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的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和竞争日益增大的今天,企业员工更有着沟通的需求,同时,感情也是从沟通中而来的,企业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可以为员工创造沟通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调查问卷中,有高达96% 的员工在第27题中认为:在音乐活动的进行过程中, 同事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有很大或一些增加。在调查问卷第33题中,有71%的人认为:参加公司音乐活动的目的是沟通同事间的关系。
二、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减少企业员工生活与工作的疲劳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随着通信业转型期的到来,通信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员工的生理、心理很容易出现疲劳感、失衡和亚健康的状态,负面情绪将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状态,使其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而音乐是直通心灵的艺术,当心灵的听觉与音乐产生共鸣,心灵沐浴在乐河之中时,身心将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当前音乐受众的心理初步分为:宣泄型、愉悦型和感受型。宣泄型即:人们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将内心的压抑宣泄了出来;愉悦型即:人们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缓解了紧张和烦躁的情绪。在调查问卷第26题中,有94%的参与调查问卷的员工认为:通过参加本公司的音乐活动,对调节其身心、情绪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在调查问卷第29题“你认为参加公司组织的音乐活动能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吗” 中,有3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有6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有一些缓解”。这些数据表明:企业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使其员工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从而更有利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内在的潜能,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长期发展,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长期发展。然而,企业获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所以员工的潜能能否正常或超长发挥,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活动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拓展思维、激发创造性的过程,因为音乐语言本身极具有感染力,常常可以把人的内心从平静状态引向高度受激的状态,从而使思维活跃引起创造激情。而且音乐活动允许一定的夸大性,作曲家往往冲破了普通人常规的思维方式从人们想不到的新角度发挥想象,创造出惊人的杰作。当企业员工在音乐活动的排练过程中,将音乐作品尽其所能进行表现时,便触发了员工的内在潜能和感情波澜。
从被调查问卷的周口移动分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对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在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他们注意选择朗朗上口、正能量、参与广泛、效果显著的音乐活动,例如:在历年的“元旦新年晚会”、年末“经销商答谢会”、每年的“十一唱红歌”、每季度的“文化广场”、每周的“周末一元剧场”等活动中,与音乐活动有关的独唱、合唱、戏曲和群体舞等内容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4月起,为解决群众文化生活单一贫乏的现状,周口市在公共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提出了“周末一元剧场”这个公益性音乐活动。得知开办的是公益性音乐活动,周口移动公司立即对其出资20万元签订了“周末一元剧场”的承办及冠名权。通过周口移动公司的出资支撑,使得周口市人民在每周五只需花一元钱就能走进有空调、有座位的剧院,欣赏一场高品位、高质量、精彩纷呈的音乐文化活动,把“周末一元剧场”打造成了一个低价位高享受的音乐文化品牌。借助“周末一元剧场”的平台,出资赞助冠名承办的周口移动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经营业务量节节攀升,通过赞助公益音乐文化活动,周口移动公司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形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更深层来看,产品改变了仅仅依靠顾客走进实体店购买的被动单一的销售模式,而是通过音乐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树立了企业形象和宣传了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客户感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员工的思维被拓宽,使得销售手段更加灵活了,例如:周口移动公司在TD经营的种种招数中,从广告、终端、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用户发展等方面来扩大TD的影响力,灵活多样的销售模式,显示了其越来越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创新思维。在调查问卷第43题“参与公司组织的音乐活动过程中,您的心态是怎样的”中,有81%的参与调查问卷者选择了“一直很愉悦”。第37题“您参与公司组织的音乐活动的排练后,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中,有90%的参与调查问卷者选择了“精神抖擞、心情很愉悦”。第38题“您参加公司组织的音乐活动正式演出结束后的状态是怎样的 ”中,有84%的参与调查问卷者选择了“非常兴奋”。所以,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激发企业员工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员工生产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的,从而使企业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四、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建立一种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和做一流员工、创一流产品、建一流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能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联络和沟通员工的思想感情融合员工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使员工对本职工作产生强烈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而音乐活动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淋漓尽致的发挥,因为音乐是合作的艺术,企业在选择音乐作品题材和表演形式时,企业将会选择具有凝聚、感召作用的音乐内容和形式,比如:通过开展对唱、歌曲串烧、小型合唱、大型合唱、音乐游戏、集体舞等音乐活动,能够在共同的艺术氛围和目标下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向心力。这些都需要参与员工高度协作的进行歌唱或舞动,如果有一个参与者不协作,就会使整体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而,员工多参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可以使其深切体会把个人作为音乐团体中的一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参与员工得到了交流、组织、协调、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等能力的锻炼。所以说,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企业凝聚力。同时,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示,有利于加强企业员工的沟通、认识与理解;减少企业员工生活与工作的疲劳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激发企业员工内在的潜能,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在调查问卷第32题 “ 在参与公司组织的音乐活动中,您对公司的看法是 ”,有94%的参与调查者选择了“公司很人性化对,对员工文娱生活的丰富很重视 ”。所以说,通过生气勃勃的音乐文化活动,企业员工在工作上的思想和行动达到高度统一,自觉的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提高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开展“管理基础年”活动的工作总结
2005年是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正式运作的第一年,全处以积极参与“管理基础年”活动为夯实管理基础的平台,以“严密、科学、规范、效能”为主题,落实制度建立,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开拓思路,大力开展群众性工作,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按照分公司关于开展“管理基础年”活动的安排意见》,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活动计划,做到了任务明确,目标清楚,自查、自检、总结分阶段。全年围绕“基础管理年”活动,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八项制度”理顺内部管理程序。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从理顺内部管理抓起,注重基础建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岗位责任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处务会议制度》、《公章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八项制度。
这些制度明确了处室人员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建立了科室、领导之间的定期通联机制,对处室内部工作(资料台帐管理、工作派差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要求,约束了劳动纪律,避免了办公用品、设备的损耗、浪费,明确了内部管理程序。使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业务流程清晰。
二“四个到位”,落实内控体系建设。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认真落实内控体系建设要求,控制部门风险,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建设到位。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虽然没有设立专门内控办公室,但是明确了工会副主席徐国安为内控小组组长,副处长王华、团委副书记余有金为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内控小组,并设立专人负责内控建设的协调和日常事务工作。内控建设工作落实到人,明确了内控小组内各人员的职责。处室虽然人员少,但是内控建设组织到位。
二是方案切实到位。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充分考虑处室实际情况,制定了包含工会、团委、宣传、企业文化全面的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分别化提出了切实内控体系建设目标,对各部门职责等进行统筹策划、合理安排。处室虽然包含了分公司工会、团委两个大组织,但由于内控建设方案制定考虑得当,切合实际,有效保证了内控体系建设顺利完成。
三是工作细致到位。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认真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认真对各岗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管理流程,完成了岗位描述、工作流程描述等等基础工作。在进行这些繁杂的工作时,细致到位,不遗漏、不夸大。特别是在建立岗位描述时,当时处内人员尚未到齐,处内人员兼职工作内容繁多,为了划分好岗位职,处内领导几次碰头商议,最终完成了对空缺人员岗位的描述工作,并对后来上岗人员起到恰当的工作指导作用。
四是测试配合到位。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积极支持内控测试工作,一是派人参加内控测试小组,参加其它单位的测试;二是认真按照测试要求,组织了一次自主的测试自检工作,查处问题4个并整改;三是认真股份公司聘请人员测试,主动出示相关资料台帐,积极参与测试抽样调查,积极向测试人员解释解答。由于配合测试到位,使测试人员全面的了解到了处内内控建设工作情况,及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对处内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由于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领导高度重视,全员积极参与,团结协作,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按计划在下半年顺利通过了内控测试,对于在内控测试中暴露出的小问题,也落实整改,成功完成了内控体系初步建立工作。
三建章立制,规划远景,逐步规范党群工作。
由于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去年年底才成立,所以没有进行企业文化类制度的收集。但全年下发、转发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制度七项,并建立制度登记。下发了《企业文化手册》、《职业道德手册》,编发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对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建设、视觉形象识别等进行了规范。团委对以往制度进行了清理,编发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共青团工作制度汇编》。工会对财务工作方面的下发制度进行了清理,并增加收集相关工会财务法律法规,编发了《工会财务制度文件选编》。同时还下发了四川省总工会的《〈劳动法〉法律法规汇编》。同时工会今年还新发了《劳模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文件的编制,对二级单位的党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还编制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规划中除对精神文明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长远部署外,还对制度建设专门拟定了计划,计划最终完成完整规范的制度体系。
一系列的建章立制,以及对今后的工作规划,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逐步将完成对处室职能工作的规范管理。
四深化“基础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积极参与“基础管理年”活动,并在深化活动方面开动了脑筋。处室一向认为,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立足实际,再取进步。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工作效果不断提高。
(一)“重点抓两头,中间不放过”,宣传工作进一步。
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注重在进行“基础管理年”活动,强化基础管理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深化工作。2005年宣传工作“重点抓两头”,一头是领导层,一头是基层,把握领导活动指导基层、基层情况反映领导层管理实际的思路,宣传工作又取得明显的进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系列宣传,“劳模事迹”系列报道,“增强信心、加快发展”专题报道等等宣传工作,对鼓动分公司员工积极上进、为“52135”目标作贡献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宣传工作更上台阶。
(二)开拓思路,工、团互补,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显实效。
然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与许多大中型国企一样,上海石化经历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洗礼。面对思想多元、价值分化、理想信念失落等方面的冲击,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认同和践行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上海石化自2008年以来致力于实施文化制胜战略,以实践“三守”(守职、守纪、守信)、争做“三人”(老实人、明白人、文明人)为核心内容,组织开展了“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提高了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度。“三守三人”已成为衡量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成为公司实现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基石,为上海石化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一、开展“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的主要背景
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价值理念的外在表现。上海石化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石化企业是一根火柴的买卖”,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2002年7、8月间,正当上海石化干部职工沉浸在庆贺企业创建30周年的喜悦氛围中的1个月时间里,连续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多人死伤的惨剧。痛定思痛之后,上海石化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一致认为,这些事故都是“低技能、老毛病、坏习惯”惹的祸,从根本上来讲,暴露了员工职业行为不规范、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反映了我们与世界优秀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此时,恰逢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海石化在全面审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勤于奉献”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关于职业道德建设的大讨论,形成了“敬业守职做明白人、遵章守纪做老实人、明礼守信做文明人”的上海石化员工职业规范(也被称为“三守三人”核心价值理念)。
二、开展“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的基本做法
“三守三人”职业规范形成后,如何将这三句话24个字变成生动、具体、可操作、能考核评价的制度规范,成为上海石化将理念化为行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上海石化以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提升员工职业素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开展了“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品质,并通过教育培训、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制度约束、实践养成等五个环节,尝试推行企业价值理念的重建工作。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在“两个重视”上下功夫,主要从岗位创建和“年度人物”评选两个层面来推进。
1.重视实践养成,推进制度完善
多年的企业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育过程,是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的过程。上海石化以开展职业道德示范岗、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以规范为要求,创造性地将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运用到文明创建中来,不断提升员工的岗位自主管理能力。以前员工只有“岗位职责”,没有“岗位规范”。也就是说,大家只知道那些事归我做,归我管。但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做好是没有标准的。为此,公司根据岗位特点,研究制定了各个岗位的基本规范,并对其工作范围、岗位要求、工作标准进行具体细化,建立员工职业诚信档案,完善“员工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各基层单位根据公司要求,针对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细化完善了“岗位创建标准”,使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岗位建设理念”,“业务操作流程和基本规范”,“岗位考核评价标准”及“员工职业行为客观描述”等内容。具体的讲,就是员工从进入岗位,到离开岗位的整个过程都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员工在业务操作流程中的每个步骤,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进入一下步流程,企业均给出了明确而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记录“员工职业行为客观描述日志”,将员工个人对本岗位的“贡献”和“伤害”记录在案,且将其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了以往“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和对员工的评价凭印象,拍脑袋的现象,减少了许多干群矛盾和劳动纠纷,不仅优化了业务流程,解决了优秀文化传承的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岗位自主管理和持续改进的能力。据统计,自开展职业道德建设以来,员工的违章违纪率已由原来的49.5%,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初显成效。
2.重视典型引路,发挥导向功能
在开展企业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员工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可以通过显性的职业行为加以考核与评价的。为此,近年来,上海石化在企业报上开设“‘三守三人’人物榜专栏”,大力挖掘并宣传发生在员工身边生动、形象、感人的故事;连续7年在全体员工中收集“三守三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致力于培育和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上榜人物”由各基层单位、装置(车间)、班组层层推荐;“季度人物”由公司专业委员会投票产生;而“年度人物”,则竞争激烈。首先由《新金山报》刊登20多名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由全体员工通过票决的方式,选出当年的“十大年度人物”。公司除了对“年度人物”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之外,还邀请他们的亲属、同事和朋友出席公司举办的大型“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企业电视台还根据他们的故事拍摄专题宣传片,在广大员工中广为宣传,营造了“以讲职业道德为荣、不讲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开展“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的主要收获
实践证明,开展“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实践载体,可以促使员工始终保持一种勇于探索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由此进入员工的“血脉”之中,使企业和员工都有所收获,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了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同度
通过开展“三守三人”年度人物评选,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每年都吸引了90%以上员工的热情参与,使评选的过程成为大力宣传和渗透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三守三人”年度人物成为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的代名词。在“三守三人”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忠于企业、恪尽职守”的守职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守纪意识,“信守承诺、坦诚互信”的守信意识。员工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确立了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追求,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逐步成为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2.促进了企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自2008年上海石化开展“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以来,先后有212名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普通员工登上了“三守三人”人物榜。其中,60名员工成为“季度人物”,30名员工成为“年度人物”,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成了员工心目中的“草根英雄”。“三守三人”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企业内部渐渐形成了“以讲职业道德为荣,不讲职业道德为耻”的强大舆论氛围,“守职、守纪、守信”的企业价值理念被广泛接受,并自觉践行。在这些“草根英雄”身上,蕴涵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质,这种品质缘于他们对企业发自内心的爱。他们是企业价值理念人格化的典型,亦代表了企业的形象。
3.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自豪感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凝聚力;措施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现状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突出,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攀升,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0%左右。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由于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企业离退休职工人数也随之呈现出愈来愈多、人员结构和退休后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一般来说,企业离退休职工主要包括离休干部、退休职工,还有内退职工和退职职工等。从年龄划分,从五六十到七八十不等;从身体状况看,有年事过高、生活不能自理者,还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壮年人;从思想状况看,绝大多数离退休职工思想稳定、生活积极,但是也不排除少数人员难以接受离退休的后清闲生活,情绪低落,生活消极。由于离退休职工情况复杂,且人数众多,如果他们思想行为自由散漫,很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对社会发展造成安全隐患,所以,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借此提升他们离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二、企业离退休职工缺乏凝聚力的原因探析
(一)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一方面,部分离退休职工因为离开了多年的工作岗位,突然闲置在家,环境、工作、生活等都发生变化,这对年事已高的离退休人员来讲,心理上难以适应,导致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容易产生消极的悲观心理;另一方面,离退休职工离职后,缺乏纪律的约束,空闲时间大大增加,极易造成精神空虚、从而可能产生过多的思想问题。
(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离退休职工因为离退休较早,退休金低,且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需要经常性的就医治疗,对沉重的医药费难以负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由此导致部分离退休职工家庭不堪重负,因此产生消极的心理,对企业产生不满情绪,有的老人甚至走出家门,再次迈入社会找零活赚钱养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年龄较大,思想落后。当代是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而对很多离退休职工来说,因为年龄较大,有的甚至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形成了固有的思想准则和思维模式,所以对新兴问题的看法过于呆板单调,对新事物难以接受,甚至人为的放大负面效应,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四)与单位、组织联系渐少。很多人在离退休之后,有的回原籍居住、有的跟随儿女去外地居住,还有的分散居住或空巢独居、甚至在养老院生活,居住地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对离退休职工心态的影响也特别大,缺少与组织部门的联系,缺少与原单位人员的接触,就会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三、借助文化活动及提升企业离退休职工凝聚力的意义
(一)可以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管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离退休职工中间深入开展文化活动,能够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思想管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生活动力。
(二)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余热,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企业离退休职工虽然已经离开岗位,但是与企业的感情仍然还在,仍然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利用他们时间富裕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企业服务,发挥余热;同时他们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年轻人分担家庭和生活中的负担,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借助文化活动提升企业离退休职工凝聚力的措施
(一)文化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要落实到人。离退休职工中包括各个不同岗位的职工,在对他们组织文化活动之前,要了解每一个离退休职工工作期间的岗位,因为进行文化活动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让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活跃起来,所以可以在筹备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不同特长将组织、策划、领导等工作落实到人,让他们充分展示老当益壮的风采。
(二)文化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由于离退休职工面对从工作到生活、从忙碌到闲暇之间的落差,通常心理上会觉得无所事事,所以才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忙碌起来。比如在生活社区完善健身设施,强健体魄;组织歌舞、歌唱比赛或文艺表演等,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娱乐活动中;再比如针对体质较差的人员组织棋类比赛等等,让更多的离退休职工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开展对家庭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对家庭困难的离退休职工,不但要给予物资上的无私资助,同时要体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与爱心,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动员其他经济条件好的职工自愿的帮助自己的工友们,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送温暖”活动中来,大家各尽所能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汇成爱的海洋,走上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为离退休后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家庭、特别是夫妻双方同时退休的家庭,经常性的前往探视并适当的送去一些油、面、米等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为他们做一些需要人手帮助的家务事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温暖的大家庭的有爱,学会感恩,懂的回报,一旦有了机会也会积极向别人伸出援手。
(四)创造接触新生事物的条件。因为离退休职工的年龄较大,所以面对新生事物常常表现出好奇心,但是却不乐意接受,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离退休职工的凝聚力的提升,因此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培养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这样他们就不容易落伍于社会,与社会保持步调的一致性。比如可以以讲座或培训班的形式让离退休职工广泛接触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化的电子产品,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这些通讯工具的方便与快捷,取消他们的抵触心理。借助于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及党的方针大计、国家建设规划、企业发展前景等等,使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充分信心,建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五)借助节假日,促进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感情交流。离退休职工几乎每天都是在休假,所以他们的生活单一乏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每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里组织一些慰问后动,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对离退休职工进行探望和慰问,充分让他们体会到企业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为企业所做的贡献是不会被磨灭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举办一些诸如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后动,让这些离开岗位的人员与新的青年人进行交流、沟通,重温往日的辉煌,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离退休职工讲述企业发展所经历的艰险,现在的成绩来之不易,后来者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让企业发展千秋万代,薪火相传。
总而言之,离退休人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同情和关心,同时也是工作和社会经验丰富的智者,可以发挥余热,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因此,在当前共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大家庭中,一定要关注他们离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在离退休企业职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借以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更加繁花似锦,让他们离退休后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航标
塑造企业文化的办法有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首先能不能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企业文化带头人的行为是塑造企业文化典范和榜样,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通过行为的影响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并非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能达到的。作为企业家,必须不断学习,同时要有责任感,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倡导者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企业文化产生力量,否则,企业文化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几个生硬的文字!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航标。企业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管理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的境界。
员工贯穿着整个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体现以员工为本,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制定企业CI手册、员工守则、企业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流程等,来明确企业文化,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而企业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要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用管理手段强化企业文化执行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要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达到员工无条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方式,如员工绩效、年未总结表彰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载体
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活动载体实现,而载体要形式多样,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如开展“销售竞赛”“生产技能大竞赛”,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输送强劲动力;讲厂发展史、未来发展前景活动,并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到每一位基层职工;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把优秀企业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 “三八节活动表彰”,通过展示不同岗位上杰出的女性风采,让广大员工再次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魅力;“户外拓展活动”打造团队精神理念,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品牌形象与团队协作,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春联征集书画、摄影等活动,内容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及宏伟蓝图;宣传企业文化稿件征集,在公司OA系统发表稿件等,弘扬企业文化,倡导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载体要有活动、有故事、有典型。
有活动。有活动才能让人快乐。一个企业只有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竞赛、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才能在给员工带来快乐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是有了这些活动载体,企业文化才得以生动展现。
有故事。有故事才能让人感动。理念的东西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深入浅出的说服人。伟人所讲的愚公移山故事,让亿万人民记住了做事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通过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来展现。故事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真实感,从而为人们所认同。
有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犹如企业的“灯”与“火”,“灯”可照路,“火”可暖人。通过身边和典型事例,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工作热情。使员工明确方向、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和共享。没有认同的文化就没有价值,一切手段必须在认同的前提下才有实效,所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管理者的又一重要责任。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目的是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基层每一位员工中,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文化。有载体才能有感知,有宣传才能有氛围。通过开展员工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企业主人翁意识,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内部或外部报刊杂志、局域网、互联网、广播台、电视台、板报、橱窗、简报、广告牌等渠道及征文比赛、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使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广大员工亲自接触、内心感知具体文化,把对企业文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位员工,在不断推广中,慢慢地把意识形态的东西渗透于员工的血液,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进而形成行为的习惯,实现企业文化的自觉。在公司办公信息软件上建立平台等形式,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交流会,总结提高企业文化推广落地的经验,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渗透到管理方方面面。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
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要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而变革,要通过创新与变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原有的文化部分不适应企业的需要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就需要参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及时发现企业自身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不足或缺陷,从而及时进行变革与创新。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宣贯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以提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将使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企业文化的激励、协调等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汲取古今天中外优秀企业的文化营养,从中领会其真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是不能模仿和照搬的,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资源的硬件,它是企业的软件部分,这种软件只有自己去开发,它是企业在多种文化氛围中塑造与提练中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不断规范的结果。企业文化需要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
在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只有勇于革新旧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因此,企业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经过创新才能有发展,才会成功地将无形的价值转化为有形,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六、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传承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传播 方法 途径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无法“落地”的文化就只是口号,只有倡导者的激情,却没有响应者的行动;无法“落地”的企业文化更像是空中楼阁,即使建构起健全的文化架构体系,也只能悬在空中。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播,将理念转化为认知与行动,从而确保文化的“落地”,这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不同的工具和途径,将已设计出来的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呈现出来,并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地传播,才能真正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去。
传播企业文化的具体意义表现在:一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三是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四是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文化理念融在思想里、沉淀在流程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要达到这一境界,企业文化传播必不可少。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对象
1.对内传播对象
企业文化的对内传播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内部职工及管理者进行的企业内部的文化培训、教育、宣传、灌输。企业文化对内传播具有辅助企业文化形成的功能,又兼有使企业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从而激发员工战斗力的功能。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积累都与企业文化对内传播有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对内传播的通道有五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事迹、故事案例等,是对内传播的无形通道;将企业文化用语录、标语、口号等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对内传播的有形通道;企业管理者及对下属的要求及个人行为、作风等,构成对内传播的主要通道;企业文化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实施,是对内传播的重要通道;企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仪式、庆典等,是对内传播不可缺少的通道。
2.对外传播对象
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功能,同时也兼有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外传播的途径有: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式传播;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企业文化的交流合作。
三、企业文化传播的方式
1.认真搞好企业文化传播的统筹规划工作
企业文化传播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上级会议精神的传达,或者仅限于一两次文化传播动员活动,而要搞好企业文化传播的整体规划设计,做到设计科学、合理、有效。应当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保证企业文化传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突出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效性
滞后的、过期的或失效的文化传播活动都是不符合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的。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信息传递制度,将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企业基本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举措,通过企业网站、内刊,或者宣传橱窗、板报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广大干部职工,及时让员工了解,取得员工的支持。
3.突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要通过各基层单位的oa网络和信息平台能等内部信息交流工具,加快企业文化信息流通速度,收集来自基层单位和员工反馈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降低信息流通成本,消除信息不畅导致的各种猜测和疑惑,促进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此外企业内部刊物、网站都是企业员工和社会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媒介,要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网站的阵地作用,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要加大对外宣传渠道的建设工作。必须加大对外形象宣传和正面报道的力度,搞好与社会媒体的关系,对外大力宣传企业文化。
4.搭建文化传播载体
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通过有形的载体和方式传播企业文化,做到外化于“形”,是传播企业文化,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文化活动是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有效方式。要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硬件建设工作,比如设计能代表企业形象的雕塑、规范喷绘企业的名称和标志。这些做法花费不多,但效果不错,能很好地起到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
5.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可以通过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大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通过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员工向客户和社会传播企业文化。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白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企业文化、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四、努力提高企业文化传播者的素质
1.要正确传播理念,有践行企业文化的意愿
传播者首先必须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这样才有资格去传播企业文化。传播者对企业文化态度的好坏,决定了他所进行的传播活动的影响是好还是坏,以及传播是否有效。
2.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把握能力
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传播者必须能准确地传递企业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传播者首先要成为被传播者,他要充分认识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把握企业文化的精髓。这是保证传播效率的基本要求。
3.要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出现,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丰富的。一般来讲,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传统、风尚、价值观、目标、信念等,优良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支撑的作用。1984年,奎因等通过设计竞争价值理论模型,得出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支持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规则型企业文化、目标型企业文化;其中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描述为:寻找新信息、创造性对变革的开放性、预测、实验。创新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主要途径。创新型企业文化包含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的树立与培养要以创新为核心,要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另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不守旧,能够接受外部的优秀文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丰富。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和难模仿性等特征。创新型企业文化具有三个层面,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层面,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层面,最里层也是核心层是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与企业制度既相关联又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是既共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企业文化不等同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核心、是理念,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层的表现和具体化。制度文化层面的含义比企业制度的含义要宽泛,不仅包括具体形式的制度条文,还包括非具体形式的制度思想、理念等,企业制度只是具体化了文化制度层面的思想。但是,只有具体的企业制度并不能说明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否和优秀与否,更主要的是看制度在实际中的行为和效果,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企业制度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制度一般是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出现,在形式表现上是具体的。企业制度对于员工的约束是强制性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是企业价值观追求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意愿。但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出于企业管理者或是企业所有者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还包括员工的参与,员工在面对企业制度时,如果只是一种被动的执行或出于免于处罚的心态而规避制度责任时,这时的制度并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果员工能够认同制度并发自内心的拥护并能自觉遵守且能够影响他人,这时的制度就体现了文化的涵义。企业制度中包含有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意愿,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制度就成为了企业推广和灌输自身文化理念的主要渠道,这样企业制度建设就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2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其所独有的创新氛围会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由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较多,尤其是企业的一些创新活动会影响到一部分员工的个人利益,会阻滞企业的创新活动,在这些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上就表现为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去引导员工创新,还需要用制度的手段去规范和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创新行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同样具有创新精神,制度层面上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同时支持和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对企业创新活动从目标、模式、过程控制、人员与物资调配等方面给予制度性的支持,相比较企业制度而言,创新型企业文化制度层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是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作用在内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制度的形成及其生命力源于无声无形又无处不在的文化。简而言之,文化即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的一种普遍的自觉,而制度则是对各种“不自觉”的纠正和规范。
2.3以创新为纽带,做好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企业文化 内涵 煤矿企业 作用 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越刮越猛,知识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石。所有企业包括煤矿企业,都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本文先介绍企业文化的内涵,接着阐述企业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一套在新形势下建设煤炭企业文化的措施与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意义。
1.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带有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是企业和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组织活动,也不单单是企业的形象,而是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使员工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并为之而共同奋斗、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过程,需要专门的人员去思考和建设,需要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去经营和承担。
2.企业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近些年来,不少煤矿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2.1文化是形成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美国学者弗兰西斯曾经说过:“你能用金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劳动,但是你不能用金钱买到他的热情和主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实现。”作为一种动力文化,煤矿企业文化不仅具有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还具有许多诸如规范、激励、凝聚等传统管理所不能替代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在无形中提高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企业文化是维持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功能已被不少煤矿企业所重视。如今,我国不少大型煤矿都在努力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些文化贯穿于煤矿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起到凝聚企业员工智慧的作用,从而使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2.3企业文化塑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所独有的文化,它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塑造价值的作用,只要将企业文化发挥得当,煤矿企业就难以被对手所超越。
3.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与策略
3.1煤矿企业领导层应该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中坚力量
领导者在企业中具有发号施令的地位,所以领导者必须具有长远眼光,亲自参与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以自身行动、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员工,引导员工一起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用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以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征集企业精神、企业徽、企业歌、企业旗等企业形象方面的方案,经过认真的筛选和反复讨论,确定出反映企业特色的、职工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企业徽、企业歌、企业旗,对这些标识和形象进行广泛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这些企业形象标志所代表的含义,从而起到引领员工、教育员工、鼓舞员工的作用。
3.3用多种多样的文化阵地展示企业文化建设
一方面,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如广播、企业内部电视台、宣传板报、企业报刊等进行文化传播、文化教育和文化展示,记录、报道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安排、要求、活动,展示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设好安全文化长廊。在生产队组所在的生产楼走廊和楼梯悬挂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名言警句、宣传画和安全知识图版,提示和教育井下员工时刻不忘安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3.4运用文化活动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要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要进行创新,如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各种球类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摄影比赛、有奖征文活动、电影专场晚会等。在文化活动的组织上,相关组织部门在活动的组织上要突出文化特色,力求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员工参与广泛。
总之,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煤矿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形成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活动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更多的职工受到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玉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02).
[2]桑燕.河南煤化:“中国式”500强的个性成长[J].企业观察家,2011(8).
[3]曾文.企业文化是这样克隆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02-06 (004)
[4]宁高宁.企业文化:神奇的精神之水[N].中国房地产报.2003-01-08
[5]张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5-03-14(T00)
[6]贾杰.建设企业文化 增进文化沟通[N].中国冶金报.2008-04-24(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