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小发明范文

科技小发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小发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小发明

第1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一、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

1000毫升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为0.5厘米的塑料管长40厘米。

制作步骤:

第2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关键词] 公开课;专业课;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45-02

0 引言

当前华南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本专业,在初期存在对本学科不了解、不感兴趣等消极因素。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专业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该校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pen Courseware)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MIT 已经实现将2000 多门课程搬上网。这些课程的访问量每月平均达到100 万次,所翻译的课件平均每月的访问量超过50 万次。在美国已经有20 多所大学加入这个行列[1]。鉴于国外公开课的巨大影响,有理由和动力汲取国外网上公开课的特色,结合农业高校的特色,构建符合学生期望的有吸引力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

国外名校公开课的主讲人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传道授业,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巧妙调动学生的思维,并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得出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讨论、实际运用等,学生参与程度较高[2]。国内很多课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仅仅把教材的内容从印刷页面挪到了投影,缺乏更深层次的探讨,学生思想没有经历思辨的过程,当然也就不会受到太多的触动。故再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之一,使用技术的原则应该是“合适”而不是“求新”[3]。

有学者分析了国外公开课的特点后,主要把它们分为讲授型教学模式和混合型教学模式两种, 并根据样本得出理工类为讲授型教学模式,人文类为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观点[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大纲安排了较多数学类课程,而计算机类的核心课程相比计算机专业则精简了很大一部分,导致学生在学习环节跳过了很多具有一定前后衔接关系的课程,容易出现知识断层。因此有必要根据所授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 分析

由于笔者讲授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故主要对公开课中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有所涉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Charles Leiserson和Erik Demaine教授主讲的《算法导论》,哈佛大学David J.Malan教授主讲的《构建动态网站》,主要讲述如何利用PHP技术和Linux平台构建动态网站,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通过大量实例讲解,比较有激情;斯坦福大学Mehran Sahami教授主讲的《编程方法》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Kim Goodwin,Steven Dow等多位教授讲授的《人机交互探讨》,较深入的阐述了人机交互中的研究,Alan Cannistraro 和 Josh Shaffer教授主讲了《IPhone 开发教程》、Andrew Ng教授主讲了《机器学习课程》、Julie Zelenski讲授了《抽象编程》、V.A讲授了《用网页技术开发手机应用》。国内关于公开课的网站主要有网易公开课和腾讯公开课。

通过观摩上述公开课程整体教学过程,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如下六点。

1)大部分授课教师较为幽默健谈,能够有效地带动课堂气氛。总体而言,虽然上述属于工程技术类的计算机课程比文史哲类的公开课气氛要平淡一些,但仍然具有很好的课堂气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主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幽默感以调节气氛;并通过提问、讨论等常规手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可以从加强课堂提问、讨论等环节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并在讲授过程中提高幽默感以活跃课堂气氛。

2)大部分公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课堂上结合得较紧密,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理论外,还会在电脑上将相关的操作演示一遍,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反观中国大陆专业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一般与实践教学分开,即课堂教学主要讲授理论,而实验课程主要讲述操作性的内容。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方便教学,但也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分裂,学生往往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解决办法是教师上课时自己携带笔记本电脑,事先将实践内容所需要的环境在电脑上配置好,这样上课就可以直接通过运行配置好的软件进行操作介绍,而在讲台自带的台式电脑上很难实现运行环境的预先配置。

3)每一门公开课课程均有较多的参考资料。与之相比,国内课堂专业课教学普遍只有一本参考书,虽然在经济上能给大学生减负,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有所欠缺,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依据所上的课程性质,分别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法:(1)让学生查找相关论文,尤其是一些算法的应用论文,让学生知道怎样应用所讲授的算法;(2)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编程资料,尤其是一些实用的算法编程经验;(3)到图书馆借阅相关领域的系列图书,通过上述办法弥补参考书的不足。

4)某些公开课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量不一定很大,学生听起来不会很累,但是课后必须花大量时间实际操作或查找资料。这点国内恰恰相反,教师课堂上连续灌输知识,学生听得很累且接受起来有难度,但是课后学生又太闲,往往到考试前一段时间才会去复习。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难点,而将一些简单的课后习题及实践作业布置给学生,由他们课后查找资料解决。

5)大部分公开课课堂或课后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主观性,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解答过程中需要学生查找相当多的参考资料并结合实际。与之相反,国内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有标准答案,甚至参考书附带的习题参考答案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很多学生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而是直接照抄已有答案。为此,可以将待布置的课后作业、实验题目或者课程设计题目,稍稍作改动或者是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大纲特点自行设计,从而令学生没法照抄已有答案,也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6)公开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工具将各种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除了幻灯片外,国外教师使用黑板也很频繁。而国内教学尤其是计算机课程则大部分时间都依赖于幻灯片教学,较少使用黑板书写内容,但实际上教学工具的使用原则是合适和简单,用恰当的教学工具表达多变的课程内涵有助于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识;可将简朴的黑板板书和丰富的幻灯片乃至学生间的分组讨论等方法交替使用,避免学生“审美疲劳”。

2 结束语

当前农业院校的新兴学科教学存在若干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及学生的变化。为了跟上形势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借鉴当前流行的国外名校公开课的优秀之处,并应用在2012上半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据挖掘专业课教学上。分析比较教学过程中间及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教学评价等数据,发现上述方案确实能够较有效地促进教学气氛及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茗怡.你“淘课”了吗?网络风靡世界名校公开课[J].上海企业,2011,(2):91-92.

[2]吕金鹤,王健.国外名校系统性建设视频公开课启示[J].中国教育网络,2012,(4):58-59.

第3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陈:大家好,我是五一班播音员陈妍

鲍:大家好,我是五一班播音员鲍梦婷

合: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站由我们为大家主持

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谈谈“金点子小发明”故事。

鲍梦婷?这一次学校第十三届科技节你报名了么?

鲍:那是当然!我报了金点子小发明呢!

陈:其实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个主题很难,但是其实是根据自己喜欢什么来选择报什么项目

鲍:对!假如你喜欢画画,就可以报科幻画,假如你喜欢写作,就可以报科技小论文,假如你喜欢手工,就可以报小制作

陈:嗯,没错。我就喜欢“金点子小发明”。

鲍:那你有没有好的想法呢?

陈:当然有,下面就给同学们说一说小发明故事。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呢? 鲍:真的呀?好啊好啊,快点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陈:嗯!有一个学生因为个子很矮,又看见自己的同学骑着自行车,多威风啊!但是自己的腿却够不着脚踏板,于是一次他在和弟弟玩积木的时候,得到了启发,他在脚踏板上加了一块木头,他的脚就能够到脚踏板了!

鲍:看来,这金点子是要解决生活中真正的麻烦,也要从生活中得到启示来解决麻烦啊!

陈:这可不!对了,你有什么金点子,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鲍:好啊!家长们做菜时,都会用到菜刀,菜刀切菜时才总会贴在菜刀上,那怎么解决呢?其实,只需要4根牙签就可以解决的,把牙签4根横着用透明胶分别贴在菜刀的正反两面,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陈:是的呀,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事与物,就可以得到启发,解决不必要的困难。

鲍:小男孩郭雨涵是东阳市一名学生,他的新发明“上网控制器”可有趣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网迷,平时只要爸妈不在家,他们就会想法子抽时间玩游戏,瘾

头很大。上网不仅影响学习,长时间对着电脑,还会影响他们的视力和健康。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个东西能控制同学们的上网时间,该有多好。” 有了这个想法后,郭雨涵就开始动手发明控制器。但经过很长时间的试验,他始终没能找到感觉。有一天,看着家中呼呼扇风的电扇,他忽然来了灵感。“老式电风扇的定时功能,都是手动旋转定时器。当定时器转完设定的时间后,风扇电源就会自动断开,叶片从而停止了转动。”之后,郭雨涵立即买来一只加工好的定时器,将它和电动车电源开关、网线接口三者串联在一起,制成一个带着钥匙孔的小方盒。“使用时,先将钥匙插入方盒上的锁孔,接着转动定时器,设定好时间,才能连接宽带上网。等时间一到,网络接口就会自动跳掉,网线也就自然而然断开了。”郭雨涵说,只要把上网控制器安装到电脑上,家长出门时将钥匙带走,就不必担心孩子在家会偷偷上网了。”

陈:我们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他小时侯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追根问底.有一次,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想自己也试试。爱迪生对周围环境总是有极大的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中很多的困难,最终为人类发明了1328种物品。所以,同学们在生活中首先要先发现问题,自己亲自去体验、去解决问题,就是小发明。

鲍:下面我来说发明“雨衣”故事。18世纪,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身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陈:那你知道我们衣服和鞋上的“拉链是谁发明的吗?

鲍:不知道。

陈: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个依次扣紧。

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十大发明之一。

鲍:听了这么多发明小故事,同学们,你一定有所启发吧,那就赶紧参加学校的金点子小发明项目,如果你做不出来,就把自己想法写出来,或者把它画出来,都行哦。

陈:同学们,头脑不使用会老化,越使用越灵敏。对世界上的事物关心并注意观察,然后把灵机一动所想出的东西,试着构思出自己的方案。躺在床上也好,上厕所也好,乘电车也好??什么时候郁行,只要脑海中浮现出方案,就要立刻把它记下来。至于想出来的是妙计还是已发明了,放在以后再说。长期就会有很多的方案中,总会有一两件碰巧是出色的。

鲍:又快到结束时间了,同学们听了这么

第4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我已经在《动手做》报上发表了三篇小发明文章,非常幸运。

凡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我第一次寄出后天天盼望着却迟迟没有音信。我没有泄气,我想我应该再考虑得周到一点。于是,我想得更勤了,在平常的生活中观察的更仔细了。

想一些小发明是很难的。其实,我自以为想得比较好的小发明就有二三十个,我每想好一个点子时,就拿出来与爸爸妈妈讨论,很多点子被他们问了几个问题就破绽百出,我往往很失望!想一些小发明又觉得很容易。只要平时多留意思考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小事,要改进它们的一些想法就会一下子涌现出来。

我平常喜欢想一些奇怪的问题同时想办法做一些小实验来验证:比如:那种颜色吸热快?我就找来有各种颜色的彩色纸,用放大镜取火的办法在各种颜色上试验,结果发现黑色先着了,我就知道黑色的吸热能力最好!还有,方形与圆形哪一种形能承受的压力大?厚的玻璃杯与薄的玻璃杯哪一种杯子盛了热水后易破裂?等等,我都一一作实验解答。我还喜欢看一些中央电台的《科技博览》、少儿台的《异想天开》等栏目,给我平时想一些小发明和做小制作带来了很多启发。

第5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为此,我采访了我校的科技小明星刘芊荟同学。

小记者:刘芊荟你好!同学们都想了解你是如何成为科技小明星的,想学学你的科技小制作呢。

刘芊荟:我做这些小制作,其实有姥爷很大的功劳,平时姥爷很爱做些小发明,只要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问题或者麻烦,他就会动脑子去想解决的办法。我有时也会在课余时间和姥爷一起去做,渐渐地便迷上了它。后来我自己也会想一想,做一做小发明了。

小记者:你能举个例子吗?

刘芊荟:比如,我和姥爷一起用废旧的月饼盒做个小闹钟,姥爷会制作定时板上的器件,有时还要用上焊接和螺丝。

小记者:听起来就非常有趣!我也想去试一试。但是这个制作一定很难吧?在制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刘芊荟:一些电子制作只要小部位有疏忽,就会影响正常运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从小部件一件一件查起,绝不能气馁。只有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你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科学的乐趣。

小记者:在制作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或者说这些小制作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刘芊荟:开始时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完全出于好奇、开心,后来在姥爷的指导下渐渐对制作产生了乐趣,直到最后爱上了它。

所有这些小实验、小发明都是在课余时间做的,我感觉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相反,开发了我的抽象思维能力,脑子更灵活了,考虑问题更有体系了,而且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总之,收获很多。

小记者:说得太好了,通过你的介绍我有很深的一点感触: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颗好奇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一双勤奋的小手,以及执着的探索精神,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科技小明星,甚至大科学家。

刘芊荟:对,你说得太对了。只有留意日常身边的小事,就会有许多小发明小制作的机会。

第6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关键词】科技;发明;创新

科技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中的新型产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科技活动课程的设置正是一种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好形式。

小发明活动是小学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广泛,知识性强,趣味性也强,深受孩子的欢迎。

案例1: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吹头发时,上幼儿园的儿子突然间冒出一句:“妈妈,你一手拿梳子,一手拿电吹风,吹头发会不会很辛苦啊?要是还要拿镜子照,那就没有第三只手了。我长大以后要发明一种带梳子的电吹风!”2008.12,儿子《一种电吹风用的易梳套》“发明”出来后,参加泉州市第七届贤銮杯科技创新大赛获了奖,同时又获得了国家专利。

案例2:

平时我们使用的烧水壶大多是一种壶盖与壶体分开的装置,壶盖上的排气孔经常因为不注意而被盖在离手柄很近的地方,每天上学时,儿子都得带水到学校来,经常在倒水时被壶盖上排气孔排出来的水蒸气灼伤手,于是,他就想到:要是能在壶盖和壶体间弄一个固定的凹凸槽,让排气孔永远远离手柄,手不就不会被烫伤了吗?于是,《防壶盖排气孔蒸气灼伤的烧水壶》的小发明又诞生了。

案例3:

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跟同学们交流“制作取蛋器”的话题时,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围绕着“如何把老师教的方法落实到实践中,发明一个能取出完整空蛋壳的装置”展开了交流探讨,争议反驳后,经过努力实践,《用于制作完整空蛋壳的装置》大功告成了!

之后,《一种多功能的新型黑板》《一种卫生、安全的带盖式烟灰缸》《一种具有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背心》等发明创造(6个国家专利)在我们手中相继诞生!

以前总是认为:创造发明是高深莫测的神秘东西,能搞创造发明的人都不是一般的正常人,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贤銮杯科技创新大赛”“泉州市科技?人才活动周”“寻找民间发明家”等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发明创造后,不禁为“发明家们”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绝,特别是当这样那样的小发明创造从自己手中诞生时,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发明创造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而这些发明创造大多来源于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想到了就去行动,那么你、我、他,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发明家!

然而生活中,有多少孩子的奇思妙想,被我们忽略甚至是扼杀掉了呢?说实在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存在着使用不方便或这样那样的缺点,孩子们对待这些现象可能都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就看家长和老师们是怎样认可,怎样引导和帮助他们把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了。

上述的案例告诉我们,家长或老师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氛围,注意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甚至进行质疑反驳,把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就能使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创造潜能。

1.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创新环境

小发明创造是孩子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种自由,让他去选择;给孩子一批疑难,让他去探索;给孩子一个目标,让他去追求;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去创造。精心创设平等、信任、和谐的活动氛围和创造发明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活动组织中,我们应始终以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活动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孩子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孩子在活动中敢想、敢说、而且乐意去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其次,我们应尊重孩子的个性选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变成孩子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孩子进行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大胆提出问题、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孩子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轻松活泼的激励过程。

例如,当孩子提出长大后要发明带梳子的电吹风时,我没有讽刺、挖苦他“亏你想得出来”“做梦去吧”,而是及时表扬他说“你很聪明”“很有创意”,并时不时地为他加油、鼓劲,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孩子在大人的热爱、尊重、期待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为创造性地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2.引导交流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第7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不吝啬赞许和鼓励,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善于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多留给学生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的成败得失;教师要抓住切入点和机会,激发学生自我评价,这不仅能展示学生自我评价的魅力,更能绽放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一、参与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走向开放

新课程理念下,知识的探究过程通常要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成员之间经常会提出疑问,产生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使组内部分成员的做法和思路得到其他成员的赞同,而个别成员很有道理但不成熟的想法可能会受到排斥。因此在评价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小组的学习方式、学习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共同评价、自我评价或对他人评价的基础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而课堂也就走向更加开放。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师: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那么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师: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又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生1:我们组通过操作,展开后的是一个长方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面积。生2:平时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一个圆柱(学生示范),所以侧面展开后就一定是长方形。生3:不一定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我们组是斜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面积,生4:我们组发现展开后的图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是它的底面周长……,在这里教师并没有说要用一个怎样的公式,要怎样去计算。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圆柱侧面积的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已不是只有S=ch这样几个字母的简单组合。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已对这个公式进行了“个性化”的建构。不再是机械的、简单的,而是有丰富的情感、态度和实践经验支撑的,更掌握了一系列的探究方法。在这一教学中学生的汇报也是在相互自我评价着,我们发现在学习中,如果能够把他人的评价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智慧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被评价的学生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行为,从而自然有了新的发现,产生了新的问题,得出了新的想法,也就更开放了我们的课堂。

二、激活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充满悬念

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多年前,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一切,他们的思想被桎梏着,没有自己想法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评价便是这互动中的链索。自我评价又是一个人自觉性的基础,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都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与此同时,更要适时地让学生猜想,提出问题并对自己的猜想和问题作出初步的自我评价。这必将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欲望。课堂变得更有悬念,为新知作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形纸盒。师:你们知道制作手上的圆柱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吗?这是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生:表面积(引出课题)。师:要解决求圆柱的表面积,要了解哪些关于圆柱的知识呢?生1:圆柱的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生2:表面积与什么有关?生3:应该与底面的大小有关,因为底面越大,纸用得就越多;生4:那也应该与圆柱的高有关……这里,在预设的问题下,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回答或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作出评价,可能就会压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做法和想法。所以,教师要先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让学生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此时学生形成了对表面积的初步理解但不确定。于是,老师的一句立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语言“你们真不简单,知道了这么多相关知识,那你们想知道到底用多少纸板吗?”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课堂充满着悬念,也就更具活动了。

三、完善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

第8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这里是全国创新成果主要孵化基地。浙商孕育于斯;全省专利授权量2011年居全国第二位;杭州、宁波、嘉兴都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留存之所。吴越文化发源于此;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杭州和绍兴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源于这样的血脉,浙江人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也在“瞻前”的同时,不忘“顾后”。2008年,浙江中职教育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创新教育,掀起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的浙江潮。同时,针对当地传统特色工艺的“草根”生存状态,浙江强调通过职业教育的深度介入,来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特色专业教育”已经成为驱动浙江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动力。

小发明释放大能量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在工业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资源紧缺、成本增加、环境承载能力差等问题,急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的转变。为此,浙江省政府在2007 年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战略。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仅要培养一线操作型技术人才,还要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上承担责任。

经过多方论证,浙江教育行政部门针对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发散性思维好,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决定在全省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提出“构筑平台、发现潜能、提振信心和促进学习”的创新创业教育四个基本原则。

2008年,浙江省启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于2011 年开始举办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大赛。在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这项赛事已经作为制度固定下来。2011年,浙江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分两批确定了98所学校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并从当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开设创新课程,二年级开设创业课程。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研究制定了中职学校“双创”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创新教程》和《创业课程》教材。2012年,浙江省以试点学校为基地,构建了“校市省”三级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成立全国首个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大组,加强相关研究,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效益。

经过5年的探索,浙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课程、网络、大赛的全方位中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学生、学校、企业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与共赢,一个个小发明、小创造诞生出来,并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芦金寅等4名同学发明的“电缆断点诊断仪”构造很简单,作用却巨大。它是在一个内置5W锂电池的小箱子,装有两个测试夹子,只要把电缆的两端接上,按下测试钮,电缆的故障处就会产生电弧,准确找到“断点”。这个小发明成本不过几十元,可如果投入生产却将大大降低市场上类似产品动辄上千元的价格。该发明在2012年创新创业大赛上,被宁波光电器材有限公司以56万元的价格买断专利。

湖州赫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节能产品和智能化产品经销的小微企业,其经营模式以外贸为主。2013年初,公司德国、韩国客户订购大功率高效双反灯具。可这个产品国内却暂无厂家生产,主要原因是LED灯具的心脏部件——电源不过关,以及灯具发光、双反效果、散热等指标达不到要求。企业为此找到了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该校创新教育基地“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团队,由学校负责研发设计LED电源部分,由企业负责灯具双反装置和外壳的设计造型。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一款新型大功率双反LED系列灯具顺利诞生,产品经长时间的检测和超负荷试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客户要求。公司已与国外客户达成了供销协议,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4 月,浙江省共评选出各类小发明获奖作品298 项,在校学生共获得专利授权324 项,其中,有59 项已转让给企业,占总数的18.21%,转让金额达541.27 万元,已为60 家小微企业创造高达6094.8 万元的利润。当地中职学校俨然成为促进小微企业技术革新的一支生力军。

老工艺焕发新活力

龙泉青瓷、青田石雕、泥金彩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我国传统工艺产品都出自浙江。但是,近年来,掌握这些传统工艺制造技术的人才却越来越少。后继乏人让很多老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传承好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让老工艺能焕发新活力,成为浙江人近年来思考与探索的新课题,

“传统特色工艺是浙江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过去,特色工艺的生存状态有些‘草根’: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师徒制’,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工艺大师的局部改善。”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表示,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度介入改变了这种状况。

2007 年以来,浙江省抓住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契机,组建传统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团队,通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确立了不少传统特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2011年,浙江省启动中职学校传统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针对当地“非遗”项目,动员一批中职学校开发专业、编写教材、培养学生。浙江省还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传统特色专业教研大组,有14 所中职学校成为理事学校,为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面对大多传统特色工艺通过口耳相传,缺乏传承资料,部分工艺几近失传的困难,一些学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走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形式,梳理资料,特别是帮助老艺人或工艺大师记录、整理传统制作工艺,积累口述资料,使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得以延续保存。浙江省宁海第一职业中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泥金彩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民间传统工艺进行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多方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校首开“传统师徒相授融入学历教育”的先河。请进艺人,传经送宝,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在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将该公司作为传承基地,开设泥金彩漆课程,建立泥金彩漆展示厅和制作车间,先后聘请泥金彩漆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才良、陈龙以及根雕大师葛安飞、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等来校授课。通过大师的现场讲解、演示,手把手地教学,学生们既掌握了工序,还积累了充足的素材和经验。学校还与宁海十里红妆、宁海文化馆、宁海工艺品协会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合作订单培养人才。

传统工艺往往人力投入高、产品量能小,这不利于工艺品的产业化生产。浙江省一些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技术革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注重传统工艺的科技研发。校内建有浙江省青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学校青瓷专业与企业合作,利用纳米技术,使青瓷表面具有抗菌自洁的功能,改善胎体的组成与结构。浙江省三门县职业中专三门石窗专业结合当地海洋文化和传统加工技艺,采用现代技术,研制三门微型石窗,成为居室装饰的佳品。目前,学校研发制作的三门微型石窗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注册了商标。这项新工艺既继承发扬了三门民间传统工艺,也宣传了三门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三门旅游经济的发展。

“两性”培养与“双化”轨道

“2012年中国的专利发明数第一次超越美国,居全球第一。”“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的专利数达到每万人3.3件。我国有13亿人口,这个专利数总量很大。”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在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专利发明的今天和明天的同时,表达了中职学生要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智慧,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要为学生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道路的愿景。

他指出,中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已经在浙江扎根了,全省已经有69所学校在扎扎实实推进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20%。

他强调,下一阶段推进中职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特色。而这种特色将定位在两性上,即专业性和职业性。

第一,专业性。社会上也有很多小发明小创造,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以专业为依托来发明创造的。希望通过专业方面的小发明小创造能够改变他们的学习模式,“从做中学”,“从研中学”。从而实现中职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更灵活的学习。

第二,职业性。小发明的源泉来自于职场,来自于学生未来将要投身的职业,因此要使中职学生的小发明“落地”。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将来要投身到企业生产一线中,所以中职学生的技术创新要切实针对企业生产中的小工艺、小设计方面的难题。通过职业性,将使企业和学校、学生紧紧连在一起,实现共赢。

而对于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特色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鲍学军也早有构想,就是要使传统特色工艺教学进入正规化、可持续化发展的轨道。

第9篇:科技小发明范文

听到老师的这个消息,我赶紧想,到底做什么好呢?科幻画?年年都交太没意思了,小发明?恐怕又做不好。小制作!“哈!哈!就做小制作了!”我激动地跳起来。

首先,我先画好设计图,长长的“鼻子”水蛇般的“身躯”,后面再加一根“引线”就设计好了。

设计图画好了,现在准备材料吧!有:剪子、线、固体胶、牙膏盒、纸筒、橡筋带。先把牙膏盒的表面掏一个洞,大约有一个拳头的一半,然后把纸筒上掏四个小洞,小洞一定要对称,把橡筋带穿进去形成一个X的形状,在X的交叉点上系一根线,在牙膏盒后面穿一个小洞,把线从那里穿出来,最后用固体胶把纸筒和牙膏盒粘起来,“大炮”就做成了。只要在X交叉点上放上一团纸,再拉动线,一松开线纸团就弹出去了。看起来像一个大象正把鼻子举向蓝天。它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它有一个长长的“大鼻子”身上有一个五星经旗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