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1篇: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形势,我国国有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策略,并取得了卓效成绩,综合实力实现了稳步提升。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管理实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作用巨大。本文在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作出分析与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体制建设

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以及人资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要审时度势、顺势而行,注重理顺好自身内部关系,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的功能价值地位,并构建了完善的实践体制,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自主生产经营管理权得到了有效释放,其根本是来源于国家公共权力,事关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随着历史沿革,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但其中依然表露出了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人资建设等方面。

1.1制度体系

制度是一切管理行为实践的规范化、统一化,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既有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包括忽视规章制度建设和官僚思想较为严重。在具体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实践中,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整可依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分配不清,工作流程混乱,导致事务性决策常常凭主观意愿决断,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有些国有企业则官僚思想盛行,对本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和行政管理特点认知不清,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隔离开来,引发了其他部门的反感和排斥情绪,不利于其有效实践举措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还影响了内部稳定团结,长此以往势必会遏制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角度上讲,制度体系缺失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不力的关键因素,是相关体制建设的重点方向。

1.2组织架构

传统国有企业发展模式下,其行政管理组织架构是基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官僚制”理论形成的,即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形态,着重强调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这种行政管理组织架构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其所创造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逐步完成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微观主体变革,层级式组织架构的弊端开始显露,如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降低了信息传播效率,信息失真、扭曲现象逐步恶化,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刚性的层级式组织结构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员工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员工更多的是充当企业机器的附属品和零件,其个人自由必须要完全服从铁面无私的工作纪律,他们的个性及热情受到了压制,工作创新更无从谈及。

1.3人资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亦是行政管理的重要项目。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社会里,人性本位受到了极大限度地扼杀,这种思想依然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蔓延。具体表现为,员工更多地被视为附属物,只是依附于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着重突出和强调了领导集体的核心价值,其常常采用一种自我折射的方式,用自己的思想指挥和控制员工劳动行为。在这样的行政管理环境下,国有企业人资建设表现出了无序状态,人际间的沟通不到位,破坏了内部和谐,同时亦打击了员工参与积极性。如此这般,在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面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形同虚设。以现阶段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其仅局限于传统人事管理,从职能上看,只是做了一些基础的人员调配、职称评定等工作,难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容。但现实的状况却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国有企业不单单面临着行业企业发起的挑战,同样还有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人才战略地位越发重要。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

行政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础构成,涉及到多个工作层面,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为员工行为规范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现阶段实践中矛盾最为尖锐的集中点。因此,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人性化的制度体系,藉此提高工作效率及员工积极性。简单来讲,完善的制度体系应覆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各环节,包括权责制度、激励制度、工作流程等,并形成文字广泛传播到员工各阶层,由专人负责考核,保证其实施效力。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制度针对大面积的受众,因而其本身语言叙述要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且避免歧义的产生,如此才能更好地被执行。此外,国有企业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这也就决定了其构建的制度体系始终存在不完善之处,需持续作出修改或补充。在此过程中,作出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行政管理部门更应关心制度的公正性、神圣性以及权威性,应在执行之后再采取动作,并深入了解员工群体的深层次需求,积极灌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保证制度的执行效力。

2.2优化组织结构

根据上文分析论述,刚性的层级式组织架构不但降低了信息传播效率,还增加了一定资源成本,已然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扁平化的行政管理组织架构则更加强调管理幅度的增加,可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难题,是现代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扁平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框架下,各管理层级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其将更多的权利分配至中低端基层员工,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因而能够使整个组织更加有效的运作。同时,扁平式组织架构还可以大大缩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时间,继而使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动态变化作出相关反应,保证了自身发展活力。在此过程中,网络科技发展,尤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与应用,为国有企业进行行政管理扁平化组织架构建设提供了基础环境支持,其多元化的信息存储方式及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集群式”管理,使得基层员工与领导集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和紧密,增加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2.3重视人才发展

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过程中,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也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新的市场经济竞争态势下,国有企业必须要审时度势,积极推行人才战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主动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以盘活既有人力资源存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发挥其价值潜力。在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下,明确各类人才任聘标准,强化核心职员的选拨和培养,重视人才力量储备,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尽量防止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部作为第一执行人,要充分认清自身工作价值定位,理性分析判断员工的实践行为,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或不足,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必要时刻进行恰当处置。同时,依据相关制度规定,给予表现优异的职工适度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肯定其工作价值,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需进一步发展文化体制,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自身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支持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融入先进科技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改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考量,对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及质量具有非凡意义。根据功能定位划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中,事务处理系统能够辅助完成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相关事务数据的搜集、分类、存储、维护及更新等工作,并到内部互联平台上,以便于相关应用层的查阅和使用,有效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功能集成系统,它使得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有效减少了职员工作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决策系统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起来的,它有效整合了国有企业各种内外部信息资源,通过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的结合,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其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希望学术界可以持续关注国有企业发展,理性分析其行政管理现状,及时纠察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实现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捷.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4(20).

[2]崔娜.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23).

[3]赵晓玲.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6(20).

第2篇: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土史;历史教学;课程资源

一、加强乡土史教学是当前历史学研究形势的要求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把国家、民族、政治等当作史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张扩大史学研究的领域,家庭史、社区史等乡土史内容也成了历史研究的的重要课题。新史学还主张推行“自下而上的历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关注统治者和精英人物的缺陷,主张史学研究重视下层民众的历史,关注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看法。

由于乡土史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教育中占据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加强乡土史教学。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只知道国家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不了解自己父辈、祖辈的经历、甘苦,不了解自己出生的村落、社区的变迁,那么就可能是掌握了一些“历史的符号”,而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真正的历史教育,没有真正汲取真正的历史素养,这是由历史认知心理规律所决定的。“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曾提出“倒溯历史研究法”,即由今而古、由近至远的研究法。乡土史对国家史来说是“近”,由乡土史而后国家史是“由近及远”。由今至古和由近及远,古今对照是符合人们获得历史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规律的。

二、世界一些国家对乡土史教学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对于乡土历史教学,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据统计,美国50个州里,有30多个州在法律上严格规定,在学校必须开设州史课程。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规定学生要学习一学期的乡土历史、密苏里州规定学生用2年的时间学习“我们城市生活的过去和现状”、“我们的社区”等都属于乡土历史课程。一些州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的广延变化入手安排课程,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

英国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历史教育危机”的困境后,各地进行了历史教学改革,努力将教材活泼化,注意显示历史课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注意带领学生参访古迹、博物馆、档案中心等地,现代史、乡土史的内容有所增加。普通大众的历史在历史课本中也有所反映,教学内容增加了“我们身边的历史”,强调学生利用身边的历史去进行探究,运用史料、证据来学习历史,满足学生理解所居世界的需要。

德国的学校尤其重视乡土史教学,比如前面提到的哈尔希尼,他就写成了,《世界科》一书,是由“乡土科-祖国科-地球科”组成的同心圆式的课程。20世纪以后,社会学家施普兰格提出“乡土”不在指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主体同已被主体的体验所同化了的,因而精神化了的自然、人格化了的自然。”也就是说乡土是充满种种意义的有机世界,是同内在生命息息相通、同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根据乡土的这一本质而建立的乡土研究课程在德国的萨克森等州的学校开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本也较为重视乡土史教育,在文部省制定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有关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参观、调查乡土史迹及其文物,以具体地掌握国家的历史”或“着眼于与那个地区的各种条件……,列举史迹及其他遗址、遗物、风俗、传统等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这些遗产的认识和尊重的态度。在大纲的指引下,日本在社会科教学中非常注意让学生参观调查家乡的古迹、调查家乡的名人、注意发挥口述历史的作用,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历史。

三、我国港台地区也都重视乡土史教学

九七后,教育署颁布的中国历史科中学课程纲要指出:”认识本土历史有助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学习兴趣, 以及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中国历史不少史事与香港有关,教师在教授相关课题时, 可与学生研习有关事迹”;又”鼓励教师办历史参观活动,透过对地方史事的认识, 肯定有助于中国历史科的研习”(《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 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会议首次于1998年9月在中国史中全面开 设香港史专题,希望通过乡土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同,从而对社会建立归属感,同时要求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现在香港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比如“史前的香港”简述了香港地区发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和文物,证明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并且在一些正式章节后,安排了“香港史迹考察”等内容,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台湾地区在1987年取消法后,当局提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具有倾向的所谓务实政策,乡土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初中开设“认识台湾”课程,分为历史篇、地理篇、社会篇。乡土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增进学生的乡土意识”、“培养乡土活动的兴趣”、“发展探究思考能力”、“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的态度”等。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乡土考察、参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台湾地区在一些师范大学也健全了乡土教育研究和指导机构。最近几年来台湾的乡土教育由忽视到极端重视,其中包含有的政治取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和广大教师是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地从事乡土教育和研究的,其中他们总结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只是我们在吸收他们乡土教学的经验时,一定要对台湾当局的“意识”保持清醒的认识。

课程的乡土化是目前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吸收、借鉴的东西。

四、我国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等待我们继承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乡土史研究,并以此为教学内容来教育后代。有见识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信奉一句名言:“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孔子所编订的《春秋》,基本上是鲁国的地方史,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东汉末年,会稽人赵晔编写的《吴越春秋》和吴台民编写的《越绝书》则开地方志编写的先河。唐宋以来,地方志的编写越来越受重视,并在史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志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通史,它全面介绍了一个地区的建置沿革、自然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的情况,为人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了浩如烟海的地方史著作以外,我国古代还有其他许多能进行乡土史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天子家的宗庙和各姓氏宗族家的宗祠;纪念为本地区做出过贡献或对本乡有影响的人物的祠堂;各地的石窟、庙宇;为忠臣、义士、节妇、孝子建立的牌坊、碑碣;各地有影响的建筑工程;陵墓;流传于社会的对联和歌谣等等,这些宝贵的资源都在发挥着乡土史教育的效果。

我国自清末以来,就把乡土史教学和乡土史教科书的编写制订于教学大纲中。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而尤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富诸名人事迹。1907年根据上述精神,广东、广西出版了乡土史教科书。著名学者何炳松先生,他写了《历史教学法》一书,又翻译了美国约翰生·亨利的《历史教学法》,论述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真正重视乡土史教学和教材编写是在解放以后,国家先后颁布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都明确阐述了乡土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省市从50年代起大部分都自编了一套地方乡土历史教材,总共不下几十种之多。1957年3月,同志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是否合适?……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在此之后,我国各地编写了不少乡土史教材,不过其中多数属于村史、公社史一类,后来“”中也有大量的乡土史教材,但政治色彩浓厚。

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史教学工作,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史教学的成果,著作有贺心慈的《乡土史的教育和教学》,论文主要有马执斌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搜集和运用乡土教材的体会》、詹海、金春兰的《乡土史在加强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赵恒烈的《论乡土历史教育》、冯一下、李洁的《试论乡土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等,主要探讨了乡土史教学的作用、教材的编写、教法的应用等。于友西、孙恭恂、金相成等在著作中对这方面的成就作了总结。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后,乡土史教学的功能更进一步被认识,并且它适应了目前课程综合化、本土化的趋势。各地纷纷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史教学的新方法。各地教师纷纷探索利用乡土史资源来活化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乡土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我国的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大批的研究者(包括教师)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都有待我们来继承,并发扬光大。

五、《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中要重视乡土史教学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教师也应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⑥从中可以看到目前历史教育界对乡土史教学的重视,这对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本地的情况,重视对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历史课程也应具有一些新的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这些新的理念,乡土史是极佳的载体,历史课程改革中每一项目标的实现几乎都能和乡土史教学联系起来。因此,乡土史教学的地位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将进一步被提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也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⑦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运用都是和乡土史息息相关的。

今后,基础教育课程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也给乡土史教学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乡土史教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是个老问题,可新形势下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我国各地乡土史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历史教师同行们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开展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乡土史教学活动以前开展较少,教师们普遍缺少乡土史教学的经验,大多数老师对乡土史教学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全面,各地各学校进行乡土史教学的情况还不是很令人满意。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乡土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因此,当前历史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乡土史教学的研究,汲取前人及其他地方的乡土史教学经验,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出适合目前教学状况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治中.我国古代乡土教育概述[J].历史教学问题研究,1991(06).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钟启全.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三化”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三化”协调

所谓“三化”,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就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其主要标志体现在产业关系协调、产城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关系协调,就是要形成以工补农、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产城关系协调,就是城镇规模的扩大、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互为依托,建成生态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局面;城乡关系协调,就是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三化”内在关系简述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城镇提供食物、原料等基础供给,工业为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为城镇提业支撑,城镇为工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和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的有机统一。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被忽视,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不可持续。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二、因势利导、借势布局,发挥“工业、农业、传统商业”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

(一)找准“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1.适用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二是尚未形成工业园区,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区;三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提升园区承载力。对于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推动园区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如:全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巩义市回郭镇,利用其资源优势,确定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重点发展新材料和铝电联营的发展思路,通过提升产业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回郭镇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是增加工业集聚度。对于尚未建成工业园区,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区,要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着力抓好园区规划衔接,优化园区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明确园区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如:荥阳市城关乡,坚持“连片发展、依存共生”思路,通过整合西史村、三十里铺等十多个行政村建筑机械生产企业,完善了从原材料到加工配套一整套产业链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建筑机械生产集群区。 三是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快镇区扩容提质,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沿海地区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如:中国起重机械之乡——长垣县,立足于工业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了泰坦特种车辆制造项目、长盈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完善了产业化发展链条,成为中国起重机械生产制造基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3.发展举措。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两手抓。一方面,推进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与本地工业远景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园区生产、生活、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使园区发展同人口规模扩大相适应。另一方面,产业规划注意立足于各乡镇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引进相关企业壮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实力,形成主导产业的数量优势和规模优势。

二是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第一载体,按照“产业集中、资源集合、开发集约”思路,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从而建立相关产业链,降低园区开发建设的制度成本,实现生产要素、资金和智力的集聚。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支撑力度。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产业梯度转移的生产基地,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上市公司低成本扩张的生产基地,回乡创业者、私营企业家寻求发展空间的创业基地,瞄准产业定位,强化招商引资,以“大项目—产业链—企业集群—产业基地”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与优势产业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项目。

四是加强基础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根据工业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市场运作,把基础设施建设变成资本运营过程,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创造条件。

(二)找准“农业化与城镇化”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1.适用区域。农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传统农业地区;二是特色农业资源较为突出的地区;三是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整合发展新型农业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传统农业带动。对于传统农业地区,应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扶贫开发等政策,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多功能、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以此带动城镇化进程。如:传统农业县——潢川县,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延深产业链条,形成了花木、中华鳖、生猪、羽毛、水产品及粮油加工等6大特色经济板块,涌现出华英集团、黄国粮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构建起产销一体化的食品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企业到产业、由特色到板块、由集中到集群的战略转变,很好地实现了农镇对接。

二是特色农业推动。对于特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变特色资源为主导产业,利用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在乡村直接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的机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化种植、养殖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以此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如:成都市安德镇,利用其豆瓣优势,积极打造川菜产业城,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2.8%提高到2012年的68.3%。

三是新型农业促动。对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庄园农业等新型农业,以此带动城镇化建设。如:上海的“多利”农庄,通过从农民手里租地,同时吸纳农民成为农场员工的租赁模式,种植和直销有机蔬菜, 2009年首批改良的300亩土地就实现营收3000余万元。

3.发展举措。一是盘活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本化。通过培育流转主体、扶持农业优势产业、搭建流转平台、创新流转机制等手段和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条件。

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促产业体系化。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规模化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地制宜扩大畜牧养殖、林木、果蔬栽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体系化发展。

三是组织农民就业,促收入多元化。对于具备条件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或没有污染、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变农民为产业工人。农民可将现有耕地以入股或租赁形式,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中取得收益,也可通过“产业吸纳、收取股金租金、集体收入分红”等方式解决收入问题。对城镇建设规划区以外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村集体可以不变换土地性质,直接以集体土地的名义进入市场,为村民提供收入来源。

(三)找准“城镇化与传统商业”结合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1.适用区域。传统商业与城镇化结合发展适用于以下区域:一是传统商业发达的地区;二是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的地区;三是不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依托城镇资源可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

2.基本思路。一是培育壮大传统商业。对于传统商业发达的地区,要依托传统商业优势,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拓展电子商务等方式,促进传统商业结构提档升级、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城镇化建设。如:新密市曲梁镇,通过整合资源、扶持引导、关小建大等方式,促使产业抱团、集聚发展,改变了大小服装厂“遍布全乡、村村开花”的发展状况,建成了以服装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带动、促进了镇区经济发展。

二是集聚发展零散商业。对于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的地区,可通过腾笼换鸟促使产业集聚发展,即腾出“低、小、散、弱”换来“高、大、聚、优”。如:东莞市厚街镇的“鸿运模式”,该镇通过关闭、升级高耗能、低效益、零散分布的小企业,盘活大量集体用地,创建了东莞鸿运鞋材鞋业广场,进而发展成为中国鞋业名镇。

三是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对于不具备传统商业基础,但依托城镇资源等可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应着力优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如:洛阳市老城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提升商业与旅游发展的结合度,大力发展以十字街商业区和中州东路商业带为主的旅游商业功能带。

3.发展举措。一是政府主导。由政府主导实施规划编制、土地征收、拆迁改造、招商引资,通过合理制定规划、完善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做好“蓄水养鱼”文章,不断优化传统商业发展大环境,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是规划引导。充分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统筹规划商业整体发展框架,在科学编制城镇建设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前瞻性地制定若干个包括商贸、物流、旅游、文化、中介服务等重点行业的专项规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形成以商业为主,兼顾物流、旅游、文化等“1+N“商业发展规划体系。明确商业发展功能区,突出发展重点行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有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有针对性地预留建设用地,为未来商业发展提供拓展空间。

三是产业融合。坚持提升传统商业业态与培育新兴商业业态联动,大力推进金融、物流、中介、信息等生产产业,旅游、教育、文化、医疗、餐饮等生活产业,加快实施商业步行街、大型超市等三产项目,努力实现传统商业的现代化。

四是商业带动。各乡镇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镇区商业中心。对于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可建设相对独立型镇区商业中心;对于交通优势明显的乡镇可发展交通网络型商业,可考虑建设综合超市、商业物流、现代交易批发市场、餐饮饭店等商业网点;对于具备产业优势的乡镇,可大力发展特色商贸业和居住型商业,带动城镇化建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议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合村并镇,破解“地从何处来”

土地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瓶颈。千百年形成的农村居民分散居住,占用了大量可耕土地,可以通过农民居住方式的改变将其挖掘利用起来。可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镇等建设,尝试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并行运作,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经测算,通过实行撤村并点、集中建设,人均可节约土地约1.4分,原地复耕后用于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大约可置换2.1万元(15万元/亩),如果就地兴办二、三产业,将可置换出更多的资金(每人大约7000元)。

(二)坚持科学规划,破解“城镇如何建”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也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推进“三化”协调,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针对各类乡镇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旅则旅,谋求多元化发展。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使工业生产区、农业基础区、金融商贸区、市民居住区和文娱休闲区等科学划分、合理定位,为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产业支撑,破解“人往哪里去”

注重发挥各个乡镇村的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的产业经济支撑。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依托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开发生产业和社区服务工作岗位,吸收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确保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同时,把促进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和农民的合理聚集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真正实现农民在城镇落户。

(四)坚持市场运作,破解“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