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

第1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中学历史教学;学习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1-0072-02[作者简介]陈芳芳(1990―),女,山东滨州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

一、中国社会科研究之现状

在中国,社会科应当属于舶来品。1916年,社会科首先在美国学校里开设,这可作为社会科的滥觞。[1]随着民主社会国家的发展,社会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独立的社会科始于1923年。时至今日,社会科依旧在发展之中。要想探讨社会科在中国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首当明晰今日社会科的研究现状。

与社会科相关的论文有二百余篇,其中介绍美国社会科的文章在半数左右,为数最多。其中原因显而易见,从1916年诞生至今,美国的社会科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发展,其发展水平在世界属最为完善之列。其中数量居于次的是关于日本、澳大利亚社会科的研究,另外还有少数关于韩、英、法、德等国的社会科研究。当然其中不少文章以中外社会科对比研究为主题,如李稚勇的《中美社会科课程比较研究》(《学科教学》2003年5期)。在著作方面,有二十部左右的相关书籍。其中大概半数是有关小学社会课的论著,如张茂聪的《小学社会教学初探》《国内外小学社会课教学理论与研究》,张秉平、程振禄的《小学社会课教学评价》《小学社会课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小学社会课教学基本功及技能训练》,李世安的《小学社会课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指南》等。另外有教科书性质的社会科著作,如赵亚夫的《学会行动:社会科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国外社会科研究状况的著作,如赵亚夫的《日本学校社会科教育研究》。

二、社会科与历史学之关系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

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三、社会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当历史学与社会科发生联系之后,历史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同社会科发生着联系。社会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审视历史教学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审视首先体现在社会科对课程观的理解上。从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分,课程设置模式可以分为学科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学科本位课程包括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综合课程基础,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对知识经验进行综合。这种理论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强调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本位课程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线,自成学习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科为历史课程的改善提供了视野,它能够使历史课程回归其求实求真的本真。

具体到历史教学的操作环节,运用社会科综合多种学科的多角度视野,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举一具体案例来说,在讲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如果不从社会科的视野讲述,一般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对香料、对黄金的追求,商路不畅,摆脱动乱的需要,传播基督教。其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又包括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客观条件是罗盘针的普遍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主观条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再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四位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海上探索过程。最后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即影响――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美洲的金银矿的开发及其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以及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当我们把《新航路的开辟》放在社会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述时,会发现更好的方法。首先,我们先要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就是本课的主线,即要梳理新航路开辟的来龙去脉。从原来的航线到已开辟的航道的历史经过。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和搜集的资料去整理出来。教师的角色是提供给学生搜索资料的路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资料。当然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除了历史学科本身的思路之外,我们还可以动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正是因为他不知道具体的地理知识――洋流的作用才会导致他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非洲。而且整个航海探险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操作地球仪自己动手指出新航线的路径是什么。再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地图上大洲大洋的轮廓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几位航海家的航线。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是何种国家形态,从而可以得出为何两国会支持四位航海家的海上探险,这同样可以动用经济学的知识去分析贵族及皇室支持他们的原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其能够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第2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我们在思想上有个误区,总把“教学”作为一个词来理解,实际上,“教”与“学”是分开的,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作为老师,不能以完成教学工作量为目标,而是要把如何通过教使学生开始学作为目标,从教到学,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确切地讲,教学内容涉及学生学的是什么内容,财政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而通识教育的含义就是帮助学生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这一问题的答案,既非一目了然,亦非无从寻觅[1]。

1财政学的教学内容

人是带着问题活在世界上的,这是人所具有的社会化本能的基本特征,而财政学对个体身处的社会化环境的介绍远强于其它课程,对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帮助极大。自20世纪90年代提倡公共财政以来,财政学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理论、两个行为、两个关系、两个管理”。两个理论就是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两个行为是财政收入行为和财政支出行为,两个关系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两个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2财政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具体来讲,公共产品理论涉及公共产品特征和供给模型,公共选择理论分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讲解;财政收入由税收、非税收入、国债和国有资产收益组成,财政支出则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说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是集权和分权的对比变化;宏观经济管理要证明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区别于西方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之一。总之,这些教学内容存在以下显著特点:第一,宏观性强,但个体关联度弱。比如财政收入和支出,任何一个构成项目都关系到全国各个地区、各类企业或人群,宏观性非常明显。可是,若平均到每个个体,这种关联度就弱多了;第二,公共性强,但内容之间逻辑联系不紧密。比如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都带有公共性特征,不过,公共产品是从产品特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的,是偏好由结果显示问题。公共选择则是从政治行为人的经济性出发进行理论分析的,是偏好表达博弈的问题。两大理论虽有联系,却不紧密;第三,实践性强,但理论与实际不同步。比如国有资产管理,在复式预算构建目标中,明确提出编制包括国有资产预算在内的复式预算体系,这将极大提高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可实际执行中,只存在公共预算下的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理论与实际相差太大。

二教学内容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从财政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上可以看出,财政学教学中出现的很多困难是由教学内容造成的,归纳起来有:第一,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学习负担重。财政学教学内容是非常多的,单靠财政学的讲授,很难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应通过财政学教学内容的拓展,将其他学科与财政学相结合,利用学生已获得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理解掌握财政学知识,融会贯通,减轻财政学的教学任务。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之一,即教师在授课时不是限于讲授一门课,而是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于所授课程[2];第二,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不易接受。虽然财政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培养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但其特点也导致了讲授过程易于泛泛而谈。为解决这一问题,较实用的方法是进行案例教学。不过,在当前信息流通加速和手段更新的背景下,要想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利用多学科交叉下的融合来理解特征,来对案例进行长远且全面的分析;第三,教学内容脱离应用,学生不愿接受。基于就业压力,学生总是从是否有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来衡量课程,只要是与考研、考公务员、考职业认证相关的课程,就是重要的课。财政学恰与上述内容存在差距,故其变成了期末考试及格即可的无用课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差。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前本科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有关,另一方面,脱离应用的教育也是不利于学生成人的,如脱离应用的纯理论学习,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软弱无助和被动性[3]。因此,在财政学教学中,需要引入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内容,通过历史案例、心理分析和哲学批判来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财政学教学内容的多学科融合

教育是实现个体可塑性的重要工具,但思想的转变是渐进的,这就需要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每一个思想的起源说起,经过思想本质、内容、变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好地吸收已有思想,整理、归纳、总结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故财政学的讲解应考虑从人的起源讲起,经过集群到组织到国家,才出现财政,从而阐述清楚财政的本质和内容。这就要求将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扩充进财政学教学内容,从哲学维度分析财政本质,从历史维度演变财政收支,从心理维度诠释伦理关系,重建知识面宽广、教学意义深刻的财政学教学内容。

1从哲学角度拓展财政本质内容

对经济学的哲学本质回归,在国外已有较多研究,不过,这只是在经济学层面上的回归,并没有具体到经济学下属的财政学分支。至于我国,虽有关于经济学伦理化的研究,但同样也没有具体到财政学科上。从多年教授财政学的实践经验上看,我以为从哲学角度拓展财政本质,就是围绕财政所具有的“公共性”基本特征,沿着“信仰—权力—表达—幸福”这条线索,去寻找个体为什么会接受公共生存方式、为什么会以税费形式将收入转移给政府等问题的答案。因为哲学的全部出发点就是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引导人们对现成的一切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在这种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发展自己的人格个性[4]。所以,哲学需要与各学科的融合,其中财政与哲学的融合就是从财政的分配本质上去寻找相关答案,明确地说就是私与公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探寻将涉及围绕分配所形成的各种现实复杂关系,也只有与哲学融合,才能使学生全面认识这些复杂关系。也就是说,财政与哲学的融合,对应的恰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使学生从私与公的分配关系中,审视并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实现个体幸福和国家安康的建设者。

2从历史学角度拓展财政收支内容

任何正规的专业教育都应包括史的内容[5],财政学的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因为:第一,历史是财政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背景。每一种思想或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究其原因,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关。世界范围内财政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人类社会的财政活动,是与国家的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财政的讲解若缺失了历史脉络,学生就很难深刻理解各种财政思想或行为所产生的原因及所要发挥的作用。第二,财政与历史的结合有助于分析经济增长。自1936年凯恩斯提出赤字财政后,财政就开始承担维持经济增长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一直具有明显的生产性质。巧合的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中,历史也已成为一个核心要素[6 ]。第三,财政与历史的结合有助于理解改革。改革是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利益的重新分配,可以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财政改革史。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财税改革,到唐安史之乱后杨炎两税法改革,再到北宋王安石变法和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财政收支的变化反映出了改革的本质和难度所在,即利益关系的变化。如何协调利益关系的变化,如何实现增量和存量的双赢,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财政问题。因此,应将历史与财政结合起来,以历史上的财政改革家为支点,沿着“商鞅—桑弘羊—杨炎—王安石—张居正”这条线索,从历史原貌中寻找财政收支内容,从历史变迁中了解财政收支变化。更为重要的,还要利用财税改革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来理解当前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寻找出推动经济增长与改革深化的财政之路。

3从心理学角度拓展财政伦理内容

“现代经济学往往被视为独立于心理学的,但实际上,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却与心理学密切联系在一起”[7]。自冯特开创现代心理学以来,在人性探讨方面心理学依次经历过以詹姆士为代表的本能论、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论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论,对人的本性概括逐渐从追求最大自身利益的“本能人”过渡到在社会范畴内追求最大妥协利益的“社会化本能人”,但经济学没有跟上心理学的这一发展过程。或者说,经济学分析被人为地规定在“理性人”这一层面上进行,使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悖论,这一悖论在财政领域体现的更为具体。以公共产品供给为例,从理性人角度出发,免费搭车和公共悲剧是必然发生的,这使公共产品的提供只能依赖于政府,个体无能为力。可实际情况是个体提供公共产品的实例是非常多的。因此,应回归心理维度,将财政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构建在重视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伦理财政。其实,在财政学的教学内容中,公共选择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本就与心理学有直接关系,一个人的偏好不能产生公共决定,但公共决定却是在每位个体的偏好汇总之后形成的。如何从分散的个体偏好汇总成公共的集体偏好,这一过程涉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这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将财政学与心理学结合,可考虑沿着“社会化本能—群体—社会自我—社会思想—社会情感—道德与合作”这条线索,寻找减少强制、实现合作,将公共悲剧转化为公共幸福的财政伦理之路。

参考文献

[1]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

[2]上海金融学院财政系.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2-69.

[3]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5.

[4]程广云,夏年喜.哲学教育三论[J].教学与研究,2011,(10):89-96.

[5]孙文学,齐海鹏.中国财政史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风云际会财政史[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3-20.

第3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师生互动 历史 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21-0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过程,教师要积极营造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师生双方都能获得愉快的课堂体验,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合作共赢的最佳境界。

一、创设情境,营造互动氛围

学习初中历史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过去、了解世界,具备历史学科所要求的比较、分析能力。根据初中学生表现欲强、思维活跃、又善于表达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展示思维的舞台,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热情。

例如在《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渲染课堂气氛,同时指出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然后,通过《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图》帮助学生轻松、明了地掌握隋朝统一后疆域和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并形成正确的空间地理概念,从而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的教学:(1)南北重归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为了突破本课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层层设疑、史学辩论的方法,设置辩论题:隋朝开通大运河有何利弊?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乐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活动,激发互动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参与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热情地互动、尽情地展示、自由地表达。

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教学中,由于相关史实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认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关的历史资料(如照片、地形图等),并辅以动态路线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进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知识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笔者先让学生通过即兴表演“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场景,来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接着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张骞,在遇到你所设想的艰险时,你会怎么做?”,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第二个知识重点“丝绸之路”,笔者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或展示自己所带的相关物品,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接着利用学生手边的填图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丝绸之路的路线;然后再用多媒体动态路线图给学生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本课知识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则是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来解决的。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互动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对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整体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由此推及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互动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历史经验,为祖国西部和边疆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讲究方法,提升互动效果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主动投入,就无法实现师生互动,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给他们留出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的本质,对史实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激励学生,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和盘托出,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与提示,使他们融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和同为一家》的教学中,笔者由卫青、霍去病的话题引入本课学习。针对近年来仍有一些居心叵测的民族分裂分子试图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将“唐与吐蕃的交往史”作为本课的重点,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针对本课重难点,在教学“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之间的主流”时,笔者通过问题与活动导学的教学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出“在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中,你最欣赏哪一点?”这一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后还进行了延伸,让学生“讲一讲”――班上的同学都属于哪些民族,“议一议”――面对其他国内、国外的民族,我们该持什么态度?“画一画”――通过对各个民族服饰的了解,试着设计一套反映民族融合的服饰。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四、优化设计,实现互动目标

教学形式上不管如何热闹与轰动,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互动都是不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更要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体会学习历史对于今天的意义。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掌握历史知识。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互动目标。

例如在教学《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了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了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接着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让学生对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超工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对青铜文明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普遍使用什么工具?青铜器与之相比有什么优点?”随后讲述司母戊鼎及四羊方尊的特点及其冶炼的过程,让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除青铜制造业外,夏、商、西周手工业的其他门类,引导学生学习夏、商、西周时期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情况,通过层层推进,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欲望,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把重要知识点呈现出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可见,对于如何精选史料、多方面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师生互动产生实际的效果,教师需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第4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从外国教育学者夸美纽斯到卢梭再到中国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无一不在围绕这一命题进行潜心的研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以史为鉴”,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然而就当前来说,当今历史教育偏离了经世致用的方向,学生“只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造成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无易于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历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必要的。

 

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怎么样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贯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课时备课生活化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充分,才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如此,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对教师提出的最关键的要求,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树立大历史的观念,要将历史教学内容置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载体。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分析、思考能力,这就要求了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要求的教学语言吐字清晰、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更重要的是教学语言要生活化,历史教科书的生活化趋势决定了历史教师用语的通俗明白、生活化,教师应恰如其分的将历史讲解的通俗明白。

 

比如,在讲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政策时,笔者是这样讲述的,1921 年底一个阴霾的上午,切科夫再次来到了镇上的集市,这次他选择坐在街道一个隐蔽的小角落里,将两小口袋的土豆和玉米放在自己面前,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老农是在兜售自家的土特产呢,类似于“摆地摊”。一开始切科夫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不过他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发生,它的粮食还卖了个好价钱。寥寥数语,将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的农业税作了比较。课堂语言的通俗明了并不意味着枯燥无味甚至低级趣味,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美感,给学生熏陶和启迪。另外,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尽量采用更生活化的模拟情境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感,最终实现学生由情到智的发展。情境教学模式形式多样,有课堂讨论、辩论、撰写调查报告、角色扮演、演讲、模拟法庭等方式,此类形式最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罗马人的法律》时,本人是通过“模拟”古罗马法庭的方式来完成的。本人在教科书探究活动课提供案例的基础上,加上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增加可信度。

 

在罗马帝国 8年,在罗马城郊,奴隶帕帕提赶着一辆骡车在向城府方向去的山坡上行走,为了减轻骡子的负重,帕帕提下车顶住往回倒退的车板。可就在这时,车开始向下滑,帕帕提松手,跳到一旁,结果骡车向下倒退时碾过一个奴隶的孩子,孩子不幸死亡,于是孩子的主人拉斯提奴隶主向帕帕提的主人奴隶主贾赫图提出诉讼。为了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本人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法官及陪审团的工作,第二大组负责原告及律师的工作,第三组负责被告及律师的工作。并布置提前预习准备,要求学生搜集与罗马法律有关的法律条文,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并结合当代法庭审批程序,多途径准备资料,如阅读教科书,查找相关的工具书或网络资料。

 

学生的积极性果然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收集、整理资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论证,课也上得非常成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感知历史学习的真正乐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潜在能力。其实教学也不一定要在课堂内完成,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问卷等也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在讲到近现代婚丧礼俗的变化时,我就让学生回家对自己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等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近现代婚姻和丧礼习俗的变化,体会时代的变迁。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挖掘课程资源。

 

五、学内容生活化

 

发掘教科书生活化内容。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我们要顺应新课标的理念,以课标为指导,因地、因时制宜地把生活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搬进课堂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真是存在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补充,把学生所想、所关心的事情引入课堂,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对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科书中的文本历史。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尽力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要有一定生活经历和教学智慧。

第5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科学情感;公民意识;美育

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由文化水平、情感经历、精神意志、处世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对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的内在品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形成、高尚品德的塑造、人格魅力的升华,全都源自于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历史专家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其根本目的是参考文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历史文化,让历史人物的精神感染学生,传授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通过挖掘历史上的真实事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不满足于现状,根据自己的的设想,对于未知世界和事物进行大胆探索,最终寻找到新的出路。在历史教学中,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欲,面对困难和权威勇往直前的心态、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数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在科学领域: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且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历史上的创新榜样制作成幻灯片,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意识。其次,评价历史人物,以留白艺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人物被载入史册的事迹,是对历史人物最基本的评价标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我经常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大量历史人物的资料,并结合历史人物的评价,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结合历史评价,对历史人物发表个人的见解。课堂上的留白艺术,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能,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科学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一种对外在刺激积极响应或消极对待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爱慕、厌恶、愤怒、恐惧、悲伤等。历史教学不仅要从精神上感染学生,同时要把这些感情付诸行动,才会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品格。这样,历史教学才可以发挥最大作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情感教育,但现代历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情感也是真理的情感,是一种对真理的理性执著的追求。在历史上,古人对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看历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落后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的盛衰,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的价值,重视科学的必要性。另外,运用历史人物对当权者言论的反抗、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去追求真理的案例,来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格和思想。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是在这种新的理论中对唯物主义的宣传却触怒了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处死。但是我们从这里却学到了为科学的发展执著追求直至最终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可以让公民自觉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关注社会时事,并根据以往的历史规律对事件的是非作出评判,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到对社会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让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历史上的有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注。例如;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得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结论,,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所作为,必将虚度一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公民意识。

四、美育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美育教育也很重要,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创造美。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大量的科学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让其作为载体来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学中可利用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宋朝的司南模型等让学生体会科学美;将陕西出土的“秦兵马俑”搬进课堂,让学生审视艺术美等等。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上的做法,充分利用历史教学课堂,相信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9):130-131.

第6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微课 高中历史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9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强烈关注。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介建立起来的微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提升微课教学效率,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实践探索。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指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建立以互动式为教学目的的基本模式。微课的具体长度一般会控制在8~10分钟,在简短的课程流程中要集合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要求教师用最为便捷的方式保证基本教学水平[1]。在基础的微课制作中要遵循相应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微课模板。制作微课需要进行相应的课题选择,基本方案的设计,相应素材的整理和汇总。由于时间和内容上的限制,教师要在微课中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并且要配合相应的案例,以保证微课的基本价值。其次是微课的教学方法,对于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求教师进行独立性的课题规划,保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融合在实验和讨论中,保证整个微课理念的健全和体系的完整。最后是及时的教学反思。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对形式和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思,保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历史学科,本身就是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的学科,教师要在微课教学后充分了解学生的吸收情况,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微课模式学好高中历史课程。

二、微课的具体运用

1内容上的融合

教师要在微课讲解过程中保证微课内容和实际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课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要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并且对课程内容进行集中的强化。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及时跟踪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微课设立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突出基本重难点,建立同步的教学框架,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时,要在微课课件中将的发生背景进行内容的整合,通过微课课件将整体脉络整理出来。教师要在微课课件播放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并设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微课的学习。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微课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扩展,保证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借古思今地进行历史事件的学习[2]。

2细节处的融合

教师上课时要注意教学细节的把握,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保证学生在教师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完整地内化知识点,并且顺利吸收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细节处的讲解。为了更好把握课程细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建立,形成基本的历史文化专项内容学习,细化课本中的内容,并且对学生建立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只有强调了具体的细节教学,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才能有学习线索的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3效果上的融合

历史课程的意义就在于教师要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形成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熟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模式,利用微课课件强化基本教学效果的融合,保证学生的带入感。微课程和基础历史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基础效果的融合,保证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交流模式[3]。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要对微课和教学内容进行基本的效果融合,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充分认识工业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

总而言之,作为数字化教学媒介的载体,微课能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进行相关内容和教法的革新,利用微课打造更加完善的高中历史课堂。

[注 释]

[1]陈祥龙.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道”与“器”――兼谈微课《理学简史》制作反思[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39(6).

第7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立体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112-03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14门核心课之一的《中国法制史》课程选用的教材在体例和内容趋于定型,时间过去近30年,却没有丝毫变化。在教材体例上,表现为依照历史学上的以朝代为线索的编排模式;在内容上,限于历史上各个朝代法律制度的“静态”介绍。这样的教材体例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法学教育的要求,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缺陷日益明显。

(一)教材体例上采用以朝代为线索的编排模式

以朝代的更替为线索分段阐述中国历史上的法制,这是历史学上常用的模式,这一编排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各个时期中国法制发展的过程,同时对各个朝代的法制进行较完整的阐述。这种教材的编写方式,主要对每个朝代法律制度作概括性的阐述,以高教出版社张晋藩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第二版)为例,每一章的基本思路就是:法制的指导思想、立法活动、法律形式、法律内容(刑事、民事、行政等)、司法制度。基本上每一朝代都是按照此种模式,虽然在横向层面上学生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个朝代的法律制度情况,但是学生无法在纵向层面上了解各种法律制度的演进过程,如刑讯逼供、诉讼制度等。由于教学时数等原因的限制,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中不会专门以某种法律制度的纵向轴度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内容庞杂、重复枯燥,学习兴趣低下,无法对中国法制发展的进程有清晰的了解。

(二)所涉及内容的局限性

目前,《中国法制史》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对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度的叙述,即从夏商开始,以朝代为篇章,阐述立法、行政、民事、刑事法律以及司法诉讼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到清代后增加宪法内容。但是这样并不能展示中国法制史的全景,就连统编教材的专家们也不肯定此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活动、立法成果。第二,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状况。第三,中国各个时期内各种类型政权的宏观法制状况。第四,各个时期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和学说。第五,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内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等传统。”但实际上,现有教材各章节基本不涉及静态法律制度之外的其他内容。

(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当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使《中国法制史》这门带着厚重历史色彩的理论课程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是一个值得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该课程当前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就是教师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飞速地讲,学生在下面急速地记。即便有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无非是在文字上加上了一些图片而已。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太多、太难理解,教学方式太单调,由此学习兴趣低下。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应当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的艺术。此艺术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喜欢这门课程。

二、《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应紧跟时代潮流。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中国法制史》教学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对于法制史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因此,在教学改革中首要问题是更新教学理念,一改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学生自主的知识认知。法学本科阶段学习主要是教授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学生必须对历史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有一个纵向、横向的全面认知,才能深入了解法律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学习各部门法学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积淀。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学理念的问题,只有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时代脉搏,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互动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革新内容教学

要革新传统的朝代章节教学模式,需要从横向、纵向两条线全面梳理教学内容,全方位介绍中国法制史的全貌。

1.注重核心知识体系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加强《中国法制史》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讲授。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如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成就、各种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加以串联,而将各个朝代背景的知识等内容在课堂上概略叙述。这样就把更多的教学时间运用到教学重点、难点之上,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课外,教师要布置相关的阅读书目,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课堂上掌握知识重点,在课后拓展视野,同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维度,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补充、穿插相关思想、制度史内容

在传统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通常只讲授各个朝代国家的法制,很少涉及法律思想史、地方法制史、民族法制史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以上内容的灵活穿插,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认识。法律思想史的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对法律制度变迁中思想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先贤法制变革思想的理解,具有特色的地方法制史内容可以使法制史拓展为多元化的体系,体现学科的融合性、多元性,同时也能提高了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便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许多少数民族地方法制,往往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的习惯法组成,很多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补充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深化对课程的理解。

三、《中国法制史》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探索

传统的《中国法制史》教学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模式,因为教学课时有限,加之教学内容繁杂、琐碎,任课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教学计划就无法完成,教学效果更是难以顾及。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最合适的方法,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以教促学。为此,必须探索立体教学模式,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教学的模式多层次展开,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全面了解中国法制史的精髓,喜欢并认真学习这门课程。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中国法制史》的媒体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课堂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学者讲授变为师生互动,同时用图片再现古代的法律制度,配合适当的视频材料,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譬如,课件中可以包含各种图片、漫画、历史故事视频、讲座视频、电子书、word文档等。如笔者在教学中讲到汉朝法制时,加入李陵案的材料,然后加入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史记之李陵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掌握汉代法制,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尤其是王教授在提到司马迁时说到了宫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很自然地对宫刑的残酷予以更细致的分析,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刑罚的严酷。同时也引出古代法制中的赎刑制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革新,丰富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中国法制史》课程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案例教学模式

在法史界,瞿同祖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讨论古代法律的实效问题,被誉为以社会学法学派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力作。该方法如能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加以推广,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式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些固定的原理和机械性的规则,强调体验。

根据《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特点,将古代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是法制史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如对于明清时期文字狱的内容,可以列举如“《南山集》案”之类的文字狱名案来呈现生动的历史画面,通过此案例,深入阐述文字狱背后的社会背景以及封建法制的残酷。学生在饶有兴趣的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当时法制的认知。

(三)课堂讨论模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由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模式。《中国法制史》教学亦可采用这一模式。教师通过一个主题带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可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辩论。教师在讨论后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总结,使学生心悦诚服。在课堂教学之外,也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研讨,举办相关的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

[参考文献]

[1]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光妍.定位与创新:中国法制史教学改革刍议[J].黑龙江史志,2008,(22).

[4]段凰.简析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态度――兼论解释4-6条[J].当代法学,2002,(9).

第8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文化 创新型人才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64-02

一、 数学文化教学在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较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可以造就创新型人才更为开阔的知识视野,人文科学素养可以赋予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在理性思维之外的感性思维能力,为其在创新活动中的成功起到助推作用。例如,英国数学家罗素(B. Russell)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是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在人文科学领域的造诣促进了其在数学与逻辑学方面的创新突破:他发现的罗素悖论是著名的悖论之一,指出了作为现代数学基石的集合论的漏洞,由此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推动了现代数学的发展。而且,从人类科技发展的进程来看,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是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当今世界科技的许多创新成果就来源于文理的交叉融合中。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建立在文理素养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而作为一门涉及数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等的交叉科学,数学文化将数学教学与人文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数学文化这条纽带,理工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接受人文科学领域的养分,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其将来在创新活动中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创新型人才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和创新。例如,吴文俊院士在研读《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之后,发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不同于西方数学的算法性、构造性的数学机械化思想,从而导致了他在数学机械化方面的创新工作并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大学数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公理化思想、最优化思想、抽象与概括方法、观察与类比方法、归纳与猜想方法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最优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尽快找到生产中的最优方案。数学文化教学能将数学思想方法内化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的武器,并成为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对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数学文化教学可以给予学生以创新思维的启迪,促进其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水平的提高。例如,自欧氏几何诞生之后,有无数数学家投入到欧氏平行公理独立性的证明之中去,但他们没有跳脱欧氏几何的窠臼,因此种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种状况直到1826年才被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N. Lobachevski)所改变。他用与欧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代替它,从而利用公理法创立了一种与欧氏几何不同的非欧几何――双曲几何。通过数学文化教学的开展,我们可以还原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讲述数学猜想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破除思维定势和习惯思维的重要性。

(四)给予学生的创新人格以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寻找合适的工具来给予学生的创新人格成长以正面的引导。而数学家们是数学文化的构建者,数学文化中包含了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意志凝结而成的精神财富,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志的重要工具。例如,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R. Descartes)的著作和观点在他生前一直被法国教会视为异端,身体孱弱的他被迫长年流亡国外;古埃及柏拉图学派的领导者――女数学家希帕提娅(Hypatia)更因为自己的学术信仰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鲜活的事例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二、 在理工科大学开展数学文化教学的措施

(一)拓宽教学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在理工科大学开展数学文化教学:一是开设专门的数学文化课程,二是将数学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入现有理工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结合我校近年的教学实践情况和对兄弟院校的调研情况来看:限于学时,专门的数学文化课程在理工科大学的数学、经管等部分专业中开设情况较好,但在理工科其他大部分专业中开设情况不佳。而通过后一种途径,教师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课时压力的前提下,以数学课程为载体让学生领会数学文化的精髓,并提升相关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两种途径可以互为补充,满足理工科大学不同专业开展数学文化教学的需要。

(二)发挥教学主体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数学文化教学的实施者,肩负着实施数学文化教学的重任。因此,数学课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修养。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了一些优秀的数学文化书籍,它们为数学课程教师提高数学文化修养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数学课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教学水平: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筛选能够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文化教学素材,主动思考以何种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近几年来,我们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数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应用情况做了一些专题的数学文化研究。在此过程中,发动学生参与创新案例、专业背景情况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课程的教学,以此增加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亲近感,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关学科创新活动奠定基础。我们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对课程教学内容、学科发展历史情况、课程应用等认识的小论文,并计入课程平时成绩中,以此引导和激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数学文化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

数学文化的教学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揭示上,数学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所以数学文化教学应坚持启发创造、正面引导的原则。一方面,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高等数学》中,我们围绕着微积分产生的背景、第二次数学危机等开展微积分的研究性教学,以问题和讨论等形式增加师生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微积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情况的了解,获得对数学的理论创新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用创新事例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例如,罗巴切夫斯基为捍卫自己在非欧几何方面的见解所做出的努力:他发表了八本著作来构建非欧几何的体系。即使在其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仍以口授的方式完成了《泛几何学》的写作。这样的创新榜样可以给学生以正能量,让学生明白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四)创设学生的直觉和想象力得以有效激发和运用的教学情境

直觉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正如钱学森先生所指出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因此,直觉和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而直觉和想象力是与紧张、功利性的环境相对立的。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学也以严格的证明和计算为主,数学结果多以严谨的公式与定理出现,这样过于理性的教学环境容易抑制学生直觉和想象力的发生和发展。我们要善用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典故、名人轶事、诗词名言等来创设知识背景清晰、宽松自由、启发创造的教学情境。一首优美的数学诗歌、一段数学家的生平轶事、一则有趣的数学典故都能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抹亮色,赋予理性的数学课程教学以感性色彩,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直觉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有效激发和运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6-02-01.

[2]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案例

有学者认为: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那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课程整合,就应该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促使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理解和尝试的。

一、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是:课时较少,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几乎涉及中学的大多数学科甚至大学的一些专业知识),但知识程度都较为浅显,按教育部的教学定位是点到即止的通识教育范畴。正是基于通用技术课程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上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手段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合应用。例如,教学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章节课标定为两个课时。教学举措上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课时是在本班教室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本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第二课时则是带学生到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完成两个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研究课题,并依此写出科技小论文。一个研究课题是“试分析历史学中的时代划分和技术发展的关系”;另一个研究课题是“举例简述技术的双重性”。这种教学方法可谓一举多得。不但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综合运用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以及专题练习写科技文章,而且刻意加强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使零散呆板的知识得以鲜活的应用。教学效果远远好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中可以俯拾皆是,这全在乎授课老师不惧组织学生上网过程中的麻烦,愿意去有心地进行相关事宜的联系和策划。

二、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通用技术教学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例如,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的“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其课本的书面内容和课时都少,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若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演示动画模式的投影学原理;机械制图学的原理;三个视图的正投影原理;三视图的平面展开原理和平面三视图的绘图原理。其知识要点展示得清晰生动,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做到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高效突破。

在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中可以这样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很多。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适当选用信息手段的观念与自觉。当然,整个过程需要授课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教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高中学段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教学应用地位大多时候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教育部颁布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环节。而将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的应用是可以无处不在。基本上可以图文并茂地在各种信息设备中“学习或展示”通用技术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如:在多媒体屏幕上“画”工程图纸;在网络里搜索拷贝粘贴资料来“做产品的设计”;在电脑里“学习各种制作工艺的操作”。类似于这样“纸上谈兵”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确都显得非常轻松和省事,但效果不好。

笔者定性地做过对比实验,完全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替代通用技术亲手操作环节的学生,在通用技术课程结束后检测其动手能力,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这与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也是双刃剑。整合时一定要把握好它的“使用度”,做到合理与恰当,这其实也应该是通用技术从教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备素养。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进程势不可挡。这是国家教育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尚属初期。作为课改新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怎样将这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高效科学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所有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