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3)
摘要:当今知识时代,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已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研究怎样通过教育、研发投入的合理配置及制定有效的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与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教育、研发投入及人才制度保障政策等三方面的因素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教育、研发投入的资源配置和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制定的成效等三者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之间关系、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育、研发投入; 人才制度保障政策;高教国际竞争力; 交替或互补关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63-05
一、文献回顾
台湾教育及文化委员会(2003)曾对如促进台湾的高教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次项目报告研究,当中的研究计划包括提供科技创新投入资源、教育投入资源、跨校大型研究、检讨高等教育进退埸机制等等。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04)指出,要使香港的教育达到国际竞争的高水平,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透过各个院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并增强研究的合作可行性,吸纳不同界别的资金,增加研究的贡献。
李俊湖(2008)指出地区的教育部门,越来越关注并十分重视对当地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要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其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升研究、教学与服务功能的高等教育为重要因素。朱红、朱敬、刘立新(2010)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次比较研究,当中包括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及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最后总结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主要为科教兴国、建立人才强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高教大众化与普及等等。
二、实证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的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主要是指政府方面的投入。文章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探讨教育、研发投入及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之间的交互关系。教育、研发投入及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之间可能有着互补或替代关系,若了解掌握三者间的关系,定能对整个地区的教育竞争决策有着一定的控制及针对性的改善。其次,是确定教育、研发投入及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分别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三项项目(因素)会影响一个地方的高教国际竞争力(结果),若能够分析其影响的方向及其影响量,定能有效提升一个地方的高教国际竞争力。如图1所示。
高教国际竞争力之间的交互关系 来源:本研究
(一)变量定义
抽取不同的数据代表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
1.教育投入(自变量)
利用香港统计处及教育局、新加坡统计部门,Year of Statistics,Singapore 2014及教育局历年的教育投入数据,代表当地教育的投入,再将其除以当年的地方人口后Ln,以Ln_Edu_(地方)表示。
2.研发投入(自变量)
利用香港创新科技署2012的数据及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 of Year of Statistics,Singapore 2014,代表当地教育的投入,再将其除以当年的地方人口后Ln,以Ln_RD_(地方)表示。
3.人才制度保障政策(自变量)
利用香港统计处历年人口统计数字及新加坡统计部门历年人口数字,代表当地教育的投入,再将其除以当年的地方人口后Ln,以Ln_Talent_(地方)表示。
(四)高教国际竞争力(因变量)
利用WEF全球竞争力排名(前15名),代表该地的高教国际竞争力。利用2005至2012年间的排名,可以得知香港及新加坡的高教国际竞争力的概况。但由于排名的数字愈大,该地的高教国际竞争力就愈低。因此,本文将每年的排名以下列公式进行变量转换,以Ln_Score_(地方)表示:
这样能有效代表地方的高教国际竞争力,Ln_Score_(地方)的数值愈高,该地的高教国际竞争力也愈大。
香港及新加坡两地的规模各不相同,为了增加年与年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可比性,所有的变量均需先除以当年地方人口,方能更代表当时的真实投入。以下是香港及新加坡两地各年地方人口:
(二)模型建立
基于上述的研究方向及文献分析,本文有以下的假设:
假设1:教育投入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为正相关
教育投入是一个国家(地区)投入在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它包括支付在师资、学校硬件及软件设施、教材及学费等经费支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人力资本和知识储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积累增加,最终培育出后备劳动力和各层次的专业人才,而研发投入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活动,是为提升创新技术水平而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科学探索研究活动,它需要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及高科技的设备来进行科学研究。研发活动过程是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大量的研发可以提升知识存量,因此研发活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高级形式。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都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假设2:教育投入与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为正相关
教育投入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后备劳动力和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要留住用教育投入资源长期投资、用尽心血培育出来的人才是各国(地区)的一项艰巨任务。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才制度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将是决定人才去留的关键因素。另外,一个国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会影响人才的去留。
假设3:研发投入与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为正相关
研发投入活动需要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来进行,人才的质与量绝对会影响科学研究的素质及结果。人才制度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将是决定人才去留的关键因素,留住人才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另外,研发活动过程中将会培育出更多的本地人才。
假设4:教育投入与高教国际竞争力为正相关
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知识积累形成人才的最后阶段主要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的阶段内。因此,教育投入,特别是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显得更加重要。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载体,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一个国家(地区)培育专业人才的的重大责任,培育的优质人才越多,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因此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之间紧密相互影响。
假设5:研发投入与高教国际竞争力为正相关
研发活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重任一直都当担在高等教育机构身上,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影响到世界人才集聚的数量和质量。另外,高教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一个国家(地区)是否有高素质的研究成果,贡献世界。研发当中的研究发展绝对是影响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假设6: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与高教国际竞争力为正相关
科学有效的人才保障制度政策是吸引世界精英人才的重要措施。高等教育机构是除了培养人才外,还是世界高水平人才聚集的基地。由此可见,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有着相互重要的影响。
三、分析及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的主要作用为对各项变量有一个观感上的认知,主要包括变量的中心趋势及离散。以下是香港及新加坡两地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四者的描述性统计:
香港: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Ln_Talent_HK及Ln_Score_HK的离散较大,Ln_Edu_HK及Ln_RD_HK的离散则较小。就整体四项的离散情况而言,Ln_Edu_HK及Ln_RD_HK的离散相约,而Ln_Talent_HK及Ln_Score_HK的离散相约。
新加坡: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Ln_Edu_SG及Ln_RD_SG的离散较大,Ln_Talent_SG及Ln_Score_SG的离散则较小。就整体四项的离散情况而言,四者的离散均十分相约。
(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用来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中包括方向及强度。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够辨别变量的独立性,一来有助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推论,另外有助后期变量模型的建立。相关性衡量及系数计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关系数为Pearson相关系数:
当中的E为期望值函数(expectation function)。
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香港及新加坡两地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四者的关系。以下是香港及新加坡各项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之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到全部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均约大于0.4,有些相关性更为显着,可推测香港的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均为互补。
从表中可以看到全部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大部分的相关约大于0.6,不少相关性更为显着,可推测新加坡的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均为互补。
而且,从表中可以看到于香港、新加坡两地在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均为互补,一项的发展能影响(或代表)另一项的发展。另一点要留意的是,当中的三项自变量(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中,他们的相关性不弱,有些更为显着,若使用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构作模型,会发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研究推论。因此下文将尝试利用其他方法去构作模型,提高推论的可靠性。
(三)因素分析
前面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到三项自变量(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计划)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因此可以推论出,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三者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因素,同时影响着三者。本节将利用主成分分析,尝试萃取当中的因素。以下是两地的分析结果:
从两地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累积变异量也高达70%以上,而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潜在因素,这项结果能有助于后文进行更加准确的模型建构。
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潜在因素的推论:不论是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人力资源均对三者有着重大的影响。负责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人才的素质会影响对教育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发展;人才的质量绝对会影响研发研究的素质;不同类型人才的去留也影响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当中的资源分配。因此,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三者间的潜在因素为人力资源(以joint表示)。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香港学者侯杰泰、成子娟以及内地学者温忠麟曾对结构方程有深入的研究。武文杰、刘志林和张文(2010)曾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北京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在上一节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均与高教国际竞争力成正相关,而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这三项自变量的高度相关性能够归立成一个潜在因素。因此,本节尝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建构,目的主要有两个部份:首先,研究人力资源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其次,研究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推论出三项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以下是模型的假设:
香港
香港模型拟合分析
从香港的模型拟合分析结果中,卡方检定的p-value均大于0.05(0.344),其他模型拟合统计测量如RMR,GFI均十分理想,显示模型的高拟合度,而大部分的系数也通过显着性测试。这说明整个模型的信度高。
从新加坡的模型拟合分析结果中,卡方检定的p-value均大于0.05(0.366),其他模型拟合统计测量如RMR,GFI均十分理想,显示模型的高拟合度,而全部系数也通过显着性测试。这说明整个模型的信度高。
以下归纳了两地模型的标准化系数,以便进行比较:
四、结论
香港和新加坡两地在教育、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及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均为互补,一项的发展能影响(或代表)另一项的发展。当中的三项自变量(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中,他们的相关性不弱,有些更为显着。从香港、新加坡的分析中,累积变异量高达70%以上,而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潜在因素。不论是教育、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人力资源均对三者显示重大影响,三者间的潜在因素为人力资源。由教育、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归纳出来的潜在因素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均为正数,显示人力资源对高教国际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的素质会影响该地方的高教国际竞争力。香港的系数比新加坡低,显示香港的高教国际竞争力对于人力资源的敏感度相对新加坡低。三项自变量(教育投入、研发投入、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对人力资源全部系数均为正数,显示人力资源与三者有着正面的关系,从而正面反映出三者对一个地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香港研发投入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最高,其次是人才制度保障政策,最后为教育投入;新加坡人才制度保障政策对对高教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为最高,其次是教育投入,最后为研发投入。
参考文献:
[1] 香港政府统计处、创新科技署、教育局等历年的研发投入及教育投入数据.
[2] 新加坡统计局及教育局历年的研发投入及教育投入数据.
[3] 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 of Year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14.
一、谋划长远、综合全局,决策参谋作用充分发挥。
(一)认真编制全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参与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提出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二)做深、做透运行分析。通过进一步完善落实联系企业制度和经济综合信息网络联席会议制度,保持和企业、部门的密切联系,随时了解掌握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创新经济分析的方式方法,拓展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高质量完成一季度和半年度经济运行分析。
(三)完善课题管理制度,统筹规划修编工作。一是严格课题管理程序。明确了课题的申报、确定、实施、评奖等各个环节,使之更规范严谨。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允许科室、自由组合的课题组或个人自行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强化课题成果的宣传和优秀课题的申报。完成了对20*年的优秀课题成果汇编。积极参加省、市发改委的优秀课题申报,分别向省、市发改委申报了3篇和5篇优秀课题。四是组织区级各部门*年以来的规划编制的摸底调查,形成《规划管理办法》(初稿),为规范规划管理夯实了基础。五是编制完成了《*区中型水库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初稿、卫生分预案的初稿。委托宁波国际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区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等。
(四)努力提升《*经济》办刊质量。一是抓制度建设。拟定了《*经济》编委会内部考核和奖励办法(试行稿);建立并完善《编委会内部编辑工作流程》、《编委会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二是抓队伍建设。分别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和培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着手,共组织编委提高会2次,开设信息写作、编务理论等方面的提高培训3次,与媒体互动活动1次,考察调研活动4次。
二、科学调度,统筹平衡,投资管理和服务力度不断加强。
(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把好项目审批关。一是做好20*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平衡工作。通过充分论证,形成我区今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141项,区实事工程8项,重点工程31项。二是规范制度,严格程序。全面推行工程项目代建制度。严格执行《*区公共建设服务中心工程项目代建管理暂行办法》,今年在下达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同时,明确了进入公建中心代建的项目。妥善安排责任单位的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所有重大项目实施定期督查、一月一报、一季一监督制。加强新开工项目统计工作,建立新开工项目确认和检查制度,牵头组织对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逐个上门现场核查,定期对500-3000万元新开工项目进行上门现场核实抽查。三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关。继续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开工报告审查制度。今年还重点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事中管理,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调整建设内容、造价概算等事项进行了严格评审。
(二)把握项目准入门槛,加快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实施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下达实施第一批项目计划(9个),其中高技术产业化专项1项,重大装备制造专项2项,自主品牌实施产业化专项6项。二是加大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项目概算造价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充分发挥造价办职能,严格工程造价审查,加大对社会造价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管理和节约使用。起草了《*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工作规程》(初稿)。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在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首接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程窗口”建设,我局窗口1-12月共受理项目470个,4次被评为优胜服务窗口。
(五)切实履行“中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做好“中提升”战略任务的责任分解和进度督促工作。上半年重点做好浙洽会“中提升”专场项目推介工作,精心筛选、包装了8个项目进行推介,得到了市“中提升”办公室的肯定。
三、加强联动,狠抓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一)继续做好重点工程的申报工作。下达20*年重点工程、重大前期项目的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计划,确定25个区重点前期项目。积极做好省、市重点工程的包装、申报和协调工作。通过努力,宁波市姚江东排*段整治工程(一、二期)、*垃圾焚烧发电厂、220KV殿跟输变电工程、宁波大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醋酸纤维素及醋酐项目五个项目被列入或重新列入省重点工程。
(二)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目标管理。确定了20*年度*区重点、前期项目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对项目按提前完成、按期完成和进度滞后进行分类,为项目的重点推进打下基础。
(三)在三个层次上加强项目的协调和联动。一是加强与市发改委等上级部门的上下联动;二是加强与区级部门的左右联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对所有新建项目从用地预审、项目审批、用地指标等各个环节予以大力配合,协助业主单位解决具体困难;三是加强对具体项目的协调,对项目单位在项目审批和前期工作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对110KV前方变路由走向、北区污水处理厂排污管与新泓口围垦之间的关系、化工区主管廊与宏远路北拓工程之间的矛盾、LG管道迁移问题、韩国爱敬、荷兰阿克苏项目报批等事宜进行了协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优化结构,集约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增强。
(一)科学编制20*年全区工业经济指导性计划,牵头制定出台有关工业经济扶持方面的政策。
(二)继续完善区域经济运行预警和监测体系。新建各镇(街道)每月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销售前100位工业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每月一次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研和分析。加强经济微观动态监测,着重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深层次问题,以更好把握经济形势。
(三)大力培育创新成长型企业。一是完成了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筛选工作,确定20家入选企业。二是对财政资金通过担保公司放量运作,使得20家企业共获得6000万元(每家300万元)的担保贷款,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扎实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一是确定了20*年第一批(17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名单,并督促示范企业确定审核机构。二是开展清洁生产培训班,共有25家企业,近80人参加培训班。三开展了节能宣传月系列活动。四是组织了省电器推广工作。积极推进节能项目实施。五是推进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诊断工作。组织节能专家组和合同能源投资管理单位对我区高能耗企业进行“节能诊断”。全年完成对31家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诊断,效果明显。
(五)组织好各类培训工作。围绕市经委对我区的培训考核目标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要求开展了清洁生产、ISO14000、成长型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等共12期,培训学员412人。继续开展有序用电工作,制定20*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三电办”职责,努力降低供电不足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损失。积极开展市场整顿和市场拓展。牵头制定我区20*年市场整顿方案。高质量完成各类展销任务等。
五、依法行政,关注民生,价格调控的杠杆作用逐步体现。
(一)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一是在全市率先实行收费许可证网上公示。公示内容涵盖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极大地提高了收费透明度和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查询。二是会同区国土分局核定征收集体土地拆迁补偿费用;核定餐橱垃圾收集运输费、住宅小区前期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重新核定招宝山风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蛟川书院学生住宿费标准;会同区住房委员会调整公有住房销售价格和租金;审核停车场收费标准等。三是开展涉农、涉企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物业收费等各类专项检查。坚持价格巡查制度。继续开展节日市场价格检查。不断探索市场价格监管方式,拓展价格监督检查空间。对城镇纳入全市大网和农村的自来水价格进行常态化监管。做好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工作。继续整治价格欺诈行为。健全价格举报工作制度,着力打造12358品牌工程。截止12月底,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5件,经济制裁总额28.55万元,处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23件,已办结23件,办结率100%。
2、加强成本监审,完善价格预警。一是搞好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工作,建立新的采价网点。开展了拆迁服务成本、招宝山风景区运营成本监审,为价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巩固和完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干预机制。继续做好企业收费负担监测工作和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审验工作。加强对热点价格问题的监测和分析。对市场价格走势坚持季度分析报告,及时掌握成品油、粮食、农资、液化气以及钢材、水泥等事关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商品价格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开拓价格认证各项业务。一是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概算审核。今年1-12月,工程造价概算送审额59465万元,核减7002万元,核减率11.77%,促进了工程造价保廉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二是稳步发展咨询新业务。三是积极开拓鉴证评估业务。进一步提高涉案和车损、保险、法院等评估业务水平;增强了拆迁赔偿评估业务,进一步加大政府项目的服务力度。
六、拓宽领域,协调推进,经济技术协作任务有效落实。
(一)扩大品牌效应,积极推进与定海的山海协作工程。1-11月共组织高层互访4次。确定了总帮扶资金达55万元的4个政府帮扶项目和1个总投资为1亿元的生产性项目。落实12个单位与定海3个社区的结对任务,并落实结对资金39万元。
(二)拓宽协作领域,努力开展与衢州的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摸底调研。广泛征求各镇(街道)及有关企业对如何开展与衢州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意见,发放对外投资意向表50余份,掌握企业到衢州投资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区与衢州市资源与产业合作洽谈会,全面推进了两地间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多方努力,今年我区与衢州方签订协议投资3.95亿元,完成实际投资1.6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市考核任务。
(三)积极参加市协作办组织的接轨上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的各项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外省市来甬的各类投资推介会15次;参加上海名医专家宁波行活动;组织1家企业参加哈洽会。充分利用区企业家协会的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寻找商机、向外拓展。
七、有效疏导,妥善应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一)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做好摩士集团与市发改委、市证监会的衔接沟通,密切关注和服务摩士集团的上市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上市及股份制改造的知识培训。
(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会同中介机构、国资办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业国司的转制资产的界定、转制的形式、资产评估等方案。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目前,工业国司原经营者按评估价成功摘牌。
(三)开展关于加快我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前期调研。
(四)认真处理各类改革遗留问题,按照政策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的接待和答复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八、强化效能,提升形象,和谐型机关创建成果得到巩固。
(一)加强党建工作,着力提高战斗力。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内监督。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党内监督九项制度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将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重大事务分别由各自的班子成员负责。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廉政短信每周送”活动。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积极发挥机关支部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辐射力,围绕济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人尽其材原则,合理优化调整科室人员配置。落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建立能岗适应的干部调配机制。
(二)大力推进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执行力。始终贯彻区委、区政府“真抓实干促落实”的要求,努力把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目标落到实处。一是走近矛盾,破解难题。今年我局主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重点突破。调研出台中小成长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搭建公共融资服务平台。二是在扎实推进领导下基层,围绕中心工作抓落实。以“工作落实推进月”活动为契机,局长和班子成员以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帮助指导工作,密切与基层的联系。在4月份“工作落实推进月”期间,局长、一名副调研员和一名科长分别参加了区巡回服务组和驻街道工作组,局长随巡回服务组多次到基层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两名驻街道工作组的同志积极协助指导街道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和重大工程项目在活动中得以顺利推进,如骆霞线道路拓宽、临俞工业区污水管网规划等工程项目在工作组的协调配合下,得到了明显的推进和落实。三是注重为民办实事。重视抓好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逐项清理,并严格按区里要求撤并设立了行政许可科。积极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窗口)”。
(三)加强和谐型机关创建,着力提高凝聚力。围绕党委工作中心,以和谐机关创建为主线,工、青、团、妇以及老干部工作等有效推进。工会工作方面,主要做好局机关在职干部和下属企业职工及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互助保障参保工作,并组队参加了区总组织的全区职工社会保险知识竞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妇女工作方面,主要围绕“三八节”开展了困难妇女慰问等系列活动。团支部则结合机关年轻人多的特点,开展了“好书大家读”、关怀孤儿、结对助学儿童、举办读书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还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了“学团章、知团史、明团情”知识竞赛,喜获一等奖。老干部工作方面,顺利成立了发改系统老年人协会,并取得社团资格,目前运转正常。组织开展有益老同志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和每月3次的老干部集中学习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另外,还认真做好与联系村结对、与社区结对共建等结对帮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