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培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文化;渗透力;震撼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二者的融合对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优秀企业文化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提升公司社会影响力、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公司面临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挑战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在中部崛起的繁重任务,要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加快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国家电网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支撑和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2 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在企业中不断培养全体员工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将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教育员工不断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树立全国电网大一统的观念,树立为全国改革发展做贡献的观念,特别要树立一切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观念,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观念,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电力行业‘!优质服务”工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优质服务”工作以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国家电网公司是客户数量大,涵盖范围广,服务层次多,服务要求高的企业。因而须努力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要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素质培养,用“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二是必须加强规范服务,使优质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强化服务工作的效率,既要杜绝内部之间的扯皮,又要防止部门和员工的拖沓和不当做为。
4 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①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基层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建立企业文化人才库,培育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编辑企业文化员工培训教材,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研究,广泛吸纳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加快形成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的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省公司企业文化。②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结合贯彻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依法从严治企、“三节约”活动等中心工作,增强公司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全员节俭意识,推动公司科学发展。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作用。大力宣传公司各类劳模、先进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广大干部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并把先进典型积极推向社会和更高层面,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社会影响力。④企业文化的教育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不难发现价值观念陈旧落后、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以企业文化来引导和武装员工,进而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步伐,进一步提高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⑤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正确的思想教育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培育、提炼、升华,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坚决摒弃低级趣味、腐朽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
5 结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途径,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知识结构合理、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人才队伍;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文化阵地建设,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到位和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电气车间共有73名职工,担负着为三套聚丙烯装置安全供电和设备维护的任务。以来,为了提高供电和服务质量,稳定职工队伍,彻底改变车间面貌。我们在基础工作方面下大功夫,在改善职工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非凡注重了电气车间“核心精神”的建设,这个核心精神就可以引申为我们车间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
确立电气车间对事业部的责任感,培养职工个人对车间的责任感,是我们确立的核心思想。初,我们走访了生产车间,获取了事业部领导和职工队车间的看法,职工队伍存在松、散、懒现象;车间内信息不畅,和部室及生产车间不能有效的沟通,甚至经常“较劲儿”和互设障碍;在处理生产故障时,与仪表、维修等单位扯皮严重;工作中,做不到互相尊重等问题。车间时常受到事业部领导和生产装置的批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车间,不能有效地发挥辅助生产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解决了全车间职工责任感问题。车间之所以能获得一些成绩,根本的一点在于职工负责任,有使命感。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受到,最重要的是责任心问题,没有责任心就什么也谈不上。,一套装置上部分照明线路有故障,三分之一的照明灯不亮。操作工打电话到现场电工班,现场班班长说:我们不管,照明灯归维修班管。操作工又打电话到维修班,维修班班长说:照明灯归现场班管。这个皮球在现场班和维修班之间踢了两个星期。我们以此事为突破口,在车间大会上分析了车间工作不得力、形象不佳的原因,并就此事严厉批评了现场班和维修班的两个班长,提出:首问负责,装置操作工提出电气问题后,接受者必须立即处理,或按工作程序协调解决,不能推出去,让操作工再找别的班组;迅速处理,要求接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最短;信息畅通,在处理复杂问题和需要多个班组配合的问题时,要有请示汇报。车间领导要随时把握处理进度,为生产装置负责。从此以后,车间职工的责任意识加强了,车间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生产车间和事业部领导的肯定。我们认为,以前车间搞不好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的主人和主人意识,也就是缺乏责任感。
前几年,我们在品牌大讨论时,推出的“优质服务,四分钟到场”、“服务就是效益”等品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责任感有关。“负责任,重承诺,讲信誉”是我们车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志。在事业部,不管哪个部门,需要电气车间服务,我们就要尽力解决。能力之外的事情,也要主动为服务对象想办法解决。
“做事先做人”、“责任第一”这是车间一贯强调的价值观。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培养和选拔年轻的技术人才,对有抱负、有才能的年轻人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形成了一支年轻人占80%的技术员骨干队伍。他们责任心强,富于开拓进取和迎接挑战的精神,已经在车间生产和治理中挑起了大梁。在思想培训和技术培训中,车间有意识的灌输这个核心价值观。面对的不良风气,要求车间职工要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挣钱。力争使车间成为纪律严明、治理有序的团队。
关键词:培育;企业精神;创建;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63- 02
近年来,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专家研究、企业经营者力行的一个“热点”。然而,在实际创建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本末倒置,模仿雷同,不得要领的现象很多,企业文化建设是涉及到企业精神锤炼、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约束等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抓住企业精神培育这个基石和核心,秉承企业传统,突出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定能获得成功。
一、企业精神的核心地位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决定了企业精神的核心地位。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等,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存在于企业内部并指引企业发展的无形之“手”。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是企业群体自身物质精神需求高度升华的结晶。企业精神则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是企业良性价值观的一种浓缩。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以企业良性价值观来规范和调控职工行为,从而达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由此可见,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之魂,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根本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企业精神培育放在核心位置。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决定了企业精神的核心地位。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该制度力求通过科学的生产、科研、销售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的保证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使企业各项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要保证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市场的结合最佳,企业的各项制度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企业的内部文化氛围、精神主旨将是关键。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立足未来的现代企业,只有全体职工能够以同一种企业精神为寄托,上下同心,干群同力,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可以说以企业精神培育为核心建设企业文化是建立和运作好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
(三)“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决定了企业精神的核心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物质丰富、文化发达、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同时,更要在民主政治上、法制上达到高度发展的一个社会状态。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实现 “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企业来说,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失为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因为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既能保证企业政治过硬、精神高尚、作风优良,保证企业管理科学、追求一致、效率高超,又能引领着企业团队在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产品、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忠实履行着传播政治文明、创造精神财富的神圣使命。
二、培育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以人为本,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性。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人化,因为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管理中最活跃、最积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人的精神面貌决定企业的形象,人的文化传统决定企业的追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突出人性,要顺应职工的民意,尊重职工的民主,开发职工的民智,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形势发生较大变化、职工观念产生较大位移、企业体制进行根本改变的新的形势下,如何及时了解、掌握、跟踪职工思想动态,挖掘职工中最积极的因素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尤为重要,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不断更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使现代企业管理由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由监督管理发展到动机激发,由只重视人的生理需要到同时关注职工的心理、情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只有做到 “以人为本”抓创建,企业文化才能得到更加广阔而深厚的人文环境。
(二)形成特色,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的、政治的、观念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精神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政治化、雷同化色彩,企业文化往往成为一种空洞的口号,很难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那种千厂一面的诸如“团结、拼搏、开拓、奉献、求真、务实”等企业精神到处可见。企业文化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了生命,那些最能反映企业文化底蕴、职工精神本质的企业精神没有被提炼出来,企业文化也就失去了让职工接受并激励行为的可能。其实,只要仔细研究古今中外一些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就会发现,因为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内外部环境的不同,企业文化形式各异、各具特色,呈多元化发展。诸如“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警示着每位员工“质量至上,童叟无欺”;美国惠普公司推崇的“尊重个人价值”精神;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家族创新”精神和韩国企业的“兵营式组织管理”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的企业精神引领着企业长盛不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为企业凝练企业精神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注重突出企业特色,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形式去提炼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与企业的行业特点相吻合、与职工的精神追求相一致的企业精神和文化主旨,企业文化就一定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热情参与和共同维护。
(三)注重现实,突出企业文化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企业员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已多元化,只有当精神认同和文化主旨既体现时代特征,又契合员工价值取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企业才能获得市场效益的最大化。
(1)倡导“企兴我荣”的企业价值观。要求职工在价值关系上摆正个人与企业的位置,视企业为命运共同体,把振兴企业作为己任。职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价值要从企业和国家的需要得到满足去实现,努力为企业为集体多作贡献。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引导职工树立企业价值至上的观念,把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
一、以干就干得最好的行动准则,培育青松人的行为文化
从员工的意识形态中提练企业文化。公司连续多年开展了向员工推荐读“两本书”活动,并举行学习心得交流、举办演讲赛等,强化员工的责任感、执行力,使没有任何借口,干就干得最好成为员工的工作准则。公司开展《我对企业说句话》、《我对同事说句话》、《我对自己说句话》活动,从七千条中精选三千余条,汇编成《职工名言录》,还编印《青松建化企业文化手册》、开展各类活动前广泛颂读企业文化理念,以此营造和谐发展的共同价值观。
二、从员工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进一步提练企业文化
近5年,集团公司投入费用358万元,在各类重大节日前夕举办“爱党、爱国、爱青松”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歌咏比赛、演讲赛、企业报比赛、影展等活动50余场次。连续二十年不间断举办篮球、排球邀请赛、职工田径运动会等。公司钓协、乒乓球协会、摄影协会成为阿克苏地区文化活动的一面旗帜。
近两年,青松集团公司参加新疆建材行业职工文艺汇演、师市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赛、爵士舞大赛、地区税务局举办的税企篮球友谊赛等四项重大活动,均获得第一名。参加师市工会组织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再次夺冠;参加新疆上市公司职工迎春汇演深受赞誉。在公司内举办有近8000余人次参与的迎春系列活动、五一男女排球赛、员工千人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歌唱祖国、奋进青松”员工小合唱比赛、百名女员工庆三八徒步活动等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从员工素质提升中感悟企业文化深刻内含
多年来,集团公司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参与创争活动单位达100%。公司员工朱丽君被评为全国知识型先进个人,集团公司水泥厂化验室分析组被推荐为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
第一,全员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质。集团公司坚持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近三年,各部门、各单位共举办培训班186期,培训13199人次。公费外培772人,培训大中专毕业生359人。坚持企业自我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鉴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841人;坚持员工培训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相结合。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在公司内开设二个技工班,一个会计专、本班,让114名员工不出“家门”就能上大专。选送一批高、中层管理人员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MBA课程;公司高、中层管理干部中有1人取得国际职业经理人(五星级)、8人取得职业经理人(2星级)资格。
第二,技术比武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集团公司坚持25年不间断举办职工技术比武。去年,各生产单位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开展了包括化验员、烧窑工、磨机工、汽车修理工、架线工、业务员等工种586名职工参加的296项类别的比赛,共奖励资金近三万元。今年根据私家车越来越多的特性,集团公司正积极筹备“员工小车驾驶”技术比赛活动。技术比武有效地促进职工钻研技术、学习文化的热情,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
一、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威尚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承担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通过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家电网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巩固和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二、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为重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帮助员工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借助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帮助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在全国改革与发展中,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做贡献的意识,尤其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树立服务于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识,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同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积淀电力行业的文化底蕴,同时赋予电力行业“优质服务”的思想内涵。
三、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涵盖范围,以及服务层次等,对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加大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养的力度,通过建设安全文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规范服务,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彻底杜绝部门内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出现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不当作为。
四、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1.建设企业文化工程。在基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企业文化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同时编辑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研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吸纳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积极构建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优秀的省公司企业文化。
2.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节俭意识,确保公司科学、有序地发展。
3.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对于公司的各类劳模、先进感人事迹等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教育身边的人,积极鼓励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在社会层面、或者更高层面融入先进典型,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影响力。
4.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建设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同时武装员工的头脑,进一步加快建设企业文化的步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这是因为,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使员工统一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氛围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形成;同时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培育、提炼、升华企业精神。所以,供电企业一方面通过科学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尘俗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彻底摒弃。
五、培育优秀供电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不竭动力,正如联想柳传志在谈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所说: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企业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有如下功能: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文化会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当面对变化的复杂经济环境时,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系于企业的命运,从而会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新的经济时代来临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它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将会带来企业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3.培养员工的创造力,激发企业活力。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将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提升企业创新理念,使员工明白企业的发展动力就是创新。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4.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当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必须建立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自己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能被员工普遍接受并深入人心。只有做到核心价值观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企业才能在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精神文明;群体意识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而群体意识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建设企业文化,培育群体意识,实际上是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它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体现着改革精神和时代要求。
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它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因和有力杠杆。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面对着开放的、竞争的、波动的市场,企业必然要以自己良好的产品、服务、信誉、人员素质、精神风貌展示给社会,取信于用户,才能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还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而今天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是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三合一”的综合竞争力。良好的品牌、信誉、形象是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的形成和积累又与企业文化分不开。科学的经营理念的确立,优良的产品形象的塑造,良好的企业声誉、信誉的树立,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说是企业走向市场的意识萌发。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要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生长土壤。我们应当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前进的客观要求这一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必然性,提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2企业群体意识基本特征。
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意识。它的内涵应该是两层意思:其一是群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情感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其二是指群体成员(个体)在与其他群体成员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中产生的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强调是企业的职工应该对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度建设中形成相同的企业信仰、价值观念,是增强企业文化厚重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团队精神的无形力量。
首先,在施工企业内职工群体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群体或称制度性群体,如领导班子、党团组织、职能科室、项目部等。在制度性群体中,由于各种群体角色在权力、利益、责任、工效等方面的分配差别,其群体意识也必然存在一些不同的表现。另一类是非正式群体或称非制度性群体。这类群体不是按组织制度及分配的不同划分的。而是以情感、交往乃至邻里、血缘等关系形成,人们通常称之为“小圈子”。显然这种非正式群体的行为倾向与企业目标的切合程度是企业领导必须关注的问题。企业群体意识是企业领导意识和各种正式群体意识及非正式群体意识的整合结果。这个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领导通过控制和约束、引导和激励等手段,使各种小群体意识与企业领导意识尽量取得一致。也就是说,凡是企业领导意识强,并善于控制、引导 企业内各个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则所形成的企业群体意识就比较接近、符合企业领导意识,反之亦然。其次,企业群体成员一方面要受到经济指标、生产程序、技术要求等构成的群体压力制约,而另一方面群体成员的动机、需求、情感、认知及行为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又决定着其行为的直接效果。因此,企业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群体压力和个性选择之间互动、整合的必然结果。再次,群体意识是社会意识的构成部分。群体意识可以表现为组织的、团体的、阶层的、地域的、民族的等等,但作为社会的整体意识仍然不是这一简单的总和。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整体意识,是以社会主导力量倡导的、以反映社会主义文化为内容的社会意识现象的总和。社会整体意识不仅包括了各种群体意识,也反映着各种社会群体综合利益。因此,社会意识是各种群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也制约着各种群体意识,而各种群体意识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不同的个性特征保持了它的相对独立性。
3建设企业文化培养群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员工组成的自由劳动者的联合经济实体。要通过学习、宣传,并真正落实员工当家做主的责、权、利,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到自己是企业命运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把每一位员工都同自己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所在的集体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在员工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大家所接受的企业精神,以此作为鼓舞员工斗志,增强群体意识的基础;同时,要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员工,树立集体主义的荣辱观,使广大员工能够以企业兴旺为荣,以企业衰败为耻,自觉把企业命运同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培育群体意识,必须在多方面下工夫,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宣传教育。加大对安徽建工集团“企业文化手册”的学习宣传力度,必须经过长期、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才能使集团一系列文化理念,逐步转化为群体的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因此,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对职工进行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要深入进行特色理论、基本路线、爱国主义、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从整体上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技术文化素质,使全体员工在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技术特长等方面都能显示出本企业的特色。
二是典型引路。大力宣传表彰企业职工在生产工作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先进人物,并使弘扬先进典型蔚然成风。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用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和人格的力量影响职工、激励职工,进而推动职工群体意识的培育。
三是规范养成。建设企业文化,培育群体意识,既要发挥舆论的影响力,还必须在各方面有明确的规范,从小事抓起,从严要求,把严格的纪律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对各个岗位、各个工种的员工在公共场所的行为都有明确的规范,并严格执行。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求严,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事事处处体现出这个企业特有的风格。
四是硬件建设。建设企业文化,既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还必须有必要的硬件设施。企业文化既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也包括文化网络等等。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职工的工作、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开展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些都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培养职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论文关键词:企业;培育;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好安全文化对构建和谐企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常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常常不知道文化建设应该从哪里入手,无所适从。因此,本文结合文成供电局工作实践,围绕“大安全”的理念,就如何培育安全文化谈些看法。
一、企业文化的结构
假如把企业文化看成为一个瓜果的话,企业文化应分为:表层即物质文化层,浅层即为行为文化层,中层即为制度文化层,深层即为精神文化层。
1.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层是企业文化结构的外表部分。供电企业表现为: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应该说,自从统一推行了“国家电网”品牌的应用后,使供电企业的物质文化层有了丰富的内容。同时,实行同业对标后,供电质量(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也奋勇进位,真正地把企业文化凸显出来。
2.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是企业在塑造自已文化行为时必须建立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的规范和企业公共关系的规范。供电企业表现为:向社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推出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服务;与当地政府会谈电网发展规划并签署会谈纪要;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客户建立了和谐的公共关系;员工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进行两改一同价和户户通电工作;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文体活动。
3.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结构的中间部分,是企业物质、精神、文化的桥梁。供电企业的表现为:推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关于违反国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的处理规定(试行)》、《浙江省电力公司查处行风建设违规行为(试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等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责任权利。
4.精神文化层
精神文化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价值观、管理观念、企业精神和组织、道德及教育的具体体现。供电企业的表现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管理理念;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奋斗目标。
二、培育安全文化的途径
在这里,笔者把“大安全”理解为生产安全、形象安全、政治安全。培育以电网和员工安全为核心的生产安全文化,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形象安全文化,以干事干净为重心的政治安全文化,为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1.培育以电网和员工安全为核心的生产安全文化
(1)培育生产安全理念文化。通过广泛开展“安全第一”的宣传教育、安全形势教育、“安全在我心中”演讲、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及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员工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使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培育职工个人和群体的安全价值观、敬业精神。要通过网络、报纸、宣传栏、安全教育室等载体,广泛营造“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等理念,继续开展安规、运规的调整工作,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就是全国范围的一次安全教育方式,深受广大员工的欢迎。
(2)培育生产安全行为文化。要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手段,如开展全员安全素质“人人过关”培训活动等,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作业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安全规程岗位过关”专项活动等有效活动载体,努力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安全规程岗位过关”专项活动。提高员工的自控能力,就是要从日常行为抓起,要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每一个人、规范每一个人,使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使职工不仅能正确掌握安全技能,而且要继续开展“反违章”活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让遵章守纪成为习惯。要重视职工的安全心理,认真研究职工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要重视高温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清凉、保安全、促和谐”活动。
(3)培育生产安全环境文化。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各种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要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既重视职工的物质需求,更得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美化职工的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尽可能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要抓好安全品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本单位安全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的实际,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引领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积极向社会宣传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2.培育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形象安全文化
(1)培育形象安全理念文化。大力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服务文化,形成对“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的广泛认知与认同;营销队伍的人员结构、人员素质显著增强;电力供应更加可靠,服务流程更加高效,服务方式更加灵活,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努力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赞誉。积极开展“关爱客户”活动。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关爱客户”不但是情感上对服务理念的升华,更是每位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关爱客户,还要树立“四个理念”。一是树立“我就是企业形象”的责任理念,开展95598和其他营销人员的劳动竞赛,人人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为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作贡献。二是树立“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以持续改进为手段”的质量理念,进一步推行电费充值卡的运用,通过高科技的应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设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三是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的服务理念,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着想,科室为一线着想,企业为客户着想。四是树立“诚信、高效、共赢、发展”的营销理念,建立与客户之间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2)培育形象安全行为文化。树立“大营销、大服务”观念,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在优质服务中所承担的职责。深化“1358”优质服务工程,以夯实“电网基础”、推进“三大中心建设”为重点,以“五项连心活动”、“客户服务”为基础,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全面开展。把“社会开放日”作为与客户沟通的载体。改善业扩流程,强化后台支撑,建立窗口部门的紧密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内部信息通畅,细化内部各保障环节工作规范及考核办法,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整体营销新机制。
(3)培育形象安全环境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的开拓,供电量不断增加,电网建设与改造显得尤其重要。可想而知,供电网络差,电网不坚强,有电供不上,势必影响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因此,要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优化供电环境。同时要加强营业窗口建设,各类服务设施应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供电营业场所服务功能设计人性化、便捷化。
3.培育干事干净为核心的政治安全文化
(1)培育政治安全理念文化。强化“廉洁教育100%”活动,努力实现廉政教育面全覆盖,令干部、党员、员工教育率达到100%,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遵章守纪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员工队伍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品质,确保廉洁教育“人人过关”,形成“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要让员工像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注重理想信念的保健,牢固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理念和信念这个“总开关”不出故障。自觉遵守廉洁的各项规定和制度,不要盲目攀比,使欲望变成贪婪。欲望和贪婪仅仅是一步之遥,天堂与地狱也仅仅是一步之遥。要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同时,心底无私、清正廉洁、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要做到自觉接受监督,正确对待监督,感激理解监督。
(2)培育政治安全行为文化。努力倡守以制度规范权力的道德流程。在制度治权上,进一步完善包括人、财、物、营销在内的各项动力运行内控制度,同时加强对重点岗位、环节人员的权力制约,使权力的行使有章可循。在程序治权上,制定《党委“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在监督治权上,制定《三项谈话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礼品登记等廉洁制度。在奖惩治权上,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家庭助廉承诺书》,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建立廉洁从业的一道道防线。
(3)培育政治安全的环境文化。借用多种脑子,营造“干事干净”的政治安全氛围,形成自警、自律、自醒的常态机制。一是借用他脑,与检察院、当地纪委共筑联合预防体系。根据反腐倡廉形势,不定期地邀请检察院反贪局和当地纪委的办案人员进行案例分析,讲解和分析商业贿赂、渎职、贪污、受贿、挪用等职务犯罪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产生的后果,形成企检共同预防腐败的体制和机制。组织中层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前往监狱进行参观和听取劳改人员的现身说法,组织人员旁听贪污受贿案件的庭审等。二是利用电脑。定期组织人员观看《人民的好书记牛玉孺》、《扭曲的人生》、《欲望放纵的悲剧》、《任长霞》等廉政方面的教育片;开展手机发送廉政短信活动;给员工时常的提醒和警示。将“廉洁户”、“廉洁作品”放在局域网,使广大员工懂得“廉者荣耀万代、腐者遗臭万年”。三是动用群脑。举办中层干部家属沟通会,畅谈“贪是身边吃人虎,廉是心中幸福灯”的感想,开展“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诚信、忠诚事业”的大讨论。给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赠送《画说职务犯罪学习笔记本》、《警示与戒鉴——百例典型职务犯罪剖析》等书刊,还举办“知荣辱、明廉洁、促和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廉洁之光”文艺晚会等。
三、培育企业文化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个基层单位,温州电业局的企业文化承接、体现国家电网公司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的理念表达,体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一体化的特性,但也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安全文化、形象安全文化、政治安全文化等文化体系。
因此要把握下列几个问题:
1.需有长期计划
任何一种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要把企业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竞争力、与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建设纳入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使文化与企业发展充分融合。
2.要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关键词:凯瑞汽车创新文化
以创新赢得发展机遇,已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实现良性生存发展的主旋律,而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则可以持续维持企业创新活力。
我们所说的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成绩卓著的公司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般来说一家现代企业,其企业创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干劲,成为创造性思想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化身,但是面对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在竞争日益透明的信息化时代,过于依赖领导者的创新精神而没有建立组织成员广泛共享的价值观体系,企业很可能会演化成墨守成规、胆小畏缩和被动防守。因此,具有远见和使命感的企业家总是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具体政策和做法中去,以形成强大的企业群体创新文化,从而使企业创新历久不衰。
一、案例:凯瑞汽车创新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影响,在这种不可逆转的生存环境,不少企业受到了严酷的考验,企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波浪式发展,但是在这种形势下宁波凯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却了抓住机遇,逆势而上,7年来企业销售平均每年保持70%以上的增长。目前宁波凯瑞汽车可实现年产500万只减震器的生产能力,产品已进入国内外三十几家汽车主机厂,2011年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凯瑞能取得这种成绩与企业创新文化培育密不可分。作为替代进口,率先进军减振器行业的企业之一,凯瑞汽车在与“洋品牌”竞争期间,明白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远远领先与国内企业,要与这些“洋品牌”展开竞争,必须借助于公司团队的力量。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整体的实力,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氛围成为凯瑞领导与管理者、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可以实现制度、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统一,最终将新兴企业必备的创新理念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创新氛围,从而牵引整个公司朝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随着以创新作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氛围不断完善,凯瑞全体成员在产品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国产减振器产业化目标, 2011年公司共开发新型减振器12款,每款产品均为国内首创。而企业创新文化最直接的成效就是带动了公司产值的快速增长,从2004年到2011年,企业产值从区区320万元发展到2.3亿,七年时间增长7倍。
在创新文化大背景下,工艺创新成为凯瑞文化创新的亮点,公司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每天都有创新,2011年公司工艺创新方案共465项,被公司采纳405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180万元。公司内部的集体创新,带动了公司整体能力的提升,经过近7年的不断发展、创新,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量、价格及团队合作方面凯瑞都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二、举措:凯瑞汽车培育创新文化成功之路
培育创新文化本来就是一项创新举措,不能一蹴而就。凯瑞汽车自2004年进军汽配行业以来,通过逐年的探索,发现建立创新文化涉及企业各个层面,领导者、管理层、员工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这三种角色在创新文化中担任着不同的使命,而创新文化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分别对领导者的意识、管理层的执行、员工的实践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要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文化,其先决条件就是将领导者、管理层、员工这三个不同的使命融合到整个企业文化环境中,最终使创新文化为企业生存发展提升巨大动力。
(一)领导者:敢冒风险,不怕失败
在创新文化培育过程中,领导者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只有领导者了解创新的重要性,才能下决心建立能整合公司所有创新力量的创新文化,从而引导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前行。
创新作为成功企业家的典型特质,是企业家的核心精神,而有些企业家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面对大量不确定因素和极易导致的创新风险时,往往采取回避策略,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形成一种疲乏的、近视的和不愿冒风险的氛围。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前进的动力,自信和敢冒风险是必备的素质。因此在培育企业创新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拥有“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决心。凯瑞公司的领导者就具备这种决心。
在2002年以前,汽车减振器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国内中高端汽车主机厂所需减振器主要靠进口,凯瑞公司看准这一市场,于2004年6月开始研发此产品。由于生产高质量减振器,需要较好的加工设备及完善的工艺,这就需要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实验设备,同时还需高薪聘请专业技能人才。当时对这些高额投入公司总经理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决定通过自己努力,整合企业团队力量打破国外品牌对这类产品的垄断。
凯瑞投入近六千万元从国内外引进高精设备,并从国内外引进18名专业工程师,与自己培养的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较强的研发小组。随着软硬件的到位,凯瑞开始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以“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理念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而这种创新文化引领了凯瑞七年的发展,并逐步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市场垄断,产品进入国内36家汽车主机厂和欧美国家。
创新的过程难免有失败,组织创新文化也要允许失败,领导者在形成创新文化过程中还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正确对待失败态度。
现今汽车大部分采用的减振器是液力减振器,为了解决减振器不能充分发挥并联弹性原件作用的问题,2007年5月,凯瑞组织专业攻关小组突破这一核心难题,而一旦研发成功就意味着公司将提前进入高端市场。在这个项目进行中,外加工的模具制造厂将这套资料卖给了温州一家同行,使这家同行提前占领了市场。这件事对公司整个研发团队,乃至企业整个经营环境产生巨大打击,不但损失了研发费近百万,而且还丢失了市场,凯瑞刚刚形成的创新文化氛围产生了空前的动摇和不确定性。
对此凯瑞领导者勉励大家,要求大家合理看待失败,从头再来。于是2007年底凯瑞投资3500万元筹建了模具加工中心,并实现年产400套精密模具的生产能力,不但满足了产品生产需要,而且在规避风险,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企业上下在这次事件后对领导者产生空前信任,企业培育的创新文化再次迸发信心和活力,
(二)管理层:永不满足,追求长效
管理层在企业已开始担任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在当前的市场形势,许多管理人员存在着墨守成规、频繁流动的现象,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而建立创新文化氛围可以激励管理层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发挥作用,将管理人员的流失损失降到最低。
对管理层来言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保守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因此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企业要进行全方位创新,则必须要求管理层具备永不满足的精神,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建立追求长效的创新文化。这种长效的创新文化能长期保证公司管理层持续正常发挥预期功能,也能使公司的制度体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凯瑞在推动企业创新文化时,极力建立符合自身的长效管理机制,使管理层始终保持工作信心和活力。
发展规划取决着企业创新文化的进程。在每年初凯瑞公司都根据各年的市场分析报表,制定公司的中长期经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和当年公司各项指标,并让各部门在公司级目标的基础上分解本部门目标,逐项落实到人完成,这样可以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最新进程,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各级管理者对整个文化氛围进行很好把握。
研发是创新文化效果最直接的体现。从2008年开始,凯瑞成立专门的市场调研组及研发组,调研组负责调研未来五年后到十年后客户的需求产品,针对客户的需求信息,公司给予分解,描述出客户未来十年产品,同时描述出五年后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研发组根据其信息的输入,制定每年的研发计划,按计划落实客户的需求产品,这样就为产品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力保凯瑞产品研发走在市场、同行之前。
2008年开始,公司开始注重人才梯队的建立及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样从企业的长远角度看可以为创新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而在凯瑞的创新文化氛围中,招聘新员工都是经过人力资源部分析分析,一般以五年为规划,根据岗位分析匹配人员,并制定招聘及培养计划,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持续有序的引进人才可以保持企业创新文化的长效进行,最大限度的避免创新文化建立的不利因素。
(三)员工:注重实效,确保共赢
创新是一种艰苦的、需要投入全身心的、笃志不移的工作。这种工作越是从基层出发,从实用性、实在的价值标准出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凯瑞培育的创新文化中,所有人员都认为创新是智慧的结晶,给公司带来了效益,创新者应得到应有的奖励。
2006年凯瑞出台了《凯瑞合理化建议书》,其包括:技术创新、专利获得、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的改进,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有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工作合理化等事项的改进。成立了合理化建议领导小组,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处理程序,同时也规定了奖励办法及额度。此文件的出台给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效益。
1、环境文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会产生强烈的熏陶和影响。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一种环境中,渐渐就和环境融为一体,行为举止皆会因环境而改变。一个民族也一样,如果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其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语言文化都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被同化,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企业在青年群体中要大力营造浓郁的青年文化氛围,尤其作为青年先进集体典型的“青年文明号”更应该如此,清新、幽雅、整洁、美观、文明的环境才能真正体现“青年文明号”的群众性、青年性和先进性。在环境中可以布置一些激发上进的名言警句,健康向上的字画,另外,结合实际设计制作“青年园地”、“青年风采展示栏”等,及时把青年的各种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全体青年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文明从业,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2、制度文化。企业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奖罚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青年最具活力,也最易放任自流、产生自由主义,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在企业中,要使青年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促使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各项工作活动正常开展,就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并充分考虑青年特点和青年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迎合青年的实际需求,尊重青年的劳动成果,认可青年的价值所在,真正把青年当作企业的主人,为他们提供发展意见的空间,积极采纳他们所提出的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规章制度要易于被青年所接受、所认同,进而成为绝大多数青年的自觉行动。通过规章制度使青年真正感受到自己与企业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使“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渗透到青年的心理,进一步激励他们不但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格标准化作业,而且积极主动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行为文化。怎样使企业对青年的管理、约束、说教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这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探索并认真研究、实践的课题,也是企业实现成功管理的外在体现。企业对青年群体的行为,一方面要进行规范,通过要求、示范、说教,并形成制度规定,让他们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另一方面要通过引导使青年言谈举止文雅、文明,并把一些代表企业的特定行为约定俗成,形成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在企业中逐步形成青年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从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企业的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信誉,更具竞争实力。
4、观念文化。一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种质的变化,是环境影响、管理约束、行为引导,加之长期有效的思想工作的结果,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蹴、立竿见影,也不能单靠强制力或刚性约束来实现,要靠长期“外力”的作用及和风细雨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可达到目的。企业一定不能忽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正确的行为观念植根于青年思想深处,使青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把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为个人的第一选择。这样,企业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后劲。
环境---制度---行为---观念,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从四个层次看,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我们要以良好的环境熏陶青年,要以严格的制度约束青年,要以规范的行为引导青年,最终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1、组织、典型、群众的关系。在培育青年群体文化过程中,青年群众是基础,是主体、是根本;党政工团组织是“联动机构”,是青年群体文化组织、策划、实施的主导力量;典型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具有先锋、示范、引导的作用。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业,三者并重,互相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