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第1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本课为Reported speech的延伸,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为五种时态的变形。由于在Go For It 8(下)英语教材Unit 4 Grammar中学生已接触了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学生对人称的变化已经掌握,因而本节课只需提及,不必列为重点。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由呈现简笔画引入,让学生猜测图中人物的语言。再列出图中人物的原话,让学生引述。教师在学生使用间接引语中提醒他们对时态的关注,呈现完五种时态的变化形式,再附之以练习,让学生在机械操练中掌握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达到熟练的程度及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笔者又设计了“传话”和“我是小记者”两项活动。“传话”这一活动旨在口头的操练间接引语;“我是小记者”则是进行听和写的练习来巩固此语法知识。最后,由学生再次归纳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的时态的变化。由于小班的人数少,这些活动就更适合在小班中开展。

三、教学片段:(“传话”活动的开展)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s: OK.

T: The game is called “Tell me what he/she said.”

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 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she said.

Model:

A: I am sad.

B: He said he was sad.

(在B同学回答完,教师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其他同学判断B同学转述的是否正确)

T: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sentences first. (Wait 2 minutes for writing)

S1: I am writing.

S2: He said that he is writing.

Ss: No.

T: who can help her? (教师温和的询问)

Ss: He said that he was writing.

(教师发现虽然在前面操练的效果不错,但在进行口头练习时,错误的频率还是很高,部分较差的学生似乎跟不上. 于是笔者先让学生把句子投影到屏幕上,在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学生有思考的时间)

S3: (Show the sentence on the screen) I will visit Beijing.

S4: She said that she would visit Beijing.

S5:(Show the sentence) I went to XiHu Lake last week.

S6: She said that she had gone to XiHu Lake last week.

(时间状语的变形并不是笔者今天所教内容,指出错误是必然的,但该如何解释,这是笔者设计时未考虑的,因而笔者只是把正确的表述教给学生)

T: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bials of time‘last week’. We should change it into “the week before”.“Tomorrow I will tell you the reason.”

(在八对学生做完此练习后,笔者让全班同学集体把这五个间接引语的句子大声朗读一遍,再次巩固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

T: let’s say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

T and Ss: He said that he was sad.

He said that he was writing.

...

She said that she would visit Beijing.

She said that she had gone to XiHu Lake the week before.

四、教学反思

我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合适的情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率,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讲授语言规则,让学生脱离语言环境去做大量机械、枯燥乏味的知识训练,学生学习兴趣当然不高。因而,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练习间接引语,增强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活动的效能远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例如,在活动伊始,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听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对直接引语进行转变,有的甚至对原话复述都存在困难。因此,活动的设计以及活动中出现的意外状况,都需要设计者在之前进行周密思考及在课堂上的变通。现对如何发挥活动的效能作如下反思:

1.设计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活动

由于地域、师资和学习起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各班的学生的差异相当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清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笔者在本活动的开始时,高估了学生听的能力。在及时认识这一不足后,调整了呈现与听的顺序,让学生看了再听、再想、再反应。虽然活动也延续了下去,但听的作用似乎不大。笔者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只是对听到的句子时态不太明确,基本还是听得清楚的。在了解学生听的能力这一真实水平后,笔者认为在布置写句子时,事先圈定每组所选用的时态,并让读句子的同学读的同时,写出句中出现的动词形式。这样保证所有学生能准确地获取信息,听也发挥了它应有的效能;同时这也保证了五种时态都能练到。

2.重视活动中微任务的设计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任务是无处不在的,即大任务中包含小任务,小任务中包含微任务。教师不能单纯地设计大任务而忽视小任务、微任务的设计。正是由于它们的链接和点缀,任务才更易操作,活动的效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本堂课中出现的一些学生在别人练习时,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的情况,正是教师忽略微任务布置的结果,让这些学生感到无事可做。笔者在课后想到,在让个别学生进行练习前,可先把全班学生分组;学生回答时,本组的学生可以补充;其他组的成员可以找错。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关注。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感受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加强活动中的即时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活动中的即时评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些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更应慎重对待。

第2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一、引言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其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使学生在会计相关岗位中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会计知识。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经常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会计知识缺乏兴趣,在考试之前不得已死记硬背,甚至采取作弊等不道德行为;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语言创建学习情境,学生也难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学生无法将课堂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最终导致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降低。

本文提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通过真实案例呈现和问题情境设计,使学生实践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由此,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教学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或者存在案例设计不规范、案例呈现不真实、教师案例教学能力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会计知识体系的有序构建,对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首先,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之前,要对理论课程进行准备和规划,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保证教学案例的真实性,同时准备好与教学案例相关的支持性材料,包括视频、音乐、图片、表格,以及部分文献资料等。其次,教师要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将教学案例的应用计划通知全体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案例相关资料发放给学生,或者以课代表为牵头者,组织全班学生认真扎实地做好开展案例学习的准备工作。如果教学案例中涉及一些指定资料,例如会计法、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收集好资料,根据个人能力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也可以统一向学生提出与案例相关的若干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做好预习和准备。

(二)课堂实施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案例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学生在课前对案例相关内容进行了准备,但不能代表学生已经了解了案例的本质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主动担任引导者的课堂角色,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思想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时,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对案例的想法和见解,也不能直接表达教师本人对问题的看法,做到认真倾听、引导解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能正确表达问题,或者思考问题的逻辑比较混乱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当学生分组讨论的内容已经偏离了案例主题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向学生提出与案例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到问题本质的层面。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收银员、出纳、店长等不同岗位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模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情景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分组讨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分组讨论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教师提出统一问题,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二是由教师提出正反两面的论题,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对问题开展讨论。小组中的每名学生都要承担相应问题任务,积极准备与案例相关的各种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内容,整理汇总之后在小组内进行发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探讨。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但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基于多个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本质,在相互讨论和辩论中对问题达成统一共识,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案例分析报告撰写

在案例分析报告撰写部分,学生要按照教师呈现的案例主题和问题重点进行思考,形成对案例的整体回顾,深入分析和总结分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案例分析报告。总结提高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教学案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回顾和归纳,梳理极具代表性的问题观点和意见,分析产生不同意见的本质原因。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与其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案例素材,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在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过程中会感觉非常顺利。

(五)总结提高

在课堂案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吸取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教训,在以后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得以提高。教师组织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本身就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客观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客观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准备资料能力、个人发言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后期教学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三、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视频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视频教学案例中包括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视频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师语言描述案例教学相比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因此,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一)教学准备工作

(1)教学内容:出纳工作流程

(2)教学对象: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大一学生

(3)教学方式:会计专业视频案例教学法

(4)教学手段:光盘、教学软件工具;互联网

(5)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但对于毕业生来说,顺利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仍然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岗位时的要求较高,通常会设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为了使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向学生展示“出纳工作流程”的教学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掌握出纳工作流程的业务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视频播放

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了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兴趣,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精力集中的态度,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知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3)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当教学视频播放结束之后,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视频中出纳工作流程的业务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课堂中的教学重点。

(4)课堂反思,总结提高

如果将出纳工作流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不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使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因此,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法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出纳工作流程的业务知识,切身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3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的今天,为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教学在不断的努力。现代中学教学提出了新课标这种理念,新课标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该种理念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地理,使地理这门学科成为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这是地理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新课标理念的提出能够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

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所占分值比重越来越大。根据现实需要,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许多案例来辅助教学,分析案例背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中图版必修三教材在内容上突破了以纯文字性的格局,着眼当今社会热点区域,经济大国,重要大洲,设计编写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案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能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通过这些案例也拉进了学习与地理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进一步提升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在高考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地理新课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必将成为今后地理教学的一大趋势。

中图版必修三教学的案例选则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同样的其他版本的比如人教版、湘教版等版本的课本都选择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不管什么版本的课本选择的案例教学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修三的案例选择选取往往都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相关的原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从而掌握相关的地理规律,并且能够在将来的考试中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中图版必修三案例笔者认为具有如下的特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案例更加的接近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必修三德案例分为两种活动栏目的案例和问题研究栏目的案例,他们能够体现新课标倡导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和综合分析,必修三的案例是一门大综合,综合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案例时必修具备综合能力,能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案例的有效信息,分析信息的重要程度。在案例分析中,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塑造学科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必修三德整体思路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和思路,地理就是一门科学学科,在学会了分析地理问题的同时,就等同于学会了科学的分析问题,体现了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探索和发现问题,在地理的学习中就会有成就感,更够激发学生对地理更感兴趣。(4)凸显区域地理学习的特殊性,采用更多的案例,是为了凸显区域地理的特殊性,学生在识记一些知识点时,更应该知道案例所在的区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及培养了相关能力的同时,笔者认为要学好中图版必修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前准备:(1)在老师上课之前必修做到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的;(2)明确教学重点难点;(3)反复阅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2、课堂实施阶段:创设相关情景――探究学习,分析案例――拓展提升,归纳案例。3、做好课后复习。4、习题练习。

第4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增长较快,其主要的宏观背景是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对外贸易额的急剧增长及企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推行,外贸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急需一批懂得涉外经贸业务的新生力量。另外,外资企业在中国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国内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都急需大量的外向型的基层管理人才和操作型人才,其中就包含懂外语,熟悉国内外贸易规则的国际贸易管理和操作人才。

随着中国外贸形势的发展,外贸行业岗位分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外贸行业内部岗位分工的细化,对各岗位的素质要求趋向于专业化,以往要求从业人员在外贸业务各方面工作都必须熟练的用人方式在逐步改变,但外贸企业规模的局限性,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依然很高。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技术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熟悉对外经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性外贸人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和仲裁者;学生以真实的业务为工作背景,动手完成各项虚拟任务,切实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的中心位置更加突出,能力提高得以实现,工学结合没有缝隙。

(一)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改革实训课程内容组织,双证融通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在实训课程设计上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能力为本位”、“在做中学,学中做”及“虚拟公司运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基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将职业资格考证要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以虚拟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按照交易条件设计过程和成本形成次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并体现“双证融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模式的遵循、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环节的把握、考核体系的构架均围绕教学过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展开,做到教学内容工作化、教学模式任务化、考核标准职业化。

(二)引入真实工作任务,改革实训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方法设计上,应遵循的理念有:讨论探索知识,即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大比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案例解析理论,即通过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比赛,提高学生解析理论、运用理论的能力;情境锁定领域,即通过营造工作情境,“引生入境”,激发学生工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工作锻炼能力,即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利用虚拟社会、虚拟公司,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工作能力;合作提高素质,即通过小组作业,通过严密组织、有效管理,提高学生工作素养。教师应围绕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创设不同任务情境,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模拟训练、小组作业等多种提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建立立体化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

在实训课程考核中引入立体化的评价,从实训的态度、方法、过程和效果等四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重视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特别是实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包括实训操作、实训报告、实训态度、笔试、比赛名次等,而且考核过程要贯穿整个实训学习过程。同时要构建校内督导、校内专家、学生、校外专家、企业技能名师参与的“五位一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二、教学方法设计遵循的思路

讨论探索知识: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大比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案例解析理论: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比赛,提高学生解析理论、运用理论的能力。

情境锁定领域:营造工作情景,“引生入境”,激发学生工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工作锻炼能力:任务驱动,利用虚拟社会、虚拟公司,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工作能力。

合作提高素质:小组团队作业,通过严密组织、有效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选取

教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和学生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创设不同任务情景,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双语教学、任务驱动模拟训练、小组作业等多种提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一)分组讨论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不同,将4-6名学生一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最终以组为单位拿出具体的意见,每组推举1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组的意见,其他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这样既锻炼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小组模拟工作

采用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公司总经理,学生扮演业务员及业务部经理(组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创设真实的业务背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进行岗位任务的实施和操练,师生双方共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

在理论知识学习部分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得出小组最佳结论,小组间辩论,教师总结,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辩论中钻研知识,体会国际经济知识、国际贸易法规及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任务驱动,模拟训练

利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任务,创设虚拟环境或仿真环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学生模拟工作、模拟管理,教师模拟管理和业绩考核,及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职业素质。

(五)双语教学

第5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的一些理论知识都是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发现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与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消除了学生的压抑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与案例分析谈点体会.

一、影响物理教学效率的因素

1.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板书,让学生做好记录,再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训练,给学生传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物理学科有许多难懂的知识,有些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深层次地理解,打击了学生的信心,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于情境教学与案例分析的理解粗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有可无.

2.情境教学观念不明确与案例选择不当.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有些教师开始认同情境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但是由于对情境教学没有深入了解,所以情境的创设偏离了情境教学的意图.情境教学注重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繁杂的物理问题变得更加简易,降低学生的认知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如果目标不明确,就很难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可能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正确选取有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因此,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可以将富有趣味性的一些小故事导入其中,因为初中生往往对于故事都充满好奇心.情境教学的选择,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物理知识基础,根据他们的基础划定一个适合的范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2.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情境生活化,能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烦躁的心理情绪的改变,同时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杠杆原理”时,教师可以由生活中的玩乐设施跷跷板切入.对于这一设施,学生都很熟悉.同时,学生都很惊讶,原来自己小时候玩的设施包含了杠杆原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生活实例的同时,教师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关的运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样,既能够提高教学情境的科学性,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的策略

案例分析,就是对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的讲述.对于案例的有效选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在教学课标规定的范畴之内细心筛选,从中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理解、更加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从而有利于案例的筛选.案例展示是案例分析教学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案例,并允许学生彼此之间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在案例中找到相关知识点,理解与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与案例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黄永辉 单位:江苏南通市启东南苑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和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原则有两条:其一,用案例而不是依赖演讲和读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二,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西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和充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当规范的操作理论、操作规范和操作模式。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案例教学尤为重要。

从教学角度看,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二是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转变成为技能,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三是在逼真模拟训练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在共同的分析讨论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激发大家的灵感,做到相互启迪,相互学习。可以说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电子商务案例的特点和分类

电子商务案例是指对某一特定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情景与过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教学资料。通过对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够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而具体的事件或实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启迪性与实践性。

根据教学难度,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可分为三类:

(1)已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对电子商务活动从情景描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它是案例教学初级状态的教学资料。这类案例包括以下三部分:电子商务活动的状况及问题、解决方法和措施、经验或教训的评估。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电子商务所面临的环境和发展状况,初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待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是指对电子商务某部分的活动,只介绍情况过程和指明问题所在,要求学生作思考和讨论,找出问题成因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从比较优劣中抉择,它包括主要运作过程及存在问题的情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两部分。分析这类案例不要求有明确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探讨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能力。

(3)设想问题案例

这类案例是指只提供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背景材料或迹象,启发学生从中自己寻找存在的问题、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对活动的发展作出判断,并试图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阐明这些措施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和效果。它一般包括经济活动的背景材料及其发展趋势的相关迹象两部分。这类案例是在前两类案例教学基础上的较高级的教学资料,对全面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很有益,但教学的组织难度明显提高。

三、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采用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学生首先应该快速阅读案例,其目的是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案例中发现可供分析的材料和依据,清楚明白地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发现问题。由于电子商务案例大多涉及某个(或某些)网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登陆这些网站,并参与网站实践(如网上购物、网上拍卖),体会网站经营特色,以更深刻地体会案例内容,发现问题,这也是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其他学科的案例分析最大的区别。

第二,确定重点,提出思考。一个案例可供重点研究的地方一般不会太多,只有一个或几个,这也是案例中最为闪光的内容,教师应当把握关键事实,并针对这些重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如“亚玛逊的成功与失败”这个案例很长,我只确定了两个重点,让学生自己思考亚玛逊成功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失败,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CEO,你该如何做等问题。

第三,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紧扣要点,突出重点,并且力求讨论气氛热烈,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进来。同时要把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提出明确的行动方案。如在上例中,学生们在全面分析了亚玛逊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务扩张迅速,盈利点少,资金链断裂,从而提出了亚玛逊或可以缩小业务范围,或可以吸引风险投资,或可以被资金雄厚的大集团收购等等十余种解决方案,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第四,深入浅出,得出结论。在提供的各种可供参考的思路中寻找联系,全面分析其关键环节,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如在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中,根据问题的成因,分析其可行性,认为虽然电子商务网站投入很大,但困难是暂时的,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成熟,电子商务配套措施的完善,亚玛逊最终仍会走向成功,从而得出了继续吸引风险投资、提供创新的个性化服务等

三、四种解决方案。

第7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黄瑛,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C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200―03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如何教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养适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成为高校的迫切需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该引入案例教学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方法选择的必要性和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简单地说,它就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及其控制调整的过程。从内容上来看,它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工资福利政策等。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实践性很强的特征,把案例教学方法引入人力资源教学过程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主要由阅读案例资料、案例分析讨论、撰写分析报告三个环节组成。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迄今为止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即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引入情景进行案例分析并围绕某一特定目标和内容展开双边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是互动的,首先教师给出一些具体而完整的背景材料,然后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最后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这种互动式的活动能够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第二个特征则体现在它不仅是一个单向沟通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向沟通的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通过小组讨论的沟通形式参与案例分析的各个环节,承担着更多的学的任务;教师也在其中参与教学,但不起主导作用,只是通过简单评论的沟通方式来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协调与引导的作用,主要负责去挑选或撰写教学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老师有责任去挑选案例教学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保证所选的材料是本土化的、有时效性的,因为现有案例库里的材料大多数不是从外国直接引入没有本土化的,就是已经失去其时效性的;如果在现有的资料中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案例分析,教师还必须亲自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撰写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因为这些教学材料有别于一般的教材,具有独特的来源、性质,其内容的编排也要求更具针对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做好预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工作,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的工作和踊跃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讨论中扮演好自己在案例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所面对的实际情境,正确地评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最后得出最佳方案。参与讨论的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每一个想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持续不断的案例教学活动,学生逐步学会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掌握案例分析要领之后,学生就能很容易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因素来解决问题。现实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和案例中所给出的各种情况是一样错综复杂的,如果我们能在案例中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实问题中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够找到。这也是案例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意义所在。

二、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方与引导方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沟通渠道从过去的单方向变为了多方向,教师地位从主要变为了从属,学生地位则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然,在这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当着参与方即主要的角色,而老师则充当着引导方即次要的角色,并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的作用不可替代。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测评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和可能作出怎样的决策,因此学生成为整个教与学的主角,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参与,包括从预习理论知识到审阅案例材料,又从案例分析讨论再到撰写分析报告的整个过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和把握案例数据和细节;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为学生设计好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作为引导之用;控制案例讨论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尽情地表达出来。同时,注意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合理安排案例分析的教学时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亲自参与讨论,但要注意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能够继续。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讲评也是重要的环节,应注意不要把答案说死了,因为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很难说有“标准”答案,答案应该是开放式的,并且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从讨论中获得一种今后在工作中能够用来处理不同情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学生的接受程度

案例教学是摆脱教师传授的过分依赖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想发展的思维训练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劳动都是创造性劳动,表现在知识的灵活应用、答案的多样化、思维的活跃性及沟通的多渠道上。因此,案例教学的重点自然要放在这种思维训练的过程上。

然而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要熟悉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需要时间。因此不同的学习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不同,教师在不同时期对学生引导的侧重点也会略微不同。根据学生接受程度的大小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学生熟悉案例分析方法的阶段。这个阶段上,教师通过连续不断的案例材料分析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案例分析的步骤及分析方法。教师要在这个阶段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式引导,甚至有时候可以参与到其中进行讨论和分析,但绝对不能直接给学生结论性的评论,只能作提示性的简短的评论,最终还是要以激发他们自身的创造性思想为主。这个时期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还相对比较弱,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偏向于强调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对案例材料的阅读,教会他们如何从诸多复杂因素中抓住关键因素来进行分析。第二个阶段应该是注重案例分析讨论的阶段,经过前期大量的案例训练之后,学生们开始慢慢了解和熟悉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这个时候学生接受老师或材料所给信息的能力也开始增强,因此教学重点开始转向注重讨论气氛和效果上来。这个时期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能够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把讨论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作出书面的阐述,通过对分析报告的撰写,增强学生的写作和文字表达能力。总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

第8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一、高职教学方法创新原则

 

(一)体现自主性与合作性

 

高等院校教学方法创新,需有助于学生培养其自主性及合作性。因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团队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必须从老师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或小组合作的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自主性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及研发的积极性,而合作性在于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而应用有助于加强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强化实践性与应用性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及应用性体现在,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的灌入式模式,而采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模式,比如社会实践调查、实验、社会服务等。

 

(三)突出探索性与创造性

 

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性及创造性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而转变为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此点是当前高职教育中较为薄弱的地方,同样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金融保险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教学创新

 

(一)突出“学”为主题,落实“学用”结合

 

1.结合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计划,改变为结合学生能力实际情况编制教学计划,以固定的学时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为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2.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制定学科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科书或练习册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借助于各种媒介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滞后反馈,转变为当前的及时教学反馈;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实际实践场所教学模式为主。

 

3.教学考核转变过去的主观标准为当前的客观标准;改变传统的学生间相互竞争为当前的学生与学习目标间竞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落实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其一,老师所布置的学生作业需合理,并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调查活动中,并借助于与本学科紧密相连的知识获取媒介,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其二,教学课堂应注重与学生未来工作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关的案例分析,并引导学生融入案例中进行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全面地掌握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

 

4.转变培养目标,关注能力考核。在高职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讲解、作业、考试等环节,积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提升学生能力。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摸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另外,在教学考核中应该更为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实际操作能力,并基于此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样的,还需结合学生的调查分析等能够体现学生理论应用情况的作品进行相应的成绩评定。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金融保险专业等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互动的过程,也是采用教的方法及学的方法间的综合。在实际高职教育中存在诸多教学方法,本文仅介绍较为经典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听课自学并掌握理论知识及方法后,结合老师所给的几年案例,学生以实践者的身份分析问题,并给出多个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决策。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多方面问题:

 

(1)所选案例必须经典,具备代表性、真实感,并与实际工作相关联;

 

(2)所选案例内容需多样化,不可过于单一或简单化;

 

(3)案例所存在的问题需复杂交错,并具一定的隐藏性,不可太容易识别出;

 

(4)老师不可附带过于明显的倾向性以避免误导学生,以力争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提出自身的观点及解决方法;

 

(5)老师需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总结并以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点评。

 

2.启发研究生教学法

 

老师应引导学生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分享、探讨。善于与他人分享并听取他人的心得体会,促使学生间相互学习。此教学方法的长处在于基于交流研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

 

3.讲解与学生操练结合教学法

 

重点讲解,在于老师将自身多年总结的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缩短学习要领的时间。整个操练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并给予指导,以提升训练效果,还可安排学生间交流探讨。此方法的难点往往在于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技巧及核心内容,影响训练效果,进而影响学生信心与兴趣。

第9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

1.通过谈话导入教学活动。2.欣赏音乐。(1)在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教师请幼儿说说音乐中包含大自然里的什么事物。幼儿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蚯蚓。(2)在第二遍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播放各种小溪的视频图片,一个乐句换一张,但不是在乐句的固定某处进行更换。幼儿看到这么多不停变换的图片非常高兴,听完音乐后大声地说“是小溪”。(3)在第三遍欣赏音乐时,师幼一起随音乐用手画出弯弯曲曲的波浪线。3.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变成小溪,跟随音乐动起来。幼儿非常兴奋,大多都趴倒在地上随意乱动。4.教师出示红色的纱巾、亮纸条,启发幼儿将它们变成“小溪水”,然后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个别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甩一甩纱巾,但很多幼儿都在乱动,难以表现出乐感。

【案例分析】

1.从预设目标来看,教师预设的第三点教学目标是“理解《梦幻溪》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与情境”,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引导幼儿对该音乐的音乐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和理解。2.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明明是ABA结构的乐曲,教师则当成单段体乐曲进行教学,整个活动中没有引导幼儿理解乐曲曲调上的变化,这说明教师对教材分析得不够。3.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在进行表演时幼儿忽视音乐的感受而无节奏、无乐感地乱动,这说明幼儿对音乐欣赏得不够。

【案例二】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吉祥三宝》教学片断节选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第一遍。教师问:听起来心情怎么样?2.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第二遍。教师问:歌曲里唱了什么?3.教师介绍歌曲主要内容和歌名。4.分段欣赏,了解歌曲中问答歌唱的形式。教师问:这是谁在唱?你能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动作吗?5.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音乐,并提供道具头巾等让幼儿进行表演。

【案例分析】

1.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听”,安排了整体欣赏、分段欣赏,但某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如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就戛然而止,这种做法非常影响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大忌”。2.歌曲《吉祥三宝》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趣的对唱部分,它的音调起伏较大,与幼儿平常接触到的歌曲很不一样。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幼儿听了几句对唱,并没有引导幼儿重点感受对唱部分在曲调等方面的特色。3.从教学时间分布上来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用动作表演歌曲上。这不由得让我思考:幼儿对这首乐曲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乐曲最值得欣赏的点是什么?教学的重点放在用动作表演的环节是否恰当?从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不强来看,教师的做法似乎欠妥。

针对上述案例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要充分分析选材内容

在选择了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后,教师应先将所选音乐作品“掰开”“掰碎”来分析:若选择的是歌曲,则可以从歌词内容、形象和情感表达上进行分析;若选择的是器乐曲,则可以重点分析曲式结构和情绪情感;若选择的是舞蹈音乐作品,则可以从作品的性质、动作、队形、装饰道具以及情绪情感来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以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

2.目标定位要科学准确,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不科学,那么即使活动组织得再严密,幼儿的情绪再高涨,也只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而已。目标的游离或过于宽泛容易导致教师把握不住活动的重难点,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重难点。同样,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