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教育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广西;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策
1. 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的“双重弱势”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广西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壮族自治区,跟沿海发达城市与地区相比,其信息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导致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也相对落后。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跟一般人相比,残疾人这个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筹码,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非但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反倒显出越来越自闭的倾向。信息时代的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着“双重弱势”:其一是作为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其二是特殊儿童群体与一般儿童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
在信息鸿沟的不断加深中,教育分化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改变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双重弱势的局面,不仅对促进广西教育公平、促进特殊儿童社会融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改善我国落后地区特殊儿童的处境,促进社会融合也意义十分重大。
在进行感性大声呼吁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特殊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来实施这种向信息化迈进的特殊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来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显然,经过这一连串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时代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为本,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和对策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
2. 广西特殊教育概况及存在问题 广西特殊教育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广西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两份决议明确特殊教育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指标。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以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为主体,其中,聋哑学校3所、弱智学校14所、综合性学校38所,没有盲人学校,另有20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26个。2007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3526人,其中,小学、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分别为11910、182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563人,小学附设特教班学生159人,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分别为8372、1432人。另有民办特殊教育学校3所,学生205人。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2879人,占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1%。【1】
广西特殊教育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明显也最普遍的应该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因为特殊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还需要娴熟的个别化教学和康复训练专业技能。张进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有:师资严重缺乏;特教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2】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大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需要把本土的实际情况嵌入到国家乃至国际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上文已经提到,特殊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提高教育技术的能力。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已经纳入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领域中,并且成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
(1)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从宏观上来看,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国际视野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在由多国专家参加的国际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先后于2001年和2006年出版了分析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pecial Education)和专门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ICTs in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该报告和教程呈现了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当前状态、主要趋势和的国际经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准备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使缩小和普通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差距,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的发展。【3】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以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的现代化。【4】2008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第二届全国特珠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活动,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活动成功展示了特教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及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水平。
从微观上来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为对一线特殊教育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能力最重要的素质,是能够把一堂课课上好的重要保证。特殊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为目标,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康复训练技能等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的策略与方法。特殊教育更注重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个别化差异明显的学生面前,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不同的康复训练技能,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去适应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2)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对策。从宏观和微观来审视,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都是任重而道远,因此,笔者只是就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这个主题提出以下对策:
①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该是建立区域性的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带动全区的教师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就是使教师在物理空间中集聚在一起,以发展特殊教育的“共同愿景”为导向,以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为标志,以“协商”为实践的机制,以“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点,围绕特殊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对话”,在丰富实践与充实理论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师资配备不足、力量薄弱等现象。广西也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很少,普通高校也没有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2009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级成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班开班典礼在广西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全区各特教学校、康复机构的63名学员成为首届新生。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以广西教育学院为平台,试图为全区的特殊教师构建完善的区域性共同体,是广西特殊教育的创新。为使她更好地发展,应认识到师资力量不均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相对突出,即使在城市,特殊教师群体中有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半路出家,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各个学校和康复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备也不尽科学,专业隔阂也相对较深。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制约了广西特殊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差距问题”变成“差异资源”。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基点,引导共同体成员的分享与合作来解决,使教师在共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形成一种实践智慧和能力。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也是一种差异资源,基于此,可以引导不同学校和康复中心的教师协商对话,通过对不同的特殊儿童的教学案例、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媒体等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刚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新手教师、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以及区内外各个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指导专家一起融入这个共同体中,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推动共同体的发展。
②特殊教育教师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发展。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不仅仅依靠区域性共同体的建立,还依托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它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依托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进入共同体中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学习更为灵活和方便。虚拟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网络知识仓库,存储着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时刻都在流动着,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增长,并最终推动共同体的知识增长。相比较学校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而言,共同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成员可以克服自卑、羞怯等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领域最权威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中国特殊教育网”,其中对各种特殊儿童的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广西也应该构建一个本土化的特殊教育虚拟学习共同体,以带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能力和在线学习的意识准备。其次,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应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一系列的在线阅读和活动,如点击相关专业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课件等。再次,虚拟学习共同体应具有人性化的沟通机制和交互功能。即共同体能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学习,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参与即时同步的在线讨论或通过邮件、论坛参与延时异步的离线讨论。这种沟通与交互是在线项目专家或共同体内较有威望的成员引导下,基于真实性问题的对话机制。
③以人为本,广泛发动。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必须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要求特殊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的方针。以人为本就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强化信息意识,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作,投身信息化事业,用人的信息功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担负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双重责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4. 结束语 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其核心任务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以使提高康复水平,加快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笔者于上述提出的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或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2007
[2] 张进清.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73-78
[3] 李天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步伐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4(2):6
关键词:聋哑学生 起点式教育 探索
一、研究背景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聋哑学生,在与聋生的交往和教育中发现,聋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的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和保持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差,学习上面临着很大困难,加上很多聋哑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和语言康复训练,学习兴趣淡薄,学习习惯差。因此,他们和健全学生相比,在学习、生活、社交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障碍,各方面的发展较滞迟,社会适应性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但是这些聋哑学生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也有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近年来,聋哑学生的教育本着“凡人,皆可教化、都能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康复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多方面道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即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有教无类、公平教育、人人可以成才,让每一个聋哑学生能超越障碍,多元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着想”的观念。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认真研究每一个聋哑学生的起点,探究他们的发展潜力和成长轨迹,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每一个聋哑学生接受其可以接受的教育,达到其可以达到的水准,让不同“起点”的人,都能成为社会合格公民。
二、研究目的
(一)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探索适应聋哑学生特点的,能够接受的成功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实现“人人可以成才,个个能够成功”的教育理想作为不懈的努力。
(三)为聋哑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生机的育人环境,逐步培养他们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发挥和培养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特残学生回归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通过对在新教材体系下起点式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理论,通过基础教育课改与聋生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发展,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鉴性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基本模式。
(二)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合适教材,尝试对聋生开展起点式教育的内容、 形式与方法。
(三)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探索开发聋生潜能,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聋生进行教学个案研究,探索聋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五)进行聋校起点式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三)个案法。围绕典型的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四)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和方法。
五、实施模式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2、成立研究组织网络
研究在各班、各科中展开,既考虑每位参与教师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又考虑集体研究项目的群体效应,紧密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教学常规管理,举办校内外研究课,定期召开起点式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整理课题研究的事实材料。
采用课题群集体攻关的形式进行分项目应用性研究,各学科子课题根据“起点式教育”这个研究方向进行分解、延伸。学校构建了教科室负责学校主课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各子课题和教师个体积极参与研究的三级课题研究网j。
(二)筛选、提炼原有成果,渗透起点式教育
1、营造足够宽松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空间
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特殊教育应同普通教育一样,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特殊教育的具体实践,要明确地树立起“以特为本”的教育观, 要确认特殊儿童少年最基本的属性是人的观念。人是有发展需求的,教育则应是根据其特点着力为他们尽可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尽可能地为他们的发展(哪怕是微小的发展)服务。以特为本,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实施起点式教育,就是以聋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努力做到以德治“特”,以情育“特”,以行助“特”,让他们同样享受真正的教育。
2、将起点式教育充分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备课备教材、备各类学生;教案中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均体现对各类学生分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起点式教育。上课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精导和启发下,各层次的同学融为一体,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究性地学习,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中交流、合作,教师适时个别辅导。每位学生眼、耳、鼻、喉并用,动脑、动口、动手、动脚,主动学习,每位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教学环节中各类学生学有所长。
3、将起点式教育广泛渗透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
教师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坚持研究“三变” (变分层教学为分层导学、变重知识教育为重技能教育、变大班教育为个性化教育),还将起点式教育渗透在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评价中坚持做到“三看” (一看起点课堂教学是否提倡“三多” 即:(1)活动多,想、说、读、写、摸、做、 动;(2)情感多,领悟体验的时间多,参与实践机会多,得到锻炼多,学到知识和技能多。(3)收益多。二看是否做到三精:精讲多习、精讲精练、精讲多做。三看是否做到“三变” :变听中学为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实践中学,变单一向书本学为努力创造设计更多的情景在生活中学。变传授一般技能为有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生活兴趣努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学会一技之长),让聋生通过起点式教育做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
4、研究验证阶段
结合教学实践,从具体情境出发验证研究成果制定了聋生起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要素(评价标准) :
(1)知识点清晰,知识量适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与技能能联系各层次学生的生活实践。
(2)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补偿性、发展性。教学能结合各层次学生的经历,体验并适合残疾学生知识形成的程序。
(3)注重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体现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学策略。
(4)创设情景,教学活动内容充实,灵活多样,符合各层次聋生身心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
(5)教师课堂提问题能联系各层次学业生实际,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感受,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7)聋生参与意识强,参与面宽,积极动脑,乐于讨论、发言踊跃、身心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六、研究成果与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聋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一)通过探索起点式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是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老师对差生的关注度增强,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更高,逐步走向课改的核心理念“―切为了聋生的发展”; 二是教师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让教师从传统的常规状态下的工作,变化到问题状态下的工作,研究状态下的工作, 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 ,转变为教学设计有能力强的学生生和能力稍弱的学生之分,教学过程注意让差生充分参与;三是教师的课堂行为的变化。课题组成员都表达了同一种思想:起点式教育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仅仅依赖语言、文本、和大脑想象的单一的活动形式,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和谐、发展的多元化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积极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科研意R不断增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手段也越来越多;科研成果逐年增多,档次也有所提高。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评比,涌现了一大批优质课、好课,主要获奖成果:获国家级的有1人,省级一等奖的有1人,市区一等奖的有7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由原来的不到参评课的10%,发展到第三阶段的80%。
参考文献:
[1]何素勤、周华涛等,聋哑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校医》2000年第6期;
[2]余江霞,加强情商教育 促进聋生全面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第1期;
[3]赵慧臣、郑曼,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8期;
[4]袁磊,新课程理念下“起点式”数学教学初探,[J]《才智》2013年7期
关键词:教育机器人;教育产业;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逐步扩大其落地应用场景,但大多数应用场景仍然很难真正渗透到教学的核心环节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可以在不同教学环节提供人性化交互方式及个性化智能辅导与教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机器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机器人在教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教育机器人的简介
提起机器人,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机器人。近一个世纪以来,机器人在娱乐和虚构的世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机器人”这个词本身就来自一部科幻作品—— 1920年,前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机器人(Robot)”这个词,它被用于指代人类创造的用来代替人工的物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从一个虚拟的名词发展成一项蓬勃的产业,并从工业领域向医疗救援、教育、娱乐、勘测、探险、救援等领域迅速扩展。
本文所论的机器人主要是指教育产业中的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主要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硬件平台主要包含教育机器人的硬件规格以及提供硬件之间的通信,完成某些动作或者输入输出某些信号,它相当于机器人的手脚;软件平台主要包含教育机器人的各种输入信号的处理和开发,完成某种可预期的场景的实现及表述,它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教育机器人是面向教育领域专门研发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1],它具有教学适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等特点[2]。教育机器人的出现为机器人教育提供了载体。
三、教育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当前,国外教育机器人的发展集中在青少年陪伴与辅助教学、特殊教育、机器人竞赛等领域,也更加注重实践性研究与课堂中的实际应用。相比于国外,国内教育机器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都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的兴起,国内对于教育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及大规模实践应用在迅速增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也促进了该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因此,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1. 对教育创新的推进
教育机器人产业化有助于对教育创新的推进,包括创客教育、STEAM教育、素质教育、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和教学改革。Chris? Rogers认为,教育机器人产业化教育能够将“Engineering”带进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推动基础教育改革[3]。
2. 对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改进
对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改进,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型、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王雪雁等认为,教学形式的多元体验是教育的重点,而将体验教学法融入机器人教育中进行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他科目在教学改革中形成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4]。
3.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D? Alimisis在调研了目前教育机器人领域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教育机器人领域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肯定了机器人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 21世纪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5]。
四、教育机器人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的遇到的难题
教育机器人除了让学习者获取机械、电子、信息、传感技术知识,还能培养技术应用、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鼓励全国有条件的高校、研究院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在中小学开设机器人相关的课程和竞赛。为此,教育机器人表现出了其无可比拟的教育价值及实用潜质,为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人才提供了一个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和资源共享的综合平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研究开发及生产高端合格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开展机器人教育宣传,但是还有一些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诸多教育机器人课题亟待破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机器人教育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壮大与建设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此,在技术传授的前提下,加快相关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和培养模式研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理论的引领、理解和人才培养研究,是教育机器人的主要研究问题。
二是服务于机器人教育的公共资源比较稀缺。与国外相比,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案例及教育在线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此,实现中小学、大学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满足机器人教育需求是前提。
三是教师队伍的人数不多。纵观整个发展过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中专院校,机器人教师需求缺口较大。?一方面是培养出口师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受薪资待遇的影响,?具有机器人操作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就业口径比较宽,较少人愿意去当教师。为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资长远规划,将崇尚教育、乐教和施教的人聚集过来。
五、破解教育机器人产业化难题的对策
1. 构筑机器人教育云平台
当前,教育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教学的资源很少,因为每个厂家基于自己的水平开发资源平台,彼此不兼容,不同机器人安装不同的APP程序,资源设计者从单一的角度设计教学资源,没有考虑普众需求,制约了产品的应用推广。为此,开展机器人教育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教育机器人资源共享标准制定、服务技术策略及数字化资源服务设计与推送角度出发,立足自主知识品牌,促进规模及规范的产业化发展,充分考虑物联网、大数据及云服务技术,在共建共享技术上对教育机器人进行完善与功能提升。
2. 健全教育机器人法律体系
教育机器人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关乎国内外的道德准则、社会伦理、用户安全和权益诉求等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国际规则,深化法律规范,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和预警监测体系,研判就业替代与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促使教育机器人教育资源绿色健康、安全可靠可控、造福于民。二是研究机器人教育与教师职业岗位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问题,依托机器人智能技术发展,构建教育机器人的伦理学特性。
3. 加快行业标准完善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标准相对成熟,但从教育机器人这个角度来说,无论外国品牌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品牌,都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规范与标准约束。教育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的一大类产品,研究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体系,才能促进教育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所以,加快教育机器人相关标准的研究时不我待,同时需要尽快上升为国家标准,从而引领国际标准,倒逼产业,给产业发展提供方向,规范和促进产业发展。
4. 构建教育机器人产业联盟,提高教育产业转化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健全高效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机器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教育机器人产品试制、功能完成、系列产品打造和产业链塑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一体化设计。以笔者所在中职学校为例,可以联合当地的高校、政府和其他企业单位建设产学研平台,丰富教学实践手段,提高教育机器人在教育产业中的转化度。
5. 强化产品开发,增强教师参与度和教学应用度
机器人教育产业链涉及硬件制造、平台开发、应用服务提供等几类厂商,但目前很多机器人公司只负责教育机器人硬件的开发、制造、组装及测试,提供简单的产品说明和操作手册,并不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这样的产业模式显然不利于机器人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当教育机器人的制造商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设计开发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应用程序、服务与内容,才能使教育机器人真正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总之,教育机器人的产业化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真正有力有效服务于地方教育和经济文化。同时要注意在“互联网+”时代,恰当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杠杆优势,立足本国,面向国际,引导教育机器人产业进行科学布局,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形成中国特色产业集群。
[1] 黄荣怀,刘德建,徐晶晶,等 . 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1):13-20.
[2] 张剑平, . 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5-68.
[3] Rogers C,Portsmore M. Bringing Engineering to Elementary School[J].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nnovations & Research,2004(0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全面开展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最终带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湖南省于2015年启动卓越校建设。《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指出要建设能够满足本校师生泛在学习和融合创新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字资源。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备受师生青睐的互动型数字化教学资源。
二、国内外微课开发设计及应用研究现状
微课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广泛认可的定义为:长度不超过10分钟,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后形成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文字、视频、声像和动画等。最有影响力的定义为: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着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或能力点开展的尖端、完整的教学活动(摘自中国微课大赛通知中)。从上述两个定义可析出微课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与学科教学结合走向“微课程”。微课也被视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高职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
国外针对微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早且较深入和成熟,但研究数量并不多且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国外微课实践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微课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微课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微课在网络在线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微课实践应用研究比较有名的案例包括:①英国2004年7月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资源的积累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②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 lecture);③Shieh,D(2009)以美国某地区 12 所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微课在这些学校的应用情况;④可汗学院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国外微课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微课研究提供了不少的借鉴。
国内微课研究相对较晚,发轫于2011年,近几年微课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微课的含义特征。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二)微课的设计开发。主要观点有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三)微课的应用研究。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微课虽属“舶来品”,但国内研究成果颇丰,且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有佛山市“微课”建设,天津市的《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等。胡?F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微课入驻高职相对较晚,2015年全国举办首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并建设“中国职业教育视频课程网”共享资源网络平台,因此才具有了职业教育特色的微课共享资源。高职微课研究方兴未艾。
三、高职微课资源开发、应用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引下,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要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帮助促进作用。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微课资源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微课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意义建构。
(二)卓越校建设对微课资源建设的导向作用
近几年,随着全国高职微课大赛、以及各级各类微课大赛的举办和推广,微课的影响力逐渐深远。众多高职院校竞相开展微课项目建设及推广应用。然而微课在高职开发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经过实践调查发现微课在我省卓越高职院校应用已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首先,微课的内容重复零散不成系统,系列化、专题化、系统化的微课资源缺乏,建设特色专业群所需的微课资源紧缺;其次,很多微课资源建设都是教师为教学或竞赛而开发的,学生、行业人员参与度不高,导致资源很适合教学而不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最后,高职微课教学应用平台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微课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微课未能实现其应用价值。如何建设具有利用效率高、性能价值高的微课资源?如何借卓越校建设之契机,建设专业的微课教学团队和特色专业群所需的系列化、专题化微课资源?如何实现卓越校之间的特色专业群的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共用?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做好微课资源的开发设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明确指出特色专业群建设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每个专业群由5个左右专业组成,重点建设2-3个专业群,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构建群内专业充分共享、各具特色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省内各高职院校在同专业微课资源建设时却是各自为政。因此应该按照《基本要求》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一同来开发建设特色专业群微课资源,进而组成特色专业群微课程资源。
(三)结合高职学生特征设计微课资源
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认识能力稍若,对理论知识关注力不够,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和网络感兴趣。因此高职微课资源设计要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征,多注意创新和实践,注意结合工作岗位的要点。对于有些技能技巧的讲解,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到微课资源的设计,由学生来讲解他们的技巧方法可能比教师单独的讲解要有效的多。因此在微课资源设计过程中,可以力邀学生积极参与微课程资源的建设。
(四)高职微课资源的在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微课既可以用作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也可以用于翻转课堂,或者慕课教学,还可以单独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在卓越校背景下,建议微课与专业学科教学融合――最终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微课程资源。至于微课/微课程教学平台,建议校际、校企联合开发建设微课程资源并共建微课程资源交流共享网络平台。这样的微课程资源和微课程交流共享网络平台既适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适用于企业员工培训。
四、结束语
[关键词]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葫芦岛市自2007年起,在全市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制订了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截至2008年8月,对全市220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学科专业素养一级、二级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教师教育的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出台相关文件,构建总体框架
2006年下半年,葫芦岛市教育局在教师进修学院的主体参与下,组织人力研究制订工程实施的有关文件。2007年4月,市教育局出台《葫芦岛市“十一五”期间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葫芦岛市“十一五”期间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制管理办法》,对工程实施的有关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安排。文件规定: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从2007年启动,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高中阶段、初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素养培训和考核,3年离岗培训120学时。培训以模块形式按年度逐级推进,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
(二)研制等级标准,描绘工程愿景
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的研制,是工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体系,关于这一点,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可供参考的先例。我们大胆尝试,研制出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等级标准共分4级,每个等级7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内容标准、考核形式、推荐书籍和培训建议4个项目。
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时代性。在设计《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关于教师专业素养或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使《等级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二,实践性。《等级标准》强调实践性学习,体现强烈的实践意识,促使教师立足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独立反思与合作研讨解决实践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第三,研究性。《等级标准》设计了校本教学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的实践反思、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专题研究等模块,凸显了教师的研究。第四,实效性。在内容的选择上,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际需要,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确保培训收到实效。第五,整体性。《等级标准》中的内容以学科专业素养为主,又兼顾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等内容,同时又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套餐”,是基于教师的专业生活与生命的整体l生、多层次的思考。第六,动态性。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坚持动态生成性,既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训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加以生成、调整和完善。
(三)明确培训原则,建立制约机制
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培训遵循下列原则:第一,分级负责的原则。本工程遵循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市县分级负责,“谁培训谁考核”的原则。培训和考核由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市县两级分别实施。第二,全员覆盖的原则。实现受培训教师的全员覆盖是本工程的主要特点。第三,务求实效的原则。本工程以追求实际效果,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不走过场,务求实效。第四,严格管理的原则。市教育局在《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一级标准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不参加培训学习的或考核不及格的教师,除不获得市教育局统一颁发的学科专业素养等级证书外,视为继续教育不合格,不发给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学科专业素养等级制管理办法》中规定,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等级按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和特殊教育类别,各分4个等级进行测试。达到各等级标准的教师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发《葫芦岛市“十一五”期间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等级证书》。一级证书为教师任职的必要条件;二级证书为评选县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三级证书为评选市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四级证书为评选市级学科带头人和省以上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各级证书均纳入相应评先选优、教师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二级以上证书在评职晋级中赋予一定分数;三级以上等级证书是教师高级职务聘任的必要条件。要认真组织,严格考核,保证学科专业素养等级制的严肃性。
(四)选拔骨干教师,组建培训队伍
2007年7月6日,市教育局召开了县(市)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局直学校领导,市教师进修学院各部室主任、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等260多人参加的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启动大会。从2007年7月开始,到2008年7月,先后组织了160余名培训者分别到6个县(市)区对全市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初高中教师和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进行了6天的免费离岗培训,办班200余期,培训人数近22000人。
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从全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挑选了160余人作为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一级、二级培训的培训者。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培训内容的研讨和编写。各学科都几次召开培训者会议,研讨培训内容。对培训内容的编写,提出下列要求:突出课改新理念,突出模块主干内容,突出问题解决,突出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每个模块培训内容约3万字,目前中小学各学科培训者共编写一级、二级培训内容200多万字。
(五)开辟“绿色通道”,拓宽培训途径
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培训采用现场培训、网络视频培训和网络平面文本培训3种形式。通识培训一般都采用网络平面文本培训的形式,学科培训以现场培训、网络视频培训为主和网络平面文本培训为辅。2008年,市教师进修学院投资20万元建成了网络视频摄录编室,在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中,中小学每个学科都有两个模块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有效地缓解了教师离岗现场培训的诸多不便,开创了我市教师教育网络化的新局面。市教师进修学院网站开辟了学科专业素养培训专栏,教师登录网站,即可看到培训内容,同时开辟网上答疑栏目,教师通过与培训者进行网上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于有网上培训作为培训的补充和延续,这就解决了离岗培训内容多、时间紧和任务重的矛盾,离岗培训的内容就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解决。
(六)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科专业素养一级标准的考核已于2008年2月进行。本次教师考核测试全市共设了19个考点、711个考场。全市参加考试人数为19911人,这些教师共参加了39个学科的考核测试,规模之大是建市以来绝无仅有的。经过严格考核,小学有10504名教师合格,占考试人数的95.6%;初中有6271名教师合格,占考试人数的94.3%;高中有2085名教师合格,占考试人数的92%。整个考试工作组织严密、有序。各学科遵循基础性、方向性、适切性、时代性、科学性、应用性等原则,命制了考核试题。考核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总的考核操作思路是:把考核作为—个过程,进一步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增加教师过重的负担,简便易行,不搞表面形式,注重实际效果。二、主要收获和基本经验
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受到了省内外教育界同行、专家和领导的关注,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和肯定。2007年12月,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报》以专刊的形式,介绍了我市开展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做法;2008年2月,我们主编了《新课程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培训丛书(一级)》(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最近,市教师进修学院申报的课题《提升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行动研究》已被列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回顾工程的实施过程,我们有如下的收获和基本经验。
(一)研制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专业化意味着标准化,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不仅可以为在职教师培训建立培训目标体系提供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了明确的要求,向着预想的专业方向发展。同时,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资格认定划定标准,可以真正实现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宏观指导作用。在目前还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我们“摸石头过河”,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可以说,在实现教师教育的标准化方面我们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我们相信,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标准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二)突出问题解决,培训收到了实效
突出问题解决,是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培训的—个鲜明特点。在已经进行的一级培训中,围绕课改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教师普遍感到解渴。一位历史老师在邮件中表示:“在倍受应试教育长期困扰,难于将历史教学愉快、轻松地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能够在此次培训中系统地了解史学的最新动态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的路径,不啻于久旱逢甘露,真是太及时了,真希望这样的培训多一些,使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培训后的反馈,教师们普遍反映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诸多的困惑和不解在本次培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三)凸显案例教学,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专业化的高层境界在于指向教师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养成,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规定,教师教育有效途径必然指向实践性教学。我们把问题解决、案例教学、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作为培训讲义的编写和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一以贯之。要求培训者要叩问教学细节,精心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撰写鲜活的教学案例,进行一些有价值的原创性的研究,采用现身说法,把先进理念细化为看得见的行为。在培训内容编写过程中,培训者们开发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其中许多案例都来自他们自己平时教学的积累。培训深入微观层面,叩问教学细节,以案例教学方式为主,培训者现场讲课,现身说法,注重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四)实行任务驱动,锻炼了培训队伍
在一级、二级培训中,我们选拔了160余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作为培训者,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对这些骨干教师来说,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培训。培训者们以极大的激情履行培训者的职责。接受培训任务后,他们多方查阅培训资料,虚心向专家请教、与同事交流,反复地修改讲义。培训者每天做完讲座后,都要结合当天情形,把出现的灵感及时充实到讲稿中,常常修改讲稿到深夜,直到最后初稿面目全非,最终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份理念新、重问题解决、内容翔实、案例充分、操作性强的讲稿,培训效果一次比一次好。一位培训者所感言:“我们劳累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幸福着。”对骨干教师实行任务驱动,让骨干教师“教别人”,这是,非常有效的实践性培训。经过3年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将有200多名骨干教师在培训实践中经受磨炼。工程的实施对造就一批数量可观的教育专家意义深远。
三、工程启示与思考
反思前一段工作,我们对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进一步实施有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一)坚持动态生成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
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标准是评判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的科学构建是工程实施的灵魂。能否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教师,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等级标准,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的科学性、方向性,开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生成,制订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
(二)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实施的更重要、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过程,是引领教师学习的过程,是唤醒教师心灵的过程,是课改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校学习化组织建设的过程,是催人奋进的过程。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学习、去工作,教师的学习不能依赖任何人,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自觉学习意识,必须自立、自强。只有教师具有自觉学习的心向,培训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在培训中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但有些教师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专业发展缺乏内在的自主性,对自己职业认同感偏低,有种职业厌倦感。唤醒教师学习的心灵,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情感,是今后培训工作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创设“积极学习”的环境,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运用激励促进教师积极学习。
(三)建立常态的网络培训机制,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通道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几次培训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建立常态培训机制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把网络培训作为改革传统教师培训的有力工具,大力开展网络视频培训和网络平面文本培训。要开辟网络上的专题讲座、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教学感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栏目,充分利用教育论坛、教师博客、电子邮件等网络交互平台,创建积极的网络文化场域,赋予学习者对话的空间,实现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核心课程 建设路径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陈圆(1981- ),女,江苏泰兴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材建设、胶体与表面化学。(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教育兽药类专业建设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GYA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12-02
课程承载着专业的培养目标,既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认为,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专业的细胞,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因此,作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能力的关键因素,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就成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内涵与定位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教育家齐勒的“齐勒计划”和美国教育家帕克的“帕克计划”为标志。前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善的意志”,为此齐勒把文学、神学、世俗历史等课程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核心课程”;后者整合了赫尔巴特的“统觉学说”和福禄倍尔的“儿童观”,把人类学、矿物学等学科统合形成“核心课程”。20世纪30~50年代,“核心课程”倾向于对社会问题或生活领域的核心设计,主张“以某些社会生活为主题,特别是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编制学校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以学习者的需要和社会、生活问题为核心组织起来,形成了学科取向和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组织模式。20世纪90年代,核心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必需的课程,泰勒把语言、文学、历史、数学和科学五个科目列入核心课程。现代核心课程“使学生在文化接受理念中把个性发展、社会需要与共同关注的民族振兴甚至涉及全人类命运的问题联系起来”,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能够在未来社会有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概念、技能和态度,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
从词源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彼此之间不是客观的,而是价值负载的。可以说,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其课程是职业教育中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关键部分。“职业教育的课程不能只针对某个岗位,应该针对一个职业群,并且是在职业生涯中可以晋升的职业群。”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群)技能密切相关的、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专业性、一致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等特点,是体现一个专业的特色,并以该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正是由于核心课程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专业与专业之间得以区别,彰显出各自的特色。
二、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路径
高职核心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要素的作用与制约。高职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及经济的特殊教育类型,其教育目标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与职业指向。因此,高职教育核心课程的开发应坚持多元化的开发主体,由“教育专家主导”向“社会需求主导”转变,课程内容的选定既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具体的开发与建设路径如下图所示。
(一)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课程必须围绕实际岗位技能确定具体目标,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形成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没有明确的岗位(群)要求,课程组织的‘专门化领域’就缺乏范围依据,也就开发不出符合高职教育本质要求的课程。”以“兽药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我们走访兽药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与兽药检测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广泛调研,进一步明晰了该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具有对兽药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的定性鉴别、杂质限量检查、原料与制剂质量检测,以及检验报告的出具等质量检测岗位需要的能力结构和目标。
(二)根据工作任务分析,提炼课程核心能力
核心课程开发的关键是项目任务的确定,项目任务来源于一线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邀请了兽药行业企业品控技术人员、课程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对兽药企业质量检验方面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按照工作任务分析表设计的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模块的难易程度,统计不同工作模块的出现频率,并由此通过“头脑风暴法”形成基于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
(三)根据行业与职业规范,制定核心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它是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业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高职教育职业定向性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体现行业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又要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实现课程标准与工作过程相衔接。为此,我们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入《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校企共同制定了“兽药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将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能力培养全过程,以能力达标和素质具备作为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四)根据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设计核心课程模块
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别于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必须对应于工作结构,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按照同级性和相关性的原则,以工作体系的结构作为课程内容序列结构的基本依据,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重构”意义上的课程模块,建立融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为此,我们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性架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设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成若干任务,将知识点分散在各个项目的任务中,从而建构与工作结构相对应的整体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五)根据“项目”载体,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核心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必须充分体现典型性、真实性和整体性,要与职业岗位“接轨”,围绕“项目”学习的任务组织编排;要坚持动态变化原则,将“四新”引入课程资源库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课程标准与要求、教学指导(授课计划、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素材(企业案例、参考书目、图片库等)、课程网站、留言板、在线答疑,以及网上测试系统等在内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六)根据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实施与评价方案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鉴于此,我们围绕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判断我已到那里?”,制定了“兽药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方案,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实施场所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整体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推行“双师”制(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和“双证”制(兽药检验操作合格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制定《兽药检测操作规范》《兽药检测技术考核标准》等,这些都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策略
课程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的实施是课程设计理念落实、检验和发展的基点,要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相关原则,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方式与生产方式相统一。
(一)由“项目经理”领衔组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核心课程”作为工作任务体系的课程,在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前提下,原有学科体系中任何一个课程门类的教师,都不可能完全胜任新的“核心课程”教学要求。为此,在教学实施中,必须打乱原有教研室(组)的界限,组建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企兼职教师等为主体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由行业兼职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担任,具体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这种新的教学和合作研究的组织机构,可以完成原来个体教师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核心课程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按照“做什么学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课程实施原则,先解决“怎么做”,再逐步解决“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获得不同任务的工作结果;二要做好“三个转变”,即教材中心向“项目”中心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课堂中心向完成任务的实际需要转变;三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教学活动,营造项目任务完成的真实情境,体现任务“产品”的职业岗位属性。
(三)以“开放式”评价方式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更多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等作用。核心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由于项目教学是围绕完成项目展开的,所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围绕项目完成的过程,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做到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使教学效果的评定更客观、更合理,把教学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社会,留给行业企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