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节能减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减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能减碳方案

第1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38-01

1 建筑实现低碳的途径

建筑单位从建造到运营有两大方面可以实现低碳。

(1)从建筑本身固有结构出发的固态节能方案,如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上采取的节能措施;

(2)附属于建筑单位上的节能设施,以及通过智能方式进行节能设置的模块,本文称之为液态节能方案。如下简述这两个方面的低碳方案。

1.1 固态节能――低碳建筑的基础

固态节能方面主要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等节能措施。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等新能源同建筑结合产生低碳建筑。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太阳能来说,现在已有部分楼宇在设计时就已经将太阳能设施融合到建筑当中,节能效益明显。

新材料,如高效的节能灯、LED灯不但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也美化了环境。LED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广泛适用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宾馆,饭店灯各种建筑单位的长时间照明。如此这些新型材料都对建筑节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结构,例如鸟巢的建筑结构就具有优良的自然节能属性,节能降耗立竿见影。

1.2 液态节能――建筑低碳、智能的神经网络

液态节能,其核心就是将IT技术应用植入到建筑单位所产生的智能建筑,通过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等让建筑变得智能起来。该建筑涉及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电器、家电、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软件等许多专业内容,是许多专业学科边缘交叉结合的产物。

例如,在楼宇的空调设置上,通过放在建筑内部各个传感器,将重要的数据采集收集到楼宇的中央控制单元内,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信息处理,对楼宇实现科学送风。这样的节能技术只有通过智能方式来解决,使建筑单位的低碳过程从粗放式管理变化到精细的控制,这样的节能降耗,意义深远。

综上,不是所有的建筑本身有优良的固态节能效力,可液态节能却使很多的建筑具有节能的属性。基于此点,液态节能的智能解决方案理应成为低碳建筑的重点。

2 实现低碳的智能解决方案

2.1 日光和照度控制

我们依照安装在室外和室内的照度传感器信号与设定的照度指标相比较后控制电灯的开启或闭合,同时调整灯光亮度。

2.2 定时控制

建筑物内部的楼梯间、走道、电梯厅、厕所等公共区域的电灯可以采用预先设定时间(段),譬如在下班时间自动变暗或关闭,由此可以避免人走灯明,浪费能源的现象。

2.3 集中控制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实现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照明系统智能化集中控制,将所有的电灯都可以在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设定各种运行参数,随意修改运行模式,智能化的面板开关可以任意的设定、调整开关控制的区域。将传统的、永远不能改变的、仅能完成开关功能的照明系统改变成具有人性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任意的条件(定时开关,照度控制,移动检测控制等)进行单一或组合式的控制,加之与调光器的配合更加会使得照明系统锦上添花,实现了在不降低照明标准,甚至更加丰富照明内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2.4 移动侦测控制

针对公共区域,例如电梯前室、楼梯、通道等,往往没有人时也是灯光长明,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利用智慧型移动探测器,控制电灯开启。当有人到达时,探测器输出信号,启动电灯;经过一定时间,电灯自动关闭或者转暗。移动探测器也可以兼作可疑行动或非法入侵报警探测用。

通过以上智能设置,使得电力在建筑单位里得到更高效的应用,在节约电能,创造低碳建筑效果显著。应用同样的智能化方案,在建筑的其他能源消耗上都可以做到节能高效。

可以预见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最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相比,有以下特点:

(1)可以从系统的各种可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2)可以对系统及其过程进行定量化的状态模拟,减少控制环节,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发生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可能限度,系统响应输出最优化;

(3)它有不变条件下的优化控制及优化控制条件的两种型式,通过优化控制方案达到节能目的的是一种“主动节能”。

3 结论――智能是节能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建筑的智能化改造,我们将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为此,21世纪的智能型节能建筑应该是:

(1)冬暖夏凉;(2)通风良好;(3)光照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4)智能控制。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电等均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既可按预定程序集中管理,又可局部手工控制,既满足不同场合下人们不同的需要,又可少用资源。

参考文献

第2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关键词]节能建筑;影响因素;支持要素

绪论

根据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居住建筑的要求逐渐从“生存型”转变成“享受型”。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节约能源势在必行。放眼各行各业,建筑耗能占所有能耗的比重较大,而且建筑节能也是最经济可行的,因此我们在做建筑设计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贯彻相关政策,力争让自己的设计满足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要求。本文就节能建筑的影响因素和支持要素进行了浅谈,简单论述了节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一、节能建筑影响因素

结合多年来的设计经验,参考建筑节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将影响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建筑的平面布置、建筑体形、门窗设计、护结构保温隔热。

1.建筑平面位置

我们在做总图布置时考虑冬季利用太阳能,建筑物尽量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建筑间距除满足防火间距外,还需满足日照间距,保证满足规范要求的日照标准。

2.建筑体形

建筑单体方案设计时需考虑建筑体形。若建筑物体形系数过大需增加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厚度,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从而也增加了建筑造价。(建筑体形系数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因此在建筑物体形设计上应尽量减少外墙的凸凹面和架空楼板。

3.门窗设计

建筑物门窗设计时需保室证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满足此两项为限,窗户不应开的过大,大面积的开窗,导致冬季室内热量流失过快,夏季房间接受的太阳辐射热又会大大增加,不利于保温、隔热。为了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耗费能量也随之增大。从而造成能源大量浪费。当立面造型需要开大窗户时,首先从玻璃上考虑节能要求。通常用的为普通塑钢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一般为10mm厚或者12mm厚,最薄厚度达到9mm厚才能起到节能作用。空气层厚度应控制在9mm至12mm之间为宜。然而由于普通塑钢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偏大,往往大面积的开窗使用它,达不到节能要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传热系数小的玻璃。低辐射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要比普通塑钢中空玻璃小得多,普通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一般为2.7到2.8 W/(.K),而低辐射中空玻璃可以达到2.0W/(.K),保温、隔热性能更具优势,因此大面积开窗时,我们可选用低辐射中空玻璃。此外,设计的窗户也应有良好的气密闭性能,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要求标准:一般是1-6层为4级,7层以上为6级。另外,窗户的遮阳问题也不可忽视。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包括窗本身的遮阳系数和玻璃的遮阳系数。就寒冷地区而言,南向外窗,东、西向外窗上宜设置水平遮阳或活动遮阳。在开窗形式上居住建筑不宜开设凸窗,当设置时不应凸出外墙面400mm。

4.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主要从屋顶和外墙考虑,外墙和屋顶以及热桥部位均应做保温、隔热,保证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不低于露点温度,确保不产生结露。(就住宅而言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为18度,露点温度一

般为10.12度。计算公式为:

θ'i=ti-ti-teR'oRi

(θ'i内表面温度;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e冬季室外计算温度Ri内表面换热阻;R'o热桥部位传热阻)其保温隔热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防火要求。屋顶和外墙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层,其隔热效果好;带地下室建筑,应加强地下室顶板保温。楼梯间为不采暖空间,楼梯间隔墙应做保温处理。有效提高西晒外墙保温隔热,选用外墙涂料时宜选用具有反射太阳红外线的功能的涂料,使其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以上几点是我们做节能建筑需考虑的关键点,当这几方面均满足国家规定性指标时,证明该建筑为节能建筑。如果某些方面不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需做维护结构热功能的权衡判断。判断依据为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当耗热量指标小于等于规定指标时,设计建筑也为节能建筑。(居住建筑节能率为65%,公共建筑节能率为50%。)

二、对节能建筑支持要素的分析

节能建筑,倡导节约能源,为使用者营造节能、舒适、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使用者在日后的居住过程中可以持续地节省开支,可获得额外的收益和效用。保温、隔热做得好,虽然工程造价有所增加,却大大改善了室内的舒适性,居住者投入使用时空调冷负荷、能耗量显著降低。大大节省电、热等能源费用。这些收益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节约不少自然能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节能建筑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的设计、建设、消费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在现阶段节能建设需要的前期费用高,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较为缓慢,投资节能建筑所带来的回报主要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因此某些仅以赢利为目的的开发商为了省钱不愿意做,而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强制性与鼓励相结合的政策了。

结论

第3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关键词:节能建筑;声环境;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nergy-saving building in the design phase noise environ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ety tes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ound environment test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ound environment.

Keywords: energy-saving building; Sound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中,对住宅整体声环境的考量已经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的噪声水平进行了限制,并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对声环境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价格方面:噪声测试结果考察、围护结构降噪和隔声性能,因此,应该不断提高噪声预测的方式和建筑物构建的性能,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噪声预测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了在噪声预测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1、节能建筑中的声环境概述

建筑设计中的声环境指的尽量较少和消除室内、室外的噪声情况,保证住宅区具有舒适、安静的声环境。噪声通过噪声源进行传播之后,达到接受者,因此,最有效的措施是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在发出噪声之后,应该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设计单体建筑、小区规划和城市规律等几个途径进行考虑。首先,应该针对城市噪声源,制定出噪声的分布图,针对等值分布图对交通规划和功能用地进行调整。办公、学校、医院和商住等小区规划应该设置在城市的中心,铁路、高速公路、码头和工业区等噪声较大的地区应该设置在城市的。一些不能够抗拒的噪声,应该对临街的建筑进行设置,种植噪声屏障,保证噪声控制在三十到三十五分贝之间。建筑的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声环境、光环境、湿热环境、废弃物处理、空气环境、水环境和节能技术等七个方面,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2、噪声预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在城市外环境噪声之中,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在很多住区,交通噪声是最大的噪声来源,我国目前测试噪声的软件主要按照昼夜车辆的数量和重型车的比重进行统计,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交通状况,还有基于交通状况的道路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作的简化,如果在评价环境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在评估项目和时间中有很大的跨度,会对周边道路的情况产生影响,例如,公路性质、车道数量和道路扩宽等,会对噪声测试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同时,在建立交通噪声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城市交通的整体发展方向。

当目前的资料和交通状况不适应的时候,应该进行重新统计,提高统计结果的代表性。因此,连续长时间进行整天的车流量统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地区都无法实现。因此,应该挑选最不利的监测日期,例如,挑选主要工作日、或者商业区的休日日等,挑选整个监测过程中的重要时段,保证统计数据能够覆盖交通的非高峰和高峰时段。

在近几年之中,对噪声进行预测的软件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模拟的过程中,国内普遍使用的德国测试软件具有准确程度高的特征。但是在设定噪声源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误差,为了使准确性不断提高,应该在选择合适的位置之后,使用实地测量的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类比,对软件的统计结果进行修正,减少误差,同时对边界条件和计算模型进行检验,提高其准确性。

3、基于声环境良好的建筑设计方案――以上海市某小区为例

针对上海市某住宅小区节能建筑在设计阶段声环境的预测评估,结合上述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该小区即将建设25层建筑,其中,楼下5层是商业住宅,周边是城市快速路,具有噪声环境较差的特征,小区和道路的位置十分紧密。

首先,应该对小区噪声源进行确定。因为业主早在1年之前就已经提供了评价环境的客观资料,虽然道路的硬件条件没有发生较大的翻修,但是交通流量等状况已经发生了转变,应该在重新咨询之后,对车流量和道路状况进行重新的勘察和定位。通过勘察可以发现,在每天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监测结果无法对上午的交通水平进行反映,同时,夜晚10点到凌晨的监测结果无法对下午的交通水平进行有效的反应,甚至会显示出无法有效控制车流量的结果,在每日凌晨之后,车流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进行第二次勘探的过程中,应该增加新的监测时段,同时,因为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车流量会随着时间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应该保证监测时间每次在半个小时以上。在勘测之后,应该将两次的统计结果输入噪声测试软件之中,同时对道路源强等设置,对小区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测。因为监测时段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特征,采样的时间更有针对性,因此,第二次的勘测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尽量减少夜间数据的不准确性。

在对噪声源强进行类比测试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观测地点,同时使用24小时连续监测的方式,使用软件进行数据模拟,同时使用数据之间的差异对噪声源强进行类比。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可以得到结论,使用预测软件可以对小区建成之后的辐射水平和噪声源进行准确的反应,但是,在噪声源统计设定具有准确性的同时,不能忽视设定噪声源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误差,具体来说,夜间10点到凌晨的统计数据不能够对夜间交通水平进行准确的反应,可以使用昼夜数据对夜间等效声级进行模拟,最终获得较为准确的夜间车流量。通过对车流量增加趋势的测量,可以得出在今后两年,该地区车流量的增长状况,并针对昼夜的噪声情况,得出住宅区的噪声水平。总之,节能住宅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噪声预测评估的方式,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问题,提高其预测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首先,引用目前掌握的交通噪声源等数据和资料,在进行实地勘察之后对有效性进行确定,对一些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资料,应该重新进行统计。在使用软件对噪声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昼夜车流量之后,进行统计分析,保证设置交通源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准性,应该使用实地测试的方式,采取类比测试,对软件模型进行检验,修正交通统计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4、结语

总之,在城市外环境噪声之中,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在很多住区,交通噪声是最大的噪声来源,我国目前测试噪声的软件主要按照昼夜车辆的数量和重型车的比重进行统计。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中,对住宅整体声环境的考量已经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戴曼.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J].商场现代化,2007,(25).

[2]唐勇,覃健雄,肖晓.节能住宅设计中的技术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 陈的非.绿色建筑一一我国建筑业永恒的选择[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6).

[4] 肖萍.建筑设计阶段声环境预测方法的分析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第4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企业目标;排放成本;现金流量

2008 年1 月我国了《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颁布了全国性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2012年9月,广东省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批7800万碳交易大单签出。

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碳排放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顾客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关心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碳排放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低碳管理也是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要想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形象的双赢,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碳排放策略进行研究和选择。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环境污染具有很大的外部性Pigou ( 1920)。随后Coase ( 1960)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明确,外部性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而得到纠正,以实现外部问题内部化。Dales ( 1969) 在科斯定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染权交易理论排放权交易。碳排放交易是排污权交易的一种形式,通过在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使超额排放企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运行机制主要有总量交易机制和信用交易机制。目前国际上大多采用总量交易机制。在总量交易机制下,国家将各个企业的碳排放上限以许可证或者配额的形式发放给企业。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很大的关系。Malik(1990)认为,某些企业的违规行为会影响排放权交易价格,进而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Benz 和Truck(2006)指出,排放权市场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影响,高的排放权价格对企业未来现金流施加了更紧的约束。关于排放权价格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曾刚,万志宏(2010)指出,由于排放权(EUA)可被视为一种企业的生产要素(资产),因此,EUA 市场价格变动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由于碳排放权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对企业的策略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陈晓红, 王陟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排放权价格受政策和制度影响的配额供给是交易价格最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随着政策与交易制度的完善, 影响程度逐渐变小。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大多集中于排放权交易价格、初始分配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本文将从企业本身入手,探讨影响企业碳排放策略选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碳排放决策的基本模型。

二、企业进行碳排放优化战略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做好低碳管理,首先要从战略角度予以考虑,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

(一)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存在和经营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盈利,从计算企业价值的角度来说,需要考虑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小及产生该成本的时间。在成本方面。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企业的排放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企业排放总成本=减排成本+购买缺口排放权支出-出售排放权收益=单位减排成本×减排量+购买排放权单价×购买缺口排放权数量-出售排放权单价×出售节省排放权数量(1)

谢东明,林翰文(2012)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在上述公式下的企业碳排放战略优化选择。但是上述排放成本模型没有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在企业的长期碳排放决策过程中,要从企业的利润和实施低碳战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也采用5年的期限进行分析。考虑了时间成本因素之后,企业未来5年的排放成本应该为(假定企业自主购进节能减排设备):

企业低碳管理未来5年现金流量现值(流出量)=环保设备购进成本+未来5年低碳运营现金流量现值

未来5年低碳运营现金流量现值=∑5i

购买缺口排放权金额+单位减排成本×减排量-出售排放权收到金额(1+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

单位减排成本=(环保设备折旧额+低碳管理其他成本)/实现的减排量(3)

企业碳排放成本=单位减排成本×减排量+购买缺口排放权成-出售排放权收益(4)

从式(2)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低碳战略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碳排放权分配额、企业购进设备成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资本成本。式(2)中的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的是企业包括所有者资本和长期借款资本在内资本金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是由于企业购进环保设备必然要占用企业的资金。而企业必然要为企业所有的资本付出相应的成本,这其中当然就包括了购置长期资产。式(3)中的低碳管理其他成本是指由于企业进行了低碳管理而增加的除了设备折旧之外的其他成本。例如对员工的培训费等。

(二)从降低企业环境风险,节能减排,符合利益相关者要求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

2009年,沃尔玛要求其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下降20%。这也就意味着凡是碳排放不达标的供应商都将被沃尔玛淘汰。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不仅要考虑企业现在的盈利状况。还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顾客方面,企业要充分保证企业的排放量不高于客户的要求。近年来,各个企业都加强了自身的低碳管理。也开始对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企业也要考虑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碳排放管理机构等的要求。如果企业的碳排放严重超标,多次被相关部门批评或者被媒体爆出碳排放严重超标,则企业就会在瞬间失去很多顾客,也就失去了市场。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在进行低碳战略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包括企业盈利目标、目前财务状况、利益相关者诉求、节能减排方案可行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做出企业的低碳战略选择。

三、企业碳优化战略初步选择模型

(一)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目前的排放量与配额之间的关系,以及实施减排项目成功的可行性大小来决定是否进一步考虑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确保企业的低碳战略选择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

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是否实施低碳减排项目,要考虑的就是企业碳排放是否超过了配额、有没有实施低碳减排的空间以及减排的成本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企业碳排放在配额的限度之内,不存在减排压力。但企业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以及利益相关者诉求。第二种是企业排放超过了配额,且目前不存在减排的可能性或者实现减排的可能性很小,则企业就只能被动从市场上购入排放权。第三种是企业碳排放目前超标,但存在优化空间。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实施低碳节能减排项目。如果企业本身技术达标,低于国家规定排放限额,则该类企业短期无需实施减排项目,并且可能会有多余的配额可以像市场出售。在上述情形二的情况下,企业自己实施减排项目成功可能性很小,可以寻去能源管理公司的合作。

(二)企业需要基于自身减排能力的大小、资金充裕度、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企业如何实施节能减排项目。

企业实施减排项目可能存在很多中选择,本文旨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种选择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中以以下两种方案为例:一种是企业自主购进环保设备,独立进行管理。另一种是与节能服务公司(ESCO)签订能源管理合同(EPC),由对方帮助企业进行管理。

我国于1998年首次将EPC模式引入国内。并于2010年8月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其对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的定义为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 ESCO)为实现节能目标像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ESCO的投入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是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之一。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该机制运作是依托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实施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单位减排成本=企业实施该项目节能量合同约定分成比例该项目实现的减排量(5)

EPC下企业低碳管理未来5年现金流量现值(流出量)= (6)

合同能源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节能服务公司具有专业化的优势。能够给企业提供成熟的技术及先进的设备。在EPC模式下,项目失败的风险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同时,该类能源管理合同是以节约能源为标准进行管理,企业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的双重收益。其次,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前期不要企业投入设备购置、专业技术培训等费用。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会造成企业长时间承担与节能服务公司就节能部分分成的义务。是一种长时间的现金流出。会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企业资金流是否充裕、节能减排技术是否成熟以及节能减排效果等因素。

企业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两种模式下企业的单位减排成本,也就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二是对未来5年的现金流量现值(流出量)的影响,也就是考虑企业的资金问题。企业减排成本及未来五年现金流量可由上文(2)~(6)式计算得出。计算所需资料一般较易取得,用以下类似BCG矩阵的方法进行分析:

未来5年现金流量现值(流出量)

对于企业单位减排成本高低的界定主要以从市场上取得单位排放权的成本为衡量标准。如果企业有多种备选方案且减排成本有较大差距,则可以在上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分。未来5年现金流出量的衡量标准因各个企业状况而异。对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说,可承受的流出量会较大,反之,则会较小。下面对落在各个区域内的方案进行简要介绍。

理想方案:是指单位减排成本低,未来现金流出量少的方案,这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最佳方案,企业只需要最小的资金投入,就能换来低成本的减碳效果。

救急方案:是指单位减排成本高,未来现金流出量多的方案,这种方案一般来说不会在企业的低碳管理方案选择之列,但是如果企业没有更好的备选方案,并且企业碳排放严重超标,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社会形象。但这种方案只能用来救急,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尽快研究出新的方案来取代这种方案。

问号方案:是指单位减排成本低,但是未来5年现金流出量大的方案,该方案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减碳成本并不高,但是企业却需要每年有大量的现金流出企业,决策部门需要对方案进行改进。

备择方案:是指单位减排成本高,但未来现金流量不大的方案,该类方案一般为初期一次投入较高,但投入实施后运行效果良好。但并不仅限于这种情况。这类方案的实施需要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证初期投入。

企业应当综合分析企业所有备选方案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做出合适的选择。对于减排能力强的企业来说,无论是采取外购还是合同能源管理等其他模式进行减排,都需要考虑减排规模的大小,企业需要随时在自身减排能力等的基础上关注市场上交易权的价格,合理确定减排规模。对于在企业减排成本高于排放权交易价格时,适当降低减排规模,免得企业利润受损,反之,当市场上排放权价格较高时,企业可以充分使用环保设备的减排能力。以减少从市场上购买排放权的成本或者提高出售剩余排放权的收益。

五、小结

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企业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策略选择时,尤其要注重对单位减排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流出量)的考虑。在此基础上对策略进行归类。结合自身状况,做出最有利的策略选择。当然,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对于企业如何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动向等不具有明显的可测量的因素做出具体探讨,对处于矩阵中四个维度的方案的性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lik, A (1990): “Markets for Pollution Control When Firms Are Noncompliant”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8 97-106

[2]Benz, E and S Truck (2009): “Modeling the Price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 Allowances”, Energy Economics, 31, 4-15

[3]曾刚;万志宏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J]金融评论 2010(4)

[4]陈晓红,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 S) 为例》[J]系统工程 2012年2月 总第218期

[5]王爱国 2012 我的碳会计观 会计研究,5: 3 - 9

[6]谢东明,林翰文 2012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会计研究6:81-88

第5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提交人:晏路辉(中国北京)

方案热度:

概述: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对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是一个强制性的碳减排指标。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的减排目标。随后,共计43个省市被纳为第一批和第二批低碳试点,7个省市被纳为碳交易试点。

碳交易的第一步就是对试点企业进行碳排放的核算,继而为其分配每年的碳排放配额,根据企业节能减碳表现,如果企业需要更多的碳减排配额,则需要购买;反之,如果企业节能减碳表现优异,则企业可以将其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出售,为企业带来利润。国家发改委的说法是,预计到2015年形成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样就将有更多的企业将被纳入碳管理和披露范畴。

方案点点看:

在这个过程中,碳阻迹公司主要为企业机构提供碳排放计算的培训、咨询、软件等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有能力对碳排放信息进行披露,同时也能了解到自身的碳排放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据介绍,计算碳足迹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国际标准ISO-14064,找到合适的方法学和排放因子对碳排放进行计算。在量化的基础之上软件能自动分析出企业减排潜力,促进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同时减少企业成本。还可以生成一份符合ISO-14064的报告。

对此,碳阻迹团队于2011年底研发成功中国第一款碳排放管理软件——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英文名CAMP:Carbon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已经取得三项软件著作权,通过软件的模式取代传统手工Excel计算碳排放的方式,实现企业碳排放管理的高效性与标准化。

受阿拉善基金会委托,碳阻迹公司作为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策划方案提供商,为2012年11月4日举行的阿拉善绿色契约活动提供碳排放的量化以及碳中和方案,到场的嘉宾和企业家包括吴敬琏、冯仑、黄鸣、任志强等。碳阻迹公司根据活动性质,制定了碳排放计算的整体方案,为每位企业家计算了由于参加本次活动个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且通过种树的形式抵消其个人碳排放,实现企业家个人和活动的碳中和。

核心竞争力:

碳阻迹公司创始人晏路辉(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联合国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专家组成员,CDP技术组成员,ISO-14064碳核算师、顾问师)拥有IT和环境咨询领域的双重背景。公司其他团队成员包括IT界资深精英以及环境咨询专家。

碳阻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创立时建立的商业模式:软件+咨询。这比起单一的软件或咨询公司有着明显的专业化优势。在碳排放管理领域,传统的软件企业也开始涉足此领域,但由于其缺乏对碳排放管理业务的深刻理解,无法在业务层面和用户体验上与碳阻迹抗衡。而比起碳管理咨询公司通过传统的excel手工计算方式模式,碳阻迹倡导的通过软件来计算和管理碳排放的模式,体现出明显的高效性与规范化。同时,碳阻迹能提供一套以碳排放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包括培训、咨询、软件以及碳中和的产品服务。

第6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据分析,开征碳税将对煤炭、石化、火电、钢铁等碳排放大户产生不利影响,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将长期受益。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环境税种的征收将使火电成本增加,风电等新能源无疑将增强竞争优势,新能源企业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中,风电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最为光明的,一方面是风电技术在新能源各子行业中最成熟;另一方面是国家近期的政策也都倾向于未来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他认为,龙头公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值得阶段性关注。

此外,有分析表示,与新能源行业长期受益相比,因受益于产业调整的约束性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节能环保行业受益可能更为直接。其中,具有节能概念的电气设备公司以及具有环保概念的脱硫除尘设备公司受益明显。具体到上市公司,主要有:置信电气、菲达环保、龙净环保等。

TIPS1 【背景消息】

自2007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后,社会各界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近些年环境事故集中爆发,让开征环境税的讨论更加热烈。

事实上,环境税并不是一个单一税种,而是一类税收的总体制度。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中国当前节能减排和治理重点污染的实际状况,目前的方案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和氮氧化物税四类。

碳税即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对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按照其碳排放量征收的税收。我国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被认为是碳税提上日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碳税亟待推出的约束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相关研究人表示,征收碳税,可以纠正企业和居民过量使用资源的行为,因此很有必要。而且从现有税制来看,这一类税种还比较欠缺,现行税收制度更突出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面对不少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压力,有专家说,如果我国征收了碳税,国外再征碳关税就变成了双重征税。因此,我国如果开征碳税,可以降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

TIPS2 【碳税概念股科普】

龙净环保: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东方电气:生产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受益于国家发电设备“上大压小”,发展清洁能源政策。

置信电气:专业从事非晶合金变压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产品在空载状态下比传统硅钢片变压器节电,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华光股份:生产节能环保的高参数锅炉、生物质燃料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和余热锅炉,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国电南自: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生产及电厂除尘业务,受益于电动机节能及电厂减排政策。

第7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华为在京签署了《节能自愿协议》:工信部苗圩副部长和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此前,来自电信运营业的中国移动曾与工信部签署该协议。从中可以看出,通信业的节能减排正在掀起一股热潮。而先行者们,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华为,都正在以创新性的绿色节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成为通信业乃至全社会节能减排阵营中的标杆,从而有力地驱动通信业的绿色革命。 值此2010年即将结束之即,“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专栏,进一步深入梳理、总结了2010年中我国移动通信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移动通信业的创新机遇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

1勇担绿色责任,积极采取绿色行动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最新统计,2010~2015年,全球能源消耗将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持续增长,能源的消耗导致了温室效应和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保护环境、防治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尽管从全球范围来看,与煤炭、钢铁、有色、建筑、运输等行业相比,通信行业并不是能耗/排放问题最突出的行业,但是,许多通信行业企业上市公司年报及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部分通信企业的能源消耗也不低。同时通信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兴市场用户的增加以及发达市场对带宽需求的提升必然带来网络的扩容。网上运行设备容量的增大导致了能耗需求也不断扩大,能源单价上涨及运营总能耗的上升给运营商带来了长期的财务压力。

能源开支的压力,社会、公众对运营商的压力,政府的节能承诺,均转化成运营商的节能减排压力。近期全社会都在探讨通过物联网的建设来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这也给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责任,为全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新形势下ICT企业的重要课题。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华为不断履行“绿色通信、绿色华为、绿色世界”的战略理念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先后启动了节能减排合作计划,积极应对气候及能耗的挑战,同时在协助其它行业节能降耗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华为在2008年积极加入了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协会(GeSI),成为中国唯一加入该组织的电信设备商代表。今年年初,华为又被世界经济论坛推举为“绿色智能电网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

2节能从端到端,构建能源高效网络

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华为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之一。长期以来,华为与全球多个领先运营商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节能减排的联合研究与实践。华为认为,电信企业本身的节能减排,不仅要从绿色GDP发展的角度出发,争取达到企业碳中和(Carbon Neutral),而且也是长期以来电信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网络节能减排的方案设计需要与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的评估结合起来,经济可行性高的节能减排方案才是优选的解决方案。而在华为提供的端到端通信网络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中,从接入、核心到传送,几乎每个环节都在进行着节能减排的实践。在接入部分,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有着不同的节能法则。对于移动网络而言,由于站点能耗高,因此节能首先要从站点入手。华为通过网络拓扑和网元这两个层次进行站点的节能设计。在网络拓扑层面,站点节能主要是提高覆盖效率和提高基站设备本身的覆盖能力。华为通过自研的关键技术,结合两种方法的共同使用,实现广覆盖场景下25%以上的能耗节约,带来TCO的可观下降。相比网络拓扑节能,网元级别的节能主要集中在基站节能、冷却系统节能和新能源系统的应用上。华为采用多种技术来减少浪费和冗余,其中华为在业界最先提供时隙级关断功能,使基站的耗能可以更精确地匹配业务负荷的变化,减少浪费。在减少馈线损耗方面,华为创新设计的分布式架构基站和小基站的设计帮助运营商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分布式基站替换传统宏站可以在机顶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40%以上的功耗节约。除此以外,分布式构架也能带来租赁机房和配套冷却系统的节约。一般网络情况下,高效的基站产品和分布式构架这两种场景均可实现网络TCO下降。除此之外,根据当地气候因素而引入的无排放能源、低排放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这些新能源,也是企业减少碳排放、节省能源消耗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华为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的EasyGSM解决方案,支持低成本快速部署,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

降低固定网络能耗的最佳方式是网改。对于固定网络而言,华为的研究数据显示,窄带接入、宽带接入是能耗最为集中的部分,两项加成可达全网的50%以上。所以,窄带接入、宽带接入节点的降耗是固定网络节能的关键点。对于传统窄带接入节点,设备本身已经没有提升能效的空间。但是,目前窄带接入部分在典型的固定网络中的能耗占比仍然过重,华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网改。根据华为实际操作过的NGN网改项目的经验数据,能耗在网改前后对比下降了40%左右。在宽带接入,xDSL是运营商最关注的节能领域。对于xDSL设备,除业界比较常见的关键技术之外,华为在实际网络的测试中,证实了综合以下的技术可取得一定的节能效果,其中包括未用单板自动关闭、风扇调速等技术;同时,对于地域分布广泛的接入网设备,用自然散热、直通风和提高设备工作温度等方式可有效控制空调冷却带来的排放和能耗。在自然散热方面,直接用地表温差来进行有效散热的地源散热机柜是华为的又一创新。经过运营商网络的实测验证,地源散热机柜散热效率明显好于现网对比测试的直通风机柜。

在核心部分,对网络进行改造,同样是最为有效的降低核心机房能耗的方法。在核心机房中,产品的种类通常比较多,规模比较大。一个大型的典型机房,包括有BSS业务支撑系统、OSS运营支撑系统、CS客户服务系统、典型的业务平台、增值应用系统,另外还有包括MSC server / MGW、HLR等核心网设备。纵观以上产品,大多数系统构架在服务器的基础上。传统服务器尽管已应用多年,技术及服务都比较成熟,但在节能方面却有比较大的劣势,其功耗、占地面积与工作温度都为节能带来很大挑战。从设备层面来看,华为认为,对核心机房进行节能的第一个关键措施是利用华为的ATAE(Advanced Telecom Application Environment,高级电信应用环境)对传统服务器进行替换,从而实现硬件大幅度降耗。同时,软件的改进同样可以实现功耗的下降,MSC Pool与 NG HLR等网络构架的新特性也可实现功耗的下降。相对于设备,应用机房热管理来提高现有机房的冷却效率,是机房节能的重要环节。精确送风方式、冷 / 热通道的合理分布和大功耗设备的布局优化等技术也大大提高了机房的冷却效率。

传送网的节能,可以从网络、设备、器件等各个层面考虑。在网络层面,传统环形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往往需要预留一半的带宽作为保护用途。与环状网络相比,网状网组网资源利用率较高,理想状态下为达到保护目的新建的保护带宽仅为1/(N-1)(N为某节点的光连接数量)。同时,OTN调度的引入使ASON在光层的应用成为可能,网络路由智能算法的优化可提升业务直通率,业务保护、恢复更灵活,可减少业务经过的节点数,减少业务穿通所需的带宽与端口资源,光线路效率(带宽有效利用率)提升,从而大幅提升承载网络效率。核心路由器集群功能是解决传统多框集群方式核心路由器能耗过大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该技术,可以从单框平滑演进到背靠背两框集群,后续可平滑演进到多框集群。总之,为每一个网络节点提供最为合适的设备、优化网络、减少设备、减少网络的过设计,不仅能降低网络能耗,还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减少维护成本。在器件层面,华为通过采用先进的散热技术和内置温控功能管理等各种节能减排设计,可以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覆盖整个流程,全面推行节能减排

除了创新、务实和精细的节能减排产品研发设计,华为在生产、运作、服务、采购等方面也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华为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的研发、生产、运作、服务、采购等整个管理过程中,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常设机构和管理委员会,所有的产品线和业务单元都设有节能减排专项工作组,并为所有的主流产品设置了节能KPI指标。

基于华为在内部推行的6个R理念,即:合理设计、减少耗材、可回收、可重用、可恢复、可再生,再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公司上下的积极推动,华为连年实现了“单位GDP产值直接CO2排放”的下降,从2007年至2009年该指标的下降幅度超过了30%。

华为还与运营商共同研究如何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降低能耗。例如:华为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周转架”的包装及运输,是一种典型的可重复循环使用的绿色方案,获得了“2009世界包装之星”大奖。该方案采用了可循环再生利用的代木材料,应用可视化包装技术,推行拼装化、标准化和适度设计。与现有通信设备的木箱包装、纸箱包装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案的绿色优势十分明显――节约木材使用量约50%以上,减少包装重量约20%~30%,延长包装使用寿命2~4倍,降低生命周期内综合成本约5%~10%,提升操作效率达80%~90%等。

4创新实现梦想,用ICT打造绿色世界

通信业仍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移动宽带、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在给运营商和设备商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对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作为全球通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以及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华为提倡全行业不断创新,通过ICT解决方案帮助全社会发展绿色经济。

基于长期积累的创新实力,华为承诺将持续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而打造绿色通信:

(1)不断提高产品能效,协助运营商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减少TCO;

(2)继续推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控制设备制造、运输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第8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低碳经济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比较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安全。可见,河北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大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凸显低碳经济发展重要性

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趋势,河北省面临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河北的重要任务,同时要把河北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低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核心是要求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少排放或不排放废弃物,从而解决资源环境造成的发展困境。

(二)河北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彰显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

当前河北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逐渐逼近极限,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对传统经济模式进行改革。

(三)国家宏观调控设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具有硬约束性

国家为达到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目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相关省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为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河北省也制定《河北省30个重点县(市、区)和30家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及保障措施。面对重要而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如何制定符合河北实际状况的低碳法律运行机制,并且有效发挥的法律制度的有效性,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存在现状及运行分析

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主要在《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节能工作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文件予以规定,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理论上可以归纳为行政类法律机制、市场类法律机制、自愿类法律机制。法律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是通过采用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综合手段,对钢铁、水泥、焦炭、电力、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大了淘汰落后力度,实现河北省经济发展低碳化的需要。但是从目前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运行来看,存在着节能减排的效果和规制成本都不理想的问题。

首先,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运用最为充分的是“命令与控制”类法律机制。其次,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性法规中对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规定不够充分。目前现状是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忽视了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的灵活和有效的积极作用。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公共管制工具重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人理性不能自动集合成集体理性的局限,公共管制工具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强制性、严格约束性为导向。但是公共管制法律工具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环境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命令与控制型的低碳控制政策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具体性的行业,以及可以用指标量化的企业碳排放数量,并且可能产生政府“工具失灵”问题。因此,应该认识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并非万能,许多设计用来弥补市场经济不足的计划却会产生与设计者的初衷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为构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必须在规定行政管制类法律机制的同时,相应的配置合理的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并且以后者来弥补前者的不足,才能达到低碳经济充分发展的目的。

三、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创新与变革路径选择

(一)以强制政策改造传统高碳产业,重点实施高碳预防机制

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河北省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同时,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应该重视高碳企业的避免,充分贯彻环境法中的预防原则,立足于预防,防患于未然,事前预测和防范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具体政策包括:

1、碳评估法律机制,即对涉及到碳排放的经济活动在实施之初要进行的相应的调查、预测和评估,然后提出预防或减少碳排放的对策。

2、碳排放目标责任法律机制。只有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纳入到对地方和部门行政领导考核的范围,才能督促碳排放有人问津和负责,从而强化市和县政府的治理责任。

3、高碳企业退出和低碳化改造法律机制。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差比较大。因此,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构建低碳化法律实施机制,引导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制定促进政策让“低碳者”受益,让“高碳者”不能享受政策优惠,从而达到“软性治理”的效果。具体而言,构建低碳化的法律实施机制主要包括:

1、促进碳交易市场法律机制,是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法律设计在我国建立全省范围的以碳为主要内容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制度应以“损害环境者付费”为原则,按照比例付出或获取相应的碳指标,用于平时的生产交易之需。

2、促进碳减排财税法律机制。河北省在促进碳减排财税法律机制的建设上,可以制定经常性的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3、政府绿色采购法律机制。通过河北省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政策来建设符合本省省情的低碳消费体系,这不是减少消费,而是消费的过程中倡导低碳消费,并通过省政府的引领作用使得生产环节向低碳模式的转变。

(三)合理设计自主化低碳法律实施机制

1、公平、合理地制定低碳发展自愿协议,加强企业低碳经济实施的持续监督,并且规定合理的责权利机制。建议把自愿协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并且把该自主化类型政策作为具有一定强制力的基础。

2、重视公众和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在企业低碳自愿协议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河北省通过相关立法赋予其在企业自愿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在企业未遵守自愿协议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对工业企业减排行为的舆论和监督作用。

第9篇:节能减碳方案范文

关键词:低碳金融;低碳经济;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恶劣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普遍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步在全球形成。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和工业部门,特别是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研究认为金融部门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集中表现在低碳金融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作用。所谓低碳金融,广义上是指为发展低碳经济所进行的所有金融活动的统称;狭义上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与发展低碳经济有关的投融资活动的总和。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通过金融杠杆,金融企业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全社会应以金融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金融企业应该比一般企业更重视碳排放等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目前,关于低碳金融发展问题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发达国家关于低碳金融的实践也风起云涌、推陈出新,通过低碳金融有力地促进了本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有目共睹。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既充满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二、我国发展低碳金融现状分析

(一)我国低碳金融发展现状。我国的低碳金融体系以政府财政为引导,以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银行系统在低碳金融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相对欧美的低碳金融体系,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政府对发展低碳金融的推动。早在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IFC联合举办了“银行社会责任: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使各银行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对赤道原则有了初步的认识。2009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指引》,要求中国的银行尽量遵循赤道原则要求。同年12月22日,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2009中国金融论坛”在京举行,会议认为银行业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需要扮演好两个角色: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2010年5月28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就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从严把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信贷关,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提出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试行排放权交易,发展多元化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专门岗位和安排专职人员,加强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发展趋势和信贷项目管理的深层次研究。

第二,碳金融市场的起步。自2008年以来,国内已有多个省市设立了环境权益交易所。2008年8月,由北京产权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牵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9月,天津成立了排放权交易所。在三家龙头产权交易机构的带动下,广州、武汉、杭州、大连、昆明、河北、新疆、安徽等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相继成立。此外,贵州、厦门、深圳等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也在筹备之中。另外,一些地区虽未设立专业的交易所,但也有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第三,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以碳减排交易为主力。虽然环境权益交易所的交易品种较多,但碳减排交易是主要的交易品种。2009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2010年8月5日,甘肃锦泰电力与来自海外的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在北京环交所达成了交易所场内首个单边CDM项目。除了热门的碳减排交易外,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交易在多个试点地区也得到了推进。2009年12月25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启动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当天举行的首场排放权交易竞价吸引了8家企业参与交易,成交总金额为805万元。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于2009年3月18日启动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首日交易量近500吨,成交总金额约95.6万元。2010年8月25日,杭州产权交易所举办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12家企业参与了284吨二氧化硫和58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的报价,总成交额达864万元。

第四,商业银行对于绿色信贷日渐重视。国内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信贷支持。2008年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发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23笔,金额165.83亿元。工商银行2008年的低碳减排项目贷款达491.5亿元,环比增幅达69.17%;2009年以来的节能环保类项目贷款余额近4,000亿元。此外,工商银行也是第一个在信贷审批中设置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国内商业银行。2010年北京、湘潭等地商业银行以低碳银行论坛的形式公告提振绿色信贷。同时,银监会督促银监局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节能环保授信工作的指导,搭建节能环保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做好节能环保信息服务工作。随着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扩大,银行业对低碳产业日益重视,低碳项目和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支持。

第五,国内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低碳金融创新。2007年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2008年浦发银行率先推出了针对绿色产业的《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方案、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2010年1月和3月,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先后推出低碳主题信用卡。2010年4月8日,光大银行与北京环交所签订《中国光大银行碳中和服务协议》。此外,国内信托公司、私募基金也开始了低碳领域的投资探索。比如,北京信托公司推出的“低碳财富・循环能源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2009年12月3日成立,共募集资金近2.1亿元。浙江首个以“低碳经济”为投资主题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商诺海低碳基金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成立,首期实到资金2.2亿元。

(二)我国发展低碳金融中的问题。与西方相对完善的基于市场的低碳金融体系相比,我国的低碳金融发展在低碳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低碳金融工具的多样性、低碳金融衍生品的丰富程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1、低碳金融机构体系不成熟,专业人才缺乏。我国低碳金融才刚刚起步,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对低碳金融业务发展、交易规则、风险管理等缺乏经验,熟悉低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机构和人才不足。

2、低碳投融资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以基于项目的CDM市场为主,CDM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长,交易成本较大,项目交易涉及不同国家,涉及风险因素较多,国内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而对于国际上占比超过85%的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我国还没有涉足。另外,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缺乏碳交易定价机制和碳排放交易标准。

3、缺乏发展低碳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现有金融监管与运行体系下,金融机构无力分担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出于对资金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考虑,金融机构缺乏内在动力。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所限,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制度,低碳企业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导致融资机构信贷风险的上升。

4、低碳发展投融资的政策支持不足。目前我国低碳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关的政策、规则尚未形成,特别是相应的税收、信贷投融资导向的政策性配套服务支持不足,不能为低碳发展的投融资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我国发展低碳金融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出特殊规定。赤道原则虽然在我国有所宣传,但应者寥寥,大多数金融企业仍然认为赤道原则与其无关。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健全和完善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并形成一个体系。在当前的法制环境下,至少要在相关的法律中规定贷款人应有的注意义务,即贷款人向项目提供资金时要对与项目有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审慎性审核调查。此外,在社会和环境评估报告的内容方面,也可以参照赤道原则的规定,对贷款协议示范文本还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二)建立专门的低碳政策性银行。低碳政策性银行是由国家财政提供资本金,以促进低碳经济迅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性银行。低碳政策性银行成立后,可以为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主要作用是为那些信贷周期长、规模大、公共性高的低碳基础设施和低碳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发展低碳政策性银行,对于发展低碳金融可以起到积极的探索、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引导并加强商业银行为碳金融提供服务的能力。这要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进行组织机构的健全,通过改制现有的机构或者成立新的机构,专门负责碳金融业务的开展,以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商业银行更应该通过新人员的招募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的重组和培训,从而满足金融市场需要;同时,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低碳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为低碳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四)成立专门的低碳国家专项基金。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碳基金一般投资于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与活动,推动气候变化保护项目,促进环保技术的进步和扩展。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低碳产业的发展,该类基金对于促进新的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通过多种方式成立和完善“低碳专项基金”,并专门用于环境保护事业以及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创新。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同样设立类似的低碳绿色专项基金以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允许的碳排放量较大,使得我国的碳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几个地区性的交易所也处于试点阶段,交易清淡。我们要加快碳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加强碳交易信息,培育中介机构,开展碳金融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詹剑,徐锋.低碳金融模式初探[J].现代金融,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