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防雷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雷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雷管理制度

第1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第二条防雷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依法检验合格,取得产品合格证书。禁止销售、使用无合格证书的防雷产品。

防雷产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备案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产品的备案监督管理,**省雷电防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雷办)具体负责办理备案手续。

第三条防雷产品在申请备案前应当通过正式鉴定,取得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测试合格报告。

第四条防雷产品备案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防雷产品备案申请表(一式二份);

(二)防雷产品批准文件和产品许可证;

(三)申报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和复印件;

(四)申报单位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五)防雷产品检验测试合格报告原件及复印件、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六)进口产品还需提供相关进口许可材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入境货物通关单、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的原件和复印件)。

第五条省防雷办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准予备案。符合条件的产品应当准予备案,并发给备案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产品,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第六条省气象主管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告经备案的防雷产品。

第七条防雷产品备案证明有效期为两年,已备案的防雷产品,应当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续期备案申请。逾期未办理续期备案手续的防雷产品将予以注销。

第八条防雷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动而影响防雷产品性能时,应当重新备案。

第九条在备案有效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雷灾事故的,其产品备案将予以注销。

第十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时,对于涉及使用未经备案的防雷产品时,审核不予通过;在防雷装置竣工验收时,对于涉及使用未经备案的防雷产品的工程,验收不予通过。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省防雷产品备案证明》的,其备案证明无效,应当注销备案。

第十二条擅自销售使用未经备案的防雷产品,导致雷击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财产严重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2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资料;归档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引言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是东莞市气象局重要的对外服务单位,日常主体业务产生的文书资料、影像资料繁多,为有效管理这些资料,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来规范业务工作,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原则。

1 现行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状况

1.1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主体业务资料

防雷所日常工作所产生的资料繁多,主体业务资料包括建筑物年度检测资料,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新建、扩建报建资料,风险评估资料,雷灾调查资料,内部评审,外部评审,现行规范,内部文件,实验室资质资料,各项工作细则等。

1.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机构

现行防雷所内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是审核组,有一名资料收集归档人员和一名资料归档审核人员。资料收集归档员并非专职,仅对建筑物年度检测资料,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建筑物新建、扩建报建资料,报建审核资料,风险评估资料进行收集归档。

1.3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专职人员,所内仅对日常主体业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但一些非主流的资料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归档资料的借阅和查阅,资料销毁,仪器报废维修,会议记录,技术讨论结果等等。

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2.1 档案管理原则

(1)加强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2)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是防雷所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是总和,其中以防雷检测档案为主体,包括:新建防雷设施资料,定期年检资料,化学危险品场所防雷资料,报建资料等等。

(3)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防雷所经济利益、合法权利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

(4)档案工作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5)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按年度立卷,本单位内部机构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分别立卷归档。

(6)结案后及时交专职人员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2.2 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四级的管理体制。所长统领整个所内的档案管理工作;归档审核员对各项资料结案确认、编号入室;专职资料收集归档员对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归档提交归档审核员;报建窗口收集新建、扩建报建资料和发票,审核组收集报建审核资料,检测组收集年度检测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和分段验收资料,风评组收集雷击风险评估资料和雷灾资料,办公室收集上级单位的文件、人事资料、各项工作细则等。

2.3 归档资料范围

2.3.1 东莞市防雷检测所各项工作细则

(1)防雷装置报建审核工作细则;(2)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工作细则;(3)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工作细则;(4)雷电风险评估业务操作细则;(5)计费、收费和发票管理工作细则;(6)防雷合格证、副证、报告书发放、更改和销毁工作细则;(7)档案管理工作细则;(8)印章使用操作细则;(9)技术规范使用操作细则;(10)图纸使用操作细则;(11)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购买使用操作细则;(12)内部管理评审工作细则;(13)实验室资质认定操作细则;(14)文件收发操作细则;(15)保密工作细则;(16)公众网信息操作细则;(17)以上细则修改、作废操作细则。

2.3.2 防雷装置报建材料

(1)防雷装置报建登记表;(2)防雷工程专业资质;(3)焊工证书;(4)相关图纸;(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防雷装置报建受理回执 。

2.3.3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材料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3)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4)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6)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手册;(7)防雷装置检测协议书;(8)缴费发票。

2.3.4 防雷装置竣工检测材料

(1)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2)防雷装置检测报告;(3)防雷装置合格证;(4)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5)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手册;(6)图纸(共 张);(7)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2.3.5 防雷装置年度检测材料

(1)防雷装置检测协议书;(2)交费发票;(3)防雷装置检测报告;(4)防雷装置合格证;(5)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2.3.6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材料

(1)建设工程立项批文;(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协议书;(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原始记录单;(5)交费发票。

2.3.7 雷电灾害调查材料

(1)雷电灾害调查原始记录;(2)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2.3.8 学习、会议记录资料

(1)学习、会议纪要;(2)技术讨论结论记录。

2.3.9 防雷设施检测所人事档案资料

(1)劳动合同;(2)学历资料;(3)职称资料;(4)培训资料;(5)上岗证资料;(6)奖励证书;(7)社保缴交资料;(8)任命文件。

2.3.10 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资料

(1)仪器、设备、办公用品购买申请、发票;(2)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3)仪器、设备检定证明;(4)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5)仪器、设备维修登记表。

2.3.11 其他资料

内部评审资料,外部评审资料,实验室资质认定资料,现行使用规范,上级部门发放文件,培训学习资料等。

3总结

通过分析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现在的缺陷,针对防雷所的主体业务和对外服务的特性,依据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和《关于核定防雷设施检测等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4]409号等文件精神建立防雷设施检测所档案管理制度,架设管理机构和规范归档资料,不仅有效规范所内的日常工作,并将日常工作留下的痕迹进行有效归档管理,为实验室资质认定和风险效能防控提供全面真实的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文件,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文件,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3]《关于核定防雷设施检测等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4]409号,广东省物价局文件,2004年8月1日

作者简介:

朱锦坤(1982—),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防雷减灾工作。

第3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一)基本情况

1.防雷安全监管责任按要求落实。我局制定了《涿州市气象局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了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并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

2.严格危化品企业防雷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涿州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不定期对本市危化品企业进行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

3.建立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机制。我局与应急管理局开展部门间合作,明确对防雷安全责任主体的监管要求,开展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实施协同监管。

4.建立防雷管理经常性工作机制。与应急管理局建立部门联合协调监管防雷安全重点企业,特别是危化品企业,实现信息共通、共享。

5.按计划开展防雷安全日常监督执法。以“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为契机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涿州市危化企业、易燃易爆场所,做到零容忍、全覆盖。

6.积极提升雷电监测预警能力。汛期前后,加强雷雨天气气象会商,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预警准确度,完善雷电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业务系统,畅通与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确保及时发送和接受雷电预警信息、雷电灾害信息等内容,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雷电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

继续提高预警预报系统现代化水平。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问题二:部门联合检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

加强部门联合,增加执法检查力度。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二、人影作业安全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严格责任落实。我局已建立了《安全责任清单》《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作业实施细则》《高炮使用维护保养制度》《人影作业安全事故处理流程》等,按照各项制度积极执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加强人影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我局于2011年对兰家营作业点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备案;绘制了安全射界图并及时更新;每年年初多渠道人影作业公告保障人影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弹药运输和存储;每次作业都按照要求进行空域申请,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开展人影作业。

3.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人影作业事项已外托给保定市天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影作业点购置了安全帽、作业服、雨鞋等防护设备。

4.做好人影设备管理。每年3-4月对人影作业设备进行年检,定期维护保养;弹药购置使用符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不达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弹火箭弹退出使用工作的通知》(气办发〔2018〕16号)规定情况;故障弹药和过期弹药按要求处理。

5.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积极开展人影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作业。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因作业时间紧急和作业环境差等原因,空域申请没有完全按要求留痕。

整改措施:

严格按照要求,制作涿州市空域申请登记本,注明空域申请人、允许作业时间、空域批准人等,每次作业及时做好记录备案。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人影作业负责人)

问题二:没有及时与地方安全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人影安全督查。

整改措施:及时与地方安全管理部门联系,适时联合开展人影安全督导检查。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三、网络安全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张雷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纪检书记周丹为副组长,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按照《涿州市气象局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内容要求,把网络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网络安全工作财政预算支持,做好网络安全设备保障,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定期在局内组织召开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2.积极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开展网络信息定级、备案、测评、整改,新建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定级,开展网络安全建设。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做好气象信息系统、政府网站、手机服务端和显示屏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视。

4.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按照保定市网络安全管理要求,规范气象数据使用和扩散范围,建立了《涿州市气象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二)自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一: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完成时限:2019年底  责任人:张雷)

四、制氢用氢安全管理方面

我局不涉及此项工作。

五、内部安全日常管理方面

(一)基本情况

1.建立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局内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张雷局长任组长,纪检书记周丹同志为副组长,王新同志、张萌同志、郑文文同志为成员,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2.严格执行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保定市气象局内部安全生产检查要求,认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每周按要求上报《气象局内部安全生产检查表》。

3.细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根据《涿州市气象局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张雷局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到岗、落实细化到人。

4.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由主要负责人张雷局长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制定和落实安全工作督查。

5.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全局职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重点部位配备消防灭火器,并保证人人会用。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专车专人负责,定时定点维修,驾驶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了公车私用和违章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加强用水用电安全管理,节约用电用水,严查电源、插座、用电设施,谨防设备漏电,确保用电安全。为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我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第4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瓦斯积聚;煤尘堆积

1防止瓦斯积聚

1.1加强通风

(1)矿井须安设矿用防爆轴流式主要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确保足够的供风能力;风机房设有专人值班,严禁擅自停风,保证风机连续、稳定运转。

(2)采掘部署和采煤方法的选择应优先考虑通风系统问题,力求通风系统简单、合理、可靠。

(3)建立测风制度,编制矿井配风计划,及时、合理地进行风量调配,保证采掘工作面、采区等用风地点有足够风量,杜绝瓦斯超限。

(4)建立矿井通风设施维修制度,保证通风设施质量,减少矿井漏风。

(5)加强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管理:

(6)用风地点配风量必须满足设计中计算的需风量,以保证作业地点有足够的风量及适宜的风速。

1.2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通风瓦斯管理制度

(1)必须配齐瓦斯检查员,建立并完善矿井瓦斯巡回检查、请示汇报制度;按要求确定瓦斯检查点,划分瓦斯检查区域,绘制并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图表;采掘工作面等检查点的瓦斯检查次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应的规定;矿井生产班的瓦斯检查点每班应至少检查3次瓦斯,非生产班无人作业的瓦斯检查点每班应至少检查1次瓦斯;瓦斯检查要做到井下牌板、检查记录手册、瓦斯台账(升井汇报记录)三对口;瓦检员必须在井下交接班,专职瓦检员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杜绝瓦斯检查的空班、漏检和假检;瓦检员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通风瓦斯隐患,杜绝采掘工作面等工作地点瓦斯超限作业。

(2)配齐放炮员,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3)建立并严格执行矿长、技术负责人每天审阅瓦斯日报制度。

(4)及时并妥善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掘进工作面等地点的局部瓦斯积聚。

(5)建立并严格执行瓦斯排放制度,瓦斯排放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编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瓦斯排放措施。

(6)建立并严格执行巷道贯通制度。贯通时,被贯通巷道必须保持正常通风,且每次爆破前,施工班组长必须派专人和瓦检员一起到被贯通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检查瓦斯。

(7)建立并严格执行石门揭煤制度,掘进工作面接近各煤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8)建立并严格执行盲巷管理制度。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向矿调度室报告;长期停工的地点,若停风,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1.3加强安全监测工作

(1)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2)矿井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安设瓦斯断电仪,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监测报警仪,各类传感器合理布置并根据采掘变化及时调整。

(3)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电机车装设有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4)对于生产中出现的角联通风网络,必须加强管理,在连接巷道中安装风速传感器,防止风流发生紊乱。

2防止瓦斯引燃

2.1防止产生电火花

(1)井下电气设备、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器、仪表均选用矿用防爆型,对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定期、经常检查,杜绝失爆。

(2)井下电缆选用M型煤矿专用阻燃电缆,所有电缆接头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

(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设备(包括电缆线)。

(4)井下配备的KL4LM(S)型锂电矿灯必须符合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灯头和灯盒。

(5)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装设防雷、漏电、接地和短路保护装置。

(6)采取防止产生井下杂散电流的有效措施。

2.2防止产生爆破火花

(1)井下煤巷掘进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雷管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2)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炮眼深度、装药量和炮泥装填量等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3)坚持使用水炮泥。

(4)严禁使用明接头或的放炮母线,放炮母线和放炮器的连接要牢固,防止产生电火花。

(5)严禁放明炮、糊炮和连珠炮。

(6)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2.3防止产生明火

(1)禁止在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炉取暖。

(2)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戴能产生静电的衣服入井;严禁携带易燃物品入井,否则必须经矿井技术负责人批准。

(3)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4)不得在井下或井口房内从事焊接工作,否则必须采取《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措施。

(5)严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以及棉纱、布头、油等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

(6)掘进工作面应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2.4防止产生摩擦和撞击火花

(1)在井下尤其瓦斯较大的地点从事启封密闭等工作时,不得使用易产生撞击火花的铁制工具,而应使用难引燃的合金或铜质工具。

(2)井下使用的塑料、橡胶、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品,其表面电阻应低于规定值。

(3)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各井下巷道的安全要求,并留设一定安全距离,保证在运输过程中设备不会发生撞击和碰撞。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理游离岩块,防止顶板垮落与设备发生撞击引起火花。

3减少煤尘堆积

(1)矿井设专职防尘人员,配备粉尘采样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等设备,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要求定期对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三十九条的规定。

(2)定期清扫浮煤,冲洗井下巷道壁上的煤尘,防止煤尘积聚,并用石灰水粉刷。

4结语

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才能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本质安全型矿井。

参考文献:

第5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海岛 雷击灾害 防控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海洋人才,促进和推动了海洋科技教育的发展,涉海类高校不断发展壮大,有不少高校就建在雷灾泛滥的海岛上,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海岛类校园的安全问题。

据统计,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和华东沿海地区是雷灾分布最广的区域,雷灾占全国的73%,十年经济损失达88650.46万元。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雷击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建立基于海岛特性的校园雷击综合防控体系对保证校园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海岛雷电特点分析

雷击是积雨云内、积雨云团之间、积雨云团与大地之间发生的剧烈放电的现象,而积雨云多出现在水汽充沛的地区。雷击大致分为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LEMP)两种。以下以舟山群岛为例,从雷暴日数、雷暴发生方向、地形地貌等角度分析海岛雷电特性。

1.1 雷电日数

雷电日数反应了雷电活动的频繁与强弱。它的统计数据分别由雷电活动日数(Tdo)、雷暴日数(Td)、闪电日数(Tds)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do=Td+Tds。

以陈军等测得《舟山群岛雷电活动的特征分析》为参考数据。舟山市定海测得的年平均雷电活动日数为42.4 d/a,嵊泗测得为39.5 d/a。月平均雷电活动日数在3月和7月出现峰值,并在7月出现极大值,6月-9月是舟山市的雷电活动频繁的时间,在夏季及与秋季转换时,雷电活动是最频繁的。

由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海岛城市的雷电日数活动频繁。每年的3月、9月份是学生开学的时间,校园里人流密集;另外,在6月-9月是学校放暑假的时间段,在这期间虽然大部分学生放假回家,但无论在高校、中小学还是技校仍有部分学生留校学习,而这期间校园里也只留值班老师,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松懈的现象,恰恰此时是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段,这两个时段都需要格外注意雷电安全问题。

1.2 首次雷暴发生来自方向

根据统计,由于定海距离其西部和西南部的宁波市较近,雷暴来源主要以西(W)和西南(SW)为主;而嵊泗距离北部的上海市较近,及受宁波市和舟山群岛链的共同作用,雷暴来源主要以西北(NW)、西南(SW)和西(W)为主。

可以看出,舟山地区的首次雷暴基本来自于沿海发达城市,这恰恰说明这些城市里发达的电子设备与雷暴灾害有着一定的关系。从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出,对电子设备危害最大的是雷击电磁脉冲。

1.3 电闪密度与雷电流强度

海岛地形地貌复杂,雷电流平均强度较大,由于舟山群岛多丘陵,山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且山顶与雷雨云距离较近,地闪密度较高;而在开阔地带,如平地、滩涂则由于雷击选择性强,地闪密度也较大。虽然总体上说,舟山海岛电闪密度低于大陆,但雷电流平均强度较大,近十年来发生过多起雷击事故,经济损失达3500万元,并有人员死亡。拥有近万名师生的浙江海洋学院地处舟山本岛南面的长峙岛,虽然长峙岛闪电密度不大,但因为校址紧临海边,属雷击选择性较强区域,当有强雷暴过境时,落地雷的危险性极大。

2.校园雷击灾害防控现状分析

对地处海岛的高校校园的雷击灾害预防控制现状进行了调研,着重从防雷击装置、雷击灾害防控制度、防护意识及应急等方面分析目前海岛校园雷击危险性的防控现状。

2.1 防雷击装置现状

校园建筑物属三类防雷建筑物,按二类建筑物设防。按照功能大致划分为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实训中心、宿舍、食堂、医疗中心、游泳馆、体育馆等。其防雷击措施主要分布在屋顶和底层通过接闪器和基础接地、接地装置、避雷引下线、等电位连接。

接闪器主要包括避雷网:使屋面上各金属物及构建均与避雷网相通,暗避雷带:屋面内敷设暗避雷带,明避雷短针:与暗避雷带结合使用。另外,在屋顶设有接地装置: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物的底端与接地网相连,顶端与屋顶避雷网相连接。基础接地主要是利用基础地梁主筋环形闭合焊通,组成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以上大部分属于外部防雷措施针对直击雷,而对雷击电磁脉冲的内部防雷措施还有所欠缺。

2.2 校园雷击灾害防控制度不完善

排查后发现,大部分在建设过程中依据某些防雷设计或经验安装了相应的防雷击装置以外,其它基本并无任何相关防雷资料可查。一般认为雷击事故发生是偶然的,不会经常发生,所以在制度上成为短板。

2.3 雷电防护意识薄弱

目前雷电防护还局限在建构筑物建设过程中的防雷阶段。经调查,大家对防雷方面的知识基本停留在一根“避雷针”上面,被问及周围有何种雷电隐患?是如何预防控制的?回答者会指着楼顶答:是不是楼顶有根避雷针!?回答者得状态基本是摸不着头脑且不确定型的。如果被问及雷电来临时知道如何避雷吗?回答者得答案众说纷纭没有统一标准。

雷电灾害却与人一机一环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始终是作为机器、设备的持有者,它们同在一个环境当中,所以雷电的防护应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有知识、人人懂得如何去规避雷电灾害的影响。就如同火场逃生一样,如何科学合理的避雷也应掌握相关知识。

2.4 雷击应急知识宣传不够

雷击应急一般指雷暴日,电闪雷鸣之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仪器设备免受意外损坏。调查后发现雷击灾害应急方面的措施薄弱、缺乏对应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海岛型校园雷击灾害系统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建立海岛型校园雷击灾害系统的防控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措施。雷击电磁脉冲一般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通过空间电磁感应、线路感应、地电位反击等侵入电子信息设备,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电子信息系统失灵,而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沿海地区经济水平发达,大量微电子设备充斥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空间。在雷暴日,雷电直击建筑物防雷装置或建筑物周围产生电磁场,从而对微电子设备产生能量冲击,造成设备损坏。

同时,校园防雷击电磁脉冲不仅是对电子设备,还要集中在校园网络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建设过程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建设:各种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相继出现,使教学手段更加先进,学生们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更加方便,校园网络系统一旦遭受雷电冲击将会对网络教学产生严重影响。

所以,在防雷击过程中更要做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控工作。防雷击电磁脉冲方面尽量采用电磁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以及在电源和信号侧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的方式进行预防。选择科学合理的屏蔽形式,根据建构筑物的不同正确的接地方式以及选择合格的浪涌保护器能够有效的预防雷击电磁脉冲。

第二,完善或建立防雷相关制度。防雷管理制度的短板应该尽早解决。建立防雷设备管理制度,确定专人专责定期检查维护雷击设备,防止隐患的存在;建立雷电知识普及制度,做到人人了解雷电知识以及防护不当带来的后果等;建立雷灾报告及事故分析制度,相关部门要严格观测并及时报告,对已发生的雷灾案例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建立校园雷电预防机制、应急预警、应急演练等相关制度,确保在雷灾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保护或减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情况,进行雷灾应急演练,训练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保护措施时人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应急措施的熟练程度;各部门也可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建立专项防雷击应急预案。

制度的建立要科学可靠,结合各部门不同层次分别建立相应的具体内容,如根据功能分区的不同,分别建立在本区域内如何做到雷电灾害的预防控制以及在雷电发生时结合区域特点该采取何种措施。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结合实际实施才能够从根本上对雷击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控。

第三,增强校园雷击灾害防控意识。增强安全意识一直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在雷电灾害的防控过程中仍然不能缺乏雷电防控意识的加强。通过雷电知识的各种宣传、雷电预警的演练等,不断加强师生以及相关人员的雷电防控意识,为雷击灾害来临做好准备工作,灾害发生时方能做到更加准确、行之有效的应急保护。

第四,宣传雷灾应急保护知识。电应急保护知识宣传尚且不够,大部分人几乎不懂得如何在雷电灾害来临时做到自身的有效防护以及能够做到周围设备环境等不受损害。

雷雨天时尽量不要待在室外,更不要靠近高耸的建构筑物、大树、空旷的地方躲雨;避免在雷雨天手持金属工具,因其会感应电流“引电”上身;远离高处尚雷雨、露天垂钓等一系列“雅事”;为避免雷击电磁脉冲关闭所有电源防止导电击穿损坏设备,关闭一切电源仍是行之有效的避雷方式;尽管待在室内仍有可能遭受雷击危险,远离一切电子设备,不接打电话、不靠近带电导体、电线等。

第6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爆企业;爆破物资;采购;使用;保养;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13

1 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的建设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设备实施综合管理,做到合理装备、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确保设备资产保值增值、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民用爆破施工企业设备管理首先必须要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相关的设备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民爆专用设备、特种设备、机动车辆、监视与测量装置的管理制度、设备档案、技术资料,完善设备管理体系。

2 设备物资采购的管理

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统计和分析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满足生产所需,制定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并实施。在设备购回后进行到货验收和安装验收。设备到货验收是检查设备型号规格、到货数量、随机工具、随机备件、随机资料、产品合格证等。设备安装验收是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在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空载试验和负荷试验,检验设备的技术性能。验收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取证并要求供应商尽快处理,对不能处理的问题则按合同规定进行更换或索赔或退货。办理固定资产入帐手续,并尽快投入使用,使设备潜在的问题暴露在索赔期或质保期内,以便及时进行索赔或处理。应对新购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不合格的设备和供应商建立“黑名单”制度。

3 设备使用管理

为了保证设备操作人员按章操作、合理使用设备,要建立、实行设备监察制度,主要监察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安全操作和检修规程执行情况,设备运行和交接班记录,设备工作条件和技术状况,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落实定人定机定岗和机长责任制制度,推行设备管理经济责任制、定额管理、单机核算和班组核算制度。设备使用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经过国家专业部门培训后才能上岗,要达到五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使用、懂用油常识)、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同时认真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清扫,及时、准确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设备多班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且必须在设备上进行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4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建立设备定期检查、检测、检验制度,完善设备点检定修体系,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为了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降低维修保养成本,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网络,配备足额、合格的维修人员和必要的工机具,储备必要的配件,安排充足的维修保养时间,确保所有设备按时得到维修、按需得到保养,不失修、不失保。特种设备和监视与测量装置还要实行周期检验。

5 民爆企业生产和爆破物资的管理

(1)民用爆破施工企业的生产物资主要有硝酸铵、乳化剂、亚硝酸钠、柴油,爆破用物资主要有雷管、导爆管、起爆药包、膨化硝铵炸药等,都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要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加强危险源辩识和风险控制,实行“专人专库”、“定员定量”、“定置管理”、“双人双锁”等制度,并根据危险物品的危险性分区、分类、分库贮存,性质相抵触的物资不得同处储存。

(2)生产和爆破物资仓库必须建立仓库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监控。物资收、发、存台帐,账目要做到“日清月结”,每月定期进行清仓盘点,确保“帐、卡(标签)、物、金额”四相符。年终要组织生产、物资、财务部门及库管员共同对库存物资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仓盘点。

(3)仓库管理要做到“三清”:材质清、规格清、数量清;“三齐”:堆码整齐、存放整齐、排列整齐;“三明”:分类明、编号明、标识明。必须加强仓库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灾害工作,对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做好库房定期清扫和维护,按照库存物资的理化性能及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到“四无”:无霉烂变质、无损坏、无差错、无事故。

(4)物资验收由采购员、材料质检员、库管员共同负责,验收要以合同为依据,检查物资的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发运单、使用说明等资料是否齐全,仔细核对物资名称、型号规格无误后,实施计量验收,并按合同规定和质检规范要求对需检验的物资及时抽样送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开具验收单入库。采购人员凭发票、采购计划及入库验收单在财务部门办理报销程序。

6 设备物资的安全管理

(1)建立设备物资安全规章制度,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设施,根据《民用爆破器材专用生产设备安全使用年限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监视与测量装置等进行定期检验,到期设备实行强制报废。

(2)根据设备技术特性和物资的种类,对设备物资日常的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监督,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找出设备运行隐患,制定监护运行措施并建立隐患档案。对机械设备的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3)按照《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检查方法》等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机械设备和物资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

(4)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维修工、库管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等培训和考核。

7 结语

民用爆破施工企业的机电物资管理涉及到设备物资采购、使用运行、维护保养、仓储物流等,特种专业设备物资较多,管理和操作人员需要专业的技能知识。

参考文献:

[1]余锋.机电设备管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02).

第7篇:防雷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不确定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阶段;评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由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这三部分组成,人们将这三部分统称为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是指:系统的使用项目的信息、数据识别出危险,并预测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风险。风险评价是指:以风险分析作为基础,综合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风险的容忍度做出判断的过程。风险管理是指:寻找并引入风险控制手段,消除或者减少这些危险对人员、环境或者资产的潜在伤害。近年来我国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学者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近年来雷评领域的突出进展,同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发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1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综合运用了定性风险分析、半定量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定性分析可以用于:(1)风险的初步筛查与识别;(2)风险级别较低,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加详细分析的时候;(3)当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安全检查表就是典型的定性评估方式。半定量分析的目的是建立起比定性分析更加详细的优先次序,但它并不是像定量分析那样给出风险的实际值。定量风险分析适合对那些发生概率较低、影响较大的事件的风险进行量化,也可以进行专门的概率评估和大规模分析。定量风险分析使用数值来描述频率、后果和严重程度,并且可以将危险量化并累加,形成一个行为的总体风险。由于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评估人员需要结合数据、场景、时间、人员等多种因素综合使用这三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而定量分析、半定量分析的使用正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传统定性的防雷设施技术评价的根本性差别之一,因为风险决策实际上应该依据的是一个行为的总体性风险。

2国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进展

我国的学者在长期的评估实践中发现如果过分依赖评估标准,就容易造成评估结果缺乏针对性。同时评估标准中构建的简化模型也无法满足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实际项目情况。基于新发展的雷电预警及预防技术,评估人员亟待开发新的补偿及修正系数。同时,基于雷电监测统计数据的宏观区域性评估也越来越收到学者的重视。植耀玲[1]等研究了原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Lo取值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Lo的优化取值法。李京校等[2]着重研究了采取雷电预警措施之后对评估参数Lx及其取值方法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对应的风险评估方法。扈海波等[3]在5m×5m细微网格上实施了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及应用,对雷击危险次数及脆弱性进行了数值化评估模拟。史雅静等[4]推导出了位置因子和评估对象高度的关系,并建立了位置因子的精细化计算模型。柴健等[5]运用统计分析、原理计算、软件仿真等方法提出多个风险因子的评估方法。冯鹤等[6]探讨了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参数Am值的一般方法,并得出了参数Am值应在分析确定可能造成危险的雷击点的最远距离的基础上定量计算的结论。胡定等[7]使用FMEA法研究了预评估失效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并按照失效程度高低对参数进行了排序,并列出了高失效度参数的修正意见。

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发展问题与展望

3.1深入研究评估的不确定度

所有的定量风险评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有时候不确定的程度可能很高,因此风险评估的结论也就不那么可靠。不确定性的成因分为三大类:(1)模型不确定性;(2)参数不确定性;(3)完整度不确定性。雷灾风险分析过程需要使用很多模型,包括触电模型、火灾模型、爆炸模型等,这些模型通常都是对现实情况的简化,使用数学工具或其他分析工具建立,每一种模型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优点,对所研究问题的适用程度也不一样,为了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和方法,分析人员需要了解模型的属性,同时也应该具备在评估中运用模型的全面知识。模型不确定性的原因来自:(1)没有选择恰当的模型;(2)没有充分理解模型。同时在雷灾评估中,有一些方面是很难建模的,也存在无法量化的原因和因子,另一方面评估人员对于危险事件的后果知识也没有充分的把握。雷灾风险评估需要使用大量的参数,数据的不确定性体原因在于:(1)数据的质量和数据收集方式、难度;(2)数据量;(3)估计流程(近似、保守);(4)人为因素。另外很多雷评中的参数来源自通用的数据源,比如很多评估人员在推算Lx时使用IEC推荐的数据,在使用之前应该检查这些数据是否符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更新。影响完整度不确定性的的原因有:(1)风险分析的背景资料正确与否是否及时更新;(2)是否已经识别出了所有的潜在危险事件。在雷评分析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业主提供的图纸和文件,如果这些文件有错误或者没有及时更新,风险分析的结果可能就会和真实的系统不大一样。在预评估和方案评估中会面临完整度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很多数据依靠评估人员估算而来,为了避免因为较高的不确定度而影响预评估或方案评估的有效性,本文的建议如下:(1)调险允许值,设置上、下限;(2)增加冗余的雷电防御系统,避免过度使用风险允许值;(3)使用定性风险评估方式;(4)使用验收评估和运行阶段评估。具体来讲,在划分风险接受方法时应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方式,可划分出风险允许值的上限和风险下限,在风险允许值值上限以上的风险不能容忍,在风险下限以下的风险可以接受。在风险上限和风险下限之间的风险可以接受但应尽量避免,可以不必在设计阶段消除,可以在项目投产之后可以通过科学的雷电防御管理改善。当后果和频率的不确定性都较大时,设定风险允许值不能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此时应该采取增加冗余的防雷设施的原则,新增加的防御设施应尽量独立于其他防御设施,不会因其他防御设施失效而影响到冗余防御设施的防御效能。一旦原有防御设施失效,冗余的防御设施就能起到作用。当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数据进行定量风险分析的时候,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代替。

3.2发展验收阶段评估和运行阶段评估

随着验收评估和运行阶段评估的不断开展,评估的不确定度会逐步降低。雷灾风险验收阶段评估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物料、工艺、防御设备、人员、环境的实际情况的雷灾风险评价。验收阶段评估的核心是:(1)现场防雷措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定;(2)防雷措施是否按照预评估过程的推荐决策进行施工;(3)是否建立了防雷管理制度、是否进行了人员培训;(4)是否制订了防雷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5)通过更新的数据对项目进行雷灾风险评价并提出决策意见。验收阶段评估能通过对现场检查、检测、访问,获取在之前评估阶段没有获取或不易察觉的数据,建立项目的评估档案,降低之前阶段评估数据的不确定度,能更准确的识别危险源及进行原因和频率、概率分析。雷灾风险现状评估是在前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设施、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进行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定期开展雷灾风险现状评估的核心是:(1)通过勘察更新评估的输入数据;(2)通过经验丰富的现场勘查人员排查危险源;(3)模拟创建事故场景。定期开展雷灾风险现状评估将是前阶段风险评估的升华,它的数据的不确定度更低,决策意见也更有针对性。

3.3合理利用闪电定位与雷灾勘察资料

如何验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否有效是一个普遍性难题,一方面可以依靠相关实验提供的大量运行数据,另一方面雷电灾害事故和危险事件也为评估提供了珍贵的现实依据,经过详细勘察并还原、总结出的事故数据可以用于[8]:(1)监控风险和安全水平;(2)为风险分析提供输入数据;(3)识别风险;(4)评价风险减低措施的影响;(5)比较各种措施和方法。我国以往的雷灾事故数据多是对事故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事故原因的分析,一些数据只涉及重大事故,对于小事故、未构成事故的危险事件很少涉及。随着我国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逐步普及,评估机构应重视利用雷灾事故数据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输入。评估机构应利用闪电定位仪、雷电流峰值记录仪等监测手段结合业主报告的雷灾事件对雷电发生的地点、电流极性、电流幅值、灾害损失等数据进行勘察分析,并还构建事故场景并建立雷灾数据库,不但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事故为什么发生。评估机构之间应该共享雷灾事故数据库信息。有些业主往往以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就放松警惕,认为项目现有的防御设施足以抵抗风险,而忽视风险评估所给出的决策意见。而事实上真正被业主察觉的事故可谓“冰山一角”,数量更多的是不易察觉的隐性的事故以及一些随时可能转化为显性事故的潜伏状态。比如安装能量不匹配的浪涌保护器虽然能达到泄流的作用,但是限压的能力却不甚理想,被保护设备在一次线路雷击事件中遭受一次过电压波的侵袭即便不能随即失效也极有可能加速它的老化,这就是一起典型的隐性事故。隐性事故和潜伏状态并不会立即触发显性事故,但是它长期存在于系统之中,加上没有勤于维护和管理不善,在未来可能会引发显性事故。对于有条件的评估机构可以主动与被评估单位合作利用高精度闪电定位仪资料和隐性事故数据开展相关性调查,隐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显性事故的调查一样重要,都应引起评估人员的高度重视。

3.4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要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质量保证,所以必须充分吸收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实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健康稳定发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1)制定控制方针与目标;(2)明确机构与职责;(3)加强人员培训及业务交流;(4)开展合同评审;(5)开展内部评审;(6)强化跟踪服务;(7)做好档案管理;(8)纠正与预防措施;(9)建立文件记录。

4结论

在新形势下评估机构应该开发验收评估、运行阶段评估等多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质量。同时应该采取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增加防雷装置设计的方式来控制评估的不确定度。评估机构还应该合理利用闪电定位与雷灾勘察资料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作者:刘开道 于 潇 曾明育 陈统明 单位:钦州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1]植耀玲,冯民学,樊荣.雷击风险评估中Lo损失因子在多线路系统下的细化和改进[J].气象科学,2012,32(3):298~303.

[2]李京校,扈海波,樊荣等.雷电监测预警对雷击风险评估的影响分析[J].气象科学,2013,33(6):678~684.

[3]扈海波,李京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在社区空间尺度上对雷击危险次数及脆弱性的模拟和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191~202.

[4]史雅静,肖稳安,柴健等.雷击风险评估中位置因子的精细化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5,264(2):114~118.

[5]柴健,王学良.精细化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84~288.

[6]冯鹤,田艳婷,李小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Am因子的选取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33(13):10093~1009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