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师职业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

第1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影响因素

目前,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问题较严重,很多新入职幼儿教师由于无法适应幼教工作而出现工作懈怠、辞职、转行的问题,影响幼儿教育资源的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对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对新入职幼儿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才能使新入职幼儿教师快速适应幼教工作,促进其自身发展。此外,随着商洛市的发展,幼儿教育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新入职幼儿教师数量增多,通过对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商洛市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商洛市幼儿教育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情况调查

以商洛市近三年新入职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共涉及到40名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年龄在20岁到26岁之间。其中,专科学历19名,本科学历21名。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有效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个人性格、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工作负担、职业期望等。在对40名新入职幼儿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主要采取集中访谈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16名入职3个月内的幼儿教师进行集中访谈,对其他幼儿教师实施个人访谈[1]。在访谈形式方面,鉴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次访谈采用视频方式进行,并且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以便对相关访谈数据进行整理。

二、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情况及特点分析

通过对商洛市近三年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情况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较低,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无法处理工作关系、自身的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较低,导致在工作中非常被动等,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发展。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在职业适应方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整体适应能力差。通过对40名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仅有9名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强,其他31名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较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心理承受能力差,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2]。二是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差普遍与工作压力有关。随着我国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幼儿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幼儿教师在社会需求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进而给幼儿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工作中压力过大从而影响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适应,最终也影响自身发展。

三、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有9名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较强,而这9名教师均为本科学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历水平是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的重要因素。虽然不能保证高学历幼儿教师就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但是,高学历的幼儿教师由于在教育经历、专业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有更多的学习经历,同时也会获得更多学习感受,在职业适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

(二)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是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新入职幼儿教师参加过很多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中能有效处理各种问题,并且及时弥补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职业适应能力更强,心理压力更小。反之,缺乏工作经验的新入职幼儿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历,导致问题处理能力欠佳,当自身受到处罚时,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从而无法适应幼教岗位工作。

(三)个人性格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性格也会影响其职业适应能力。据调查,有11名新入职幼儿教师性格内向,在工作中不愿意与其他教师及领导交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未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最终影响工作质量,也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四)工作负担

根据本次访谈结果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工作负担较大。在一周的时间内,除带班、业务学习、科研学习等工作时间外,真正属于自己安排的工作时间只有三个半小时,而在这短短的三个半小时里要完成教育计划、观察记录、教育反思、读书笔记、家园联系册,制作儿童成长册、布置环境等工作较为困难,导致新入职幼儿教师无法快速适应繁重的工作,从而影响其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五)职业期望

新入职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期望较高,想通过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是,在正式工作之后,幼儿教师发现实际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幼儿教师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无法快速适应幼儿教师岗位的工作,最终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发展。

四、促进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的途径分析

(一)加强培训,缩短新入职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

由于新入职幼儿教师在学历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部分教师出现职业适应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以缩短新入职幼儿教师间的差距,使新入职幼儿教师能快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解幼儿教育的具体要求,快速适应幼儿教师岗位,促进自身良好发展。例如,发挥师徒“传带帮”的作用。新入职幼儿教师由于应变能力较差、经验少等,面对繁杂的工作经常遇到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位应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当然,为充分发挥师徒“传带帮”的作用,师徒组合的建立应坚持民主化、制度化、工作实效化等原则,不仅要做到师傅有威信,还要保证徒弟愿意学,为提升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能力提供帮助。

(二)调整心态,纠正性格上的不足

由于很多新入职幼儿教师性格内向,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诸多的阻碍,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新入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投入细心、耐心、责任心到自己的工作中,逐渐纠正自身性格上的不足。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同事感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职业适应能力[4]。

(三)构建和谐的幼儿园环境,完善新入职幼儿教师管理制度

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有助于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因此,幼儿园应从构建和谐的幼儿园环境出发,同时完善新入职幼儿教师的管理制度,使新入职幼儿教师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始自己的幼教生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同事的关心、领导的帮助,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情感关怀,从而更加热爱幼教工作,有助于新入职幼儿教师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实现自身良好发展。例如,可以建立幼儿教师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师的正确评价,让新入职幼儿教师认清自身的不足,并通过激励评价,帮助教师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激发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应完善幼儿教师职位晋升机制,将职位与自身的经济收入挂钩,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加大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

由于幼儿教师工作负担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导致很多新入职幼儿教师出现职业适应问题。因此,应加大经济投入,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5]。例如,幼儿园可以结合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职位晋升制度、薪资待遇提高制度等,使新入职幼儿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回报,一方面能减少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能满足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有助于新入职幼儿教师更好地适应幼教工作。五、结论通过对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的个人性格、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工作负担、职业期望等因素与职业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从上述因素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进而更好地满足幼儿教师的岗位需求,为幼儿教育工作贡献力量,促进商洛市幼儿教育行业长远发展。

作者:张文平 李嫱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困境和角色认同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2]骆丽娟.影响新教师职业适应的幼儿园环境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钱懿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2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调查;提升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人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幼师十分重要。幼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好坏,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幼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幼师专业化提升将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阶段汉中地区幼师专业素质的现状

对汉中市幼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小型座谈的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432份,回收368份,回收率为85.2%。通过调查发现幼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反思是影响幼师走向成功的桥梁。[1]

1、幼师的专业知识

作为幼师,应该掌握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教学理论知识以及通识知识等。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一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5.3%,这显示了幼师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幼师的专业态度

(1)幼师对儿童的指导方面存在差异

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应该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数据显示,只有32%的教师会对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幼儿进行耐心指导,而45%的教师会置之不理。

(2)幼师的职业热爱度不高

3、幼师的专业反思。

专业反思是幼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的反思。调查显示,有45.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写反思总结,32.5%的幼师偶尔写反思总结,10.6%的教师从不写,只有11.4%的教师会经常写。

三、在职幼师的专业素质所存在的问题

当今幼师专业素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幼师自身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情意淡薄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我国高校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践课程较少,但很多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大都不理解其实践含义。

2、专业能力不足

(1)专业技能

大多数幼师入职后表现为专业艺术技能差。[2]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对幼师的培养过于注重理论,因此专业技能课程较少,学生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自身底子也弱,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自信心不足,自我学习的效能感也降低。

(2)教育教学能力弱

当前的高等普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教育实践课程,但由于实践时间短,且学生态度差,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教育研究意识缺乏

大多数在职幼师认为教育研究研属于教研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想法制约了我国幼师的发展。

3、专业情意淡薄

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生源大多数是被调剂的。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且幼儿园工作过于繁琐,幼师易产生厌倦心理。

四、影响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的因素

幼儿园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依赖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然而由于目前幼儿教育队伍存在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教研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现象突出,敬业、奉献精神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

1、R邓匮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幼师她们大都是本科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职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他们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而且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

2、敬业精神不强,奉献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拜金和享乐倾向,敬业奉献精神缺失。

3、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缺乏职业幸福感。

幼师工作任务全面细致、繁琐且幼儿数量多,家长要求易多变,使得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也感受不到幸福。[4]

4、专业素养较低,教研能力差

许多幼师不仅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还缺乏实践中的反思和探索,以至于难以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教研能力乏力。

五、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1、重视对幼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针对现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建议教育机构采取措施促进幼师专业知识发展,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含义,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2、大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应严格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3、幼儿园应该注意在职幼师的职业情绪,给予自由时间

幼儿园应该适当给予教师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或者通过在园开展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丰富幼师的生活;还可以鼓励幼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参加一些比赛,实现自身价值。

4、引导幼师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和外界的交流

鼓励幼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倡幼师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进行学术研究。并提供幼儿园教师学术自主的空间,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六、结语

幼师是幼儿园中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好坏。因此,培养一支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玲,孙晓轲. 常州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2).

[2]赵方方,张桂荣.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策略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3]刘小林. 基于《专业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4.

[4]陈文东. 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职前培养[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

[5]李嫱.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J].幼儿教育,2016.

第3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新《纲要》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正式颁布,幼教系统有了继《幼儿园工作规程》之后的又一部国家性的法规文件,这对日益发展的幼教事业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向和护航,对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新《纲要》的颁布,应该说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场大变革,它给幼儿教师留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开拓、创新。新《纲要》给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开掘权、自、共生权、评价权。正如很多人所感叹,幼儿教师的春天来了!但在感叹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思考:教师要把握这个空间谈何容易!因为新《纲要》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能否将新《纲要》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还在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发现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初场所,幼儿教师在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思维观念以及教学艺术、管理艺术等方面有无创新、发展和面向未来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素质的状态和水平。因此,了解现阶段幼儿教师素质状况,展望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才能有效地提高现阶段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

但很多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幼儿教师素质状况令人担忧,莫立芸在《浅谈如何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文中,揭示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倦怠。工作缺乏激情和成就感。人际关系敏感,自我评价低,情绪波动大。(2)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学历较低,专业基础薄弱,业余阅读量较少,知识更新速度慢,自我素质要求不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改压力大。

因此,在贯彻与实施新《纲要》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新《纲要》实施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欲望。”这种新的教育导向也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幼儿要靠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来培养。

一、事业心是幼儿教师全面素质的根本保证

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和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执着追求。

对事业的爱是建立在对事业的认识的基础上的。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教育、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它是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基础的。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素质的提高。有了这种认识,幼儿教师才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也才会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工作才会倾注满腔的爱和热情,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任何情况下,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对幼儿教育事业不热爱,就会把幼儿教育工作单纯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处处被动,时常感到苦不堪言,一有机会就想办法改行,这种人是胜任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

对幼儿的热爱,是幼儿教师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基础上,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观基础上的对幼儿的深厚情感,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素质感、为入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在性质上具有琐细性,操心、嘈杂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平凡的角色责任与心目中的远大理想造成的冲突会导致其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即积极、主动、乐观、自信、灵活、宽容,能勇于面对竞争的压力和工作的挫折,积极面对幼儿,善于化解人际沟通中的矛盾,努力改善日常生活的氛围,调节紧张、压抑的情绪、心境等。幼儿教师需懂得心理的自我保健。很多研究都提示幼儿教师要注意不断提高和改善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增强其适应性。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是幼儿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的有力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知识化、信息化的未来社会。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也要随之转变。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正确进行角色定位,以幼儿朋友的身份和幼儿一道成为新教育建设者,并在与幼儿的共同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获得专业成长。

2.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幼儿获取信息的多渠道性,昔日的文化知识已不能完成教学指导;教师要回答幼儿千奇百怪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实践,必须具有广博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3.具备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新《纲要》的贯彻与实施,教学活动是最主要的渠道,教学实践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新的教育理念的落实与否。

4.教育研究、反思能力

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研究,进行反思。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贯彻新《纲要》的理念。探讨如何创设让幼儿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成长所需要的适宜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在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教育的需要。

5.良好的沟通能力

家长和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工作、服务的对象,正是他们的存在,我们幼儿教师的工作才变得有意义,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懂得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与幼儿交流。家园联系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沟通技巧,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获取幼儿全面资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纲要》颁布实施至今,实践告诉我们,幼教工作第一线的幼儿教师,是这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并决定着下一代能否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博.我心中理想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研究,2003,(9):48-49.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7-2.

第4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1 提升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就是弹、唱、说、画、跳的综合体,认为凡是具备弹、唱、说、画、跳能力的就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并且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当前,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要具备扎实、渊博的科学基础知识,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从工作、生活中吸取一切优良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知识存量。通过连续不断地学习,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做到融会贯通,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的许多企业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才转行到企业幼儿园任教,没有经历过系统地学习、培训,能力和知识面偏窄,导致课程教学不合理,行动上出现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提问把握不到位,回答不准确,同时对幼儿的回答不能给予合理的纠正,特别是涉及到专业以外的知识时,更是难以准确地解答,满足不了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需要。

2.2 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企业幼儿园具有企业的福利性,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导致教师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有些教师对科学素养缺乏研究或者研究深度不够。不能充分利用家庭和幼儿园两种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方式不当,使幼儿的科学教育难以产生理想效果。

2.3 理论教研程度不深

传统的“注入”式课程教学根深蒂固,一拿起教材,只会将知识填鸭式被动地塞给孩子,照本宣科。幼儿园教育工作只流于形式,花样繁多,年年更新,难以出现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3 如何提升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能力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幼儿园要为幼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制定详细的培训考核指标,以促进其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3.1 广泛宣传,营造学习培训的良好氛围

我们鹤煤二矿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挂帅的“教师首要任务是学习”的系列讲座,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名师挑战,向自己挑战,以迎接社会的挑战、未来的挑战,所有这些挑战都给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实行终身制学习。

3.2 立足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提到培训,人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想到:外出培训或请专家来讲课。这种形式的培训虽然重要,但对企业幼儿园来说,极不现实,一是企业幼儿园的经费由矿厂说了算,争取资金比较困难;二是企业幼儿园教师编制少,各司其职,外出培训往往顾此失彼。面对企业的现状,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们启动了以幼儿园为基本培训单位的培训,集培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园本培训模式。通过自修与辅导相结合,自修为主,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为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培训模式,并引进蒙氏教学法。

3.3 集思广益、搭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平台

一是让教师学会“说”

首先,通过在幼儿园组织“每周一说”的活动,让教师阐述一周的研究心得,研究讨论幼儿的具体表现和相应的指导方法。

其次,我们还组织了“每月一问”的小组讨论活动,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再各抒己见。通过这种讨论活动,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调整自己的思路,并表达出来。

二是让教师学会“写”

第5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养育事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个人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9-0026-06

做母亲几乎是所有幼儿园女教师都会作出的人生选择,母亲角色会使她们的生活内容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作为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之一,养育事件①会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她们的专业成长。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女教师做了母亲之后专业成长之路越来越宽,有的却越走越窄。为什么有些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相似而后来的路向却相反?笔者在质化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对10位幼儿园女教师②进行了深度访谈,经过对原始资料编码分析发现,导致养育事件不同影响后果的核心因素是个人特征和性别意识。

一、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经历过养育事件的教师都表示养育子女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最普遍的消极影响是时间和精力不够,突出表现为学历进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有些教师因养育子女已经放弃了自学考试,有些教师仍在坚持,有些教师则如愿取得了成功。之所以会存在这些差异,与教师本人的个性特征在专业成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密切相关。人的性格特征是复杂的,笔者主要从性格的意志特征来分析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一)“计划性”特征――教师F与教师J的比较

虽然从心理学上暂时无法找到对“计划性”的专业定义和解释,但这个从访谈中生成的概念却不得不引起笔者的重视,因为教师F在访谈中反复强调自己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这种计划性已经深深印刻在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笔者所理解的“计划性强”是指教师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事先考虑周到,制定详细计划并努力实施,不喜欢“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处事方式。我们从她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讲述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性格特点。

教师F:带班时的教学安排――如果我带班,就会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情,既然有计划就要按照计划执行。

自学考试前的复习准备――不管参加什么考试我都一次通过,但不管是考大专还是本科文凭,别人只需要看一星期就能搞定,我要提前一个月看。我不会像人家那样熬夜,一个星期看完马上考试,考个60分。我要有十分的把握才会去参加考试,我觉得绝对不能去靠运气,这是我的个性。

怀孕时间的选择――包括生孩子这件事情,我的计划性都非常强。我计划在拿到本科文凭以后生孩子,我不想像人家那样有了孩子再去考试。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教师F“计划性强”的特点,正是这一个性使她明智地选择了合适的怀孕时机,在生产孩子之前顺利拿到本科文凭,消除了可预见的由养育子女带来对自学考试的“拖累”。而教师J虽然在怀孕之前曾经有教师建议她尽早把本科考试考完,尽管她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但由于她“计划性”不够强,始终没有将建议付诸行动,导致后来自学考试困难重重。

教师J:以前同事跟我讲:“你赶紧考,以后有了小孩根本就没法看书。”虽然我知道这是对的,但就是没有好好计划,我现在觉得有了小孩再读本科就很吃力。

(二)“自制力”特征――教师B与教师J的比较

教师B在有了孩子后继续参加本科文凭的自学考试,并如期获得了本科文凭。她的园长是这样描述她顺利通过考试的。

园长C:她是我们幼儿园第一个本科生。我们两个人同时考本科文凭,刚开始我通过的科目比她多,然而我生了宝宝之后一门都没有通过,同样,她也生了宝宝,之后却全部通过其他科目考试,我很佩服她能不受外界干扰。

在谈到为什么自己能在有了孩子之后依然顺利通过考试时,教师B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自制力比较强。她表示,虽然在复习备考时偶尔也会因牵挂女儿而分心,但基本上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专心学习。

教师B:有人说生了孩子以后记忆力下降,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分心了。比如在看书时有时会情不自禁想:“女儿现在在干什么呢?她现在睡得还好吧?”但是我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分清孰轻孰重,及时调整自己。

同样是面临学习时因为不放心子女而分心的问题,教师J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而备受杂念的干扰,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

教师J:我正在考本科文凭,但是好像一看书就有杂念,感觉看不进去。如果能调整好,肯定就能静下来,而我就属于那种不太会调整的人,常常三心二意什么事也做不好。

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行动的意志品质。它的显著特征是利于推动和促进人们从事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需的行动,也利于制止那些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为。自制力强的人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工作时专心致志,善于克服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狭隘的个人动机,善于克制不利于工作的言行。〔1〕在准备自学考试的过程中,教师要克服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家事的担心,才能专心备考。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制力才能不被杂念所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备考质量。

(三)“坚定性”特征――教师G与教师A的比较

教师G:我做一件事情喜欢把它做完,不愿意半途而废,我觉得如果不把它考完,那前面考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

教师A:我考本科文凭时就觉得挺难,而且年纪大了记不住东西,这几年我就不想再考了。

坚定性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具有坚定性品质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活动,不被暂时的挫折打败,他们有顽强的毅力,总是充满信心地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而奋斗。〔2〕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在经过一天辛劳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在养育子女的同时还要兼顾学历进修,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她们不仅要承受照顾子女的辛苦,还要克服由于不能像其他母亲那样充分地陪子女玩耍或关心他们的学业而引发的对子女的内疚感。因此,越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教师越要拥有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后续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教师G与教师A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但是前者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本科文凭,而后者却在困难面前渐渐退缩,最终放弃为专业成长而努力。

(四)“自觉性”特征――教师B与教师E的比较

教师B:对学习的认识――我从来不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我觉得学习有很大的乐趣。当学到一样东西,或者是原来不懂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顿悟了就很开心,这种感觉是一种成功感,也是一种满足感。

想考研究生的动机――今年7月份的时候想考研,我就跟园长讲:“我觉得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现在学的东西已经不够用了。”我想考研,并不是单单为了文凭,而是想学到更多知识。

对本科自学考试的态度――现在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转变在本科阶段尤其突出。我觉得本科自考和大专自考的含金量和教育价值差别很大。大专是普及知识型的,和我们在幼儿师范学校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到了本科阶段,那些概念就很深奥。

在访谈中,教师B是唯一提到有更高学历进修打算的教师,虽然她现在的条件并不成熟。同时,她明确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历,而是现在的工作促使她自觉学习,不断提高。

教师E:本科考试我还差四门没过,我觉得有的东西和幼教没有关系,“文学精读”肯定要考,因为这是必备的。像“教育史”“思想史”“教材教法”等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用,但是“大学数学”“现代技术概论”和我们专业有什么关系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教师E比较奉行实用主义,认为考试就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文凭,表现出对考试中某些科目安排的不理解,觉得与本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目根本就不该设置,没有认识到不同类型的知识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帮助。这种停留在狭隘知识观上的认识是导致教师E自觉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类教师在困难来临时无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往往是抱怨多于努力。

自觉性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的重要性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自觉性高的人能按照客观规律提出行动目的,在相信自己的行动目的正确的基础上,还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倾注到行动中去,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气馁,千方百计地去排除障碍,积极执行决定。〔3〕自觉性与个人的认识水平相关,如果一位教师能理解学历进修的积极意义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取得更高学历文凭的表面追求上,他就会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更高的自觉性。教师B就是这样一位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她为什么能较顺利地通过本科阶段的自学考试。

二、性别意识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所谓性别意识,是指个体从性别的角度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对自己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是实现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性别意识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分别是性别敏感、性别能力和性别分工。〔4〕一个具有传统性别意识的女性会更自觉地用传统性别分工的要求约束自己,例如她会认为女性主要应该把家庭照顾好,女性的最终价值是在家庭中体现的,一旦出现家庭需要与工作需要的矛盾,女性应该毫不犹豫地首先满足家庭需要,等等。性别意识也是导致养育事件不同影响后果的核心因素之一。笔者对10位教师的性别意识情况进行了访谈,初步结果见表1。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个人的性别意识与影响后果的关系,笔者重点对教师B与教师C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取这两位教师的原因是教师B是10位教师中没有受到养育事件消极干扰的典型代表,而教师C则是深受养育事件消极影响的典型代表。

(一)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教师B与教师C截然相反的成长路向

教师B幼师毕业后于1995年10月到C园工作至今,于2004年10月生下一女孩,是C园的骨干教师。教师B从入职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从排斥到热爱的过程。她在上幼师学校之前最想当地质勘探员,因为这样可以远离父母;读幼师专业是其无奈的选择,求学期间仍不想当幼儿园教师,但无力改变这一事实;工作初期对职业认识不深,觉得小孩很烦;结婚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做个全职太太;婚后工作渐入佳境,开始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现在认为幼师职业能实现自我价值,即使有条件做全职太太也要放弃。

教师C幼师毕业后于1998年9月开始到C园工作至今,于2006年8月生下一男孩,也是C园的骨干教师。教师C由于十分热爱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当年在报考中专时三个志愿都是幼儿师范学校;在读幼师专业期间也十分喜欢这一专业,自认为在班上像她这么热爱专业的没几个;到幼儿园正式上班后工作热情也特别高;生育之后对工作的热情降低了很多,对儿子的期望高于对自己的期望,现在希望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时候能够换一个比幼儿园教师轻松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

(二)“儿女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向――园长的看法

对于同在该园任职、同样都是在C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B与C,该园园长目睹了她们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B朝着越来越上升的方向前进,而教师C却似乎越来越陷入低迷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园长C作出了如下判断。

园长C:关于加班――有的教师“儿女心”不那么重,能够放得下孩子。教师B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个教科组长,她在生完孩子后还照样加班,而且她的精力和心思也在工作上面。但有的教师虽然嘴上说加班没问题,可工作起来却心不在焉。比如教师C工作时常常不在状态,老想着孩子要喂奶了,孩子怎么样了,经常一心几用,什么事都做不好。

关于出差――当然,也不能说教师B“儿女心”不重,但是相对来讲没那么重。比如孩子还小时要到上海出差,她也照样去。后来她说到自己回来时女儿不叫她妈妈一事。虽然当时她觉得心酸,但很快就调整好,重新建立了与女儿的亲密关系。而教师C绝不肯放下她的孩子去出差,去提高专业业务能力。

“儿女心”是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很常用的一个词,是衡量人们对家庭、子女重视程度的一个本土概念,与“事业心”相对,但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们的性别意识状况。

(三)她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局外人的分析

从性别意识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幼儿园教师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地位相对偏低,即使是在幼教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教师也很难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正如有的教师谈到:“对于一个幼儿园教师来说,社会给你的名和利跟你的付出不成比例。”“我们混得再好不也就是一个幼儿园老教师吗?”所以针对“女性应该尽量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她的丈夫”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本研究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具体到这两位教师,教师B虽然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表示认同,但她是从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来回答的,她的回答说明在传统观念的压力下,女性如果企图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在家庭中要学“乖”点,要学会“以退为进”的发展策略;而教师C虽然对这个问题表示否定,但她却是从预防后患的角度来回答的。她认为好的婚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依靠婚姻是危险的,女性必须在经济上独立才能减少今后可能发生的家庭变故造成的伤害。所以这两位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差异并不能说明教师C的性别意识就比教师B更现代。她们在性别意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上。

教师B:我从来不觉得“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男人根本没有能力支撑家庭,你非要他去支撑,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是第一种构成,还有一种构成就是男女都能撑起半边天,我的家庭就是这样,我和丈夫的家庭责任比较均等。完全把养育的责任或是赚钱的责任都推到丈夫身上,不好!

教师B首先表现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强强组合”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对工作越来越热爱,因为这是她证明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C:我同意“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为什么我以前可以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单位上,但是现在我要平衡。我觉得让女性主要照顾家庭有一定道理。男的太粗心,照顾不好!家庭对男性的牵绊如果由女性承担起来,男性就更容易出去为事业而打拼,更容易出成绩。

教师C在有了小家庭之后渐渐表现出对自己工作价值的怀疑,认为与在幼儿园工作相比,在家庭这个舞台上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传统的性别意识在发挥作用。虽然她并不认同男性的能力天生比女性强,但是认为是女性牺牲自己换取了男性更多成功的机会。她认同这种“牺牲”,并坚信这是女性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教师C更倾向于通过照顾家人并通过家人的成功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对曾经热爱无比的幼儿教育不再专注。现在她认为丈夫事业上的成功、儿子的成才比自己事业上的成功更有价值和意义。当两者难以兼顾时,她愿意为此放弃曾经的追求和梦想。

(四)她们为什么走不同的路――从局内人的反思中看根源

教师B:对工作的认识――我不是工作狂,为了工作抛弃家庭;也不是那种家庭依恋性比较强的女人,只要把孩子培养好,可以不顾工作。我觉得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家庭、工作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工作是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女儿的教育期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明明是一块象牙,你非要雕成一块宝玉,可能吗?我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机会,创造条件让她去搏一搏!她能搏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我不去勉强。我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智力超常的人,只是普通人,普通人你干吗要让她往超常人去发展呢?

对“可以做全职太太”的认识――即使今后可以做全职太太了,我也不想。其实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工作不再作为谋生手段。我希望丈夫能给我这个实现最高境界的机会,那时的工作态度会比现在更放松一点,但是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会消减。因为你把工作看作是你的理想和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就是由被动消极转变为主动积极了。

教师C:对工作的认识――你说我们以后能干什么呢?最多也就混到“名师”这个程度了,但是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我已经放弃这个追求了!我现在就希望能收入稳定,不要为工作操太多心就行。

对儿子的教育期待――希望能多花一点心思在孩子身上。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成才!他成才比我工作重要多了!对小孩的培养有终止的吗?马上上幼儿园了,给他上个什么兴趣班好呢?等到孩子上小学了还要择校,要学奥数,还要去跟老师沟通,哪里还有时间呀?想做个好妈妈就不要想在单位里有太大的成就,这就是我的理论。

对“可以做全职太太”的认识――我还是会出来工作的,但是我会选择一个轻松一点的,就是不需要花太多心思的那种工作。那个时候我更多的是以照顾家庭为主了!我觉得幼儿园的工作与家庭事务有一定的冲突,比如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投入,因为我在幼儿园话说得太多了。

从以上访谈内容可见,首先在对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上两位教师的观念完全不同。教师B把工作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完全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女儿也没有过高的期望,保持了自我的独立性,所以还能在女儿出世、生活压力更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教师C在有了孩子之后把培养儿子成才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把对家庭的贡献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因此她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在她看来,儿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儿子成才比什么都重要,这其实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

其次在对待“如果有条件做全职太太,是否会考虑回归家庭”的问题上,虽然她们都不同意做全职太太,但具体想法却截然不同。教师B是从达到工作的最高境界,即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的途径来阐述理由的;而教师C则是从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他工作,以便更投入地为家庭服务的角度来阐述原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B要比教师C具有更现代的性别意识。也许作为当事人,她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正是这种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她们对专业成长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2〕〔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81,182,178.

〔4〕周颜玲,凯瑟琳・W・伯海德.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M〕.王金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8.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Nurturing Incidents upon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u Yun, Gu Rongfang

(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As one type of the critical incidents to influence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urturing incidents can b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depending on personal features of the teacher. Interviews with 10 women teachers reveal that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influence.

第6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幼儿教师 职业道德 应用

一、绪论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育的对象是身体和智力尚未成熟的幼儿,幼儿教师对幼儿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成长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很高。这种特殊性,使得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得到社会普遍、高度的重视。然而,每一位幼儿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每一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内省、反省、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强化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奠定基础。

二、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讲授模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缺乏吸引力。同时,课堂讲授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使得学生走向职场后,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有着明显的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分析。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真实案例的展示,直接缩短了与现实的距离,通过个人的思考或集体分组的讨论,使学生们从案例中吸取有益的知识或得到强烈的警示,对于他们今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帮助,较之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运用于幼教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富有启发性,提高了课堂吸引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一)引入案例法。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时,引入了我国著名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作为幼儿教师要向袁隆平一样,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教学中对于“诚实守信”引用了同仁堂药店的案例,告诉学生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就是要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指出同仁堂之所以能够享誉海内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同仁堂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

(二)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必须“进入角色”,站在当事者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即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进入幼儿教师的角色中,对于在社会上出现的体罚虐待幼儿的等不良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谴责这类教师的行为,充分认识到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这种行榛岣幼儿的心理带来阴影,给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幼儿,热爱教师工作,以爱心、诚心、耐心关爱幼儿,作一名最美的幼儿教师。

(三)讲议结合法。在教学中创造一种便于交流的学习气氛,使同学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提供展现个人才智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如,在讲授职业理想时,应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使学生认识到理想教师,应是一个自信、自强,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受人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勤于学习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通过讲议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价值观,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职业理想。

四、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善于运用案例分析,避免空洞说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增加实际案例,结合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着力透视和分析新时期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各种问题,避免空洞地说教,使学生在其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能得到多样性的启示。使其自觉进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教学力度。利用声媒体、图媒体和文媒体,采用动画、图像的设置,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力,鲜艳的色彩图画更能吸引学生。通过文字动画的设置,增强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力,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精讲教材内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中应在合理剪裁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符合幼教实际的、有特色、有效果的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对于重点内容可作详细的讲解,必要时还应补充一些更加实用性的内容,作到理论联系实际;而非重点的内容略讲,也可教给同学们课下自学。

(四)鼓励学生讨论。教学中应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知识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

五、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加强自修,淡定从容,将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在一起。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教师必须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因此,《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增加实际案例,结合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着力透视和分析新时期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各种问题,避免空洞地说教,使学生在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能得到多样性的启示,使其自觉进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刘济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 149~164

[2]郭正良.颜旭.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7 :1~139

[3]朱曦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修养[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12 58~66

第7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关键词:幼师生;师德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引路人,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心理素质。其中,由于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师职业道德素质是幼师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幼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幼师生师德教育是指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要求,对在校生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师范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专业信念”。然而,目前广大幼儿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仍以说服教育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方式,这一问题是本文试图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开设师德课程,形成师德认识

师德教育应避免枯燥空泛的形式主义,注重幼师生师德水平提高的有效性,首先要使幼师生形成明确的师德认识,开设相应的师德课程学习并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与要求,在师德课程中将社会公德教育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行为准则,使幼师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为师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幼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日后的幼教工作中树立“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相结合的观念,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自身言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划定底线,不越雷池。

二、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师德修养

师德教育也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理论传授,重视文化熏陶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幼师生的师德修养。幼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师范性”,使校园设施、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如黑龙江幼专在校园主广场树立了教育家陶行知的雕像,在各草坪设置了刻有教育语录的假山怪石,在文化长廊、宣传栏、壁挂等设施上宣传以“兰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精神,着力打造幼师生高雅的君子、淑女气质,以促进其品质修养的提升。其次,重视开展“两代师表建设”,评选校级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秀作为榜样目标,并邀请教育名家、知名学者进行专题报告、讲座,打造优良的教风与学风。此外,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如在教师节、儿童节、教育家的诞辰纪念日、校庆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师生的职业认同感,以强化师德观念。

三、重视实习实训,树立师德理想

师德教育应抓住实习实训这一重要契机,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幼师生检验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正确进行教师角色定位,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只有真正接触到幼儿和幼教工作,幼师生才能真切体会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作为幼儿的养护者、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幼师的师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因此,在实习实训其间应尽力做到语言文明、规范,仪表端庄大方,教态自然亲和,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自身的学识和德行感染、引导幼儿。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唯有对幼教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将爱心贯彻到日常工作的始终,才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进而树立“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的”目标,充实并丰盈师德幼师生的师德理想。幼儿教师师德素质的养成要抓牢职前培养这条重要途径,幼儿师范院校有责任与义务采取多样的教育实践方法培养出知识过硬、品质高尚、素质优良的幼儿师范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幼教人才。

作者:吕小婉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论文摘要: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从我国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法守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拒腐防变,廉洁从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全部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对幼儿教育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瞩目的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

突出问题目前,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统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做出了本地区、本部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极不统一,其内容也不尽科学,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片面,许多与幼儿教师职业紧密相联的道德要求没有被反映出来;②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定位不准,规定中的一些内容反映的是幼儿教师岗位职责或社会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并非职业道德;③主题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内容分类不尽科学,甚至存在逻辑错误;④部分内容陈旧过时;⑤表述形式不规范、不简洁,因而不便记忆、不够实用。

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职业活动无所遵循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职业活动无所遵循,这必然给幼儿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极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乘虚而人,在幼儿教师中压制创新精神,助长不良学风,异化师幼关系,影响团结协作;第二,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大肆蔓延,在幼儿教师中涣散敬业精神,导致腐败现象,败坏师表形象,滋生自由主义;第三,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致使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所适从,导致幼儿教师道德建设误人歧途。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道德评价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由于善恶标准混乱,评价结论不一,使作为评价对象的幼儿教师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导致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和矛盾。诸如:幼儿教育应该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素质培育为主?幼儿教师应该主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还是保育者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应依据什么标准?幼儿家长对教师的各种赞扬或指责是否公道合理?教育单位对教师的评价与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经常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二者孰对孰错?......这一系列的困惑和矛盾都函待解决。

因此,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步人规范化道路的瓶颈。

三、制定统一师德规范是加强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关键

针对目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位,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的状况,笔者从我国目前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广泛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多家单位制定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尝试性地提出如下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供协策部门参考。

(一)学法守法,依法执教

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指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其基本要求是:自觉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爱岗敬业,保教并重

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指幼儿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幼教事业中。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对教育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教育,热爱岗位;尽职尽责,保教并重;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三)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幼儿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护幼儿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锐意创新

严谨治学、锐意创新是指幼儿教师在研究学问、钻研业务、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做到推陈出新。严谨治学、锐意创渐反映了幼儿教师探求科学真理的端正态度。其基本要求是:学习知识自觉主动,孜孜不倦;教学工作亚格认真,一丝不苟;钻研业务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对待问题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其基本要求是:谦虚谨慎,尊重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幼儿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共创和谐园风。

(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指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家长,热情为家长服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做好幼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要求是:尊重幼儿家长,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七)拒腐防变,廉洁从教

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培养高尚人格,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牟取私利,为幼儿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八)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第9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幼儿教师心理两个方向进行详细阐释原因。

(一)幼儿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幼儿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教师缺乏,导致无证人直接上岗;二是幼儿教师素养普遍不高,职业道德水准较低。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截住2013年底,我国招生人数为19700271人,比上年增长581117人,而正规院校出来的幼儿教师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幼儿园的教学,如何填补学生与教师数量的巨大差距,这就导致了无证上岗幼儿教师队伍的庞大,初高中毕业只要形象年轻、会简单的说说唱唱即可入园做老师,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县、乡镇、村的幼儿园中,直接降低了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学历不能证明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却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直接标准。未接受过专业学习的教师,缺乏专业探索的意识与精神,即使在工作中有相关的培训,但大多也是敷衍了事,甚至一些专业院校出来的幼儿教师对本职工作也有懈怠的一面。但由于幼儿教师学历低,整体素养的缺乏,根本无法用专业水准了解儿童的心里,在教学中,也更是糊弄一下蒙混过关,哪来的教学水平一说。

(二)学前教育机制不完善

小学、初高中、大学对于个体来说,关乎学生的升学率,是否能考入好大学,大学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关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恢复高考到至今,国家对这几个阶段的教育投入逐渐增大,增加教师工资,规范教师职称评定,各个学校对教师学历、工作考核均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机制等等,而学前教育领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幼儿教师任职制度、工作考评的相关标准。在现实生活中,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相应课程以后,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明确和细化教师任职资格的考核。[1]对入学后教学评定普遍存在敷衍了事,相关的部门也不予追究,导致幼儿教师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幼儿教师工作培训、学习交流机会较少,“井底之蛙”式的教学理念导致无进取、钻研之心。

(三)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外因也只加速了内因的变化发展,除上述分析两种主要原因之外,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除了高程度的脑力劳动以及儿童的吃喝垃圾、园内各种琐事外,还对社会、家长尤其是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他们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没,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恶劣情绪最终会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2]在人们观念里,幼儿教师基本没有地位而言,工资低的可怜,又得不到家长、社会的同情与关注,工作上的压力无处诉说,甚至有人把幼师当作最底层的职业,受不到教师该有的尊重。而且幼儿教师都比较年轻,再加和幼儿长期呆在一起,心智、性格可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如遇到个人情感问题的困扰,容易导致将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2010年11月国家就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则意见仅仅是一份文件,并为产生应有的效用。国家虽给予重视,但完善的体系,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教育期待过高,忽视对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幼儿教师体系自身的先天不足,后天又不注重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缺失、责任意识淡薄、心智不成熟、道德素养不深等等,导致虐童事件频频发生,给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对幼童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