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新零售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疫苗供应链;供应链网络;成本最低;需求满足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l, many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have gained great benefits. But in the process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 vaccine the particularity of drugs, the lowest cos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ditions to the members in the supply chain has brought challenges and threats,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 network, it will affect the uncertainty caused by the greater. Based on the design of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special drug supply chain network with the lowest cost and meet the demand.
Key words: vaccin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network; cost minimum; demand satisfaction
1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政府加强药品控制与管理、加速国家医疗体系改革、完善药品流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但是传统的医药企业管理模式很难应对现今变化快速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疫苗冷藏供应链的运输作业并不规范,疫苗属于冷藏药品,与其他药品不同,具有特殊性,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规定进行,如果出现疏漏可能会导致疫苗注射者有生命危险。
目前我国的疫苗冷链一直属于国家垄断状态,但一些不法分子只为谋利,往往造成因为存储、运输的不规范造成药品变质的恶果。供应链网络的设计与再设计,允许与供应相关联的能力和业务产品的最佳水平,来确定制造业、仓储和配送的连锁活动以最小的总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田俊峰等(2012)[1]对供应链网络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使供应链网络的性能在参数摄动的情况下具有鲁棒性。郭小娟(2013)[2]通过构建混合整数的非线性模型,以收益最大化为模型目标,对四级供应链网络进行优化和设计。张连祥等(2014)[3]详细地阐述了疫苗在运输与保存中,使用冷藏供应链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注意事项,如何选择第三方进行冷链运输,以保证疫苗的质量,从控制冷链疫苗进而提高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的概率。Prashant Yadava等(2014)[4]论述了随着全球对健康的重视以及投资增大,对疫苗供应链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疫苗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进行整合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徐欣(2015)[5]阐述了我国的疫苗冷链物流的现状,以T公司为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疫苗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提出疫苗冷链物流安全监控体系等举措,旨在为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提供启发性建议。黄远良等(2015)[6]研究了一个产出不确定的供应商与一个社会计划者组成的两级流感疫苗供应链决策问题,在分析了分散无契约与集中控制情形后提出用短缺惩罚与成本分享契约来完美协调流感疫苗供应链。Lemmens(2016)[7]等通过回顾供应链网络模型来确定这些模型对疫苗供应链的适用性,通过研究表明,疫苗供应链不同于其他供应链,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狄蓉等(2017)[8]采用 Shapley 值的利益分配法对医药供应链管理题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供应链链上企业的关系,实现供应链成员利益最大化。周宝刚等(2017)[9]考虑三类模糊算子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方法,研究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三级供应链网络设计与集成优化问题,并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计算实验与数值分析。Kartina Puji Nurjannid等(2017)[10]提出了基于闭环网络的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对绿色供应链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2 基于最低成本与需求满足的供应链网络设计优化
2.1 基于最低成本与需求满足的供应链网络模型设计
现今一般的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模型框架并不仅限于这样的网络布局。事实上,需求的逐渐增加,任何公司要满足此模型,都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该公司必须满足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的顶层(源点1)节点1,对应公司和目的的水平(目的)节点,对应零售店(需求点)的需求,并且能够保证及时供应,最终确保产品从制造商最终交付到消费者、零售商和需求市场。因此不同的供应链网络的拓扑结构将需要定义不同的传送路线。其中:图1中路径连接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就是代表供应链网络的灵活度。
假设在供应链网络拓扑结构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路径,链接节点1与每个目的节点,并且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能够保证每个零售商的需求,将得到满足相应模型的求解方法,能以最低的总成本和需求满足产生最佳的产品流,得到最优产能的投资,图1的供应链网络设计示意图为确定最优供应链网络设计奠定基础,这些路线能够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正如图1所示,假设某疫苗有能够满足来自零售商、需求市场的需求的制造商和配送中心。从顶层部分节点1连接对应的制造节点公司,此环节表示制造环节;从制造节点连接到相应的能够配送的配送中心节点,此环节表示相应的配送、产品存储环节;最后连接到零售商或需求市场,供应链网络结束。我们所说的供应链网络包括G=N、L,这里的N表示节点,L表示路线,G代表整个供应链网络拓扑结构的所有可能路线的集合。最终通过对比G,将得到最优的供应链网络完整模型的最终解决方案。
假设如图1的网络结构,每个环节均是构成基本成本的单位;整个供应链活动,即产品的制造、装运、储存等相关活动。
在供应链网络中(如图2)中的一条路径P,P路径指连接起源节点1,到一个目的零售节点,并最终交付给消费者。
用A 表示原始节点到终点这一对节点,P 表示供应链网络线路中所选择的其中一条路径,使用1,X 表示节点1到零售节点的集合。C 表示p路径从源节点出发所连接的节点公司,可得到以下公式:
由于产品的生产数量是非负的,所以用f , a∈L表示非负容量的链接,同时应该注意在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变量的相互结合联系的能力,用f表示链路上的流量,每个链路上的流量不能超过链路上的最大承载量,因此,出现下面约束条件:
链路上的总成本是由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存储环节的各个费用构成,由于物流的流动性缘故,所有产品都要在所有的链接功能节点上流动。
假设每个环节上的总成本是满足凸函数,连续可微的,并且是一个有界的二阶偏导数,供应链问题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运输和分销方面的问题。
本文使用t 表示增加链路容量f 的总投资成本,随之可得到以下假设:
链路的容量水平f 是相关总成本的链接功能的能力水平。我们假设这些函数是凸的,连续可微的,并有界的二阶偏导数。这样条件下的总成本函数将会有保证收敛的算法。
企业面临的供应链网络设计优化问题可以表述如下。该公司旨在确定最佳的水平,以确定每一个供应链网络链接的最佳水平,再加上其供应链网络活动的总成本最小化的总成本,总成本的能力投资的最佳水平。因此,公司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本文建模中考虑约束条件式(1)~式(5)。
显然,上述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产生产品流量和链路容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供应链网络设计所面临的总成本。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优化问题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本文将拉格朗日乘数λ 与约束式(4)的链接,用λ表示相关的最佳拉格朗日乘子。
变分不等式(10)可以使用改进的投影方法解决(有时也被称为外梯度法)。在变分不等式(10)中,它可以利用算法的无容量限制的系统优化问题的解,存在众多的算法,在每次迭代更新程序直接获取链路容量和拉格朗日乘子。修改投影法保证收敛到一个变分不等式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进入的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函数的单调性和Lipschitz连续(的条件下,上述的成本函数施加假设满足)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当已经解决的问题式(10),本文的解决方案w , f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总成本(参见式(8))与供应链网络设计相关。
为了完整性,现在建立的单调性FX以及Lipschitz连续性。
定理2:定义式(10)的函数是单调的,即:
在式(14)的表达式是大于或等于零,因为假设,总成本函数是凸的,连续可微。因此,结果成立。
定理3:函数fx定义式(11)是Lipschitz连续的,即:
2.2 基于最低成本与需求满足的供应链网络模型再设计
在上述供应链模型中,开发了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起初链路的能力是未知的,随着产品流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确定。在这里,本文考虑重新设计现有的供应链网络的问题,其中一些链接a属于L,已经有相应的能力,在重新设计中需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网络,最终以现有的能力制定最小总成本的解决方案。用 , a∈L表示连路上的现有能力。在设计模型时,如果合适的话,重新设计供应链网络问题的目标函数式(8)仍然是有效的,因为是约束式(1)通过式(3),而不是式(4),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中,在f 变量必须是非负的,在设计模型(参见式(17))f , a∈L的值,可能取负值。由于链路流是非负的,根据式(17)观察到,f s是有界的。如果所有的 , a∈L=0,在上述所设计的模型中是行不通的。
把拉格朗日乘数β 与约束式(16)链接,表示的最佳拉格朗日乘子β
将前拉格朗日乘子的向量用β表示,让L 表示,可得集合:
在w路段流量的载体中;f为链路容量的载体,x为路径流动的载体。在相同的假设下,在2节的模型中,有以下结果:
定理4:优化问题式(8)的约束:式(1)~式(3)、式(16)和式(17)是等价的变分不等式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定链路流量,链路容量的载体和拉格朗日乘数:
如果定义列向量,变分不等式(19)也可以被纳入标准形式(11):
注意,函数f定义如式(19),在上述变分不等式单调性和Lipschitz连续的条件下,总成本函数是凸性的,是有界的二阶偏导数。
3 疫苗供网络数值分析案例
假设一个疫苗公司面临着3个有可能合作的制造厂,2个配送中心,并提供了3个零售点。例子的数据以及解决方案如表1所示。
本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相关数值,设置了α=0.1和收敛容差ε=10-5。算法初始化,每个零售店的需求分布相同,所有的路径由该公司节点1连到零售店。其他变量,即链路容量和拉格朗日乘子,被初始化为零。
对电子标签应用市场的发展,源流科技有一套独特的见解。同时,作为日本积水树脂凯普艾系统株式会社的授权商,源流科技电子标签拣选系统有了可靠的硬件保障。
华为,上海源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参与过上海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光明乳业集团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的电子标签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
记者:作为富有多年经验的商与系统集成商,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现阶段电子标签的技术发展情况。
华为:目前,高端电子标签产品主要是日本和欧洲品牌。欧洲品牌把电子标签定位为一种纯粹的辅助产品,目前在市场占有量上不如日本。台湾的电子标签产品主要是跟随“日系”的发展,但从外观设计和产品质量方面还有待完善。国内产品价格较便宜,但随着国外电子标签生产企业把工厂迁到中国,价格差距正在缩小。 就设备本身而言,按钮是决定电子标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状态下,日本产品的按键次数为300万次,国产电子标签现阶段都达不到。另外,在数据信号传输技术方面,国产电子标签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标签产品的发展趋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提出一些新要求,如不仅仅通过按钮生成确认信息、增加中文显示等。
记者:电子标签产品必须同适当的系统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源流科技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
华为:积水树脂在选择商时看重的是综合服务能力。在成为积水树脂商之前,源流科技一直与日本爱鸥自动化公司合作,在电子标签市场有长期的积累。所以在从品牌角度进行推广的同时,技术角度的推广我们也在做。
电子标签的使用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产品品质与软件系统。但在电子标签刚进入国内时,大家不知道它如何运作,认为它很神秘。目前,我们已经在软件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包括向合作伙伴公开标准化的系统软件功能和一些控制系统的源代码,以便他们也能开发软件使用这些电子标签产品。每一家系统集成商、包括软件公司都可以有一套对电子标签系统的独特理解,不一定完全按照源流科技的想法。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掌握电子标签的使用,这也有助于整个市场对电子标签形成成熟的认识。
电子标签有它自身的定位和市场空问,在某些特定的工作场合,电子标签的价值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按照客户的要求,解决它在系统中的使用量、怎样与仓库作业相结合等问题。
记者:源流科技提供的电子标签拣选系统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华为:电子标签应用系统的特点在于规模不大,但很完备,包括硬件、软件、安装工程等内容。
在设计方案的前期,我们要对物流中心的拣选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品项、频次、拣选区域的大小、人员配置等,由此确定使用怎样的拣选方式――播种式还是摘果式。然后是硬件配置的选择,如3位数或5位数的电子标签、是否需要接扫描枪等。在接下来的布线工程中,需要做数据传输的网络布线。软件配置是最花时间和精力的,通常需要软件供应商进行大量客户访谈把握其需求。不过现在源流科技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把软件做成了标准化和功能化的模块,即把电子标签的软件功能全部罗列出来,由客户进来选择,其中涉及的内容可以保证解决他们80%~90%的共同功能需求。还有一些功能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会需要,比如对作业人员效率的分析、对硬件的检测功能等软件功能。对于这部分需求,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定制开发。另外,与上位系统的接口也属于软件范畴内,但我希望把它单独列出来说,因为现在每家使用的系统都不一样,所以需要的接口也不同。在这些工作完成后,我们按照客户需要的系统功能把软件“打包”,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在提供解决方案时应尽量做到标准化、配置化,这有利于帮助客户缩短开发时间、降低费用。目前,源流科技的电子标签拣选解决方案从签订合同到安装调试完毕,项目周期为30~45天。
记者:设计物流中心拣选系统解决方案有哪些难点?源流科技是如何解决的?
华为:客户选择拣选系统比较看重的是方案的适用性、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成本以及最终的效果,也就是产生的效益。
在设计分拣系统解决方案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在前期设计阶段,需要有数据分析进行支持,如果缺少这些分析,在硬件的选型以及软件方面容易产生配置不当,比如原本3位数电子标签就足够用的,结果用了5位数的,造成重复投资、加大投资。这些分析并不需要太细,但要能支持整个方案的设计。同时,在整个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作为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还要与系统集成商配合,基于设备特性提出一些使用意见。因为系统集成商可能更多的是从他的角度出发,但对电子标签的一些特殊性能和使用方式不十分清楚。
其次是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电子标签的安装调试包括安装布线和软件调试两个过程,这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布线工程很复杂,如地线没接好、存在信号干扰等问题都会导致部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减弱,影响电子标签的反应速度。软件调试方面,流通业存在的问题会比较显著,因为其对电子标签的工作强度要求高、数据量大。比如源流科技有一家客户每天配送的最小单位大约在22万件,出一点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运作流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前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压力的测试。
以往,这些问题都是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才被发现,处理起来很被动。根据经验,源流科技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把一系列可能出现的状况考虑进来,并与客户和系统集成商相互配合解决。
同时我们也很清楚,电子标签只是拣货解决方案中的一种辅助工具,要满足不同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在整个物流中心的拣选系统中需要把电子标签与其他物流设备及相关技术配合使用,比如目前被广泛用到的RF技术。这方面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源流科技正在计划尝试将电子标签与堆垛机等自动分拣设备搭配使用。我曾见过类似的应用,在堆垛机
特别是箱式堆垛机两边的货架设置为一边是高位货架,另一边的上半部是高位货架,下半部则是流力式货架,堆垛机向流利式货架补货,利用流力式货架外面安装的电子标签显示拣货数量。此外,一些用料箱或托盘进行单元化管理的制造工厂在出库环节也可通过少量的电子标签指示每次要拣货的数量。这些做法主要适用于拣选量不大、作业空间有限的制造型企业。
记者:据了解,制造业也是源流科技的目标市场之一,这种应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制造业使用的电子标签系统与商业流通业有何不同?
华为:与国外最早将电子标签用于生产制造业不同,电子标签在中国的应用从商业起步,现在正处在成长期,国内一年的需求量只有4~6万个。并且在商业流通领域,能用上电子标签的行业(如超市便利、医药、低温配送、图书、烟草等),市场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实际上,很多人只知道可以利用电子标签提高零售业配送中心分拣拆零作业的速度和准确率,却没有意识到电子标签的指导作业功能还能被应用于制造装配,比如对一些有特定安装次序的操作,在工位上安装电子标签后,工人只需要按照指示灯提示的先后,取出零部件进行安装。这种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一辆车从车架到里面的零部件,种类非常多,一个总装车间的需求量有上万个。按照国内现有的生产制造业规模,对电子标签产品的需求量至少有十几万。在汽车、电脑、电器等行业的组装车间,以及服装制造业的成品仓库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造业和商业流通业对电子标签的应用目的不同,制造业的成品面对的是终端客户,所以它把降低差错率放在第一位。商业流通业则把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在保证配送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允许一定的差错率存在(如便利店行业)。所以,制造业对系统的要求会具体到解决方案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在流程监控方面提出各种特殊要求。要实现这点,拣选系统必须与WMS、MRP等系统进行结合。
记者:未来几年,源流科技在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方面有哪些发展计划与实施策略?
华为:目前国内对电子标签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零售、医药等行业,竞争很激烈,但能看到的参与厂家不多,也就集中在4、5家之间。我认为,大家应努力把电子标签的使用拓展到更多的行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集中在某几个行业。只有市场做大后每一家能分到的才会多。 2007年,在拓展商业流通行业客户的同时,源流科技将把推广电子标签及相关解决方案在制造业的应用作为工作重点。比如汽车制造业,包括汽车的零部件工业方面,以及机械、电器、电子等制造业行业,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薛峰站在药房网呼叫中心的办公区域,踌躇满志。
他将要完成呼叫中心下一个阶段的改造,带领药房网朝着“全球最大的中文健康医药零售电子商务门户”冲去,那是药房网的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京卫元华医药科技公司的副总裁,全面负责药房网运营的薛峰已经努力了8年时间。他始终不曾放弃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痴迷,哪怕在几年前网络泡沫时期。
薛峰要做网上最大的医药销售商。
进军医药零售
网上卖药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我国对网上药品销售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有实体企业,拥有零售连锁的药店,必须取得医药资格交易的证书。这些高标准的门槛将许多企业挡在医药互联网交易之外。截止到目前,我国只有10家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网上药店。
药房网的实体企业是京卫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京卫元华。京卫集团的业务涉及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销售与推广等多个领域,2007年的销售额达到120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药房网在2005年12月29日正式开张运营。早在2003年,药房网就首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那时的药房网正在萌芽状态之中。随后,药房网又获得了一系列相关的资质证书。
在这之前,薛峰一直做着和电子商务有关的事情。1999年,他在京卫集团投资的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担任总经理,开发了一系列医药行业的软件,摸索行业特性。2000年左右,互联网吹捧的泡沫开始破裂,加上国家对网上医药的严格监管,不批准资质证书,薛峰回到京卫集团做CIO,规划和实施集团的信息化,这一做就是三五年时间。
薛峰做CIO的时候,把“零起点”的京卫集团的信息化带入了稳定的运营阶段。
在这期间,京卫元华的战略是进军零售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为了符合政策要求和实际的运营考虑,京卫元华在1999年开设了“京卫大药房”的零售终端,目前已拥有30多家实体店,销售额近亿元。
京卫元华紧锣密鼓地筹备网上卖药。“药房网”将成为京卫元华的电子商务品牌冲向市场。由于薛峰是IT技术出身,开发过电子商务软件,又做过集团的CIO,基于这些考虑,他从京卫集团的CIO位置调过来,以京卫元华副总裁的身份全面负责药房网的经营管理。
在现在电子商务普及、互联网用户极其活跃的情况下,如何在网上做到价格便宜,又能吸引用户?如何解决物流配送问题,尤其是面对遍布全国的用户?
这些问题一一摆在了薛峰的面前。
选择合适的系统
药房网的野心很大,但开始只是当做30多家零售连锁药店的补充销售渠道。直到薛峰开始真正运营呼叫中心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医药行业“零售电子商务门户”。
京卫元华和各大医药厂商有长期的合作,拥有良好的信誉,药品进价低。用户在网上购物之后,可去京卫元华的30多个零售终端和全国4000多家零售加盟店取药,如此解决了大部分的物流问题。京卫元华旗下也有取得运营资格证书的物流公司,它们的仓储依托集团的仓库,联合运营。
有了这些电子商务基础之后,薛峰开始寻求深层次的电子商务突破口,呼叫中心首当其冲。在他的构想中,京卫元华以互联网平台、呼叫中心和线下连锁店面形成“三位一体”,达到盈利的目的。不过,在初期运营阶段,药房网的软硬件平台搭设好之后,网上销售一般。呼叫中心只是在外租赁的,也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
2007年下半年,在董事会的核准下,薛峰决定上一套呼叫中心系统,他开始痛苦地调研和归纳企业需求。最终在2008年7月,药房网和甲骨文公司签署了实施协议。由于以前京卫集团的CRM、B-C平台和一些相关软件采用甲骨文公司的解决方案,呼叫中心再次签署甲骨文的CCA(Call Center Anywhere,无处不在的呼叫中心)系统顺理成章。
薛峰从实施的角度认为,采用甲骨文的CCA避免了寻找系统集成商、协调软硬件和日后运维的难处,CCA可与以前的系统无缝集成。从业务角度说,这套呼叫系统功能强大,是一个预集成、多通道的联络中心平台,可实现在任意地点接收往来信息并发送到任何地方。
部署实施CCA之后,薛峰从这套信息化系统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逐步调整运营理念,其中作了几次较大的业务调整。
用技术突围
几年前,呼叫中心从租赁席位转变为自我运营。药房网在京卫大厦二楼设置了两个坐席,当做网上销售的服务热线,但损呼率高达80%。薛峰不知道哪些用户在拨打电话,他们需要了解什么信息。
2008年6月,药房网启用了CCA系统之后,薛峰通过数据分析后发现,许多电话进来是先咨询问题,而非直接去网上购药。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度,薛峰在电话环节中又安排了医药顾问,让他们先解答问题,再转入话务员。这样一来,销售率大大提高,用户满意度也在增加。
目前,药房网有50多名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其中医药顾问有30多名。
日益觉察到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他又将呼叫中心作为单独运营的部门,制定了销售指标,进行任务考核和工作量统计等。做出这种调整后,呼叫中心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并从技术上扩展了一些功能,除了电话呼叫之外,还能提供邮件、即时信息、传真和网上回话请求功能,与网上沟通平台无缝连接。
呼叫中心的业务调整还包括: 在接入电话之后,先确认用户信息。假如是黄金级别的用户,则有固定的话务员联系,有利于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和熟悉程度,促进销售。如果是新用户,则需要留下相应的信息,纳入知识库中,为以后挖据信息做准备。
薛峰做出这些改变之后,药房网月平均电话量提升近100%,月平均成交订单增加了38%左右,这样的业绩让他放下心来。有了如此大的增幅率,药房网今年6000万元的销售目标指日可待。目前,药房网的网上销售额和零售药店的销售额逐渐持平,增长率远远高于零售药店。
这就是薛峰成功应用信息化的例子,他一直强调信息化在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业务创新,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动力之一。薛峰是技术出身,懂得信息化如何实施; 他现在又是管理者,需要站在更高角度运维。以他的这两种角色看信息化,最终促使业务和IT的无缝融合。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5月27日天猫医药馆接到停止销售药品的通知,随后上海1号店和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证实收到同类通知,截至目前,全部取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试点资格的三家第三方平台已经全部被叫停。一位国家食药总局人士称,网上售药面临监管环节缺失的问题,正在商讨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平台企业对药品只能展示,不能销售。
叫停网售药试点
5月27日,天猫医药馆在向入驻商家发送的《关于药品类目紧急管控措施的通知》中称,天猫方面收到河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要求95095平台商家(天猫医药馆商家)即日起停止销售药品类目商品。天猫医药馆公开回应称,被叫停的不只是天猫,而是整个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
据了解,目前取得网上零售药品第三方平台试点企业共有3家,即95095医药平台、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的1号店。其中,95095平台隶属于河北慧眼医药科技(以下简称河北慧眼),2014年1月,阿里斥资13亿港元入主中信21世纪,并同步签约协议,以300万元的总代价购入河北慧眼。
早在2014年5月,国家食药总局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开放处方药网上销售、准入第三方物流和单体药店也能获得网上牌照等内容,被业界普遍视为医药电商大步前进的号角,然而,虽然网售处方药何时放开至今尚未确定,但是目前医药电商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重要入口。
公开资料显示,天猫医药馆2012年正式上线,是持有A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为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C类许可证)的药房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向在线大药房商家收取最高为成交额3%的佣金。
财报表明,天猫医药馆是阿里巴巴经营业务中增长最快的类目之一。2015财年,天猫医药馆的总商品交易额为47.4亿元,占整个在线医药零售市场过半的份额。目前已有约258家大药房旗舰店入驻,而国内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B2C牌照的企业约为450家。
至于此次叫停的原因,目前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三家企业的试点资格均已经过期。2013年11月获批的河北慧眼医药科技95095平台、2014年7月获批的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以及2014年7获批成为首个获得网上售药资质的综合电商企业的1号店,试点资格均已过期相当长时间,因此监管部门叫停也在情理之中。
据了解,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系由国家食药监总局给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颁发的资格证,分A、B、C三种。
其中,A证为国家局审批,目前全国只有8张,服务方式为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B证由地方局审批,全国范围42张,服务方式是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属于企业间的批发交易证书;C证由地方局审批,全国范围69张,服务方式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并且只能销售自营非处方药品。
单从A证目前发放的数量上来看,申请难度便可见一斑。与后两者不同,只有获得了A证,才有资格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相当于一个药品第三方服务平台的牌照。
对于此次“叫停”对医药电商影响,有观点认为,这对医药电商的发展而言是一次退步,但也有专家并不认同。史立臣表示,目前还无从得出政策层面对医药电商收紧的结论,对第三方平台的“叫停”只是个案,“毕竟与B证、C证相比,A证的数量少”,叫停并不影响药品网售。
O2O或为发展方向
不同于医药B2C,在“互联网+医药”蓬勃发展的时间里,还出现了一种更为垂直的医药O2O模式。根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现阶段除医药电商B2C企业提供的O2O服务外,其他医药O2O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传统企业背景的医药O2O公司,如叮当快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医药O2O服务,如京东健康到家等;此外还有独立的医药O2O企业。
5月份,医药O2O业内可谓热闹非凡。在5月18日药给力宣布融资失败“倒下”后,5月25日,阿里健康宣布与65家药店建立医药O2O联盟。5月26日,叮当快药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叮当智慧药房,从健康管理、智能服务、社区健康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专业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医药O2O成为未来的一个方向,是基于两点优势。其一是便于监管,因为都是本地化服务,实体门店提供配送。其二是激活了线下实体门店,发挥了现有线下门店的功能。平台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导入流量或者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政策的优势也是国家层面一直都鼓励电商的发展,尤其是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2015年年初,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明确提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并要求提高物流社会化水平,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向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等。
不难发现,同样是“互联网+医药”,B2C模式遭遇国家政策调整,面临转型;而O2O模式仍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主要原因是两者的配送模式存在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与药店结合的紧密程度。
多元化经营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叫停”多行业的影响并不太大,但对行业的预期和判断影响较大。京东、阿里健康最近动作频频,业内部分企业已经在多条腿走路,以期分化风险。
众所周知,京东在与第三方联合发展药品自营业务受挫后,已于2014年底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开始专注于药品交易服务平台的开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已于2015年11月通过安吉堂正式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C证。
京东自营的医药馆“京东大药房”5月31日正式开业,实现非处方药的线上直接购买,由旗下药品零售企业“青岛安吉堂大药房”负责。另一面,京东也不愿意放弃拥有丰富药品和线下零售渠道的药品零售企业,同时上线了让第三方药房商家入驻的B2C药品开放平台。
“技术”、“效率”、“变革”成了仓储管理的关键词。现代制造业仓储设备的“后续能力”就宛如仓储经理的左右手一样重要。工业用手持计算机和移动打印机已经日渐广泛地在有关操作流程中被采用,并被制造业仓储经理及供应链专家看好。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 Harris Interactive的一份报告,“不少使用仓储或配送中心的行业将更多地受到移动办公环境的影响。”在行业健康的发展趋势下,全球自动识别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美国易腾迈科技公司(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Intermec)在近年来享受了醉人的业绩增长。
在和全球语音领先厂商Vocollect强强联合之后,Intermec在仓储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方面已俨然再下一城。易腾迈北亚区总经理陈亿告诉《物流》杂志记者,“物联网产业驶进快车道,让上游的RFID和传感器厂商和下游物联网运营商正面临时代不可多得的行业洗礼。”陈亿说, “尽管物联网国内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已俨然有着蓄势待发的架势”。
源于物联网 服务物联网
《物流》:易腾迈物联网系统在国际上的用户主要是哪些行业?在国内,你认为哪些行业将是物联网的潜在用户?
陈亿:易腾迈物联网的用户不能简单定义为某特定行业客户,我们更愿意谈自身拥有哪些物联网的应用。我举个例子,沃尔玛更像是个物流公司,而非零售行业。易腾迈物联网的应用包括仓储管理,运输可视化,现场服务,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
无论是国内还是发达国家,物联网的用途广泛,而且最终会普及到普通大众的生活。比如在美国,刚开始物联网主要用在军事方面,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遍及医疗、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食品追溯、物资追踪和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中国,物联网在这些行业应用的潜力都非常巨大。RFID 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而国际上基本形成的RFID 五大标准组织,则分别代表了各个国家或者集团的利益。众多发达国家正进行大量投入开发物联网,无论是美国“智慧地球”、日本“U-Japan”还是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都属于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2010 年,我国工信部和发改委出台了系列政策, 以支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到2020 年之前已规划了3.86 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各地区也成立有关园区、产业联盟,积极开发物联网应用, 带到大众生活。
缺乏联动效应,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受限
《物流》:专家认为,物流行业是物联网技术潜力最大的行业,但国内物流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寥寥无几。你是如何看待国内物流企业对此技术运用的难点?
陈亿:其实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就全面倡导“智能物流”的变革,物联网将影响现代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
不过目前国内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非常有限。一方面没有大型物流企业大规模应用,缺乏带动整体物流行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正如上述提到,技术标准不统一,在部署成本及技术层面都有挑战。
此外,技术是为应用服务的,而应用、业务的导向,也往往构成了技术发展、创新的源推力。企业的推动因素功不可没,比如IBM,还有全球几大零售商,沃尔玛、麦德龙等。他们处于从一个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所以他们就能够从他们出发往下推动,就能起到一个产业推动的效果。
因此,如果说国内现在对于RFID的应用,能够从政府、行业的角度形成一些有力的引导和扶植,同时能够成长一批具备相关业务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和应用方案实施的公司,那必定能够推动RFID应用市场不断推广与普及,能够推动RFID应用不断产生和提升价值及效用。
应时而动 移步商务型解决方案
《物流》:我们了解到,自动识别技术能够为增强公司运营效率的多个方面提供支持,而Intermec的多项技术除了在物流仓储领域有不俗的表现,在推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移动化、甚至货运航空应链服务方案上有不错的口碑。那么,移动商务型解决方案是否被视为Intermec发展的一个方向?
陈亿:在药业物流方面,我们确实做了一些探索,在中国,电子监管已经成为药业发展趋势。制药厂需要通过条码对药品包装控制,监控生产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至配送给医疗机构整个物流过程。
去年,Intermec为一家跨国医药公司的中国华东地区库房提供条码识别技术,成功部署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该公司以前采用SAP和自动仓库系统,但随着库房的工作量日增(每天需要处理7,000至10,000个托盘的药品),先前沿用的系统无法实时更新数据,妨碍工作人员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Intermec也应用CN3移动计算平台,为北京安贞医院打造了一套领先的医院临床移动信息系统平台,跟踪病人的生命周期。而在航空领域,易腾迈条码打印方案也成功打进中国民航市场。上海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应用了Intermec EasyCoder PF2i行李标签打印机和EasyCoder PF4i旅客登机牌打印机之后,大力践行了国际民航组织(IATA)大力推行“简化商务”计划的精神。
《物流》:据了解,施华洛世奇水晶及沃尔玛配送中心等都是Intermec RFID成功的案例,RFID在目前的易腾迈众多的案例中,主要用于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
陈亿:在零售业,易腾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用在店面运作,仓储管理,运送以及现场服务环节。
通过店面运作, 易腾迈移动系统有助于零售商了解客户的购物体验,并提供差异,从而确保客户保持高忠诚度、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销量。
零售商需要采用成本效益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方法,这样才能管理供应商与销售点之间的库存和信息流通。易腾迈提供的一系列移动计算机和RFID系统性能稳定而且功能丰富,能够提高供应链效率,有助于改善库存的可见性、降低运作成本和减少缺货的可能性。
在仓储管理中,易腾迈数据采集解决方案有助于优化指令拣货和货物集结过程,从而确保以正确的顺序将正确的货物装载到正确的卡车上,然后运送到指定的店面。在施华洛世奇的案例中,易腾迈助其大幅提升发货效率,高达43%,货架管理准确率达100%,维修时间缩短了32%。
而运送途中,通过使用易腾迈移动技术,驾驶员可以实时记录交付凭证和客户对订单处理系统的确认收据,从而避免交付跟踪过程中的跟进工作及其他延迟,并能缩短订单收款周期。
在现场管理的时候,易腾迈手持式计算机和打印机为移动作业人员提供了访问客户数据、记录服务活动、开立收据和跟踪库存等功能,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谁将掌控话语权?
《物流》:从产业链角度看,物联网与当前通信网络产业链是类似的,但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上游新增了RFID和传感器,下游新增了物联网运营商(例如中移动、中联通、华为、中兴)。部份专家认为,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最终将会撑控物联网发展的“话语权”,你对此有何评价?在国外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在物联网的运用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
陈亿:目前,我国无线网络运营商在传感网国际标准制定中具备一定话语权,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标准发展仍滞后于应用发展。不过,我国已经是继美国、英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RFID应用市场。之前也提到技术是为应用服务的,我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将有助于我国无线通信运营商争取更多物联网发展的“话语权”,甚至掌控这个“话语权”。
提到无线网络运营商,很多人的认识只停留在打电话或者上网。物联网需要全面的信息感知,而只有网络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而这时运营商的角色便不只停留在提供通信网络,无线终端将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物联网,实现物体识别和监控。在一些发达国家,运营商的网络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医疗行业。运营商开发了患者健康支持平台,通过网络把患者的个人信息传输到电信服务器上,并对这些数据归档和存储。
移动设备成仓储作业的“好帮手”
《物流》:随着为传统仓储设备输入数据和重新规划的需求的与日俱增,工业用手持计算机、移动打印机等无线技术无疑为未来仓储设备的智能化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此,为适应当前和未来不断变化的数据采集和通信需求,请你谈谈Intermec未来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只能这么说,对于一些中小连锁药店和个体单店,和一些主要靠收取营业外收入来赢利的药店来说,不啻是一场地震,但对于规范的连锁药店来说基本影响不大。另外对于连锁药店总、高毛利品种主推、自有品牌产品的药店方通过行政任务销售等类似出租柜台的行为,该通知并未明文取缔,因此也无法规范这一行为。
2. 目前全中国的大部分连锁药店和零售药店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他们的年销售额增长的并不多,而且同行业间激烈的竞争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其中连锁药店为了减少因房费带来的压力,大多数把柜台转租出去或是经营一些与医药无关的物品来减少开支,但是现在的SFDA新规定中第一条明文规定严禁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这相当于阻断了药店创收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此您有什么看法和解决方案?
答:我的看法是:
出租柜台是恶性价格竞争和彻底租金不断攀高所造成的,其主要危害一是造成GSP形同虚设,不能保证药品质量,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二是出租者往往靠一些品质并不是很好的产品,但却是价格奇高,以专柜电台报纸炒作的方式,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三是过度强行推荐,没有用药安全可言,造成不合理用药,形成药物不良反应;四是药店经营者转嫁房租和管理费用压力,坐收渔利。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SFDA的规定是对的。对于连锁药店的规范发展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是有益的。
连锁药店应对的策略主要是:
第一:依靠门店管理、品类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来提升赢利水平;
第二:依靠专业服务和会员制管理来提升客单价和顾客忠诚度,从而提升营业额。
第三:依靠多元化来提高营业额和赢利水平
第四:投资店面门面物业,以次消化持续上涨的店面租金,而非转包。
3. 连锁药店的经营遍布全国,在个别县级以下的城市中,药店的销售人员并不具有医药学基本知识,这种现象受当地的条件限制。地方小学历高的人很少,但是现在条文中明确规定了销售人员的条件,连锁药店到底以后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答:这个规定在大中城市也许可以实行,在城市和县城,对销售人员的限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中国目前城乡差距和中国社会的二元化社会确定的,只能是逐步实施,因此连锁药店如果想进军中小城市市场,可以和当地的职业高中联合培养相应的人才才有出路。
4. 在现行的医药行业里,有种现象由来已久,很多消费者因为医院和药店的药价有很大的悬殊以致很多人拿到医生的处方后转而去药店买药。然而药店并不具有专门的有医师资格的人驻店。不能保证用药安全。但是因为其中巨大利益使得这种现象存在了很久。国家严格规定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购买并不可开设处方药销售专柜。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首先,这个问题理解有误,药店SFDA规定只要有执业药师或者药师即可,并无规定有医师,执业药师有资格在一定范围调配处方和对处方提出质疑的,只要有执业药师,就可销售处方药。国家的规定大致意思是:处方药必须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的处方才能销售和购买,否则,药店不得销售,但目前我国还是双轨制,大量处方药在药店是按照零售方式销售的,即没有医生处方也能销售和购买,这种现象短期较难有根本性改变。但最终的结果必然规范,但要假以时日。
5. 现在药店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能更大的赢利,在一些地方,有时可以看见,在命名应该摆放药品的橱窗里放着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百姓在这里可以用医疗IC卡刷卡买非医疗性东西,对此您怎么看?
答:这是医保用药和相关购买使用规定不严的结果,显然是不对的。按照国家医保有关政策,只有医保目录内的产品才可用医疗IC卡购买。这种不轨范的行为必须限制,事实上国家正在限制,比如以石家庄为先的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在医保定点药店下柜的规定,已经逐步在各地开展起来。
6. 在新的医药法规和趋势下,药店到底怎么样才能降低他们的成本,亦或是在寻找一些别的途径来进行创收?
根据WRAP(国际社会责任认证组织)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英国家庭的食品垃圾中,约有60%的食品是未及时食用的,主要是一些货架寿命较短的易腐烂食品,这部分浪费的食物价值约有67亿英镑(约合636亿元人民币)。若能通过某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减少食品浪费、降低食品垃圾对环境的负担,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绿色”的一种表现。
如图所示是英国Co-operative食品零售商首次应用于西红柿产品的打孔气调保鲜包装,内装420g的西红柿,由包装供应商Paragon公司研发生产。Paragon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打孔包装的研究,通过调整包装表面的打孔数量及孔径等因素,使食品的货架寿命达到最大化。
考虑到果蔬产品对储存环境的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环境湿度不足,果蔬易失水;湿度过大,果蔬易发霉。只有合适的环境湿度才有助于果蔬保鲜,因此来自Paragon公司的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深入了解包装薄膜表面孔径大小对包装内外气流及水分交换速度的影响,建立起打孔数量、孔径大小、打孔位置、包装尺寸及包装内湿度变化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使用者只需根据包装尺寸及需要维持的包装内环境湿度,则可科学地计算出对应的打孔分布,进而为果蔬产品提供一份适宜的保鲜包装。打孔包装可通过计算机操控的激光打孔技术来实现。
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这一包装解决方案能让西红柿在室内保存得更久,其货架寿命可以延长两天。据介绍,Co-operative食品零售商将于2013年5月向市场推出这款打孔保鲜包装西红柿。来自WRAP的相关主管表示,WRAP非常欢迎这种有助于减少食品浪费的包装,也相信其对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尼龙勾毛搭扣带:软包装封合的全新体验
Velcro(维克罗)集团是全球勾毛搭扣带最早的生产商之一,也是这一行业的领导者。如今维克罗集团通过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数百种不同系列的勾毛搭扣带和搭扣系统,服务于包装、个人护理、医药、汽车等众多细分领域。
近期,美国高端宠物食品制造商Hill公司推出了一款由软包装自立袋包装的宠物食品,采用了维克罗集团提供的Press-LokTM 尼龙勾毛搭扣带封合形式,这也是Hill公司的一项新尝试。
据Hill公司的营销总监介绍,Press-LokTM 尼龙勾毛搭扣带为他们的宠物食品包装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是一种更快、更高效的自立袋封合解决方案,它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更容易地打开及封合包装袋,即便经历数次开、封,尼龙勾毛搭扣带依然能完整地保持它的形态及性能。
的确,Press-LokTM 尼龙勾毛搭扣带称得上是将可再封及易开启功能完美结合的包装产品。类似于可再封拉链的结构组成,这款尼龙勾毛搭扣带也由两部分组成,按照形状分为“勾”和“毛”两个部分。通常,用户封合可再封拉链时,需要完全对准拉链凸出与凹槽的两侧进行按压;而用户封合尼龙勾毛搭扣带时,无需完全对准闭合线,只要稍微按压搭扣带的两侧,其就能扣紧。
如果你不懂互联网,那么商康模式给你勾绘了一幅蓝图,如果你不懂医疗行业,那么它又能让你看到医疗行业的利润。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传统的医药行业摇身一变成站长模式,不仅仅给商带来产品的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带来广告、培训等除正常的利润之外的增长空间。
在商康医药网的官网上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湖南省第一家获得B2B“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牌照的企业。同时查询得知其取得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编号为湘B20110001,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如下信息: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由地方审批。服务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特点:属于企业间的批发交易证书。对于经营模式,商康医药网总裁周求华将其描述为“B28282C”(即生产企业TO商康医药网TO药品销售企业TO亚健康人士)的平价药品批发解决方案。
周求华称,商康医药网意在打通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各个商业环节无缝对接形成医药产业供应链。与传统B2B平台相比,商康医药网不仅能提供信息流和资金流,更能解决物流和商流的错后问题,真正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当然,这也是商康网在成立之初,号称做“中国医药行业的阿里巴巴”的底气之一。
虚实结合,解决物流问题。电子商务最大的症结在于物流。目前,物流问题成为制约全国B2B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提升的关键。而商康医药网,则采取与全洲药业集团现有资源充分融合,即商康医药网虚拟网络的订单资源,与全洲药业集团的快速配送资源结合,如此虚实结合解决物流问题。据了解,全洲药业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库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日吞吐量6万箱,每天处理订单约3000个。该物流配送中心配备了自动高架立体仓库,并引进全自动拣货系统、先进的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与物联网。
创新金融,构建供应链金融。商康医药网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引入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与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合作,发行第二代医药电子商务结算工具——商康牡丹卡。据悉,商康牡丹卡可为湖南省零售药店和诊所提供无需抵押的流动资金约5亿元,并赋予每个用户56天的免息授信。凭借上述优势,商康医药网正有力地向“医药行业阿里巴巴”的目标迈进。对此,张勇评价,网上药店的生存之本在于将医药的专业化运作与互联网先进的营销思路完美融合。与此同时,要积极搭建自己的独立业务电商平台,如商康医药网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充分迎合了用户的感受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网上药店对线下药店不具备颠覆性,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优势,建立起了整个网上购药行业的良好品牌信誉。
关键词:创新;服装供应链;众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010-02
作者简介:何梦婷,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黎继子
1众包的定义及应用
“众包”一词是由美国连线记者杰夫豪(JeffHowe)于2006年最早提出来的,并在2008年对它进行了完整的定义:“众包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从“众包”这一词被提出以来,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Thrift(2006)认为众包是用来刺激和协调不规则资源的整合,使之能够组织化工作;Brabham(2008)描述众包为企业在线问题,大众群体(专业或非专业)提供解决方案,赢者获取报酬,且其知识成果归企业所有,是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生产模式;肖岚、高长春(2010)认为众包的实施动机是降低成本、解决难题、寻求创意的过程。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最早从众包中受益的是美国礼来医药公司,它创立了Innocentive众包创新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发明了药物Cialis,Cialis成了辉瑞公司重磅药品伟哥(Via—gra)的强有力竞争者(DanielBurrus,JohnDavidMann,2011)。2005年Innocentive公司独立出来与多个大型公司合作,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创新发展平台。
2在众包条件下研究服装供应链的设计的优势
众包是基于Web2.0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也大幅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发个性化,他们希望能够参与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制造过程,而Web2.0网络技术的高交互性双向沟通功能使得跨区域、跨组织、跨文化、跨专业的网络用户能够在众包平台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研发出新产品,大大降低了大众参与创新的成本和门槛。在众包条件下研究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2.1提高服装设计效率,降低风险
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众包平台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征集创意,一些原本需要雇佣专家来做的工作,众包参与者可能愿意免费或者以很少的报酬去做,服装供应链中的企业只需要以较少的成本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众包参与者创新的积极性,就能够充分利用服装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智慧。
2.2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基于众包的服装供应链设计的大众参与性使得用户能够在众包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有关产品设计的一些建议,从而使得服装供应链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曾经在凡客上卖得很火的凡客VT,都是出自创意设计师之手,将创意产品化,风格化,虽然最终由于平台的原因没有继续下去,但从当年VT的火爆程度可以看出,用户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其实是存在的。
3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研究
以一个简单的仅包括销三个环节的服装供应链为例,传统的服装设计主要是集中在服装供应链的制造环节,由制造商内部的设计部门自行设计服装款式并完成新产品的生产,然后通过零售商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为设计出成功的产品、降低设计成本以及制造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企业必须寻找出新的创新途径。服装企业从最初关注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开发,发展到更关注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外部知识的利用,企业创新绩效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率和高效益地利用知识。传统的创新理论认为,在一条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终端用户的服装供应链中,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仅来源于成衣制造商,但是之后的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理论。19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vonHippel教授首次提出创新源具有可变性的假设,并通过大量实地考察、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得出制造商、用户和供应商都可能成为创新源的结论。即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的创新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获得,除了来源于成衣制造环节之外,服装供应链的设计还可以来源于面料供应环节和成衣销售环节以及终端用户。根据服装供应链中服装的设计来源于不同的环节,提出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设计的三种模式: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以成衣制造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以成衣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
3.1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
面料供应商作为服装供应链的起点,通常扮演着为服装供应链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角色,很少会有人将其与服装供应链中服装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基于发展的观点,面料供应商在他的经营过程中也会去努力寻求突破。在服装供应链中,与服装供应链中的成衣制造商相比,面料供应商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特性更了解,在众包条件下,供应商可以在供应链内部平台展示一些布料的特性,由供应链下游企业根据对这些不同类别的布料的特性以及对消费者偏好的了解,提出相对应的布料更适合生产哪种类型的服装以及哪些布料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的建议。面料供应商将在内部平台中搜集的一些可行性方案加以整理,并把有关产品制造的方案传递给下游的成衣制造商,为下游成衣制造商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促进成衣制造环节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供应链设计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服装供应链的服装设计效率,推动供应链的运作进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面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的销量。
3.2以成衣制造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
传统的创新理论认为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仅来源于制造商,作为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中心,成衣制造环节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整体服装供应链设计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传统创新理论相比,众包条件下以制造商为创新源的供应链的设计模式扩大了组织的边界,充分利用了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智慧。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一方面是由成衣制造环节内部的服装设计师发挥自身的智慧设计出产成品或是半成品,再由其将这些半成品或产成品到相应的众包社区,向众包社区的参与者征集修改意见或建议,制造环节服装设计师根据众包社区反馈的修改方案对原先的产成品或半成品加以改进之后投入生产;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创新完全来源于众包社区,成衣制造商直接购买众包社区中其认为有价值的设计并投入生产。例如2014年4月14日上线的服装社交创作网站“集思广益”,从创意众筹、设计师审核、用户投票、预售、样衣制作到批量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生产销售模式是一件衣服的设计有50人投票就算通过,投入生产,并在线上以及线下进行销售。对一些特别走俏的款式,才会保留一定的库存,类似ZARA的快时尚模式,“多款式,小批量”。这样也降低了库存风险。
3.3以成衣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
成衣零售商作为服装供应链中最接近终端消费者的环节,最能把握消费者的偏好。服装零售商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己公司的平台发动注册用户在该平台设计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同时平台注册用户可以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分并在线订购自己喜欢的款式。零售商从中筛选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几种款式交由上游的制造环节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可以直接由制造商邮寄给在线订购的消费者,也可以由消费者从零售商处自助提货,这种模式类似于美国无线T恤的营销模式。或是服装零售商成立一个中介平台,并在该平台销售多个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发动平台注册用户提供一些单品的搭配方案,如美邦服饰今年推出的APP“有范”。以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能够提高服装供应链新款的研发效率,降低整个服装供应链的服装设计成本,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装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扩大成衣零售商的销量,增加成衣零售商的销售利润,是一种拉动式的供应链的创新模式。
4结语
在当今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服装企业要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使我国从服装大国变成服装强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创新的来源提出了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的三种设计模式,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索如何提高服装供应链的设计能力。关于这三种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求真正使得我国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HOWEJ.Theriseofcrowdsourcing[J].Wired,2006,14(6):176-183.
[2]DanielBurrusandJohnDavidMann,Casestudy:EliLilly[EB/OL].2011-01-26.
[3]THRIFTN.Re-inventinginvention:newtendenciesincapitalistcommodification[J].EconomyandSociety,2006,35(2):279-306.
[4]BRABHAMDC.Crowdsourcingasamodelforproblemsolving:anintroductionandcases[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Technologies,2008,14(1):75-90.
[5]肖岚,高长春.众包-改变企业的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