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第1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护理英语;问题;作用;实例

护理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它既体现护理专业特色,又具有英语语言特点,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中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教学内容不易掌握等原因,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为改变现状、提高护理英语教学质量,目前很多中职卫校英语教师尝试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护理英语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

1 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主导课堂

受护理英语课时少、难度大、内容多,传统教学理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等现象在目前中职护理英语课堂普遍存在,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地辛苦,学生学地费劲,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1.2 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

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中职护理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专业词汇和句子,学生学到的是零散的、与临床实践脱节的“聋哑式”英语,在护理职业场景下运用英语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无法体验学习护理英语的实用性,也就谈不上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了。另外,一部分同学

认为自己没有出国意向,以后工作中接触外国人机会很少,护理知识可在专业课中学到,不必辛苦学习护理英语,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束缚了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主动性。

1.3 学用脱节,知识难以掌握

学生在学习护理英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是:上课认真听,课后花大量时间复习、背单词和句型,但就是记不住,即便记住了却很快遗忘,待运用时基本上只剩下几个支离破碎的单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用脱节是最主要原因。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和转化知识的过程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复习---运用”,这一过程中学和用被孤立成两个不同环节,学生缺乏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学习,那么知识难以掌握是必然的。

2 项目教学法运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谓项目就是生产一件具体而有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从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内涵中不难看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对解决中职护理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1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把自己所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途径,得到一个结果,并展示和自我评价,这样就把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教学过程真正的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2.2 真实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

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置一般都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项目主题也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项目教学课堂被真正设计成学生日后真实工作情境,也可以说学生提前经历了日后工作中的各种场景、各项任务和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学生能真切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 体验式学习,让知识掌握更牢固

项目教学是把学科理论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从项目的制定、实施、展示到评价,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加深对课程要求知识的构建和运用,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在“做中学、学中做” 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记忆深刻,知识一旦学会,将更加牢固。

3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测量生命体征”是临床护士最基本、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之一。它虽简单、常见,但在护理场景下用英语表达生命体征的内容、测量仪器、正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表述等等对中职生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在学习 “生命体征”主题单元时作者主要运用了项目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阶段性项目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测量生命体征

项目活动形式:情景短剧表演

项目目标:语言目标---- 学生掌握与生命体征有关的英语术语、缩写、短语、惯用句型等,如vital signs, T.P.R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ate,and respiration), BP (blood pressure), thermometer, BP set; Take one tablet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meals. Your Bp is 135/85mmHg.等等。能力目标---- 通过项目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运用和转化能力,规范测量生命体征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情感目标---- 体验学习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完成时间:每组准备2周,展示5--10分钟

项目操作过程:

第一步 项目设置 设置一个阶段性教学项目应考虑该项目的职场运用价值、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因而也是中职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它涉及内容多但可操作性强,语言知识含量大但表述相对固定,对中职生虽有难度但经努力学习也能很好掌握,又考虑到中职生较活跃、善于表演,经师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测量生命体征”教学项目,展示形式是情景短剧表演。

第二步 项目计划的制定 一个完整有序的计划是项目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分组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要求和评价等。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教师只起提纲挈领作用,具体细节则由部分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讨论后制定。

第三步 项目的实施 这一步是项目教学的主体,是项目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学生大部分护理英语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掌握都在这环节完成。首先,分组和组员职责分配。每组5-7人,包括导演、医生、护士、患者、旁白等,人员分配和职责分配均遵循发挥所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然后,查阅和收集资料。各组成员通过查阅护理英语教材、护理专业课教材、互联网,观看教学视频,走访教师和学长等方式收集有关“测量生命体征”的资料,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相关专业术语、词汇、短语、常用句型,以及护患间在测量生命体征时的惯用表达等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还会学习生命体征的内容、测量仪器、测量部位、规范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接下来,反复编写和修改剧本。这是对前面所获取知识的整合和创新,学生的护理英语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提升。最后,多次排练。排练过程中各组员不断精化自己的语言,调整和规范自己的操作动作,使语言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具体活动,只是为学生收集资料提供方向、剧本编写提供建议,必要时提供一定的英语语言支持,跟进项目进度等。

第四步 项目的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逐一进行短剧作品表演,对各组表演采用小组互评和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各项评价,逐渐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教师评价尽量突出每组闪光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外,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重视过程,既要有能力评价也要有态度评价。

项目教学小结:从项目设置到项目评价的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知识的讲授, 而是项目的组织者、协调者、学习的支持者、方向的引导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学会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分工合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付出的艰辛,更体会到护理英语的有用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另外,此次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做中学、学中做”的机会,学生护理英语运用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1]郝中超.运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编程语言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曾红.项目教学法促进中职英语与专业的有效结合[J]. 中国校外教育・A, 2010 (7)

[3]张桂香.中职英语与专业整合背景下的项目教学[J]. 时代教育,2013(14)

[4]何宁.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江苏教育研究,2014(6)

第2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具有以下情况可判断为中暑。

病史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生活。

临床表现①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可发展至多脏器功能衰竭。②热痉挛: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口渴,大量饮水而盐量补充不足。四肢阵发性强制性痉挛,最多见于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体温多正常。③热衰竭:发生在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全身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可有脱水征象: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型晕厥。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

简要抢救流程

见图1。

具体操作措施

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以脱离高温环境

操作步骤①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就近转移至阴凉、通风处:②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③解开衣扣,除去潮湿衣物;④可用扇子、电扇等降温。

重要提示①除去衣物时要适当,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向患者家属交代,取得理解和配合;②除去女患者衣物时要有其家属或女性医务人员在场;③采用电扇降温时切忌对准患者猛烈吹风。

态度要求抢救中暑患者首先要使其脱离高温环境,观察附近有阴凉、通风而且干净的地方。用最方便的方式,将患者安置平卧或半平卧。如在野外可将患者安置在树荫下或用遮阳物品阻挡阳光直射。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身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采取散热方法可根据当地条件,目的是使患者降温。在搬运和散热过程中,勿损伤患者,应体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和亲切感。及时通报患者家属并向其解释病情,有利于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以补充液体

操作步骤①根据现场条件,患者口服清洁凉水、凉开水或凉饮料;②有条件时在水或凉饮料中适当加入少量食盐;③记录补给的液体种类和补液量;④观察效果。

重要提示①补充凉开水、凉饮料的量要适当,以口涡缓解,症状消失为目标;②凉开水、凉饮料的温度要适当,不可过低,以免损伤口腔黏膜;③经口服补液后病情不缓解,应及时静脉补液治疗;④意识障碍者不可口服补液。

态度要求补充清凉含盐饮料以补充液体对于中暑患者及其重要。工作人员可就地寻找凉开水或凉饮料,甚至干净的泉水、河水等。有条件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应安慰和鼓励患者,尽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惊慌,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取得理解和配合。应该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急躁和焦虑心情,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热情。在帮助患者时,不要怕脏、怕累,让患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真挚感情。在帮助患者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时注意补充的量和速度,防止“灌注”患者,避免呛咳。

吸氧以改善热射病患者组织供氧和维持生命

操作步骤患者脱离了高温环境后,如为热射病,病情严重,可给患者吸氧。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一侧通畅鼻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1-5L/分;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重要提示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②急性肺水肿在湿化瓶内可改装20%-30%酒精,起消泡作用;③停止用氧时,须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④注意防火。

态度要求热射病病情严重,吸氧有助于改善机体缺氧。通常卫生院急救包中应备随时可用的氧气袋,以免紧急情况下使用,如现场未备氧气,应将患者转运至卫生院后迅速给氧。用氧气并氧气袋或制氧机吸氧。应用前进行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吸氧的有效性,使用氧气应注意防火。

监测生命体征以利判断病情

操作步骤

监测生命体征: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楚、烦躁、淡漠、昏迷状态;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为热射病表现。②测量体温: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为热射病表现;热痉挛时体温多正常。热衰竭时体温可轻度升高。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脉搏增快伴血压降低为周围循环衰竭表现;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中暑患者呼吸往往增快,特别是伴体温升高者;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降低

判断病情(有无心肺复苏术的指征):①意识丧失;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④瞳孔散大。

重要提示①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心肺复苏;②血压

态度要求中暑是一种常见病,热射病时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应及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据此判断病情危重程度。观察生命体征必须仔细认真。测量体温时应准确,嘱患者正确的测量方法。高热患者应及时降温处理。监测血压、脉搏,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循环衰竭。注意尿量变化,警惕肾功能衰竭。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危险如心跳呼吸停止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给予及时心肺复苏处理。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降温以防止器官进一步损害

操作步骤

体外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适当脱去衣物,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于无循环衰竭的患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对于循环衰竭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试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等降温。

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条件具备也可用20℃或9℃无菌生理盐水行腹膜透析。

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进行血压监测。紧急情况下可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mg加入5%葡萄糖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

重要提示①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应在1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8.5℃左右。②无明显体温升高者不采用体内降温及药物降温。③热射病患者应立即降温。④药物降温不作为首选,如必须采用药物降温,应注意进行血压、神志、呼吸监测。低血压者酌情补液并给予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昏迷伴呼吸抑制者应及时开放气道,并慎重选择药物降温的方法。⑤体温降至38.5℃时,停止降温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回升,应再次行降温措施。

态度要求降温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和给以配合的方法。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操作时应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药物降温时应认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腹腔透析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和技术。应当首先采取较易实施的体外降温。降温治疗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当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应当沉着镇静,及时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于女性患者应进行必要的遮蔽。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学术信息

老人服氨茶碱需减量

第3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对策 体会

资料及方法

2001~2004年收治出血量>1000ml产妇64例,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21例;未行产前检查5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9例;年龄22~38岁,平均28.8岁。分娩方式:剖宫产38例,顺产26例;出血量1000~2000ml 56例,2000~3000ml 6例,3000~4000ml 1例,>4000ml 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8例(75%),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子宫破裂1例。

产前应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教会孕妇自我监测的技能,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

产时监护:第1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变化,及时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用产程图描述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第2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特别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阴道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量。第3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地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检查宫底和阴道流血情况,如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全身情况。

产后出血的抢救: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马上建立静脉通路,尽可能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流量4~6L/分,并观察吸氧效果。徒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内积血压出,达到止血目的。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一旦发生休克,应积极进行抢救,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量,精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记录[1]。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结 果

64例均治愈,其中61例迅速止血,2例缩短了病程,1例子宫切除。

讨 论

及时了解病人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的重点,为治疗和抢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标。做好产前检查、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要及时发现产后出血,认真查找原因,确保抢救成功[2]。

重视产前保健,提高分娩质量(严密观察及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心理。离开产房前要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以防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给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鼓励母亲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 何仲,主编.妇产科护理学专科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第4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具有以下情况者可判断为氰化物中毒

有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氰化物史,现场或家中、环境中有氰化物的存在。最常见的是吃苦杏仁和木薯引起中毒,小儿误食苦杏仁10~20粒,成人约40-60粒即可引起中毒;成人生食木薯400 g左右即可引起中毒,食至500 g左右即可致命。氰化物种类甚多,常见及毒性高的无机氰化物有氰化氢(氢氰酸)、氰化钾、氰化钠、溴化氰等。有机氰化物f腈类)有乙腈、丙腈、丙烯腈等。某些植物如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进食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氢氰酸。

吸入高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次口服致死量(>100 mg)的氰化钾或氰化钠,可在数秒内突然出现强直性痉挛,呼吸困难、昏迷,约2-3分钟呼吸停止,死亡。

急性中毒可分为四期 ①刺激期: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不协调、大便紧迫感等。②呼吸困难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有恐慌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口唇及指甲无发绀现象、皮肤黏膜呈鲜红色。③痉挛期: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严重者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冷汗、二便失禁、血压下降、昏迷。④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浅慢、二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中枢因麻痹而死亡。最为明显的是呼出气有苦杏仁味,皮肤黏膜和静脉呈鲜红色。

抢救流程

氰化物中毒的抢救流程见图1。脱离中毒现场及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以决定是否行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 脱离中毒现场:经皮肤或吸人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通风处,脱去污染的衣物,以防止中毒加重。

氰化物中毒可导致呼吸停止,随即心跳停止。现场要首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态度要求 脱离中毒现场时应注意保护好患者,防止不必要的损伤,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处。脱去衣物时要适当,注意保护隐私,对于女性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遮拦。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的氰化钠(钾),可迅速致死,一旦出现心肺复苏的指征,要果断采取行动,立即行心肺复苏。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患者目前的情况及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同意和配合。要根据现场条件和病情状况,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切忌慌乱,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

重点提示 发现患者后首先要确定是否有呼吸、心脏骤停。

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

操作步骤 氧疗具体方法较多,包括鼻导管法、开放面罩法及经气管导管法等,下面重点介绍鼻导管吸氧的具体方法。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鼻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 氰化物中毒存在缺氧,应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及时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吸氧的重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通畅给氧,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予解决。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并认真填写记录。

重点提示 注意保持有效吸氧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利进一步治疗

操作步骤 生命体征监测,重点观察呼吸及脉搏、血压的变化。①观察呼吸:记录次数份;②测量脉搏:记录次数份;③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④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状态;⑤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⑥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 氰化物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极易出现呼吸停止,应认真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及心跳变化。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清除毒物以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操作步骤 对于皮肤及眼中毒患者应立即进行冲洗,可选用大量清水,最好是流动水进行冲洗,如有条件可加入5%硫代硫酸钠进行冲洗;口服中毒者进行洗胃处理,洗胃液选用5%硫代硫酸钠或O,2%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

态度要求 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除毒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予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脱离中毒现场,并转移至通风、安全之处,切忌动作粗暴,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催吐时注意勿伤及口腔组织;洗胃时,下胃管要轻柔,鼓励患者配合,安慰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配合;灌液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应防止窒息;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观察结果及救治措施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应用解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治疗患者操作步骤

应用解毒药物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放在手帕中压碎,给患者吸入15~30秒,间隔2~3分钟再吸入1支,直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为止;②立即用3%亚硝酸钠10~15 m1,加入25%葡萄糖液20 ml,静脉缓慢注射,≥10分钟。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本药。

对症支持治疗 ①建立静脉通路;②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ATP)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功能恢复;③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提高应激能力,防止肺水肿;④抽搐时可使用地西泮10~20mg肌内注射。

态度要求 应用解毒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名称、剂量,使用的用法、用量。使用之前仔细核对,防止差错事故。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用量,但不可盲目增加或减少用量。不能确定时同事协商或联系上级医院取得帮助。对症处理时要按病情需要出发,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家属及意识清楚的患者讲明应用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要安抚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以取得患者极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心肺复苏以抢救患者生命

操作步骤 行心肺复苏术。

态度要求 这是一项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果断采取行动。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要根据当地条件和病情状况,尽可能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不应该夸大危险后果,也不应回避问题。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积极纠正并发症,并给予积极处理。必须了解是否具备复苏条件,应注意及时呼救并联系“120”或上级医院求得支援。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

观察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 观察患者直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从而确认患者达到治愈:①患者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口唇麻木等症状消失。

检查生命体征稳定,重点观察呼吸、脉搏、血压。①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②血压正常90~140/60~90 mmHg;③脉搏正常60~100次/分;④意识清楚、无烦躁或昏迷;⑤体温恢复正常36~37℃;⑥尿量正常>30 ml/小时。

及时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及处理措施。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明显不适,再到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专访。

态度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时应仔细认真,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及时记录检查及监测结果。对达到治愈的患者,要建立联系,告知患者回家休息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帮助患者转院以获得进一步处理

第5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36-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变快,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就是在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取石,保留胆囊。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少胆囊切除后引起的腹泻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它的适应症范围较小,而且需要较高的医疗水平,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科室27例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经积极治疗,采取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女性10例,男性17例,年龄15-30岁,住院天数5-7天。B超提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内结石为单个,患者既往无腹部手术史。

2 手术方式

在全身麻醉下利用腹腔镜观察,在胆囊底部切开胆囊,确认结石后取石。常规处理胆囊切口、腹部切口、手术结束。

3 术前护理

3.1 一般护理 做好入院宣教,了解患者的检查结果,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保持病房整洁安静整洁,温度适宜,促进患者舒适。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予以相应的处理。

3.2 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手术知识的缺乏和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恐惧、焦虑,护理人员应该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针对性地护理每一位患者,熟悉各项检查结果,告知患者该手术方式的方法及优点,并且让患者与该手术成功者认识,增加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3.3 饮食护理 术前应清淡低脂半流饮食,手术当日需禁食禁水10小时,以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以及减轻术后腹胀。

4 术后护理

4.1 全麻后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麻醉都选择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室苏醒后有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理人员护送返回病房,病房护士应当了解术中出血的情况,使用以及术中生命体征,伤口敷料等情况。病房护士应当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每半小时测量生命体征,特别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频率、形态和血氧饱和度。遵医嘱给予双鼻腔吸氧,氧流量3-4L/min,有床档者设置床档,防止病人坠床,保证病人安全。

4.2 气腹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术中需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术后患者会感觉腹胀、呕吐,为了减轻病人的不适,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患者全麻清醒和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患者半卧位并且鼓励其翻身活动,术后4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协助其下床活动,术后早期活动既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减轻腹胀,也可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3 饮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的患者手术需禁食至术后第一天,已排气的情况下才可以进低脂流质,并且要少食多餐,以免过早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造成胆瘘。本组病案未发生胆瘘并发症。

4.4 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的患者术后一般有肝下靠近胆囊部位以及右下腹各放置引流管一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保留导尿,27例患者需要保留导尿的只有3例,肝下引流管放置时间一般术后2-3天,患者进低脂流质后,引流液的颜色、量正常后可以拔管。右下腹引流管放置时间一般术后3-4天,患者体温正常,腹部无异常体征,引流液的颜色、量正常后可以拔管。保留导尿放置时间一般1天。做好患者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舒适,也可以防止感染,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得到相应的治疗。引流管护理时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滑脱,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敷料外观,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该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更换引流袋、伤口敷料和倾倒引流液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5 疼痛的护理 患者手术当天由于气腹、切口以及引流管的放置等原因,造成患者的疼痛。我科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提倡无痛,除保持病房安静、给予患者半卧位外,术后患者全麻清醒后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地佐辛肌肉注射,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本组患者经上述治疗后评价术后疼痛能够忍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6 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发放健康宣传单,科室的电话号码,如饮食需要低脂半流质逐渐过渡普通饮食,忌不进早餐,暴饮暴食,休息半月后可以参加轻体力工作,以及口服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法,如果有异常及时来医院随诊。

5 体会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既保留胆囊的生理功能和腹部无疤痕外,而且手术还可以避免胆囊切除后引起腹泻等并发症,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科27例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患者,通过护理人员术前热情细致和充分准备下,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引流管的护理,疼痛的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医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0年02期.

[2] 许红红,刘允香,黄婉锋.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

第6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23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是目前治疗肝脓肿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尤其对单个、较大的肝脓肿,以及年老体弱、合并症较多,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更是首要选择。2007年1月~2011年8月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PTC针配合下经皮肝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就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9~72岁,平均62.5岁。患者表现有畏寒、发热、右上腹疼痛,术前均经B超及CT检查诊断。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8例;单发脓肿17例,双腔脓肿1例;脓腔直径>5cm 12例,<5cm 6例。

置管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右侧腹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孔巾,在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并测量进针深度。先用PTC针穿刺入脓腔,抽到脓液后,送入引导导丝,退出PTC针,再沿导丝放入中心静脉导管,试抽确定在脓腔内,用慕丝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尾部于皮肤上,穿刺处覆盖灭菌敷料并用胶布固定,必要时上腹带,导管末端接引流袋。贴好管道标识,安全、正确固定引流袋。脓液常规送检及送细胞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 果

本组18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术后3天使用替硝唑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导管时间4~11天,平均6.5天,所有患者均全愈出院。

护 理

术前评估及访视:术前对患者的体质、全身营养状况及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重点访视,向其详细讲解置管的方法、意义、优点、成功病例及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有主治医生和护士在场,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以消除患者的陌生、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术中配合:根据超声科医生操作位置决定患者,常采用仰卧位或左侧卧位,熟练配合手术医生,保障术中用物及时到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意识状态等有无异常变化,术毕协助包扎穿刺部位,上腹带,接引流袋,贴管道标识并固定。脓液标本及时送检。

术后护理:⑴一般护理:术后平卧6小时,每1~2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血压平稳后每4~6小时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如果体温持续较高,先选择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效果不好可给予药物处理。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变化及腹痛性质和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并配合处理。⑵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牵拉滑脱、扭曲打结等。②取半卧位,以利于脓液引流和患者有效呼吸;③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详细记录;④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定时冲洗引流管和脓腔,冲洗液一般≤500ml。⑤每天更换引流袋,隔日或3天更换穿刺点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⑥引流袋不可高于伤口平面,以防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⑶心理护理:尽管术毕患者返回病房,但仍不能忽视对患者的心理安抚,他们还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化验结果怎样,是否会有并发症,何时能完全康复等等,针对患者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利于疾病恢复。⑷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宜进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如八宝粥、排骨汤、豆浆、面片等,应少量多餐,循序渐进,不可急于大量补充营养而加重胃肠负担,难于消化吸收,反而影响恢复。

讨 论

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功能。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肝脓肿保守治疗效果差,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且有麻醉风险,微创穿刺治疗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1~4],但直针经皮肝脓肿穿刺不能保留导管,抽脓不彻底,反复穿刺增加了损伤机会。目前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肝脓肿的一项普遍、成熟和有效的介入技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B超引导下穿刺留置引流治疗肝脓肿,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廉。②导管材质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对患者损伤小,易于接受。③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肝实质、胆管及血管的损伤。④可长期留置导管,引流彻底,还可注射药物治疗。⑤术后后患者活动方便,不影响日常生活。⑥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

正确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护理可使患者理解治疗的重要性和意义,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术中选择最佳穿刺点,诱导患者穿刺时控制呼吸,注意患者的舒适性,超声医生、临床医生及护士通力合作,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总之,本组18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术后3天使用替硝唑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导管时间4~11天,平均6.5天,所有患者均全愈出院。超声引导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肝脓肿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对单个、较大的肝脓肿,以及年老体弱、合并症较多,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首要选择。B超定位经皮肝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简单、安全、经济,患者容易接受,临床适用性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Ferraioli G,Garlaschelli A,Zanaboni D,et al.Percutaneou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es:observation over a 21-year period in 148 patients.Dig Liver Dis,2008,40(8):690-696.

2 张丽丽.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脓肿穿刺引流中的配合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80-381.

第7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突然发病,猝死发生率高,积极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的正确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08年11月长途转运1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通过转送途中救护、院内急诊救护及住院采用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三个救护过程,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减轻了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1岁,农民,高血压史5年。2008年11月午饭后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呕吐、小便失禁。家属拨打“120”急救中心,要求派我院“120”急救车救护,由于患者发病地点距离我院180多里,“120”向患者家属解释并希望就近派救护车出诊,家属拒绝并直接电话联系我院急诊科。我们简单询问病情后,初步诊断:脑出血,向家属说明病情危急,立即救治的重要性后,家属同意“120”急救中心就近派救护车,但是仍然要求我院出车转运并救治。

2 转运救护过程总结

2.1 建立联系通道 我院急诊接到出车指令后,因为是中午,根据病情需要,安排1名医生、2名护理人员和1名实习医生出诊,联系科室听班人员马上到岗值班。护士一人立即配备急救车上需增加的急救药物及器材,一人即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询问出车路线,在中途安排一名家属上车带路。保持通讯畅通,随时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做相应的指导,嘱家属不要轻易搬动患者,解开衣领,令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异物,并做搬运的相应准备,等待较近的救护车到达。

2.2 签定同意书 镇卫生院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患者浅昏迷,频繁呕吐,抽搐,收缩压高于血压计测量范围,舒张压200mmmHg,双侧瞳孔2.5mm,对光反射存在。卫生院医护人员现场急救后将患者转运到镇卫生院救治。因为卫生院没有CT机,设备较落后,我们到达后,患者子女希望尽快转院。医生检查患者后认为马上转运风险很大,反复向家属说明病情的危重性和转运的风险性,家属们经过35分钟的激烈讨论后,60%的子女在转运同意书上签字。经过镇卫生院救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BP降至210/160mmmHg,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意识仍未恢复。医生同意转院,与卫生院医护做好各项交接。

2.3 转运前准备 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心肺神经系统检查,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选择20号静脉留置针重新建立静脉通道,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遵医嘱配备了脱水、镇静、降压、呼吸兴奋剂等药品,各种抢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换上氧气袋吸氧。

2.4 搬运 采用4个人搬运法,一人负责其头部稳定,一人负责搬抬胸背部,一人负责腰及骨盆,一人负责下肢,使患者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将患者平移至担架车上。头部抬高15~20°,并偏向一侧,头部制动并注意防震。将患者抬入救护车时,头部在前、脚在后,有利于减少路途中的颠簸。

2.5 转运途中护理 (1)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等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2)氧气管连接到车上的氧气瓶上吸氧。密切注意呼吸道的护理,有痰液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这是救护的重点。(3)适当约束病人,尽量减少颠簸,保持平稳。(4)给予保暖,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以便及时用药。(5)及时倾倒尿液,妥善固定好引流袋,预防并发症。(6)由一名老护士专门负责保护固定患者头部,避免头部的活动。因为农村山路多,路况不太好,为防止颠簸引起继续出血,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头下枕一薄枕,枕上放置高矮不同的两卷卫生纸,护士双手扶助患者头部并和卫生纸固定,以减轻行车途中的颠簸。口鼻腔如有分泌物,由另一名护士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7)转运途中及时将情况向科室汇报,科室通知CT室及有关科室,做好了入院后的救治准备工作。

2.6 院内救护 入院时立即向接诊的医护人员交接病情及用药情况,以使院内外急救工作更好地衔接。继续保持呼吸道和静脉输液的通畅,监察生命体征,并抽血进行生化检查,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及早决定治疗方案,得到有效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第8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近二十多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及其自身的微创优势,各类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已成为普外科较为成熟和最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现抽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3例,男31例,女52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胆囊结石79例,胆囊息肉4例。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2例。全组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术中置腹腔引流管5例。

2 结果

本组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3 d。术后1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全组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3 手术前后护理

3.1 术前护理 评估并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增进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预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术前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通过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运用纽曼三级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护理[1]。

3.1.2 协助做好术前检查 协助、督促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根据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评估主要器官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对合并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应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治疗。

3.1.3 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1 d对患者手术野及周围皮肤进行清洁,特别是脐孔附近为腹腔镜入路,也往往污垢较多,应注意清洁。术前一天进低脂、少渣、易消化食物,常规禁食12 h、禁饮6 h。对大便干结或便秘者,可于术前晚以0.1%~0.2%肥皂水灌肠。吸烟者应提前戒烟,练习深呼吸及咳痰动作,以利于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3.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目的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

3.2.1 术后 麻醉未清醒前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窒息,并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减少用腹部张力,减轻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及病情恢复。可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及病情,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会。

3.2.2 观察腹部体征及切口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LC术后患者常规每30 min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一次,连续4~8次,每2~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及渗血、渗液等,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以确定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定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物的性状及引流量。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3.2.3 术后饮食 LC术后次日可予以流质饮食,一周左右可予普食。宜低脂饮食,并少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牛奶、甜食等。

3.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3.3.1 呕吐 恶心、呕吐是L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组83例中,19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此类呕吐症状都能自行或经镇吐治疗后消失。但对未清醒患者,应注意预防呕吐物引起窒息。对频繁呕吐伴腹痛、腹胀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腹膜炎发生。

3.3.2 胆漏 有报道LC术后胆漏的发生几率约0.4%~2.0%[2]。胆漏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管夹闭不全或钛夹脱落,胆囊床毛细胆管漏等。术后应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特别是腹膜刺激征,并密切观察腹部引流情况。以判断是否有胆漏的发生,及时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另外,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剧烈咳嗽等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以防引致胆漏及术后出血。

3.3.3 腹腔出血 LC术后出血原因有:胆囊动脉钛夹脱落,电凝组织块脱落,凝血功能障碍等。术后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变化及腹腔引流情况,发现出血情况特别是休克征象者,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积极补充血容量,做好再次手术探查的准备工作。

3.4 出院计划及指导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保持医疗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利于患者出院后的进一步康复。出院时嘱患者3~4周内避免剧烈活动,进低脂饮食,保持切口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出现腹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4 讨论

LC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3]。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实践。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及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于颖.应用纽曼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95.

第9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临床实习模拟医院仿真训练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4-01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迈向临床实践的第一步[1],是在校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护生毕业前进入医院进行规范护理操作的必然途径。为使护生进入临床后,缩短适应期,能将所学知识很快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我院在学生下临床前2周对护生进行模拟医院环境,全程仿真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即将临床实习的2009级专科学生14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模拟医院,仿真训练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模式进行培训,实习带教老师经严格培训具有双师资格的讲师担任,模拟训练内容由临床护理专家和在校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带教前集中培训,统一标准。

1.2方法。实验组采取与临床完全融合的仿真训练法模式,即进入模拟病房,按照医院的工作岗位进行角色分工—入院护理—处理医嘱—书写护理文件—技能强化—病例演练—出院护理。对照组在一体化教室,实行常规的单项训练,即教师示教后学生分组练习的训练模式。

1.2.1角色分工。进入模拟病房,按照医院科室的岗位需求将护生设置为护士长、主班护士、中班护士、病房责任护士、病人等。让护生融入到医院的真实环境中。

1.2.2出入院护理。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从准备床单元开始,介绍住院环境,测量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处理医嘱,进行入院评估,出院时做好相关护理。整个护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

1.2.3处理医嘱。带教老师结合由学生模拟的病人情况开出医嘱,全体学生进行处理医嘱的练习。

1.2.4书写护理文件。结合病人病情及医嘱情况,教师讲解书写护理文件的要求,同学分组进行书写,要求记录及时、准确、规范、真实。

1.2.5技能强化。每小组5-8人,强化技能按照学生演示—教师纠错—教师示教—分组练习的程序进行,为了增加真实感,部位操作要求真人真做,如生命体征的测量、吸氧技术、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等。

1.2.6病例演练由学生角色扮演病人,说出症状及体征,护士进行护理体检,按照整体护理的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

2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