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新语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这不是笑话,我完全豁出去了,没有什么能伤害我,我的人生只是一出喜剧。
2、大多数女人挑男人就像买车子,她们会问,能不能用很久,安不安全,可不可靠,而男人挑女人就像停车,他们会说,那里有车位,那里有另一个车位,搞不好能停,得付钱?那就算了。
3、原谅我大笑,我有病,请翻面,这种病让我经常放声大笑,并不代表我的心情,可能是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
4、你只想嘲笑我,当你惹毛一个被社会遗弃、被当成垃圾、精神有病的边缘人会怎样?但我告诉你会怎样,你会自食恶果。
(来源:文章屋网 )
1.提高家长“家校共育”意识,提高家庭德育效率
如前文所述,当前有不少学生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识是比较欠缺的,特别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大部分家长认为这些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这种意识的缺乏使得学校的家校共育德育教育很难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由此,要想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家长主动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可以积极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才更有利于学生德育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学校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家长提高对“家校共育”德育教育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德育教育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逐步具备家校共育的思想,同时也能给家长传授一些在家里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为让家长能真正参与学习,学校可设立学分制,每个家长每学期应当修够规定的学分。班主任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家长会、平时的沟通等途径给学生家长宣传家校共育德育教育的积极意义,多方面渗透家校共育的思想,由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家长提高对家校共育德育教育的认识,更好地在家里开展德育教育。
2.增进家校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共育效果
作为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也要了解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样双方可以及时互通有无,真正践行家校共育德育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在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合作,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一些小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来沟通,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则最好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必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家访,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家长合作制定有效的教育对策。如程程是个转学来的低年级学生,非常调皮,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先与程程进行沟通,了解了程程的一些想法,又与程程的家长交流,了解到程程父母工作比较忙,疏于教育,使得孩子没养成好的习惯。在与程程父母多次沟通后,教师对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双方也共同制定了一些对策,通过家校共育,一段时间后,程程对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上课能注意听讲,作业也基本可以按时完成,取得了不错的德育教育效果。
3.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共育德育英才
要更好地践行家校共育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还需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家校共育德育活动,让学生家长可以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不仅可以拉近亲子距离,也可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前要进行精心的策划,包括活动的主题、内容,活动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活动的时间地点等,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活动要适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这样才能取得最优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亲子跳蚤市场活动,利用周末让低年级学生将自己不需要的二手物品,如书本文具,在校园里进行义卖,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学生挑选物品,制定价格,制作海报招牌等,通过这样的亲子家校共育活动,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节俭意识,取得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4.创设家校共育交流平台,开辟德育教育新思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信息技术对教育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在开展家校共育德育教育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家校共育网络平台,以让德育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相融合,开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如学校可以搭建专门的家校共育德育教育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给教师和家长定期推送一些家校共育,开展德育教育的文章,也可以推送一些本校家校共育德育方面的突出案例,供教师和家长学习与参考,家长和教师阅读后还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或评论,增强相互的沟通交流。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开设本班的家校共育德育教育微博账号或博客、QQ群等,由班主任将班里家校共育的一些案例、亲子德育实践活动的照片文字等上传记录,给自己班的家长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家长们可以和教师探讨德育教育的方法,也可以相互间汲取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家校共育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东西湖区作为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试点区之一,本着系统建构、立足常规、回归生活、注重体验、多方协同、务求实效的原则,指导区域内各中小学从开发校本课程、策划德育活动、建立校园和班级文化、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等多条路径出发,推进有效德育工程,经过五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渗透学校德育理念
我们走访东西湖区的中小学,对各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印象深刻。据了解,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一直是东西湖区教育局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有效德育工程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在东西湖区的中小学可谓是“一校一品牌”。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校的理念作为支撑,正如我们走进万科西半岛小学就能感受到校园充满灵气和活力,呼应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都清新灵动。这里的多数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自身都有一定优越感,这就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爱他人、不善于合作等问题出现。为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提出了“双行”德育模式。双行,即“孝行”与“雅行”并重。“孝行”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关心他人;“雅行”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今,“双行”德育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名片。学校编写了“孝行”和“雅行”三字歌,并根据歌曲排练了“行规操”,欢快的节奏搭配活泼的动作,深受孩子们欢迎。学校还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将校园划分为“三园、二楼、二区、一路、一窗”,每一处设计都将“孝”和“雅”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如“双行”德育是万科西半岛小学的特色文化品牌,小海星文化则是吴家山四小的独特标识。学校希望通过小海星文化的浸润作用为学生传递一个理念:如果将班级、学校、家庭比作大海,那么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海星,而每颗小海星都有自己的价值。为推进有效德育工程,利用小海星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学校编制了《吴四小小海星一日成长十个一》记录表和《小海星德行读本》。张德标校长说,现在吴四小的学生不仅都知道小海星的故事,更能够将故事背后的意义记在心里,并内化到行动中,而外人一看到小海星的标识,也会自然地想到吴四小的小海星文化。
与这两所着力打造校园整体文化的学校不同,东方红中学将重心放在了班级团队文化建设上。谈到为何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曾敏洁书记说:“文化本身即是育人的。在东方红中学,大家都是有相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在团队中自处。团队文化所传递的价值取向正是学校德育希望带给学生的长远收获。” 基于这个理念,学校打造班级团队文化的策略就是“有共同目标,进行整w评价”。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组名、目标和管理模式,评价方式也只针对团队不针对个人,激发团队成员积极的趋同心理,形成整个团队共同进步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为团队的进步而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二、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构建有效德育
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德育校本课程,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统筹考虑,使德育工作更加系统化,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东西湖区将德育课程的构建作为推进有效德育的重要路径,力求做到整体设计,主题明确,既有具体的实施载体,又能彰显各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东西湖区职业技术学校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在初中被边缘化而缺乏信心,对未来没有目标。为了使他们自尊、自信、自强,学校把“自信教育”作为德育的灵魂。为此,学校编印了校本读物《自信背囊》和《路在脚下――优秀毕业生事迹丛书》等就业指导教材,将自信德育的理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校本课程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我们走访的东方红小学是一所偏远农场小学,学校依托校内蔬菜基地――“小当家乐园”,强力打造“耕读文化”,让学生以蔬菜为媒,以体验相伴,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生活。学生通过特色德育校本课程“耕读乐园”,不仅可以学到农谚与气候、蔬菜与健康等知识,还有机会参观种植实践基地,亲自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正如管永红校长所说,通过“乐园”这块土壤,学生不仅收获了蔬菜,还收获了习惯,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功。同样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还有金银湖小学,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良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以课堂为阵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坐落在东西湖生态新城的三店学校同样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以美育促进德育,鼓励美术老师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开设了多门有趣的校本课程,带领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感知生活的美好。剪云轩工作室的张春莉老师给我们介绍,通过剪纸课,她能够真切感受到学生们的改变,他们从最开始没耐心、坐不住,逐渐变得越来越专注,愿意主动去思考和尝试。随着学生们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很多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开朗了。“给孩子一个方向,他可以一直走下去”,这是美术团队的老师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也是学校希望通过美术校本课程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
三店学校以美育促进德育,吴家山中学则是将科技教育与德育有机整合,拓展有效德育新思路。通过科技校本课程,学生不仅能系统地学习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养,还能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目前,吴中学生申请的科技发明专利及受理量已达5 000余件。学生们在获得专利的同时收获了自信;自信心的普遍增强又促进了校风、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在良好的校风、学风熏陶下,学生的素质获得了最大提升。科技教育也由此成为吴中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走进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科技氛围,那么来到吴家山一小,四处洋溢的则是一片书香气息。学校致力于通过阅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身心愉悦地学习和生活。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将儿童阅读课程化视为关键一环,在儿童阅读推广教师彭志辉的带领下,全面开发了六个年级的阅读课程。低年级采用绘本阅读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不同绘本给学生讲述,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中高年级采取主题阅读综合课程的形式,根据一个主题在多门课程中开展活动。彭老师告诉我们,通过阅读,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习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在书香的浸润下,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生积极变化,这也正是学校开发阅读课程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三、以特色品牌活动为抓手提升学校
德育工作影响力
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阵地。东西湖区一直坚持德育实效性只有在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能有效呈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悟。德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更应引导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近年来,区域内各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德育活动模式,致力于使学校德育活动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力。
吴家山二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学校的特色德育品牌活动――青春论坛。青春论坛以“凝聚青年力量,增进思想认同”为目标,是学校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每学年初,7-8年级每个班选出5名优秀团员和班干部作为青春论坛成员,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榜样带动榜样,使青春论坛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多学生。每次活动会根据德育工作的需要确定主题,参加论坛的班级轮流负责策划和组织,这让学生对于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论坛的积极性。比起传统校会班会惯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同龄人坐在一起交流更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从而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很多学生还将这种氛围带回到班级中,带动和感染更多同伴,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
东西湖实验小学十分注重德育创新,追求让特色活动涵养学生生命德性,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乐趣更有收获。学校开展活动始终把握一个要领: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以及真实炽热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教师在策划活动时特别注重“接地气”,这使得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具体而言,学校的德育活动采取项目化操作的方式,确保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步步有规划、次次有实效”。其中,学校精心策划的自主德育品牌活动――十二月节,已经形成了学校的“节文化”。每个月学校都有主题明确的特色活动:一月感恩节、二月礼仪月、三月环保节……为了使活动有章可循,德育团队编写了《东实小十二月节班级活动指南》,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改变、补充、拓展班级德育活动。十二月节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认同,W校的德育工作也因此更加有特色、有积淀、有成果。
同样是以活动为抓手,将德育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的还有吴家山三小。从彩虹的色彩得到启发,学校策划了“德育七彩节”系列活动,由七个主题活动组成:橙色感恩节、紫光科技节、蓝焰艺术节、青色足球节、金色建队节、绿色环保节和火红读书节。从培养行为习惯、艺术素养、环保意识等多个方面着手,学校希望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个性化的成长和独特的内心感悟,保持外在的健康和心里的阳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懂感恩、负责任、会生活。
四、以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为抓手增强
教师育德能力
当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育德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有效德育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
吴家山三中为提升青年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引领、研讨交流、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成立了骨干班主任工作坊,由武汉市功勋班主任高能英老师牵头,为班主任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平台。工作坊的活动形式十分多样化,有时是聚焦教育教学中的某个实际问题进行探讨,有时是共同聆听一节班会课以激发大家的育德思维,有时则会联络其他学校的班主任一起开展教育叙事活动,互相学习和启发。在与工作坊成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吴家山三中的班主任队伍思维很活跃,十分愿意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遇到问题乐于动脑筋、积极交流,而且方法得当。
关键词:脑科学;脑电波;思维波谷
大脑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器官,通过研究大脑进而去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实践之后,笔者发现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宝贵的经验与脑科学研究成果之间并不矛盾,脑科学研究成果往往从实验科学的角度验证着经验,脑科学研究成果也开辟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未知的研究领域。前者让我们明白常规做法的科学理据,后者则促使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一、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1.汉字认知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张学新带领其研究小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发现,中国人阅读汉字时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脑电波N200,而西方人在阅读字母文字时则没有。N200的存在,证实了大脑对中文、英文词汇识别有着本质不同的加工方式,尤其是对中文词汇在其识别的早期阶段,存在一个极强的视觉加工过程,而这个过程在英文阅读中完全没有。[1]汉字的识记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就高达1600个。汉字具有“音形义”统一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更多地关注“正音”“析义”,往往忽视“辨形”。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汉字的“辨形”更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脑电波N200的发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启示在于,要充分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视觉形态”,如果能带领学生像欣赏一幅画一样地欣赏一个字,这个字往往更容易识记和理解。在执教《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遇到了生字“朵”。它是一个象形字,于是笔者将一朵“玫瑰”放在了“朵”字旁边,请学生比较:图和字,有什么地方像呢?学生很快发现,“木”像玫瑰的枝干,“几”像玫瑰的花朵。在视觉上进行强调,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了“朵”字。借助脑科学研究新技术,香港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力海等人发现,儿童的中文认知能力与写字能力密切相关。他们认为,写字对于中文认知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书写过程中,大脑对汉字的音、形和义进一步熟悉,从而促进了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二是大脑因为反复书写练习而形成了自动化程序,也就是建立了相应的写字动作程序,并最终内化为这一汉字的长时记忆。[2]这项研究成果与中国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写促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有与此相应的规定: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然而对于此项要求,一线教师并没有严格执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指导的机械抄写(大量生字抄写作业)对于汉字的识记作用不大。基于写字促进汉字识记的认知,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习字册》时,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首先分析字形,根据不同的部件引导编儿歌、说字理、找联系进行记忆;其次范写生字,引导学生在书空中,掌握基本的笔顺和间架结构;再次描红,要求学生边描边回想记字的方法;最后集中精力,一笔一画把生字写美观。采用这样的写字指导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汉字识记水平和汉字书写的质量。2.海量阅读脑在处理语言行为时候主要有四个区域:布洛卡区(编制发音程序)、威尔尼克区(分辨语音、接受语义)、角回区(文字和语音的转换)和第二额回区(语言的书面表达)。在阅读拼音文字的时候,学习者只有一条神经通路,即“视区——角回——听区——运动区”,符号信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直接反应为语音,大脑对文字的形音义进行综合的处理。而在汉字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条神经通路:“视觉——角回——运动区”。因为汉字具有表意功能,所以汉字符号进入人脑后,即使不能反应为语音,也不会妨碍理解。比如“饕餮”这个词,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发音,但是他们却能够基本理解词义。[3]“视觉——角回——运动区”这一阅读神经通道的发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就可以进行“默读”的训练,在“囫囵吞枣”式的默读中,让学生与更多的汉字有一个“初见的美好”;其次,应尽早地向学生揭示“形旁”的表意功能,并介绍诸多“构字部件”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开启更有价值的阅读之旅。笔者在教学“歌”时,告诉学生“欠”在古时候指一个人张大嘴巴的样子,“欠”放在“歌”字中就是描摹一个人唱歌时候张大嘴巴的样子。后来在学习古诗《登鹳雀楼》时,学生又遇到了“欲穷千里目”的“欲”,他们就自然联想到“人张大嘴巴的样子想吃旁边的谷子”,进而理解到“欲”表示“想”的意思。台湾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洪兰,其所在的实验室用脑电图仪测量人在阅读时大脑的相关电位时发现,受试阅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脑中所有与这个字有关的讯息都会被激发活化。[4]洪兰认为,阅读是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这种主动处理过程会促使神经连接得更加绵密,也就越能触类旁通,并因此形成了创造力。洪兰教授不仅是脑科学研究的专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阅读推广人。她的基于脑科学解释下的阅读推广获得高度的肯定和广泛的认同。同样,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启示就在于重视课内外阅读生活的实践建构,用海量阅读畅通学生神经通讯系统。首先要建立阅读启动机制,通过激趣、链接生活、示范影响、任务驱动等方式让学生开始主动阅读。其次要建立阅读推进机制,包括书籍的分龄分类推荐、阅读方法指导、阅读交流平台、阅读写作路径等。最后要建立阅读评价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长评价,同时设立特色评价体系,如“阅读银行”等。
二、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设计
1.巴洛克音乐对α波的激发:课前、课后一分钟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的脑电波调整到α波段时,就会表现出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维敏捷、灵感常现、记忆最佳的学习状态。研究人员还发现,符合50~70拍/分的巴洛克音乐可以激发α波的产生,原因是这种音乐的节奏与α脑电波频率状态一致。[5]巴洛克音乐是指1600~1750年期间产生的音乐作品,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维瓦尔第的《四季》是代表曲目。小学生对注意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运用“巴洛克音乐”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避免破坏原有的课堂教学节奏,建议教师充分把握课前、课后一分钟,来创设“巴洛克音乐”情境。课前一分钟播放与心跳节奏相当的巴洛克音乐,让学生伏案静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从课间兴奋的游戏状态中回归。课后一分钟播放适宜的巴洛克音乐,让学生伏案冥想,可以帮助学生在“放松性警觉”的状态下,把本节课获取的相关信息轻松“输入”长期记忆之中。关于“巴洛克音乐”资源库的建立,可通过“百度音乐”,在其下的“古典音乐”中下载。2.学习的四个象限:设计适宜的教学流程“自然学习设计”是当代美国中小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模式,它是由伯尼斯•麦卡锡等人自1979年开始试验并逐步总结提炼的。麦卡锡在自己的代表性著作《论学习》中指出,学习包括四个象限,教学中的每个象限各有侧重点(见下表)。当这四个象限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圈,一个从主观认知到客观认知,再到“融会贯通”的过程。[6]小学语文教学的流程设计也可以建立在学习的四个象限上展开,从而更好地实现全脑的语文学习。笔者基于此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一套特色语文教学流程,简称“友学语文课堂流程”,具体如下图:首先,教师通过设计学生课前完成的“自学导航”,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始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然体会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此次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通过学习目标的具体呈现和核心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清晰了解所学内容,并在深入学习理解前就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建构。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方式,深度理解所学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最后,安排恰当的“延展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内容到关注文本表达,在尝试运用中实现从读到写的跨越。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开发
1.言语与手部运动的关系:语文教学中注重“手势”的开发与运用脑科学研究表明,伴随言语发生的手势运动对言语交流存在促进作用,既有利于听话者的理解。又有利于说话者的言语产生。研究者还发现,由于手势加工利用的是空间位置信息,与言语加工占用的认知资源不同,因此在手势与言语内容不一致时,两者结合可以表征更多的信息。由此可以认为,手势通过促进听话者的理解和说话者的言语加工来促进言语交流。[7]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声情并茂,除了口头语言,还配以大量的肢体语言。这样普遍的认知,我们可以在上述脑科学的研究中找到理论依据。既然“手势”在促进表达和理解中具有如此大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在实践层面展开系统研究,如“手势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手势对不同词类教学的影响”“低年级语文课堂组织中手势语的开发与运用”“手势在词语理解中的作用”“演讲中常用手势语及作用分析”。以上研究话题,通过知网检索,很多领域还是空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笔者在实践中将手势与手指操整合在一起,重点研究了“手势及手指操在低年级写字指导中的作用”。如遇到横画较多的字“真、具、直”,就让学生张开五指,感受指与指之间空隙分布均匀才好看;又如通过拳头和手掌的组合,让学生感受到左窄右宽、上紧下松、内收外放等不同的间架结构;还比如通过写字前做一做手指操来巩固学生对于字形的认知。2.思维波谷:教学形式的多感官转换脑的工作有点像人的脉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以一节40分钟的课为例,学生的注意力状态分大致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40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呈现三个思维波谷区。在波谷状态下,学生的大脑比较疲惫,思维敏度下降,不愿意思考,甚至容易瞌睡。结合脑认知规律,适时地转换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越过思维波谷区。[8]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就不能以“口授耳听”作为主要的教学策略。重点知识的讲解可以安排在课始和课中的10~15分钟,而在学生学习的波谷阶段可以安排“看一看、读一读、动一动、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不同的感官教学方式。如生字词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双色笔”教学法,重点读音或笔画上用不同颜色加以突出;还可以通过看图片、看实物进行比照,调动学生的视觉参与学习。又如课文精读时,教室往往会陷入一片死寂,这个时候如果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一种更为放松的状态下畅说,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新.拼义符号:中文特有的概念表达方式[J].科学中国人,2012(23).
[2]王晶颖李辉.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对幼儿写字教育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12).
[3]肖潇.脑科学研究背景下的汉字认知[J].语文学刊,2010(8).
[4]洪兰.阅读,让你更有创造力[J].生命世界,2006(4).
[5]顾榕.课堂最佳学习状态的探讨[J].基础教育,2014(3).
[6]盛群力陈彩红.依据学习循环圈的性质施教[J].课程教学研究,2013(1).
[7]朱明泉张智君.言语与手部运动关系的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每一动以六艺作身法,以枪法为依托,以丹田内劲为基础,以内催外,以身带动肢体,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发出丹田内劲,每一出手必含十大真形及扎枪的底蕴,螺旋划圆,圆中求直、求灵、求变的三角发力,以找劲、变劲为其真谛。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器械,以唐大用传的唐氏枪法为主,有大六合枪、中六合枪、小六合枪、丝六合枪、十大真形枪、二龙戏珠枪、群枪(又名独行枪)、青龙出海枪、泉枪、岳飞后造十枪等枪法。另外还有六合刀、五郎棍等器械。
《纪效新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的一部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其第十卷《长兵短用说篇》专门介绍了长枪的练法和用法,记录了当时业已成熟的六合枪技术和练法。那么,《纪效新书》所载的六合枪法和水氏心意六合枪法一样吗?有什么异同点?笔者试以自己所练的枪法做一下对比分析,以研究古今枪法的变异和发展。
水氏心意大六合枪谱:
第一合 圈枪为母,分劈捉拿,圈拦护膝,反枪进扎,速手退步,哄进百拿。
第二合 里恍外扎,外恍里扎,先扎穿指,后扎吞袖,跟进跟扎,悬枪跃进。
第三合 先有直枪,蜈蚣躜蹬,叶底偷桃,抛手捂鸡,扯枪救护,先有拦枪。
第四合 反枪迎扎,闪起里滑,闪起外滑,里滑里摆,里滑外摆,鲤鱼叠脊。
第五合 里合外扎,外合里扎,一捷二进,三圈四拿,五伏六接,狸猫扑鼠。
第六合 狸猫跟扑,鹞子捉鹌,白蛇上峰,白蛇下峰,黄龙缠杆,乌龙入洞。
《纪效新书》六合枪谱:
一合 先有圈枪为母,后有封闭捉拿。梨花摆头,救护要分明。里把门,外把门,闪赚是花枪。名曰秦王磨旗。
二合 先有缠枪,后有拦枪。黄龙占杵,黑龙入洞。拿枪救护,闪赚花枪上。名曰凤点头。
三合 先有穿指,后有穿袖。鹞子扑鹌鹑,救护闪赚是花枪,四面是枪法。名曰白蛇弄风。
四合 先有白拿枪,退枪救护。后有白拦进步,如猫捉鼠。救护闪赚是花枪。名曰铁扫帚。
五合 先有四封四闭,后有死中返活。无中生有迎封接,闪赚是花枪。名曰拨草寻蛇。
六合 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闪赚是花枪。下游场拨草寻蛇,上游场秦王磨旗。
六合本是“天地四方”之意,又“合”古代指交战,所以此处六合枪指的是六组枪法变化的常用技法。据文献记载,宋时山东义军将领李全妻氏杨妙真创杨家枪(又称梨花枪,简称花枪),《纪》文中“花枪”指的即是“杨家梨花枪”。《纪效新书》中六合枪是六组,在水氏心意中也是六组。水氏心意六合枪每组六枪,排列齐整,六组共三十六枪。两相对照,可以清楚的看出二者在名称上大部分是相同的,如“圈枪为母”、“封闭(分劈)捉拿”、“黄龙缠杆”、“黑(乌)龙入洞”、“先扎穿指”、“后扎穿(吞)袖”、“狸(如)猫扑鼠”、“鹞子扑鹌鹑”、“一截二进三拦(圈)四缠五拿(伏)六直(接)”等等。这说明二者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或者五百年前是一家,但由于历代传承的不同,产生了发展也产生了变化。从形式上看,《纪》书中的显得较零乱,水氏心意的六合枪则显得整饬、严密。然水氏心意中的六合枪是清朝中期的东西,而《纪效新书》中的六合枪则是明朝中期的产物,二者相差将近三百年,也许水氏心意的六合枪也即是唐家枪正是《纪》书中枪法的演变和完善。
枪法不外“拦”、“拿”、“扎”,枪法的精髓只在于“一圈”,唐荆川在一圈上花费十年纯功,所以讲解枪法才使戚继光等深为叹服。在水氏心意六合枪中,把“第一合”看做母枪,称作“六枪头”,是整个枪法的基础。“圈枪为母”是向内画圈;“分劈捉拿”是向外画圈;“圈拦护膝”是应对下盘的进攻,可向外圈,也可以向内圈;“反枪进扎”是向前扎枪;“束手退步”是向后吃枪;“哄进百拿”又是进枪。水氏心意拳的六合枪可单练,也可两人对扎,各有一套练习方法。对扎时一人递枪,一人扎枪,两人角色互换。《纪》书中的基本功是“八母枪”,二人对扎,其中技法有拿、拦、颠、捉、撸、缠拦等。分析其中技术,拿为内画圈;拦为外画圈;捉为上盘内画圈;缠拦为上盘外画圈;颠为下盘外画圈;撸为下盘内画圈。再算上二人对扎时递枪者“进枪”,防守者“吃枪”,可以看出,《纪》书中所说的八母枪其实和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六枪头”的内容实质是相同的。
在水氏心意拳中还有小六合枪,枪谱附录于下,供读者分析研究。
水氏心意小六合枪谱:
圈枪为母似箭发,分劈捉拿进步扎,圈拦束身盘膝固,四拿五伏跌扑刷,出枪迎面分心刺,那里圈枪进步扎,圈枪狸猫三扑鼠,撩枪藏身膝下发,鹞子捉鹌盘膝固,发枪闪电恍外扎,那里固枪折身势,速手固枪恍里扎,这里紧刷迎面打,那里圈伏紧固他,这里起枪咽喉扎,那里里劈迎面打,这里照样圈伏刷,这里搜龙左右恍,那里照样两恍扎,这里刷枪折身披,那里邪步紧固他,迎面齐出争门势,各自束身防敌家。
明代王圻(字元翰,上海人)《续文献通考》载:“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其分出者,有大闪竿、小闪竿、大六合、小六合、穿心六合、推红六合……”云云,可见,早在杨家枪中已有了“六合枪”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枪术,那么,后世的六合枪与之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正是杨家枪的继承呢?无独有偶,在水氏心意的六合枪中有“大六合”、“小六合”、“缠丝六合”,与杨家枪遥相呼应,也许后世之六合枪正是杨家枪的一脉相承也未可知。《纪效新书》云“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据考在明中叶至清初期,杨家枪和沙家竿子、马家枪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枪法,戚氏赞誉曰“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
《纪效新书》中除了记录了“六合之法”,还有就是“二十四势”:
1.夜叉探海势 2.四夷宾服势 3.指南针势 4.十面埋伏势 5.青龙献爪势 6.边拦势 7.铁翻竿势 8.跨剑势 9.铺地锦势 10.朝天势 11.铁牛耕地势 12.滴水势 13.骑龙势 14.白猿拖刀 15.琵琶势 16.灵猫捉鼠势 17.太山压卵势 18.美人认针势 19.苍龙摆尾势 20.闯鸿门势 21.伏虎势 22.推山塞海势 23.鹞子扑鹌鹑势 24.太公钓鱼势
此二十四势有些人认为是杨家枪,《手臂录 卷之二》(吴殳)中有“马家枪二十四势”,与之基本相同,唯“琵琶势”作“抱琵琶势”。二十四枪势归属于哪家暂可不论,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存在了。“四夷宾服势”、“指南针势”、“十面埋伏势”即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中平势”、“上四平势”、“下四平势”。二十四势中和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技术相近、名称近似的有“夜叉探海”、“青龙献爪”、“滴水势”、“苍龙摆尾”、“琵琶势”、“灵猫扑鼠”、“鹞子扑鹌鹑”,分别对照于水家枪中的“夜叉探海下龙宫”(泉枪)、“青龙出水不须忙”、“滴水溏墙圈枪固”、“五伏好似龙摆尾”、“怀抱月占定瓦岗”(群枪)、“狸猫扑鼠”、“鹞子捉鹌”(大六合枪)等。其他各势,在名称上差异较大。可见其中还是有较多的异曲同工之处的。
在河南南阳地区流传较广泛的是唐氏心意六合拳,唐氏心意源自于枪术高手唐万仪,唐万仪幼承家学六合枪法,后来随其父唐大用来南阳教拳,遂跟随李祯、刘万仪学习心意六合拳,学成后把枪术和拳术融合一炉,变六合枪的马步架为鸡步架,形成独特的风格,唐万仪后以教拳、走镖为业,是以传人甚多。唐氏心意的六合枪和水氏心意的六合枪内容相同,在技术上稍有区别:水家的枪是马步架(大架),是唐大用六合枪原传的架子;唐家枪是鸡步架(猴架、小架),是唐万仪改进后的架子。另外,由于师承的不同,各人在扎法上也有差别。
唐氏心意拳的六合枪已经在原传的唐家六合枪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水氏心意拳中的六合枪则保留了唐氏枪法的原貌。可以认为唐氏枪法就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六合枪。枪被誉为“百兵之王”,六合枪在冷兵时代并不神秘,是一种普遍流传的实战枪技,从《纪效新书》等古籍的记载可见端倪。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源于明中叶的六合枪和源于清中叶的唐家六合枪,应该是同一种枪法,同源异出,因时间后先,致有不同,更多的则是血脉渊源。六合枪在明朝时已经流传的相当普遍,戚继光采纳过来训练三军将士,用于战阵杀敌,另外在明人的武学著作中也被屡屡收录,如唐顺之《武编选》、程宗猷《长枪法图说》等。唐家六合枪比之《纪效新书》所载的六合枪,要迟近三百年,其间不乏完善和发展,这从枪谱上也可见一斑。所以,现在南阳水氏心意拳以及唐氏心意拳所秉承的六合枪可能就是发展最为完善的六合枪术了。
附录几则枪法歌诀(摘自《水氏家传武术谱》):
枪法易学最难精,六合变幻巧自生。出神入鬼千万象,手急身轻十二程。速如星火超众技,紧若风雨冠群英。义勇无敌人称羡,豪杰到处有芳名。
闻得英雄枪法佳,曾经六合理无差。一技龙枪分内外,三尖矛戟判正斜。演出班班深藏锐,掀开处处巧映遮。徒知美名原不负,击节叹赏能不邪。
此枪本是一条龙,会得枪法称英雄。君子扎会为访友,小人舞弄莫相衡。
诗云:扎枪要欲急,欲急人不知。学会此枪法,便把敌人欺。
论文摘 要:信息素养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21世纪人们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终生追求的目标,这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路子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路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信息素养是现代人文化素养、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积极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在拓展学校教育的学习空间、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来实现的。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足见希望以此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良苦用心。
2 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新体系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制定学生信息素养体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意识、知识、能力和品质等四个方面。
信息技术意识:主要指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来感受、理解、评价自然界、社会中的各种信息现象等。
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熟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其背景;熟知与信息获取和便用有关的法律、规范。
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
信息品质:主要包括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生活态度,重视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树立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和协作精神;培养信息社会的责任心。
3 采用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需要。就我国高校大学生目前的信息素养状况宜采取三级教育模式,即初级培养、中级教育和高级培训三个层次。
初级培养:图书馆要使馆藏信息适应形势,适合当前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及时补充各种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开设新书推荐栏目、发放问卷等形式收集读者意见。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举办讲座、文献利用指导等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最基本的信息素养。
中级教育:主要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技能和相关知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这一阶段可设立知识产权法、计算机编程语言、网页制作等课程。
高级培训:主要是培养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的信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新思路和新思维,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新困境;新出路
学风简单来说就是学校风气,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方面的精神、态度、方法等等不同的风格,也是全体师生的综合表现,而主要是来自学生,也作用于学生。学风在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特点体现,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并具有了丰富底蕴内涵,在不断的教学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传统和风格。学风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故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学风建设面临的新困境
1.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目前,学生的管理工作除却辅导员外,基本都由学生会综合管理。但是学生会的管理基本难以对学生思想、学习、职业规划等做出影响,这就使得大学很多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就出现玩游戏、谈恋爱、做兼职等情况,如果这些情况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反而容易耽误学业。所以在新生进校时,就应该对其做出指导培训,对其做出正面的引导。
2.学生对专业情况模糊不清。通过调查,高校新生以及在校生,超过半数以上对自己本专业的了解浅薄,部分学生对于自身专业并不喜欢,甚至有的觉得是没有前途的专业。很多的学生大学专业选择是被动的,通常是继承父母、亲人的意志。对专业情况了解大部分是通过网络、书籍等,部分信息是的学生更加消极。而且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本专业岗位进行就业。所以目前对于学生的稳定专业教育是很欠缺的。
3.学生思想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在校期间,很多学生思想情况不够稳定。随着时代变迁,目前的学生体现出了一定的自我性,缺乏实践能力,参加活动不积极,对竞赛等传统活动不感兴趣,并且没有明确的志向,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4.容易受外界影响,心态失衡。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思维活跃的特征,对于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同时学生也出现了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征,很多学生沉浸在互联网环境中,并且自身承受多学习、就业、家庭给予的压力,对于竞争容易畏怯,在竞争中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心态失衡,容易受打击,并且破罐子破摔。
二、学风建设困境的对策分析
1.建立全员育人机制,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对于学风建设,需要教师为主体的领导作用。首先从学习上进行督促和建设,以教风促学风。辅导员也要对所负责的学生负责,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引导。多开展座谈会以及其他活动,就本专业现状、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前景等等。教师还要对学生做出榜样,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多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融入到师生这个大团体中。
2.科学的进行管理,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大学没有高中那样的集中化教学,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逐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杜绝学生的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等等不良现象,将日常纪律规范与最终学分制度相关联,使学生形成足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形成习惯,并影响每一位新生。并且积极鼓励有表率作用的学生,惩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做到奖罚分明。逐渐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积极的活动,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有着很好的帮助,活动的引导作用的很明显的。当前要就学校情况结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组织更多与社会密切接触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体会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并且认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校内要积极的举办文化节、运动会、科技大赛、创业大赛、文艺比赛、专项体育竞技等等,并且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在精神上、能力上都有所提高,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增加社交。使学生多才多艺,并且能够在将来的发展中积极表现自己。
4.提高学校的服务机制。针对如今学生表现出的心态问题以及容易受影响的情况,学校应该积极的做出应对,提高并完善服务机制。对于贫困生要进行资助和慰问,并且持续的关注和更多的重视。由学生会自行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站,教师监督指导,对各个活动以及日常动态中出现部分问题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疏通,避免由于心理健康形成的负面情绪扩散影响,并积极组织正能量的活动。其次,对学生权益有效维护。学校与社会间接接轨,学生兼职、科研项目合作、活动赞助、顶岗实习等等,学生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这就要求学校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对学生渴望与社会接触并融入社会的情况做好最后的保障,使学风建设更加顺利。
三、结束语
创建良好的学风,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风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风的建设,就是学校特点、风格的塑造,对于培养有文化、有情怀、有能力、有追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必要条件。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高校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开拓创新,不断进步。
作者:肖越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沈爱琴.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03).
关键词:信息披露质量;公司治理效率
一、引言
当今,不管是对于大型的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已成为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对于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环境、动因、影响因素、质量、经济后果以及监管等方面,而针对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的研究不是很多,更缺乏系统的研究。小企业信息披露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开程度、真实性、充分性等,出现这种信息披露问题,都是有原因的,原这种信息披露的问题其实已经影响了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此,全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不断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让相关利益者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成为了现在必然要解决的问题。不断的提高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让企业利益相关者更好的了解企业,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对小企业概念界定,不同的专家学者各有不同的观点。对小企业的界定因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我国界定小企业的标准是依据企业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本文中所谈到的小企业是指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一人,在资源要素获取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此类小企业的特点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业务单一、组织精干、体制灵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竞争力较弱。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它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培育企业家的摇篮。小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还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要不断的提高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小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信息披露制度最早来源于英国和美国。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最终的结果是首次确立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美国则在1993年的《证券法》中首次规定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由此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
关于小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徐学霞 2007)认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表现出明显的家族特色,即主要向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披露,所占比例高达79.3%。[1](苏淑艳 2006)认为公司治理缺陷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主要因素。[2](闫化海 2004)(段盛华 2004)探讨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结构的影响。[3][4](徐聪 2011)差异化的信息披露体现为证券信息是否披露、披露方式和披露重点的判断和认定。[5]
中小企业是构造市场经济主体,推动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主要扎根于当地市场环境中,促进劳动力就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然而,阻碍小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低和信息披露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劣势。例如,按有关部门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的7.37万亿新增贷款中,大型企业得到了其中的47%,中型企业得到了44%,而小型企业才得到了8.5%的贷款。[6](罗正英等 2004)认为企业对资源的占有与使用能力是其有效信息释放能力的增函数,信息的有效性及其披露路径成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进入现代经济运行体系的“通行证”。[7]小企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因为小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和市场参与者的需要造成的。与小企业交易的一方因为处于信息劣势,会选择放弃与之合作,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对小企业的评价也会降低,进而导致小企业经营受阻,发展不顺,因此小企业信息披露问题更受到大家的关注。
三、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现状
(一)小企业信息披露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小企业的企业性质决定了企业所处行业的各种特点,如易被模仿、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等,所以,如果小企业及时充分的进行信息披露,往往会泄漏商业机密,进而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小企业往往只会在有真实需要时,才会将具体的信息披露给企业相关利益者。
2、信息披露的公开性程度低。不同于大型的上市公司那样,上市公司所处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公众公司,而小企业仅仅需要向相关利益者披露信息就行。与大型的上市公司相比,小企业的制度更加的不完善,信息公开程度更低。有关调查表明,很多小企业不会主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有的甚至没有“信息披露”的意识,其财务报表主要是为管理经营者和纳税申报所用。
3、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不管是大型的上市公司还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有待提高。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严重缺失,有的有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照制度执行,或者就是企业缺乏信息披露制度,内部制度的不健全,同时也导致了企业的监管不力,更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和虚假情况。
4、信息披露的不清晰性。大多数小企业本身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企业的业务比较单一,而且内部的结构层次比较简单,信息传递的环节也少,基于以上特点,小企业信息的传递更是缺乏了规范性和标准化的处理。另外,信息具有强烈的内部个人特性,利益相关者无法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小企业里的会计人员对于信息的真实性和清晰性也负有主要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的任用不规范或者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出现在小企业里,那么会计信息就无法准确明晰的传达到利益相关者。
(二)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低的原因
1、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管。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生成起到了知道作用。但是迄今为止不存在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也不明确和完善。小企业对于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的方式、披露的时间以及借用何种渠道和手段进行信息披露,都没能有一个常规的固定化的程序。
2、会计人员任用问题。在小企业中,会计人员的任用很多都是任人唯亲,大多数会计人员和老板的关系是直系亲戚。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因为制证、登账、报表的编制都是有会计人员一手操办的,这就对会计造假留有了空间,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3、信息披露成本过高,信息披露的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披露的准备成本、传播成本以及信息被竞争对手利用的竞争劣势成本等。这些成本如果大于因企业信息披露所获得的收益时,小企业一般选择不进行信息披露或者披露很少的信息。
4、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中小企业的很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是很强,很多都是只有会计上岗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会计师职称。在小企业中,会计人员不具备专业资格的情况很多,甚至连会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也没有。所以,在信息披露时,很可能会因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而导致的错报、漏报问题,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效率。
四、完善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1、完善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我国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来说,并没有针对小企业信息披露管理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当下的重中之重就是政府及时出台和研究一整套小企业披露制度,加强小企业信息披露,使小企业不断地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违反信息披露规定所受到的惩罚,增强小企业信息披露的压力,不断地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2、完善小企业会计人员任用制度。小企业内的会计人员对于信息披露质量,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首先,小企业内部的用人规则本身就没有大企业那么标准和透明化,大多数小企业的用人标准多是任人唯亲,这样的话,就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用人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专业的会计人员,以人为本,信任并支持他们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建设,使得每个会计人员都能够相互监督,坚持自己的原则,抵制各方面的诱惑和干预,忠于职守,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完善小企业内部的用人制度是小企业急需解决的任务。
3、完善小企业信息披露渠道。根据小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应该建立专门的信息披露渠道,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避免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被竞争对手利用。政府和社会应该针对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渠道,方便小企业的各类信息传递,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快更高效的获得企业真实可靠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4、完善小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控制机制。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对于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一定的监督和控制。根据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简单有序的信息生成和信息披露控制制度,重点加强控制的有效性,同时也要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对于小企业的科学发展和正常运营有了一定的控制,对于完善信息的生成和信息披露有了保障。
五、总结与展望
对于小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完善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另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对小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控制,这样小企业信息披露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从而小企业将按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较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企业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小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因此信息披露将在小企业的信息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龙广.小企业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探析[J].财会通讯,2011(9)
[2] 徐雪霞.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3] 苏淑艳.公司治理缺陷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6(24)
[4]闫化海,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及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5]段盛华,自愿信息披露环境下控制结构披露的市场反应[J].证券市场导报,2004(12)
关键词:高校校报 创新 突围 微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自1895年《北洋大学校刊》于天津北洋大学创刊算起,高校校报已经走过了119年的发展道路,百年间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报风格和优良的办报传统,一直占据着高校校园主流传播的地位,在满足学生信息需求、促进师生文化交流、展示学校发展特色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在这个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大学校园里,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互联网很快取代了校报,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参与舆论的主要阵地,尤其是近两年微博的出现与普及,其原创性、便捷性、信息简短呈碎片化的特点,很好地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表达意愿强、空闲时间呈碎片化、阅读耐性差的特点。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仅依靠手中的智能手机,利用课余时间刷微博,已经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本校的校报了。
一、高校校报现状
今年上半学期,笔者与课题小组成员一起,在周口师范学院个院系的大多数专业班级,就学生们阅读校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统计。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表示几乎没见过本校的校报。仅有不足5%长期在团委、学生会工作的学生,时常能够阅读到本校校报。面对高校校报这样的窘境,曾有做次命题的研究者半路放弃,并宣称这是一个死命题。可是,作为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校党委机关报,高校校报承担着师生间学术与思想交流、展示学校风采、传达学校精神与决策、学校与学生交流与联系等重要使命。作为我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为我校校报目前的窘境感到焦急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是积极参与到校报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中去,为我校校报突破发展瓶颈寻求可行之道。
二、当前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本。作为校报的传者,校报主办方在内容、版面等方面已做足了努力,如今之势倒显得校方费力不讨好。
当前校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以周刊出版的《周口师范学院校报》为例,每期校报所刊登的新闻或评论,学生早就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了解到了,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校报刊登的信息量有限,且多与学生关系不大,真正关乎学生学习生活的信息不多,没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第三,校报所刊登的信息大多篇幅较长,如今学生受新媒体的影响普遍缺乏阅读耐性,如微博篇幅短小,信息量大的特点才更符合空闲时间呈碎片化、阅读耐性较差的学生的胃口。
就高校校报目前的尴尬处境和自身有限的办报条件而言,缩短出版周期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所处境地和自身办报条件与出版较长周期,两者互为因果,甚至呈恶性循环。由于处境和办报条件限制,不得不延长出版周期,而较长的出版周期又不断加重校报发展的压力。此外,作为校党委的机关报,在内容上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除了刊登新闻信息和师生学术交流的信息。宣传我党政策思想,我校规章制度、办学思想等内容是校报所担负的十分重要、不容舍弃的任务。因此,高校校报目前所处的尴尬、惨淡的境地,如若单凭以往的经验和方法已经无法摆脱困境,寻求发展。
在充分客观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更要认清当前媒介发展的趋势,并积极地作出改变来适应、顺应当前的趋势。目前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是校报发展的最大对手,也是学习的榜样。
三、微博――高校校报突围的“利刃”
不管愿意与否,我们必须承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以报纸为代表的纸媒正在走下坡路,报纸上网已成大势所趋。对于高校校报所面临的困境,微博正是高校校报突出困境的“利刃”。当前微博在大学校园受到的礼遇、所占据的庞大的传播地位,不正是校报以往的辉煌和今日所期望的成绩吗!
及时互动、方便快捷、简洁明了的微博现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首先,超强的时效性、庞大且丰富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的充分使用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第二,入门的低门槛性和充分便捷的互动性,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舆论、表现自我的需求,特别是用户之间的“互粉”功能,使信息得以迅速而广泛地出传播,很快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此外,对粉丝数量的追求刺激着用户的使用热情;第三,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很好地迎合了大学生空余时间呈碎片化的特点,随时需要随时刷新即可;第四,信息篇幅短小,内容简介明了,在强大舆论关注的压力下,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更新及时有效,又充分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缺乏阅读耐性的特点,十几秒钟甚至几秒钟即可获得当前最新资讯,且随时可以掌握自己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发展;第五,微博成为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绝佳平台,同过“互粉”,师生之间不仅可以交流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甚至兴趣爱好,师生交流与联系更加紧密且亲切。
将校报融入微博,从而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正是校报突破当前窘境的一条正确道路。将校报融入微博,操作简单且成本极低。具体言之:首先,主办团队方面,在原有成员基础上将一些新闻意识较强,对微博传播较为熟知的学生纳入创作团队,借鉴学生的想法和视角刊登消息,更能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其次,发行渠道方面,在形成完善合理的创作团队和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面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与加入到迎接新生的工作中去,例如在寄给新生的通知书和学校介绍书中加上校报微博的宣传版面和二维码,使学生在正式进入校园之前就开关心学校信息,成为校报的忠实读者。加之诸多极具号召力的老师对校报微博的评论转发,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定会使校报微博在广大学生的微博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至此,高校校报即可在免去印刷费用的基础上得以突破当前窘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