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法律专业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律专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律专业培训

第1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1.庞大的文化市场与有限的综合执法队伍之间的矛盾。各地的文化市场覆盖范围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面对庞大的市场,众多的从业人员,广泛的分布区域,有限的文化市场执法人员难以全力应付,文化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常常是解决了这一个,又出现了另一个。如果遭遇紧急任务,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更是要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下来,许多人都疲惫不堪,正常的管理工作很难取得进展。2.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而大众的法律意识又比较淡薄的问题。当前,文化市场的法律环境有着较多的不利,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法律文件缺失,在文化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法律法规的缺失给正常的执法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今天政府部门都在提倡简政放权,而相关的法规文件又没能及时,这就给执法部门对相关场所的管理造成不便。同时,大众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不懂法而又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利,即使懂法,又不想受到法律的约束。3.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到位的问题。近些年来,政府为有序的管理文化市场不断出台了一些实施细则,但因为执法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执法手段,法规规定的对违规行为的明确处罚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再加上文化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经营者不受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的管理,对于下达的管理文件置之不理,有的人软磨硬泡,甚至扬言报复,可见当前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到位的问题非常严重。4.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文化执法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想要实现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处理好违法情况,执法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而且还要熟知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是基于新科技、新理论的大量应用为前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仿真技术的大量推广,许多图书刊物用肉眼很难辨别真伪。而当下的执法人员,所学的专业领域又是多种多样,但真正掌握有关文化市场法律等知识的人员非常少,对新时期的文化市场执法方法掌握不到位,为执法人员举办的法律培训、专业培训少之又少,执法人员在文化市场管理中的工作难度不言而喻。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过程中对策

1.构建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构建的队伍既要数量适当、又要个人素质高,既要政治水平高,又要业务能力强。必须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精通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首先要做好人员保障。依据所辖范围、市场规模,适当的扩大执法人员队伍。并且将水平高、有责任感的工作人员引入到执法队伍当中,迅速的改善当前文化市场执法力量薄弱的状况。其次要实现素质提升,通过执法行为管理、工作能效考核、执法能力评估等,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执法队伍,改善执法素质,提高执法管理质量。2.要不断加快文化立法程序,完善文化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增强文化法规建设,是进一步改善我国社会主义法规体系的重要一环。新时期文化产业在国家全方位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市场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进步。而当今的社会实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也急需文化立法的迅速完善。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有许多的文化立法项目要开展,即使已出台的法规文件也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有关的条例文书也需要继续扩充。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建设好文化市场的法律体系,增强依法治国的水平,使得文化法制系统的构建成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3.多部门联合执法,增强执法力度。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是非常复杂的,牵连到方方面面,当前的执法部门力量过于单薄,只是依靠自身实现文化执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想要实现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就需要实现多部门的联合执法。首先,构建起与文化审批单位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执法机构的相关检查意见当作文化经营者能否年检合格的重要条件。其次,构建执法联动机制,增强文化执法与其他多个部门的工作联系。对于某些较为复杂、困难的工作实际,文化执法单位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创建通畅的信息交流路径,增强执法力度,实现与执法有关的信息的分享,增强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范围,以取得足够的警示效果。4.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执法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文化市场非常之活跃,且紧跟时展步伐,各类新技术、新手段都能在文化市场中发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出版物以及网络文化的发展,全新的文化项目持续涌现,传播速度更是飞快。但文化市场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却没能跟上。因此,需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使得各级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能够不断得到成长,利用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多角度地学习,使得文化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规文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水平。

三、结语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管理部门,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及时转变执法理念,不断增强工作水平,培养出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个人形象佳的执法队伍,通过创建完善的文化法律文件,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以增强执法力度,开展专业培训以不断提升执法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才能实现对当下飞速发展的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才能在新时期有力保障文化市场的运行秩序,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辉.简谈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演变[J].现代企业文化,2016(24).

[2]隋春蕾.浅谈对基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3).

第2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据调查,该商贸中心营业仅3个多月,自动消防系统在火灾发生后没有动作,原因是消防控制中心仅1人值班,其关闭了控制系统,然后擅离岗位,火灾发生后其他人员也不会操作。充分反映出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技能极差。教育培训不规范对于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2011年以前,陕西省消防总队每年都要举办培训班,参加的总人数约500人,培训的时间一般是3一5天,培训的教员都是临时聘请,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实习操作的器材设施。参训人员大部分对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对所学知识似是而非,有的根本听不懂,导致学习效果很差。2011年开始,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培训。未被纳入技术工种范畴由于管理层认识上的偏差,各单位都将消防特有工种没有纳人技术工种范畴,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打杂岗位。所以,自动消防系统从业人员普遍待遇低,不安心工作,流动频繁。由此导致自动消防系统的维护保养差,容易损坏或破坏。

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必要性

法律、规章的规定根据《消防法释义》的解释,《消防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持证上岗,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说,从业人员具备相应技能后,应当经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后,持有国家人力资源部门颁发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第三十条规定,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应当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动消防设施施工、操作、检测、维护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对经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以上法律和规章,为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和场所越来越多,其从业人员也将大幅攀升。据统计,2011年,陕西省境内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和场所有6000多家,且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在递增,仅此一项,其从业人员当前的保有量应不低于36000人(每家按从业人员6人计算)。另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都渴望在有消防安全保障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就更希望其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所以,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必由之路自动消防系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最直接的原因是培训不到位。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他们也渴望能够获得系统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但苦于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也没有权威机构来鉴定自己的水平。因此,成立规范的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立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必将为消防特有工种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这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职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加强和规范行业的有效措施从陕西目前的现状来看,自动消防系统等特有工种从业人员的培训时间短、内容少、设施缺、效果差。本应是技术性很强的一个工种,被当作人人可干的打杂岗位,技能水平高的人才留不住。如果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将其作为特有技术工种,社会单位应该能够接受。而且,按照有关规定,持有不同等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该享受对等的待遇,从而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各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以是否持有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依据,那么持证人员就容易找工作,也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待遇。这将从根本上促进消防特有工种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规范和加强该行业。

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模式

成立“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应当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动消防设施施工、操作、检测、维护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对经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同时,该《规定》还设定了培训机构的条件。由于明确规定了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举办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所以,各地可鼓励或引导地方一些职业培训学校承担此项工作,他们在现有办学的基础上,很容易能够达到消防专业培训的条件。在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开设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动消防设施施工、操作、检测、维护技能等课程,从企事业单位、中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中招生,学制3一6个月,学费按国家相关标准收取。成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站”各省可依托消防协会,按照建站标准,成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站”,并向人力资源等部门申报办理相关手续,聘请职业技能鉴定师,对经过系统培训的消防特有工种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经鉴定合格者,发给人力资源部门制式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可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职业技能鉴定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收取。成立“消防职业推广中介组织”举办消防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成立消防职业推广中介组织,三者应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方可见效。没有系统的培训,也就没有鉴定的对象,如果持证人员无法上岗,学校将没有生源,一切就无从做起。笔者认为,成立消防职业推广中介组织,是加强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中之重。可以参照公安系统“保安公司”的做法,对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进行管理,并将这些人员介绍到有相应工种的企事业单位。消防职业推广中介组织对毕业学员安排工作后,要跟踪管理,单位不满意的,负责调换,该组织可从用人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若用人单位直接聘用,不需要中介组织管理的,可以一次性收取介绍费。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持证上岗《消防法》第六十七条还规定,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消防特有工种岗位未持证上岗的,要对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与其用无证人员受处罚,还不如用具备技能水平且持证的人员。只要消防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严格执行《消防法》的规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就一定能够实现持证上岗。

第3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1、专业培训方面

经过了公司领导的精心安排和策划,安排了公司各个部门的主力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专业培训,使得我对自己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还指明了以后努力的发展方向,为此,我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会不顾一切为公司奋斗,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相结合,争取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车间实习方面

我在车间实习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车间的现场图纸资料为指导思想,来分析认识各个实物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获得了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我在这个月的过程中,都是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基本都是把问题从设计室带到车间,或者从车间带回设计室,然后请教设计室的工程师和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并和共同的实习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等,经过了全方位的请教和讨论、思考以后。使得我对公司产品有了质的了解。

3、设计计算方面

我师从毛工师傅,在毛师傅的热情帮助下,在热工计算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还进行了整个系统练习计算,毛师傅在其它时间还给了我们热工计算的专项培训,还给了我们关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事业部3#聚酯装置热煤炉采购技术标书》和把1000万燃煤t-66改为vp-1重新热工计算,让我们进行尝试性真实的热工计算,通过几项计算下来,我对热工计算又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以后还会以此为起点,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4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精神疾病患者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6岁。所患疾病包括抑郁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强迫症等。

1.2方法:通过对76例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得出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问题及其分布情况。1.3统计学处理:将统计所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中建立数据库,并对护理安全事故分布进行数理统计。

2结果

将所选的76例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分布进行统计:冲动伤人21例,毁坏物品17例,自杀自伤14例,意外受伤(如跌倒等)12例,出走外逃7例,其他行为5例。精神科护理中患者发生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冲动伤人、毁坏物品、自杀自伤、意外受伤以及出走外逃等。

3讨论

根据对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切实降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风险。

3.1精神科护理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①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因素分析: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大多存在行为、认知、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制力,导致不配合治疗,容易受妄想、幻觉的影响引发自杀自伤、冲动伤人、出走外逃以及情绪上大起大落等行为,是造成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家属由于缺乏有效的医疗知识和沟通不畅,很容易引发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矛盾与纠纷。②护理人员因素分析:由于日常护理工作的护士大多比较年轻,相关专业培训和护理经验不足,同时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法律维权知识。容易由于操作不当,缺乏护理技巧和耐心以及看护不严等原因,造成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③医院设备、环境和制度等管理因素分析:由于医院在医疗器械、药品等方面管理不当,封闭式管理的治疗环境等都可能导致患者意外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医院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足,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和监督机制,也是造成护理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5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政府采购素质培训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实行政府采购的规模为31亿元,1999年扩大到130亿元,增长幅度为319%。2000年为328亿元,增幅为152%。2001年,政府采购总额为653亿元,增幅为99%。[①]2002年为1009.6亿元,2003为年1659.4亿元,2004年为2135.7亿元,2005年达到2500亿元,[②]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采购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制度不健全而使得某些人钻了空子;规模过大造成规模效益递减;由于对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使得采购人员发生寻租行为;还有,由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导致采购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即将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针对在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平稳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现状

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与政府采购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法律、工程、机电设备等方面了解不多,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时增加了采购成本。对政府采购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国际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知之甚少,很多采购人员对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不够熟悉,对厂商信誉和商品质量把握不准,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把政府采购简单等同于市场招标,对政府的采购政策不够敏感,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执业规范的政府采购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府采购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政府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有着明显的不同。非政府部门或者说私营企业在采购时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采购的产品都是直接为自己服务,能否节约资金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都会精打细算。而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纳税人,采购的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能否节省资金与他们本身的收入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采购成本高时自己反而能得到好处。所以政府部门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人员面临的环境不同,那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对采购人员的思想、品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③]:

1.政治思想素质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拿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钱)为公众办事,代替公众购买公共产品,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也是一种公共服务。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忠实的贯彻党和政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政府采购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政府采购主体服务的思想;其次,树立法制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的行业工作规范,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再次,树立服务精神,热爱政府采购工作。

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政府采购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把握并灵活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做到触类旁通。

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政府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

作为专业化的政府采购,国外发展的比我国要早,在采购人员的选拔上也较早的形成了相应的标准。[④]

国外政府在选拔采购官员或雇员时,一般从大企业选拔。年龄一般在30岁-35岁之间,具体条件为: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修完商业课程,取得同等学历资格者优先,有成功和负责的采购工作和管理经验;有关于市场条件分析、调研、现行价格、关税程序、仓储和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完全熟悉获得竞争性而又最少标价的手段;了解合同法和合同程序;足智多谋,诚实冷静,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策略。

根据近些年的具体实践,我国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熟悉政府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掌握采购技能、商品及其检验、储运、保险、通关知识,掌握财政、税务、财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法知识;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具备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逻辑思维、决策、预测知识,灵活性与敏捷性及谈判技巧,在合作意识和行为上要注重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业务三个方面,那么改进措施也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下面就如何改进和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提几条建议:

1.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基础教育

第一,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

具体做法为:可在政府采购机关大力发展党员,争取人人入党,通过党支部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政府采购不仅仅是“政府采购”,还是一项重大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政策,培养兴趣,积极完成任务。

湖南省汝城县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加强政治学习,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在亲情面前不动摇,在政策面前不变通,并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政府采购管理队伍。该县财政局还积极加大对《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印发了各类政府采购资料,举办了政府采购联络员培训,开展了知识竞赛等,使政府采购政策深入人心。[⑤]

第二,通过学校加强理论教育。

学校是学习的天然场所,是开展理论教育最好的地方。除了开展对现政府采购人员的教育外,还应为将来进入政府采购单位的人员做准备。那就是培养政府采购人才。现在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及课程的大中专院校还比较少,今后要大力发展。在经贸类、管理类专业要开始政府采购课程,还有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尤其是加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政府采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以加强对政府采购各方面研究。

2.开展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教育是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在专业方面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是政府采购人员迅速提升专业采购技巧的捷径。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化,有关政府采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可以说,培训要贯彻政府采购的始终。培训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相结合。

正式培训场所可设在当地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或高等院校。尤其是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的政府采购理论家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政府采购员讲授。尤其要加强案例的教学分析,培养政府采购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非正式培训是正式培训的有效补充。非正式培训主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进行,为了不影响采购效率,由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同时进行采购决策及与采购相关的其它事宜的处理,先按照有经验的采购员的决策行事,等采购结束,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对比二者的差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非正式培训可采取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的方式,一个资深采购员带三或五个学员。

第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相结合。

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解决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或滞后的问题,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培训。培训时可以结合本采购单位历年来的采购实例及将来的采购计划。

上岗后也要培训,主要解决现有知识不能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新事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个终身教育的时代,采购部门也要开展只要在岗就要不断接受培训的活动。

第三,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

国内培训是指在国内接受培训。我国国内有着巨大的采购市场,我国现在也有了有法可依的《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又有着特殊的国情,开展业务教育不能撇开政治思想教育,所以,在国内是开展培训的主要场所。

国外培训是指在政府采购队伍中选派部分有潜力的采购员到国外接受培训。此计划可针对各个阶层中优秀有潜力的采购人才,给予赴国外训练的机会,以培养其国际观及语言能力,建立涉外能力,使其成为优秀的对外采购人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行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是迟早的事,所以,抓紧时间学习国外先进的采购经验,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与效益,保护民族产业,就显得非常必要。

第四,专业培训与交叉培训相结合。

专业培训是指,不管何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都是与政府采购直接相关。这是培训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多属于专业培训。

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及相关性极强的工作,也就是说,政府采购需要采购人员具备较综合的知识结构,所以,专业培训不能满足采购的要求,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交叉培训。

这里,我把政府采购人员到外界各种研究机构、协会、团体等进行研习和到与采购相关的部门挂职培训称为交叉培训。这样做使采购人员彼此间能交换心得,扩大视野,并通过专题交流,交换意见,解决疑点,以补充能力不足的缺陷。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倪东生:《政府采购的有效运作》,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

【2】郭浪文:《政策看点采购制度改革五大问题》,eNet硅谷动力网。

第6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性;薄弱环节;有关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洪礼,中专学历,吉林省镇赉县农机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推广

1农业机械作业安全性的薄弱环节

1.1工作人员素质低,轻视安全问题缺少法律意识

因为缺少合理规划的专业培训,相关的工作人员实践技术较差,只有在需要的季节才会购置农业机械,农机新手大多数不能够按照正常操作流程进行作业,所以很容易发生安全的事故,并且有很多农机工作人员,单纯为了牟利,不顾休息疲惫驾驶,而且经常忽略对农机的修理和保养。农机主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缺乏守法的的自律性。很多农机户为此犯了很多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

1.2农机管理不能完成要求,性能不够标准

相关农机监管部门在农业机械源头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农机监理部门因为难以一时凑齐经费,所以造成农机的管理机构无力、设备难以具备齐全,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力度;很多农业机械例如4轮拖拉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农田上的工作、农产品的短距离运输,它的农业机械运营收入不高,如果挂牌进行运输,一般面临很多部门的税收,增加了运营成本,导致很多农机户的非法驾驶。

1.3管理力度不够

随着时代进步,改革的不断进行,乡或镇进行了合并,缺乏基本的管理人员,或者被迫被安排到其的工作岗位,这使得农机安全工作难以很好落实。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很难做、难以执法。虽然很多相关法律条例已经出台,但是其真正行使的权利并不多,除非一些乡村道路管理,如果涉及到其他的道路管理,这便需要交警方面工作人员的配合。在收获季节,农业操作作业频繁的时期或者季节,难以保证能够付其所需,农机管理部门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很难在实际乡村生活中完好进行。

1.4经费缺乏,保障机制不够完整

农机管理任务繁重,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够,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的设备落后,没有完整的农机管理保障的体系,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机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太差,专业的素质水平很低,这严重的影响了安全管理机制的完整进行。

2保障安全的有关措施

2.1加强专业培训

要很积极的去争取各级的领导对农机安全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并能够很好的把它纳入政府的正常工作例程,逐渐的完整农机安全方面发生的事故并且进行记录,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要根据实际的当局形势,在宣传力度上加强,宣传方式上更好的更新花样,在农业中的春、冬闲的时节加强对农民们有关于农机安全生产专业培训,根据相关的法规,对农民们进行及时并且深入人心的指导与教育,使得能够营造出一个很好的农业机械管理的机制。

2.2强化排查整治,完善相关体制

应该做的工作是夯实基础,将源头的管理做好。并且从建立完整的村、镇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组织,完善管理方面的网络建设,在基层人方面很好的提供相关的管理监察设备和营造好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并且在人员的安排与配备上,更要和农机保证有合适的数量相配合;是要做好能够帮助农机方面发展的相关活动,建立完整有效的农机安全的机制,保证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

2.3加强日常管理,做牌证管理工作

在牌证管理方面要严格的规定牌证准入制度,将牌证管理进行的规范化,坚决禁止私自改良废旧农机产品、实用与牌证上标配不同的相关车辆进行登记和核对牌证,绝对禁止越界线和跨越省辖市办理相关牌证,并且做好农机的安全技术的检验和相关人员的称职标准;然后合理规范积极的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深入民众,并且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乡下中,例如发现无证驾驶、违章驾驶、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与查处,将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消灭。

2.4财政投入方面要加大力度

不仅仅要积极的使政府部门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大。并且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努力的加强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农机监理站的人员编制上,基本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完善与补全,从而能为了更好的安全治安管理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加强执法教育的力度,加强农业机械管理队伍的构建。在政治、学习、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要更加严格的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条例进行,实现全面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所以才能够为农机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生产有很大的提高。

3结语

第7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对培训内容、形式方面的建议

(一)针对固定学员周期性培训的情况,提倡扩大授课内容,并运用点线结合式教学法

年年需要培训,致使很多培训组织者发愁没有培训内容可安排:越来越多的课程已经讲过,如何使培训有新鲜内容呢?

首先,应扩大授课内容,加入众多基础课程的内容。专业培训被理解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不错,但是新闻出版专业培训由专业课和基础课两部分组成,像社会学、社会调查、法律、哲学、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虽不属于出版专业知识,但也是使新闻出版界人士受益匪浅的知识,同样可以作为新闻出版专业培训的内容。

例如增加关于人生哲学的授课内容。追问人活着的目的、价值与意义,对每个人尤其是经历过生活磨砺的成年人有吸引力。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深入思索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中国哲学中儒释道对人生的不同看法,西方哲学中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变化的社会做出的不同解释,这些知识超越专业的界限,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状态,有利于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

例如增加有关心理学的授课内容。分析不同人格的不同表现和利弊,分析能力的发展和个体差异,介绍诸多学者对动机和需要的不同诠释,介绍学者总结出来的调节情绪和心境的具体办法、增强记忆的具体方法等,这些内容同样超越专业界限,但对所有人都有帮助,可以作为任何专业的培训内容。

其次,建议运用点线结合式教学法,宏观安排培训内容。在不同授课者各自讲授自己定下的知识点这种形式之外,培训组织者还要有意识地从宏观上把握新闻出版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内容,可由高校专业教师介绍每门课的大致组成,能分出多少个点,如何系统化,如此,就会心中有数,主动安排出授课内容,不愁没内容讲。

(二)定期选拔本单位相对优秀的人员作为授课者

选拔本单位相对优秀的人员作为授课者,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本单位相对优秀的人会有一些心得、经验,值得本单位其他人分享、学习、借鉴,有这种展示自我的机会,就可以提供给他们。就人的本性来说,人都希望不断获得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升职的机会太少,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工作没有什么变化。一个组织如果想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加压外,还应该多多表现出对他进步的认可,例如升职、加薪、进修、旅游、表扬等。提供培训班授课的机会也是激励措施之一,等于对他的认可和表扬,这种激励措施实现起来很方便,建议新闻出版单位采取。

在授课之前应该给予授课者足够的准备时间,一方面,要保证他授课的效果,从而达到培训学员的目的;另一方面,要让他在同事面前最终成功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对于学员来说,在授课内容相差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听自己熟悉的人讲授比听某个陌生学者讲授更具有吸引力。

(三)依托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

学校为教学而建,办培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教师、教室、学习环境等硬件资源外,还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安排,所以培训组织者可以选择依托学校进行培训。就学校组织的培训来看,为适应实际需要还应该更加灵活。

可以在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可以是固定的培训,有一定的人数就开班;也可以是灵活的培训,直接跟随在校学生一起听课,上够一定的学时给予证明。从业人员空闲的时间不统一,这样的安排给了他们时间上的选择权。

可以在专业课程安排上更加灵活。高校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效果良好,值得借鉴。由于学校课程齐全,每个方向又有多个课程可以讲,而培训时间较短,所以可以列出选题,不设定模块,由学员来选,选某课程人数太少就要改选其他课程。如此,既满足了学员对急需或感兴趣知识的需求,又可以吸引他们日后再来学习其他课程。

可以加入其他专业的课程供学员选择。业界人士工作各有重点,或者需要更多计算机知识,或者需要更多社会调查知识,或者需要更多广告策划知识,以及更多的法律知识、金融知识、外语知识等,一般高校都能满足。就实际来看,从事不同岗位的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确实有着很大区别。如此可以充分体现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对提高培训效果的建议

(一)挑选授课教师

教师是授课的主导者,培训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得不好。授课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责任心、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掌控能力等大相径庭。优秀的授课教师使人敬重,使人学有所得;而有的教师的授课简直就是浪费学员的时间。不同的授课教师会使培训效果有天壤之别。培训管理人员需要用心掌握授课教师的情况,通过网络、业界人士介绍、咨询学生、旁听等形式联系到一批较优秀的教师作为资源。如果本单位有教师,还要增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平。

(二)增加考核项目,督促学员听课、学习

培训学员呈现出对培训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目的性明确,因为培训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有帮助而非常重视;有的是被迫接受培训,视培训为形式。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组织者除了严格要求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员。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签到保证听课率,另外还可考虑添加其他方式。

一是查看听课笔记。查看听课笔记是学员愿意接受的检查方式。有一大部分学员培训时只是听听而已,好听就多听,不好听就捱时间。即使是对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当时是记住了,随着时间的迁移也会忘记。查看听课笔记就是一种不太严厉的强迫手段,便于学员日后回忆对自己有用的材料。另一方面,连续几个小时听课难免使人分心,记笔记是将学员的注意力保持在讲课内容上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鉴于有些教师的授课适合听不适合记,如需要此种督促方式,需课前与教师沟通,提醒教师注意。

第8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检验公司各岗位人员对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核定各岗位人员的任职能力和任职资格,评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绩效,营造企业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推动企业职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形成企业岗位知识积累,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职工(含公司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分公司领导、高层领导)。

第二章细则

第三条岗位考试

(一)岗位考试的内容

1、列入岗位考试内容的应知部分包括岗位应知的行业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知识等;

2、列入岗位考试内容的应会部分包括岗位应会的作业方法,工作流程,专业知识等。

3、应知应会知识由各部门依据各岗位性质和实际需要,编制科学、详细、对岗位技能提高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并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修订。

(二)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

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培训,采用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及部门对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入职培训、岗位再培训、专业培训、自学等方式。

(三)岗位应知应会知识考试方式

1、为检验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程度,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各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考试。下一级岗位的考试题目由直属上级(部门)依据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建立试题库,人力资源部从试题库中抽题编写具个性化的试卷。

2、常规性的应知应会知识考试每年不少于一次;检验培训效果的考试一般在培训结束后半月内依据培训内容,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考试。

3、以作业为主的普通员工、技工考试以考察对应知应会的专业技能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辅以基本理论考核;

4、技术人员考试内容以岗位应知应会的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考察为主、辅以前沿技术动向了解;

5、基层管理人员考试内容以考察对所管理工段或部门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为主,同时考察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6、中层管理人员考试内容以考察对管辖部门专业知识、专业理论掌握情况为主,同时考察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案例的剖析;

7、高层管理人员考试内容以考察对行业信息、行业知识、前沿信息掌握为主同时考察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的考核。

(四)岗位应知应会考试结果的处置

1、岗位应知应会知识考试为岗位入职的必要程序。

2、公司所有新员工入职都必须经过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并学满规定的课时后,接受人力资源部安排的考试。只有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入职。考试不合格,在规定时间内可补考一次,补考合格可办理入职手续;补考不合格取消其入职资格,一年内不得报考或应聘公司同类工种(职务)。

3、公司安排的专业培训或自行申请的外出培训,在培训完后半月内接受人力资源部安排的考试。

4、公司安排的专业培训考试不合格,可申请补考一次。从考试日起到补考合格日止,拿岗位80%工资。补考不合格,由人力资源部酌情调换岗位,重新核定其工资标准。

5、自行申请的外出培训和公司安排的外出培训,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外出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6、对拟任职人员除进行岗前任职公示外,必须对任职人员进行任职前综合能力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不合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合格,取消任职资格。

第四条岗位考核

(一)岗位考核时间:岗位考核结合半年、年度述职工作进行。

(二)岗位考核方式:岗位考核采用360度方式进行,必须包括同级、上级、下级(服务对象)对其的考核评定结果。

(三)岗位考核内容为:任职资格(20分)、应知应会知识掌握(40分)、半年或年度的工作绩效评定(40分)。

(四)人力资源部负责岗位考核体系的改进和维护。

第五条岗位考评

(一)岗位考评包括基层管理人员考评、中层>!

(二)员工工作绩效考评由各部门依据岗位实际自行编制。

(三)岗位考评由网络中心将考评条款列入电脑软件,实行不计名方式针对部门、个人,依据考评内容(主要是部门职责以及岗位职责)和评分标准进行不计名的打分评定。人力资源部每半年对考评结果进行一次汇总。

(四)考核结果报公司管理组、被考评对象的上级部门领导。

(五)对于考评结果影响任职条件的,由部门领导、人力资源部综合拟定处置措施。

(六)对于考评结果中反映道德品质不良、有腐败行为的,报送公司问题处理小组查实后依据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处置。

第六条方案制定与实施

(一)岗位应知应会的考试、考核、考评具体执行方案由人力资源部以及公司管理组共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督促各单位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对各单位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考核。

(二)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组根据考试、考核、考评的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考核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第三章附则

第9篇:法律专业培训范文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体系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

培训内容:

员工培训主要应根据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为主。

管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充分了解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市场预测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如财会人员、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应接受各自的专业技术培训,了解政府有关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业务操作方法,提高专业技能。

基层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各自的实际工作能力。

基层工作人员须学习公司及本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各自岗位责任制和要求,熟悉宾客心理,学会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公司的其他人员也应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

1.

培训方法:

专业教师讲课,系统地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本公司业务骨干介绍经验,传帮带。

组织员工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实地观摩。

2.

培训形式:

长期脱产培训,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骨干,使之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

短期脱产培训,主要适用于上岗培训,或某些专业性强的技术培训;

具体方案:

中国电信集团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状况分析

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2.工作状况分析

岗位工作职责

集团公司

省公司

地市分公司

3.员工状况分析

员工现状

差距分析

4.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管控支撑岗位:

领导岗位

部门管理岗位

二、培训课程设计

1.课程表

企业通用课程

管理类课程

市场经营类课程

运行维护类课程

2.培训课程体系:

集团公司通用培训课程:集团公司各岗位群培训课程:市场经营管理岗位群

大客户经营岗位群

互联网业务岗位群

业务支撑岗位群

国际运营岗位群

网络运行维护岗位群

网络发展建设岗位群

3.管控支撑岗位群:领导岗位群

综合行政事务管理岗位群

企业发展及法律事务管理岗位群

监管事务管理岗位群

计划财务管理岗位群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

审计岗位群

企业信息化管理岗位群

总工办岗位群

实业管理岗位群

纪检监察管理岗位群

党群工作管理岗位群

工会

4.管理岗位

群省公司:省公司通用培训课程

市场经营管理岗位群

大客户经营岗位群

互联网业务岗位群

业务支撑岗位群

计费帐务岗位群

5.领导岗位群:综合行政事务管理岗位群

企业发展及法律事务管理岗位群

监管事务管理岗位群

计划财务管理岗位群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

审计岗位群

纪律监察管理岗位群

党群工作管理岗位群

工会管理岗位群

离退休人员管理岗位群

管控支撑岗位群

员工培训管理训练制度

1.

职前训练

新进人员于报到后,人事单位应办理以下职前教育:

介绍公司沿革、经营方针、工作环境;

简介各部门组织、职责、作业状况;

出勤规定及注意事项;

介绍各部门办公室及主管。

2.在职训练

人事单位于年度开始,依所需训练目标、对象、课程、教材、预算,拟订训练计划。

人事单位于训练期中,应严予考核。

员工于接受训练后,视需要提出心得报告,成绩优劣列入考核依据。

3.专业训练

专业知识,视必要可办理专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