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儿童心理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和观察,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性格孤僻导致不善交往
依恋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父母双方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其他上辈监护,但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也藏在心里,只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从而形成了精神或人格的障碍。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2.内心失衡导致心理偏差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不能享受到来自家庭温暖,所以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交往、虚荣攀比。而父母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因此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3.内心焦虑导致自卑严重
在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关心,而在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很敏感,常无端感到恐惧、紧张,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心理容易出现异常。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猥琐以及自认为不如别人等消极心理。
二、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和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会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上代监护一般为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多不如父母强。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2.学校、社会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1.家庭要加强情感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为人父母无非就是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忽视孩子的德育和个性培养。对此,需大力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给家长教育常识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常识。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加强对生病、受伤害留守儿童的治疗。
“留守儿童 ”的心理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其一、厌学逃学。没有父母的管教,依靠爷爷奶奶教育是不行的,隔辈亲,他们惯孩子非常严重,基本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把孩子当作皇帝来伺候,把孩子养成是生性好动,贪玩,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厌恶。他们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去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其三、自卑心理。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普遍反映,生活上的艰难和不便相对比较容易对付,真正的困难来自心理上的压抑,感到心里头有话没处诉说,尤其是遇到了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哪怕在父母面前哭一场也会轻松些。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其四、行为问题。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缺失。而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突出地表现在小偷小摸,欺骗撒谎,拉帮结派、赌博、打架斗殴,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更有一些孩子生活上只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其五、性格孤僻。隔代扶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脆弱、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等个性特征。渴望亲情已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闭,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
其六、逆反心理。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些行为使人们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果。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教育缺失。缺乏完整的父母亲情关爱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由于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隔代的老人,由于体力、素质、知识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流行的东西就很容易钻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
二、学校教育缺位。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教育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社会教育缺位。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
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学校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补珍贵。学校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校园生活中,我们常看出中学生存在这样的一些心态:考试失利之后表现出来的心理波动性和承受挫折的脆弱性;追求友谊但不能被家长、老师理解和认可后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压抑感;追求理想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自制力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常发现中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些行为:有的孩子经常说谎,有的孩子非常孤僻,有的孩子喜怒无常,有的孩子嫉妒心很重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孩子们的心理是不够健康的。
那么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矫正呢?
一、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生理的因素。如身体残障、身材矮小、口吃等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现象。
(二)家庭的因素。暴力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甚至大病家庭等都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障碍心理、偏激行为等心理行为的根源。
(三)学校的因素。在学校理,由于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有失公允、应该表扬未得到表扬等原因,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等行为,从人格、心理出现逆反表现。
(四)社会的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不可避免的侵袭和浸染着学生,使学生中产生盲目攀比、追求享乐、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等与基本公德相悖的思想意识,最终导致学生心理及行为向着不良方向发展。
(五)心理的因素。有的学生因为生理的特点,先天生成胆小、懦弱、粗野等气质,也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中,任何一方面的欠缺或不妥,都会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通过各种有益途径不断增强学生的“免疫”能力,使其正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中学生不良心理的矫正
(一)让中学生深入分析,找到产生不良心理及行为的原因,对症下药。
1、中学生不良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一般而言,它是生理、心理特殊发展与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不良书刊、杂志、影视等的传播,家庭成员的赌博、酗酒等等,在中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心理模仿性增强的情况下,极易染上某些不良行为。为此,应当对其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所处的具体环境做出客观、具体的分析,找出产生不良心理及行为的原因,切不可采取空洞、简单的说教、乱批、乱指责一通。在矫正不良心理及行为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帮助他们确立自尊自强的信念,自觉抵制外来的不良影响,不断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这是矫正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内在条件。
2、让学生认识到不良心理及行为对社会和自身健康成长带来的危害。
一些中学生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毅力,愚昧无知,道德法制观念日趋淡薄,是非颠倒,荣辱混淆,以致无心学习,有的干脆逃学、辍学,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 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妨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破坏社会风气,干扰社会安定秩序,有的甚至发展到违法犯罪,危害极大。例如,有的中学生认为身边有异性朋友是一种气派,毫不忌讳地在朋友面前炫耀这种关系,导致一些好胜心强的青少年也“不甘落后”去结交异性朋友,并由此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甚至堕落。因此,只有认识到不良心理的危害,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才是防止并矫正不良行为的开端。
(二)学校教育要注重正面导向,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当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享乐思潮冲击着学生稚嫩的心灵,学校的宣传教育要注重舆论导向,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培养其完整、科学的世界观,并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2、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
生活中,少年儿童如果遇到父母失和、亲人病故、家长斥责、学校处分、考试落榜、同学关系紧张以及身体创伤等事件时都有可能导致紧张等不良心理产生。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去体验去感染去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如理智、升华、转移、自控、宣泄等方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帮助那些情绪化倾向比较重的学生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的美好,逐步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
3、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作用。
在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正确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作用,对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要掌握科学、先进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热爱学生,充分了解、信任、尊重自己的学生,并在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正确的教育方式,做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导师。
(三)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要教育好子女,父母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自己子女的心理特点,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才能肩负起社会重任,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1、根据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的特点,注意保证孩子身体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引导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
2、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愿望。
3、关系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善于因势利导,给予恰当的情感关怀,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指导孩子筛选社会信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5、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法师教育。
(四)全社会要协调行动,减少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帮助教育青少年,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是关系国家前途、改革开发大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因此,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全社会的责任。
1、文化、教育部门要多为青少年提供有益的精神食量。
2、公、检、司、法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要利用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
一、探索独特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地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以人为本"。首先要激发兴趣,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即使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要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开辟出多样化的激发途径,如:有趣的历史传说,生动的图片、图像等等,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地理有关的历史、文学作品,形象地再现古往今来的地理风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制作地理道具,进行身边地理实践的考察,其次要让学生探究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发表见解,在互动活动中调节心理,调节情绪,使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要我学,为我愿学,我要学,从而在乐学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科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既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又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贯彻心理学与教育学原则,通过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编创一些地理小故事,小幽默来参与教学,或者教师随着课堂的情境来调节等,改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的、
有效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目标,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选择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地理事件与知识进行心理教育,能为学生认同。因此,我们要突出地理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取的心理教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要求学生选择用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自己家所在街区或村镇发生的变化,通过查阅地方文献、访问老人、探访地理遗迹,了解本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讨论并列举本地近年来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感受地理的区域是在不断变化的。很多地理情境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丰富的感染力。
四、从课程设计的生动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正常享受父母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与引导,因而在成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应注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注重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全社会积极践行道德行为教育,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形成改善和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明显。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1]其中,外出农民工的人数为16884万人,与2014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6821万人相比,增加了63万人,增幅为0.4%。农民工总数呈逐年递增之势,导致留守儿童数量随之逐渐攀升,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对德育重视度不高,导致其在生活、学习方面未养成良好习惯,道德教育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既不利于儿童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应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与政府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一、家庭教育有着天然地赋的德育功能
1、监护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模范和榜样作用。古有“孟母三迁”、“三娘教子”和“岳母刺字”,均是家庭教育的典范,这说明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应当关注其良好的道德养成,如果父母不具备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条件,则应当为孩子寻找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亲戚或家人作为监护人,力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政府逐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感建设,并给与法律保护,“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2]
2、加强与儿童的陪伴与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时间大大减少,对子女的心理缺乏关注。家长要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用民主、温暖的手段加强与子女的情感沟通,让留守儿童重新感受到重视和关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能帮助家长走入孩子的内心,父母要尽量多回家看孩子,周期尽可能缩短,如果两人回家都比较困难,应让一人留在家中,更好的监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家长要适当改换与孩子的交流方式,除电话联系外,还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视频电话等方式,以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
二、学校加强“第二课堂”德育的实效
1、重视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留守儿童既有群体性特征,也有个体特征。因此,学校要认识整体与个体的区别,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提升道德团队素质,加强德育教育,集体正如一个熔炉,儿童在集体中,很容易受到集体舆论氛围的制约与同化。这就要求学校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教师不断强化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一个“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教师本身就非常具有魅力,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完善学校管理,搞好班风建设。一个管理有序,制度健全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中是充满热情的,在生活中是互帮互助的,对于教师是尊敬不卑的。这类学生组成的班级可以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班风和舆论氛围,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对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现象普遍,这些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情感的残缺。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为例,相关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5.3%的儿童心理健康,身心惬意;55.4%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满意,也就是有39.3%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令人不太满意。”[3]这就要求学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配备必要的心理辅导教师,让学生知道父母与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如果学校不具备心理咨询的条件,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应当积极与学生沟通,关注他们的变化,甚至还可以设置信箱,让学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老师进行书面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教师要在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之时,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变化和生活情况,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心理归属感。教师是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促进者,必须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方向,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全社会积极践行道德行为教育
1、政府需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
党的十要求,“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4]建立完善的寄宿制,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留守寄宿制,一方面可以杜绝学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另一方面,在寄宿制这个环境中,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集体活动。从素质教育出发,迎合时代的需要,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以往任性、自我的性格,包容他人,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交往能力。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培养法制意识,提高自理自助能力。让留守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健康发展。
2、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教育
从构建德育环境的建设方面来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长期以来,把道德的重担一直让学校担负,没有形成三者的合力。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总会认为是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又责备是学校和家庭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而学校又驳斥是家庭教育环境的滞后,这种相互推诿的现状,只会加重三者之间的鸿沟。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加强关爱保护,使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是家庭和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5]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德育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因此三者应当形成良性互动。首先,家庭应当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家长应与学校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同时,学校也应当重视德育教育,从单纯关注智育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向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与家长第一时间取得联系。留守儿童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应当提出呼吁,政府应当适当放开政策,让留守儿童也可以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应当对于那些收入不高的农民工子女,给予更多的教育资源的支持,更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只有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为未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不断储蓄力量。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难题很多,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而这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达成共识,整合资源,因此相关部门和家长参加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必须团结起来,整合全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通过各方配合,全社会才能形成关爱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更好的发展,为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开拓更广的道路。
作者:吴佳芮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3]李万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56-60.
1 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1 客观因素。首先,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社会环境,严重影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等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1.2 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2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稳定心理素质、崭新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
2.2 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开展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基础比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动力,加上政治课也不是主科,思想认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偏差,认为政治课太抽象和过于空洞,从而对学好政治课失去信心。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政治课的教学难度,本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慢慢地改变以往的说理方式,转向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多数家庭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面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经济常识的教学过程中,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学生反应相当热烈,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父母,分析市场行情,指导家庭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在消费观念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要理智消费,量力而行,培养健康的消费观。总之,只要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努力探索,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信心,最终真真正正的学好、用好政治课。
2.3 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爱,是教育的真经。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适度地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所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才能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矫正心理偏差。
关键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自媒体;改进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不断增大,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颇多,致使其发展缓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让移动终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网站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应用简化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数亿用户实行信息传播活动的新兴宠儿。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自媒体的涵义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至今还仍有许多争议,“自媒体”最早由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可分为三个阶段:web1.0即传统媒体或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web2.0指新媒体包含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web3.0指现在的自媒体,即以微博、微信、网络论坛为代表的可以实现用户贡献内容的媒介。
2初中生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曾明确提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叫做“心理危机时期”。处在这个特殊阶段的初中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锦州市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到,虽然有的学校对于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存纸质档案,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再调查;部分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相应的心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学校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找到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3时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还不平衡,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师能力不足,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寻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针对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一个预调查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方式是对锦州市几所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共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二是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况;三是对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建议。通过调查,在被试的初中生中73%的学生存在着各自的困扰,有的同学会选择通过跑步或者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排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排解压力,顺其自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智能设备上网的同学更是达到了测试人数的98%。对于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仅有0.8%的同学表示不是很支持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学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匿名咨询的效果。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3.1授课范围与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活动课程或者融合课程来接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时空内以书本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授课范围有限且传授知识的速度缓慢,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故无法根据自身心理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致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范围与授课内容受到局限。
3.2师资方面的匮乏
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依然处于匮乏阶段,许多中小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而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某些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也令人堪忧,甚至不乏是兼职教师。不仅如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个教师往往要负责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一个咨询师每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者,以此来看,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变得极其困难。
3.3社会偏见
很多学校都设有一间布置得非常温馨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暖色的墙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发,专业书籍、鲜花一应俱全。一些学校还专门购置了沙盘等测试的工具,与教室相比较,更显安静舒适。然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认为,心里有秘密,但是没法说。老师不能懂,也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见的,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还是在社会心理咨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挤与质疑。学生们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复便会使问题扩大化。
4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4.1方便灵活,形式新颖
现如今,网络是青少年接触、认识、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自媒体更使得青少年能够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进度。这样的变通,不仅可以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没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灵活性。
4.2形象温暖,立场中立
青少年时期正是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如今的青少年拥有更多,同时也背负更多,繁杂的世界,快节奏的步伐,高速流动的信息,充满压力的竞争,使得青少年时期既充满生机又充满困惑与彷徨,然而这许多心理困扰,不少学生既不愿意让身边的同学知晓,也没有勇气向家长倾诉,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烦恼的角色。利用现在的移动自媒体平台,学校可以设立一个QQ群,群内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让同学们可以在QQ群中通过匿名的方式向老师求得帮助;也可建立QQ群小组,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或者学校可以事先申请几个公用QQ账号,如果学生产生情绪问题可以自行登录此QQ账号向老师寻求帮助。由于学生拿着自己的手机或者独自坐在电脑前,与他人产生了距离,会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可以真实地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减少了传统心理咨询中的阻抗问题的发生几率,使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4.3顺应时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也就是说通过现在的网络自媒体可以适当缓解当下师资贫乏的问题,现有许多专业化水平高的微信公众号和心理辅导网站可以供大家学习。微信公众号有: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简里里,你好妈,NLP青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时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术,心理测试,壹心理等等。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测试,其中还有许多关于家长、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还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倾诉等服务。然而经过调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关工作者会关注这一类的公众号之外,少有家长会关注这类消息。这说明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了,却未形成良好的体系,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学校系统,才可以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2]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7).
[6]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共发放调查问卷176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62.83%,从事个体经营、务农及工人的约占69.91%。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采取封闭式问答方式。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学校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05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0.8%;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26.5%;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0.9%;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17.69%;在200~300元者占其总数的12.38%;在2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5%。
总的看,兵房镇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交通不那么发达,工业发展也较慢,经济发展受其制约,就业机会少。为此,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以便将来能“飞上枝头”“鱼跃龙门”。而兵房镇在如东县属最差之列,兵小隶属于兵房镇,家庭的这种经济收入,加上99%的家长认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校四年级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28.31%;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4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6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镇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当技术工人或做当代农民”的0%,“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语、数、英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增加作业量”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业余生活内容有待丰富: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中,98.18%的家庭通过看书读报、看电视、做家务来打发业余生活,仅有11.06%的家庭选择参加文体、娱乐活动。调查结果还反映了家长投资让孩子课余时间学习的占绝大多数,且,一个孩子课余学三、四种的占相当高的比例。这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特长非常重视,但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被动学习的占大多数。
(五)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增:
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有63.72%的父母亲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有55.75%的父母亲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单进行了解,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仅14.15%,有7.9%是通过老师家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只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还不够理想。
由此可见,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念书答题,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许多家长利用双休日为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让孩子在这两天内大补特补功课,使孩子比平时更忙、更累。专家建议,每周为学习差的孩子补上两小时的功课,使其对薄弱的学科不致掉队是有必要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让孩子自行安排。如果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禁锢于文化学习的小天地里,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
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游览山河、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