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雪的古诗范文

雪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雪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雪的古诗

第1篇:雪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培养幼儿 古诗 兴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的诵读。从语言角度来看,古诗在遣词造句中力求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讲究平仄、对仗、韵律、节奏,富有音乐美。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那么怎样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呢?

    一、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古诗内容丰富多彩,有写景、有抒情、有情景交融、有说理。格式上有五言、七言。根据古诗的特点,对其进行筛选,从短到长,由浅入深,先学五言,逐步过渡到七言,先学绝句,再教律诗,先选些描绘具体形象、叙说具体事件的,后选些抒感、表现气氛意境的,让幼儿的学习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2.选择与季节相符的古诗内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为了能让幼儿在每个季节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我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时,梅花开放了,我带幼儿参观梅花在认识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学习古诗《梅花》,再画梅花,使幼儿对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二、古诗教学环境的灵活性

    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的作用,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灵活利用周围环境来学习古诗。

    1.在自然环境中学古诗

    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我带幼儿户外活动时,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如在学校里观察柳树活动,让幼儿看看讲讲柳枝、柳叶的颜色,学习贺知章的《咏柳》,高高的柳树像美女一样,袅娜多姿,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我启发说:“小朋友们,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然后教幼儿朗读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着进行解释,这样幼儿玩玩、看看、念念学得轻松愉快。

    2.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古诗

    课堂活动是老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古诗内容,准备好教具,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由表及里,让幼儿在自觉状态中学会、学好。如中班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我先出示四幅画,让幼儿观察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想象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用故事解说古诗含义,让幼儿理解。再出示有节奏的文字,学习有节奏的朗诵。接着创编动作加深印象,最后倾听配乐吟唱古诗,体会它的意境,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轻松愉快,兴味盎然。

    3.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

    我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我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三、古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使幼    儿对古诗感兴趣的关键。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讲述故事法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我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2.图示、图文结合法

    图示、图文结合法是将所要学的古诗的图片、图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幼儿理解接受起来容易。如我教古诗《一望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幼儿感受一下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然后讲述画中的自然景色有些什么,再出示图示,这样幼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出示文字,让幼儿看看有几句,数一数每句有几个字,并用空格表示出节奏,让幼儿有节奏地诵读。

    3.动作表演法

    动作表演法是教师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既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如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创编出动作,左手向左前方打开,右手食指点几下,表示几枝梅花。双手合扰,手掌不动,手指慢慢地分开,表示梅花冒着寒雪独自开放。两手不停地摇动表示不是雪花。双手由前向鼻扇动,表示梅花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方法能增加活动的气氛,使幼儿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获得成功感。

    4.欣赏吟唱法

    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如古诗《咏鹅》它的旋律是活泼轻快,节奏鲜明。古诗《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的旋律是缓慢、抒情、节奏流畅,听起来很优美。又如古诗《赋得古草原送别》它的旋律激昂,听起来催人奋进。幼儿特别喜欢吟唱古诗,在吟唱古诗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这种方法特别受幼儿的喜爱,每天午点吃完后,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唱起了第一句,只听见声音越来越大,一会儿,全班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投入到吟唱的行列中,没有老师请,没有小朋友说古诗题目,小朋友自发性地吟唱着,而且唱得那么整齐、那么投入、那么动听。时而活泼轻快、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激昂奋进,悦耳的童声久久地回响在教室里。

    5.复习巩固法

第2篇:雪的古诗范文

抚宁县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   孙静

教学目标:

1.会读。掌握朗诵诗歌的节奏及重音,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赏析诗人营造的优美意境。

3.了解诗歌中“对仗”这一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主要方法:合作探究

主要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好诗如酒,愈久弥醇;好诗如茶,馨香淡雅。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古诗的赏析。

二、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以杜甫的《绝句》为例学习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四、以抢答的形式介绍作者及该诗的基本情况。

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赏析本诗。

1.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划出这首诗的节奏及重音吗?(2-2-3)

2.听范读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事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雪、门、船

3.诗人在写这些事物时运用了怎样的观察顺序?

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4.这首诗有很强的画面感,你能用优美的语言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吗?

如: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学生的描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5这首诗里一些词语非常精妙,你能选择喜欢的一处试着赏析吗?

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上”写出了白鹭向上高飞的动态。

6.既然你已经喜爱上了这首诗你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吗?

7.为什么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了对仗的手法。

8.这首诗中哪些词语是相对应的?

如:“两个”对“一行”

9.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也有对仗的句子,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并指出相互对应的字词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                

[巩固提高]

秋思

     宋伊宁

枯藤老树又昏鸦,

小桥流水映人家。

古道西风骑瘦马,

断肠之人在天涯。

野花

      单甜新

小径幽香几回旋,

闻香遂入花丛间。

昨夜一场春雨后,

清新飘溢沁心田。

 

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赏析同学的作品吗?

金秋

薛昱迪

麦浪滚滚接天边,

穗肥粒满贺丰年。

又是金黄丰收日,

和谐神州捷报传。

[潜能无限]

写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要求意境优美。

第3篇:雪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

《纲要》中语言领域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积极的进行思考探索:我们认为应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不同季节的气息,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语言、情感,同时再为幼儿创设一个诗中优美的意境,通过师幼互动、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运用说、画、表演等方式,使幼儿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由情入景——理解诗意——尝试体验古诗意境,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素养和创新意识。而幼儿时期又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发展幼儿的智力呢?

1 在讲一讲中理解古诗,发展幼儿的理解智力。

古诗的特点是简短、读起来比较拗口、含义深刻,对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得难度,但我认为只要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而且所选择的古诗的内容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朗诵感觉是截然不同。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就结合重阳节这一主题活动来进行教学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为了帮助幼儿熟悉理解这首古诗,我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讲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活动,我就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将古诗编成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位好朋友,他为了工作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去了遥远的地方,每逢到了节日的时候,他在异乡非常得思念我们和他的家人,想我们登上了高山插茱萸,在插茱萸的时候就会思念他,想他现在正在做什么?通过听故事幼儿对古诗就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又容易记忆古诗的内容。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我每周带幼儿外出参观、散步活动时,就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例如:现在正是花开的季节,我带领幼儿到室外寻找春天。我一边走一边朗诵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生,花落知多少。幼儿在我的后面也情不自禁地朗诵着。幼儿在念古诗的时候脑子里仍然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爱,可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的表达,幼儿在不断地朗诵中,寻找着快乐,在快乐中喜欢古诗,同时幼儿在讲一讲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古诗蕴藏的含义以及深刻的道理。通过讲一讲幼儿的古诗有了一定地理解,那“悦”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孩子的理解智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发展。

2 在画一画中熟记古诗,发展幼儿的记忆智力。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因此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以后,在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在电脑里收集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理解古诗的含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4岁儿童更为典型,他们头脑中想象的事情都是生动而形象的,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很具体,基于幼儿思维的特点我认为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古诗教学,教师可以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绘画,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又能帮助幼儿记忆古诗。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画成四幅图画,第一幅春天的景色;第二幅画上许多的小鸟,这些小鸟可以在树上、在草地上或画在空中飞翔的小鸟,但是所有的小鸟必须是张着嘴巴,也可以是两只小鸟面对面好像在唱歌或说话;第三幅背景颜色是晚上的,再画上风和雨,画上的风和雨的线条要明显突出;第四幅画的是第二天的早晨,地上、小河里、都落满了花瓣。有了这样的四幅图幼儿能较快地学会古诗了。如我教古诗《一去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幼儿感受一下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接着念到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时,在原来的图画上再画上房子、亭台、花,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幼儿的眼球,又能帮助幼儿理解和熟记古诗。其实在画一画中学习古诗既能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悦”读古诗,幼儿记忆古诗的能力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3 在演一演中“悦”读古诗,发展幼儿的模仿智力。

第4篇:雪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古诗教学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前人留下的宝贝。古诗词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其意境之深远令人久久回味。古诗教学对小学生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古诗已成为小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启蒙作品。

2.古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的平仄押韵,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古韵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句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怎一个“美”字了得!古诗中通常都有着借物言志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3.通过古诗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一般短小精悍,五言绝句七言律诗是常见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杜甫仅用了短短的20个字就对成都草堂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充分地理解该诗所传达的意境,必须充分地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古诗教学现状

古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教学工作者充分的重视,多数小学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按照新课标列出的篇目进行背诵,没有过多地对古诗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考试大纲中的内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古诗的阅读、记忆其真实目的并不在于理解的深度而在提高学生的语感、语言的积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讲解每字每句,从描绘的画面到诗人的情感,而很少拿出时间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故学生缺乏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发现、自我理解。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发展性策略

1.开展诗朗读教学

古诗意蕴只有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才能将其理解透彻。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与自己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音调、停顿等判断对该古诗的理解深度,另外重视朗读教学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读出不同。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引读者,更多的是同学生一起参与到朗读的过程中,做一个组织者与合作者,让学生一步一步渐入佳境领悟古诗的真正内涵。

2.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当下教学中应用是很普遍的,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大大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它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日照香炉生紫烟”,该句中不少学生会将“生”写为“升”,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的不理解。当我们把这个画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看见阳光下一炉紫烟徐徐升起,那景象美不胜收。学生便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生命活力,它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升起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后,学生不仅仅可以理解诗词的表层画面感,更能够体会到其字字句句背后所蕴藏的感情。

3.资源整合注重古诗词潜在的联系

对同一主题的古诗进行分类整合,能够对学生强化记忆同时也可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其中内在的联系,构建起自己特有的联系。像《题秋江独钓图》和《江雪》这两首古诗中都勾勒出雪的画面,但所传达的情感是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苦闷一个自得,这就使得学生加强了对诗歌传达感情的记忆。

古诗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想的优质教学效果,为小学生语感的发展、思维想象力和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雪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语文 古诗文 教学

古诗词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必须考虑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即实质上讲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度”的把握问题。新课程标准对于1-6年级不同级段学习的内容和份量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3、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历来都有精读、细学、扎扎实实地学,字、词、句、段、篇全不放过,全要深刻理解、细细琢磨的主张。这样做,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能够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但在实践上又往往行不通。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多顾了“此”,必然将会失去“彼”,如果全面开花,处处追求齐全与完美,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追求不到,或者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过于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整与完美,其结果却是完而不美……语文教学要敢于残缺、善于残缺,唯其残缺,才可能求得更大意义上的完整与完美。这句话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辩证法。

优秀的古诗,与语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4)、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对待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1、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②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2、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人佳境,读出层次。

3、启发想象,人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第6篇:雪的古诗范文

1.有关物理变化的古诗词、成语

(1)有关的物理变化古诗词: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李白有关的成语故事);⑥白玉为床,金为马(曹雪芹《红楼梦》);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2)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①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溶化现象。④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⑥沙里淘金:从泥沙里淘取黄金的过程。⑦飞沙走石:爆炸或大风中的沙石运动。⑧山崩地裂:地震过程中的山地变化。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古诗词

(1)有关化学变化的古诗词。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这首描写爆竹中黑火药燃烧,引发爆炸。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①蜡炬成灰:涉及物质的燃烧现象。②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④杯水车薪,抱薪救火:灭火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⑤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说明金属冶炼在生产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发生了化学变化。

3.同时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古诗词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写的是通过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来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借鉴钙元素的三种化合物转化,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试题链接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第7篇:雪的古诗范文

关健词:古诗词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建设,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的内容及目标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变化。目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也促使众多高校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更承载了我国先民的精神。古诗词的这种特殊性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关注,也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工具。但从目前来看,教师还无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得到相应的理论进行支撑。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及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有力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成为心灵健全的新世纪人才。

二.利用古诗词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我国的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但内容和感情丰富的特点。正是这种相对矛盾的特点,使其成为古诗词最迷人的特色。进一步说,古诗词虽然结构短小,但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诗人在简短的诗词中生动地描绘了人物或形象,这也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基点。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首先能够做的就是利用古诗词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换言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诗文《饮酒》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首简短的五言律诗中,作者用简单的笔墨塑造了丰富的形象,有山野中的小屋,也有面向朝阳的篱笆;有美丽的,也有争相追逐的飞鸟。作者利用简短的诗文描绘了一副恬静的图画,显示出一种怡然自得、悠闲无比的田园生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通过反复的阅读将这首诗中的形象拓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就能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进行感受、领悟和赏析。此时,学生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美、鉴赏美。例如,部分学生看到的是东篱外生机磅礴的,感受到生机盎然的气息。部分学生则看到夕阳下飞鸟相互追逐着回家的悠然景象,其内心涌现出一股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情绪。部分学生却看到作者悠然自得的坐在茅屋内饮酒的画面,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恬适与和谐。学生根据个人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图画并进行赏析,感受到古诗词中的图画美、韵味美、情感美,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心灵。

基于此,学生就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发现诗歌中的美,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鉴赏美,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认识美,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利用古诗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人的价值,并引导学生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同时更进一步挖掘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随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才能看透事物的表面,才能更好地领悟深层次的情感与精神,并在与作者进行感情的交流中更好的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并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憧憬与向往之情。

以《虞美人》这首古诗词为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成功之处不但在于诗人在诗中描绘了生动的形象,更主要在于诗歌蕴含的深刻情感。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诗文,在对诗文形象进行欣赏的基础上鉴赏诗文的感情。

从接收美学的视野来看,文学作品都留有空白,这也正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思维交流与碰撞的最佳场所。因此,在鉴赏这首古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中感悟到作者在繁华仍在的背景下哀叹自己的人生。另一部分学生则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在作者问天、问人到最后自问自答的过程中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无助,并由此理解了作者对故国之思和深深的亡国之痛。

又如在李商隐《无题》这首诗的鉴赏中,学生能够看到春蚕和蜡烛无私奉献的一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抒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领悟到高尚的情操。

总的来说,我国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多不胜数,其不但彰显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更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其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综合能力,更关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赏析我国的古诗词,并对其中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进行领悟和欣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不同诗人抒发的不同情感,包括作者抒发的爱国之情和忧民之意,也包括作者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也涵盖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崇拜之情。

在此过程中,学生才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基于此,学生才能更好的探索大自然、思考人生,并逐步实现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相互统一,引导学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利用古诗词的意境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

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心灵境界,才能够让学生抛开现实的阴暗面,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与苦难,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长远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发现世界和生活的美,同时在追求美的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让学生领悟人文精神。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不仅仅拥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更多的则是诗人从自我出发,表达自己内心高尚的情操。教师应该让学生领悟和感受这些高尚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心灵境界。

例如,著名诗人苏轼的词大多表现了他豪迈的性格,也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代表作为例,作者在词中描写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风景,又描写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得。最终,诗人笔峰一转从梦境回归现实,叹息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的情感起伏较大,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情感的变化,这就能够让学生感受诗人内心的豪迈,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去感受诗人内心的斗志与拼搏,并得到感染让学生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产生拼搏的动力。

我国的古诗词承载了祖辈优秀的精神和意识,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情感,其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领悟和感受优秀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进而帮助学生领悟人文精神。

五.开展拓展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最后,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拓展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一方面,只有当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其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并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而言属于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随着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其眼界将变得更高,其价值观也将变得更加长远,最终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同时在生活与学习中突出人的价值。

因此,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拓展教学的内容,并开展更丰富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诗时,教师可以将杜甫与李白两位是人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两人同为唐朝诗人为何两人的作品却大相径庭。通过对诗人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发现杜甫生处于晚唐时期,其生活艰难,因此其诗歌的内容较为沉重,表达的多是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了解到了诗人杜甫的生活经历,就能够与自己当前的生活进行对比。

基于此,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因此,学生就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杜甫所表现出的伟大情操,并在其影响下改变负面的行为习惯,进而在学习生活中变得积极向上,并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画出诗歌中的形象,使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迎合了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众多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同时,教师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更有效的教学见解,推动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淑华.利用古典诗词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柳琴珠.依托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吉林教育,2014(34)

第8篇:雪的古诗范文

但众所周知,古诗的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古诗难教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作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若想对这个问题有所解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联系时代背景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在的时代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如诗圣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歌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表面的意思并不难,要体会到杜甫那种“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爱国热情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前若向学生推荐或介绍有关资料、书籍,让学生知道安禄山的反叛对大唐盛世所带来的沉重灾难,战乱打破了包括诗人在内很多人幸福安定生活的那段历史,并知道杜甫作为一个诗人他那深沉忧郁的爱国爱民的感情时,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诗人听到唐军打败叛军的消息时,以至于高兴的快要发狂发疯的心情了。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

诗歌的语言很凝练,在极其精练的语言文字中包含的内容却相当丰富。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把握诗中丰富的蕴意呢?这就要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给他们的思维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挖掘诗中所蕴涵的深层意思。《江雪》一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这二十字中却蕴藏着无穷的诗味。尽管这是一幅寒江垂钓图:在严寒的冬天里,千山万岭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路没有一个行人,在这大雪覆盖的江面上只有一叶孤舟,而孤舟上只有一个穿蓑衣戴斗笠垂钓的老者,从作者描写的内容来看似乎纯粹是一首写景诗,但在这样的冰天雪地是钓鱼的时候吗?能钓到鱼吗?因此仔细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诗人所写的景并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然而诗人为什么会写这种想象之景呢,这便是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全诗所蕴藏的意蕴所在。白雪象征着纯洁,孤舟、寒江象征着孤高、特立独行的品格,因此这首诗景中藏情,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与精神。这样通过一步步的发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就不难把握诗中的意蕴了。

三、领略美妙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诗歌领域中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既然意境对诗歌的理解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意境呢?经过历代无数诗人学者的努力使我们在今天认识到:意境就是诗歌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景象及其审美想象空间。通过对意境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界定让我们明白:意境含有两大因素(情与景)和一个空间(审美想象空间),因此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牢牢把握这两大因素和一个空间,将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如杜甫的《春望》一诗,作者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虽然春天花开鸟鸣,恰逢安史之乱使人无比忧愁伤心的春景。在这国家满目疮痍家人流离分散的景象中,自然包含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与急切思家的情感。于是作者就写出了这首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的好诗,并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感人肺腑的爱国思家图。在这个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情景交融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就能使学生体会到诗人痛苦哀伤的心情。

四、反复诵读品味

第9篇:雪的古诗范文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上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粉呈。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对高中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澡雪、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等诸方面,均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徜徉于繁花似锦、精品众多的古诗词百花园,如何才能使诗词教学花费时间少而俾学生获益多,从而使高中生含英咀华,满载而归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在“少教多学”理念的引领下,针对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就教于万家。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越俎代庖”解析式教学。有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味追求讲深讲透,对每首诗词都逐字逐句串讲,不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自己的体验与解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缺乏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空间,自己体验的时间极少,无法独立自主地阅读与鉴赏,以致于索然寡味,收效甚微。

2.“现代技术”放影式教学。有的教师单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设计得很精巧、全面,音像文字俱全,在课堂上一路放来,热闹非凡,省时省力;从学生角度来看,缺乏应有的记诵、思考、品味、体验、感悟、鉴赏,只是与看电影一般成了过眼云烟,几无斩获。

3.“以练代读”应考式教学。有些教师将古诗词的阅读方法与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一首首优美的诗词设计成了一道道冰冷的训练题目,用繁复的训练代替阅读、鉴赏。就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对此望而生畏,但为了在高考中尽量少失分或不失分,他们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这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可真是害莫大焉!

4.“自主阅读”放羊式教学。教师对诗词阅读教学缺乏规划与预设,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加以评价。单纯地鼓励学生个性化鉴赏,教师的主导地位丧失;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出现了“伪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从上述四个突出的的问题来看,第一、二种现象是典型的“多教少学”型教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悟的少;第二、三个问题是“伪少教多学型”,看似老师少教,但却以牺牲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为前提的“少教”,或以学生无指向、低效的学习为结果的“少教”。这都是有悖于高中课改要求与“少教多学”理念的,是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坚决摒弃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的地位高,在教材中占的比重大,在选修及诵读篇目中占的数量多,在高考中占的比分重。面对卷帙浩繁的古诗词,我们如何着手教学,才能激发高中生阅读鉴赏的兴趣,从精挑细选的范例中学习语言技巧、增进文学素养、增强文化底蕴、丰富情感世界、培养语文能力、提升鉴赏水平、养成审美情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呢?依笔者愚见,依据新课程标准,遵循“少教多学”理念,探索运用正确的策略,才是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省时增效,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门。

“少教多学”的理念古已有之,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到十九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数,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再到二十世纪叶圣陶“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再到当下的“自主、全作探究”,无不强调了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确立其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我们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三种策略,方有可能收到以少胜多之效。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策略之一:整体性规划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少教多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以充分发挥,从宏观上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以避免学生盲人骑瞎马。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要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高一注重必修课程实施过程的“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与反馈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需求,让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鉴赏古诗阋的基本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情,应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更准确地把握诗词,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发展史,以“知人论世。”同时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化的阅读鉴赏,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高二注重选修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除完成“诵读篇目”和《读本》上的篇目外,还应自主选择古诗词作品,可按时代作家,也可以按题材、风格或诗体种类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搜集历代诗话、词话、曲话及其他资料中对作品的品评,用来帮助鉴赏作品。

高一、高二应注重拓展活动课的多样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及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如举办诵读会;背诵比赛;开展专题搜集活动,如寻找节日诗情,李白与“酒”,李清照的“愁”;进行专题研究,如黄州对苏轼诗词的影响,辛弃疾的英雄情结,陆游的爱国情怀;再如举办诗词名句默写竞赛、名句改编歌词等活动。

高三强化古诗词鉴赏的操练,特别注重“授之以渔,”在内容的理解上抓主旨,抓关键句、抓诗眼、抓对诗人了解,抓诗题、抓注释;在表达方面,抓意象、意境,抓表现方法、表达方式,抓修辞手法等等。要练出感觉,练出方法,练出对古诗词鉴赏的最准确表达。

策略之二:灵活性操作

一目诵读涵泳。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开启培养语感、鉴赏诗词的金钥匙。从本体论意义上看,通过诵读感知诗词的节奏,感知诗词的形式与内容谐和之处;从思维角度看,诵读过程就是“悟”的过程,是记忆的酵母,表象的突触,创造的媒介。诵读涵咏本质上就是悟诗词的形式、诗的意义。它在时空上不拘泥于课堂,具有开放性,在形式上可以是朗读、默读、对读、齐读、自读。教师角色定位之一便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诵读涵咏环境,使学生口诵心惟,跃跃欲试。

二曰感受鉴赏。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和审美力,逐步提高对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悟;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古诗词感受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这里的感受鉴赏是指“阅读过程中把握形式的心理活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介绍有关文体知识、写作背景、语义理解等,意在强调接通学生的主体注意力和观察力并使之高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专注感受鉴赏的心理机制。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要把阿尔卑斯山的景区的引导牌上“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刻在自己和学生的心坎上。

三曰思考领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阅读古诗词,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思考”阶段要突出美感接受的审美特性,教师要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饱尝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只要有审美意味,能让学生体验审美愉悦,获得一种满足、喜悦和愉快的情感体验,领悟阶段的教学目标就已达到。“领悟”阶段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实际上已是外化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审美体会体验的交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识由感性上升至理性,从而相应作出合理的批评。

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现在诗词鉴赏辞典较为普及、诗词集解的著作较为易得的条件,把古今学人对某首诗某首词所作的解读择其有代表性的若干种汇集在一起,让学生充当“裁判”。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踵武前贤,加深对该诗词的理解,又能相形见出自身的长与短,激励学生今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些直观的材料向学生昭示:诗词鉴赏带给人的是智慧与情感的愉悦。

四日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诗词语言和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地阅读,对优秀古诗词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审美观点审视诗词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可以说是在学习古诗词时能够发现创新的典范,他就把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诗句来描述治学的三种境界非常形象贴切,还有钱学森、苏步青、华罗庚等自然科学家,他们都以诗词名句描述美丽的物理、数学世界,展现了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策略之三:拓展性运用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以致用,以语言交流,作文为指向,把古诗词中的精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中来才是终极目的,这才可以使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有了充足的文化底蕴作为核燃料燃烧终生。

一是情境再现。有了古诗词文化的陶冶,每当身处异地逢年过节时,就会自然去吟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他乡的月明之夜,就会吟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你郁郁不得志时,你心中便会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比这更好的语言来表达此情此境了。

二是恰当引用。有了古诗词文化的陶冶,我们在平时的言谈中、在写作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名句,定可使语言顿然生色。还可以诗词名句作为开头,亦可移用为作文的标题。凡此种种,均可看出作者的文学素养,收到极好的效果。

三是化用写作。“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当代流行歌坛上有一道奇特的景观,即很多歌词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诗词原有的字句,而将其作为一种据以再创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袭,或释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与新创作的歌词有机地融合起来,别开生面。如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陈小奇创作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琼瑶作词的《在水一方》、《当》就分别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经蒹葭》、汉乐府《上邪》,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在运用古诗词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与抒发个人情感方面,在伟人中做得最好的非、莫属,他俩堪称典范。在现当代还有不少作者据此写了许多佳作。作为高中生,不妨偶一为之,或自娱自乐,或为时而著,或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