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配音技巧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

第1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

第1学期:导行教育

为使专业新生明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理性思考发展方向并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付诸实践,开展“新生活 新规划”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制定一份大学生活规划,要不断发现不足,努力提高完善自我,科学规划大学四年,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活动要求“人人有目标、规划有指导、过程有监督”。方案主要围绕学习成绩、过级考证、学术科研、思想进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人处事、职业规划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目标设计。要求每名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特点,给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做到全员覆盖、目标明确。可通过大学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规划的指导。在实施过程中,要帮助有困惑或者未完成目标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寻找改进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才。[1]

第2学期:感恩教育

为培养青年学子的感恩意识,时刻铭记回报党、回报祖国、关怀同胞、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使命,要求各班级开展“心怀感恩 回报社会”主题团活。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为需要帮助的同胞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如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孤儿院、小学、中学义务支教,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教卫生知识,照顾孤寡老人等。(或开展与父母互换角色等相关活动)

第3学期:成功教育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跨向成功的桥梁。组织全体专业学生开展大型读书活动,推荐阅读《资治通鉴》、《创业史》、《比尔・盖茨成功学教程》等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对大学生日后人生道路选择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并将读后感整理成文字资料,同时与其它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过组织此项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成功的理解,切实地引导同学们筹划未来、踏实进取、努力奋斗。

第4学期:文明知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关礼仪逐渐成为了我们求职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拥有良好的修养和礼仪更是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专业可充分利用网络、师资、人脉资源,借助于专业统一制服的着装,对学生进行公关礼仪培训,培养学生的外在素养和内在修养,引领学生拥有良好的公关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形象,展现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在求职和今后的生活中胜人一筹。

第5学期:生涯规划

通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的活动形式,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大学生学习与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规划认知与设计能力,培养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根本上唤醒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深入开展我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比赛结束后,展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优秀作品,并予以表彰鼓励,发挥典型示范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的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第6学期:简历面试

为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的简历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求职应聘的感性认识,掌握应聘技巧从而进一步加强我院毕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举办简历制作评比及模拟招聘大赛。

专业技能训练:

第1学期: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交际口才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收演讲稿、录制演讲全过程的方式保证全部学生参加,选取其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表演展示。相关课程:口才与演讲

第2学期:经典外文影视配音大赛

外语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经学校同意,旅游专业的学生大一就可以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本学期结合英语影音欣赏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经典外文影视配音大赛,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帮助纠正英语语音语调。相关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

第3学期:导游知识竞赛

本学期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点为导游资格证书考试,针对这一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导游知识竞赛。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设置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等多各环节,增加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辅助导游证考试复习的目的。相关课程: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业务、地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2]

第4学期:导游之星大赛

本学期在学生考取导游证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导游讲解的过程,了解一个优秀导游员需要具备的素质,组织进行导游之星大赛,并计划将大赛中的优秀学生推荐参加全省优秀导游员大赛。相关课程: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业务、地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5学期:英语情景剧比赛

到了大三年级学生在两年的外语学习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需要他们掌握更加贴近实际的外语应用。本学期结合饭店英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情景剧比赛。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情景、撰写剧本、进行表演。相关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

第6学期:实习生返校汇报、奖励大会

本学期结束后学生即将进入旅游企业进行岗位实习。本学习将举行优秀实习生的汇报、奖励大会,并有优秀毕业生与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座谈,分享自己的实习体会和经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实习岗位,做好面对困难承担压力的准备,达到稳定、鼓励学生实习的目的。

总之,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够起到1+1>2的教育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旅游专业毕业生才能够适应黑龙江区域旅游业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专业教育事业迅猛扩张、旅游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需求,才能有效构建黑龙江东方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思想政治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的现代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第2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想灵活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就要在长期的训练中,让自己不但能听懂其他人说的内容,也要让自己表达的内容被其他人所接受,要重视语音教学,因为语音教学活动的开设对英语的听力、口语和交流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学生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针对这一状况能获悉,英语学习中开设语音学习十分必要,该课程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英语音标的发音和语调,也能让学生掌握音阶的组合状况,比如轻重音、弱读或者单词句子的重音等规律性的掌握。故此,开设语音要让学生从课程训练的角度思考问题,熟练地掌握48个因素的同时,以获得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从而能灵活地应用语音开展朗读。

1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常见问题

1.1学生的语音基础薄弱

相较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基础能力不足,尤其是英语基础知识这方面,还没有基本的语言理念。根据现有统计能获悉,新生中英语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概率能达到50%左右,由于这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甚至在很多方面还存有障碍。导致部分学生的语音或者语调不够标准,加之地域性影响,学生有着较为浓厚的口音,所以语言的交际意识较差。另外,部分学生习惯在英语单词旁边标注汉语朗读英语单词,这样虽然能在短期内记住单词,但是却会失去英语的语言感,甚至习惯使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英语,是一种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

1.2语音教学受到传统学习习惯影响

传统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却轻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期间教师习惯带领学生朗读生词,都很少让学生自己拼读生词,多使用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慢慢流失,最后学生形成了习惯动手不愿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时很少有教师让学生在单词拼写的同时标注音标,导致学生在学习了48个音标发音规则以后不知道如何使用音标,音标也就变成了摆设,甚至学生遇到生词以后,都不主动查阅音标,缺失使用音标拼读的意识,最终会让音标和单词学习这两项内容分裂开来。

2高职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2.1采用多媒体改革语音教学

英语的主要构成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这三个重要要素,优美的音调便于学生进行听说情感交流,能有更多的兴趣去读英语和说英语。故此,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要求学生自己认真的拼读每个参照坐标,让音标朗读能与单词学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在朗读期间对音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也能将音标学习放在英语学习的首要位置。另外,使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原版的英语电影,让学生通过模仿电影人物的语言发音形式,纠正自己的不良发音习惯。譬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配音活动,让学生在观看完英语原声电影以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段内容,进行配音,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让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同时使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使用的魅力所在。也可以在平时的读音练习时,让学生将自己的发音使用手机录下来,完成后与原版的读音进行对比,这样就能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更便于纠正学生的不良发音。结合大班上课状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挑选出小组中发音比较准确且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人进行发音训练,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下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2英语语音与英语口语进行紧密联系

英语的语音、语调以及相关要素与英语口语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学生的听力、词汇、语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学生的语言语调学习与学生的口语学习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第一,教师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让学生定期复习所学的内容,尤其是部分语法的内容如过去式或者过去分词等相关语法内容。要求学生对于学过的单词要有深刻的印象,若发音方面有不清楚的地方,马上查阅音标,通过发音软件进行反复核对,纠正发音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可以选用典型的教材,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为流程,通过相同时态和语态的人称表达,能让学生对英语发音有新的认知。比如,在讲授《国际音标与语音》的时候,均使用第三人称单数进行句子表达,这将十分利于学生对第三人称的理解,也能快速反应出第三人称的各个时态状况;第二,注意口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词条和词快,我们日常的口语学习中,有很多词快使用频率极高,可以在日常的口语练习中多加使用。譬如,Excuseme,canyoutellmehowtogettotherailwaystation?这类日常交际语,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深化使用细则,能在日后多进行应用。

3结语

总之,语言的强化是长期积累的过程。由于英语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应给学生打好坚实的语音基础,从音标、轻重音和语法方面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最终掌握英语发音技巧和发音习惯。

参考文献:

[1]马春兰.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6):14-15.

[2]何璐.高职院校英语语音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2-13.

[3]付玉.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迁移问题及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2014(01):12-13.

[4]李鸿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6(16):12-13.

第3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空谷回音,听起来就是个很遥远深沉的意向,距离实际生活八竿子打不着,这栏目名称权当是兴一下。但DV爱好者要解决的最基本录音问题,影视录音基础入门栏目。

专栏作者:秃子

1981年生,身体健康。录音工作者,音乐制作人,DV爱好者,社会闲散人士……

从感性的音乐创作转做对声音的理性研究,更深入地对音频这个领域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前面我已经给同学们介绍了很多与影视录音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了,在这节课里,我们讨论各个不同阶段录音特性与其的处理方法。

在电影录音里,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它的工艺方式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现在的屏幕上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前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录音,就是根据工作的内容不同,划分的不同的工艺方式。那么,前期录音顾名思义一般是用在拍摄之前的录音,现在我们拍MTV、MV这样的制作的时候用的一种工艺方式,在前期也就是拍摄之前就把音乐,或者是唱歌,或者是演奏录好,然后在拍摄的时候,演员听了这个前边录的内容对口型,把整个过程拍下来,剪辑。前期音还用作演出之类,演出方有时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效果,也用到此类工艺,演出时演员们只是听着前边的录音对口型以及配合动作,在行话里这叫做“还音”。

对于同期录音,这个主要是影视制作里的一种工艺方式,就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录音操作。那么还有就是后期录音,或者叫后期制作,这个过程就是在拍摄完成和画面剪辑完成以后所做的声音的这种工作――声音制作。

现在我主要和同学们讨论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的一些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首先,不管是同期还是后期,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影视艺术是声画共同构成的艺术。录音师创作影视作品是对剧作的理解,对导演总体创作意图的领会和把握,并根据影片风格、样式的特点,对整部片子的声音构成有新颖的创意和设想。

同期录音要求的最大特点是对现场声音的一种真实性还原,而后期录音则是根据画面中的场景进行一种拟音配音制作。像一般纪录片而言,对真实性要求较高,导演要求不光是对影片当时画面情景的一种还原,对当时事件发生的一切声音信息也要做到真实还原,包括当时演员的说话情绪,周边的环境声,都要做真实的记录,例如在一个特写的人物画面中,当我们听到周围环境声,我们就可以作出判断,这场景发生在菜市场,或者发生在酒吧。对于后期录音而言,大都是在棚里完成的工作,人物的配音,以及环境声,动效方面的拟音,都可以在后期完成制作。

菜鸟A提问:“老师,那我们什么时候用同期,什么时候用后期录音呢?有没有特定的界线去划分这种选择的性质?”

这没有一个特定的划分方法,主要是看导演和录音师对声音的要求,刚才提到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以记录为宗旨的影片,所以此类型片子几乎都是采取同期录音的方式,比如说《动物世界》,除去赵忠祥老师的后期解说配音,我们听到的都是影片中记录的当时情景的声音。对于后期录音,可创造性的空间很大,录音师可以对一个场景的声音进行构想的艺术性创作,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特定地对某个层的声音进行处理,放大、夸张或者渲染,处理手段很多,但这些都是后面录上的,并不是影片当时的声音。

一般的电视剧在声音方面为了突显对白的清晰性,可以衰减其他环境音,因为拍摄任务繁多,时间较紧,故而在声音的同期录制方面很难做到完美,对这种情况而言选用后期录音是多数导演和录音师的选择,比如说《三国演义》,观众不难判断出声音是后期制作而成,而在片头也经常会看到录音合成的字幕。但如今的电视剧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同期录音,这就对现场录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顾及的方面很多,哪些声音是主要的,是想表现的,哪些声音是你不想要的,怎么样去避免,很多因素都得在多变的现场考虑到从而快速作出决断进行录制,此类电视剧好比去年热播的《金婚》。

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现场录音的影片,比如说动画,当然只能选择后期录音,包括人物的配音,对动效的一些拟音录制,采集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或者创造一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声音,这些都是纯后期的工程。针对于好莱坞的大型商业片,他们所存在的一个体系就是都用后期制作,因为那样可以保证完美、几乎无瑕疵的声音效果,当然他们有一个相当大的专业团队,投入的资金也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

菜鸟B提问:“老师,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同期录音,后面发现有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弥补?”

这位同学说得挺好,因为我们不可能保证每次录音都是完美的,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录音方面的一些问题,但大的一些问题基本在现场都能发现,比如说穿帮什么的

菜鸟C:“老师,声音还有穿帮?”

当然,穿帮不仅仅针对于画面,有时画面是完好的,比如在拍一段古装戏的同时话筒里收进了一声出租车的喇叭声,那我们把这个声音贴到古代的画面上是不是很可笑,这就是声音的穿帮。出现此种情况,一种是重拍,尽量控制好现场可能对声音造成问题的因素,还有一个为了保画面,那一段出现问题的声音得现场补录,就是在不开摄像机的情况下大家把那一段戏或者台词再带着情绪演一遍,尽量做到和实拍的时候一样的声音,然后再把这段声音贴到刚才出现瑕疵的那个画面上。补录这种情况虽然不用考虑机位而能使话筒处于一个很好的收音位置,但毕竟不是实拍时的真实东西,动作声音和台词的速度语气可能都会有差别,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别用,而且补录的东西录音师也要严格把关,如果补录的东西不能用,就达不到录音的预期效果了。因为补录这个东西也是在现场完成的,所处的空间环境和拍摄地儿一样,所以补录也算是同期补录,不属于后期录音。

第4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课堂;运作管理

1 多媒体视频资源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教材既有其灵活性、生动性,也有其抽象、枯燥的一面。而多媒体视频资源进入了课堂,便能以其集成性和多样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同时又提高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并借助视听并举的结合,为教师提供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素质提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途径。具体来说,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有以下三个作用。

1.1 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师不关注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通过填鸭式方法推送给学生,这种方法就缺乏艺术性,也缺乏美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视频资源能够用生动的画面和恰当的配音,直观地再现抽象的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创设一种感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思维。如讲到精益生产的概念时,先播放配有视频和音频的录像,让学生深切感受精益生产的过程,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这种将文字符号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的听觉疲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

1.2 提升并增强感知效果:《运作管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相关资料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教学内容,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如讲到动作研究的内容时,可提供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夫妇的生平进行动作研究的录像,让学生了解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让同学知晓慢镜头的动作分解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他们夫妻俩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让学生在轻松领略视频中场景的同时,受到科学的熏陶,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方法之下不可企及的效果。

1.3 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心理学家进行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 还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另外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 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 《运作管理》多媒体视频资源建设的原则

2.1 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多媒体视频必须紧扣教学教学内容,即制作简短的教学片。 时间一般从几十秒到几分钟。应以“教学应用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流水线生产时,就选取了宝马轿车的生产过程录像,将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剪辑,使学生通过几分钟的录像就能全盘知晓流水线生产的全貌。这些资料对于理解教学内容、拓宽视野都很有意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学生由于受阅历、年龄、时代、地域的制约,对有些教学内容感到较难理解,而这些恰恰是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 在制作时要着重把握这些方面,使教学视频做到物尽其用。

2.2 明确学生的求知需求:该资源是为广大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在制作时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也乐于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视频资源制作中,一定要研究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教材中的典型材料结合特定的学生群体和相关教学问题进行选题、构思和制作多媒体视频资源。

2.3 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兴趣是制作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连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注意力就非常集中,教学资源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资源制作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学习心理的共同性、特殊性和时代性,同时要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获取

3.1 教师现场拍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到现场进行拍摄。例如为了拍摄服务企业的设施布置,我们就与家乐福上海古北店进行联系,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录像、拍照。这种方式需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并要掌握一定的摄录技巧,好在现在数码相机已经非常普及,可以非常自如地进行有选择性的拍摄。

3.2 翻译国外视频:随着国外教材进入国内,这些外国教材所附送的影视短片也非常容易获得。但由于都是国外拍摄的,因此配音也是外文,这对学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有时为了听懂一段录像的内容,需要多次播放,学生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我们一般事先进行翻译,然后使用视频制作软件进行中文配音,这样就可以非常自如地在课堂上使用了。例如我们获得了有关库存管理的三段视频,通过试听,首先把文字记录下来,根据文字翻译成中文,再通过软件进行配音。配音时要注意与视频中主人公的口形一致,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3.3 学生提供:在为工商管理硕士及研究生班上课的时候,主动向学生征集视频资料,学生一般非常乐意提供。一种是有的公司的现成的宣传资料,获得以后进行适当的剪辑,就可以使用,例如关于先进生产方式方面,我们获得过一段日本MAZAK公司的无人工厂的视频,非常有说服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单位里摄录以后带给老师,例如我们曾经让一位学生摄录了关于看板管理的视频,视频里有工厂现场的声音和工人的活动,完全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3.4 拍摄网络视频:目前各种网络视频非常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也已经存放到网上,可以通过检索发现一些对课程建设游泳的资料。例如有关设施选址的内容,就通过检索中央电视台的网络视频,发现了一段关于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经过的短片,于是在网络上播放的同时,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再转换成常用的视频格式。这种方法需要注意调整好视频的分辨率,否则会有些模糊,影响视觉效果。

4 结论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作管理》又是一门历史悠久与不断发展的课程,其内容包括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等。将这样一门课程讲好、讲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多媒体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但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由于更高层次的使用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无形中增加了多媒体视频的应用范围。

本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制作多媒体视频的一点体会,介绍了多媒体视频的三个作用、三个建设原则、四个获取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天立.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8).

[2] 崔勇等.多媒体视频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2010(11).

第5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教学是一种长期进行的活动,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要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特点。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研究――体现为教材的内容

我们对课程内容、体系的不断改革,是基于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对工科其他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交叉渗透、互相融合的研究,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研究、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

例如针对程序设计零起点的学生讲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其可行性的根据是什么呢。首先,从面向对象的思想本身来讲,它与面向过程的思想相比,更接近人类自然的思维方式,应该更容易接受。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来讲,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要改变的时候,往往其难度大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因此向零起点的学生讲授面向对象的C++语言,是可行的、符合科学本身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我们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将先进性与基础性统一,深入性与广泛性结合。

①以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为起点和主线。面向对象方法的出现,既是程序设计方法的一大飞跃,也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人类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思维方法正是面向对象的方法。本课程以此作为学习程序设计的起点和贯穿整门课程的主线,同时有机地融合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结构科学、逻辑清晰、学习路径简捷自然,因而学生欢迎。

②引入UML语言表示类的结构。UML语言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功能最为强大的建模语言,采用UML语言表示类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科学、严谨的表示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介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介绍泛型程序设计和“C++标准模板库”。泛型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两者相得益彰。C++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方法,也很好地支持泛型程序设计方法。巧妙地将两者结合,便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本课程介绍了泛型程序设计和STL的基本概念,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内容都体现在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中。

二、学生心理和教学模式研究――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崇尚个性与创造,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也是多样化的。这是教学研究中必须研究的,也是教学模式设计中必须考虑的。

例如对于几百人的大课,多数学生是习惯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每学期都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大课。这样的学生主要分三类。

一是学习吃力的学生,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速度,成了大课的掉队者,逐渐地听课成了听“天书”,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是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不能忍受连续两个学时听讲而不动手尝试,在课堂上总显得跃跃欲试,有些躁动。但是百人以上的大课,让学生动手尝试的机会总归比较少。

三是学习能力较强、理解问题较快的学生,没有耐心按部就班听课,愿意自己安排学习进度。

针对上述几种偏爱个性化学习的学生,我们与面授同步,开设了网络班,用多媒体视频课件实现网上授课,这样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都可以自由控制。没有看懂的部分可以反复看,已经会的可以迅速浏览,还可以在听讲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动手实践。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认知规律,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兼顾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实验课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基本的实践能力。

(2)课程作业与项目训练相结合

以课程作业进行基本编程能力的培养,以项目训练进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

(3)常规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以常规教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网络课程作为补充,以适合不同的学习习惯,并鼓励自主学习。

(4)通过网络平台让师生交流、学生协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让师生的交互、学生的协作更为方便,也更利于实施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地探索知识。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我们制作了出版配音网络课件、视频网络课件,供学生上网学习。还将讲课录音制作成MP3文件,将PPT讲稿给学生下载,这样不愿意上网的学习学生,在自习教室也可以边听MP3,边看讲稿学习。

对于学生的所有学习模式,我们都提供网上答疑、讨论,方便学生随时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三、教材体系研究――整套教材及教学资源的作用与配合

主教材是整套教材和课程的灵魂,体现了主要的教学思想和内容。其他配套教材从多种不同侧面给教师、学生以特殊帮助,采用多种媒体形式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教学环境。学生用书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实验,教师用书和电子教案向教师提供教学要点、教学方法和经验。多媒体课件可以用于自学和开设网络课程。教师、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能从本套教材获得充分的支持。

(1)主教材

主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者,是系列教材的核心和灵魂,涵盖了程序设计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技术、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泛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等。

(2)学生用书

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习者自己,旁人是无法代劳的,也不能期望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捷径。但是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随时随地得到指导,因此花费时间较多,总感觉程序设计课作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花四五个小时调不通一个简单的程序而失去学习兴趣。

学生用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多些成功的乐趣。学生用书的开始,首先给出一个简要的“学习指南”,其余章节与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相对应,每章内容分为三部分:“要点导读”、“实验指导”、“习题解答”。其中的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任务”、“实验步骤”和“答案与提示”,实验的完整参考程序可从网上下载。习题解答和实验内容,不仅可以指导读者上机练习,也可以由教师选为例题在课上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全部习题和实验,将题解作为例题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案例教程

主教材重点在于系统地讲解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对于许多语法细节、编写C++程序的技巧等不能详细讲解,由于其入门教材的定位,对于许多问题不宜阐述过深,对于学生的许多疑问、困惑不能一一解答。因此一些学生和自学读者,感觉缺少深入、细致的案例教材。这本案例教程,就是应这样的需求而诞生的,可以配合主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以独立使用,开设案例课程。

(4)教师用书

教材是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经验传播的载体。我们为《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教材编写了教师用书,除提供PowerPoint文稿外,为每一章编写详细的“教学要点”及学时建议。为每一张投影片,编写讲解要点。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不便在主教材中增加很多例题和习题,所以我们在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批补充习题以及考试样题。这些都是为了将教学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高,同时也便于交流与推广。

(5)多媒体课件

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与教材配套,还开发了音频课件、视频课件,在清华大学课堂实时录制,让学生自学时也仿佛亲临课堂,为学生提供最灵活的学习方式、最大的方便,使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6)教学网站

网站对全球开放,有“在线讲堂”、“答疑教室”、“师生讨论”等栏目,在线演播配音课件,提供教学资源下载,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支持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和协作学习。

四、以教材建设带动教师队伍建设

第6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设计方法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实际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基础水平之间的差异、课程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适应性、传统教学授课方式忽视学习主体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高等,促使课程教学做出相应改革。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强调建设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比如许多高校针对这门课程开设了网上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并结合一些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手段。教学改革过程中,优质学习资源一直是影响实际教学的关键因素。

1微课的概念

百度百科上对微课的定义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是提供一段以微视频或其他教学材料为主的教学资源。传统教学模式和现有微课平台功能的局限,未能真正将微课作为一门课程自主学习模式大规模开展。目前,微课在实际教学中最主要的运用形式是通过微视频让学习者深入学习重点、难点知识。当前教育情境中,微课更多表现为一种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学习资源。综上,微课是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或教学目的而开发、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通常配有针对具体教学活动的其他学习辅助材料。微课的定义更偏向于“资源定位”,但如果将基于微课的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微课仅仅指输入,教学目标是实现学习者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的变化。要想让微课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得考虑学习者的输出。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现状

计算机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只是简单拓展学生在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但有一些研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教学内容。

2.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特点分析

2.1.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根据现有教学现状研究,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同一专业不同基础能力,设置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差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是依据学习者学习基础的差异,采取分层式教学。但是,就普遍设置的教学目标来看,达成一些教学目标具有普适性。现阶段,教学应结合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方面入手。

2.1.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实践、轻基础知识。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浅显简单,可直接让学生观看网上课程,不需投入太多精力,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工具应用。目前,计算机相关知识基本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深度有待提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现阶段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给出具体操作步骤,对学生的要求是“做成”,而不是“会做”、“做好”,缺少技能操作规律总结和应用方面的引导,且学生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精力被大大分散。对于实践操作部分,能力培养简化为“步骤学习”,忽略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规律,忽视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不仅埋没了信息技术的内在价值,而且未发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作用。第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在与一些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影响计算机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枯燥、教授方式单调、缺少新意。一些学过此课程的学生反馈,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就是Office办公软件学习,是一门工具性课程。另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同,有的只希望拿到学分,有的想真正学好这门课。但是,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比较差,且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

2.2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和现有教材配套微课资源观看分析,大学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比较多,比如在“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都能找到一些课程学习资源,但网络学习资源最大的问题是视频内容长。以“尔雅超星学习通”上同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课程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摄录,一个视频有四十几分钟的时长。而Mooc平台上的学习内容主要针对大规模课程教学,面向的人群较广,不具有微课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不利于教师实际班级教学。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已编配了一些微课资源,作为辅助资料,以二维码的形式穿插在教材中。综合已有研究,影响微课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微课知识内容教学设计、微课视频表征设计、学习者的内驱力和教师的教学艺术。

2.2.1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微课案例分析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解基本是照搬教材内容,未深入探讨知识学习的意义,主要采用将教材PPT录屏的形式。一些网络课程视频是教师讲课的视频切片,课程内容设计较为沉闷,教学设计缺少案例。多媒体设计方面,文字内容居多,一些知识脉络和思维过程缺少图表化、可视化呈现。

2.2.2操作性部分的微课缺少思维过程启发,缺少隐形教学互动

对于操作型知识,主要采用操作录屏的形式,没有体现操作型知识的意义,即为什么学和如何学。比如,教师讲解Word的长文档编辑内容时,知讲解每一步如何完成,在教学情境创建、学生思维调动、学习者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方面的渗透明显不足。目前,微课是教材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忽略了微课作为一种知识制品在表达知识内容时的优势和意义,实际运用效果很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微课实际是知识可视化的一种方式。知识可视化的目的是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生动化。

3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内容编排

微课内容是微课的核心,具体而言,微课讲什么知识和微课如何讲解知识,即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安排。例如,以人体比拟计算机系统,使学生能够自由思考其生活中的活动或经验,发挥想象力,增强领悟力。类比与隐喻相近,但比隐喻更加直接,比如将电脑比作人脑构造等。联想是结合已学知识,从已有经验出发,利用联想技巧,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富有意义的联结,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鸟”字,进而联想出“小鸟”、“飞机”“天空”、“羽毛”和“翱翔”等词语。这些技术的使用正是以案例、故事、提问的形式呈现,促进学习者思维的发展。

4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设计方法

4.1设计前期

微课前期分析过程很重要,分析学习内容是在意义价值的基础上划分知识内容。知识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模糊的概念,需要从知识结构入手,确定小知识点微课,进而形成系列微课。目前,许多微课很都采取说明式讲授法,即按照知识本来的顺序从前到后依次阐释。学者将讲授法分为描述式讲授、解释式讲授、启发式讲授、阅读式讲授和总结式讲授五种形式。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来看,很多课程的陈述方式偏向描述式讲授,叙述事件、性质、动作顺序等知识。

4.2设计准备

文本设计时,在大量案例演示过程中,应注意基于学习者的“共情感”设计,表现口语化的语言,教学内容做到深入浅出,联系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在这一方面,微课内容如同一个影视剧剧本,高质量的影视剧剧本是基于生活的提炼,既与大众息息相关,又在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感情起伏。微课制作者实际上是一名课程编导,如果微课能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学习者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将极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此外,微课声音设计很重要。微课动画制作需要配合语速、音乐节奏。实际开发设计中,往往先配音,根据语速、语调设置视频动画、画面切换的速度与节奏,便于后期制作。

4.2.1微课制作素材工具

手绘动画软件——ExplaindioVideoCreator(简称EVC)或Focusky。EVC软件具有软件使用方便、操作比较简单等优点。虽然EVC动画效果不多,但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实现手绘动画的效果,使学习内容随着教师讲解逐渐呈现。Focusky软件是一款易上手、具有丰富动画效果的软件。与其他微课制作工具相比,该软件最大的功能是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思维导图式体验,制作者可以采用逻辑方式组织内容,从整体过渡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

4.2.2微课制作视频工具

视频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该软件不仅可以进行屏幕录像,而且可以编辑视频,调控讲解速度和节奏,提供视频素材变速、剪切、添加视频过渡动画、添加说明性文字等功能。另外,此软件可以定位鼠标指针位置,实现画面讲解实时跟踪引导,画面通过变焦处理发生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3设计过程

通过阐述微课设计流程和选取制作工具,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型知识和操作型知识,制作微课案例。技能型知识以“Word排版”的Word页面布局——制表位编辑为例。确定微课内容选题,对微课可视化设计进行前期分析

第7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 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课程也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分析目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近年来,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在硬件设施及软件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较显著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社会上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模式陈旧

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然而,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不透彻,在计算机教学中仍然注重传统的应试教育、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注重于“传、授、解”单向的信息传递,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学生则处于“接、受、听”的位置上,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而忽视技能的培养。这会必然导致教学知识面狭窄,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滞后

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这是目前教育事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计算机 的发展真可谓“日新月异”。但在目前职校的计算机课程中,仍然在向学生讲授古老、陈旧、过时、肤浅的教学内容。

另外,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手段还停留在黑板教学和口授说教的层次上。尽管教师花了大量心血钻研教材、精心准备,但学生仍然听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若能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仪、网络教学,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3.学生文化基础差、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弱

受大学和普通高中扩招的影响,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不完备,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

4.计算机师资力量和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职校的各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从正规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有限,许多教计算机课的教师,是从其他学科改行过来的。由于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技能训练,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钻研显得有限,他们今天学、明天教,自己和学生一样一知半解;对流行的OFFICE、WPS等应用软件,由于自己不熟练,只能一笔带过。这样的教师,其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就必须依据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如下改革措施:

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材服务的。计算机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转变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创新精神

由于中等职校学生毕业后,大都很快就参加工作,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快,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教会学生所有的软件和硬件知识。如何使学生工作后仍能得益于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这是职校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首先,在教学中,要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从“教”转向“学”,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其次,要抓住“基础”不放。具体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侧重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的介绍;在上机实践时,教师着重讲授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更多的细节问题则让学生去练习和体会,以便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变注入式、封闭型的教学为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再次,对学生鼓励为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手段大都用黑板教学,板书时间长,传递的信息量很低,教学效率也不高,特别是在讲授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或介绍图形化的窗口式软件时,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应针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可采用多媒体CAI课件,运用形象的配音动画等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还可用多媒体教室和电化教室等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加快学生接受速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第8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speechflow)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的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除了在课堂上坚持用英语授课,在课后我也鼓励师生相互之间随时随地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氛围。开始可以简单地说“Hello./Hi./Nice to see you./How do you do?”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变成了“What are you doing?Come and help me,please.”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我更经常提出不同的topic,让他们进行freespeech。渐渐地,学生对说英语不再害羞,而是能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第9篇: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高;听力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下谈谈自己几年的教学反思。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当然,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同时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