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丰富企业文化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职工文化及职工文化建设的概念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所谓职工文化,就是在企业中突显出的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主人翁意识,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意识,实现职工自身价值的思想意识和职工内部相互关系及职工群体意识的总和。”这就是说,职工文化乃是职工自身及其群体意识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职工主体意识、利益诉求、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评价等方面。据此,我们认为,职工文化建设就是指,为了塑造特定的企业文化,而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形式,专门针对企业职工群体的主体意识、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氛围等进行教育引导的活动。“职工文化”概念强调的是“思想意识”特征,“职工文化建设”则强调“实践活动”的特征,其实质是建设和推进“职工文化”。
二、当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固原供电局工会把职工文化活动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教育宣传引导职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固原的特殊地域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学艺术和体育活动,为企业和职工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硬件投入。在局工会及相关部门的多方筹措下,固原供电局先后为全局各职工小家投入几十万资金,建起了职工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房、职工书屋等活动场所。另外,占地近3000平米的固原供电局职工活动中心也将于今年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内设会议室、职工活动区、综合区等功能活动区域。这都将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
注重软件提升。局工会注重以职工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注重职工价值观念和群众意识的培养,使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自2008年来,共组织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30余次,参加公司汇演4次,组织晚会8场,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展现了电力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在市内外取得较好反响。
固原供电局工会在推进工运事业,抓好职工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发展。但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和“三个建设”的不断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归纳如下几点:
(一)职工文化活动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国网公司党组已于2009年以1号文件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职工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虽然活动丰富,但大部分仅局限于形式和传统,不能很好地弘扬宣传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没有有效地为企业中心工作和当前重点工作服务,没有真正达到“活动促发展,活动出效益”的目的。
(二)部分管理者思想观念片面,重生产轻职工文化建设
在电力事业不断加快发展的今天,部分管理层往往重视抓生产而忽略职工文化建设,不愿多开展文体活动。有些企业管理者片面追求提高企业生产任务指标,不能从高层次上看问题,认为文体活动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场所和精力,无暇顾及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对职工参与上级组织的职工文化活动也不能给予积极地鼓励和支持,挫伤了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企业人才招收的局限性,导致文学艺术体育型人才难以接济
目前,各企业都比较重视专业技能人才引进,不少企业或多或少地忽视,甚至拒绝其他领域人才的加入,特别是文艺体育类人才。以固原供电局为例,近几年招收新职工的专业范围越来越小,只限于电力专业的本科生,排除文艺体育及文科类人才,造成企业文化的专业带头人老化,“青黄不接”。再比如原先固原供电局篮球水平在宁夏电力系统甚至全区也是排在前列,但随着老队员年龄的增长,近年再未招收相关人才,固原供电局的篮球项目已失去优势,逐渐在走下坡路。
三、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对策
当前,电力企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工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所肩负的责任日益繁重,工会职工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文化活动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会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职工队伍的团结稳定,关系到和谐电力的建设发展。
近年来,固原供电局工会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结合宁夏电力公司第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在职工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职工素质提高上,正逐步探索形成有效途径。
(一)着力于加强职工文化内容建设,确保职工文化活动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
国网公司关于加强“三个建设”对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工会组织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参与,物质上支持,真正将职工文化活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
(二)着力于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为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条件,既是维护职工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又是全面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基础,更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为着力解决我局职工文化活动场所缺乏的困难,经我局多方申请,公司批准占地近3000平米的固原供电局文体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这将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供较好的文化阵地,为职工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必要保障。
【关键词】石化企业;构建;特色;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62-01
近年来,各级石化企业领导日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干部职工企业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的意识形态阵地。但是随着社会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和石化企业工作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过去的一些传统做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企业干部职工的需求。企业文化建设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不符合时展需要的地方。
1 为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1)动力不足,缺乏保障机制。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石化企业功能不断拓展,基层战时除了要完成艰巨的防、灭火任务外,还要积极参与日益繁重的抢险救援行动,这些都是石化企业的中心工作;平时除了要开展专业岗位培训外,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和考核验收,许多单位疲于应付,在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时间、精力、动力不足,重业务实绩、轻文化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基层领导也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规划,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教育、助推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有的甚至把文化工作晾在一旁,开展文化工作随意性较大。据了解,部分基层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企业党委议事日程,领导认识不到位,从思想上、思路上没有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做出很好的规划,导致在许多基层单位重企业业务工作、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企业文化工作的定位偏低。进而导致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经费少之又少,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有些基层企业因工作任务繁忙、人力不足等因素,与地方有关文化部门沟通联系较少,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总之,企业文化建设还缺乏组织领导、经费保障、部门协调等一整套保障机制,保证其正常有序运行。
(2)骨干不多,缺乏浓厚氛围。石化企业因编制原因人力严重不足。在为数不多的干部职工中要挑选具有一定文艺天赋和艺术细胞的干部职工更显少之又少,干部职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能够胜任文体工作、担纲文体活动的人才不多,再加上许多单位不够重视对文体活动人才的培养,不善于充分利用企业内外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不懂得培养干部职工开展和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不能够正确地鼓励和引导积极投入、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导致许多基层单位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气氛,久而久之,干部职工开展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和充分挖掘。人才是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基层企业因远、小、直、散等分布特点,在人力偏少的条件下,选拔文体人才难度大,加之培训、培养人才因企业分散和工作任务需要,不便于集中,培训文体骨干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受到制约。即使有些基层企业通过利用当地社会资源,通过努力来培养干部职工的兴趣爱好,培养了一些文体骨干,但受企业其它因素的影响,文体队伍不够稳定,且传、帮、带工作不够有效,导致基层企业能够善于组织文体活动的骨干队伍比较缺乏。现在的职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接受的都是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文化,思想比较活跃,喜欢热爱新鲜事物,向往自由、宽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但目前基层单位因人员、设施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活动组织困难,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机械,除了一些唱歌、打球、看报、下棋等传统项目,就是逢年过节和共建单位合办一台一陈不变的老套节目,提不起干部职工的兴趣,干部职工参与热情不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不浓。
(3)缺乏有效载体。在一些基层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可以概括为打打球,看看碟,过年过节搞联欢,平时打打扑克,看看书、读读报。甚至上述活动也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形式过于单调,普遍出现了“内容庸俗化,形式简单化”的两化趋势。有的基层领导简单的把打打球,唱唱歌,看看录像此类活动当成是企业文化工作的全部。而现在的干部职工自我意识很强,善于独立思考,知识面宽,思想活跃,表现出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多角度、多样化的。基层企业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干部职工的兴趣。多样的、立体化的企业文化活动比较缺乏,难于形成和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2 如何构建石化企业特色和谐企业文化
近年来,随着石化企业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构建有石化企业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已日渐成为各级石化企业建设发展的形势需要。那么如何构建石化企业特色和谐企业文化呢?
(1)强化文化建设理念,做到组织领导制度化。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贯彻落实到石化企业就是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因此,石化企业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单位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要制定文化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企业文化工作由党委统揽,党的主官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文化工作,其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评范畴,并实施奖优罚劣,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充足的经费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常态化运行,每年拿出一定的文化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基层文化建设。三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要积极与团委、工会等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重视支持,把石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将单位小文化融入到企业大文化环境中去,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能够尽情舒展干部职工才华的舞台。
(2)盘活文化建设资源,做到文体队伍骨干化。只有最大限度地盘活文化建设资源,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建设服务。基于此,各级企业党委要紧紧抓住更能体现企业特色和展现干部职工特点的文体骨干队伍这个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载体,并高度重视文体骨干队伍建设,带动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一是要选拔培养好文体骨干。要依托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力量,通过请进来的模式,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指导和专业培训,不断加大对文体骨干的选拔、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特长,培养干部职工的文化兴趣和文艺细胞,并通过政工干部、新入厂大学生职工队伍的传帮带,确保基层单位均能够成立相对固定的文体骨干队伍。二是要组建特色文艺小分队。要积极挖掘潜力,通过组建锣鼓队、武术队、军乐队、舞龙队、街舞表演队等各具特色的企业文艺小分队,来提升企业文化活动的层次。要结合单位实际,积极聘请地方专业老师到单位授课,依托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当地媒体杂志资源,来提升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要通过成立电脑兴趣小组、曲艺兴趣小组、球类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等各种文化活动小组,积极开展书法、美术、摄影、球类等各种文体活动,不断盘活企业文化建设资源,鼓舞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及发展,其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群众文化是企业打造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工作有利于企业和谐文化环境的塑造、群众文化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有效存进作用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群众文化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群众文化 企业经营 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对职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载体,被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成为企业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企业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群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群众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一个集合体,它包含了企业文化工作、企业文化事业、企业职工的娱乐活动以及企业文化队伍的建设。另外,职工的自我参与意识在企业群众文化工作中显现着职工自主自由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彰显着职工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动加入。企业职工的自我意识和聚集意向也可以较好的证明职工和企业的融合。而自我娱乐则是职工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自我娱乐不仅是企业职工最基本的文化活动,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因素。因为,职工在生产劳动工作之余,需要自我娱乐来对自我进行完善和调节,从而消除工作的疲劳,使职工达到愉悦心情。可以说群众文化工作是企业满足职工需求的一种活动。自我开发是职工自我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并依托群体文化的演变对生产技能不断认识以及改善,从而提高职工的职能素质和全面发展。可以说职工的全面发展推动了企业群众文化工作,是职工和企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繁衍出的产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发展企业文化,就必须要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作为载体,用企业理念来武装职工,用丰富的企业文化来正确引导职工,用企业向上的文化将职工与企业凝聚在一起,使职工和企业共享共建企业文化,从而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提高企业文化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职工行为准则等企业意识形态,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一种以企业特征、企业价值以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群体意识。企业文化有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以及企业精神文化要素,这三大要素对于加强和促进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无疑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保障作用和支撑作用。有文化的企业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一定不会成功。纵观国内前100强企业,每一个企业都具备优秀且独到的企业文化,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有益于其独到的企业文化理念。另外,企业文化理念还具有凝聚感召的作用。因为企业文化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所以企业文化理念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职工进行沟通,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职工的理想信念中,从而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以及激发职工的潜在智慧,使职工意识到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对企业的作用,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以及感情与整个企业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是企业打造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
群众文化工作是企业构建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对职工起到引领、激励以及促进作用,通过推动争先创优的劳动竞赛,使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内化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次,群众文化工作还有益于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职工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以及团结凝聚力,是有效激发职工挑战性、增强职工体制、活跃职工业余生活以及增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群众文化工作减少了职工之间的摩擦,有效缓解了职工之间产生的矛盾,使职工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心理,潜移默化的增强了企业职工的向心力。而且,群众文化工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年龄、层次以及爱好不同的精神需求,使职工的特长和个性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三)群众文化工作有利于企业和谐文化环境的塑造
团队精神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理念中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事物做出评价和处理。通过群众文化,职工可以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它在塑造企业职工健康心态以及陶冶职工情操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群众文化工作具有统一性、动作协调性、整体合作性、信息沟通性,所以群众文化工作的集体性质特别强烈。群众文化工作要求企业的每位职工在工作中要撇弃个人偏见,积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用集体规则来规则自己的行为,服从集体目标,从而使企业在统一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群众文化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有效存进作用
企业的财富是要靠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要健康平稳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全身心依靠企业的职工,并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动和保护员工的积极行。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并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呢?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组织各类群体活动并设置奖项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有力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缩短经营者与企业职工之间的距离,减少矛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以此促进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在活动中可以发回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可以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使得企业的管理形式及运用模式不断改进,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及发展,其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企业中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也提高了国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对科学的感受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也进一步刺激了科学的进步以及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20.
[2] 杨惠秋.论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与企I发展[D].吉林大学,2008.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55-02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高职院校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高职学校文化氛围、品位格调的最直接体现。它不仅在师生的个人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建设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缺乏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广义的,是长远的,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说定期开展军训、定期举行高职院校运动会,等等。他们认为简单的文化活动就能体现校园文化,忽略了文化活动背后的精心设计、系统安排和专业指导,这样发挥不了校园活动应有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院校为了加速学生与企业的接轨,过分推崇某些企业文化与职场文化。但是变相的企业文化并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它在浪费学校资源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职院校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高速发展,把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建、扩招上,为了增加学校的竞争力,增加学校的招生率,盲目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物质条件来吸引家长与考生,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但是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从长远看,对高校的文化氛围的培养与品位格调的提高是不利的,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为不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和谐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陷入形式化的危机。
(三)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在方便了他们学习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对高职院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教育完全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这严重影响了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还有部分的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受网络上不良文化的影响,思想价值观逐渐扭曲,道德约束力逐渐减弱,慢慢地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在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部分高职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频繁跳槽,并非完全因为他们专业技能不足,而往往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单纯的校园环境,对复杂的企业环境不了解,没办法在新的企业环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正常的位置,发挥不了他们的专业才能,这才导致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能把企业文化的精髓注入校园文化中,让高职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能让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环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团队精神
我国大多数的高职学生从小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过于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比皆是。但是在企业活动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等等。如何恰当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职场人员立足于企业的关键。显然,过于竞争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是与企业的团队精神背道而驰的,而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理念传递与灌输的重要环节。所以,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企业就要更加关注管理的创新与技术上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引入创新型人才。传统的高职校园文化过分强调实用型的知识技能,很少开展针对高新技术的活动,很难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创新,这阻碍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而使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在高职校园内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创造机会,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型比赛,能增强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新事物,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为其日后在企业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好准备。
三、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有效措施
(一)借鉴优秀企业文化,丰富课堂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是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点。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平台,把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要点灌输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结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实例,理解基础理论的内涵,学习最新的企业文化知识,深刻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魅力,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从而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除了遵循职业资格标准与岗位任职要求外,还要充分分析企业的发展动态,确定核心能力要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针对性地培养,务求高职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都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其次,在教学形式上也应该不断优化。应采取开放式实训教学,强调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定项目,借助高职院校的资源,让学生自主研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开发与评价开放实训教学,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引导与激励,并及时对项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学习到企业文化,把握企业发展资讯,跟紧企业发展步伐,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有效途径,是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举措。首先,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各种企业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与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深入地在企业开展各种调查与研究活动,增进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企业领导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积极“请进来”。定期与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优秀企业管理人员走进高职院校,以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重点介绍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现状、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相关企业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认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提升自我能力,适应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抓好社团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社团活动是充分展示高职学生个人兴趣与特长的良好场所与平台,是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载体。应建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学生社团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辅导,保障高职学生能在社团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与才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中建立强烈的自信心。通过创业教育基地,创业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业过程,在体验成功、经受挫折的同时,增强学生与困难相抗衡的斗志,培养学生的企业责任意识与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为其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从现阶段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来看,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的重要性,积极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应让高职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提前接触与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积极参与企业的各种实践调研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应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的企业责任意识与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为其以后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 参 考 文 献 ]
[1] 韩永伟,毕巍巍,付舒. 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融合探讨[J].科技视界,2016(2):188.
[关键词]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62-01
石化企业文化,特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基层企业文化的设施建设、文体活动的开展、文化展示方向以及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等文化工作,也包括石化企业文化的环境和干部职工的文化涵养,它是企业基层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用先進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就必须不断提高石化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品味,使干部职工在良好的石化企业文化氛围和环境中,不但能够丰富业务生活,而且使心灵得到净化、品行得到校正、思想得到升华。在健康的文化体系氛围中受生产力、凝聚力、干部职工友爱氛围的感染和教育,以保持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
目前,为什么我们的基层单位开展了那么多的文化活动,购买了那么多的文体器材,而干部职工们还是感到乏味、无聊?组织活动一次不如一次?为什么基层有那么多的励志类书籍,职工不愿意读,却要盯着手机小小的屏幕看电子书?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在基层企业文化工作从单一的娱乐功能向融学习、娱乐、审美、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上下功夫。石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育、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从实践的角度,企业文化构成包括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得到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石化企业文化还包括石化企业岗位职责、工作要求、纪律规范、铁人精神等,就可以作为石化企业石化企业文化的风格。
历数一些知名企业或公司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它不光是一种响亮的口号,更是帮助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动力,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以为,那些在办公室里组织高喊口号的白领是在作秀或缓解压力,其实这也是公司或企业灌输自身文化理念,使干部职工在活动中认同企业价值,形成共同价值,增强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塑造石化企业文化就要首先使干部职工认同这种文化,创造机会让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人心齐、泰山移,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石化企业文化的外延就是要提高石化企业生产力、凝聚力、干部职工友爱等附加价值,其中,还包括干部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都有赖于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协助,有赖于石化企业的发展建设。没有干部职工的这种相互协作和高度团结的精神,石化企业就不可能高度发展,干部职工的自我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要让基层干部职工认同石化企业文化,就首先要尊重干部职工对于“文化”的需求,与基层单位的党政主官或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基层干部职工就对管理者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建设先進的石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上层机关精心设计、各管理层积极推進,基层干部职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進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干部职工对“文化”的认同和参与上。企业领导者在推進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上起到主要作用,是石化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干部职工是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的上级领导要当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石化企业文化长远发展進行战略思考、出方案、形成科学的建设理念,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進行相应的体质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石化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培育石化企业文化的精神,树立石化企业形象,石化企业文化的深层渗透没有基层干部职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石化企业文化的深层渗透需要干部职工的主题参与,那么深层渗透参与的前提,就是要在符合石化企业职责、使命上;符合干部职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成长上,以促進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巩固和提高战生产为出发点满足干部职工求新求乐的愿望。使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的文化活动氛围中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進而达到德育、体育、智育、身心的愉悦发展。
在活动形式上,大胆借鉴和创新,如借鉴娱乐节目的组织方式,换以积极健康的竞赛娱乐形式;在队伍建设上,采取以单位促建,改变过去少数骨干“几个人打球、几个人奏乐”的现象,征求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适应实际条件的情况下组织乐队、活动队;在活动时机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文化活动,把活动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培训之中,特别是抓住各个节日,渗透到群众团体去,深入到社区广场上,加入到文艺社团中,增强干部职工企业文化参与的经常性、有效性、可靠性,并形成常态,以促進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问题;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社会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正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并具有独自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很多观点,虽然各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界定各有侧重,但在他们的论述中,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由于其“高”――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由于其“职”――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又应该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尽可能突出其培养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职”的特点。基于此,笔者比较认同王育培对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界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和创造出的影响、规范和塑造师生行为举止、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的结晶。”有形物质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无形精神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通过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的建设,使高职院校最终形成职业性与人文性、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高职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到位,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突出。
高职校园文化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学生在价值观、理想追求、心理、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内在素质。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及教学过程中出现忽视人文性和教育性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忽略了校园精神和观念的培育。无论是有形的物质文化还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等综合素养教育功能都不突出,以至于出现了部分高职毕业生由于不能满足企业对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在知识和技能基本能适应企业需要的情况下,仍被炒鱿鱼或是提前离开企业的现象。
2、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
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领导班子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给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的重视,以至于校园文化建设并未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没有深入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实践和师生员工头脑,更没有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这样,不仅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主体忽视潜在的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责任感不强,更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战略。在调查中,针对“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这一问题,被调查者中有56.8%认为一般,28%认为不完善。
3、校园文化建设偏于形式化,缺乏内涵和实效。
经过调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偏于形式化,缺乏内涵和实效。
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薄弱,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高职院校误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化、肤浅化。有些院校在集中力量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忽视了文化内涵建设,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师生认同度不高;一些院校虽然也提出要加强校园精神建设,但在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非物化的精神培育还远不到位,形式化严重,在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学校的校训”完全不知道的居然占到了43.9%,只有8.1%的学生能完整的说出,并理解其含义。而相应的制度更是很少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德性规范。
总之,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低层次徘徊,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1、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
优秀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多年长期建设,点滴积淀,才能逐渐形成的,而组织领导重视是提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特别是领导层应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纳入整体办学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从规划、领导、组织、宣传到实施形成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统一协调组织。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实践建设的投入。
2、走校企合作的途径,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很明确的,高职教育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对企业文化并未深入了解,以致很多毕业生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据调查对象反应,认为校园文化能“明显体现”企业文化的只占3.7%,而认为“没有任何体现”的却占到了30.7%。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学习、研究和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实施“校企结合”,在办学各个环节中都渗透企业文化的熏陶。首先,学校要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其次,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引入学校课程设置;同时,可聘请企业优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企业文化的新风。再次,以文化活动为平台,将企业文化有意识地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能有效地吸纳各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最后,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元素。
3、细节入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坚实阵地。
第一,创建特色的高职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如校园的工作、学习环境、基本设施、绿化、图书资料等。作为高职院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体现出自己的高职特色,发挥环境育人作用。首先,把企业文化引入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文化环境,给企业文化在校园物质环境中展示的空间,让学生锻炼技术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其次,加强校园景观建设,提升校园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的文化品位,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校风、校训等在校园景观中得到突出。再次,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建设宣传舆论阵地。
第二,突出校训、校风为主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训建设来宣传校园精神,进而全面推动以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为主的校风建设。一方面,要凝炼能够充分表达本校精神风貌的校训,同时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加大对校训的宣传力度,改变目前大部分师生员工只知校训其表,不知其意,甚至不知其表的现象。另方面,要加强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校风建设。要形成育人为本、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形成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教风;形成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学风。只有形成三者协调发展的优良校风,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章可循。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民主化,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在上课、考试、实验、实训、宿舍、食堂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坚持果断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再次,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一体化。最后,要把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列入工作计划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同时,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播制度和措施。
第四,开展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可以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鼓励、支持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主体的积极性。使学校党委、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各系部、各级学生会、社团甚至学生自身都能够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是要加强社团建设,提升社团层次,鼓励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二是经常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三是定期不定期安排各类学术讲座,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以及企业中有影响的人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四是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娱乐等文化活动,加大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金晶.《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卷第五期。
[2]王育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颇与改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0期。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主流价值观念的总和,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针对我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企业文化。
一、加强企业文化意识。
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因素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工作,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理念凝聚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以此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营造浓重的管理文化氛围,实现"文化驱动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环。
企业管理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营造浓重的企业管理文化,就是要总结宣传推广本企业职工群众的闪光点,使其升华,并渗透于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以通过树立典型职工、张贴标语,邀请权威宣讲等形式来实现。
三、增强企业意识,培育企业精神,塑企业形象。
优良的企业精神就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注重总结能代表和反映本企业精神风貌,能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偶像和思想结晶,提炼出简洁明了鼓舞人心的警句格言或形象语句,广泛进行宣传,使职工都懂得企业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从而鼓励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团结进取,努力奋斗,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通过企业宣传故事、创业史陈列室等、请权威宣讲、外出参观等形式来加强。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识,感受和评价。企业人的形象是企业形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应以真、善、美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企业的总体布局、内外环境和设施,企业名称、品牌、厂歌厂徽、商品包装和展示,以及企业员工的服装、仪表、言谈都精心设计、构建和规范,使之对内凝聚职工,对外给公众特别是用户留下美好的印象。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成功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 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 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 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也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 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事实上,高职院校除了“技能型”校园文化建设有别于普通高校那种“学术型”文化外, 还应适当引入企业文化, 建立起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让在这种校园文化熏陶下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自然地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平稳、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 是由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的关系决定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学生, 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决定了校园文化应引入企业文化。高职院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远远超出了一般学校,它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教育把参与社会经济岗位的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内容, 不但要与社会经济建设相联系, 而且更要深入到具体企业, 进行实习、实训, 通过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 来实现对工作岗位的适应, 以便毕业后更快地适应与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甚至有些学校还和企业合作, 为企业进行定单式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其实就是生产和需求的关系, 如果企业不认可学校的“产品”, 那么学生将无法就业, 学校教育就陷入了困境。总的来说,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企业对毕业生的接纳和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供”与“需”的过程。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 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
2.是由高职高专教育定位所决定的
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是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个核心目标, 紧紧抓住学校和各专业办学定位这个关键。
3.是由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他们的主要专长是“技术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企业是“技术应用”的操作平台,高职教育就必须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努力使毕业生达到“零距离”就业、“零适应期”。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因此,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 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 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创新等良好品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这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4.是高职高专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的需要
项目化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任务, 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新的重要途径。项目化课程教学, 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 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要求, 以项目为载体, 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在技术领域里, 所有的产品几乎都可以作为项目, 在服务行业, 所有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经营、服务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项目课程是行动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最好的项目大多来源于真实生产经营活动,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5.是实施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走“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路子, 是一条目前为大家所公认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开展校企联合, 整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 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来。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和系部只重视利用校企两种教育资源, 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而对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如敬业精神、合作态度、坚强意志等关键能力和精神的培养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专业技术能力。因此, 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仅适应了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需要, 而且也会更好地推动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入发展。
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途径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其目的只是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很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沟通甚至融合程度不足等。那么,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如何引入企业文化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来实现:
1. 通过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升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
坚持“ 源于企业文化, 又高于企业文化”的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吸取并渗透优秀企业文化的理念。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愿景、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校园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学校的一切教育, 如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教学文化等。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没有实质的冲突, 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 不应该是盲目的、随意的, 而应该体现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计划之中,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活动。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教师要有自觉的思想意识, 发掘教材内容, 尤其是社会科学的课程。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自信心、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中, 可以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同时对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有裨益的。通过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与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的比较, 强化对文化的理解, 调整文化修养上的选择, 不仅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 同时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2.走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必由之路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 只有让企业了解学校, 了解学生, 才能真正打通就业渠道。我校根据企业的人才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吸纳企业优秀人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造就“双师型”、“能师型”教师团队, 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特有的导向作用, 言传身教, 带动学生确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和企业所需的良好品质。作为学校, 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支持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活动, 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让教师们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同时还可以面向社会广纳贤才, 聘请一批在企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优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造就优良的教师团队。 如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学校讲学, 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聘请他们作为客作教授、兼职教师, 学生可以学到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拓展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点, 使高职院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 教学进一步贴近社会, 贴近职业, 不断开发新专业, 改造老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调整专业口径,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
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 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是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和理解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实习、实训活动为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 加以引导,让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员, 真切、客观地去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 学校可以在实习、实训中加一个专门的项目——学习和把握企业文化,这样切身的感受和有意的把握就会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具体的体会和理解。二是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这种讲座可分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广义企业文化内容的讲座和面对具体专业, 甚至某一具体企业狭义企业文化讲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引入, 也使学生通过这种引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内容。三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内容的展示。这种展示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直接进入企业, 通过企业的厂景、厂貌、文化宣传、人员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第二种是将某一个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在校内进行展示, 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的展示, 实实在在地把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四是加强校企的全方位合作, 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好地相通相融。无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多少企业文化内容, 如果不能把两者有效地融通, 那么, 引入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因此, 引入之后是否真正融合是关键, 其办法: 一是两种文化形式要相互渗透, 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文化活动, 企业也可以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 在相互参与中彼此要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包容的整体;二是企业文化必须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项常规内容, 绝不可需要搞时才搞, 不需要搞时不搞, 想起时搞, 想不起时不搞, 而是要把它作为与休闲娱乐性文化活动、知识提升性文化活动一样的文化活动常抓不懈。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工会工作的内在关系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其以维权、教育、参与、建设的职能优势,引导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因此,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目标和原则上是一致的,部分内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相同的,这使工会工作的某些方面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载体来实现。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群众性正是工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这种关系说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向心力、号召力。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如前所述,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工会不仅能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工作成效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载体来实现。
(一)凝聚人心,增强职工归属感的作用
工会工作的维权、教育、参与、建设等职能,就在于凝聚人心,增强职工归属感,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丰富企业文化活动载体的作用
企业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具体实践中,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可以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和能动作用,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群众性组织活动,丰富企业文化活动载体,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
(三)培养共同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的作用
在企业文化宣贯教育工作中,典型带动不失为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可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工会可以通过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做好正面宣传,弘扬践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汇聚企业改革发展正能量。
(四)提高职工素质,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的作用
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职业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能够教育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提高职工素质,营造和谐发展浓厚氛围。
三、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积极开展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文艺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群众性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形式。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以饱含独特内涵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抓住重大节点,过好“我们的节日”,积极开展诸如职工球棋比赛、职工体验式拓展训练、书画展览、全民健身运动等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文艺活动,把企业建成职工除家以外的第二个情感归宿,使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激发企业文化新的活力
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和劳动竞赛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工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搭建工会与生产经营活动接轨的平台。要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紧紧抓住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推动技术创新为目的,掀起群性经济技术创新热潮,增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特别要在煤炭行业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围绕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岗位成才、技术比武、好师带徒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技术的良好氛围,引导职工主动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巨大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引导功能
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最根本的是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工会组织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紧密贴近生产经营实际,适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比如一季度结合贯彻“两会”精神,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目标教育,明确主要工作任务和保证措施,开好局,起好步;二季度结合时间过半、任务完成也要超过半的工作要求,对职工进行“双过半”教育,总结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教育职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决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三季度结合煤炭销售淡季和雨季度汛困扰生产经营的实际,教育职工出满勤、干满点,战高温、防洪汛,讲奉献、做主人,确保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四季度结合全面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对职工进行安全、经营形势教育,调动广大职工生产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