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第1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关键词:LED显示屏行业;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价格;平均成本

中图分类号:TN949.199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to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Through Micro-economic Theory

LU Rong-qing

(Nanjing Handson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1100,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topic of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micro-economic theory. It comes up with ideas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as a fully competitive industry in the past, market determined price, product price was the average cost of the industry, etc. Meanwhile, it comes up with the idea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ill enter into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hase. It also analyses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under fully competitiv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market.

Keywords: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fully competi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rice;average cost

引 言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大庆、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和场馆建设,使我国LED显示屏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行业销售额每年以25%~40%的幅度增长。显示屏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相对可以较小,流动资金需求量也不大,业内已形成基本配套的产业链,因此投入相对容易,每年有许多新成员加入。产品同质化、技术雷同化,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核心竞争力,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价格竞争。价格竞争一度影响行业的发展,使部分产品质量下降、技术进步缓慢,一部分企业处境相当困难。业内普遍有寻找避免价格竞争对策的良好愿望。显示屏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竞争不可避免,竞争使一部分优秀企业得到发展。显示屏行业的未来也同样存在竞争,经济学理论也给了我们相同的结论。

1 过去的显示屏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

市场可以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经济学通常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及厂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类。四种市场的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和竞争方式各不相同。农业、行业准入容易的制造业一般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公用事业属于完全垄断;汽车制造业属于寡头垄断;有产品差异和品牌效应的制造业如饮料、香皂等属于垄断竞争。LED显示屏行业前几年是厂商的数量很多,上千个显示屏制造、销售商,产品差别很小,大部分企业采用相同的控制系统和套件材料,产品同质化,技术雷同化;没有厂商能控制价格,只要有几个厂商参与竞争,价格立即回归行业平均成本;厂商进入产业完全自由,固定成本可以较小,每年有企业关闭,也有企业进入,行业进入无技术、资金和政策壁垒,因此显示屏行业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2 市场决定显示屏的价格

根据经济学的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商品的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而下降,如图1供给曲线D所示;商品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如图1需求曲线S所示。在竞争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决定的。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某个企业的生产状态变化而改变。只有当行业的供给曲线或市场的需求曲线变化,市场的价格才会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市场的价格即为行业均衡价格,如图1供给曲线D与需求曲线S的交点所应对的价格P0。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买者和卖者的购买和出售的产量只占市场总额中很小的一部分,市场价格只能有全体买者的需求总量和全体卖者的供给总量共同决定,所以每一个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厂商改变销售量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如果厂商想把自己的销售价格抬至比市场价格高,它的销售量便会急剧下降,所以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如图2所示。所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某个显示屏企业的销售量不影响我们行业的价格,显示屏企业也不可能自行决定销售价格,高于行业均衡价格将无法获得销售额。

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均衡变化而变化。由于行业的管理、技术的进步和要素价格的下降等原因会形成供给的增加,如图3所示供给曲线S0移至S1,在需求曲线D不变的情况下,新的均衡价格为P1,价格下降,但数量增加。反之,如果要素价格上升,供给曲线移至S2,新的价格为P2,价格上升,数量下降。由此可见,过去的十年中,显示技术的进步拓展了显示屏的市场需要,但没有给厂商带来超额利润,许多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及十年前。

3完全竞争下的显示屏价格就是平均成本

完全竞争产品的价格不但是市场决定的,而且价格必定是行业的平均成本,不可能有任何暴利。当市场均衡价格高于行业平均成本,则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就会由新的厂商增加和原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其结果是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下降。当市场均衡价格低于行业平均成本,则厂商均衡进入短期停止营业点,其结果是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一定等于行业平均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单纯扩大经营规模也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假如厂商扩大经营规模,可降低成本价并获得超额利润,其他厂商都这样做时,行业供给就会扩大,在市场需求不变时,产品价格会下降,直到超额利润消失,厂商变动规模的情况就会停止。可见,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即为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再没有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再没有厂商扩大或收缩经营规模。

4 完全竞争市场的四种企业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由于经营的差异,将会有不同的盈亏状态。图4为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盈亏状态图,图示了企业四种盈亏状态,图中MC为边际成本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AVC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MR为边际收益曲线,d1为供给曲线。企业的产品价格是行业的平均成本,但各个厂商产品的成本不同于行业成本。当某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成本,则该厂商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如图4中E1点所示,产品的价格P1高于企业的平均成本AC,企业获得超额利润P2E1AA,企业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当企业的价格P2与企业的平均成本AC相同,则收支相抵,如图4中的E2点所示,企业的超额利润为零,企业能正常运行;当厂商产品的价格高于企业平均可变成本AVC、低于企业平均成本AC时,企业处于亏损,如图4中的E3点,此时产品价格P3大于平均可变成本,除可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厂商仍可生产。当价格等于或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处于完全亏损状态,如图4中的E4点,厂商应停止营业。因此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经营的差异,企业有不同的盈亏状态。厂商在组织生产时应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产量,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由此可见,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在技术和资金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能生存并得到发展。在技术和品质进步的前提下,产品产生差异性,使企业能摆脱完全竞争。业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解释了一部分企业为什么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关闭。

5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显示屏行业

显示屏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在八十年代,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使一部分领先的显示屏企业获得了相当的暴利。在九十年代,一部分企业由于技术和生产上的优势,特别是较早涉及全彩屏的企业取得了超额利润。在2000年以后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企业的竞争较多的反映在价格竞争上。显示屏的价格逐年下降,价格下降除了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因素以外,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在不断下降。九十年代全彩屏每个像素的价格高达近百元,在今天全彩屏每个像素的最低价格只有3元左右。企业的利润从50%以上下降到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到20%。利润的下降使一部分企业难以维持,每年有几十家厂商关闭或转业。所有期望通过组织或几个企业来控制行业价格的努力都未实现。行业的竞争就是价格的竞争,产品的价格就是产品的行业平均成本,低价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6 显示屏市场将进入垄断竞争阶段

随着显示屏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部分骨干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行业的平均成本,获得超额利润,实现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加大技术投入、开发产品的差异性,使企业进入垄断竞争厂商之列,获得垄断利益。2005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占行业企业总数的6%,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3%;2006年11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3.2%;2007年17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6.7%;2008年25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2.5%。数据说明近年我国显示屏厂商仍然不少,上亿元的企业在增加,而上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例并无增加,并且目前没有产值超过十亿的企业,因此业内没有形成寡头垄断。但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和品质较一般企业有一定的优势,它们一般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有较完备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工艺,形成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体系。这些企业的产品与其它企业的产品已形成一定差别,在一些领域其它企业的产品已难以完全替代骨干企业的产品,骨干企业的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垄断性。但是骨干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仅仅是同类产品的差别,产品之间可以替代,也就是竞争大于垄断。行业目前仍然进出容易,每年都有不少的企业退出,又有相当的企业进入。所有这些均符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厂商不少,产品存在差别,进出容易,市场势力大小取决于产品差异程度。因此显示屏市场已进入垄断竞争阶段。

7 垄断竞争下显示屏价格与市场竞争

由于产品的技术、品质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差别形成了不可完全替代,不可完全替代形成了垄断。但是显示屏行业的差别仅仅是同类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或者是部分产品上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竞争依然存在,并且竞争大于垄断。显示屏行业处于有部分垄断的竞争市场。按照经济学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与完全垄断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图1)相同,行业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决定的,但是厂商的供需曲线不同于完成竞争市场的厂商曲线,如图5所示,厂商供给曲线DSR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表明部分垄断厂商的供给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随着这些垄断厂商供给的增加而下降。在完全竞争情况下,任何个别企业的供给变化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垄断厂商通过均衡生产能谋求利润最大化,如图5所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C=MR,此时,产量为QSR,价格为PSR。价格PSR高于平均成本AC,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PSRFSRAA′。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进出行业较自由,若行业有较大的超额利润,新厂商就会进入行业,提供相替代的产品与原厂商竞争,使原厂商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直至超额利润减小。同时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有一定替代性,垄断竞争厂商控制价格的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厂商斟酌定价的幅度较小,因而价格竞争产生的利益不大,这使垄断竞争厂商更着重于产品质量、服务等非价格竞争。通过产品变异形成新的需求,产生新的市场和垄断;通过品质竞争,即产品差异性竞争,包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和结构、增加功能、完善服务等,以减轻替代品的威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向来争取局部市场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非价格竞争给垄断竞争的厂商带来了更大的超额利润。因此在现阶段,一部分进入垄断竞争的厂商的竞争也逐步向非价格竞争发展,使显示屏的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8 结 论

总之,通过市场经济的洗涤,显示屏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国内一流产品的质量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品牌产品,国内主流产品的大部分技术指标与国际品牌产品已接近。销售上开始注重国外市场的开发,近年来产品出口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业内也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分工和配套产业链。显示屏产品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2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目前的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两种:建制镇和非建制镇。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从这方面看,《通知》中提到的到2020年要培育的1000个特色小镇,其实是建制镇。后者以企业为主导,浙江地区数量较多较集中,目前比较成功的乌镇、西塘、云栖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知》还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是培育特色小镇的责任主体,制定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整合落实资金,完善体制机制,统筹项目安排并组织推进。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实施工作。而且还明确规定,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这说明,培育特色小镇应该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行为。

政府主导优势凸显

政府主导型的特色小镇建设,整体上也是按市场经济原则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但是政府强有力的计划和政策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迅速实现某种短期和长期增长目标。

一方面,政府拥有巨大的可供自己直接配置的资源。在财政收入上,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征税的能力越来越高,掌控的财力也越来越多,这是政府可以直接支配的最直接最大宗的资金来源。金融方面,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发放信贷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等资产,包装出一个资产负债指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并用政府信用给予隐形担保,获取贷款,投向政府想做的项目。财政借款方面,债务意味着政府的借债支出,构成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当期支出,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庞大债务,亦构成了政府可以支配的资源。此外,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政府还掌控了制定各种政策的权利,可以为特色小镇建设创造经济发展环境,行政审批制就是其具体表现。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各项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许多微观主体也存在生杀予夺的直接效果。在我国人口资源东西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老少边穷地区想要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自发成长起来,形成优越、成熟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政府强力的作用下,才能有效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厘清界限,整合发展

政府主导建设也会存在诸多劣势。首先,容易产生政府目标偏差。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服务,进行宏观调控,不主张政府成为市场主体。其实在中央政府搞的特区、自贸区中,各地政府搞的开发区、特色小镇中,县里搞的招商引资中,各级党委书记实际上就相当于董事长,各级政府首脑相当于总经理,这种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弊端,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也极易产生政府目标偏差。因此,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防止大包大揽,要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尊重一切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容易产生。在政府主导模式下,政府集经济资源和权利资源于一身,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特权阶层,滋生寻租腐败,为权贵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土壤。

第3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一)市场经济离不开行政管理

首先,国家具有经济管理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无论任何时期、任何社会、任何经济模式,必然具有经济职能。只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国家经济管理目的和管理方式不同罢了。二战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的高度社会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经常的干预,国家经济职能随之加强,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绝对化。其次,市场经济需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经济虽然在提高经济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优化配置资源、奠定微观经济基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不能自动地满足人民所有的需要。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滞后性、盲目性、短期性和微观性。这些缺陷需要政府通过紧急措施来弥补。国家经济调控所具有的超前性、计划性、长远性和宏观性正好弥补了市场的不足。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是:经济发展尽可能地依靠市场解决,国家干预尽可能在必要时进行。只有实现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合理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行政本身具有法律性

国家作为经济管理者,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来行使其权力的,而行政权是法定权力,是国家意志的法律体现,并以法律来保障执行。根据孟德斯鸿的三权分立思想:“行政者,立于法律之下,除民事、刑事及监察外,为国家一切目的,而为之作用也。”统治阶级建立国家政权后,必然要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以维护其统治秩序,于是将其意志制定为法律,然后以法律授权行政机关来执行法律,同时用法律来限制行政权的行使。现代行政管理首先是一种法律管理。所谓法制,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它要求一切行政都要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程序、方式等进行。“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原则和核心,也是对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法律为边界的法理型经济,它包含了众多的法律内涵。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权利经济,市场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而人民的权利必须由法律来赋予,同时以法律来保证其权利的实现。国家机关,非根据法律,不得限制人民的权利或课以义务。行政应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保障人民的权利及财产。第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各种合同关系,而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关系,需要有法律来确认其效力,并依法律来保证其实现。国家机关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并非领导和服从关系,而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现代横向式的行政管理,也必然使得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合同得以大力推广。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一个公平、合理、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中,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自由地进行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都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这样,既可以保障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又可以加强竞争领域内的执法活动。第四,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无国界经济”。随着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日益加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经济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局面,纯粹的民族经济已不复存在。跨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的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国际法律规范相一致。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法律为纽带的经济交往。可以说,法律就是商品经济的客观反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形成法律。”行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行政法作为“活动的宪法”,调整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领域。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进行,行政事务不断增多,经济行政迅速加强,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四)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密切相关

认为:法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决定着法,另一方面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作为特定的行政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同样如此。首先,市场经济决定了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内容。产生在法制思想基础之上的行政法,同样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者迫切需要摆脱专制统治者和官吏的束缚,限制行政权的滥用,自由发展商品经济,行政法因而产生。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然会使统治阶级的意志、人民相互间的关系、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等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导致反映这些内容的法也发生相应变化。其次,行政法是对市场运行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有利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的运行需要国家予以调节,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则要求这种调节是间接的、适度的,是宏观的、必要的,因此,行政法是最佳途径。但是,如果行政法消极地或被动地调整社会关系,就会阻碍市场的发展。

二、加强行政法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行政体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其主要表现有:第一,行政部门林立、机关臃肿、层次众多、程度繁杂、严重。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与商品的高效率发展格格不人。第二,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具有最高权威,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排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企业、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经济日益失去活力。第三,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借助手中的权力以履行政府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封锁,形成行政垄断,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不良现象,关键在于行政系统缺乏行政法的有效约束,致使行政权力自我膨胀。因此,加强行政法制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经济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系统。“如果行政系统维持原状或跟不上步伐,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调控不力。”②这对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供了动力。首先,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必然促使法也跟着发生变化而调整新型的社会关系。传统的行政法已经不符合现存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次,市场经济扩展了行政法的功能,以往行政法囿于政治领域,经济行政以实现国家政治职能为目的,经济成为行政的附属物。经济体制改革使行政法突破了这个范围,使行政法在经济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原先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经济法已经渐渐地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再次,市场经济推动人们的行政法律观念日益加深。传统观念比较重视刑法和民法的作用,而忽视行政法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作用的加强,国家和公民开始认识到行政法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行政法律观念和经济法律观念。

(二)行政法是实现市场经济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依靠价值规律和市场进行自发调节,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任意地、过细地干预它。因此,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纵向管理走向横向管理。实现这一转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法律手段,而行政法则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以后,企业、个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微观经济活动受民法、经济法调整,不受行政直接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则必须受行政法调整。可以说,行政法是将政府、市场、企业、个人联系起来的结合点。即以行政法为中介,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定为行政法律规范,然后以行政法律规范去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既可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又能保证不损害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行政法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手段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但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国家经济管理主要依据行政法律手段来进行。首先,行政主体用行政手段组织、管理经济的过程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它必须按照法律的授权,并受法律约束。其次,由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间接的、宏观的、高层次的,因此政府必须采用行政法律手段,而不能依据民法、经济法去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再次,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时,一方面,政府本身必须依行政法进行各种活动。另一方面,政府的经济决策往往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中许多便表现为行政法律规范。总之,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所以行政法注定要起主要作用。

三、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行政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国家行政来说,依法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目的;依法限制行政权的任意行使,以保护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依法对国家行政进行监督,对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进行救济以保障企业、个人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其二,对市场经济来说,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内部行政关系,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内部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对社会的管理职责而对自身进行组织、管理和调节的活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与外部行政相辅相成。传统的国家行政由于缺乏行政法的有效规范,致使内部行政比较混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内部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的组成、管理及其法律地位,精简机构和人员,克服行政部门层次不清、职权交叉不明、严重的弊端,提高了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行政系统。

(二)赋予行政机关充分的、适度的经济管理职权

明确行政机关应负的经济管理职责。从而使各经济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以实现国家经济管理目标,保证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行政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树立市场经济法律观念,真正做到行政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限制行政权力,使市场经济摆脱行政束缚

行政法赋予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同时,必须制约政府权力的自由行使。行政法明确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具有哪些权力,应当承担哪些义务,控制政府权力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杜绝行政乱加干预经济的现象发生,避免行政权力泛滥成灾。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在这里,任何社会主体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制现代化所包含的自由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国家服从法制原则,要求国家行政同样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受法律制约。

(四)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

时的步骤、形式和时限,确定了行政权力行使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从而保证政府合理地行使职权马克思说过,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从而也是法律的内在生命”。行政程序法在市场行政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行政管理民主化,树立了行政威信,消除了企业、个人对行政机关的疑虑;另一方面避免了市场行政决策的混乱现象,减少了行政违法行为,有利于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五)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利益,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受行政侵害,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行政法规定了严格的行政执法活动监督、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制度。只有规定行政执法活动监督,才能制约行政权的滥用,及时发现和检举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只有规定明确的行政责任,才能使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只有规定行政赔偿制度,才能使行政相对人因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而造成的财产上的实际损害获得最终救济。

(六)国家通过行政法授权有关行政主体对行政争议进行调解、裁决、仲裁和复议,并明确规定了行政司法权行使的原则、范围和程序

行政主体在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同市场主体发生某些争议。同时,某些民事纠纷、经济纠纷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用行政司法手段实行国家经济管理任务,是发挥市场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司法有助于更加迅速地解决各种争端,以便于市场主体尽快地恢复自己的权益,投人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其次,行政司法有助于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从而成为政府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基本形式。再次,行政司法有助于打击行政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免遭非法侵害。

为了保证行政司法的办案质量,行政法赋予市场主体以行政诉讼权,真正做到民可以告官。通过人民法院这样“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对政府依法行政实施司法监督,对行政侵权行为予以司法追究,从而切实保障企业、个人和其它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七)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自由、安全、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发展

第一,在市场主体管理方面,严厉打击和取缔各种违法经营,任何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许可不准私自经营。第二,在市场客体管理方面明确规定市场客体的范围,整顿流通秩序。第三,在市场行为管理方面,禁止不正当竟争和垄断,保证产品质量,对违法者坚决予以行政处罚。第四,在市场监督方面,加强行政对市场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五,在市场纠纷的处理方面,迅速地、合法地解决各种经济争议、行政争议,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八)培育和发展市场

首先,通过行政法正确地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之间的利益和权责,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垄断,加快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其次,确定市场客体的流通范围,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源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再次,通过加强工商、税务、公安、海关、文化教育等行政部门的公共行政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4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内容摘要: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管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的影响巨大。本文在对电信网络的构成以及电信产业巨额沉没成本来源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电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全新理论框架。即将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物理网络由国家政府经营,业务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以此降低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使电信产业真正成为可竞争的产业。

关键词:可竞争市场理论 电信产业 沉没成本 产业组织理论 电信网络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电信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被人们一直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单个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生产经营比更多数量的企业能够更有效率的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都是寡头垄断的。在我国也是如此,而且政府更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规制。一方面,国家政府赋予特定的企业垄断供给权,并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电信产业,从而保持其垄断性的结构。但另一方面,在电信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有效供给量都不是由充分的市场竞争而形成的。政府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的做法虽然保护了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的生存,却导致其能够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谋取垄断利润,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比如,电信运营商制定高额的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尽管政府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价格规制,但是“漫游费”等费用仍然没有取消,并就单次通话费用来看,我国的电信服务费用也要高于世界多数国家,费用透明程度仍有待提高。其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随着网络的建设,通话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存在人为互联互通障碍,影响网间通话质量;同时电信服务质量也需进一步改善。再次,网络设施重复建设。原中国联通董事长杨贤足曾经在某次全国政协会议中的小组讨论会上说“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目前我国的电信运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重复建设导致国有资产的浪费。最后,产业内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不充分。根据2009三家运营商的中期财报显示,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具有60.83%、10.45%和28.72%的市场份额。产业结构的失衡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我国电信产业内部亟需解决的问题,产业组织理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思路。可竞争性理论认为,在可竞争的情况下,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引发的竞争压力,将对在位垄断企业构成威胁,从而影响垄断企业的行为。如果潜在进入威胁大到一定程度,将迫使在位企业选择获得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从而打破垄断,促进垄断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政府管制政策的重点不必强调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而是允许这样的潜在进入者的存在。本文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一个调整电信产业组织结构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电信产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为政府对电信产业的管制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水,2001)(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以及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ng)等人提出来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两个基本概念的分析为基础,推导出可持续、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及其内生。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在退出该市场时无法收回的部分。比如,专用性的设备,用于研究开发、广告或无形资产投入等。沉没成本的大小直接决定企业从市场中退出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企业决定是否进入一个市场的决策。如果一个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沉没成本,企业想要从该市场退出就会非常困难,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入该市场时也会非常谨慎。

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沉没成本为零,因此如果在这个市场中存在超额利润,那么潜在进入者就可以迅速的进入这一产业,获取高额利润,然后在在位企业还来不及作出反应前快速撤出,同时不会消耗任何多余的成本费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了就跑”策略(Hit-and-run entry)。在位企业所需的反应时间越长,潜在进入者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越多。即使在位者反映非常迅速,潜在进入者只有短暂的获利机会,也会吸引一定的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因为这种策略的实施只会获利,而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成本付出,而且这种策略还可以反复进行,以实现反复多次获利。因此对于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来说,要想去除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制定超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同时保持高生产效率。无论出于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之下,即使是在寡占市场和垄断市场,甚至独家垄断都是如此。

可竞争市场理论有着比较严格的前提假设:首先,它要求市场进入是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新进入的企业可以很快替代原有企业;第二,它要求进入是绝对的,即在在位企业还没有作出反应前,新企业的进入已经完成;第三,退出市场也是完全自由的,没有沉没成本的存在。很显然鲍莫尔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形式,与现实中的市场形式相去甚远,也正因为如此,可竞争市场理论一提出就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对这一理论最主要的批评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该理论对新企业进入产业后所采取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一些假定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它假定在产业内现有企业作出降低价格的反应前,新企业能够独立建立自己的业务,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与现有企业相竞争,能够顺利夺取它所需要的业务量,这些假设与现实状况差距太大。二是认为沉淀成本为零的假设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王俊豪,2001)。尽管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形式,在现实中很难达到,但是其对政府管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政府的管治政策与其说强调合理的市场结构的建立,倒不如关注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因为根据上述分析,只有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在位企业就不会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就会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福利增加的长期均衡。而要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为此,鲍默尔等人在主张,要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要排除一切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可竞争市场理论对美国航空业放松规制和英国、瑞典等国的铁路改革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电信产业可竞争性的建立

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我们提出一个对电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理论框架。

(一)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电信产业是有着巨大沉没成本的产业。下面我们从电信网络的构成角度来分析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

电信网络由物理网络(传输网络)和业务网络两个部分组成。所谓物理网络就是普通意义上所指的电信网,它泛指所有利用有线和(或)电磁、光电系统,进行文字、声音、数据、图像或其他任何媒体信息传递的网络(陈芳烈等,2007)。业务网络可以理解为电信业务,即为了满足特定的电信需要,由主管部门或经过认可的私营机构向其用户提供的服务(孙玉,2007)。陈代云(2003)用分层模型对电信网络进行了解释。电信网络存在四层。第一层是网络基础设施,由线路和输送设施组成(包括电缆、无线设施、卫星设备等),主要提供容量和带宽;第二层为网络服务,由网络交换和控制设施组成,主要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提供包括语音电话、数据和图像传输等在内的电信业务;第三层主要是提供增值业务的接入服务;第四层主要提供内容信息服务。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基础电信业务,第三、四层为增值电信业务。其中第一层次指的就是物理网络,而其他层次指的是业务网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就仿佛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高速公路,而业务网络就仿佛是在一条条高速公路上提供各种运输服务。电信产业的巨大的沉没成本指的主要就是建设物理网络所需要的成本。一方面,传输网络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原信息产业部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2005年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累计2246.4亿元、2173.4亿元和2071.3亿元。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传输网络的建设上。同时,通信网络设施的使用的专用性非常强。通信网络设施用途的指向性很强,一旦投入就很难再移作他用,从事其它生产活动。这些都导致了电信产业具有巨大的沉没成本。

(二)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电信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电信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沉没成本的产业,新企业很难进入该产业,同时原有企业面临的潜在竞争几乎没有。那么,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政府对电信产业的管制是否可以转变思想,将管制的重点放在减少,甚至去除电信产业巨额的沉没成本上呢?目前我国电信产业的所有运营商提供电信服务都是先建设自己的电信网络(物理网络,即铺设光缆、建立机站),然后再利用这些网络设施提供电信服务。就仿佛一个运输公司要提供两地之间的运输服务,则先要铺设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然后在这条自己铺设好的高速公路上提供运输服务。如果按照这种方式,两地之间有多少的运输公司在提供服务,就要有多少条高速公路,重复建设自然就会产生。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方式的公路运输服务。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都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当然只建设一条就够用了。而各种类型的运输服务公司就在国家出资建设的高速公路上提供运输服务。因此,在路网建设中,我们没有看到两地之间有多条高速公路这样的重复建设情况,相反的是,各个地区,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互联互通非常好。在运输服务产业,也不存在建设高速公路这样的沉没成本,因此,产业内部有许多运营服务公司竞相竞争,也不存在有寡头垄断的局面和获得巨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提供电信服务的情况与提供运输服务的情况比较相似,因此,是不是可以由国家政府出资,像铺设路网一样在各个城市、各个地域之间建设基础电信网络。然后引入多个运营商利用同一个基础电信网络提供各种电信服务,彼此之间展开竞争。也就是将上文提到的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物理网络由国家经营,业务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这样,一方面,所有物理网络都由国家政府统一建设,“两个铁塔并立”的重复建设情况将会降到最低,并且各个网络之间互联互通都由政府统一安排,互联互通的障碍也会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由物理网络建设而产生的电信产业巨额沉没成本由国家承担,电信产业将真正的从寡头垄断产业变为垄断竞争产业。因为,如果这样,从事电信服务将不再需要巨额投入,就可以引入更多竞争者进入电信产业参与竞争。即使不引入更多的竞争者,现有的电信运营商也会感到巨大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压力,从而放弃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这样讲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市场竞争局面,提升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俊豪.对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评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

3.陈芳烈,章燕翼.现代电信百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孙玉.电信网络总体概念讨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陈代云.电信网络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第5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关键词:股票市场;经济增长

一、理论综述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即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年来,大量的经济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实证分析,这些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比如流动性,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等。这样股票市场通过影响这些方方面面进行起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分散风险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使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不利于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例如杜启明(2006 年)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股票融资每增加1%,产出只增加0.109%,从而论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

经验上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规模及其流动性表现出来。根据levine和zervos(1988)提出的理论,用市场的资本化率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大小,表示为capitalization

市场资本化率= ,资本化率越大,则市场的资本化程度越高,说明该市场动员资本和储蓄的能力就越强。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则主要是通过交易率和换手率这两个指标来反映的。 

       

由于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当市场与其未来经济形势走强时, 就会导致当期股票价格的上涨, 股票交易活跃, 因此交易率升高。这就会造成即使没有交易数量的上升或加以成本的下降, 交易率也会上升。股价上涨同时也会导致资本比率增大。为了度量股价影响作用, 就必须同时考察资本化率和交易率指标。

除此之外,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背景,本文在分析中引入股票市场依存率,它是用股票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率来测定经济的增长对股票市场的依赖程度,用dependant来表示。

2.回归分析

拟合多元回归模型:

 

拟合结果如下表。由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所有的解释变量都是统计不显著的。

调整r2=0.3780,f统计量=2.5196,f统计量的p值=0.1497

由于所有的解释变量都不显著,根据经济计量学的建模原则,对上面的模型进行修改。故拟合如下模型:

得到的回归结果分别如下表2,3,4所示:

3.实证分析

由上面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到:

(1)股票市场的总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因为其适应模型的调整拟合优度仅为37.8%,并且所有系数拟合得到的参数值的t检验都是不显著的,联合检验也不显著,这就说明中国的股票市场从总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非常弱。

(2)市场资本化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则表明股票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3)作为体现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换手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另一指标交易率却与gdp的增长率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4)综上所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而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对经济的增长有着负面的影响,这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截然相反。

三、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的原因探讨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一特殊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处于转型中,其功能定位,市场结构还不完善,市场效率较低,因而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得股票市场没有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根据2004年的数据,国家股占总体股份的46.8%,法人股和其他股占到37.2%,流通股(包括a股和b股以及h股)总共占到不到4o%。由于国家作为股权持有人,由谁来行使这个权力十分不明确。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以及实际权力人的缺位使得国有股权很难实现其分散和降低风险,提高流动性的功能。综上所述,占股票市场近一半份额的国有股不具有优化公司治理的功能,股票市场的优化治理结构功能大打折扣,从而对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完善股票市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要完成我国股票改革的大业,首先必须明确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加快我国股票的改革进程。其次要深化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一变革终结了股市的漫漫熊途。然而,一轮牛市疯狂之后的现在的股市又陷入一种僵化局面,制度设计的缺陷性再次暴露无遗。再次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以及监管制度。任何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有自己成形完备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股票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得股票市场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最后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优化股票市场结构,从而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vine,ross.stock markets,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37— 558.

[2]韩延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世界经济》.2001.06.

第6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关键词]自动柜员机;五力分析模型;策略;转移;外包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06-03

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一般称为自动柜员机。很多人把ATM等同于自动取款机,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虽然最早的ATM只能取款,甚至不与银行主机相连,但随着市场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现在的ATM机已经超出了自动取款机的范畴,从单一的取款功能发展为存取现金、查询、转账、缴费、打印对账单、理财等多种功能。而且,也恰恰是ATM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才能够名副其实,匹配“自动柜员机”(银行柜员的替代)这个名称。

很多人在研究中国ATM市场的时候,经常把发达国家ATM的发展轨迹套用到我国,或者用发达国家的一些数量指标作为衡量我国ATM未来发展水平的标准,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发达国家ATM发展早于中国,当时的需求、市场和技术环境与现在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会出现不一样的ATM行业结构,而行业结构又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最终导致不一样的发展轨迹。

1 中国银行ATM及相关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ATM机、POS机等自助设备投放,推动柜面业务向自助设备转移,缓解了柜台排队现象,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金融服务。同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发展迅速(见下图及表1、表2)。

2 中国ATM市场的竞争因素分析

1979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年轻的经济学家、副教授迈克尔•波特的文章“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阐释了构成行业基本结构的五大竞争力量:进入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替代品威胁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对抗。他指出,这五种力量扩大了竞争范围,界定了行业结构,也决定了一个行业竞争互动的本质。这就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

中国的ATM市场上,买方是持卡人,持卡人因使用ATM所支付的费用是整个市场的利润源泉;供应商是中国银联,因为目前银行卡在ATM上的跨行使用必须通过其提供的信息交换网络,中国银联是ATM使用渠道的供应方;投资主体单一,所有ATM都是由商业银行投资,因此银行是ATM唯一的出机机构;非银行出机机构和第三方ATM服务商是国内银行在ATM市场上的潜在进入威胁;现在除现金业务外,ATM其他业务可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实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可看做是ATM的替代品,买方对现金的依赖程度取决于用卡环境,用卡环境好,现金业务就会减少,反之,现金业务就增加。

2.1 持卡人

持卡人是ATM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整个ATM市场的利润源泉,也是ATM市场发展壮大的基础。由于不同持卡人对ATM业务收费存在不同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对ATM业务的收费逻辑上要顺应消费者的观念改变,同时应提供相应的超值服务。

商业银行以吸储为目的,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免费服务,这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明。因此,免费服务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ATM业务增加了持卡人的便利性,商业银行为支持这种便利性会增加成本,向这种便利收费似乎也理所当然。但是,不同的持卡人对便利性的在乎程度不同,从而不同人群对ATM的利用程度不同。为方便分析,我们可以把消费者分为便利性高敏感人群和便利性低敏感人群,便利性高敏感人群必然是最先采用ATM来替代柜员业务的一类,他们在ATM业务中获得更多的便利,而且这种行为会不断得到强化。便利性高敏感人群的行为会对便利性低敏感人群起一种示范作用,如果体验良好的话,便利性低敏感人群也会加入ATM使用者的行列,但对一些首次或前几次有不良体验的消费者来说,很有可能以后也不会用。因此ATM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的首次体验。

经济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会使消费者对便利性的要求发生改变,而且消费者对便利性的要求是刚性的、不可逆的,因此从前述的分类来看,部分便利性低敏感人群会向便利性高敏感人群转移,但不会存在便利性高敏感人群中的消费者向下转移的情况。技术的发展使ATM越来越多功能化、人性化、简单化,从而ATM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交易量越来越大。

ATM替代银行柜员使银行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把人工成本转化为固定成本(ATM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大量固定成本投入的成本结构也支持大量交易分摊成本。

2.2 中国银联

1993年,在人民银行的倡导下,国内开始以城市为单位实施“金卡工程”,在一些主要城市由各银行投资成立银行卡网络中心作为银行卡跨行交易的信息转接中心。2002年4月,经86家银行共同集资16.5亿元,成立了中国银联总公司,统一了全国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其信息交换中心承担了所有ATM跨行交易的信息转接和交易清算。中国银联是我国国内唯一的网络提供者,是事实上的垄断者。转接费的制定就可看做垄断的产物。

2.3 商业银行间的竞争

在现行的ATM体制下,具有发卡方和ATM出机方双重身份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理论上应该非常激烈,因为市场上对ATM受理端服务的竞争会直接反映到商业银行之间发卡端对客户的竞争上,从而商业银行会把提高ATM服务视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市场份额的一项战略来考虑。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多寡不直接反映其赢利状况和赢利能力,因为不同的客户群带给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需要商业银行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在对高端客户的争夺上,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要激烈得多,相反,对于低端客户更多的商业银行采取不涉足或尽可能少涉足。

把商业银行客户区分为高端客户与低端客户,就可以具体探讨商业银行在面对这两类客户上的态度,从而分析它们的行为。高端客户虽然在总量上较少,但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资金,对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需求较大,能为银行带来额外的价值增值。高端客户通常是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中的大客户,由于其年龄结构通常居中且拥有相对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会选择低成本的交易渠道。低端客户总量上较多,但每一低端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少,交易处理成本较高,并且在交易习惯上往往选择高成本的交易渠道。因此,高端客户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收益、更低成本,低端客户则需花费银行更多成本而为银行带来较少收益。银行对高端客户竞争的激烈程度远甚于对低端客户的竞争。在现阶段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虽然ATM较柜台交易方便,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相比ATM还要方便、成本更低,从而成为许多高端客户的首选交易渠道。因此ATM市场上的竞争远没有我们想象的激烈。

低端客户在数量上较高端客户多许多,总得有商业银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虽然低端客户中每一客户资金量较少,附加值较低,但如果能够积少成多、降低账户处理成本的话,也能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利润。因此在低端客户市场上,在不能够更多地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更低成本的交易渠道的条件下,发展ATM成为商业银行降低成本、争夺低端客户市场的策略选择。

2.4 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

ATM市场上的潜在竞争者包括非银行ATM出机机构和第三方ATM服务供应商。

非银行ATM出机机构进入到ATM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得收益,由于没有自己的持卡人,所有的交易都被视为跨行,其作为出机机构能获得的收入是交换费减去会员费。银行同时作为发卡方和出机机构,不仅能获得出机的收入,同时还可获得发卡收益。因此,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非银行ATM出机机构并不占优势。

第三方服务供应商进入ATM市场成为出机机构,会加剧ATM市场的竞争,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把具有较高购买价格和较高维护成本的ATM出机和维护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集中力量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理论上更必要。而最近国内一些银行确实在着手把ATM部分业务外包。

2.5 替代品竞争

ATM业务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ATM业务中的现金业务;另一类是ATM业务中的非现金业务。我们分别来探讨这两类业务的替代品竞争。

2.5.1 现金业务的替代品

持卡人对现金业务的需求主要基于这样两个因素:习惯使然;用卡环境。千百年来我们形成了使用现金的习惯,但使用现金存在成本、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新的支付方式出现后,对现金的需求开始减少,因此POS、网上支付等都可看做是ATM现金业务的替代品。POS较ATM布控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网上支付使银行承担的成本更低,因为互联网连接成本是持卡人自己支付的,上网所用的计算机也是持卡人所有的。从成本角度来考虑,商业银行希望更大程度地发展非现金业务。

2.5.2 非现金业务的替代品

ATM非现金业务的替代品很多,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都能替代ATM完成非现金业务,而且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的成本远低于ATM。从银行角度来说,这些替代品能够大大发展,完全替代ATM当然是好事,但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要全面地接受并使用这些工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接受ATM一样,需要有人先体验、使用并成为常态,示范给更多人,然后更多人体验、使用。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ATM与其替代品共同发展,而不是像西方国家ATM飞速发展时基本没有这些替代品,因此,西方国家发展过后是ATM数量和人均拥有量的急剧扩大,我国未来可能到不了那样的规模。

3 商业银行发展ATM业务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下,商业银行在开展ATM业务上,应注意:

3.1 不同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ATM发展策略

不同的商业银行在规模、实力上存在较大差异,会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同一业务上存在不同的发展策略。在我国,大体可把银行按规模分为两类: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现有的ATM绝大部分控制在大银行手中,较大的ATM拥有量能便利且低成本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成为很多小客户选择成为大银行客户的原因,结果大银行的小客户越来越多。其中农行还承担着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任务,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其小客户量更大。众多的小客户会占用银行大量资源,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寻求降低小客户处理成本的途径是大银行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业务处理成本上ATM比人工柜员低,而且ATM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时服务质量较人工更为一致。因此大力发展ATM业务是大银行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策略。

中小银行在ATM的布放上无力与大银行竞争,这样对小客户的吸引力不够,而小客户数量较少、大客户对ATM依赖较小又进一步成为中小银行布放ATM动力不足的原因。在现行ATM收费体制下,中小银行的ATM发展重点是大城市商业区、高档生活区、旅游地等。

3.2 ATM机具的布放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转移

发达地区、大城市ATM机具在这几年已得到优先发展,布局基本合理,POS机也基本普及,同时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在这些地区也得到发展,并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些地区不再是ATM机具进一步布放的重点。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低,小客户比例较高,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发展缓慢,POS机装机量有限,客户对现金的依赖程度较高,ATM机具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ATM机具布放的主力是大银行,大银行在各地业务开展较为均衡,而且在这些地区也有营业网点,客户较多;很多中小银行重在发展高端客户,业务开展多在大中城市,小城镇没有网点,也不发展业务,从而它们不会参与ATM机具的布放,但一些地区性银行会加入到ATM机具的布放行列中。因为地区性银行立足于本地区开展业务,高端客户数量有限,为谋发展而吸引中小客户,大力增设便利性和低成本的ATM机具可能成为其首要选择。

3.3 在行式ATM和离行式ATM的选择

在行式ATM是在现有的银行分支机构的营业大厅内划分出一个区域,放置各种电子设备,提供自助服务。它能够分担网点的部分银行业务,缓解柜台压力;离行式ATM独立于银行分支机构,全天候开放,提供24小时的自助服务。比较而言,运行成本上在行式ATM低于离行式ATM;从管理角度说,在行式ATM易于管理,管理成本低于离行式ATM。但银行设立在行式ATM要受到营业网点数量的限制,增设网点需考虑方方面面问题,而建立离行式ATM要容易得多。

大银行的网点较多,在选择ATM方式时,应优先建立在行式ATM,而且放置电子设备的区域应有独立的大门,这样在柜台营业时间内与营业大厅相连,可以分流业务,也便于引导员指导客户使用ATM机具,在柜台营业时间外,可作为独立的ATM提供服务;在无网点而且难以新建网点的地区,为满足客户的便利性需求可建离行式ATM。中小银行网点较少,在设立时优先选择建立离行式ATM。

3.4 增配ATM引导员,普及ATM知识

在大中城市,很多人觉得ATM使用很简单、很方便,但对老年人、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来说,ATM仍旧是新鲜玩意儿,要让他们使用更难。对于ATM来说,首次体验很重要。因此,可以安排引导员指导客户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安全方面的知识,建立客户良好的首次体验,并不断强化使用行为,减轻银行柜台压力。增配引导员应把重点放在在行式ATM机具上,因为没使用过ATM的客户会通过柜台来办理业务,这时引导员就可把办理基本业务的客户引导到ATM机具上,指导客户护理员的护理。③护理费用的分配。原则上享受护理者,需要缴纳护理费用的10%,在余下的90%费用中,由财政和护理保险费用各承担一半。第三,护理人员的选拔及培训。日本老年护理保险的服务人员分为两类:一类为福利护理员;另一类为访问护理员。福利护理员需要正规的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上岗资格,他们一般从事专业性和技术性相对较强的护理服务。访问护理员需要本人亲自报名并参加政府出资举办的培训班,也要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访问护理员根据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

2.3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第一,利用社会力量来进行老年护理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老年人生病无法自理时,无法依靠家庭力量来完成护理任务。第二,未雨绸缪,及早在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虽然,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还不如日本那样严重,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人绝对值数量已居世界首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寿命的延长,如果不及时进行统筹规划,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我国老人护理问题势必成为十分沉重的社会负担。

3 在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想

2005年年底我国总人口数达13亿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我国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2006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总人口的20.1%,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截至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1.28岁,居全国之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空巢家庭的增多、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社会竞争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难以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3.1 保险模式的建立应依据我国基本国情

日本、瑞典等国家都是在经济水平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而我国则是“未富先老”,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老年护理制度的时候就要着重考虑中低收入家庭的情况,制定与收入水平相统一的费率,避免增加大家庭负担。

3.2 建立中性评定机构,防范道德风险

由于医疗机构对疾病判定的主观性和医学标准的难以量化性,容易造成被保险人或者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给给付带来问题。由公共部门设立一个专业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长期护理保险条件的审定、调查工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都要服从该机构的审定,而该机构受到卫生部门或者保险监督部门的监督,形成权利和利益的制衡。

3.3 完善法律法规

老年护理制度的法制化是其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上海亟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铺平道路。

3.4 加紧培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

面对巨大的需求,上海的护理人员不但数量有限,其素质也难以达到长期护理的要求。因此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老年护理,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技术,加紧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安排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建立监督机构,在护理人员上岗后也要进行监督并进行在职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使用并同时传授客户ATM使用和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引导员的岗位也主要由大银行来增设。

3.5 通过业务外包降低运营成本

ATM布放会占用大量运营资金,ATM的维护需要专业人员,对于大银行来说,现有的ATM机具数量很大,为满足更多客户对ATM的需求,以后还会布放更多。在这种背景下,把ATM布放和维护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第三方ATM服务供应商是更有效率的选择。但这并不是说中小银行没必要进行ATM业务的外包,相比中小银行,大银行对通过业务外包降低成本的需求更强烈,从而会成为ATM市场专业化分工的更强推动力,而中小银行也能从其中获得好处。

参考文献:

[1]蔡宁伟.ATM的历史、运营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信用卡,2008(2).

第7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这个国家的产业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率和技术进步率等。新古典经济学从产品的同质性假设出发,把企业的竞争归结为单纯的成本—价格竞争,并认为较低的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也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据此可以推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利于竞争力提高的市场结构,而垄断市场则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组织理论放松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引入产品差别化因素,并把产品质量、品牌、规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与企业策略性行为等非价格因素看做是形成不同市场结构,进而决定相应市场绩效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绩效一般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指标来体现,这些指标也恰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的指标。由此,就可以将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联系起来。由于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基础与分析范式上仍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一致,因而其所得出的结论仍然是竞争性市场结构最具效率,而包括寡头垄断在内的垄断市场结构,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足,从而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逻辑和分析范式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效率而忽视企业内部组织效率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逻辑一样,产业组织理论仍把企业看做是不存在内部结构的“黑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包括市场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效率体现被完全忽视。然而,当今在各个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企业一般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多数是市场交易内部化和内部运作市场化同时并存的复合体企业,如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组织、外包制企业、跨国公司以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这些复合体企业组织形式规模巨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效率和交易成本节约效率十分明显,并对所在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中是难以被认识到的。

2.只注重静态竞争效率而忽视动态竞争效率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竞争概念忽略了竞争活动的动态性,忽视了竞争过程的重要性,对竞争活动的动因只作了肤浅的讨论”(德姆塞茨,1991)。这种对竞争的静态认识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经济学假定技术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已知有关。在静态市场中,价格(产量)成为企业决策时的主要选择变量。以这种认识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将竞争与垄断简单地对立起来,在肯定完全竞争效率的同时,把垄断与低效率等同起来。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静态分析上的,从长远看,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对竞争和技术进步可能更为有利。有的美国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反托拉斯法中的效率概念”(汤敏、茅于轼,1999)。熊彼特也把竞争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认为竞争的这种长期动态效率远比传统理论所强调的在每个时点保持的资源最优配置的静态效率更重要(熊彼特,1979)。从动态角度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它又蕴含着超越单纯价格竞争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外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竞争,这种动态竞争效率正是这种市场结构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3.只强调竞争效率而忽视垄断与合作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当作低效率的代名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近年来,中国某些市场上的价格战也是一种过度竞争形式,尽管它可能促进了企业经营能力的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的下降,甚至造成全行业亏损,从而导致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因此,一味地强调竞争效率是片面的,竞争强度更不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至于产业组织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由于它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等,因而很难称得上是最有效率的。至于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这里首先需要区分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一般所说的垄断低效率多是指垄断市场行为,反垄断也主要应是限制这种垄断市场行为。至于垄断结构,笼统地称之为低效率是不符合现实的。垄断市场结构未必一定导致垄断市场行为,从而垄断市场结构未必是低效率的。至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往往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等效率效应联系在一起。倘若笼统地反对垄断,无视垄断市场结构的效率,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将不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不利于实现重大技术创新,从而不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历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的英国工业被美国和德国超过,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英国工业大企业相对于美、德工业大企业发展的滞后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并直接对美国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集中的产业组织政策,使其钢铁、汽车、造船等重要行业的大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以至于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指责政府执行了过严的反托拉斯法,限制了美国大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美国的产业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竞争优势”(汤敏、茅于轼,1999)。

在市场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市场除了竞争与垄断关系外,还存在企业合作关系。而产业组织理论把企业市场仅仅归结为垄断与竞争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追求合作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行为选择。对于合作的效率性,现代博弈论已通过“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等模型给出数理上的证明。现实中,大量合作型企业组织的出现,大大突破了产业组织理论关于企业市场关系的“二分法”(垄断与竞争)分析范式。布登堡和纳尔巴夫进一步认为,企业由以往的抢夺市场、锁定顾客、用低价促销打败对手等利己性竞争,变为共同开拓与创造新市场,合作进行研发活动,共同使用资源等合作性经营,代表了企业未来的经营观(Brandenburger、Nalebuff,1996)。

二、中国市场结构调整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平台

1.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寡头垄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了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和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许多国家的政府也相继放松反垄断政策的执行,甚至由政府直接进行积极的干预,支持本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1997年美国轻易通过在以前根本不可能被批准的波音对麦道的收购,2001年又做出不再分解微软的决定,都表明了美国政府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对本国垄断大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按照新古典竞争理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进入既定竞争市场的买者和卖者的增多,可能导致全球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并强化竞争。然而,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走势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增强,国际市场垄断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许多行业正逐步呈现一种全球化寡头垄断市场形态。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10大轮胎企业则一直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公司被波音兼并后,全世界只剩下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勒姆—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移动通讯领域,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和飞利浦手机占据了国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当1998年石油行业不断掀起并购浪潮后就有专家指出,未来全球将只剩下5—6家大的石油公司。在硬盘驱动器(HDD)市场,到1995年4个市场领导者控制了整个世界市场份额的85%(按收入计算)。即使在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日用消费品市场中也开始形成某些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型跨国企业,如在消费品饮料行业和洗涤剂市场。

我国市场结构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为,在全球化市场垄断条件下,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该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对垄断、竞争及其效率的认识和评价都应着眼于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一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结构的竞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将转变为垄断效率。为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我国必须加快形成一批在规模、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都能与国外大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构筑我国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否则,就谈不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第8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市场机制 政府调控 非分离性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和政策的原因,地区差别呈现继续扩大趋势。人们在分析我国地区差距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时,一般都将其主要归结于各地区在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看法较为一致。然而,关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将对未来我国的地区差距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术界则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发展差距将是市场经济发展也即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政府调控不当的结果。导致理论界看法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关系”的看法不同。主流观点认为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之间是矛盾的、非统一关系;然而我们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之间并不是矛盾的或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正向的、统一的和互动的关系。

一、 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由于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事实的存在,人们在市场机制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三大误区。即市场机制只追求短期利益;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市场机制不考虑整体利益。事实上,市场机制下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差异也有统一。长期利益往往由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短期利益所组成。相对于非市场经济来讲,市场机制更能注重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而非短期利益。市场机制就是要让能者上,庸者下,就是要破除超稳定状态。搞市场经济就是要搞完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割裂的、残缺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正是通过均等的机会让每一个人、每一个要素、每一个地区发挥潜能,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使整体利益得到增加,因此充分完全的市场机制才能保证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市场机制是表面无序下的整体有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从形式上看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看,则是除市场机制以外的包括政府调控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我国区域差距时,首先要明确,我国区域经济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而不存在市场发育完善后带来的所谓“市场失灵”的危机,区域差距拉大也并非是市场机制“有余”所致。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市场机制相对完善,并利用了政府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优惠;另一方面,是因为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干预过多,市场机制也很不完善,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要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西方改革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力图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尽管全国的统一市场并未建立,但市场的作用不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区域差距正是在市场作用日益增强并朝着形成统一市场的方向努力的前提下发生的。因此,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区际收入趋同趋势不会在市场自发作用下自动出现。所以,我们既不能因为市场机制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就不承认市场机制已经并必将进一步导致我国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倾向,也不能因为担心市场机制将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就终止迄今为止已进行了近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正确的思维应该是,一方面应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应对市场机制导致地区差距拉大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并及时地借助政府调控对之加以纠正。

二、 政府调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

政府干预是必要的。由于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市场机制一方面将促进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将我国现有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笔者认为政府在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扮演双重角色,即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的职能,促进市场的发育,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又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既然市场机制有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政府干预就是必要的。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是加速落后地区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当然我们所讲的缩小地区差距,是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前提下缩小地区差距,而不是靠抑制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地区差距,这就要求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要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调控作用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1)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调控机制。主要制度安排包括:取消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立资源的地方所有权制度;建立区际劳动力资源的正常流动机制;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出台特殊的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培育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组织,建立行之有效的“造血”机制等。(2)建立旨在缩小和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调控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政府差别采购制度;建立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差别税率制度;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专门对口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等。(3)建立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具有相当权威的区域统筹规划办,担负起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利益等主要职能。

三、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非分离性

自发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协调竞争的政府调控机制,从市场经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是相伴相随的。割裂二者,无论哪种机制都无法单独有效的维护一种生产率最高、资源配置最优、市场主体行为约束最好的秩序。割裂二者,就相当于割断了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的要素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我们看到,每当人们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关系时,社会经济就向前发展,每当这个矛盾趋于激化,把二者割裂开来时,社会经济发展就遇到麻烦。每当人们根据形势变化对矛盾双方的关系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时,社会经济就顺畅发展,每当人们忽略了变化,矛盾双方的关系滞后于新的形势时,社会经济就面临新的危机。

过去,国家对东部地区的倾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客观上导致了东西部差距拉大。在目前区域差距明显,不存在平等竞争条件的现实情况下,若单纯利用市场机制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其结果必然造成新的不公平、不平等,将加剧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必须要有整体综合规划的理念,使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制度变迁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有所提高,这种“重新配置”就称为“帕累托改进”。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既要让发达地区更发达,同时也要让不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和落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政府调控是一种“人为秩序”。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调控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政府调控来弥补,除此之外任何扩大政府调控作用范围和政府权力的倾向都应该防止;政府调控的缺陷需要市场机制来纠正,政府失灵必然要求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必然结论,功能互补使二者不可分离。

参考文献:

[1] 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5, 2.

[2] 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上的几大误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3] 曲延芬. 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国家干预的前提[J]. 经济经纬,2004,5.

[4] 申晓梅. 论西部大开发中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协调[J]. 理论与改革,2002,1.

第9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范文

[关键词] 市场;政府;科技耦合;造质力;“三元”机制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4-4

Explore the Coupled Ternary Mechanism of Market,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ang Chengxun Cheng Yu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 the bias of focusing on seven aspects while ignoring other seven sections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terpretation must be further understood,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ideas to the direction of depend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epening reform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llocating resourc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developing both extensively and domestically, actively exploring the ternary mechanism of coupling market, govern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novation on development method, consumption way,and resource allocation.

Keywords:market;government;coupl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lity-making force;“ternary”mechanism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央及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新理念。然而,在认识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全面的理解,且不说散布新自由主义的人有意借机散布市场原教旨主义,企图搞私有化的错误思潮,即便在具体思路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见解。

主要表现为:一是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升。二是重供给发力,轻需求拉动。三是重外延式增长,轻内涵式发展。四是重新建企业数额,轻助其茁壮成长。五是重传统要素配置,轻科技创新引领。六是重眼前应急措施,轻长远可持续发展。七是重西方经济“规律”(教条),轻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

这就容易脱离中央强调的以提高质量和综合效益为主题、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至以新的形式回到以GDP论英雄的老路,或者滑向迷信市场的窠臼,不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应当联系中国和国际环境的实际,全面理解和贯彻系列论述的精神,避免顾此失彼、使经济社会走向畸形化。

1 质变的客观态势倒逼发展思路转轨

应对新的阶段出现的质的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它的新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作为我们认识突破的一个总纲。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1]。”要求:“发展是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深入领会这一分析,我们应当把握发展态势的如下特点:

第一,阶段变化的时限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综合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使得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调整,我国发展速度开始下移。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量的扩展为主迅速转向以质的提升为主带动量的中高速增长。目前,在经济的数量与质量矛盾中,质量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哪个国家永保10%的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资源环境不允许的,目前生态危机已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不能以追求过高速度而损害可持续发展,必须追求扎实高效、无水分的GDP。

第三,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经济质量的标准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含量、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等。这就是价值量与效用整体的统一。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研发投入刚到GDP的2%、科技贡献率刚超过50%),离全国实现综合效益还有很远的距离。

第四,经济转型带有根本性质,有新的标准,是一次生产力革命,是新陈代谢系统工程。在发展中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突破原有的经济模式。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除煤炭和个别金属元素外,其他资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人多资源少,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无法持续,而许多技术又受国际垄断资本牵制。所以,资源配置的内容、对象和经营方式都要有质的变化,要掌握新的核心技术、深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资源、运用新的方式、达到新的水平。

第五,发展的动力和方式主要不是靠资源的消耗,而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成为主导性的决定因素。正如所要求的:“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他同时要求“要努力实现优先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就要摒弃主要靠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发展的老路,集中更多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要培养和使用大批的各个阶层的人才。

第六,供给与需求关系变化,既不能单纯以需求拉动供给,也不能单纯以供给推进需求,而是形成一个互动的链条。我国现在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以消费需求为主),都质量滞后,这才是症结所在。目前,并非供给不足,而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突出的产能过剩,即使是一些新兴产业也遇到销售困难。从需求总量看,总体上还不存在求过于供的问题,许多方面仍是需求不足,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对优质产品需要日益倍增(有的大量购买外国产品),而一般消费品销路尚差。所以,目前不是供给与需求某一单方面不足问题,而是质量需要尽快提高。

第七,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交叉兼行,内涵式居主导地位。以集约式经营替代粗放式经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乃至经营业态都会有深刻变化。这就必须改变资源配置以外延式为主向内涵式为主转变。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有经济学的思维定式上,必须有个突破,认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注意力转到科技创新上来,并同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组成一个机制系统,在客观倒逼机制面前争取主动权。

2 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的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又像恩格斯所形容的那样:“需求与供给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我们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的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本质要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

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政府投资(包括利用好外汇储备,可考虑拿出1/4),早出手比晚出手好,越早越主动。

第二,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包括吸收国外投资,又通过居民消费逐步将投资收回。

第三,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扩大就业,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不但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钱还不是主要的难题,更难的是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要发挥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用几年的工夫加以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再继续深化下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2]。

3 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外延式资源配置是改变或扩大生产经营的场所,俗称“铺新摊子”。在发展一种全新的产业,特别是开发新基地生产经营,外延式发展是必要的。其优点是新起炉灶,不受旧企业的拖累,能够形成全新的生产力;其缺点是投入多、费用大、成本高,污染严重,不易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这种增加供给的方式,在发展之初,打基础的阶段比较多,但发展起来以后,形成一定基础了,一般较少采用。

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后,许多人主要把眼光集中在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上,以为这才能发展新兴产业。而从实际经营方式上考量,此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除了一些特殊产业、特殊情况外在一般条件下,外延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将越来越少,只有在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力所不及时才考虑采用。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3]。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挖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像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便于嫁接,有利提高原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对人才的培养、提升是一个捷径,尤其在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上更为重要。

这种内涵式提升、转型、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科技创新和利用,在改进工艺、强化管理上有先天之利。当然,也容易带来一些陈旧东西,需要革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忘记、忽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野考量,更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从提升整体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式资源配置与外延式资源配置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式资源配置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犹如人的繁衍,由“外延”生子(建立企业),靠“内涵”抚养教育,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

我国非公有企业的寿命平均仅有5年,主要问题是重“外延”轻“内涵”,登记建立的不少,成长壮大的不多。再如,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是如此。以科技支撑的新兴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就是实例。

以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为主适当扩大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现今出现的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

发展生态生产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是各类循环经济及其产业链。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应当树立充分利用科技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理念。

4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政府、市场、科技耦合的“三元”机制

为深化提升对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子,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

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进一步实现经济学飞跃。

鉴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通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通道。实践证明,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来,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这就要突破原有“两只手”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方向)、市场主配(微观配置资源)、科技主引(引领未来)”的三元机制系统,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理论和机制体系。具体运作制度、途径、方法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这在理论上有一大障碍,就是认为科学技术只是“生产力”或“生产要素”,不是一种机制,只能参与资源的“被配置”的组合,不能起到引导、激励、控制功能。此种看法恰恰是从概念出发,未认识到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特殊性。

不错,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一种“磁力”、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一种引向力、驱动力和“造质力”,能够引领、驱动、规范、引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

“三元”机制能够进一步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元”机制能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三元”机制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否相抵牾呢?不会。由于科技创新的嵌入,更会提高竞争力。

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也能打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通道。在处理经济社会矛盾时,我们也必须首先考虑和适应自然规律,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作用,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应当学会以系统思维发现,科技并不单独起引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是参与资源配置的机制系统,配合“两只手”促进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优化、提升,使之更有效率,好像“两只手”机制上安装了电脑(简称“两手一脑”),使之更加自觉化、现代化,减少失误,强化预见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研究、探测市场更能发挥正能量。其关键在于要使科技参与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机制化、制度化。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这可谓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地.经济对话自然[N].科技日报,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