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实务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会计实验; 综合性实验; 财务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会计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大类型。而会计平时所开的实验课,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少量的是设计性实验,很少开设综合性实验。笔者结合学生《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尝试了综合性实验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成效显著。
一、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必要性
(一)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过程。实验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事实上,任何课程的任何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和训练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直接并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分析问题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集中反应。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得是否系统、是否扎实,智能发展得是否迅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能力的强弱。由于财务在当今社会显得格外重要,因之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自然成了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社会的活动。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包括技能、才能、本领等方面。实践能力,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是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创造性思想进行物化的能力。在这六种实践能力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万英平等,2000)。
(三)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素质教育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产生智能。素质教育不能代替智能教育,但它是智能教育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潜在的和隐形的文化心理基础。素质教育辐射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是知识面的扩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素质教育同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一起构成了当代大学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将知识、能力和做人做事融为一体所体现的功能。从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单项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朱学义等,2000)。其中,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在单项分析能力基础上综合体现的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密切结合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二、学生实践角度下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基本内容
从学生实践角度看,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中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剖析的能力。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财务信息搜集获取能力。财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部分,它是指由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反映出来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变化的情况和资料以及引起这种变化原因的总称。财务信息包括:单位各项财务目标计划、预算、定额指标;单位六大会计要素实绩指标及分析指标;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资料;部门及行业财务资料;各项政策、法规资料;市场信息等。
二是财务数据加工处理能力。会计工作中的财务数据来自于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人员按要求加工形成的财务分析报告。当带领学生分析现场实际财务数据时,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现成的财务数据,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对原始财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即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加工处理能力。
三是财务诊断评价能力。财务诊断能力指对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它为财务综合分析提供了专项分析的基础。
四是财务预测分析能力。财务预测分析是财务分析估计未来职能的延伸。它是根据单位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单位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预计和估计的行为,其核心是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做好财务预测分析,能为单位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为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财务预测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提高学生业务知识的应用水平。
三、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开辟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一)在会计实验室增设会计场景资料
1.制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会计背景资料,并收集大量的现场实际会计资料如证、账、表等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坐在教室学习就看到现场,奠定了财务综合分析的感性认识基础。
2.制作会计实际工作流程的背景资料。进行会计实际工作的教学,需要“手把手”地教。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行引导操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将抽象的叙述性实验教学内容制作成图形或动画背景资料予以展示。如资金循环、周转和资本运营等知识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会通过计算“资金周转率”、“营运资金比率”等指标得以理解和贯通。为用动画或图形进行形象教学,生动展示多种场景,给学生印象会深刻。
(二)在会计实验室增设会计模拟岗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财务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可在会计实验室设置“出纳岗”、“薪酬岗”、“材料岗”、“固定资产岗”、“成本费用岗”、“销售利润岗”、“资金证券岗”、“往来结算岗”、“总账报表岗”等九个会计岗位,并模拟设置“供应科”、“生产科、“销售科”、“劳资科”、“设备科”等职能部门,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懂得到现场单位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哪个部门、哪个资料中获取财务信息。同时,还可在会计实验室提供学生上网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进行现场财务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学会在网上获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包括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三)在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务考核
将现场一整套典型的健全的会计实务移到会计实验室来进行,即将现场的经济业务用空白原始凭证的形式打印出来,先让学生填制各种原始凭证;然后购置现场使用的记账凭证和各种账页(簿),让学生据已填制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各种账簿,在账内完成产品成本计算、利润总额计算等项业务,直至编制出对内、对外的全套会计表来;最终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分别装订成册,接受会计人员的检查和验收。学生通过模拟现场会计业务流程操作,掌握会计信息产生的全过程,把握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有机联系,为培养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提供了实务基础(朱学义等,2000)。
(四)在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案例分析
进行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国,一个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在校两年中可接触与分析600~700个大小不同的案例。经过这种锻炼,他们的分析与决策能力大为提高(范厚民,1994)。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借鉴这些成果用于会计实验室进行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财务诊断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把现场最新的财务报表借到会计实验室让学生当场分析;还可随时让学生上网下载某上市公司“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为了使案例教学更上一个层次,还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制财务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案例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按组设置财务分析案例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专题资料,编制专门案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针对分析对象,在充分肯定企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找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案,从而使学生的财务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和财务诊断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五)在会计实验室进行财务远景预测
为了培养学生的财务预测能力,对企业或单位的未来进行远景设计,可让学生进行未来财务活动的筹划。例如,以某单位现有财务状况为基础,设计十年后扩大一倍的“资本扩张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投放方案”和“盈利分配方案”,还可让学生进行“百(千)万资金创业运作方案设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财务预测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 万英平,聂晓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18卷增刊,P77.
[2] 朱学义.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广西会计,2000年第12期,P34~37.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依靠的都是实物的资源或者是能源,而知识经济则与其完全不同,其依靠和仰仗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高科技,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体现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目前为止还是为发达国家所掌控,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其先进的知识和科技,致使企业投资的无形化。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想要转变发展类型的能源公司,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企业内部的结构,变革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
一、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能源型经济曾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而且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环境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人类逐渐的意识到能源型经济的弊端,人类的进步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知识经济最终会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完成企业的转型,但是能源公司要想最终完成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尤其重要的就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知识和高科技,而不再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经济学上将这种资产称之为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争夺是能源公司能够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能源公司之中,会计计算的是煤炭、石油等有形的资产,对其开发和使用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要计算和评估的是知识和高科技等无形的资产,详细的计算能源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能源公司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能源公司中传统会计已经趋于老化和落后,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过于狭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评估中,应该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置成本是知识经济模式下,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条件下,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往能源公司的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评估时,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的投入价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反应能源公司财务的正式面貌。
2.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了专门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估的会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而今它即将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大改变,需要将更加新型的管理思想引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能源公司的传统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内容。而今在知识经济的促使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同时由于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些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并非用于资金借贷,而是为了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时,相关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将成为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知识经济模式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蓬勃而兴的是市场经济,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加自由化。而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有价值的知识和高科技项目,这就对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等等都要求能源公司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更新,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应对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找寻可以合作的伙伴,认真谨慎的处理好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防止合作关系破裂,做到各个企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3)知识经济下的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人本化主要体现在:建立债、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模式,健全激励制度,严肃奖惩,即对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同时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能源公司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能源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更好的与知识经济接轨,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求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量。能源公司要定期对财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选派资质优厚的员工远赴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化理财观念,再结合能源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知识理财计划。
二、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国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进行经济转型,会计和财务管理同样如此,知识经济下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是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同时在法律上往往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作用。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开拓性以及灵活性,人的智慧以及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会计和财务管理所需提供的信息也将向着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紧紧围绕着以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经济模式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与以往的能源型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应该在国内大力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国内的诸多能源公司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已经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要将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观念引进其中,为能源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兰,陈道江.《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
《前沿》.2004(4)
[2]兰辉,陈道江.《知识经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浅议》.《社会科学家》.2005(1)
一、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促使会计在业务处理上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如下职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对内部监督职能的影响
会计监督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方法,即通过反映企业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来监督其合理性,以约束企业按国家规程开展经济活动[2]。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下,工作人员仅需在事前按预算标准将信息录入会计信息系统,便可通过电脑自动报警来实现监督[2],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
(二)对反映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反映职能主要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来优化财务会计信息,而这一优化的内容包括信息确认、信息核算两部分[3]。其中,在信息确认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筛选信息可鉴别信息是否真实有效,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信息核算时,利用系统生成机制凭证审核账目和记账,便可明确所有的账目。
(三)对管理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即其在信息采集与处理等环节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如此一来,财务人员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在绩效评估的加强及约束机制的实施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会计信息系统可按预设的程序与规则来处理信息,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用户,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来明确用户的信息诉求[3]。
二、会计信息化的合理应对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无疑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福音,但在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如何合理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成了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情况,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分离不同部门的职责
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与不相容职责的分离有关,但这种分离会滋生舞弊现象,则由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工作可防止舞弊行为的出现。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下,需要分离的职责包括不相容职责核心系统的研发、维检、记录初始数据及稽查账务报表等。另外,还应重新划分组织机构的工作内容,将信息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融为一体,并设单独的信息维护中心[4],以期为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安全保证。
(二)健全会计信息化制度
将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其管理制度贯穿到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中,同时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参与培训,使之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组织企业领导层人员参与会计信息化的培训活动,以帮助其尽快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三)重视培养专业化的会计人员
在培养会计人员时,应着重强调信息的重要内容,同时组织其参与知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健全招聘政策内的引导训练,尤其要重视培养新员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按个人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注意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会计基础知识[5]。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2-02
一、内蒙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背景
1.建设目标
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为首府服务业提供职业培训和咨询服务,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办好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院校对流,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提升学院社会辐射能力。因此,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建设目标是面向首府服务业,依托学院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成融职业培训、咨询服务与地区发展研究于一体,辐射能力强的社会服务中心。
2.建设基础和优势
据统计,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师资中“双师型”教师占65%以上,多媒体教室总量和生均拥有量较2010年有较大提高;同时,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已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社会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二、内蒙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内容
1.职业培训
发挥专业50年来的传统优势、保持与行业企业并存互动的“鱼水关系”,面向行业和企业员工、社会转岗再就业人员,继续承担岗位培训和非学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将科研力量和培训力量有机整合,以培训推动科研,以科研引导培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扩大社会培训规模,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加大专业与社会机构和各类企业的沟通力度,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以一流的师资和设备为依托,积极组织资深“双师型”教师,开展高技能培训项目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工作。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主导产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具体为:①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②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③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2.教师培训
面向内蒙古职业院校财经类教师开展专业素质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财经类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内蒙古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力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2个学习领域,每个教师选定1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训练。
3.咨询服务
会计专业发挥与同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优势,继续组织教师和研究队伍,面向服务业提供咨询服务,多角度、多方位服务行业企业,为内蒙古商界提供行业规划和管理咨询,三年完成咨询服务成果不少于15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地方财政支持的承接相关会计专业咨询服务课题不少于6项。②承接其他各类咨询服务课题不少于6项。③举办3~6次大型学术活动。
4.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为了更系统地研究内蒙古地区商业发展历程,把握和传承其历史文脉,为现代商业发展服务,为首府流通创新服务,专业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经济发展文化研究成果。
以本地区老字号为主,深入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上有所突破。将对老字号的总体发展情况、特殊时期的繁荣及成因、经营定位、管理方式、资本构成、区域差异等加以探索并得出结论;对现代老字号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5.辐射带动
(1)国内对流。区内院校开展对口合作交流,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与师资共享、实训室建设与实训室共享、信息交流、合作就业和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院自身办学综合实力。
每年不定期召开研讨活动,共同研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联合申报省市有关教育改革项目,共同举办有关专题报告会。
高职院校互派教师相互兼职与兼课,共同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培养活动,联合申报与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和课题,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积极发挥双方专业优势、实践教学基地优势,在实践教学基岗位任职现状的评价以及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都以客观的评价体系为参照,从而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针对目前采取的评价方式,笔者运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在本院收集定性资料,资料显示:92.8%的人员认为不应该与现役干部采取相同的评价方式;85.6%的人员认为应该量化考评指标与权重,细化到岗位分工职责;87.2%的人员赞同建立有针对性的奖励及淘汰机制。
由此看来,文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文职人员制度的健全发展,有待改革目前延用现役干部评价体系的现状,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构建文职人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招聘标准
为了形成文职人员综合素质的强有力保障,从招聘阶段开始就应依循科学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文职人员队伍的质量把好关。为了加强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作管理,提高招聘考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据《条例》、《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总后勤部政治部制定了《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作实施办法》(2012征求意见稿),切实可行地对文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考核。
2.岗位职责定位
经过层层考核,文职人员进入军事院校从事新的工作,面临崭新的岗位职责定位。首先应该按照组织规定的职责、任务,全面了解、获取与文职人员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包括自身岗位的性质、计划、设计、岗位实践与应用。在进行实际工作之前,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即“为军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履行职责”等要求。走上岗位,还需要培训与岗位职责挂钩的职责训练,了解岗位的具体专业需求。
3.针对性量化评价指标与权重
有效考核人员的工作绩效,不仅能够掌握人员对组织的贡献与不足,还能从整体上为人员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在文职人员的管理实践中,针对性量化评价指标与权重,有效完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某医院根据建立的考评体系模型,编制了《文职人员年度量化考核表》,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发展潜力4个因子共22个条目,对文职人员的岗位工作进行了有效考核(见附表)。
在该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确定各量化指标的权重。经实际检验修订,最终获得较为科学、客观、公正的考评量化指标权重。
作为军事院校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绩效考评结果,应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奖励,更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一种引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良性实施的绩效考评,可以让每一位文职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定位,释放自己的潜力,为个人职业规划与军事院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间搭建桥梁。
4.长效性与可持续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续聘、工资和晋职挂钩,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激励文职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文职人员具有高员工承诺、高身份感、不断开发、相互支持、动态性等平衡性心理契约的主要特征。军事院校为了获得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性与可持续发展,在健全激励机制时就应从文职人员的需求出发,通过系统的激励机制满足文职人员的心理契约,以达到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同时,在健全淘汰机制上要处理好解聘人员关系的转移问题。淘汰机制是推动军事院校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终止合同时,军事院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条例》相关规定处理,以实现良好的人才应用循环。
参考文献
1 白建坤、提素芳.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考评体系构建及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2(1):47
2 冯望、沃西文、白莉.对非现役文职人员实行360度绩效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1):85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会计教学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理论性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接轨进行分析。
1.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接轨的内容
现阶段,各大院校相应的开设会计专业,并且随着生产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会计实务操作水平更是成为会计人才考核的重要标准[1]。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接轨,主要是将当今院校内对学生教导的会计理论性知识,与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的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结合,让学生在未从事会计工作前,就了解甚至是完全掌握会计实务操作系统,这不仅对学生会计生涯的发展有益,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2.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接轨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业务能力的要求,更注重会计人才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考核,也就是现阶段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会计教学过多的注重学生的理论性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的一身本事却只会纸上谈兵,真正到会计岗位从事工作时,无法将这些理论性知识有效的运用,更不了解会计实务操作系统如何使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试问,现阶段有多少企业愿意花钱去培养一个岗位人员,企业更愿意高薪聘请一个有经验,熟练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人员,这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而通过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有效接轨,可以确保学生利用理论性知识熟练的掌握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操作,这无疑是企业最缺少的人才,而且,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下,也能够增加学生对会计岗位各方面职责的了解,一旦抓住机会可以让学生的会计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另外,通过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结合,不仅可以对学生开展会计知识的教学,更有利于拓展学生金融贸易等相关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
3.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如何有效接轨
3.1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模拟实验室是很多院校极为缺乏的资源,这也是学生只能片面的掌握理论性知识,却无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做好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有效接轨,必须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3]。会计实务操作系统必须有硬件设施作为支持,院校应大量投入资金引荐硬件设施,同时要做好会计实务操作系统教学场地的建设,不断的完善会计教学设备。另外,还要对当今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进行了解,并购置大量的账簿、平整、报表等相应的会计岗位需要了解的单据,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将各项单据在使用中需要填写的项目以及使用途径等进行详细的演示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不仅如此,还要利用软件与硬件设施的结合,来培养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掌握,对各个功能的了解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3.2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的改进
传统会计教学方法过多的都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极少,甚至是不存在实践教学,学生只能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来了解会计实务操作系统,但是,这终归是一种想象,一旦真的接触到会计实务操作系统之后,势必会让大多数学生产生手忙脚乱的现象,不知如何操作,因此,要实现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有效结合,必须在会计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4-5]。众所周知,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不仅在会计教学中如此,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同样要注重教学方法,本文作者主要从会计教学的角度上谈教学方法的改进。现阶段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供教师参考,例如,提问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等,大多都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教师也从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会计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功能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对学生进行会计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多媒体图文并茂演示的教学优势,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抛砖引玉,由自己亲自操作对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领悟、自我分析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教学效率。
3.3对会计教材进行改进
传统的会计教材,主要以理论性知识内容为主,教学大纲也是如此,过度的重视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了有效的实现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操作系统的接轨,必须对会计教材进行改进[6]。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会计人才要求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会计实务操作系统实践性操作的能力要求。其次,再结合对市场的调查,积极做好教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教材内容的编写要重视实践,加强教材的出版管理,重视教材的改革质量。另外,在对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更要严格,可以采取相应的考核机制,主要针对教师的备课情况以及自身对会计实务操作系统功能的了解和掌握能力的考核等。此外,要保证会计教学岗位教师必须具备岗位资格证,确保教师具备较好的岗位业务能力,这样才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中职会计实务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严密性上面,课程之间发生了割裂的现象,课程的内容也有很多重复,并且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教授会计专业课程时,侧重点放在了知识理论上,强调了知识理论,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课堂形式单一、枯燥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刻板,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课堂练习机会。并且,这种传统的单一方向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上课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极低。
3.时间少,任务重
在教学和实践训练时,学生的任务是很重的,学生往往因为不堪重负,最终使得学习的成果甚微。传统的中职会计实务教学总是先给学生一套实习所需要的资料,模拟企业某段时间内的业务量,这就相当于学生饰演了企业中的多种角色,不仅仅要承担销售的任务,还要“掌管”仓库货存等等。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将脉络把握清楚的,繁琐的工作会让人思绪混乱。因此,一个月的实习下来,学生即便在教师的帮助下勉勉强强地完成了任务,也还是收获不大,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不知道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究竟采用了哪种策略应对何种问题。
二、解决中职会计实务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即为教学的向导,只有建立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体系,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该改变以往的人才观念,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要训练学生应变问题的能力,增强其今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系统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更不能忽视的,是要培养职业型人才。
2.改变会计实务教学模式
实践训练要以学生能够接受并完成为前提,笔者提倡采取逐项训练的模式。即,根据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学到的知识,设计与之相符的任务,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又不会给人混乱的感觉,保证学生从始到终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知道什么在遇到什么情况、什么问题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3.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的有机结合
在会计实务实践训练时,要能够把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结合起来。通常的手段是让学生在完成手工操作的模拟资料后,再通过对财务软件的使用,进行一次电算化的实务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既使得学生更加熟悉会计实务的运算流程,又能够很好地理解电算化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 成本会计实务 教学
成本会计实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核心课程之一。它以会计电算化为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作用。成本会计实务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实务教学的特点
(一)目标定位。在我国,技术应用性人才通常分为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类。企业对人才的运用一般是以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排列顺序构成宝塔形,以技能人才为基础,经营和管理人才置于塔顶,技术人才位于中间。高职高专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方向。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熟悉企业会计原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熟悉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
(三)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成本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开设虽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但迄今为止,却没一本较为理想的教材,因而给教学及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把握不准,大多是只重视成本会计理论,不注重实践。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把会计电算化应用于成本会计实务中。
(二)课程讲授方法不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化,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本会计实务主要是通过实务中的成本核算凭证、表格等单据反映的,上课时没有实物单据,而教师又受课时、教具等限制,只能从书本上针对表格解释某些数据在各表格中的关系,学生听起来乏味,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三)内容覆盖不全。成本会计实务是研究如何通过提供成本信息来加强成本管理的一个会计分支。成本会计工作是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对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拟订各种方案,进行成本决策,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事后进行成本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但在实际中,部分学校只注重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没有把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后的考核和分析作为重点。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成本会计实务教学的改进途径我们不仅要突出“教”,突出“学”,更要突出社会实践性。
(一)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注重实践。成本会计实务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又可为《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所以,对于两门基础课《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一定要好好掌握。《基础会计》讲的是一些简单、基础的会计知识,比如简单的固定资产购买分录。《财务会计》则是一些具体的、详细的知识。
(二)从“教”的方面来说,要改进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大对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力度。在开设成本会计实务之前,要安排《基本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应用》等相关理论课程,而且还要有实习课程;2. 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3. 改进教学方法必须与改革考试制度相联系。先要有理论考试,后要有实习考试,并且应该提高实习考试所占的比重;4. 充分应用多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增加更先进的设备。5. 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人才。首先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承担一些实训课程的讲授任务,由专职教师讲解理论课,这样与学校的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其次是从社会上招聘各种具有专业实践知识的人才作为专职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
(三)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与“学”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完全仿真的实训中心并尽可能深入到企业中。实训中心的建立必须要设置完整的企业与相关机构,从而使会计实训工作都能在真实的环境下展开。同时要设置完整的实习岗位,学生要轮流在不同的岗上实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尽可能的到让学生到工厂到车间去体验成本核算方法,实践出真知,只有深入到车间,才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实际中进行检验,才能真正的理解。
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本会计教学必须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加以改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帆帆,试论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教学[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2]万云江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尹 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 会计学; 会计实务教学; 教学质量; 会计管理工作
会计学是经济学的一大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社会的新需求,高校会计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高深的理论知识或文化修养,而且还意味着实用性的技能。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会计教学中改变原有的一些教学理念,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得到社会认可,从而实现其培养目标。
高校会计实务教学工作的基本培养对象,是为大中型企业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比较扎实的操作能力的财务人员。在现代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往来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对会计实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会计实务教学质量,是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欲达到此目标,应处理好会计实务教学中的六个关系。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搞好会计实务的形象教育
课堂教学是会计实务教学活动的首要形式,会计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会计人员的示范者,是成千上万个优秀会计人员的集中形象。学生与会计教师的接触,就像初交朋友一样,对会计和会计教师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教师也会给学生一种初识会计的感觉。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会影响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格形象。因此,教师首先应特别注重第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如能抓住时机,从第一堂课开始影响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产生对会计实务课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很快适应教师,进入学当会计的角色,产生热爱本课程,乐于接受本课程知识的想法,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就成功了三分之一。教师把握好第一堂课的教学,在以后的课堂讲授中还应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知识水准,使学生能始终对会计实务课程有新鲜感,对会计工作有人格感。如讲授《会计实务》时,教师在起初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让学生了解成本管理核算在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形象,这就需要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过程的重要性及会计实务的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身份,为培养有专业高技能的会计人员打好基础。
台上一节课,台下一年功,任何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的学识、修养、情感、态度等。教师个人形象和专业知识,常能使学生从课堂上带到课堂下,带到社会上,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形成学无尽、意无穷的境界。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下功夫备课,掌握资料和技能,形成个人的魅力风格和形象,并使教学过程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语音流畅,技能娴熟,有活力。教师要热爱会计实务,介绍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也从反面例子中解剖只专不红或只红不专使会计工作人员走向歧途的例子。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起到主导示范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足够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处理好教书与求知的关系,以共同的期望值确立教学目标
在会计实务教学中,学生一般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例如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教风、优雅的谈吐、流利的口才,甚至对教师的仪表仪容、一举一动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些,学生的期望达不到,其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也达不到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首先从自身出发,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社会经济关系,丰富社会知识,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期望值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一直处于旺盛的共同学习状态。如成本核算实践性强,加之学生对企业了解甚少,教学中就不能从理论到实践,一定要和社会经济现象相结合,运用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形象具体、浅显易懂的活生生的操作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使学生能自觉地将其他课程如《市场预测与决策》、《财务管理》、《会计实务》、《管理会计》等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轻松愉快的事情。这样既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又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还能使会计实务工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学科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这样的工作。这样的教学气势也必定热烈积极,而热烈积极的气氛最易于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此目标,就要把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变成教师的积极性,在备课、讲课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要使教师的课前努力转化为学生在课堂上专心接受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推动力。这样,就形成了师生相互期望共同满足的良性循环,形成向共同性目标奋斗的气势,充分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处理好教授与接受的关系,选择理想的教学方式
会计实务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应从课程教学总目标出发并确定,而且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不同章节、不同内容、企业需求,甚至学生的年龄、性别、知识基础、个人兴趣等。一般来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确定的教学方式,是以课程教学的总目标为出发点的,而在课时紧、授课内容多的矛盾中,考虑“完成任务”多,最容易忽视学生“接受”的问题。作为学生,虽然对课程任务也有了解,但因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课程的难点了解甚少,加上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差异,因此就产生了接受效果不同的问题。处理好教授与接受关系的关键,是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各种教学方式并用,形成理想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根据所讲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分别用比较法、分析与综合法、抽象与概括法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学生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联系,为他们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纳,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是选择运用不同教学方式的基础。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死板地只讲教材内容,尽管费了很大劲,可能学生所获甚微。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因素,掌握其心理动态,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的,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当学生感到有所“发现”并使“发现”得到解决时,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突出技能性教学
会计实务教学在对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不同于基础理论课,后者是用高度概括的理论来认识实践、概括实践,并用实践来说明理论的正确性。会计实务教学是把基本形成的操作规程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并熟练运用。当然这些操作规程有其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政权机关的意志,这些内容必须贯穿于教学始终。但由于会计实务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贯彻理论讲授为实践操作服务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既掌握理论又能通过理论来论证实践,从而更扎实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讲课要联系实际。
大部分学生对企业经济活动较陌生,要想使学生尽快了解,就要用通俗的例子加以说明。如将学校喻为工厂,各年级喻为车间,但产品成本的结转方式可以逐步(顺序)进行,也可以平行结转。这样,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将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和成本核算方式采用挂图方式展示,让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处理好教学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增强直观性
会计实务教学的硬件是指学校为教学所提供的一般设施,而软件则集中体现为教师的“务虚”水平和“务实”本领,但硬件除学校所提供外还需要有独特的教具模型。学校一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这是为提高教师水平创造更多条件的基本保证,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硬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情景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课题设计等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方式大都是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他们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强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些方式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增强教学效果,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更应该不断通过自身“软件”探索独特的教具,如折叠式挂图、图表模式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视实物,以增强他们的直观性。
六、处理好多媒体技术教学和手工教学方法,突出现代教学优势
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现代会计实务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优势作用。会计实务教学的方法必须注重现代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而改进。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素质打下了基础。它在会计实务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具体表现为: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变了教学交流和学习的单向性,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会计教学环境与互动空间,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无味的会计实务理论表现得生动有趣,动画、音乐、图像等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制作的会计实务课件,通过简单的操作,生动、清晰地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使会计实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加强对学生会计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会计实务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已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 崔丽.会计教学改革教学观念探讨[J].今日科苑,2009(8).
[2] 于玉林.新世界会计发展趋势[J].审计观察,2005(4).
[3] 杨克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J].财会通讯,2006(8).
[4] 李长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计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经济师, 2004(2).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实务教学的特点
第一,目标定位。在我国,技术应用性人才通常分为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类。企业对人才的运用一般是以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排列顺序构成宝塔形,以技能人才为基础,经营和管理人才置于塔顶,技术人才位于中间。中职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方向。
第二,培养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熟悉企业会计原理、会计帐务处理程序,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用财务软件,熟悉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
第三,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成本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开设虽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本较为理想的教材,因而给教学及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把握不准,大多是只重视成本会计理论,不注重实践。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把会计电算化应用于成本会计实务中。
第二,课程讲授方法不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化,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本会计实务主要是通过实务中的成本核算凭证、表格等单据反映的,上课时没有实物单据,而教师又受课时、教具等限制,只能从书本上针对表格解释某些数据在各表格中的关系,学生听起来乏味,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第三,内容覆盖不全。成本会计实务是研究如何通过提供成本信息来加强成本管理的一个会计分支。成本会计工作是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对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拟订各种方案,进行成本决策,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事后进行成本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但在实际中,部分学校只注重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没有把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后的考核和分析作为重点。
三、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成本会计实务教学的改进途径我们不仅要突出“教”,突出“学”,更要突出社会实践性
第一,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注重实践。成本会计实务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又可为《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所以,对于两门基础课《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一定要好好掌握。《基础会计》讲的是一些简单、基础的会计知识,比如,简单的固定资产购买分录。《财务会计》则是一些具体的、详细的知识。
第二,从“教”的方面来说,要改进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对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力度。在开设成本会计实务之前,要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应用》等相关理论课程,而且还要有实习课程《现代企业会计模拟实操》。
二是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计论式的教学方法。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必须与改革考试制度相联系。先要有理念考试,后要有实习考试,并且应该提高实习考试占的比重。
四是充分应用多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增加更先进的设备。
五是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人才。首先,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承担一些实训课程的讲授任务,由专职教师讲解理论课,这样与学校的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其次,是从社会上招聘各种具有专业实践知识的人才作为专职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