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1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影响;措施

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农村产业体系以及资源配置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城镇人口日渐集中和扩大,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由此而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原来本应回归农田的各类垃圾开始流入其他领域,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城市区域环境的污染。以下就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与措施进行分析。

Y 一.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1、发展城镇化建设导致城镇周边农村和农业污染严重。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各类化学肥料、农药用于农田及塑料膜的大量使用,加上规模化养殖等都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乡村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区域空气。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取代有机肥料的化学肥料对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据研究表明,大量施用的化学肥料,长年积淀最终流汇于地下水体,对人类身体健康形成致命的隐患。

2、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基础。农村工业对区域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土法炼硫就使周边大面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局部地区甚至形成了PH值高含量酸雨。炼硫附近山同内岭呈现“秃头”,周边大面积农田不长庄家,成为死地,成千上成的农民失去了懒以生存和养育后代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业污染的举措,然而受企业基础条件,经济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落后地区的乡镇业依旧如故,并没有太大改善。

3、乡镇工业开发建设使得污染源逐步扩大。乡镇企业是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主体,在这一战略进程中生态环境与乡镇企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然而乡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污染城乡生态环境,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4、农村土地开发导致大量农田被毁,极大地损害了农业产业发展。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可再开垦的荒地少之双少,大量农田被侵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属于农村工业占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农村工业占地高达一亿余亩,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另外,大量的农田在农村工业活动中受到污染和破坏,我国每年有近2亿亩土地,其中有15%属于耕地因工业废水而遭受污染,粮食产量每年因此而减少100亿公斤,其中47%是农村工业污染及破破而产生的。

二、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大系统必须以维护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推动区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并没有将自然环境资源列入保护范围,极易形成对自然和环境资源造成忽视和破坏,导致了很多生产者不顾自然资源保护与更新而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有将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才能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彼此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

2、政府需强化管理干预。行政手段、经济制约和法律监督是政府管理农村农业环境的基本方式,其中以行政手段较多。但是以往的行政制度不够规范,缺货约束力和制度化。因此,行政手段需进一步规范、优化和完善,提高执行力度和行政干预的严肃性。经济手段则是通过补偿、收费和排污交易等对企业进行制约。这一手段在我国运行已久,问题也十分尖锐。比如排污收费制度是以排污浓度强弱为收费标准,而标准较低,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出资治理污染,极大地压制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法律监理手段是以立法和司法活动监督城镇经济活动、规范经济活动,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目标保持一致的法律行为。目前,以法治化建设管理我国农村农业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系列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断出台,但对于农村农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相对薄弱,缺乏相对适应的法律法规机制和条文。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监督执法的力度,无法确保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着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经济和系统学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村良性互动发展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传统农业技术,使农业活动、经济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资源更新高效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外界投入的工业化农业,是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统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前应以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为主,即在人工或半人工环境下以自然生态原理为指导的生产种植。这是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模式,它能够将农业生态系弘巧妙地构划,合理利用资源,使各生物之间形成互相依顾、利用关系。

4、推动城镇化建设必须兼顾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是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农业收成面临巨大压力,产量目标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和农村市场容量,只有保障了这两大目标才能保障工业发展和劳务产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环境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农村农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良性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将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纳入核算机制,从实物、质量和价值等方面对相对时间与空间内的农村自然资原进行真实合理的统计、评估、测算,以此来确认自然新源的平衡水平和利用水平,以便第一时纠正和改变过度损害自然资源现象。

5、加快和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以传统城市、花园城市及生态城市为主。面对资资与环境这一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应向生态型城镇发展已毋庸置疑。生态型城镇并不是在于绿化占地面积多少,而是城市的生态功能是否良好,强调的是自然生物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生态型城镇建设要先对城镇做一个整体规划,使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处于调控环境质量位置,同时兼顾区域交流、居住、水流等的生态学设计,通过对污染集中治理,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严肃处理无法治污的企业等手段,使高频率下的城镇居住环境达到无公害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小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城镇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城镇气候与水质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德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L],2008

第2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导言

随着人们社会认识的逐步提高,由于修建水利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目前水利工程的不良影响还有能制定出一份国际公认的评判标准,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评价问题的存并且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但有利于我国防洪、灌溉、发电等事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完善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与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含义,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对环境所造成的损伤有时十分严重。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指的是在管理权限上的划分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由于水利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使得管理体制不容易保持固定的模式。企业内部的各级组织机构、管理权限必须与企业所承担施工任务的规模、性质、地区条件等相适应,并随着这些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规章制度是指企业职工在例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有关方法、程序、要求及标准所做的规定。由于这种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关系,根本就不涉及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多年来造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们应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

二、建设水利工程对陆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常常会对树木、农田、草丛等植被造成破坏。伴随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施工单位必须实施工程占地等,必然会对植被造成大量的破坏,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许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入河道,直接对河道两旁的环境恶化了,于此同时还导致地区饮用水污染。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对动物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让动物们都被迫迁移至其他地区,最终造成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在运行水利工程时,也会造成许多植被遭受水利工程的破坏。在河流的附近,有各种各样的植被生长,然而环境的破坏使得植被的生存环境被改变甚至丧失,直接减少物种的群居,导致该区域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结构产生转变,让该地区的生物结构链发生改变。

三、建设水利工程对天然河流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一般都是在天然的河道上建设水利工程,这样直接导致河流长久演化而生成的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让河流原本的生态环境多样性发生了变化。在天然的河流上建设水利工程会造成部分河段水流的含少量、水深等发生变化,从而对河流的上下游水文泥沙也产生影响。还会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水温、地质环境甚至该地区气候。建设水利工程会让天然河道的水温和水质发生,特别是建设水库的情况下。由于水库具有水面较宽、水体较大等特点,并且水面容易受到太阳的辐射等,让水库的水温具有特殊的结构。当水库进行蓄水后,因为水面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要比陆面发射率小,使得水面的热量辐射值直线增大,导致水库蓄水之后坝前水温要比天然河道的水温要高,水温变高会对鱼虾类的水产品生存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从而对鱼虾类产量造成影响。建设水利工程还有可能造成该地区气候发生变化,特别是建设了水库情况下,水库拥有较为广阔水域,其水汽蒸发量远远大于水库建成之前,大气层中的水汽明显增多,造成此区域的湿度上升,降水量增长,雾天越来越多,改变了原本的气候环境。

随着人们环境的保护意识持续增强,人们逐渐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持平衡对人们的生存越来越重要。当我们积极兴建水利工程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工程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和谐发展为原则,正确的处理建设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让二者之间能够和谐的发展。因为当前社会对环境问题尤为的重视,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也逐渐的提高,运用专项学科对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改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将能够让环境保护的工作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四、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3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城市的天然河流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者就河流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进行阐述,分析城市化给河流带来的影响,如何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提行可行性的见解,从环境保护学的角度认识、整治、保护河流的生态结构,从而实现河流整治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城市发展河流整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

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3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建设者与居住者的关注,就我国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河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承担着排涝、防洪之重任。首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开发都喜欢依山傍水。河道周围的土地开发与利,严重的损坏河床与河道。由于国民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水涌入河道,对河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大量的人工河道修建,破坏河流湿地生物生存空间,随着河道的降低,河床到河岸的延伸空间缩短,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与土系之间的联系,高筑的防洪大堤,石砌的护岸,破坏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生物种群受到影响。最后,大量的人工河,造成河道蓄洪能力减弱,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一下雨就涝的现象。

2)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整治

城市化建设实现人文理念,对城市河流整治也要以人为本,对河流规划突破传统思路,引进先进的生态的环境设计理念,开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河流对洪水具有一定的调节做用,在自然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曲流,浅滩等,能有效的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保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河流的多种形态,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河流的原生态。其次,在对城市防洪的设计中,要把堵与疏相结合,蓄与泄并重的理念。增设河流过水断面,是现代防洪的新概念。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河流自然演变规律,保留原有的河流,洼地,湖泊等。最后,河流护堤的整治,应按保持自然的国际治理准则,建设生态活堤,是今后城市河堤整治的发展趋势。把保护生物生存环境与创造生物生存环境做为首要任务,在考虑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河堤生态效果,把河堤整治与水系,土系,生物链相结合,建造适合生物生长的,具有自然形态的河堤。

4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化建设对河流水域的污染,污染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的开挖,使得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生物栖息地缩小,严重的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水资源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施实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污染的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直以社会道德教育进行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明文规定所有工业排放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就实行关停,整顿措施。从而增强了企业与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心与紧迫感,推动了环境整治的脚步。

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实行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实行多渠道积资政策,执行排水许可与排污收费政策。同时也可将污水处理进行市场化,根据污水处理需要,按标准收取污水处理费,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实行全新的治理污水理念,减少城市河道的排污量。

3)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市政工程实行管网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把分离出的高浓度污水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减少河道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与建设,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进行工艺改造。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加大城市的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的40%,在大城市已达到70%。加大城市污水投入建设,既清洁了城市又保护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

4)加强河道清理工作,消除河道内部污染源。河道内部污源多是产生在河道比较缓慢的区域,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都会累积污泥。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当水体的CODMN含量达到15毫克每升时,就是最差水质的标准。当气温变化,温度升高时,底泥上翻融入水体是造成城市河流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是清除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5)加强截污排污工作,禁止河道养殖。河道的污染源除了工业排放外,还有利用河道进行养殖的养殖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市政工程设计,把生活废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对上游养殖基地进行政干预,禁止在城市上游进行放鸭,养鱼行为,把污染降息到最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5结束语

总之保护好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城市建设工程,保护好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已。加强城市化建设,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曹梅英,王建华.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山西水利,2008,(1)

[2]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五)[J].河海水利,2009,(5)

[3] 朱向宏,刘兴仕,王宗亮,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节水灌溉,2010,(1).

[4] 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8, ( 2)

第4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指在特定城市区域中,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以及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如下:

1、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城市生态环境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交织而成。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各要素、各部分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物质能量的恒定需要与系统以外的环境进行广泛的交换。原材料、燃料要输入,产品、废物要输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既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容器,也取决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水平。

3、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负荷能力。城市生态环境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我调节系统,在一定限度内自我调节,维持本身的相对稳定。但是超负荷则生态平衡被破坏。

(二)我国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现状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发展很快。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有开创性的理论和方法。如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王如松进一步在城市生态学领域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生活还原功能的结构体系,标志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新突破,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总体说,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倾向于多元化。

二、大连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现状分析

(一)大连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现状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介于北纬 38 °43 ′至 40 °10 ′、东经 120 °58 ′至 123 °31 ′之间,三面环海。大连地区山地属千山山脉的南延部分,全区地处丘陵带,少平原低地,地势基本走向是北高南低,北宽南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大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截止到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大连市常住人口601.5万人,户籍人口561.6万人,全市土地面积 12573.85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 2414.96 平方公里。大连市是一个开放的旅游城市,交通环境优良,依山傍海,景色秀丽,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

(二)大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严重缺乏、分布不均、城市供水不足、水源污染严重。2008年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为19.9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2.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3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之间重复计算水量3.71亿立方米。全年地下水动态水位年末较年初总体呈下降状态。由于年内降水不多,降水量比2007年减少28.9%,地下水下降总体幅度在0.5米左右。是全国、全省贫水区之一;全市水资源空间分布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由于不合理利用,全市主要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2、森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林种结构不合理。全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北部山区,西部、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较少。200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1.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比上年增加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及水源保护区陆域总面积1332.0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59%。林分质量不高,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少;林种结构不合理,树种较少且结构单一,针叶林少,混交林更少。

3、土地浪费,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一些区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土地资源严重消耗。大连市耕地面积少,土地后备资源贫乏。其中耕地面积为373,665.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7.6%。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13,879.6公顷,占耕地总量的84%。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近年来大连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轻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62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5%。

4、部分区域超采地下水,海水入侵严重。由于无计划地开采地下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局部地下水因超采过量,导致海水入侵,目前全市累积海水入侵面积达867.8平方公里,约占大连陆地总面积的6.9%。

5、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以传统落后的方式开采矿产资源,忽视矿山开采过程及结束后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使矿山及区域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6、工业、生活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严重。2008年全市废水排放量49398万吨(不包括循环海水排放量),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7386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2012万吨,大连市污染物排放状况近两年来呈现一种减少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环境质量监控的结果,但生态环境破坏还很严重。

三、大连市未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对策

一方面,必须立足于大连的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实际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寓于大连的远景发展之中,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全面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

树立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观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意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对大连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最佳的生态规划。

(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大连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大连市可通过保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公路、铁路、海港沿线等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防护力度。

四、结语

第5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一、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会危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还会造成国家和地方重大经济损失,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环境生态循环。在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会体现为生态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废水污染。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将继续增加,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将不断加快,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就会更加重视,对环境和谐发展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具有长远眼光的市政施工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把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这将是提高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是整个建设施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施工企业融入社会,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实际证明,更是建设现代社会一流施工企业的有力保障。

二、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上的缺陷

1、公共财政制度供给不足

政府依据自己的偏好在城市内部进行“基于自己政绩考虑,形象化为为市民提供服务”的一系列低效率的市政建设。“形象工程”在引起相当重大影响之后,屡禁不止。超大马路的建设和大广场的修建,给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于“大树进城”这项市政工程是基于生态城市理念而兴起的,但却违反了生态城市的理念,不仅给城市本身带来诸如“病虫害”等意想不到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也造成了移出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形象工程”式的市政工程建设风行的同时,人们迫切需要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市政投入却是欠账严重。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积极的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制度,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事后治理的消极应对转变为事先预防的积极应对。一个好的、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防患于未然,能减少市政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可以禁止某些将带来重大环境影响的市政工程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与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相关的最重要的一项制度。然而各种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后的人类行为的环境后果显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绩效不理想且存在很大的缺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这些缺陷,正是市政工程之所以产生上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之一。

3、环境标准制度不合理

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环境行政的起点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当环境标准制定后,各级政府部门就要以环境标准为目标,将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在环境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以达到标准的程度作为其在生态环境方面工作绩效的衡量依据。可以说,环境标准是各级政府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行政努力目标,如空气质量、污水排放标准、垃圾处理标准等。政府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的工程建设是一种公共投资,隶属于市政工程建设范围,所以环境标准制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市政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绩水平。其次,环境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的标准和依据,可能决定着市政工程的环境可行性通过与否,决定着环境审计的真实性。再次,环境标准决定着市政工程建设中各种污染物排污标准以及所采取的污染处理配置设施。可见,环境标准制定的完善与否与市政工程建设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环境审计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重环评轻验收”思想的影响,使得市政部门在其提出的建设工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就放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按环境影响评价书的要求去执行环境保护义务,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备达不到相关要求,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而环境审计是对政府部门在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水平进行的评价、监督,可以有效抑制市政工程中出现一系列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人类行动。没有审计就没所谓市政工程的环境绩效。一个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可有效抑制市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环境绩效。然而事实证实,我国环境审计制度仍有很大缺陷,而这些缺陷导致环境审计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无法有效性地提高市政工程的生态环境绩效。

三、市政工程环境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1、全程环境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市政工程健康发展需要对市政工程全程进行环境控制管理。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时间顺序,全程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环境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控制、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环境控制三个阶段。工程责任各方应当通力合作,协调管理、相互协调、履行好各自的环境责任,共同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改革工程验收评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在市政工程竣工验收评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评价对象本身,并不会考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影响。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客观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追求市政建设与周围环境的的协调统一是提高环境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因此,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审核不应仅仅关注工程建筑本身质量和建设是否达到设计图纸参数的要求,当把对环境的影响和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因素加入到审核指标体系中去,从评审关强制要求建设企业注重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付出实际行动。

3、制度建设助推环境保护

政府具有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管理的职责,市政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市政工程环境管理控制中政府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环境意识的一个有效举措。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般有两种,一是政策法规引导,二是行政干预。由于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自我调控,政府不应当过多的应用强制性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中的活动。因此,立法便成了政府调控的主要选择,政府运用立法手段,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引导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行为,严厉惩处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行为和后果。促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认识到违法后果的严重性,自觉完善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建立环保控制机制,极力避免合规性风险的出现。

4、完善监督机制为环保保驾护航

市政工程环境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监理监督,二是社会舆论监督。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历史较短,环保意识觉醒较晚以及我国监理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使得环境监理监督变得形同虚设。施工现场监理往往过多的关注工程施工的成本、安全和合规性,对环境的重视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首先应当提高监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赋予他们环保监督的权力,提高环保在市政施工中的重视度。

四、市政工程中环境管理的未来展望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市政工程自身所固有的施工特点,使得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是将环境管理中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应用于项目管理的一种理论,将此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总之,由于市政工程的不断壮大,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对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发明 如何做好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 科技资讯 2011年

第6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堤防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共存、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是对自己的保护。所以,社会经济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自然与人同步发展、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惠及子孙和人类延续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对于水利行业来讲,今后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对各项水利工作进行指导,从而推动治水事业不断进步。

1、对于保护堤防工程来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生态系统的河流,要求人类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必须加以维系,其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给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被人们所认识,这在两个方面有充分体现:首先,人工渠道化自然河流,包括硬质化的河床材料、几何规则化的河道横断面、直线化的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其次,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堤破坏的侧向水流联通性,筑坝使得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对这种负面作用要有充分认识。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要采取积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实施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当前我国有些地区在开展河流整治和防洪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尝试着河流的生态建设,采取了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比如采用堤防绿化手段,生态型护坡技术等。然而,认识有些问题存在片面性,缺乏应用技术指导和系统理论,比较模糊高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和依据也很缺乏,对有关技术指导和技术规范的支持迫切需要,从而可以更家科学、规范的开展河流整治工程建设。

2、现代化堤防工程的设计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也随之面临新的要求,在对水利设施安全经济进行考虑的同时,生态景观的需求也日益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要结合城市现代化防洪堤工程建设,以防洪安全为基础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的休闲给予全面的考虑。只有这样的堤防工程才能与仅以防洪安全为目的的堤防工程产生区别,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符合,是现代化的堤防工程。

2.1宜宽则宽是明确堤防间距应遵循的原则,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要求和行洪与之间的矛盾要加以妥善处理,河漫滩和河槽保持一定的植被空间和浅滩宽度,还要满足设计洪水行洪需要,提供栖息地给生物生长发育,使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充分发挥。

2.2在布置堤线的过程中,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要尽可能保留,对其分汊散乱状态或蜿蜒性应恢复或保留,也就是恢复或保留急流、浅滩、湿地或河湾。

2.3自然与人的生态和谐建设是岸坡防护工程设计的重点,在工程安全满足的条件下,实施与自然景观协调的形式,确保景观和生态的护岸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多孔混凝土构件和具有良好垫层和反滤结构的堆石应尽可能使用,对那些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浆砌块石、混凝土等要尽可能不用,创造有利条件为两栖类动物、鱼类和昆虫栖息与繁殖,以及植物生长。

2.4设计河流断面的过程中,要根据自然河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非规则断面,对河床的平坦化要尽量避免,深潭与浅滩一样原则,这样对与自然风景协调性和与生物的亲和性极为有利。

2.5工程滑动稳定和渗透稳定是堤型的选择原则,其建设不仅仅满足安全条件外,还要与恢复技术或生态保护要求相结合,尽可能实施缓坡和采用当地材料,创造有力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使河流的侧向联通性能够保持。

2.6在开展城市水域景观建设整治的过程中,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要重点保留,生物栖息地建设应多加重视,避免将水流置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和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中。水利工程设施要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建设一种自然与人亲近的环境。水利工程还应创造良好条件,为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和公众广泛参提供有利因素。

2.7为了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使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对生态工程的维护、监测和评估必须提高,积累丰富的数据和经验,并在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上不断加强。

2.8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保护和恢复生物栖息地是其施工期强调的重点,在动植物发育期应避开进行施工。在施工期对特殊区域的物种要实施相应的辅助保护措施。适当处理开挖后的采料场应,改善植被生长条件,平整地形,合理设置排水,以满足环境及美观方面的要求,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3、结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水利的突出特征,保持自然规律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协调与平衡。争取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工程。良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系,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性目标,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利工程为“生态工程”,使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化功能和生态效益功能得以全面发挥,满足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求的要求。水利工程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使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各项要求获得满足。在实施工程的全过程中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要加以充分重视,从而兴利除弊,把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安全是现代化堤防工程提出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形成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哺生态环境,保证了现代化堤防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韦港,冀建疆.堤防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J].水利规划设计(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刊),2000年第1期

[2]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7期

第7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反季节施工的涵义

1.1、反季节施工的定义

反季节施工最简单的定义便是在不适合绿化的季节对园林进行绿化,进行苗木栽植。反季节的苗木形态复状比较慢,这就增加了施工及养护的难度,苗木的成活率就降低许多。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苗木成活的基础是生长势平衡,在种植过程中进程会出现枯死的情况,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但是植物会因茎叶生长增加蒸腾量,这样就会导致苗木水分与营养物质长期处于收支失衡的状态,植物的成活率也就会降低。

1.2、园林反季节绿化施工的难点

城市园林的绿化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植物的栽植,植物栽植的成活率也就成为了衡量城市园林绿化的基准。一般反季节绿化施工都是在夏季和冬季这2个非适宜种植季节进行,夏季温度比较高,雨水也是一年中最为充沛的时候,该季节下的反季节施工难度较大,而冬季的温度比较低,且气候多为干旱、多风,这种情况下反季节种植的植物通常会处于休眠状态,自然条件无法满足苗木生长需要,这就构成了反季节施工的难题。

2、反季节施工遵循的原则

2.1、掌握植物生长特性为依据

各种绿化植物都有着各自不一样的生长特性及生长期变化规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反季节栽植则是针对植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及绿化所在地的气候、土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栽植方法,保证苗木在非正常季节种植的成活率。

2.2、植物的适时适地种植原则

不同的绿化植物所需要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不一样。因此进行城市绿化时要考虑到可当地气候及土壤,选择合适的植物,尽可能的缩小与植物原生长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还学要认真了解植物的喜阴、喜阳、耐湿、耐寒等习性,进行植物配置并采取针对性的栽培措施。

3、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措施

3.1、选择优良苗木

优良的苗木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也是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的第一个要点,是后续步骤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园林工程中,确定种植的苗木种类后,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选择优良苗木,选择耐寒、耐贫瘠、耐污染、耐旱的优良苗木,尽可能选择生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木。检查苗木的根系、规格、形态等是否符合设计需求。水生植株应保证根茎的发育完整,无病虫害。草木植物应保证草卷土层厚度达1~3cm,植生带厚度不超过1mm,且种子分布均匀,种子饱满,发芽率达95%以上。如对于露地花卉的选择,在选取一、二年生花卉,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分枝不应少于3~4个,叶簇健壮,色泽明亮。球根花卉,根茎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宿根花卉,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

3.2、做好苗木运输和假植工作

苗木选择好之后就是运输,运输环节的装、运、卸和假植都非常重要,要轻拿轻放,保证根系和土球的完好,在长途运输中给根部加保护措施,保证根系的湿润,可采用蘸取泥浆、喷水、用毡布遮盖或草包裹等办法做好根系的保护,使苗木运输中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苗木在运输到现场后立即栽种,卸载做到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情况。假植是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假植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苗木可采取不同的假植方法,常用的硬容器苗法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假植方法,其流程为:提前在休眠期内断根,然后将植物放在容器中养护,如花盆、箩筐、木箱中,在生长季节则根据容器的情况,使植物不脱落容器栽种下地,这种假植方法可靠性好,且操作简单。

3.3、种植前土壤的处理

土壤质量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以及成活后的生长情况。反季节绿化施工对苗木的种植土壤要求较高,必须是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和排水性好的土壤,满足反季节绿化施工的需求。对此,为提高植株成活率,往往需要在种植前进行相应的土壤处理,先对土壤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取培土、施肥、掺沙等措施改良土壤,使得土壤的厚度达到植物种植的需求,如草坪的土壤厚度≥30cm,草木花卉的土壤厚度≥30cm,小灌木土壤厚度≥45cm,大灌木土壤厚度≥60cm。

3.4、苗木的种植穴和土球直径

在进行反季节绿化施工中,在苗木顺利运输到种植现场前,需要先挖好种植穴,使得土球的大小和种植穴的尺寸达标。当土壤中含有建筑施工的废土等有害物质时需要增大种植穴,用种植土替代废土,并及时填好回填土。在土层较为干燥地区,应首先做好土壤的湿润工作,使种植穴具有一定的湿润度,然后将腐熟的有机肥填在种植穴底,增加土壤肥力。

3.5、苗木的修剪

反季节绿化施工前的苗木修剪应比正常种植的苗木修剪量大,从而有效减少叶面的呼吸和蒸腾作用。其修剪方法和修剪量标准如下:①在种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处理,将劈裂根、病虫根和长根修剪掉;对树冠进行相应修剪,从而保证地上和地下的平衡。②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修剪方法,常绿阔叶树可采用收缩树冠的方法截去的强肢,其修剪量可达0.35~0.6;落叶树可在抽稀后进行强截,留下生长枝和萌动的强肢,其修剪量可达0.6~0.9。③易挥发树脂的针叶树、香樟等在移植前一周就应进行修剪处理,并对10cm以上的大伤口进行保护处理,涂抹保护剂,保证伤口的平整。④灌木和藤蔓类的植物应修剪掉病虫枝和枯枝。

3.6、苗木的种植和养护

苗木的种植和养护是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的最后一步,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种植和养护措施,如: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时,应设置遮阴棚,在树冠处喷水雾,使苗木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在冬季种植时做好防风防寒工作。在作堰后应及时给苗木浇水,待水完全渗透后覆土,次日继续作堰浇水、封土,浇透3次水后观察土壤的湿润度,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浇水。若种植穴的排水性不好,则应事先设置排水管道后沟渠,便于其排水。在园林林工程中,在人行道和广场周围苗木种植中,应增设透气护栅,并用扁担桩支撑低矮树,根系和土球范围外的竖桩≥2m,水平桩应在地面1m以上,并在扎缚处铺设软物。对于高达的树木可设置三角撑或是井字塔形架来支撑,若为三角撑,其应在树木的2/3处结扎,用钢丝绳固定住,三角撑的一根撑杆位于主风向上位,另外两根可随意均匀布置,当出现土面下沉现象时,应及时升高扎缚位置,避免吊桩现象。种植好之后,每天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对树冠以及新发芽的叶面进行喷水,对苗木进行浇水,并支设保护架,适当修剪叶面,减少叶面的蒸腾量,保持水分的平衡,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总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城市建设中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的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城市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隋飞.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95.

第8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低冲击模式;新型工业化

Abstract: in view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in small towns in the proces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us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princi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mall tow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ow impact mode; New 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生产资源浪费大,未转化为产品,而转化成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环境质量下降

水体污染:目前,我国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带有各类污染物的废水、污水排入全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数量仍在增加,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1.4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与美国相比化肥施用量约高出3倍。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致使水体、耕地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目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较薄弱。居民饮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质较难保证;污水处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差。

二、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大、中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

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为减轻环境污染,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临近的小城镇。另外,不少小城镇为了争取外部投资,迅速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经济,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点破坏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

2.2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域,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格局,虽然可以利用广大农村的环境容量,但加大了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和防治的难度。

2.3居民环境意识淡漠

小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城市意识,文化程度义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仍保留着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同时居民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在居民区垃圾随处乱倒,造成环境的脏乱差。

2.4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各种功能区混杂,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使环境污染的面积也不断扩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3.2低冲击模式建设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是国外新兴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变革。低冲击模式反映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既强调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1、限制小城镇的蔓延性建设,用足城镇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2、小城镇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强调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实现居住、生产、服务的动态平衡;

3、各居住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4、保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绿地水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延续城镇生态脉络和文化脉络。强化自然格局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增加地方文化内涵;

5、提高现状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2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小城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是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二是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2、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发挥小城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小城镇产业的发展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密切关注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与大、中城市的产业配套。使小城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层次性,形成多元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3重视绿地系统的建设

1、创造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镇被绿地楔入或以绿带环绕,充分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2、重视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和地形、水系、文物古迹等条件,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布置各种类型绿地。

3、公园绿地的建设要均匀布置,树种的配置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征,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

3.4环境保护对策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小城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新建企业必须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规定的排放限值,并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力度和治理措施。

(2)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城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加大天然气使用的普及率。

(3)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排污限额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制度。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2)在企业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使用率,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3)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严格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在规定时段限制施工;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执行的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

四、总结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一条环境——经济循环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把环境保护真止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系统向着良吐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Forman R T T.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李秀珍,肖笃宁译).生态学杂志,1996

[4]高群主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5]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9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 资源 开发保护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本质及遵循原则

循环经济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以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来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经济活动,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向,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态规律,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际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针对输入端的,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而达到尽量节约资源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则:目的在于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地使用产品,延长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成为垃圾的时间;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

2.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旅游新时尚,生态旅游的主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区域的向往,保护其资源与环境;二要考虑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使经营者意识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并重性,从而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使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与传统旅游最本质区别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此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如下定义: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系。建设生态旅游

城市,必须要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进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1.两者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理解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里已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现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将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于旅游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环经济之路。

2.两者都以生态经济为实质内容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率先触及了循环经济的实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生态旅游无论其核心理论、支撑理论,还是相关理论都体现出其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实质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生态化。

三、生态旅游城市的循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无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倡导的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城市的循环结构系统,并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睦循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质量,又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城市旅游资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从而使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

1.重视对城市旅游生态的综合保护

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另外,还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应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保护城市旅游资源,必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己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各城市及其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良胜循环。

2.重点保护城市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遗产

城市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大众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名胜古迹、建筑景观不一样。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历史遗留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风貌,加强各名胜、景观、景点的防火、防盗、防腐蚀等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人们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游客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是城市的旅游环境,它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并在不断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争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讯,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进得去、出得来,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加强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游能够做到依法加强管理,从而保护景点、景区的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正泰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广瑞等: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