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服务

第1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

1.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受到人才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来提供,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及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地方性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必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式做出相应的回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尽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显示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

2.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资源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行业提供,那么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受区域经济状况的制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区域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好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发展慢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由此表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是一项多赢的善举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智力、技术支持,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办学要素支持,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区域企业能够提供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宽阔的毕业生就业平台;又如,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企业教学设施的支持或办学经费资助,教师可以得到业务的锻炼和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再如,学生可以在比较好的实训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等。因此,服务区域经济,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于区域、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的善举。总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等独特优势,能够不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高职院校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可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责任感,又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信心。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根本点在于:

(一)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人才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独特优势之一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或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改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由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的状况、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使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遇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性、顺畅性、高效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必须依靠多方的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仅依靠区域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科研、技术等力量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积聚着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起着相对独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贡献。由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又一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搭建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沟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区域的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优势主要包括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层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咨询决策服务;提供课题攻关、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领域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这些优势,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二)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开

设相关专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吃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依此设置相关专业,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使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应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要将泉州建成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定位,针对泉州急需大量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为泉州培养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泉州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服装设计、服装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开设服装设计多个方向的专业;针对泉州大量印刷企业急需印刷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印刷技术专业;根据泉州商品流通业发达,市场活跃,商务形式不断创新而欠缺大量商务经纪和人才的状况开设商务经纪和人才专业;针对泉州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开设汽车营销方向的专业等,使每个专业都符合泉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为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调查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能服务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用、好用”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不对称的矛盾。供求接口衔接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为输送毕业生而焦虑,影响区域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满足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所在的学院极为重视向泉州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等工作;参访企业、邀请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网络沟通、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疏通渠道,每年召开4次大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上百家企业到校设点选才,搭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既帮助企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和肯定,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2%以上;也为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岗位提供机遇,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收到“企业、学院、毕业生三有利”的效果。

(四)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根本上说,区域企业劳动者素质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培训资源、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区域企业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来满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要发挥培训基层劳动者的优势,主动与区域的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及企业沟通,积极开展多项目、多层级、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弥补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帮助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学院针对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急需大规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状况,与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九牧王公司等知名民营企业开展财政直补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有效促进受训的员工提高业务素质、职业适应力和劳动效率,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五)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相应的科技研究机制,提升科技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区域的科研课题,主动承接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为企业提高实力和效益而服务。

(六)实行职教集团运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第2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第3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一、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s。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开展,需要经济条件这一物质保障的支持,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健康且快速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水平一定程度决定高职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最终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的成效来衡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条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出现和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一,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第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所需的人才。

(三)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经济作为物质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坏。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育规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等各项指标,若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若能与区域经济需求相符合,就能高效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三明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三明区域经济意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因区域经济发展而存在,但是,我国许多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没有将区域内用人单位作为自己服务对象,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目前,三明辖区的两所高职院校在三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参与度不够,在人才培养模式、方向及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度不够,三明本地人力资源出现匮乏现象,三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无法带动三明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促进三明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不大。

(二)三明本地化就业率不高

三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三明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配套,在服务三明区域产业发展上发挥作用不大,没有充分意识到高职教育的本地就业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服务三明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三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高,但三明本地化就业率偏低,无法满足三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存在“三明培养、异地使用”,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三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三明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的促进作用不大。

(三)与三明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明高职院校与三明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省级和三明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与三明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与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使得高职院校在探索与区域产业对接上缺乏相关政策法规支撑,造成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不够深入、不够稳定。(2)高职院校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活力上与三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方面的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无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三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层面上,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企业几乎零参与,虽然达成校企合作,但企业在参与课程开发、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弱。

三、三明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

教育的发展与地方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与三明高职教育相关的各界,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对高职教育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资源配置、舆论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树立服务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实施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将职业教育纳入三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近年来,三明市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明高职教育要及时抓住三明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对三明行业企业人才情况和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三明支柱产业群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形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解决了三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难题,不断开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二)提高三明本地化就业率

“本地化就业率”直观地反应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三明的高职院校要服务三明经济大局,将三明的发展视为学校的发展,提高三明本地就业率,为三明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三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建立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激励机制,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来支持学校发展,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三明本地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相适应,为三明区域经??服务。

(三)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是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借鉴度极高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形式,将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根据自身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的形式,与高职院校共同协商制定符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二是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高职院校应注重兼职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构建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完善奖励机制。高职院校可通过发放实习补贴、提升科研经费、提高项目补贴等奖励机制,留住“双师”教师,以保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第4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拟以钦州学院图书馆为例,谈谈广西北部湾(以下简称“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为本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就是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需的要素之一[1]。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个地区知识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服务理念,改变学校独享资源的传统观念,转而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面向北部湾开放服务,促进北部湾经济建设发展。

1.2 北部湾经济建设需要

北部湾经济区是2008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开发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行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包括商务投资、金融、港口航运、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旅游、劳动力、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和专业性信息在内的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以信息化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这些决策说明了加强北部湾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发展规划》的实施,钦州港又被批准成为国内第六个保税港区,于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大海粮油公司、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等大批企业陆续落户钦州、北海、防城港,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部湾的各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洞悉国内外市场行情,必然会搜集大量所需的信息,而仅仅依靠本身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的。那么,北部湾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为北部湾经济建设服务,便成为北部湾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

1.3 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国际上通行的教育理念中,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三个必备功能[2],地方高校也不例外。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3]。然而,大多数地方高校既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也没有雄厚的办学实力,经费来源渠道主要靠财政拨款和学生交费,而这两项收费又都非常有限,如钦州学院近3年来,平均每年经费收入仅5千万元左右,这仅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因此,学校只有立足于本区域,积极主动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通过自身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合作,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4]。为此,钦州学院确立了面向北部湾、服务北部湾的办学宗旨,围绕北部湾对人才的需求,努力调整专业结构,打造自己的办学品牌,为北部湾经济区,特别为钦州、北海、防城港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学院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图书馆办馆的方向,也就是说,钦州学院图书馆也必须树立为北部湾服务的思想,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面向北部湾,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为北部湾建设提供有效服务。通过服务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1.4 图书馆履行职责和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学术性机构和社会信息中心,其职能和任务之一是服务社会。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承担起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高校图书馆在完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应利用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参与到区域经济建设中,馆员更应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图书馆面向北部湾开放服务,促进北部湾发展,也是本身职责所在。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信息的需求在形式、内容、结构和种类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应运而生,这必然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冲击与危机,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图书馆该如何生存和发展?面向社会,投身于市场经济, 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提高,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5]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给广西高校图书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机遇。[6]

2 可行性

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1 政策支持

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定义:“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就是说: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的利用者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校内师生员工,而应扩展到本校以外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扩展到全社会范围的普通市民。教育部的这一规定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社会性纳入高校图书馆定位的范畴,无疑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效益,为建立和谐的社会做出更有成效的贡献,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4]

2.2 地域优势

位于我国西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有以南宁市为中心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城市群。这一区域所属的高等院校有30多所,这些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北部湾地区输送合格人才。目前,在北部湾各行业的高层管理、重要技术岗位的人员中,有不少毕业于南、钦、北、防的各高校,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建立校友关系网络和搭建“校企合作”友谊平台。钦州学院位于地处广西沿海中心地带的钦州市,是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年来,就有3 000多人奔赴北部湾各行各业。基于这一区域优势 ,2007年,在自治区教育厅的高校服务区域划分中,钦州学院与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被列为直接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的大学[7],这也拓宽了钦州学院立足北部湾、面向北部湾的服务空间。

2.3学校发展优势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北部湾高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钦州学院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创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学院围绕钦州市及北部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道路,决心用3~5年时间,把学院建设成富有沿海特色、综合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并在钦州学院的基础上创建北部湾大学。

几年来,学校“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校园面积由“专升本”前的27公顷扩大到现在的约54公顷(含东西两校区),学生人数由升本前的62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人(含留学生)。目前,学院拥有15个系、部、二级学院。普通本科专业19个(41个专业方向),专科专业35个(46个专业方向),其口物流、轮机工程、海洋科学、海产品储运与加工、航海技术等5个涉海类专业,填补了广西高校中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开创了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在岗教职工661人,其中专职教师451人,在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8人,博士、硕士168人,外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教授25人,人才优势日益凸显。同时,学院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积极开展校政、校企合作,与钦州市政府及各县市、企事业单位展开洽谈合作,开展面向北部湾经济的科学研究,一些系、部在学校服务社会的思想引领下,开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实施“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与北部湾企业钦州港口(集团)、广西力顺有限公司及东北大学等单位签订科研合作项目4项,合同总金额将近500万元。钦州学院的科研成果开始在企业得到转化,将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毫无疑问,钦州学院服务北部湾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良好的发展优势,为图书馆服务北部湾开通了道路,也为图书馆向北部湾开放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同时,这些“校企合作”为开展本区域的“图企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8]

2.4 信息资源优势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向北部湾开放的现实基础,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北部湾地区30多所高校拥有藏书总量大约2500万册,并随着高校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如钦州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图书馆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主要收藏有中、英文等文种的专业文献,基本覆盖了全校各学科、专业,已形成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兼容、多学科并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同时,还搜集了大量的方志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古籍,如《嘉之靖钦州志》《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荟要》等。另外,“北部湾海洋文库”正在建设中,这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增添了海洋特色。图书馆还加强了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收藏有《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并与广西大学合作,实行馆际互借,更加丰富了馆藏资源。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逐年增多,馆藏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也迅速增加,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目前,钦州学院图书馆拥有藏书79.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2.13万册、电子图书27.5万册、中外文报刊4000多种。因此,无论是传统型文献还是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都为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5 自动化设备及技术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网络化的技术设备在高校图书馆得到普遍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局域网的建立以及与校园网、Internet的连通,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环境和强大的服务平台,使高校图书馆不仅能迅速获取文献信息资料,而且能直接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循环,为信息用户提供快速、准确、有效、高密度的信息资源起到了保障作用。

调查获悉,目前,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基本开通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并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馆藏书目数据库、馆藏信息资源网上查询联机数据库等。不少高校图书馆还积极引进和发展电子载体文献、数据库、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及计算机网络资源等。钦州学院图书馆采用深圳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全面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学院图书馆还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器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主页,并已通过本馆主页向读者提供网上公共目录查询等。此外,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放阅览室等。所有这些,都为学院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提供了硬件及技术上的保障。此外,北部湾高校图书馆还具有人才优势、环境优势、形象优势等,诸多优势说明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区域经济建设是可行的。

总之,北部湾地区有很大的信息需求市场,北部湾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服务本区域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在全国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已捷足先登,在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中探索出了新路,我们可借鉴他们的经验,为北部湾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推动北部湾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惠娜.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58—59.

[2] 陈明芳.架起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桥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56—57.

[3] 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1—12.

[4] 叶华青.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策略研究—以TZ学院图书馆为例[D/OL].[2009-10-20].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7016368.nh&dbname=CMFD2007.

[5] 宁 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论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78—179.

[6] 康淑芳.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3(5):45—46.

第5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认识到,只有与大兴新区产业集群的用人需求形成良性匹配,才能为区域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出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继续教育学院也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高度重视面向区域经济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深化认识“三要”:即开展职业培训是满足新区经济发展大形势的“需要”;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提高职业技能素质水平是劳动者个人发展的“必要”。逐步树立了“立足新区、面向企业、牵手乡镇、主动出击”的职业培训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继续教育学院坚持“立足开发区、面向大兴区、服务大兴区”,在及时了解新区经济建设实际需求及区域政府对职业培训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逐步摸索出“政府主导、镇村组织、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新工作机制。2008年12月24日,开发区管委会命名学校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3月31日,学校与开发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培训中心签署了《委托培训协议书》;2011年6月17日,学校与北京市大兴区签署了职业教育培训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新区政府的规划、管理、政策等优势,为企业与学校及劳动者个人之间搭建起供需合作关系平台。

二、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相匹配的培训体系

在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的牵头协调下,继续教育学院努力探索培训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将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贯穿于农村劳动力和转岗再就业劳动力职业生涯的全过程,逐步形成了“一免、双促、三提升”的职业培训体系。“一免”即将免费的就业培训贯穿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全过程;“双促”即通过初级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快实现转移就业,再通过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促进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尽快进入高技能岗位,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三提升”即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生活品质,提升企业在职员工的职业资格等级和职业素养,提升新区劳动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水平。

三、在新的培训体系下,改革创新工作方法

在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培训体系下,过去固有的培训管理模式显现出明显的不适与不足。首先,过去主要是给在校生提供取证培训鉴定,基本上是“等、靠、要”的管理模式,而现在需要工作人员到企业、乡镇、政府部门中去,加大了工作压力和辛劳度;其次,过去的培训项目相对固定,基本是按学校专业设置来确定,而现在的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每个企业提出的培训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组织者和培训师资按需设计培训课程,加大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最后,随着培训班次和培训人数的增加,在统筹调配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职业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继续教育学院积极探索培训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逐渐形成“培训开发规范化、培训办班流程化、培训管理项目化、培训课程模块化、培训师资团队化”的新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有利于开展培训工作开展的管理机制。

第一,对于培训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年度培训开发指标(规模、收入)层层分解到各二级学院的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惩;

第二,将培训开发办班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据此规范收费人员和收费程序,从而保证培训管理的良好秩序;

第三,将培训企业、乡镇、对口政府部门的联络协调工作一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第四,开展培训师资库和培训项目库的建设工作,依托培训师资库逐步构建培训项目库(课程库)。

第6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服务

近年来,黑龙江经济发展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而想要摆脱困境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探索如何在区域经济背景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战略需要,也是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黑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的排名逐渐下降,2015年,黑龙江省GDP增速全国排名倒数第三,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迫切需要孕育新的增长点和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国家层面不断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和新举措,2013年“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得批准,2015年“龙江丝路带”正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经济发展一直在探索、切换增长动力,不再依靠粗放式的资源耗费,但目前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显著[1]。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因素。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职高专院校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明确指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对较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建设越来越需要借助高职高专院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基于黑龙江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探索建立一种长期有效机制。

二、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区域产业升级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因此,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占到普通本专科人数的一半,中间出现过专科人数略微下降但下降比例较小,2015年开始又有增加的趋势,如表1所示。我国专科招生人数的这种态势与国家扶植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相吻合。根据表2可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专科学校招生人数比例较小,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小。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制约了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表22015年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二)高职高专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对高职高专院2017年10月校的认可度比较低,对其存在片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社会更多地将其定义为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干部”的“工人”,而不是“一线应用型人才”“产业工人”或者“产业工匠”[2]。而且,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虽然受到一些工业文化的熏陶,但是其思想和行为也完全没有达到先进工业文化的要求。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其社会地位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加上中国传统制造业对工人的知识储备要求低,增加了工人的可替代性,降低了社会对工人劳动成果的认可度。(三)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联动效应差。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中必须紧密结合,只有两者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才能使经济发展决策和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目前,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双方还不能准确瞄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黑龙江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自己真正的特色专业;院校整体专业结构严重失衡,技术含量低的文科、教育类专业多,技术含量高的理工科类专业少;各高职高专院校学科专业设置雷同问题严重,这使得黑龙江本已存在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政府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投入存在短视行为,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周期长,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难显现。

三、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宣传力度。大多数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低人一等[3]。然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是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需要。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0”的背景下,原有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了,所以,积极培养产业工人势在必行,同时还需营造先进的工业文化环境,让社会大众尊重普通劳动和普通劳动者[4]。为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社会大众对高职高专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切实抓好高职高专院校的宣传工作和舆论指导,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省内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和进一步推广。政府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典型事例的宣传,让社会大众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同样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在高考季,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帮助学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端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为高职高专院校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政府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等手段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统筹推动区域内高职高专院校共同发展,实行教师互聘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教育相关部门也要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定期研讨机制,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人才网络,共同讨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三)高职高专院校要明确发展定位和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明确发展定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建设和“龙江丝路带”建设风生水起,黑龙江的地理位置靠近东北亚中心,发展对俄经济与贸易合作的优势得天独厚[5]。黑龙江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如果能拉长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链,财富创造空间将进一步拓宽。黑龙江在高品质食品、乳制品、畜牧产品、旅游业等产业也已经积累了一些供给能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将创造可观的绿色生态红利。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及时预测人才需求状况,立足区域特点、体现区域化、依托区域特色、服务区域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办学方针,增加新型产业所需专业,重点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并能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适应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区域工业化水平。其次,建立核心竞争力。高职高专院校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并整合现有的办学资源,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为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更加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高专院校也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投身到高等职业教育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外聘一线应用型人才到校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让本校专职教师和学生能了解最新产业和行业发展动态。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而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总之,新时期,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要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培养人才,多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应以人为本,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产业特点,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增强服务功能,这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王清莲.江苏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4]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79-80.

第7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 探讨

同志曾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坚持走科教兴国、科教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分为教育部直属和省、市管理三种管理体制。相对于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而言,省、市管理的高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截止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908所,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高校179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4.2%。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随着智力因素及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不断扩大,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将高校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是地方高校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廊坊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多年来坚持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实际,探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建好三个平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高校强化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科研创新与发展的出路在于服务地方,如何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和特色与区域、行业发展目标和需求相适应,不断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已现实地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廊坊师范学院地处河北省廊坊市,隶属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多年来立足地方文化,辐射地方文明,服务基础教育,为河北省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受到了广泛的肯定,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也应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好三个平台。

1.整合学科资源,构建学科平台。学院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增强了学科创新能力。如将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拓展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又新增了材料化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雕塑等专业。

2.吸引高学历人才,构建团队平台。近几年,学院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以良好的待遇和条件吸引高学历人才,同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参加各种创新教育培训班、学科研讨班等。目前学院引进和培养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近300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强化竞争机制,构建政策平台。学院按照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同时要在相关学科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并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学院教师参加科研人数、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五年,科研课题获厅、局级奖励82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对获奖项目,学院还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进一步鼓励和激发广大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择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选才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传统专业一成不变。地方高校应及时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学院2000年升本建院后,根据原有专科专业的基础和优势,按照巩固文理学科基础地位,突出教师教育优势地位的思路,首先选择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六个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之后,通过加强基本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又将英语、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等5个专业生为本科专业,并新建了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到2006年,学院已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主要科目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和“十五”、“十一五” 发展规划,按照巩固优势专业、办好新兴专业、培植特色专业的原则,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又新增和拓宽了部分专业口径,逐步新建了日语、新闻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十几个非师范专业。截止2007年,学院拥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5个,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教师教育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三、服务地方建设突显办学特色

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的品格特征和竞争实力,是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需求、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状况、产业实际以及自身的传统优势凝练出自身办学特色,不能盲目地模仿名牌大学,要立足自己的实际和办学定位,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河北省的特点一是人口多,需受教育的人口也多,师范专业毕业的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二是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基于这种认识,学院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有特色的教学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内涵发展、借势京津、开放办学的理念,发扬为学、为人、为师的师范精神,坚持教师教育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事业,专业教学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校园文化推动社区文明的办学方向,形成了立足廊坊、借势京津、开放办学,服务基础教育,辐射地方文明的办学特色。

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主动服务社会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高校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互相把对方的“生产”活动纳入自己的活动范围,并成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也应更有效地依托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加大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可采取高校与政府、企业对接的方式,通过成果展示会、洽谈会、信息会等形式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由实验状态到生产状态的转移。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较多廊坊市纵向和横向课题,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企业网站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于实时控测的城市公交车辆自动定位和报站系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廊坊市大棚蔬菜根际土壤理化现状及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的研究”等,有的项目已被应用,有的项目已投入生产。但这还远远不够,地方高校今后还应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孵化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依靠地方政府搭建校地合作桥梁

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政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动双赢,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学校可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与周边地、市共同组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等,学校派出部分优秀科研人员参与政府部门规划、设计或企业策划,为政府做咨询服务,参与调研论证和座谈,提供决策参考。学校可根据地方需求,制定较为详细的为区域、行业服务的措施,设置产学研专项资金和校企合作专项计划,围绕“富民强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

第8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1企业信息需求状况及其特点困境乃至破产。“市场竞争中失去哪怕1%的份额也会造成企业巨大的利坡。而上游原材料供应小幅上涨或者下游产品销售趋缓同样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大企业急需市场内外宏观经济走向、行业法规、市场营销、价格趋势、相关行业市场预测等高层次决策信息;四是信息内容的广泛性、信息源的多样性、获取渠道的多样化特点。

随着“十五”规划中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建设性思路的提出和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在市场竟争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投人和建设,企业的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管理和组织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及时利用信息资源,把握市场机会,及时进行决策的需求。

随着我国大型国企改革的深人和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企业已走出过去单一性和环节性的科技信息需求,而向着社会化、综合化、集成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实用性特点;其二,围绕产品开发的信息需求。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对产品开发、技术经济、行业法规、标准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尤为迫切;三是决策信息需求。大型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生产力都较为雄厚,因此对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项目的投人较高,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决策的失误必将导致企业陷人2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不管在资金投人、现代化技术、馆藏资源,还是专业人员素质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对企业信息市场的开发处于较为封闭被动的状态,多数图书馆对外信息服务刚刚起步。

2002年,我们对上海、北京的部分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了解国内高校图书馆为地区产业提供信息服务的状况,从调查情况来看,40肠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对外信息服务,其中不乏成功经验,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参与该校“企业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为大型药厂制作网页,在网上公布并不断更新医药科技信息,提高了药厂广告宣传效果,创造了“图企”双赢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企业信息服务方面遇到的许多困境和无奈,与社会上的一些信息服务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管理体制的局限,高校图书馆对外信息服务模式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意识;第二,提供的信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企业经营决策参考价值不大,不符合企业的特定需求;第三,由于信息服务人员专业知识面局限,信息服务深度不够,无法保证企业信息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特点。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致使企业对高校图书馆的信任度相对较低,甚至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企业信息服务难以为继,名存实亡。

3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市场的有效途径

3.1力争成为行业性、区域性的科技信息中心笔者认为,寻求地方管理主管部门的支持,了解本地区发展大中小企业方面的最新方针政策,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力争成为行业性、区域性的科技信息中心,是高校图书馆为地方产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企业信息市场的开发和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难度和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虽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要单方面与企业建立一种供需合作关系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此反应淡漠。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首先需要了解企业信息市场的需求状况淇次,要和企业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取得企业的信任与合作;第三,所提供信息的广泛性、专指性、多样化和时效性的并重;第四,必须能够使企业增效节支,创社会效益。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大多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比较了解,所拥有行业信息的专指度更深,内容更具体,但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信息集散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仍然希望能够获得信息服务机构的帮助,这就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江汉大学图书馆是武汉沌口开发区唯一的一所专业性信息服务机构,在探索企业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将本馆信息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目的与开发区管委会的主管领导做了必要的沟通,取得了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并明确表示,该地区不再建设地方性图书馆,希望江汉大学图书馆承担起区域性信息服务的重任,并以开发区管委会的名义架起江汉大学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纽带,为顺利开展企业市场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实施过程时,可分两步走:

第一,与地方管理机构的网页建立链接,将本馆的概况、信息服务范围及内容、科研成果等放置在主页上,也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放置企业链接,以快讯的形式登载企业的供求信息、相关技术转让等,为企业解决实际间题提供双向交流平台,以此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区域性影响;第二,通过建立相应阅览室来吸引企业的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阅览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场所和途径。或通过实行会员制,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帮助他们向专、精、深、特的方面发展。

3.2建立区域性重点产业“信息库”信息服务机构最大的优势来源于资源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拓信息服务市场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行业渗透,各行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信息库”,比如:法律法规信息库、工商税务信息库、人事档案信息库等,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要面向市场,必须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库”。目前,社会化生产和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我们很难包罗万象,应该避开企业专业专指度深的锋芒,利用高校间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并结合本馆馆藏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重点开发某一领域数据库,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突出特色。例如:武汉地区过去是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其重点产业包括:汽车行业、钢铁行业、船舶等,不妨考虑建立这种区域性重点产业“信息库”,包括该行业的企业名录、公司及行业报告、贸易及投资机会、国际经济环境、投资法规、关税资料等,以数据库形式提供查询。在广泛性方面,可以面对更多的企业,组建通用性数据库,比如:“质量体系认证”、“环保认证”、“信誉认证”、行业法规等方面的信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企业需要与之相关的最新市场行业信息,图书馆可以利用优势资源寻求与某些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一种资源共享合作关系,获得诸如此类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在进行信息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层次,逐步形成中小企业档案数据库,并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组建科研项目数据库,为中小型企业寻求项目技术转让途径,建立供求信息档案和人力资源数据库等。

3.3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实施企业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首先要准确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仅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还要充分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其次,在深人分析企业信息环境、行业特点的信息需求、确定区域性重点用户的同时,关注不断增长的新的信息服务增长点,建立以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中心,面向产业经济的信息服务体系。

3.4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将变以“图书馆”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强调信息重组及有序化和信息导航功能,实现智能化、社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第一,适时开展企业调研,准确掌握有关企业的背景资料,分析了解企业深层需求,与之建立一种双向沟通的零距离信息服务。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服务,这包括用户知识挖掘、网络数据的挖掘、行业领域的学术产出、原生资料等各种灰色文献的挖掘,提供符合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信息,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

第二,开展网络环境下定题信息推送服务。了解企业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信息检索,定期将相关信息以电子邮件、网页、专用软件的形式推送到用户主机上,确保提供信息的时效性、系统性。

第9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院校

多数创业型大学都是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为目标,最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刚刚起步,多数创业型大学都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需要依靠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才能推动创业型大学顺利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构建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机制

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构建有效的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机制框架,可以保证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在《三螺旋》一书中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三螺旋关系模式。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等。亨利・埃兹科维茨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式分析了创新系统中处于三螺旋模式中的三方地位是平等的,每一方都可以成为系统中的主动力,而另外两方给予一定的支持与辅助,在互相促进过程中提高创业、创新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转化科技成果、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途径,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和利润。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同时也是一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在学院建设过程中,各系部、各专业紧密围绕三螺旋模式,坚持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方针,以“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兴一份产业、创一个品牌”为学院建设原则。各系部、专业通过创办公司实体,与校外企业联合,将真实的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以创业团队形式输出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为大学与产业之间的技术传递和知识传播搭建广阔平台。在大学和产业互动过程中,必须有法律、制度及相应政策给予保障与支持。在教师、学生取得科研成果输出、转化的过程中,结合相应政策,制定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当遇到法律、制度等问题时,政府给予合法权利保障,通过知识产权立法,对发明创造者提供申请专利的法律保护。

二、创业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作用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各方面普遍存在差异,遵循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做到紧密联系,导致某些学生在实习、毕业时无法适应本职工作,而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创业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常规教学中不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扩充,而且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实训技能,通过最初的岗位实习,发展到组建创业团队,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优秀人才以企业预备役形式对外输出。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技术成果作用

师生通过企业实践创造的科研、技术成果,是创业型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创业型大学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明确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极其重要的。创业型大学通过创办企业实体将科研、技术成果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使之服务于企业运营,促进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大学内的公司实体成为区域产业构成的一部分。创业型大学是创业者的孵化器,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职业型创业者。通过科研、技术成果的作用,紧密联系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搭建二者良好实践平台。创业型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教学做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创办家政服务中心、汽车实训大楼、机床厂等实体,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结合项目促进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探究思考,研发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构想,学院创办了科技园,大力支持学生创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学院公司实体进行创业,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各种资源对接,待学生项目有了雏形、成熟之后,可以通过组建团队、创办公司的形式运作创业项目,学院为创业学生提供科技园场地支持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学院的科技园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整个创业过程在科技园体系内完成,并以此为平台与企业进一步洽谈合作。

三、推进地方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地方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本省城市及区县,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省内就业。某些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虽然根据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各自的培养目标,但对自身办学定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将办学重点放在培养理论型人才上,因而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校自身发展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由于以上原因,某些地方高校面临巨大的招生、就业问题,学校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某些地方高校调整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努力走出切合实际的办学新路。

(一)地方院校应强化转型基础

地方院校是目前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主力军,而且这种趋势会维持较长时间。致力于发展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地方院校,以及准备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院校,始终需要思考的是根据本校特点制定转型发展方向。虽然要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但同时不能缺失理论型人才培养,倘若只专注于创业教育,只将创业教育作为转型工作的主抓手和着力点,这样地基不牢固的创业型大学终究是走不长远的。

(二)地方院校重视科研发展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院校的普遍特点是科研实力一般,师资队伍不强,科研力量较分散,因为办学趋同的桎格,在政府及社会资源竞争上一直处于弱势,一定程度上是对地方院校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式下,“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将科研立足于企业根本需要上,鼓励教师、学生创新创业,并将专业知识融入科研成果中,不仅有益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还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与利润,对学生而言,是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地方院校转型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教育教学始终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地方本科院校多属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不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普通高等院校注重培养理论型人才,而地方院校注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前者注重理论,后者注重实践。地方院校转型的创业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基于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四)地方院校增强特色实力

在民众心中,教学规模、师资配备与科研实力是衡量一个大学实力最显著的指标。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先天劣势,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研究实力等远不及研究型大学,处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不利位置,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边缘,所以地方院校需要发展成为具有办学特色的大学,特色也是一种实力。地方性、应用性、大众性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创业的有利条件。在转型过程中,只有挖掘自身优势,有效利用特色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