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体育教学案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案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案例总结

第1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关键词:案例研究;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形式下,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改进也就势在必行。而体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育人价值也被不断发现和证实,并且体育学科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学科的特性,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并行给体育学科的教学带来不少的难度,并且在教学效果的关注上也开始从技能学习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两方面进行总结和关注。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不可避免,以期望一线的体育教学形成一种以研助教、以教验研的新型体育教学摸式。大多数一线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践联系起来,以给教学行为赋予不断更新的理念,便于在以后教学中更好的完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1.案例研究的定义

案例是架起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吴义昌(2004)案例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教育事件,就是教师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以记叙文的载体表述出来。张梦中,马克•霍哲(2002)“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自我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的总结,以便教师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案例研究另一面对教师进行实践反思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借助案例的研究、开发、运用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自主发展。

2.进行案例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

我国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不强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体育教师的来源和有关体育的教育意识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对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基层体育教师和学历较低未能接受完善的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的势在必行,不过在能力培养的方式上可以因地、因时、因人等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2.1案例研究的理论学习

任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教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的完成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对案例研究的把握,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并且有个性化特征的人,就更难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掌控和把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案例研究,必需是在对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进行前期的设计并且有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灵活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案例研究,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2案例研究的程序

开展案例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需要一些开展案例研究的技能。通常案例研究开展需要的技能被概括为“提问、倾听、观察和检测”。也就是的撰写案例研究计划书,为了能使自己研究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例可学等,就必需拟定案例研究计划书。一提出研究问题,往往案例的选择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有方向才能前进。二把握理论主张或研究目的,只有把握和陈述一些理论主张,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三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殊案例以便能把案例数据与研究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针对性的研究。四运用案例数据撰写论文或对理论进行定性的论证。

3.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3.1有利于体育教师案例知识积累

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不同,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就存在着多样化的特征,而对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决定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必需是多种方式并存的。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首先离不开原理规则性的专业理论指导,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其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等,就必须要求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大量的教学案例产生正好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案例知识的来源,体育教师通过对众多教学经验的审慎筛选,并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使教学经验能更好的作为案例知识充实教师自我的专业化知识结构中去。体育教师案例研究的加强同时也能为教师之间实践教学的分享交流奠定知识储备,为青年教师步入和适应教师岗位提供学习的模本。促使体育教师群体在一定的区域内能够联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职业学习共同体,每个教师都能为教师群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实践智慧,而自己又从他人的实践智慧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3.2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体育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不断促使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如能具有一种反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教学后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思考,以便对教学做出改变,力求避免出现教学的某些困境和失败。而案例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正是促使体育教师选择出自己的典型教育事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使体育教师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同时体育教师再将自身的研究付诸文本,这一过程将促使教师的反思更为自觉、更加深刻。

3.3有利于体育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

目前,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发展与体育教育实践存在相脱节、相分离的想象,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了实践,理论将成为无根浮萍,成为空中楼阁。而案例研究特别是证实性的案例研究,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典型案例及理论的分析,用实践的实例证明一些教育理论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实用性,引导其他教师学习这些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以便为教育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另一种体育教育理论的来源是对西方等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这就可能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经济、文化、地域、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以致缺少这些教育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缺少生存的土壤,出现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困难的问题或者这些理论只能在学术圈里运行,无法付诸于实践。而进行探索性的案例研究能够把这些理论请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可能推进理论的突破,能对西方的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与分析,促使西方教育理论在本土的实践和升华。

3.4促使先进的教育理念

进入课堂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外来的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的验证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在课堂的反思、分析、诊断,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给教学行为赋予崭新理念,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外来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过程。

3.5体育教师教研能力与教研

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研发现一线的体育教师在脱离大学培养之后,知识的更新与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来源方式就必需改变,没有了高校专业教师的教授,改为同专业教师的相关交流和学术期刊阅读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学实践中具有带表性的案例就成为教师间分析、诊断的对象,这就需体现出一线教师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深入的解析课堂的教学内涵,真正的分析和诊断自我的教学行为。案例研究付诸书面的形式,又能教师间相互获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研活动的作用性和实效性。

3.6为体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际案例

在整个社会都在强调能力的现状下,缩短课本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距离是在今后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大学师范专业的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一种现状,即看重学生专业理论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造成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后缺少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现状,这种现状的出现时在培养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案例的记录、分析可以将真实的教学情境带到这些师范生的教学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在对教学案例的共同观察、分析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真正的教学案例中,潜移默化的将体育教育理论、理念和专业知识运用其中,也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总结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中推崇的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理念,这些新型的学习理念在步入课堂,真正融入体育教学过程,需要理论研究者、理论的实证者、理论的实验对象以及理论的实验环境等多因素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形成一整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两角度的定量研究基础上,同时也必需推行案例研究的定性研究,以使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融入实际的教学环境,也使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教师的应用能力、应用范围等得到提升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2,01:43-46.

[2]包德明.体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J].中国学校体育,2014,02:80-81.

[3]陈大伟.教育案例研究的深层意蕴[J].人民教育,2013,22:41-44.

[4]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02:9-13.

[5]吴义昌.教师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03:32-36.

[6]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02:41-46.

[7]施小菊,张华光.《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46-1547+1550.

[8]邹薇.高校女生体育课案例教学尝试[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00-102.

第2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很多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高校足球的技战术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等球队的比赛录像作为教学案例,有针对性的开展足球技战术上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技战术意识,在耳濡目染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综合素养。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仿真的比赛实战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技能实践,借此来提升与积累经验技能,从而掌握体育竞技技巧,使之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运动素质和专业能力。

2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性与探究欲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体育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欲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展需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更多体育学习中的自和活动空间,教师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做好辅助和评价等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国际足联、乒乓球协会等门户网站,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照网上体育竞技形式,自己制定训练计划和学习目标,这能够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各大高校可以搭建体育教学网络远程服务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使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3提升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建设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信息素质建设直接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应用效果,目前高校体育课堂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因为不少高校体育教师不具有专业的体育教学知识,不了解相关的基础学科,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也知之甚少。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体育基础知识、社会心理知识、沟通技能与技巧,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化专业素养。因此,高校要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整合与优化,开展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客观上督促体育教师信息化素质的提升,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考核,如果不达标的教师要采取惩罚措施,从而使信息化素养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

4改进和增加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信息设备配置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水平,要增加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信息设备的配置,在硬件上保证多媒体、计算机等先机教学设备的应用数量,同时,在软件上进行升级,使软硬件都能达到基本信息化的要求水准,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基本环节。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状态看,不少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软件更新缓慢,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使信息化服务功能不能体现。为此,高校可以申请专项资金来增加体育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提升设备利用效,从而为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5结语

第3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

对于当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因此,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加明显,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又该怎样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呢?在体育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逐渐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对初中体育教育多样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实现百花争鸣的盛态。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运动的概念与意义

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运动的理念就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使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多样性,并以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规律为依据,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体育教学中被激发出来,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其综合发展能力。快乐运动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享受学习,使体育教学具有实效性、激励性、情境性和趣味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该模式可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潜力,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另外,还能在教和学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快乐运动还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灵活学习,享受运动。

二、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游戏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游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初中体育当然也不例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这些游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接力跑、折返跑以及带球跑或者运球跑等游戏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得到锻炼,也能够使学生避免因为学习方式过于单一而产生厌倦情绪,这种方式能够消除学生的这种感受。教师将游戏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不仅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二)竞赛法

竞赛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比赛,通过这种竞争,激励学生追求更加熟练的项目掌握方法,培养其自信心,锻炼其意志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100米短跑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将整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小组之间展开百米跑的竞赛,赛后将小组和单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打分,对优秀小组和学生予以奖励。据调查,有九成的初中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竞赛方法。

(三)案例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较少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教授体育理论和伦理。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好处就是便于学生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直观,可拓展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信息,培养他们对体育魅力的情感感受。例如,在有关乒乓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该项目的规则的基础上,可将以我国各个时期乒乓球冠军的球法和成功经验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体会乒乓球在这些冠军手中如何发挥其魅力的,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

(四)自由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放羊”已是一些中学多年的体育教学形式。这虽然也是一种自由教学,但还不能称其为“法”。真正的自由教学法,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的自由,而是有所筹划的自由教学。例如,在一堂体育课中,前半段时间体育教师让学生集体做一些体操等热身活动,后半段则让学生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前提是要做与体育课有关的体育活动,可以踢毽子、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等,总之,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活动。

(五)多媒体教学法

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在这个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思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也就诞生了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使用该方法时向学生传达体育知识时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并使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知识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使其在学习体育时的兴趣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也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在讲解田径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奥运会中紧张、刺激的比赛视频,使学生受到感染,想要积极的加入运动。在观赏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小型的田径比赛,进行热身,比赛之后再详细讲解哪些动作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有效运动,锻炼自己的体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合作教学法

第4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在这学期的高三篮球选项课上,我让第4组的几个女生进行两人一组的传接球练习,因为我所带的几个组中,只有这个组有女生,所以每次上这个组的课,总要为他们单独安排活动内容。这几个女生对篮球有一定基础,但是比起男生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她们的练习内容都有别于男生。如上安排的练习是针对她们在平时3对3比赛中传接球失误太多,实战效果太差的事实。可是,过了一会,我看到她们正津津有味地三人一组进行三角传两球练习。看到她们自己改变练习内容,我并没有立即阻止,而是在远处看。虽然,她们在练习中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却是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努力地想传好每一球、接好每一球、不破坏连续性的状态下进行三角传两球,时间持续了大概五分钟左右。我估算了一下:每分钟传接球60次左右,五分钟就是要300次左右的传接球。三角传球结束后我看到她们六个人聚到一起谈论着什么,她们都在甩着手臂。我想她们一定是因为练习密度过大造成了手臂负荷过大。休息了一会,她们又变成四人传两球,这种练习难度稍小于前一个练习,再加上有了上一个练习的基础,她们练习的时候显得轻松、流畅了一些。

二、案例分析

我认为她们通过这样的自主练习至少有以下几点收获:

1.通过创新的练习形式她们把传统的两人相互传接球变成了有趣的、有挑战性的三角、四角传多球,提高了对篮球的兴趣。

2.多次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传接球强化了她们正确的传接球姿势,并提高了她们传接球的熟练程度。

3.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接触球,使得她们的手臂、手指的肌肉、神经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了她们的球感。

这几个学生的情况我比较了解,她们对篮球兴趣比较高,但是仅仅是比较高,只是在体育课中才接触球,会投篮但是不准、不快,还不能有干扰,会运球但是不能不看球,会传接球但是一到比赛就失误不断,不会打比赛。

如果她们没有采用这种练习方法,而是按照我的传统的方法进行练习,也会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但是传统练习方法中也有不利因素,即学生在练习中很容易地就能传接球,加上学生对传接球的理解不深,往往认为自己会传球就代表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传接球,很难理解传球要手腕快翻,接球要迎球后引。通过她们自己的练习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出手不快就没有时间接球,不迎球后引就接不好球也无法在后引结束后顺势传球。要顺利进行三角、四角传多球练习促使学生传球要手腕快翻,接球要迎球后引。

三、结合案例对创新的思考

看到她们自主练习并运用好的练习方法,我感到体育教学中的练习形式的创新十分重要,墨守成规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而采用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练习形式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体育课堂练习中。

课堂上师生关系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高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基本成熟,教师不能过于严厉,而要为人师表,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有利于课堂和谐气氛的形成。教师充分挖掘影响教学情境的因素,如:音乐、声像、资料、场地布置、自然环境的运用等,并加以合理巧妙地处理,对教学将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有创新,体育教师才能有进步,才能有发展。创新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尝试未知的过程。在教育创新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教学创新效果,及时在创新过程中发现问题,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传统体育教学中受到正规竞技体育训练的影响过多,功利色彩严重,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弹性,很多都是照搬照抄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创新教育必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接受的是一种精神教育,而不再让其被动固化地学习。学校体育面对的是身体发展各异的学生,而竞技体育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所以在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练习方式上要有所区别、有所创新。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体育老师往往不注重这些,墨守成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教学方法、练习方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练习。

四、如何实现创新

1.必须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的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首先树立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有对未知知识的渴求欲望和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利用教学规律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体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不断总结,以此作为创新的依据。教师还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根据自己先进的想法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不断地研发体育教育改革的新项目和教学的新方法。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结合科学理论来提出新观点,用新思路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开拓创新,对于可行的教学办法进行利用并加以推广。

第5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武术教程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96-03

王德明(1955-),男,北京人,任职于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研究方向:武术。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持续下滑。教育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以北京市为例,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另外,中小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缺陷,如自私自利、自由散漫,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究其原因,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多半是父母为其遮风挡雨,不具“拼搏”的精神,缺少“善战”的基因。而这种人生最为可贵的精神来源,就是在训练场、竞技场上。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现行的武术教学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为深入了解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归纳方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自上而下,从操作层面筛选、验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及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策略、模式等方面,对中小学生武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武术教学存在主、客观因素,通过调查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其根源,提出对策,为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性依据。

2001年国家新颁布《体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民间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我们将流传在民间的、孩子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武术进行实验教学,以编写武术启蒙教学教程入手,进行及时的经验交流和总结,为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编写符合中小学生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的武术体育活动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小学体育武术课基础教学提出合理的、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及基础理论支撑。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常年锻炼的习惯,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使之终身受益。

二、中小学体育课武术内容的教学实践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化动为静、化远为近、化快为慢、化难为简,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感知和模拟技术,逐步提高自我实践能力。例如,在武术基本技术教学中利用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技术课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了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再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够较快地掌握武术的技术。

(二)在课堂上进行武术的练习

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娱乐性参与活动,在感受项目带来的运动乐趣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或对相关体育文化知识相互提问、指正,提高调整自己和指导他人的技术能力。例如,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年级进行比赛,使学生体育兴趣加浓,促进对这个项目的练习,并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三)导师引领武术教学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地让学生多视角的了解武术,我们聘请武术名家进行武术教学指导。利用名师的武术风采,引领学生走向武术兴趣与认知的海洋。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导师引领武术教学,使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有了内外兼修、精气神突出的表现。

此外,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发展和提高;

2.要符合学情,从一至六年级到中学整体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基础内容全面、循序渐进、系统递增原则;

3.要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4.教学步骤的安排要适合学生技能的掌握,以及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武术教程内容的普及策略

(一)武术课余课外活动相结合

发展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武术生活;加强武术课外活动,使它成为武术课堂的有机延伸;建立各种武术小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武术教育氛围;武术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社区,使学校武术有展示的平台,形成武术发展的外在环境。

(二)大课间活动渗透武术课程

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集中体育活动时间,抓住这个活动契机对武术课程普及很有成效。如武术操、校本拳和太极扇等。活动中可做到全员参加,普及率能达到100%。

(三)规范化武术教学

积极推行学校武术“段位制”,促进学校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使学校武术工作的开展更规范化。

四、教学案例

(一)教学群体分类

根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将中小学段学生分为启蒙(1-2年级)、低(3-4年级)、中(5-6年级)、高(初一—初三)四个阶段。

1.一二年级(6-8岁)年龄较小,其学习内容主要以武术爱国故事,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为主,初步认识武术、了解武术。

2.三四年级学生(8-10岁),武术教学以短小的套路、组合为主,以传统练功方法的武术游戏加强身体各方面素质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武术和武德文化的认识。

3.五六年级学生(10-12岁)的学习内容主要以传统武术套路为主及攻防练习、器械的练习。以武术游戏提高素质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武术健身知识。在武德教育中可由对个人素养教育转向为民族精神教育。

4.(12-15岁)阶段的学生在武德教育的同时,加大武术套路为主练习、多门类器械的练习。

(二)教学时间安排

武术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如下:小学每学期16课时,中学每学期18课时,由任课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授。

(三)武术校本课程框架(见表1)

(四)教学案例分析

1.健康体质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对学生的健康体质进行数据追踪对比分析。

研究对象:上新堡小学学生40名。20名武术队的同学为实验组,其他20名同学为对照组。

数据追踪时间段: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2006-2012年)

数据来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数。

数据统计分析:以20名为单位,以测试分数的平均分数进行分析。

表2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对照组 77 80 83 84 80 83

实验组 65 75 87 90 97 98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表明,两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综合素质呈现不同的变化。说明积极参加武术运动的学生身体素质呈稳定上升趋势,武术运动能促使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其他同学身体素质发展趋势有波动,特别到高年级没有运动兴趣支撑,体质素质有所下降。

2.学生兴趣度分析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进行了本教程的学生兴趣度的问卷调查。

研究对象:上新堡小学3-6年级398名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发放398份收回398份)。

问卷内容:新编校本教程的兴趣度。

表3

内容 有兴趣 一般 没兴趣

数据 279 99 20

兴趣度 93.6% 24.8% 5%

数据统计分析结论:从问卷调查中说明,学生对本武术教学教程的兴趣度很高,习武兴趣大幅度攀升。本武术教学教程具有推广的可行性。

五、结论

1.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且初步形成了各种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为进一步更好的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研究过程中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视野,促进了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

3.构建了学校的体育特色,促使了进一步探索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推动了学校体育课改实验工作的发展。

4.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校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与延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2003.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3]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自身学习的实践体会,对学校体育教师校本研究作初步的探索,总结得出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新课程 校本研究

一、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的现状

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其实,校本研究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所谓“校本研究”就是以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分析、进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这种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校本研究具有下列特点:一是体育教师个人自主研究的多,学校体育教研组团队研究的少;二是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多,课题式的行动研究少;三是理论研究多,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研究少;四是随大流、赶时髦的研究多,联系本校体育教学实际的研究少;五是缺少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士的引导。

作为体育教师,校本研究究竟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新课改给体育教学校本研究带来了新的选题

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也给体育教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即对体育教育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历次教育改革所缺少的实质性内容;其次,新课程改革是把课程放在一个充分自由、开放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去实施,打破了过去相对封闭的课程体制;第三,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在体育教育中关注人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发展,突出人文性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新变化。

面对这些挑战,研究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应作相应的调整,新的课程改革使体育教学校本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是体育校本研究永恒的主题。这些研究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媒体使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导入技巧、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教学效率、学生活动、课堂管理与调控、教学评价,教学总结等等。当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尤其需要特别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深切研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把握职校体育教学的内涵与实质,突出职业特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及时的、合理的有序推进学校体育模块化选项教学工作;综合规划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近期与远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可执行的工作计划。

2.要认真研究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层层统领,但又不是硬性制约,其内涵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3.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规律,以及在教学中怎样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4.要认真研究如何实施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新课堂类型;要从更实际和更广阔的角度去研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改革的立体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都将带来体育教研工作的根本性变革。

5.认真研究适应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要防止教学模式化,要研究如何从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使体育教师树立特色(个性化)教学意识。

(二)以体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分析研究为重点,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讨、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体育新教材是在统一标准下所编制的“一纲多本”的“产物”。因而教材分析研究从属于课程标准。在坚持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哪些地方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纲要与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探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策略。教材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体育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研究如何“用教材”,而非如何“教教材”。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其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体育备课、说课研究

体育备课与说课研究易被忽视,备课与说课是大家常做的教研活动,但研究备课、说课的较少。如教学目标的表达、功能、分类、教案的写作,教学后记与教师的成长,如何进行集体备课,说课说什么,说课的评价,说课与教师的教学能力,说课与教师的教研能力等等。

(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新课程赋予广大教师极大的自主性,由对课程被动、忠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之中的三大课程模块之一,体育校本课程可开发的领域广,实用性强,体育教师大有作为。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可以做的研究如校本体育教材的选题与编写,课程的设置、性质、宗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课程的评估,课程的实施对策等。

(五)体育教学评价研究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传统的评价观和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而阶段性评价如何操作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如何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使之成为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建设评价,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这些都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体育教学校本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一)确立多角度,多层次的体育主题教研内容,重点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同课异构”活动

主题式体育教研活动就是教研活动围绕一定主题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主题的选取要结合本校教学的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如课堂教学“同课异构”,单元教学层次设计,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制度研究等等。新课程强调,体育教材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仅是文本载体之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组织教师开展同一主题不同处理的体育教学观摩,不固定模式,鼓励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开展互动式诊评,进行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将工作中有创新、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辐射”,并以分组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共同研究成功、不足及建议,使教师逐步改变“唯教材、唯教参”的思想,将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

(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研组体育教师群体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次课程改革给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教研组教师的参与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计划、系统地研究,才有可能在教研组教师群体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体育教师个体化的自主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体育教育实践的简单过程,而且蕴含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并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的过程。如何融合?这就要靠教师自主的研究,选择那些对体育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影响的“关键事件”进行研究与反思。教师在反思“关键事件”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超越。而个人的自我超越则是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三)案例式研究

案例式校本研究就是运用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蕴涵其中的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的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有利于教师的分析与反思。体育教师除了自己编写案例外,还要注意研究他人编写的案例,或者是观看自己的、他人的体育课堂教学录像或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示范课后进行案例分析研讨。开展教研活动时,各位教师展开交互式讨论和开放式探究,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编写和研究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分享同伴的经验。通过这种案例研究的手段指导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搭起了一座桥梁,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认真学习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诱发质疑、思考、批判教学行为与策略,寻觅教学理论支撑的方式。“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教师要有效的开展反思要善于掌握反思的策略。

1.学习反思。要求体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习专家学者的论著或体育教学类的报刊杂志;既可以是体育教学理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是教学思想。

2.观摩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摩他人的体育教学并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研究他人的成功与失误,去除糟粕,吸取精华,则能更多地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3.教学绩效反思。针对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或是对某项运动技能的测试成绩进行反思,分析、比较,可以为下一步调节教学过程、修正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4.交流反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个体单独进行反思时,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毕竟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是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且容易囿于自我。交流反思可以是同事之间的交流分析,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还可以上专业的体育教学网站、论坛进行交流学习。

四、结语

体育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考地将这些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只有校本教研才能使教师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研究者,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形成自身教学与研究特色,才是为教学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才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对症下药研究,才能真正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教师才能够持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从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Z].2009.3.

第7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2017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实施有效教学研究为载体;以校本教研为推动,研训结合,注重层次,注重过程,切实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工作的影响力与作用力,不断丰富我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内涵,切实把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目标策略:

1、树立正确的运动技能观。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加强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注重自身学科素养与人文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以适应时展与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2. 增强责任意识。要对学生加强运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教育。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提升实践反思能力。重视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有意识关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和把握教与学的心理,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师生互动,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强调严格的管理与真诚的对话交流相结合。

5. 充分发挥以兼职教师及骨干为核心的示范引领与学科指导作用。

6. 具备良好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选择与利用、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加强搜集和处理体育资源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课例等)

三、主要工作:

(一)深化常规工作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痕迹。

1、备课要为教学服务,形式多样,内容齐全(学年、学期、单元及课时计划),注重实效。总体要求是:钻研教材,研读《课标》,读透教师用书。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对学生需要和差异的把握,强调实用性的教学反思,实现有效备课。

2、 上好体育常规课,有组织,有内容,有方法,有负荷,有风格,有吸引力,有质量意识,有检测。严格规范体育课堂行为要求,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并做好规定项目的考核。

3、 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及时准确地上传数据,要保存好原始数据,并做好自我检测报告。

(二)校本教研要有新突破

1、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改进和加强体育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工作,形成良好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规范管理,加强校本教研,在问题意识和意志的培养上下功夫,通过教学研究课设计、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的剖析,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服务。

(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1)课间两操(广播操 眼保健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广播操操、眼保健操的管理,由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两操的质量。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主任的考核,天天公布成绩。在本学期力争使我校课间两操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广播操三个一样,即:进出场一个样;队伍、队形一个样;做操质量一个样。眼保健操:正确、到位、整齐。

(2)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每天体育活动课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任课老师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制定、执行锻炼计划,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班主任要把班级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学校将定期对各班锻炼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总结,形成制度。

(3)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4)课余运动训练

近年来,我校体育运动队在区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将这一成绩保持下去或者取得更好的名次,本学期要求做到早选苗,早训练。认真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运动队的日常管理,较为科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为本学期的区田径运动会和各单项比赛做好准备。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1、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体育课安全教育。

3、规范两操动作。

4、组建田径运动队、乒乓球队、毽球队。

四月份:

1、踢毽子比赛。

2、校眼保健操比赛。

第8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一、加强学习,忠诚教育事业。

在实习期间,我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了体育新课标。在课余时间,我阅读教育书籍,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己。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实习期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经由过程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所教学的班级学生根基理解和把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前进前辈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教学体例,全力培育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选择的教学体例能激发学生的进修乐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勾当,能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用的调动了学生进修的自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养成了当真进修的精采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操练“乐”,课堂空气布满活力,有用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高二年级学生查询拜访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从激情上、步履上自动介入教学勾当,做到人人介入勾当,人人健康成长。

三、实习体味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更主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学生从命组织遵守纪律,老实、机智、积极进去的心理道德。经由过程教学实践,为此,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试探的,并受到了精采的下场下面就环绕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陋劣的观点。

1、用尊贵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传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需增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高昂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精采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硕内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模拟中审阅自己,从而获得周全教育。

2、用正确的体例去指导学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最能影响学生的是简明简要的讲解,正确无误的示范和行之有用的教育,让学生对此内容发生浓密的乐趣。在操练中学生,学生不敢做的动作,由教师示范,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教。教师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精采的专业素质去影响指导学生热爱体育行为。

例如我在跨越式跳高教学时这样放置的,第一个操练,用激励的口号庖代传统的“一二一”口号,在跨越式跳高操练前热身勾当中,我用激励口号鼓舞激励学生,我自傲,我成功、我介入、我孤高、我勇敢,操练跨越式跳高我能行!然后要肄业生自立操练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几回后经由过程体味去考虑。a若何才能保证操练时的平安?b操练跨越式跳高能使身体哪些部位获得磨炼?获得的谜底是:对于平安,年夜部门学生回覆是按跨越式跳高动作体例去做;对于磨炼的益处有的学生回覆可以磨炼下肢的力量,有的学生说可以磨炼自己的胆子,有的学生回覆好玩,有的学生回覆可以磨炼自己的身体,学生回覆几乎包含了操练的意义。教师实时加以指导,经常操练可以使人下肢更有力,关节更矫捷,可以使人勇敢,但操练时注重平安,注重自我呵护。

第二个操练,我设计几组分歧高度的跳高架,让学生自己选择高度操练,并提出问题:当别人跳不外去时你该怎么办?年夜都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生回覆我们要辅佐他,教师马上提出呵护与辅佐的体例,操练中发扬合作精神。不管在哪组上操练,我老是用鼓舞激励性的说话对学生进行鼓舞激励和指导,尤其是对进修上有困然的学生,几回操练后学生逐渐向有难度的跳高架挨近。

3、用师生间精采激情去传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惟道德教育,关头在于教师的上行下效,而身教更胜于言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抉择了年夜部门时刻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我们非论起风下雨,仍是严寒盛暑都率领学生去完成身体磨炼使命。在这种艰辛的情形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年夜的。盛暑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临太阳;冬风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临风口……这种无形的教育体例,化为浓浓的师生激情和对夸姣事物的判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夸姣事物的追求。

4、用祖国的呼叫去鼓舞学生

2、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3、上课期间,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也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告诉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体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乐于接爱不同观点,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对进一步促进完善新课标的评价方法起着积极的意义。4、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四、我的不足。

实习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改进:

1、对学生,对教材应该更加的细致:需要更钻研新的教材,处理教材应先分析各班学生特点,作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2、培养自己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观察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可能的话,进行教育调查,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3、自我要求应更高,每次课尽可能提早到达上课地点,布置好场地、器材,特别注意检查安全方面的措施,确保上课时学生的安全;同时,要提前做好自身的准备工作。

4、每次课后应认真进行自我分析,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及时在教案中写好课后小结。

总之,从这两个多月的体育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较出色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体育训练,培养更多的体育优生就很艰难了。总而言之,教育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我将继续以认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青少年都有神驰夸姣未来的愿望,都有为祖国进献自己青春的使命感,都想有健康的体魄和精采体育手艺。在道德理想与专业进修中,辅佐学生树立只怀孕体好,未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工作的思惟,在各类规章轨制的约束下,使学生磨炼身体成为自觉的步履,并使这种自觉步履表此刻体育课的进修和磨炼中。

四、我的思索。

第9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1.1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素质不高

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会受到教师学历、年龄、职务及职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各大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薄弱,体育教师不仅数量少、学历低,而且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质亟待提高。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和信息化素质的低下会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差,教学兴趣下降,这样一来,高校体育教学变成了门面,体育教育功能遭到扼杀。此外,体育专职教师的大量缺乏,已经信息化素质的缺失,使得很多体育教师过度模仿他人的信息化教学形式,这严重折损了体育运动的作用及其形象,也难以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如今,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仍以竞技为主,这种教学内容将会带来如下后果:首先,无法有效继承和发展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竞技体育只是体育中相当小的一部分,且文化趋向同传统体育不同,不能代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习练较为困难。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竞技性项目,其对于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基本功要求等均相当高。因而许多学生学起来十分困难,这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虽然避免了很多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但是由于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不合理,也难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依据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对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这对体育信息化建设是十分有帮助的。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校方以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数据库的建设能够实现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尽量保证体育教学资源库的涵盖范围广泛,能够为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为体育教师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高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提高,使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展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除了注重体育训练软硬件建设外,也要重视教学服务质量的提升,力求实现本校资源与其他学校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在信息化建设平台上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推动作用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很多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高校足球的技战术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等球队的比赛录像作为教学案例,有针对性的开展足球技战术上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技战术意识,在耳濡目染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综合素养。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仿真的比赛实战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技能实践,借此来提升与积累经验技能,从而掌握体育竞技技巧,使之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运动素质和专业能力。

2.3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性与探究欲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体育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欲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展需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更多体育学习中的自和活动空间,教师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做好辅助和评价等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国际足联、乒乓球协会等门户网站,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照网上体育竞技形式,自己制定训练计划和学习目标,这能够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各大高校可以搭建体育教学网络远程服务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使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2.4提升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建设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信息素质建设直接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应用效果,目前高校体育课堂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因为不少高校体育教师不具有专业的体育教学知识,不了解相关的基础学科,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也知之甚少。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体育基础知识、社会心理知识、沟通技能与技巧,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化专业素养。因此,高校要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整合与优化,开展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客观上督促体育教师信息化素质的提升,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考核,如果不达标的教师要采取惩罚措施,从而使信息化素养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

2.5改进和增加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信息设备配置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水平,要增加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信息设备的配置,在硬件上保证多媒体、计算机等先机教学设备的应用数量,同时,在软件上进行升级,使软硬件都能达到基本信息化的要求水准,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基本环节。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状态看,不少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软件更新缓慢,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使信息化服务功能不能体现。为此,高校可以申请专项资金来增加体育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提升设备利用效,从而为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3结语