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

第1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幼儿;模仿;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59-02

模仿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大众心理现象。在儿童身上,这种模仿行为尤其常见。儿童一是模仿成人的生活,二是模仿同伴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幼互动,所以研究对象定为“儿童对同伴的模仿行为”。本研究采用自然情境下的非参与式观察记录幼儿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尝试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模仿的定义

关于模仿,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对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1]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看出模仿行为是没有控制性的,是模仿者的自我选择;模仿具有表面性,模仿者只能模仿外显行为,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具有相似性,即模仿者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同或类似,具有相似性。

那么儿童的模仿就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幼儿受到同伴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同伴相仿。

二、幼儿模仿行为的类型

儿童的模仿行为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从模仿的对象角度,可以分为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

1.对个人的模仿。案例1:乐乐说:“你看你看。”嘣,冲着自己的头打了一拳。亮亮也嘣嘣地假装打自己的头。两个人开心的笑起来。

2.对群体的模仿。案例2:跑跑在操场上玩玩具,看到别的班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玩包包剪剪锤。他脚底下也不由自主的,小幅度的学着包包剪剪锤的动作。

(二)从模仿的内容角度,可以分为对语言的模仿和对动作的模仿

1.对语言的模仿。案例3:教师让一半孩子练习新学的早操,一半孩子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毛毛坐在椅子上,听着儿歌,笑着念儿歌,但是歌词被他改掉了。他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李家豪和王欣跟着一起笑,李家豪说:“看到大树撞上去。”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2.对动作的模仿。案例4:教学活动中,老师弹琴,孩子们唱歌。朱槿文坐在第一排,他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着节奏。甜甜做在他旁边,看到后,也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节奏。他们两个会心地笑着。

(三)从模仿者的主观状态角度,可将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

1.有意模仿。有意识模仿是模仿者有动机、有期望的模仿,即使他不甚了解他人行为的具体含义,也感觉模仿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好处。[2]案例5: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小组操作数字卡,给数字找出相对应的实物。李明哲很快就动手操作起来,佳佳看着卡片发愣,然后看李明哲拼一个,自己跟着拼一个。

2.无意模仿是模仿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意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仿照别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大部分是由于生活在一个特定情境中,长期受某人的影响和熏陶,不自觉的模仿他人。[3]案例6:曹天意把自己的水彩笔盒子竖起来,用嘴吹,想把它吹倒。乐童看到后,也用嘴吹自己的水彩盒。

(四)从被模仿者的知觉角度,可将模仿分为被模仿者知觉和被模仿者不知觉两类

1.被模仿者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以后,自己是知道的。案例7:美术活动中,教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三年来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聪聪画了自己跳绳,美佳看到聪聪画了跳绳,也画了跳绳。聪聪皱着眉头对美佳说:“你干嘛学我?!”

2.被模仿者不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了,但自己是不知道的。案例8:老师叫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乐乐在去盥洗室的途中,用自己的手使劲拍打旁边的桌子,发出很响的声音。佳佳在乐乐的后面,看后也学着他的样子拍,并且自己很兴奋的笑着。

三、儿童模仿行为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的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

“成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意识到的动机所指引,儿童的行为动机一般是没有意识到的,也没有按重要性构成系统。儿童的内部世界仅仅是逐步获得确定性和稳定性的。”[4]儿童的模仿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动机,只是在特定的情景和氛围中做出的冲动型的行为。

(二)被模仿者大多是没有行为期待的

蒂博特等人按照沟通者之间互相依靠、相互联系的情况,将人际沟通分为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认为大多属于彼此相倚。但儿童互动中,假相倚的情况很多,即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经常的表现就是,做完动作就走开了。被模仿者在行动时,并不顾及对方的反应,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动作,不期待对方会做成什么反应。[5]

四、幼儿模仿行为的原因分析

“考察一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必然要涉及与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6]对于幼儿模仿行为来说,其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基于我们对每一个幼儿模仿行为事件整体的考察,主要从儿童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来考察。

(一)幼儿行为受游戏动机的激发

儿童行为的动机有两类:一类是对成人世界的兴趣和渴望像成人那样行动的动机。另一类是游戏动机,它们与游戏过程的兴趣相联系。这些动机在游戏活动范围之外,也感染着儿童的全部行为,形成了学龄前独有的特点。幼儿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变成游戏。[7]

从对整个模仿行为事件的分析来看,儿童往往觉得对方的行为好玩,有意思。他模仿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模仿过程往往伴随着双方愉悦的心情。比如案例3中,一个幼儿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两外两个幼儿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学着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在游戏情境下进行的。

(二)儿童早期行为具有冲动的特点

早期儿童行为的突出特点是在当时产生的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不假思索地行动。唤起这些情感和愿望的,首先是直接围绕着儿童,进入其视线的事物。[8]学前初期儿童的大部分行动和早期童年一样,是在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情境性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产生的,儿童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力量使他去完成某一行动。直到学前晚期,儿童才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得多的意识。[9]

如案例8中,乐乐用力拍桌子的声响,极大地刺激了佳佳,于是佳佳不假思索地也用力拍桌子。幼儿情感不稳定,仍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的特点。

(三)维持与被模仿小朋友良好关系的动机

“建立和保持与成人及小朋友良好的相互关系的动机,在学前儿童的行为中有巨大意义。儿童特别努力去追求那些他喜欢的和在班上人缘好的小朋友的同情和喜爱。”[10]

模仿别人往往是寻找共同点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幼儿做出某种行为,另一个幼儿也跟着做出某种行为,往往双方都会很开心,有助于维持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案例4中,朱槿文和甜甜的座位是靠在一起的,两个人是好朋友,甜甜模仿朱槿文敲老师的椅子后,两个会心地笑着。

(四)一部分言语模仿是无意义的重复

皮亚杰把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其中之一是“重复”(无意义字词的重复)。儿童为了感到说话的愉快而重复这些字词和音节,他并没有想到要和什么人说话,甚至他在讲一些有意义字词时,也是如此。[11]

学前儿童有说话的欲望,当他听到一个幼儿说话,他也本能的模仿、重复对方的语言,这属于一种单纯为了说话的愉快而模仿、重复。比如,一个幼儿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说:“大灰狼有点坏!”另一个幼儿听到了,也跟着说:“大灰狼有点坏!”

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模仿可能是影响同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幼儿园到10岁,模仿似乎随年龄增长减少了,这或许因为儿童越来越懂得尊重别人而不直接模仿了。[12]

既然在学前儿童中,模仿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关注所有孩子的日常行为,要防止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出现,如果发现有的孩子身上有不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2.

[2]《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3.

[3]汪新建,孙丽丽,杨桂华.社会心理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62.

[4]《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00..

[5][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3.

[6]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1.

[7][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8][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

[9][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10][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4.

第2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立足这个出发点,就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本着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规律,同时要联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综合运用多元化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上的创新与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打破传统教育制约机制,避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领域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目前乃至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这门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必然的联系也势必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了极大地相关性、相通性,甚至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和融合,各个学科领域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学科之间没有了绝对的界限,只有相对的边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与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内在联系,学习并掌握多元化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能力,多领域、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综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是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进行课程改革的创新与探索。

二、深化课程结构调整,大胆尝试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就必须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认清教育和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要遵循儿童心理的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将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实现成功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

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小学时期,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时期,父母和教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渡,是很重要的。因此,实现这个过渡,必须要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为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进入小学以后,在认知发展方面,尤其是数学认知方面,如何从初级的、具体的认知水平逐步发展为较高的、抽象的认知水平等等,儿童心理学可以对这些方面提出有益的启示。

因此,深入研究儿童心理的科学发展规律,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极大地推动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学科知识将极大地丰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何引入多元化学科知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情境呢?现在以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课程案例:《找规律》的部分内容为例来进行初步地探讨。

课程案例:《找规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88-89页。

教学过程:

转贴于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音乐能够带给人生最大的快乐,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课堂上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学生很高兴跟着唱。)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最适合运动的季节,咱们实验小学的春季三跳运动会就要召开了,你们高兴吗?这几天同学们都在认真训练呢!老师在操场上拍到了一些同学们训练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依次出示照片跳绳,踢毽子)

……

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无意识状态下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枯燥乏味情绪。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可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2)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喜欢画画,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与兴趣爱好。根据这一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寻找美术与数学的结合点,极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幻想和展示的舞台。

师:为了迎接运动会的召开,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已经把运动场布置好了(出示课件主题图—运动场)。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彩旗、灯笼,气球和花朵。

师:这些彩旗、花朵,灯笼和气球是不是胡乱摆放的?

生2:不是,是有规律的。

出示课件—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彩旗是怎样排列的?

生1: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师:这就是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下一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2:下一面是黄旗。

……

美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新鲜直观的图画能激起学生的兴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数学较为枯燥,使学生厌烦,不容易集中精力,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配上较为具体的图画,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顿起。美术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美术的魅力之所在。

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多元化学科知识,如音乐、美术、图形学、建筑学等等,与数学都是紧密联系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认真地去思考,深入地联系实际,大胆地尝试和实践,找到多元化学科与数学学科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就能够不断地探寻出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将极大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广大数学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数学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但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则是人的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将极大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使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同时是教学手段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信息技术不仅代表了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信息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多元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艺术、教育理念等。

将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变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且改变了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融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教育艺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应用,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的丰富和谐,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三、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应不断创新和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音乐学、美术学、审美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挖掘和总结,

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实行数学课程改革要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视野过多地关注在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而忽视了多元化学科知识与数学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关系,从而也忽略了将数学学科主动与其他多元化学科的相互联系与交叉。

第3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超越文化基因,审视教育思路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教育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

“他(指皮亚杰)提出的这几个阶段使人们加深了对儿童的了解,成了人们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路标。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从发展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更能从教学中获得效益。因此,他的阶段论给人们提供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教育教学心理学依据。西方有的学者还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问题。”

“皮亚杰强调,教师应该了解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无疑,这些观点都是无懈可击的。”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不论是读皮亚杰的哪部著作,读者首先会感受到皮亚杰的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思路。皮亚杰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对儿童主体的观察和实验上,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基因:先确定主体、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验证,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或逻辑推理,或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并在此后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结论的准确度。

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可谓深远。余英时先生对儒家思想曾经有过一句精彩的论述:“从儒学史的发展看,安排世界的秩序才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至于怎样去解释世界反而不是儒学的精彩的所在。”这句话如果放在当下教育界,体现出来的具体教育现象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只提安排:“你应该怎么做”,至于“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这些“解释世界”的问题,很少成为我们教师的兴趣所在。部分老师可能不服气,认为自己并没有专门学习儒家文化和思想,怎么可能会有儒家的思路?其实这种文化基因,用荣格的理论来解释,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老师们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实例为证:一线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问得最多的,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办”,问得最少的,想得最少的是属于“解释世界”的“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脑子里面想到的,首先是安排学生,即学生应该怎么做。比如学生应该遵守纪律,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如果学生不按照教师的安排办事,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则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怎么办”的实质是想如何“重新安排世界”。

皮亚杰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这恰恰是我们目前最缺少的。今天再次走红的《弟子规》,就是典型的“安排世界”,里面的内容全是安排儿童应该怎样去做。“半部治天下”的《论语》也在“安排世界”。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安排你“时习之”,至于“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个属于“解释世界”的范畴,孔老先生囿于时代的局限未做研究,而后人也似乎无人探究,倒是有个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提出了一个“遗忘规律”,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两个问题。

再如“因材施教”是孔子倡导的,也是今天的教育界力倡的,但因材施教在一线基本处于“喊口号”的阶段,说说而已。皮亚杰对此谈得却很实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人们都是同意的,但如何具体落实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这一点来看,西方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可以说早已经超越了“知”的阶段,而在研究如何“行”的阶段,在研究如何“具体落实”。

古语说:知易行难。然而我们目前能够达到“知材”的水平都很困难,因为我们没有“辨材”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我们的文化中几乎没有对儿童的“材”进行过分析。传统文化中,我只见过一个分类的方法:把儿童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四大类,且言之不详。西方的辨材技术相对全面,如,四大气质、智能、九型人格等;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还有一些专业化的量表和软件作为支撑。我们现在对学生进行诊断所用的技术手段,如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分析都是来自于心理学。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首先搞清楚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下一步的教育。

时至今日,一线教师如果不能领会皮亚杰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的思想,简单地以老祖宗的《孝经》,《弟子规》等去安排学生“应该怎么样”,而不去想“为什么”,恐怕是行不通的。

改变教育思路,摒弃“管而不理”

“为了这个缘故,教育者含蓄或明确地把儿童或者看成是个受教育的小大人,给他道德教训,使他尽可能快变成和其他成人模式一样,或者把儿童看成是各种原始罪恶的支柱,就是说,把儿童看作不顺从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改造而不是教育。今天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方法是根源于这一观点的。这就说明了‘旧的’或‘传统的’教育方法。新方法则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并呼吁重视个体的心理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被动或主动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想跟上时代的潮流,而又不忽视共同的一般文化修养,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导致了难于容忍的教学计划的负担过重。其结果既可能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能延缓了学生的训练,这和想加速和改善这种训练的愿望恰恰相反。学业过重的问题,有时使医学界(如国际儿童中心)和心理学界比教育当局更为不安。然而,这个问题又使我们回到考试问题上了,尤其是在竞争考试盛行的那些国家里,那些最有才能并对社会可能最有用的人们,当指导其未来生涯的新观念正在他们心中形成时,却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这些话是皮亚杰几十多年前说过的,几十年过去后,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我的观察,并没有多少落实,我们现在还是把“改造”摆在首位。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能带水杯进教室喝水,理由是学生水杯不统一,影响美观;学生上课喝水影响听课。这个规定,重视了儿童发展规律吗?曾经有一个专家说这是反教育规律的,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喝一点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可是专家走后,检查标准仍是如此。

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得知:管理者制定这样的规定是典型的“管而不理”,只想管住学生的行为(水杯不准进教室),而不想理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喝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我们制定规定的出发点就是维持检查者心目中的“整齐美观”,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的规定并没有“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这样的规定根源在于“改造儿童”而不是为了“教育儿童”。

皮亚杰还在上文中提到学生“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皮亚杰的原意是讲教学的问题,可是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考察班级管理。很多学校所崇尚的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无缝管理等,对学生来说不就是“管理上的考试”?学生本来应该将目光放在“未来生涯的新观念”,可是却因为今天没有排好队,明天没有穿学校规定颜色的校服被管理者较劲,学生不得不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对付管理者的规章制度上,还有多少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成长?

我们来看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两个管理案例:

案例1:我做校长的时候,有一个时期,学生扔馒头的现象特别多。德育处的老师建议对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开一个勤俭节约的动员大会,而且还要我做一个主题报告。我不同意开会,而是要他们调查一下这个问题背后有没有别的问题。经过调查,德育处的老师还真的发现了背后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学校的食堂一直只做二两一个的馒头,有些饭量小的学生吃三两,买一个吃不饱,买两个必然剩一两。食堂又不提供热饭菜服务,学生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你不让他扔掉,让他放书桌里不也是坏掉吗?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如何让食堂的服务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之后,一两一个的花卷、半两一个的包子全部上了餐桌。然后可想而知,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扔馒头的现象了。

案例2:新学期刚刚开学,下午第一节课,住校的学生迟到的多了起来。有人找到我,希望严肃校纪,惩治一下这股来势有些强劲的违纪风,甚至惩治的方案也有了:什么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我没有表态,不是我特别高明,而是我不相信有这么多学生会突然冒出来与学校“作对”。我还是请大家查一查背后的问题。他们果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学校扩大规模,学生公寓每层楼的床位从144个增加到216个,而每层楼上的洗漱间不仅没有增大,反而还有近20个坏掉的水龙头没有修好,午休起床后全部都要排队洗漱,泡在最后的同学就难免迟到。于是,我们不仅马上修好了坏掉的水龙头,而且,还在洗漱间的空闲处新增加了一些水龙头。这样一来,惩治学生的规定并没有出台,但迟到的问题却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学生第二》)

我们看看上面两个案例,德育处的老师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改造”,不管是案例1中的“勤俭节约教育和动员大会”,还是案例2中的“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都是想要“管而不理”地“改造儿童”;而李希贵校长提出对问题背后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处理,充分考虑到“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就餐时学生一个馒头吃不饱两个馒头吃不完,考勤问题上则首先考虑不可能突然冒出那么多学生和学校作对。既解决了问题,又没有让学生把精力浪费在应付学校规章制度中。两种思路,个中境界,高下立分。多一些这样的教育思路,才会出现皮亚杰所说的“新方法”。

注重家校合作,科学家校沟通

“关于中学生的定向,自然会出现教师或指导心理学家的建议与家长的愿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这也完全不意味着,家长总是对定向分类的实验者和能力诊断的专家帮助他们、给他们的孩子提供建议的努力无动于衷,但是仍然可能存在家长的愿望和学校或指导办公室的建议之间的冲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一方面,如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自然也有这种权利,并且享有‘优先权’。他们有权,即使不是受教育,至少能够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皮亚杰上述的说法非常精彩,对目前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很多老师抱怨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不配合学校工作,却没有反过来想想是否全是家长的责任,和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沟通方式有没有关系。

据我观察,大部分老师请家长来办公室基本都是不愉快的,家长被通知来学校,首先听到的是自己小孩在学校的种种“劣迹”,然后再被告知家长应该负起哪些责任,应该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

老师们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专业指导太少,家校之间谈责任划分太多,谈专业技术太少,这是造成家校沟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师们没有想到,家长“有权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我坐在办公室,一个青年教师怒气冲冲地进来说:“这个家长,约到学校来谈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一直不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老是说学校管理不好,老师没有耐心。这个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家长太纵容。周末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家长也管不了。这样的家长,我没有办法和他继续谈下去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家长来学校,是要来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的吗?估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承认,即使事实如此。第二,学生的所有问题,都是家长纵容的吗?老师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家长会乐意吗?第三,家长如果真管不了,说明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失控状态,老师一味谴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第四,即使这个老师讲的句句属实,这样的思路能解决问题吗?

家长为什么不配合?因为家长来学校,感觉就是来受批评和承担责任的。学生的问题,有家长的责任,但是当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的时候,家长一是出于面子问题,会本能地否认(即使他心里清楚),二是家长担心承认己责之后,接下来学校把所有的善后工作都推给自己。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界定责任,而是分析问题,探讨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当家长来到学校,感觉有所收获,他下次就会更配合老师。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时候,体现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指导非专业的家长理清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双方都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家校沟通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我就学生问题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一般是按以下思路进行:

1.询问学生的成长史,了解家长的期望值。

2.告知学生现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行为体现,但是不界定责任。

3.探讨问题背后的可能原因,并通过交流与家长达成一致。

4.探讨学生问题如果不纠正,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

5.说明学校教育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要做哪些工作。

6.建议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家长需要了解哪些理论,做出哪些改变。

根据我的经验,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家校沟通一般都是很顺畅的。运用皮亚杰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小孩“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思路),他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他没有受到谴责,没有去承担老师划分给他的责任,听到的是关于他小孩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分析,而且也得到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行为指导。如果老师足够专业,分析得足够有道理,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家长就不可能对老师的建议无动于衷。这样一来,家长对学校老师越来越信任,家校沟通的渠道就越来越通畅了。

“首先,人们已经创立了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其目的在于吸引家长注意家庭内部的教育问题(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感情冲突等等),同时也向家长介绍一般的教育和教学问题。在一些国家里,甚至发行了一些有关这类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刊物,指导着外行的人们。”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我们老师经常抱怨家长两个人管不好一个小孩,还要求老师管好几十个小孩,却没有想到另一个问题:家长是非教育专业人士。有教育专家在给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时候,提出了6个角色,其中一个就是“家庭教育指导者”。然而有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有偏差,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就是自己亲力亲为地指导家长应该如何做,却没有意识到指导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上述内容为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提出了两种很好的“隐性”指导办法:

1.创立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已有的学校家长会或优秀家长经验介绍。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一般效果较好,比老师强行要求其他家长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效果好。现在网络发达,家长可借助论坛、QQ群等,随时沟通交流。有时间可以参与发言,没有时间可以等有空的时候查看聊天记录。这样的网上沙龙活动比老师一个个单独指导效率要高很多。某一个家长的成功经验可能会对其余家长有启发,某一个家长自己的反思可能也会给其他家长以触动。

第4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理学是一门必修的课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就整整学习和钻研了两年的心理学。如今社会上的青年包括非师范类的大学生,要获得教师资格证、报考教师,心理学是必考科目。作为一个教师,你的知识面是有限的,文科教师可能不通数理化,理科教师可能不懂诗词歌赋,都无伤大雅。但不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如果不懂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你就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教师。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教育心理是教师应有的专业属性。

作为一名中小学生,我们现在不必系统地学习心理学,但我们必须懂得: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今天校园求学、明日立足社会乃至终生幸福生活至关重要的基础。社会上有的人虽然拥有财富、地位,可是并不幸福,就是因为缺乏健康的心理。生在福中不知福,自寻烦恼,陷入痛苦深渊不能自拔;甚至心理失衡,恶性膨胀,从赌博中寻求刺激,在吸毒中自我毁灭,酿成了悲剧。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年,是全县最早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之一。实施七年来,已经引起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七年全县领先,杨桥学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杨桥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邵阳市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国教育报、中国中学生报、科教新报刊登了杨桥心育的通讯,《教育》、今日邵东报、邵东电视台均对杨桥心育做了专题报道,教育部和兄弟省市官方主流教育网站以及大中小学校园网站纷纷转载我镇心育经典案例和心育经验作品。如今,杨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邵东县一个德育品牌,以杨桥为中心的心育名师工作室是我县首批六个名师工作室之一,也是全县唯一一个落户农村乡镇、跨学科、跨级段的名师工作室,正在向全县辐射。

今年以来,我镇广大教师特别是心育辅导教师,在心育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了大批乐于奉献的优秀心育辅导教师、心育先进个人,涌现了大量不怕困难、健康向上的优秀学子,在座教师、学生就是这些先进人物的代表。此时此刻,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非常值得。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宣布两个好消息:一是以杨桥为实验基地的心育原课题(年立项)在省教育学会获得二等奖,二是邵东心育工作室的心育新课题在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成功立项。好事成双,这两件大事都是今年上半年值得庆祝的喜事。

下半年我个人将应北京心育专家之邀参与重要心理学著作的编写,我们的心育工作室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融入全国心育大潮。心育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为此我们要扎实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以活动课为主,通过活动,寓教于乐,事半功倍。开展心育活动课比赛,把抽象的心育理念融化在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二、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布置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心理辅导教师要善于搜集资料。心理辅导室的布置,既要符合中心学校的统一要求,又要体现本校的特色。

三、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第5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

怎样让孩子明白“性”

我是一个10岁男孩儿的妈妈,这些年一直受邀进行亲子教育的咨询和辅导,了解家长们的困惑和担忧。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肯定有不会爱孩子的父母。如果我们的爱给予得妥帖一些,引导正确一些,孩子就能成长得更健康。

最近常有儿童遭受害的案件发生,我接到的这方面咨询电话也多起来。家长们很担心,但又不知该如何跟孩子讲清楚“性”这件事。让孩子正确地了解性,是让他们避免侵害、保护自己的前提。男孩儿和女孩儿的性教育是不同的,本期,我通过几个真实案例,说说怎样对女孩儿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案例一】一位妈妈打来电话,说她两岁多的女儿对成年男性特别有好感,家里来了男性客人,就凑到近前,甚至爬到人家身上不下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位妈妈开始觉得丢脸,后来发展到不敢让男性客人来家里。

我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个家庭中,爸爸长驻海外,和女儿相处时间很少,这正是问题的根源。孩子认识异性都是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如果爸爸允许女儿在自己身上探索一下,比如摸摸胡子、喉结等,让女儿知道她是被爸爸接纳的、喜欢的,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孩子就不会在其他男性身上去寻找答案了。

【家长可以这样】

1. 抛弃羞耻感。家长们需要明确一点,孩子对于性的好奇与需求,是出于本能的探索心理,不要觉得羞愧,更不应该认为这很“龌龊”。

2. 让女儿从爸爸身上得到充分的安全感、宠爱感。这种体验对于3岁以内的女孩儿来说比金子都珍贵,这和她成年后的择偶、育子息息相关。爸爸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和女儿在一起,自然地做一些肢体接触,比如做背背抱抱的游戏、举高高等,让女儿感受到自己被宠爱。

【案例二】一位妈妈来诉苦,说她四五岁的女儿已经开始观察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她问为什么爸爸和妈妈的身体不一样,为什么幼儿园的男同学跟爸爸身体有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男同学要站着小便。这位妈妈听了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答。

其实,这个女孩儿的观察能力是很好的,这时的她已经从对自我的关注开始转向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充满好奇,这时,孩子的形象思维开始形成。

【家长可以这样】

1. 在孩子提出和性相关的问题时,肯定和赞赏她。你可以说:“我真为你提出这个问题感到骄傲,你很聪明,已经开始发现你和别人的不同了。”

2. 女孩儿成长到四五岁,爸爸就不能再给女儿洗澡或者看女儿洗澡了,爸爸洗澡和上厕所也要避开女儿,用温和的语言和行为让女儿明白“男女有别”,了解性别的界限。

3. 当你在给女儿作详细解答的时候,还要告诉她这件事的隐私性。例如:“明天去学校时,不要把咱们的谈话内容告诉别人,这是咱们之间的秘密。”

【案例三】一位妈妈说,她10岁的女儿已经来月经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喜欢穿紧身的裤子,还喜欢使劲提裤子。有一天,女儿对她说,有个同学趁她不注意时掀她裙子。

这个时期的女孩儿,生理逐渐成熟,但心理还是少年。她们的身体有被触碰的,这也是遭受的未成年女孩儿会对家长隐瞒很久的原因之一,她们有恐惧和困惑,难以启齿。

【家长可以这样】

1. 家长对这个年龄的女儿要给予更多理解和尊重,不能因紧身裤这种事训斥她,如果让她产生羞耻感,会对她的性观念造成影响。可以给她宽松的裤子或裙子,减少紧身裤的刺激。

2. 向女儿解释月经这种生理现象。如将子宫比喻成房子,房子会练习为婴儿制作一张“床”,每个月,当没有孩子睡在里面,子宫就会换一张“床”,而旧的那张会脱落出来。它其实大部分是水,是干净、健康的。

3. 教女儿分清行为的界限,懂得自我保护。要告诉女儿别人对她做什么样的行为是要坚决说“不”的,这些慢慢会内化到孩子心里,成为她自我保护的原则。

第6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儿童心理;观展者行为分析;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展示策划;陈列设计

在我国,儿童教育正在步入一个比拼学业成绩的怪圈。家长们过于关注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而冷落了科技馆、博物馆、自然馆等儿童游乐学习的公共场所,其后果则是童真的扼杀和童年快乐的减少。相反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和家长都充分认识到了对展览、展示对儿童的教育重要性。从1899年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开始到现在,各国不断涌现优秀的儿童教育的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等。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仅儿童博物馆就有几百所,这些博物馆几乎都将儿童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就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而言,注重发展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儿童教育的设计是十分欠缺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设计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艺术馆的展示设计,此外还包括儿童展览活动中心设计、展馆中亲子会展活动的策划等等。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的儿童教育不同于学校课堂知识输入试的教育,更多的是开发儿童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的儿童教育主要分为学前儿童(一般指0-6岁)和小学儿童(一般指6-12岁)两个阶段的儿童教育。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知识性,容易给于儿童新奇多彩充满乐趣的学习拓展体验。另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很好的场所。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展或是一起参加会展活动都是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有效的粘合剂。

1.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特点

1.1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

面向儿童展示陈列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的展出从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是面向儿童教育展示内容的基本特点,展示从内容到方式各方面都应为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2展陈方式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观展者主体为儿童这决定了展陈方式需要足够开放和提高互动性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只有加强儿童的主观参与性,通过一些互动场景建立提供拍照合影机会或组织互动游戏,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才能充分调动儿童观展的积极性。

1.3展陈空间的色彩具有丰富欢快且明亮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色彩心理角度出发,展陈空间的色彩需要给儿童带来活泼、融洽、愉快的感受。儿童通常对色彩鲜艳、明度纯度相对高的色彩有较深的印象和感触,所以面向儿童的展陈空间通常都充满积极阳光温暖之感、具有色彩丰富且明亮的特点(如图表1)。北京蒲蒲兰绘本馆就是通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的绒毯依次平铺,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彩虹世界。

1.4展示陈列符合情感体验设计的要求

情感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体现出人本因素中。在展示陈列中情感体验的建立,能够激发儿童对新鲜事物求知探索欲望,提高儿童对该展示空间的参与热情,是面向儿童教育的展陈设计的重要要求。在展示陈列中,随着情感体验在展陈设计中的融入,儿童容易被展览内容所吸引,感受整个展陈空间,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求知学习探索的观展活动中去。

图表1

2.研究儿童心理及家长观展行为促进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问答法、访谈法等系统的调研研究,得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方面儿童心理以及家长行为的调研结论,从而可以有效的根据儿童心理需求及家长教育行为对展示陈列进行有效的人性化的设计。

2.1在参观展览中儿童心理的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较差,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7―10岁的儿童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30分钟。低年级的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调的,刻板的对象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与集中性,与其年龄、兴趣、健康及情绪有关。根据调研结果得出,设计师可以适当在展会中活动上多设置一些充满期待感,多变化性的,趣味性的互动娱乐环节,帮助开阔儿童的思维和其兴趣。

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卡通形象等一些虚拟元素是深得儿童喜爱的。在展示陈列中多建立一些虚拟场景或者卡通形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展示空间的灵动性。每个卡通形象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展示陈列中一些积极向上充满寓意童话故事中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有助于激励儿童正面乐观的成长。例如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先生笔下的龙猫、善意友好充满爱心,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克服软弱最终修炼成顶级战士,等等。

2.2在观展中家长行为及期望的调研分析

对于面向儿童的展览活动中,通常是需要成年人陪同前往的,而这之中家长无疑占据了监护陪同人群的主要部分。由此家长的观展期望及观展行为也是展示陈列的人性化设计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带孩子观展的家长对展览活动所期望的、注重的还是活动或展览的教育性,其次是娱乐性(如图表2)。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面对年龄偏大儿童的观展家庭,需要展览具备的显性教育功能大一些,而面对拥有较小年龄儿童的家庭则更多的是注重一种从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来启发孩子,拓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展陈设计和策划中同时注重娱乐性和亲子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展览活动应该是既受家长们的喜爱,又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促进亲子之

间的感情,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图表2

3.面向儿童教育展示设计的具体研究

3.1科技馆、自然馆、博物馆、美术馆中儿童教育展示空间的设计

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深刻的,又是最容易受启迪的,博物馆在陈列展示设计中更应注重引导孩子的兴趣,满足儿童的心理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博物馆展示空间面向儿童的人性化设计。

(1)注重儿童友好型的空间设计

从空间尺度来讲,一方面,大体量的物品能够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科普类博物馆的大型实物展品是吸引儿童的关键,柏林技术博物馆和德意志博物馆中的飞机、船只、列车都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展品。另一方面,小尺度的空间可以给儿童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儿童领域相关理论:不同于成人的亲昵尺度为3m,儿童的亲昵尺度为1m;成人公共距离为3.75~8.00m,而儿童为1~3m。在空间营造上,高度为1m 左右的门洞可以为儿童提供亲切感。如犹太人博物馆为儿童专设的娱乐空间中,儿童入口的尺度基本上为成人入口尺度的一半。

在空间色彩方面,有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由暖色调向冷色调推移的倾向。学前儿童在博物馆中需要感官刺激来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在注重儿童感性认知和主动参与的空间中,相关的色彩设计可多应用一些他们相对喜爱的红色和黄色。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则需要在博物馆参观中学到知识,在注重儿童思考学习知识和需要专人指导的空间中,相应的在一些针对大孩子的讲解展示空间中可多应用这个年龄段儿童偏爱的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此外,在一个博物馆内不同的展区使用不同的主题色彩也会丰富儿童的参观感受。

(2)注重丰富儿童的视听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展示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丰富的视听体验已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展示方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视听设备儿童可以方便利用这些设备查询和了解博物馆展品的更多内容。这样的设备在可以较多的运用在自然科普类和专题历史类博物馆中。通过球形银幕、环形银幕、3D银幕等放映一些科普短片也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展示手法。

(3)“参与式”展示

“参与式”展示为儿童提供模型制作空间、加强触摸实践体验。“参与式”展示的出现,大幅改变了博物馆与观者的关系;传统禁止触摸、仅可观看的博物馆戒律被打破了,观众不仅可以自由自在的触碰、操作展示品。参与式的展示对于儿童观众的博物馆学习是具有正面影响和帮助的,透过展品在操做过程的趣味性及高参与性,能引发儿童学习的意愿与需求。博物馆展览中采用多种参与式展示形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更有易于让孩子们沉浸于科学艺术氛围中。参与式展示形式主要包括观看式展示、倾听式展示、闻嗅式展示、互动式展示、体验式展示,使其参与度不断提升。参与式展品有时是以激发儿童的知性经验为主要目的,如:观看各种错视图案,尝试坐在不同材质的椅子上,观察流体流动的轨迹等。此类展示往往可以得到孩子更用心的体验和参与。在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儿童可以使用挖掘工具模拟考古,像考古学家一样对文物碎片进行编号、拼接、修复、组装;在陶艺区儿童可以亲手制作陶塑,将陶泥变成一个个艺术品,从而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3.2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设计策划

除了博物馆、专卖店,一些临时的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也是展示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会展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性和较强的活动性。例如动漫节、乐高积木展、几米漫画展、立体书展、Kitty猫纪念展等等。这些展览活动往往是家长与孩子周末的好去处,不但娱乐性强而且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良好的亲子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1)空间布景

这些会展活动的临时性决定了它们通常是举办在一些已有建筑环境内,例如大型购物中心、图书馆、社区中心等。所有这些空间都是可以进行内部装饰、改造从而使其更个性化、更活泼、更容易得到儿童的喜爱。例如上海浦东嘉里中心的圣诞活动布景,为孩子们搭建出一个精美奇妙的精灵王国场景,孩子们可以穿梭在其中,钻进城堡里合影拍照。

(2)让儿童边学边玩的游戏活动

在面对儿童的会展活动中想要高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最好的方法。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对展示主题更加熟悉。然后由故事转变为游戏,创造一个环境或任务增强孩子与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亲子关系的“推动者”。游戏不但能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也能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

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过程中,儿童会用所有的感官来体验、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儿童在参加会展游戏活动中也能使自己的肢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面向儿童的展示陈列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只有以儿童的角度来规划空间、设计陈列道具,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展示展览空间。

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运用儿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亲子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空间的设计做了初步的理论总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儿童和社会对展示陈列空间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也要不断的改善。因此,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加]安妮・萨瑟兰著 儿童经济[M]王树勇译 中信出版社2003.3.1

[2][西]西蒙・托伦茨・费尔南德斯.徐侃.古颖著 会展活动的创意与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

[3]高维甄.亲子生活空间设计100[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

第7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实效性

一、引言

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因素的运用,要教好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下学前教育心理学越来越走向正轨,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不少大学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学生大都停留在书本上学习,对幼儿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本文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创设教学等活动,以此改革课堂教学,来提高《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的实效性。

二、因材施教,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些学生可能会受到情感状态的影响,并没有静下心来,往往达不到有效率地听讲,那么此刻就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好时机。总而言之,教师若每天重复一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状况而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往往很低,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智慧教学,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运用一定的策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对于讲解《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这堂课时,如果教师完全生搬硬套对着书本上的知识点讲解,并通过做题,复习和巩固知识点,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内容、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若单方面地要求学生机械性记忆,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在他日工作后,很好地教授幼儿、影响幼儿。除此以外,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敢于亲近,一名教师教学是否成功,从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便可以看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氛围,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为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解幼儿品德心理这节知识点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特点,并做成手抄报。如果说直接告诉学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示,幼儿的道德认识是具象的,对“好”与“坏”的概念,主要是模仿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家长认为好的,幼儿就会认为对的,反之则会认为是错的。

三、设置活动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从而教师做出指导,这种高度互动模式,一改以往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主动学习,才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时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前教学心理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活动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将一些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让几位学生在讲台上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再由几位同学进行点评,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其中有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时,有位学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学生特别善于总结,思维特别的发散,从多个角度对其他同学讲的心理学案例中,进行总结归纳,并且归纳得有理有据,通过对他优点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位学生学习的兴趣稳步提高,毕业后跟踪调查发现,该同学在一所知名幼儿园当校长。因此,设置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育关注提问和倾听,并做出及时的反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应该视为一件好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要关注学生的提问。每个学生由于心理认知、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一样。由于知识面狭窄,自然而然会产生各种困惑,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便是一个很好的指路人,对待学生的疑问,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从学生讲述的内容中迅速明白学生所表达的意图,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回应。对有偏激想法的学生要给予纠正,避免让学生走弯路,做好引领学生、启发学生的工作。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及时做出回答,有利于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区,并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喜欢老师、尊重老师的心理下,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可通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心理,因此举办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就可以起到满足学生成就感心理的作用,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由于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经过在竞赛中运用和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理解,避免了该学科的枯燥乏味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的竞赛活动也是锻炼才能的过程。比如通过开展故事王大赛、舞台剧大赛、教案设计大赛、幼儿歌曲弹唱大赛等竞赛活动。充分展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树立自信心。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幼教的高度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启迪学生,做学生的领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书本内容和提高专业技能,还要让学生更加充满智慧、博学、有能力,以此培养优秀人才,成为学生人生中的贵人。

参考文献:

[1]于林.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幼儿教育心理学,2016,(3):12.

[2]宋雅玲.浅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幼儿教育心理学,2014,(2):11.

第8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儿童心理;活动场所;景观设计

1问题的提出

儿童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目前我国专类的儿童的活动场所十分丰富。但是,这些场所大多数以盈利为主,且多为公共场所,人员较为复杂。居住区作为非盈利的场所,重点考虑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案例是少之又少。笔者在对广州南昌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空间存在以下些问题:①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基本都配备,但在一些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社会,社区内空地或较少,或被用于停放汽车,儿童户外活动设施不足,场所的创意和景观性不足,对儿童的社会素质培养不利。在对问卷的调查中,也发现儿童对其居住场地的活动场所设计的满意程度较低,家长对场所的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如表1、2所示;②空间内一般都是数套组合的儿童设施,较多采用通用化设计,活动特色单一,活动内容基本被规定,如图1所示;③在设计的行业里面,大部分也是以男性设计师为主,他们在做设计时,考虑儿童的因素少一些。有些居住区甚至考虑到商业化运作,安全系数低。

2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2.1儿童活动场所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以巨大的热情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提供给他们更美好的环境。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带来的是高楼、拥挤的人群、车流等,现在带小孩子玩,公园、科技馆、儿童馆门类很多。但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这种公益性的场所却很缺失,回到家,却没了可以玩的地方。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户外活动对儿童智能、体能及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然世界中的色彩、材质机理、形态等可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居住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信息的刺激,因此对于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十分必要。

2.2儿童活动的行为特征分析

幼教学家Montessori在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的同时,又把它应用于教育实践,推动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1]。儿童活动得行为特性划分尤很多种,文章根据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的观点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操弄实物活动(1-3周岁);游戏活动(3-7周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周岁)[2]。(1)1-3周岁婴儿(婴儿期)。体力特征:8-10个月开始爬行,1岁时会站立,并有可能行走。2岁婴儿行走技巧,喜欢到处走动。2-3岁逐渐学会跳、跑、跨除小障碍等动作。心理特征: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自觉性。行为特征:6-10月婴儿开始喜欢看、听、触摸各种物体,对色彩及声音尤为敏感。开始初级活动,容易被具象物体或玩具吸引。(2)3-7周岁的儿童(幼儿期)。体力特征:3岁幼儿的体力大大增强,能够直立行走,操作物体,有能力进行一些十分初步的游戏活动。心理特征: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行为特征:喜欢问问题、动手活动的意愿等。(3)7-12周岁儿童(童年期)。体力特征:已能和大人一样进行体力活动,肢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心理特征:无意性和重视具形形象性仍占主要地位,智力进一步发展,能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技能,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社会道德现象的影响较大,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行为特征:对知识渴望较大,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活动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竞争意识增强,对智力活动兴趣更大[3]。

2.3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规划

文章对儿童活动场所在景观设计角度的规划做了如下分析。(1)景观环境形象。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4]。生态绿化的设计为儿童的活动提供了舒适和优美的环境。极大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元素,创造垂直绿化景观模式,布置遮荫区,景观小品、游乐设施均可与这些自然元素相结合;在墙体、山体立面种植绿植,可其一可弱化建筑线条,其二可以增加游戏区的安全系数,避免菱角的出现;利用植物分隔空间等。(2)大众行为心理。根据各年龄段儿童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设计不同儿童年龄阶段儿童使用的活动场所,创造宜人的环境。①婴儿期:可在父母的陪同下进行最初的游戏活动。应尽量避免种植有毒植物;②幼儿期:幼儿期的儿童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增强。可设置一些简单器械,并设计一些团体性的游戏设施,让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锻炼儿童团体协作能力。在该区域中,还应注意配备休息廊架或休息坐椅,为家长提供休息空间;③童年期:童年期的儿童体力活动强度加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因而,可布置一些冒险型的活动项目或建筑,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上进心,还能锻炼孩子的自主独立性。

2.4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儿童游戏活动场所的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场地位置选择一般不宜在道路交叉口的回车道或无阻碍设施的水边。但山坡地则可以利用分层设置不同内容与形式的儿童设施;其次场内的游戏设施及建筑应依据不同年龄层的儿童设计,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大人陪同和保护,尤其是节日期间应有监护员管理,设施位置要与相邻设施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至少在5cm以上;游戏设施及建筑的安全性是大人考虑最多的,又与儿童游玩的心情有莫大的关联。如铺地、水体、山石小品及植物等布置应该是合理,地面要根据不同游乐设施铺设软质的橡皮,塑胶地面,堆沙坑当以细沙铺地。载地面铺装上,除一定构思图案外,不宜太花哨,避免与游乐器具的色彩造成的视觉混乱。植物的选择要适宜,不能选择有刺、有毒、有刺激性的。(2)趣味性。儿童好奇,好探险,趣味性的设计能极大的吸引儿童。场地地形利用高差设计变化。和设计僵化的、由一块块塑胶地面拼成的场地相比,儿童更喜欢相对自由和自然的场地,包括:丘陵、土坡或斜坡,沟渠、小溪或小水塘,隐蔽处——为捉迷藏而设计的树篱,矮墙等,沙坑,洞穴——仅能使一个孩子爬行通过的空间,泥土地面或未加修饰的荒地,草地——供孩子踢球、嬉闹跑动的场所。这些自然化的场地设计远远强于毫无变化的场地。单个游戏器械会使儿童感到厌倦,将单一游戏器械设计做成循环路径,儿童对于这个场地的好奇心会大大加强。(3)教育性。知识、眼界、观念都是从小积累的。项目设计中应融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使我们的设计项目具有“寓教与乐”的作用。对当今游戏场地设计中,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的设计元素被运用的越来越多。儿童在参与项目中学习到对各种事物的反应。(4)生态美观性。西蒙兹(Si—monds)指出:“西方现代规划设计的显著特点,不是建筑尺度,不是发展范畴,而是公众对自然的断然蔑视,以及对地形、覆土、气流水流、树林与绿野的轻侮。而现在,我们必须知道大自然的力量,尊重它,回应它,并把它用到适于它自身的目的上。我们必须重新发现自然”[5]。充分地利用自然元素,尽可能做到自然柔和的空间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因此在设计时,注重生态性,因地制宜,避免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美学的环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美的认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起到很大的帮助。(5)人性化。儿童心理生长阶段,心灵即脆弱又变化丰富;陌生,缺乏生气抑或过于刺激的空间和设施对心理成长很不利,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空间的保护性,并且不宜过多的束缚,给与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形式,满足其游戏的精神和发泄的心理需求。让儿童感受到关爱,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化得设计,以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成长为目的。

3结束语

事实上户外活动场所的主要体使用者是儿童,而设计师的责任是关怀社会,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进行长远考虑,让儿童在通过游戏得到充分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刘贇.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J].森林工程,2009,25(4).

[4]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专业学科与教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第9篇: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宁波市幼儿园园长、 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英语教师。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三种研究工具,即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和现场观察。

1. 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表包括《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表》 园长卷和家长卷、《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和培训需求调查表》。 《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表》 园长卷由 20 个题目组成,其中 12 题答案可以多选,主要包括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材及师资来源等)、园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态度及园长对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需求等。 家长卷共 10 个题目,主要包括家庭及幼儿基本情况、 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园英语活动内容、目标、师资需求等。 《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和培训需求调查表》由 20 个题目组成,主要包括:(1)教师基本情况,即教龄、专业、学历。 (2)专业素质情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3)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2. 采访调查。 从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和未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中分别选择 2 位园长,2 位家长,2 位教师进行采访。

3. 现场观察。 选择了市区两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课外英语活动以及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进行了观察。

二、数据的收集

利用本校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机会发放 《幼儿园英语教育及师资现状调查表》共 100 份,回收 96份。 利用作为实习带队教师去幼儿园的机会,在实习生的帮助下, 向家长和幼儿园英语教师发放问卷各 60 份,其中回收家长卷 58 份,回收教师卷 60份。 另外,笔者对采访调查和现场观察作了详细记录,并收集了视频材料。

三、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当前宁波市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需求

表 1 中的园长和家长都来自开设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其中园长 28 人,分布于宁波各县市区,家长 26 人,分布于宁波城区。 表中数据显示,在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里, 家长和园长对本园英语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很高。 园长满意的理由主要是“教师的师资水平(75%)”和“教学方法(71.4%)”。 家长选择这两项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8.5%和 80.8%。值得注意的是,认为“非常满意”的家长占 61.5%, 认为 “非常满意” 的园长只占32.1%,结合采访调查,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 ,由于幼儿年龄小, 家长对幼儿英语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 只要幼儿有兴趣说几个单词、 背几首儿歌、学会几句日常用语就满意了,而园长对本园英语教育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他们希望本园的英语教育在与其他幼儿园的比较中, 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社会评价。 另一方面是园长和家长对英语教育的观念不同,对质量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对本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宁波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主要师资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占 75.0%,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占 88.3%。英语等级以三级或 B 级为主,占 58.3%,“无级别”的比例也不低,占 30.0%。 大部分幼儿英语教师认为幼儿英语教育理论“一般”或“不够用”,比例分别占 37.7%和 45.0%。 他们中认为自己语音语调“标准”的只占 18.3%,认为语音语调“一般”的占 70.0%,还有 11.7%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 在培训需求上,他们认为自己在语言能力、 英语教育技能和多媒体制作上都有困难,其中选择“英语教育技能”为最大困难的比例最高,占 86.7%。 他们最需要提高的素质是语言素质、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选择这三项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76.7%、85.0%和 71.7%。 他们需要的培训方式依次为同行交流、 观摩考察和案例/微格教学。 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幼儿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学前教育毕业的教师, 他们虽然懂得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 能够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但是,他们的英语专业级别不高,语音语调标准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 认为自己掌握的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够用的人数比例也比较低,因此他们的培训愿望较迫切。 这样的结论与表 1得出的 “幼儿园园长和家长对幼儿英语教育满意度高的理由是师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的结论不一致。 原因可以解释为: 幼儿园英语教师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的责任,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园长和家长可能为了维护幼儿园的声誉, 拔高了幼儿园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今后幼儿园英语教育发展前景的预测

从表 2 可以看出, 尽管家长和园长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并不完全相一致, 但他们至少达成以下两个共识: 一是绝大部分家长和园长赞成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 选择 “赞成” 的家长占82.8%,园长占 67.7%。他们选择“赞成”的最主要的理由是“幼儿具有学习语言的优势”,选择该理由的园长和家长的比例分别达到 87.5%和 84.5%。 二是家长和园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选择“难说”或“不赞成”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合格的师资”。 比例分别达到了 80.0%和 83.9%。 可见,家长和园长普遍认为, 幼儿学习英语不仅不会增加幼儿负担、干扰汉语学习,相反幼儿具有学习英语的优势。 他们赞成幼儿学习英语,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基础上的。 幼儿园并非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家长也不是为了跟风。表 3 显示, 园长和家长选择 “英语专业的教师” 担任幼儿英语教学的比例都比较低, 分别只占 6.2%和 20.7%,理由可能是,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专业素质高,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学前英语教育等相关知识,所以会出现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成人化,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 在选择“外籍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育教师的人数比例上, 园长和家长存在较大分歧,选择“外籍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师的家长占了 51.7%,而选择的园长只占 11.5%。 理由可以解释为:外籍教师的语音语调标准,而且动作表情夸张,有幽默感,孩子觉得有趣,而且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触多元文化。 园长则比较理性分析利弊,他们除了考虑到外籍教师不一定懂得儿童心理、沟通上存在障碍外,还要考虑成本问题。 园长和家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又有英语特长的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师的比例很高,分别占 95.8%和 87.9%。

四、对策

(一 )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规范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活动

长期以来, 人们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利弊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采取不闻不问、顺其自然的态度。 这样做的危害是:由于缺乏科学教育观念的引导, 各地各园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直接影响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效果。[1]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盲目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存在教师语音语调不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而且会增加幼儿负担、伤害幼儿身心发展。 这样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是反对者最主要的理由。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园长和家长赞成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 对于已经开设英语活动的幼儿园,家长和园长的满意度都比较高。 这就说明, 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活动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监管和服务的功能, 规定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如师资要求、硬件设备、环境创设等。 同时实行幼儿英语教师准入制, 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门槛。 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情况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发挥监管功能,对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采取坚决禁止;对条件具备的幼儿园, 教育部门应该发挥其服务功能,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为广大幼儿英语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对条件不够成熟的幼儿园,则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功能,为幼儿英语教师提供培训。

(二 )高职设立幼儿英语教育方向 ,培养合格的幼儿英语教育师资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学前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较低, 既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水平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匮乏。[2]本研究表明,当前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是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园长和家长最希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而又具有英语特长的教师” 担任幼儿英语教育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具备跳、唱、画等多种技能, 如果英语能够达到三级或四级水平,语音语调标准,又具备基本的幼儿英语教学法知识,基本能胜任幼儿英语教育工作。 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学前双语教育的后备力量,在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和增强双语教育能力, 是培养幼儿园双语师资的主要途径。 由于我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既有来自普高, 也有来自职高。 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高的学生在唱、跳、画等技能方面相对薄弱,但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成绩以及本人意愿, 分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育方向。 学校根据幼儿英语教师任职资格,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本研究, 当前幼儿英语教师急需提高的素质是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 另外,姚丹、李章华的调查显示,55.6%的用人单位要求加强英语口语课,88.9%的用人单位要求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法,94.4%的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要善于运用英语故事、游戏和歌曲丰富课堂。[3]因此,高职学前教育 (幼儿双语教育方向) 的课程需要加强语音语调、幼儿园日常用语以及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学习。

(三 )幼教培训机构培训在职英语教师 ,提高现有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