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廉价劳动力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廉价劳动力资源

第1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几年前涌动全国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大面积的“民工荒”?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个原因引起“民工荒”

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我想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起了一定的效用,使得某些地区的农民减少了外出打工的比例。其二是多年来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生存环境太恶劣。农民工进城多集中于低级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些领域的劳动环境相对比较艰苦,而一些黑心雇主忽视职业保护更使农民工饱受其苦。更有一些地方的小老板具有“黑社会”性质,使部分农民对外出打工产生了恐惧感,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再进城打工。其三是农民工市场的区域化特征非常明显。一个村的人,干什么就都干什么,到哪里就都到哪里。靠老乡来传递就业信息,也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民工荒”。

问题是,眼下的“民工荒”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问题,还是农民工的供需状况出现了拐点?这是一个很难轻易作出判断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之前,我建议有关部门且慢采取行动,静观市场自身的调节。我现在担心有些地方政府出面用行政手段干预,反而打乱了市场。(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摘自2004年7月23日《经济日报》)

“民工荒”可能是表面假象

2004年6月底最新的数据表明,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首次突破1亿大关。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目前的事实依然是“民工潮”,“民工荒”很可能是一种表面的假象。

按照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如果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里,需求迅猛增长,必然导致供给品价格的上涨。但是我们奇怪地看到,农民工的工资却已经有近十年没有上涨了。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6%,可是农民工工资并没有明显的上涨。因此,是不是真的像那些老板说的那样存在大面积缺工,值得怀疑!像福建一些地方制造业的小企业,十年来没怎么涨过工资,这怎么能说是招工难呢?

对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口中的“民工荒”,我们也应当抱以怀疑的态度。他们的立场是很容易和企业家站在一起的,因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和地方财政直接相关,企业和政府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企业当然希望毫不费力地找到廉价的农民工,这种愿望也可能通过他们的利益同盟者政府官员的口来表达。

市场已经发出信号,接下去应该由价格杠杆来发生作用。反过来说,如果价格杠杆发生作用了,“民工荒”现象就不会存在。我很担心有些地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来解决“民工荒”,把市场的信号都搞乱了。(杨宜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摘自2004年7月23日《经济日报》)

“民工荒”的本质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信号 所谓“民工荒”实际上仅仅表明了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并不是说整个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供给短缺,是在既定工资水平下低级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试图在接近甚至低于法定最低工资以及不提供相应福利待遇条件下招收足够的劳动力确实已经成为困难的事情了。即便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很多公司也面临着提高工资的压力。从宏观角度看,这应当是一个可喜的信息,因为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实质性提高。而对企业来说,企图继续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恐怕将面临更多危机,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转移将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反映出我们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大约只是美国的1/50、日本的1/30和韩国的1/15。廉价劳动力不仅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也是中国吸引国外资本的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中国加工制造企业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也是得益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居民购买力水平仍然较低,价格便成为产品能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国内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价格将始终是产品站稳市场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上对廉价劳动力也有强烈的依赖性。

在国内市场上的低收入水平、低产品价格、低劳动力成本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品质、低价格、低劳动力成本,形成了两个“稳定三角”。任何超出既定价格地雇佣劳动力都有可能导致这两个三角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一个低价劳动力陷阱。

这样,当劳动者生活水平以及对工资的期望提高以后,在原来所设定的不变工资率(接近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给减少便是必然的。可以认为,所谓的“民工荒”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对廉价劳动力过分依赖的必然结果。(徐林清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自2004年8月4日《南方日报》)

从“民工荒”反思我国的发展战略

我认为,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21世纪初还在死守着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发展战略。二十五年前,中国一贫如洗,没有基本的发展资金,除了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走劳动力密集型的道路,别无他途。如今,中国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资本积累,并且很快就会面临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危机。但是,我们却没有根据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现实,完成必要的战略转型。

第2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66-02

一、刘易斯拐点

自从2004年在珠三角出现“民工荒”开始,对刘易斯拐点的讨论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关于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争论方兴未艾。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蔡提出,中国的劳动增长速度变得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过去,毋庸置疑,中国会在2009迎来第一个刘易斯拐点,而且会在2015年迎来第二个刘易斯拐点;荣世芳(2009)通过对1997-2005年之间的经济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在1997年就已经迎来了第一个刘易斯拐点;张晓波(2009)通过对甘肃省农忙和农闲的工资收入的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实际工资水平仍然是不断上升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易斯拐点到来的特征。

与此同时。相左的观点也很强烈。樊纲(2007)则表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农村还有2.5亿-3亿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刘洪银(200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农村还存在着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尚未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

学术争论智者见智,无需加以评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自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余波尚存的情况下,中国俨然出现了“民工荒”与“加薪潮”。特别是富士康公司连续的跳楼事件、南海本田罢工事件等等,均以涨工资为终结的事实,更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刘易斯拐点到来的经济特征。

二、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是二元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正确认识并判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对调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195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在《曼彻斯特学报》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第一次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从此使得二元经济走向公众,并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认同。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伴随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的情况下,农村会有丰富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转移过程中,还将伴随着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城市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下降这一趋势,同时有工资水平上升趋势。这一转移将持续到农村与城市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相等,从而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至此,二元经经济特征消失,经济开始进入新古典主义体系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此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水平,便是按新古典学派的方法确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

在上述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农村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得无需提高工资水平,即可吸引到足够的劳动力供给。但是,当农村劳动力不再富有,工资水平就有上升的压力。此时,农村剩余劳动的供给增长小于需求增长,工资开始上升,也即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在此拐点之前,一个较低的固定工资水平,即可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之后,需要提高工资水平才能吸引到足够的供给。此关系可以用下图(图1)简示,图中E点即为刘易斯拐点。在E点之前,在工资率为W*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资率水平不会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E点之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丰富,随着需求的增加,工资率水平必须跟着上涨,才能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由于中国长期具有二元经济特征,农村沉淀着丰富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进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较低的工资水平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在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供给。如下图(图2)所示,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总和生育率低于人口替代率的水平。再加上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出生高峰,经过一代人的时差成长为劳动年龄人口。进而在改革开放期,我国年龄结构具有低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等特征。富有生产性的人口年龄结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整个国家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

图2 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没有对少儿和老人过度的抚养压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有研究显示,在1970到1995期间,东南亚经济增长中,人口红利的贡献比例在1/3-1/2之间。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是27%(蔡,2010),这个数字与6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韩国基本相当。换句话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27%的比重是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

人口红利是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由于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可以提供给经济发展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要素,能够为经济提供一个增长源泉。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然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三、人口红利式微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有两个标志性变化,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二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低出生率难以为经济提供充足的潜在劳动力。如下图(图3)所示,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65年的峰值37.88,迅速下降到1978年的18.25。在1987年之前,有少量上升趋势,随后基本上处于一路下降趋势。自上个世界70年代末,中国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在6的固定水平。由于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逐年下降。人口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必然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目前中国出现的 “民工荒”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征兆。毋庸讳言,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旦这个重要角色出现市场短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是巨大的。那种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经济增长点,将严重的萎缩,中国经济势必要寻求新的增长点。

图3 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联合国对中国分年龄的人口预测,中国人口峰值将在2030年出现,届时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4.6亿。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届时将达到9.98亿,之后将一路下降。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长期以来也是下降趋势。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人口的另一个特征,也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因此,刘易斯拐点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式微。人口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当我们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时,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以致在人口红利枯竭时,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这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考验,同样,因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无可避免,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场重生。那些粗放而低技术含量的增长点,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势必被淘汰。换句话说,淘汰低技术含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所致,只要能够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可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转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把传统产业改造成先进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将会迎来的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人力资本发展

正如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那样,调整产业结构是刘易斯拐点之后中国经济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伴随传统产业向先进产业转移,其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能否成功转型。再加之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必定来自于人力资本,而非单纯的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必将是解决人口红利式微、人口不再向生产型发展等问题的根本出路。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用质量代替数量,是应对刘易斯拐点之后将会出现的劳动力供求缺口的未雨绸缪之举。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把农民工从传统产业输送到现代产业。对于企业而言,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企业处于主动地位,而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在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之后,劳动力资源逐渐变得稀缺,获取和维持必要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环节。企业通过主动培训员工,进而获得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取得质的优势,将是企业获胜的必要保障。 同时,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之事,政府也应扮演其应有的角色。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真理。对于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的中国,将经济增长点转移到创新领域来,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模式改革,扩大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智力上的“人口红利”。

第3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工资、福利

当然企业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生产线上的正常生产,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培训而造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回暖,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很多制造型企业接到的订单开始增多,生产线上需要更多的人手,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在劳动力市场上招不到足够的人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使得很多当地的劳动力人口宁愿留在家乡工作,即可照顾家里,生活成本也比沿海地区低。但不可否认,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不是很妥当的行为也是造成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企业在招聘中只招熟练工的短视行为,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

这种做法可能在劳动力资源充足的情况能招到满足生产需要的足够的员工,但在目前劳动力普遍短缺的情况,就很难保证可以招到足够的员工了。而且在这些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会发现他们需要不停的招募员工,因为员工在不断的流失,造成一种“铁打的工厂,流水的员工”的现象。企业很难留住员工,培训的缺失可能就是个关键原因。

首先,新员工刚到企业的时候,都会对企业有种认同感,企业的培训会加深这种认同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对企业来说很重要,自己在企业中是受到重视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其次,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现在企业都在说要建立企业文化,而如何建立企业文化?每家企业都可能有自己的理念,但笔者认为从新员工进企业开始培训起就开始灌输企业文化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培训中潜移默化的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文化从认同到自觉执行,维护。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员工对公司有认同感,归属感,觉得作为公司的员工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能在培训工程中,使员工能建立起这种意识,那今后员工主动离职就会少很多,企业员工的流失也会少很多,就不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经常去人才市场招聘了。日本的企业就很重视员工忠诚度的培养,使得员工从内心都以企业为家,为战后的日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第三,企业为员工做培训可以得到大批的储备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同样适用,笔者一直认为:没有不合适的员工,只有不适合员工的岗位。在新员工的培训上可以先期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等熟悉后可以根据员工的所学,特长,性格等方面安排合适的岗位再进行岗位培训,这样经过培训的员工对岗位都应该是适合的,今后在企业进一步的培训中工作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企业中的骨干力量。

企业还停留在把员工当廉价劳动力的观念中,导致企业中的劳动保障,福利措施的缺失

目前,还是有很多企业认为员工是廉价的劳动力,只想在员工身上获取剩余价值,而从没想过要去建立个舒适,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来留住员工。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企业还沉浸在当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造成很多岗位供不应求的情景中,他们认为招进来的员工只是廉价劳动力,只要员工能在生产线上干活就行,因此在员工培训,劳动保障,生产环境,公司福利等方面都有不足,这也让很多好不容易招到的员工不断的流失。

首先,最主要的是劳动保障的缺失。有些公司在员工上岗前只进行简单的安全培训,甚至连这简单的培训都没有,工伤。而这些工伤会对周围目睹或是听说这件事的工友造成心理阴影,若有合适的机会这些有心理阴影的员工肯定会离开这个对他们来说有不好回忆的地方。据统计,2009年全国认定工伤人数953061人,比上年增加1364人,增长0.1%。因工死亡人数为16760人,比上年减少2363人。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工伤不仅造成员工身体上的损伤,而且对公司的形象,财政支出上都会有影响。一个经常出工伤事故的企业,是不会有人感兴趣的,他们害怕成为下一个工伤事故的受害者。

其次,公司在劳动者权益,工资水平和员工福利等方面有所缺失。

第一、员工工作时间过长,为了赶交货期,让员工经常性的加班,有些企业甚至是强迫员工加班。有的企业在生产旺季每天加班高达5个小时,有的企业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计算加班工资,有的企业以每月26天作为正常工作日计算加班工资,有的企业加班工资低至每小时0.6元。

第二、某些企业不遵守劳动者权益,不按签订的劳动合同执行,这会在员工中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引起员工的强烈不满。很多公司并没有把员工当成是平等的雇佣关系,而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处理员工关系时,会处在一个很强势的地位,而不给员工平等对话的权利,常此以往,当然会造成员工的不满,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后果。

第三、企业给的工资还是几年前的水平,并且没有其他福利,难以吸引到员工。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为1455元,环比增长2.5%;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89元和1382元,环比分别增长3.2%和4.3%。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高不到百元的差距,已经很难构成优势,而东部沿海的生活成本也要比中、西部高很多,因此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不足以吸引劳动者了。现在是看谁的企业待遇好,工资高,环境好,才能强到人。目前东莞一带的电子企业普遍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也许是个趋势。

第4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反观中国企业三十年成长史,当年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亚奇迹,震撼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企业,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为根本主导的东亚增长模式,也成了中国企业日后发展的标杆与模范。随之,中国凭借自身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所释放出的能量,迎来了国人欢欣鼓舞的 "中国奇迹",一大批中国企业以令西方同行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崛起。

然而,理性地看,奇迹并不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早在1994年就认为,东亚奇迹完全可以归功于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大幅度投入,而不是因为生产力的提升。纵观中国建国六十年经济历史,我们的"奇迹"首先来自1978年之前计划经济所造成的物质极大短缺,导致市场机会无处不在,企业不必形成核心价值理念、独特的专利技术、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甚至不需要太在意产品质量,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客户无处不在。

随着产品的逐渐丰富,简单生产的道路开始变窄。企业对此的应对之策应当是产品升级换代,以优质产品取胜,进而取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同时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另外一条路是通过流程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取胜。同是以廉价起家的戴尔,其在简化流程方面的专利至今已多达数百项。但此时的中国企业放弃了产品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与流程创新,而是以充分利用计划经济时代释放出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在当时无可厚非,流程创新、新技术开发均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至少在表面上达到同样效果。

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开始着手"营销"。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的一个特点,营销的本质是以此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必要的手段,使消费者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得企业及产品信息,从而为自身的购买与消费做出有效抉择。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营销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的基础。然而,中国企业此时的营销,不是着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而是看准了消费者信息匮乏这一特点,玩起"概念"营销,开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此前不知营销为何物的中国消费者对此毫无抵御能力。因此,中国企业似乎只需恪守"广告轰炸+低成本制造"模式,就无往而不胜了。

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短缺经济已经过渡成丰饶经济。似乎无止境的廉价劳动力开始短缺,日渐精明的消费者对广告轰炸也开始麻木。习惯了老套路的中国企业,面对这种状况开始显得笨拙无力。2008年,政府集中出台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政策。前期已基本丧失技术优势与客户服务优势的众多中国企业顿时陷入了窘境。

与此同时,由于沿用以前成功模式而造成的大量低层次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致使中国产品大量过剩。更重要的是,面对国门大开后蜂拥而入的西方同类商品,国货显得越来越不入消费者的"法眼"。国内消费占国民经济比重持续下滑,"出口创汇"成为这些过剩产品唯一出路。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及西方经济持续繁荣近20年从另一个侧面成就了中国奇迹,使得众多中国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日渐停滞的情况下持续沿用短缺经济时期的成功模式的话,那么,2008年的西方金融风暴就成了众多中国企业创新惰性的终结。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有且只有两大功能:创新和营销,即创造价值和告知价值。没有技术进步的低成本不是创新,没有客户服务的营销也不是营销。

第5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众多中小企业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待着在新形势下的迅速转型。这对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凤凰涅”式的痛苦过程,会有大批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烈火”的考验而无法“重生”,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勇敢地去面对。

未来的路需要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去寻找。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到底缺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的困境?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我们过分乐观于我们的“优势”,以至于始终没有做好长远发展的打算。所谓的“优势”,就是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我们拿中美两国的情况作对比。广东省2006年9月调整后的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是:广州市区和番禺、花都两个区为每月780元,从化、增城为每月690元,平均比以前增加17.8%。就按每月4周,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算,调整后农民工每小时工资分别为4.9元和4.3元。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远超过每周40小时,而且几乎没有加班费。美国的情况是:2007年5月24日,美国众议院以348票对73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决议,在两年内将最低工资线从每小时5.15美元提高到7.25美元。按照现行的汇率,美国最低工资是我们的10倍多。我们当然不是要求中国工资标准向美国看齐,只是想通过对比,说明我们劳动力成本优势之大。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优势是我国产品打遍全球无对手的“法宝”。不久前,一位美国学者对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迪斯尼公司制作的DVD影碟价格是每张30美元,而中国生产的影碟机在美国的价格是每台20美元,让美国人吃惊而又感到困惑的是,这样的价格中国老板竟然也能赚钱。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我们单位产品的利润十分微薄,只是靠大量使用劳动力,通过产量优势,保证了总体利润水平。说到底,我们的优势无它,就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由于这一优势太显著,使得多数企业主乐得安享“人口红利”,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自主开发方面做得很不够,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品牌寥寥无几。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企业中,只有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30%没有自己的商标,50%完全做OEM(贴牌生产),99%没有申请专利。这说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把注意力放在了竞争最激烈、利润最微薄的产品制造环节,而在产品开发和包装营销两个利润最丰厚的环节,我们做的工作远远不够。因此,一旦劳动力成本提高,“人口红利”消失,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我们的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抗拒或消化能力,狭小的利润空间经受不起任何“挤压”,企业很快就陷入绝境。

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曾提出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以此说明一个成功经济体或一个成功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根据这一理论,在一个产品系列从研发到制造再到营销这三个环节所构成的完全的产业链中,竞争最激烈、附加值最低的往往是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而处于产业链两端的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进入壁垒,竞争相对缓和,附加值也较高,由此形成一个两端高、中间低的曲线,形象地称之为“微笑曲线”。“微笑曲线”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经济近30年来的成功起飞,又可以为我国企业的顺利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从初级加工制造业起步的,如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从事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以及补偿贸易,即所谓的“三来一补”,这是符合“微笑曲线”理论的,因为初级加工制造环节一般技术要求不高,容易模仿,且风险相对较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能够充分发挥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经济发展初期,这正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尽管附加值低,但凭借我们的价格优势和数量优势,能够在较短时期内积累大量的资本,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经济起飞阶段,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变得相对充裕时,如果仍然固守这样的发展模式,它的缺陷就会凸显。首先,企业容易受制于人。由于技术标准和产品销售这两个环节掌握在别人手里,企业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支配。尽管企业承担了产品生产的主要成本,但利润却十分微薄,到头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你越发展,对别人的依赖性就越强。其次,企业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越来越弱。由于企业赢利空间狭小,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利润就被侵蚀掉,而且随着资本不断积累,劳动力过剩的局面会逐步扭转,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所谓的优势会逐步削弱;再次,企业面临着来自更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比我们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就有可能向这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因而我们不得不接受别人苛刻的条件。这些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企业本来应该早作打算,及时进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自生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廉价劳动力短期内不会消失,使得多数企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而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使这些问题一下子完全暴露出来,企业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因而显得内外交困。

第6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6)-0036-05

一、引言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开启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巨大优势,虽然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的附加价值较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消失,外贸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动摇。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之后,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

劳动力成本上升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是也是一种推动转型的力量呢?能否使企业在压力下转型,资本在压力下寻找新的结合点从而内在地调节产业结构改变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否因此减弱?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指导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外贸竞争优势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占据珠江三角洲入海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优势,是劳动力资源大省,进出口总额在2013年达到10918.2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5.87%1,持续位列全国各省第一。广东省经济开放发达,劳动力价格能较好地体现市场需求,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其出口统计数据口径统一,因此本文以广东省作为代表,研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从传统的贸易理论来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发生与比较优势相关。在自由贸易中,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李嘉图的理论描述了对外贸易中劳动力分工的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则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对国际分工决定性作用,一国应生产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较多要素的商品。中国一直被视为劳动力资源大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发展,我国已经从初级产品的出口走向了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占据绝对优势。国内学者指出,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低工资不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对从生产制造大国转型消费大国造成障碍。廉价劳动力水平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会挤压高技术产业发展,使我国国际加工贸易处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低端,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成本连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发生转变。罗来军等从理论上说明,工资水平的适度提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郑延智等以江西省数据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上升抑制投资,但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对总产出及经济增长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工资的提升从理论上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反映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呢?国内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其对投资消费、总产出、国内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则较少。

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映射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对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研究中,一方面,FDI的流入一直以来被认为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有一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被认为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被认为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影响。冯伟等通过1990-2009的省级面板数据认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能对FDI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但越过拐点值后变化产生阻滞作用。劳动力成本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二者直接关系的研究则较少。此外,通过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分类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评判标准。

江小娟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中指出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因素。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本文将从对外贸易的视角直接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广东省数据实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与模型

(一)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

广东省统计局进出口商品分类采用的是HS协调制度编码。可以采用资源密集产业分类方法2,将HS编码下的商品统计分类与SITC的标准3进行对照,将HS编码下的19类出口商品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类。第20类艺术收藏品和21类特殊交易品出口金额较小,影响可以忽略,未参与分类。

进出口商品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按照以上三类商品分类,通过广东省2001-2013历年统计年鉴得到初始出口数据,整理并计算得到资源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在每年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

从产品出口角度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级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这样几个阶段。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2001-2013年期间,广东省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商品占比最小且变化不大,在2%的水平上下波动。资本密集型商品占比最大。在13年间,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共降低11.07%,资本密集型商品占比相应上升14.22%,可见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整体在优化。

(二)劳动力成本

FDI持续流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物价因素,我们在构建模型时,选取消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广东省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作为劳动力成本。由于广东省劳动力流动性较大,外来务工者较多,劳动力价格相比内陆省份更能反映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

(三)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商品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1、模型的建立

选取2001-2013年广东省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PROP)和剔除了通胀因素后的广东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aversalaryt)作为样本数据,就平均工资与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模型:

PROR=C+β×aversalaryt+u

C为常数,β为弹性系数,u为误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先要进行PROP和aversalaryt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只有同阶单整序列才可建立协整关系。

2、单位根检验

利用ADF检验对PROP 和aversalaryt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如表4所示,原序列PROP和aversalaryt 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PROP和aversalaryt 都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ADF检验,这说明PROP和aversalaryt同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3、协整检验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PROP= 0.4770 C 0.0018 aversalaryt

(22.7790) (-5.4658)

(R2= 0.7309, Adjusted R2= 0.7064, F= 29.8748)

对回归结果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ADF统计值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残差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此得出结论,PROP与aversalryt存在协整关系。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密集占比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平均工资每增加1%,劳动力密集商品出口占比降低0.0018%。

4、误差修正(ECM)模型

协整关系体现了平均工资与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产品占比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变量短期波动情况。

假定两个变量X与Y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引入二阶滞后模型:

经过恒等变形,可得如下二阶误差修正模型:

其中ecm为误差修正项。令Y为PROP, X 为aversalaryt, 在Eveiws中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PROPt=-0.0094+0.5988PROPt-1-0.0017aversalrytt-1-0.0012aversalrytt-0.8062ecm

(-0.3915) (2.1079) (0.4891) (-0.3680) (-2.9662)

(R2=0.6591, Adjusted R2=0.4318)

由于常数项和aversalrytt最不显著,因此尝试去掉这两项,重新进行回归:

PROPt=0.5808PROPt-1-0.0012aversalrytt-1-0.6697ecm

(2.5070) (-1.5272) (-3.0577)

(R2=0.6028, Adjusted R2=0.5035)

模型的拟合系数较好,各回归系数符合经济意义,PROPt-1与误差修正项ecm在5%的水平显著,aversalrytt-1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上期PROP和averslaryt每增加1%,本期PROP将相应增加0.5808%,降低0.0012%。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它表明当PROP与长期均衡的偏差中的66.97%被修正。

四、结果分析

从数据模型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的13年里,随着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其出口商品结构对应发生了一定变化,总的来说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在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与此同时,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占比相应上升。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伴随着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可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给许多制造业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但也是一种促进结构调整和革新的潜动力。

资本密集产品出口占比已经超过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这是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已经减弱或者不复存在呢?

贸易竞争力指数(TC),表示一国净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波动影响,常被用来比较分析某一产业或行业国际竞争力。加入进口数据,我们计算了原分类下资源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虽然出口商品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占比超过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外贸竞争优势明显强于资本密集型商品。2001-2003年,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从0.1722增长到0.2010,第二波增长从2004年的0.1871上升到2010年的0.3015,此后上升到2013年的0.4272,为历史最高值。由此看出,虽然劳动力成本在上涨,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竞争力并没有降低,而是波段性增长。因此,虽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但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并未消失。一种解释是我国劳动成本上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有了更大的提高。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于绝对劳动成本的上升,那么创造单位商品价值所需的劳动力价值实际上反而下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劳动成本实际是下降了。

五、结论与建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情况显示,2014年16―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371万,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第三年绝对数量连续下降。我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开始消失,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反应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在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可以转化为产业升级潜动力,使我国外贸产业不得不从旧时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模式中走出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开启我国对外贸易向国际产业链高端转移的过程。综上,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地方政府应该合理调整提升本地最低工资水平,鼓励社会整体工资水平的合理提升。

在劳动密集行业,企业不应该抑制劳动工资的上涨,而是应该加强提升劳动力素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相对成本,保持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继续发挥劳动资源优势对我国出口的巨大带动作用。此外,企业应该改变以往单纯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技术革新,设计创新上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对于生产传统家居品、日常用品的企业而言。

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创新,发展新的外贸优势,促进资本密集行业和技术密集行业的发展,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升级,在不久的将来使资本和技术替代廉价劳动力成为我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梁达.从劳动成本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中国中小企业,2010(7):15-17.

[2]张若雪.人力资本,技术采用与产业结构升级[J].财经科学,2010(2):66-74.

[3]罗来军,史蕊, 陈衍泰等.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与我国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研究,2012(5):36-42.

[4]郑延智,黄顺春.劳动力成本,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3(2):18-22.

[5]刘舜佳.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财经科学,2004(2):78-81.

[6]肖利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3(1):81-89.

[7]冯伟,邵军,徐康宁.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J].南开经济研究,2011(6):3-20.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bor

Cost and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Guangdong Province

LIU Ping

(School of Business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第7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前景;现状;探索思路

1.前言

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含义来看,它是一个相对性的范畴,它的划分标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那么理论上来讲,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指的是资本劳动力比例较小的产业,具体来讲,是指农业、林业、服装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产业。从其理论意义与具体行业表现不难看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并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一特点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要从现今的经济发展形势入手,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前景。

2.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无论是从资本积累还是技术创新方面都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主要依靠的是第一产业,农业、林业和手工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凭借大量廉价劳动力、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这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现今,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相继发展壮大,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认识存在误区,过于笼统的理论解释使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缺乏针对性,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第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机构不尽合理,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资本,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服务业虽然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发展结构缺乏合理性;第三,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府体制不够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经济得不到更大的自由化发展空间,并且,我国为了支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虽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是相比现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政策支持相比,我国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支持相对落后;第四,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性,随着世界经济的高度发展,各个国际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不断提升,因此,我国在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的国际贸易规则不利于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策略

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仅分布于第一产业、在第二第三产业中也有涉及,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们要从自身存在的不足出发,结合我国现今经济发展状况,探索新型经济发展思路。

3.1从理论方面来正确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候,对其理论方面的了解长期存在误区,导致了理论对实践产生错误性的指导,因此在现今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国际市场上,我们要想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要从转变传统思想入手,纠正传统观念中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错误认识。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代表着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要被取代,而是要认识到我国经济要获得稳步发展,劳动力密集行业始终是基础性行业;第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要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要树立可持续、全方位的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尽可能地为该类行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是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是资本技术等资源非常欠缺,那么我们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时就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要从国际合作中获取需要的资源。

3.2改善国内市场,提高政府政策支持

劳动力密集行业遍布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那么国内市场也就相应的极为广阔了,改善国内市场,提高政府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就能够适当减轻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不断发掘国内市场,有效利用既有资源。

3.3利用先进技术来推动原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改革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传统行业,其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型与改革,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使得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3.4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

虽然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是廉价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长期得不到提升将极大地妨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经营,并且劳动力资源成本过于底下将影响到我国国内市场的发展进步,因此,劳动力密集产业未来发展中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⒖嘉南祝

[1]曲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西部论坛,2015.

[2]罗勇,张倩倩.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5.

第8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招商引资;    优势分析。

一、原州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和招商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原州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原州区乃至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原州区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原州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原州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原州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盐矿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

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州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原州区招商引资综合因素分析。

1.原州区招商引资区位分析。

(1)原州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原州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3)原州区的市场优劣。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原州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原州区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原州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明显。

2.原州区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原州区虽然也有一些企业,但是企业规模有限,既不存在个体上的优势,也不存在群体上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个体优势还是行业优势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原州区既缺乏内在经济效益,也缺乏外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缺乏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以及行业技术集中或扩散而更具实力,因而势必对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等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外商踌躇不前,给原州区的引资造成困难。

3.原州区投资环境分析。

第9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实证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等外生变量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会发生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重新分工的一个过程。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现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的投入量和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不同的要素生产率和要素积累决定着不同部门产出增长率的差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要素投入偏好于要素生产率更高的部门。从短期来看,假设经济增长系统中的要素投入不变和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要素总投入不变。如图4.1所示: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假设存在两种不同生产函数的部门,其中在要素投入相同的情况下,部门Ⅰ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部门Ⅱ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在要素总投入不变的情况,增加部门Ⅰ的劳均要素投入,则增加的劳均产出为;而减少部门Ⅱ的要素投入,则减少的劳均产出为,最终获得的劳均产出为,大于初始的劳均产出,即: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投入生产率高的部门,增加了劳均产出。从长期来看,不断增加的劳均产出可以积累更多的生产要素,从而增加总的生产要素投入。而新增加的生产要素更倾向于投入生产率高的部门,促进生产率高的产业的要素投入和生产率低的产业的要素投入比不断扩大。因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存在递减的规律,随着生产要素不断投入生产率高的部门,这个部门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会持续降低,最终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会相等,生产要素对两个产业的投入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产业都对经济增长产生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生产率高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系统,生产要素投入偏好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更高的部门,可以获得更高的总产出。产业结构调整属于一种内生变量,通过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劳动的合理分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为了准确测量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节将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测量估计。

本章节主要使用的是中国1985-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1985-2010年GDP构成指数以及1985 -2010年非农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各产业GDP构成指数=各产业生产总值/GDP;非农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人数/劳动力总人数。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各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和劳动力就业人数数据均来自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因为采用的数据是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所以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ADF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是EVIEWS6.0,得到的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时间序列的ADF检验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是中国经济高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中国从一个农业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很大的传统农业国家逐渐发展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现代经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结果,现在对如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如何继续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应该推进产业发展向科技含量足、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转变。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很高,但是中国的工业类型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业类型呈现科技含量低、投资回报率不高的特点。中国存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本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的增加,中国经济获得很大的收益。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优势对经济增长存在一种惰性,阻碍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推广。因为推进技术进步需要在短期内进行大量投资,而维持现在的发展状态则会持续获得廉价劳动力带来益处,使企业更愿意用廉价劳动力而阻碍对新技术的推广。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向高精尖发展的过程中,会在短期造成劳动力失业问题。这需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精尖化,避免短期出现大量的失业问题,造成劳动力收入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76-102.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