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法律培训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律培训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律培训课程

第1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以学员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为立足点以提高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能力类的培训为例,三分之二的学员安全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对安全管理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这种认识同时阻碍了对于安全及事故规律的认识和升华,随着煤矿或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他们原先粗放型的安全管理能力显得不足,新技术、新工法、新生产方式的变革都造成安全生产观念、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全方位的变革。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胜任能力项目整合(2)课程设计与课程目标确定。(3)模块设计与模块目标确定。(4)课程内容确定。(5)教学方法选择

岗位胜任能力项目整合

岗位胜任能力项目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而整合岗位胜任能力项目是培训课程设计的前提。安全技术培训课程设计就是通过各种胜任能力项目的整合,形成若干胜任能力项目集合,进而根据这些集合设计相应的课程,并确定各门课程的培训目标。各种胜任能力项目整合得是否恰当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设计的培训课程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课程设计与课程目标的确定

1课程设计煤矿安全培训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同,除要求参训学员有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外,还应有事故应变能力。所以课程设计体现安全培训的职业定向性和技能性的同时,还需要体现综合性。一般而言,培训课程对应于合并后的胜任能力项目集合,即根据合并后的胜任能力项目集合设计培训课程,一项集合设计一门培训课程。

2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确定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的课程模块设置是否恰当。课程目标要体现胜任能力的实现和教学可操作性。一般而言,可根据每门课程所对应的胜任能力项目确定若干项课程目标,每项课程目标具有相对独立性。

3煤炭行业背景模块设计与模块目标确定模块目标是对参训学员经过本模块的学习后能做什么,也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模块目标确定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该模块及其课程的培训效果模块设计要突出行业背景,突出煤炭行业应用型、技能型、实践性。

4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主要考虑工作岗位、岗位职能、每一模块需求缺口。根据不同培训学员类型不同,模块类型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知识补充及更新型”“技能提高型”“观念转变型”。针对每一培训模块,要根据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及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环节,以解决不同的问题。比如针对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能力的胜任项目的培训,安全法律法规模块、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模块,安全管理理念模块,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模块、安全文化及安全心理模块。这提高胜任项目综合能力。

第2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美国的法学在总体上是司法人才的教育,注重于对律师、检察官等司法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整个教育和教学体制上无不致力于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的紧密结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有效的、有机的、高度的契合是美国法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法律实践教学纳入到法学院课程设置的强制性规范中。众所周知,闻名遐迩的美国律师协会,其旗下设有一个理事会(后称“美国律师协会理事会”)。该理事会接受美国政府委托对全美法学院法律教育进行管理。理事会的法学院行政管理规则规定:法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有课外教学活动,诸如社会法律服务公益性课程和律师技能的培训课程。由上可知,法学院是否开设实践性课程已经不是校方办学理念和学术自由的问题,而是国家管理的强制性规定。如果法学院无视实践性课程的规定,那么,该法学院的毕业生就会被美国律师协会剥夺参与州司法考试的资格。一个毕业生就读于没有律考资格的法学院在美国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就读期间绝大多数美国学生背负高额学费,高昂的就学成本,高学习压力,毕业时已负债累累,入不敷出。选择法学专业,毕业后就是为了能够找到高报酬的律师工作,还清贷款,大展事业宏图。如果法学院毕业的学生不能参加律考,就无法获得律师资格,这等同于似乎没修读过法学专业,除非该学生就读法学院原本就另谋其他出路或另有打算。

第二,美国法学院的实践教学具有完整的、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归结起来,美国法学院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教学层次和系列:(1)课堂专业技能培训课程;(2)诊断式教学实践课程3)律师业务现场培训课程。具体内容如下:根据美国律师协会理事会《2002-2010年美国法学院课程巡查显示,课堂内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主要有: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上诉审庭辩仲裁、事实辩定实务、面见当事人与咨询、调解、磋商谈判、争议解决谈判、诉前庭辩、交易技巧、诉前庭辩基础、诉前庭辩基础精进等课程。诊断式教学实践课程有:民事权利、刑事辩护、环境法、家庭法、政府利益、青少年法、物权法、税法、交易法等课程;以事实简单的轻微的民商事真实案件作为教学基础,组织教学。律师业务现场培训课程有:刑事、上诉法官、公司法务咨询、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诉人、公益辩护人等课程。诊断式教学实践课程与现场培训课程最大的不同是:在前者,法学院主导对案件的受理和办理,严格地说,属于事务性的教学活动;而在后者,则由司法机关或实务机关主导案件的进行,是在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的司法或法律活动。美国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从课堂内培训到近乎实战的诊断式教学,再到完全实战的法庭等现场实战培训,课程的设置不断接近真实,有阶段性和层次感,使学生从书本一步一步地走向真正的法律现实。

第三,为了实现课程设计的目标,美国法学院都开办了实践教学实体机构,并设立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各种模拟法庭比赛和奖励制度。以美国阿尔巴尼法学院(AlbanyLawSchool)为例,该学院的实践教学开设了各种法律教学诊断室(Clin-ics),(相当于我国法学院的各个模拟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如:家庭暴力诊断室、民事权利和残疾人权利诊断室、医患法律诊断室、诉讼入门诊断室(introductiontolitigationclinic)、税务法律诊断室、实地训练诊断室(fieldreplacementclinic)。学生在具有律师执照的法律教授指导下进行具体案件实际操作。诊断室所承接的案子一般事实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实务操作。法学院对案件成功的学生在院内各种媒体上大肆表彰,形成了很强的崇尚实务的气氛。此外,学院还频繁地组织或参与全国地区和院内的各个部门法领域的模拟法庭比赛,并邀请在职法官一边审判一边指导学生进行比赛,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在庭法官对于作为当事人身份出庭的学生,往往在其职权范围内会给与非常特别的关照和理解,在法庭休庭时还会主动地与学生打招呼,进行精神鼓励和关怀,法官在法庭内也表现的很有人情味。事实上,美国法庭和法学院互动频繁,法学院的教学需要法院的支持,同时,法庭也需要更多法学院学生到法院为众多无钱请律师的穷人免费,以提高和加快法院案件的处理速度和质量。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从课堂到社会,从教科书到实际案子,从模拟比赛到现场出庭,从学生身份到律师身份,从理论到实际,从实际再回到理论,法学院的实践教育给学生提供的是高强度的,全方位的非常职业化的训练。第四,在师资安排上,美国的实践教学也配备了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师资队伍。美国的法律实践教学的师资是一批具有实践专业素养,同时又具有法律职称和学位的人员组成。一般课堂教学的教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未必能够胜任,需要一定时间的事务的磨练方能担当。有许多师资则直接来自实务部门。在实践教学领域,实务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加重要,在法学院学生即将走出学校大门的关口,学院通过优良的师资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职业化训练是学生迅速适应社会,进入职业角色的关键。由此,美国法学院专门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的人数不少,约占到整个学院用人人数的二分之一。

二、中美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较与借鉴

参照美国法学教学的实践和经验,考察中国法学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检查对照我国法学教学的现实情况,依我们看来,至少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思考。

第一,从中美法学院的培养目标看法律实践教学的目标:法律“见习”和法律“实习”的启示。从根本上说,美国法学院的法律实践教学高强度和宽广度,是由于美国法学院学生的主要出路是司法从职人员,而法律实践能力不但是律考的门槛,也是职业的必备职能;而我国的法律教育体制不同,即便是多数中国法学院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成为律师、或公司法务或检察官,但是,我国法学院仍然继续沿着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不会把多数学生的愿望作为办学唯一的指导思想,而改变贸院法学院培养经济和贸易有关法律人才的办学方向,而转向纯法律人才培养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我国与美国法学院的市场化办学有着天壤之别。由此,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法律实践活动的场所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司法领域。但问题是,我们在司法领域和非司法领域的实践教育又进行的如何呢?坦率地说,我们的实践教学主要还是着眼于法律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美国同行差距很大,其中美国学生在教师监督下,独当一面的真正的法律实习,就比我们多数学生仅仅是做别人助手,或在一旁观察别人办案的法律见习要优越得多。当然,我们不能照抄照搬美国的法学教育的一套模式,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既要汲取其合理的成分和有益的经验,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学生法律实习的机制。例如,法学院免费出租提供律师事务所办公室,作为交换,法学院学生到事务所深度介入案件或在有监督条件下的单独处理简单的民事纠纷。驻入的律师事务所必须保证一年的接案量和我们学生的参与量,法学院通过办公空间的免费出租,可以实现对律师事务所的部分有效的管理控制,保证我们学生在从法律事务方面进行深度实习,收到实效,而不是仅仅浮在表面上。长期以来,我国某些高校法学院的模拟法庭或模拟律师事务所利用率不高,有时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应该考虑如何激活和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

第二,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如何认定我国法律学院实践教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相比于美国同行的课程设计,我国法学院的实践教学课程还远远没有达到体系化的程度。对此问题,首先我们要自问,在我们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大前提下有无必要使其体系化?从我国法学院的实际情况上看,有效的实践课程的方式主要还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揉进一些实务成分,例如案例释法,聘请校外专家承担课程部分内容等。本科大四长达十周和研究生一个学期的法律实习,实际上就是借名找工作、做论文;所谓学生的实习报告也就是校外特殊经历心得而已,与有板有眼的实践教学相距甚远。美国实践教学的压力首先和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的竞争,美国律师协会理事会的管理规则的硬性规定,也是由于市场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使然。虽然,中国法学院实践教学的压力有市场的因素,但不是全部。从全国范围看,有600多所高校有法学专业本科生,竞争压力不可为不大,结构性的过剩和结构性的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法学专业毕业生过剩的部分,大多无法适应市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端的涉外应用性人才每年约50%的速度在增长,这方面的人才却往往处于短缺状态,而我国不少法学院培养的法学专业仍拘泥于传统的法学教育和实践教学,不能适销对路,因为传统的法律服务每年仅增长10%左右。这种培养的规格难以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契合。目前,市场的竞争和压力还没有完全影响到法学院的生存;压力可能来自政府部门的要求,但政府部门对法学院的管理无法像美国律师协会理事会那样是贴身的管理,这方面国内既无法做到,也鞭长莫及;再加上市场对法学院毕业生的需求较大,我国法学院实践教学的内在推动力不足,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课程体系化的问题似乎还属于非常前瞻性的问题,并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位置。总之,我国法学院实践课程体系化的问题还没有提到急需解决的议事日程上,而参考和借鉴美国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现实需求,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第3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案例

某加盟商原是一个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主要从事商业地产中介业务。为了拓展业务范围,同时期望通过加盟知名品牌改进经营,加入了某知名房地产中介特许经营品牌。在加盟宣传与特许经营合同中,特许人承诺可以向加盟商提供比较系统化的培训与支持,并明确了具体的培训课程与支持方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许人实际提供的培训课程与承诺的课程明显不符,且部分课程没有提供培训。同时,承诺提供的各项支持也基本未执行。为此,加盟商感觉通过加盟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而产生不满。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遂停止向特许人交纳特许权使用费。特许人针对加盟商的停止交纳费用的违约行为,先后发出交费及解约通知,并加盟商。作为加盟商的律师,我以特许人未按照合同全面履行承诺的培训、支持义务为由进行抗辩,主要理由是:在培训方面,没有完成约定的培训课程;在支持方面,没有帮助加盟商制定商业计划,没有顾问到店辅导等。北京仲裁委员会最终以特许人违约裁决特许人承担部分违约责任。

分析

本案许人作为知名特许经营品牌,相对而言,在行业中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比较好的,特许经营体系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企业显然忽视了培训与支持义务的重要性,没有严格履行承诺的培训与支持义务。本来,加盟商停止交纳特许权使用费,已经构成严重违约。特许人也满怀信心赢得诉讼,并拒绝与加盟商进行调解。但是,我方在不利的情况下,指出培训与支持义务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的重要地位,是特许人的主要合同义务。

培训、支持既是特许经营管理、运营的要求,也是法定的合同义务。就经营管理而言,培训与支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成功的特许经营体系,应当拥有系统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并加以不断创新,通过良好的、持续的培训与支持传授给加盟商,帮助加盟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加盟目标。有的特许体系过于简单,根本不需什么培训,也没有任何支持,加盟商加盟后逐渐明白自己上当受骗,追悔莫及;有的特许体系将培训与支持视为招募加盟商的手段,在加盟前大肆鼓吹培训与支持,加盟后简单培训,应付了事,加盟商怨声载道。在相对较好的特许经营体系中,培训与支持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往往只是在加盟商加盟时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培训,后续的培训与支持很少,导致加盟店的经营管理达不到预期目标,对特许人的不满意度逐渐增加,最后脱离特许体系。

不管是哪种情形,都与特许经营的要求相违背。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前,特许人一般的做法是:在宣传中夸大培训与支持,在合同中不具体写明培训与支持的内容。加盟商加盟后,虽然对特许人不满意,但由于合同中没有具体约定培训与支持的具体内容,很难主张权利。在诉讼或仲裁中,特许人以合同没有约定为由,即可轻易逃避承担培训与支持的法律责任。

《条例》针对这种情况,规定特许经营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提供方式”,同时还规定:“特许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方式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服务”,这就是将培训与支持上升为特许人的法定义务。

企业如何应对《条例》的规定?无非是以下两种策略:

一是执行法律,按照《条例》规定,在合同中明确培训与支持的具体内容,并严格履行培训与支持义务。特许人应当认识到,培训与支持是特许人的主要合同义务,不履行培训与支持义务将构成严重违约,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培训与支持也是特许人帮助加盟商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绩的基本途径,是维持特许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4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1.强化岗位实践环节

在美国,要做中小学校长必须要具有至少3年的一线教师工作经验,同时要经过严格的校长实习阶段的磨练。另外,在校长培训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分析大量的学校管理案例。这是我国校长队伍建设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例如,有的校长(包括副校长)是靠具有高于目前规定的校长学历而被任命的,有的校长是因为行政部门减员而被任命的。其中有的校长则不具有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校长实习的经历。

2.改进培训课程设计

美国弗吉尼亚州对校长培训课程设计的4条主线值得我国校长培训借鉴。

(1)管理对象主线。学生、教师是校长培训关注的管理对象主线,也是管理的核心。作为校长必须要了解学生和教师,要能为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促进教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弗吉尼亚州要求校长候选人掌握学生学习动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教学原则、人力资源、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要懂得如何为调动学生与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条件。

(2)管理理论主线。现代社会要求校长不能以经验代替理性,必须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弗吉尼亚州要求校长候选人掌握的理论知识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

第一,教育哲学及职业伦理知识层面,这是校长形成办学理念和道德理念的理论基础。哲学知识的传播比较关注民主、多元、差异、公平等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美国比较关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多民族、多种族的人口状况的影响,强调质量、差异与公平成为美国追求的社会价值。因而,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文化要求反映国家所倡导的哲学与伦理价值。

第二,组织制度知识层面,这是校长了解、设计、改进学校的理论基础。目前弗吉尼亚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比较注重组织变革理论和学校改进实践。他们认为,学校既是社会组织中的一部分,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的外部条件下,学校的变革与改进也是必然的。学校变革要求有明确的目标,掌握变革的艺术,学校整体的变革要依赖于学校中每一个成员的变革。所以,学习型组织理论成为受到重视的指导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之一。学校改进是与变革相伴随的,因此更侧重于在技术层面体现对理论的应用。学校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为培养人的目的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三,政策法律知识层面。学校在发展中,需要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从学校内部来看,校长候选人要明确校长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家长的权利与义务。从学校外部来看,校长候选人要明确学校与社会的法律关系,能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学校的法律争端。

(3)管理技能主线。弗吉尼亚州的校长培训课程特别重视培养校长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技能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现代技术应用技能。掌握这些技能与正在进行的学校变革与改进息息相关。这是因为,美国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要求各州必须最晚从2002―2003学年度开始,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卡,排除数据使用与分析中的障碍,根据具体问题实施学校改进策略。这一法律目前在学校中的影响作用很大,对学校的压力也很大。现在,学区和学校都依法建立了追踪数据,强调用数据说话,通过数据分析谋划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策略。同时,美国又是一个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所以学校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与教学很普遍。因此,校长培训也就特别重视对校长管理技能的训练。

(4)管理环境主线。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物质环境和学校外部的社区环境以及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对学校物质环境的管理,校长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校舍设施的安全,其次是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等问题。校长在作学校计划时,第―项就是学校的安全计划,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生命,包括校车的安全、午饭的卫生、学校暴力及的防范等。学校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封闭地管理,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也是校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立社区关系的过程中,校长特别关注开发社区资源,包括掌握与家庭、商业部门、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有机联系的技能技巧,以便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对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是代表政府实施教育的主体,一方面要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市场和国际环境的冲击,在两者的冲突面前,校长需要有平衡冲突的技能。

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的校长培训是沿着理论―实践―技能的发展主线进行的。依此进行的培训,将使校长达到脑中有目标、眼中有问题、手中有技术、心中有数据的目的。

3.改革校长培训机制

第5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专项培训服务协议范文1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及相关法律法规,就甲方向乙方提供锅炉操作工专项培训后服务期约定一事,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共识:

一、甲方根据国家特种设备操作要求,于20xx年7月份委派乙方至0000质检局进行锅炉操作工专项培训,培训费用共计20xx元。

二、乙方必须认真遵守专项培训的学习安排及课程要求,通过专项考试,并要取得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三、根据乙方所取得的证书及工作能力,甲方给予适当薪资调整,乙方需无条件遵守。

四、乙方须在甲方工作服务期满二年(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1日),劳动合同期限以此约定为准,如果期间不管以任何理由乙方提出辞职,需向甲方赔偿本次专项培训费20xx元。

五、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所达成的共识为本协议的附件,协商不成由诉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六、本协议一式贰份,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同具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专项培训服务协议范文2甲方:

住址:

乙方:

身份证号码:

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的规章制度,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专项培训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甲乙双方须共同遵守:

一、培训内容 甲方为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选送乙方参加“行车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培训及考试”。

二、培训期间

本次培训为期【】月【9】日,从20xx 年9月13日起至20xx年9月22日止。

三、培训费用

1、培训费20xx元,由甲方支付。

2、差旅费140元,按公司规定标准予以报销。

3、乙方在培训期间因为培训事宜所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需经公司财务及管理部门核对批准后,方可根据实际票据进行结算。

4、甲方按《外部培训管理办法》规定支付乙方培训期工资。

四、双方权利义务

1、乙方承诺珍惜并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专项培训机会,勤奋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达到甲方所要求的专项培训目的。如乙方因个人原因无法完成专项培训,或未能达到专项培训要求的,由乙方自行支付

第三条所述的一切专项培训费用。

2、乙方承诺:完成本次专项培训后,按照甲方要求及时回到甲方工作,服务期限从乙方回到甲方正式开始工作之日起计算,服务期限为【1】年。 如该服务期长于或等于甲乙双方事先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合同期法定代表人: 职务:

乙方工作时间未能达到规定服务期,非甲方原因离职的,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但因工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及调整后的工作除外。

3、乙方同意完成本次专项培训后,服从甲方安排的相应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如不服从甲方安排者,乙方应向甲方赔偿本协议第三条所述的一切专项培训费用。

4、乙方培训归来后,应整理培训课程内容并制作成课件,并按公司要求对公司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转训。课件的所有权及知识产权均归甲方所有,任何人不得上传至网络或其他媒体。”

5、乙方完成培训后所学技能等(包括软硬件)在所约定的服务期内遵守相关保密条款。如劳动合同期限大于服务期,在劳动合同期间也要遵守保密义务,如签订保密协议需按保密制度执行。

五、本协议为劳动合同重要组成部分,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甲乙双方应共同遵守本协议,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任何一方应当向甲方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专项培训服务协议范文3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双方《劳动合同》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部分 专项培训

第一条 甲方委派乙方赴 北京 参加 (培训机构)举行的专业技术;培训期限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共计 天。

第二条 乙方在培训学习期间的学费、资料费、住宿费、伙食补贴费、来回往返公司的交通费、培训费,由甲方全额承担。以上费用实报实销,以最终实际支出为准。

第三条 乙方参加培训期间视为正常工作时间,如培训机构在公休日也有安排培训课程的,不属加班。

第四条 乙方应严格遵守培训机构的时间安排,准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乙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按照旷工处理,甲方有权取消乙方的培训资格,乙方应当赔偿甲方的培训费用损失。

第五条 乙方应自觉遵守培训机构的各项规定与要求。凡因违规违纪受到培训机构处分的,甲方将按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乙方须在培训期限内参加完全部培训课程,认真学习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相关专项知识,准时通过有关的培训考试或取得相关证书。

第七条 乙方完成专业技术培训后,应当按照甲方的安排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并对公司其他员工承担相应的内部培训和辅导工作。

第八条 培训结束后,乙方应及时返回并向甲方报到。在乙方回公司一周内,须提交培训费用发票凭证复印件、培训课件资料、培训证书复印件及《培训总结》给人力资源部存档。

第二部分 服务期

第九条 乙方应当在甲方至少服务3年,乙方的服务期限从专业技术培训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若该服务期限大于劳动合同期限,则自动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部分 违约责任

第十条 乙方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乙方承担违约金的范围: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因培训产生的用于乙方的其他直接费用。(未满服务年限离职标准)

第十一条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本 协议生效后,将自动作为双方劳动合同的补充内容,劳动合同中与本协议不一致的地方,以本协议为准。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第6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16-02

骨干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当前,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者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以下简称京口区)为例,对该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在指出该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优化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策略。

一、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学习自主性不高

在问卷调查中,有33.65%的教师认为接受培训是为了服从上级的命令以及评职称的需要。通过对个人进行访谈得知,有的骨干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不愿意继续学习;有的骨干教师缺乏对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对参加培训不感兴趣;有的骨干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参加培训;有的骨干教师自我期望值太高,而现实又限制了其才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他们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有28.04%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培训课程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无法使教师生成基于情境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培训活动中,培训者往往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受训者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因此,培训课程有待改变。

(三)培训形式过于单一

骨干教师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注重课堂讲授,这种培训方式经济实用,但是缺少交流和互动。授课者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很少顾及听课者的感受,对骨干教师的已有经验、创造力和行动力关注不够,不利于骨干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也不利于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四)考核评价不连贯

培训部门对培训者需求的调查没有形成常态化,各种培训活动往往是由京口区培训机构统一规划和组织,并将名额分配到各个学校,再由各个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培训。然而,由于培训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只是对接受培训的教师给予相同的学分,而对教师的自我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缺乏跟踪指导,因此收效甚微。

二、解决对策

(一)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培训高效运转

1.加强教师培训法律法规的建设。法律法规建设是保证教师培训质量的必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但是这些教育法律法规还是难以解决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专项立法。近年来,京口区已经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使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例如,规定了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定的培训课时;规定了培训后考核的范围、标准、要求;规定了教师在职进修期间的工资待遇等。在制定了一系列培训制度之后,教师在职进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且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2.建立培训约束制度。当前,京口区已经将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与教师资格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和拔尖人才评选等结合起来,建立了培训约束机制。在职称评定方面,除了要求教师每年完成80个学时的课程培训,还要完成市级公需科目考核、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考核,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够申报高一级职称。在拔尖人才评选活动中,申报人员必须参加过相应级别的拔尖人才培训班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学时。同时,京口区还将有发展潜质的骨干教师组成后备培训班,进行重点培训。在任职资格方面,民办幼儿园教师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公办学校的新入职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新聘任的校级行政领导必须参加相应的资格培训后方能正式上岗。

3.健全培训学分登记制度。京口区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考核的范围和标准。教师每年参加的各级培训均需登陆网上学分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经由学校审核后上报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进行集中审核。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根据学员完成培训的情况,分等级给予不同的学分,这样做改变了过去培训学时由个人填写出现的随意性现象。在学分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找人顶替参加培训的现象没有了,培训中迟到、早退的现象减少了,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培训结束时获得更多的学分。现在,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正在摸索建立综合性学分登记制度,虽然操作难度比较大,但是只要本着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与全员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就会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建立师资队伍,保证授课教师的质量

1.精心组织授课教师队伍。京口区教师培训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京口区培训中心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师培训队伍;二是由教学一线的业务尖子、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专家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样组合形成的授课教师队伍的优势在于:第一,专职培训教师均是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在编教师,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还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并且对各个学校老师的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开展培训工作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第二,兼职教师人员不固定,他们可以由优秀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而这也给教师培训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偏重实践性、技能性的学科就要立足教学实际,开展培训时可以邀请教学一线的业务尖子来给骨干教师授课;介绍教育新理念和教育改革信息,可以邀请高校教师来授课。

2.对培训者加强培训。培训机构里的教师是制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负责人。他们的学识修养、授课风格、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培训活动的效果。因此,培训者必须与时俱进,吸收新理念,加强个人修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虽然这些教师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但是每年还是需要集中外出进修,并通过严格的年度考核。此外,培训教师队伍里的每一位教师每年还需要完成相应的学习课时,发表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论文等,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

(三)优化培训设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目标。骨干教师培训目标应该包含3个层次:培训总目标、培训课程目标、教师个人成长目标。培训总目标应当由培训主管部门根据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来制定,将骨干教师在接受培训后的收获作为下一次培训的起点。培训课程目标应该由培训者来制定,培训者要充分考虑到受训者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避免出现培训内容过难或过浅的现象。教师个人成长目标需要由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未来规划而定。因此,在制定培训目标时,培训者要广泛收集受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明确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了解教师们迫切希望获得哪些教育信息,而受训者需要对照自己已有的教学水平,经过全面考虑后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成长目标。

2.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活动的核心。在确定培训内容时,培训者要充分考虑骨干教师的特点、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及面临的困惑等。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在注重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为了使培训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骨干教师的需要,培训者可以将培训必修课和培训选修课结合起来。对于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每一位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都必须掌握。此外,培训部门还要提供一些选修课,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兴趣。例如,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已经开始尝试“挂牌选课”制度,即邀请培训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设选修课,受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从中挑选相应的选修课程。

3.创新培训形式。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方式的选择。导师制培训法、反思性教学培训法、案例教学培训法等培训形式,都非常注重教师的参与,因此,培训者可以选择相应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培训者要结合培训内容的特点,在讲授“教育技巧”这一内容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解,让学员在分析案例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讲解教育教学理论时,培训者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或共同研讨等方法,让教师在自主学习、相互探讨与自我反思中提高理论素养;在培训高层次拔尖人才时,培训者可以给受训者选定导师直接进行指导,使教师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能够使教师主动参加培训活动,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四)做好培训评价

1.培训前的评价。在开展培训活动之前,培训者要根据骨干教师提出的意见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哪些,他们对哪些教育教学理论比较感兴趣。当然,骨干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开展培训之前,培训者要对骨干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个人情况有所了解,如了解骨干教师的年龄、职务、所教学科、受训经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培训者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选取合适的培训内容,从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2.培训中的评价。首先是对培训者的评价。骨干教师对培训者进行中肯的评价,一方面能够使培训者及时了解骨干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看法,并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可以促进培训者与骨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培训者更加重视自己的培训工作。其次是对受训者的评价。这是整个评价活动的关键。在培训过程中对骨干教师进行评价,培训者可以采取书面考核、教学展示、口头交流汇报等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培训者能够掌握骨干教师的学习情况,也能够使骨干教师进一步了解培训目标,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3.培训后评价。培训后评价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完成培训后,培训者可以对教师的论文、笔试、出勤率等进行评价,评价骨干教师在接受培训后的教学工作情况。评价骨干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对教育工作的贡献,培训者可以从他们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做出的贡献、对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学生成绩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7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关键词:农民就业;培训;培训课程

我们国家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如果让9亿农民都挤在农村以农为业,绝大多数农民永远不可能富起来,小康社会也就难以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城市已经容纳了1.4735亿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2006),城市对农村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巨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就业,大部分农民最终要到非农领域就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业社区,要从农业领域进入现代非农领域工作,必须掌握现代非农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文化。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樊平,2009)。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国家统计局,2008)。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劳动部、教育部、财政部、建设部、科技部,200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开展了很多农民工培训工程,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培训学校也做出较大的努力,但是培训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根本问题就是对于农民就业应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还没有认识清楚。农民的就业培训终归要经得起劳动力市场的检验,也要倾听农民的声音。因此,对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依据市场需要,要倾听农民的声音。

中央政府主导的“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规划把培训分为两大类:一是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二是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这种分类是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的实际需要按培训时间长短分类的,第一类明确了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这类培训主要是法规培训和简单的就业指导。第二类指明了重点培训的行业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要求按国家职业标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标准是劳动部制定的。劳动部在制定有关标准和课程设置的时候只是考虑到工作岗位的需要,没有考虑农民非农就业的特殊需要。因此,按照这个标准设置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是有缺陷的,对农民就业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要回答农民就业培训究竟培训什么的问题,需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设置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培训什么专业

(一)市场视角

如果把已经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作为参考依据,当然是建筑、制造业、餐饮娱乐、保安等相关工作岗位占据主导地位。多数没文化没技术没接受过培训的农民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中。这些工种属于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也较低。

在2008年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分别是:体力工人、清洁工和治保人员。这些行业就业者以农民工为主,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对这些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培训时进行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基本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因为这类培训周期短、费用低,贫困人群容易接受,办学的费用也相对较少,这类培训成为民办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涉足较多的培训领域。由于这类岗位本身对学 历和技术要求不高,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更受欢迎,具有更强竞争力,工资也较高。但是,经过这类培训,农民也只能进入到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几乎没有晋升的可能。

(二)农民工视角

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希望通过培训能找到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工作。如果想要农民工更稳定地就业,就要让农民能够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北京某开发区是北京市正在崛起的一个开发区,企业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制造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农民工能进入首属市场,工作会更稳定,收入会更高,也有更多再培训和升迁的机会,有利于农民融入城市社会,这种就业是高质量的就业。我们通过某开发区的用人需求可以大体了解新兴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建筑、企业、餐饮、保安、运输、服装、日用百货等岗位。阳光工程的规划跟农民工目前的就业岗位基本一致,强调着重培训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在北京某开发区,中等学历及以下人员的需求占68.29%,专业要求主要是: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专业。这些专业对师资、设施设备要求高,学费也较贵。目前主要是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和一些实力雄厚的民办培训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培训。

通过对农民培训意愿的调查,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计算机操作,25.5%认为自己需要学习计算机,其次,24.6%的农民工表示需要学习开车,再次,19.7%农民工想学外语,16.9%的人想学企业经营,14.3%的人想学习法律,13.3%的人想学习装饰装修,11.7%的人想学习财会,11.2%的人想学家电维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还是希望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

通过对北京某开发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意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如果从提高农民就业数量出发,应该主要培训家政服务员、餐饮、酒店、保健、建筑、服装等相关专业。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出发,就应着重培训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计算机等专业。

二、培训哪些课程

一般而言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中互动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各类职业工种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所以文化基础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的课程。

对于各工种应该培训什么课程,劳动部对各工种制定了标准和课程要求。各类学校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要求去执行的。但是这个标准只规定了完成岗位职责的直接需要,不是针对农民工制定的。农民工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又要从农业社区进入工业社区,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还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融入城市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还需要就业指导。表5是2005年12月笔者对朝阳区农民工调查的一个统计结果。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按照劳动部的工种要求培训进行培训之外,农民的就业培训还应包括更多的就业指导、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城市生活知识与规范,这些知识和规范的培养虽然跟工作岗位的具体操作有一些距离,但是这些知识是农民适应非农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些非政府组织针对农村大龄女童到城市就业的特殊需要开设女性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权益保护方面的课程,很受欢迎,效果良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动脑的能力比动手的能力更重要,培养学习的能力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第8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作为上海吉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西安吉科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致力于期货市场投资与分析研究、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与分析研究、资本运营管理和期货后台专业服务的综合型投资管理公司。公司拥有多名长期从事国内外证券投资和期货投资的专业人士,投资团队成员均具有多年的市场实战经验,具备丰富的操盘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分析能力,为此我们认为优秀的操盘手应该具备四种品质:一、政治家的眼界――以效益率统领全局;二、军事家的谋略――驰骋网络时代,运筹帷幄;三、金融家的理念――懂得资金管理和发挥资金优势;四、探险家的精神――为了自己的追求成功,勇于冒险。本文将对投资操盘手的培训课程进行设计,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操盘手,从而促进公司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西安吉科投资有限公司;操盘手;培训课程设计

一、培训课程设计相关理论

(一)培训课程设计原则

培训课程设计是指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评估培训需求、找出学员及其工作环境的相关信息,认真设计课程意图和学习目标,开发支持和巩固目标的课程内容和参考资料,并且根据测试结果的评估和衡量标准来修订课程内容,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化过程。培训课程设计应体现以下原则:1.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确切的培训需求进行;2.培训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成人的认知规律,针对成人学习特点设计课程内容;3.培训课程设计要突出强调实效性原则;4.培训课程设计要全员开发和重点开发相结合;5.培训课程设计要具有适度超前性培训课程设计的内容,也就是培训课程不同要素的组合,课程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1)课程名称;(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课程教材。

(二)培训方法的选择

1.多媒体远程培训

多媒体远程培训,是指结合了多媒体网络,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将培训师端的声音、图像传递到各个学员接收终端,并且培训师和学员可以在培训平台上多边互动,适时沟通交流。多媒体远程培训的特点是:a)跨地域性;b)可视性;c)沟通的多向性

2.讲授式

讲授式充分发挥培训讲师的主导作用,由培训讲师依据培训目标制订或参与制订课程大纲,确定课程的内容、程序和节奏等。其培训的手段主要是培训讲师的语言讲解,同时综合配以模型、演示、图表等手段。可见,讲授式的关键特征是培训过程的培训讲师中心和培训手段的语言主体。

(三)培训评估反馈

培训效果是指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才干和其它特征应用于工作的程度。培训评估,则是对这种培训效果的好坏进行分析、判断,一方面对学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培训效能的发挥程度和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判,为今后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

二、西安吉科投资操盘手培训课程设计

(一)培训目标

首先,根据西安吉科投资团队的人员组成及现状,考虑到培训的实用性及有效性,梳理出重点的培训对象――投资操盘手。

(二)培训内容计划

作为公司投资的操盘手,期货投资的安全战略是第一要务,为此制定了三大模块的内容:(1)交易之前的防御方案;(2)交易中计划安全实施;(3)退出交易后的安全离场交易之前――投资方案拟定时的安全防御。

1.交易之前

(1)休息与等待

休息与等待是一种积极的防御状态。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其内在的意义:什么也不做的防守成本是所有安全措施中最低的。我们之所以无所作为,是因为:①心身休整与交易总结,②市场没有大行情、或无法判断行情;③行情的演变已进入危险地带;④战略计划实施前的时机等待。

资金权益的曲线与价格的波动图形是相似的,资金阶段性增长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件难事,而如何回避权益的大幅回落却不是易事。然而,只有回避资金的回撤,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才能达到资本滚动的复利效果。“不为”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这是一种舍弃,是一种顺服与尊重客观市场的表现。可见,学会休息与等待是决定投资能否取胜的重要一环。

(2)市场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选择,并加以限制。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适合做投资。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投资者应当远离这样的风险市场:①尽管行情巨大,但风险无法控制的市场;②人为操纵迹象明显,导致分析困难的市场;③持仓小、成交清淡,短期内无法活跃的市场;④不受法律保护、制度规则不健全,或是诚信遭质疑的。

风险的防范不仅仅在风险产生之时,更应该在尚未发生之时就将其杜绝。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增加额外的风险负担,使投资者的精力更加集中在价格波动的本身而不是其它。有人会说:不管怎样说,能挣到钱就好。但无数事实证明:不良的投资环境,终究结不出善果。盲目投资时常走向灾难,限制行为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3)战略评估

期货市场的套利方式被大家认为是风险有限的投资模式,而对于单纯性投机被当作是风险极大的投资行为。其实,单纯性投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是一种套利行为,这是一种现时与未来的套利。当我们“看到”市场的未来时,这种风险很大的投机方式就转化为“套利”投资,现时与未来的巨大差价才是挣钱的源泉所在。如此,全胜思想的实现将不是一句空话,当交易还没有发生之前,投资者就怀有必胜的信念。

(4)等候时机

经过总体评估,当选定某个品种作为战略投资目标时,随后等待时机成熟将是首要的任务。由于期货市场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这使得价格波动看起来较之其他市场剧烈,因而时机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时机的问题尽管是局部和战术性的,但良好的介入区域是进行战略防守和增强持仓信心的有力保障,也是整个投资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

2.交易之中

(1)期货操作的总体方针

期货市场的双向交易给投资者以极大的自由,因而有些人希望通过精确的分析来抓住正反两方面的行情。然而,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情形是这样的:当他试图拉直波动的曲线时,市场反将其资金“拉直”。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是强大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测度的。行情分析是决策与操作的基础,但不是所有的、哪怕是正确的分析都能转化为交易行为。为了回避风险和灾难,我们的操作一定要遵循某种安全原则,这就是:顺势而为。

(2)期货交易的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是什么?第一时间无条件止损,并要始终坚持而不心存侥幸。止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的也许是机会,更有可能是灾难。止损出局的好处有三方面:①进场时机不当。这在决定出场的当时并不能确认是否犯了方向性错误,但我们必须选择离场。一方面,回避重大错误的可能;另一方面,为再次寻找更安全、更好的入场点提供机会。②方向性判断错误。在反趋势情况下,如果没能够及时出场,那么时间与杠杆将对交易构成致命的打击!避免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及时止损。③走出困顿。如果连续三次被止损出局,那么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这时投资者就当抛开任何行情,强制休息一段时间,避免陷入死路与沼泽。远离市场有助于理清思路、找出问题,否则,幸运将远离而灾祸却接连不断。

(3)资金管理策略

保证金的调节是期货市场赋予投资者的自由。这种权限的自由选择会带来人性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暴露――人总是有用足保证金的强烈倾向。期货并非是普通的金融工具,其杠杆效用像似“核金融”。因此,高比例动用保证金会使得投资盈亏产生巨幅波动――既可能出现资金爆炸,亦存在迅速毁灭的可能。

由此来看,自由并非都是好事。就资金管理而言,自由与安全之间应当有其统计意义上的平衡点。实践经验表明:当资金的利用率达到30%时,对于期货交易而言是最恰当的。尽管投资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可适度调节这一比例,但30%的利用率是资金管理的基准原则。在实际交易时,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思想,并做到:①总体交易持仓要适当,以心里不担忧为佳;②分批次动用资金,降低整体资本金的风险度;③如需加码,必须坚持在首批头寸已获利的前提下;④设定最大下单额度,杜绝超量的任何念头,如能做10手单不妨下7手,别搞得好像与市场有仇似的;⑤在行情的爆发点位可适度放大单量,但前提是当日收盘有利于持仓。

可以说,资金管理状况是交易者内心世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资金管理有助于投资者与市场维系和谐的关系,有助于交易者水平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交易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提高。其实,所投入的资金就是一粒种子,并不需要多大的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和结出丰硕的果子。

(4)期货操作的行动策略

在宏观顺势的方针下,我们的任务是将方案构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然而,计划还不能等同于行动,从构想到行动之间有质的差别。尽管行动只有两个动作:进场与出场;但却是反映了投资者全部的思想内涵。构想能否进入实施全看市场是否出现预期中的有利环境;而交易过程中的退却则看是否出现不利的格局、或不祥的征兆。

先谈进场方面,就像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市场行情的实际走向并不总是与投资构想相符。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计划将暂时搁置,或是被取消。只有当市场趋向与当初设想的一致时,投资计划才能启动。也就是说:为着安全起见,在基本面分析与技术性表现达到统一的状态下,投资交易方可进行。进场一般遵循“迟到”的原则――好处有:①如果设想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市场仍处于不确定或反向状态,那么构想还只能停留在观察阶段,这时就不能进场交易,否则过早地介入就难免要付出代价;②当市场开始显露其真实的趋向时,如果与预想的战略方向一致,那么,在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情况下,进场交易的胜算概率就大为提高。正如中国武术所讲究的:先是心到、其后是眼到,最后才是手到。提早进场时常能够取得较好的价格,这对套期保值是好事,但对单纯性投机而言不符合安全与顺势的原则,也违背了投资的目的――挣差价而不是价格。在这里,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趋势(差价)是第一位的,价格反而是第二位的。

跟踪评估的侧重点有:①市场新出现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②对市场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潜在因素;③主导市场趋向的主要矛盾是否有所改变,尤其是质变;④市场外在的表现,以及技术指标等,是否预示着趋势有中断或反向的可能;⑤参考历史行情与相关品种走势,找出当前市场价格所处的区域。然后,我们依据评估结果,做出是否继续存留在市场的决定。

3.退出交易

(1)阶段性回避风险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的格局。同样,市场价格的演变特征有:①从表现形式看,价格亦呈现出阶段性潮起潮落,在看似无序的波动中始终存在着有序的趋势演变;②从变动状态看,市场总是从一种平衡态的打破过渡到另一新的平衡,这种变化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因此,其特点可总结为:“阶段性、波动性和趋势性”。

(2)如何出局

在证券市场上,有句俗话:会卖的是师傅,会买的是徒弟。其实期货投资也是一样:善于出场的人才是高明的,因为只有离场才能实现投资目的。但是,人们往往在潜意识当中总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进攻、挣钱,从而忽视了防守与退场的重要性。出现这种现象在于:人的眼睛总是盯着金钱,因着心动市场变得多姿多彩,从而流连忘返。欲望的牵动必定带来失败,留恋市场就是一种贪婪;这在行为本质上就是与市场比智慧。

除了被动性止损出局外,任何主动性了结头寸都具有积极防守的意图――看守利润和限制损失。从安全防御的角度出发,离场意味着风险的终结,从而彻底回避了不确定的价格波动。古代兵法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走是为了安全起见,是为了保存实力,也是为了下次更好的进攻做准备。

在这里,对于离场的方式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灵感与直觉。出场有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你已经盈利,甚至是大利,尤其是在预期目标已接近的情形下。当灵感与直觉提醒自己该出场时,那么就当出局。

第二,技术分析。当所设定的技术指标显示出场信号时,尤其是移动平均线呈现反向势头,或是图形形态表现出逆转的可能,那么手中的持仓可以考虑全部退出。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市场表象的分析,通过分析现象来预知市场价格。

第三,周期分析。价格波动有时呈现周期性特征,因而周期分析对于阶段性转折点时常给予很好的提示。当时间指示大波段的转折周期可能来临,尤其在价格走势上已经有所体现,那么选择退场将是安全稳妥的做法。

第四,潜在基本面的改变。当主导趋势的基本因素开始出现不利的改变,或是潜藏的反向因素有壮大的趋向;也许此时的市场表现并未出现不利局面,甚至是状况良好;但是投资者应当撤离市场。有一个隐含的事实值得注意:累计盈利每向前推进一步,那么距离潜在的亏损也就近了一步。

(三)培训时间计划

表1

参考文献:

第9篇:法律培训课程范文

新加坡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的道路,比我们的要直接、明确。一名新教师从教不久,学校领导就明确告诉其职业生涯的三种选择:①教师—成熟教师—资深名师;②教师—主任—校长;③教师—科研实践—教育理论专家。学校也早早地把教师划分成几类:资深教师方向的、科研方向的和学校管理方向的,然后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由专人负责,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这也是新加坡教师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我国的一个明显特征。除此之外,学校还会通过每年的考核评价,发现、引导、鼓励教师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加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比较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

新加坡的教师培训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计划推进

1.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教师在职培训时间为每年100个小时,给予每人300新元的培训津贴。允许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选择。

2.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2001年,教育部推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即以教师的不同特长、能力和志向来确定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轨道。教师发展有三种专长轨道——领导轨道、教学轨道、高级专业轨道,这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增加师资(即增加学校教师的编制),给在职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政策允许学校方面可以减少资深教师的教学班数目,让他们有精力指导新的教师。教育部为每所学校配备一位了解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需要的教师指导员,由科主任或资深教师担任,负责为教师制订培训和专业发展计划。

4.为教师在职培训提出更为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教育部请专家对新教师、资深教师、部门主管等不同层次教师所需的重要技能进行整理、归纳并系统组织培训。对培训对象需求的研究和细化为保障培训效果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二)培训途径多样化

新加坡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了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培训机构,以满足各种不同培训的需求,让培训更具针对性。

1.国立教育学院的培训。①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提供高一级的学历进修课程培训。一名大学毕业的教师有机会用5年的时间完成硕士课程,并在接下来的10年取得博士学位。目前新加坡每年约30%的在职教师参与教育学院提供的培训课程和专业文凭课程来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②为主任设置合适的培训课程。每个学校的科主任、部门主任上岗前,需要在国立教育学院进行4个月的脱产专职培训,学习的必修课程有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领导力等,此外还有更多的课程供选择,如教育统计、如何辅导教师、教育变革的管理等课程,为主任上岗做好职前培训。③为校长设置合适的培训课程。新加坡的校长经过教育部高层长官面试后,在上岗前必须到国立教育学院去上一门领导发展课程,课程为期9个月,之后要跟一名校长在校实习1个月。课程完毕,经过讲师与督学考核,合格后才被派去当校长。

2.教育部教师培训中心的培训。新加坡教育部属下有一个教师培训部门,专门负责教师培训的相关事务。他们根据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设定合适的培训课程。每年年初会印发一本当年的培训课程手册寄到各学校,里面详细罗列着一整年的课程名目、纲要、上课地点、日期、时数。课程包括各科教学法、课室(即课堂)管理、辅导学生、时间管理、与家长沟通、多元智能、创意教学等。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时间上的配合,选择三至四门课程(在教育部规定的1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内),告诉学校的主任,然后自己向教师培训部门申请。获准后,相关部门会通知。若届时不能出席,要预先写信通知,以便把学额转给别人。若是无故缺席一天,会收到警告信,相关部门会通知校长。

3.以校为本的培训。新加坡每所学校在年底会计划下一年的全校性培训目标。订立培训目标时会根据学校短期或长期发展目标的需要,让全体教师接受二至三项培训。此外,还会根据教师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特别培训课程。

(三)培训内容多元化

1.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培训。针对华文教师,会为他们开设听力与说话技能教学、作文教学法、创意教学法、课文编制和教学策略等培训,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提供专业帮助。从科学教师的培训课程安排来看,主要有:①通用教学技能及个人素质提高;②科学教育技能;③科学知识内容;④技术课程。这为每一名专业的科学教师提供了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

2.与工作有关的非专业学习。为了帮助教师能够更自如地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在职培训除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培训课程外,还为教师提供一些非专业的课程学习。如开设了外语、学生心理、课室管理、团队协助、教学技艺、电脑培训等内容的课程。这些培训内容具有实用、应急的特点,也是教师在职培训的一部分。

3.与自我人格发展有关的学习。新加坡的教师在职培训还特别重视教师人格完善的培训,特别是人际沟通、交往方面。这些课程的开设让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不断超越自我,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持。还有对教师学习态度的深度认识、教师为什么需要学习等,会提供专门的课程辅导。这些内容都是目前我国教师在职培训非常欠缺的。

4.教师个人爱好与兴趣的培训。学习唱歌、跳舞、插花、绘画、瑜伽等,也是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因为新加坡政府认为个人修养可以影响一名教师,兴趣爱好可以丰富一名教师。这些非专业的课程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加教师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目前我国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在某种层面上来看就是由缺乏个人心性的修养以及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调整工作的压力所致,因此这些培训内容也值得借鉴。

5.实施“教师实习计划”。为了扩大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视野,让教师拥有另一种工作体会,然后以全新的观点回到学校教书,新加坡教育部2004年年初推出了非常有创意的“教师实习计划”。此计划的具体做法是:教育部建立与私人机构、公共机构和国家卫生保健机构的一系列联系网络,以提供给教师到这些机构实习的机会。目前有几十家机构提供实习机会。除了在本地实习,还提供给教师到国外实习的机会。实习计划最短一个星期,最长可达一年,一般是三个星期左右。如果教师利用学校假期外出实习,教育部将支付最多四个星期的全薪。“教师实习计划”为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模式,让他们跳出自己熟悉的范围,看到工厂、商场等其他行业的竞争,深受欢迎。

(四)培训方式灵活有效,培训组织以人为本

除了我们熟悉的报告和讲座,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有更多灵活的方式,如各种主题研讨、校群分享会、个别辅导、课题研究和实验等。这些培训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结合实际教育教学需要,符合教师的学习心理。为了教师更方便进行学习,还开展了网上教学。

新加坡教育部和学校除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培训课程外,考虑到教师在忙碌的工作外还需要继续学习,身心是有一些疲劳的。因此,每次培训都安排得很温馨:负责组织培训的单位会把培训的时间和地点附在课程的后面,提示可乘坐的巴士和地铁以及自己驾车的行车线路;提醒教师事先准备好与培训相关的学习用具;每次培训都会备有茶点。在培训的间歇,大家在一起喝喝咖啡和茶,吃一点小点心,彼此之间聊聊,场面温馨,环境舒适,真正做到人性化的贴心服务。

(五)新加坡教师培训给我们的启示

1.新加坡奉行“教育立国”“人才强国”,对教育的重视,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际做到。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国防支出排第一位,教育支出排第二位,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支持。新加坡强调“精英治国”,他们理解的 “精英”,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还包括教师。新加坡认为把精英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是落实“精英治国”的基本要求。遴选教师的标准很高,都是由教育部到大学遴选优秀分子进入教师队伍,候任教师都必须经过大学的教育学院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上岗。而且,国家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以确保教师队伍的高度专业化。

2.教师培训有明确的目标。教育部和学校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保障培训计划的有效推进,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多元化的培训内容、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再加上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培训目的。教师培训既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又关注到教师的个体差异,既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又考虑到学校教育活动实践。更难能可贵的是考虑到教师的个人爱好与兴趣,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亲身体验各行业的工作情况。可以说,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新加坡教育部及学校可谓动足脑筋、不遗余力。

3.缺点。新加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但对新教师而言,在对基本的教学技巧及教育方法尚不能十分有效把握的情况下(一般由职初教师到较成熟教师要经历5年以上),过早地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些勉为其难。即使有些人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今后无论走领导轨道或高级专业轨道,都会给人以教学功底不扎实的印象。这对教师长远发展而言,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