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人文关怀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关怀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关怀建设

第1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和谐班级;人文关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16-02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班级的人文环境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有助于他们顺利、愉快地度过青春岁月,有助于班级组织目标的实现。班级的组织目标就是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每个人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技能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谐班级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如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师师关系的和谐。其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尤为重要。和谐班级的建设需要一种和谐的文化。建设和谐班级需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不同于物或者某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尊重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个性。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理解人作为有个性的人的各种特殊性。关心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人文关怀具有多面性,可分为权利关怀、生存关怀、发展关怀等,也可以分为满足物质需要的的人文关怀,满足精神需要的人文关怀和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和社会关系需要的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理念建设和谐班级,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在过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服从,不服从则视为对老师尊严的冒犯。实际上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样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班上每位同学有了适当的了解,我们才能谈得上尊重、关心和理解。以人文关怀理念建设和谐班级,我们认为具体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民主参与的平等权利

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班委会成员的产生直接由同学提名,当然老师也可以提名,然后由同学选举产生。班委会成员定期换届,换届时尽量不用已经担任过班干部的同学。这样就有更多的同学能参与班级的管理。也可以打破部分同学垄断班干部职务,形成特殊的班干部小群体,造成班干部成员与非班干部群众对立的情况。班干部代替老师实施对班级的管理。同时一个班一定要有严明的班规。制度是否能很好地被遵守,来自于它的权威性,而它的权威性来自于它的合法性。制度的合法性来自它制定的程序。我们把班规的制定交给学生自己。由他们自己来酝酿,民主评议,最后形成文字。这个过程中尤其不能排斥那些学困生,纪律观念差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90后的孩子都有很强的参与欲望,教师只要肯定他们的参与是有实效的能产生作用的而不是走过场的,他们就会有积极性。当他们真正参与其中,成为团队的一份子时,他们就容易获得一种认同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二、尊重个性,和而不同

尊重个性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人或高或矮,或外向或内向,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独处,有人喜欢热闹。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90后”的孩子喜欢谈个性,喜欢突出自己的个性,以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这都是无可厚非的。正是因为有多样性,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孔子讲过和而不同。多样性产生和谐。正如把水、菜、肉和油一起煮可能得到美味的食物,而把水与水煮在一起还是单调无味的水。尊重个性,意味着老师不能以自己之喜好去区别对待同学,怀抱成见歧视某些同学。尊重个性就是要学会欣赏个性。当老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时,同学在这种欣赏中会得到莫大的鼓舞。尊重个性则要求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改变成见,尤其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成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区分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是分数的高低。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反之则是学困生。须知学困生说不定其他方面是天才,而即使没有任何才能,依然有得到公平对待的权利。不能以功利的眼光去评判个性。当老师去把学生区别为三六九等的时候,学生就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小群体。他们之间就容易产生各种隔阂和冲突。比如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同学分别形成小圈子,产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当学生觉得没有得到老师充分的尊重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就会产生对老师的怨恨,因而也容易产生师生冲突。尊重个性,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对一些容易被边缘化的学生通过点名回答问题,或者委派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三、关注“弱势”

“弱势”学生主要指那些需要关爱的学生。比如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身有残疾的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等等。贫困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困难,甚至常常会为生计发愁,比其他同学有更大的生活压力。老师、同学的关爱会激起其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人生的艰难,身边的关爱是一种无比温暖的力量。常常能听到早年贫寒的成功人士回忆当初艰难时期受到的恩惠是如何如何感激就是证明。相反,如果遭遇歧视,他们会无所适从,只能感叹命运的不公,敏感的内心变得脆弱,甚至对身处的世界生出仇恨。老师、同学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给与帮助,即使不能提供有力的帮助,也要鼓励、安慰他们,给予精神的帮助。当然,贫困学生往往可能内心很敏感,老师的关注要不动声色,照顾他们的自尊。对于深有残疾的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安排同学适当照顾。一个班集体往往也会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尽如意。这些同学或者是基础较差,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老师应该帮助其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另外,在县城中学,也有许多所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找他们多聊天、关心其生活起居,或许是一种有效的弥补。班级不是遵循“丛林法则”的战场,而是有竞争有合作更有爱的温暖的港湾。对于“弱势”学生的关心,会形成一种爱的班级文化。

四、关注发展,每个人都能成才

第2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一)工作琐碎繁忙,压力较大

辅导员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处于学校管理的最基层,是连接管理部门、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地位上不及任课教师,工作内容却事无巨细。不论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组织活动,辅导员都要全面管理,所以有人将辅导员比喻为大学生的保姆。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比较差,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还担当了家长的角色。因此,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工作职责和内容没有明确界限,又常常受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差遣。此外,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也普遍偏低,有的辅导员甚至以一人之力负责上千名学生,常常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很多辅导员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出现了职业倦怠等职业发展障碍。

(二)福利待遇偏低,社会认同有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社会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和教学、管理人员相比偏低,辅导员既没有教学人员的课时津贴,也没有管理人员的业绩津贴。虽然辅导员也有其专项补贴,但与其工作强度和岗位贡献相比,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辅导员工作的无边界性,他们的无形支出也比较多,应该从精神压力和情感投入方面予以补偿,提高辅导员的福利,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于专业性、系统性和延续性不足,社会缺乏对其地位和职业的认同。提到辅导员,很多人认为不是真正的教师,只是一种管理岗位,甚至是“打杂的”。一方面工作烦琐劳累,另一方面得不到理解认同,辅导员群体在高校体系中逐渐被边缘化。很多高校只重视专职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工作,而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缺少规划,导致辅导员自我认同逐渐降低,只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过渡”和“跳板”。

(三)工作不稳定,缺乏正式编制

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采取专职、兼职相结合的组成方式。一方面,选择一些思想政治、心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生担任专职的辅导员;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管理的需要增加一部分兼职辅导员,例如,年轻的专职教师、高年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很多辅导员不能获得正式的事业单位编制,只能成为“合同工”。这样一来,辅导员不仅地位“低人一等”,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他们的个人档案只能存放在人才市场,不能进入高校体制内部,一旦所在学校和部门有所调整,很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另外,由于工作繁重、缺乏职业认同,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很大,一旦有了教学和其他管理岗位可供选择,很多辅导员就会选择转岗。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也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二、人文关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诠释

(一)强调人的真实人性和自身发展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切实关心,包括关怀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生存发展需要、心理情感需求。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到高、逐层推进的,同时人的需要也是物质和精神兼顾的。从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的实际状况看,他们所面临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关怀的共同缺失,极大阻碍了这一职业的健康发展。关注辅导员的生存发展状况,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入手,将辅导员队伍的多层次需求结合起来。辅导员的岗位对任职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实际工作付出也很大。虽然爱、关怀、奉献是人的真实本性之一,但不代表辅导员不需要职业认同、职业规划和职业期待。所以,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要兼顾人性的奉献和索取,兼顾该职业群体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推动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保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辅导员岗位讲奉献、讲牺牲,不代表其物质利益不重要。相反,为了体现岗位价值、充分实现个人权利、增强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应该将辅导员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保障摆在重要位置。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切身利益的关怀,切身利益首先就是物质利益,所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突出重视辅导员的物质需求,努力提高辅导员目前偏低的福利待遇标准,切实加强各种生活保障措施,使辅导员衣食住行无忧,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的工作中。

(三)突出人的情感个性和主观能动性

人文关怀不仅要关注切实的物质利益,更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由于工作的特殊需要,辅导员常常要压抑情绪、对学生耐心辅导,凡事亲力亲为,并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辅导员的精神状况和职业发展来看,辅导员要通过某种渠道解放自己的情感个性,找到适当宣泄的渠道,合理管理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同时在工作岗位中找到个性特长得以发挥的平台,这样做才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尊重、认同和关怀。在具体工作中,学校管理部门要为辅导员提供一定的精神关怀措施,例如,休假、交流会、联欢等形式的情感交流,提供岗位轮换、挂职锻炼、职位晋升等渠道,鼓励他们发挥所长,推动工作手段的多样化、工作内容的创新,从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使命感和工作热情。

(四)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受

按照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形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辅导员作为毕业生的佼佼者,它们的前两个需求已经无须探讨,而辅导员岗位能否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持续的幸福感、归属感,帮助他们获得职业认同,并协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这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期课题。人文关怀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层次关怀。“职业成就感、职业幸福感”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三、人文关怀下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现状看,由于观念陈旧、定位模糊和福利待遇偏低等多方面原因,各方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还不强。与高校的教学和其他管理人员相比,辅导员的职责不明晰、地位不高,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足发展。然而,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审视,辅导员角色又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高校要去行政化,突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职能,真正辅助学生成长,落实以人为本,都离不开爱岗敬业、精干务实的辅导员队伍。要解决辅导员的职业认同问题,应该从社会、学校和辅导员自身三个角度入手。首先,社会大众要破除对辅导员的偏见,提高对高校辅导员的认可和尊重。这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调,也离不开媒体和社会团体充分而正面的宣传,从而使辅导员获得与高校教师同等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其次,学校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突出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一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系统的辅导员心理培训辅导课程,开展辅导员的进修、再教育工作,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对他们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他们更好实现职业生涯中的自我价值,促使辅导员本人能够认同自己、认同辅导员工作。

(二)切实提高辅导员福利待遇,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人文关怀首先要体现在待遇问题上,关系到辅导员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在逐步改善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辅导员群体的生活保障。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和对队伍的建设要从物质入手,辅以精神方面的引导和激励,才能实现人才发展效能的最大化。例如,在教育的编制配备上尽可能对辅导员进行保障和倾斜,保证辅导员工作有财政政策和资金的保障,使辅导员工作无后顾之忧;又如,适当提高辅导员的特殊津贴,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进行一定的通信、交通和健康补贴。同时,高校要对合同制的辅导员落实“五险一金”,规范辅导员队伍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获得应该享有的教师权利。

(三)尊重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发展辅导员群体的职业技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虽然并不直接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关怀入微,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动态把握到位,集教师、朋友、兄长、管理者、心灵导师等多种身份于一身,有时还要充当保姆、消防员这样的角色,可以说工作比较特殊。然而,外界由于对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细节了解并不充分,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偏低,辅导员也会因为长期拘泥于琐事而得不到职业的充分发展和个性发挥。我们要根据人文关怀的原则,充分了解和尊重辅导员工作的特殊之处,并且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工作进行分工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团委等的合力,把辅导员从具体管理实务中解放出来,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职业培训、心理疏导和进修学习活动,帮助辅导员拓宽职业视野,加强职业技能。学校要充分重视,提高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引导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为辅导员个人价值的实现铺路。

(四)拓宽职业发展领域,提供选拔进入党政管理岗位的机会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辅导员职业化和终身化的改革进程,很多高校已经培养了一批思想坚定、素质过硬、能力到位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国家也对辅导员终身制予以支持。例如,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支持辅导员免费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等政策。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仍然非常松散的、流动频繁,但是辅导员离开岗位进行其他职业尝试的渠道还比较窄,目前可行的有团委工作、教务秘书工作、就业辅导等,也有一些辅导员发展至学校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总的来看,辅导员从事党政管理岗位的合适机会比较少,原因是很多高校仍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连续的辅导员发展和晋升制度。即使有辅导员能够获得提拔的机会,也是偶然或者人为占主要因素。这种不规范现象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能给更多的辅导员教师提供一个明晰的职业期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建立一种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双管齐下自主选择:选择攻读更高学位、进行学术研究的辅导员向教学和科研领域发展;选择继续从事管理岗位的辅导员通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和锻炼向党政管理岗位发展。这样一来,既能够满足辅导员不同个体的职业发展差异性,又能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范围。

不容否认的是,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在目前乃至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用人文关怀去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用人文关怀去建设辅导员队伍,真正落实“以人文本”的理念,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辅导员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毕丽娜,柳敏.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

[2]王伟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

[3]田作淳,陈文恩,姚跃传.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9).

第3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建筑;以人为本;人车分流;医患分流

一、 导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建筑的设计也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理念与手法,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本文试图通过我院建筑设计中人文关怀的实践探讨,更新传统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观念,作为总结,对今后也许有借鉴作用。

二、 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从而指导建筑设计。著名建筑师章斌欢女士曾说道:新世纪的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论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以这样一个理念,建筑师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需要,也是建筑师的职责。近年来,我院建设有了空前的发展,新建与改扩建不断增多。在新建和改扩建的医院建筑中,医院不仅满足于一般的医院建筑中医疗功能关系,不注重建筑设计的堂皇与华丽,更重视医院建筑布局对病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殊性需要的影响。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从更好的方便患者就医,创造温馨、宁静、便捷的医疗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医院建筑设计。

2.1病房个人领域空间的设定

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干扰,静心养病,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内,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间病房的设计中,通过对常规布局进行调整改变的形式就能为病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更好地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要求。 如病床与病床之间设置软隔断、独立的灯光照明设计等。

2.2 公共交流空间的创造

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在病区设置宽畅、明亮、优美的公共交流空间作为休息区和活动区,打破了传统医院布局内沉闷、拥挤、嘈杂的环境,营造了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2.3 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在病房内有效的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选择低噪音或静音的末端设备,减少噪音的产生,防止噪音对患者的干扰。目前医院建筑对病房楼不太追求立面效果,在保持建筑物外立面作为医院建筑所持有的庄重、简捷、大方的立面效果情况下,病房的外墙不采用落地窗,尽可能少开满玻璃窗,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安装不同材质的遮光窗帘,防止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针对病房的灯光照明,在设置病房灯和床头灯的时候,不采用单一的灯管或光源,而是采用磨砂泛光片灯具,在保证良好照明的同时,防止了由于光源而产生的室内炫光。病人都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在病房内的色彩配置上,多采用温馨、柔和、明快的中性色调,摒弃了传统的医院病房单一的“白色病房”。只有这样,温馨、柔和、多彩的病房环境才能使患者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充分体现了医院建筑的人文关怀,这样的设计,对患者的医疗康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4 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线

患者和家属生理和心理负担都很重,很容易产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绪。复杂的交通路线,分布散落、迷宫般的医疗建筑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延长了患者就医的时间,在特殊情况下,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负担,使得患者和家属的身心都非常疲惫,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康复。我院在医疗建筑改扩建的设计中,对诊疗区域的功能划分进行了合理、人性化的设计布局,从门诊、医技检查到病房,三大区域有机连接,设置了清晰明朗的就诊路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一气呵成,也避免了患者遭受风吹、日晒、雨淋的烦恼,缩短了患者就医的流程和时间,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也消除了医护人员不必要的长距离来回奔波之苦。

三、 建设智能化医院建筑

建筑智能化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发展的方向。因此,建筑智能化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院正逐步改变着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医疗习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通讯手段,在医院建筑中的充分应用,满足了医院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同时也顺应了低碳、节能、环保的时代要求。

3.1 由于综合布线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我院作为综合性医院改变了传统的集中挂号,集中收费模式,采用分层、分区挂号收费的模式,调整了门诊、住院挂号大厅的布置方式,对患者的就医进行分流,避免了就医人群的高度集中,简化了就诊手续,同时也减少了病人往返路程。另外,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和检查检验报告的电子化处理应用,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和记录通过电脑网络进行集中统一处理,授权调取阅览,避免了患者来回拿取处方和报告的不便,缩短了病人就诊、检查、取药的时间,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实现了远程会诊,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对患者、医生的医疗习惯和医院管理模式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医院的所有医疗行为、设备的运行和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脑网络的集成处理。因此,医院的网络信息中心真正成了医院的心脏。它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配置、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的保护,体现了我院信息化管理的高水准。

四、尝试新的医院格局

一般的医院由三部分组成,门诊、住院部、医技。门诊出于功能的要求,靠近城市中心,交通方便,利于病患就近,从速地看病。住院部为住院病人服务,该类病人一般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要求环境优美,病人心情舒畅,最好远离城市噪声和废气污染。我院形成新的医院格局,将门诊和住院部分开布置,门诊还是布置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地方,而住院部建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地价便宜的非市中心区,从而利于医院病人的康复,避免城市中心区地价昂贵,用地局促,无法形成优美的医疗环境的问题。门诊与住院分离后,将会产生新的矛盾 ,如医技设施的重复增加,交通联系不便,急诊手术和会诊的困难。所以门诊和住院分离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等前提条件来支持。

五、构筑通畅的交通流线

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医院的交通组织,除应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原理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组织模式的可变性,为医疗流程的变化留有余地。

5.1 组织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 在 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 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 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我们从几个方法考虑:

5.1.1 总平面布置中考虑急诊与门诊入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

5.1.2 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入口设在2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流,人与

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立体分流。

5.1.3 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突现医患分流。

5.1.4 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入地下。

5.2 设计流畅的建筑内部交通

在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 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动态地考虑了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了如下目标: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得到了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赞同。

六、 结语

第4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未成年,司法,人文关怀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发达国家长期受此困扰;这一态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日趋显现。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较以前增加许多,涉及多种严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量虽然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10%,但由于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其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各界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我院近年来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来看,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过去及成年人犯罪明显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犯罪主体日益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的提前和不良文化的影响等诸多原因,21世纪的前五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80年代提前了2至3 岁,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以14-16岁的更为突出,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同时犯罪主体还表现为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如我院 2005年审结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未成年罪犯总数的96.72%。

(二)犯罪类型多元化。过去未成年人犯罪以盗窃为主,犯罪类型单一,而目前已向多元形势发展。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暴力型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日益突出。从我省的统计资料看,未成年人涉及的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类案件犯罪人数分别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42.5%、 26.16%、15.8%。

(三)犯罪组织团伙化。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中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占40%以上。有的犯罪团伙甚至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反侦破措施,初步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对社会危害极大。

(四)未成年人吸毒现象成倍增长。未成年人吸毒会诱发更多的犯罪,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许多吸毒青少年因毒瘾所驱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断攫取吸毒所需钱财。如在深圳、珠海等地查获的吸毒青少年中约有10%的人有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至少有1/3的人加入勒索团伙,并有不同程度的敲诈勒索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心理变化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目前,我国犯罪学界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大量论述,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第一种是青春期危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的过程,在相近似的环境中,青少年之所以比成年人更易于越轨,主要是身心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的差异所致。第二种是社会失调论,认为社会结构的失调必然导致一批低文化青少年层的出现,这是青少年犯罪率高的社会原因。第三种是不良环境决定论,认为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感性和冲动性,自控力薄弱,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违法犯罪心理。本文主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内在成因。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必须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联系起来,因为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对其行为有重大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体现了过渡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普遍充满了复杂性与矛盾性,而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心理,是一部分未成年人在外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与内部原有的不良心理因素结合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体成因有青春期心理特点、主客观心理矛盾和人格社会化缺陷等。首先,青春期心理特点决定了未成年人难以对客观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违法犯罪。其次,满足个人需要的主观意向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客观可能性之间存在着矛盾。未成年人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难免与管教自己的父母、师长发生争执与矛盾。在无力满足自己的需要,求助家庭仍然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心理上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最后,未成年人人格社会化存在缺陷。人格社会化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个人主义严重,反社会的需要和动机,反社会的人格特征等。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多数情形,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外在成因。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除了自身原因之外,家庭、学校与社会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构成了未成年人心理形成的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起始点。家庭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是一个人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和先导。但是,由于环境的不同,导致某些家庭功能的缺失。在一项对未成年罪犯家庭环境状况调查中发现: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结构以不美满占多数,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占51.67%。而且,未成年罪犯父母的素质、职业状况也不十分理想。父母亲文化程度低下,父亲中57.1%小学文化程度、8.2%为文盲,而母亲为文盲的有33.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5%;父母亲的职业大部分为农民和工人,属社会低收入阶层。这直接影响未成年罪犯的生活态度、情绪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家庭矛盾性大,即家庭成员间传递情感的方式以表达愤怒、不满,相互指责、贬低为主,导致孩子学会以此方式来解决所有的情绪问题,并以冲动的、攻击的方式表现出来。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造成孩子行为差异、人格特征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未成年罪犯不良心理特征形成的主要心理环境因素。所以,父母的某些错误行为都可能为他们所模仿,以至将来成为罪犯。

2、学校因素。学校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作用仅次于家庭,它是未成年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蒙昧状态走向超越之境,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学校能否全面、完整地发挥其作用,是未成年人社会化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防止他们违法犯罪的有利防线。随着学校教育的逐渐完善,社会实际上几乎将青年的生活完全纳入到学校生活的轨道。青年制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学校生活,其总是遵循这样的轨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手段,从产生之日起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无疑功不可没。学校教育是为青年的发展而设定的,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性设定。它规定了青年的人生追求目标,同时也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轨迹。学校如对学生在校受到的挫折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例如学习上的失败感所产生的后果,受校纪校规处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心理素质低下,教学效果不良所造成的后果等。国外许多调查发现,未成年罪犯往往是学习上的失败者,由于学习成绩差,甚至受到校方处分,常常会使他们对学校和社会产生抵触和报复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因素。在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社会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未成年人认知能力的缺乏,加之某些个人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使得他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与某些道德沦丧的行为又为他们的畸形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影、电视各种宣传媒体对暴力的商业宣传,电子游戏、网吧对于暴力的传播与虚拟化,使得未成年人对于暴力、血腥行为以及相应的后果与痛苦没有清醒的认识,在给他人造成实际的伤害时,他们的感觉无异于玩一场虚拟游戏。因此社会媒体与公众不但没有起到监督与督促的作用,反而变相地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三、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系统

从以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某一环节的失调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本部分拟从法治角度来探索如何建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机制,即如何建立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犯罪学研究表明:成年罪犯的犯罪意识有不少是在未成年时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与再犯罪存在密切的关系,即初始犯罪的年龄越小,进行再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工作十分必要。犯罪的未成年人作为行为人也要为自己所犯罪行承担责任,但保护的前提应该贯穿司法实践的始终,不论是审查起诉还是审理判决阶段,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处理应该与成年人有本质的区别。

(一)加强少年法庭体系建设。出于治理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要,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少年法庭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了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基本上实现了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部由少年法庭审理。2005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程序作了统一规定,它使得我国少年法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转贴于

虽然我国在少年法庭建立之后,大大加强了未成年人立法工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先后出台。但遗憾的是这两部全国性法律均未对少年法庭有明确的认可,更未对少年审判司法制度作必要的完备性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亦尚未对少年司法制度,特别是少年法庭的地位问题作明确的规定和认可。对未成年司法制度予以规范的法律依据仅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是不够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未成年审判组织“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未成年司法制度的不完善结果使少年法庭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少年法庭工作人员难以安心少年审判工作。由于少年法庭尚未得到法律的明确认可,少年法庭的存在都受到威胁,阻碍了实践中一些对少年司法制度的有益探索。 (二)实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我国的少年法庭从1984年建立起就一直坚持对被告人案发前的表现情况进行调查。当时主要是法官在开庭前通过到学校、访家庭、去社区(村、居)等形式,对失足少年的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交友情况、社区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法庭教育、准确量刑。我们要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实行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要实现社会调查“主体社会化、内容公开化、程序规范化”。

所谓“主体社会化”,就是要改变以往调查工作都是由法官完成的做法,而由其他部门或机构完成。这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因为国内的法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和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由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等部门来承担,法官不再像现在这样在开庭前过早、过多地出现在法庭之外。

“内容公开化”,就是法庭把社会调查员所制作的社会调查报告适度公开。即在开庭前向辩护人公开,也向法定人公开;在开庭审理时,向未成年被告人公开,让失足少年知道法官掌握的其案发前的表现情况是否正确。开庭后的判决书中,法官也可有选择地把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引入其中,增强判决书的说服力。

“程序规范化”就是社会调查报告从制作到被司法机关采用都要经过规范的程序。如调查工作必须是两人进行,调查完毕后应制作成调查报告;开庭审理时调查员必须到庭并向法庭报告该调查报告的内容;法庭要听取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辩护人的意见;法庭也允许辩方出具类似的材料;等等。

社会调查报告为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量刑时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实施的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不仅要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衔接,而且要通过社会调查报告工作的开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失足少年的教育挽救,强化司法保护的力度。

(三)推行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针对某些应当起诉的案件,本着预防、挽救、教育、感化与打击并举的原则,考虑到公共利益,体现刑事政策和案件自身条件,对一些特殊群体在一定考验期限内,不作处理,期满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的一项制度。2001年,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推出“社会服务令”,这一司法实践的核心即为暂缓起诉。暂缓起诉并不是不起诉,而是附有一定条件的暂时停止起诉的程序,暂缓起诉因此并不是一个程序上的终局性处理决定,当考验期满后,它有可能导致起诉和不起诉两种结果,因此它只是阶段性的处理结果。暂缓起诉制度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机会原则),有助于刑罚功能的实现,从而真正体现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从有效追究犯罪、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以及公务角度出发,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

对于已构成犯罪并符合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先暂不起诉,设置一定的考察期,让其继续就业或就学,对其进行考察帮教,待考察期满后再根据犯罪事实、情节、悔罪、悔改情况(即结合其在考察期的表现)予以不起诉。使其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自觉改正,同时通过有效的社会监督,用宽大的政策,唤醒其感恩心理,培养其做人良知,使其改邪归正,成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此外,暂缓起诉既避免了由于进入监管场所而导致的交叉感染,也遏制了恶性循环的形成,又可以使他们从此慎交朋友,分清是非,做到预防、挽救、教育、感化与打击并举,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并且通过对这部分人的处理,还可以感化其他未成年人,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特殊关心和照顾,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生活、健康成长。此外,法院对于那些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和影响较小,主观恶性不深的未成年被告人极可能最终判决免刑或仅处罚金等的刑罚,从诉讼成本角度来说,实行暂缓起诉制度也可以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时间,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四)实行暂缓判决。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暂缓判决的明文规定。暂缓判决是指少年法庭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经过开庭审理,对构成犯罪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先确定罪名,暂不判处刑罚,同时设置适当的考察期予以帮教矫治,让其在社会上继续学习或工作,考察期结束后,再结合悔罪表现予以判决的一种审判方法。

笔者认为,虽然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暂缓判决的地位,但其有明显的法律价值以及社会意义。首先,暂缓判决有利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改革。按照现行的审判制度,对那些经开庭审理并已经查明事实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只能在审理期限内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实行暂缓判决,少年法庭的法官就有时间区别和判断各未成年被告人的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挽救犯罪少年,开辟了一条矫治犯罪少年的新途径。其次,暂缓判决有利于少年法庭法官正确把握和适用自由刑。对犯罪少年适用自由刑是很严厉的处罚方法。鉴于犯罪少年是特殊的犯罪主体,是属于保护和挽救的对象,对他们使用自由刑要慎之又慎。少年法庭的法官除了要追求刑法的一般目的,即保卫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外,还要积极实现刑法的特定目的,即矫治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消除他们的犯罪意识,保护他们健康成长,这也是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规定的“双保护原则”的精神。在此,暂缓判决是“寓教于审”的进一步发展,是党和国家对犯罪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的具体化。最后,暂缓判决有利于调动未成年被告人改邪归正的主观能动性,变消极地等待判决为积极悔改,发挥家庭、社会在帮助犯罪少年方面的积极性。

(五)实行非刑罚化。当今世界轻刑化已成趋势,长期或者终身的监禁刑以及死刑受到限制或者逐渐被废止,这一趋势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各国少年司法制度中。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实行非刑罚化,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法律共识。一种全新的少年司法理念正在向我们昭示,在现代社会,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根本目标不是惩罚犯罪,而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

所谓非刑罚化,是指少年法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裁量刑罚时,不仅考虑犯罪性质、情节以及后果,而且考虑未成年人的生活背景事实和矫治条件等因素,在此基础上作出矫治为目的的处理。非刑罚化要求在对案件作出处理时淡化刑事惩罚色彩,强化教育矫治含量,实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与传统刑法观念相比,非刑罚化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即把对已发生的犯罪的惩罚置于次要地位,而把对失足者的矫治以及对将来犯罪的预防置于首要位置。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非刑罚化尚不能导致消除刑罚,但是要求淡化刑罚,要求将刑法的惩罚作用限制在震慑犯罪和保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范围内。非刑罚化还倡导以非监禁刑、免刑代替监禁刑,并积极尝试各种非刑罚处置措施,探索矫治的新途径。

第5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一、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作用

在建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医院工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人文关怀意识的不断增强,真正做到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才能在降低医护纠纷发生率的基础上,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拥有着大部分的主动权,因此,整个医疗过程中,患者很少接触各种治疗方案的细节问题,如果医护人员的态度不好,或者是不及时关心患者的健康情况,则有可能产生医疗纠纷,甚至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最终给医院整体形象、长远发展等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患之间的矛盾在不断激化,不但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还给医院日常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严重影响,是当前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注重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也能促进医院职工对患者关怀意识的不断增强,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对于增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医院全体员工都必须参与到人文关怀教育中,才能真正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从而为患者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就医环境。

(二)提高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如果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可靠的信任度,患者不会理解医生的辛苦,医生也无法体会到患者的痛苦,从而大大降低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最终降低患者的医疗效果。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不断增强医院职工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提高医院各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等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医生通过关心患者的治疗情况、心情等,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影响因素等,不但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还能缩短治疗时间,以在患者全方位配合医生的情况下,促进医患之间信任度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医院服务水平、治疗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有着极大作用。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稳定性。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才能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所以,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可以通过人为关怀教育增强医院职工的责任意识,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社会稳定性的目的。

二、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医院职工全面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紧密联系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才能真正体现人人平等的管理原则。同时,从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奖惩机制,是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有着极大作用。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力度。在医院不断推进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下,人文关怀的合理应用,需要加大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力度,提升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用,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医院工会的成员需要注重自身工作技能、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与提升,深入理解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并真正认识到人文关怀思想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增强医院职工人文关怀意识的目的。同时,医院工会中素质较高的成员,需要大力推进人文关怀思想教育的宣传力度,并与职工的本质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的情况下,不断改进和完善职工的工作技能,从而促进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二)注重人文关怀与医院工会集体活动的结合。在医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医院工会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以增强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医院各部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与医院工会集体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促进医院各部门协调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医院人文关怀建设,让其真正融入到医院工会的各种集体活动中,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活动,提高医院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医院职工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医院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二是,通过开展讲座、会议、宣传咨询活动等方式,提高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的影响力,真正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人文关怀思想建设落实到医院文化建设中。三是,通过不同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医院工会活动,(下转第38页)(上接第31页)并将人文关怀意识渗透到医院各种管理工作中,对于构建和谐、积极、健康的医院环境有着极大作用。

(三)加强医院人文关怀机制的有效完善。在医院的实际发展中,有序开展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人文关怀思想建设,需要加强医院人文关怀机制的有效完善,以真正为民众提供一个反馈意见、解决问题的机构,从而有效解决医患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改善医患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的全面落实,需要加强医院各部门和工会成员的联系,深入群众内部了解患者的就医需求,是人文关怀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6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摘要尽管我国经济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卓越的进步,但是受到多元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定问题,很多人受到利益的驱使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形形的医疗行业不正当竞争及贿赂行为影响到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以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是适应新时期医院员工思想变化的需要,只有加强思想政治管理才能够统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与保健需求。

关键词工会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在医院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对缓解医患关系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是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注重医院职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理念,才能真正达到人文关怀教育的真正目的,最终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在建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医院工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人文关怀意识的不断增强,真正做到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才能在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基础上,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拥有着大部分的主动权,因此,整个医疗过程中,患者很少接触各种治疗方案的细节问题,如果医护人员的态度不好,或者是不及时关心患者的健康情况,则有可能产生医疗纠纷,甚至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最终给医院整体形象、长远发展等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患之间的矛盾在不断激化,不但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还给医院日常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严重影响,是当前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注重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也能促进医院职工对患者关怀意识的不断增强,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对于增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医院全体员工都必须参与到人文关怀教育中,才能真正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从而为患者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就医环境。

(二)提高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如果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可靠的信任度,患者不会理解医生的辛苦,医生也无法体会到患者的痛苦,从而大大降低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最终降低患者的医疗效果。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不断增强医院职工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提高医院各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等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医生通过关心患者的治疗情况、心情等,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影响因素等,不但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还能缩短治疗时间,以在患者全方位配合医生的情况下,促进医患之间信任度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医院服务水平、治疗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有着极大作用。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稳定性。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才能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所以,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可以通过人文关怀教育增强医院职工的责任意识,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社会稳定性的目的。

二、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医院职工全面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紧密联系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才能真正体现人人平等的管理原则。同时,从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奖惩机制,是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有着极大作用。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力度。在医院不断推进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下,人文关怀的合理应用,需要加大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力度,提升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用,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医院工会的成员需要注重自身工作技能、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与提升,深入理解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并真正认识到人文关怀思想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增强医院职工人文关怀意识的目的。同时,医院工会中素质较高的成员,需要大力推进人文关怀思想教育的宣传力度,并与职工的本质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的情况下,不断改进和完善职工的工作技能,从而促进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二)注重人文关怀与医院工会集体活动的结合。在医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医院工会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以增强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医院各部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与医院工会集体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促进医院各部门协调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医院人文关怀建设,让其真正融入到医院工会的各种集体活动中,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活动,提高医院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医院职工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医院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二是,通过开展讲座、会议、宣传咨询活动等方式,提高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的影响力,真正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人文关怀思想建设落实到医院文化建设中。三是,通过不同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医院工会活动,并将人文关怀意识渗透到医院各种管理工作中,对于构建和谐、积极、健康的医疗环境有着极大作用。

(三)加强医院人文关怀机制的有效完善。在医院的实际发展中,有序开展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人文关怀思想建设,需要加强医院人文关怀机制的有效完善,以真正为民众提供一个反馈意见、解决问题的机构,从而有效解决医患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改善医患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的全面落实,需要加强医院各部门和工会成员的联系,深入群众内部了解患者的就医需求,是人文关怀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推进,需要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真正合理应用到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才能促进医院各部门协调发展。因此,在医院加强医患关系改善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机制的有效构建,让人文关怀和医院工会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结合到一起,才能通过不同形式的人文关怀活动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最终达到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方道宽.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

[2]杨红飞.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6).

[3]王振涛.医学人文关怀在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

第7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途径

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2年来,老干部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的建设提供政治、思想支持,是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是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梳理成绩、总结经验,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拓思路、大胆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到“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正是新思路与新变化的体现,这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林语堂认为,孔子的哲学精义在于,他认定“人的标准是人”。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所持的人道主义态度,最注重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彰显着“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

从西方思想发展史来看,人文主义萌芽于古希腊时期的智者运动。随着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逐步发达和经济文化的逐步繁荣,一些学者开始把研究视角投向“人”本身,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发动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张实现个人自由和思想解放。人文主义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崇尚,但它过于强调人的自由和主观感受,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的随意性。

人文关怀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充分、普遍和自由发展的人。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注重和加强人文关怀,是时展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实效的需要。关于其内涵,有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有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指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精神内核,从人自身出发,切实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不断完善人的个性与人格,提升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重要实践行为。

综合人文关怀的发展轨迹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本文所涉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与关爱,指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和方法,在物质上给人提供帮助与照顾,在精神上努力实现人的价值。

二、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现状

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积极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保证他们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是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常常强调对人的教育与管理,而忽视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使得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一)老干部主体地位被弱化。目前的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过分强调离退休工作队伍的主导地位,使得老干部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理解与内化作用也大大降低。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过程需要离退休工作管理队伍与老干部双边参与、积极互动,若工作队伍一味地从主观愿望出发,容易形成工作队伍唱独角戏的局面。

(二)老干部个体价值被弱化。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般分为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重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本位”,重集体而轻个人,缺失人文关怀,势必会因为忽略了工作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人心、触及灵魂。认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老干部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而过分抽象地强调社会价值、社会需求。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将二者统一于关心服务老干部的各项工作中。

(三)主动服务与关爱老干部的意识不强。离退休工作队伍的人员数量较少、专业性不强,面对人员结构复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又处在“双高期”(高龄、高发病)的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手段单一、方法落后。实际工作中,缺少对老干部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掌握分析,缺少主动服务和关爱离退休干部的意识与态度,基本把落实生活上的福利待遇当成了离退休工作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对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引导、精神感化和心灵沟通。

三、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强化主体,促进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工作对象也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要强化离退休干部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贡献思想、自我完善,从而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其次要鼓励离退休干部发挥经验优势,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要努力使离退休干部自觉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再次是要保障离退休干部的权利,只有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等各项权利都得到保障,离退休干部的主体地位才可能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才可能实现。

(二)尊重差异,加强个性化服务。认为,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每一位离退休干部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面临的困难等各不相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离退休干部的群体特点和个性差异,深入分析和了解掌握离退休干部的实际情况,避免简单依赖制度规范,创新关怀帮扶机制,突出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的作用;创新方式与手段,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三)更新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的离退休工作队伍,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首先,要更新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倡导柔性管理,通过掌握离退休干部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把组织意志变成自觉行动。其次,要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队伍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工作热情。再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队伍掌握心理健康等知识的水平和各项业务能力,构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最后,要抓好作风建设,促进队伍自觉深入离退休干部群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关怀落到每一位离退休干部的心坎上。

(四)注入情感,重视心理疏导。人对情感的需要贯穿着整个生命历程,现代社会中人对情感需要的凸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情感投入是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既包括自身队伍在工作中投入情感,又包括对离退休干部情感需求的尊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个别老干部提出不合理的诉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冷漠轻视,而要重点关注,了解老干部的真实心理,个别谈心、心理辅导、对症下药,加大情感投入,使之感受温暖,争取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收获实效。

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人文关怀,思想政治领域需要人文关怀,离退休干部安度晚年需要人文关怀。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在理论上体现和弘扬了人文精神,在实践中为离退休工作队伍和离退休干部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而这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 廖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实现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 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第8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067-03

一、 引言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制度管理具有规范化和强制性的特点,单一的制度管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与构建和谐社会及文明校园的宗旨不一致。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还应该从严格呆板的制度管理中寻求一条全新的管理方式,那就是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动机,让人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以人为本”为根本指导思想[1],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向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

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人文关怀”是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它与人的理想、生活意义和命运紧密相关,代表了先进的价值观和核心文化,其基本内涵为: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文关怀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即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模式,关注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侧重于理顺教师、学生及其他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通过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来赋予人一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显然是符合新时展要求的科学选择,更是为了迎合人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转而向精神层面的需求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学生尤其如此[2]。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制度

管理之间的关系剖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制度限制人、规范人、控制人,保障组织的正常高效运行。教育管理取向人文关怀是要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管理层次和效果,契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可以共融、共生、共建,而且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统一和融合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步于制度建设,提升于人文关怀建设,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偏重于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容易出现无头绪状态,这时就应该侧重于制度管理,依靠外部的强制手段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从而确保高校高效运行。当学校顺利通过了初期建设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提高的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转向侧重人文关怀取向,在师生能够普遍地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后,加强对人思想情感和需求方面的关心和关怀,[3]即学校发展提升阶段,应该更多地运用情感手段,从思想和心理方面约束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使得他们与教育管理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内心主动加强自律性,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独特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表面上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区别在于:一个约束动机,一个约束行为;一个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另一个必须通过外部强制手段进行约束,从而产生他律的效果;一个是从情感方面尊重和关心人,另一个是不顾及感受强制执行。但是,它们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既加强制度管理,又实施人文关怀,使二者有机统一,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两者应该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即制度管理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保障,人文关怀又为制度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开展制度管理。

四、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

既然我们已经知晓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制度管理进行约束以外,还应该构建一个张弛有度的工作秩序和充满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尤其对一些发展中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的学校来说,制度管理更应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除了刻板严谨的规章制度以外,还要有充满团结互爱精神的校园氛围,以蓬勃的生机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恰当地融入人文关怀呢?换句话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和实施人文关怀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然后再从人文关怀不同的受益对象入手,即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受教育管理者——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虽然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它们毕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有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当严谨刻板的制度与人的情感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针对这种“情”与“法”的较量,学校到底该如何来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呢?[4]学校应该首先分清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标准,然后以“利于教育管理者的团结,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根本宗旨来解决矛盾,处理冲突,应对问题。我们知道,学校制度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手段,但是,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却是有情感的。因而,在执行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内涵,即以人为本为指导来推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制度管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对于一些已经过时了的制度,学校应该在重新调研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废除或者修订,让新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使“情”与“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校制度管理才能真正与人文关怀有效结合在一起。

(2)高校要重视对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既需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需要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现代高校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实施的过程强制性明显,当前高校的一些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压抑,对于学校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尽快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中来,突出他们的权利意识,体现激励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工作与生活、高尚与世俗、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就能够得到他们的内在认可,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让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在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氛围中感受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高校尤其要重视对于受教育管理者——学生的人文关怀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仍然偏重于对他们进行单一制度管理的弊端,尽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其中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而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与时展潮流是一致的,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彰显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5]学校要充分关注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性、人文性、发展性、个体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理顺人文关怀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依靠多个部门和领导实施合力作用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益。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唤起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确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反省自身与学生相处的状况,建立平等、友好、和睦、和谐、长效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思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应该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是非常丰富与多元化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工作具体化到课程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创业教育管理等等方面中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五、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即需要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尤其现代高校普遍处于发展提高阶段,更应该把侧重点放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教育管理,不仅包含对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更是要加强对受教育者——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不谋而合,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1]冯进.简论高校学生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关系[J].经济师, 2009,(2).

[2]黄宏伟.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挥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李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第9篇:人文关怀建设范文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人文关怀

医院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院在实践这一职责过程中,医务人员是最为根本的保障。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具有人才相对集中、人员专业化强等特点,医务人员的职业角色也具有职业专长、职业责任、职业忠诚和职业规划等特征,这些都凸显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开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除了坚持一般的管理原则外,也要重新审视医院组织和医务人员的职务角色定位。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的价值,也就是提倡人文关怀的理念。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门,履行其部门职能时应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从人文关怀的理念出发。

2人文关怀与医院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制定

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也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目的,利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医院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做出科学预测,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要使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人文关怀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例如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对各科室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需求的意见和想法,对医院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根据医院的发展计划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制定人力资源的招聘引进、配置培训、培养发掘等办法和措施[21。

3人文关怀与人才招聘和人才培养制度

为适应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医院应面向社会招聘医务人员,特别是通过引进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这对于促进医院学术科研和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务人员招聘中也应体现人文关怀,例如,医院可以通过充分展现优良的医院文化,在人才的招聘管理工作中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招聘各类和各层次的人才。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思想态度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影响着医院的总体业绩和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医务人员的规范化培养制度,这也应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例如在进行医学继续教育时,要考虑医务人员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对年轻的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派送到其他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根据不同医务人员的专业特性组织和落实科研项目和科研基金,不断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和职称晋级能力,以上措施有利于医院建立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4人文关怀和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