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学生;“同性恋”现象;成因;对策
校园,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是美好而纯真的,可是现在,这一方“净土”在网络化、娱乐化、经济化的洪流中,也被涂满了五颜六色。校园中,一对对女生手挽手,肩并肩,有说有笑,亲密无间,互相拥抱,互相亲吻;一对对男生一起吃饭,给对方夹菜,偶尔互相喂食。这就是“同性恋”,这一现象让家长无言以对,纯真的孩子们也在其中迷失了自我。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变革,年轻的家长还在为早恋、性教育问题而烦恼时,“同性恋”又让他们手足无措,因此,对中学生“同性恋”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同性恋”现象的成因分析
目前有的学者专家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就是指: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选择同性作为彼此爱恋依托对象的倾向和行为。这一现象的原因要从学生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来分析。
1、主观因素
青春期的学生,身心正处在发育阶段,“性早熟”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在懵懂和好奇中尝试“恋爱”,这种“恋爱”一旦失败,就很容易偏向对同性之间的爱恋。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还不高,也不够成熟,这些都使得中学生成为“免疫力”很低的人群。
2、客观因素
中学生本身就很脆弱,“同性恋”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客观环境的影响。
(1)多元的社会诱导中学生发生偏离。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娱乐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洗礼”着每一个人。“超级女声”、“快乐男生”风靡一时,李宇春一头短发,帅气的动作,影响甚远。一时间,校园少了长发乖乖女,清一色的短发。韩剧中的男主角,长相精致,让广大女性都自叹不如。于是,男生开始画眼线,涂唇彩,小步扭捏,个个妩媚。
开放的社会,多元的文化,孩子们浸泡在其中,他们开始模仿,开始试探,同时也迷失了方向,“伪男”、“伪娘”不断出现,性别在这里有些混乱,“同性恋”也就滋生了。
(2)家庭教育的“臭氧空洞”让孩子们被“灼伤”。中学生“同性恋”的形成中家庭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父母关系的好坏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离异,或者一方有婚外情的家庭中,孩子较容易有两性的认知错误,例如:父亲有婚外情,孩子就会痛恨女人,久而久之就会泛化为对所有女性的痛恨。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同性恋”。现在的父母在各个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的性伤害的事件太多了,看到孩子和异性在一起,就很容易联想到一些可怕的事件,于是他们只允许孩子和同往,久而久之,孩子的圈子里只剩下同性朋友,这在无形当中就促成“同性恋”的发生。
父母对孩子的忽视让孩子极力寻找倾诉和慰藉的对象。现在作为“房奴”、“车奴”的父母每天都在奔波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在仅有的同性圈子中不断寻找可宣泄情绪的对象,渐渐地就会依赖、依恋、爱恋。
二、中学生“同性恋”现象的疏导策略
通过对“同性恋”这一现象的研究,我们首先是要预防,防患于未然是最理想的。那么对于已经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疏导呢?
1、在尊重原则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
“同性恋”学生一般都将自己的这种情感隐藏起来,害怕被发现害怕被取笑。这就证明他们内心深处似乎也明白这是一种“非正常”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必刻意提醒,也不必大张旗鼓的教育,只要顺其自然,尊重他们,循循善诱,加强他们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避免学生努力证明自己“是否正常”,内心纠结于“同性恋是否是变态”,自己“是否是变态”这类问题,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很大焦虑。让他们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渐渐地使他们摆脱对“同性恋”的依赖。
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帮助这类学生,及时正确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性恋”学生一般情绪上更容易焦虑、抑郁、自卑,如果没有可以宣泄这些情绪的渠道,很容易走极端。学校可以安排心理咨询老师,让学生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减轻心理压力、负担。
2、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理性的思考、判断能力。我们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必要健康教育。一个是青春期的心理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的课程,如:掌握与同性和异性正确交往的方法;及时了解男女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和角色期待;性伦理等。
家长也应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一个是青春期的性教育,“同性恋”现象产生,就是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性别产生误解或者不认同造成的。所以性教育很重要,让学生对性别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通过这些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能够使得“同性恋”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所“拥有的感情”是否理智,是否正确。
3、改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
对“同性恋”学生的疏导不可或缺的一方是家庭,是父母。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有“同性恋”倾向时不是羞于启齿就是打骂交加。父母为什么不冷静的思考一下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呢?要从根源上解决,也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寻找出路。家长之所以有一些错误解决方法,就是家庭教育观念的陈旧。必须改变家长的观念、态度,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性教育,即便是在我自认为很开放的社会,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家长在面对“同性恋”孩子的时候,首先自身的心态要正确,家长的心态都不正确,如何引导孩子?家长只是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培训班,忽略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明确,孩子的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孩子以后发展的“1”,其他的学习成绩,能力、智力所有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0”也只是“0”。
研究中学生“同性恋”现象,我们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同性恋”现象,我们更倾向于纠正和协调每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希望社会、学校、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扶稚嫩的孩子找到正确的成长轨道。
【参考文献】
[1] 陈尽染,袁誉宁.关注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现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
[2] 杨凤池.难解之结同性恋[J].中国青年科技,1994.1(1)42-44.
[3] 马金福.迎春蓓蕾初绽放――对中学生早恋想象的认识[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7.
[4] 葛兴,王珍.论中学生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06.
[5]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
[6]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7] 李玉玲.同性恋合理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8] 杜娟,马岚.关于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3.
[9] 谢文剑.别再错把友情当爱情―中学生“早恋”心理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关键词:未成年人 情感教育 方式
前言:
没有爱的教育如没有源头的水,终究会枯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能真正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加强情感教育,这是当代未成年人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1.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突破口
不可否认,我国的传统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但是这一教育体制受到不可抗的因素必将长期存在。在很多教师的眼中,那些学习好,听老师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而那些学习较差、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受欢迎的问题的孩子就会被冠以差生的称呼,被冷眼对待,很多教师会忽视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任其发展,结果导致社会上问题少年逐渐增多。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育人必先育德”,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应将其作为一个有力的武器,对于一些问题孩子可以从其情感的上作为突破口,找到问题的症结,理清思路,着手解决,实现其心理素质的提升,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相对而言,思想成熟较早。因此,不能以过去单纯的眼光看待他们,最好能以朋友的角色与其分析问题,并且给予其充分的尊重。
2.情感教育从小抓起
我国的家长都有一个习惯,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不懂事,不懂感情,遇到事情常常以一句:“你不懂”作为解释,这在很多孩子的心里蒙上阴影,长期下去,孩子的心事将不会和家长分享,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逐渐加深。这就对现代的家庭与教育机构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将孩子的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同时进行,并要从小抓起。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孩子的心理成熟较早,大概在5-6岁的时候,感情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变得复杂,开始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开始注意到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这一阶段的未成年常会出现笨拙、尴尬、内疚、寂寞等陌生情感,在这一阶段,家长必须选择正确的对策消除他们这种恐惧,这是他们了解感情的最佳过程。在这一阶段经过情感教育的孩子相对其他孩子举止更加得体,可以在烦躁的时候具有控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在学习中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更懂得礼仪得体,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这一阶段孩子之间交往增多,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与朋友的情感对其将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教育从小抓起,让其对情感具有敏感的反应,培养其深厚的情感,感受到爱,培养成为对家庭、对事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教育者要从小抓起孩子的情感教育。
3.家长与教师构成情感教育的共同承担人
3.1 家庭是爱的永恒学校
爱在一个家庭中是不可缺少的,是维系一个家庭的必须因素之一,家庭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地方。爱、尊重、包容等传统的美德是书本上所无法学到的,必须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和体验中领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其启蒙老师。一个在幸福温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对爱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对爱具有很好的感知力。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成年人生活忙碌,生活压力较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尽管不再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论,但也会给孩子较大的压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味地催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缺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没有建立平等交流的氛围。大多数家长都会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没有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在孩子心理出现困扰的时候没能及时发现和疏导,导致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因此,家长要想做好第一所学校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就要教会孩子感受爱、体验爱,领悟爱,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3.2 教师要将爱作为教育的核心
学校是灌输爱的基地,对未成年教育的主要技巧就是爱,要用爱呵护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未成年的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未成年人的教育者,必须将爱作为教育的核心,对教育抱持着热情,将爱灌输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经过实践证明,以爱之名,发现孩子们的优势,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在爱的教育环境中将没有问题孩子,都是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
3.3 社会到处充满爱
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变得愈加冷漠,整个社会缺乏爱的环境,爱的教育显得有些可笑,因此,必须要倡导全社会的大爱,从细节之处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4.情感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4.1 理性教育是基础
对未成年的教育不能意气用事,必须保持理性的心态,注意增强孩子的道德感,培养其正义感,荣誉感,从点滴做起,使其具有社会公德心。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理智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韧性,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们,关心他人,帮着他人。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赏析,追求美是天性。
4.2 加强情感教育是必须的形式与样式
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是苍白的,只有有效地仪式与形式才能在孩子的心中烙印,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情感的重要性。
4.3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对未成年人进行情感教育,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与孩子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孩子可以与家长分享心事,成为朋友,可以彼此商量问题,及时沟通,对孩子加以疏导,帮助其心理成长,让孩子遇到问题可以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不会走极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必须以情感为基础,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孩子的心事,进行有效地疏导,调节,让孩子生活在爱的世界,让家庭、学校和社会组成一个爱的海洋,让其健康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将来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然而,就目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教师依然在为了“名次”拼命地教,学生照常是为了“分数”没命地学,家长仍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送孩子不停地进辅导班,结果使孩子的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紧张、压抑、厌倦。频繁的测验、考试、竞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经常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
2.急躁、焦虑、任性。面临各种小考、抽考、择校等压力,很多孩子焦急不安,疑虑重重,总处于一种“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成绩上不来怎么办”的担忧之中。
3.内疚、自责、抑郁。家长“全陪成长”和教师“盼铁成钢”的迫切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一份份不十分满意的考卷,学生不是责备自己“不争气”,就是埋怨自己“脑子笨”,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4.自暴、自弃、堕落。这种状况在差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干脆破罐子破摔。还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与人沟通,往往做出让人想象不到的事。不难想象,上述种种表现摧残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l生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m应能力和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孩子在少先队这个大熔炉中健康快乐成长。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队员的真实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队员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少先队辅导员一方面要根据每个队员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然后,针对学生不同实际,对症下药。利用信息技术,让孩子自己上网收集相关材料,自我教育。如我们学校最近开展的创建满族学校的活动,有不少队员对此事漠不关心,我们辅导员就开展搜集满族生活资料,讲满族故事,做满族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孩子自觉地走到创建活动中来。
二、要耐心疏导。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年龄在7~13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孩子认知环境,感受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心理上也经历着幼稚和粗浅认知的混杂和交替。其表现是情绪波动大,思想单纯,易被人诱惑,感情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针对队员的这些变化,反复耐心地帮助教育,利用信息技术,选择性地选用网络教材,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以成人的思想去要求衡量队员。尤其对一些差生,万不可一味训斥、责怪,而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对少先队活动的认可和参与。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知识水平
一、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健康和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和知识教育,身心健康、心理教育等等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身体安全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保障,知识水平教育则是前两者的进步体现。然而我们却总是忽视全面的教育,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1.安全教育缺乏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这些孩子多与空巢老人相联系起来,孩子的安全成为隐患,由于受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影响,再加上孩子多属于“放养”,孩子自身年龄较小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懂自救知识,因此很多悲剧屡屡发生在了他们身上。
2.心理疏导缺乏
没有父母的关爱,小小年纪就缺少家的温暖,即使是由老人或者亲戚看养,但是和父母的爱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不良习气也开始逐渐扩散,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心理沟通易产生孤僻、自卑、叛逆的心理,再加之没有良好的疏导就会致使这些孩子在长大甚至未成年阶段做出影响社会秩序的过激行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因为缺少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导致心理扭曲变形。
3.叛逆期不接受知识教育
孩子们都是善良懂事的,但是有不少孩子处于叛逆期,在课堂上、课余生活中出现不爱念书,捣乱影响他人学习的不良行为。很多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多是因为叛逆心理作怪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的关注而出现与教师对着干,不完成作业、考试不理想的现象。
二、解决方案
1.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自救课程设置
在市里很多学校开展了防火演习、应急救护培训等,其实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在这一特殊的教师职位上,我们更应当注重这些救护知识的传递,在上课甚至课间都可以教授孩子们自救方法。如,伤口如何包扎,遇到地震或打雷如何躲避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编成顺口溜或者歌谣等教给孩子们。
2.做孩子们课堂上的教师,生活中的父母
这些孩子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缺少大人的关怀呵护,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应育人。孩子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的影响。因此,必须很好地和这些孩子进行沟通,比如陪他们课间玩耍,了解每个孩子家的庭状况,邀请孩子到自己住的地方玩耍给他们做饭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大人的呵护。从教师的身上弥补缺乏的亲情,有时还可以让孩子们私下称呼自己“某某妈妈”或者“某某爸爸”以拉近距离。同时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比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孔融让梨等等很多典故都可以经常讲给他们听。
3.创新授课方法
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不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作为班主任应当尝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能够提供的东西创新教学,如,将水倒入杯中形成不同水位,敲出美妙的音调;临近沙土就可以利用周边的泥沙塑造各种形态的雕塑;周围有树就让孩子采一片树叶制作标本。这些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的学习增加了乐趣。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课程教学,语文、数学主课不能耽误,要让他们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进去。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未来。
对这些孩子的关注,有人毫不在乎,有人无动于衷,但是虽然表面上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谁能无视这样一大批孩子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影响下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班主任,我们应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参考文献: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不断闪现的镜头,那些不断更新的消息,这场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疫情的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
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
在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
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二、
面对疫情,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心理防护?
(一)
留心观察,及时掌握情况
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下子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问:“妈妈、爸爸,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对事物小心翼翼,饭量减少。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平常很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都不愿意参加了;还有可能出现尿床、反复吸允手指、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出现以上反常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
(二)自我调节,控制自己情绪
一是不能将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只有家长表现得从容淡定,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获得更多放松的信息。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当他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耐心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害怕,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是对孩子要包容、有耐心。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难免会产生更多摩擦,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耐心教育。晨昏颠倒、游戏过度是许多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现象,对此,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对孩子发火,也不宜立即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适度打游戏不仅能增进孩子生活的乐趣,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玩手机也是“00后”少年的重要行为特征,通过手机孩子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完全沉湎其中是万万不可取的,父母要控制好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关注游戏内容。
(三)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情绪调适上,家长都需要做好榜样,保持理性,积极应对,规律生活,给孩子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在行为习惯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做“手机的奴隶”。均衡饮食,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餐食,彻底煮熟所有食物。在情绪调适上,需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尝试用正向的思维去思考,让生活充满正能量,也给孩子带来温暖与信心。
(四)创新方式,教给孩子防护知识
在孩子问到疫情的详细问题时,家长应用有趣的、具体的、积极的语言,给孩子解释病毒及其防护方法,给孩子带来稳定的情绪。
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关于疫情的信息,而不是只让他们看新闻,或者听大人说:哪个地方的情况又更严重了。对孩子最好的知识普及的方式就是减少孩子直接接触新闻的机会,给他们讲相关的儿童故事或者绘本。通过孩子喜欢的故事主人公,通过隐喻的方式把对抗病毒的知识和当前的疫情告诉他们,是最容易让儿童接受的方式。
(五)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不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可以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困惑,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在空闲时间,可以陪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放松心情。玩玩具、读绘本、唱歌、文字接龙、下棋、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等,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搞卫生。让孩子的生活被有趣的游戏与活动占据,这非常有利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体会当下生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了。
(六)因势利导,加强孩子德育教育
家长应利用疫情防控的契机开展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教育等,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科学和科学家的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最美、什么样的行为值得颂扬等等。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这次抗疫中无数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人而争分夺秒、奋不顾身,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极为生动的教材。此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三、面对疫情,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
(一)劳逸结合,做好假期计划
延长的假期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二)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
”。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
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四)及时求助,加强与父母老师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应及时通过和父母沟通,或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感受,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
四、面对疫情,学校和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心理防护?
由于各地延迟开学,只能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咨询,一些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都不能使用,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但这不等于学校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可为。
(一)开展在线心理辅导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采用“科普教育和专业辅导相结合、个人辅导和家庭辅导相结合、各种服务平台和网络通信手段相结合”的思路和方式,通过电话、QQ、微信等网络手段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和家长编写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的在线读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群或更小的学生群开展在线心理课堂。当然,还可为学生建立心理危机服务热线和平台,把电话提供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随时拨打。当然,在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伦理,流程专业规范,避免对受助者的二次伤害。
(二)关注重点学生心理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一些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一是父母是确诊患者及在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学生;二是身边有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学生;三是疫情重点区域的学生;四是初三、高三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五是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自身性格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此外,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家庭不健全、没人照料或父母自身有不良心理的学生等等。
(三)多措并举做好防护
第一,学校和老师要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留意自身的身心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第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第三,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第四,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及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引导教育广大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起居,积极开展亲子游戏。
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内容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工作也在深入开展。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疏导、预防和缓解中学生心理问题,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我们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心智不断走向成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班会的意义。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探索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倾听引导、疏导、互动性等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对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功能。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的心智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外界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从而端正人生价值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对于形成健康健全的班集体,正确的思想言论、发展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化解矛盾能力,自我减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心胸狭隘。
有些学生不懂得礼让、自私自利,有利益时相互之争互不相让,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相互推诿缺乏担当责任意识。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建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同学的指正有时动口,有事拳脚相加。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老师和学生很头痛。还有学生“眼里揉不得沙子”受不得委屈,否则就会大吵大闹,没有容忍之心。这种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我们现在中学生所缺乏的一种博大的胸怀。
(二)攀比和嫉妒心理。
在校内经常听到学生说,某某同学买了一款新手机,某某这个周家里给了几百元钱,穿的衣服多漂亮等,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互相攀比。负面性的攀比心理会使人意志消沉,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面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有的同学见不得他人成绩比自己好,见他人学习好一些,总是想办法去捣乱。还有的同学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见别人比自己表现好则妒火中烧,恶言挖苦,忿恨暗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类学生不但没有向有才德的学生看齐,而是妒忌,将自己的心灵烧的一塌糊涂。于是乎,搬弄是非,欺压他人,和同学之间形同路人,同学之间的友谊荡然无存,让别人避而远之。
(三)烦躁心理和性格孤僻。
此类同学很少“安分守己”,总是焦虑烦躁,上课不认真听讲。坐立不安不知所以。下课在教室胡闹,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蹿。手脚不闲,比如我班胡某同学就是这种学生,不安分守己,总是欺压同学,仇视老师和父母。对老师的批评轻则横眉冷对,重则当面辱骂顶撞,让老师非常头痛。还有我班李某同学,不苟言笑,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沉默寡言,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己总感到孤独无助,让人很难接近。
(四)早恋现象
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关注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胡思乱想,课后传纸条,互诉爱慕之情,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同学之间谈论的都是吃喝玩乐等,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荒废了学业。
(五)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家长的品行影响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品质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学生很多行为习惯不是在学校养成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现在家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父母忙于工作,而且留守儿童较多,在家娇生惯养,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我校王某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只要孩子要钱,要物品,都是尽最大能力满足。一学期给儿子买了三部手机,每个月给孩子1000元零用钱,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从来不让受委屈,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不知所措,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六)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的文化娱乐设施成为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街道上的网吧,对未成年人开放,周末时候上网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在网吧玩游戏,观看暴力不健康的影视片,接受不良的信息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下降。不思进取,玩物丧志,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
针对学校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主题。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利用班会课,为学生们心理健康做好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必要性。
(一)加强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和疏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任课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外,班主任是实施心理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辅导和引导非常重要。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心理知识学习培训,能够掌握心理知识的技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帮助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从而获得成效。
(二)开展班团活动,增强团结意识。
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开展多彩的班团活动。例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都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增进友谊,培养团队意识,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特征,学会交流和交往,沟通的过程中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习惯,从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
(三)提高家长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家长在教育中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物质上的需求,而孩子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时,家长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应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引导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到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便于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既是对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引导和疏导,是学生走出误区,摆脱心理阴影。班主任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平等交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不健康心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要考试了最近晚上老是睡不好,胸口像压着东西一样。”“觉得自己好无用,好像马上就要被抛弃了,一想起这些,就着急和懊恼。”“每当想起明天可能要被老师批评,就会时刻感到浑身不自在,呼吸急促,心绷得紧紧的,甚至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以后谁惹我,就立刻揍谁”……这些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些学生可能就处于焦虑不安或偏激状态了。
不良的心理是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行为偏差如吸烟、酗酒、打群架,唯我独尊、偏激、狭隘、嫉妒、敌对、孤僻、依赖、自卑等大多出自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以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多年来农村中小学问题学生呈增长的趋势,这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健康心理和行为偏差,使得家庭和学校都背负很大的压力并且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下面就我在农村中学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来探讨农村学生几种不健康心理导致行为偏差的原因。
一、缺失的父亲母亲+焦虑的爷爷奶奶+失控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思想落后于孩子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父亲或父母双方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农村形成大量的空巢家庭,孩子的教育也就出现了新问题。父母缺席了,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对孩子进行直接的监管、教育,教育小孩的重任自然就由爷爷奶奶负责,但祖孙彼此间年龄、知识、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等差距原本就大,与孩子就有更严重的代沟、隔阂,与孩子基本无法沟通;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小孩不服从祖辈管教,甚至对长辈呼来喝去,老人也显得很无奈,实质上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这类学生到初中大多都表现出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偏激等心理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不当的家教和身教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并且重大的影响,有少数家长本身就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打麻将、赌博等不良习性,平时好似无暇照顾孩子,监督他们学习,这样就使孩子放任自流了。另外,现在多数是生子女,平时被迁就惯了,因此就逐渐形成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此外,有些家长过分计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或对孩子寄予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有的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分数,冗长而又艰巨的竞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不堪。更有甚者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全是老师的事,自己无能为力,以至孩子在课外时间经常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效果很差,更有甚者染上吸烟、酗酒、打群架等不良习惯。所以,不当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教育教学确有改善的地方。
一方面,升学竞争激烈、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另一方面,因校园暴力、师德红线和媒体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导致校纪校风走下坡路。如今的学生对校纪无所畏惧,对老师的批评难以接受,让老师们不敢大胆地管。学校和班级的很多活动都无法或不敢展开,都怕惹祸上身。例如:上体育课时老师不敢开展大量的活动,有些以前常做但现在怕会出安全事故的项目就作罢了,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来闹个不停,谁愿意承担这些责任呢?独生子女一般会缺乏交往能力,其实诸如劳动课、活动课、兴趣课、校运会等活动都有助于他们培养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交往能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因此,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学会尊重、相处、关心、帮助、协作,有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增进彼此的了解。
再者,一部分学生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又缺乏教师应有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老师经常看不顺眼,有时以定势思维的方式去挖苦,讽刺,责骂他们,不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全消失了,觉得自己是另类,他们得不到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导致他们先是厌师后是厌学,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反常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他们甚至会做出各种反常、失控的事情,与别人、班集体对抗,后进生、双差生就在无意识中形成了。故让学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对其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至关重要。
此外,也有些人不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心中有自我批判的内在声音,他们对自己诸多挑剔,如不满意自己的外貌、性格、才能;不爱自己、不欣赏自己,进而形成孤僻、自卑的心理。
论文关键词:幼儿自杀意念;危害性;心理畸变的产生;健康成长
一、幼儿心理畸变的危害性
(一)幼儿自杀意念的相关含义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这里所指的行为主体对象包括从幼儿到成人的所有对象。而幼儿自杀则只针对自杀主体对象中的幼儿。自杀根据其结果划分,可划分成以下三个形态: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自杀意念是这三个阶段的起始点,它就像导火索。自杀成功必定是由自杀意念导致,而自杀意念未必产生自杀行为,可见控制自杀意念产生的意义十分重大。自杀意念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或自杀行为产生的动机,个体因某些偶然体验而胡思乱想并产生自杀的念头,却未真正的实施。通常人们认为幼儿期不存在自杀问题,关注焦点放在了身体营养的供给、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对幼儿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度不足,为幼儿自杀意念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二)幼儿心理畸变的危害性
幼儿阶段作为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期、人的社会化发展的基础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的发展影响甚广,小至家庭,大至社会,甚至国家。就家庭而言,他们是父母的希望,一旦心理畸变,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父母良好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就社会而言,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旦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当自杀意念产生时,他们思想和行为会变得消极,对于生活失去信心,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处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就国家而言,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一旦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繁荣稳定。自杀意念就像一颗毒瘤,它对幼儿的侵蚀更是严重,因为幼儿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根基,如果根基动摇了,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总之,幼儿自杀意念不仅危害到家庭,更危害到社会和国家,值得我们重视。
二、幼儿心理畸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不和睦
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课堂,是幼儿主观体验和外部行为的实践课堂。当家庭缺乏和谐时,父母常出现争吵、打架、摔东西等恶劣行为时,幼儿的身心深受影响,他们会对生活产生厌倦感,主观体验将出现错位,认为家庭就是争吵和打架,缺乏和谐友爱。他们的心理开始扭曲,厌烦家庭和父母,停止了与父母的交流沟通,长时间的情感积压,可能使其产生抑郁,幼儿自杀心理开始萌发。单亲家庭中的幼儿更易萌发自杀的意念,他们面对的压力更大,不仅有来自外界的“有色眼镜”,而且还有来自继父母对他们的冷淡,甚至是暴力,加剧了幼儿抑郁心理的产生。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欠佳
幼儿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幼儿处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萌芽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好奇心强、胆子大、模仿能力强,但同时对事物的兴趣又存在不稳定性,易走极端,此阶段父母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适当的教育方式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反之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打骂等体罚方式则使孩子产生惊吓与恐惧,久而久之,幼儿心理产生阴影,失去了原来的欢乐、好奇心和兴趣,开始变抑郁,由于这些困绕幼儿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聚集在心底,促使他们的抑郁加重。有的幼儿甚至在家长的打骂教育下,变的暴力,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当他被老师批评时,又会觉得老师不公平、不喜欢他,到处都是灰色的,心理严重扭曲,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抱有失望的态度。
(三)学习压力大
当前,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他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学习成绩最棒,且多才多艺,而忽略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们忘记了幼儿的天性、违背了幼儿发展的规律,如一些家长剥夺了幼儿的休息时间,让其利用周天学习唱歌、跳舞、写字、主持、跆拳道等,将一天,甚至两天都安排满档,剥夺了幼儿玩的时间。还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完成的理想转嫁给孩子,让幼儿学习一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的压力增大,产生厌学,感受不到生活的愉快、童年的乐趣。甚至有些幼儿面对这样的压力难以调解,又不愿和父母沟通,从而产生自杀的意念。
(四)与小朋友关系不好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生活的摇篮。幼儿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和小朋友的和谐相处就成了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一课。当幼儿性格开朗,善于和小朋友交流相处时,他们会非常喜欢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利于健康愉悦心理的形成。反之,沟通能力差、不善言谈、难以与小朋友相处的幼儿,则表现出沉默寡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具有暴力性,这使得他与小朋友间增加了一道屏障,使他更缺乏朋友,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友爱,内心充满了冷漠、孤独与愤世,感受不到自已存在的重要性,易出现自卑、自弃、易怒的现象。幼儿心理严重扭曲,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对死没有概念,易产生自杀意念。 转贴于
(五)老师的忽视与冷漠
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灯塔。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因为此阶段幼儿擅于模仿、自主性较差、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可塑性极强。当前一些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够高,常带着情绪上课,在组织活动时很容易急躁、不冷静,有时甚至出言不逊,严重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打击了幼儿的自尊心,使得一些幼儿从开朗型转变成沉默型,易产生抑郁的心理。还有些老师对工作不够热情,常心不在焉,她们很难观察到幼儿言行的一些变化,正是这种忽略使得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感到更加的孤立和无助,得不到小朋友的喜爱,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加重了他们的抑郁心理,抑郁的加重增加了幼儿心理畸变产生的几率。
三、疏导对策建议
(一)创建和谐家庭
家庭是幼儿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家庭氛围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及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可给予孩子欢乐、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可以感受到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生活充满憧憬。反之,易使幼儿产生抑郁心理,甚至自杀意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共同为孩子创建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多为孩子带去欢笑,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动手,要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更多地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受其中。父母在生活中应不断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家庭中充满文明的符号,增强家庭成员的团结性。
(二)建立良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父母应创建“民主型”教育方式。家长应认识到教育是循序渐进,应正确地引导,应坚决杜绝“专制型”“暴力型”“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在工作之余,父母应多了解幼儿的心理,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和孩子交朋友,避免与其产生对立的关系。如民主式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父母主要采取理解和关心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父母关系的平等,愿意把父母作为朋友,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的心理不满得意释放,有效降低了不良心理产生的几率,使幼儿对未来充满欢乐与希望。
(三)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应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幼儿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贯彻并落实到每个家庭。如家长应多关注幼儿的言行,并积极有效地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确保幼儿心理健康。其次,树立正确地教育观。更多地要理解幼儿的想法、听取幼儿的合理要求,如在学习的选择上,应凭孩子的兴趣。幼儿还处在玩耍的阶段,应满足其天性,留给他们适当的玩耍时间,有时玩耍也具有开拓思维、放松心情的功效。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遵循幼儿心理特点,并结合游戏进行,不能单纯地灌输。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你痛苦时,可以带给你欢乐;在你失落时,可以带给你鼓舞;在你无助时,可以带给你帮助。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故事进行教育,让孩子认识交往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交往。其次,父母要起到表帅作用,在你们的良好人际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如多携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感悟,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在幼儿园里,老师应正确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可以通过合作性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也可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幼儿心里,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老师应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注意自身的言行,与同事及家长和睦相处,为幼儿做好榜样。
关键词 体育运动院校 学生心理 探析及对策
体校学生是青少年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重体轻文。他们好动活泼,思维活跃,体力充沛,爱好新生事物,但自制能力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体校学生文化课基础差,缺乏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且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均衡。因此,正确了解体校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体校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一、当前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体校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青春期,即人生生理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的萌芽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叛逆心理最容易出现的时期。除了这些青少年共有的心理特点外,体校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原因又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严重缺乏自信
一直以来,人们对体校生有一个偏见: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大部分体校生就认定自己是学习文化课的弱者,加上训练任务重,强度大,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有的在文化课上会“破罐子破摔”,在学习中稍微遇到点困难就退缩,自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矮一截。
(二)对学习的重视不够
体校学生在入校之前原有各学科的学习起点不同,基础知识的夯实程度、基本技能的运用灵活性差异较大,加上肩负训练和学习双重任务,还要经常外出比赛,缺课多,对学习普遍不够重视。
(三)学习中缺乏奋斗目标
在体校学生中,一部分学生是凭借体育特长被教练“选材”来的,这些学生入校后,虽然在训练上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旷课、迟到、瞌睡、抄袭作业等情况。
由于上述种种心理原因,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过多地表现为脾气暴躁、好动、自负、狂妄、口出脏话、爱打架等,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好胜心较强;另一方面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情绪波动,再加上自身体力相当充沛,当事与愿违时很容易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不惜用暴力解决问题。这就提醒我们要时刻重视体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为他们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针对体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几点对策
(一)社会方面
要纠正对体校学生的片面认识,以此来撕去他们身上的“标签”,减轻他们的压力。他们虽然有运动天赋(即“四肢发达”),但是他们不单是跑跑跳跳,他们还学习各科文化课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他们是我们未来的体育健将,我们要为他们加油,为他们自豪。
(二)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氛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开心快乐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更自信。家长尤其要尽量避免当着孩子面吵架,否则会让孩子有负罪感,没有安全的港湾可以停靠,从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乃至社会。更有甚者,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误入歧途;单亲家庭的父母更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爱,爱的缺失很容易让孩子自卑,情绪低迷,种种心理问题都可能找上门来;父母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决不能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父母更不能过分溺爱和娇纵孩子,让他们产生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畸形发展,有的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自私;有的是过分活跃,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
(三)学校方面
首先,要设置专门机构(例如:心理咨询室)来管理和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扰,切实可行地为学生排忧解难。把学校医疗机构和学生管理机构号召起来,积极主动配合,采取措施,做好体校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体系化、制度化等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体校学生心理问题。
其次,选拔培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充实到教育管理队伍中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要做到:明察秋毫,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会不同,必要时做出的应激也是千差万别的。鉴于此,心理咨询人员要敏锐地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透视他们的内心,并且通过谈心等方式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产生共鸣,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后,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裴斯泰洛齐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
再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一旦孩子心理问题出现,教练员或者文化课老师要及时通过家访或电话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最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室――操场”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和训练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的心理。因此,学校要根据体校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见识,让他们“有劲有地儿使”,既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又有利于心理健康。
(四)教师方面
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多沟通,多协调,为了体校孩子体育和智育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具体建议如下:
1.教练
要严慈并施,赏罚有度,不能为了追求训练效果一味地对学生严加管理,甚至体罚学生,没有人情味,让学生体会不到丝丝的温暖。教练是学生在学校最亲的人,因此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让学生的体育天赋发挥到极致,还要对学生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必要时还可制定一定的赏罚措施,让同学们互相监督。
2.文化课老师
首先要微笑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温暖,也让学生看到学好文化课的希望所在,以此来树立自信。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很好地折射给学生,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适当地降低课程的难度,因材施教,课程内容要贴合体校学生的实际,善于察觉学生哪怕是一顶点儿的进步并及时表扬,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用一个个的成就感来增强自信心。
再次,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如果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居高临下地审视问题,学生的心扉就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产生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学会“蹲”着教书。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己,希望老师为自己排忧解难。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五)作为体校学生本人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6—0069—01
幼儿期的孩子变得爱告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告状行为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显得十分重要。那么,下面先分析一下幼儿爱告状的几个原因。
一、原因
1.评判标准的依赖性。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的态度。在幼儿园,幼儿以教师的态度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因此,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会产生告状倾向。如,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幼儿欺负小朋友时,就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会批评、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并向老师告状。
2.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些幼儿为了受到别人的关注而产生告状行为。他们经常会说:“老师,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没有扔。”“老师,某某饭没吃完,我吃完了。”这些幼儿为了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因此会产生告状行为。也有的幼儿出于嫉妒而向成人告状,但这种带有告发性质的告状是少数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3.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性。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合作、关心他人、相互友爱等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孩子缺乏必要的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稍微出现一些问题,便会找老师告状。
4.客观或人为因素。由于幼儿园的场地不够宽敞、玩具少、幼儿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使幼儿的攻击增加,幼儿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从而引发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以及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地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那么该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呢?
二、处理方法
1.当幼儿受到欺负、感到委屈时。不要认为倾诉是大人宣泄情感的专利,其实孩子也需要倾诉。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大人就是他心中最好的倾诉对象。向大人告状,是孩子的一种倾诉方式。这时,教师不能敷衍孩子,应静下心来仔细倾听,温和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安慰孩子。这样,孩子内心的紧张、焦虑、委屈、惶恐等情绪也就得到了释放,心理达到了平衡。
2.当幼儿在是非面前寻求大人公正解决时。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告状,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思想幼稚,在是非、纠纷面前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寻求大人的帮助。这时,大人如果置之不理,就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对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挫败孩子的正义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机,教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3.当幼儿表现自我吸引大人注意时。有时,幼儿告状是为了表现自我,以吸引大人的注意,讨得大人的欢心。如幼儿园常有孩子告状:“他上学带零食,我没带。”“他睡觉说话,我没说。”等等之类的事。这时,教师要采取妥善的方式,在肯定幼儿良好表现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幼儿为了表现自我而产生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