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气象灾害防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灾害防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灾害防御

第1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市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暴雨(雪)、雷电、寒潮、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49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加快区域气象自动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风廓线雷达、气象卫星工程、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雷电、酸雨、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市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山区、流域、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建立和完善**市、区(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并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对东南大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加快**市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完善和扩充手机短信气象预警系统、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东南大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进一步畅通农村、牧区、山区等预警信息渠道。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尽快启动**河南山山区人工增水工程建设,提高人工增雨作业能力。气象部门要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应急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区(县)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辖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辖区自然灾害的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辖区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规定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

(二)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三)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要结合本辖区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十一五规划”,编制实施本辖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二)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市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2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据统计,在全国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60%以上。1950年至1979年间我国每年受灾的耕地面积约3.1×107hm2,其中旱灾占受灾面积62%。1950~1980年的30a全国粮食产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平均减产200×108kg,其中旱灾损失粮食53×108kg。东北地区1951~1980年出现过8次较强的低温冷害年,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最严重的1969、1972和1976年3年平均减产达58×108kg。近年来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如1950~1989年全国年均受旱面积2.1×107hm2,而1990~1993年年均2.4×107hm2;1950~1989年平均暴雨洪涝面积为7.3×106hm2,而1990~1993年达1.5×107hm2,几乎增加1倍。1990至1994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平均10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a内我国粮食单产年际波动平均为5.1%,最大年份高达17.6%。由于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抗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很大。

1.1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区域及危害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的“气候脆弱区”之一,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年不断,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1.220世纪90年代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地区呈现增暖趋势,90年代更为明显,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强度在1950~1999年间的5个年代10a平均中居第一位,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表2给出的是1990~1998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的影响。

1.3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年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又形成南涝北旱、北涝南旱、先涝后旱、先旱后涝的特点,旱涝灾害交替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其中干旱是我国最为严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给出的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干旱居第一位占62%,洪涝居第二位占24%。

2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针对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状况,根据不同地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结合有关农业生产气象信息库以及服务保障系统,寻找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最佳实施方案以及集成方法,形成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减灾防灾业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2.1农业干旱防御与调控技术

应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系统,根据不同气候类型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发生规律及危害机理,重点发展利用气象信息的非工程性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根据气象条件、作物状况和土壤特性确定的优化灌溉模型和灌溉日程表决策系统。针对华北地区采取土壤增墒保墒抗旱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西北半干旱地区采取抑蒸技术和集水技术,对已有抗旱技术组装配套,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南方地区采取防御伏旱、季节性干旱的综合应变技术。

2.2农田涝渍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根据农业生产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针对农田涝渍灾害的致灾程度、综合影响及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重点发生区域,建立防灾抗灾与农业增产相结合的基础体系,包括农田排灌基础设施配套,防灾抗灾耕作栽培体系、构建耐渍、避洪的复合高效生态系统等。制定防灾抗灾、临灾对策和灾后应变措施,包括灾害判别、灾后补救、改种补种、促进成熟、损失弥补等。

2.3作物低温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利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数据库,推广新型增温、助长、促早熟的制剂及不同气象条件的制剂使用技术;形成投入少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的综合防御低温冷害和霜冻技术体系。推广抗低温助长剂、避霜、抗霜和减霜等减轻低温冷害和霜冻危害的实用技术和制剂。化学(生物)制剂与其他防霜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防御应变技术体系;筛选提高小麦抗寒冻能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基本无积雪条件下麦田冬季保墒技术和消除或减少干土层的措施,及因寒冻和融冻伤害麦苗的补救措施,组装北方小麦寒冻及融冻型冻害防御区域配套技术。

2.4森林火灾的防御与扑救技术

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防御和扑救技术体系。提出了防火树种的统一筛选方法和防火树种数据库,给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制了防火灭火装置,如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装置,一种密封的和耐久性良好的新型背负式手动灭火水枪等,解决了侧挂式割灌机的可折叠技术和坡地适应性问题,通过研制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具,可有效防御初期林火的发生和发展。

2.5冰雹的防御与调控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冰雹灾害防御的概念模型与技术体系。将观测统计分析和三维冰雹云的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提出了用常规雷达快速识别冰雹云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高炮和火箭的催化技术,给出了催化时间、部位和剂量等指标,提出了冰雹云的监测、识别、催化等技术和环节优化组合的人工防雹技术系统。/min,抽风量2880m3/h。用膨胀锣钉将其固定在B壁墙体上,强劲的风力将发射机内的热空气抽出,通过固定在B壁出风道口的“L”型铝制排风管排至外界。

2.6天线罩通风系统方面在土建阶段,按照文献[4]的规定,在顶层楼板预设两个30cm×30cm的方形孔,作为安装抽风机的进/出风口,其推荐使用北京风机总厂生产的DDT40/NO.4改进型风机。在安装阶段,发现在柳州市场上找不到该类型的风机,并且该风机为单相电源220v供电。根据文献[2]资料的介绍,单相电源的风机在电网供电不稳定的地区使用时,极易因电压波动造成损坏。因此,我们对风机的选型进行调整,选用广东顺德德通公司生产的“SF5B-4”三相抽风机,其功率370W,电压380V,转速1400转/min,抽风量5700m3/h。将原来预设的30cm×30cm方孔凿为直径为55cm的圆孔,其电源与雷达系统电源相联,并且由天线座内的温控器控制。一旦天线罩内温度≥35℃时,此时,两个抽风机自动启动,将隔层内的冷空气抽入,将天线罩内的热空气抽出,形成内外空气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

第3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关键词:茶叶生产;气象要素;气象灾害防御

引言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与南平市相邻。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暖和、雨量充沛。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亦有一定的差异,茶叶是亚热带常绿作物,其系统发育特性较为耐阴,对雨湿条件要求比较高,适宜于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里生长。从气候角度看,宁德很适合茶叶生产。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宁德市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宁德的茶叶不仅产量高,品质也优,如绿茶、乌龙茶、大白茶等,因品质优,口味佳而享誉国内外,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命名为“坦洋功夫”的红茶,还获得世界博览会的金奖。本文对宁德市茶叶生产与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茶叶气象灾害提出相应防御措施,为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气象条件的依据。

1茶叶生产与气候

1.1气温与茶叶生长发育的关系

气温的高低是影响茶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茶叶一般在日平均温度达10~12℃或以上开始萌动,14~16℃进入正常萌发成长,其较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尽管随品种,树龄的不同,茶叶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大多数的茶叶在一年中的生育期是3—10月,这段时间宁德各地的温度温暖平稳,≥10℃的活动积温。位于南部海拔较低的蕉城区积温高达6000℃,即使位于北部海拔近800m的寿宁也有4400℃,均能满足茶树生育对气温的需求。由于地形的差异南部低海拔地区温度高,茶叶生长块,每年可采摘4~7轮,北部高海拔地区气温低一些,一年采摘3~4轮,每667m2产量南部地区比高海拔地区多10%~20%。温度亦是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过高不利含氮物质的积累,茶叶容易老化,影响茶叶质量,到了35℃还会减弱茶叶的光合作用,甚至灼伤茶叶,但温度过低又会影响茶叶的生长,气候温暖适中,四季变幅小,昼夜温差大是本地的气候特点,也是茶叶生长比较理想的条件。

1.2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对茶叶生长影响

茶树生长比较喜欢潮湿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茶树在生长期中要有大量水分,因为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到茶树新陈代谢的强度和影响茶叶中各种有机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水分足、空气中相对湿度大时,茶树能长出嫩而肥厚的嫩叶,而且可以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等的含量,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反之缺水、相对湿度偏小时,纤维素增加,叶片粗老,降低茶叶品质。茶树在进行正常生长阶段所需的降水量约为1500mm左右。宁德各地的年降水量都在1500mm以上,基本上能满足茶叶生长的要求或有余。年平均的相对湿度各地都在70%以上,在正常年份对茶树生长发育均能适应。

1.3光照对茶叶生长的影响

光照条件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体内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一般来说,光照的强度强,日照量大,红橙光多,抑制了碳素代谢和含氨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增加纤维素,茶叶出现老化现象,使得茶叶质量下降。而光照弱,漫射光多,蓝紫光丰富,则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形成,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据国外有关单位对单株茶苗测定,茶树的饱和光度为0.4~0.5卡/(min/cm2),而宁德各地均未达到这个目标,即使在光照比较强的福安等地,在日照最长的7月份,其辐射量也只有0.31卡/(min/cm2)。因此,茶树的生长虽感光度有些不足,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宁德地区光照弱,漫射光多,从光照方面来说,生产高质量茶叶的条件是优越的。

2灾害性天气和防御措施

2.1气象灾害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2.1.1倒春寒的影响惊蛰以后,本地气温逐渐回升,当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本地,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称为“倒春寒”,由于寒前有一个明显回暖过程,所以倒春寒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寒害,而此时正值本地的春茶发芽时期,对茶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其伤害程度则视降温强度而定,如果气温降到1~5℃,则茶芽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气温突然降到0~-2℃,则茶树的茶叶就会出现部分冻害,如果突然降到-3℃或以下,茶树上的嫩叶大部分被冻害,严重情况时还可能出现茶叶植株死亡。从历史资料看,宁德出现严重“倒春寒”并不多,但一旦出现则伤害是严重的。2015年4月14日全市出现大幅度降温,屏南寿宁等高海拔山区连续出现2d晚霜,气温降到0°以下,导致茶园普遍受冻减产。2.1.2台风和暴雨影响台风影响时会出现大风和暴雨,大风会使茶树枝条折断,甚至还会使已经生长出来的茶叶打落,暴雨会冲刷茶园土壤,有的还会形成泥石流冲垮和覆盖大片茶园,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影响宁德的台风有3~4次。2015年8月13号台风“苏迪罗”从莆田登陆,宁德出现了强风、暴雨,周宁还出现了日雨量大于300mm的特大暴雨,全市茶叶损失惨重。2.1.3冰雹和干旱的影响冰雹会打断茶树枝打落茶叶,使茶叶生产受损失。宁德多数年份有1~2次降雹过程,冰雹直径一般在0.5~3cm,持续时间3~20min,往往造成局地性茶叶灾害。干旱分春旱、夏旱和秋冬旱3种,其中尤以前2种干旱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春季正是茶叶生长时期,这时出现干旱,茶芽无法萌芽,即使部分茶树萌出茶芽,也是既干又薄,影响产量和质量。夏旱出现在7—8月份,此时气温高,土面和叶面蒸发量大,而茶树又得不到水分供应,部分茶树会出现枯萎,特别是地势较高的山头,无泉水源,对茶树造成更大的威胁,影响收成。如1977年出现夏旱,这一年夏茶欠收。

2.2茶叶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茶叶气象作为条件和资源,为宁德优质茶叶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气象灾害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里的茶叶生产。虽然有些灾害目前人力尚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轻或部分减轻灾害给茶叶生产带来的影响。2.2.1细化茶叶气象服务气象部门和茶叶生产部门可建立联系机制,互通信息,遇到灾害天气,可早测早报早预防减少损失,灾后做好交流和总结工作,气象还可以为茶叶生产、茶树品种改良,茶叶生产区划提供相关气象数据,使茶叶生产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2.2.2完善茶叶生产栽培技术茶园要经常除草和松土,减少土内水分蒸发,还能促进茶树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天气情况对茶叶采摘,要分期限和分区域进行,要做好留叶工作,使茶树尽快恢复,增强茶树抗灾能力,有利于茶叶生产。2.2.3加强防御灾害的能力干旱能使茶叶减产甚至绝收,可施行人工增雨工作,滋润土地,滋润茶树减少损失。春季晚霜和低温会冻坏茶叶,可施热性农家肥,或应用飞行器播洒增温药雾,或人工烟熏等,减少辐射提高温度,减少减轻冻害。

3结束语

第4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积极参与灾害救援行动,与相关区域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减灾合作关系。工程性防洪能力现状经过多年来对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达到100年以上一遇,小型水库达到30年一遇标准,但还有部分防洪堤坝未经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还不够完善。防洪排涝工程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部分病、险防洪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固,城市防洪能力基本可以达到100年一遇的标准,但部分乡镇、村的防洪能力还十分脆弱,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受灾总是最重。非工程减灾能力现状近年来,宁城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已有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9个区域气象自动站、7个人工雨量监测点、10多个水文监测站、14个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点,2011年又增建4个自动气象站,启动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进村入户”两大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县已有气象助理员14人、信息员309人,初步建成了乡镇信息终端、农村气象直播、气象应急流动广播、气象短信预警平台、气象信息网等。建立了40多个农村气象信息预警电子屏,在大城子镇和大双庙镇的各个村设立了80多个农村大喇叭,基本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与传播。全县已有一部火箭增雨车,配合市里的增雨飞机,用以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以保证全县抗旱减灾。截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防雹高炮8门,分布在天义镇、汐子镇和大明镇,对防御冰雹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县建有10多个水文监测站,用于观测水位和雨量,基本能够达到对洪水、降水量的监测。国土资源部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公室,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汛期防灾预案、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资质管理,提高了防治质量和水平,已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防灾网络。

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够完善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仍显不足。各部门信息尚未做到完全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偏低。预警信息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尚待提高,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标准不高对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建筑活动对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造成了影响和破坏,致使防灾减灾工程难以发挥全效,部分水利设施、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防御重大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足应急能力弱,社会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法规建设有待健全,缺乏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不够普及,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薄弱,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够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保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补助标准偏低。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些灾害多发地区的避灾场所建设滞后,灾害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住房防灾抗灾标准普遍较低。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减灾领域科技支撑、特别是综合减灾风险评估工作比较薄弱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处置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尚待加强,巨灾发生机理、规律、防范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入。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病险水库、防洪堤坎除险加固工程进展缓慢这既造成了我县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的能力不高,又造成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防洪标准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乡镇所在地河流大部分没有设防,防洪能力较低。已建的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步伐缓慢。已建的堤防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标准普遍降低。中小河流无防洪措施,投入不足。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业用水量大,城乡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大型企业用水量高,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老化失修严重,急待配套改造。生态环境急需改善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侵吞良田,冲淤河道及水利设施,造成坡耕地土层越来越薄,土壤肥力日渐下降,致使干旱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不仅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宁城县大部分属丘陵坡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水资源贫乏,调节能力差,降水丰富时就形成洪水,降水少时又不能有效地对地下水补给。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不加以改善,生态环境必将发生逆转。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宁城县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还主要面向农村,由于乡镇水资源和水质水量管理不够完善,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无法实现高效优化。防洪方面的思路仍然是以防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给洪水出路。水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初始化和初始排污权分配机制,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不利于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本文作者:咸立仁吴亚娟李俊有工作单位:宁城县气象局

第5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气象灾害;危害;防御;公共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244.7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颁布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给出了明晰的指引。为了加强对城市气象灾害的服务,针对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使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积水内涝、高温热浪、雷电灾害以及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 ”、“狭管效应”等气象灾害。

(一)城市内涝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雨岛效应”加剧,城市降水量增大。研究证实,城市及其下风方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易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而高层建筑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剧城市的局地暴雨。加之城市大面积硬化直接导致城市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阻碍了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增大了地面径流,也加重了出现城市内涝的机会。城市区域性内涝的加重,引起公路、街道因排水不及造成汽车熄火。交通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大的暴雨对城市安全产生威胁,会导致洪水机会增大,加剧了城市的防洪压力。暴雨导致的洪水能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中断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

(二)雷电灾害

城市在长高,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的电子器件也在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程控交换机系统及家用电器一天天增多。随着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应用。致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逐年上升。而这些电子产品抗干扰能力弱,特别经不起感应雷击。据气象专家介绍,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有多种,而城市新建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是导致雷电活动不断加剧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其中的大量事故发生在城市。建筑物内的现代化通信、计算机等抗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是雷电灾害频繁的客观原因。还有不少高层建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大量通信网络等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使用,也容易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雷电灾害造成建筑物及大量电子设备被损毁。

(三)雾灾

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干岛效应”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城市的高楼又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且以人工地物代替自然地表,引发风向、风速的变化或风的生、消。形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了雾灾。雾天能见度极差,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多。还影响微波及卫星通讯,使其信号锐减,噪音增大。同时雾天空气污染加重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

对于城市大雾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是:采取针对措施,大雾预警、预报。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在专业交通气象服务中增加高速公路的全程实况监测。为交通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实况服务。通信部门根据气象部门大雾预警、预报提供的建议和提示,提前对线路的重点设备、设施检查或检修,做好预防工作。

(四)“狭管效应”带来的灾害

“狭管效应”是城市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所谓“狭管效应”就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间距小,大风迎面吹来后无法顺畅通过只能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狭管效应”在城市特殊环境下会“放大”气象灾害。如城市街道两侧整齐划一的高楼产生的“狭管效应”,会使局地六七级风速时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可以达到十二级以上。“狭管效应”其威力大小,和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机会越大。城市“峡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早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由于高层建筑布局不合理,空气流动产生城市建筑间的“狭管效应”,会加重城市某些地区的大风危害,吹毁设施、火灾增多、致人伤亡、汽车被砸等事件。

(五)“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大量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都市中大多是钢筋水泥等构物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水泥面上的温度57℃时,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达到63℃),且建筑物本身对风具有阻挡或减弱作用,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随着城市绿地的减少,水泥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使城市高温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上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各种机动车辆及大楼空调设备所排出的热气更加剧了高温热浪的危害。

二、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根据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将气象灾害管理纳入政府城市灾害管理体系之中。加强建设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加强了城市灾害多发区的交通和市政道路干线、内涝易发区的气象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城市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增强早期预警、提前防范能力。

(二)加强防雷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意识;对易遭雷击的单位,严格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工程验收,建立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消雹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城市降温节能、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及暴雨、雨雪冰冻等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与政府部门合作,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作为重点,利用气象部门的资料信息资源,共同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公益性气象预报信息的传播工作。将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列入城市化发展规划之中,发挥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审核和把关作用。健全政府部门之间防灾减灾工作协调响应机制;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的参谋作用。

(五)结合现有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详细分析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下垫面状况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字模拟等方法对城市“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机理和演变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天气预报,做好防御工作。

三、结束语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城市环境、资源和灾害问题突出。面对快速持续的城市发展趋势及带来的严重问题,需要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服务系统建设。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义无反顾地履行着它的职能,诊断城市气象灾害病症,排查城市气象风险,力求让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更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更精。

参考文献:

1李明;刘良明;;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张旭阳;宁海文;杜继稳;延军平;;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对夏季高温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第6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在充分分析各类农业生产对象对灾害忍耐力的基础上,来确定相应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不可盲目效仿。同时,在农业、林业、牧业内部也要调整优化各种产业生产结构,符合自然规律。如农业上可实施设施温室蔬菜栽培,林业上可以实施设施经济林栽培,牧业上可以实施设施温室养禽等等。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人类积极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对策之一。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以调节和改善农业气象条件和农田土壤条件,达到和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加强作物品种抗逆性研究。相关农业科研部门应不断加强林业、农业、牧业新品种研究,提高品种自身的抗逆性。如调整各类农作物品种的生育期,避开不良气候影响;提高新品种抗旱、抗倒伏能力;还有,通过育种使林木、果树品种的抗寒力、抗冻力增强等。推行农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已逐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对那些用尽全力防护自然灾害,但仍受到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农户,较好的办法之一即是动员或指导其参加农业保险,由保险部门进行农业保险救助,通过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减轻和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性对策

农业灾害的准确性预报。在农业灾害有可能发生时,在预报天气灾害的同时,还要准确的做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以便有效的采取应急对策,使农业灾害发生时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在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技术应用中,主要防御途径是暂时改变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度过特殊天气状况。比如采取滴灌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治持续干旱灾害,用熏烟的方法防御早春晚霜冻害或秋季早霜冻害,都非常有效。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栽培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或将要发生时,从农业栽培技术方面采取措施减缓灾害发生,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适时早播利用返浆水防止春旱,在旱作区利用早秋耕的办法,蓄水保墒以防翌年春季干旱等。

农业气象灾后补救对策

第7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引言

农业灾害的发展虽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决定, 但通过深入探究,认识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可以通过监测预警采取措施,减少农业灾害损失。

一、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研究

在农业生产中影响农业产量以及农作物产量最大的就是农业气象灾害,因此对此项所造成伤害进行了农业气象灾害评估。

(一)作物模型评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行了有效结合,而且在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作物模型进行定量评估。进行作物模型评估的好处是直观的看出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育时期各个阶段的温度变化、对土壤进行分析以及降水量,而且还可以对天气进行实时监管,从这些优势中显现出其较强的机理性。

(二)综合模型评估方法

综合模型评估方法就是综合受灾的程度、受灾的范围、抵抗能力、作物对灾害的敏感度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然后依据其建立灾害评估指标机制。在构建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的综合模型评估进行定量、定性评估时,可以结合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灰色聚类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定。一些学者在实际建立综合模型评估中采用了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法和产量逐级分离模拟的方法,以便于其建立受灾等级查询和受灾程度分析。

(三)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实施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对已存在的危险因子在一定年限内的可发生性以及危险程度进行预测,这样就可以预知其危险程度、危害性的大小以及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在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的同时还要实施灾害风险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以预测到的灾害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和处理,将灾害的程度降低到最小化,保证其在社会的承受范围之内。

二、现状分析

当前,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危的影响评估的根据往往是农业气象灾害体系,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技术越来越先进,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质的飞跃,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以大田实践为前提,对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以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根基,构建了多种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不同的农业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对于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当前我国对于气象灾害的评估主要运用了3种评估模式,分别是综合模型评估、作物模型评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下面对这3种评估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①综合模型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的着力点往往放在气象灾害的危害级别、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农作物的抵御能力、当前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等等,在对这些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一个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且,结合了众多的数学方法,例如回归分析、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等。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评估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性,气象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是采用综合模型进行定量评估的依据。相关的单位对于粮食损失的计算考虑的因素往往是绝收面积、成灾面积、受灾面积3种。

②作物模型评估,我国主要采用的是CCSODS模型,这种模型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与机理性,并且非常实用,目前普遍运用于我国一些基层的农业管理者身上,能够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改进方案。

③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的着力点是气象灾害的具体要素,例如灾害的危险程度、对其的预测与减灾,这些要素往往具有变动性,考虑的因素众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对此技术进行运用,发展到现在,对此技术的运用更着重于灾害影响评估的风险性,并且运用了中队的数量化技术方法。

三、加强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

气象部门要根据近几年来农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的情况,农行生产布局变化对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要求的变化,建立起区域性的观测网络。针对气象不能为小区域农业减灾防灾服务的现状,要建立起高时空密度、自动化和多要素的现代化气象综合检测网络,对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提高气象检测的能力。

(二)提高对灾害的预测和预防能力

灾害的预测和预防体系是气象部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重要环节,只有对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才能对灾害做出及时的预警和采取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因此气象部门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针对性的灾害预警工作。在做好对常规天气预测准确、及时的同时,也要重点做好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针对当地的农业特色,做好防旱、防洪、防涝以及防冻等农业气象的灾害预防措施。除此以外,气象部门还要适当增加适合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针对不同农作物与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要求,对农民进行有效地指导。

(三)完善农村气象体系建设

气象科技服务是为农民服务的一项工作,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板块开发出适用的农业气象服务。让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出去,明确气象部门主动传递信息的责任,及时更新和气象信息。健全村级组织为农民服务的制度,让专职的气象员在农村收集气象信息,并通过电视、广播或者黑板等载体,及时告知当地农民天气情况。同时,还可以加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公共媒体,为农民及时传达气象信息,让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气象的变化。除此以外,利用短信信息、短信专题等渠道,也可以为农民及时的传递气象信息。为了提高农民自己识别气象的能力,还可以深入农村,加强对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让农民也了解和掌握到相关的气象知识。

(四)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御与调控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综合监测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防灾减灾的综合应变决策服务系统,针对不同的灾种需要采取不同的防御技术或几种防御技术组合使用才能达到防御的目的。

(1)农业干旱、涝渍灾害防御与调控

应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系统,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地区、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机理, 重点发展利用气象信息的非工程性节水农业技术,根据农业生产气象信息,建立防灾抗灾与农业增产相结合的基础体系。

(2)作物低温灾害防御与调控

利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数据库,推广新型增温、助长、促早熟的制剂及不同气象条件的制剂使用技术, 形成投入少、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的综合防霜技术体系。

(3)不利气候环境的长期宏观调控

从降低风险、趋利避害的角度研究农业生产主要气候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和风险, 为防灾减灾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制根据气候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和短期气候预测结果主动防御不利气候环境的宏观调控技术。

四、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所处国情的限制,我国对于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存在一定缺陷不足为奇,总的来说,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势头表现。

首先,将会越来越重视对作物模型的应用,大家都知道,作物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农作物具体的生理步骤,能够更好地探析农作物与外部环境、外部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将农作物整个生长的过程都全面的展现出来,作物模型的应用意义重大,在以后对此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而模型的设计也会面向客户,紧紧围绕简单、精准的准则。其次,健全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其中,依据对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更深入地探究灾害形成存在的危险性、预防、承受灾害能力等。建立较为统一的评估标准。最后,综合评估技术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无法估量,以往对灾害损失的计量只是关注直接性的经济损失,对于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却忽略了,因此,在今后对于综合评估技术的研究也会走向多样化。

第8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关键词 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155-02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广、造成损失大的特点,给国家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因而,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势在必行。

1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分类及其危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根据灾害的特征、灾害产生的因素和天气现象,基本可以分为七大类20种(见表1)。七大类分别是:洪涝、干旱、台风、冷冻害、局地风暴、连阴雨及其它;20种主要指:洪水、雨涝、干旱、干热风、热浪、台风、冷害、冻害、冰害、冻雨、雪害、风害、雹害、龙卷风、雷击、连阴雨、沙尘暴、浓雾、静风等。其中冰冻害和局地风暴都会产生风暴这一现象。

2我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有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监测网络不够完善,在探测范围以及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需求,网络布局也有不合理之处,针对性不强,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

2)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有待健全。首先,对于灾害的信息上报不够迅速;其次,有灾害发生时,应急准备也不够充分,应急方案实际操作力不强;再次,各个部门之间掌握的灾害信息不对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紧密;

3)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多部门的高效、整体联动防灾、救灾体系还需完善。这就要求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制定综合防御和救助体系。

4)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不够及时、覆盖面还不够广。当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各类媒体对气象灾害的反应不够快,信息传播不够及时,覆盖面也有很多漏洞,许多的农村、社区、企业以及海上作业人员不能及时的获取灾害信息。

5)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员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少学习这样的知识,这就客观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人员对气象灾害风险认识薄弱、自救能力不强,更不用提建立群防群控机制了。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自救知识亟待普及。

3完善我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3.1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管理体制

我国为了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灾能力,提高应对和处理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效率,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9月中国气象局成立了气象部门最高应急指挥机构――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如图)。在各省区市成立了应急办和各直属单位应急机构,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常态管理,从而整体提高了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工作的应急能力和效率。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3.2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当某一气象灾害发生时,在造成巨大的直接危害的同时常会伴随一连串的次生灾害,比如洪涝灾害会伴随农林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圈灾害,这也就需要社会其它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救灾。为了实现灾害信息的迅速共享和各个部门的紧急联动,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来实现这种共享和联动。为此,我国气象局就建立了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来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和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整体联动能力。

3.3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近20多年来,我国气象灾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和应急管理预案的颁布,都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润,等.20世纪重大自然灾害评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0,9(4).

[2]冯佩芝,等.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第9篇:气象灾害防御范文

[关键词] 小麦 气象灾害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30-01

一、概述

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在小麦生育期内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雨涝、连阴雨、干热风、冻害等,这些气象灾害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2013年沛县地区小麦产量灾情创近年来最高,具统计2013沛县地区小麦大面积减产约20%,个别达到70%甚至绝收。

二、灾害成因分析

1.干旱和雨涝。干旱由于长期降水量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2013年沛县地区1月到4月降水量仅38.6毫米,常年103.5毫米,偏少64.9毫米,造成土壤含水量少,小麦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小麦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雨涝由于降水偏多,形成洪涝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沛县2013年5月降水达142.8毫米,而常年仅40.8毫米,仅5月26日一天的降雨就有81.5毫米,其结果造成小麦大面积的倒伏和积水,对小麦的灌浆生长造成了很不利的生长。

2.寒潮天气的影响。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的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淞和霜冻,危害性极大,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寒潮会引起严重的冻害。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的影响。去年沛县小麦较常年提早20天左右进入越冬期,导致小麦叶龄偏小、个体偏弱、群体不足。部分麦田播种较浅,秸秆还田的地块土质松软冬前镇压不够,减弱了小麦的抗冻性。且2013年3月2日、3日、4日沛县地区最低温度分别为-5.0℃、-1.6℃、1.1℃,连续三天的低温影响了小麦的拔节。4月7日、9日、10日三天的最低温度分别为1.6℃、1.4℃、1.6℃冻死小穗造成穗少。4月20日、21日最低温度分别为1.6℃、0.2℃又冻死小花,造成粒子减少。

3.积温在小麦生产期的作用。积温,指一定时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一般以“度?日”为单位,常用于表征作物生长发育的热量要求和地区热量条件,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农业意义。2013年沛县已播冬小麦的生长积温仅为300摄氏度左右,而常年同期则达到500摄氏度以上,偏少40%左右。一般情况下,小麦生长积温达到500-600摄氏度,才能大大增加小麦壮苗的概率,有利于丰产。如果生长积温偏少,则会影响小麦转壮,并降导致小麦越冬前分蘖数偏少,最终导致小麦亩穗数偏低,从而导致减产。

4.连阴雨。连阴雨是指春播、双夏和三秋时期连续降水大于3天,且过程降水量大于等于30毫米的天气过程。连阴雨的出现一般是全县性的。5月20到6月20日是沛县小麦收割和夏季作物的种植季节,这个时期的连阴雨天气可导致小麦发霉、腐烂,丰产不丰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极大,近几年沛县地区小麦在收割期虽未遭受连阴雨天气,但在历史同期连阴雨天气也是造成沛县地区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

5.干热风。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它强烈地破坏小麦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灌浆成熟,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小麦显著减产。我国北方冬麦区在小麦产量形成期受危害严重。危害轻的年份,减产在10%以下,危害重的年份减产在10%-20%或以上。 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轻度干热风的指标是:14时气温≥32℃,14时相对湿度≤30%,14时风速≥2m/s;重度干热风的指标是14时气温≥35℃,14时相对湿度≤25%,14时风速≥3 m/s。干热风一般在5月上旬就出现,5月中旬增多,但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次干热风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平均3、4天,长的可达8、9天,甚至10多天。在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在干热风来临之前进行浇灌、喷洒药剂、施肥等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2013年沛县地区冬小麦未受干热风影响。

三、防御对策

1.建议县、镇(乡)成立农作物灾后田间管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农作物受灾后田间管理的领导和指导。行政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实行分村包片,深入农户、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2.适时灌溉。冬小麦在春季返青期需水量增大,而春季最容易发生干旱,因此适时对小麦进行灌溉,是确保小麦幼苗生长良好的重要方法。其次培育抗旱性品种,采取适宜的栽培措施(覆盖秸杆、锄划、镇压等)等等。

3.及早清沟排水。对未开沟的麦田及时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但配套不完善的麦田及时疏通;对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麦田,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通畅。

4.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既可以消灭杂草,提高地温,促进分蘖成穗,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消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层通气性。锄草应结合追肥进行,做到以土埋肥,以土壅根。

5.懂得小麦壮苗所需要的积温,根据本地的气温,按照麦苗生长发育与积温的关系,推算壮苗长叶所需要的时间,反推出适宜的播种期。从而可以适时播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麦苗稳壮生长,安全越冬,为翌年返青乃至丰产打下基础。

6.要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根据苗情实时进行灌溉追肥,有条件的应在麦田追施农家肥以提高地温,力促小麦成大穗,提高单产减少冻害对小麦的影响。受冻害严重的地块,建议及时改种春玉米等,以减轻受灾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