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儿童保健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保健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保健措施

第1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关键词 外来常住儿童 儿童保健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16-02

外来常住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儿童保健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和积极落实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当前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不高的情况,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找出现有机制的不足,建立适应外来儿童特点、符合区情的儿童保健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试点实践和效果评估,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内类似地区完善外来儿童保健服务机制提供建议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1 杨浦区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实践

1.1 基本情况

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东北角,户籍人口108余万,外来常住人口23余万。2009年0~6岁外来常住儿童15 573名,儿童保健管理率为65.56%。目前外来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有:1)外来儿童流动性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对外来常住儿童底数不清,缺乏外来常住儿童的定期排摸机制[1];2)对外来常住儿童的儿童保健服务缺乏主动督促引导机制;3)外来常住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及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求水平低,主动性差[2]。

1.2 试点改进措施

1)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改革方向 我们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会议访谈等进行区域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现状调查;访谈对象有公共卫生管理专家、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妇幼保健所业务领导和儿保管理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领导和儿保服务人员等20余名专家和相关人员。在征询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外来儿童保健服务管理模式的建议,在杨浦区进行试点实践和不断完善,并通过效果评估确定有效工作模式。

2)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网格化管理 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区妇幼保健所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各街道(镇)计生干部负责共同强化外来儿童保健工作网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团队为核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外来儿童保健服务的网格化管理职责,强化信息排摸、服务督促功能。

3)打破儿童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的隔膜[3]强化外来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与分工协同,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儿童免疫预防和儿童保健服务的区域化整合,促进双方的业务合作与信息交流;建立“先儿童保健体检后免疫预防”的服务流程;建立双方外来常住儿童信息的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档案及信息化管理。

4)建立经济和宣传“双引导”机制 杨浦区将外来常住儿童免费提供常规儿保体检服务项目(10元/人次)纳入2010年的政府实事,从经济上减轻外来儿童家长的负担,在各街道镇、居委深入进行“儿童保健服务”知识的宣传工作,鼓励外来儿童家长主动带儿童接受儿童保健体检服务,促进家长的主动性。

5)建立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的主动督促机制 社区儿保医生定期将免疫预防医生掌握的外来常住儿童信息,与儿童保健信息进行对照,对未按时参加儿童保健体检的儿童,以电话、书面通知等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告知和宣传,主动督促与引导儿童家长及时带领儿童接受保健体检服务。

2 杨浦区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取得的效果

2.1 提高了外来儿童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强化网格化管理后,社区全科团队医生、街道(镇)卫生计生干部积极参与外来儿童的主动排摸与及时沟通,外来常住儿童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外来儿童排摸数量明显增加。

2.2 提高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及体检服务利用水平

经过试点,外来常住儿童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从2009年的65.56%上升到2010年的98.91%,同比上升了50.70%。更多的外来儿童获得肥胖、营养不良等主要健康问题的筛查与健康指导,儿童保健服务的服务惠及面得到了机制的保证(表1)。

3 问题与建议

3.1 儿保体检是保证外来常住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放在与儿童免疫预防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实施。当前外来常住儿童保健体检服务利用度低[4],涉及多种原因,但政府重视和投入程度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相比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政府确保了“五苗”的免费接种,并在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加大宣传等方面落实了许多积极的举措,在社区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工作模式。但在儿童保健服务方面,还没有实施“免费”政策,对外来儿童保健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定期排摸、考核评估等措施。应当看到,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保证外来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不得各类传染病,还要确保他们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定期的儿童保健与体检筛查,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从政策、制度上加以重视与保障,才能使儿童保健服务事业得到积极发展。

3.2 杨浦区试点促进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

在强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5],杨浦区通过整合免疫预防与儿童保健的管理资源、形成“先保健后免疫”的服务流程、建立了“经济”、“宣传”双引导机制和主动督促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外来常住儿童的保健管理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社区儿保医生能够及时掌握外来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儿童保健状况,主动督促家长带儿童体检,另一方面使外来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和主动参与度不断提高,而定期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社区全科医生与儿童保健医生的工作质量,最大效度地促进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的提高。

3.3 试点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杨浦区试点期间的“免费”政策,需要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同时覆盖面不仅仅包括外来常住儿童,户籍儿童也应当享受同等的政策,这才能充分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管理机制上,需进一步学习免疫预防管理的有效经验,在排摸机制、考核评估等方面形成进一步的制度与成熟的考核指标。提高儿童保健管理与服务水平,其中数量足够、专业素养确保的儿童保健医务力量是关键[6],这是当前儿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建立儿童保健医生的优先引进、培养机制,加快队伍建设、调整人员结构,才能促进儿童保健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 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5-646.

[2] 张静,孙春阳.刘慧燕,等. 7岁以下流动和常住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113-2115.

[3] 朱新. 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8-1179.

[4]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3-645.

[5] 李舜,卢树华,凌志毅,等. 卢湾区妇幼保健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65-1466.

第2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计算TOPSIS法综合评价C值和六项儿童保健指标的全国范围地区ID。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TOPSIS法儿童保健综合质量ID较大(ID=0.35)。六项儿童保健质量指标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ID高达0.59,表明该指标不同地区间分布极不均衡;出生体重<2500g婴儿比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三项指标的ID均为0.30;ID最小的为围产儿死亡率(ID=0.25),说明该指标在地区间的分布相对均衡。

2讨论

在评价儿童保健质量时,有多种可以反映儿童保健工作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本研究选取了常见的六项指标:体重<2500g婴儿比重、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研究发现,同一省(市)的不同指标高低不一致,同一指标在不同省(市)间也有所不同,即存在指标异质性和地区差异性。这就需要使用一种综合指标消除单个指标之间的异质性,来反映各省(市)的总体儿童保健质量,并了解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2.1我国儿童保健质量

分指标来看,六项儿童保健指标地区分布情况差异较大,用单个指标来评价某个地区的儿童保健质量比较繁琐,而且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地真实状况。采用本研究使用TOP-SIS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同趋势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量纲不同和离散程度不同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考虑单个指标是否达标,而且综合考虑和利用了各项原始指标,计算简便,评价结果科学可信[4]。研究发现,儿童保健总体质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上海、广东和北京,三者的共同特点是距离最劣方案的欧氏距离均较小,可能与其经济发达有一定关系,后三位分别为湖南、陕西和福建,三者均较接近最劣方案,且距离最优方案的距离相对较大,表明其综合儿童保健质量相对较差,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本文来自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简介详见

2.2儿童保健状况地区差异

第3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3岁以下儿童中,2010年户籍和非户籍儿童、2011年和2012年非户籍儿童的贫血检出率均高于15%;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表3)。3~6岁儿童中,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营养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4)。2.4死亡率2010—2012年松江区婴儿死亡率均低于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9‰的目标值。非户籍儿童的意外死亡率分别为2.18‰、1.14‰、1.00‰,均≥1‰的目标值(表5)。

2讨论

随着人口导入增多以及近年来生育高峰的出现,2010—2012年松江区管理的儿童数以及托幼机构数明显增加,但是儿童保健工作人员不增反降,而且缺少高级职称医务人员。Anand等[1]对中国卫生资源的分析表明,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卫生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密度每增加1%,婴幼儿死亡率会下降0.133%。同理,保证社区儿童保健人员的数量是确保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前提[2]。随着松江区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导入,以及妇幼保健一系列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更加期待有充足的、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充实到儿童保健队伍中。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根据松江区儿童保健需求特点,制定相应措施补充社区儿童保健人员数量,解决儿童保健医务人员待遇、保障问题,提升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同时,需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及时掌握新的技术及理念,从而提高各级机构的服务能力。松江区户籍人口对儿童保健依从性高,管理率稳定保持在高水平。非户籍儿童的家长也有一定的保健需求,但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重视程度的欠缺,往往不能坚持进行系统的保健。近年来,松江区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儿童尤其是非户籍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各社区结合产后访视、免疫规划门诊等环节,加强对儿童家长关于儿童系统管理内容的告知和宣教;强调属地化管理,将非户籍儿童管理纳入对社区的考核;继续开展儿保门诊温馨化建设等。通过上述措施,非户籍儿童的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为进一步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自2013年5月起,在区内实施了0~3岁儿童系统管理满10次,费用全免的政策。户籍、非户籍儿童营养性疾病的检出率有差异,非户籍儿童的贫血及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户籍儿童,户籍儿童肥胖的检出率高于非户籍儿童。因此,儿童保健医生要注意在儿保门诊中结合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活背景等情况综合评估,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讲座、咨询活动等,系统地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弥补门诊宣教的不足。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疾病指标,也是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关键指标。松江区的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大大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规定的控制指标,但5岁以下非户籍儿童意外死亡率偏高。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作为国际社会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通过健全儿童保健网络,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加强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积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儿童死亡率。

第4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体格生长发育

1.0~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体重

(2)身高(身长)

(3)头围

(4)其他指标

2.生长发育评价

(1)评价指标

(2)评价方法

(3)评价内容

二、神经心理发育

1.神经系统发育

(1)脑发育的可塑性

(2)环境对脑发育的影响

2.运动语言行为发育

(1)运动发育

(2)语言发育

3.心理发展

(1)感知觉

(2)注意

(3)记忆

(4)思维

(5)想象

(6)意志

 

五、儿童保健服务措施

1.新生儿疾病筛查

(1)遗传代谢病筛查

(2)听力筛查

2.新生儿家庭访视服务

(1)新生儿分类及特点

(2)访视次数

(3)访视内容

3.0~6岁儿童保健服务

(1)定期健康检查

(2)生长发育监测

4.五官保健

(1)耳及听力保健

(2)眼及视力保健

(3)口腔保健

六、儿童伤害

1.现状与预防

(1)流行状况

(2)危险因素

(3)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2.常见儿童伤害的预防及急救处理

(1)溺水

(2)异物损伤

(3)中毒

(4)烫烧伤

第5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 保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68-01

儿童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工作,儿童卫生保健指标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人口素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健康状况。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步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活跃的时期,大量流动儿童涌入城市,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卫生保健问题与城市文明进展的进程紧密相关,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据调查表明,在2010年初中国流动人口高达2.11亿[1],其中流动儿童占25%左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十几年都将是我国人口流动快速增长的时期,导致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 儿童保健国内状况及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日新月异的改进,儿童保健受到的重视日趋广泛。目前社会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人口的频繁流动和迁移等。流动儿童保健应该更加具有优质、多层次的特征,预防保健专家在分析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时指出,儿童保健服务主要存在经济取向、专业导向与基本保健需求的矛盾[2],导致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比户籍儿童差。流动儿童的居所无法集中,管理的难度比较高,由于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条件、抚养人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导致对抚养儿童的观念也各不相同。绝大部分抚养人没有掌握科学的喂养方式,很多人都以为儿童主要吃饱、睡好就可以,认为儿童说话走路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开展流动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 流动儿童保健现状

流动儿童看护人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大多只是初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普遍不高,缺乏全面的健康知识。大部分看护人在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补钙等方面的知晓率相当低,甚至对相关政策及流程的了解也比较少。流动儿童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感染疾病、贫血、缺乏维生素、死亡现象非常多。陈刚[3]等人对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进行调查,得出46%的调查对象家庭月平均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看护人在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补钙等方面的知晓率为44%,流动儿童的贫血检出率为20.91%,明显高于户籍儿童的11.83%,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死亡原因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3 流动儿童保健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保健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比如: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区域政策无法协调、卫生服务管理无法提供有力的扶持、无法控制非法接生现象等。流动儿童保健比较明显的问题为[4]:经济收入、保健信息缺乏、流动性比较大、忽视儿童保健措施等,以上的原因导致流动儿童卫生保健利用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建立“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员管理”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社区流动儿童免疫建证及接种率。

4 流动儿童保健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加强社区医师的日常工作。作为社区医师应该掌握儿童的流动情况,为散居的流动儿童建立完善的保健档案,落实每一项日常医疗服务工作,通过不同的渠道在社区中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使儿童监护人可以认识到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其中,配合医学人员做好育儿知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育儿知识水平。

4.2 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工作。儿科医师与保健专业人员,应该发挥领导作用,在各个地方区域实施国家与政府提供的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力度,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流动人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供更多的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经费,了解流动儿童的真正情况与需求,使流动儿童与户籍地儿童享有相等的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不断建立与完善流动儿童电子档案,并将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纳入医疗卫生工作考核中。

4.3 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在儿童社区保健工作中,全科医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作为全科医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正确诊断儿童疾病,提高基层保健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儿童保健宣传方法,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的积极参与程度,使社区、教育各个工作部门为加强医疗卫生而共同努力。

5 体会

流动儿童的分布失去平衡,大多分别在经济比较发送的大城市,家庭收入、居住环境等关键因素,使儿童保健状况与户籍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儿童保健服务远远比不上户籍儿童,出现多种营养性疾病、感染发病等不良现象也多于户籍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母亲的工作情况组成了影响流动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父母的语言能力、文化差异、经济条件、医疗保险对移民儿童的保健服务水平影响更大。

我们应该帮助流动人口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家庭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意识,合理降低儿童健康体检与系统保健管理的费用,为儿童提供经济、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卫生保健当作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以提高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通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我国儿童健康知识普及的现状,分析关键的流动儿童保健因素,从而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高春梅,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08):967-970

[2] 金春华,杨慕兰.新世纪城市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1,09(02):283-285

第6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关键词】基层儿童保健;影响因素;对策;事业;发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8-02

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做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以及促进妇幼卫生事业顺利进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1]。为此,本文就各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几点对策。

1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1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且专业性也很强。这就对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还需要较强的责任心及综合职业素养。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基层保健机构中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缺乏投入,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多、专业技能不够强,尤其是很多偏远农村及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几乎都是由妇保医生或从事其他科医生兼职完成,甚至有些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是由无医疗知识的村妇女主任担任,而村妇女主任要面临多项工作的管理,这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工作范围方面讲都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2]。

1.2缺乏专业的基层保健队伍由于儿童体质和性格特点关系,儿童保健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人员才能完成。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对于专业队伍的建设缺乏投入,现有的保健人员并非专业人才,而是由医师兼任或者一些业余人员担任,这就使得保健人员往往比较缺乏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专业理论差,管理水平低,缺乏系统理论。而由于人员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缺乏,使得儿童保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不协调、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准确性,同上级部门沟通能力差,致使工作衔接不上,造成工作被动等等[3]。严重阻碍了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1.3资金投入少,见效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各种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基层财政时常出现困难,保健机构收入往往比较少,投入的资金也只能够做好日常的基础维护工作,比如设备维修、房屋维修、日常工资开支等等。资金的缺乏就使得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投入经费比较缺乏,且见效慢,开展相关保健人员的培训、学习深造也就无从谈起,有一些地区采用农村妇幼人员兼职方式,而由于工资比较少,使得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比较缺乏,加上兼职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就非常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4地理环境受限,管理存在较大问题这主要是针对于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使得道路交通的建设也非常缺乏,加上医疗费用在不断地上升,就造成了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典型的就是集居、散居儿童无法纳入系统管理中,使得存在很多漏洞,一些医院由于经济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政策开展日常儿童保健工作,没有积极的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以及贫血化验等等,新生儿疾病筛查、访视工作更是无从谈起,而很多农村家庭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疏于儿童的日常保健,一些留守儿童及流浪儿童更无法接受日常的保健。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乡村地区大部分偏远山区5岁以下儿童均散居,无人看护,以致在智商、安全程度均大大低于城市儿童[4]。

2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

2.1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建立管理机构进行引导和监督,要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首先是要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应由县级以下逐级努力创造优越条件,建立健全儿童保健制度、常规和职责。尽量改变兼职现状以及其他不合理的现状。落实责任制度,加强规范流程管理,层层把关,分清责任,突出重点,对于农村众多思想观念较落后的人员予以思想引导和教育,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保健的认识和重视。在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结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要从这三个部分入手,找准切入点,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切实推动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加强保健人员的培训首先是要加强对各级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保健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可能的为保健人员争取短期学习或进修的机会,同时要引进新力量,尽快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是要加强保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保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应积极和各相关部门联系,调动起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村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投身儿童保健工作中来。

2.3加大儿童保健事业的经费投资这就需要引起各财政部门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使得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得到财力保证,以加强各项保健项目的开展、设备的维修,以及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从而提高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从而促进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3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础医疗儿童保健事业由于受到人员队伍、机构建设、环境条件及经费投入的影响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加大经费投入和宣传教育,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推动我国的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锐.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儿童健康事业的儿童保健专家——钱倩教授[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02:95.

[2]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15:5-25.

第7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为掌握口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儿童保健服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对其保健及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如下。

1 我区0―7岁儿童共有32638名,横向管理分为两大块即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管理,散居儿童分布在十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纵向管理。

1.1 0―3岁散居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体弱儿的管理,①建立专案管理:在其健康档案上标记“体弱儿”字样,注明病种以便于查找。除按健康儿童管理内容外,根据每一个体弱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定期到门诊复查,一般是每半月至一月检查一次。逾期未检查者要追访和上门访视;②针对不同疾病,指导合理喂养、正确护理和进行防病知识宣传;③对已恢复健康的体弱儿应及时结案,并转入健康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1.2 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儿童保健管理率,①保健管理覆盖面再扩大,为了使我区儿童都能得到保健,应加大管理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负责辖区内的儿童保健,摸清儿童数,并与预防注射相结合,努力提高儿童保健覆盖面。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儿保医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要熟练掌握儿童各期的保健要点、儿童系统管理、常见病的防治技术、体弱儿的管理及婴幼儿早期教育,这样才能确保儿保质量。③应向年轻父母宣传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宣传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能够主动让儿童参加保健,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

2 全区共有100所托幼机构,其中有证园所44所,儿童总数为9126人;无证园所56所,儿童总数为3941人。今年全年共查100所幼儿园,体检儿童11888人。

2.1 全区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通过分析,体重指标≤2SD占0.71%,体重发育在中等水平占94.07%,体重发育在上等水平占5.22%,身长发育在上等水平占4.61%、中等水平占94.86%、下等水平占0.53%,符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正态分布。对少部分体格生长发生偏离的儿童,嘱咐幼儿园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2.2 全区肥胖儿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全区0―7岁以下集体儿童肥胖儿占3.10%,对各个园所肥胖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定期复查,与家长配合制定肥胖儿一日生活制度。

2.3 五官保健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视力异常占8.50%、沙眼占27.03%、龋齿占28.85%,我们要求视力异常的儿童来我院,进一步散瞳、验光检查、配镜治疗。

第8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母乳喂养;高危儿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7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现目前农村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儿童保健的工作绩效,本文对近年来我县农村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县两个乡镇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483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39名,女2291名,年龄(0-3)岁。

1.2儿童保健方法:农村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各乡卫生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每个村都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本村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本村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本村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0-3岁的儿童建立儿童保健册和儿童保健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

2 结果

各年的建册率、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0-3岁儿童建册率、建卡率已为99%,母乳喂养率为99%,系统管理率已达90.6%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 讨论

3.1 农村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农村儿童保健是对本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0-3岁儿童建册率、建卡率为99%,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9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6%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农村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

3.2 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成效:针对以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积极做好产后访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儿童家长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从产前健康教育做起,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使整个家庭对母乳喂养加深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儿保人员应促进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儿保工作应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为其提供定期的检查。对每一位儿童每年的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整理,归纳总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纵向的评估和横向的比较,从而提出符合本地儿童实际情况的保健干预措施,找准本地儿保工作的重点,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体检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应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与上级单位合作,增加儿童保健的服务范围,开展血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测。

总之,加强完善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农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 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第9篇:儿童保健措施范文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教育模式; 儿童保健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8-0146-0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the child health clinic.Method:220 children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out-patient admiss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1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basic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trengthen health management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basic nursing.The degree of anxiety,uncertainty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he par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After strengthening health management education,the scores of parents’ uncertainty about child and the anxiety of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 of family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f education; Child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Haime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ojiang District in Taizhou City,Taizhou 318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8.074

当前的年轻家长对科学育儿以及儿童保健等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有必要倡导各儿童保健部门联手协作采取健康管理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小孩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1]。儿保门诊主要担负儿童疫苗的预防接种,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记录并评价,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筛查以及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等服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意识不断提高,要求也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地增加[2]。为了让儿童保健门诊的服务质量得到更好地提升,以满足家长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儿保门诊收治的220例患儿使用实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健康管理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保健门诊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537例儿童,其中健康儿童306例,患儿231例,将患有严重器质或精神方面疾病的11例患儿剔除,余下220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其中男118例,女102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25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从患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护理措施,针对患儿的情况替患儿家长排疑解惑并且将他们所能用到的有关知识进行具体讲述,同时依据医嘱予以其他护理服务等。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强化健康管理教育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方法如下:(1)首先,要弄清楚家长心里的想法。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小孩都有比较高的期盼,即使是自己的小孩处于非健康状态,所以医护人员应该秉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教导家长,只有与患儿家长处于良好的医患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治疗措施更好地在患儿身上实施,若是能够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这样就更有利于健康教育发挥更大的效用。(2)其次,要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儿童的性格非常活泼,比较喜欢光彩鲜艳、明亮活泼的氛围[3]。因此,在儿童保健门诊的一切装饰都要变得鲜艳明亮、卡通、娱乐和欢快,让孩子看到一个多彩、可爱的世界,以便医护人员开展诊疗活动[4]。(3)开展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如下,①首先,详细评估:评估的对象是患儿和其家长;评估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患儿的病情状况、年龄及其生长发育情况等,还包括患儿家长关于卫生知识的熟识情况、对相关知识的渴望程度、家庭经济和环境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等;评估是要在健康管理教育之前开展。②其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使用多样化的形式对患儿和其家长进行健康管理教育,主要包括组织人员集体授课、现场演示、一对一直接交流以及发放宣传读物等,让患儿家长对相关健康管理知识逐步从了解到认识,再到理解与掌握。③然后,给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先对这110例患儿进行体检,并定期记录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主要用于筛选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健康管理教育工作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④最后,要重视反馈:对患儿与其家长做完健康管理教育之后,应当通过反馈的方式去了解他们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焦虑情况:0~100分范围内,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情况越严重;(2)满意度:0~100分范围内,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家长对小孩的不确定感受:25~125分的得分范围,分数越高表示不确定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试验组强化健康管理教育后,患儿家长对小孩的不确定感及家长的焦虑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小孩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觉悟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当前年轻的父母群体大多是80后或90后,传统育儿知识跟不上时代且出现了教育断层,所以幼儿保健知识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5]。作为儿童保健基础性部门的儿童保健门诊,担负着祖国下一代的育儿指导工作[6]。儿童保健门诊的目的是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知识构架,掌握基本的育儿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管理教育在儿科保健门诊的意义非常重大且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抚养小孩的人除了儿童的父母之外,还可能是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父母,甚至是代养人,所以在进行健康管理教育时,应当适当放宽所涉及的对象,应当把他们都列为健康管理教育的对象。与这些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来获得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彼此良好沟通,有效地开展健康管理教育。在整个健康管理教育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亲力亲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交流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同时还要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其参与互动,充分满足他们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要求,以达到健康管理教育的目的[7]。

综上所述,在不断地教育传播过程里儿童保健知识得到了普及。本文记录了有针对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提供从学校教育管理、日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多条传播渠道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教,从而使儿童保健知识能够做到有效的供给,以丰富精彩的内容与出奇新颖的形式吸引需要知识的人们[8]。同时,还要加强医护队伍的自身建设、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在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逐步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才能够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教育的质量,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黎海芪,毛萌.儿童保健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2]杨彦,张德春,李胜玲.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1826-1829.

[3]何然敏.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88-89.

[4]邢存乔.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0):1629-1630.

[5]吴川生,陈少娥,邢文佳.基层儿童保健发热门诊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海南医学,2010,21(18):71-72.

[6]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173.

[7]李凤兰,周静,曾德秀,等.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