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301.23 文献标识码: A
1 矿区土地复垦的涵义与意义
1.1土地复垦的涵义
按照1988年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的规定:“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1]。”这里的生产建设是指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
1.2土地复垦的意义
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矿区工农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作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就是将土地复垦作为工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以专门的企业(或公司)为依托,将工矿业发展用地、遭破坏土地复垦、复垦土地的开发及生产、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融为一体,实现工矿区土地复垦的一体化、规模化、高效化经营。把性质不同、属于不同行业的土地活动(如土地整治、土壤培肥、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与运销等)联为一体,形成土地复垦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土地复垦规模效益的提高,有效地解决土地复垦技术推广难和规模小的问题;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有利于现有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现有土地法律法规、土地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完善;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有利于积极争取土地复垦资金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复垦工作的支持;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可以为工矿企业的下岗职工开辟再就业渠道,有利于工矿区农民的脱贫致富达小康。总的来说,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可以加快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程,对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矿区破坏土地复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部分矿山企业尚未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或虽已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但质量较差。编制的部分土地复垦方案没有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要求编制,编制的内容不符合要求。目前尚有18个矿山项目没有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占总项目的21.2%。
2.2实施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治理率低,土地破坏较严重。大部分项目编制方案后没有编制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没有按照土地复垦方案要求实施复垦或剥离表土,对损毁土地实施部分复垦或剥离表土的矿山项目只有9个,仅占项目总数的10.6%。
2.3缴存土地复垦费
大部分企业没有将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和项目建设总投资,土地复垦费缴存率低。部分企业没有将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和建设项目总投资,虽已纳入总投资但没有实行专款专用。目前缴存土地复垦费的县级项目39个251.0729万元,市级项目4个147.9460万元,省级以上的项目1个47.64万元,缴纳土地复垦费占已评审或初审项目复垦预算总投资的3.75%。
2.4土地复垦义务
部分矿山企业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这些矿山企业宁可放弃已缴存的土地复垦费,也不实施土地复垦,形成了新的损毁土地。
2.5土地产权纠纷
现在土地复垦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矿山企业用自有资金复垦部分土地,想以此交换新土地,但是农民却愿意无偿使用复垦土地,而不是交换。企业的使用权遭到了破坏,搞得既不合情合理又不合法。二是农民自发复垦土地,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在企业,使用权的转换又是问题,土地产权纠葛的问题必须解决。
土地复垦规定:生产过程中破坏的国家征用土地,企业用自有资金或贷款进行复垦的,复垦后归该企业使用根据规划设计企业不需要的土地或未经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复垦后连续两年以上不使用的土地,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使用[3]。这样的规定加大了处理的难度。企业不会去种地,只能处理给农民而使丧失了土地使用权,严重地挫伤了企业复垦的积极性。
3.针对矿区破坏土地复垦问题的对策
3.1加大对矿山企业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指导和审查力度。
一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之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农业、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现场踏勘,提出合理的复垦意见。二是认真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的专家评审和审查工作,对于土地利用现状明确、损毁土地的分析预测科学、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和利用方向合理,措施可行、土地复垦费用测算合理,预存与使用计划清晰并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土地复垦计划安排科学、保障措施可行、土地复垦方案已经征求意见并采纳合理建议的土地复垦方案方可通过审查,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作为建设用地申请、采矿权申请或年检的必备要件。三是没有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限期完成方案编制和评审工作。
3.2加大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土地复垦的监督检查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复垦义务人落实土地复垦方案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对不按设计方案使用土地的、不落实土地复垦义务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3.3加大土地复垦费缴存的力度。
一是对所有矿山项目提高土地复垦费的收缴标准,凡是占用损毁耕地的参照耕地开垦费20000元/亩收缴,占用损毁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的按照10000元/亩收缴。土地复垦方案中静态投资低于上述标准的执行上述标准,高与上述标准的执行土地复垦方案中的静态投资标准。土地复垦费原则上一次性缴纳,确需分期缴纳的第一期缴纳比例不得少于总费用的20%,且不得低于已经破坏土地面积的复垦治理费用。土地复垦费缴纳不到位的不得通过年检或发放采矿权证。
3.4加大对违反《土地复垦条例》规定要求项目的查处力度。
建议建立土地复垦巡视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复垦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进度和计划完成情况。对于没有完成计划的要采取补救措施,对于违法条例规定的项目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
3.5完善土地复垦政策法规。
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优惠鼓励政策,保护复垦者的合法权益[4]。界定土地复垦领导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形成互相协商、密切合作的局面,营造土地复垦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土地复垦这一问题的认识会逐渐深刻,复垦采取的措施必将会更科学、更有效、 更合理,复垦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会越来越明显,搞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工农关系,保障城市居民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可以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代宏文.澳大利亚矿山复垦现状[J].中国土地科学,1995(4):23~24
[2] 胡振淇.国外土地复垦新进展[J].中国土地,1996(10):12~15
【关键词】建设用地复垦;重要性;实施
我国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实施的时间不长,缺乏一定的经验,在整理土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吸取经验,鼓励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本文以重庆为例子,对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现状进行论述,讲述如何实施建设用地复垦,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实施现状
本文以重庆为例,进行简要论述。重庆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降水量大约在1000~1400mm之间,雨量丰沛,地貌主要是丘陵、山地,同时,坡地面积较大。近年来,重庆市对土地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积极寻找增加土地面积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在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农村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复垦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重庆实施复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理论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导致规划设计违背事实依据。其规划设计方案,从图上倒是符合要求,但是实际复垦中,点多面广,设计人员没有将周边情况考虑到位,规划中,与当地民众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规划脱离实际。不仅耽误进度,还造成资金浪费;项目申报实施周期过长,甚至要一年之久,物价等会不断变化,导致施工预算与实际建设中的预算不一致,农民也开始观望,迟疑,又开始的愿意到最后的不愿意,这样就导致复垦面积减少,是备案面积的60%-80%不等,影响了复垦进度;部分镇政府对复垦认识不够,造成复垦进程缓慢;施工队伍及监理人员不专业等。
2 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
2.1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规划管理
要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垦,首先就要制定合理地复垦规划。在重庆,农村复垦的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其复垦任务之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促使重庆乡镇及村干部的复垦意识达到高度统一,进而鼓励农民进行复垦。对于积极性高且又具备复垦条件的村子,优先安排复垦。
对于土地复垦,要统筹兼顾,实行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首先,对重庆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级进行,积极落实每个村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耕地面积、经济收入、居民点用地面积、闲置地面积等,然后每个地方进行统计汇总,通过相关问题的综合考虑,划定意向复垦地的面积及位置,严格把握复垦的标准,立足于复垦区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复垦画画和复垦开始的日期。
2.2 和谐促进土地复垦工作更好进行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各部门、乡镇的利益,因此,要处理好乡镇、部门的关系,两者只有密切合作,各尽其责,不推脱等;与群众达成共识,使群众认识到复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复垦意识;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做好农民的安置,新居点要保证水、电、路基础设施的使用。
2.3 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责任制
明确建立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责任制的重要性,一方面,规范各级、各部门在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任务上的职责,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已经选作复垦的村庄,要制定复垦措施,逐步开展复垦计划,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复垦规划上,要雷厉风行,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复垦的积极性。在责任制下,坚持做到有规划、就有复垦。
2.4 复垦规划要以人为本
复垦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因此,整个复垦过程都要站在农民的立场,切实考虑农民的利益,例如:群众的安置工作,对于怎么安置,如何安置的方案,要征求群众的意见,必须征得大部分人的同意后,方可执行。其中,房子拆迁后,要进行补助,标准要合理,切忌高价低补的现象。补助方案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村民的意见进行制定,力求达到所有拆迁户的满意,维护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2.5 实施复垦政策
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区别于一般的土地整理工作,它切实涉及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政策具有一定的效力,政策的出台,往往能促进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这项艰巨工作更好地进行,需要出台土地复垦的相关政策,明确其重要内容。首先,乡镇人民政府是复垦的主体,其他部门是协助其完成这项任务;确定建设用地复垦的资金补助标准,细化到每亩补助基数;规定复垦区的质量要求;对立项报批条件等都要做出明确规定。
2.6 土地复垦要系统化进行
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本身就是一件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在这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其系统化进行。一是立项问题。必须按照立项的要求条件,进行综合划定,对于不符合复垦条件的,坚决不复垦,切忌通过其他任何方式进行变通,必须树立立项有理有据;二是建立复垦信息库。对于符合条件的土地,有序地进行复垦,分批进行,分项实施,切不可随心所欲,做哪算哪,对于完成的复垦区域,要把项目验收合格的资料,录入到土地复垦数据库,以便检查和借鉴时的使用。三是每块土地复垦都要建立资料档案。包括拆迁补助资料、土地复垦情况的具体资料等。四是对复垦资金公开化。用在哪,怎么用,用多少,各类账目都要透明化。
2.7 力争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标准要求
为了保证农村土地复垦的质量标准要求,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设市场化,管理由人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项目的更好运行;二是,公开招标,按照招标的要求进行建设,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进度,而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对于腐败行为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三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是一项大工程,投入资金量也相应很大,为了保障复垦资金的正常运行,必须设立监督体系,同时,也要监督复垦的过程中,各种补偿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复垦质量标准是否达标等。
2.8 建立专项资金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资金,因此,要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工程中来,这笔资金的组成由:耕地开垦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国土资源局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资金分配方案,由财政局集中支付。
2.9 提高乡镇政府对复垦的认识
在重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政府对土地复垦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这项工作没有特别重视,因此,乡镇政府,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其职能,导致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发展比较慢。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复垦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对复垦管理和指示不到位,导致工作滞后,针对相关问题,
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镇政府可以针对土地复垦工作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对工作人员进行复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对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重要性进行讨论,促使镇政府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引起镇政府的重视,进而更好地落实复垦工作、提高复垦工作的效率。
2.10 提高工程质量
土地复垦过程中,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民自由参加,自身知识水平不高,施工时难免不专业,甚至有的人连图纸都看不懂,因此,修建的工程很难符合设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施工进度。基于此,要选用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其施工技术水平要有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标准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3 结语
本文以重庆为例,先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基本现状进行论述,然后对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进行论述,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并探析了土地复垦的方法。重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展开,不仅促进重庆当地的土地高效利用,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了城乡用地需求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好进行,对城乡共同繁荣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字】 测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 土地开发整理及其测绘概述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缓解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压力。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介绍了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基础工作之一,是获取和表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位置、形状、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地籍信息要素,提供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底图的专题地籍测绘;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决策申报、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工程量概预算、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的实施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对土地利用现状、地形状况等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基础性测绘工程。
2 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大致涉及到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要对整个整理项目区内的地形地貌测绘、最终形成一张地形图,为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底图,保证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同时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后期,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进行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进行面积权属等变更,让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签字确认。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的前期申报、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老旧村庄、废弃村台复垦、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水系、林网、坟墓的分布、道路交通网面积、界址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申报的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规划、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图的设计。只有提供准确的各属性信息,供各协作部门决策、协调,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提供数据给工程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测绘信息为标准对施工进行监督控制,确保农田"灌的上、排的出"、道路、桥梁位置准确实用等。施工单位需要根据专业测绘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对点位进行加密重新布测平差,制定方案报监理部门许可后平差成果即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涉及测绘的每一施工环节进行报批,监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 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特点
为了规范各个公司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测绘管理.必须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的规定 统一技术标准、满足项目规划、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放线等要求.使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首先关键点要测量准确.现状地物的测量要全面.细部测量要详细注明 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网上元素应该充分具体.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
3.1 关键点的测量
测量中.我们通常采用网格式进行测量.从整体到局部.根据比例的不同设置制高点的测量点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效率.还能够保证精度的准确性 在成图后.依据测量高程点.勾绘出等高线.在这中间.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假设.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必须是平缓的.不能有较大的起伏.但实际中这种情况很少,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 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3.2 坎上坎下测量均匀测量
在地形测绘中.坎上坎下测量的不均匀.会导致不能为整个项目提供精确的数据 测绘员在测绘中要对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如果测绘不均匀.不但不能提供精确的信息.还会影响土方的计算。
3.3 详细注明细部测量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 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屋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⑦ 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
土地开发整理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和规模性 工程的前期决策对后期的施工影响意义重大工程中需要设计人口搬迁、地下管道、道路规划等,所以前期的测绘就是工程实施的项目保证因此.需要建立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
a.各省市县人民政府应专门成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同意领导项目实施建设
b.领导小组下设置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嚣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统一领导、督促项目实施建设的顺利开展
c.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履行项目法人职责,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建设管理任务。
d.设立技术指导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应设立技术工作机构.加强技术指导 研究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的意义
5 总结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工作.而它所有成功的基础都是源于测绘技术工作 因为测绘是最基础的最原始的数据.能够为做正确决策做最基本的保证。当然.精细的测绘工作不是越详细越好,因为不但会增加费用和开销.也会在某些工程中增加负担。我国的测绘技术较国外来说,发展的相对较晚,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测绘的准确性,从而有力的指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立波;;浅谈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神州;2012年26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增减挂钩实施难易情况,分年度、期限和批次组织编制挂钩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向省国土资源厅报批,按省厅批准的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组织实施挂钩项目,达到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切实做到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㈠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组织专项调查,编制增减挂钩专项规划,摸清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整理复垦增加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潜力,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总体布局。根据挂钩专项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乡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科学确定项目区的规模和范围、还建区、建新区和拆旧区的位置,制定安置补助方案、土地调整方案和资金筹措、实施计划,明确组织管理和实施措施等。
㈡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或方案应公开,充分征求项目区村民意见,取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后方可实施。房屋拆迁必须经被拆迁户签字同意,不愿意拆迁的,一律暂缓实施。严禁盲目大拆大建和非法强拆强建。
㈢先易后难,循序推进。选择所在村组干部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整治潜力大、投资成本低的土地纳入挂钩范围,循序推进。
㈣先建后拆,规范实施。挂钩项目的实施要先建还建区,再实施挂钩项目涉及的拆迁。还建区的选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严把用地条件、选址定点和用地面积关,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要注意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为农民提供多种房型选择。同时,要统一规划,以村民自建为主,市场运作集中联建或货币补偿自主安置为辅等方式实施。还建区位于城市规划区一、二级控制区以内的,要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建设小区公寓式楼房,不得一户一宅。还建区位于城市规划区一、二级控制区以外的,可以实行一户一宅,占用耕地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占用非耕地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㈤封闭运行,依法用地。严格控制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规模和速度,防止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要与项目实施进度挂钩,必须在3年内全额归还。还建区建设未启动的,不得申请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报批用地。还建区建设完成前,挂钩周转指标使用不得超过50%。拆旧区整理复垦验收完成前,挂钩周转指标使用不得超过70%。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前,挂钩周转指标使用不得超过80%。建新区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占用农用地的要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手续,按照法定方式供地。严禁借用挂钩名义进行“小产权房”建设。
三、组织领导
挂钩工作由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协调督办。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批准挂钩项目上报、挂钩指标分配及具体项目建设事宜。
四、实施步骤
㈠调查摸底。由各地组织人员,全面查清本地农村建房用地整理潜力与可行性,核实土地权属、位置、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面积、数量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库。从项目库中选取挂钩项目,报国土部门。要结合“空心村”、“空心房”、“空心校”整治和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点搬迁等,优先申报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大、投资成本低的地块。
㈡编制方案。国土部门对各地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筛选,制定全市挂钩项目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同意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㈢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按照上级批复,分配挂钩指标,组织有关乡(镇、办)和部门实施挂钩项目。
㈣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由领导小组组织初验。合格后,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验收。
五、保障措施
㈠政策扶持。位于城市规划区一、二级控制区以内的挂钩项目,比照执行“城中村”改造政策,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投资,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引进的企业享受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传统种植业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转变。位于城市规划区一、二级控制区以外的挂钩项目,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施。大力发展板块农业,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挂钩试点提业支撑。鼓励农村外出务工能人回归投资挂钩项目,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
㈡项目整合。有条件的挂钩项目,积极申报配套国家、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同时优先配套实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公路村村通等涉农项目。在还建区的建设上,优先配套沼气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以及农网改造等项目。
㈢资金保障。挂钩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可用于支农开发的城镇土地出让平均收益的10%;建新区使用周转指标报批新增建设用地应收取的相当于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价款;各部门配套的涉农项目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自筹资金;民间资本。
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中,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之和的部分纳入挂钩项目资金专户,用于挂钩项目拆旧区、复垦区和还建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有项目必须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做到统一论证申报,统一项目分配,统一资金拨付,统一资金监管。
财政部门设立挂钩项目专户,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区所在乡(镇、办)按进度提出申请,财政、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实地勘察、核实,报领导小组批准后拨付。
项目启动时,先期拨付30%的资金,之后,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直至工程预算的80%,项目竣工验收后,根据财务竣工决算审查批准金额拨付剩余资金。挂钩项目实施中涉及拆旧区、还建区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除,中介服务性收费一律按最低收费标准减半收取。
㈣指标管理。各地通过挂钩项目产生的周转指标,30%用于本地集镇建设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行飞地招商的,使用本地周转指标),70%由市政府统筹安排,按项目使用。本地留用的周转指标,其他乡(镇、办)可协商有偿使用。未完成挂钩任务的地方,暂停安排该乡(镇、办)集镇建设、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用地计划指标。
㈤项目管理。严格落实挂钩项目“四个不批”的规定。即:未编制新农村规划的不批,未编制新区建设规划的不批,旧村腾地潜力小的不批,旧村复垦周期长、难度大的不批。
严格加强宅基地和新建、改建住房管理,坚决杜绝村民零星建房、骑路建房和“一户多宅”。高质量推进复垦整理工作,对拆旧区的土地复垦整理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规定,涉及工程建设的,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公告制等制度。拆旧区要做到道路平整、垃圾清运、树木清理、土地整理、基础设施配套“五到位”,形成田成方、树成林、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农田格局。
拆旧复垦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保证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通过验收。复垦增加的耕地归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六、相关要求
㈠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挂钩工作,做到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各地具体负责做好项目区的调查摸底工作,按时向技术单位、国土部门提供编制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必需的资料,同时做好拆迁、建设、复垦和群众工作。
国土部门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挂钩专项调查,编制挂钩专项规划,制定、审查和报批项目区实施规划或方案,组织申报项目验收,全程监管项目建设,管理挂钩周转指标,研究制定推进挂钩工作的政策措施。
财政部门负责筹措、整合挂钩项目资金,建立财政专户,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审批挂钩项目预算和决算,对资金的拨付、使用全程监管,研究制定挂钩资金的管理办法;牵头组织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建设、交通、农发、扶贫、电力、通信等部门,整合农村能源、农村交通、中小水利、村镇建设、农村扶贫、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资金,投入挂钩项目建设。
规划部门负责指导、编制和实施还建区的新农村规划,加强农民新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指导。
建设部门负责还建区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
林业部门负责建新区、还建区涉及占用林地审批,指导建新区、还建区的绿化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项目资金收支情况审计监督,规范资金使用。
监察部门负责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项目实施中发现的违纪问题。
关键词:工程测量;土地开发整理;勘测内容;成图方法;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土地开发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中低产田、闲置地等实行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的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量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1、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概述
为保证测绘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勘测成果及勘测内容。在以往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地物,即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貌,即把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而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不仅涵盖地形测量的两大要素,还需要表示地块的范围、面积、权属及地类等。
2、土地开发整理勘测与变更调查要点
土地登记相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如何结合起来,是我们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勘测前,在一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出开发整理地块的范围,再到实地找到其对应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有权属关系,还需要权属双方清晰界定每个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位置和界线,由此,才能进行勘测,最终得出详实面积和勘测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如果依然采用原权属界线,但当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权属界线已不明显,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将权属界线进行准确的放样,因此,它们的权属关系没有改变,实际变更的只是地类而已。如果确实需要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实地进行划分,确定界线,按土地详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相应的认界手续,编制符合土地详查规程的权属图,并及时确认土地权属,然后进行土地登记造册。
3、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与成图方法分析
3.1 测量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勘测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须在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测区基本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需要。一般情况下,顾及到作业的方便.经济合理.条件的限制及其适用意义的考虑,近几年勘测的面积大多数在1000 亩以下,所以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自开展这项业务以来均未联测国家控制网。
3.2 关于坐标系
由于GPS 的普及,在实施单位不作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测量单位一般都采用“自由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坐标。它不同与于过去的“自由坐标”。“自由定位”是通过GPS 接收机接收四颗以上卫星所发出的信号来确定点位的经纬度,也就是地理坐标,然后
再由经纬度换算出大地坐标(三度带)。一般来讲,只要观测条件保持在最佳状态,卫星信号没有人为干扰,其精度基本能满足要求。
3.3 比例尺问题
近几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地块勘测的过程中,比例尺一般不作具体规定。只要不跨幅测量,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地块面积的大小,图幅的清晰程度以及图纸幅面,自行调整安排比例尺。从以往测量情况看,比例尺大致在1:500-1:3000 之间,个别比例尺达到了1:5000。
3.4 成图方法
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再加上测绘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的成图方法高效、快速、美观,只要将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绘图仪中输出彩色或黑白图件。
①地形地类叠加线划图
土地开发整理实测的1:2000 比例尺地形图与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利用分类现状图进行叠加,形成数字化1:2000 比例尺地形地类叠加线划图。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线划图是以土地分类图斑按比例反映了地类现状的关系,但在零星地类、点状地物和线性地类的反映上存在着不足。地形测量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施测,与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图的成图时间不同,图面表示不同,比例尺也不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土地用途确定是以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图为基础的,地类位置是不能更变的。因此两者叠加图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在编绘规划设计图时可以据实调整,不会影响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布局设计和工程量计算的精度确定。
②线划图与影像图叠加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资料在全数字摄影测量仪下,由内业测图生成数字化正射影像图。项目区的影像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项目区的各类地物地貌形态和相互关系,但由于成像时间与影像图的摄制效果都与实地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需要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对地物投影差进行校正。如将数字化正射影像图与项目区实测的数字化地形地类线划图二者结合,则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出项目区地形地类现状及形态关系,能真实详尽的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分类现状,规划设计人员若能准确的使用叠加图,就能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分类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工程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前期申报、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老旧村庄、废弃村台复垦、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水系、林网、坟墓的分布、道路交通网面积、界址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申报的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规划、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图的设计。只有提供准确的各属性信息,供各协作部门决策、协调,才能作出合理的规划决策。
4.1 坎上坎下均测
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4.2 细部测量注明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
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
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5、结论及建议
5.1 关于确权定界
测量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排头兵,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权属定界,当牵涉到多方利益时,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场指界。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避免日后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5.2 关于地类的确定
地类的确定基本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但当实地地类.界线发生变化时,只能在万分之一土地详查变更图上截取其相对位置展绘到勘测图中,虽不可行,但也只能如此。
5.3 关于图斑面积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规划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briefly discussed,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basic task of land planning,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nd consolidation, were all aspects, finally for land planning and the overall layout planning benefit undertook brief analysis, reference.
Key words: land; land us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土地整理
1.1土地整理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活动。
1.2土地整理内容
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其中: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成宜农地的活动,本文中指开发成农用地,如旱土、水田等。
二、土地规划整理
2.1土地规划整理含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对田、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并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2.2土地规划整理意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统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土地规划整理的前提是制定好土地规划。
三、土地规划
3.1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分析土地利用基本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等;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确定灌排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拟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3.2土地规划的原则
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调动广大力量充分论证规划方案,使规划更加有效合理。
3.3土地规划的目标
通过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平整和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为合理布局各种农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排灌功能,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耕地的潜在生产能力;通过改良项目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四、土地规划关键技术
4.1 土地适宜性分析
对规划区内待整理的土地,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把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理化性状、气候、植被、地貌、海拔、排灌条件、开发改造条件、位置等作为参评因子,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其开发改造方向。评价一般采用实地调查法、主导因子法和相关因子参考法进行。例如:以坡度、灌溉、土壤厚度为主导因子,坡度小于25°的、能灌溉的以开发改造为水田为主;其中一种或数种因子达不到要求,以开发改造为旱地为主。土地复垦的,以土壤类型为主导因子,灌溉条件、周围耕地类型为相关因子进行评价。
4.2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1) 水平梯田修筑
水平梯田的修筑完全改变了地表的坡度,农民在田面内部耕作时通过人工修筑土垄,改变了坡面径流的流向。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扰动表土层可能造成一定水土流失,但建成后,不但不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更不会出现土地沙化、盐渍化的不良状态。
(2) 种植农田防护林
对于项目区存在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要规划种植防护林,选用经济树种,一般可沿田间道两旁种植白杨等形成基本农田防护体系,起到一定程度上防治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作用。
五、土地规划的总体工程布局以及其技术要求
5.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将现有荒草地及滩涂整理开发成耕地,对所有耕地进行局部平整,形成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山区和丘陵地区则形成梯田,梯田田面走向基本沿等高线方向布局,小弯取直,大弯就势。水平梯田局部平整根据坎高和地形坡度确定田面宽,采用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成层层梯地。水平梯田原则上要求田块标准100m×17.5m,梯地田坎层差在1.5m。格田内部相对高差不超过±10cm。规划旱地为坡式梯田,每2m等高距布设一埂坎,埂坎顶宽30cm,高30-50cm,田块长150-200m,宽度依地形坡度而定等高沟埂采取挖沟筑埂,埂在上、沟在下形式。
5.2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结合规划区作物需水量以及地势、降雨等综合考虑水利设施布局及分布。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结合实际状况,规划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P=80%,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124.3mm) ,水旱田1日排干。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特征,确定项目区整体灌排设计方案,结合梯田工程完善蓄排设施,以达到提高灌溉保证率,涵养水源,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排灌渠系总体布局采用“沟2路2渠”模式依地势布设,排灌分家。灌溉输水工程实行自流灌溉,通过各级渠道将水引自田间。排水工程有截洪沟、排水沟及交叉建筑物。以天然沟道为承接系统,结合田面平整工程布局排水沟,实行自流排水。
5.3 道路工程
一般考虑田间道和生产路两个级别,其中田间道主要为农产品及货物运输服务,路面为厚碎石,路面宽4m,对原有田间道加以修复,部分盲段新修田间道,使所有田间道相贯通。田间道多沿等高线进行布线,田间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8%。生产路主要满足人工田间作业和管理的需要,沿原始地面设计路宽110m,碎石路面,沿着渠道铺设,每隔200-300m布设一条。
5.4 农田防护工程
主要是兴建防护林带,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改造现有的疏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林、田埂植草等。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进行生态林建设,并对田间道路和沟边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坎基部用石砌,其上采用水泥圈护坡,以保持水土。
5.5 防护林工程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建设防护林。一般可选用白杨、泡桐防护林带,间距4m。
六、规划效益分析
6.1 社会与经济效益
土地规划有利于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可以充分吸引农村闲散劳力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带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及灌排经改造以后,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方便居民的出行、生产和生活取水;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满足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实现耕地保护的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也有利于农作物布局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2 生态效益
土地规划实施后,可以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防止旱涝灾害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荒坡开发以后,耕地质量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可以相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化学污染,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生化环境。配套完善的渠路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有效固结土壤,而且长年落叶成肥,还可以相应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实施开发整理,可以形成树成荫、田成梯、路通达的良好的生态区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施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指的是为了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 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中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是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发展新农村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性
2.1 小项目繁多且每个项目工程量较少
农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小项目种类丰富,以某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排涝泵站灌溉泵站水闸斗(农)渠斗(农)沟农桥和配套设施等与其他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不同,它虽然分布范围广总规模大,但单个项目工程量却较小 这些特点制约了建设管理,若碰到无法动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时,其质量就难以得到控制了。
2.2前期勘察设计准备工作不足
设计单位在工作时往往忽略了当地实际情况,缺少实地的深入调查研究比如一个泵站灌溉的渠系涉及了两个村或三个村,这种情况下一旦产生利益冲突,若无法协调,则要 进行设计变更目前,农村实行的还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度,和农场里的土地不同,各村各户的需求各有差别,设计图没有和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造成设计变更多。
2.3 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偏低
农田水利工程多数由未经专业培训的当地农民工进行施工,大多数人没有专业技能,工程质量观念意识相对缺乏,而且因为农民工流动性大,就更加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存在问题
3.1 招标投标不公正透明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密不可分,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进行因此,项目的招标投标就基本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控制 ,缺少透明度,导致以后实施中问题不断暴露。
3.2 设计方案变更频繁
设计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设计工作沿着预可研、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不断深入,不仅意味着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的逐步细化和分解, 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必须逐步补充完善, 设计方案的比较也需进一步深入论证。
在实际情况水利工程设计中, 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中施工方案基本无比较, 只要方案可行即可, 技术经济观念不强。招标设计阶段的深度与可研阶段差不多, 无设计优化。
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 由于业主的干预, 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较细致地比较, 导致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设计修改很多。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比较频繁,频繁的变更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 负面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也会影响工程投资。
3.3 分包的情况普遍存在
以复垦项目为例,合同中明确不准分包和转包,但实际上农田水利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很普遍,且大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许多单位都是借用大的施工单位资质进行投标,而这些借出资质的单位往往只收取管理费,却不参与施工管理,最后,经过层层分包,施工任务由非专业队伍承担施工中质量意识普遍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安全系数是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和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一样,绝对不允许马虎,但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中,有些技术干部都存在这种思想,在口头上强调质量第一,但在施工过程中,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当费用紧张时,就放弃了质量控制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一线施工条件较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大多破旧不全,安全保护措施较差 ,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很少使用新型设备施工中普遍存在违章作业这些情况不仅威胁到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业,更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对策
4.1 加强前期勘察设计阶段的调研工作
设计单位在工作时完全遵循设计规范,缺少实地勘察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在建设单位的配合下进行相关调研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 项目区各方农民的实际需要,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并将初步设计方案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意见,根据征询的意见再修改设计,修 改后的设计方案,各村组负责人和村民代表都要签署意见,避免今后产生必不要的纠纷
4.2 招标投标阶段的控制
严格遵循招标投标制度,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业绩和信誉,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在工程实施中,建设单位必须要求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投 标文件中 承诺的人 员材料设备进场,更要严防施工承包单位进行工程转包,分包的主体工 程必须经 过建设单位的同意如施工单位出现上述情况,必须在相关媒体上进 行曝光,并按照招标投标办法和招标文件 进行相应处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4.3加强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具有开工条件,若没有,则不签发开工令。
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监理工程师不能把控制点仅仅设到验收这最后一关,而是要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实施控制。总之监理部门要保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及时检查各个工序的施工情况。
4.4 正确协调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实行的是项目法人责任制 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业主施工和监理单位三方的关系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互助协作的关系业主和监理单位主要进行工程管理,而施工单位是建设的主体,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情况,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
在土地复垦项目中,地方政府相当于小业主,因此,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关系是否正常,是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有个良好环境的大事,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是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业主和施工单位支持下树立起来的没有独立性公正性与公平性,就没有威信可言了,独立性是业主赋予的,公平与公正性需要施工单位的支持和信任,并且予以承认改善一线施工的条件。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在中标后,大多数都使用分包制,导致下面的小施工队的施工实力薄弱,所以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就使用破旧的施工设备,为避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在合同和制度上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监理单位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力度,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安全施工的投入依据劳动法和各项施工规范,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督察,确保施工一线条件得到改善,这样一方面不仅能保证了劳动者安全作业,另一方面也间接的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5结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方三方的共同努力,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并且积极的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在实践中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积累建设经验,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J] .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9, (11) : 11- 12.
围绕区委、区政府“绿色生态、富民强区、和谐宜居”的中心城区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北部新区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为主线,以打造“创业新区、宜居新区”为主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主动作为,积极运作,真抓实干,加快完善各类规划,加快推动一批项目落地投建,努力将打造成实力强、环境优的城市新区。
二、主要目标
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逐步将镇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的新型宜居城镇。
全面实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幅高于本区的平均增长幅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力争名列本区前茅。
全面完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重点地段和节点地区的编制设计方案,完善规划展示厅建设。
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新项目建设方式,确保全年实施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力争突破3亿元。
全面推进基层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大幅提升道路硬化率、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绿化覆盖率、三旧改造率和土地复垦率。
三、重点任务
1、逐步完善发展规划。在基本完成总规的修编审批,完成道路、给水、排水、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等主要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配合市城乡规划局进一步调整完善控制性详规,明确各地块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认真做好规划修编、设施建设、项目运作、管理实施等前期工作。启动示范区建设,力争完成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2个项目建设,2012年要争创市级绿色乡镇。统筹推进新街、半路洋新村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新村规划。实施高山村搬迁工程,推进岭头新村二期安置房建设。
2、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一批符合市、区两级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政策,并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拟安排小城镇战役重点项目15个,其中续建6个,前期3个,新建6个。重点做好投资18亿元的海西中国供销物流产业园、投资5000万元的华盛食品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努力实现年内开工建设。重点要做好投资1.3亿元的金鑫环保科技、投资8000万元的凯撒啤酒文化休闲旅游中心、投资7000万元的明友纸业等项目服务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建成达产。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城市水、电、路、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建设,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14平方米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要启动1个以上“三旧”改造示范项目,逐步完成危旧公建房、危旧民房以及其他危旧建筑物的拆除改造。年内要将自来水厂日供水规模由800吨扩建到1500吨,并做好5000吨扩建项目的策划、设计和申报工作。配合电力部门规划设计110千伏变电站,争取尽快动工建设。计划投资700万元完成镇辖自然村道路硬化及拓宽及修复等项目。
4、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打造“新颖、专业、特色、精品”的优势农业。建设高效园区,重点抓好万亩竹林丰产示范基地、千亩烟叶种植基地、千亩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千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千亩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结合都市休闲农业项目,试点开发种植樱桃、薰衣草及珍贵树种示范片,打造400亩提子(四季)生态观光园区,建设集生态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市郊新型农村。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5%,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7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依托三农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流转土地3000亩左右。积极开展农村灾毁土地整治项目,拆除旧房屋150户,完成土地复垦76亩。
5、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规划设置12个教学班,占地4860平方米,年内计划投资400万元,要完成土地收储、项目选址、动工建设、主体工程施工,力争明年投入使用。新建村级幼儿园1~2个,便于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积极推进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建设,项目投资6480万元,占地约210亩。启动公园、广场建设,积极推进公园绿化、街头绿化、庭院绿化,确保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干部一起抓的工作机制。成立镇小城镇战役工作领导小组,由钱锋同志担任组长,郑勇鹏同志担任第一副组长,姜祖斌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镇辖所站、各村、上游社区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镇小城镇建设办公室,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个项目都有一名班子成员挂包,一个团队配合,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联络,办公室主任由姜祖斌同志兼任。
2、改善作风。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在全镇机关干部中继续开展以“六必访、五必行”为载体的“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实践活动,以及镇班子领导挂点“六个一”活动。加大领导力量,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农户,走访慰问,关心帮忙。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群干群互信度,进而做好思想工作,求得群众的理解,取得群众的信任,使征拆工作有序推进。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命线。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使得建设用地需求量逐步攀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建设用地不断新增的条件下,保护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呢?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开发整理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有效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都有明确规定和具体解释。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问题,而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耕地面积,而且可以产生增量的建设用地,使占补平衡,这样不仅满足了建设用地的增长需求,也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了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从而有力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任务
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科学预测耕地供求关系,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合理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域,形成集约、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耕地有效面积
这一任务将是现阶段和一较长时间段内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任务,主要是深度挖掘现有土地的利用潜力,要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整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要变废为宝,不仅要将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压占、塌陷及污染破坏的土地进行修复再利用,也要将在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及风沙等自然灾害中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还要将滩涂、盐碱地、荒草地及裸土地等贫瘠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如此,以弥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挤占,维护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促进城乡一体化
土地开发整理与城乡现代化建设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城乡现代化要求土地开发整理进行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而土地开发整理又为城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所需的广阔土地资源。土地开发整理要以建制镇为单位,结合小城镇建设,按计划、循步骤地使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耕地向集约化集中,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并推进城乡一体化。
3、改善人地对应关系
为适应社会生产力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为手段,调整并改善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与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并随着经济与市场的不断发展,适当调整农业结构和人地关系,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人地关系的微调,可以集约利用各类利用率低下及零星废弃的土地,为土地开发的合理布局及重大工程提供实际依据。
4、增强土地生产能力
采用先进的土地利用方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来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及生态状况,保持和增强土地的再生产能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持续提供所需产品。
5、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开发整理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并协调短期利益、长远利益、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先决条件,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并重,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持续、有效、健康发展。我国现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就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并重的体现,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确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落实执行,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同时,要做好土地后备资源调查,尤其是土地整理和复垦潜力的调查。在制定和落实规划时,要结合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转型进行综合考量。
2、坚持补充耕地主要从土地整理复垦中获得的原则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及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宜耕后备资源主要来自于受生产建设破坏的待修复土地和利用率低下的已利用土地,要深度挖掘这些宜耕后备资源的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对耕地进行补充。
3、坚持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管护相统一的原则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会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而且生态环境与耕地质量和数量共同决定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水平,所以要统一协调并提高生态环境与耕地质量和数量,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4、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疏导,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
在现今市场经济规律条件下,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体制、机制与运作方式,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要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投标、工程监理与项目法人等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坚决杜绝政企不分现象的出现。不仅如此,土地开发整理要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并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及提高农民收入为工作重点,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
1、加大宣传工作
首先,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农业、水利、城建及新闻宣传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加大对土地资源现状、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及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宣传,增加社会关注度,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和积极度,加强公众的监督意识;其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可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的耕地保护与开发整理意识、生态意识及经济效益意识;再次,通过宣传,强化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土地开发整理列入议事日程,将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的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使土地开发整理的各项工作得到严格执行;最后,大力宣传可以使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开发整理实践中来,提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宝贵意见,以促进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际性和科学性,使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工作更加合理、有效、易行。
2、完善规划及编制工作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时间跨度长而且系统庞杂的工程,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长期的总体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以规范指导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此外,还要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科学划分土地开发整治区段,科学整理、分类实施。
3、强化监督、管理及执法力度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时,要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坚持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的监管模式,防范资金挪用、违法违纪等事件的发生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政府行为,应在政府的领导管理下,有条不紊地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实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