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文化感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一个被集体不断创造、修正、重构或遗忘的过程。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类型[2],城市记忆更强调在城市空间中产生的对历史的记忆,是反映城市中的社会群体对城市各个时间断面内所有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精神文化的共同记忆。城市记忆是城市主体和城市客体在时空交汇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过程[27]。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中,地方信息的传递、改变和遗失促使城市主体形成特定的地方感知,从而建构了具有特定场所精神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还受到来自社会性要素的深刻影响,作为展现城市创造力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受到社会群体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记忆反映的正是城市的集体记忆,二者具有重合性。事实上,在西方研究语境中,城市记忆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等概念往往不存在较大意义的分歧,研究者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性地使用或混用[28]。在此,本文沿袭这一观点,将城市记忆和集体记忆的概念视为内涵一致、相互可以替代的概念,将城市记忆界定为处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对城市发展具有纪念性或重要意义的事件或人物及其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的集体性记忆。从记忆综合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城市记忆蕴含的多维要素和多重价值,对构建和谐发展的文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概况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老城南,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以秦淮河为纽带,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至西水关①的内秦淮河地带,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闻名遐迩的金陵灯会、传统民俗、秦淮风味小吃等,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进行了整饬和修复,逐步恢复了明清江南街市商肆风貌,秦淮河再度成为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2010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首个开放式5A级旅游景区。总体来看,该地见证了古城南京自六朝以来兴衰变迁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城市记忆功能,对其开展研究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研究设计
3.1城市记忆要素分类
基于城市记忆的研究视角,构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概念模型,应建立在对该地存蓄的城市记忆要素系统分类和梳理的基础上。为此,本文主要从物质和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存蓄的城市记忆要素进行分类(表1)。
3.2问卷设计与调查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测量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集体记忆的维度,在参考相关研究者量表设计的基础上[29-32],结合上述城市记忆要素的分类,设计了22个测量题项作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维度的观测变量(表2)。其中,10个题项测量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X),包括4个潜变量的测量,即休闲生活设施(X1)、历史建筑景观(X2)、遗存故居(X3)和传统美食店铺(X4);另外12个题项用于测量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Y),包括4个潜变量的测量,即市井民俗活动(Y1)、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历史文化氛围(Y3)、街巷生活氛围(Y4)。由此形成从1表示“完全不赞同”到5表示“完全赞同”的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本地居民的居住年限和到访频次,外地游客的客源地和游览次数等内容。问卷调查对象为已经游览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其中,对本地居民采用景区实地调研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地游客则采用景区实地调研和旅行团跟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为确保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事先进行了预调研,分别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发放预调查问卷各50份;之后,将受访对象有疑惑或有歧义的题项进行了修改和删减,同时还请旅游行业专家对预调查问卷提出优化建议,由此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2012年8~10月,调研小组成员分别到夫子庙核心景区、瞻园景区、白鹭洲景区、泊秦淮景区和明城墙景区展开调查。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各800份,分别回收问卷731份和659份,剔除无效样本,最终有效问卷分别为665份和553份,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1.0%和83.9%。此外,分别选取了36位本地居民和28位外地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从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本地居民居住年限、外地游客游览次数等方面对访谈对象进行多向度选择,以提高访谈对象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3.3样本概况
样本结构中,男女比例基本适宜;年龄层次中,18岁以下的本地居民(R=6.8%)和外地游客(T=6.0%)样本量相对偏少;职业构成中,农民(R=3.2%,T=0.9%)、医生(R=1.4%,T=1.6%)、律师(R=0.9%,T=1.1%)3类人群的样本量相对较少,其他都基本适宜;文化程度中,本地居民以具备大学(R=37.7%)和硕士及以上(R=37.4%)学历的居多,外地游客则以具备高中(含中专和技校)(T=29.8%)和大学(T=37.6%)学历的居多;月收入构成中,以2000元及以下(R=43.8%,T=38.9%)的中低收入阶层居多;此外,本地居民在居住年限和游览频次上,分别以“30年以上”(R=30.4%)和“一年来几次”(R=35.5%)的最多;外地游客在游览次数上,以第1次(T=41.8%)到访的居多。客源地构成中,以江苏省内(不含南京本地)的游客居多(T=34.2%),其次为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游客(T=29.3%),而来自浙江(T=11.9%)、上海(T=14.1%)和港澳台(T=10.5%)等地区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整体来看,研究样本结构合理,适合用于分析研究。
4结果分析
4.1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FA)
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分析发现,主客双方测量量表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α)分别达到0.850和0.813,说明测量量表的信度较好。量表的结构效度可通过下面的因素分析得到检验。运用KMO抽样适度测定值(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进行因素分析的适用性检验。经检验,KMO统计量分别为0.826和0.796,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发现变量间均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因而适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依据因子载荷≥0.5的标准选取测量指标因子,发现“Y43街巷生活氛围优良”在两组群体中的检验结果均未能达到0.5的因子载荷标准,删除该题后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分别提取了两组群体各8个公因子(表3)。累计方差贡献率显示8个公因子分别解释了主客双方83.527%和82.287%的信息,说明提取的8个公因子是合理的。由此可知,预设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潜变量即X1、X2、X3和X4和Y1、Y2、Y3、Y4均成立,主客双方的游后感知存在维度结构特征,同时也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2假设关系模型构建
就目前关于城市记忆和游后感知维度的关系而言,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仅有卢威科等(Lewicka,etal.)学者就城市记忆和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33]。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其研究经验的同时,基于上述EFA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参考游后感知的相关研究内容[24,32,33],构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假设关系模型。
4.3测量模型检验(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
运用AMOS18.0软件,分别对主客双方的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潜变量X1、X2、X3、X4之间和潜变量Y1、Y2、Y3、Y4之间相互影响的假设关系不成立。从理论上讲,物质或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的各个分维度之间,应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由此才能较准确反映单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并尽可能避免因不同维度间的相互影响而对游后感知不同维度产生交叉影响,这表明模型分析结果是合理的。主客双方的测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本适配指标中,估计参数都未出现负的误差方差,误差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1.96),观测变量的标准化负荷都介于0.5~0.95之间,基本达到模型拟合的标准,模型的基本适配度良好。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大于0.7和0.5(表3),都符合检验标准,模型的内在质量较好。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表明,本地居民(R)和外地游客(T)的绝对适配度指数(如RMSEA、GFI、AGFI)、增值适配度指数(如NFI、NNFI、RFI、IFI、CFI)和简约适配度指数(如PGFI、PNFI),除了AGFI略低于0.90的检验标准外,其他均达到了相应的标准,说明整体模型适配良好。此外,AIC值和CAIC值均小于独立模型值和饱和模型值,说明整体模型拟合较好(表4)。
4.4结构模型检验
采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分别对主客双方的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模型检验,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各个分维度的潜变量路径系数均大于0.50的参数标准,其C.R.值和P值检验结果也呈显著性,而XY(R=0.52,T=0.57)的二阶潜变量路径系数检验结果也呈显著性,因而预先的假设关系H1、H2、H4、H5、H6、H7、H8和H9都成立。唯有X3对二阶潜变量X的路径系数(R=0.41,T=0.32)小于0.50,其P值检验结果也不显著,因而H3不成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现代西洋元素和商业文化在冲击旅游地传承的本土地域文化同时,修复重建的历史建筑景观,也因城市记忆要素、原真性文化内涵及地方性特色等因素的缺失,无形中弱化了主客双方的游后感知。
4.5游后感知维度均值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差异特征,运用均值计算和专家打分的方法,分别对物质和非物质要素4个分维度的各观测变量都赋予一定权重,具体分别为X11(0.3)、X12(0.3)、X13(0.4),X21(0.5)、X22(0.5),X31(0.4)、X32(0.3)、X33(0.3),X41(0.5)、X42(0.5),Y11(0.3)、Y12(0.4)、Y13(0.3),Y21(0.4)、Y22(0.3)、Y23(0.3),Y31(0.4)、Y32(0.3)、Y33(0.3),Y41(0.5)、Y42(0.5)。然后,分别将各分维度所属的测量变量权重与其对应均值的乘积加总,得到每个分维度均值(表3)。从中看出,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基本一致,都表现为“休闲生活设施(X1,R=4.89/T=4.61)历史建筑景观(X2,R=4.74/T=4.18)传统美食店铺(X4,R=4.41/T=3.56)遗存故居(X3,R=4.17/T=3.24)”依次递减的特征。但是,对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却存有差异,即本地居民呈现“市井民俗活动(Y1,R=4.72)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R=4.33)历史文化氛围(Y3,R=3.91)街巷生活氛围(Y4,R=3.76)”逐次降低的特征,而外地游客则呈现“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T=4.21)历史文化氛围(Y3,T=3.88)市井民俗活动(Y1,T=3.73)街巷生活氛围(Y4,T=3.07)”依次减弱的特征。该结果为客观审视主客双方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5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机理解析
基于上述分析,深入探究主客双方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一致性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差异性的机理,发现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5.1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一致性分析
5.1.1城市化发展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主客双方对传统文化旅游地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本地居民希望增加更多便利的休闲、生活、交通等设施,外地游客除了具有求知和审美的欲望,还希望在旅游地体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夜间旅游、夜间休闲等活动。因此,两类人群对“休闲娱乐设施丰富齐全”(X11,R=4.86/T=4.61)和“旅游交通便利”(X13,R=4.92/T=4.82)的感知评价都居于前列,而本地居民对“居民生活设施便利”(X12,R=4.88)的感知评价值也很高。因此,“休闲生活设施”(X1)就成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的焦点。5.1.2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人的记忆在特定的场景或氛围中能够被再次唤醒。历史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曾是一个庙市街景繁华的场所,而十里秦淮、城河相依的景观格局也成为表征南京城市记忆的标志性景观。本地居民尤其是居住年限在30年以上的周边居民对该地的历史景象记忆深刻,而外地游客通过各种现代信息传递媒介也对此有所认知。当他们到达该地并对其进行“在场”的即时体验时,亲眼看到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就会唤起他们对历史景象的回忆,并再次强化对建筑景观存有的较好感知。因此,主客双方对“历史建筑风貌古朴”(X21,R=4.72/T=4.33)和“沿袭城河相依景观格局”(X22,R=4.75/T=4.02)的游后感知评价都相对较好,而“历史建筑景观”(X2)也成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较好的内容。5.1.3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传统美食店铺,在经历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化资本和空间权利快速置换的同时,其自身的内外生存环境堪忧。一方面,因其相对落后的传统手工艺、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使其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快速城市化中衍生的经济价值驱动、旅游地原先存蓄的文化资本被更多的外来与商业资本置换,这些都使得传统美食店铺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逐渐退出景区的核心范围,取而代之的是用餐环境更加舒适、食品供应更加便利的西洋美食和现代连锁餐饮企业。因此,主客双方对“老字号美食店铺多”(X41,R=4.36/T=3.73)和“传统家庭式美食店铺经营有特色”(X42,R=4.45/T=3.39)的游后感知和评价都较低,也使得对“传统美食店铺”(X4)的游后感知相对较弱。6.1.4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历史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曾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大考场,当时的号舍数量多达2万余间,因此也成为全国各地文人雅士荟萃之所。如今,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感到陈列展示的遗存故居与记忆中的名人故居形象存在较大落差,因而未能激起较大游兴,这从主客双方对“遗存遗迹丰富”(X31,R=4.23/T=3.38)、“名人故居保护较好”(X32,R=4.22/T=3.06)和“遗存故居的宣传展示到位”(X33,R=4.05/T=3.22)的较低评价中可以看出。由此,“遗存故居”(X3)也沦落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中的最低维度。
5.2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差异性分析
5.2.1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市井民俗活动本身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而当下景区非遗传承载体的缺失,传承方式的弱化,都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历史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呈现的市井民俗繁华景象的感知。从游后感知角度看,如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除了本地居民大多每年春节期间到此观赏的秦淮灯会风俗依然沿袭外,其他的民间曲艺家、民间艺术家大多搬离景区,而以前这里定期举办的民俗活动、民间绝技表演也逐渐淡出,加之相对滞后、单一被动的宣传推广方式,除了一些本地常住居民对其还存有较深记忆和较好感知,多数外地游客没有机会体验那些颇具金陵地方特色的市井民俗活动(除非在节庆假日到访)。因此,造成主客双方对“民俗活动丰富”(Y11,R=4.68/T=3.67)和“民间艺人表演精彩”(Y13,R=4.52/T=3.31)的感知评价差别较大,对“秦淮灯会热闹”(Y12,R=4.89/T=4.09)的感知差别稍小。整体来看,本地居民对“市井民俗活动”(Y1)的游后感知较好,外地游客则感知较差。5.2.2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存至今的金陵风味小吃、秦淮八绝等地方传统美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多数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风味小吃纯正”(Y21,R=4.41/T=4.31)、“金陵美食有特色”(Y22,R=4.39/T=4.02)和“秦淮小吃制作技艺高超”(Y23,R=4.17/T=4.26)的游后感知与评价都较好,也使得“地方传统美食”(Y2)游后感知排序相对靠前。但是,在深度访谈中也了解到,部分本地居民,特别是居住年限在30年以上的本地居民对如今的秦淮小吃存有抱怨,认为其缺乏原汁原味,和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比起来差了很多,而一些老字号店铺也正在逐渐消失,这些都值得学界的反思和重视。5.2.3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基于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其呈现的浓厚西洋与商业文化氛围是中西文化涵化的结果。各种外来和商业文化,经由本土化的包装和精心设计,较好满足旅游者体验休闲、娱乐和餐饮美食等多种需求,在强烈冲击文化旅游地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在强化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其游后感知和印象。因此,主客双方对“儒学文化鼎盛”(Y31,R=3.92/T=4.15)、“科举文化兴旺”(Y32,R=3.83/T=4.08)和“名人雅士氛围浓”(Y33,R=3.99/T=3.32)的感知评价都较弱,从而使得“历史文化氛围”(Y3)的游后感知排序整体靠后。5.2.4街巷生活环境遭受“挤压”和“形变”现代旅游者对传统文化旅游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由原先的单一观光旅游需求发展为对休闲、娱乐、购物、文化体验等多层面的需求,而当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原空间形态、结构、布局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时,就会采用借取空间的方式,此时,原街巷空间就会遭受“挤压”和“形变”,将原先的“生长”空间被迫出让。因此,老地名开始流失,传统街巷空间的生活气息开始减弱,从主客双方对“街巷老地名丰富”(Y41,R=3.73/T=3.02)和“街巷生活气息浓郁”(Y42,R=3.79/T=3.11)的最低评价值即可看出,这也使得“街巷生活氛围”(Y4)的整体游后感知排序居于末端。
6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感知;真实性保持;共生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234-02
一、研究背景
目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丧失生存土壤濒临灭绝,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保证其生命的暂时延续。但目前我国的国情只能惠及到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没有资金支持的遗产只能自寻生存之道。在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发表的《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积极倡导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并号召地方旅行社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濒临灭绝。旅游开发本意是为了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在不破坏其本真性的条件下适度合理的利用,最终目的是为了其能够得到持续的传承。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感知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开发的关键。因此,在旅游开发这把双刃剑下,怎样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本真性的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旅游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内涵的挖掘,可以丰富和拓展旅游的真实性理论,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游客所感知”理论问题。能够体验到当地原汁原味的异质文化是大多数旅游者的追求,但是旅游的过度开发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会损害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因此,研究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感知不仅可以为如何增强游客的体验深度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保护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感知的研究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本身产生于国外,被引入中文语境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直到 2001年我国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才使其走入大众的视野。国内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也由此而展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各省域及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抢救挖掘及现状[1]、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2]等方面。
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认知,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必要的。真实性是旅游动机之一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二者并不对立,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辨证关系,马晓京(2006)重点探讨了原真性与商品化、民族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问题,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可以通向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中的精品,其现实性的话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过程也得到了关注。
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是消费者心理学的范畴。感知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是获得感性认识与直接经验的主要形式[4]。旅游感知包括对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的感知等,其中旅游产品感知包括对旅游资源的感知、旅游软硬件设施的感知等;旅游环境感知包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经济环境的感知等。因为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的因素。整体来说,基于游客视角下的感知同样包括这六个方面的感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开发协调共生
游客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开发需要共生理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理论,不仅涉及非物质文化保持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同时涉及协调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和旅游开发的主体,是两个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体。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采用一个超越旅游和文化的视角来进行协调非遗保护和开发。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将真实性和开发作为两个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通过分析二者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解决非遗真实性保持与开发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协调共生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互动发展这一复杂共生系统而言的共生单元,各类旅游要素在这些共生单元间的优化配置是增强旅游开发和协调良性互动发展的有效保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共生系统而言,较为理想的协调共生模式是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而保证共生模式顺利运行必须有良好的共生环境和良性有序的共生机制。当前,国内提出的促进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建设,因此,这些共生环境已经成为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对于共生机制而言,必须在充分兼顾非物质文化共生单元利益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协调分工和协同,促进各类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开发协调共生发展。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感知心理要素的测量,以及感知心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力分析。未来学家托夫勒20世纪70年代在《未来的冲击》指出,人类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同样,我们的旅游形态正日益进入体验旅游时代,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旅游消费者从注重旅游产品本身将转移到注重体验时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定的旅游文化产品,基于感知理论揭示游客感知文化传承真实性保持的内在动因。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的旅游功能使游客感知非物质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开发复杂性特征。借用共生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协调,通过政府行为,可以合理地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
因此,在借鉴对遗产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自身的特点,基于旅游者对其真实性的感知,并进一步探讨在非物质文化旅游中真实性感知对旅游满意度是否产生影响,验证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感知,通过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与旅游开发的共生机制,确立政府制定政策和完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2] 徐杰,吴承照,王莫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J].规划设计理论,2013,(1):
60-64.
[3] 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6,(3):185-190.
[4] 竺肖英.基于容忍区理论的女性出游安全感知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Research on the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uthenticity maintaining a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and symbiosis perception
CHENG Qian ,WU Xiu-ju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文?I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8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3.3加强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盐商文化;扬州盐商;旅游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48-03
作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树立的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和品牌。近年来扬州市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不断攀升,2015年扬州市入境游客5.12万人次,外汇收入5865.74万美元,国内游客5027.21万人次,旅游收入592亿元。通过搜集整理网络口碑评价发现,目前游客主要集中于瘦西湖景^和个园,受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的影响,普遍认为扬州是以自然风光取胜的城市,到访以观光为主,对扬州文化认知度不高,停留时间短,扬州旅游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资源分析
扬州繁华以盐盛,盐文化是扬州城的文化灵魂。自汉以来,扬州留下了很多盐的足迹,特别是在漕运发达的明清时期,大量盐商汇聚扬州,使扬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在城内至今仍保存众多盐商园林、住宅以及会馆等遗址、遗迹,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申遗的牵头项目――以瘦西湖和个园为代表的扬州盐商园林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旅游行业的瞩目。通过对盐文化内涵的挖掘,树立扬州文化旅游品牌,拓展盐文化旅游链,让游客接近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感受城市特色文化,并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留下,是扬州市旅游业未来发展之路。扬州盐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总结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一)建筑旅游资源
扬州盐商文化内涵丰富,其中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盐商建筑最能直观的让人认识、理解盐商文化。清代康雍乾年间,是扬州盐业发展的顶峰,也是盐商财富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时期,现存盐商建筑多为当时所建,其中主要包括园林、住宅、寺庙、会馆、书院等,目前开发运营情况最好的当属盐商园林。清代嘉庆后,扬州共有二百多处上规模的园林,清刘大观云:“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扬州盐商园林主要有两种――湖上园林和城市山林(住宅园林)。其中5A级风景名胜区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我国住宅园林的代表。
扬州盐商并非是扬州本地人,他们多是徽商、陕商和晋商等多个地域的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盐商是亦商亦儒的群体,他们在靠盐业发家致富的同时非常重视教育与文化事业。基于此,在扬州还留下了宝贵的盐商会馆、盐业管理机构、盐码头以及慈善机构和书院等盐商文化遗存。
(二)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明清时期,盐商不但创造了扬州的繁华经济,而且带来了当地的文化繁荣,他们兴雅集、办诗会、筑书楼、刻藏书,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促进了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的形成,推动了扬州文学艺术的发展。
扬州工艺美术文化驰名天下,扬州琢玉、剪纸、铜镜、漆器、盆景、刺绣等工艺大师汇聚,除此而外,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木偶等多种民间艺术均体现了扬州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扬州盐商的官邸宅院收藏了大量的扬州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这些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可以使得游客在游览时领略到扬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的发源地,扬州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至明清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巨贾,不下数十万人,他们为扬州带来了各地的烹调技艺。清代的康熙和乾隆曾六下江南,盐商们为了取悦帝皇,更是召集全国最好的厨师,以最好的扬州菜献食,清朝乾隆时,扬州文人李斗所著的地方风物志《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行宫为皇帝、百官准备的“满汉席”菜单,这是见诸文字的第一次对满汉全席的记录。
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热衷于宴请,“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家家配有私厨,客观上促使扬州形成了“会吃善品”的清雅之风,并因此造就了今天的淮扬菜。
传统的饮食业为扬州留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店富春茶社、菜根香,代表性美食扬州蛋炒饭、镇扬三头、扬州包子等。
(四)休闲文化旅游资源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更是扬州人休闲活动的形象代表,清朝即有文献记载“扬州人好品茶,清晨即赴茶店,将腹而往,日将午始归就午餐。”到了晚上则要到浴室休闲娱乐,沐浴的同时,伴有修脚、按摩,更要喝茶、聊天,极尽休闲之能事。扬州盐商日常喜欢乘坐由运盐的驳船改装而成的画舫徜徉于瘦西湖上,吟诗作画,开怀畅饮,著名的扬州画舫自此而来。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在2010年、2013年两次人选“中国十大休闲城市”,“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休闲已经成为扬州城的主流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扬州市旅游接待人数逐年上升,但游客对扬州的印象仅停留在以瘦西湖和个园景区为代表的观光游览上,游客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带来.的后果是游客停留时间短,以一日游和两日游为主,对当地经济带动性不足。
自古以来就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但就目前的旅游发展来看,扬州不仅瘦西湖名气没有杭州西湖大,园林的名气更是不如苏州园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扬州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文化挖掘不足,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充分体现,更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
同样,在旅游市场的宣传营销过程中,缺乏创意,主题形象不突出。以瘦西湖和个园为首的景区单打独斗,宣传力度不够,文化品味不足,不能充分代表扬州旅游形象。
旅游文化的宣传任务需要由旅游从业人员来完成,而当前扬州市多数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正规系统的培训,对扬州市盐商旅游文化知之不多,难以领会文化精髓更不能将文化内涵予以展现传达。
三、产品开发策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需借助文化来提高品位,增加魅力。如何改变扬州市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现状,如何摆脱简单的“门票经济模式”,是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确立盐商文化旅游主题
主题文化是凝聚旅游产品特色、吸引旅游者发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关键,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近年来,扬州虽然对部分盐商住宅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开展了盐商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建设,但从游客评价上来看,在其开发过程中盐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仍显不足,盐商文化旅游主题并未凸显。
扬州市盐商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开发应是在梳理扬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盐商对扬州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结合他们结交、资助士人,营造、扩建宅园,热心文教事业,并孕育出了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闻名的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来确立扬州市主题文化。在确立盐商文化旅游主题的前提下,对旅游主题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使游客一接触到盐商文化、儒商文化就会想到扬州,就想去扬州旅游,到扬州旅游就会想到要体验扬州盐商文化产品。
(二)塑造“盐商文化天下第一”的品牌形象
旅游城市形象不明确、文化概念模糊不清,游客体验感知不佳,便难以获取良好的口碑。当前扬州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为“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并以由五亭桥、杨柳、古城墙、仙鹤、月亮、桃花构成的美丽图案为形象标识,虽然该口号和标识展示了扬州‘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质,但是扬州最珍贵的盐商文化特质没能得到体现。
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扬州市应注重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挖掘,从运河申遗与盐商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盐商文化即是扬州历史文化的核心。树立“扬州盐商历史文化遗迹天下第一”的形象,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时时体验到扬州盐商文化内涵,得到精神和心灵的享受。
(三)深化盐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在盐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将文化元素融人到旅游的各个环节,在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中贯穿文化内在价值,开发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属性的旅游产品能够为扬州市旅游提升附加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吃的方面,盐文化资源最丰富的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的发源地,扬州可以在扬州菜和扬州早茶、点心等现有饮食资源的基础之上,推出盐商家宴式餐饮体验服务和相关的系列饮食项目,让游客在园林古巷、亭台楼阁的雅致环境中享受饮食文化的美,体味盐商文化的内涵。
在住的方面,将扬州市内现存适合居住的盐商宅邸加以整理和翻新,在不破坏旅游景区整体环境氛围的前提下,建成具有一定文化品味的高档次的主题酒店或客栈。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切身体验盐商的生活意境,提升游客的文化感知度。
在行的方面,内部交通的改造上可以考虑引入公共自行车和旅游黄包车作为交通工具,方便游客参观游览扬州市各古街古巷和盐商历史文化街区,使游客能够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扬州市的盐商文化内涵。
在观赏游览方面,可以考虑组合扬州盐商文化主题旅游的线路。创建以主要园林景点为核心,以周围盐商住宅、会馆、书院建筑和街区古巷为衬托的相互结合、相互依托的扬州盐商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再辅以盐商旅游节、烟花三月节等节庆活动,让游客在观赏扬州盐商园林景观的同时体验到扬州盐商的经营历史、饮食休闲、文化艺术、节庆礼仪,从而深刻了解扬州文化内涵。
在娱乐休闲方面,扬州盐商素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休闲习惯,听戏、观剧更是扬州盐商的一大娱乐。如今,扬州的早茶、听戏、沐浴、温泉、修脚等休闲活动全国知名。在扬州盐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继续挖掘休闲文化内涵,创新表现方式,让游客在观光游览之余,充分感受、w验盐商的休闲娱乐生活。
在旅游纪念品方面,在盐商的推动下,扬州工艺美术文化驰名天下,如何将漆器、玉器、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玩具这些工艺美术制品赋予扬州本地文化内涵是进一步开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
高度重视对主题酒店经营人员、导游及讲解员等相关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形成全员解读、宣传扬州盐商文化的良好形势,树立扬州旅游文化形象和品牌。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8] 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市场论坛:旅游市场,2010,(2):62.
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当代国民的受文化教育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因此我国民众普遍的文化感知能力愈来愈强,即使是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游客热衷于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各个景区的公共图书馆就成为游客认识本地文化的重要窗口,所以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不再局限于为本地人提供阅读服务,还可以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效用。有助于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基于文旅融合视域,公共图书馆在为国民提供文化服务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可以让国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公益机构中的典型代表,文化服务属性突出,所以在普及和推广文化知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文旅融合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就成为很多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游客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内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文史内容,这对扩大当地文化背景知名度也有一定帮助;另一方面,通常来说公共图书馆周边交通十分便利,以方便游客前往,且公共图书馆相对空间较大,能够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参观学习,所以公共图书馆成为游客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背景的理想选择,同时它也可以为众多游客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内容。有助于打造特色文旅体系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且地域辽阔,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系,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也对各地推出特色旅游服务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产业不再独立存在,而是成为文化宣传的媒介之一,在加快各个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其中,公共图书馆内有很多文化宝藏,还有记录着关于当地历史进程的各类文献资料,这对当地打造特色文旅体系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可以挖掘很多有价值的文化活动主题;再如有的地方书法文化源远流长。鉴于此,景区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联合开展书法比赛以及书法体验活动,将活动场所定在景区周边或者图书馆内,助力当地书法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辅相成,促进特色文旅体系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新时期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避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被淘汰。就旅游行业来说,随着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选择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的人愈来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旅游行业的竞争,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很多地方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在文旅结合的旅行方式普遍受到国民欢迎,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而公共图书馆是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首先图书馆是宣传地方文化的重要信息来源,包括文化地理、自然特点、历史传统、民间习俗等,能够在地方文旅行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文化理论支撑;其次图书馆对人们而言就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它作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推手,可以向游客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文化知识信息,也能成为一个地方旅游的新亮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学习,使地域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2]。文旅融合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分析文旅融合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国家基于文化旅游发展背景所提出的政策。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积极配合文旅融合政策的实施,通过发挥自身核心职能引领文旅融合的发展走向,实现文旅融合的目标。文旅融合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公共图书馆职能属性的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机构,与人们的文化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公共图书馆也是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之一,以提供精神文化服务为主。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精神文化作为引导,而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供给。所以,从公共图书馆与文旅融合的层面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第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中的文旅融合。
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相对于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机构来说,公共图书馆与文旅融合之间的契合更加紧密。这是由于公共图书馆同时注重公益性与便利性,其服务方式与文化旅游服务方式较为接近,可以为文化旅游服务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如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会形成社会导向作用,以推动文明旅游。文化旅游与阅读本质较为接近,最大的区别在于旅游属于直观形象认知,阅读则侧重于间接体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服务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形态,其中就涵盖了在旅游活动中开展民俗表演、文化讲座等,这些服务形态的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阅读的影响力,实现旅游与阅读的高度融合,且能够有力推动文旅产业的稳步发展。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所谓文旅融合,指的就是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交叉融合,使之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不断扩大发展范围,从而获得更大效益。公共图书馆既是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因此,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服务途径,让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文化服务、观光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新完善服务职能众所周知,以往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就是收藏文献资料,却忽略了如何运用相关资料使之效用最大化。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应该越来越完善,不能只以收藏为主,而是要积极寻找新的应用策略,藏用相互结合,才能更好激发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3]。过去,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的时间都是结合本地居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而安排的,但是对于外来游客而言,他们的时间比较充裕和自由,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的时间并不固定,比如有的游客习惯晚上到当地图书馆查阅资料,如果图书馆已经暂停营业,不利于游客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局限性,因而公共图书馆应该深化社会服务职能,改善服务现状,就开放时间来说,可以推出24小时服务项目,尽可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阅读需求,方便游客在观光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长此以往,有助于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使游客对当地图书馆充满兴趣,实现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创新运用馆藏资源文旅融合视域下,在开发和制订旅游方案时,应该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作为理论指导,改变旅游产业片面娱乐化的倾向,例如可以把旅游景点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相互绑定,使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也能通过线上图书馆学习当地文化知识,以加深游客对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识与记忆,增强游客的游览兴趣。例如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省份,以欣赏黄河之美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有很多,像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五龙峰等,据此可以推出全域旅游路线,以了解黄河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黄河沿岸各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需要提供黄河与本地发展历程有关的信息资源;或者是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等为游客实地讲述黄河的历史故事,让游客对黄河的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更加全面系统化地认知,从而对黄河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也有良好促进作用。创新运营形式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实践表明,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是帮助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的有效举措之一。近些年,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国民消遣娱乐的主要选择,据此0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馆藏建设CollectionConstruction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既能推动旅游产业进步,也可以传播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还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及时创新服务运营形式,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首先,公共图书馆应该创新管理方法。比如推出24小时营业服务,方便游客随时进行阅读学习;再者应该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引进自动借阅设备、图书查阅App等,最大程度缩短游客借阅等候的时间;还应该构建线上图书馆服务平台,便于游客提前搜索馆藏资源,为游客顺利完成旅行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其次,公共图书馆应该打造一支高素养文化服务团队,要求工作人员对当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有一定了解,并具备良好服务意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及时为游客提供帮助[4]。最后,公共图书馆应该做好文化服务宣传工作,外地游客对本地人文历史等并不熟悉,可能并不清楚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了解,据此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制订文化服务宣传方案,比如和景区服务站开展合作,通过在宣传页、游玩指南等媒介上印刷文化服务信息,吸引游客到图书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提升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识程度。
创新服务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已经进入数据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趋向多元化,从以往的纸质报刊、电视媒体转向新媒体平台、数字平台等。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抓住发展机遇,打造数据管理体系,持续整合资源,将已有的馆藏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且对其进行高效管理,为公众获取文化资源提供便捷。如公共图书馆可以打造数据管理系统,不仅要对图书馆的数据进行妥善管理,同时还要开放外部端口,与主流旅游网站进行对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拓展地域文化的传播范围,让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当地旅游信息,为游客的旅游出行带来便捷,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宣传地域文化,提升地域知名度,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管理,还可以结合多项现代技术,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图书馆中的馆藏资源通过数字动画的形式进行表达,让人们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特色。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为人们营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环境,让人们通过置身于真实场景的方式领略当地旅游特色,感受当地文化内涵。创新文创设计开发文旅融合环境下,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到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能够显著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当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地大物博,每座城市、每个区域都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氛围,实体文创产品则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如南京市先锋书店所设计的文创产品“一本城市”系列涂鸦本,其中涵盖了“你是如何来到这座城”“时尚南京”“古城南京”与“人文南京”四大模块,每一本涂鸦本对南京特色经典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大部分页面都为空白,是专门留给游客记录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所感所想。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积极主动参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可以转变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刻板印象,使得图书馆的文化资源更加活跃,同时将当地旅游文化特色与文创产品相融合,以设计出游客喜爱的旅游文创产品。综上所述,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多方面积极效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创新服务途径,提高与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以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实践表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实施创新完善服务职能、创新运用馆藏资源、创新运营形式、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文创设计开发等举措,达到互促、互惠、互利的效果,帮助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当地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从而让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胡永辉.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2021(03):58-64.
[2]柴景梅.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J].大众文艺,2021(03):150-151.
[3]李振新.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J].焦作大学学报,2021,35(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