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

第1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医院 健康管理 物联网技术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物联网技术在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也必定会被远程医院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所替代。下面本文就对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1 物联网远程健康管理系统的架构

我院研究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健康管理系统,其应用主要被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层、通讯层以及应用层。具体如图一所示。

其中感知层,主要是对物体状态进行识别,同时对其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其构成部分是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在用户出院之后,就可以通过租用的形式,获得一个小型的便捷式检测终端,其中包括有体温计、血氧仪、血糖仪、心电仪、血压计等传感器模块。这些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对患者得到个人健康指标进行提取,通过蓝牙通信形式传输到智能手机中的“个人健康专家”软件。

通讯层则主要是对数据传输问题进行解决,通讯层是在个人手机上进行建立的,手机所选用的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同时对其“个人健康专家”软件进行开发,其可以对各传感器所传输的健康指标进行接收。另外借助于手机的重力传感器,还可以对患者每天的运动步数进行计算,以此对其能耗进行估算。通过3G通信方式把其所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发送到固定IP地址特定端口上。就算是患者在出差移动过程中,通信层也可以通过3G漫游对其数据远程通信进行完成,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

应用层则就是对其服务过程中的智慧计算问题进行解决,其就是建立在医院的云计算中心。其固定IP地址可以对全国用户所发送过来的健康指标进行接收,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年龄、性别、职业以及病历等,对其实时健康状况进行判定,一旦判定出患者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时候,就会立即发出警报。那么通过个人手机即可对云计算所发出的警报信息进行接收,从而指导患者及时就诊和定期进行康复训练。

2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所流行的RFID技术,在医院患者诊疗过程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主要是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其中物联网技术则可以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来给予患者一个正确的处置,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就诊过程进行正确的记录。首先对于门诊患者来说,那么身份证也就是其和发生为的唯一证明,即可在自动办卡机上进行扫描,同时存入一些备用金,随后就会形成一张“RFID就诊卡”,将挂号完成。患者拿着自己的“RFID就诊卡”就可以到任何一个科室就诊,同时系统也会把患者的信息传输到各个科室,在其诊疗过程中,医生诊断所进行的检查,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及一系列的治疗信息都会传输到相应的部门,患者只要拿着自己的“RFID就诊卡”,就可以直接进行检查,取药以及治疗,不必在经过之前程序中的划价、缴费等过程,节省时间。同时在其就诊结束后,还可以拿着卡到收费处开发票、领费用清单。如果是住院患者,则需要完成以下程序:首先在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登记患者信息,随后在其信息登记之后,打印出RFID腕表,然后患者或其家属把RFID腕表交给护士,护士在对其身份进行确定之后,就可以对其腕表实施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RFID腕表戴在患者手腕上,完毕。

在此过程中,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相关信息的一系列的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有:

2.1 对患者身份的管理

不管是之上所使用的RFID就诊卡,还是RFID腕表,其中全部都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就诊时间、检查时间、治疗时间以及费用等。这些信息均不需要进行手工输入,同时这些信息也都是可以进行加密的,不但有效的保证了患者身份信息来源的唯一性,同时也减少了手工输入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另外还进一步对患者身份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了确保。

2.2 对患者诊疗的管理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管是患者进行检验、手术,还是给药、拍片等工作,都可以借助于RFID腕表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确认,同时其还可以对患者各项检查、治疗时间进行记录,这样也就确保了医护人员和检察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医嘱到位,不能够发生措施,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3 对患者查询的管理

患者可以借助于自己的RFID腕表,在制定的读写器上对其医疗费用发生情况进行查询,同时还可以将其打印出来,其中包括医保政策、护理指导、医疗方案、药品信息等,这样不但实现了医院治疗的透明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2.4 对危机预警的管理

在患者一旦对RFID腕表进行强行拆除或者是超出医院规定范围的时候,系统就会发出预警;同时RFID腕表还可以对患者生命体征,其中包括血压、心跳、脉搏以及呼吸等实施监控,并且设置有“危急值”,一旦其达到危急值,就会自动报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及时性。

3 结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不但能够对患者实施远程健康监控,同时在医院内也能够对患者的各项信息和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其不但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医院医疗治疗,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所以说在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春,于广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健康管理[J].中国数字医学,2011(03).

[2] 王羽,徐渊洪,杨红.物联网技术在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框架[J].中国医院,2010(11).

[3] 包济民,王泉清,李.远程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3(15).

第2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心理教育;课程改革

艺术类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比如,有朝气、有理想;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思维敏捷,富于创造力等等,同时又由于专业特点及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又具有这一小群体学生的特殊性,比如情感波动大,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脆弱,完美主义倾向过重等。所以,在了解和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的基础上,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准确的定位,对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一代艺术人才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试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实践上的初步探讨。

一、教学理念创新化

在教育理念上,形成了建设以人为本,育德为先,育心为重,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心理、艺术、社会”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想。该体系是一个以课程建设为龙头,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级目标(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治疗性目标)和多种工作机制(如教育机制、辅导机制、互助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外援机制、保障机制等)在内的立体型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现实问题需要(针对性)与未来实际工作需要(实用性)采用专题式教学,突出各种自助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了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解决的课程理论体系,有计划、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运用发展性教学模式,开展专题性教学。主要专题内容依次为:新生心理适应、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概念与发展、人际关系心理、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健康与塑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危机干预与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的实施围绕专题展开,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课程的学术性,也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和系统,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我们运用发展性的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和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形式,即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案例引入),以活动课(测验、讨论互动、影音赏析等)或心理训练(团体训练)为课程支点,辅以心理知识的讲述与学生课堂实践(角色扮演)开展教学。

(1)讲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讲述、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系统的心理教育中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原理,形成学生心理教育的初步知识。如心理学理论流派、挫折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都可以采用此法教学,但同时要结合其他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进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心理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讨论互动法:通过引入的话题或现实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情感释放与良好的人际和谐,建立积极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3)团体训练法: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比如音乐治疗,通过放松来引导学生处理自己消极的情绪,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指导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用表演方式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在扮演结束后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以各自对某一个扮演角色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状况等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

(5)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交流、引导总结”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心理测评法:心理测评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教师向学生介绍自我测评的方法,并提供心理健康测验(SCL-90)、适应性测验、自卑或抑郁测验、职业个性与兴趣测验等,学生可以随时检测自己,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开展自我分析,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调整与改进。

(7)影音教学法:在运用好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前提下,要尽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如心理电影、自己拍摄的教学录像、电视台所拍的教育类专题节目节选以及影视剧中相关片段,通过剪辑和使用,定期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甚至造成一定的震撼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有别于其他课程囿于课堂之内的外在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之于学生如露水之于绿叶,拥有健康的心态,大学生才能更为和谐的融入生活,艺术生命才会永葆青春,学校也才能更稳定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会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熊宝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07(32).

第3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思想史

(课程代码0608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管理形成于

A.18世纪前

B.18世纪到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后

2.行会最早于10世纪出现在

A.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这一管理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色诺芬

4.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行业是

A.汽车业

B.航空业

C.棉纺织业

D.矿厂业

5.首先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是

A.詹姆斯·斯图亚特

B.亚当·斯密

C.泰勒

D.大卫·李嘉图

6.被称为管理教育先驱的是

A.查尔斯·巴比奇

B.安德鲁·尤尔

C.威廉·杰文斯

D.布兰代斯

7.最早推行统一“制服”的是

A.亨利·普尔

B.亨利·汤

C.梅特卡夫

D.麦卡勒姆

8.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谋求利益

B.谋求劳动生产率

C.谋求利润

D.谋求生产量

9.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被誉为“管理第一大人”,她是

A.玛利·福特

B.玛丽·福莱特

C.莉莲吉尔布雷斯

D.奥利佛·谢尔登

10.法约尔认为,不论企业大还是小、复杂还是简单,总存在的活动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1.林德尔·厄威克在其早年著作中曾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其中相符原则的含义是

A.上级对直属下级的职责是绝对的

B.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

C.组织横向系统要协调发展,有利于整体目标

D.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符

12.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是

A.哈特内斯

B.乔治·梅奥

C.巴布科克

D.霍普夫

13.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是

A.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B.管理的过程

C.管理的职能

D.管理的组织结构

14.社会系统派的创始人是

A.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B.福莱特

C.切斯特·巴纳德

D.沃伦·施密特

15.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是

A.亨利·福特

B.威廉·纽曼

C.彼得·德鲁克

D.欧内斯特·戴尔

16.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是

A.一种决策

B.种实践

C.一种控制

D.一种手段

17.权变理论的基础是

A.超Y理论

B.Y理论

C.X理论

D.XY理论

18.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

A.某个环节的竞争

B.整个价值链的竞争

C.产品之间的竞争

D.产量之间的竞争

19.1992年出版《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的作者是

A.约翰·科特

B.威廉·大内

C.詹姆斯·钱皮

D.彼得·圣吉

20.企业文化的实践在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

21.通常所说的“老三论”是

A.系统论

B.控制论

C.协同论

D.突变理论

E.信息论

22.工业革命对资本生产组织的创新有

A.战略创新

B.市场制度的创新

C.理论创新

D.思想观念的创新

E.生产技术的创新

23.1898~1901年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组织实施了的三大实验是

A.照明实验

B.压力实验

C.金属切削实验

D.搬运生铁块实验

E.铁锹实验

24.作业管理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应遵循的原则有

A.高的日作业定额

B.标准的作业条件

C.完成作业的工人,按高工资率付给报酬

D.未完成工作的工人,按低工资率付给报酬

E.低的日作业定额

25.福莱特认为应具有的能力有

A.发号施令的能力

B.控制整个局势的能力

C.有预测能力

D.有冒险精神

E.善于培养下属

26.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分别是

A.马克斯·韦伯

B.卡尔·马克思

C.爱米尔·杜尔凯姆

D.孔德

E.维尔纳·松巴特

27.孔茨认为控制的基本过程应包括

A.制定标准

B.职业测验

C.智力测验

D.衡量绩效

E.纠正偏差

28.权变模型中领导情境变量所包括三个指标是

A.与成员的关系

B.任务的结构性

C.职位权力

D.任务的目的性

E.职位的高低

29.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同时又称为竞争三部曲的是

A.《国家竞争优势》

B.《竞争战略》

C.《行业竞争优势》

D.《竞争优势》

E.《品牌选择、战略及双边市场力量》

30.科特提出的领导四要素是

A.精力和动力

B.智力和智能

C.领导魄力

D.正直

E.精神和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2分,共10分。

31.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作是

32.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还必须应用

33.按照福莱特的思想,管理的实质是

34.法约尔是从出发,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利要素

35.梅奥指出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为其行为规范。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6.程序化决策

37.管理方格图

38.信息论

39.差异化战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0.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41.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

42.简述Z型组织的特点。

4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

第4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档案管理;管理模式

一、前言

F如今,国家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企业各方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企业知识管理为出发点,以企业文档管理为落脚点,通过整理分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构建企业文档管理模式的看法,希望能为企业文档管理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二、知识管理与文档管理的区别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目前国内认同度较高的是邱均平教授的狭义/广义知识管理论,狭义知识管理主要围绕知识产生、存储、转化、共享与应用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广义知识管理除对知识本身管理外,还对知识相关资源进行管理。而文档管理,通常指文件档案,包括报表、账单、图片等各种信息载体和模式的归档管理工作,功能覆盖内容采集、加工、存储、检索和分析等。现就知识管理和文档管理存在的区别分析如下。

(一)管理目的不同。企业对文档进行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完整、系统、安全地保留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并分门别类的储存,做到日后有据可查,有源可塑。而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炼、挖掘企业已知的显性知识和未知的隐性知识,通过整合、分享、更新等方式,提升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水平。

(二)管理内容不同。文档管理的内容是文档,确切地说是指有价值的记录,这些记录是真实发生、确定存在的;知识管理的内容是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这些知识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位员工,需要企业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运用。

(三)管理方式不同。文档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文档规范组卷、文档信息著录、文档实体排架与文档的入库与储存,实现从记录到案卷的全周期管理;知识管理的方式主要是靠多种知识挖掘手段获取现有的或潜在的知识、并通过知识汇编、编演等方式实现知识的转化、应用和保护,期间需要企业组织、企业绩效以及信息系统等手段的支撑。

三、知识管理思路对于企业文档管理的意义

(一)重新定义文档管理的本质。档案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内容的原始性,当前信息社会,人们对于档案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其本质属性的内容原始性,更多的是对于利用档案中所记载的信息内容,和信息属性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文档管理的本质是对文档实体的全周期管理,引入知识管理的思路后,文档管理的对象除了实体,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元,通过对信息元的挖掘、整合、加工和处理,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使枯燥的文档变成了生动的知识,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文档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转变思路,紧跟潮流,存储并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二)拓展文档管理的外延。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逐步推广,企业文档的知识管理也逐渐成为文档工作的新方向。企业文档管理人员对知识管理认识的越深刻,对知识的管理手段、挖掘技巧和共享方式掌握得越熟练,对文档管理的范围看得更透彻、更长远,则文档管理的水平会更加优化。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企业文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文档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拓展了文档管理的外延,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知识管理思路如何提升文档管理业务

(一)建立系统的文档管理制度。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文档管理体系有利于文档工作的规范开展。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档案法以及行业标准的规范指导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政策法规、行业强制标准、企业管理制度、业务工作细则等不同层级出发,构建自上而下、逻辑严密的管理制度,将企业日常活动零散的知识进行汇总、整合,固化到企业工作流程中,有利于文档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文档数据库。首先,要对所有文档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扫描及OCR识别技术把纸质文档转化为数字资源。其次,将数字资源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标准化,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按照科学方式提取每份数字资源的关键信息,对文档的知识信息和元数据进行加工,丰富著录信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最后,按照文档管理体系和技术要求,分析文档信息系统需求和技术规范,开发维护文档数据库,供企业员工查询利用。

(三)开发文档知识利用分享平台。除了数据库系统,企业还应该开发内部的文档知识利用分享平台,让所有员工有正式的渠道进行文档的利用,受理用户的服务利用需求,根据用户角色权限和利用文档密级采用合适的申请与审批流程,满足员工借阅文档和了解知识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员工分享各自业务领域所产生的知识、经验总结等提供途径,满足经验和知识复用的目的。

五、结束语

企业文档管理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大背景正要求企业文档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因此,笔者分析了知识管理思路对企业文档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实施措施,提出了从知识管理视角构建企业文档管理模式,相信随着企业知识管理意识的深入,企业的文档管理工作也能逐步推进,争取早日构建出一套完整、系统、科学地企业文档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J].图书情报工作,2000(04).

第5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1.1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其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国家经济的顺畅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具体体现。由于业务范围广泛,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涵盖多个领域,聚集了大批相应领域的工作人才。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和使用,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水平,推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是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通过一系列数量众多、内容宽泛的文档资料,记录了单位每一位工作人员各自成长阶段的基本情况、社会关系、学习、工作的经历、取得的荣誉和受到的惩处,集中反映了每个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

1.2 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作为事业单位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类社会活动正由传统的单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许多个人与工作单位间的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由于追溯时间跨越幅度大,单凭个人记忆难以明确,同时也缺乏法律效率。而人事档案记载了当事人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工作阶段的主要情况,附有大量原始记录,可以作为解决矛盾冲突的重要依据,对于捍卫工作者个人合法权益极有帮助。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事件更迭更加频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是为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可靠信息支持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秩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必要条件。

2 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对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极为匮乏。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动力,主动性不强,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2.2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由于缺乏重视,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人选安排上往往比较随意。档案管理人员主动性差,业务素质不高。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负责,虽然他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主动性,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成体系的专业培训学习,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工作很难到位。

2.3 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有待健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现有的少数制度陈旧落后、呆板僵化,漏洞很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的工作要求。此外,制度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主要表现。

2.4 人档分离、弃档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当人员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时,如果相关制度规范、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就会发生人档分离的情况,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就会发生弃档现象。

2.5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以网络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为特点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6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摘要:本文对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的特点以及个人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自我保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它记录了每个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建立健全公民个人健康档案对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其中在健康权利中,就提到了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这里,笔者将就个人健康档案的界定、特点及管理谈一些浅见,愿与业内人士商榷,共同搞好个人健康档案的理论与实际研究工作。

1个人健康档案的定义

为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个人健康档案,我们先要对个人健康档案的定义进行一下界定。与广义的档案定义一样,个人健康档案的定义应满足四个构成要件:档案的形成者,主要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档案内容,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档案的形式,主要有图、档、卡、册、表。档案的本质即个人在医疗、保健等个人健康管理活动中形成原始的历史记录,它是医疗保健过程顺利进行的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就是个人身心健康(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疾病预防与保护、非健康状态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它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管理,满足个人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2个人健康档案的特点

2.1内容的全面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个人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个人健康档案,不仅能记录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可以完成以个人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而且也是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个人健康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以图、卡、档、表、册等形式出现。

2.2内容变化的动态性一份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在各个健康状态下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客观反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情况及其转归的全过程记录。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并通过各种形式详细地记录健康信息的变化,从而为将来的医疗保健以及健康管理过程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依据。

2.3检索使用的方便性与灵活性传统意义上的查阅档案,必须是要先通过查找索引,找到相关索引一层层进入后才能进行翻阅,这不仅速度慢,劳动繁琐,而且检索的查全性和查准性又无法得到保证。个人健康档案以个人为单位,以特有的数据格式集中存储,有利于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信息,为科学研究、临床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2.4内容的保密性由于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大量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所以它的安全控制和保密性的要求就显得很高。个人健康档案涉及的隐私信息主要有注册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等,有对于个人健康有关的某一问题的跟踪动态观察记录,如就医行为等,还有用户的潜在信息,即基于个人信息从中发掘出来的潜在信息。

3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

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笔者认为个人健康档案可由个人基本信息、基本记录和专项档案等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等;基本记录即个人健康行为记录:如家族史、吸烟、饮酒、就医行为以及个人各种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预防性记录等;专项档案指特殊疾患流程,是指对某一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的动态观察记录。包括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

4个人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首先是完善个人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个人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把个人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其次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受聘管理的期限内,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要根据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做好个人健康档案的交接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再次是不断探索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培养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高校快捷地提供利用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第7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要素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人才竞争理念、模式的演进以及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求不断地提高,传统的人事管理从管理的理念、模式、内容以及管理的方法等方面都开始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演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规范化与职业化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企业的视野。在这一时期,身为“管人之人”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其自身的胜任特征事关企业人才发展全局,事关企业能否在激流中勇进,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为构建合理实用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模型,深入探索模型的构成要素将是识别人力资源经理功效发挥的“防护剂”。

一、相关胜任特质要素研究简述

时勘等人探讨了我国的通信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认为胜任特征要素包括:客户的服务意识、主动性、人际洞察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欲、团队领导、影响力以及自信与发展他人。SpencerL.M,SpeneerS.M夫妇认为企业家的胜任特征包括成就:守信用、主动性、坚持性、信息搜寻的能力、捕捉机遇、关注质量以及关注效率;思维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和系统计划;个人成熟:自信、自学以及具有专长;影响:说服及运用影响策略;指导与控制:果断和监控;体贴他人:诚实、关系的建立、关注员工的福利以及发展员工。陈万思等人认为胜任要素包含坚持、自信、号召力、保密性、以身作则、赢得支持、有效分配、增进士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更新知识、激励他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商业知识等。通过对胜任特征要素体系的探索,期望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选拔、培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指导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经理的规范管理意义深远。

二、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岗位职责分析

要能较准确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特征要素,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岗位分析至关重要,尤其是岗位职责。本文分析的人力资源经理主要职责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募甄选、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薪酬及福利、员工和劳动关系、安全健康以及人力资源的研究。其中前两项的职责包括进行工作分析以便于为组织内的特定工作确定具体的要求;预测、规划组织为实现其目标对所需人力资源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满足这些要求的计划;招募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选择和雇佣以配置组织内部具体岗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责包括进行员工上岗之前的引导和培训;设计、实施管理以及开展组织开发方案;在组织的内部建立有效的工作团体合作氛围;设计能够评价员工个人绩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协助员工制定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设。薪酬与福利包括设计和实施针对所有员工的报偿机制和确保薪酬和福利公平、公正、一致。员工关系管理包括在组织和工会之间起到调解人的作用,有效协调相关的劳资纠纷;设计惩罚和抱怨的相应处理的管理系统。健康与安全职责包括设计和实施能确保员工用工健康和安全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自身存在工作绩效问题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帮助。人力资源研究包括设计一套人力资源信息资料信息管理库;提供一种员工能够有效沟通的渠道。

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要素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相关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要素的研究和人力资源经理岗位职责分析以及作者本人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特征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人力资源经理管理变革技能。包括系统分析思维、战略敏锐性、监控能力、创新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胜任要素。(2)个人发展管理技能。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影响力、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理解能力等胜任要素。(3)个人人格魅力。包括进取心、自信心、公正诚信、责任心等胜任要素。(4)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政策法规知识、其他商业知识等胜任要素。(5)人力资源经理服务技能。主要指服务意识和亲和力这两项胜任要素。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经理职业化的发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5):73~77

[2]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第8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29-01

三年医改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方便群众就医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被列为十一类公共卫生服务项之首[1],可见,建立完整真实的居民健康档案、科学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止到2012年底,笔者所在街道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6171人,合格率99%,建档率为95%。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档案内容的更新深化,档案管理部门也需及时跟进,指导管理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1.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促进居民健康意义重大

建立完整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除了满足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全科医疗实践,实施预防医学措施,建立全科医疗制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评价医疗卫生质量,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和科研教学九大功能之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有更深层次、更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其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还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健康档案本身以外的社会作用。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甚至引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的异化。

1.2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流行疾病、地区性疾病及身体素质发展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进行慢病管理奠定基础,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居民健康信息。随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的发展,体验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基因检测、疾病预测将普遍应用,这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甚至事关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发展方向的研究。

1.3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评价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依据

健康档案可用于评价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时还可能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通过长期管理和照顾病人,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病人现存的健康危险因素和病患,这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1.4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医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全面、动态地记录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过程,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对于全科医生来说,规范、完整、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是最好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病人的能力。

2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效率不高

一是年初缺乏计划,年底没有考核,档案管理状况同管理人员的考评没有直接挂钩,缺乏规范化的措施;二是宣传不到位,档案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认识不够,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按照规定收集档案的现象依然存在,档案的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缺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装备参差不齐,档案利用率低下,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人力和空间浪费现象严重。

2.2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对社区档案管理缺乏严格的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痕迹留存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同时由于受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冷遇。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导致个别同志为了方便自己利用,任意扣压或丢弃使用完毕的文件材料,或者干脆沉睡在架子上或纸盒里,成为死档,失去应有的价值。

2.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更新不够,业务素质不高。从目前看,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为缺少,大部分档案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3 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措施

3.1加强领导、重视宣传、增强全员档案管理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社区领导、管理者都能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3.2 依法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依法管理,加强行政监督。从定期归口收集管理入手,对档案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档案室的行政监督力度,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走上法制轨道。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各种载体信息材料和生物材料等资源,防止被窃取外流;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隐私记录,维护尊重人格,防止破坏社会稳定的非法行为发生,保持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

3.3 健康档案应实现网络连接

纸质的信息资料不但查找麻烦、受区域的限制,而且信息收集也受到了区域的局限,患者在其他医院的诊疗记录无法及时补充到居民健康档案之中,内容不能及时完善,档案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都得不到保障。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率,授权医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得到居民全面可靠的健康相关信息,并能随时录入本次就诊结果,完善该居民健康信息,做到健康档案的连续性动态管理。

3.4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模式[3]

建立分类大纲,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单位档案的管理范畴,建立台帐,分配全宗号。年度统计资料和专项分析材料应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定期收集进馆,为以后的发展比较和工作决策提供本底资料。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是动态资料,其建档方式通常采用群体建档和个体分别建档相结合的方式。其基本方法是在确定了建档对象后,对所有的建档对象通过个人健康检查,家庭调查等途径获取的资料,填入个人健康档案。对日后新加入的居民则采取个别建档的方式,把平时就诊资料记录进档,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使用期限是人的终生,为便于检索,对已故之人要有专门的销号检索,以减少贮存空间占用,为统计带来方便。设置卷内目录,按目前我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般为十项:即一般资料、长期性健康问题、暂时性健康问题、体检记录、接诊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辅助检查和其他资料。由于档案是动态形式,为便于翻阅查找和内容扩充,一要使用打孔活页装订;二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做卷内目录,便于卷内检索;三是将不同型的资料进行打孔、折叠、粘帖后归类,保持案卷整齐;四要对特殊载体材料(如x光胶片、CT胶片、核磁共振胶片等)另行编号,分开存放,并在报告单和目录上注明存放号。

3.5 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于资料的全面性、连续性、可检索性,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计算机的应用,将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记录查询、保密检索、音像动态、远程会诊、互联网传递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档案管理应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方面的管理、指导和协调作用,同时也将为档案部门的业务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十一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 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管理与督导。

第9篇: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范文

摘要: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可以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文章。它是促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有效推动器,在知识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博客与知识管理的概念、类型、特点等,探讨博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博客;知识管理;隐性知识

一、博客(Blog)简述

Blog是Weblog的简称,被译为“博客”或网上日志。Blog具有以下特点:四“零”特征,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知识共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理;Blog社区让网络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博客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图书馆博客根据图书馆专业特征可大致分为新闻博客,书目导读博客,咨询导航博客,用户教育与培训博客,用户服务博客等几种类型。

博客技术并不高深,它的前身是美国Userland软件公司DaveWiner开发出的用于Web内容编辑,管理的脚本工具UserlandFrontier,它是Blog想法的最初体现。Blog采用XML来描述其内容,用XML——RPC作为不同Blog间交流信息的标准形式。其关键技术还有RSS和Trackback等。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源于1980年代,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1991年,IkujiroNonaka提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管理理念开始形成。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是有形的、结构化的知识,显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相对主观的,这类知识往往是以非结构化的、非正式的方式存在,具有专有性。对解决现实问题和突发性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三、博客(Blog)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一)图书馆建立博客(Blog)的意义

第一,博客(Blog)促进图书馆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据专家估计,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比重可达80%左右。隐性知识一旦成为机构的显性知识,就会成为机构的财富。因此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一直十分强调组织内部成员做好隐性知识的显性化。Blog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点,它方便易用,无时空限制,Blogger们开放自由的表达方式,随意自然的内心独白,平等分享的认知心理,让Blog充满智慧和启迪,成为隐性知识的聚合器,也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平台。通过对馆员Blog的分析、总结、提取日志精髓,力求将馆员的隐性知识上升为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将馆员的成果汇集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形成集体优势,成为图书馆财富。

第二,博客(Blog)有利于消除知识孤岛。如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视角深入到图书馆,我们会发现在部门之间、馆员之间和读者之间存在着大量信息和知识孤岛。对一个图书馆来说,各部门(包括馆员)习惯于从个体的利益出发囤积信息和知识,不愿与他人共享,知识孤岛直接导致图书馆整体利益受损,效率低下,透明度差和资源浪费。各部门(馆员)的知识只是图书馆整体和知识链条当中的一环,如果其中一个或部分环节脱落,就会像人体出现血管栓塞一样影响整体的健康。Blog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基于XML,使用RSS标准完成信息的引用,消除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孤岛。Blog中Trackback技术的引入使得Blog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博客(Blog)促进知识共享。博客的精髓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达到一种思想共享的境界。博客不仅仅只是记录个人的生活琐事、思想片断、实事评论,更重要的是,为他人提供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包括存在个人头脑中的一些隐性知识,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共享精神。图书馆利用博客(Blog),引导馆员在Blog范围内畅所欲言,就某一问题进行详尽、深入地探讨,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四,博客(Blog)的交流互动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博客(Blog)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交流互动性。用Blog进行参考咨询服务,可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快速地利用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资源。同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产生的思考,研究心得,获得的资源,也会给更多的读者以启示。例如,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网上参考咨询台,参考咨询馆员在线值班时,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实时解答区,和他们进行对话。这样,读者的意见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回复,不仅做到了及时性,甚至做到了即时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真正做到了沟通无极限。

第五,博客(Blog)促进学习型图书馆建立。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形成勤奋好学氛围的组织,是一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共享,促进所有成员不断学习的互动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调整和改造组织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学习型图书馆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意识到图书馆各部门和各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共享本身就是一个推动馆员们学习的过程。Blog的最大优势就是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和促进知识的扩散,利用Blog技术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交流环境,个体的工作经历、心得体会、知识资源通过Blog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因此,Blog是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的便利工具,它更好地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情感交流。

(二)博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馆员博客知识管理。Blog提供了个人非常容易进行使用和维护个人知识的系统,一个功能强大的Blog系统具备如下功能:个人页面直接登陆管理;方便的上传文件、图片功能;全部日志文件目录式列表;简洁的后台管理方式和统计细分;后台好友管理与联络功能;二级域名自动生成功能;日志备份保存功能;自主域名设置功能;Blog初始信息记录功能;个人公告或者简介功能;完全用户名单和每日人气随时更新功能;Blog用户与文章详细分类功能;人以群分的圈子功能等。

图书馆可以效仿企业界,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Blog社区,每个馆员都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问题或者即时思想,经过不断积累、修改、总结和整理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聚积起那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零散性知识,从而将其变成大家都可以共享的知识。对于公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订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康奈尔大学已经要求图书馆部门人员加强建立更加个性的个人主页以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知识效能。

第二,图书馆博客知识管理。图书馆博客社区是馆员博客通过超链接形成的。Blog具有强大的互链接功能,通过RSS和Trackback技术,博客提供引用通告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不同的Blog之间在相互引用时只要输入引用地址,在日志时程序就会自动告知对方,从而使得不同的Blog对同一主题的讨论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而且通过引用通告中的链接,能够方便访问者更深入地了解该主题。

图书馆博客社区中所有的馆员博客都可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Blog日志,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将馆员自己的成果出来共享,另一方面也在分享他人思想与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或观点的价值与可信度作出判断,然后通过深入的探讨,交流和沟通来有效地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如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以及硅谷城市学院已经开始了Blog在图书馆应用的实践和探索。其中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把他们的Blog项目命名为Uthink,通过Uthink项目来向全校的师生员工提供Blog托管服务。

图书馆博客社区为图书馆知识库积累大量有用的文章,这将会成为图书馆的财富。图书馆在整理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财富,利用具备一定功能的分析整理工具(如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和分词聚类等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在图书馆博客系统和相应知识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对知识财富的提炼和再创造。从而实现显性知识向系统化知识的过渡。而馆员通过系统化知识的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又把部分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如此周而复始,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良性的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李华伟等.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2]孙素云.国外图书馆Weblog的应用及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5,(04).

[3]张莉.Blog:图书馆组织管理的新模式[J].情报杂志,2005,(04).

[4]涂颖哲,钱国富.博客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

[5]刘艳等.基于Blog支持的知识管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04).

[6]王晋.博客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JournalofInformationNo.4,2005:86-88.

[7]刘允.我国图书馆人博客的现状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05,(02).

[8]梁海燕.“博客”化图书馆网站的创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1).

[9]孙志国.Blog,知识共享与个人知识管理[J].农业网络信息,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