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第1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古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浪淘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着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形象化。在王之涣、李白之外,另辟一条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全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明快清新。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先扬后抑,前两句描绘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欢唱,绿树红花。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郊,一面面酒旗在春风中迎风飘荡的秀丽景色,充满了作者对江南春景欣赏、赞美的之情。神来之笔在三、四两句,江南一带还有大批寺庙建筑,在这春天迷蒙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南朝大兴寺院,百姓不堪重负。借古讽今,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表达了对包括唐朝统治者在内的帝王将相不顾人民疾苦,伤财劳民之举持的反对,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古诗。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本课由这三首诗组成。刘禹锡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及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向往;杜牧以传神生动的笔墨描绘江南春景的美好奇妙,寄予忧国忧民之情;王安石闲居田园,从田园山水中领略无穷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是教学的重点,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古诗内容引入,将学生带入古诗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学习《浪淘沙》。

1.学生分小组,按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师相机指导。

根据汇报情况,选择补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他的诗也写得很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为“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①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这里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②浪淘:波浪淘洗。

③簸:颠簸。

④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2.理解关键词句,想象美景,体会感情。

学生朗读思考:从前两句中你看到了什么?

利用多媒体形象展示音视频、图片,形象感受意境。

学生观看黄河倾泻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体会黄河的雄伟气势。

引导入境,交流:面对着如此雄伟壮丽的黄河景象,你会想些什么呢?作者想到了什么?

补充典故资料,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想象。

感情朗读,诵读悟情。想象说话: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

生熟读背诵。

(四)学习《江南春》。

1.指名读古诗,听范读,划分节奏。学生练习节奏朗读。

2.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讨论诗意,交流总结。

生说说对杜牧的了解,师相机补充。

学生汇报诗意理解,师相机指导。

根据汇报,选择补充:①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②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③酒旗风: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④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⑤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⑥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⑦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3.想象美景,体会感情。

学生圈画景物,读一读,想象画面。

出示景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描绘,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春景图?互相交流。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美景,学生形象感受美丽,体会诗人感情。

探究悟情,思考:前两句写莺鸟鸣啼,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矛盾吗?

明悟“千里”,体会特点。

思考: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的映衬?让人感受到什么?

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美丽。

讨论:诗的后两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背景,体会深意。

学生交流对杜牧所处时代的了解,联系背景,体会诗句深意。

明悟:借古讽今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五)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明诗题,知诗人。

指导理解“书”、“湖阴先生”

2.生说说对王安石的了解,师相机补充。

3.检查朗读

指导正音,读好“畦”“闼”

学生听范读,划分节奏。指导朗读。生展示读。

合作学古诗,理解诗意

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讨论诗意,交流总结。

汇报成果。

根据汇报情况,选择补充:①苔:青苔。

②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③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4.赏析悟情。

学生自主学习一、二句,思考:诗人是怎么被湖光秋月吸引的的?这是怎样的湖水?

思考:诗人是怎样写净的?

师指导,结合江南夏天的气候特点帮助理解。

“成畦”写出了什么?

引导想象画面,感悟深意。

交流: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是个什么样的人?

感悟理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体会对偶的修辞,引导回顾其他诗句中对偶的写法。抓重点词句体会修辞,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心情。

5.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6.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一些描写风光景物的诗句来读一读。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安排了3首古诗,都是写的优美景色,表达对风光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这节课我们不但积累了写景的古诗,同时体会了诗中用典和对偶的写法,对之后的古诗理解提供了指导。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三首古诗,都属于写景古诗,表现风光景物的美丽。我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的感情进行板书,提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

17

古诗三首

描写:黄河

蜿蜒曲折

黄沙滚滚

浪涛汹涌

夸张

浪淘沙

想象:银河

牵牛织女家

向往

对黄河气势宏大的赞颂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啼莺

啼莺

绿树

红花

晴朗明丽之景

江南春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热爱赞美之情

寺庙

楼台

烟雨

朦胧迷离之景

忧国忧民之情

院里:茅檐

花木

书湖阴先生壁

院外:一水

两山

田园美景

恬淡心情

护田

第2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古诗词;诗意;朗读语感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 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e,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笔者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笔者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去想象、丰富相关情节等等。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第3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复习背诵古诗 分析构成 设计练习 读写诵相结合

古诗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文以载道,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背诵古诗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可是当我接手六年级时,大多数学生把以前学的课内要背诵都忘了,更不要说课外的了。可是古诗还被列入了毕业考试内容。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呢?而传统的古诗复习背诵方法是“讲讲、抄抄、默默”。这种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高耗低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多种语文能力的发展。当时,我觉得改进方法势在必行。古诗的复习应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复习,是学生对古诗理解更深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下是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探索出来的几种有效的复习背诵古诗方法,写下来共大家参考。

一、 分析构成,进行横向联系

小语教材所选古诗,有的含有数字,有的含有动植物名称,有的含有名胜古迹等。在复习中,应针对古诗构成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的古诗,提高复习的效率,如在学到杜甫的《绝句》时,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得知其中含有描写颜色的词“黄、白、翠、青”,然后让学生再找出含有颜色描写的诗句。学生很容易找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诗句。

再如让学生根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诗中含有名胜的特点,联想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诗句。

这种练习,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二、 归类比较,进行纵向联系

对同一诗人的诗进行归类比较,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赠汪伦》三首诗都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诗的内容不同,情感不同,但表现手法一致,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极言山寺之高;“飞流直下三千尺”, 极言瀑布之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极言情谊之深。通过比较,可以欣赏到诗人李白作品的特点:想象奇幻瑰丽,善于使用夸张,生动地表情达意,突出事物的特点。

有些古诗出自不同诗人之手,但立意相同。如《咏柳》、《宿新市徐公店》和《游园不值》。这三首诗都是歌咏春天的,但表现角度不同:《咏柳》借赞美柳树歌颂春天;《宿新市徐公店》借儿童的活动来衬托春天;《游园不值》借一枝出墙的红杏来表现春天。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这种分析、理解诗句的方法以后,学生会想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白的《静夜思》,领悟到同一情感可借助不同事物或从不同角度来表达。

三、设计综合练习,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在复习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改写练习,把诗句中的情境描述出来。如让学生把《村居》改写为记叙文。学生通过想象,把早春二月农村田园风光描写出来;把儿童放风筝时动作、神态、语言都写具体。

古诗复习中,适当指导学生改写,不但能使学生对古诗理解更深刻,而且与命题作文相比,它有内容可写,有语言可用,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读写诵相结合,省时省事省力

第4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一)利用朗读体会意象

古代诗词具有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对诗词的诵读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可以通过对诗词的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要展示的画卷之美。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作者在诗中通过对明月、松林、渔舟、清泉的描绘,向读者展现出雨后秋天的美丽景色。东晋诗人陶渊明用“荒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来描述世外桃源景色,这幅田园风光图让人百读不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经典语句的诵读,感受作品的意象。教师在进行诗词诵读指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诵读时要情感充沛,节奏分明。好的诗词都有一定的节奏,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时,需要把握好诗词本身的节奏,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和音节的错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中。如李白的《蜀道难》中,“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脱口而出的,前面的语气词应当读得重一些,“乎”和“哉”这两个语助词应当适当延读,整首诗应当读得充满声势。第二,要反复诵读,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比较诗词中的美感,品味出诗词中的意象之美。

(二)利用想象捕捉意象

意象是构成诗词意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读者揣摩诗词意境、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键。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及时捕捉诗词中的意象,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整体上感知诗词,体会到诗词的真实意境和作者的真实思想,对整个诗词的把握才更加游刃有余。在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时,应当从描写意象的手法开始,逐步对意象的色彩、动静和虚实等展开联想,最终准确地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如对王昌龄的《采莲曲》进行讲解时,分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一句时,应当引导学生对“荷叶”“芙蓉”“罗裙”等词语表达的色彩和形状进行想象,学生可以想象出采莲女脸似荷花,裙如荷叶,美丽端庄,荡舟在荷丛中,在水上放歌的画面,这些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完整美丽的采莲图,学生通过想象能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欣喜的情感。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开启想象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作者写作的场景中,切身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三)利用色彩感知意象

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对诗句、字词进行精细解读,才能够准确地捕捉诗词中的意象,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要达到对诗词中诗句和字词的准确理解,学生必须和教师相互配合,对诗歌中的意境进行认真研究,才能真正体会到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比如在讲解杜甫的《登高》的时候,前面四句主要是对登高时耳闻目睹的凄清秋景进行描写,首联通过对风、天、猿、沙、鸟等景物的描写,用急、高、哀、清、白等形容词加以修饰,渲染出了江水滔滔、秋风萧瑟的景象。后面四句主要是抒发登高时产生的孤独感。整首诗前半首着重写景,后半首意在抒情,将景和情高度融合,更加凸显出作品深远悲凉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诗歌中的丰富意境,全方位地感知诗词中的意象。

二、结语

第5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一、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儿就散去;而“生”字的妙处:“生”字不定期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二、古诗的意境美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作者所描写的具体事物。意境,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中,做到情与境的高度统一,形成一个结晶体,即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古诗教学除了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之外,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在课堂上营造诗人在诗中所着力表现的意境,并把学生带人这个意境中去,让他们在这个美的意境中体会诗意,接受美的熏陶,达到文与道的高度统一。

例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在初步理解诗意和诗人当时心情之后,我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诗中所描写的特定画面中,借助音乐和教师有感情的旁白,让学生进人诗的:意境。学生们纷纷感受到李白当时的对月思乡之情,体会到《静尽夜》的意境美。

三、古诗的修辞美

古诗的语言,精炼含蓄,富于想象。因而教学时只有发挥学生想象,引起联想,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绵绵的情思、美妙的旨趣。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豪迈壮观,想象丰富,构思不同凡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奇幻的境界中: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峰,在红日的映照下,蒸腾着紫红色的烟霞,飘忽于青山、蓝天之间。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挥笔,勾勒瀑布的动态美:遥望瀑布如从去端飞泻直下,凌空面落,真叫人疑心天河从九重云霄飞落下来!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个“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飞”一“落”,一“直”一“疑”,“三千尺”‘银河”“九天”,突出了流速之急,水势之猛,水流之高,气魄之大,使得瀑布整个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意境更为雄奇瑰丽,充分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人领悟诗的意境美、内蕴美、修辞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喻悦。

四、古诗的节奏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在古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以古诗的语言美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

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画斜线是音步的标志,每个音步内有一至两个重音节,每个音节的长短不能整齐划一,应有长短,这样整齐的节拍与轻重音交替有规则地出现,就构成了鲜明的节奏。一般来说五言可按三节读,即1、2/3、4/5;七言可按四节读,即l、2/3、4,5、6/7。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雾不断地、慢慢地升腾情景。第三句“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跟着录音读,便会很快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五、古诗的形象美

古诗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第6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古诗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一字一句地翻译诗歌,灌输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最后学生把古诗背出,就算大功告成。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诗歌蕴涵的优美意境,触摸不到诗人寄寓的丰富情感,也领略不到古诗独有的声韵之美。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诗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诗情?教师需要独具匠心,引领学生步入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调动生活体验,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止为灵动,品悟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情趣。

一、音乐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情。”寓教于乐,诗歌的鉴赏必须从“乐”开始。那么如何使学生乐学、乐读、乐诵?我想不妨将之理解为寓教于(音)“乐”。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不妨把诗歌欣赏和音乐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中。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可以用《阳关三叠》渲染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在教学《墨梅》一诗时,可以用《山居吟》烘托出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高洁人品。在悠扬的古乐声中,一个个音符恰似高明的向导,把孩子们引向那古色古香的文化家园,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诗画同行――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歌创作大多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要善于让诗画结伴同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步入诗境,品悟诗情。

如,在教学《所见》这首诗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写下来。由于学生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思维开阔,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有的学生把牧童一心想捕蝉的画面写得有声有色、童趣盎然,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的学生把夏天乡村的景色写得美不胜收,如,有学生写道:“七月的天空一碧如洗,一轮骄阳尽情地挥洒着热情。一条乡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路旁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柳林,长长的枝条随风摇曳,在大地上撒下片片绿荫。”在这样的描写中,连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林樾”二字都无需教师多加置喙了,学生在描写中已经走入了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中。

三、典故激趣――道是无情却有情

古诗与现代人相隔千年的时空距离,与现代学生有着一层心理隔阂。学生学古诗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点燃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感悟古诗蕴涵的情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讲起与诗人有关的故事,与诗歌有关的典故时,学生的兴趣甚至超过了学习诗歌本身。这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们能否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培养起学生与古诗之间的感情呢?

在教学《枫桥夜泊》时,给学生讲一讲张继那一夜“不朽的失眠”;在教学《示儿》时,让学生搜集陆游的生平事迹,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诗句中感受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当学生浸润于一段段历史典故中,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距离诗人的内心也就近了。

四、表演“悟情”―― 相逢何必曾相识

孩子的思维是会飞的翅膀,如果教师能送他们一缕东风,他们就会排云而上,直至碧霄。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孩子们扮演角色,凭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解角色的喜怒哀乐,由“入境”而“动情”,进而“移情”,最后在较深层次上“悟情”。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词时,在学完诗歌后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扮演词中的翁媪用方言交谈,让大家感受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杜甫与杜甫的妻儿,再现那欣喜若狂的一幕,感受诗人对国家的赤诚之爱。

这样的角色表演不仅让扮演角色的孩子兴奋起来,同时,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心理作用下,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切、生动地体验到角色的心路历程。

五、“补白”入境――云破月来花弄影

古诗之美在于含蓄凝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很多诗歌都艺术地“留白”,给予读者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阅读古诗时,学生感受美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任何“实”讲都无法代替作品本身的神韵,因此老师与其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那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诗意之美。我认为“补白”也是一条让学生入境入情的有效途径。

第7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第三,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庵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第8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一、来自命题的因素

本世纪初,高考古诗词鉴赏板块开始青睐主观题。十几年来,赋分逐年递增,充分体现了对古诗词鉴赏能力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命题理念,但试题的样式和赋分却始终不见大的改进。今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这一板块仍是老面孔。最大的不足主要有三:

1.普遍缺少必要的背景说明

人写诗,都该是因事缘情而发。既然如此,作为题面的诗或词就不该是赤条条、不加任何背景性说明文字,尤其是作者不甚闻名或背景特殊的诗词。虽然有时也给出关涉作者的注释,但大多是寥寥数言。赏析古诗词,与赏析其他文学类文本一样,都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对作者不甚了解,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考生就只好在不解作者其情志,不明作品主旨的前提下答题。遣词造句、修辞化典、驭象拟境、运招用技等,琢磨来折腾去,诗人都只是为了抒情表意。如果考生连作者的真情实意都不清楚,又怎么能把什么艺术和技法之类赏析到位呢?又怎么能说清楚这些艺术和技法之类到底具体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乎,就只好说些万能的套话、空话。比如,有的考生一遇到“写景的作用”之类的问题,就只能空洞地答“写景抒情,收到委婉深沉之效”。至于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情与景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两者在特征和调子上又有怎样的相同之处等等,则干脆都语焉不详,甚或驴唇不对马嘴。这样作答又怎么能够得分呢?

2.试题命制和赋分鸡零狗碎

请先看一道高考试题(某直辖市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一共只有8分,竟拟了三道题!第一道题。答案是:“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很明显,分号前后各1分。先不论这样的答案是否最佳、是否唯一。如果学生这样答:“卷”写出了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吼”字写出了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给不给分?给多少分?不给分肯定说不过去,给1分肯定亏了考生,因为主要内容都已经答出来了——“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侧重视觉,而“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侧重视觉。说得公正一点儿,这个答案甚至应该得满分,而事实上这样做答的考生绝大多数只能得1分!

第二道题答案是:“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同样先认可答案是唯一的。不难看出,分号前“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是1分,分号后“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和“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各1分。这样赋分,看似很公平公正,实则却很难说。如果哪位考生这样答:这句中的“骤”字用得好,写出了雨来得急、去得快:“山又绿”既写出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又写出了雨后田野充满生机。没有答出“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肯定要扣1分。没答出“暗扣诗题”该扣多少分?没直接答成“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又要扣多少分?总不能给出0.3的分数吧。恐怕这一点又得不到分了,结果很可能只得到了1分。事实上,这样作答最少该得1.5分。

第三道题答案是: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或者: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还认定答案是唯一的,但不管考生认为“不好”还是“好”,恐个白都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首先,认定“不好”这个结论本身是否给分?如果不给分,答案又有“好”的选择,显然应该给分,那么又该给多少呢?其余,若认定“不好”,“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这五个要点该给分,那又该怎么给分?表述不够通畅利落又怎么扣分?总分数只有3分,怎么给分、怎么扣分,看来都只能任由阅卷老师随性屠宰了,里外都只能是一笔充满冤情的糊涂账,还谈什么公平公正!(认定“不好”的一方这里暂不提)更可卟白的是,高考这么鸡零狗碎地考,平时又都这么鸡零狗碎地教学和训练,长此以往,可谓灾祸无穷矣!

3.答案拟定不够严谨和完善

第9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范文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古诗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用看注释、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但是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方面的能力还有欠缺。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清新优美,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词主要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与想象中悟诗情,入诗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能结合课文插图理解“鳜鱼 箬笠 蓑衣

不须”等有关词语,读懂词的意思。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凭借字词留给学生的形象空间进行相关的扩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板书课题《渔歌子》,请大家齐读题目。正音“子”要读三声。提到词,同学们会想到词的哪些知识?(词牌名、词分为上阕、下阕)

2.今天我们学习的《渔歌子》,作者是谁?把你搜集的有关资料跟大家交流一下。

3.明确要求: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张志和的生平,那么他写的《渔歌子》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大家走进课文,感受他的垂钓生活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的有关知识导入新课,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为词的意蕴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民主导学

第一板块

(一)任务呈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画出不懂的词语,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检测交流

1.词中的哪个词语最难读,请提醒大家。

鳜鱼 箬笠 蓑衣

纠正这三个词语时要随文识字,做到音形义结合。“鳜鱼”鱼的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箬笠

蓑衣”要看图理解,认识箬笠是用竹子变成的头上戴的帽子,专门用来遮雨、遮太阳,所以它是竹字头;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所以是草字头。

2.请把这三个难读的词语放回课文中再练读一次,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词的味道。读好的同学请展示。

3.有的同学有疑问了,这首词共4行,为什么不叫诗而叫词呢?

我们一句一句读读,想想诗句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的每句话应该对仗工整,字数相同,而词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如第三行,所以词又叫长短句。

4.同学们,读一次有一次的收获,那么我们再读一次,能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吗?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从解决难读的自语入手,通过看图,随文学习生字词语,把字的音、形、意结合在一起,初步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读正确词句。

第二板块

(一)任务呈现:再读课文,画出词中描绘的自然风景,想想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读懂词义。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交流词中描绘的景物:

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斜风 细雨

2.从这些自然风景中看到了什么季节?

3.春天到了,这些自然风景在诗人眼中是怎样的,请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白鹭飞起来了,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清清的小溪流淌着,鳜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微风轻拂,细雨蒙蒙……)

4.多美的风景啊,它们都在什么地方?这么美的风景中还有一位渔翁在垂钓,词中写出来了吗?从哪句话知道的?(青箬笠,绿蓑衣),诗人借助渔翁穿戴的物品来写人,再读读这一行句子,你发现他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颜色的特点,“青”“绿”)

其实词中还有描写颜色的词,请大家快速找找。(白)

5.读到这里,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逐句说出词义。

设计意图:抓住词句描绘的景物特点,理解全词,使学生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韵味,做到悟诗情,入诗意。

第三板块

(一)任务呈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会产生什么疑问?

(二)学生质疑:渔翁为什么“不须归”?这个渔翁是谁呢?

(三)讨论交流

1.不须归的意思是什么,渔翁不须归的原因一:因为雨小,鱼肥;原因二:渔翁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舍不得回去。

2.这个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到底是谁?请大家再读全词,结合全词说理由。

理由一,可能是个打鱼人,他要多打鱼,养家糊口。

理由二,可能是作者。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请看资料:

张志和本名张龟龄,他从小才华过人,16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还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但后来他因事而被贬官。张志和弃官归隐后,生活在太湖一带,常常在船上漂泊,过着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自称“烟波钓徒”。因为此时安史之乱并没有平息,国家还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中,自己因为无力佐治,便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自己的情怀,那就是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因此不难看出作者表面写渔翁,实际在写自己。短短27个字,勾勒出一幅江南风味的“垂钓图”。

据说,张志和钓鱼用的是直钩,不放鱼饵,这样能钓到鱼吗?但他天天在溪边天天垂钓,他钓来的是什么?他钓的是美景,钓的是一份心情,钓的是悠闲自在的生活。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所以自称“烟波钓徒”。

设计意图:全词以景托情,重在表达词人的心境,在理解词句时,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挖掘作者真实的感受,真正理解“不须归”的含义,了解作者悠然闲适的心境,便于学生领悟词的意境,理解诗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朗读导结

1.这首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读一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幽静,秀丽,美如画卷)

3.张志和有个哥哥叫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给他盖了一间草房,作了一首词,同样是采用渔歌子这个词牌来写的,就是这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齐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诵读全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4.试着背诵全词,解决课后作业3题的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