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内科常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临床上,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病程都比较长,且易反复发作,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患者避免不了会出现恐惧、紧张或者消沉等不良情绪,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且护理不当,很容易使病情恶化,甚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对此,对呼吸重症患者实施合理且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也成为了成功抢救患者的一个关键,下面笔者就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自2012年9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为男性,3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为18-70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确诊[3]。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形式将其划分为病例分别为44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予以系统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其主要如下:1)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观察患者呼吸频率、痰量、意识变化、心率、生命体征以及脉搏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2)基础护理的强化: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对此在护理期间,需定期进行翻身与叩背,对皮肤受压位置进行按摩,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加速血液循环,以免出现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或者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3)通气处理:及时排除患者呼吸道内所存异物或者分泌物,予以吸痰,加强痰液引流,合理实施吸氧治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4)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缓解期的护理: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所实施的护理干预主要目的为感染的控制、镇咳以及祛痰,若患者伴发有喘息症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应用药物治疗,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采取半侧卧位或者侧卧的方式;在缓解期,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以预防和复发为主,鼓励并指导患者多锻炼,增强患者体质。5)药物护理与心理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控制好用药浓度和血液浓度;确保病房安静、温度和湿度合适以及干净,定时且定期地进行消毒、通风和通气,确保光线与氧含量充足,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予以心理护理,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所存不良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以便于疾病可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分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各临床指标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发现,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其病情恶化可快速发展,造成其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此,在该阶段及时治疗与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控制非常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了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有心理护理干预、通气护理、药物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环境护理等,同时还加强了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缓解期的护理工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血样分压以及呼吸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达95%以上,组间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参考文献】
[1] 李妙芝.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30-31.
[2] 李雪玲.整体护理干预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4,(8):1263-1264.
方法:选择100例呼吸内科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专科分组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适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专科护理呼吸内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随着社会进步,呼吸内科的护理临床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是临床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服务理念,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对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专科分组护理的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康复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我们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满意度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呼吸内科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6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61岁,男性34例,女性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是18-68岁,平均59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针对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针对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专科分组管理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要求为:
专科分组工作的组织:组员组成包括专科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具有2年以上护龄的护士3名;其中3名主管护师及1名专科护师相对固定。各小组服务机构人员由科护士长统一管理,护理部负责监督考核;我科根据本科疾病特点制定专科记录卡,上有患者姓名、住院号、电话号码、住址、伴发病名,家属联系方式,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师记录上述内容,统一交专科组长保管,责任护士或专科组长负责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专科的健康宣教及所有治疗与护理,并每周进行一次小组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每2周进行一次科内护理业务查房,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和评价各专科小组的护理质量。
布置家庭式医院环境,实施管理方式的人性化;我科结合本科室自身条件,着重于细节,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安全、可靠的住院环境。自患者入院时起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专科的各种人性化护理服务[2]: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提供专科护理时,首先要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要进行自我介绍和向患者简要介绍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消除医患间的陌生感,建立起患者的归属感;责任护师和专科护师通过治疗、巡视、护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宣教,以各种不同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深入了解,改变不良习惯,改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医生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保护措施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家属起监督、管理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针对需要接受各种特殊检查与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检查与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并确保患者全部听明白并接受。对于情况特殊、病情较重的患者,要积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在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患者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正确氧疗及长期氧气疗法的重要性,尤其告知COPD患者家庭氧疗、有氧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对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3]。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差异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调查,包括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两个选项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专科分组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延伸与升华。为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情况,我们随即抽取我科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针对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之外,实施专科分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仅提供了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远远低于观察组(统计差异P
参考文献
[1]高岚.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应用.医学信息.2010(07)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应用价值
老年人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同时也是高发人群,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分析和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随机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以期为老年呼吸内科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00例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组,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卫医发[2001]2 号卫生部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1]。本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58.6±5.8)岁,其中70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16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14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组患者则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支持治疗,加强感染宣教,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切断外源性感染的传播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我院年度护理质量考核表进行评价,满分 100 分。满意度评价则以我省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为依据。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质量,如表1。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的退化而导致其抵抗能力差且具有较多的基础疾病,这就造成了他们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2]。在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而又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还有细菌耐受进展等现象的存在,导致老年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3]。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张春燕等通过研究发现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的长短、留置导尿管与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还有抗生素的使用等[4]。预防性护理是我们在以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护理措施,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1]田媛.刘玉霜.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8):518-518.
[2]李清华.基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30-232.DOI:10.3969/ j.issn.1671-8194.2012.15.165.
【关键词】 呼吸内科;睡眠护理;生活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05
呼吸内科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不佳将导致患者精神状态及抵抗力等下降, 对于疾病的康复极其不利, 因此, 探究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探讨睡眠护理对于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呼吸内科患者临床资料,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3∶22, 年龄13~81岁, 平均年龄(63.28±6.86)岁, 病程2个月~13年,
平均病程(9.43±1.18)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7∶16, 年龄12~
81岁, 平均年龄(63.38±6.74)岁, 病程2个月~14年, 平均病程(9.46±1.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睡眠护理, 包括:①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湿度的适宜,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夜间巡视时尽量保持安静, 合理调整仪器的警报音量;②药物调整护理:尽量安排在日间使用利尿剂, 以确保患者夜间小便次数较少;③作息时间指导:指导患者合理作息, 以促进其夜间的睡眠质量;④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及紧张等负面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 确保其心情的放松。
1. 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睡眠质量, 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紊乱及日间功能7项, 满分21分, 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2]评价生活质量, 包括生活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度3方面, 满分100分, 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2.45±3.78)、(8.56±1.64)分;对照组分别为(12.53±3.79)、(6.34±1.64)分;护理后, 两组睡眠质量均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 P
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度评分分别为(89.45±3.16)、(92.13±
4.32)、(84.87±5.42)分, 对照组分别为(78.36±3.14)、(82.57±
3.11)、(75.31±6.03)分,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6、3.964、2.382, P
3 讨论
呼吸内科患者由于呼吸道不适, 对睡眠产生严重影响, 易出现睡眠障碍, 而睡眠障碍将导致患者情绪消沉、机体疲乏, 记忆力、注意力及免疫力下降等, 甚至可能导致出现精神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3]。睡眠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睡眠护理, 对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观察组睡眠质量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霞.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3):27-29.
[2] 刘t, 崔社怀.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4):60-61, 64.
[3] 吴先容, 付仕琴.睡眠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31):135-13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本院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常见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照组50例。无明显突发症状和体征。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措施,其中干预组强化和加强了24h不间断进行观察,并对出现突发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进行呼吸机、吸氧等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病情体征恢复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血气分析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进行强化24h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体征和病情恢复和精神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进行1个月的强化24h不间断的护理措施,护理中出现3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患者,立即进行呼吸机和吸氧后,病情稳定。干预组pH值改善,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强化24h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经过1个月连续实施干预护理后,患者病情、体征恢复较好,精神面貌良好。
3 讨论
3.1 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由于常伴活动后气促、胸闷,运动能力差,反应慢等特点,日常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
因此病房内、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无积水,床边设立相应护栏,上、下楼梯,外出散步应有医护人员或家人陪伴和扶持。发作时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低脂、低胆固醇食物,戒烟、酒。改善环境卫生,防止大气污染、戒烟。气温骤变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可试用凉水洗面,每天用0.9%NaCl溶液含漱3次,常用清水洗鼻腔,保持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水果,注意饮水量。注意观察呼吸与脉搏的频率与节律,痰的颜色与性质变化,发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如不愿早起、呼吸急促等都说明病情在变化,要引起重视。
3.2 缓解期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期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应采取一定措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易患感冒患者应经常鼓励其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运动,增加有效通气量。
3.3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护理
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护理应鼓励患者多咳嗽,多变动,定期翻身、拍背,呼吸困难者取半坐位。一般以侧卧或半侧卧为宜。加强观察脉膊、血压、呼吸变化,尤其脉率与心律的变化及意识等。准备好急救药、除颤器与起搏器以有效配合抢救;注意合并症如肺栓塞有末稍疼痛发生;观察药物副作用,奎尼丁中毒可引起血压显著下降,如有室性异位心律应立即停药。注意有无奎尼丁类药过敏史。当呼吸道受吸烟、大气污染、过敏、寒冷、感染等因素影响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分泌物聚积时,易继发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积极开展积极有效的日常护理,可降低肺炎、肺气肿、肿心病的发病率。
3.4 心理问题
由于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人院后多有烦躁、失望、恐惧等心理,护理工作者应做好安慰、懈释、劝导工作。且呼吸内科患者多为年老体质衰弱、反复发作,常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情绪低落,有的则因得不到家庭温暖,感到孤独,有的则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悲观失望,常常出现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对这种患者,我们就要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介绍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促进疾病好转。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目的是降低患者机能不全(气短的控制)、减少残障状况(焦虑和抑郁),增进其心理应对策略。通过为患者排忧解难,患者便会信赖护理人员,并让患者感到周围充满温暖,进而在精心修养之时,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 总结
通过对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成功的救治患者。同时重视恢复期的全面综合护理,加强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慧珠.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6(11):129-13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40例(男32例,女性8 例),年龄30~78岁,平均 5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常规行胸部X线,胸腔B超,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及行胸水常规,生化,病理检查,细胞免疫学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确的进一步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1.2方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举向头顶.根据B超定位穿刺点建立人工气胸,吸氧及心电监测。常规消毒皮肤,2%利多卡因稀释后局麻。经Tracor套管针送入Olympus4100252型可弯曲纤维支气管镜,吸进胸腔内积液,旋转支气管镜依次观察胸膜,对胸膜内有病灶或可疑病灶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活检组织送检。术毕,自切口处留置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行闭式引流术。数日后视情况拔除。
2 结果
35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均明确病因及诊断,其中26例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胸膜间皮瘤,3例胸膜转移癌,1例间质性肺炎,4例化脓性胸膜炎.术后未见发热,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胸腔引流管于术后24~96h拔除.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一般准备 术前遵医嘱做好各种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心功能、心电图、动脉血气等;CT或B超查胸水等检查;备血、备皮,进行药敏试验。手术环境需要严格无菌,必要时需要做好开胸准备。
3.1.2患者准备
3.1.2.1呼吸道净化 其目的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病。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和稀释痰液;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和祛痰药,以利于排痰;引流促进排痰。
3.1.2.2呼吸功能训练 目的改善肺功能,促进肺部康复。以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为主,同时辅以运动训练,以步行、抬臂、上下楼梯运动。训练或运动时,要因人而异,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监测心率、血压或血氧饱和度。
3.1.3吸氧 检查前要适当吸氧,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3.1.4检查前用药 术前30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地西泮5~10mg,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活动,减少麻醉过程和支气管黏液分泌,减轻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
3.1.5患者解释 术前禁食水8~12h,详细向家属或患者交代检查注意事项,履行告知义务和必要的签字手续。
3.1.6患者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担心疾病结果或术中,术后的意外情况及手术效果,从而影响手术进行[2],且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取得良好的配合,是进行顺利检查的前提。因此,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必要性,同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陈述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方法及过程。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和担忧。在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认识到"患者是在经历病痛,医护是在观察病情",应多给予其关心和鼓励,争取其主动配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3.2术中配合
3.2.1生命体征监测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需要团队协作的检查。护理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协助医生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工作:①患者鼻导管吸氧,接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的变化;②协助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术中物品的递送;录像、保存图片等。病理标本及时送检;③术中注意使用鼓励和安慰性语言,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环境。
3.2.2诊疗操作的配合 在内科胸腔镜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极强的无菌观念。协助诊疗医师做好相关手术器械传递的工作及活检工作,在取得活检标本后及时送检。
3.2.3与患者的沟通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配合诊疗医师的检查,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操作进展情况及如何配合诊疗。
3.3术后护理
3.3.1生命体征监测 胸腔镜检查为有创检查,对年老体弱者,极易诱发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或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呼吸困难者要及时查找原因,以免发生心肺功能改变。
3.3.2减轻疼痛 术后患者随着呼吸运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如疼痛剧烈,可诱发心肺并发症。因此,需要充分镇痛。镇痛的方法有口服、肌内注射镇痛药,或应用自控止痛泵(PCA),根据患者表达疼痛的程度和患者表现的症状调整镇痛药浓度、用量,防止用药过量或止痛无效。如有高碳酸血症,应禁用或慎用镇痛药。
3.3.3效咳痰 胸腔镜术后应重视呼吸道的管理.如术后不能有效咳痰,容易出现肺不张。因此,术后在应用祛痰和扩张支气管药物的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对排痰无力者,可行经鼻气管内吸痰或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尽量避免患者用力咳嗽,防止因咳嗽刺激引发肺泡瘘。
3.3.4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水封瓶应依据重力原理放置,一般置于低于胸部60~80cm处,尽可能靠近地面。避免引流管过长、扭曲、堵塞、松脱,影响引流效果。②引流效果的观察。定期观察瓶内液面的波动、引流量及性状。术后早期如引流量多且呈鲜红色,应及时通知医生。当水封瓶中无液体引出、引流管内水柱波动
3.3.5其他并发症的护理[3-4]在内科胸腔镜诊疗操作后偶有出血、窦性心动过速,气体栓塞及血压轻度偏高等并发症发生。因此术后须密切观察血压及胸腔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发生活动性出血,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 结论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发展迅速的内科微创检查,对常规方法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护理配合要求做到术前准备充分,宣教到位,消毒严格,术中医护配合默契,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术后勤观察,避免出现引流管堵塞,切口感染,胸腔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段小伟,韦国桢,俞小卫.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07,22(I):55.
[2]杨军波.内科胸膜炎用于诊断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2010,7:68-69.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5-02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症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62-02
呼吸内科作为临床主要科室之一,科室内的住院患者以慢性疾病为主,且多为老年人,该类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久且合并症较多[1]。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居多,所以导致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递增发展趋势,合并症问题的出现,增加了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难度[2]。有报道指出,对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在保证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和谐护患关系[3]。该文就该院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实施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总计120例。疾病类型:36例患者有哮喘,30例患者有肺部感染,30例患者有慢阻肺疾病,13例患者有弥漫性肺疾病,6例患者有全身疾病肺表现,其他5例。将120例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积极参与,每组6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23~76岁之间,年龄均值(58.5±4.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5~78岁之间,年龄均值(59.0±5.5)岁。两组实验对象组间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①建立护理小组。综合医院以及患者病情发展、呼吸内科疾病特征、病床情况等实际情况,组建护理小组。每个小组安排1名护士长作为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责任护士以及辅助护士组成。②划分责任组长职责。要求责任组长的护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要求强,在带领护理人员期间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并对护理组员进行指导。③分配护理人员。综合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平均划分,责任护士由组长选择,要求责任护士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娴熟的护理技巧,能够协助护理抢救工作。辅助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进行用药配置以及药物查验工作。④护理实施。责任组长带领护理工作人员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日常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流程,包括对病房环境的护理以及吸痰、血糖监测、气道护理等。⑤制定应急预案,在患者有突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同时,责任组长在从旁指导的基础上监督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干预工作执行情况,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综合总分分为非常满意以及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总分100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沟通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情况,每项指标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护理干预后的消极情绪评分(参考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消极情绪越低)[4]。
1.4 统计方法
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实验指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护理满意度以%表示,进行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后消极情绪评分均以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总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0%(P
2.2 组间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见表2,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2.3 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对比
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见表3,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等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发展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模式要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强调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6]。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衍生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作为中心,以责任组长作为小组管理人员,护理服务的目的是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另外,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责任包干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划分,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7]。
【关键词】心理干预;呼吸内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416例呼吸内科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医嘱叮嘱患者用药,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其一,护理人员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治疗方法有清晰的概念,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提前告知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其二,完善心理护理。呼吸内科患者要接受长期治疗,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患者认为自己恢复健康的可能性比较小,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患者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也不能融入正常的生活中。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平时的行为密切观察,呼吸内科患者的口腔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合理的排痰,并且定时进行口腔清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患者的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