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高校课程建设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课程建设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课程建设规划

第1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一)在课程体系本身设置存在问题

1. 内容设置上职业性、实践性不够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难以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没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与创新,缺乏科学的课程精选。是模仿普通专科甚至本科的分科做法,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能体现“用什么,学什么”的职业教育特点。

2.课程体系内容交叉重复严重

体现为:过去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强调每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各学校内部的课程由多个系部共同担任,各系部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沟通较少,造成有些内容多门课程都讲,严重重复;教研室内部沟通深度不够,不同课程间存在内容的重复现象;重复的内容还可能存在各门课程中说法不一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和对某些知识理解的混乱。

3.课程体系缺乏先进性和前瞻性

新知识、新观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造成学与用的脱节。

(二)授课老师上课随意性大,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严重不一致

很多课程的基本形式要件不齐备,无大纲、无教材、无教案的“三无”课程普遍存在,这给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很多问题。不按照教学标准来实际执行,随意更换教材。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大量“因人设课”的现象,不是从人的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角度科学设置课程。这种“因人设课”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一旦承担课程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流失,就导致了课程的消失,课程教学便无法保证。

(三)实践教学环节执行存在混乱状态

1.实验、实训、实习计划安排不能有效落实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培养计划中列出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落实和实施,原因是多方面的: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投入不足,设备完好率低,不具备完成条件;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校企联合虚多实少;

(3)实习过程管理不到位,学生半途终止;

(4)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或质量低,达不到实验、实训、实习的实际要求水平。

2.很多实验、实训、实习没有大纲(指导书)或大纲粗糙

一些新建高职院校缺乏完备的实验、实训、实纲(指导书),甚至没有制定大纲,还有一些院校虽然有文字大纲,但内容不具体,缺乏必要的内容,或有内容但操作时却难以实施。老师上课不能做到统一性,延续性,随意性较强。

3.顶岗实习管理较为松散混乱

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顶岗实习制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学生实习管理问题突出,或实习制度、实习训练标准缺失,专业教学与实习训练标准脱节;或实习管理责任主体缺位,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在一些用工紧张的内地和沿海城市,有些学生甚至被沦为廉价劳动力。

二、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课程规范化,也可称作课程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对课程活动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以获得课程活动的最佳秩序和效益,包括制定、与实施标准的过程。课程规范化化是为课程管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课程规范化的实施就是使学校课程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促进课程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发挥课程教学的最佳质量的过程。笔者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规范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授课过程统一

1.教材、讲义、课程内容的统一

建立课程团队。由课程小组统一选定教材,制作PPT,编写讲义。PPT与讲义内容可以教材为依托,适量添加补充内容。讲义的设计尤其重要,要力求内容充实,多参考国内外水平较高的书籍、学术论文。课程内容在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尽量丰富内容,课程中涉及的案例由课程组统一选取并设定案例问题。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制定相关教学材料,保证其实用性。一经批准使用教师不再擅自做大幅度改动。

2.讲授方式的统一

课程小组通常经常性的研讨,探索最有效的授课方式,在课标、教案中明确标注,若有问题,统一调整修改。

3.考核方式的统一

课程小组通常经常性的研讨,探索最有效的考核方式,在课标、教案中明确标注,若有问题,统一调整修改。

(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操作

编写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操作手册或指导书、质量评价手册等一系列教学文件,使用实践教学专用教材,培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加,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前提,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并制定与之配套的开放的运行机制,建设合格的真实(仿真)实训基地,建立工学结合的稳定可用的实习基地。

(四)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借鉴有益模式,探索规范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梁洁.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2010(1).

第2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44-02

作者简介:赵德辉,男,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航空系旅游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意义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是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的一种主动行为,是个人结合组织和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对其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道路进行的规划。包括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

2.职业生涯规划对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关键技能分析。

(1)导游证。获得导游证IC卡之前必须考取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旅游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在校外实习就业,意味着学生需要利用在校的两年时间考取导游员资格证书,一般考取机会有2次。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对考证进行时间规划,比如,按大一、大二阶段进行划分,结合学校的考证课,有计划有目标地对考证的口试、笔试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与分配。

(2)职业素养。旅游从业人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高职学生还缺乏旅游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心态,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在校期间需要将职业素养列入职业生涯规划中,认真努力培养旅游行业职业素养。

(3)职业技能。旅游企业所需人才标准中的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团带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恰恰是90后的高职生所缺乏的。所以,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有规划地培养与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在有计划地考取导游证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学生会、团体等活动,培养处理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到旅游企业的社会实践中,深入旅行社进行导游、计调、外联工作,深入旅游景区进行景点导游工作,丰富个人的行业经验,提升与旅游行业相关的各种能力。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五大模块内容研究

1.入学职业测评。根据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和“特质因素”,以及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的职业兴趣理论,在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支撑下,结合旅游专业岗位群所需求的导游、计调、外联、景点导游等具体岗位标准分析,以及高职学生本身特质分析,新生入学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首先要进行入学职业测评,主要进行SDS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MBTI职业性格测试、职业价值观测评、气质类型测评等。

2.个人评估。个人价值观在入学职业测评中可以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结合健康、性别、年龄等自身条件分析自己是否适合旅游专业岗位群;通过橱窗分析法,借助直角坐标不同象限来表示不同部分,分析个人个性心理因素。并结合SWOT分析法来分析个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以提升自我认知。同时,通过入学职业测评中气质类型测评,分析个人气质类型,并由此分析个人适合旅游专业岗位群的哪些岗位工作,以及个人需要在职业规划中如何提升相关能力的目标与措施。

3.职业评估。职业评估主要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岗位群评估,而非具体岗位评估,体现出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旅游行业发展、企业内部环境、职业要求、员工发展空间等多维度评估,从而设定个人职业目标。

一是要深入分析旅游行业发展,中国作为出境国、入境国的发展趋势;新《旅游法》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国内普通百姓旅游观念的转变,以及旅游意识的升温等。二是深入分析旅游企业内部环境,新《旅游法》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折射出的旅游企业的经营机制转变;旅游企业对旅游毕业生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旅游企业国际化接轨中对旅游毕业生人才标准的要求;旅游企业竞争中对旅游毕业生人才标准的提高等。三是职业要求,即具体岗位群要求,导游、计调、外联、签证、景点导游、售票、检票等岗位群具体岗位职责要求;新《旅游法》对岗位群工作职责的要求;旅游毕业生常出现的工作问题等。四是设定个人职业目标,根据职业测评、个人评估,因地制宜地设定个人职业目标。

4.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步骤。在对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106名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统计中,95%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而对于具体实施步骤,只有26%的学生能够规划每一年、每一阶段实现具体分目标。

5.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高职旅游学生时间观念弱,任务刺激弱,需要老师、同学的激励与帮助,导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总目标与分目标,分时间、分任务地指导旅游学生的努力方向与理想追求,按模块进行分解与检验评估,指导学生朝着目标方向前行;同时,组织校友定期回学校与低年级同学分享行业、职业的发展状况、工作心得,让学生深入了解一线旅游企业最新情况,以及自己努力的目标方向还欠缺的知识与技能,激励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前进。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研究

1.职业规划信息平台全程跟踪指导的建议。建议开发职业规划信息平台软件,将旅游专业学生入学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职业规划实施步骤、职业规划管理与调整、职业规划评估等内容全部设定在职业规划信息平台中。一是学生可以在职业规划信息平台中,自我检查评估个人的职业总目标、分目标,以及个人任务完成与执行情况;二是导师可以通过职业规划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引、评价;三是通过职业规划信息平台,了解旅游专业学生思想动态、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情况,更好地邀请校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享知识,发挥榜样的作用。

2.职业规划成长手册与导师制结合的建议。建议形成职业规划成长手册,由导师进行监管与指导,将旅游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职业学习期到职业探索与决定期,全部记录在职业规划成长手册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将规划后实现的目标与规划前进行对照,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唐国华,刘涛,刘献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教研室建设 课程建设 推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44-01

高等院校教学和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是课程建设的中心重点,教学文献建设是保证课程建设正确实施的依据,教学设备建设是课程建设良好进行下去的保证,用科学的管理化手段,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建设这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工作,将贯穿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加大课程建设不仅是增加经费的投入、加大校政策的支持,也不仅仅是让其内容丰富化、结构话、合理化,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加大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培育。

1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建设的基本工作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主要环节。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门课程的建设水平,更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与差。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对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教师水准、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更是响应新时代教学号召的重要方式,实现人才强国的前提。

2 以教研室建设推进课程建设的优势

教研室是各大院校培养与训练研究生的地方,也是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点,是各科学者进行科研的基层业务单位。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等基本资源的整合分配点,是教学一线,对课程建设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研室掌握着教学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动静态信息资源,能够及时的应对教学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研室也是各大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教师进修计划研讨会、课程教学工作总结会、院校政策通报会等的主要场地。由此可见,教研室的建设关乎着课程建设成败。

教研室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大力的物质与精神支持。不论是单学科性课程还是跨学科性课程,都离不开教研室建设的支撑。

3 加强教研室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体制

建设健全教研室规章制度,主要方面是从师生考勤制度、教研室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着手,以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室的使用,使每位师生都能依据规章制度做事,严于律己。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战略的规范进行和整个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3.2 理顺教研室的行政事务与教学、科研等关系

教研室主要是进行教学工作与教研活动的地方,不是院校处理行政事务的的行政单位。教研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科研对培养复合型教师具有重要影响。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研室团队

打造优秀教研室团队的关键是要全力提高教研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研室应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教育,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应全面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研室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学校师资建设规划,联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要求,合理制定本教研室的建设规划,以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业务进修学习等,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等的培养。

3.4 注重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动态过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过程中不变的课题,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革创新;需要高校各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实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飞.浅议高校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作用及实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2-74.

第4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 建设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还要反映各个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也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一般来讲,精品课程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具有前沿性

高职精品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前沿的、一流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本领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要和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

2、形式具有多样性

从性质与类别看,基础课受益面大,某些专业受益面小,但不管是面大面小,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同样,从水平层次上看,重点大学、一般大学、高职高专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与特色,所以应该存在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序列。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3、载体具有立体性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载体是立体化的,立体化的载体在形式上除了包括传统的纸介质之外,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在内容上是一个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组成的完整体系,能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

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学校的教学特色。要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2、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所制订“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能力表,构件成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内容中应明确课程中主要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结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或是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工程实践性训练,既反对忽视基本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把能力的培养误认为就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结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原则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课程的建设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师梯队,实现可持续发展。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良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根据课程特点灵活的方法实施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加大训练强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又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及时交流,还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因此,高职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都应上网开放。

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应有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除了理论课教材外,还应加强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主要由行业组织、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内容、新工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教材的形式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便于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映课程的特色。同时,还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事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建成能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

7、机制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课程的精品化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首先,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或精品课程首席教师制,鼓励知名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设立精品课程专项基金,除保障建设中的正常开支外,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完善专家评审、学生评教、同行测评等检查评估制度,全面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所聚起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对其他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应确立明确的目标,确定专人负责,制订出建设规划,创造一定的条件,打造出一批特色的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彭克美等.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大学教育,2004,(10):9—11.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扬州大学学报,2003,(3).

第5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战略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自1999年以来由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成立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形成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础较好的单一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如单科性、职业性、师范类等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第二类是两种或多种高职高专院校的合并和重组进而升格为本科院校。截至2011年4月,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总数为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5.49%[1]。新建本科院的前身多为高等专科学校,存在本科教育历史短、本科教育经验不足等发展“短板”。笔者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发展进行思考。

1学科与学科建设

1.1学科的基本概念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学科”进行了解释和描述,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辞海》中关于学科的解释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这种解释是从科学学的角度对学科的概念进行描述的。丁雅娴认为“学科是以一定共性的客体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或分支”[3]。罗云关于学科的定义与丁雅娴的观点较为相似,他认为“学科是指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4]。金吾伦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对学科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科”是指知识门类、知识领域或教学科目的总称[5]。刘宏林等从传递知识、生产知识、教学与科研组织等三个角度对学科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科是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学界或学术组织的统称”[6]。虽然学界对“学科”一词的解释和理解并没有达成一致,但学科本身具有的两重含义是不争的:宏观层面上的学科,主要是指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学问分支或学术分类。学科是人类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是特定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7]。微观层面上的学科,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具体的教学科目。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宏观层面上的科学通常指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如哲学、史学、文学、农学、医学、教育学等一级学科,以及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二级学科;微观层面上的学科指大学中开设的具体教学科目,以教育学专业为例,主要科目有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课程论、教学论等。

1.2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任何一个学科都要经历孕育、萌芽、初创、发展等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都依托于学科建设这一过程。关于学科建设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就是以学科梯队为主体,以一定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服从社会需要,不断改善学术活动条件和创造知识,持续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和不断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过程”[8]。也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还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是一种行为活动且属管理范畴中的知识管理范畴,学科建设又可称为学科管理,既包括学科本身的建设(学科布局与结构的优化、学科方向的选择和调整);也包括对学科发展所需保障条件的建设(知识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平台资源)”[9]。从以上关于学科建设的解释和说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含义:(1)高校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2)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科水平,进而提高高校整体实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3)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掌握学科建设的规律和依托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基础;(4)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属于“本体层”,包括学科发展规律研究、学科规划(如学科建设理念、学科方向和定位、学科建设目标、学科结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机构的成立等;第二个层次属于“支持层”,即学科建设的支持性条件,包括雄厚的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学科建设制度、学科梯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如实验(训)室、文献资料库、信息网络)、学术氛围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具体学科的科学研究等。通过对以上几个关于学科建设定义的归纳和总结,本研究尝试对学科建设进行定义:学科建设是指在遵守学科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和服务社会水平为目的,围绕学科规划、学术梯队建设、学科设施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学术研究氛围建设等领域,在高校硬件投入和软件积累的条件下实施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建设的过程。

2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价值考量

2.1学科建设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根本

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着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能缔造一流的大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重点学科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学术声望乃至生存竞争力[10]。高校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乃是科学建设的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办学历史和经验上都有着明显的不足,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实力和竞争力薄弱,这决定了其在高校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科学规划,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才能使自身在高校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2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突破点

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学校办学的战略转折,实现学校的突破性发展和提升,必须依托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建设、实验室实训室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氛围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风气等)建设等方面,为学校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等提供了平台。新建本科院校依托学科建设,为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着力点,为实现“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提供了立足点。

2.3学科建设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

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校的永恒追求。当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关系着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培养人才紧密相连,因为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11]。在学科建设的带动下,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都会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正确的理念指引,专业建设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程建设为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实践性保障。只有有了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工作;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12]。

3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点

3.1正确的学科建设观念

狭义的学科建设观念认为学科建设就是科研,就是申请硕博授权点,就是引进高级人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观念是对学科建设的片面认识和理解。在建设内容上,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高校的方方面面,而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建设时间上,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战略地位上,学科建设是一项长远的规划,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效益,要放眼未来。在建设原则上,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适应性原则,即适应社会和学校战略发展的需要;坚持连续性原则,即学科建设要常抓不懈;坚持重点建设原则,即学科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特色建设原则,即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依托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历史传统,突出自己的学科特色。

3.2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建设工程,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学科建设规律进行研究,正确把握国内外相同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其次,在借鉴其它著名高校学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制定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学科建设规划。第三,学科建设规划要有阶段性,包含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第四,学科建设规划要具有可行性,既要做到目标远大,涉及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等内容,又要做到力所能及,能在学校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范围内顺利实施。

3.3富有生长力的学术梯队

学术梯队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学科建设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关键在于有一支富有生长力的学术梯队。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一般而言,高校学术梯队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教师:第一层次是学科领军人物,在学科建设中起到“领头雁”的作用;第二层次是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第三层次是学术骨干力量;第四层次是学术发展力量,他们在学科建设中承担具体任务,也是学科带头人的储备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术梯队建设中应坚持“引进、培养、选留”的原则,突破点在于引进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在培养青年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关键点在于选择留校的优秀教师。其中,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可以通过聘请该学科的权威专家作为本校的兼职教授,选择留校的优秀教师的目的是避免优秀教师的流失。富有生长力的学术梯队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

3.4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需要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环境具有丰富的内容,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既包括校内环境,也包括校外环境。其中硬件环境主要是指实验室、实训室、资料室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存在较多、较大的困难,如缺乏充分有力的经济支持,应想方设法加强硬件环境的创设。软件环境主要包括崇尚科学的观念、民主的管理、良好的学术氛围、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等。校内环境主要包括上文论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校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与校外企业、教育机构(如学校)等单位建立起来的实训基地。高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社会的支持。新建本科院校要采取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与校外社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为大学生的实习和学校研发的产品投入生产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

[2]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3]丁雅娴.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38.

[4]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45,46.

[5]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6]刘宏林,刘华,赵胜岩.学科建设内涵与体制创新浅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4(6):41.

[7]李泽彧,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3):33.

[8]刘贵富,朱俊义.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23.

[9]苏娜,陈士俊.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46.

[10]夏宏奎.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6(1):109.

[11]程肇基,柳和生.学科建设是我国地市高校的发展之本[J].江苏高教,2007(5):42.

第6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环境工程专业每隔4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2012版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课程有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共13门课程5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有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环境质量评价,6门课程15.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有排水管网、给水工程、传热传质学、城市规划等,16门课程2分。实践教学环节有6周的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境监测、环境工程2门实验、泵站、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排水管网、给水工程、环评7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共17门课程45.5学分。2012版培养方案较2008版减少了30学分,总的特点是“三重”,即重基础、重实践、重专业方向,力争让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上突出按方向培养,系统深入掌握水、气、固、环境管理规划某一个方向知识。环境工程专业逐渐组建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规划管理4个方向的教学团队,承担相应方向的课程群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遴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引领着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向,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教学团队带头人除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外,还应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致力于课程建设,具备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善于沟通、甘于奉献等人格魅力,以学术精神、学术水平带动和影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的各项建设,促进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吸引并带动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教学团队成员除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外,也需考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设计实践环节、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人才互补。骨干教师遴选以本专业教师为主,但需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地域吸收引进核心骨干成员。团队人员数量以8~15人为宜,其中包含3~5位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梯队人员结构既注重基础和专业结合,也注重校内、外联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结合。

三、开展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课程群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带动主要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推动品牌专业立项与建设、开创院校办学特色等重要功能。教学团队以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编制课程群建设规划,明确和制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精品课程有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4级建设梯度。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已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两个教学团队力争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带动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等重点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团队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学生培养目标,规范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分配、衔接等,突出重点,避免内容重复,统筹考虑各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内容与课时分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定期修订与完善各门课程大纲内容、范围和要求。同时,对每门课程教学所选用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指导教材进行论证。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很好载体,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整理教学思路的突破点。现在高校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应尽量选用最新的“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对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国内、外最新先进科技成果,又要考虑教材质量。另外,要积极组织力量主编或参编省部级以上教材,自编特色教材。总之,使教学内容紧跟科学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团队建设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教学团队除了改革教学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将一些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形成特色。比如,可以采用六步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仿真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现场实训结合的“八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研和教学互补

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是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包容和依存。教学团队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提出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团队,侧重于以项目为依托,探索新知识、开发新成果等,目的是为学科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在教学型院校,教团团队应融合科研团队的作用和功能,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定期讨论本团队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申报科研项目;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五)教学团队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

第7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精品课程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建设目标,对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我国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以“五个一流”为核心,把握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打造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品牌。

体育精品课程是高校体育的品牌、学校高水平体育教学的标志之一,也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追求的目标。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就是要有一流教师、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之一。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的学时比例最多,是覆盖面最广的课程。因此,体育课程也应成为有教学质量保证,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1.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通过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拓展体育课程的新视野,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为手段,借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课程要健康、效益,以此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建设精品课程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精品课程精在哪里?简单而言,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所长,教学方法适宜,教学管理科学、到位,教学条件一流。

2)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对实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体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体育课程的体系、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等都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所以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2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在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和教材等方面上体现新时期课程理念和改革成果。坚持以师范性为教学特色,重视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特殊教育功能,让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和享受体育,并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得到实现。把课程定位在全国高校公认的一流位置,形成规范化并具有独立特色的示范性精品课程。

1)课程内容要不断注人新的研究成果,形成课程在内容和教法上的特色,以效果显著和愉悦身心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课程。

2)有相应的高水平教材,制作精致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教学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高水平教学的要求,教学条件先进,教学的信息量大。

3)教师授课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同行评估为优等。什么是高水平教师,下个定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其形象核心应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人格、学问、教学思想和教学技术。

3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全面发展。

3.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3.2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首先,提高教师的学历,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其次,积极为教师业务学习、科研学习提供保障,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3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3.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要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启动并快速发展CAI教学,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应联系实际,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3.5教学管理及环境建设精品课程教学环境的管理与设计,实质上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先进性的客观反映。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体育精品课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包括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教学风格多样性、教学形式多样性、科研、群体、训练考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体育改革为突破口。发挥高校体育特色的优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体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体育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是对学校体育改革创新跨跃式发展的有力推进,它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能够促进体育课程质量和效益在短时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8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重点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水准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重点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肩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重点课程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科学基础

正确认识重点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观点,对于学科的规划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重点课程建设的内涵

重点课程一般是指高校将有限的教学资源用于某些课程,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一般所指的重点课程是对高校而言,但也可以泛指其他学科门类。获得重点课程立项的都是该校该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的学科,国家通过给予财政资金以及政策的倾斜保证该学科的发展,使其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向世界一流学科冲击。所以,重点课程承载着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条件居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与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能力和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先进手段。重点课程建设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的优势特色、竞争力和学术声誉。

(二)创新人才的主流观点

学界对创新人才的界定并不一致。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即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另一种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而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的。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哈佛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 哈佛大学的成功经验证明,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础的、全面的、综合的。之前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观点。

(三)重点课程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发展都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这种选择包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确立具体的学科建设内容两个方面。选择学科的研究方向,要根据师资队伍的状况来确定;确立具体的学科建设内容要依靠专业教授团队,通过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由不同教学人才进行交叉与渗透而成的原始创新性研究群体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和凝练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为目标的系统培养模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在课程建设规划中始终强调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为目标,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学科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结构性的动态调整,强调基础和标志性成果,选择优势和特色作为学科方向,进行重点建设。

(四)课程建设提升专业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课程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基地。课程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大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等等。在实践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二者都涉及到师资队伍、基地、条件、制度等建设,二者结合可以资源共享,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理想的平台与基地。

二、重点课程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

部分教师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实践证明,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对照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目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二)课程建设团队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教学工作的热情

大学教师的两个核心任务就是教学和科研,但是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学科团队,一个教师绝大部分的工作精力都分配到科研工作中。这是因为重点学科人才济济,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评定以及岗位津贴考核等各种评定中,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往往是比较承担了多少科研课题,发表了多少篇高质量论文等。这样,教师对待科研工作的热情就远远大于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而这种情况在重点学科中更加明显。

(三)教授对本科教学投入时间少精力有限

随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2005后经历了一个研究生迅速扩招的阶段,目前各高校,特别是重点学科,一个教授一般要指导15~30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远远大于国外一名教授指导7~8名学生的水平。各学校在迅速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同时,压缩了本科生的招生。由于教授的精力有限,在研究生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多,相对投入本科生教学的时间就少,虽然一般学校都规定每个教授每年都必须上一门本科生的课,但由于行政工作和科研会议时间上的冲突,常常会影响本科教学。同时教授们又觉得现在研究生生源不理想。可见如果学校不在本科生培养上投入较大的精力,优秀的研究生生源将会演变成“无米之炊”。

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基础,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声誉。因此,只有确立本科生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地位,才能提升学校的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四)教学课程建设总体投入资金不强,科研能力较弱

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课程体系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学校学术梯队、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水平、教育教学改革起着支撑作用。

但目前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能与学科建设规划同步,往往是学科建设规划超前,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滞后,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教学课程建设总体投入资金不强,科研能力较弱,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厘清“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由于部分教师对“创新人才”的界定比较模糊,建议开展相关的学术讨论,通过中外比较、百家争鸣、形成对“创新人才”的清晰认识。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前提

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演变为模式化的人,被种种条条框框套住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的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思维独立发展的人。

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二)依托课程建设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重点课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与优势,既是学校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也是学校专业方向生长的源泉。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专业如果不能办出自身特色,在与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比较中不能具有比较优势,而利用课程建设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深化传统专业,是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

1.利用课程建设成果优化课程体系激发创新思维

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将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没有及时更新的课程体系只能培养出过时的学生。因此,课程体系结构设置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着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运行。

如我们在财政学课程设置中体现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自身的特征和知识结构,课程内容结合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及时补充政府新颁布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选择与学科相关性紧密的社会热点问题, 前沿理论问题,组织学生调研自己家乡的财税体制变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本科学生不了解国际上最新发展动态的现象较为突出,相当多的学生仅仅是了解课本里的知识,往往对研究领域的前沿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增设不同方向的学术前沿的内容。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每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都是一次“课程改革运动”。如财政学在近几年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团队教师坚持将已有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转化,通过课堂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辩论,使得科研训练贯穿教学过程。既丰富了课程建设的资源,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思维,推进课程精品化建设。

2.结合专业特色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近几年,高校每年有大批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专用基金拨款,政府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学科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实验基地,也为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营造环境,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三)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团队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好思想、好作风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也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前沿有深入研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前沿,带到创新领域,产生创新的见解和获得创造性成果。

其次团队教师必需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修学习,不断更新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开阔学术视野,活跃创新思维。我们财政学在课程建设的两年中,每年选派一位教师赴国外访问学习,通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创新人才培养先行一步。

我们根据课程建设的学术特点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为每门课程配备3名以上教师,不仅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高水平完成,而且保证了学科内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纽带关系,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高水平完成。

(四)改变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制度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两大核心任务,但是目前各级评价体系都将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上,导致教师对教学投入的严重不足。而且评价体系的量化处理,使教师们在科研和教学中更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使得创新能力下降,这种状况破坏了高等学校教书育人所需要的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科学研究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量的基础,若想取得更辉煌的成绩,不能再依靠数量的累积,而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科研体系,使教师们能踏踏实实从事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综上所述,重点课程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是明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互动关系。只有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引导教师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多下工夫,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及时融入创新人才的培养之中,才能将重点课程的优势真正惠及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追求卓越、勇于创造的时代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现民,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共同发展思路,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J],2012年,2

[2]李朋伟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中国西部科技[J],2011,13

[3]孙红文等,以重点学科为依托 培养本科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J],2009,7

作者简介:

第9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 三本院校 慕课 微课

一、慕课的概念

(一)慕课的概念

慕课(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M”代表Massive(大规模),“O”代表Open(开放),“O”代表Online(在线),“C”代表Course(课程)。从其英文名称的字母缩写来看,其概念一目了然,与传统课程的授课方式不同,慕课课程以兴趣为前提导向,只要学生愿意,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到网络中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慕课系统不是指将个别教师的一两门课程放到网络上,而是将所有参与者的课程形成大规模的共享课程资源,同时也造成了一门慕课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可能是规模巨大的现象。慕课的授课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课程对学习者也并没有特定专业的要求,以每周一次或固定时段的讲授、研讨问题、阅读建议等形式授课,鼓励学生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每门课程根据章节需要安排相关环节的小测验,同时安排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成绩由同学之间相互评分。

适合开展慕课建设的课程一般为,通识类课程中选课学生多、授课教师受学生欢迎度高的课程。专业类课程中选课学生相对较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其中授课教师受学生欢迎度较高、适宜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实验课较少或可以用虚拟实验替代、师生课堂内交互环节相对较少等特点的课程。

(二)慕课建设的教学组织规范

慕课建设对主讲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主讲教师不再单纯地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由于课时录制的需要,教师应该有上镜经验,语言幽默、充满激情、身体语言丰富,才能吸引在线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依据慕课教学的特点将知识碎片化并重新设计编排,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组织教学;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吐字清晰、语言表达富感染力。除此之外,主讲教师在业界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较高学术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选修该门课程。

教师应经常性地课程公告,发送课程进度邮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认识到学习过程始终受到关注和指导;课程团队成员或助教须及时回应学生的提问;建立常见问题库,方便学生学习自助或互助学习。对主观题作业教师应认真批改,或者通过建立有效的同伴评价机制实现作业互评;教师可对同伴评价的内容选择性地查阅,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作为典型进行公开点评,建立优秀作业库,以增加同伴评价的效率和效果;积极组织互动交流活动,讨论主题后要经常性地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之间交流。网络交流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这也要求教师学会用学习者的网络语言习惯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地互动。同时教师应根据慕课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完善教学视频,补充学习资料,完善测验题和作业题,这样才能使整个慕课课程系统日趋完善。

二、 三本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慕课形式发展带来的优点与不足分析

由上文中对慕课概念和教学组织规范的分析,不难看出现阶段在开展三本院校慕课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其优点在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慕课形式是未来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慕课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三本院校的教学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是三本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可以从多方面丰富课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长远看,整个慕课课程系统建立完善后,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教学成本。

但由于我国三本院校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环节规范不严格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就三本院校学生目前的普遍情况,学习自觉性不高,如果采用网络教学形式,抄袭现象可能严重,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慕课形式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普通家长能否在意识形态上接受,还有待进一步调研分析。前文提过慕课课程绝非某个教师在网络上放置一两门课程,而是系统化、大规模地进行学习资源组合共享,因此以笔者在深圳大学参加慕课制作培训的经验来看,制作慕课成本较高,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例如:在课程制作的前期过程中,不同学科对课程录制环境、布景的要求完全不同,对慕课授课教师在表演技巧、普通话等方面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课程制作中期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的录音、录像、音视频剪辑人员参与制作;课程制作上线运行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网络环境管理人员的同时,需要有大量的在线解答员维持一门课程的正常教学。三本院校的发展规划是否能够承担这些高昂的投入,同时高投入和教学效果能否成正比,有待各学院领导进一步讨论决策。

众所周知,大学院校的主体结构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高低与教学参与的热情度,是决定一所大学品质的关键所在。国内绝大部分的三本院校教师编制不在国家体制内,换言之三本院校在职教师并不像国有高校教师一样享受国家对教育工作的相关优厚待遇,其工作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收入的高低,而传统课堂的授课形式是计算工作量的现行标准。教学任务工作量大、科研时间相对较少,已然是三本院校教师群体的难以言喻的弊端,如果在三本院校自身发展尚处于探索的当前形势下将慕课形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必然会影响到在职教师的工资收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三本院校教师的抵触,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教师群体理解慕课形式,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积极参与,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关于三本院校慕课课程建设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慕课形式更适合一本院校研究型教学,而非三本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学习形式已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必然发展趋势,但在现阶段,三本院校的发展规划不应该盲目跟风。

(一)三本院校可以在前期将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课程以微课的形式放置在网络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单一微课程制作的投入较少,可操作性较强,以微课的形式为慕课的开展积累经验。

(二)同时可将部分选修课程录制成微课,开展网络上的教学互动形式做前期测试。从三本院校的综合原因来看,如果将大批量的本科必修课程做成微课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固然是可以扩大一定得学校品牌影响力。但在实际教学中风险较大,教学效果能否在可控范围内,还未曾可知。而选修课程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测试教学效果后,再投入必修课程的微课建设。

(三)明确三本院校微课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提高微课建设教师的积极性。三本院校的在职教师教学任务一般都较为繁重,而微课程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微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否影响正常的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自身考虑的首要环节。因此要开展慕课或微课程建设,应让教师明确学院慕课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有效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微课程建设成功的专业教师应组成慕课建设团队,分工明确,推举一至两名适合出镜的教师作为视频主讲教师进行视频录制,团队中其他成员负责设计、制作和上传课程中的非视频单元材料(PPT、作业、测验、讨论、辅助学习资料等)。如三本院校不具备相应的录制条件,应委托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辅助教师完成视频课程的拍摄和制作。

(五)慕课建设对于三本院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课程上线运行后,应完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学院相关责任部门应对课程的各项运行数据进行严格监控,对存在问题的课程或学生投诉较多的课程,提出即时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改进不力或选课人数严重不足的课程,应及时将其淘汰下线,让慕课形式对选修的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影响,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促进慕课建设在三本院校中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斐,黄明东.“慕课”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2]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欲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

[3]张骛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