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

第1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兴起,全国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当越来越多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在现实的择业环境中遭受挫折的时候,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培养其健康的就业心理非常重要,因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文化及道德素养等方面,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就业心理状况。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所面临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他们顺利就业有所帮助。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变化与发展过程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复杂的特点。艺术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具有当代大学生共同的就业心理特征,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及个性特点的差异在就业心理上有着与其他院校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岗位竞争,一些艺术类大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就业心理,如:竞争意识加强、自我肯定意识浓厚。但也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许多问题,笔者以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920名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认知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在就业中对事物的推理、判断。”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不准确和就业信心不足,易导致自卑心理。

1.自我认知不准确

雅典德尔菲神殿,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求职者而已,尤为如此。大学生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盲目从众的就业心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然而,目前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自己了解不足,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问到:“你的就业优势和劣势是什么?”7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缺点,努力提高自己,同时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培养的话,在职场上很难扬长避短,进而合理定位。对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使一些艺术类大学学生盲目求职,屡屡受挫。

2.就业信心不足,易导致自卑心理

面对就业压力,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前景有信心的仅占41%,大多数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

就业信心不足,容易导致自卑心理。艺术专业学生因高考入学文化分数较低,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能和文科、理科的学生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例如:一名音乐专业毕业生应聘某公司的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员,本来这个岗位非常适合她,该女生会唱会跳,口头表达流畅,但她到求职现场后自动放弃了面试,原因竟然是“其他求职者都是名校的文科毕业生”。所以,事实上,部分优秀的艺术类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有关外,自卑退缩的心理也是主要因素。

(二)情绪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就问卷调查显示:面对就业学生觉得有压力的占到90%,而压力大多表现为焦虑紧张,统计表明: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有焦虑紧张情况的占到了77%。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能对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过度的焦虑会给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2.抑郁心理

“抑郁是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忧郁、沮丧、压抑、自责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面对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抑郁心理。在面对就业困难时,觉得前途渺茫、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种心理反而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社会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期望心理过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期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对自己未来作打算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期望过高,比如:在对薪金的选择上,艺术类大学生对就业薪金的期望通常较高。就“你对求职工资待遇的要求”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把年薪40 000视为底线。但根据对已毕业的艺术类学生薪酬调查,平均年薪在25 000元左右。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艺术院校高昂的教育投入,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有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用人成本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很难实现。期望过高与现实不符,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家庭的因素,也有学生个人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艺考热”兴起,全国艺术类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以四川省为例,2006年,四川省艺考考生3.2万人,2009年58783人,2010年63751人,2011年68775人……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四川艺考报名“高烧不断”。在“艺考热”的利益驱动下,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盲目扩张的背后是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有限,增加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另外,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不正之风,这些因素冲击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二)家庭因素

艺术教育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大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父母对他们也自然地有着更高的期望,而这种期望转移到学生身上时,会使得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更多的焦虑。

(三)学生自身因素

普遍而言,大学毕业生一般22岁左右,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加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很强、对社会了解较少,就业前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就业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就业环节中的种种压力时,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三、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

就业机制的完善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运行基础上的,全社会应该为毕业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减少各种就业歧视,尊重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性别歧视等各种就业歧视条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另外,各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同时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二)重视家庭教育

就业是大学生家庭生活的大事,家长更要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就业。第一,家长要确定适当的对子女的期望值,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的就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二,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主观愿望,不要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要给子女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第三,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加剧的主要原因。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等等,盲目攀比。还有部分学生将就业只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偏远地区或是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产生了严重的偏执心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让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待遇定位、求职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在择业时不要仅仅考虑工作的地点、收入等,更要把职业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考虑到能否通过这个职业发挥个人的才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在面对就业时,艺术类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才能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首先应当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自身的优势劣势、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完整客观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摆脱从众心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职业。

3.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只有树立就业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才能,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才能成功。当然,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信要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所以说,要真正树立自信心,就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真才实学为基础,才是真正的自信。

面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高度关注,毕业生自己也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调整好心态,形成良好的就业状态,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注:此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SB134

参考文献:

[1]刘慧,狄敏.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45.

[2]曹鸣岐.论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节[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79.

[3]褚惠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当代青年研究,2006(4):66.

第2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救济途径

当前,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尽管这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微小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学生占了全国大学生的15%~17%,且他们属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大学生村官制度、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以此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根本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从户籍制度来讲,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较多。当前,国家在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但是相当部分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都对非本地生源学生进行了限制。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来看,由于这个制度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没打好潜力就有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批量培养的弊端,即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与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城市学生合理区分。由于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缺乏,在求职竞争中又无法与城市学生抗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农村特点开展的工作还不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回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就业。

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素质非常突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骨干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出身。但从整体而言,由于先天基础与后天学习环境不良,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有弱化现象,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工作技能,与城市学生相比确实出现一定差距。从择业观来看,农村大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落后、陈旧。他们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农门,即使不当国家干部,也要成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普遍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回到熟悉的农村。城市大学生的择业观相对比较新,对自身的分析比较透彻,职业目标比较明晰,因此就业前景也较好。择业观的差别,成为农村大学生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救济途径

国家与社会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个社会问题,在支付高额教育投入之后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已经在农村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比例日趋降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国家有义务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解决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不仅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且应该针对其弱势地位给予适当照顾,引导他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顺利就业。从社会层面而言,新闻媒体要从舆论上营造对农村大学生有利的环境,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进行舆论引导,使农村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有更清晰的认识,逐渐增强宽容度,为农村大学生就业提供轻松的舆论氛围。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对农村大学生的看法,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就业机会。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大学生,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高校与家庭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与高校扩招有一定联系,饱受争议的高校扩招应当适可而止,将工作重点从量的扩大转到质的提升方面来。对于农村大学生,高校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例如为他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锻炼社交能力;改进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等等。相当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里生活得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在城市里待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宽容是最大的救济,在子女选报专业时,家长应该将目光转向农村,选择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专业。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农村也迫切需要各种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农村的就业市场非常大。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60%,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与其在城市挣扎不如在农村驰骋。在子女毕业就业时,家长应合理降低对子女的要求,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形成新的观念,即高等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起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回乡创业,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救济。就业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问题,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个人。无论是政府、社会的救济还是高校、家庭的支持,其影响毕竟是缓慢的、有限的,只有个人的自我救济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救济之路。针对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及时调适自己。

一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争取在大学期间培养一项文体技能,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二是主动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农村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征,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一些用人单位也欣赏农村大学生踏实认真的精神,愿意优先聘用农村毕业生。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第3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巧实力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欧成学(1968- ),男,四川仁寿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 德阳 618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94-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常见的求职现象是,学历、专业和毕业院校相同的大学生,有的凭借过人之处让用人单位“一见钟情”,而有的却因素质平平而求职无门,究其原因,正是大学生在就业巧实力方面存在差距。就业巧实力是大学生在职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提高求职成功率的重要法宝。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业巧实力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大学生就业巧实力已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巧实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巧实力是指除学历层次、毕业院校、专业因素之外,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对优势或相对独特的素质并在职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就业巧实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结果,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巧实力决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巧实力表现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观、特长、礼仪、求职技巧等诸多方面,它包括智力因素,但更多地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果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优势或特长突出,就业巧实力就强,就能在职场竞争中轻松胜出;反之,如果大学生综合素质平平,而且还有素质“短板”,就谈不上就业巧实力,在职场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巧实力的必要性

1.大学生就业巧实力存在的不足。总体情况而言,大学生专业理论较强,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在职场竞争中,部分大学生就业巧实力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大学生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大学生在实训、定岗实习方面,普遍存在重视不够,资金、设施、师资、管理和考核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主动学习不够,上进心不足,沉溺游戏,荒废了学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技能差,既缺乏就业巧实力,又影响职业发展后劲。

第二,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好高骛远,总想一步到位,片面追求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大城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就业中有等、靠、要思想,缺乏创业精神;随意悔约,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缺乏诚信意识;频繁跳槽,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对职业的忠诚度;不注重职场礼仪和言谈举止,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因就业技巧的缺乏使自己输在“临门一脚”。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失去了目标方向,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技能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技能结构单一,对相近专业技能了解掌握不足。技能单一,直接影响转行、转岗,企业往往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欠缺,综合素质不高。与专业工作相关的职业道德、管理、法律、礼仪、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明显不足。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往往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强度较大,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大学生能吃苦耐劳;二是要求大学生素质全面,喜欢复合型人才;三是要求大学生实践能力强,有实践经验;四是希望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大学生上手块、干得好、留得住、后劲足,这些新的要求与大学生实际素质还存在差距。

3.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第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初见成效,已经波及相关产业,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市场对大学生需求成下降趋势已成定局。第二,高校的扩招,使高校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培养质量却有所下降。第三,全球经济低迷,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中国对外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受到影响。这些因素势必造成大学生供给相对过剩,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巧实力的途径

第4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SWOT分析;就业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1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首次将本科和高职高专分两个版本公布了近两年来就业路较低的高校红、黄、绿牌专业,有关大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密切关注。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建设中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最大程度的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顺利的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全国各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都会遇到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改善当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2014年,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50万增至727万,十年间几乎翻了3倍。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人,又创历史最高。其中,专科毕业生的增幅最大,一些地方的高职毕业生甚至已经超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人数,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同样取决于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较前两年相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升学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在政府提出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舞下,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持续也在增加。有关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从上届的10.8%上升到了11.7%,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由上届的3.8%上升到了4.2%;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比例由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4届的2.9%,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3%,高于本科生1.2%。

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作为刚踏入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创业以及就业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如何帮助高职毕业生以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狂流中客观的定位,以及把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引起社会各界专家人士的广泛热议。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从当前高等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人手,从客观到主观,宏观到微观多方面展开讨论,分析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及挑战,探究相应的发展方向。

二、创业、就业能力SWOT分析对比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K・J安德鲁斯提出的一种分析战略,是决策者根据被研究对象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来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趋利避害的评价,从而选择最佳处理方略。将该思想运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能更好的帮助其在求职、创业过程中对自身素质有正确的认识,清楚自己在所从事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做到运筹帷幄。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创业SWOT分析

1.Strengths――优势

本科毕业生受益于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培养,以及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课堂的改革,大多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就业市场能较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和英语、计算机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他们有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迅速学习的爆发力。

2.Weakness――劣势

从主观层面来讲,当前大学生大多为90后,单纯的校园成长环境和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呵护,导致其心智尚不十分健全,对就业市场的竞争性缺乏明确的认识,即使可能在大学期间有过一些就业实习,也距离真正的创业、就业经历相差甚远。

3.Opportunity――机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大学生教育目标为教育导向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与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再加上国家近期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以及部分税费减免等四项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机会。

4.Threats――威胁

不可否认,在国家创业扶持的诱因以及当前就业的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加入创业大潮的想法带有盲目性,这势必会造成他们应对竞争压力和坚持的信念不足,一旦遇到挫折,极易产生消极挫败的想法。同时大学生对于就业、创业的竞争性以及应对经验都不成熟,更没有对业务和客户开发的全面认知,也会给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兴趣带来威胁。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SWOT分析

Srengths――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秉承实用性和服务性宗旨,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实际需要;其次,

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比本科生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具有相当强大的优势;再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期望值不高,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时会从实际出发,建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就业观趋于现实合理性。

2.Weakness――劣势

从主观层面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本科院校学生会差一些,在校期间学习压力较小,自我约束力很难形成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掌握;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水平要求较低,理论知识不足成为就业短板,其中代表工具学科的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水平往往成为用人单位考察求职者能力的重要条件。

从客观层面来讲,用人单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使得高职毕业生一定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再加上高职毕业生自我感觉不如本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与用人单位接洽是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在求职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3.Opponunity――机会

首先,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其次,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私企及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再者,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如,深入企业对企业用工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建立企业档案,加强校企合作,邀请知名企业走进校园开展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以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

4.Threats――威胁

就外部环境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威胁来自两方面:第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本科毕业生很大程度上挤占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第二,企业改制、兼并、重组过程中,大量富余职工需要重新上岗再就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加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高职院校则大多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毕业生们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其中,就业能力的养成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们在跨出校门前应该必修的一门功课。

(一)本科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建议

结合SWOT分析,本科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心理素质过硬,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位,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用人单位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予自身准确定位,为即将步入社会建立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

(二)本科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建议

结合SWOT分析,高职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意识、环境应变能力强、个性鲜明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用良好的职业修养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

第5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弱势

新世纪扩招以来,全国每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刷新记录,从2001年的115万到2014年的727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近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难成了热门话题,而在传统师范专业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也逐渐突出。虽然有些师范专业女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与男大学生相比具有较高水平,但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和面试成功率上都低于男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1.师范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现状存在性分析

当今女大学生在师范类院校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据统计福建省师范院校特别是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所占比例平均在65%左右,教育、语言类师范专业甚至达到90%以上。以2011年福州五城区教师招考为例,数据显示,本次招考新招教师594名,男教师只有55名,比例不足一成,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因此,教育部门为平衡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男女比例,提出教师招考中对男性报考者适当放宽条件,对男性报考者倾斜等优惠政策,这无非对于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更大的竞争。

本研究给师范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96.25%。调查结果发现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的社会文化偏见观念、社会规章制度不完善、用人单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在师范院校层面,学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同社会需求岗位减少之间的矛盾、就业指导不到位;女大学生自身中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弱势,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等原因,使得当今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问题,虽然有些师范专业女大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于男大学生,但没有正确把握就业心理和就业价值导师制没有登上理想的讲台。

2.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现状缘由分析

2.1 社会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1-2]。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不断增加,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无论是公立、私立学校或教育机构,都更加倾向于招收男教师,认为男教师更有自主分配的时间、更有想法、更有担当。调查结果显示26%的女大学生经历了与家庭对她们所抱有的传统角色期待的冲突。

我国现阶段男、女老师比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面对男老师资源如此匮乏的现状,在教师招考过程中,师范类本科男、女学生能力旗鼓相当,甚至女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都略胜于男生,男生的录取率都更高。并且近几年教师招考量的形式是笔试另加片段教学和说课,但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的面试对于考核一名优秀的教师过于主观。调查问卷统计显示72.56%学生认为面试过于主观;66.23%认为面试中考生既不能很好的展示自身优点,也容易隐藏自身的缺点,存在“一考定终身”的现象;73.58%认为对于师范类本科女学生而言,她们既要与师范类的学生进行竞争,还要和非师范类的学生进行竞争,很多学生可能因为临场的发挥不足,就与教师这个行业失之交臂,沦落为失业大军里的一员。

2.2 学校根源

2.2.1 师范院校扩招和就业岗位矛盾显著

高校不断的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但社会中工作岗位的数量却没有呈现同步增长。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大军增长迅速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以往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直线增长,而社会中人才总需求量增长缓慢或与往年持平[3]。近年来数以百计的师范类女大学生毕业后共同竞争一个岗位的例子层出不穷,64.12%学生认为公立学校的招考比例在1:50是合理范围,42.55%学生认为即使招考比例为1:100也愿意参加招考。

2.2.2 师范院校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当今师范类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多的还是注重理论的学习,教师技能技术问卷调查显示:师范类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真正实现动手操作,走上讲台,身临其境,模拟教学的机会十分有限。调查表明61.24%学生认为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理论高于实践、实战经验偏少、教学技能不扎实等问题;54.12%学生觉得自己动手能力逐渐下降,所学理论和现实脱节,虽专业成绩优异,但在招考环节中派不上用场,导致自身失去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

2.2.3 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

高校就业指导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关键性引导作用。然而大多数高校大三才陆陆续续开展教师招考的讲座,而其相当一部分是以营利为目的培训式讲授,真正具有实际性、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师范类女大生在就业过程总走弯路。调查问卷显示有66.21%的学生认为择业成功与受过择业方面指导和训练关系密切,有47.85%的学生不满意现今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此外,师范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没有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特殊心理、技巧、素质等的综合培养,因此师范类女大声就业弱势进一步加剧。

2.3 自身因素

在全国妇联所做的一份调查中显示,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60.5%选择在大城市就业,有35.5%选择中小城市,只有4%选择乡镇[4]。女性特有的感性思想更注重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优劣,女性更倾向于选择较为轻松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对于师范类本科女学生而言,她们不甘于到农村、小城镇的学校当老师;千军万马挤进大城市就业,又将面临与更高学历的研究生竞争。近年来大城市招聘教师也趋向高学历,博士生进入小学任教屡见不鲜。

调查表明,全国六所部署重点师范学校每年本科免费师范生就业率都将近100%,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本科毕业生就业后对所从事职业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0.78%,表示不满意的仅有2.01%[5];而对于普通师范学校,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本科毕业生就业后对所从事职业表示非常满意的仅有6.87%,而表示不满意的却有12.17%[6]。

从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出发,对于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普通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都望而生畏,由此产生对于失业的恐惧和自卑的心理,从而影响她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自身角色的设定。据不完全统计,5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70%的女大学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存在“很歧视”或“比较歧视”的现象[7]。

3.提高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3.1 增加师范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3.1.1 用长远发展眼光实现就业

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不应该只为“井底之蛙”,要积极开拓视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就业过程中,除了要有发展的眼光,同时也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学会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自身的就业选择进行评估。例如,对于很多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就业目标单纯局限于大中城市中小学的就业岗位,而忽略了小城镇甚至农村中小学的就业岗位。设定过高的就业目标,无形中就让可选择得就业范围变小了。所以,普通师范院校女大学生,适当的放低自身的就业目标,降低预设的期望值,就业空间、时间跨度大了,选择范围多了,就业成功的机率提升了。

3.1.2 化劣势为优势,实现合理定位

在看到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同时,我们也要肯定其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例如,男性在专业能力和体力上,相对于女性会略胜一筹,但男性在细心缜密上,却不如女性,所以,女性虽然不适合从事高强度工作,但却适合高精度工作[8]。由此可见,男性在就业中存在的优势也并非绝对优势,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尽早的根据自身情况,认清自身的优缺点,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性格特点,摸清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待人处事素养、就业面试技巧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就业竞争软实力,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发挥优势,合理定位,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3.1.3 武装自我,用能力说话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不招聘应届女大学生的前四位主要原因依次是:没有适合岗位占18.88%,领导决定占14.56%,生育影响占13.28%,能力较男生不足占12.65%。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社会文化偏见,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不应只停留于强求社会公平的情绪中,而是要进一步用知识、用能力武装自己,要有突破传统观念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要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方面入手,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组织才能,多参与学校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成为全方位立体型人才,为未来储备资本,为更好就业打下夯实基础。

3.2 提高全方位综合能力

首先,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文化对于男女性别差异的偏见,社会相关单位、政府要对招聘单位起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建立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男女平等,弱化招聘单位对原有观念的根深蒂固,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心。其次,各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时,从就业心理上,要指导女大学生尊重男女差异,积极平衡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压力,不要“眼高手低”,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就业能力上,要引导女大学生对于当前就业市场、就业前景、就业热点、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评价体系等等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强化自身软实力,从而使女大学生更具核心竞争力。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女大学生走进更多优秀女教师和成功女企业家,吸取更多成功经验。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都认为“实践能力”在就业能力评价体系中是最为重要的,占了29.58%,其次是学习能力占了23.25%,工作适应能力占了19.58%,心理适应能力占了14.04%,团队协作能力占了13.25%。

3.3 师范类院校课程优化

对于现阶段开设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和目前开设情况的调查和座谈中,85%以上的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认为目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9]。

一是强化就业指导,重视实践环节。各个高校应该都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团队,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从低年级就开设。该课程不仅要从理论上夯实学生的就业理论素养,更关键是要强化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同身受,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各个职业对于职业素养的不同要求,使其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二是转变传统模式,尝试因“女”施教。各个高校可以改变原有传统教育模式,根据女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设更多课程和在专业培训上更具有弹性,将师范类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纳入就业的整体规划中,提高全社会对于师范类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

3.4 营造公平竞争的和谐就业平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刻提到“和谐”一词,而当今就业市场更需要营造公平竞争、和谐进步的平台。招聘单位不应该被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所束缚,要开阔视野,用发展长远的眼光看待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对师范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中,不能只局限于考虑她们在生理、心理上的劣势,更要看到她们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男性的就业优势,注重考量她们的专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过程中,在招聘单位对师范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逐步肯定中,师范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就会呈现出新局面,社会各界减少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歧视,进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性发展[9]。(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 毅,汪 兵.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困境分析与对策[A].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08.5.

[2]王春光.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5.1.

[3]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7.

[4]田淑梅.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教育教学评论.

[5]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6]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7]于凯.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黑龙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2013.3.

第6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建设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等通知精神,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作为一门课程给学生讲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如何将其建成一门适合自身发展的、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是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相一致。而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连年大幅度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超常规发展以致其无论在生源质量,还是在办学特色、培养口径、专业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与名牌大学和一些社会影响大、专业强的综合类大学相比都差距较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较之部属或地处省会的师范院校在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信息灵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种种障碍。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就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

二、传授就业创业知识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价值观、情商、智能等个性特征,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协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增强职业意识,进行职业训练,掌握就业创业基本技能,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

三、实现“三个结合”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1.实现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要渠道,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与其他比如专业课、“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相比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太高,再加上授课学时、教学手段、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专题讲座由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本课程的开设应通过邀请一些校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事业单位领导、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来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就业形势,知晓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法规,进行科学择业。因此,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学到真本领,以便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2.实现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能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就业创业和适应今后工作以有效的指导。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一方面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求职择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求职择业实践训练,通过顶岗实习、假期实践、参观考察、就业创业沙龙、观摩大型人才招聘会、举办系列求职大赛等活动,模拟求职过程,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择业的技巧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实现常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常规教学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具有现实性。而科学研究则强调远景,强调要认清时展的主题,紧扣时展的脉搏,做到与时俱进。可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科学研究,不仅是准确预测人才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更是本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就业创业指导课上课教师已经开始较为重视本门课程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科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四、加强体系建设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可靠保障

1.加强环境体系建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就业工作系统的一部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等环境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该门课程顺利开展和较好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报刊、宣传橱窗、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宣传高尚的职业道德、弘扬奋进的职业精神、倡导高超的职业能力,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全员参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较早地树立职业意识,促使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环境,就必须使就业创业教育思想在校园内达到“宣传媒介中有、师生意识中有、人文景观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使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充满校园,让大学真正成为大学生充分展示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家园。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从课程的属性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专业的有机融合、教学评估等。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地方师范院校特别要将有关就业创业的内容和因素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不打乱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和秩序,又通过专业教育的渗透,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协助大学生完成大学生活,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一定目标、相应内容与活动,还要有高质量的教材、完整的教学大纲、全程化的教学计划、标准化的教学课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针对性的实践环节,更要在教学模式上大力推行体验式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明确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其主体意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是一项涉及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广、时效性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上课教师具备丰富的就业指导知识与扎实的就业指导技能,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更要具备与时俱进,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洞悉行业发展动向,特别要具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是本门课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根据“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教育部[2002]18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好教材的重要性,更要清楚地看到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的核心地位。要做好这项工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校内师资的培养。主要从学校目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当中,选拔一批就业指导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并热衷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研究的人员组成骨干师资队伍,采取送培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到学生、用人单位、其他高校中去调研和学习提供帮助。二是聘请就业创业指导客座教授。学校要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等领域聘请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干部、党政领导、社会成功人士、人力资源专家学者等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中来,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促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路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120-122.

[2] 夏星,何艾兵,龙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调查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8):80-82.

第7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情商教育;可行性举措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率偏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离不开当今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不足的大背景。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探讨时,大多认为其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获取的核心素质群,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而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核心素质群代表的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其重要特征是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它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形成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素质群。[1]21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不仅仅表现在智商方面,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情商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探讨方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情商”的内涵。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国内有些学者把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考虑进来,,对情商理论进行了完善。②情商在就业中的作用。具体细化为在择业、从业和适业三个阶段,通过对雇主及大学生双方面的调查,发现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③大学生情商的培养途径。学校是学生情商培养的主要责任人,这是学术界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校培养大学生情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地方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其就业能力的不足问题尤其突出,但是关于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地方高校如何全面有效培养学生情商进而提高其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些问题在以往都还未见充分的论述。本文拟首先从情商对人生成功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国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等方面,阐述情商教育是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点。再从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角度入手,结合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可行性举措。

一、情商教育――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点

1.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感智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指出: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智商至多只能解释其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都要归因于其他因素。其中,关键就是“情商”,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反映出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以及人际交往能力。[2]一个情商高的人常常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锐地感受他人的情绪并有效地反馈他人情绪,能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这些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常常更有效率,更容易得到心理满足,也更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获取丰硕的成果。

2.情商是当今时代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开放、充满竞争社会。所谓“开放”,就是沟通、交流。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所谓“竞争”,就是相互争胜。竞争中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而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除了需要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以外,善于与人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3]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情商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就业应聘程序一般是:首先,用人单位给出基本条件要求(如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基本成绩、岗位资格证书等等)和通过笔试进行初选;其次,用人单位对入围者进行面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即时提问等,从细节上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主要考察的是情商素质,这一步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能否成功;再次,用人单位对录用者进行试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更多的是考察其工作主动性、工作责任心、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在选人时除了看一些学历、成绩等“智商”因素外,还要看学生的性格特点、情感品质等“情商”因素,甚至更加看重学生的“情商”,更加看重学生做人的能力。

3.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地方高校是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全国性知名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有很多劣势,比如知名度较低,在社会认可中没有 “名牌效应”,获得的办学资源相对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大师级的教师,录取新生的最低分数控制线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不高等。由于以上劣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与“知名大学”毕业生相比,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强,专业能力不到位,因此,大部分毕业生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岗位上尚不具有竞争力。

可以说,限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硬件”素质是具有先天“不足”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学生群体的“软件”素质怎么样?我们对某地方高校120名大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等情商主要因素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自信心强的占13.5%,有一定自信心的占53.7%,缺乏自信心的占25.8%,自信心很差的占4.0%;沟通能力较强的占3.0%,略高于平均水平,有些地方需要提高的占23.3%,需要严格训练的占73.2%。值得注意的还有另外一个现象,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地方高校学生在择业时,多数人往往倾向于回到自己的家乡,利用其父辈的社会关系来寻求就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情商指数偏低。如,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

在当今时代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情商这类“软件”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而这种“软件”素质恰恰是地方高校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先天不足”限于地方高校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生源专业素质的偏低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地方高校更多承担了有针对性培养能够快速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才的任务。因此,针对实际需求,培养用人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在这方面,地方高校是具有自己的一些优势的,比如专业设置与市场适应性较强,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得到地方政府创造就业岗位的支持;地方高校是在地方办校,为地方输送人才,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更便于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等。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转变,地方高校特殊的社会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及地方高校特点和大学生情商素质的现状,我们认为,情商教育才是地方高校提高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差,办学层次低等劣势是先天的,那么学生的情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的。加强情商培养是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之举,也是正视现实明确办学目标的明智之举。

二、地方高校加强情商教育宜采取的可行性举措

1.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重智商教育,更重情商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项建议,但对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而言,转变学校的教育理念才是首要的任务。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地方高校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总体地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把教育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能力因素,并促使他们相互协调发展;二是要把教育教学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做事能力为中心,转到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做事能力的同时,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提高。

2.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重知识传授,更重实践训练。“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地方高校要按照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将情商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重知识传授,更重实践训练。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和训练,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激活课堂,激活学生,使学生的情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得到训练,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等情商系数的目的。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建立好教学实习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好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如教学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毕业实习等)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社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环境,全面、客观的认知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知己所缺,知己所需,使大学生的情商系数得到进一步的全面提升。

3.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平台,重教师功能,更重自我教育。地方高校毕竟不是高中校园,应该在做好教学管理的同时,积极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地方高校要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平台,既要重视教师在情商教育中的功能,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要努力营造具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中自然地感染和熏陶,达成一致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使自身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为学生社团的创建创造必要条件,发挥学生社团这一按照兴趣、爱好、特长或专业等组成的由许多学生参与的功能团体的作用,支持和引导他们开展诸如才艺展示、演讲比赛、辩论赛、创业设计大赛、文体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其情商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2]丹尼尔・戈尔曼.情商智商[M].耿文秀,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2.

[3]赵忠心.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B/OL]. 省略/teach_web/readingroom/05.htm /2009-11-25.

第8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创业孵化大学生创业途径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的概念,将发展青年的创业能力问题作为重要的议题进行讨论,会议认为应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由此可见,创业己经成一个全球范围内所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认真对待和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环境也日渐成熟,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趋势中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在专业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患有远大的理想、敢于创新,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活力,富有朝气与活力,是最适宜创业的一个群体。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运用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等方法灵活创业,使得创业实践活动取得较大的成功和更好的效益。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困境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群体中最为先进的青年组织,具有悠久的扎根于高校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发展和巩固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而共同奋斗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今创业大浪潮的环境下,组织青年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帮助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最现实、最紧迫的需求之一。高校共青团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转变观念,把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自己新时代的根本职责。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尽管高校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发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在定位与执行力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起步较晚,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经验普遍缺乏,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对于实践创新方面的教育较少,使得创业教育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但由于财力、物力等诸多综合因素的限制,使得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仅仅依靠学校团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问题还必须得到全社会有效资源的支持。此外,由于工作范围的限制,高校共青团组织与外界的沟通并未达到最优,信息沟通的不良导致高校团组织无法为毕业生提供高效、有价值、科学的各类信息。从高校毕业生本身来说,由于刚刚步入社会,本身就存在获取信息不通的劣势,面对鱼龙混杂的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如何确定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成为困扰毕业生的一大难题。一些创业孵化项目尽管有良好的创意与研究思路,但由于无法得到贯穿始终的指导,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市场推广,最终难以取得理想成效。一些社团干部,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执行能力较差,无法落实任务目标,存在利己主义的思想和形式主义,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岗位较少、工作难度大等现象表现出一种消极观望的态度和情绪。还有一些社团干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的意识薄弱,没有正确梳理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的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对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与鼓励。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的有效途径

经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良好的创业孵化基地的知识、技能培训等组织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非常正向的影响,而组织社会资本和组织物质资本的影响则相对较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内容滞后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面临着结构性的转变,原有的知识架构和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摇篮,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而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以及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影响其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创业水平及成效,而目前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未能达到社会的新需求,亟待进一步的改进。

创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创业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和阻碍的过程。创业在客观上要求创业者要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与技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较为单一,偏重基础理论的教育而非能力教育,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在遇到实际困难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普遍较差,“高分低能”的例子并不少见。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应该在大学生技能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扭转高校教育的不平衡的状态,真正的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与水平,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面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制度化保障的创业就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功能载体,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创业人才。在高校方面,高校自身也应注意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增加对大学生各种实践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质量,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具优势,真正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及水平。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特色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吴炜(1975- ),女,江苏建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83-02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蓄积力量、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就业市场找到位置的关键。综观在就业市场笑傲江湖的高校毕业生,可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优势。因此,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其“产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而言,凝练出人才特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大学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特异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就业优势和能力,应该是不同的成长背景、环境塑造、学校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异性表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整合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总合,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过程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气质品性、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度,其培育取决于知识、经验、理念的不断学习、长期探索和逐步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复制。过程性保证了拥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发展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核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走势。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使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提升之中,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虽然人们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经过有机的协调整合,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定核心要素是前提。大学生要具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专业理论的积累养成理论能力,广博知识的拓展表现个人魅力,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全面培养的综合素质挖掘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

二、人才特色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高校一旦培育出自身的人才特色,势必在培育竞争壁垒、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