部分;随着会展形式的不断发展,节事活动(Event)也被纳入“MICE”中,因此,广义的会展可以理解为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及节事活动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节事庆典、赛事活动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1]。会展经济,就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给区域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城市经营的英文是“Urban management”,也常译为城市管理,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威廉姆(Willian,1978年)提出“城市经营的本质是明确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明确城市运营主体的权力关系,即城市经营是由政府包揽还是应包括广泛的参与者”[2]。城市经营,是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行业管理与市场运营主体,遵循市场经济手段,依托某产业或行业,对城市在该产业或行业中的发展、建设进行开拓创新,形成产业和行业的自我积累与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管理整体进步的宏观发展思路和管理措施。

2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的互动式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经营规划决定了会展经济的发展层次,而会展经济的发展层次也决定了城市经营在城市功能与配套服务完善程度的表现;纵观现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均以会展经济作为城市经营的主导产业之一。

2.1 会展经济对城市经营的重要作用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把会展业列为“产业”,一方面表明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已得到国家的认可;另一方面,以会展项目为载体,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完善城市功能的直接推动力。近年来,国内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被称为新世纪“三大绿色、无烟产业”;会展经济对城市经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城市总体经济的作用。纵观国内外会展经济发达城市,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构成中占重要地位,如德国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纽约,法国巴黎,亚洲的新加坡,国内的广州、香港、上海等这些世界著名的会展城市,城市的支柱产业无一例外都是会展业,会展经济促进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2)完善城市第三产业消费链。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会展经济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带动集服务、交通、旅游、广告、金融、贸易、海关、餐饮、通信和住宿为一体的“第三产业消费链”的发展[3]。

(3)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一些会展名城,构建了一个城市会展和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了城市会展和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使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4]。

(4)联动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展经济的关联带动性强,其关联带动包括产业联动和主体联动。由于会展经济涉及贸易、金融、旅游和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借助现代会展的展示功能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5)实现城市信息平台效应。信息化背景下,对于城市产业的发展,一方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有效地向外传递自身信息;是决定城市经济主体能否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城市营销以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为立足点,通过会展活动打造城市独特形象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城市抢占先机,促进发展;同时有利于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有关产品和技术的革新,学习发达国家、地区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2.2 城市经营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城市经营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城市经营规划决定会展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如何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经营成为当今国内各城市发展规划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会展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经济的产物,只有在城市经济具备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会展经济才能形成规模基础,成为城市经营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2)城市发展程度制约会展经济的发展。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具备会展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城市在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服务功能等方面,无不制约着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而会展经济的产生和壮大将促使城市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两者在发展序列上首尾相连,呈现螺旋形互促发展态势。

(3)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身效应牵制会展经济的发展。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集聚组合体,是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辐身的过程与结果,是处于集聚力与辐射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一方面集聚经济作为空间集聚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会展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集聚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会展经济的进一步集聚和规模扩大[5]。

3 城市经营中会展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城市管理者对会展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世界闻名的汉诺威、法兰克福、香港、伦敦等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受益于城市管理者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不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展览馆,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展会项目、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展。同样,我国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政府的大力引导及政策支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要根据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有利的规划和安排,逐步完善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配套服务建设。

3.2 完善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营的产物,其市场运营要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营环境,而市场运营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组织、市场法规等。我国的市场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有市场经济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直至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导位置。政府必须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按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营主体必须须走向市场,实施产业化发展之路;要靠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并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市场运营主体之间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来组建新的市场运营主体,提高组织规模,增加竞争实力,促进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城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满足更深、更广与国际合作的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迫在眉睫的。首先,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国际惯例,鼓励外商投资城市会展业,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会展业协会前来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举办各种类型高品质的展览会;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比肩国际展览业的运作标准,从整体上提高区域会展业的层次和水平;最后,加强与国内会展同行业的交流合作,发挥区域城市的优势,通过交流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展览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形成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有序发展的格局。

3.4 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项目

增强城市会展经济的竞争力,就必须培育一批符合城市产业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和专业性会展品牌项目,树立会展业的品牌形象。首先,坚持扶持具有城市特色会展项目和品牌项目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会展品牌项目效应和独特优势,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注重区域会展品牌项目的调研与发展。会展经济的培育和开发应从城市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人才优势、环境气候、人文景观、历史风貌、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6]。再次,鼓励同类型的会展项目进行整合,坚持多途径办展,吸引国内外政府、组织和企业举办各种类型的招商会、研讨会、产品(技术)展览会,聚集一批名牌展会,依托城市优势,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项目。

3.5 建设会展专业人才保障体系

人才是会展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才的获取的方式是引进和培养。一是发挥城市集聚效应,广纳贤才,通过招聘吸引大量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同时设立人才库,做好档案管理和交流,建立一支与城市会展经济相适应的会展工作队伍。二是发挥高校培育人才的作用,重视后备力量,培养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在区域大专院校开设专门的会展专业,培育专业人才;同时,由会展行业管理协会组织经常性短期培训,对现有会展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为加快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会展经济是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直接和间接催生的产物,会展经济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而现代经济条件下,会展经济的发达程度又是判别一个城市服务与辐射功能大小的重要标志,城市会展经济越发达,则其融汇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功能就越强,就越能加强该城市经营在全球城市网络分工中的地位。会展经济凭借其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能强化了城市的对外辐射能力,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作用得到加强,最终为更好地经营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 莫志明.会展项目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4-5.

[2] 谢文蕙.城市经营的理念与模式[C]//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2003.

[3] 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32-136.

[4] Zheng Xiang,Sandro Formica.Mapp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ourism:A Study of the Incentive Travel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5):1193-1202.

第3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069-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12

城市化既是人类科技进步、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更是衡量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1]。经历了三百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式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抉择[2]。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许多国家的大都市将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关注和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资源能源安全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逐步演变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关注重点[3]。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可能突破70%。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又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而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概念拓展成为低碳发展的新兴领域。低碳城市不仅解决了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4]。国内许多城市如天津、保定、日照、深圳、杭州等都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象阿布扎比“零排放”生态城那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城市,亦未能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城市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无论在世界还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

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与目标设计

1.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设计的前提

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中的工业、交通和建筑每天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我国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集镇,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的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58.84%。如果考虑其余城市和集镇,能耗和碳排放量至少占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碳排放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明显上升,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以及全球面临的资源能源挑战为我国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尝试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经济、环境和能源协调发展问题,把节能减排看作城市发展的机遇、重点和核心,走低碳城市之路。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推进可持续城市化的关键和必然选择。因此,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不能遵循国外的路子,不是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低碳发展,必须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这是设计和构想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的重要前提。

1.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设计

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生态文明意识和低碳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体现。结合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城市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目标要求,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努力降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尽量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及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

基于此,本文概括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和蓝图。倡导利用低碳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和“氢基能源”转变,构建可持续能源生态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以及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特征的低碳城市,最终实现城市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发展)。

具体说来,通过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资源、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合理化,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比重逐步增加,新能源及其低碳装备制造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低碳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和法规保障体系;建成若干以低碳发展方式和低碳消费方式为特征的低碳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1.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实践证明,以节能和低碳为导向是城市实施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道路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遵循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参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和李迅(2010)提出的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为: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目标[6];争取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城市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90%。

短期(2010-2020年):注重挖掘节能潜力,提高城市能源使用效率;在城市区域内采用新兴的碳交易手段开展碳冲抵,促进减排意愿;大力发展和推广建筑节能等低碳发展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技术,不断提高综合能效;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

中长期(2021-2050年):从源头着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代之以清洁能源使用,调整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将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到贮存设施中或者固化,争取实现零排放。总结低碳城市试点示范经验,并将成功模式推广应用,分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实现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构想。

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想

2.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

2.1.1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纵观国内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发展“A模式”;众多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推崇的城市化进程的“B模式”;“C模式”是对A、B模式改进、创新和超越的新模式,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A模式”(American model)。以美国为代表,主要特征是: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导致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在该种模式下,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大部分能源,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5]。显然,“A”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B模式”(Brown model)。又称“反增长计划”,由美国学者布朗提出。其核心是为了补偿“A模式”造成的资源枯竭和大气污染,把世界领出通向衰落和崩溃的老路,转而踏上使生态安全得以重建、人类文明得以长久维系的新途。主要措施是采取消极城市化、机动化、工业化,让发展中国家减缓发展速度补偿“A模式”造成的损失。“B”模式从追求更多的增长到追求更好的发展,属于绿色发展道路。但是,该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适用,并且过多的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从道义上是不公平的,在实践和行动上亦非常困难。

“C模式”(Chinese model)。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整合性思考后找到的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从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不但充分利用高效的市场机制,而且可以低成本地补偿其负面影响,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模式,是从传统的粗放型扩张模式转向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消费的新型模式。

2.1.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是在科学实践中以城市空间为发展载体,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把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具体说来,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该选择“C”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主导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以国家出台的低碳发展政策为引导,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与低碳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规章为保障,是一种科学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见图1)。

2.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2.2.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立足长远,创新模式,示范先行”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现低碳发展、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构建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工作主线,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公众参与,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培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努力完善管理体制、政策机制等支撑体系建设,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2.2.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充分运用规划指导功能和政策扶持手段,引领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强化企业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建立符合低碳城市发展要求的生产体系和开发模式;通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夯实低碳城市发展的群众基础。

(2)理念引导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理念思维的改变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源泉,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通过舆论宣传,培训教育和典型引路,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树立以节能减排为主导的低碳经济理念。推动建立与低碳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利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碳排放监测、管理及交易体系。通过制度、法律和政策创新,规范和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引导、激励、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促进低碳城市发展。

(3)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紧跟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潮流,通过积极引进低碳发展相关技术,加快我国低碳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竞争能力。同时,加紧自身创新能力修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关键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制高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快低碳城市发展步伐。

(4)示范带动与科学推进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确立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循序推进低碳城市发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重点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先行试点,同时开展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区的组织工作。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城市和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及时向相关领域利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2.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

建设低碳城市,一方面,注意控源、减碳,重点在于“碳源”上的替代、减少和提高能源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输入端的高碳能耗,大力推广实施低碳型、循环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关注碳增汇,重点在于碳吸收和碳冲抵,通过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控源:调整资源能源利用结构,减少对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鼓励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建设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确保空气和环境持续改善。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进步以及科学合理的方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需求。

减碳: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能源的碳含量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加强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政策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在城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管理,减少碳排放。

增汇:通过增加自然碳汇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即在城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管理,增加城市碳汇,充分发挥城市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节能、改善农业管理和征收碳税等措施增加碳汇,冲抵碳排放。

2.4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

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能源体系;推动政府、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生活。

2.4.1 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2009年在《低碳产业战略远景》(Low Carbon Industrial Strategy:A vision)中提到:包含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产低碳汽车以及建设低碳研发中心等方面的内容[7]。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等低碳化改造,实施关、停、并、转等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调整城市工业结构、加快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

(1)低碳农业。农业低碳化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培育和发展低碳农业上做文章。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低碳有机农业、牧业、林果业,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2)低碳工业。工业低碳化主要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限制和淘汰高碳行业和产品。

(3)低碳服务业。低碳服务业体现为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等方面。绿色服务要求从服务流程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等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低碳物流注重物流业与低碳经济互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施行标准化等措施促进节能减排,运用先进的物流方式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的顺利推行。

2.4.2 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核电等;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首先,在立足各城市实际的基础上,紧跟未来世界能源发展方向,把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作为城市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其次,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研发,近期应把节能和煤炭清洁利用作为重点,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研发。最后,加强低碳能源推广和使用,从实践上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区、新型社区、大型公共建筑示范项目建设等。

2.4.3 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几乎包括所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和部门,主要有交通、电力、化工、冶金、建筑等。在煤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低碳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一是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适当储备的原则,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二是注重低碳发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加大对低碳技术投入和扶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品牌,尤其是在我国起步较早、有一定基础的低碳技术,以期介入新的全球低碳产业链的上游技术开发、下游产品销售服务等附加值高的产业环节,提高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三是集成政府、社会和企业力量,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低碳技术开发利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4.4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树立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会;开发低碳生活空间,倡导居住低碳;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低碳交通方式;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实施绿色消费。

(1)绿色建筑和低碳居住。绿色建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需要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能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实现人及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充分利用节能建筑,减少采暖和空调使用。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选择过程中,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等研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生产企业、房地产企业、设计单位等就低碳城市发展进行有效沟通。另外,绿色建筑外部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低碳交通。在交通规划方面,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优化公交出行方式,保留和扩展城市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减少交通碳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倡导发展电动汽车、混合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8]。在交通方式上,改变单纯依靠城市道路、节能型汽车推广等技术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观念,注重从思想观念转变、技术改进、政策执行等方面加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性对策向系统性战略转变,通过系统化的战略手段,构建以公共交通和快速轨道交通为主的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3)低碳消费。城市生活低碳化首先体现在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要积极向低碳化方向转变,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社会组织推进、公众参与的低碳消费方式与模式。政府向社会公众广泛传达和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和采购模式,引领低碳消费方式。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提倡采购低碳产品并影响产品的上游生产链。社会组织积极宣传、实践和推广低碳消费方式。提倡和实施可持续消费模式,在维持一定生活标准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资源能源多的产品。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让全社会逐步告别“一次性消费”、“过度性消费”和“便利性消费”等消费陋习。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推行低碳标志计划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以此鼓励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政府部门、工业企业、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低碳标志计划,有利于全方位构建一道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消费和低碳贸易的立体防线。

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行动策略部署

3.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实施步骤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能源持续增长。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我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应该是既与快速城市化趋势要求相适应又能最大限度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实路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全体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6]。根据低碳城市发展愿景和模式构想,在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统筹兼顾,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示范推广,分步骤、分阶段推进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见图2)。

第一阶段,政策引导低碳城市发展。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与目标,为低碳城市推进提供依据;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探索可行的推进路径与方式;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阶段,制度规范低碳城市发展。出台支持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提升能源结构的政策制度;建立碳交易市场制度和规则,为碳冲抵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制度完善和规范,促使全社会范围内低碳城市转型目标的初步实现。

第三阶段,意识、理念创新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在有效实现碳排放量减少的目标下,低碳城市发展的成功模式在全社会推广应用;低碳社会文化蓬勃发展,低碳发展意识和理念在社会扎根并广泛传播,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3.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行动策略

(1)立足国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大力倡导“低碳化”和“生态化”理念,把低碳城市发展作为国家推行节能减排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长期优先坚持的战略。低碳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中。在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上,对低碳城市及其产业发展予以倾斜。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先试先行,待试验成功、条件成熟后逐步进行全面推广。在低碳城市建设探索阶段,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国家发改委已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这是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开端。

(2)构建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推动城市规划发展创新。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应该承担起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9]。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虽然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构想,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目标上,缺乏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与推行措施。加强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明确低碳城市内涵、发展定位、目标等,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低碳城市规划实施指标体系,揭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藕合机理,解析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联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10]。将低碳城市规划融入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真正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实际中,推动城市规划发展创新。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引导低碳城市发展。构建一套符合客观实际的低碳城市评价标准和体系,将各项指标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充分体现低碳、生态的原则和目标。建议评价标准和体系包括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政策指标等方面。运用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标准和体系进行政绩考核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并把低碳指标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方面。定期对区域内低碳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必要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正,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4)加快政策规章与制度建设,完善低碳城市发展制度。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动向,与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和政策相衔接,对低碳城市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和法律性规范,推动形成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尽快出台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明确低碳城市发展权责。在现有城市管理体系与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把有助于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思想理念、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决策方式等纳入到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框架之中,形成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体制保障。此外,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参与低碳城市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消费等观念成为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5)开展城市碳交易试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充分发挥碳汇潜力,尽快完善碳汇、碳源测算方法与评价标准,积极推动碳排放信息统计和测算,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碳排放数据库。实施碳排放限额制度,设立碳排放交易所,构建城市碳汇交易平台。保护与增加森林和绿地资源,促进碳汇交易。加快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弥补城市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界造成的损失。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减排经济政策,根据碳交易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碳税及其它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优先考虑对高耗能行业及其产品征收碳税,促使企业减少碳排放。

(6)加强监督指导,创新低碳城市发展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的作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有机整合[10]。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领导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理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加强社会公众和公益性组织的监督力度,由政府主导或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和合作,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4 结 语

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低碳城市发展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举措。低碳城市发展表面上看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质上是一场涉及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全新变革。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我国各城市在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构建相应的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生活等体系,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8,(2):24-25.[Wen Zongchuan,Hao Xiaoyan,Gong Fang,et al.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city [J]. Urban Problems, 2008,(2):24-25.]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3.[Qiu Baoxing. The Transformation Trends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Lowcarbon Ecocity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09,(8):1-3.]

[3]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Xia Kunbao.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2A):33-35.]

[4]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2-13.[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3):12-13.]

[5]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4.[Qiu Baoxing. The General Idea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J].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5):12-14.]

[6]李迅,曹广忠,徐文珍,等.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35.[Li Xun,Cao Guangzhong,Xu Wenzhen,et al. China’s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J].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0,(1):32-35.]

[7]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Regulatory Reform,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HM Government. Low Carbon Industrial Strategy: A Vision[R].UK.2009.

[8]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76-77.[Chen Fei, Zhu Dajian. Theory of Research on Lowcarbon City and Shanghai Empirical Analysis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09,(10):76-77.]

[9]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13-18.[Zhang Quan, Ye Xingping, Chen Guowei.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A New Vision [J].City Planning Review,2010,(2):13-18. ]

[10]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71-72.[Gu Chaolin. The Model of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J].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2009,(11):71-72.]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Action Strategies of Lowcarbon City in China

TAN Zhixiong1 CHEN Demin2

(1.School of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2.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China)

第4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策略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的建设像“摊大饼”一样迅速铺开,我们在惊叹城市不断“长高、长大”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城市文化的发展似乎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脚步。近年来,许多城市也意识到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城市才能走向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经历了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之后,我国城市正在走向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来。

1.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科技、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也出现了跨国交流、碰撞和融合,城市的文化趋同,城市特色正在消失。幸运的是,我们正意识到这种城市特色缺失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的特色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塑造了城市独特的建筑形式、独特的街区形态、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独特的语言、独特的生活习惯等等。只有保护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才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1.2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当前,欧盟各国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占GDP的70―80%,美国则达到了80 %以上[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纷纷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产业。

1.3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建设文明城市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的文明程度。市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的文化塑造了市民的言语谈吐、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能让更多的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的发展。

2.阆中市概况及城市文化构成的分析

2.1阆中市概况

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南充市管辖。1986年阆中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和四川省重点旅游城市,2004年被国务院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坐落于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素有“阆苑仙境”、“中国风水第一古城”之美誉。

阆中历史文化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名胜古迹众多,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县级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仍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全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2.2阆中市城市文化构成的分析

阆中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着阆中城市的发展。在阆中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中,其中“风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最广、最大。

(1)风水文化。风水理论在民间虽然影响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风水景观并不多见,阆中是难得的一例,曾引起民间和专家的广泛关注[2]。阆中古城的选址及建设以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为基础, 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城”。

(2)三国文化。阆中是三国时期重镇,三国文化对阆中的影响深远。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驻阆中达7年之久,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士。

(3)宗教文化。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之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多元宗教文化并存是阆中又一重要的文化特色。当前,伊斯兰教的圣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云台观、吕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永安寺等等宗教建筑遍布阆中。

3.阆中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策略

3.1保护古城历史风貌

3.1.1保护古城建筑和街巷格局

古建筑、古街巷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阆中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是城市的宝贵财富。阆中市能够保存如此之丰富的古建筑、古街巷十分不易,在城市特色普遍缺失,城市历史文化趋于消失的今天,保护好古建筑、古街巷,对展现阆中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城市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十分重要。

3.1.2保护古城自然环境

阆中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汹涌澎湃的嘉陵江绕城而过,葱郁秀美的锦屏山与古城隔江相望。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古城风貌,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古城街巷一同构成了阆中的城市风貌特色。对阆中自然环境的保护同古建筑、古街巷的保护一样重要,它们都是古城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

3.2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给阆中市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阆中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阆中市共有各级文物古迹200多处。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是三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天宫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等遗迹,使阆中成为宗教文化旅游圣地。阆中市应加快整合这些文化资源,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业成为阆中市的主导产业,推动阆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发掘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品牌

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管理者利用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3]。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品牌,有利于增强城市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吸引力、扩散力。

阆中市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风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很强的阆色。在阆中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提高阆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风水第一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名特小吃之乡”等美誉和称号,形成了阆中的城市品牌,体现了阆中独特的城市文化。

第5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 特色街区 公共空间质量 地域文化特色 开放空间活力

Abstract:From Harbin mining regional cultural features, enhancing blocks' open spac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for the city characteristic blocks in order to make the city image have more features.

从存在形式上讲,城市特色街区是指城市中在功能或者形态上具有文化独特性的地段,它通常集合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健身、文化消费等多种功能特质;是构成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空间;是旅游与商业和文化结合的特色地段;是城市旅游发展所兴起的新型公共城市资源。

从文化内涵上讲,特色街区是承载着多元文化的高品质物质空间,是城市内涵体现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缩影。

1.特色街区发展实践意义

1.1城市文化原型再现

凸现文化特色的街区是城市文化原形的一种再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风格和特色正在被现代化的商业气息所替代。在保护和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的趋势下,特色街路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受到广泛的关注。

1.2塑造城市形态

随着旅游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居民休闲和外地游客在城市空间积聚,成为各大城市的一大经济“助推器”,而城市个性的消亡,现代城市急需要寻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如香港“动感之都”、“购物者的天堂”、澳门“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等。特色街区以其独有的个性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核心,它可以成为 “城市名片”、“都市窗口”。

1.3城市形象效应带来的区域价值提升

提升区域价值特色街路区能够从商业经营中获得可观的利润,但是带来利润更多的则是其区域价值的提升。旅游和商业的繁荣,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逐步形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吸引着更多要素的积聚,区域配套设施也都随之逐步完善。

2.哈尔滨市特色街区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讲,哈尔滨城市特色街路系统框架已形成,“特色”城市要求已经基本达到(如果戈里大街、大直街等),形成了十余条颇具特色的街区。

2.1 整体规划和管理意识落后

2.1.1特色街区数量不足,不足以表现城市文化的多面性。

特色街区的建设应符合城市的规模,符合城市经济和旅游的发展程度。与国内其他省会级城市相比,哈尔滨明确定义和重点发展的特色街区总体数量不足。

哈尔滨市目前已完善的特色商业街区仅有十条,包括中央大街特色街区、果戈里大街特色街区,对于区块建设的重视不足,相比上海、南京,没有把广场等面状特色区域纳入特色街区的范畴,导致这些区域的发展滞后,城市的特色街区总体数量及规模不足。

2.1.2重视硬件发展,忽视特色街区的软实力建设

当前城市开发和建设部门对于特色街区的建设非常重视,对街区的地理划分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也通过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建设了与街区特色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因此从建筑特色上,哈尔滨现有的特色街区已与周边区域有了明显的区分。但与较强的硬件实力相比,街区的软实力建设适应不了发展的需求,缺乏对服务提供商现代服务意识的引导和培训,导致服务质量差,影响游人体验,使特色街区更多地表现为特色市场。

2.2街区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灵魂和活力

2.2.1缺乏共建特色街区的凝聚力

目前除中央大街与果戈里大街上有街区活动外(如“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庆祝活动),哈尔滨基本没有响亮的街区活动品牌;另一方面,由于街区缺乏整体性和凝聚力,很难有街区与周边区域的互动,街区与街区之间的互动,街区与国际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的互动。 街区的特色只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街区的呈现是静态的,没有活力。

2.2.2街区与周边区域的结合不够紧密,形成独立封闭的空间,不能产生完整连续的旅游和消费体验 。

特色街区虽然主题鲜明,但也应融于城市的整体氛围,不能为建设而建设。特色街路(区)是形象突出的整体空间,同时应与周围的设施和氛围有很好的过渡,使得市民和游客在游览时有个相对连续的体验。

3.开发策略

城市特色街区将成为未来城市旅游、商业和房地产发展的核心区,其潜在的发展潜力也正逐步被认同。城市特色街区的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科学的开发流程与投资策略。

3.1明确五个定位

特色街路区要想做到有“先见之明”,必须明确五个定位,即:区域价值定位、发展主题定位、客源市场定位、项目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价值的提升,通过这些全面的定位分析结果,才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到最合适的投资区位、投资项目和投资渠道。

3.2. 独特设计理念

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特色街区发展的灵魂,取决于对街区本质的认识和地脉、文脉的把握。设计理念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通常特色街区的主题策划需要考虑其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要求理念的设计要在原有街区的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发展。

由于国内许多城市都经受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许多特色街区以各种国外的异样风格引领街区主题的文化潮流。如“吧文化”本来是一种舶来品,现在逐渐成为商务交流、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扬州新天地”主题街则意在建设凸现扬州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旧建筑保护与开发、道路交通体系、建筑风格的完善与突破方面都有所创新。

3.3长远的发展规划是特色街区开发的基础

长远的发展规划是特色街区开发的基础。街区的成功打造,关键在于前期对旅游、商业、配套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等,以聚敛人气、财气和名气,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地价的上涨和品牌的溢价,因而需要长远的整体规划。规范特色街区的商业业态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合理组织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不同功能的分布比例,实施特色街区的分阶段开发,并为获得未来的更大收益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3.4合理的功能布局有利于形成积聚效应

合理的功能布局有利于形成不同类型和主题的功能设施在空间上的“积聚效应”,一方面可以形成不同主导功能的区域单元,强化主打产品对消费行为的有意识引导,集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选择的空间以促进其消费;同时可以设置方便快捷的道路系统使其相连,以便吸引游客停留更长时间以增加整条街区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集中功能布局可以方便对旅游主题街区的管理,按照设定的主题定位进行招商以形成街区自身的特色。

3.5 规范的运营管理“定位招商、统一运营”策略

规范的运营管理“定位招商”策略。特色街区的实施往往不是把商铺租出去就可以的,“招商不是出租商铺,而是根据前期特色街区的定位,按要求寻找合适的商业”,这就是目前一些项目的商业街出现前期策划和后期实施有出入的主要原因,特色街区光靠前期策划不够,重要的是后期必须有专业的机构对它进行管理。

结语

第6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海岛旅游;发展策略;獐子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6-03

联合国《21世纪议程 》指出:“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海洋开发受到滨海城市的高度重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紧密相关的调节作用,为世人注目[1]。海岛旅游资源是海洋资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海岛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产生了众多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如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美国的长岛、印尼的巴厘岛、法国科西嘉岛、国内海南岛等。

一、獐子岛旅游业发展态势

獐子岛位于辽东半岛南侧、黄海北部、长山列岛的最南端。处于辽南沿海与近海交汇处,海域水深平均35米,属“深水岛”类型。獐子岛山海环抱、礁石林立、风景秀美、堪称大连的“海中花园”,气候属温带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夏不酷热、冬少严寒、光照充足等特点。

尽管獐子岛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刚刚起步,但发展较为迅速。据统计,2000年~2007年,獐子岛接待游客量由0.2万人增长到2.3万人,增长近10.5倍;旅游收入由70万元增长到800万元,增长约10.4倍(见图1)。其中2006年旅游收入占全镇GDP的1.03%,旅游业已成为獐子岛的优势产业,也是今后獐子岛所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对獐子岛旅游收入和GDP数据做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lnY=-2.797+0.723×lnX (其中,Y为GDP,X为旅游业产值),也就是说獐子岛的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其GDP就相应增加0.7%。可见獐子岛的旅游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带动了獐子岛的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大连花园城市和国际城市的建设,旅游业日益成为大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也将旅游业定位为未来大连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作为“海上大连”建设的组成部分,獐子岛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将扮]重要的角色,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图1、2000年~2007年獐子岛旅游发展变化曲线

二、獐子岛旅游发展的资源丰富

1.渔业资源

獐子岛境内海域广阔,生态环境良好。处在著名的海洋岛渔场之中,鱼、虾、贝、蟹、 藻类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盛产刺参、虾夷扇贝、海螺、海胆、皱纹盘鲍而闻名全国,被称为“鲍鱼之乡”,逐渐成为獐子岛的知名品牌,给獐子岛海洋经济收入带来了财富[2]。其次,獐子岛拥有奇特多姿的岛坨岩礁、清澈洁净的沙滩、景象万千的海积地貌。区内景点众多又各具特色,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文景点。近年来,獐子岛充分发挥了海岛资源优势,建成了大型金沙滩浴场、旅游度假村、海水淡化工程等都不同程度的满足了游客来岛观光的需求,同时推出了休闲度假游、渔家风情游、品尝海鲜游、海岛垂钓游等特色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

2.信息资源

獐子岛作为“中国电话第一岛”,通讯信息设施基础较为完善。目前獐子岛正在着手准备建立完善的基础通信网络体系。这为海岛发展休闲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办公、商务基础,实现休闲、商务两不误。同时,数字海岛工程也为海洋资源监控、天气、水温以及台风、大雾等警报信息提供了操作平台。

3.岛屿资源

獐子岛镇旅游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旅游优势资源,例如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沙滩浴场、中国电话第一岛纪念碑等优势项目,以獐子岛为中心,以大耗子岛、小耗子岛、褡裢岛为辅,集休闲度假、攀岩、海钓、海珍品标本展览及销售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此外,可以推出海水观光游艇、游艇驾驶等海上游乐项目,满足游客海上观光旅游、体验旅游,进一步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獐子岛旅游发展的动力

1.充分利用辽宁“五点一线”的战略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从2005年起,辽宁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在沿海地带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产业园和大连庄河花园口五个工业区、经济先导区和产业基地,并建设贯穿黄渤海沿岸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将“五点”连接成为“一线” [3]。

虽然“五点一线”是以五个工业园区为依托提出并实施,其实质是包括滨海旅游资源、三产服务业等全方位的沿海大开发。沿海发展战略突破辽宁传统的发展战略,随着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獐子岛会一改往日“养在大海人未识”的局面,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岛环境逐步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2.长海县的岛屿开放

长海县各岛屿作为国家军事战略要地一直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严重制约了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海岛旅游的发展。随着当今国际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持续性,国家决定对长海县除了海洋岛以外的区域开放。而獐子岛的海岛自然景观、渔业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在长山群岛中属于佼佼者,这为獐子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獐子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交通单一、淡水资源不足

对外交通的便捷与否是海岛旅游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獐子岛有两处对外港口码头,即羊角沟客贸港和东獐子渔港。獐子岛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轮船,不仅费用高,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天气不佳影响正常出行,这种现状导致旅游的可通达性差,造成出游困难,岛内路网布局混乱,没有形成良好的交通体系。此外,淡水资源、陆域空间有限也极大限制獐子岛旅游业的发展。獐子岛的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严重缺水,供水资源主要依赖于水井、屋顶接水、地窖储水。2001年引进德国海水淡化技术,但成本昂贵15元/吨。同大陆相比,海岛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尤其是土地缺乏、淡水资源短缺,其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要加强陆海双向污染的管理,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做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强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4]。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必要的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压力,这极大限制了獐子岛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服务实施不配

海岛旅游的卖点在独特的海洋资源和风情,但并不意味所有的游客都喜欢“自讨苦吃”,没有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就不会有大量的游客上岛观光旅游,尤其是高消费群体。目前,獐子岛旅游业的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住宿、娱乐、餐饮、购物等设施均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日接待能力在100人以上的宾馆只有一家,宾馆中有热水器淋浴、卡拉OK等设施的占少数。即便是现状年游客量为2.3万人的情况下,在旅游旺季宾馆酒店接待能力尚不足,这与今后旅游业发展和接待能力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五、獐子岛旅游发展策略

1.发展休闲渔业旅游

美国、日本等国都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休闲垂钓者人数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高达18%,消费总额达387亿美元,创造120万个就业机会,休闲渔业的总产值已超过传统捕捞渔业,占到整个渔业产值的60%[5]。近年来,休闲渔业在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长海县地处黄海北部海域的“海洋岛渔场中”,素有“天然鱼仓”之美誉,现已是中国钓鱼协会指定的海钓基地。而第九届大连长海国际钓鱼节海钓比赛是在獐子岛镇大耗岛举行。大耗岛礁石奇异、水净沙洁,无论是从其所处的大环境还是自身的独特自然优势,非常适合开展休闲渔业旅游。发展獐子岛休闲渔业旅游可对海岛地区渔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也要健全海钓基本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好重要休闲鱼种资源量及其栖息地以及加大海钓的宣传力度。

2.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加强海上交通及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以海上交通带动海岛开发,使各岛之间交通方便、快捷。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酒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酒店安全、舒适、卫生。加快完善餐饮、购物、娱乐设施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接待能力。景区或旅游线途中合理配置餐饮点、厕所、休息点,形成配套服。加快旅游交通工具的生态化,大力发展以液化石油气和电动汽车为主的旅游交通工具,岛上要严格控制外来车辆的进入,加强海岛旅游区环境保护。

3.加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是由比利时的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P.E.Forest)提出的,随后被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容量,是指接待旅游者或容纳旅游活动的数量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则旅游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海岛开发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测算,落实科学可行的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方案,防止大规模建设和过度的旅游活动引起海岛生态环境的恶化[6]。要强调游客容量的控制,在预测旅游资源容量和计算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监控方法标准,避免超载现象。通过旅游空间分流,解决旅游地的饱和、超载以及旅游污染等问题[7]。

旅游资源容量计算公式:

C=■×R(1)

其中,C为旅游景区日容量(面积法);T为旅游景区游览规模;T0旅游景区游览空间标准;R为游客周传率(每天开发时间 / 每个游客滞留时间)。

旅游地生态容量计算公式:

F=■(2)

其中,F为旅游地日生态环境容量;Si为旅游地单位面积对i种污染物的日自净能力;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i种污染物数量;Pi为旅游者人均每天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

4.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应坚持院校培养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方针。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落实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努力培养一批适合国际旅游市场需要的职业经理人[8]。依托地方旅游院校资源可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只有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5.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提高知名度

创新宣传促销思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手段在各大城市的醒目地段投放大型户外广告,可以借鉴东南亚各国从建筑式样、装饰壁画,到电视和灯箱广告、随处可得的精美旅游小册子,还有热情洋溢的旅游咨询人员等多渠道的促销宣传模式[9]。同时要深入开展旅游市场调研,针对不同客源市场需求,策划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产品,大力开展对外宣传促销,进一步扩大海岛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结论

獐子岛发展旅游业有独特优势 ,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信息技术是集中的亮点。大力开发生态型的海岛休闲旅游产品及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休闲渔业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旅游的需求。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促进岛上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宜瑜.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2]獐子岛镇总体规划(规划文本)[Z].2008:9.

[3]獐子岛镇总体规划(规划文本)[Z].2008:9.

[4]卢静怡. 浙江玉环大鹿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索[J]. 沈阳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36-38.

[5]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 2006.

[6]郑 慧.竹岔岛发展海岛旅游的SWOT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

年学术年会[C](下册)2007:449-453.

[7]张文萍.长岛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D].青岛大学, 2005.

[8]王树欣,张耀光.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

发与管理,2008 (11):103-108.

[9]许 仪,陈智麟.借鉴东南亚经验实现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

第7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 城市电视台 产业链 新兴媒体 策略

1、城市电视台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问题

纵观我国城市电视台的产业之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成立产业集团,从事和电视媒体有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服务,如传媒中心、传媒集团之类,电视直销,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等;二是与城市主要商业、企业、各种政府服务机构联合,为他们提供宣传服务,为市民提业服务信息,形成各种服务产业链,这是个无限的空间。

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城市电视台在谋求自己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徐州电视台和日照电视台为例,探讨城市电视台在发展产业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上下游产品的链接不明晰。下游立体开发的各产品经营比较分散,下游链条上个各链点之间的联系不大,基本各自为政,没有协调与整合,不能形成一条完善高效的产业链,各链点的盈利不能实现最大化。

(2)准入门槛低。由于城市电视台的产业链在发展初期,急于寻找发展下游产业,因此在选择投放客户时,难免会出现其投放客户的品牌、实力、服务与上游产品不是十分的相符。这样就会由于企业的权威性不高使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城市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缺少与其他城市电视台的合作共赢。虽然大多城市电视台都依托本土优势纷纷发展自己的产业链使其不断发展完善壮大,但毕竟城市电视台受地域限制,覆盖率有限,要想使产业链发展的更为壮大可尝试多与其他跟自己实力、情况相似的城市电视台合作,寻求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互利共赢。

2、打造城市电视台产业链的必然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开始借鉴外国先进的媒介传播理论,走频道专业化、品牌化道路,不断寻找、打造自己的定位和品牌,但也正因为此,节目的精致加上央视和省级电视上星的优势,使得本来无论在节目资源、覆盖率以及受众率都不占优势的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更举步维艰,给城市电视台打造自己完善高效的产业链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目前,城市电视台创收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广告。然而,2011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对于刚刚完成2012年广告招标的众多电视台、广告主、商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电视剧更是城市电视台广告创收的主要来源,随着“限广令”的颁布和实施,城市电视台必须迅速找到除广告收入之外,更适合其发展和生存的创收之路。因此,城市电视台在加强广告经营的同时,还必须围绕电视主业开展多种经营拓展其他经营收入,化解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市场风险,积极打造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3、积极打造产业链、促进城市电视台发展的策略

3.1 立足区域文化,开发衍生产品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文化差异较大,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烈的地方情结。城市电视台与生俱来的地域个性,在与本区域受众之间建立自然而然的心理联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3.1.1 积极参与本市的文化产业,争取有一席之地

城市电视台可以根据实际制定自身的发展策略,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莫过于“城市”二字,城市地域虽小但都是精华,可依据独特的城市文化作为突破口创办电视节目。

城市电视台可结合本土区域文化,立足地方发展特色,创办一些富有文化本土化的电视节目。按照自身区域内,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合理安排电视节目。创办的电视栏目要增强广大受众和文化企业的参与性,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使得大众更加了解并且渗透自己所在区域的本土文化;参与其中的企业为自己的文化品牌价值做了良好的宣传;而电视台则获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收益,不仅弘扬了区域文化,还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谋求了出路。通过这种策略,不断增强电视台自身在本土文化企业中的影响力。

3.1.2 与政府机关、服务行业联合开办相关栏目,形成再服务产业链

城市电视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律,积极寻求与政府机关和服务行业的联合发展。例如日照电视台的《魅力之旅》栏目,就是由日照电视台和日照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栏目的成功开办,不仅使旅游局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而且电视台也有了产业链上的收入,广大受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日照。如此循环往复,这个产业链不断地再生循环,就形成了一条再服务产业链。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电视台——旅游局——电视受众)的联系都丝丝入扣。

3.1.3 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实现节目资源的二度开发利用

通过制作播出这些电视节目在本区域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并根据这些电视节目内容和实际情况将其授权,与相关企业联合出版相关节目图书,光盘等出版物以及和节目形象相关联的产品等实现其经济效益。形成多种创收模式。例如婚恋类栏目则可延伸出婚礼庆典、婚纱影楼、酒楼、礼仪服务、蜜月旅行等,与之建立起长期的服务关系。

3.2联姻其他城市电视台,跨区域深度合作

第8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从世界著名城市发展历程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高度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能级提高的原动力。在当今世界城市竞争格局中,各大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地位”是国际城市重要的发展经验与趋势。像纽约和东京这样的城市都是服务型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各类服务,纽约的现代服务产业水平高,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90%,东京也占70—80%。再如香港,以仅1000余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创造的GDP占到内地的六分之一,靠的主要是现代服务业。所以,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的影响力和城市能级,超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陆大城市。

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看,我国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纵观“十二五”规划纲要,破题的思路十分清晰:发挥较大城市的能量积聚效应和辐射放大作用,形成产品、服务、科技、资金、品牌等要素集聚的产业功能区、人才高地、金融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网络要塞,提高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

从广州的发展优势看,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档次以及服务号召力,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广州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与信息流交汇枢纽,借助对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服务基础和腹地优势,与香港联手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从广州的现实需求看,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广州城市的“华丽变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大幅提升,迫切要求发展服务业

广州“国际商贸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进一步打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二)城市的全面转型,迫切要求服务业有更大突破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对广州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三)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迫切要求文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广州文化服务业将以其巨大的收益性和广阔的前景,逐渐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着力点。

二、广州发展服务业推进城市能级提升

近年来,广州实施“产城融合”,将现代服务业发展当作“加快产业重构、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载体来抓,提高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升城市能级,逐步向国际性大都市过渡。

(一)用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能级提升水平,广州先后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州市海港经济发展规划》、《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服务业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广州按照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部署,逐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保税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园区,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等集聚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科学城、大学城为依托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区。大力推进“退二进三”和 “双转移”,腾出空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4.3%,形成较高的集聚效应。

(三)以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

广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64个服务业省市重点项目、46个省级现代服务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广州纺织博览中心等高端项目建设,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1年先后在北京、上海、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成功举办“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推介活动,共签约服务业项目62个,总投资2933.57亿元。服务业大项目的发展为广州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后劲。

(四)总部经济提升战略

广州不断完善总部企业认定、奖励、用地、人才等配套扶持政策,首批认定总部企业200多家,累计创造税收35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总营业收入7066亿元,占全市主要行业企业营收的1/5。广州对首批总部企业奖励资金达1.8亿元。广州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了服务业和城市能级提升的高度融合,有力地提升了广州城市品质。

(五)改革创新试点先行示范效应

广州出台了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管理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向“智慧经济”转变。如广东塑料交易所创立的“广塑指数”,成为塑料行业的价格风向标、“中国塑料第一指数”。目前,其国内外客户超过6万家,年成交量超过1800万吨,增强了广州城市的影响力。

三、广州提升城市能级发展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占比依然偏低

总体而言,广州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还不高,规模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占GDP的比重不仅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如北京(75.8%),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少差距。

第9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环境保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in the social process to speed up, economic system is increasingly perfect today, ou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also to fast and steady development trend towards a new step. This is a new start, also will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ur country will want to be able to further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is one strategy, we must start from the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o begin. In high-rise city full of today, natural environment can't get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regional ecological unbalance, largely reduced people's living level. And because the auto possession is increased, the spread of road dust, make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This it set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necessity, on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garden developed, under the premise of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can be fundamental solution. This paper will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ecological garden are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urban ecolog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系已经逐渐成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更使得国人愈来愈依赖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愈来愈多,高楼大厦的拆拆建建,都是国人依赖科技的象征。但由此而引生的一系列的环保问题,也奠定了国家发展环保事业的基础。国家想要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地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城市道路沙尘的不断扩散,绿化面积的越来越少等等等等,都是直接影响着国人生活水平的,都是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所要解决的,也是国家发展的重大关键点。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区域性的竞争已经逐渐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了,这就从根本上深化联络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开拓了行业的发展空间。作为主导着我国经济的带头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实力的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其所涉及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同时,建筑行业对于城市进程也有着极大程度的推助作用,要想落实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借助建筑行业的力量。而且,城市的环境就标志着城市的形象,要想招揽更多的经济体的入注,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从城市的形象开始着手。在经济科技双重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其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切竞争的核心,也是把握住机遇的主体,城市只有留住了人才,才能够使城市的经济发展得到最大化的提高。而恰恰,生态园林的建设发展正是能够最有效地借助建筑行业的力量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不二途径。只有发展了生态园林建设项目,才能够从根本上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方针,使环保不流于形式,既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也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且对我国内需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加成,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巨大的贡献。

2、生态园林的建设发展

2.1必须有足够的生态学理论作为生态园林建设支持

理论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工作才能够更为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使工作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是一项大型的建设项目,其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各个环节的工作也都是起到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点,如何做好各方面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则是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能否满足社会要求的重要因素,这些方面与环节一旦出现了疏漏,就会极大程度地降低整个建设项目的效率,甚至使整个建设项目流于形式,无法保证质量。只有做好了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好各个环节衔接的无误。而这一衔接工作是极具系统性的,要想做好这一衔接工作,就必须从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主体,让整个衔接工作循序渐进,使整个建设项目更为平稳、高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