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
1概念界定
1.1教育改革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教授曾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现状的变化”为判断标准的,它区别于思想上或理论上的构想,如果不能引起教育实际现状的变化,即无法称之为教育改革;二是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应带来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在我国,教育改革包括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推进,也包括地方政府局部改革和民间组织的自发改革。该文教育改革的概念是指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2]。
1.2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本是两个概念。在我国,创新教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侯自元教授在1988年最先发表了《中等职业“创新教育”的方法》,其定义可概括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培养[3];创业教育一词可以追溯到1989年,在北京“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提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三张教育“通行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会议上进而区分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并认为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创建企业过程中,所需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教育。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逐步整合成为一个概念。政府层面最早在2001年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里理念与模式。”[4]
2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2.1在概念理解上有所局限
国内较早从理论层面上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可见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狭义层面是指一种有关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以真正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择业、灵活就业目标。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聚焦于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认为其教育对象主要是有就业需求的在校学生或社会群体,教育目标更多的是实现劳动者就业。这种定义和理解方式,客观上将创新创业教育向大学生群体和高校范围倾斜,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开创性的人格[5]。
2.2在体系构建上尚不平衡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起点不应在高校,对象不应仅是大学生。国外学者经研究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6岁左右开始下降,并且在10岁左右大幅下降,其原因是学生在入学后被要求遵守规定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个高峰出现在16岁,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富创造力[6]。但是在我国,出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升学考试要求,在中小学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及学习内容上,并未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主课教育“割裂”现象明显,且未能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当中,中小学基础未打牢,仅靠大学阶段“恶补”,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则大打折扣。
2.3在教育观念上亟待转变
如前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应遵循个体成长规律长期开展,而狭义层面的创业教育则是应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引导有就业需求的在校学生依托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实现自主灵活就业。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求职受挫后的无奈之举,中小学学段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铺垫,大学学段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养成,往往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仅仅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存在,更多的是停留在创新创业政策、形势的表面分析,甚至片面地成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既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热情,也不能提升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
3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从前文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行为的主体是学校,但不应限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高校学生,但不限于高校学生。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发挥需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3.1探索大中小学课程主渠道建设一体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依靠课程主渠道。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的一是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衔接。二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其他课程相互融通,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统一。因此,需要从管理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涵盖教育管理部门、大中小学、社会相关机构在内的协同联动机制。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各学段教育目标为依据,探索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路径,特别是要组建跨学段、跨学科的教师教研团队,汇聚一线教师协同备课、互听互看、互学互鉴,自下而上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施政者提供政策参考。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行、自下而上的教学反馈共同作用下,打造大中小学一以贯之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学科相融合,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3.2探索大中小学课外活动一体化建设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优势,承担起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性作用。以共建的方式,与属地中学、小学拉手结队,通过校园走访、开放实验室、开放课堂等方式向中小学生集中展示最新的创新成果,以实地实景实物的方式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自觉发现创新兴趣点。主渠道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避免个体素质和知识体系的断层,课外活动一体化的目的则是要打破年龄层次、教育层次的界限,以实践的方式促进大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共同进步。高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形式多样,中小学也客观需要类似的活动来开阔眼界、补充课堂教学。因此,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有机融合,协同开展手拉手实践活动,特别是科创竞赛、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十分必要,使各学段学生之间互相指导、互相启发。
3.3探索大中小学资源共享一体化建设
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挖掘自身创新创业教育优势资源、教学经验、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库,实现同学段校际之间互相借鉴、跨学段教学科研互相补充;特别是要发挥大学和中学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遵循各年龄层次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选拔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师、学者组建专家团,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在大中小学中进行传播;共享校外科创基地,引导高校学生深入中小学校外基地进行科普讲解,引导中小学生深入大学校外基地参观访学,促进课外科创基地的统筹管理。
3.4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网络应用平台,一方面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同时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互联网将线下的优质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共享,打破时空限制,让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教师与大中小学生更多更好地交流。线上课程资源、线下案例资源、专家库资源均可依托网络平台扩大受众范围。在网络平台应用成熟后,科创比赛、实践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会更加多元,在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下,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层面,面向各学段发起创新创业活动动员,形成包括学校在内的多方教育合力。
3.5探索创新创业学院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口和落脚点是促进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从国家层面获得更大的创新驱动力,从个人层面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当前的诸多研究已经将协同机制引入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倡导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发挥多方教育主体的力量,共同强化创业教育的效果。但是,各方教育主体不应仅停留在松散的联盟状态,在当前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应将多元主体的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明确职责,由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保障,学校与企业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孵化器公司、产业园区全程配合参与,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汇聚多方力量,打造集教育、科研、孵化、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学院,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方法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82-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翻转课堂创建了师生能够得到充分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处于稳定到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度就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上课开小差不想学习,因此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英语教学时,老师们可以用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来吸引学生,并将要讲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进视频中去,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因此,通过微视频将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展示给学生,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和集中时间短的认知规律。
2、顺应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父母思想的灌输,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明显,自主意识较强。因此,教育改革也要顺应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人格。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靠老师们的讲课,而不是靠学生的自主探讨。因此,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和个人适应的教学方式不一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停或回放视频,从而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短板进行加强学习,不但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这里我用“旅游”为例,有四大基本要素,即: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 to leave?(你要从何处离开?)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你怎样去那里?)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去那里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将主题与这四个问题交给学生,给他们放映事先收集材料做成的微视频,并把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路线给学生们。其次,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定目的地,让学习小组对路线、住宿以及上文提到的四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选择。紧接着可以在班级上进行分小组展示和演讲,让每个小组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单个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想法进行一次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课后,老师还可布置相应的适量的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和家人一起策划一次出游,老师仍然可以在线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如何。
在这种通过自己进行探究而学习的方法,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地理解。从构建原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种从认识到陌生再到明确认识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但是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老师的问题是学生研究的指示方向,老师将什么任务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靠微视频来进行知识的展示和传授,所以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文本的应用和动画视频的播放。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挑战
1、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
教育上的改革要立足现实,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我国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水平较为低下,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区的英语教育大多按部就班,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对国家和学校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很重要,它们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想翻转课堂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还需要对教师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
2、对家长和学生的挑战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自制力不强,并且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弱,因此,在他们观看微视频和进行课后讨论探究的时候可能注意力不会太集中,或者不会主动动脑去思考一些问题。另外,在学生在家完成家庭作业时,一些家长会在监督小孩做作业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作业。因此,学生们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这给教师判定学习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注意的一方面,而家长们监督自己的孩子在家是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尽量不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翻转课堂又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立足于现实为原则,增加小学特别是山区小学的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力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英语在我国乃至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学习英语,并且加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责;置换培训;送教下乡
一、“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背景
(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5〕43号]
(二)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探索培训新模式,为各地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教育部 教师[2015]10号文件]
(三)“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按年度分批遴选项目县,主要面向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实施置换脱产研修,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短期集中培训,支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培训。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中县级发展中心职责分解
在国培计划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也明确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各项职责。
(一)送教下乡活动
由省级统筹,项目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在此项活动中的职责为:
1.制定县级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整合本地培训资源,建立院校中心教研乡校四位一体送教体系。3.建立高水平送培团队,制定激励政策,按1:30标准建立县培团队。4.落实培训经费,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5.健全制度,落实职责。 6.加工生成性资源。7.进行过程监管, 绩效评估。8.发掘先进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
(二)网络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
遴选具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专业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组织实现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项目县对接,每县对接1家机构,支持双方协同开展2-3年周期性培训,建立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网络研修包括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和教师工作坊研修两类培训
1.按省市要求,制定计划方案。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3.加强中心建设,建立协作机制。4.建立县级网络研修社区。5.建立县级培训者队伍,加强校长培训。6.经费落实7.开展跨校区研修。8.做好资源库建设。9.过程监管,绩效评估。10.发掘先进推广宣传。
(三)置换脱产
遴选培训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国培远程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组织高年级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出拟承担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为期4-6个月的脱产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实施。培训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1/3。须建立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统筹设计课程,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坚持教研类课程与培训类课程并重,培训类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高校集中研修,影子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四个阶段。
1.建立协同机制。2. 遴选优质学员,实行(四级协同)局、乡、校。3.组织置换。4.建立优质资源库。5.总结宣传,激励卓越成长。6.经费落实。7.组织影子培训。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校训
分批组织本省(区、市)教学点教师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村小教师到本省(区、市)省会(首府)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针对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1、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名校观摩;
2、15天跟岗实践研修,提升课堂课堂教学能力。
三、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任务综合汇总
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组织研修实地指导,线上线下活动助学,培养骨干建设团队,开发资源提炼特色。
四、优秀县级发展中心的要求:
1.实现培训教研电教部门的整合。 2.承担过省以上培训项目,效果好,社会誉高。3.教师培训团队数量足,机构合理,水平高。4.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质量高。5.注重模式创新,有特色。
在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对数学教师困扰最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处理,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之后,逐步地认识到首先要深入细致的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掌握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和工具,课程标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
在实际的生活中, 学生经过耳濡目染,已经从身边、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数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它是在学生逛商场,从商品的价格中感受到小数的存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它是在学生观看比赛的过程中,通过抛掷硬币,决定由谁开球,机率都是 ,体会分数可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把3个啤酒瓶按 用绳子捆在一起,后者比前者牢固,因为这里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纵观小学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都再尊重学生生活的原型,努力从学生现实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的样本,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过程。
2、学习的内容是有意义的。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为生活服务。。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在提高人们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学习数学是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数学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载体,必须让学生感受它的实际意义,才能有效地通过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早期的人类为了计数猎物的多少,产生了自然数;人们在丈量物体的长度,因为不到一个计量单位,而产生了分数;计算除法时,从小数的某一位开始,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连续不断的出现,为了准确的表示计算的结果,产生了循环小数等等都是在学生感觉它的意义而开始进入探究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3、学习内容是富有挑战性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想,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它并不排除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互依存,但又相互排斥。探究性学习适应于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或者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一定的基知识的学习内容,这些经验或知识,能够充当进一步学习的先行组织者。例如:“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它是学生在掌握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的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的学习。小学数学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生活原型或者知识基础,它们与新的学习内容只有一步之遥,学生只要踮一踮就能摘到“桃子”,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教学应该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独立的探究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从旧知到新知的过度,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课件出示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运动员勇力拼博,为国增光,夺取金牌的镜头。)伴随着课件的播放,教师深情并茂展开课前谈话:同学们,举世瞩目的29届北京奥运会于8月24日在国家体育馆“鸟巢”隆重的落下了帷幕,在这届运动会上,中国的运动健儿满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奋力拼搏,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同学们还记得吗,我国的运动员取得了多少枚金牌?多少枚银牌?多少枚铜牌?
按照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并提出:请同学们根据我国运动员获奖的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提出的很多数学问题中,按照 本节的学习内容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1、铜牌比银牌多多少枚?2金牌比铜牌多多少枚?)并要求独立解答问题“1”(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解答后要求学生回答,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自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简短小结指出:同学们对前面的学习掌握得不错,能够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解答问题“2”,并注意在解答方法上与问题“1”有什么不同。教学在自然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的学习。待学生独立解答完成之后,让学生比较:
17岁,本该正在上高中,可瑞安少年程健却初三都没念完,且休学在家已达半年,这已是他三年来第二次休学了。每隔一两个星期,他还要到温州康宁医院接受心理医生治疗。程健沉迷网络成瘾,面对电脑兴奋异常,每天至少连续上网七八个小时,无心吃饭,经常数日通宵上网。一旦离开电脑,整个人就会出现“戒断症状”:无精打采,全身酸软,哈欠连连,严重的时候还会流鼻涕眼泪,仿佛“毒瘾”发作一般。像程健这样的“网瘾”少年还有很多,这些孩子的父母对他们往往束手无策。针对这些溺网少年,专家认为宜“疏”不宜“堵”,与其一味禁止孩子上网,不如选择一台防护功能良好的专业教育电脑,从根本上让孩子远离“网瘾”伤害。
专家支招一:教育电脑寓教于乐
很多家长认为,要管教程健这样的少年最好的办法便是把他们关在家里,没收电脑,彻底断绝他们与网络的接触。通过与青少年教育专家的深入探讨,通过对孩子使用电脑行为的观察,专家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教会他们健康的使用方法,电脑也会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好帮手。
联想家悦系列电脑针对孩子学习配备了“新联想100分学校”软件,具有丰富、优质而权威的教育资源,内含“名师在线授课”、“在线擂台智能评测”、“新东方英语天地”三大法宝。提供生动新颖,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全面满足中小学生知识学习、素质提升、兴趣培养和家长辅导四大类需求。
“新联想100分学校”与志鸿教育强强联合,紧跟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组织富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编辑审定内容,覆盖全国各年级主流教学版本,并定期邀请知名学校一线优秀教师在线授课,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视频与这些优秀教师在线上面对面沟通,宛如置身于名师课堂,轻松地将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孩子身边。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新联想100分学校”还采用了诸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提供诸如电子杂志、益智游戏等板块,将教育蕴含于极为有趣的课余休闲活动中。
专家支招二:“健康关爱中心”身心皆呵护
除了“新联想100分学校”给予孩子们学习上的辅助,联想家悦系列电脑还配备了“健康关爱中心”软件,对孩子们的上网习惯进行实时监控,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健康关爱中心”配备有便携的智能感应摄像头,当孩子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头部与显示器的距离一旦少于人机交互工程学所给出的健康距离,家悦系列独有的智能感应坐姿提示就会对摄像头获取的信息作出即时反应,并通过显示器在第一时间内发出“你离显示器太近了,请及时调整坐姿”的提示,促使孩子及时更正坐姿,保护孩子的视力,促进脊椎健康发育。
一.基本情况
年度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考核结果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在这4年中,一直担任2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所有工作听从领导安排,认真负责,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教学能力及实绩
任现职以来,坚持业务学习,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因材施教,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突出,及格率和优秀率均超过镇平均水平,在同级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家长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在2006年度被评为“乐从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顺德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1.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教法和复习资料。课后,不仅虚心向同行请教,还坚持看一些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学习先进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课时通过故事、合作、分组竞赛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语文,喜欢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潜心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运用教学之中,广泛摄取“他山之石”,开阔视野,为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用自己的勤奋,换来了学生的轻松和愉悦。
3.坚决贯彻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例如:在周末作业中,分层布置作业;在制定语文成绩目标时,根据基础定下不同的目标分数;上课时根据难易的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教育能力及实绩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级管理工作特色独具,效果显著。所带的班级5年均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治班特色,在2007年度被评为“乐从镇优秀班主任”。
1.指导学生从各自的原有基础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活自己的潜在能力,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把目标分解成无数可望又可及的小目标,“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一步一步逼近既定目标。不急于求成,志向要高,步子要实,让学生们的聪明才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经常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习上提倡“”结网法”、“改错法”、“间时记忆法”、“巧用时间边角料法”、“多方法决策法”、“心理调节法”等科学方法。
3.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引导班干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树立在同学中的威信;帮助班干部掌握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充分信任班干部,敢于放手,大胆使用,把他们推到工作第一线上去,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4.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鄹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工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优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中考中,很多人顺利考入区、镇重点中学。对差生,不歧视,不放弃,细心挖掘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激活潜伏在他们身上“真、善、美”的元素。如2006学年陈晓恩,平时自由散漫,作业常常不完成,不思进取,学习习惯差。在多次的观察后,我发现她劳动非常积极,不怕累、不怕脏。班会课上,我赞美她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并激励她学习上也要如此。从此,她改变了自己,勤奋踏实地学习,走出了学习的困境,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5.开展扎实的家访工作。5年来所带的学生年年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村落,远近距离各不相同,我利用业余时间,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上门进行了家访。在和家长的交谈后,不仅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而且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积极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有计划、有目标,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扶对象杨迎旭老师进步迅速,现已是校级骨干教师。廖妍老师在我的指导下,成长很快,现在已经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研能力及实绩
一直以来,我都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
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辅导劳翠眉、、张兰等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屡获嘉绩,指导郑玉霞同学参加顺德区环保征文获得二等奖,指导多名学生集体参加镇“第二界中小学中华诗文朗诵大塞“获二等奖。
与同科组老师一起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初中时期,学生进入了青春期,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变化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学校的教育中,尤其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观念层面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让思想政治课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生活化”教学,那么毫无疑问,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为人处世的理解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课堂导入时要“生活化”
通常每堂课开始前几分钟的“ 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往往就在这几分钟,教师对于课堂的导入以及开场是否有趣或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就在潜意识里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听下去以及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听课。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一开始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成功地将“生活化”的概念进行同步导入,那么一旦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相连接,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另外,教师如何成功将“生活化”进行导入也是一个问题。一般说来,教师要先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共鸣,之后进行课堂导入。
比如:在人教版的思想政治课本中,七年级上册所学习的《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上,教师在上课之前急急忙忙走进教室,并喜形于色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特别高兴!( 当同学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教师接着说) 因为今天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说老师中了大奖,奖金10万块钱,上面说让我一会去银行给他们把奖金的税款汇到上面的账号,就能直接把钱打给我了!同学们,老师要发财了!”说完之后,教室的气氛一下子火热起来,学生们说:“老师,别上当了,那是诈骗短信,我爸/ 妈妈就收到过。”教师听到之后故作惊讶:“什么?你们都知道了?”……然后,自然而然地,教师就将话题进行引导,引入了这一课的主题思想:“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身边的诱惑说‘不’”。
二、案例教学时要“生活化”
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但是不论是哪种层次的策略,都应该遵循一个案例生活化的原则。即要在讲解案例的时候挑选出与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关注的重点息息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以及生活状况;另一方面,要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核心知识点很好地渗透进所提出的案例,并且让学生产生共鸣。而在对于案例的选取中,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谨慎选择,如果案例选取不当不仅可能会让学生无法从中感悟到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疏于内容;甚至可能让学生对课堂主要内容以及重心方向产生误解,造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比如: 同样在人教版的《思想政治》课本中,八年级上册的同学会学习一节《健康的网络交往》。通过对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分析,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弊,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技术,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此,教师找到了两个例子:当地一个县城因游戏患上网瘾,而同时又因为满足网瘾的开销而去偷抢拐骗,最终走上了不归路的初中少年小张;和一个家境富足、品学兼优的女初中生小王因为网上聊天认识了一名男网友并且很快地进入了网络热恋,最终在网友见面的时候被。这样的例子不论是让男生还是女生都能起到警醒作用,同时,也能让教师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
如: 网络除了玩游戏以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为什么小张明明知道那是犯法行为还会去知法犯法,是什么让他铤而走险?网络本身有罪吗?小王的网恋行为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对待?最后引到――“你觉得我们要怎么样正确地对待网络才好?”的这一问题上。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们真正敲响警钟。
三、问题讨论时要“生活化”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来满足学生青春期好动不好静的性格特点。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对所讲述的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多提出质疑和解决建议方案。对于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他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这样的讨论会显得格外热烈。
比如:在人教版的《思想政治》课本中,七年级上册有一课名叫《做情绪的主人》教师组织学生,将其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并且进行讨论:“当我不高兴”。使学生围绕着“ 我为什么不高兴?”“ 我不高兴时是什么样?”等问题来进行发言。场面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有的人说:“我因为一件事而被最亲近的人冤枉了。”有的人说:“我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书包,让我特别不高兴。”还有的人说:“我不开心的时候就不想说话。”等等。教师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地将学生们的话题引进“我不高兴了以后应该怎么办?”教师要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开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关键是你不开心了以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不是小学生了,我们应该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思想政治科目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切,而是否能够将这门课成功地进行“生活化”就成为了是否能真正通过这门课来让学生学到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人格还在不断地完善与形成,因此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能够做到“生活化”教学,利于让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做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眼光放在校园外,让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肖丹峰.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刍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6).
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眨眼间,这漫长的五年就弹指而过。回头望望这五年,看看自己所走的路,崎岖而又幸运。这五年,学习不断,成长依然,转变可见。作为教师,为让自己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学习培训是不能停的。这五年间,我的学习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但也有一些指向性的,自己所喜好的。
一、加强师德学习,树立好形象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在这期间,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更加明确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听了局领导关于《严守纪律底线,打造清廉学校》的专题讲座,宋组长给我们列举了很多我们案例,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更加清楚作为一个组织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慎言慎行,不能随意传播不言论。要站稳自己的立场,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能随意参加社会上的不明活动。遵守组织 纪律,不能无中生有,说人不是,谣言中伤。更加明白要强加政治学习,强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强廉洁,常怀律己之心。参加 了网络培训《普陀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参加主题研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通过内容丰富的师德学习,明确了“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扩展业务学习,适应多岗位
2016年上半年,我任教的是语文教学,所以在培训选课时,我会侧重与语文相关的培训。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工作内容有所改变,先后负责学校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等,因此也参加了相关的岗位培训。
语文方面的,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基于预学课堂模式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知道了我区“生本课堂”推进的历程,逐渐明确“教学过程的核心一定是学生的学习,课堂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培训中,让我领略了上课教师的出色教学。也参加过几个网络培训,其中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专家的讨论,,让自己对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认识,也认识到以往自己听课、评课中的一些偏颇,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知道学会课后反思,欣赏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寻找幸福的所在。让我深有感触的培训是《整本书的阅读》。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我们也总在感叹学生的阅读量不够,语文水平提不高。我们也一直想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能自主阅读。通过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整本书的阅读有了更多的了解,如何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也更加明确。对于课程的实施,不同类型,实施的流程图也有所掌握。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岳老师指出,对于还没有良好阅读氛围的班级,对阅读兴趣淡薄的学生来说,导读很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导读时要找准进入整本书的切入点,选择分享交流的重要片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适当分享阅读的初体验。导读课的成功于否在于是否激起了孩子的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如果导读课后,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本书了,那说明导读成功了。
三、参加信息培训,教学熟应用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互联网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学校里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之中,为了适应当代教学,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如电子白板的应用,希沃课堂教学,钉钉线上教学等。每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我都会积极参加,现在我已能较为熟练地应用教室中的教学设备,如对重点词语句子的标记,对生字笔顺的演示等。这次90学时中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专题讲座,更是改变了我的思维,让我有了互联网的思维,逐渐感受到人工智能时代就在眼前。
四、选择自己喜好,生活增乐趣
创客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迅速发展的新兴科技为创客提供了硬件平台,不断成熟的网络虚拟社区为创客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促进了创客团队的形成。[1]创客教育作为一种顺应创客浪潮而生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活动,根植于新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变革、开源运动等丰富的文化与实践土壤中[2],以其“表达自我、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独特文化,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以“创客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以“CSSCI”期刊来源为筛选条件,检索得到相关文献76篇,利用Cite Space对76篇论文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出与“创客教育”共同出现频数最高的关键词,如创客空间、互联网+、创客运动、翻转课堂、智慧教育、创新能力等(如图1)。笔者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搜集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类,尝试从创客教育的内涵、实施路径、应用实践、技术支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总结。
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教育的内涵,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述,但整体上可以归纳为实践说、模式说、理念说、活动说四类(如下页表)。
创客教育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笔者认为,创客教育应以开放、创新、实践、合作、共享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及协作的能力,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创新型教育。
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
对于创客教育的实施,国内学者根据相关理论与自身实践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1.创客空间的建设
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场。雒亮与祝智庭提出教育创客空间建设涵盖“材料加工与手工制造”“设计与3D打印”“开源硬件设计与开发”三个结构域,可开展“常态课程”“创客工作坊”“挑战赛”“体验营”四种学习活动,并基于O2O架构设计出虚实融合的2.0版创客空间和生成空间结构与功能模型[16];宋述强等人建构了创客空间的i SMART模型,即建设创客空间需要培育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利益(Interest)的社群、构建线下线上互联互通的融合空间(O2O Space)、吸纳专业以及背景广泛的跨界导师(Interdiscipline Mentor)、组织创意创新创业导向的创客活动(Making Activity)、吸收和迭代积累各种可转化的资源(Resource Exchange)、提供传统的工具和开源软硬件制作工具(Making Tools)。[17]
目前,创客空间建设有四种典型模式――开放实验室、社区整合、图书馆创建、校企合作[18],这为创客空间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研究者开展相关实践。更有学者为创客空间的建设规定了可遵循的基本路径:一是目标先行――以充分认识创客空间作为教育空间的本质、明晰创客空间指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这一根本目标为起点;二是规划奠基――以遵循创建高质量教育空间的基本原则、明确创客空间的设计要素为基础;三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教师及相关人员深度参与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为关键;四是应用驱动――以精心设计的创客项目为牵引、以适切选用创客工具为重点推进创客空间的可续性发展。[19]这有助于专家学者进行创客空间的构建,开展创客教育,使创客文化深入大众、深入人心。
2.构建创客教育实施路径
??客教育的实施需要有理论指导,杨现民等人在关注创客教育实践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客教育实施的路径(如图2)。[20]
还有学者从创客空间、创客教师、创客课程等具体实践层面和创客教育发展规划、创客教育评价体系等规划层面,构建了我国创客教育的实施框架(如下页图3)。[21]
综上所述,我国专家学者为创客教育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在此基础上要想进一步推进我国创客教育的实践,需要从国家规划、政策支持、学校参与、社会互动等各个层面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以系统性的制度化安排带动实践。
创客教育的应用实践
创客教育的理念核心涉及快乐教育、做中学、基于创造的学习,这与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不谋而合。郑茜分析梳理了国内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现状,并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基于创客活动的创新教学与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2];在技术支持的环境下,杨滨利用网络“教学空间”探索了中小学VP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创客教育的开展,并提出开展此类教学应“立足本校、虚实结合、联合社会、项目引领”[23]。应用模式是创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值得深入探究实践的。王同聚构建了“ZC Space创客教育模型”并引入了“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探索中小学创客教育的推进策略[24];王竹立等人创建了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了依据[25];王小根和张爽利用创客教育与机器人教育相融合设计了面向创客教育的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说明。[26]
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实践大都聚焦于基于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活动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对具体学科、跨学科如何开展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较少,而常态化的创客教学则微乎其微,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创客教育常态化、大众化。
创客教育开展的技术支持
新技术的革新是创客教育萌发的前提,创客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如3D打印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材料和编程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开源软硬件技术等。
王旭卿提出,前沿数字技术是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技术支撑,并归纳了创客教育“三剑客”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制造、建立人与数字世界交互关系的物理计算(Physical Computing)和为人工制品赋予生命和智能的程序设计。[27]王聚同在此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创客教育“新三剑客”是“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含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空中机器人)”和“APP Inventor(与机器人融合)”。[28]
同时,也有诸多学者对上述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案例设计研究。雒亮和祝智庭提出了可用于创客教育的开源硬件包含“开源硬件开发平台”和“积木式开源硬件”,并梳理了两类可用于创客教育的具体工具,详细分析了每种工具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且举例论证[29];李青和周艳分析了智能玩具在教育中的应用对象及类型,并借助具体案例对智能玩具的教育应用加以剖析,得出智能玩具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资源、新工具、新模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想象力和创造力[30];黄荣怀和刘晓琳首先对现有的图形化编程工具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其虽各具特色但仍无法满足实际课程的需要,然后开创性提出创客教育需要更好的图形化编程工具――Mixly(米思齐),并进行了具体设计论证[31];王德宇等人设计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清华大学iCenter在工程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应用AR的规划及案例为例,探讨在未来课堂中应用AR新技术的前景。[32]
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机遇与挑战并存,创客教育的发展面临系统理论体系的缺乏、成熟创客环境的匮乏、优秀师资的紧缺、实践探索和学科融合的不足等问题,需要我们直面困境探寻未来发展之路。
1.完善创客教育理论体系
系统、科学的创客教育理论体系对创客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能够对创客教育的实施进行宏观的把握和指导。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理论体系涵盖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模式与样式、创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模式、创客空间学习环境构建、资源建设与使用机制、创客教育绩效评估等领域;理论指导实践也源于实践,可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EDR)方法,在借鉴现有理论如理念层面的体验教育与情境认知、实践层面的项目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轮迭代设计与实证研究生成。[33]
2.建设普及成熟的创客环境
创客环境是实施创客教育的前提,成熟的创客环境需要科学的设计和实践的验证。创客空间是创客环境的典型设计,它既是支持实践的实体空间,又是提供服务支撑的虚拟空间;作为创客活动的载体,它为创客营造了一个合作共享的环境,创客在此所获得的合作交流体验和社交认同感,是保持创客群体间黏着度和保证创客项目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34]在创客教育中,创客空间应是虚实融合的“个人―集体”交互学习空间,其建立需要各种开源软硬件、加工设备、资源和工具,运营也需专业人员负责。
3.培养优秀创客导师
创客导师是创客教育中的重要引导者和协调者,开展创客教育,创客导师的培养刻不容缓,急需建立系统、科学的创客教师培养体系。有学者提出,可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在职前通过师范生课程改革,在大学层面创立基于创客教育的融合课程,基于相关专业训练创客教师人才;在职后阶段,通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平?_,探索职后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与发展方法。[35]
4.加大实践力度,跨学科整合
创客教育的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践,不能滑入在中小学推广创造发明的歧途,而应是推进跨学科知识融合的STEM教育,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36]国内高校强调创客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将其孵化成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实践为导向,跨学科整合,才是创客教育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