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第1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七选五阅读题 教学设计

在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中,多个地区都出现了七选五阅读题型。该题型是指从短文后的完整句子选项中,选出五个可以填入文章处的最佳选项,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及上下文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该题型的命题形式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又与完形填空的考查作用相同,在形式上比完形填空的选项少,选项内容多为句子,考查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师应从该题型对学生考查的能力要求出发,制订英语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解决七选五阅读题的能力。

一、七选五阅读题的特点

七选五阅读题的解题重点在于:理解文章大意,准确把握文章时态、文章主旨,梳理好文章结构,然后再从七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大幅增加,高考题不可能完全给出学生学过的词汇。在做七选五阅读题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将无法理解文章大意,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会在理解了七个选项的意思后做出选择,但选择后也并没有对文章进行梳理,没有从时态、前后连贯等方面对选项再次确认,往往会造成错选。

二、七选五阅读题解题难的原因

1.平时阅读训练中缺乏具体的阅读目标设定,且阅读教学缺乏层次

多数英语教师对于阅读课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很宽泛。这种教学目标在阅读训练中是不可行的,由于范围过于广泛,教学就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了。教师既不了解怎样教,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学,更不能有效监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无法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2.任务设计不合理

对于任务型阅读课程,教师通常会将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在三个阶段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阅读前,阅读任务的导入过程较为复杂,超过了学生的正常能力,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没有较大联系,导致学生对问题不感兴趣;阅读中,问题设计的层次感不够,不利于学生思维过渡;阅读后,没有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不能发挥对任务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的检验作用。

三、七选五阅读题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

由于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英语较少,因而阅读能力不强。对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具体感受来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目标的设定不宜宽泛,不是针对整个学期,而应具体到每一节课。课堂阅读目标要准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例1:高三英语人教版课标必修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2)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vents.

(3)Learn to tell a story using the past and past progressive tense.

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为文章的初次阅读清除障碍;目标(2):学会谈论过去的事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描述过去时间的事件时应注意的问题,把握具体时态,掌握过去时语法;目标(3):学会运用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讲述一个故事。

2.注重学生的知识背景,实现对知识背景的有效激活

Neil J.Anderson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提出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间代表的含义,联系自身知识的重要过程。对此,教师在设计阅读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以简单、快捷的方式引入主题,激活学生的知识背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2:高二英语人教版课标必修 Unit 2 Great scientists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问题:“Could you know some of the famous scientists in the world?”问题提出后,很少学生表现出对该问题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在等待课程的继续。该问题的提出看似呼应了课题,但因大部分学生想到的科学家不同,因而无法产生共鸣。经过反思后,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对引入的问题做了一些修改,收到了显著效果。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力的定律是谁提出的?”(物理课最近学习内容),随后再引发学生思考“哪些科学家曾对这些知识提出过意见”。这样,学生就有了具体的思考方向和思路了,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3.利用任务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展开逐层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例3:高二英语人教版课标必修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关于Mother Teresa的事迹。

T:Look at the picture. Do you think Mother Teresa has fashionable clothes?

S1:No, She wore the old clothes.

T:Although she is in ordinary,she is very famous. Could you tell me why she is famous?

S2:This reminds us that fash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S1: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教师可以按照上述的追问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在不同问题设置中体现阅读的思维过渡。若学生回答得不好,教师还要对学生继续进行引导并追问,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耐心,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

4.了解阅读任务的相关性和传递性,引导学生从输入转化为输出

阅读后的活动设计应主要考虑以下问题:是否与阅读文章间存在关联;能否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能否促进学生实现文章信息的有效转化。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对教材进行一味地解读和分析,而不引导和驱动学生学习,就会使阅读教学变为机械性的训练,完全背离了课程标准。在有效阅读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相关信息,还要锻炼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和转化能力,实现英语技能的有效应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实现知识的延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输入转化为输出。

四、结语

七选五阅读题型同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型对比可知:该题型难度较大,且对知识点考查的手段较为新颖,命题方式也更加灵活,该题型是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题型之一。经对高考学生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对于该种题型,不知如何下手。对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该题型,从中找出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范围,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应加以注意,对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助推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聚宝.高中英语深层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8).

[2]董越君.高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134(10).

第2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文本解读 文本探究 以读促写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20世纪70年明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新的、非常重要的记忆方法。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在各级关键词与图像、逻辑和空间感知之间建立记忆连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主要进行词法和句法的教学,忽视语篇语义,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本文将以北师大版模块三第三单元“Car Culture”为例,从新课导入、文本阅读、文本探究及写作四个方面例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现以读促思、以“图”促写、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本课是用英国与汽车相关的资料数据说明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呼吁人们增强生命健康意识和环境意识。学生在前面三课已经充分了解汽车交通的未来及发展的相关内容,为本课的阅读和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

2.能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完成思维导图;

3.能绘制文本的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

4.能解读语言内涵,探究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能内化篇章的写作技巧,完成写作任务。

三、教学过程

Step1导读

教师播放一个关于汽车带来的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进行讨论。

【意图说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阅读本文的积极性。

Step2读中

1.快速阅读,梳理文本结构。

【意图说明】利用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构。

2.持续沉默阅读,完成文本第一部分的思维导图。

【意图说明】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获取文本信息。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二部分的思维导图,并展示(最后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

【意图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把第二部分的文本信息用思维导图有效地提炼出来,培养学生整合和归纳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

4.文本探究,回答问题。

①What purpose do the dialogues serve?

②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cars?

【意图说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对汽车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3读后

1.关注文本的言外之意,讨论开放性问题。

What’s your own attitude towards cars?

【意图说明】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文本填空。

In the last decades,the number of cars on the roads in Britain has increased by 30%. People are often left tired, angry and stressed out. Besides, many deaths are caused by pollution and accidents. Some types of cancer are related to pollution. Moreover,it causes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six tips are given as follows: use your leg, use public transport, think before you go, share cars, don’t believe in advertisement, and take action somehow

【意图说明】写作练习的设计是语言知识的运用,促进读写应用;在积累了更多的语言素材之后,进行简单的语言输出。

Step 4 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car Sculture in China(200 words).

四、结语

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繁杂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王婷,2016)。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有利于更好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及主旨大意,有效地理解文本字面意思、获取文本信息。教师通过自身示范文本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绘制出第二部分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文本,提炼关键词,感知语言和体验语言运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输入效率(邹必影,2016)。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文本内容的解读及文本话题的探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图式,让学生阅读、借鉴文本中的词汇和内容,将文本中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郭强,2016),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邹必影.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

第3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有效课堂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贯彻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即“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它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作为前提,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突出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通过科学设计和优化整合,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有效解决“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知识”、“方式与质量” 的矛盾问题,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新课程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具备的理念

《课标》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确定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英语教师设计和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实践”的教学观、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1.“学生主体”的人文理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其内涵是,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有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要求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2.“语言本位”的课程理念。 在英语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也就是说,英语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英语教学是以语言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获得言语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的本质是通过开展言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语言本位的课程理念。

3.“基于实践”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来说,语言能力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 “习得”强调的是言语主体的“亲历性”,即英语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学习,同时利用好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活跃教学气氛,充分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真实的“言语体验”中培养培养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读《课标》,研究教材,明确目的要求。《课标》是纲领性的教学文件,是教材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课标》为指导,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研究学生实际。只有掌握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掌握“学” 的基础,明确“学”的差异,使教学具有针对性;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处理好“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 的关系。

3.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法。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能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满怀信心,主动地学习。

三、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教材的整体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在解读整个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先制定总的目标和计划,考虑教学内容各部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要顾及到该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只有在具体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原则,再结合学生的学情,才能设计出一节好课。

2.顾及步骤的连贯性。在设计教学步骤时,教师应该顾及到每个步骤之间的承接、过渡的自然性;使得学生能在完成上一个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做好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准备。

第4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

【中国分类法】:G633.41

一、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但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对阅读、语法等的训练,而忽视了词汇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传统的教单词,背单词的词汇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仅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学生无法灵活使用词汇,从而影响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力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词汇教学有不同的设计,并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活动的参与,掌握词汇的用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内容

1、 语音与拼写

词汇教学的基础是掌握单词的语音和拼写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单词的语音准确写出单词。

2、 语法特点

每个单词都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而在不同的语境下,单词的拼写又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例如名词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其中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名词单复数的变形是学生对词汇的最基本掌握。形容词,则需要学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在语法填空和改错题目的解题过程中,需要对形容词与副词的转化有一定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动词,则需要掌握动词的不规则变化和规则变化,因此,不规则动词是动词词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实际词汇教学中,需要将有规律的词汇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固定搭配

固定搭配体现在一个单词要求和某些特定的词汇一起搭配使用。例如:mind要求使用make up与之搭配,difference要求动词make与之搭配。

高中学生对于词汇的固定搭配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其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具体技能。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语境,让学生在句子中熟记固定搭配。

4、 意义

词汇的不同意义,体现出不同的中英文化的差异。

例如blue一词,在汉语中解释为“蓝色”,但在英语中blue还有“沮丧的,忧郁的”含义。只有学生通过词汇的具体学习,才能体会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学习中体验,最终达到准确使用词汇,促进自身能力提升的目的。

5、 得体性

不同的语境,需要使用合适的词汇。例如英语书面语与口语对具体语境的要求就不同,需要学生总结出规律,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出合适的词汇。英语中有些单词的使用范围较广,而有些单词则范围狭小,高中学生需要发现并总结,避免出现错误。

6、 结构

通过学习词汇结构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的容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否定前缀:un--; dis--,名词后缀 :tion;--ation;--ment,形容词后缀:--ous ;--tive;--al。教师通过讲解词汇的前缀与后缀,并辅以一定的同步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对单词猜测含义有一定的帮助。其中教师还需要对一些词汇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例如以al结尾的名词有official, arrival ,survival ,approval,让学生通过对特例单词的特殊词性进行刻意的区分,培养其解题的敏感度,降低错误率。

三、 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设计与实效性

1、 归纳总结。

教师需要将常考词汇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通过有效的词汇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参与,从而达到词汇的活学活用。以interest 为例

n(u)爱好interestingsth be interesting

Interest

n(c)兴趣interestedbe interested in doing

联想到:高考改错题:There are many places ofinterests. 需要将interests 改为interest.

联想到:高考语法填空:They ignored their natures and ________(interest),根据句子含义,可以填出interests 。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为辅的作用,让学生从听课者转变为出题者,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考虑到单词在题目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这种教学设计同样适用于高三词汇复习课,教师需要对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和考察范围有一定的敏感度与掌握度,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 创设语境,巧记词汇。

打破传统的单纯讲解词汇、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具体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词汇。教师可以通过对单元核心词汇的重组,创设简单语境,让学生通过短文填空的方式,推测单词的含义并最终达到掌握单词的用法。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1单元词汇中的“respect ,support , come across ,intend”为例,创设如下语境:

In my family , we ________a happy life, my sister an I________our parents.One day , I

__________(偶遇) an old friend in the street .We were so happy that we __________ to see a movie.

教师补充讲解:support one’s family , be intended for sth……

学生通过对上文的具体语境的理解,可以将所缺单词快速填回原位。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将题目的难度进行增减,真正做到分层教学。教师在总结归纳阶段,则需要对单词的常考用法进行进一步的小结,指出学生易错的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对该词汇的全面掌握。

3、 将“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活动引入词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头脑风暴活动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与巩固。例如,让学生对“family”进行头脑风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学生可以从family引申出mother、father 、 sister等基础词汇,也可以引申出responsibility、support等高级词汇。教师在该活动的开展中,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其在参与活动中掌握更多的词汇。

4、 运用肢体语言记忆词汇

通过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若干单词的含义,并猜测出单词,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需要对单词进行提前的筛选,并对课堂秩序进行提前安排,否则容易使课堂活动过于混乱而无法产生有效性。

5、 图示讲解法。教师运用简笔画来讲解单词。如可以通过简笔画fox入手,让学生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一步步将单词延伸到fax―tax―taxi,最后在对词汇具体用法进行讲解,如by fax, take a taxi 等,这样的讲解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单词有更深的理解与记忆,并且不容易忘。

6、 练习的精选与词汇巩固。

为了加深对单词词汇的记忆与巩固,可以将一个单元的核心词汇与词组进行有效的整合,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词汇的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来调节课堂效果,如让学生与和同桌之间互写本单元最重要的五到十个单词,让对方快速重复对方所写的单词,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调动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

7、 运用比较记忆法,帮助学生区分单词 。如对receive 与accept 这两个单词的实际教学中,我给学生讲笑话来引起学生关注到这两个单词的区别。笑话如下:One day , a handsome boy received a love letter , but he didn’t accept it.讲笑话时可以将班级里最帅的学生请上台来配合,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会了单词。最后教师可以对着两个单词进行总结,receive客观上的收到,accept主观上的接受和认可 ,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记忆。

8、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词汇学习,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方法。在日常学习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合理使用字典的能力,当遇到不会单词的时候,能够养成自主翻阅字典的良好习惯,同时养成善于做笔记的习惯。教师突破原先大包大揽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单词,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充当老师讲解词汇,真正实现学生在为课堂角色的转变。

总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做出许多的改变,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词汇活动的有效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活动设计的开展与实施,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从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够使更多的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能否起到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教师改善词汇活动的整体设计,提高对其有效性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曹卫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 [EB/OL], 2012-07-01/2012-04-18

[2]李国平.浅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4

[3]包天仁、崔刚.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 [M].沈阳出版社,2012

第5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听力教学 听力策略 教材整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131-02

1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听力作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课堂中常常被忽视。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学生要求听力达到6~9级。综观6~9级目标可以发现,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听的策略以及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其中主要包括:①听大意和主题;②抓关键词;③预测下文内容;④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⑤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⑥判断语段的深层含意;⑦评价所听内容;⑧听并执行指示语;⑨排除口音和背景音等的干扰等。

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听力教学一直停留在放录音和对答案的层面上。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往往把听力文字材料以阅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听力原稿。教师没有对学生听的过程进行指导,也忽视了听力策略的渗透。这样做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致使许多学生对听力失去信心和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听力部分难度较大,表现在听力语速过快,篇幅过长,词汇量偏大;听力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涉及学生不太熟悉的语言背景知识;教材设计的听力题目较难,多为填空题,有的教师匆匆带过,有的甚至放弃这一块内容的教学。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教材中的听力部分进行整合和改编,简化听力题目,渗透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效果。

2 听力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理解(listening for comprehension)是听力的主要目的。从语言理解体系的两种加工方式来看,听力的理解方法可分为“自上而下(bottom-up)”和“自下而上(top-down)”。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指听者在理解单个的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来理解篇章。而自上而下的过程是指听者根据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图式理论为这种听力理解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Nunan(1999)强调说图式理论在帮助学生预测听力内容和处理出乎预料的情况时显得尤为重要。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方式受到很多研究者的支持。

那么,什么是一堂好的听力课?Field(1998,2002)认为:一堂好的听力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听前活动(pre-listening),听中活动(while-listening)和听后活动(after-listening)。听前活动(pre-listening)是让学生在听力练习前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包括激活背景知识,预测听力内容和复习关键词汇。听力过程(while-listening)重点是通过听力练习促进理解的过程,包括泛听和精听。听后活动(after-listening)主要是对听力理解的一个反馈,要求学生就听力的话题表达观点。

3 听力教学设计案例

3.1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译林牛津英语模块3第4单元Task: Helping poor children。牛津高中英语的Task是一个单元中阅读与语法之后的一个综合板块。要求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开放性的听说读写的任务型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

3.2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这堂课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语言技能目标,主要是读听写的技能,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听找出问题及其起因,提出解决办法;二是情感目标,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这堂课能学到一些听读写的技能,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贫穷孩子的关爱。

3.3教学过程

Step1 Pre-listening。

(1)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视频、图片、歌曲、故事、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切入主题。

(2)阅读。由于该话题生词比较多,笔者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把阅读放在听力之前,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话题,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阅读熟悉相关词汇。笔者设计的任务是快速阅读材料,找出文中提到的问题和起因,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完成表格。

Step2. While-listening。

(1)听力任务设计。教材听力任务有两个,均为填写表格,难度较大,笔者对听力任务进行了简化。同时由于听力语速过快,笔者还对听力MP3进行的切割,在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复听写该部分的句子。

(2)听力策略指导。听前预测和关键词是听力中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听力任务中的答案进行大胆的预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使其形成强烈的听的期待和愿望,做好听的心理准备。另外,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关于问题和起因的常用表达方法。

Step3 Post-listening。

听后的主要任务是写作(writing a proposal to the UNICEF)。

4 教学反思

在这堂听力课中笔者根据听前活动(pre-listening ),听中活动(while-listening)和听后活动(after-listening)三个步骤设计活动任务,任务由简及繁,环环相扣,围绕“problems and causes”这个主题进行讨论,阅读,听和写,把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听力课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精准的目标

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由各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连续过程。(鲁子问,康淑敏,2008)。教师首先应该思考和研究教学目标设计,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来提高教学效果(张金秀,2010)。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以及教材的特征,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例如:本堂课的听力教学目标为学会听取有关“problems and causes”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而展开。

4.2设置合适的听力任务

教师应突破教材的局限,设置符合学生水平的听力任务。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弄清教材各技能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融入教学智慧与个性思考,对教学材料有机组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形成相当完整的任务环。同时,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学生通过完成符合他们真实认知过程的任务,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4.3关注听力过程和听力策略的培养

听力教学中要关注听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听力训练可以分为泛听和精听。泛听过程关注主要信息和大意。精听关注细节,教师可以在听力训练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听或者听关键词。对听力难点进行重听,对生词进行解释。听力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帮助很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将听力策略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听前预测,听的过程中捕捉关键词信息等策略要在听力课堂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

4.4融合认知情感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因此,有效听力教学设计要超知识本位的课堂,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理解听力材料的基础上升华情感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融入听力任务设计中,让学生对话题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

听力教学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透彻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设置精准明晰的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听力任务,突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情感,从而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Field, J. (Ed.). The changing face of listening[J]. Cambrid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Nunan, D. Secong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J]. Boston: Heinle&Heingle.1999.

第6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前设计”“中设计”“后设计”。

1.“前设计”阶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活动。在此阶段中,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还要备自己。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全过程的,因此,前设计要以新课程为指引。

(1)备学生

传统备课模式是将备教材放在第一位:而新课程教学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此,前设计中,首先应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备学生就是要了解他们在语言基础、学习兴趣、认知水平、个性心理特征、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这些因素是时刻变化发展的,因而显得格外地重要。否则,备教材及备方法的工作将失去针对性。

(2)备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共同的依据。教师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要仔细钻研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具体考虑如下问题:a.本主题是属于事实性的、程序性的还是叙事性的?b.本主题在前面第几册学过、在后面第几册又要出现、有什么不同的要求?c.就这一主题学生知道什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知道什么,它们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的教学重点。d.所涉及的文化资料。

(3)备方法

包括教法和学法。备方法是要体现教师“设计者、组织者”的角色要求,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时,教师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所学内容和你的优势进行有机地结合。要把所学内容以符合学生兴趣的方式展示出来。当然,前设计阶段中还需要备好自己的课堂口语、备教具,如:生活中的东西、学校的环境、现成的人力资源、网络、学生手工作品、自制课件等等。教案是前设计凝结的成果。

2.“中设计”阶段

前设计阶段中,我们考虑更多的是预设。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同一教学预设表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显然,教学设计只停留在前设计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案不应成为同定不变的铁案、死案,而应根据现实教学情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再选择、再决策、再设计。“中设计”给教师的独创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3.“后设计”阶段

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阶段:教学反思。也被称为“后设计”阶段。教师要对“前设计”的安排,“中设计”的决策和设计进行反思,以提高整个教学设计的水平,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也是有交替和重叠的。而每一次的反复却是一次升华,一次继承与发展。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界定

有效教学设计应落实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1.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要看能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体现在设计是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要看能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无论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最终都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英语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各种活动习得语言。教师只能起引导、组织作用,不能勉强填鸭或替代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是以“学”为前提和依据的,要让学生始终在“做事”中学习英语。要知道,英语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那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设计必定是最蹩脚的设计。

3.学设计是否有效要看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愿意学的课是有效设计的课。那么,设计成什么样的课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

(1)符合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展规律:教学设计应能按以下的心理过程安排:兴趣一需要―挑战―探索学习―成功。或者说学生的学习模式应能符合其行为发展规律:感受―模仿―学习―应用。

(2)主题内容以他们熟悉的、想象的、怪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的和导引的。

(3)能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东西,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能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产生愿意学的愿望。

(5)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产生要学的需要。

(6)能让学生产生“我能行”,感受到自身优势和潜力。

三、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依据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以及有效教学设计的界定,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运用一定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以学定教,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要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等。对教材的使用建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师在“前设计”阶段要花大力气备好学生和教材,同时合理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

2.以学施教,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要结合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3.以学评教,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反之,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是无效的、失败的。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活动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意识。

第7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方式不科学

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进行的学习,老师通过统一的布置,将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只是简单进行统一方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这种情况下,极大部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每个同学自身状况不同,基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阅读习惯,高效率的阅读学习根本不会出现。

2.阅读过于目的化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多数学习都是为了考一个好的成绩,很少存在因为喜欢,因为兴趣所以学习这种情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一样,很多人去阅读,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因为必须要完成认为,想要有好成绩,强迫自己进行阅读学习。这样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十分好的学习效果。

3.阅读材料本身趣味性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的阅读材料来源十分有限,除了书本的阅读多数就是一些历年测试题、试卷的阅读,内容十分枯燥,学生根本没有耐心进行阅读学习,极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甚至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4.高中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

英语阅读分为课堂阅读与课下阅读,但是由于我国普通高中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考上大学,学校在十分紧凑的教学设计之下,还安排了许多课下作业,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下阅读学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过多的英语阅读学习,而课下学生也没有实践,就导致了学生阅读量十分低的情况。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动画、视频短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让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变的更具趣味性,将枯燥的书本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场景环境的再现,让学生在更加形象化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高中英语的阅读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就会影响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己在网络上搜寻一些英语阅读材料进行学习,网络上的阅读材料十分丰富,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阅读内容,开拓视野。

2.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单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因为枯燥无味,导致教学质量极低,学生阅读的动力就是考试考个好成绩,或者必须完成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将整个阅读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是简单的听和学,而是通过老师进行相关信息资源的整理,做出课件,在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相关阅读知识的同时,将课堂板书等时间节约出来让学生进行相互的阅读交流,或者通过一些课堂小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对一些有对话的阅读材料进行现场模仿,来增加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学习欲望,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信息化技术环境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1.收集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

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放松,而单一的阅读材料则是为了学习。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收集类别丰富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关注和爱好的东西,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将日常生活整理成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或者借助一些外国的搞笑杂志等。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这些阅读材料多样性的展示,有助于在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下培养其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当兴趣培养起来的时候,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就不再是简单的目的性极强的为了高分而进行。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转变其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8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阶思维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列为高中英语教学三大重点领域。然而,从近7年江苏省高考英语命题难度的演变史来看,自2012年以来,江苏省高考英语题型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考察,江苏高考英语的难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度,这是对学生思辨能力提出要求的进一步体现。这也表明高考英语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处于相对较高的层次,而从大部分考生的失分情况以及一线教学实践中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农村高中生的英语阅读高阶思维总体处在一个相对低级的层次。

二、培养英语阅读高阶思维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EFL的语言环境中,阅读不仅是一种基本的输入性技能,更是一种培养英语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英语阅读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阶思维,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这个概念最先是在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在1956年进行教育目标分类的时候把以认知为主导的学习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前三类(知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而后三类(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Anderson)曾与布卢姆合作研制教育目标分类的克拉斯沃(Krathwold)等近10位专家开始对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进行修订。最终将原来一维的目标分类改为两维,一个是“知识”的维度,另一个是“认知过程”的维度。其中“认知过程”维度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方面,而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确定为高阶思维。

培养英语阅读中高阶思维,是指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认知过程中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英语高阶思维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对阅读文本和阅读信息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从微观阅读目标来看,英语阅读中的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断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评价和创造的能力,高阶思维超越简单的阅读知识记忆和信息检索,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关注学生系列能力的发展,如思辨性地评价信息、自我调节阅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设计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培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思维和能力,而基于高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步:

第一步:读前导入活动。根据图式理论,阅读不是简单的解码过程,而是读者的图式知识和文本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过程。高中生的认知心理、已有的阅读图式相对较成熟,因此,科学设计、有效激活的学生与阅读主题相关性强的阅读前导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积极性,而且对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语篇知识、文化知识、世界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体验,理解、内化文本信息,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大有裨益。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小鬼当家》(Home alone)一文是关于青少年和父母冲突的一个小剧本,在读前的导入活动可以设计为:

活动一:组织学生观看一个关于英国青少年和父母吵架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视频中的冲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论生活中与父母的冲突。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再通过对视频的简单讨论和生活中的体验来激活学生关于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图式:

活动二:在全体同学总结归纳与父母的冲突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该如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这一活动目的之一是激活学生处理与父母冲突的图式;目的之二是预测即将阅读的文本的内容。

第二步:文本阅读。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高阶思维不能一蹴而就,在阅读中思维的训练中教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首先,通过查读或略读等快速阅读活动来训练学生记忆能力和文本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其次,通过比较归纳文本内容、分析语篇结构、推理判断文本细节等精读活动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应用、分析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木乃伊的诅咒》(The curse of the mummy)一文的文本阅读设计可以为:

理解性阅读:(1)让学生速读课文验证预测信息并对细节判断对错;(2)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并利用定语从句整理重点信息,从而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分析性阅读:(1)引导学生熟悉Howard Carter生平的细节信息并激励学生分析人物品质;(2)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语篇结构分析。

批判性阅读:引导学生反思阅读文本中对奇怪死亡的不同解释,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

创造性阅读:(1)为学生创设讨论情境,鼓励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历史文物;(2)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死亡之谜进行创造性写作。

第三步:读后反思。没有读后反思训练的英语阅读是低阶思维的阅读,因为读后反思是对阅读文本信息深层理解的输出和反馈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而且能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表层解读之后,带着批判性思维来鉴赏和评价篇章中的话语,并审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拓展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读后活动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设计读后活动时坚持遵循升华主题、拓展思维学生主体的原则,这样的读后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奥运会》(The Olympic Games)一文的读后活动和课后活动可以设计为:

(1)组织学生欣赏一个演讲比赛视频,在看视频前明确目的:该演讲者使用了哪些演讲技巧?你如何评价该演讲者的演讲?

(2)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挑选一个话题,小组讨论准备一个一分钟的小演讲。

(3)各小组派代表做演讲展示,其他小组做评委打分。

第四步:课后活动。英语阅读课的课后活动主要是家庭作业的布置,家庭作业的布置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是高效阅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课后活动主要遵循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语言输出的原则。

四、结束语

近年来,高考对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较强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很难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从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的高度和阅读教学设计的深度来为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思维环境,也为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学英语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3(3)

第9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1.选题的意义、价值

英语听力,作为语言交际和交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高考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英语听力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于广大考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重庆市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明确告诉我们:高考英语科考试要“为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另一方面,《考试说明》要求“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反映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注重基础、突出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考英语科要求考生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结合功能和话题,在听、读、写三方面加以运用,并藉此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随着听力测试采用PETS-2级听力考试的改革,英语听力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加大,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合理地、有效地、尽快地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是广大英语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听力教学研究资料,发现很少有人涉猎重庆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听力教学问题,这对英语教学研究来说无疑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作为战斗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英语人才的 重任。笔者认为有责任、有必要把本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听力学习作为研究对象。

2.选题的理论支持

(1)听力理解的概念。听力是领会言语含义的一种能力,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多种语言能力、背景知识和思维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是领会语言语义的一项能力。听者要对听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复杂加工,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相碰击、相互作用,对听力材料不断地吸收,最终形成理解。听力理解过程包括语音感知,词汇识别和语法分析及语境推导等主要环节。

(2)一般来说,在理论上我们可将听力理解分成5个阶段,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在顺序上,后一个阶段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这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信息感知指的是学生在具备了辩音能力之后有意识的感知语流中的语音组合,从而获取句子意义的阶段。听觉记忆指的是将所感知到的听觉信息在被理解之前在大脑中保存一定的时间。信息解码指的是理解或获取信息的过程。在经过以上4个阶段之后,学习者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将信息表达出来或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总之,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并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把感知到声音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1.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

通过学习与研究,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充分理解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和谐英语课堂,提高合作学习和课堂提问技巧,从学生的听、说、读、写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向45分钟要效益。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英语听力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2)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从影响“有效教学”的相关变量看,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益(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成绩),因此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案研究,尤其是对“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对“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进行研究。

(3)对师生互动进行研究。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1.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相关高校、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关于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文献进行调研,确立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和总结我校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现状和已有的成功经验,构建我校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模式。

(3)行动研究法。将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模式应用于实践,在强化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调整完善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模式。

(4)经验总结法:总结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的过程安排

(1)准备学习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落实各项有关工作,课题组老师收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信息、书籍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制订实验方案、拟定研究方向。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明确研究方向,找出适合本课题的方法,并写心得体会,形成理论认识。

(2)分析现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0月)。各研究老师根据课题组的布置和要求,调查了解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类分析。

(3)分析成因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4)开展实验阶段(2013年5月――2014年3月)。落实方案、开展实验,探讨实施高中英语听力高效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