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3.1 加强培养环保意识与教育工作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们群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其环保观念,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在各高校要开展环境宣传保护的教育课程,讲授必须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习惯,组织开展学生参与的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征文等,加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在各个社区大力的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通过循环的科普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教育、环境法规认识以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个人都形成对他人、社会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后代负责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自身的环保观念,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3.2 有效落实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并对其地方环境破坏负总责,将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要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问题与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相关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气象观测 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Y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15-01
大气探测又称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者对地球大气圈及其相关的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等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和测定,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气象综合观测获取的气象记录和资料是开展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科学研究以及气象为民服务的基础,通过发展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现阶段气象观测业务中,气象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设备不断增多,在克服了人工观测落后技术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探测质量的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气象观测工作,提高测报质量,笔者根据多年测报经验,对如何加强气象探测工作、提升探测质量进行分析思考。
一、气象观测环境现状
气象探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气象探测资料必须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连续性,才能对气候变化的反映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且气象要素具有准确性。准确、连续的气象探测资料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内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气象探测环境(即探测站点周边环境)保持稳定是气象探测资料具有连续性、代表性、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原来许多处于城郊气象观测站成了城区的观测站,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密集建设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种城市高速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变得难上加难。气象局近年来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与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加强沟通,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发现和及时发出限高告知书阻止两宗影响观测环境的北林区气象局附近新建住宅楼和庆安颐和家园新建住宅楼案例。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探测环境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不得不进行站址迁移的台站数达到90%,有的局因城市发展迅速还多次迁址,最多的迁址3次。这些气象站的迁移,直接影响了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影响了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分析和气象预报的水平,影响了我国气象探测资料的全球交换。因此,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导致建设规划与气象探测的环境发生冲突,从而引起气象探测环境的破坏,降低了气象探测的质量。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并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在现阶段,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2.法律法规落实困难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使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建设项目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忽视了气象探测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阻力。
3.人们对气象探测的认识程度不够
由于有关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专业性较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不产生直接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均很少接触与气象探测相关的信息,我们对探测环境的工作可能缺少更多的经验和认识。大家也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在很短的时间也不能制定和树立。所以要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压力和议论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完善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重要措施
1.增强法律意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力度。
2.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长期以来,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3.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关于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有关规定,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尽快组织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该地区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作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持长期稳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密切配合当地城乡规划部门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机构,做好有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4.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相关的备案制度和沟通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继续发扬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的优良传统,建立完善协作沟通机制和相应的工作程序。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联系,及时将该单位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报当地政府和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及时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传递到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同时,以台站名称变更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探测环境保护的备案工作,重新到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备案,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公示备案内容。
5.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监督检查。对于气象探测环境达不到保护标准的,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治理。当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以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环境污染加剧,气象探测工作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气象探测工作,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已成为气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的重要性,并对气象探测工作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地对应措施,以此作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参考,为气象探测数据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红云,孙新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2(24):162-163.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要求,学校在教育中将素质教育以及文化教育的形成放在首要位置,但在现有的发展阶段,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形成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弱,不仅在校园中出现随意扔垃圾、随意吐痰等现象,在社会中还存在浪费水资源、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高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主要原因以及发展现状
1.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迫切性
在中职教育发展中,实现环保性教学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现如今,中职教育中的招生范围越来越广,随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发展中成为主力,并将其促进社会的积极进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将环保问题放在首位,也没有刻意去保护环境。而且,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在当前教学领域,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形势。
2.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中职教育不断发展中,虽然已经开展了环保教学,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较多不足影响着环境保护教学的积极发展。中职学校与其他的学校相比,在环保教学中还比较落后。其中,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好,才能使学生更好完成教学义务。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环保教学专业并不重要,更没有必要将该教学落实到学生教学内容中去。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职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甚至还不断减少环境保护教学的相关课程。随着社会化的不断进步,在对环保教学进行有利开展期间,就要在绝大程度上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能在其中将其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中促进未来生活的美好创建。因此,针对以上高职教育中的环保教学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其间,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一种人才观念,还要在对知识进行传授期间,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环保意识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中,应根据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实施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思想,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将环境保护与学生自身有效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基础形式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兴趣,并使他们能对环境保护具有充分的了解。在这种教育形式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前期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阐述的相关意见,不仅能有效掌握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的潜在程度,还能深度分析到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在这种调查式教学中,实现了环保教学的针对性,也突出了其中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将整个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说,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环保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前期教学中以一个独立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发挥思考,并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在环境良好的空间内以及环境恶劣的空间内,人们有哪些不同的感受。然后针对该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并能对两种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能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2.创建新的教学思路
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实施教学,并能在其中利用具体的事件促进环保工作实现重要意义。在环保教学中,如果还利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中职学生都还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在行为以及思想上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不仅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还存在较重的变化心理。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就要利用事实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如果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一些问题,通过对事实问题的了解,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在环境保护中形成新的学习共鸣。例如: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数据等直观、形象的表现出环保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利用图片和数据积极对社会环境进行优化,并合理改善一些恶劣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现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主要利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教师利用该手段能够将所学到内容以直观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直观观察环境的变化,还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还能跨越时空,能够将历史中的环境变化直观呈现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深度体会,还能自觉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要在具体活动中实施教学。在具体的实施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经常利用废纸、已经使用的饮料瓶废品等制作一些实用的工艺品。而且,还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以及实践中收集一些环境保护的资料,并利用这些进行有力宣传,这种不仅能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还要经常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文化,并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变化的认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5.开展知识讲座
要从学生自身做起,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在期间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期间,中职教师在讲座中要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并保证自己的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都能保持一致。在这种教师为主导的行为方式上,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发展,还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环保意识。在这种执行方式上,学生不仅能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作用,还能掌握一些环境污染的处理渠道。因此,在这种讲座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能促进其相互交流,还能保证环境得到积极改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环境审计
[作者简介]唐玉华,广西师范学院审计室审计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45-03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有了专门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比如,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污染当然要治理,环境也要保护,有时候,为了保护环境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但是,不能为了环境就压抑发展,人人都穷困潦倒环境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环境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论,环境与发展成了我国现阶段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核心部位。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运用审计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小到企业、大到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监督,以保证国家、人民、企业之间全方位的利益。
二、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状况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具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环境审计进展。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
2、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除常规审计方法外,环境审计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应用不多。
3、环境审计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
(二)实施环境审计存在的制约因素
1、公民(特别是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实质认识。目前人们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的、实质的认识,一些政府管理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能全面和谐处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追求的目标,本来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持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对抗环境保护的借口和理由,我国环境审计面临严峻考验。
2、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开展较迟,因此,组织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不多,也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审计机关内部相当数量的审计管理者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环境审计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深化。
3、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环境
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如对环保资金的界限欠缺具体规定,影响环保资产、负债、成本的核算;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很难作为审计依据;有些环保事项为非货币计量,其成果或损失在会计信息中的披露存在缺陷。
4、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履行国际公约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环境审计限于事后审计的消极防范,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人员。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缺乏专业环境审计人员是当前环境审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从而逐步地过渡到绩效审计上。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从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看,环境保护领域将成为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搞好环境审计的建议
环境审计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企业为抑制、消除或改善此问题而付出代价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的一种独立行为,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在目前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缺乏和经验不多的情况下,除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外,还需要审计组织与环保机构联合实施,或是在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下环境审计部门与环保部门合作,避免环境审计机构孤军奋战,这样更能够促进环境审计的实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环境审计在我国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事物,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不少同志至今还未认识到环境问题与审计工作的内在联系,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审计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也认识不足。为开展环境审计,要开展宣传工作,尽量做好舆论准备,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同时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审计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产生巨大利润的重要性,从而使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2、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要对财政收入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可以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府环境,保护投资的执行情况,国有机构环保信贷资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排污费、环境支出等各科资金的财政、财产收入支出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监督。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扩大权限,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审计的全部范围。这不但可以为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
3、深入研究和积极借鉴。环境审计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就其性质、内容、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建立起理论框架、工作目标、作为规则与报告标准,以指导我们工作。鉴于不少国家已先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当可事半功倍。
环境保护培训心得体会【一】
我很荣幸的能够作为xx代表团的一份子,参加了第七期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班。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在与其他高校社团的交流中,认识到我们环保社团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
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这个严峻的事实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作为高校的环保社团,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环保意识,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积极的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建设中去。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的历程中,我们的祖先们、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石。而我们作为这伟大文明所传承的后人不仅要在先辈所留给我们的基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守护好这份珍贵的遗产。在此次培训中,我南极臭氧层出现的空洞、北极的冰雪消融、无数因环境破坏而遭受噩运的动物们时时刻刻揪动着我的心弦。我在内心中不停的暗示自己,一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的人类的文明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永远的延续下去。
中国科学院xx所研究员xx博士说,环保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有多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又有多大?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多,作为学校的环保社团,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学校同学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上,将环保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内心,表现在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将这次培训的精神传承发扬,带给我的母校,带给我的社团,带给我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让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于未来环境危机的警钟并且时时警响。同时我们将加强社团自身的建设,提升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明确细分各部门职能,力求最有效的工作效率。建立一套健全和完善的社团规章制度,形成一个有社团核心骨干和积极参与者组成的年级梯度,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保证社团传承问题的顺利进行。
我作为xx代表团的一份子。深刻的领会了王博士的讲话精髓。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共同鼓励才能完成的。环境保护也不是一句话一个手势就可以进行的,而是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立身躬行。决心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环境保护培训心得体会【二】
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环境就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清洁的环境也就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的,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1)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生产的发展劳动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人的生产性;(3)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现代化生产,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胎盘危及胎儿,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这不只是代、代的问题,严重时使人类的质量退化,贻害子孙后代,无可挽回的损失。
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则难以逆转。如据近XX年来记录的统计,约有 110多种兽类、130多种鸟类业已灭绝,有 1/3是十九世纪以前灭绝的, 1/3是十九世纪绝种的,1/3是近50年来被消灭掉的。全世界估计有25000种植物,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灭绝的边缘。人类正在许多局部性保护措施,但珍贵动植物还在走向灭绝,人类活动的全球性有害远远胜过局部保护性措施所产生的。
严重的,非解决不可。例如,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显然(呼吸系统疾病)。据57个城市统计飘尘都超标,超标三倍的有28个;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已达1500万吨。从水体来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大城市性的。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已生产发展的严重问题。此外,噪声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很严重。如湖北江汉湖群,素有千湖之称,现在湖群已由原来的1000多个到300多个。长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冲入长江的泥沙达6亿多吨。
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国民经济各的比例关系失调,花几年功夫可以。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是难以的。来分析问题,才能更地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一切环境保护工作者、生产的者和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都要既有生产观点,又要认识保护环境的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搞好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培训心得体会【三】
来到山轻工已经四年了,与现在相比,大一报道时轻院的环境极其恶劣,经过四年的时间,我校环境改善的不错,不过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必须从根本上让同学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去年有一段时间实行过限塑令,结果实行了不到两个月就流产了,可见增强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有多重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完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好比毛长在皮子上,没有了皮,毛又咋生根?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当然,环境保护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环境保护培训心得体会【四】
环境保护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1)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3)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
环境污染的远期影响,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以及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这不只是第二代、第三代的问题,严重时可能使人类的质量退化,贻害子孙后代,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自然资源的破坏,有的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则难以逆转。如据近XX年来记录的统计,约有
110多种兽类、130多种鸟类业已灭绝,其中有
1/3是十九世纪以前灭绝的,
1/3是十九世纪绝种的,1/3是近50年来被消灭掉的。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000种植物,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尽管人类正在采取许多局部性保护措施,但一些珍贵动植物还在继续走向灭绝,因为人类活动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响远远胜过局部保护性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非认真解决不可。例如,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大气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显然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据57个城市统计飘尘都超标,超标三倍以上的有28个;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已达1500万吨。从水体来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已成为影响生产发展的严重问题。此外,噪声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很严重。如湖北江汉湖群,素有千湖之称,现在湖群已由原来的1000多个减少到300多个。长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冲入长江的泥沙达6亿多吨。
关键词: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环境保护,就是人类根据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一定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协调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环境保护又是人类自觉寻求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的过程,尽可能的防止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营造更加适宜的自然环境;此外,还要对已污染的环境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实现对现在已经污染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改造和恢复;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工作,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类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来看,其方法和手段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还涉及到对各类相关法律知识和经济规律的掌握和使用。同时,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实现全民环境保护,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工作落实到群众生活的细节中。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就我国来说,环境保护的概念提出的比较早,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目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进程加快,政府部门根据资源环境现状,提出了诸多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我们每个社会公民来来说,随着并不是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环保事业,但是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调整自身的行为,从小事入手,自觉的保护资源和环境。如:发现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没有关闭时,我们应该自觉的将其关上,再者,在使用电池后,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投递到专门的回收桶内,而不是直接丢入垃圾堆,还有,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应该自觉备用购物袋,从而减少一次性的塑料袋的使用,诸如此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由此可见,环保意识是一个公民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与公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所以有关部门如果想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就应该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使公民自觉的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从内容上看,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包括对动植物以及森林的保护,还包括对大气和水的保护以及防治,既包括各类大型的污染源的预防和治理,还包括各类细节的处理。环保工作的开展是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对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利用为前提的,是对资源的紧缺的一种保护措施。随着环保理念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可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人们也逐渐的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2 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工业化大生产虽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等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化工和采矿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废气物,严重的影响了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不仅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寻求各种环境保护方式。
2.1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1.1 要抓紧制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才能够在环保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才能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1.2 要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工业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度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质量。
2.1.3 要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以通过法律形式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达到警示的作用。
2.2 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2.2.1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
2.2.2 要实现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因为地方政府机构对于该辖区内的环境问题的掌握比较全面,所以更加适合开展环保专项治理工作。
2.2.3 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2.3 建立环保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2.3.1 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只有资金和技术作保障,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各项环保工作和污染治理工作。
2.3.2 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的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2.4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2.4.1 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
2.4.2 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2.5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结束语
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书面的环保目标化为具体的行动,承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早日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世界环境日
同志们:
**年月日是第**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办[**]**号文件精神要求,自治区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我区**年**月**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该主题充分体现了我区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党和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县环保工作在上级党政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严格环境执法、控制新污染、治理污染、环保宣传和生态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常年奋战在环保第一线,为保护和改善我县环境做出贡献的环保工作者们和支持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把环境保护特别是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目前我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环境治理资金短缺,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问题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困难,县城居民及工业大量燃烧原煤,致使煤烟型污染成为危害城镇居民健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县为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结合招商引资办法实施了阳光集中供热工程。****年冬季,县城**%左右的城镇居民享受上了集中供热,城市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年,还将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年末,将有五千户的市民有望使用上清洁的能源。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其他生活污染的比重相对逐年增加,应该说我县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环境保护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环境现状;重要性;可靠性;方法;措施;
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剧,如工业“三废”、垃圾污染和光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既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我国的环境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这是人类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国内的环境问题却日益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外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将工厂开在中国的领土上,生产成品运往国外,使国内污染日益加剧;②生产力较低,部分企业还是粗放型的工业生产,资源消耗较大,对于环境资源的破坏比较严重;③对于环境的治理认识不够,将一些能够治理或者治理较为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提高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二、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出环境的质量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和污染控制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的真实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为污染物。通过对环境的采样和污染物的监测,分析环境的污染程度与特点,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发展趋势,制定出有效的环境整治方案,从而为管理部门改善环境,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提供参考作用。下表为和田地区2002年―2012年的浮尘污染情况。
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采集环境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将其提供给环境保护部门,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1、突出数据代表性。由于环境污染物为不均匀的区域分布,所以监测人员需要考虑污染物的分布特点开展样品采集工作。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科学安排采集的时间,进行多点采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数据采集的次数和频率;②选择合适的样品、保存容器和运输方法,确保其在运送至检验部门时不会出现意外情况;③注意样品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监测;④如果采集工作为企业或者政府组织,则需要负责人员签字,以突出数据的代表性。
2、提高数据准确性。首先,监测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利用丰富的经验、熟练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的理论知识等,力求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其次,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保证实验室的环境、温度、光照和湿度等都符合实验的条件。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实验室及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校正,避免实验数据出现偏差,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确保数据精密性。环境监测数据精密性体现着监测方法与测量系统误差范围,随机误差越大,则精密度就越低。监测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确保数据的精密性:①在同样实验条件、同种实验方法和同批次样品中进行检测;②注重不同浓度样品的检测,以论证方法分析检测结果;③增加检测次数,将采集样品分批定期进行检测和分析;④采用多种测量方法,确保采集样品的精密度。
4、增加数据可比性。监测人员可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对同样品进行测定,并比较测定的结果,分析其存在的差异,以增加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由于样品采用点多,在实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对不同采集点样品进行同样实验,观察其结果的可比性,再将实验结果与历年同时间和同环境样品进行对比,观察其可比性,从而分析出环境污染的真正原因。
三、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中可靠性的措施
1、建立环境监测的长效机制。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组成处于时刻动态变化中,所以环境监测工作需要长期的过程,而其质量管理需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这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确保监测过程和检测结果在可控范围内。
2、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资。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和监测任务的日益繁重,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专业性的优秀技术人才,在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使环境保护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提高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环境监测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质量,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定期的进行国家相关文件的学习,以便于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时时围绕国家的文件和相关规定。此外,还要定期组织环境监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能力,以便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工作当中。最后,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实好各项数据的记录和汇报。不同数据需要记录在不同的档案中,数据呈报的形式也略有差异,需要按照具体的规定来操作,不能出现数据的遗漏和误填。
结束语
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中,环境监测人员只有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保教育;价值;意义
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成为当代国际社会间谋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我国雾霾天的持续进入大家的生活视野,环境保护已经持续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好的地理环境本身就是吸引人类居住的一个因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是实现环境保护,延续我们人类良好生存状态的重要一环。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一项内容。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在高中阶段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思维,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实现学生自觉地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更好的珍惜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进行了探讨,从意义与价值,方法与对策方面进行了阐述。
1在高中地理课堂对高中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1有利于广大高中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顺应时展需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需要的不仅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提高人才整体的综合素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可塑性强,稍加引导就可以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而要担当起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提升道德修养,增加远见卓识,这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通过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无疑可以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方向的认识,树立健康环保的思维意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为维护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1.2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帮助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怎样让它得到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个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话题,只有在心中牢固地树立了这个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科学对待身边的环境,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力和预知力。
2在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2.1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实施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本身就是开展环境教育课的最佳平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在各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全球环境地理等方面的介绍过程中,与教材相关联的涉及到环境教育的知识,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一课堂教学的契机,把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思维,树立环保意识。
2.2充分发掘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走进周边环境当中,在对乡土地理的学习中,增强对环境的亲切感、认知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下,这个环境有着自己的独特乡土地理特征。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要学会充分地发掘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带领学生在考察乡土地理的社会实践中,增强对环境的亲切感、认知度,熟悉我们生存的环境,研究这个环境存在着哪些问题,比如空气、水源地、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数量、水土保持情况等等,在社会考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学会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研究过程中,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并为怎样去保护这个环境,建设更美好的家乡作出贡献。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2.3结合时事内容,提高环保意识:作为一名当代的高中生必须做到关心时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关注身边发生的许多事,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知识,才能最终做到学以致用。目前,就我国的时事来看,例如雾霾现象,就是全国人民关心的话题,甚至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那么在我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便可以作为一个探究性话题,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观察等方式来对这个话题进行研究。从而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学习与关注,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高中地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正确人地关系思想,更好地学会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契机,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他们今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靖.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周美芝.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05)
[3]徐开刚.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09)
[4]郝瑞宽.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