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艺术的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影视特效;技术特点;要求;应用
数字化影视技术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重大的科技进步之一,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传媒技术发展。影视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传媒革命,还是异常体现为数字技术的社会革命,是与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创新、创作理念的革新紧密联系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这两部数字特效大片带给了人类视觉上的震撼,随着票房纪录不断刷新,影视特效技术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效技术正在日趋完美,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一、影视特效的技术特征
(一)数字化
影视数字化是传统影视向现代影视过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由最初制作、储存传输的数字化逐渐发展成为创意、网络化的多元数字化发展模式。从影视制作、动画制作、广告制作以及游戏开发、工业设计、系统模拟等多个层面都涉及到了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是影视特效的突出特征,其使得数字化影视不仅是信息也可以是i型南希创作制作生产的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接收方式。影视特效技术的数字化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革命密不可分的,特效的数字化体现在影视后期制作及处理上,通过特效处理时限了影视的数字化,让那学存在于虚拟世界或是人脑中的幻想世界搬到荧幕上去,展现了一个神奇的影视特效世界。例如红极一时的《阿凡达》便是现代影视特效应用的典范,展现了潘多拉星球的保卫战,在唯美的画面中让观众感受到现代影视特效技术的神奇之处。
(二)多元化
当前的影视特效技术日趋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在特效上为了适应多种制作需求,开发了各种特效技术和处理工具,为后期制作人员的影视特效编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影视制作的优化,提高制作水平。影视特效技术的多元化表现在特效工具的多元化以及组合方式的多元化上,不同的特效组合在一起之后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效果,从而衍生出更多的特效,使得特效更加丰富多样,也有利于影视后期制作的完善。
二、影视特效的特殊性要求
(一)增加特效的创新创意
创新是影视产业得以生存的不二法则,在影视特效处理中也不例外,要增强特效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喜爱,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创意。例如《阿凡达》中唯美的潘多拉星球,对于潘多拉星球的数字化特效处理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唯美的画面设计和细腻的细节展示都让观众惊异于其出色的影视特效技术。不难发现其创新创意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潘多拉星球上的生命树,其种子像水母一样发光,在空中浮动,与地球上的树显然是不同的,通过色彩的搭配让我们看到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在电影制作中的不断创新。
(二)制作成本高
我国影视数字化的发展相较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视特效处理需要的投入大,制作成本高,例如《泰坦尼克号》投资2.5亿美元,其中数码特效的费用开支就约占了整个投资的一半,因此影视特效需要高成本的投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成功后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再如2010年《阿凡达》的成功问世,带来的3D特效的震撼让全球影视爱好者追捧,也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3D影片,如3D版的《泰坦尼克号》等,这些都是斥巨资打造的重量级影片,由此可见影视特效需要高成本的资金投入。
(三)专业的人才需求
影视特效不仅仅依赖于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影视特效人才,他们拥有一双魔术手,通过特效处理将一部平庸的电影打造为科幻大片,创造出精美绝伦的数字化影视世界。因此影视特效的发挥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的支持,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水平的影视特效制作还依赖于国外,国内大师级的特效人员相对较少,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重视也未引起重视,因此要推动我国影视特效的发展就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一批优秀的数字化影视特效人才队伍。
三、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
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特征首先表现在其智能化的开放媒体技术,通过人性化电脑工作台的介入,使得影视制作变得轻松,通过数字化操作完成影视后期创作,尤其是通过影视特效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增强个性化和创作性。此外数字影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使得影视与生活同步,通过编辑提升影视表达效果。此外影视特效技术的交互性又使得影视创作更加人性化,设计人员通过在线创作,能够将个人创作思想加入到影视作品中去,实现人与产品的互动。
当然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电影电视的制作上,还应用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从目前来看影视特效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商业操作,从事影视特效行业的人员大多不是电影行业出生,因此对于行业的特征还不够了解,目前许多电影制作团队也开始施用特效技术,我国目前的影视特效应用相较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目前影视制作行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使得影视特效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影视特效技术作为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推动现代影视产业数字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影视特效需要技术和创意,在这两大元素的支撑下,影视特效将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影视特效技术具有数字化和多元化的特征,随着影视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支持其发展,因此,我国影视特效行业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力量,加大对行业发展的重视并且不断实现行业规范,同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影视特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湛永松,陈显军,刘文兆,等.基于粒子系统的影视特效生成技术[J].电视技术,2009,33(9):12-14.
关键词:英文电影 片名翻译 特殊性 翻译原则
电影被喻为浓缩了的生活,更是透视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近几年,国外电影已成为中国观众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要给西方影片冠以一个精彩贴切的中文片名,就一定要充分考虑电影片名这一翻译对象的特殊性,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一、片名翻译的特殊性
传统翻译理论把片名翻译归入文本翻译。与书名翻译并列;现在有人提出片名翻译性属广告翻译。片名翻译的功能是宣传产品“电影”,目的是提高上座率、增加利润。笔者认为,电影片名翻译是基于文本翻译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它具有一定的宣传功能但不等同于广告翻译。
首先,电影片名翻译具有一般文本翻译应有的忠实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要求尽量地实现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达到功能上的对等。片名翻译既要忠实传达原片名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又要符合语言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
同时,电影片名是一种专有名词,它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或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因此,它又具有自身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以及美感功能。这些语用功能方面的要求,使其有自身独特的空间扩展性、艺术性、通俗性,片名既要言简意赅,空间有限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适度的空间扩展可以尽可能多地提供自身信息;又要通过精心构思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并能提示观众影片类型和题材。
因此,翻译片名时,不仅应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而且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译名应在片名语言、文化信息及其对观众产生的效应上尽可能地与原片名保持一致,准确转达其文化信息、文化背景,并应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之,电影片名翻译应当凸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
二、片名翻译原则
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往往遵循以下四项翻译原则。
1、信息价值原则
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捕风捉影、离题万里、背离信息价值的翻译是片名翻译的大忌。如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漩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原译名与实际内容相差极大。
2、文化价值原则
片名翻译受制于译人语的文化,译入文化必然对源文化进行选择、规范、强化、排斥、贬低,同时附加自身文化色彩。在片名翻译中应尽最大努力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避免出现误译。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形式类似的中英两个词汇可能会指代截然不同的内容;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词汇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也就会失之毫厘,缪以千里;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大量文化信息,常常不能从字面意义理解,马虎从事。如“One Flew overthe Cuckoo’sNest”,台湾译为“飞越杜鹃窝”,其实“Cuckoo’s Nest”在英语里是“精神病院”的意思。大陆译为“飞越疯人院”,因而更为准确传神地体现了原片名和影片本身的真谛。
3、审美价值原则
片名的翻译讲求摆脱原文词语束缚,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实现审美价值首先选词时应力求音意俱美,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语言要讲究雅俗共赏,忌媚俗从众与过分艺术化。《生死时速》里的speed,仅翻为“速度”就过于平淡,而故事里那辆永远停不下来的车,必须以高速驾驶才能避免炸弹爆炸的巧妙设计,只有在“生死时速”这四个字里才能表达完全。
4、商业价值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可读性强,简洁上口,吸引观众视线是取得票房利润的先决所在。它的主要模式是将影片内容归总出最精彩的情节。然后以洗练醒目的文字概括出来。这类译名往往有关键词。并在感官和听觉上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例如:Hamlet《王子复仇记》(关键词:复仇;原著译名为《哈姆雷特》)。
总之,片名翻译应当切实保留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适当强调其商业价值,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具体而言,就是说电影片名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语言文化特征、审美情趣;达到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提高票房收益的目的。
三、片名翻译方法及技巧
1、直译
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直译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此类翻译方法浅显易懂,忠于原题,适用于本身已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原片名的翻译。通过直译方法来达到先声夺人、引人人胜的例子数不胜数,如:Dances WithWolves《与狼共舞》,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King《指环王――王者归来》,ColdMountain《冷山》,等等。
2、音译
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英语专有名词,以及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词汇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有一些原文中的人名、地名等虽然不为观众熟知,但因其音节少、简短,采用音译也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例如:Mulan《花木兰》,Aladdin《阿拉丁》,Harry Potter《哈里伯特》等。
3、意译
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采用意译法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意译可以以原片名为基础,结合影片内容作适当的润饰,例如FindingNemo《海底总动员》,Gone With the Wind《飘》,Home Alone《小鬼当家》,等等。
4、直译、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使用
不同翻译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互不排斥,译者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较常见的结合翻译很多,如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传奇》,The Leigend of Zorro《佐罗传奇》;Shrek《怪物史莱克》,Garfield《加菲猫》等。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都达到对等,如Ghosi《人鬼情未了》,The LivingDaylights《黎明生机》。
5、创意译法
关键词:电影艺术 审美特征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它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动态的再现型艺术,它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然而,电影与电影美学又不是同一个概念。电影是指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动态影像。而电影美学要求电影首先要以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也就是要具备电影的思维特点和艺术特点。电影艺术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的更复杂更全面一些。本文旨在从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反映现实的逼真性、视听的高度融合性和时间空间的高度自由性四个方面浅要地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
我们说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在它的肌体中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如:汲取了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汲取了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独特的听觉艺术元素;又如:将文学溶入电影艺术,主要在于汲取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方面等。二是,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电影从无声片、有声片到现今的彩色片和立体电影,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二、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的逼真性
我们知道电影最早被称为“活动的照相”。至于照相我们是清楚的,所谓的照相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静态的。而活动的照相也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只不过是把可见的事物在运动中纪录下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动态的。因此,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特性――逼真性。谈到逼真性,照片的逼真在于人物、景物的真实;而电影的逼真性除此之外还在于,电影还能发出物体的声音和人的语言,它和活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使电影具有了更强的逼真性。另外,电影还能够把生活中的颜色和色调逼真地反映在银幕上,使人们直接观赏到色彩艳丽的世界。这样,银幕上的生活由于运动的画面、声音和色彩三者的结合,就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了。这一点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都看过电影。有些电影看过数边,甚至过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喜爱,比如:《地道战》。究其原因,就在于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它真实的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用镜头真实的纪录了生活。
电影艺术的逼真感还有另一个表现――蒙太奇――电影的独特表现手段。蒙太奇虽然来源于建筑学,但它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却有着相似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不断地改变空间范围和视角。比如:有时远观、有时近取;有时从这个角度观察,有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有时平视,有时斜视,有时仰视,有时俯视;有时固定地看一个事物的变化,有时则随着事物移动看一个事物的变化。人们正是通过观察点的变化以及从不同的观察点上所得的综合印象去了解事物的外貌。而电影正是根据这个特点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平拍、斜拍、仰拍、俯拍等景别以及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在内的各种移动镜头,并将各种景别、镜头连接在一起,使观众如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去观察反映在银幕上的生活,产生一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逼真感受。
三、电影艺术的视、听融合性
电影艺术是视觉与听觉为主的影像艺术。视觉、听觉以及视听融合性都是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要探讨电影艺术视、听的融合性,首先,来看看传统艺术。绘画艺术是用画面来塑造形象,但是缺少了音响效果;音乐艺术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但又缺少了画面,也就缺少了形象感。而电影艺术的出现,尤其是有声电影的出现,使艺术具有了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电影和戏剧又有所不同,电影和戏剧虽然都重视动作性,但电影更重视的是视觉动作而戏剧更重视的是言语动作。电影艺术不仅善于汲取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台的画面外传来令人荡气回肠的《台》的音乐,构成音响与画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电影艺术时间空间的高度自由性
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电影艺术的空间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由于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比如受众对一个时空统一的镜头的感受并不是纯粹用钟表来计算的,它还受到镜头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的节奏的影响。信息量大,时间感就短,信息量少,时间感就长;节奏变化强烈,时间感就短,节奏变化缓慢,时间感就长。这里还涉及一个电影艺术时空的交错的问题。所谓时空交错指的是打破现实时间的自然顺序,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场面进行交叉衔接,将联想、回忆、幻觉、梦境同现实融为一体,使时空呈现出跳跃性并获得多层次的展示。电影艺术似乎有一种不受物理空间和自然时间束缚的力量,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艺术更能摆脱时空的客观规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论述,我们对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电影艺术的创作,同时也有利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与评论。当然,要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视、现代科学技术、受众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辛、甘 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2]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译,三联书店,1986.12。
[3]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4]E•吉甘:《论电影艺术的特点》,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1984。
[5]王世德:《影视审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4。
[关键词]钢琴音乐;电影艺术;平衡点;探析
电影不仅是一门视觉艺术,还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作为近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下的产物的特性又决定了电影艺术具有动态再现性的特点。然而,在电影艺术中真正打动我们的还是电影艺术在艺术形象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之下,一部电影才能被称为完美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观众的吸引力。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而言,在电影艺术中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为提升电影艺术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而言,如果说早期的电影艺术对画面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二维来实现的话,那么现代电影中所广泛存在的三维立方体表现形式无疑标志着电影艺术在语言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事实上,这一成果的实现也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电影艺术中的“视觉层”与音乐的“听觉层”的研究从结构学展开了对电影艺术的多维度和多层面的研究,从而建构起对电影艺术本体与音乐的全方位的美学理论研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从电影与音乐,尤其是与钢琴音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从融合的角度分析了电影与钢琴音乐的内在平衡点及其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
一、电影艺术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艺术作为听觉的艺术,具有高度的感性特征,非造型而又不具体,主观性因素十分明显。音乐形式美的精神内涵来自于作家的创造,形式美不是声音的自然属性,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功能属性,它只在一定的主客体的关系中才有意义。
通过将电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电影艺术在视、听的融合性所带给我们的视觉与心理上的影响。就传统艺术中的绘画艺术而言,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画面来实现的,但是却缺乏基本的音响效果;而就音乐艺术而言,则由于画面的缺少而造成了没有形象感。电影艺术的出现,尤其是有声电影的出现极大地融合了以上二者所存在着不足的现象,使艺术具有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电影与戏剧相比较而言,尽管二者都强调动作性,但是在电影艺术中更多的还是强调视觉的动作性,而戏剧则是强调言语方面的动作。电影艺术不仅善于汲取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丰满、立体感。
现代电影中声音早已不仅仅限于对话、音响和主题歌,而且成了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以日本影片《军阀》为例,在该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美国军队正在四处搜索躲藏在山洞里的日本军人,银幕上一片黑暗,除了能听见微弱的声音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个时候,在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接着便传来了一个严厉的斥责声:“闷死他,闷死他!”随后,在黑暗中又传出了婴儿的窒息声。在这整个过程中,虽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却非常清楚在黑暗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便是声音给我们塑造形象的一种功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声音塑造形象的表现力比影像更强。这一点,已经为当今的广大电影艺术家所共识,因而,创造更加完美、表现力更强的听觉艺术形象,也成为当今电影艺术的追求。
二、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分析
钢琴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描绘出如画的自然,还可以真实地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们既可以用钢琴中美妙的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用其来表现抽象的画面。这种表达的实现正是建立在钢琴音乐对音调运用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一手法的运用使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钢琴音乐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之处。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能够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我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在音乐中可以使欣赏者充分感受到钢琴音乐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激起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因此,正确地看待与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语言中的作用也就成为我们研究二者结合的重要动因之一,整体而言,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情感方面而言,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情感的表现。众所周知,电影作品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并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实现“以情动情”的效果。而钢琴音乐所具有的抒情性特点恰恰符合电影中人物和电影主题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其次,则是从电影艺术中意境的营造方面而言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不仅能够表现出作品的唯美性,而且还能够加深我们对作品的认识。而意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情与景的融合。目前,在电影艺术中,对意境的营造中,钢琴音乐的运用便是典型的案例,这一类在中外很多的电影作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选用钢琴来渲染、烘托剧中的气氛,从而为良好氛围的营造做好铺垫。
【关键词】张骏祥;电影的文学性;叙事传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工作者曾密切关注过电影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的电影学术问题,90年代电影界有学者重申和发挥了当时参与该问题讨论的重要人物——著名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张骏祥所提电影的文学价值等主张,肯定了张骏祥电影文学观的合理性①,本人虽已发表《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②,但意犹未尽,加一补充,以期引起进一步探求电影本体论意义上电影文学的价值。
一
张骏祥指出:“电影文学应该不是指纸上印出来的剧本,而是最后通过电影表现手段拍出来的电影。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③
“电影文学究竟是指什么而言呢?一般讲电影文学,往往想到的是印在纸上的电影剧本,说是影片的基矗……但剧本确实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真正的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真正完成的戏剧文学是在舞台上对观众演出了的那台戏。人们对那些只能在书房里读读,在舞台上没有效果的‘书斋剧’,是不承认它是好戏剧文学的。即使是好作品,例如契诃夫的剧本,在没有得到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出之前,也不可能真正显现出它的光辉。一个电影剧本的光辉,更是非拍成影片在银幕上放映,就不能完全显现出来。”④
《不要忘了文学》一文里,荒煤讲:“电影文学,只有通过影片的再创造,才能够最终体现其文学价值。”可说与张骏祥的观点一致。《电影剧作》1982年第4期刊登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开展关于电影文学性的讨论的几种观点,也可佐证、补充张骏祥、荒煤关于电影是最终体现文学价值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电影剧本不是阅读文学,而是未来影片拍摄的基矗因此,除了一般文学的规律之外,电影文学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服从于电影综合艺术的形式,要考虑到为未来影片提供摄影、音乐、美工等综合艺术发挥的天地。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把电影的文学性单纯理解为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一部影片的文学性要靠综合艺术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也就是说,电影的文学性是指整部影片用综合艺术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它涉及各个艺术部门,核心是看能否运用这些艺术手段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对象。对电影的文学性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电影剧作的文学语言和描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影片反映生活真实,探索现实的底蕴、创造艺术美的严肃追求上。
张骏祥所理解的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实质上这是一种对于影片的高级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一些只讲究编造情节,不注重刻画人物,甚至低级庸俗、毫无文学气味的影片就不能列入电影文学之林。它的出发点是以文学的高度来要求电影,其目的显然在于提高影片的文学素质和艺术质量。这种提法的用心无疑是可取的,但是,按照流行的观点,电影文学的基本涵义仍旧是指‘纸上打印出来的剧本’,而不是指影片本身。因为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不是由文学组成的,因而是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文学;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⑤这一观点是相当有代表性的,说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涉及电影的外感形式,镜头画面要表述故事、情节,离不开文学,如果说电影不单纯是文学组成的是对的,说电影不是由文学组成的似乎绝对了些。故事、情节甚至人物的性格、语言等等,有哪一样离得开文学的设计、构思呢?再说把电影文学的范围只划于剧本也是不全面的。如果把电影文学仅仅限于故事片的电影文学剧本,以区别于导演编制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好像难于成立。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没有文学的内容吗?很难设想它不是剧本的一种形式。如果编剧能一步到位,不经过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不需导演做什么大的改动,就能把剧本直接搬上银幕,那肯定是符合电影特性的好剧本。不可把剧本和影片对立起来,划出文学与非文学的鸿沟。不止电影分镜头剧本,像电影诗、电影小说、电影故事等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影片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何况这些诉诸文字的东西呢?至于说到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除限制了电影文学的范围外,也说明了在对文学的看法上,固守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关于文学是不是都要用文字表述,张骏祥在阐明电影既是艺术又是文学的见解中做了交待。此不赘述。
二
电影文学与一般的文学体裁相区别,是与电影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是一种文学样式,终将组织一系列银幕形象,构成整体演出。余倩在《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的电影性》一文中认为:“由电影剧本到银幕,这是由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并不是由未完成的文学形式向最后完成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因而说电影剧本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把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说成是影片,认为‘电影就是文学’,这就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表现形式的界限,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并且也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把未经拍摄的电影文学剧本排除在电影文学之外,是不大妥当的。余倩说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在这一点上是对的,但余倩说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有言过之处。由电影剧本到银幕,当看作是电影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剧本,未进入拍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剧本不能看成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是经过电影特性改造了的文学,文学性与电影性相溶合,故从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也属于表面化的看法。
马德波在《在探索中演变的我国电影观——从关于“文学价值”的讨论说起》一文里,看到了“二十年前的张骏祥和二十年后的张骏祥争鸣”,并认为张骏祥在理论上的变化是触目的,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电影观的变化,从张骏祥的作品和理论来看,他始终是把电影(故事片)作为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不曾离开叙事传统。因此,他前后不同的说法,只是由不同的“针对性”所致。50年代是针对一些不熟悉电影特性、初事电影的编剧讲的;80年代是针对生硬地搬用外国70年代某些电影手法的中青年导演讲的,而“总的目标则是前后一致而非自相矛盾的”。有论者以为,“正因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他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美学上的实践意义而不是理论意义。”⑥这样的论断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在理论发展中是具有其理论意义的。张骏祥有关电影的文学价值见解所引发的“争论的特点是联系电影创作实践,达到了‘电影化’分歧的高度,不论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质量的提高或对于电影艺术理论自身的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张骏祥“文学价值”等观点是电影的文学性讨论这一理论争鸣的中心议题,既有以往理论的总结,也有未来理论的展望,较有系统性、思辨性。如果否定其理论意义,从某个角度说,就等于否定这场讨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张骏祥在电影本体论上的探索也是视而不见的,显然两位论者所作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不公允的。
照马德波看,张骏祥过去是为了发展叙事传统,现在是为了保卫叙事传统。张骏祥的电影观是一贯的,可见不管是发展叙事传统也好,保卫叙事传统也好,承接电影的叙事传统是张骏祥电影文学观所一直坚持的原则。
在50年代,张骏祥“颇为详明地论述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的重要性,宣称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这些表现手段是用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刻画人物性格的。……既然作为电影的文学,为未来影片提供基础或蓝图的文学,它必须用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来组织材料,构思结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运用电影的长处。它不可能是‘纯文学’,只能是电影的文学。在这里,文学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元素,它必须遵循电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并且是为电影服务的。……按照80年代张骏祥的理论,则文学创造价值,电影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手段表现这些价值而已。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外壳,或者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文学是表达主题、塑造典型、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而电影则是体现文学所创造的价值的手段了”。
这里,认为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张骏祥的主张似大不确切。张骏祥说过,苏联有过一种不好听的说法,说电影剧本只是个“容器”,只是把将来完成的电影在里面暂时放一放的“盒子”。这说法当然不对。反过来说电影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这说法同样有毛玻况且张骏祥指出过,把电影手段理解为形式,文学价值是内容,这种说法有一部分道理,但不完全,说明张骏祥并不认可电影是形式,文学是内容的说法。
我们今天研讨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当然是与对8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整体发展的评价相联系的。有论者在评述这一段理论思潮时讲:“描述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也就是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⑦。显然,这个结论并不符合中国电影理论建设的实际。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诚然受到了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但并不是八九十年代每一个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都是在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这样看,就否认了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即使是吸收西方电影理论,也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有所选择,为我所用,西方的电影理论在我国发生变异的情况并不奇怪。
我们不要一味忙于解构、否定以往我们的理论资源,即使我们有了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我们也脱离不了已有的理论基础,割不断我们的传统。事实上,从我国30年代起至今天,中国电影优良的传统中就有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及电影文学家的作用的传统,这个传统不应该中断,当继续发扬光大。21世纪愿中国当代电影像张骏祥所说的那样,“坚定地站在优良的传统的基础上,清醒地借鉴外来的东西,创我们自己的‘新’”。
三
如果只讲文学性、文学价值,矫枉过正,就会走向极端,也不能说是全面的。张骏祥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电影笔记》一文中说:“强调主观描写,大量运用旁白,作者站出来讲话,强调综合艺术中的文学性描写。然而舍弃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能,丢掉十八般武艺作用一样,这是自己绑起一只手去作战,其愚不可及也!而结果是电影成了活动图画,成了文学朗诵,于是电影就没有了!”由张骏祥等人引发的电影文学性的讨论,使人们对文学性的注意,远远大于对电影性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文学性’,乃属于电影艺术之‘本’,而‘电影性’则不过为其‘末’的缘故;而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志谈起……‘文学性’来,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当论及‘电影性’问题的时候,则显得‘底气’不足,言之无物。当然,不能说强调典型形象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只是从……‘文学性’出发而要求电影,恐怕就不那么科学,不那么符合艺术规律,问题在于,对于文艺创作来说,从来没有‘一般的’典型形象,有的只是文学的典型形象,戏剧的典型形象,电影的典型形象,没有也不可能有在同样程度上属于两种艺术的典型形象。……电影要真实、深入、多面地揭示丰富的生活内容,电影要创造独特的美学价值,只有使自己和它的特性相适应才有可能。因此,要解决电影反映生活的问题,要创造具有银幕意义的典型形象,就必须深入探讨电影思维的特点、方式、规律及其与其他艺术思维的关系。应当说,这是我们的电影理论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之一。”⑧这段话可给我们带来反思。但所论典型形象似有牵强之处。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我们不是不可以探讨“一般的”典型形象的,在文艺家的创作活动当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就存在着个性化与概括化相统一的典型化过程。从文艺理论上可以概括文艺典型形象的涵义、特征、规律和方法。这是理论的逻辑概括,具体到抽象的上升。至于说到综合艺术的典型形象,也是可以从文学上、音乐上、美工上等艺术部类进行专题分析,就电影讲,从音乐角度塑造典型形象,从美工角度塑造典型形象皆可,从文学角度塑造典型形象有何不可?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艺术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在综合艺术中是完全成立的。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光讲文学性还不够,还应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的声音。众所周知,电影性,电影特性,可说是电影艺术这一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交织起来,以镜头为语言,按照蒙太奇方法组成的声画结合的艺术,实现了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照相性与变相性的统一。张骏祥本人也表述了对电影特殊表现手段的关注,涉及到了形式、技巧之类的东西,它们是用来为电影内容服务的,实际上电影艺术的特性又不止于文学性这一点,还有跟自身为综合艺术这一总特征相联系所带来的多重属性,确立电影价值观,离不开文学,也离不开艺术,我们也应继续像当年出现的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那样,深入探求电影艺术的特性与规律。电影文学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电影制作的艺术完成才是对某一事件、人物整个过程艺术表现的终结。……应把重点放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求上,没有必要对电影的文学性诸问题过多孤立地涉及。”⑨影片质量,既关系到文学这一种类,也关系到摄影、音乐、美工等艺术种类,既关系到编剧,也关系到导演,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之所长,提高这方面的功力,就能解决影片质量不高的问题。可见,强调提高电影的文学性与强调提高电影全面的艺术性,是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张骏祥在《大力促进电影剧本创作》一文中说:“电影艺术要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放出有电影以来还没有放出过的灿烂光辉,非有待于有洞烛人生哲学的见解,有深厚的生活感受,又能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表现手段的大作家出现不可”。只有在有了相当数量的、掌握了电影创作的规律和表现技巧的作家的基础上,才会出现电影史上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我们已经进入WTO,在电影生产上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电影发展的文化战略角度看,中国电影必须培养出大电影作家、大电影导演、大电影演员、大电影摄影等出色的电影创作人员,我们的民族电影就有振兴的希望?
注释:
①参见谢飞《对年轻导演们的三点看法》,《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②参见拙文《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蒲震元、杜寒风主编、李胜利副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张骏祥:《对电影的基本看法——在上海业余电影创作评论学习班上的发言》,《张骏祥文集》下册第1706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④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议上的发言》,《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逊第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本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书,有关荒煤、余倩、马德波的引文也出自该书。
⑤叶元:《电影文学浅谈》前言第1-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第15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 电影;画面;构图;多样性
连环画把若干个单幅画面连缀为一个整体,赋予其一种叙事功能,具有特殊的审美趣味。但是,这些静止的绘画与充满动势的电影画面相比较,给人们明显感觉,由于没有运动和声音,连环画很容易变成文字的图解。假若我们将连环画册《铁道游击队》的几个画幅,一旦删去了文字说明,读者想象力便会受到限制。而在同名影片中,由于光影、声音特别是运动等表现手段的运用,即使没有对白旁白,我们也会强烈感受到电影画面的含意。这便是电影画面的具象性、逼真性的集中体现。就电影与绘画孰优孰劣,因为它们毕竟是审美特性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作为姊妹艺术,电影从绘画构图中汲取的艺术养分是有目共睹的。绘画性是电影艺术的风格之一。有意识地借鉴传统绘画的表现技巧,在中国、外国电影艺术创作中屡见不鲜。
电影画面的构图不仅仅在于它与绘画关系,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电影技术和艺术特性等诸多方面,也取于人类亘古有之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一、凸显视觉审美的黄金分割率画面形式
格里菲斯早期拍摄的影片《走向东方》的这一阶段,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影画面的基本形式,那时电影画面构图大量采用的都是基本符合黄金分割律的画面形式。说明当时电影拓荒者们早就注意到了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视觉审美经验。
“黄金分割律”原为数学名词,指几何与数学中的严格比例关系。如果一个整体中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比例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的比例,这个整体就是和谐的。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在总结人类艺术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示黄金分割是最恰当不过的分割比例,并把它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创作的基本准则之一。例如希腊的一些神殿,被严整的大理石柱廊分割为若干空间,就是根据黄金分割律设计的。
健美的人体也基本符合这种比例。例如人的身高与腰部以下高度之比,如果基本等于腰部以下高度与腰部以上高度之比,就被认为是合乎比例的人体。单就上半身而言,头部与胸部之比基本相等于胸部与上半身之比。维纳斯的雕像,虽然残缺不全,但是就身体各部分比例而言,却基本符合这种分割律,令人赏心悦目。在《蒙娜丽莎》等西洋绘画名作、甚至演员的形体动作中,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在电影艺术中,也曾广泛采用过黄金分割律的原则。例如无声电影时期银幕和画格比例的设计,就是符合黄金分割律的“规则性构图”。格里菲斯的早期影片大都采用这种“顶天立地”式的全景镜头,用以表现庄严肃穆或宁静平稳的生活情调。
二、渲染情调气氛的规则性构图
规则性构图,就是电影画面的构图是对称的均衡、和谐稳定的平行透视图。在影片中,影像的线条和方位与银幕边缘之间保持着明显的平衡关系。这种构图既能表现庄严神圣,又能表现呆板呆滞;既能表现热烈欢快,又能表现安宁温馨;既能在暂时的稳定平衡中暗示新的危机,又能使一些光怪陆离的场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规则性构图,则打破了黄金分割律的规则,以渲染某种情调气氛,或表现特定的含义。
[关键词]音乐;电影音乐;电影音乐欣赏
在现代电影中,几乎找不到一部没有音乐的影片。许多成功的影片如果脱离了音乐,其艺术感染力也将会黯然失色。许多成功的影片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电影中运用音乐,就像小说需要发表议论和抒发感情一样重要。由于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不同,所以欣赏电影音乐与欣赏纯音乐的角度也不能相同。
一、电影音乐概述
电影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他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在电影中具有多方位的艺术功能。电影和其他“综合性视觉艺术”(如歌剧)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电影这门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完成这门艺术的最后一道综合程序是要观众参与来完成的。由于欣赏电影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这就使得电影必定要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而电影音乐的特性是来源于画面与音乐间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二者之间在本体属性、感受方式和自身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二者又能够统一。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作用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因此在写作或欣赏电影音乐前必须明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即:在电影中,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渲染背景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这种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一种背景氛围。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能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音乐的作用,包括渲染环境气氛、渲染时代气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点等方面。例如,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故事片《李冰》,选用了古琴曲《梅花三弄》,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古代的气氛。这些音乐都较好地反映了影片的时代特征。以此作为一个例子说明。
2.刻画人物心理。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概括。虽然它所表达的思想不像视觉艺术,诸如绘画、摄影、电影画面等那样具体明确,然而它在对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其抒情作用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感情、心理的变化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和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人物的爱憎,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通常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深化主题思想。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影片《血战台儿庄》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可歌可泣的精神;电影中的各个艺术元素,诸如导演、摄影、表演、美术都围绕着主题思想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电影音乐则用音乐这一手段为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的电影音乐中,运用“主题歌”来概括一部影片主题思想的做法,有着优良的传统。
不仅电影歌曲可以起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电影乐曲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且比用歌曲的时候多。这种用以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乐曲,被称作主题音乐。它是影片音乐的核心,全片音乐发展的基础。由此,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电影音乐的欣赏
要更好、更深刻地了解与欣赏电影音乐,还取决于诸多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取决于欣赏者对各类音乐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在欣赏电影音乐时,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欣赏角度。比如,音乐的写作手法、风格、乐队编制等方面的音乐知识,都直接和欣赏电影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在有些电影中,还直接插入了古典音乐的片段。电影《钢琴师》中就有大量肖邦的钢琴作品。如果对肖邦及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有深刻地了解,则对欣赏这部电影音乐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是音乐的语言,如节奏、节拍、音程和弦、音阶与调式、主题和旋律以及乐谱读法等,通过了解这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实际价值,进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因此,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培养大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电影音乐;蒙太奇;电影艺术
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电影从默片时代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今日视听结合的视听艺术时,就针对电影艺术来说,此言差矣!在人类的五种感官中,视与听两种感官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李泽厚将两者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电影艺术更以特有的方式运用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感官。其中通过视觉观众能看到画面中流动的场景和现实的投影,而电影中的声音、对白、音乐则是通过听觉让观众感知的,因此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使观众更直接地看到逼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真实的言谈举止,听到人物的声音及烘托影片的各种音乐,使电影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而给观众以完美的视听享受。
一、电影音乐变革
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我们可以概括为“蒙太奇”。所谓蒙太奇即是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剪辑与组合,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之一。在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当时蒙太奇理论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时,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使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使电影艺术跨越到全新的艺术境界。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从而把无形的声音元素在电影中由虚无转换成真实而感知。最终开创了有声电影的先河,为将来电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影是从古典戏剧衍生而来,发展至今却又在和古典戏剧渐行渐远。随着科技进步,电影艺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完成了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过程。而古典戏剧的两大要素:诗歌与音乐却依然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性叙事,早在默片时代已然完成。而音乐这个永恒的艺术,在电影领域得到新生并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潜能而成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电影艺术最终是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而音乐可以直接作用在人的精神世界的最理想的部位来起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电影和音乐的结缘,最早可追溯至默片时期(1885~1927),在大部分人的想法里,默片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完全没有声音而只有无声的画面,所以当然不会有任何形式的音乐。其实早从1885年起,戏院为了掩饰放映机与观众的声音,器材故障或换片之间的空白时间,还有加强开场效果与戏剧张力等,已开始提供现场音乐,虽与影片内容无关,却对电影播放有一定烘托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在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下渐渐使音乐融入电影之中成为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如今电影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为作曲家探索各种奥秘提供了可能性,并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现在看电影的人把音乐为电影配乐当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已经说明电影音乐已完全融入电影之中成为电影的一个不能没有的部分。
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发生了重大变革,那即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视听艺术,电影艺术由画面艺术发展为音画艺术。在电影艺术实践创作的一百多年里,音画关系从早期简单、生硬的拼贴,到今日高度专业化的创作;从肤浅的音乐与画面动作上的同步、情绪上的合一,到今天多层面的复杂建构,电影音乐进入电影空间,主要作用是更密切地参与剧情,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渲染、烘托音乐形象的戏剧冲突和情绪。电影音乐已经因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多样化的功能以及多元化的样态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这个各种艺术因素融洽无间的艺术统一体中,音乐与其他艺术元素在相互渗透当中,在相互的结合关系中,大大增强了它们各自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在相互丰富充实的过程中以前所未有的新的艺术形式实现了新的审美创造。
电影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包含了音乐的各种形式、风格、类型,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充实着电影。下面从电影音乐的性质、功能、艺术价值等有关电影音乐的美学方面说明电影音乐的审美走向。
二、电影音乐的性质
1、电影音乐构思
电影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相融合,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除神话片、童话片、科学幻想片以及现代的实验性的电影以外,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动作、语言、环境气氛等,大都是接近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因而,电影音乐也不像一般供音乐会上演出的纯器乐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剧音乐、舞剧音乐那么夸张和程式化。
2、电影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
在无声电影时期,有时音乐是惟一的声音,从头至尾贯串全片。由于录音技术的进步,进入有声电影时期,除音乐之外,还可以录制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解脱了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超负荷的现象。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只有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才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这样,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这使音乐真正地发展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形成分段陈述的结构,也有促进作用。
三、电影音乐特点
1、现实性与功能性
电影音乐按照在电影中出现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另一类是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现实性音乐包括在电影生活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或歌曲)。例如,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音乐(或歌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节日 歌舞、街头小唱、街头音乐以及通过收音机或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还包括特别引人注目的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与对唱、独奏与合奏等等。功能性音乐(或歌曲)则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音乐,一般是由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的音乐。功能性音乐擅长用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处理和改变影片的节奏和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性格有很大作用。在电影中,虽然从音乐出现的方式上分为两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常常相互转化,有时从现实性的音乐转化为功能性的音乐,也有时从功能性的音乐转化为现实性的音乐。
2、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可以说是丰富多样,变化无穷,其目的使电影音乐最大限度地突出艺术美学功能,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手法。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穿发展、矛盾冲突、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电影《可可西里》空旷悠远的主题音乐,表达了对生命的咏叹和关怀,充分渲染了电影的内涵。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准确地突出电影主题,鲜明的树立英雄儿女的光辉形象。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象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象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在很多童话电影、科幻电影中多用音乐烘托虚幻的仙境和穿梭的时空。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象,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象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3、电影音乐的电脑合成技术
在后电影时代,电脑合成技术的运用使电影已可以不完全是排演拍摄而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电影音乐也随之进入全新的电音时代,科技逐渐融入音乐其中。电子音乐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刚好是高科技的一个产物,它以其强烈、多变、冷峻的节奏,超乎自然的音响,并融入电影中,为电影配乐注入了一种新鲜的血液。但当观众、聆听者已清楚地知道这些都可以是数字化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就很难确信其具有的真实性和美妙的想象空间。就像美国电影《第五元素》太空剧院中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音即给人美妙的享受也给人有欠真实的感觉。我们应该既不否定电子设备创作出独一无二声响的美妙与虚幻,也不否定现实中各种音乐种类的精髓与真实,在此我们既肯定虚的美也肯定实的美。因为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影的拍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电影人对电影艺术规律的认识和表现技巧的掌握也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几年来,国产大片摄影技巧之高超、场景设计之精美,令人惊叹,对电影的视听构成规律和表现技巧的探索成了我国电影发展中最活跃的一个方面。但同时,由于普遍存在重摄影轻编剧、重画面轻故事、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这些国产大片也遭遇了文学性不强、文学品位不高的质疑。在对电影自身的艺术规律进行不懈探寻的同时,重新认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唤起对电影的文学价值的注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和文学作为两门各自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有着彼此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和思维规律。电影和文学同为叙事艺术,天然地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关系。古往今来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渴望最完美地发挥电影特长的艺术家提供了多姿多彩、游刃有余的“半成品”,使导演们得以从中汲取素材、灵感和文化底蕴。而相当一批融入了导演对社会、对人生独特体验和天才创造力的优秀影片,也使得文学原著及作家陡然扩大了影响。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电影和文学,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作为文艺大家族中的两个相近门类,它们在创作方法、审美形态和艺术趣味上又存在着很多的共同性。我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大批优秀电影来自于文学作品,像《芙蓉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到中年》《人生》《顽主》《甲方乙方》《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电影的文学性,不仅仅指吸纳文学剧本和文学的时空表现手段,更在于通过这些纽带,用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人性关怀和形而上精神,来弥补视像语言与生俱来的平面性、浅表性,以提高其艺术品位。因此,电影的文学性,实际上也是指它的表现形式。电影艺术从文学获得了叙事性,获得了用叙事手段塑造人物性格的可能性,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许多电影创作家都曾从文学那里获得灵感,并鼓励年轻导演们去提高电影的文学价值、去重视主题开掘情节结构、人物刻画的质量。
但是,电影的文学性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电影与文学在表现对象、语言形式、美学特征上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电影长于在感官层面上给人直接的感染冲击,而在抽象精神和理性反思层面上进行深度开掘却无法与文学媲美。文学主要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读者无法看到具体形象,只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延伸。电影则靠画面和声音并通过蒙太奇手段把形象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感受。用镜头捕捉到的在银幕上令人激动或富有情趣的画面,如果直接转换成文字,读起来可能索然无味。
尽管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性,尽管电影与文学的结合曾经碰撞出不朽的经典,但如今我们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正越来越缺乏文学性,电影与文学隐然有了分道扬镳的迹象。时下的电影艺术创作由于商业化的过度炒作,已经完全定位在票房记录和追求感观刺激,和以往的电影相比,当今的电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文学性的。
一些人看到了当今电影中存在问题,多半从文学性的语言艺术维度去考察,认为电影的最大问题是叙事技术不过关,即不会讲故事,以至于故事情节漏洞百出,缺少戏剧性。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对文学的另一维度即“人学”维度的理解和实践方面。电影故事漏洞百出,其原因在作者忽略了人性的依据;而电影人物形象苍白单薄,则更是由于作者对个人心理与个性的蒙昧无知。按照“人学”标准,文学应该关心人、尊重人、探索人、表现人,而我们的电影大片最大的弊病恰恰是情节公式化和人物概念化,极端情况则是:不说人话、不做人事、没有人味、不通人情、缺乏人性,当然也就不能打动人心。
当今国产大片确实让人喜欢让人忧。一方面,国产大片吸引大量电影观众重回影院,让国产电影工业出现复兴气象;而另一方面,这些国产大片,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等,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部分电影观众的质疑和批评。对于国产大片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电影叙事的幼稚紊乱、人物形象的苍白单薄、影片的思想与情怀既不让人寻味更不打动人心,可以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进行讨论。深究下去,当涉及电影艺术的人文维度。
电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学性缺失的现状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社会转型所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这个时代充满了喧哗与骚动,缺少含蓄与深沉。充满了物质欲望,缺少精神想象。尽管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部艺术表现比较深沉、耐人寻味的电影,但就整个电影界来看,不少作品却明显地表现出含蓄蕴藉的匮乏,不论是剧情的设计、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感情的表达、作品意蕴的呈现,都表现得过于直露,缺乏含蓄深沉的艺术韵致。二是编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大大削弱,过于注重技巧、场面。编剧人数少、专业性不高、创新不足、文学修养不高。作为一剧之本的主体创作者,如何以自己的艺术良心去捍卫作品的艺术品格和艺术质量,坚守自己的自主性和个人化创作,这才是当今做电影编剧的最难。三是缺乏高素质的导演人才队伍。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的冲击下,导演队伍已然远离了曾经担负的文化使命,在商业化波涛的席卷中逐渐迷失了方向。迎合观众、获得票房、获得奖项等功利性思想体现在电影之中,导致了电影缺乏对生活的思考。
电影艺术天然存在文学性,不论从原创剧本到电影,还是从文学作品到改编剧本再到电影,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血肉相连,文学性的存在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基点。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画面,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推敲抽象的文字,却越来越依赖于直观化的图像。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引入电影,这一方面为电影表现的多元化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为电影的文学性匮乏提供了遮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今电影才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从人性出发,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对人的生存状态、道德观念、价值理性做出思考,扩展和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促使电影的真正健康地发展。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情感抒发和动作表现时都具有比较间接和含蓄的艺术特点,这种含蓄蕴藉的艺术表现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作为视觉、听觉艺术的电影与之比较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画面空间的直接性,视觉色彩的生动性,叙事方式的直觉性,人在运动时空中的活动性,都显示了电影艺术表达生活的直接和外在特点。但是,这一特点并不妨碍电影艺术适当借取文学艺术的特点,将生活和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一些。
艺术是表现生活的,而这种表现并不是简单的原生态生活的照搬,而是生活的诗意化呈示。电影艺术也是如此,电影是生活在屏幕上的直接再现,它要求人物语言具备完全的生活化特点,这一点是电影语言的基础。但是作为艺术,它所表现的生活,也应该是有所提炼、有所修饰和美化的生活。在这方面,适当借鉴文学语言的优点和长处,使人物语言更具个性化、更具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影的文学性对一部电影体现的主题和思想是至关重要的。电影是以直接的艺术形象表现生活的,形象的真切和美是它的突出特点。但是,如果电影仅仅只具有这一特点,而忽略了对于思想和精神的表现的话,那显然要严重损害电影的发展。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加强电影艺术和文学的联姻,适当吸取比较侧重思想内涵表现的文学艺术的特点,丰富电影艺术的思想内涵,使思想美真正进入电影艺术中,绝非多余之举。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学性。在中外电影史上,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由经典文学名著直接改编而来,或是由优秀作家参与剧本创作。电影创作者无论何时都不能无视于电影文学性的存在,尤其在电影艺术品位严重滑坡的今天,电影创作者们更应于商品物欲中抬起头来,从电影文学中吸取足够的养分,并将其作用于电影创作之中,以利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