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经济管理综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综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管理综合

第1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为运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经济运行的一种生产形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件制下运输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运输市场经济管理摸式也发生变化。本文为此具体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一些变化与改革。

1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那么市场化改革是其最重要的一条出路。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交通运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是教育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交通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运输企业则是运输要素市场的一部分,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运输市场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运输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步发挥,必将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公平自由竞争,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有有利于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特别是通过税率、费率、价格等经济参数的调节来调控运输市场,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均衡发展。

2市场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它是建立在责、权、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通过其监督、激励及分配功能,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但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而且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真正成长为现代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企业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着力解决的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控制为核心。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2实行合同运输

交通运输实行经济管理,依法尤为重要。认真贯彻执行《合同法》,在运输业户、货主中推行合同运输,就是依法管理运输市场的有效途径。新颁布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管理规定》新增了各级收入管理部门有权对客运售票系统、行包制票系统、货运制票系统生成的原始信息进行稽核、检查,并对客票信息、行包信息、货票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条款。随着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采取内部审核、会计核算、实地稽查的方法,对运输进款的资金运动及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对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提出更高要求。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纠正运输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差错,查处运输收入领域违法犯纪和贪污舞弊行为,维护运输收入的正确与完整。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收入稽查人员既要帮促基层收入部门提高运输进款的核收业务,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减少收费上的差错,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强化稽查力度,准确分辨违纪行为的隐蔽化、多样化,严肃运输收入纪律,尽可能挽回国家运输收入经济损失。

4加强路车综合管理

因为交通运输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路。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没有路便没有交通运输劳务商品的交易,也就没有道路运输市场。因此,离开路来进行运输管理,路子会越来越窄:而路车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生命力。可以设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台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管理特级和一级市场。负责这些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市级(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二级三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县及县以下重要乡镇可以设立市(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担负市(地)级管理机构所赋予的职责等。

5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在现代化市场的大潮中,交通运输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改革是出路,管理是关键。一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成立经理办公室、企业科、经营科,组成经营决策中心。职能是进行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内部管理的制度,岗位工作标准和进行市场信息管理,克服人浮于事,办事托沓互相内耗、效益低、适应市场慢的弊病。二是管理人员要最佳化加强企业管理主要的因素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要专业化,培训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三是企业管理制度化。市场具有规范性平等性、条理性的特点,运输事业要克服“以包代管理”的弊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岗位工作标准,工效挂钩奖罚分明,责权分明,完善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内容,控制运行机舸,以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作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积极应用现代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许多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方法都会相继问世。企业要尽快的掌握市场动态、对经济信息进行快速模拟分析,就必须重视广泛不断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采用现代化市场的一些数字模式和理论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输市场将不断探入发展,运管部门当致力于探索研究,同时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各级收入部门都要积极面对并探索。我们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又要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辉;适应市场经济-提高运输收入管理水平[ J].铁道财会, 200(6)

第2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践中心;运行工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而经济发展则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推进经济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的支撑,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努力培养经济实用性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以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为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经济管理人才。所以,对于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研究与完善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构建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积极意义

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主要是在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和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当中进行。通过创建多主体的投资条件和现代网络化环境,进行实体和虚拟双重教育,以此来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具备知识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型经济实践管理人才,创建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积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进行综合实践中心构建可以打破高校经费不足和教学资源利用差的限制。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为此很多高校采取了节省开支、寻求社会捐助的办法,但收效甚微很难达到满足教学的要求。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能够实现各大高校间经费资源的融合,同时,克服了在教学活动中各种学习设备和教学软件的反复购买,有效的节约了教学资源投入,实现了对现有国内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在降低教学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完成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目前如211和985等国家重点院校办学经费较为充足,在全国实践中心的构建过程中走在了前列,拥有先进的实践硬件设施和丰富的经济管理学习资料数据库,教育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其他一般类的院校就没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构建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使各大高校能够在同一平台上使用各种经济管理教学资源,既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增加人才的培养范围,可谓一举两得。

(二)构建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促进经济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不仅能够帮助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而且可以为社会专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二次学习,提高自身经济管理能力的机会。

高校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是通过设置必修课程,预先为学生安排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之后按照计划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开展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强调基础学习,要求学生们达到学校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在本专业学科基础上,扩大学习范围,提高自身见识。通过构建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选修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见识。

在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综合实践中心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管理在职人员提供系统的继续教育条件,方便从业人员针对自身不足和工作需要积极补充知识,增加自己对工作的驾驭能力,这样就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帮助大家不断提高素质,促进经济管理水平提高。

二、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和运行的具体措施与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对于经济管理人才的渴求日益强烈,各大高校所承担的经济人才培养任务很重。但是出于教育资源短缺、经验不足以及学生规模小等因素限制,很难有效的完成这项任务。在此情况下,国内各大高校应加强合作通过构建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来扩大教育面。并且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建设虚拟实验室开展远程教育,打破教育资源、费用、生源等方面的制约。具体运行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合理的实验学习环境。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目的在于方便大家能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分享教育资料,同时也为经济管理人才的知识拓展提供可能,促进人才的综合性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设置合理的实验学习环境。在实验环境中可以将多个行业和企业所采用的现代经济管理运行模式作为模拟对象,实验内容应该涵盖经济管理的多个方面,如产品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设置好实践科目。

(二)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实践中心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现代网络技术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广大高校应建立网络实践学习中心,使学生可以通过注册登录的形式,运用模拟软件进行在线学习,这应成为以后高校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在实践中心运行中可以通过综合性的经济管理软件,构建学习性网络环境在区域内的普及,方便学习人员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学习资源提高专业水平,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技术供应商等都应做出努力,并按照投入比例进行收益的分配,这样才能保障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有效运行。

(三)综合实践中心运行工作。实践中心的运行应该推进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的设置与开展,具体运行中应该考虑学员的实践能力,同区域内的高校进行协商,对学习项目进行弹性化灵活设置,实现实践中心学习项目和高校学习课程的有效结合。在运行过程中,实践中心可以根据学员人数、学习时间和内容收取费用,针对选择自主学习的学员可以直接收费。并与学校联合制定培训方案,制定合理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

区域性经济管理综合实践中心的构建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益处,国内各大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广,拓宽我国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渠道,提高培训的现实针对性,推进人才强国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第3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总会计师经济管理作用分析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医院总会计师在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突出。要使得医院取得进一步的完善和长足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建设,强化医院总会计师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而促使医院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简要分析了医院总会计师在医院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提出了医院财务管理中总会计师需要尽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进而有效的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使得医院能取得高效、良性、长足的发展。

二、医院总会计师的主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总会计师作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的是监督和管理作用。从管理的角度上讲,医院总会计师主要是医院的整个经济管理的监督者,所以必须认真加强其监督的职能,医院赋予总会计师监督的权力,就要维护好医院的权益,保障所有者的利益。一方面要不断的提高医院的资产,另一方面还要保障所有者的利益。现如今,医院总会计师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第一,对医院会计核算进行分析;第二,对医院的发展及医院财务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提供决策的指导性意见。

1、总会计师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总会计师是医院的管理者,在医院进行重大决策时,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对事前的预测及事中的指导和分析,并且还要参与到审定医院年度计划预算中,在制定年度计划时主要起到的是监督职能,要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监测,把握好全局,进而有效的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是要处理好预测工作,主动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主要是医院的管理决策及管理规划,其次是通过调查的方式进行取证,对医院管理决策进行可行性取证以及医院经济效益的评估。在医院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包含了医院的预算管理和医院的整个内部控制,进一步提高医院绩效考核的力度,并对医疗数据和时间案例的研究,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反馈工作,最终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2、医院总会计师是医院发展与规划的参与者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医院要想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要在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经营专长和医院现拥有的优势资源。总会计师能有效的掌握整个医院的信息及自身的优势资源,因此医院在管理发展与规划时,总会计师就要从医院的整体经济利益出发,并且要充分的结合医院的资金具体情况,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意见。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的为医院领导提供参考方案,评估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而提升医院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

3、总会计师是医院资源的分配者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总会计师能全面的把握医院的资源状况,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因此,总会计师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的使用医院的资源,有效的利用好国有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强化对医院日常工作中资源的管理,在医院进行投资前,要做好可行性的论证工作,要征求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要评估投资项目的分析,以便为投资项目增加绩效提供指导,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率与回报。还可以充分调动医院的人力资源,以求提高合理利用的价值。在医院进行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院和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招投标,按照相关程序合理、合法的进行采购,进而提高医院采购的科学性。

4、总会计师是医院绩效管理的参与者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调整,医院的管理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在进行成本核算、绩效管理以及绩效评价过程中,总会计师都参与到其中。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会计师要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医院成本管理,进一步对医院成本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的措施包括:通过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及其他成本的管理,加强对控制医院成本的宣传和指导,要求医院的各个部门及个人提高降低成本的意识,进而使得医院的成本管理与医院的医疗流程相结合。同时,总会计师要加强调研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制定医院的绩效评估方案,对医院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进而提升医院的紧急绩效管理能力。

5、总会计师能有效的对医院经济风险进行评估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也将会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当前,医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济风险,特别是在医疗制度改革之后,医院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医院的经济风险的评估。总会计师是医院的经济风险的管理者,所以要及时、有效、平衡地解决好医院的经济风险问题。在平时,医院就要建立好相应的应急机制,以便在遇到经济风险时能有效的进行处理。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必须实现医院全面的风险管理和优化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

三、加强总会计师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其一,在对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时,必须建立集中领导、统一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集中领导与统一管理模式是医院新制度建设的重要要求。总会计师应当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和实施,从而有效地健全和完善医院的制度。一方面可以优化医院的财务工作流程,规范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构建医院的内部经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医院项目建设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实现预防与解决风险相结合,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能力,促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其二,在对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时,首先总会计师要合理、科学地制定出医院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对医院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升级,进而确保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顺畅。其次要有效的对医院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高医院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地培养管理型人才和发展医院的风险管理的文化,进而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推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其三,在对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时,医院的总会计师需要对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和物资的采购进行合理化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和物资的采购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总会计师应当做好相应的可行性调研工作,一方面要确保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好投入的成本。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医院的经济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总会计师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的领导成员之一,它所承担的是医院的整个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就必须拥有远见,对医院的长足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总会计师还要不断培养出经济管理型人才,为医院后备人才提供保障,最终实现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淑华: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

[2]高继柱、姚荣:浅谈医院经济管理方案[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2).

[3]于学莲、张: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升医院双重效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

[4]骆水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式[J].中国总会计师,2015(2).

[5]王超:医院经济管理中关于平衡计分卡运用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4(11).

[6]王翠: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作用[J].进出口经理人,2014(z1).

[7]总会计师制度遭遇人才瓶颈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经济管理领军者培养计划[J].河北中医,2014(10).

[8]赵娟萍:基于《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医院总会计师职能有效发挥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9]王彦:我国现阶段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4(11).

第4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关问题综述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播以及利用,以实现对农业新成果进行有效推广的系统活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还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一定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实酿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可以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二是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健生产要素主要涵水、土壤、空气、阳光以及营养等,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证农业产品进行顺利的销售,使农民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实现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还有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促进农业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三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四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麵勺种植结构进權整,生产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农民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知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比较浅,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显著。

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工作中,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编制内人员,普遍存在信息素质偏低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质量非常差。

5、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农民树立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从而在各方面进行配合。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让每户家庭选派一位人员参见讲座,这样可以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从而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多种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这个平台,保证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靠,为农民提供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民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使农民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为其他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三)适当增加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资金,而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资金。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关的基础设备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质量难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政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些资金投入,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购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机械设备,建立规范化的作业区,并组织当地的农民参加机械使用培养,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明确,尽快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四)大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强化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首先,国家和政府已经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业的抉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民固有的看法和认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在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并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让农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储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从而更好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实施。

(五)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务。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保证多种类型的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其次,政府在研发新技术时一定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巩固原有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决更好的发展。

第5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综合效益;途径;方法

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除了对企业中的人进行管理之外,还有对接收到的项目进行管理,对项目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存在很大的不同,对项目进行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项目需要的物力、人力、项目的具体开展时间以及项目需要花费的成本,这几方面元素都是会对通过开展项目获取的最终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在企业中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件既重要又充满挑战的工作,管理人员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发展更加平稳。

1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概述以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这种工作的主体是项目的管理者,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利用有限的资源,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观点以及管理学相关的理论,对项目相关的工作进行管理,管理的过程包括最初的项目决策以及投资到项目的开展过程,载到项目结束的后续相关工作,涉及的时间比较长,涉及到的事项也比较多,但是所用的工作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为项目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包括为企业赢得经济方面的效益以及社会性的效益。我国工程开展项目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展项目管理的企业包括:建筑企业、国防事业以及航天等重要行业,时至今日,电子通讯、计算机以及金融业也逐渐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国的政府在进行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中也应用到了项目管理理论。虽然项目管理的工作能够帮助许多不同的企业步入正轨,但是在实际的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中,由于这项工作设计到的内容多,就导致管理的人力资源变得更多,在进行整体的项目运行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以及摩擦,这就使这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对项目的综合效益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企业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现代市场的研究力度,将对项目的管理工作准确地落实下来,不断对管理模式进行更新,使落后的项目管理模式与不断发生变动的外部市场环境相互适应,改变市场与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式,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提升项目管理利益的途径以及方法

在对我国的项目管理以及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为了提高管理项目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改善项目管理的方法,使其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本文以建筑企业为例,谈谈提升项目管理利益的途径。

2.1提高执行能力

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首先要与外部的市场环境相适应,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接受的客户的情况,一般客户的情况的变动比较小,企业可以根据固定客户的需求以及特征,整改项目的管理方式以及方法,首先要保证项目的具体事项都是符合客户的需求的。其次,还要管理好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员工,确定好员工在项目的位置以及作用,强化企业的管理文化。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是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加强以下两要素的建设:一,方法与体系流程;其对于项目管理能力与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至关重要。二,组织与人员;构建与配备专业的组织及人员,将方法、体系、工具具有的优势充分的发挥。

2.2严格遵守合同要求

项目部门主要将企业和业主双方明确的建设合同作为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依据,严格履行合同是项目部门经营管理活动所要落实的重点任务,同时还是确保合同效益全面实现的根本前提。合同履行初期,企业技经部门要事先做好合同效益评估工作,评估过程中应对工期、资金、费用以及市场变化等各项因素加以考虑,看其是否会对合同造成影响,同时,将评估报告当做企业和项目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参考依据,和项目部门交流沟通后,制定科学的经营考核指标,其间深入调研每一年的执行效果,并进行适当的整改,以推动项目部门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所明确的建设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要求合同双方在实际中必须严格执行;要想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项目负责人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对合同内容予以充分的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分工界限,充分掌握与了解项目经营管理,进而顺利开展相关策划与预想工作,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思路,在实际执行合同的同时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通常会提出较高的要求,有的更是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要求。而我们要做的是先满足合同要求,然后,再满足业主们的高要求。加强沟通交流,主动的将工程实际情况告知业主,比如,费用增加、由于雨雪原因导致施工困难、工期延长等,以得到业主们的理解,使其的要求能够降低在合同规定范围内。

2.3强化项目经营工作

企业开展管理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委托项目部门履行建设合同,也在企业管理经营活动范畴内,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项目部门创造效益的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的成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项目部门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相挂钩。经营额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比如政策性因素影响的项目停工、不可抗力等,所以,要求项目部门与项目班子应对这些因素予以高度的重视,为什么活干了拿不到钱,活干了得不到肯定,要找出存在的原因,不然,将会加大企业资金、运营等的难度。所以,项目部门必须立足于项目,严格履行建设合同,经常性的对经营活动予以分析,项目部门应以工程款的回收作为核心经营工作,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处理好各项问题。

3结论

无论是在建筑企业中,还是其他的行业之中,项目管理都是一件不容许被忽视的重要工作,管理工作与具体的工程建设存在极大的差异,建设工作需要的先进的技术支持,而管理方面的工作总是在发生着客观性的变化,管理人员的管理体系是随着管理的项目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管理人员改善项目管理的途径具有多样化,除了要做到以上几方面的工作,还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来增加管理方法,只有不断地积累对项目的管理经验,才能使这项工作收获更高的综合效益。

作者:李钦芳 单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星明.传播国际项目管理理念,促进中国项目管理发展———访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副主席薛岩教授[J].项目管理技术,2012(8).

[2]林丽阳.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8).

第6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18-01

1 概 述

综合型大型公司具有跨行业、跨区域的特点,在现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中规模逐步扩大,公司业务范围也不断增加,由于不同业务间的关联性较为复杂,也为公司的管理与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在公司现有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整体协调,确保公司管理的整体最优化是公司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综合经营计划是一种能够协调平衡公司中不同计划,对于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的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不仅仅是针对企业中的某项工作制定的,而是和企业整体的战略计划紧密相连的,其时间跨度虽然比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短(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小于五年),但是其内容却更加详细具体,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的协调、约束。

2 传统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开展有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工作,然而由于一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全面预算以及绩效考核等因素,不能够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无法承担全面落实企业战略的任务。

电力企业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多是企业中各个部门单独编制的,如图1所示,而综合计划管理就是将这些计划汇集起来,由于各计划的编制时间杂乱、信息交流不协调,导致了企业计划管理存在混乱、不全面、平衡性不强等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各单位单独编制的计划管理多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其他部门存在一定的矛盾,且与公司的整体目标关联性不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系统性,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急需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3 关于改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探讨

在明确企业传统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要了解实施目的和管理流程。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将公司的战略规划与财务预算有效结合起来,为公司的经济决策与技术决策提供参考。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若要顺利实施,需要首先解决以下问题:①综合经营计划应当明确指出企业中各部门间的重复部分与对接部分,确保综合经营计划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②综合经营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体现生产及经营指标间联动关系,同时注重相关指标通过对标确立合理水平;③综合经营计划的数据需要实行分层、分级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指标的分专业管理。改进后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图,如图2所示。

通过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公司各类计划可以在一个共享的平台上进行编制、完善善、互相反馈,最终形成平衡后的统一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并进行再平衡,从而真正形成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的计划管理体系,形成企业计划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良好衔接。

4 对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实际应用的几点思考

以上提出的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综合计划的协调平衡作用,使综合计划成为良好的企业技术经济决策平台,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4.1 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与预算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的预算是针对工作计划而进行的资金使用需求预测,预算并不能凭空设定。企业的年度全面预算,需要与年度综合计划相结合,初步确定企业的收益及相应确定合理的资金使用需求。

同时,企业综合经营计划也需要与财务指标反映的一些内外部资源约束条件进行互相反馈协调平衡后制定,两者相辅相成;其次,综合计划反映的是指标的物质量而企业预算反映的是指标的价值量,两者间需要确定内在的转换关系。

4.2 做好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计划管 理平台

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和专业计划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应人为将其割裂开来,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编制流程和具体数据上,而是体现在分析方式、分析内容和目标以及有针对性地指标评价模型上。

综合计划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除了专业技术方面,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协调的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的计划管理平台,有利于贯彻数据分层、分级管理的思路,为综合经营计划提供集中信息平台、高效工作平台和辅助决策平台。

同时,企业系统内的计划数据内容可以便利地在信息系统内流通,指标实行分专业管理,落实数据准确性的岗位责任,这样可以将综合经营计划十分复杂的管理内容分解到各个具体管理层上面,实现管理分层分级,各负其责。

5 结 语

创新永无止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样,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探索合理高效的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有利于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开展计划工作,并为最终搭建现代企业技术决策和经济决策相互协调的统一决策支持平台奠定必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最优计划模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07,(5).

[2] 盛芹世,李金传,冯丽.现代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制定方法研究[J].

第7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环境管理;综合竞争力;重要性;关系

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当今的社会与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传媒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履行好社会职责,处理好公共关系,构建良好的发展氛围对于企业的发展与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现代企业的公共关系建设,积极开展公共关系友好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一、企业公共关系及其重要性

1.现代企业公共关系概述

企业的公共关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科学,代表着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水平,它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学术界将企业的公共关系定义为:企业为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获得外部民众的支持与信任,而采取的利于良好环境创建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中还包括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处理,而且企业公共关系不仅包括可具体实施的活动,还有相关的理念层面的内涵。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便决定了企业公共关系的处理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意义重大。

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客观原因与主管原因两种。企业在进行公共关系处理过程中先认清企业公共关系产生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再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对于企业的公共关系的处理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企业公共关系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包括生产事故与服务事故两种。其中生产事故主要是指产品生产质量、运营事故与灾害、设备损坏、生产伤亡等,当这类事故发生时事故影响会在媒体的宣传引导下扩大化,进而企业会面临一定的形象危机,根据媒体将该类事件进行无限反映扩大化的惯性规律,企业内部的主观事故会发展成公关媒体中的企业内部的管理与人员素养问题,因此,这类危机企业不应该单纯的进行企业的内部公关。企业的服务事故发生主要表现为企业职员素养低等,该类事故的发生主观因素较多,在公关处理中也会发展成形象危机。而现代企业的公共关系客观原因主要是不法利益驱动与政府行政因素等,这些客观因素带来的公关危机也会在媒体中无限扩大,因此企业应该认真对待。

2.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公共关系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处理好公共关系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一般而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技术与生产,还受其与社会协调关系的影响,因此企业不仅要做好危机处理工作,还要在企业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协调作用,不断通过公益活动推进企业融入到社会组织体系中去,构建和谐的外部关系,最大程度的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二、现代企业环境管理问题

现代企业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环境领域中的相关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两大要素。近年来,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重要性不断凸显。

现代企业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三大核心内容,分别是环境管理定位、环境计划管理及环境管理技术三方面。此外,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借助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及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等。现阶段,企业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明显存在不足,多将其置于项目的附属地位,企业也缺乏高水平的环境管理人才,环境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定位不准。做好环境规划与管理是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现代企业应该找准切入点,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三、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加强公共关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现阶段,企业在加强公共关系建设工作中主要进行了四个环节的加强工作,包括加强企业危机管理、加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强化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及强化企业外部环境四个环节,这四项环境建设工作开展的目标是处理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良好发展创建氛围,可以说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是现代企业提升综合实力的前提与基础。

现代企业加强公共关系建设中包括协调企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工作,其中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是企业各项事业开展的保证,而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而且处理好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民众的信任,这是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环节,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企业环境管理与综合竞争力

现代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的社会力、综合竞争力与经济力具有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不仅仅生产产品、创造经济效益,还要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随着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与管理工作开展的焦点,做好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便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所谓环保无小事,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不仅会消耗企业的经济力,还会造成民众的信任力与支持力降低,对企业的综合实力造成重创,因此现代企业加大环境管理资金投入,认真履行环境管理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树立民众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建设与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对这两方面与企业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企业要想提升综合实力不仅仅要追求高经济效益,还应该做好企业软文化的创建工作,以求全面提升企业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邱伟军.环境管理与现代企业的综合竞争力[J].黄金,2013(4)

[2]黄正芹.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建设 营造和谐发展环境[J].广西电业,2009(3)

[3]于保月.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金融家,2010(17)

第8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摘 要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征,提高全科医师临床诊断及时性、准确性。方法:56例手麻患者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其中40例行微移法检查腕部正中神经。结果:56例手麻患者中40例为CTS,24例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4.5ms);40例均SCV减慢(≤46m/秒);40例均有腕部正中神经传导阻滞(≥0.5ms/cm)。微移法为3项检查中最为敏感的指标,SCV异常早于DML异常。结论:患者症状及体征非特异性时,排除主要内科疾病后,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是诊断CT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全科医师需积极依托三级医院,及时转诊。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临床 神经电生理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of 40 case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Yang Qiaofeng

Two Shimen Road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Shanghai City,200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atients and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s:Th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bilateral median nerve and ulnar nerve of 56 cases with numbness in the hand were measured.In the 56 cases,40 cases were measured in wrist median nerve with inching technique.Results:In the 56 cases with numbness in the hand,40 cases was CTS and the distal motor latency of he median nerve of 24 cases was prolonged(≥4.5ms).40 cases of SCV were slow(≤46m/s);40 cases of wrist median nerve were conduction block(≥0.5ms/cm).Inching technique was the most sensitive index in the 3 examinations.The abnormality of SCV was earlier than DML.Conclusion:When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are nonspecific,exclusion of the main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CTS.General practition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hree level of hospital,and timely transfer the patients.

Key words Carpal tunnel syndrome;Clinical;Electrophysiological

手指或四肢发麻是社区中老年人常见主诉之一,其原因有很多,常见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颈椎病等均可导致。2013年4-1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已排除内分泌疾病、脑血管疾病及颈椎病,临床仍未明确诊断的56例上肢麻木病例,经瑞金医院神经电生理检测,40例明确诊断为腕管综合征(CTS)。

资料与方法

2013年4-12月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门诊患者56例,因肢体麻木曾多次多家医院就诊(>3次,>2家各级医院),其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44~78岁,平均(60.0±7.4)岁;其中40例经瑞金医院确诊患者病程(15±9)个月,16例不能确定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分别为:左上肢麻木10例,右上肢麻木12例,双上肢麻木20例,四肢麻木14例,麻木多在夜间加重并伴疼痛;4例主诉手无力,5例伴有手部僵硬、强直等活动障碍。

检查方法:检测所用仪器为Synergy神经肌肉电生理仪,环境温度为25℃。所有患者都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在56例患者中,我们对40例患者做了正中神经的电生理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微移法(inching technique)。①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查方法:我们对正中神经(腕-肘)进行MCV的测定时,选择的测定点是腕线中部和肘部,记录点是拇短展肌,用表面电极记录。异常标准为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达4毫秒为高度怀疑;≥4.5毫秒、比对侧DML延长1.0毫秒或比同侧尺神经DML延长1.8毫秒为异常。②正中神经(食指-腕)逆向SCV检查的刺激点为腕线,记录点为无名指根部,用表面电极(金属指环)记录。异常标准为SCV10%。另外,同时检测尺神经MCV(腕-肘)和SCV(小指-腕),由于这两个部位比较靠近,所有它的各种参考值都和正中神经相似,这便于我们对CTS进行电生理诊断时作为参考指标使用。③正中神经微移法检查方法: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我们选择的刺激点是正中神经腕线上下各3cm处,通常我们在每间隔1cm的地方进行1次刺激。记录点取拇短展肌,用表面电极记录。异常标准为2个邻近点之间的潜伏期差>0.5ms。

分期标准:①早期CTS:DML

结 果

40例患者(71.4%)存在正中神经电生理异常,符合CTS神经电生理诊断标准,男8例(20.0%),平均(58.2±2.1)岁;女32例(80.0%),平均(56.7±2.4)岁。①24例(60.0%)DML≥4.5ms,其中双侧延长11例,占DML异常总数的45.8%;一侧延长13例(54.2%)(左侧5例,右侧8例)。②40例(100%)SCV≤46m/秒,其中双侧减慢28例,占异常总数的70.0%;一侧减慢12例(30.0%)(左侧3例,右侧9例);③40例腕部正中神经微移法检测患者均有传导阻滞(≥0.5毫秒/cm),其中双侧腕部传导阻滞32例(80.0%),左侧腕部传导阻滞3例(7.5%),右侧腕部传导阻滞5例(12.5%)。

异常分布情况分析:40例中2项检测为异常者即早期CTS患者12例(30.0%),3项检测均为异常者28例(70.0%),中期CTS患者23例(57.5%),晚期CTS患者5例(12.5%)。

异常程度分析:CTS患者40例,在80条正中神经中,DML≥4.5毫秒的有35条(43.8%),其中DML≥7毫秒的5条(6.3%),属严重传导阻滞。80条正中神经(示指-腕)SCV中有71条

讨 论

腕管综合征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嵌压性病变导致上肢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为手指及上肢最常见原因之一,常见于从事手部反复活动有关职业的人,如中老年家庭妇女、打字员、计算机操作者等,亦可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科疾病患者[1]。典型临床表现为桡侧3个半手指发麻;有夜间麻醒史;腕部Tinel征阳性或Phalen征阳性,Paget于1853年首先描述此病[2]。

病因:CTS的致病原因非常多,也十分复杂,包括活动、腕部位置、炎性反应等许多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CTS的发生。造成腕横韧带肥厚,导致腕管空间变小,正中神经受压缺血,髓鞘脱失,引发肢体麻木症状。本次所收集56例已排除内科疾病患者中71.4%患者经神经电生理诊断为CTS,本组CTS患者中,女性占80%,平均年龄55.7岁。此年龄段处于停经期前后,激素的变化累及了腕管周围组织。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家庭妇女,她们的年龄一般在55岁上下,平时的劳动主要是做家庭内的一些事物,如洗碗、洗衣服、做饭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频繁地使用到手和手腕,使之活动过度,常处于屈曲位,符合既往国内外报道[3,4]。因此关注未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手麻症状,提高CTS诊断率,对于降低病残率有显著意义。同时全科医师应加强对此人群合理进行手健康宣教,注意避免腕部过度活动,改变不正确的手腕放置姿势,早期预防CTS的发生。

诊断:CTS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男性0.6%,女性5.8%[5],用神经电生理诊断CTS,具有简单方便、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特点。1956年,Simpson首次应用正中神经DML延长诊断CTS[6]。目前临床上,正中神经DML延长,正中神经(示指-腕段)SCV减慢,如CTS可疑,再用微移法检测腕部正中神经,有传导阻滞者通常可确定为CTS[7]。本组手麻患者中40例(71.4%)经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为CTS,经微移法检测40例患者80条正中神经中72条(90.0%)显示不同程度传导阻滞(>0.5ms),微移法为3项检查中最为敏感的指标,对在临床中怀疑存在神经卡压的患者,应行SCV检查。40例CTS患者80条正中神经中71条SCV异常(88.8%),35条DML异常(43.8%),本组40例中早期CTS患者12例(占CTS患者30.0%)均为SCV异常,DML暂未达异常范围,均说明CTS的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更敏感,CTS早期病理生理改变以脱髓鞘为主,感觉纤维损害早于运动纤维,故SCV异常早于DML异常,随病程延长,DML亦逐渐累及,后期出现轴索损害,大鱼际萎缩。临床医师需重视患者主观感觉,尽早完善神经电生理检查,尤其需重视SCV及微移法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残疾发生。

综上所述,社区全科医师应加强对本疾病认识,对于已排除糖尿病、甲亢、颈椎病、脑血管等疾病,症状及体征非特异性手麻的患者,应积极依托三级医院资源优势,及时转诊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不仅可减少患者反复无效就医,早期明确诊断,这样可以使我们对患者的疾病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使我们对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康复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2-185.

2 苏炳华.医学统计学及其软件包[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3 纪芳,卢祖能,刘小明,等.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和超声定量检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3):167-171.

4 卢祖能,汤晓芙.腕管综合征262例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115-118.

5 刘晓林,盛加根,曾炳芳.腕管综合征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4):2063.

第9篇:经济管理综合范文

论文摘要:论述以经济核算为中心,,从设备的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和选型管理等方面构建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对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供排水一体化经营的大型现代企业,担负着深圳特区90%的供水任务,供水能力达187万t/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42万t/日。公司下辖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公司、泵站管理所等生产经营单位,各类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并且分布分散。近年来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资产扩张,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从设备计划人手,从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维护管理、设备选型等方面逐步适应合资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贡献。

一、加强设备资产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实时动态管理

1.投资有预算,成本有控制

自供排水合并以来,公司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线的预算管理。各单位必须提前申报第二年的投资和改造计划,经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公司领导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经过审批的项目无特殊情况的必须按计划实施。成本有了明确的控制,资产更加明晰,加强了设备管理与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保证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设备信息网络化,跟踪预算落实

因设备资产数量多,分布散,资产管理工作非常艰巨。为此,公司开发研制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设备数据库,实行资源的优化管理,把设备台账、管理报表及相关的采购信息等都纳入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部信息网,使设备的分布、构成、变动、利用等情况得到及时反映,把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充分结合起来,各二级单位均可查阅。

为保证设备资产的准确性,公司设备部配置了设备条码识读系统,通过对现场设置的条形码扫描,可准确了解设备的详细信息及与台账的对应情况。同时每年定期与财务信息核对,确保了设备资产的准确有效。

二、完善设备的运行管理,注重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强化设备“三级”巡检制度

巡检制度是一项保证机械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制度,在详细调研各厂生产一线状况的基础上,逐步配置了红外线测温仪、轴承分析仪等巡检设备,推出了《般备巡检管理规定》和备分类管理规定》,把三级巡检制度化,运行班组为第一级,维修班组为第二级,技术室为第三级,对A类设备的三级巡检周期和巡检部位作了详细规定,并要求各厂对其他各类设备结合具体状况制定相应办法。在实际点检中,重在检查、清洁与,变被动的“修”设备为主动的“养”设备,大大减少了重大故障,而且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2.完善二次加压泵站及设备的管理

因接收供水中间层,公司目前已有146个二次加压泵站,仅2006年就接收约50个泵站。相当部分的加压泵站在接收后因前期设计和建设的缺陷,需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为了减少泵站施工和运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公司临时制定了泵站改造标准,选用低噪声水泵,加强自控系统的建设,由分公司对片区泵站运行集中监控,达到了较好的运行效果。同时建议负责具体泵站管理工作的单位设立岗位进行定员管理,保证泵站的运行安全和设备维护,提高服务质量。

3.积极利用专项政策,降低生产成本

电费是公司供水成本的重要部分。基本电费是根据报装容量来计算的,而在实际生产中,实际用量与设计容量有一定的差距。在经过调查后,对用电容量进行了调整,调整生产应对“峰谷用电调节”政策,利用优惠电价,半年节电数百万元。近年来,根据供电系统对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政策,结合水厂实际生产情况,对部分用户采取由大量用户改为高需求用户等措施,电费支出减少上百万元。

4.完善考核体系,真正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

过去对设备管理的考核集中于设备完好率、用电统计等指标上,近年来各项管理制度趋完善,相应增加了设备巡检制度执行情况、主要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台账准确性和及时性、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主要设备零配件库存等指标,对主动解决问题的给予一定的鼓励加分,完善了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长效考核机制,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

三、完善集中维修体系,降低维修成本

1.不断推进集中维修,提高维修水平和质量

水厂和污水厂同类单位的同类设备较多,但各单位都设立了各自的维修班组,造成人员和工具配置的浪费。为此公司设备部会同维修中和各生产单位,以使用量较多的潜水泵和供水泵机组为突破口,根据需要配置了激光对中仪、动平衡机、喷砂机等,并完善了检查、派单、配件供应、检修、试运行等各个环节,人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了维修质量。2006年检修保养水泵数十台,基本满足了生产单位的需要,降低了维修成本。

2.依靠专业化检修市场,加强重点安全设备管理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有的设备检验项目,如起重机、压力容器、阀门的检测及维修保养已经非常专业化。深圳市提高特种设备检测标准后,公司克服了原始资料缺乏、设备陈旧等困难,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程序。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和相关专业厂家和专业检测机构建立了顺畅的联系和合作,不但减少了使用单位的工作量,又保证了年检质量,设备质量和运行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3.进口设备与配件的国产化探索

公司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大型潜污泵以进口机组为主,供水泵也有部分是进口设备,其机械密封、轴套、密封环等损耗性配件如完全进口,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长。通过不断尝试,公司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密封和轴套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配件成本,缩短了维修周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叶轮修补方面,损坏严重的,联系国内厂家按样制作,小面积或局部损坏的,用高分子材料进行修补,小型泵的叶轮基本可满足需要。

4.发挥技术实力,自行研制非标设备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格栅除污机也是污水泵站和污水厂用量最多的设备之一。由于介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腐蚀严重,设备选型和维护存在很大难度。在泵站初建时,有不少格栅机选用了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的产品,运行数年后耙齿、链条、链轮等配件都需要更换,价格昂贵,有的使用时间较长的已难以找到配件。有的已不适应现在的工况要求。公司维修中tl,结合以前的制作经验,对各种工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深入研究,听取了生产单位的使用意见,不断研究和试制,对无使用价值的部分设备逐步更换,现已陆续更换为回转式、高链式、网箅式、转鼓式等多种型式、适合不同工况的格栅机,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效果良好。链条等关键配件也找性价比较好的制作单位,以保证提供合格配件。

链条回转式刮泥机是近年来国外使用较多的一项工艺设备,公司使用台数也较多。在对进口设备剖析其结构和原理后,经国内多方研制,关键部件已实现国产化,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成本仅为原进口产品的1/3。

四、加强设备选型管理,加强质量检测,降低运行成本

1.设备选型结合经济性分析,重视寿命周期成本

随着生产自动化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司每年要进行大量的设备改造,在除臭、消毒、深度处理等方面的新设备不断增加。设备管理人员不但要考虑设备的初期投资,还必须考虑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环保要求。因此,不拘泥于设计的初步选型要求,编制了公司水厂、污水厂建设技术要点,对各种设备的运行效率、环境噪声、适应性、材质及耐腐蚀性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项目实施时,要求各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在调试阶段逐步介入,对试运行的设备,必须在运行参数和工艺指标达到要求后方予以验收,避免了在设备试运行中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可能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设备的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