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团队建设课程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团队建设课程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团队建设课程培训

第1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团队;自我发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83-02

在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教学团队建设是确保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教师自我发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加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英语教学团队不仅承担了各高职院校的所有英语教学工作,还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岗位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职业英语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因而,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对深化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强化职业特色、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要求。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重点锻炼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能力。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邮电类的院校,注重为全国的邮政和电信行业提供优秀人才。顺应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我院的基础英语课程也做出了相应改革,从传统的以课程标准为导向转向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职业技能、理论素养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我院的基础英语课程分为三个学期,前两个学期学生所学内容为《新编实用英语》,在第三学期推出具有我院特色的邮政英语课程,学生所学课本为我院外语系教师自己编写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邮政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将邮政业务中的各个环节和任务纳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既涵盖涉外活动中典型的工作场景,又整合多重语言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改革,只有依靠团队作业,才能保证教改的顺利进行。

2.构建高职英语教学团队的意义。打造优秀的高职英语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教学资源,从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可提升英语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未来岗位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思路和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职业人才。

二、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教学能力强、精通职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始终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题。我院对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

1.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领导者,骨干教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中坚力量。我院的英语教学团队有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8人,团队建立了“一帮一”制度,努力打造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英语教学能力较强的英语教学团队。

2.“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双师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素质与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即较强的教学教研方面的能力素质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我院的英语教学团队紧密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自身职业化发展,不断进行企业调研和实践,24名教师参与了多项邮政项目研究和邮政英语书籍的编写工作,具备了“双师”素质资格。

三、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策略

为了建设一支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英语教学团队,我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

1.团队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学团队各成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是建设优秀团队的基石。高职英语教学团队成员的自我发展可采取以下途径。①基于教学任务,攻读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我院利用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优势,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水平考试,获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当前,我院英语教学团队中,有2名教师获取了邮政营业员高级技师证书,1名教师获取了报关员资格证书,2名教师获取了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②加强培训。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我院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和支持,组织我系共计15名骨干教师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学习培训;2012年度学院派2名外语系教师到北京邮电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学习北邮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并在我院推广。学院为外语系教师提供的培训和深造机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团队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③企业顶岗实践。为了更好地将双师素质落到实处,学院每年都派出英语教学团队的教师到邮政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迄今为止,24名英语教师都曾到北京邮政速递中心、上海邮政公司和广州邮政公司进行顶岗实践。通过在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师了解了邮政在业务、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为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并重的复合型教师,为更好地培养邮政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校企合作。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必须具有一个高质量、高效率且运行良好的高职教育专兼职教学团队。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学生的邮政英语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我院英语教学团队从北京邮政速递中心及石家庄邮政局聘请了专兼职教师讲述《邮政实用英语》课程,对相应教师进行了制度化管理,确保了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和质量。在我院的英语团队建设中,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了公共英语课程由专任教师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由专兼任教师合作完成的教学管理机制。

3.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我院英语团队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我们树立了教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教学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理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站在邮政行业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科技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团队教师编写和出版的《新编邮政英语》被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组委会指定为大会工作人员培训教材;《国际邮政营业英语》及录像教学片被选作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相关人员培训教材;《邮政窗口英语》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确定为全国邮政职工培训教材。此外,团队教师还担当了全国邮政骨干人员邮政英语培训的培训师、全国邮政营业员高级技师考评的评委等,真正做到了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服务。

建设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推进英语教学质量建设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不断加强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才能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第2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一、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团队是以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为主组成的教学业务组织。它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平台,承担着教学资源整合与配置、专业设置或调整、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开发与实践等教学任务。推进小学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能够有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等作用,也能够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一定程度上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

1 以办学目标为导向。教学团队是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应以办学目标为导向,坚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其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2 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小学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以结构优化为重点,注重教师的年龄、学历、知识和能力的选择。推进老中青教师队伍的构建,保证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保证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 以团队精神为核心。教学团队是一个整体队伍。其中的所有成员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团队建设为核心,所有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向着团队的发展方向前行。

4 以素质建设为中心。小学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及其专业素质。因此,小学教学队伍建设应以素质建设为中心,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注重培养名师,以及发挥名师的带头效应,以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与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5 以规模适度为前提。在这里,师资规范的建设应以符合学校师资力量的需要为前提,既不能缺少教学人员。也不能使教学人员富余,做到教师规模与办学规模的适应。

三、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建设政策

1 组织教学团队学习小组。通常情况下,学校领导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不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学习研讨。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也不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使得领导的行政干预作用不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以领导和主要教学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学习小组。学校领导不仅仅是领导,只行使行政干预职责,同样也是其中的学习者,并发挥着引领的作用。学习小组的建立,有利于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让教师接受其提出的教学意见,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协作。

2 实施团队管理自主制。在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实施团队管理自主制。简单说,教学团队在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设置或调整等方面具有相对的自。具体说,就是指学校教学内容的制定除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外,教学团队可以自主地提出教学课题和进行教学研讨工作。而学校的管理阶层也需要走下领导的舞台,摆脱领导的架子成为教学团队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学校管理层不仅需要参与教学团队的学习与研讨工作,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和制度服务于教学团队工作。

3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教学团队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长远的发展空间,需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它的建立,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学习与课题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方面的创造能力。

第一,针对那些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并对学校做出巨大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成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认识到学校对其的认可和重视。第二,在学校内部实行竞聘上岗淘汰制。提拔业务精湛的教师,淘汰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人。有效地实现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合理化与科学化。第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实行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与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的综合评价制度。

4 重视建设教学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小学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所以,团队建设需要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设工作。教学团队需要根据学校规模、专业课程的需要,适当地提出队伍人员培养、调整和补充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以及招聘教学人员。因此,学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教学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

5 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举行教学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该种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教师间对教学经验的交流。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教学观念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随着相关教学观念的更新,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所以,小学学校可以定期地举行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专题讨论等教研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

第3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高校体育承担着培养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增进运动参与、丰富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等重要责任,高校体育精品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运动为大学生学习和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的平台。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这“五个一流”,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教师团队。并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突出教师团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设教师团队的几点建议,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上海图书馆、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检索,查阅有关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走访有关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管理方面的领导、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普通体育教师,为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 分析与讨论

2.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建设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流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以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为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建设也要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专业或者某运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者。教师要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选取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以满足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科学的选取以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2.2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生动而丰富的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特色源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教师团队,才能创新特效的教学方法。

2.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是教材的编著者和实施者

琳琅满目的各种运动项目作为教材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有关键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而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的人是教师,或者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是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编著出高质量特色教材的保证。

2.4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教材都要与时俱进。一流教师团队培养发展,也要因课程建设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教师团队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更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团队的配备、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团队建设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特色教材的编撰并运用,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3.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明确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团队成员不同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团队需要由团队的决策者、业务能力骨干、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新鲜血液组成。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团队间也要相互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进行整理整合,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教师团队的影响和声望、科研成果、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这些特色都需要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团队合作长久的发展和积淀。

3.2 要重视梯队建设

建设可持续性教师团队一定要着力培养后备师资团队,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教师梯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保证高层、中层、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教师团队建设得以薪火相传。

3.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团队中各个岗位和分工的积极性,满足团队成员的发展需要,给予其发展机会,特别是各个高校高层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有利于课程发展的政策倾斜。

3.4 增加团队成员业务培训机会

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理念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较快。教师团队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动向,并转化为自身业务能力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增加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培训,对于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

第4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分类号】J50-4

引言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多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特点是不断地创意和创新,随时代潮流变化而快速应变,材料的变化、工艺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教学上的变化。从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的视角来审视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实行的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2]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要全面负责指导艺术项目设计与实践。

1.专业教学团队及特征

教学团队分为学科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艺术设计、工程领域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为直接目耍由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的教师个体组成的团队。

2.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就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团体合作,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就教师素质与职业能力而言,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身在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手段。[3]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3.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重点,由院校主导、政府扶持、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带头人执行,组建一支由院领导和行业企业管理层组成的“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3.2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策略

3.2.1以团队“素质模型”理论为指导,构建专业教学团队

素质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的素质要素的组合,他是用行为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每一个素质族又包涵了相应素质要素。这些素质族及素质要素也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师个体在素质上的基本要求。

3.2.2政府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加大的经费投入,扶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但有宏观的国家发展政策,而且普遍有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切实的保障。企业界和职业教育界,但凡遇到有必要进行解释的行为时,都能在《职业教育法》中找到依据。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颁布与实施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是需要地方政府要为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

2)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体系

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看,大多数国都建立了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职业前培养,而在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仅通过职后培养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要求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3)加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如新西兰政府投入约占70% ,德国达到55%,澳大利亚达50%。可见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保证。因此政府要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设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基金,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以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为核心要素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政府扶持、学院主导、行业企业的主动支持与参与、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持。各层面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秀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 (5):176-178.

[2] 邸晓松.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2):73-74.

[3] 张光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9):491-492.

[4]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注:

第5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困境 建设路径

今天,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由跨越式发展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重要性越日益凸显。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涵义和建设意义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概念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从形式说,有“双职称说”标准,即教师具有两个中级以上职称如既有讲师职称又有工程师职称;有“双证书说”,即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而从实质来讲,“双素质、双能力说”标准,即教师集普通教师素质和职业能力及素质于一体,集理论水平、教学专长和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双素质、双能力――双师型”教师,才是职业院校师资选配的理想状态。

但实践表明,只有少数院校或院校中的少数教师能达到上述高标准高要求,因此,“双师型”概念必须得到拓展,从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个体教师素质拓展到界定职业教育队伍整体的结构、能力和素质[1]。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表示: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团队概念的核心是为了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少数人员集合起来,通过才能互补并积极奉献而达到目标。因此,“教学团队是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2]。“双师型”教学团队就是指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为了实现共同的专业技术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规律,互相合作并有所专业创新的,高水平的专业理论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师或者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群体,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二)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意义。

1.分工协作,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专门人才和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只有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应对地方行业新兴产业、骨干产业时难以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高职院校和企业精英分工合作,将有助于化解这一困境。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指出,社会分工使人们摆脱孤立状态,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同舟共济,增强群体的社会结构力量。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都是通过分工合作产生强大合力的体现。因此,“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合理分工产生教育的结构性力量,将有助于高职教育顺利应对当代世界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观念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的挑战,满足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对师资队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办出水平与特色提供保障。

作为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工学结合四环模式(专业认知、职业体验、生产训练、毕业实习)要求学校和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3]。建设包括企业(或公司)一线的技术人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仅有助于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参与下,明确专业核心技能,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写应用性强的专业教材,根据专业特点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而且有助于通过兼任教师沟通协调,在具体问题上和企业达成共识进而促进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和发展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最终达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目的,为形成以校企深度结合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为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3.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高职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如今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来自普通高校,不甚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缺少企业职业岗位亲身体验,并且由于目前新知识、新技术更新速度的日趋加快,教师个体要实现多面手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从时间和精力上都很难实现。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分工是走向专深的必由之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通过教学合作、问题探讨、学术研究、成果分享,不仅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进行合适定位,把自身聪明才智集中于自身优势专业,促进教师个体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而且有利于团队教师在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协同合作中,产生共生效应,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做到对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支持,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在提升学历、职称和增加兼职教师、教师培训和下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和素质,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仍然相对滞后,面临诸多成长掣肘。

(一)教学团队构成仍不够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根据孟令臣、曹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抽样调查分析”课题组对全国8省(市)31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团队中,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占近60%,占专任教师43.53%,其中以双证为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数量大幅增长,但仍难以达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双师型”教师数不低于专业课教师数的80%的标准;从“双师”来源看,学校毕业直接任教人数占64.51%,从企业等单位调入人数占35.49%[4],来源仍较单一;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许多教师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和下企业锻炼提升自身技能,但技能培训走过场、下企业流于形式,教师素质提高缓慢;部分行业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达不到培养职业人才的要求;团队梯次构成不尽合理,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正高职称人员仅占“双师型”教师比例的4.8%[5],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直接影响团队建设。

(二)缺少共同愿景,团队合力弱。

由于缺少深层次宏观性的职业教育规划,教学团队缺少共同愿景,许多专兼职教师对团队建设的目标不够明确,不能正确把握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认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等项目建设目标与己无关,只专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教学科研中,独立应对自己面临的难题,使得教师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较松散的、“原子化状态”,很难形成教师群体中的有机联系,使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教师分工形同虚设,教师对团队目标认同感不足,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缺少责任和奉献精神,也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很难形成结构性的合力,同一学科内部的学术梯队变得毫无意义,大大削弱了团队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三)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团队建设缺少特色。

目前校企合作内容缺少深层次、宏观性的职业教育规划,多局限于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场地、提供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等浅层的具体事务合作层面。校企合作初级形式如“厂中校”“校中厂”等模式一直处于流于形式、“消耗型”生产状态难以改观的窘境,校企合作服务项目规模小、数量少,对行业影响力较弱。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的羸弱,就难以使校企教师共同合作研究开发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优质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使“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建设失去了最基本的根基,也难以形成具有实力和特色的品牌专业、品牌学校,制约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升。

4.机制和制度缺少规范,制约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是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是在相关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方面仍难以适应“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对团队人员的合作机制缺少规范;对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教学、业务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缺少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措施;对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考核缺少有操作性的措施;对教师的考核过多注重个人业绩而较少考核团队的整体成效,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政府方面,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相应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缺失与滞后,使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意愿。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由跨越式发展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固有缺陷已经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为此,要立足各校的实际,着重从优化结构、塑造文化、构建特色、完善制度等方面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

(一)优化结构,形成构成合理、梯次分明、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是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加强专业教学团队梯队建设。(1)紧密依托行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教学,优化团队的双师结构,使教学团队成为专业教师、实训教师、行业专家的结合体,逐步形成教学效果明显、“双师型”素质和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2)精心配备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水平高且影响力强、骨干教师业务精湛、一般教师能力突出的梯次分明的教学团队[6];(3)团队带头人,应该在教学业绩和学术领域有较大建树,在自身所在的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能科学设计团队发展目标,统筹协调团队成员一致行动,能很好地沟通团队与学校、行业和地方政府,推动团队大步迈向新台阶;(4)提高团队成员学历水平和职称水平,形成以教授带队,60%的专业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文化塑造,形成共同愿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文化是一种血脉和精神家园,一种目标一致、相互学习、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是团队的凝聚力,专业发展的竞争力,团队建设的引导力和推动力。(1)形成共享愿景。沃伦・本尼斯曾指出:“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7]各校各专业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所处地区和行业优势,在对长期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结晶,对学校整体发展进行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引导团队教师树立共同愿景,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促进人心凝聚和思想统一。(2)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每个团队成员具有明确任务要求和分工,在任务驱动下发挥各自特长和能力,专兼职教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探索,团队整体绩效得到充分体现。和谐的团队精神需要团队带头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个人魅力及团队成员的职业操守和个人素质,以引导和培育团队,要通过日常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活动和关键事件来营造,使整个团队充满相互分工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奉献的工作作风,使教师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一体性和创新精神,自觉地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结合在一起。(3)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从根本上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将在团队工作中深刻影响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也深刻影响团队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成为团队建设的引导力和推动力。

(三)依托行业优秀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为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团队提供平台。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与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优秀行业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的基础。(1)校企合作研讨会是沟通学校、企业和行业之间信息和事务的桥梁,有助于学校明晰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制订发展规划,把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的最新任职要求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使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更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团队课程开发能力是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团队的重点。教学训练要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融“教、学、做”于一体,以校本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为依靠力量,共同完成精品课程各项教学内容与任务;(3)实训基地建设是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团队的重要手段。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真实的企业场景,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引进工作现场的设计思路、布局设置和岗位特征,教学团队相关成员要作为学校的专家参与政府招标采购、安装调试设备、营造实训基地职场氛围,开发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基地实行开放管理。(4)积极开展教研与科研服务是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团队的重中之重。积极拓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岗前、职后、转岗培训服务,增加职业技术鉴定工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资质,使培训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校企之间深度合作,最终有助于解决企业参与教学、教师互聘互派、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关键问题,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也有利于具有特色的优秀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

(四)完善制度,提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保障力。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机制保障。(1)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学习、培训和进修制度、规定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的团队带头人和专任教师的岗位职责、督促指导和评价专任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制定外聘教师管理制度等。重点和难点是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对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人员转任教师,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和入职前的师范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任教,按专任教师管理兼职教师。还应注重“缺陷管理”,包容团队成员个性,有合理途径化解团队成员矛盾,创造和谐的团队协作环境。(2)完善激励机制,形成团队合力。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的岗位聘任,对团队成员有专门奖励办法的“物质激励”、鼓励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核和下企业生产一线挂职实践的“发展激励”、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激励”、通过评选教学名师、冠名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等“榜样激励”、评聘行业协会各项职务和承担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的“成就激励”等。(3)加强考核评价,促进建设发展。在个人方面,建立“两个职称并重,教学科研服务并举,以培训后考核验质量”的评聘体系,使一些已具有“双证”、“双职称”的教师进一步成长为素质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在团队业绩方面,建立以业绩为核心、以企业评价为重要指标的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教学团队业绩如人才培养质量和对企业的服务等,进行物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倾斜。(4)政府应打通企业人员向职业院校流动的制度限制,解决引进人才的身份和职称等问题,让引进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地安心工作。

总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必须主动创新思路,优化结构,以共同愿景和团队精神凝聚力量,与行业优质企业合作搭建平台,确保特色,同时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保障机制,全方位推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吕淑芳.论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05)

[3]吴志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提质的必由之路.南方日报,2013-03-08.

[4][5]孟令臣,曹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

[6]胡柏翠,周良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第6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教学团队;济南大学;友好高校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使命。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新近启动了“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要求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有很多,如以学历提升、职称提升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工程;听课、评课、说课等教研活动;以友好高校为平台的进修培训;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难忘一课、讲课比赛;达标工程;人才引进;重视团队带头人的培养、选拔;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帮学帮教等等。下面我就以凯里学院建立友好高校为路径来探讨教学团队地建设。

发展友好高校是集多种功能的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综合性平台,是一条很好地推动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近几年,凯里学院分别与济南大学、宁波大学等建立友好高校关系,展开从校领导、中层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全方位的交流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每学期友好高校双方领导互相访问交流;凯里学院每学期分别派两位中层领导到友好高校挂职学习三个月;凯里学院每学期分别派两位教师到友好高校进修培训学习一学期;凯里学院每学年分别派20名优秀学生按专业到友好高校相应的班级学习一学年。

本人于2011年申请参加了凯里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师资培训项目,到友好高校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就“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培训进修学习一个学期。我在济南大学学习期间,通过参加会议,听学术讲座,通过张立成、张敏、梁枫英、管秋华、田素文、蔡伟红等老师的帮扶和指导,通过与学生接触,使我在专业发展、业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感觉收获颇多。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发展友好高校关系对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进而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一条很好的路径:第一,通过听课,认识到指导老师不仅对教材把握准确、深刻,而且理论基础牢固,知识面非常广博,善于结合自然科学以及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各科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讲授生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使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巨大差距;第二,老师们善于综合运用讨论、阅读、问答、讲授等多种教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分析,讲解透彻,启发学生思维,效果很好。老师们都普遍自觉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了直观教学的效果;第三,老师们善于运用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去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效仿和借鉴;第四,通过参加济南大学“难忘一课”教学活动,感受到老师们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规范,给我印象深刻;第五,通过听课和交流,感受到老师们创新意识强。他们锐意进取,善于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如他们普遍采用专题教学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具有问题集中,观点深刻,理论前沿等优势,还能节省教师大量时间,同时,由于同一门课分专题由多位老师讲授,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第六,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强。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课堂纪律非常好,学习风气正;第七,通过学习,引起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深化了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本身也是一种收获。例如,某些老师们理论观点讲得多,方法论讲得少;知识点讲得多,重点难点不突出;理论讲授多,思想教育少;课堂教学缺乏完整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应该是一种收获;第八,通过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我们无论是作为教师个体,还是作为教学团队,都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有明显的差距。这表现在我们的教授和副教授比例偏低,博士比例偏低,我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培训进修学习的力度,强化人才工程建设。另外,通过学习,也使我体会到,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始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课题。

第7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环保设备 课程群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89-02

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系统地构建团队的建设体系,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探寻团队发展的路径,是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考虑到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势在必行。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群教学团队的成员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然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专业,缺乏丰富的经验总结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也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对于课程群的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改革任务和课程性质的不同,分别建立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主要任务,体现跨学科性、专业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体现学术性、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依靠群体的合作、团结协作,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其成员之间可以互补技巧与经验,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明确专业教学和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课程群团队进一步发挥影响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推动整个课程群系统的优化。团队的建立就成为加快新专业建设发展的步伐、提高专业发展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等共同目标的教师之间采取相互分工协作的形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存责任共担的团体。在团队协作中,老教师“传、帮、带”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也帮助老教师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和更新知识。建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效能,而且可以帮助参与团队的教师更加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团队成员通过一起探索交流,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使自己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业务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环保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和复杂化,精简的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学团队所具有的分工协作、交流整合信息资源及互补性等特点弥补了课程设置和课时的不足。相对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的孤军作战,教学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一般都遵循三大原则:综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扩大课程框架,发挥整体优势,将教师独立发展的局面转化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师团队;打破各门课自立门户的传统模式,将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成机构合理、相互渗透的具有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特点的多种类型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二)整体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以及教师和学生发展等各个层面。只有遵循整体性的原则,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将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这样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建立新的学术观点,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团队。

(三)创新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不是简单的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团队建设结构、课程建设及专业发展的思路和计划,团队的建设要以课程建设和创新改革为重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发展动向引入课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新型人才。

三、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为切入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工程观念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师资队伍建设。在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首先,从事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能钻研科研,这样才能将团队的建设建立在较高的学术水平之上;其次,课程群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要合理,教师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群教学团队建设以“整合、引聘、培养”为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高度重视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鼓励并支持教师进修、定期参加各种课程研讨班、对外交流访问,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团队现有1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以上,硕士生导师3人。一位校学术带头人、一位校青年拔尖人才。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科研能力等梯队结构合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共享课程知识、教学经验和教学信息,围绕共同的目标建立了和谐的氛围。

同时,采取“引、聘、培、练、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引进管理一线人员(市环保局及市监测中心站、市环科所、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研究院、市技术工程中心)、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聘”是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聘请行业专家、外校学术专家、企业高工教、指委委员来担任客座教授,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给予学科发展的指导,建立稳定的联系;“培”是在学校内参与评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另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攻读学位等;“练”是让骨干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等,进行兼职锻炼,对于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老师,尽可能多地安排到第一线,丰富、提高工程素养;“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从实践环节、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课程建设。除了教师队伍建设外,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它在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众多内容中,课程建设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盐城工学院在进行环保设备课程群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以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环保机械制造技术、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和过程装备控制及应用4门专业为核心课程,以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环境工程原理等为基础课程;环境监测、工程制图和环境AutoCAD等作为专业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水处理新技术、新装备、环境影响评价等作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向紧密联系,课程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团队以“环保设备设计与运营”为方向,从环保工程设计研究、环保设备研发和环保设施运营出发,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相互融合,教师间坚持相互听课和观摩教学、对教学效果等情况及时沟通交流,教师经常交叉授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展各种环保工程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这样的课程建设模式,加快了课程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课程群团队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三)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对教学来说是一个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复杂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空谈。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也对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此,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课程群负责人和团队带头人组织和鼓励教学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相互借鉴,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将各自零散的教学思想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最终形成具有共性的教学观。在总结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数项,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生专业,其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学团队活动模式不丰富、教师团队协作意识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以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3]刘凤春,陈希有,王林,等.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2)

[4]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教研项目(JY2014C14)

第8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改革;团队建设

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增长,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高专教育已占半壁江山。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当前高职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调内涵建设,其中,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不仅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还要打造一支教学团队,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与高职快速发展相匹配。教学质量好、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团队建设的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和学生数量激增,教师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以我院英语教师队伍现状为例,主要体现为师资力量不足。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少有时间从事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这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想要跟上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只有依靠“团队作业”。以课程建设为平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集体优势共同解决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使教师在工作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产生凝聚力。

二、高职英语团队建设的实践

(一)团队教改理念与思路

学院建立了“三维一体一适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合学生为前提,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为特长。高职英语教学团队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开展实践探索,让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着手对公共英语课与视听说课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设计工作任务。发挥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团队的教改理念融入课程设置、教材开发、评估手段改革等方面,在促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推动团队建设。

(二)团队成员的组成

高职英语公共课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团队由2名组长和9名组员组成,其中含有两名专业教师。2名组长带队,根据组员的个人情况,从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年龄结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分选组员,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负责英语公共课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项目,设计工作任务,使项目化教学贯穿英语教学过程。

(三)带头人作用的发挥

要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业务过硬,有工作热情,有发展眼光和前瞻意识;要敢于承担,要服务群众,要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组长要明确教学设计,合理分配团队成员的教改任务,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改革模式与手段

团队构建了适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全程互动式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全新的“全程互动式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言实践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把传统的黑板+教师+录音机的平面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立体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对高职基础英语课程和视听说课程进行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以5人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主题,设计对表演主题,并上传音频。每一个项目完成,学生在语言表现力,沟通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充分利用了现有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通过与专业相形结合,强化职业英语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实施与发展。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如课前演讲、英语口语对话、角色扮演和英语应用文写作等。以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替代了单一的试卷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评r考能比较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团队教学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团队作为课程教学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其成员多属高职英语学科,使得高职英语教学团队能够实现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机融合。科学研究能够帮助教师视野开阔、关注追踪前沿动态、加深高职英语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够成为新开设课程的生长源,促进课程的体系不断优化,并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此外,竞赛也是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举措。以同一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的高职英语教学团队,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通过研究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观摩与研究中实现互补,从讲好一堂课到讲好一门课,从提高一堂课一名教师的教学质量到提升一个团队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合作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团队的魅力就在于合作,团队出于自觉自愿合作时,会产生一股持久而且强大的力量。没有合作就不会有团队的成功。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逐步放弃“手工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和科研方式,以合作的态度,将每个教师的技能特长、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认知态度凝聚在一起,通过相互交流、分工合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研讨,加强经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2)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成长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3)通过重建信息交流平台,搞好公司网站建设和企业内部通讯的编写工作,以此扩大企业宣传和交流渠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1、 网站升级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网站的内部使用率、外部点击率和信息量,加强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

方法:可引进杭州慧泉软件公司协助进行网站升级和建设工作。

具体负责部门:综合部。

具体费用预算,另行确定。

2、 内部通讯编辑工作:

内部刊物是员工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

计划半年出一期。

组织方法:在公司高管领导下,由行政部牵头,组成编辑部,负责运作。

每期排版印刷费用,预计3500元。

3、 企业内部诊断工作:

企业诊断和内部管理改革工作,完全采取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方式,不引进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由公司高管牵头指导,按照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培训主讲讲师由

公司高管担任,公司内部有关人员辅助或者协助授课。

与员工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引进美国最流行的企业诊断工具,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以培训的形式,借用各种调查问卷和测试表格,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梳理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特征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培训和诊断相结合的的过程,既是学习,又是寻找差距;既是提出问题,又是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管理改革措施。

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深层特征的认识、学习、解析、诊断,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也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路主导,而是由全体参与人员共同进行。

利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企业诊断的过程,实际上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利用诊断工具,设计多个课题,通过培训的形式,在全体人员参与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每一个研究课题,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在课题研究中唱主角。

所有诊断结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探讨出来的。因此,大家对诊断结果会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同时,这样的培训和企业诊断会产生难得的企业文化效果:可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凝聚力的明显效果。员工通过培训,不但学习了最前沿的管理知识,而且对企

业的发展现状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不但参与了企业的诊断全过程,而且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新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与培训相结合的企业诊断工作,由两大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是培训、讨论、交流、学习和解析案例。另一部分,是测评、测验、填表、统计、整理。其中,统计和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这一工作需要组织人在培训课后完成。

每一次培训或集体课题研讨结束后,需要专门安排人完成统计和整理工作。整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课题素材,用以共同学习、分析、研究、讨论。

4、 内部诊断和培训的组织方式:

    组织工作:由高管负责组织领导,由行政部负责协调与配合。

    培训期间,需要分小组,各个组需要指定负责人。

    研讨培训周期:每月2个半天,每半天研究一个课题。一共约10个课题。具体时间表另行确定。

    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

    研讨培训形式:(1)授课、(2)讨论、(3)发言、(4)案例分析、(5)测评、(6)资料整理、(7)总结。

    研讨培训预算:1.05万元(lenovo thinkpad 7675h4c 笔记本)。

5、培训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和效果

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是团队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理解团队角色、团队价值、团队要素,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最终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培训要达到的具体效果,体现在三个层次中:

第一, 在全体员工的范围内,形成团队意识、配合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角色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融入企业的习惯和风气,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第二, 在骨干管理人员中,通过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培养改善团队建设的能力、带队伍的能力、发现和培养骨干的能力,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第三, 在公司决策层,通过培训和诊断工作的开展,了解公司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不足的各种原因,进而形成改进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对策,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6、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 本次培训,是全体员工的必修课。每一个员工必须参加课程表安排应该参加的课程。

(2) 每一次培训,课前10分钟为员工签到时

间。签到表作为培训考核的依据之一。

(3) 在培训课上,要求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参与,积极讨论。每一次培训中,要记录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主动发言次数。记录结果作为培训考核的依据之一。共2页,当前第1页1

(4) 参加每一次培训课程,原则上不可以请假,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原因不能够参加的,须直接向总经理请假。请假后,须通过抄笔记、阅读并交书面作业的形式补课。

(5) 培训期间,将根据需要,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价、问题分析和总结。

(6) 培训结束时的最后考核方式,另行确定。

(7) 培训结束后,将对全体培训参加人员进行最终综合培训成绩考核。考核结果将根据签到表、主动发言记录、课堂参与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培训结束时的最后考核结果等综合在一起产生。

(8) 每一个人的综合培训成绩考核,将和本人当年的绩效直接挂钩。挂钩方法另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