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

第1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原因;解决对策

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搞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笔者研究的主体是农村中学生,农村的教学条件差,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呈被忽视状态。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1、学习上缺乏主动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要求教学模式的改变,但大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不健全、不配套,缺少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等,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质疑与批判精神,不喜欢对知识进行探究,不习惯问为什么,在学习中无创造性。

2、思想上三观混乱

随着三农政策的扶持,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使有的学生认为钱就是万能的,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拜金的倾向,也有一些学生受当地农村旧陋习和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网络中的低俗文化和虚拟环境也滋生着中学生心理阴暗消极的一面。

3、社会公德及社会责任意识差

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受传统小农观念的影响,处理事务大部分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社会行为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有时价值判断失准,而中学生对个人、家庭、公共场合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父母的行为使他们更淡薄了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不遵守公共秩序和安全,随意破坏环境等。

4、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就是想要达到的标准或者计划好想要实现的,大目标可以说就是梦想和理想,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学生来说,虽有远大的抱负,但很少付出实际行动,周围的人与环境并没有使他们产生努力学习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强烈想法,他们认为没有关系与金钱,就是学习再好,最后也没有好工作,荒废了学业。

二、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中学生自身问题

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占主要地位,对社会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常常富于幻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棘手问题时,容易动摇,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如果不及时得到正确引导,他们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偏执倾向。还有若干学生构成小团体,重哥们义气,聚众打架,严重影响了校园风气。

2、家庭教育问题

农村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有些家长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学习成绩好了,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他们自己省吃俭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尽自己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好的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学生的享乐主义,部分学生更是只享受不学习。有的家长既不抓学生的学习也不管学生的思想正确与否,只要以后能大挣钱就行,在家长错误观念教育下,也造成了学生的拜金思想。

3、学校教育问题

(1)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高的升学率是学校的目标,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学习不好,思想道德方面领悟高,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但如果学习好,但思想道德方面不行,在大家眼里仍是好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一好遮百丑”。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类的课,但也是效果不大,形同虚设,在学校这种重分数的大环境下,谁能意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

(2)教师思想素质低。作为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包括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心强。教师对中学生具有直接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作用,在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只管教人,不管育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热情度不高,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找老师交流。由于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办学资金的限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也影响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社会环境

对于中学生来说,社会环境主要还是网络的影响,网络上的知识量大,方便快捷,正确运用网络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然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信息,由于中学生是非辨别力的局限性,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产生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思想,误入歧途,最后走上违法犯罪。

三、解决对策

1、完善学校教育工作

(1)注重思想教育的全面性。农村中学不能只追求升学率,也应该看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求知,思想与知识的同时具备,将会成为学生成功的前提。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走学生路线,在学生的思想上应注重他们的情感方面,通过社会上最美妈妈、最美警察、最美清洁工等优秀事迹,启发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自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就得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确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育”学生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分内事,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奖惩分明,积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可约束教师的不良行为发生。

2、纠正家庭教育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负责,给学生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选择正确爱的方式,爱并不是一味的提供优越的经济条件,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多与学生沟通,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观念给予纠正,教育他们要全面看待问题,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3、学校、家庭形成有效配合

农村学校与家庭处于脱轨状态,多数走了形式主义,没有实质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应该形成有效配合,二者应主动起来,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家长可以多去学校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学校教师也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当发现学生状况不对时,合力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监管

网络的便捷性,使我们不能将其彻底弃之,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好处,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高尚网德。农村中学生接触网络大多在网吧,虽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禁入网吧”,但在农村地区监管不严,应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监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建立校园网吧,方便于对学生上网的指导,防止学生登录不良网址,产生不良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志兴.农村中学思想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6(6).

[2] 革继权.略论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J].学习月刊,2012(02).

[3] 季方方.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8).

【作者简介】

第2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教育 对策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当今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农村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因此,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平台,是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的需要。

一 农村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而部分学生家长追求金钱至上,片面的认为只要为孩子赚更多的钱,就觉得对得起孩子,就认为孩子一生就万事大吉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得势一生。等等的教育理念促使孩子的道德素质存在问题。还有一些父母忙于个体经营或双双外出打工,有的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孩子几乎处于失控状态。也有部分家庭因婚姻变故或家庭不和谐,孩子无人管理,导致未成年人逃学辍学,为所欲为,甚至走向犯罪。

2.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失重。我国的好多学校表面上发展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始终没离开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校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严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侧重于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真正体现百年大计,德育为首的思想。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一直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才能将教学成绩达到全市、全省第一,如何才能培养出文理科状元、清华北大学子。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3.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五彩斑斓、变化万千。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潮流、生活方式会通过多种渠道,对缺乏鉴别和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市场上的文化产品良莠不齐,高质量的适合未成年人的电视剧、读物匮乏,粗制滥造的、成人化的甚至不健康的读物进入未成年人阅读领域,极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文艺作品对未成年人成才成长中的先进典型宣传较少,而以提高阅读收视率为目的,或多或少宣扬社会阴暗面的书刊影视作品充斥市场。加之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观念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 农村中学对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而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总书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分清了什么是美丑善恶,很清楚地要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和社会要始终以“八荣八耻”为未成年人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多管齐下,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改进中学政教处的管理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通过系统的、连锁的学校教育,让未成年人进一步学会待人、接物。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学校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尤其是学校政教处的工作,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是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要层次化、具体化、科学化。离开社会生活确立的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政治化,不容易被接受,达不到育人的效果。再次要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德育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其言行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每一位老师将会影响一班人,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带班效应,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和成长,所以学校政教处一定也要加强对老师的道德教师,时不时地对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让其在“领证”之后再去上岗教育学生,只有形成一个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庭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特别是道德教育,更是以家庭为中心。因此学校一定要召开好家长会,选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成为孩子的表率,家长要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实践证明,孩子能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不是靠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靠家庭环境的影响。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要做到:创造温暖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

4.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的道德得以提升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对未成年人品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要注重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学校团委与未成年人走的最近,要多开展一些主题团会活动。如 “做诚信的好学生” 、“学习雷锋精神,做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给老师的一句话”、“怎样使用压岁钱” 等主题团会活动,让学生在团、班会课上得到充分的道德体验。除此之外,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募捐活动,到孤儿院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了道德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层次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实践教学 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34-02

随着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的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从字义上理解,实践教学应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为实践环节凸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顺此义延伸,我们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理解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就要在思想道德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利用直观鲜活的案例、情景等,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理论、体验社会,实现“教化”和“内化”、“知”和“行”相统一的。本文试分析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

一、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受到了普遍关注,各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模式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或社会工作。此外,还有请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给学生介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创业和人生的体会,并与师生开展交流和研讨。但是,这些形式缺乏实施的持久性和普遍性,缺乏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致使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不能普遍、持久地落实下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上的局限。

(一)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定位在课外实践上,使实践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层面上,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课外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企事业单位、乡村、革命纪念地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感和实效性。但是如果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在社会实践上,就极大地限制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就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教育教学的途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有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教学两种基本形式,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效应。通常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外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国情、熟悉民情,有利于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长见识、增才干,产生轰动效应。但是这种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受客观因素,比如时间、场地、经费、人数、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可操作性和普遍性较差,难以持久和普及推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变观念,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内实践教学、探索课内实践教学的方式,以弥补课外实践教学的不足。

(二)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特殊化,即纯粹当做政治任务或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来抓,忽略了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应体现的一般性,使其在特殊化中被虚化。由于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视是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也极容易因政治冷淡而止。往往是遇到评估或检查就行动起来,活动一过又回归原样。在这种大前提下,许多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环节持续地坚持下去,而是因上级有号召、有检查、有领导要求、有经费支持就象征性地搞一搞,随意性很强。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教育的规律实现它的职能,脱离正常的教育教学轨道就必然违背规律,造成欲求不得、欲速不达的结果。

(三)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找到与思想道德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可广泛参与的实践教学方式。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作为正常的教学环节,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加,也是必须都参加的。但是,由于多数在认识上仅仅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定位在社会实践上,其实现形式也只是社会调查和外出参观,因而这样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在全校学生中普遍展开,要么虚置于教学计划上,要么以点代面,只有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有的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课时划出一部分作为实践教学学时,并拿出相应的课时费作为实践教学资金,下拨给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部,至于教学部是否组织实践教学、或组织怎样的实践教学就不再过问。有的学校则以点代面,大多数学生却没有机会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归结起来还是由于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规范性和实际操作性。不解决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操作问题,实践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的层面,规范实践教学形式,明确实践教学的方法,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

第4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1.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外在环境,也是孩子情感的归属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农村,家庭教育长期表现为双系结构,即母亲主要承担表达,负责孩子的情感和生活问题,而父亲是家庭的支柱,主要承担工具,负责孩子生存技能的培养。但是随着父母一方甚至双方都外出打工,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被打破,甚至出现了隔代教育,由此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出现了严重的缺陷甚至缺失。2.学校教育的弱化: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很渴望在学校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归宿,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其道德教育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现状却并不理想。由于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传统的师道尊严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漠不关心,甚至会歧视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道德教育这门课程,但由于受到传统的评价方式的引导,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卷面分数,而弱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缺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普遍缺乏人文关怀,没有营造起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氛围。3.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新一轮的“拜金主义”和“读书无用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农村父母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在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引导方面缺乏正确的方式,这就影响了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并且,由于受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以及父母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对孩子的监管,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他们甚至会认为,既然辛辛苦苦考上大学还找不到工作,那还不如跟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挣钱,提早过上自己期望的“都市生活”。除此之外,由于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留守儿童在许多人眼里被定义为弱势群体,这同样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影响,使他们觉得自己属于边缘人群,无形中他们的自信心就被削弱了。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对网络和铺天盖地的信息,由于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监管,以及自身发展的不成熟,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容易受不良思想观念的诱惑,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非常不利的。

二、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给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发展带来的问题

1.性格缺陷: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缺乏父母的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下降,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得过于被动,甚至不愿与人沟通,消极悲观,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而且,对于一些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得到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不是感情上的沟通,长期的溺爱,会使他们变得自私自利,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造成性格上的缺陷。2.缺乏亲情: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体验,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即使偶尔能和父母在一起,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跟父母沟通交流,在父母面前也会显得紧张,不敢去袒露自己的心声。对那些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探亲次数越少,沟通频率越低的留守儿童来说,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得越明显。3.心理障碍: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较少,尤其对于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由亲戚抚养或者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基本上得不到监护人的关注。对于一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他们能够求助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老师,但由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很多,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对于那些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宁愿自己将问题压抑在自己心里,长期下去,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5.价值扭曲: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孩子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以及他们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使得留守儿童对金钱的认识产生偏差,他们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第5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思想品德课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从体制模式、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式手段、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然而,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功能。

1 教育评价体制制约着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个教育评价体制仍然相对落后,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考核教师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在这种评价体制下,必然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首先是来自家长的干扰,多数家长受单一的智能观、功利育人观的影响,偏重于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望子成龙心切,家长们关心的是孩子成绩的好坏,考分的高低,把高考能否上名牌、中考能否上重点作为目标,至于学生思想品德如何,价值取向怎样,他们并不关心。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憾,有的学校只看重升学率,学生的分数成了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往往也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在课堂上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第三是社会的干扰,社会体系中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功利观念的存在,这种社会风气必然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和心理品质的养成,导致学生重功利,重成绩而轻品质养成的现状。

2 重理论学习、轻社会实践的现象相当普遍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应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各种不同的畏难情绪,往往以怕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成绩,怕出安全事故,怕经费没有保障,怕领导不支持为借口,这实际上是不重视社会实践的具体体现。很多学校几乎没有一节思想品德实践课,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也不布置实践内容,学生在课上只背诵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情感得不到陶冶,意志得不到磨练。这种现象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严重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转贴于

3 德育资源没有充分整合

很多地方,思想品德课教材单一,只有统编教材,没有与本地方、本学校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没有校本教材、乡土教材,教师只能按统编教材照本宣科的讲空洞的理论,学生不能联系身边生活的实际,教育的实效性差。许多节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有重要作用。而教学中没有利用这些时机,没有充分整合这些德育资源。同时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没有很好地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进行结合。因此,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心理品质的养成。

4 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发挥的作用是其它课程不可代替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初中阶段,法律知识内容相对比较薄弱,心理品质教育明显不足。课程设置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体验,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不足,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5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不重视培训进修,不及时更新知识,信息不明、业务素质不高。部分农村学校,由一些年龄偏大,非专业教师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讲一些空洞的理论,不能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不到熏陶,思想道德得不到升华。因此,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因循守旧严重制约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影响了该课程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而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修养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还应该善于从教学中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特点,有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灵活有效、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张大钧著.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2] 陈宗杰编著.有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第6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德育 课外活动 教育强国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8-01

党的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发展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于农村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出现厌学、逆反、打架斗殴、迷恋网吧、早恋、说谎、吸烟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抓住课外活动这一环节,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课外活动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农村是教育的广阔天地,更有利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民的辛劳;深入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参观革命纪念馆和瞻仰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抓住独特的风俗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独特的文化积淀。这些风俗习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对风俗习惯的合理挖掘和利用,让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端午节,组织学生包粽子,了解屈原的感人事迹,从中会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文体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补充课堂道德教育的不足。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有效的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乐器演奏、声乐、大合唱等活动。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来吸引课上不爱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更加热爱学校、热爱教师。学校定期举办喜闻乐见的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及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实施,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

(一)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准,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为此,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站、校报等宣传媒介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意义,逐步掀起崇尚礼仪、实践礼仪、宣传礼仪的热潮。在人与人交往中,要教会学生自觉运用礼仪规范,做一个知书达礼、有修养的中学生。

(二)加强学生守信意识,开展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就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还是学校开展其他德育活动的基础。结合有的学生说谎的现象,学校要切实抓好诚信教育,学校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德育教育为主线,以各种诚信活动为载体,以班级为主阵地,在学生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待人”家教大讲堂、“诚信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

(三)提高责任意识,开展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教育对个性品质的养成,精神的凝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培养,社会命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些对集体,对他人负责的学生会更多的出现帮助同伴,与同伴交流、合作、分享等行为。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需要中学生能接下重担,能勇挑振兴中华的重担,这就要求中学生要主动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及社会负责、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

1.树立榜样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搜集有关责任感教育的素材,熏陶渐染,点石成金,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洪战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对自己有责任感,因此他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求学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对家庭有责任感,他年仅12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妹妹有责任感,当他意识到在老家的妹妹不能很好地得到教育时,毅然决然带着妹妹上大学。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尽一个普通人应尽的责任”。

2.通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和情感上,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表现,这样会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与特征,最终形成真正完整的责任感。学校给学生提供责任岗。如值日生打扫教室、寝室、每周安排一个班级晨扫校园等。开展“班级事务有人管,人人都是小主人”活动。在班级中坚持班干部轮流换岗制度,让大家都来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学校在学生中发出倡议鼓励学生为父母“刷碗、洗衣服、捶背、倒茶”等,教育学生不当“家庭小皇帝”,做好父母的好帮手。在家庭中父母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让学生学做家庭小主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开展警示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第7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特别是样板和身边先进模范的影响力、感召力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该县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中,聘用了一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并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不仅明确了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而且阐明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多样性和艰巨性。从而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县级领导干部。县级领导干部一方面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职责,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自身的基本素质较高、知识较丰富、观念较进步,能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经历启迪未成年人的思维,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先进模范代表。这部分人都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的省、市劳动模范和典型人物,有着从曲折到辉煌的人生历程。有感人肺腑的创业奋斗故事。人生和事业的成功最能激发未成年人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激情。三是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专家和带头人。这部分人在科学知识领域有着特殊贡献,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也能成为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

二、构筑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给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该县结合县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命名了一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基地这个窗口和平台,使未成年人不确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__县命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有下列类型:一是县内知名企业。通过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的展示,让未成年人了解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教育他们学科学、运用科学,从小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二是县内的文明生态村。确定文明生态村为实践教育基地,可以让未成年人学会更多的农村知识,更加珍惜农民朋友的辛勤劳动成果,教育他们从小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增强环保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观。三是县城社区。让未成年人到社区去,了解社情、民意。树立未成年人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四是县级机关。让未成年人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情况,从小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五是县内重要场馆。教育未成年人弘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六是县内景区。让未成年人了解自己家乡秀美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家乡、建家乡的意识。七是学校。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

三、建立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机制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既要有持之以恒的正面教育的客观内容,又要确立主题鲜明、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意识付诸实践后变为现实。该县从这一实际出发,把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了实践育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近、远结合的实践模式。辅导员、实践基地特别是学校把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突破口,着眼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由浅入深,由低层向高层递进,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科学制定出分月、分期的教学辅导计划,使之做到辅导有内容、教学有进度、实践有效果。

2、静、动结合的实践模式。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在注重正面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有的放矢地组织未成年人到社会中去,感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为谁而学、怎样能真正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从而激发未成年人的潜能。

3、点、面结合的实践模式。注重多层面、代表性,特别是聘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为辅导员,增进了辅导员与未成年人地亲近感。同时,选择好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让未成年人到农村的田间区、到企业的车间去、到社区的贫困家庭中去,充实生活、熏陶情感、提高境界。

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效果。

__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探索,从具体的细节、现实的生活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在需要入手,遵循了青少年认知的科学规律,主题鲜明、内容鲜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扩大了影响面。__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机制的运行,在全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各社区、学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服务。比如县农业局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辅导员深入到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开佛乡羊午生态村,利用假期集中向该乡的学生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使学生们了解、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弥补了课堂的不足。

2、增强了感召力。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一改过去实践就是带上学生上街扫扫地、搞搞卫生的单一形式。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__镇三社区开设了“家长学校”,定期对所辖区域的家长进行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专题培训。并围绕“共读 一本好书”、“举办一个讨论”、“做好一次交流”、“组织一期竞赛”的“四个一”活动,掀起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七社区以净化周边环境为重点,积极向社区商店、摊点进行宣传,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烈酒以及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同时对“四类家庭”,即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建立未成年人登记卡,随时给予帮助。

第8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一、思想道德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结合

教室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地震的画面:房屋大量倒塌,道路损毁,桥梁断裂,山体滑坡……当看着我播放的新闻画面,很多孩子都哭了起来:“他们太可怜了。”“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没有了。”“他们不能上学了”……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捐出爱心,送出温暖,送去光明,带去希望。

于是我们在园内开展了“节省一天零花钱,爱心献给小伙伴”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贫困的地区,还有许多贫困的学生需要我们的帮助,而这个帮助只需要我们节省一点小小的零用钱。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们的感受非常深刻,有的孩子说:“虽然我们每个人节省的是自己一天的零花钱,数额也不大,但是大家的钱集中在一起,就能帮助许多贫困小伙伴走出困境,圆他们一个上学的梦。”许多孩子还要求父母帮自己买“储蓄罐”,表示今后再也不乱花零钱了,要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还有的孩子说:“许多贫困的小朋友不仅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懂得了体谅他人的难处,也体验了‘奉献’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责任感。”

同时,我们幼儿园还积极支持“希望工程”,和周火生爷爷结成了“爱心义卖”对子。每年我们都会邀请周爷爷来园,进行图书义卖活动,并给园内幼儿讲述安徽灾区的贫困现状。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每年我们还组织“新年爱心义卖活动”。年末的时候,大家把看过、用过的图书、玩具等用品捐出来义卖,义卖所得款项捐给当地的红十字会和福利院。这样的活动既使孩子们受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育,又深化了他们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二、思想道德教育与社区有关活动相结合

为了增强幼儿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我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开放性的环境保护教育。在组织幼儿参观科博馆、城市公园、小区环境、踏足农村时,一方面让幼儿到大自然社会环境中去体会小桥流水、草坪绿荫、鲜花盛开,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什么是“心旷神怡”“令人陶醉”,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另一方面则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大自然遭受的污染: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上沾满了灰尘,被污染的河水,布满垃圾的道路,汽车和烟囱排放的废气,小区内拆迁、盖房时的烟尘和隆隆马达发出的噪声……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学会思考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进行“爱绿护绿”上街宣传活动。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环保宣传小旗”,然后上街分发给路人,进行环保宣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组织幼儿将沿路人们丢弃的易拉罐、废纸屑等捡拾起来,集中扔到垃圾筒,使幼儿把在幼儿园所学的环保教育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实际接触中增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体验热爱环境的情感,在比较、实践中增进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教育。

三、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正面教育相结合

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荀子说:“蓬生麻木,不扶自植;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幼儿良好道德意识的养成,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和萌发。为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环境教育趋于一致,我们组织家长学习讨论,指导家长创建积极的家庭环境氛围,提高家长的家庭道德意识,根据家长自身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教育理论依据。我们积极动员父母、孩子共同参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鼓励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直做人的观念,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到:文明用语、主动戒烟、不乱丢纸屑、不乱吐痰、爱护花草树木等,这对于孩子来说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有强化、巩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孩子带动家长来提高家长的环境保护的道德意识。如以 “广告”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无磷洗衣粉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倡导家长都来使用无磷洗衣粉。在“可怕的白色污染”活动中,我们着重让幼儿了解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泡沫用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组织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引导他们讲出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并向自己的家人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建议家长购买东西时自带布袋、买菜时使用篮子等,尽量减少白色垃圾的使用量。通过家园合力,环保道德意识已在孩子心中萌芽,关心周围环境、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日益增多,家长们也在孩子的带动下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起到了“教育一个人,影响一家人,辐射一群人”的作用。

这些活动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和赞许。许多家长认为活动的开展对于教育孩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孩子从小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文明的道德行为。因此,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带头示范相结合

随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音乐声缓缓响起,柏庐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学雷锋”专题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一支由教师组成的播音队,他们用亲切、自然的话语向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雷锋宣传:小朋友,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对了,是爷爷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雷锋日”。不管是我们的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别人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叔叔一生时时刻刻都在为别人做好事,就算在生病的时候还在帮助别人做好事。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雷锋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叫》。教师满怀感情地讲述着故事……

这样的主题广播在该园已经连续举办十几年了,以故事、歌曲、谈话等形式,结合图片等宣传资料,让幼儿了解了雷锋的光荣事迹,意识到了互相帮助的意义,知道了要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态度。孩子们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和患白血病的儿童,还带上自己省下的水果去敬老院的老人慰问孤寡老人,并为他们表演节目……

教师的广播宣传,在幼儿园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她们认为这项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机会,也是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能使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园许多孩子都说,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培养了自己的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如懂得礼貌、尊敬他人、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意识。这一系列活动既引导了幼儿从小树立道德意识,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也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把这些活动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意义更加重大,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也更加明显。

第9篇: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32―01

留守儿童往往缺少管理、缺乏关爱,一部分过于自卑,总以为“低人一等”;一部分过于“自强”,想干啥就干啥;一部分逆反心理严重。随着留守学生的不断增多,其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中之难。那么,应如何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人为根本,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建设文化校园。如,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橱窗文化和板报文化等,让“文化”一词走进校园,使校园处处体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时时处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自强向上的动力。

2.创建文明校园。教师应文明从教,用文明的言行和举止去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等系列活动,搞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利用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3.打造平安校园。向学生和家长印发《致家长一封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学生进行关注交通安全教育,在校内开展平安校园整治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邀请交警队、派出所、消防队等,来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二、与留守学生平等对话,展开交流互动

1.尊重人格,正确看待,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很多教师把留守学生等同于问题学生,在与他们交流时,有意无意地强化了他们作为问题学生的一面。可以说,这一点给留守学生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留守本身,极易给他们造成“自卑情结”。常言道:“只有不合理的教育方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与留守学生交流中,要弯下腰板,要平视学生。

2.培养对话能力,建立对话平台,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要想培养留守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入手。对此,学校要广泛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文艺演出、“我留守、我自强、我幸福”等活动,让留守学生能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增强责任心,用爱伴随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更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首先,教师要主动与留守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其次,教师应懂得最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当学生遇到困惑向教师倾诉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最后,教师应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就学生的教育进行探讨,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

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与留守学生共享天伦之乐

1.拉近亲子距离,父母参与教育。用网络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而今,网络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领域。学校除了可以通过设置亲情电话,让学生和远在他乡的父母取得联系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让孩子和父母视频见面,让他们直接对话和交流,从而让父母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更好地搞好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